公民人格

2024-07-11

公民人格(精选五篇)

公民人格 篇1

责任意识或者叫责任感,英文表述为Responsibility,中文表述有善良意志、责任心、良心等。在现代汉语中关于“责任”的表述有三层含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职责;其二,分内应做的事;其三,因为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该承担的过失。它是由内心的责任感而延伸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职责,这种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行为规范。由责任的具体含义延伸开来,责任感就是指个体因自身置于群体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和使命担当,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和群体所承担的利益要求,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能力和人格素质,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是人格特质与人品的统一。这种内在的责任感既包括对他人权利、群体利益和社会规则的一种尊重,也包括对社会正义和个人行为的一种担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格价值。人格的价值也只有通过责任才能体现出来。虽然在责任概念上,我们感到对规律的服从,然而我们同时还是认为那些尽到了自己一切责任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崇高的、尊严的[1],因而人的人格价值是在责任中体现出来的。它由内心对责任的一种敬重延伸出来,并在社会活动中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责任出于人们的善良意志(或者叫责任意志),通过它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出于责任。从而,在责任中体会做人的资格与尊严,又在人格价值中体会责任的崇高。

由于责任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也是通过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同时责任意识又属于人格因素之一,是社会人格的一部分,因此要考察责任意识的形成,就有必要首先考察责任意识形成的人格条件———社会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2 人格与角色———社会人格何以形成

2.1 人格与社会人格

所谓社会人格,弗洛姆将其定义为:“该团体的每一分子都共有的某些人格结构。我们可以称此种人格为‘社会人格’……这些特征是一个团体中多数分子的人格结构之基本核心。此种社会人格乃是团体共有的生活基本经验与方式所形成的。”[2]弗洛姆的社会人格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其一,社会人格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其二,社会人格反映出社会整体人格结构的核心;其三,社会人格是在社会行为的实践中形成的。由于人格是整个社会人格结构形成的核心部分,而人格又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因此要了解社会人格的形成,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人格的形成因子。

心理学家谈到人格时指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个体整个心理系统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是把人看成由各个部分组成,而是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国际上使用最多的人格定义是高登·奥尔波特提出的定义,他把人格看作为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并且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独特调节方式,即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格是现实的人在与客观世界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精神因素的综合统一体。而在心理学视野里,人格是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具有独特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整合体。归纳起来,人格是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统一集成体。在人格的内在形成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形成因子,即自我意识(认知层面)、内在倾向性(情感层面)、心理特征(意志层面)、行为模式(行为层面)。人格就体现为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也正是这四个方面才使得社会人格的形成成为可能。

2.1.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人格的主导精神因素,也是人格的自我调节层面,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是人格形成、选择和发展的重要调节机制,是个体自我角色走向社会角色的主体基础。正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人的角色意识(包括自我角色与社会角色)才有形成的可能。自我意识为社会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前提。

2.1.2 内倾性

内倾性是人格内在地呈现出对生活境遇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积极情绪表征,表现为一种情绪和态度上的意识倾向,包括人的情绪、外倾性、亲社会性以及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个体情感走向社会情感的情绪驱动力,是人的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情感前提,社会人格所表征的社会情感也因此才有得以形成的动力机制。

2.1.3 心理特质

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意志力、判断力等,体现为意志的自主性,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的心理特点综合而成的性格与行为范式,表现着个体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它是个体理性走向社会理性的心理前提,社会人格所具备的社会理性也借由这种人格特质而产生。

2.1.4 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人格的外部层面,是人格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主要包括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表象特征。它是个人人格与社会建立联系的行为纽带,是个体人格向社会人格转化的前提,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现实条件,也是社会责任形成的现实前提。

正是在人格结构这四个基本因子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会人格才真正获得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形成社会人格借以构成的社会角色意识、社会情感、社会理性与社会行为等,使得个体人格最终走向社会人格。而社会人格能否最终形成,取决于社会人格的主体意识和角色的重新定位。

2.2 主体意识———社会人格的内在核心

主体意识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后支配其行动,并持之以恒来实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体现着主体的一种心理能力。主体意识是建立在主体自主能力的基础上,是主体能自主、独立地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并在这种独立判断力的支配下独立做出自己行为选择的能力,是人格主体责任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之所以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它表现为独立性、果断力、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和人格主体的独立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独立行为能力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等,是人主体意识的体现。在与其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主体逐步形成“在场”意识,意识到周围环境与自己的关联,意识到自己作为“在场人”的身份,并逐步与外部世界形成了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也正是在人与世界的这种关联中,以主体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才逐步形成。作为认识主体,人在与自然客体的融入过程中形成生物自我;作为实践主体,人与社会(他人)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社会自我;作为价值主体,人在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的过程中形成心理自我。人格的发展就是在这三种主体力量以及环境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不断得到丰富充实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以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人格特征。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个体从他人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的情感意识中逐步发展出一种自我态度,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共同的人格特点。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人的广泛交往,逐渐把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并且把它作为内心自律的东西。将社会规则、社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主观意识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形成自觉判断并调整其行为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逐步成为群体所接受的心理共识,从而形成特定时期群体成员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和人格模式,从而促成社会人格的形成。

2.3 角色意识———社会人格的重新定位

角色意识由自我意识而来,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自我是一个具有独立力量的心理过程。自我在形成过程中将自身的经验事实综合,形成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动力交汇,并且进化为内心中的两种力量,引导心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自我意识一方面与环境进行交流,一方面完成着自我的角色定位。随着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加深,个体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使得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并逐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个人处境放在社会与共同体的情境之下去考量。通过“情境转移”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悟,将个体标准放在“他者”的视域去观察,从而形成社会自我,即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个体对自己人格的重新定位,并形成对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身份认同,而这正是“自我”的核心。通过“社会场”与“自己”的联结,整个自我向环境场敞开,人格也由自我意识走向社会共识,从自我角色走向社会角色,从“自我”走向“我们”,从而使“自我”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实现由个体人格走向社会人格、由人格走向角色的嬗变,为人的责任意识产生提供了人格前提。

人格内在表现为一种主体意识,外在表现为一种角色,因而人的主体意识现实地表现为一种角色意识。每一种个体角色与社会角色对人都有一定的角色要求,这种角色要求内在体现为人的一种社会人格,外在体现为一种主体责任。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得个人无从辨别自我;角色意识的缺失则使人主体缺位。人格与角色就是这样在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整合,并最终形成以社会人格为前提的责任意识。

3 社会人格———责任意识实现的可能性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人格是个体在群体生活的过程中,在群体共有的生活基本经验与行为方式基础上形成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并为多数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人格特点,体现出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这种社会人格建构在个体人格和社会心理共识基础之上,是群体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点。它对个体人格、思想、观念与个体行为都具有一种建设性的力量。作为一种共性潜藏在个体的人格深层,形成个人人格发展的凝聚力量。正是由于共有的深层力量,才把分散的个人人格聚集为一体,形成一种多数成员共有的、具有共同行为特点和共同特质的社会人格。在人类长期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在心理层面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群体之中被不断继承和发扬,并对群体中的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共同的东西逐步成为大家行为的一种导向,同时也形成行为的一种共同约束,一种社会规则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社会规则,在卢梭那里叫“共同意志”,在涂尔干那里叫“集体精神”,在霍布斯那里称“社会契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责任”。在这种行为的相互约束中,人类逐步意识到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利益攸关,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其行动过程中实现人格向角色的转化。在人格向角色的转化中,个体能够考虑到群体和他人,以群体行为为目标,以群体规则为行为准则,并在行为中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判断并调整自己行为的自律意识,这种意识也就是我们说的责任意识。在人格向角色的客观转化过程中,社会人格能否最终转化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实现的可能性,最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社会情感能否走向责任情感,社会理性能否走向责任理性,社会行为能否走向责任行为。

3.1 社会情感何以走向责任情感

弗洛姆认为“观念具有一个情绪母体”[2]。正是由于一个社会中许多不同的社团或阶级共有一种特殊的个性,以此特性为基础,许多观念才得以发展,成为有力量的、大家乐于接受的积极信息,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情绪力量。因而社会人格本身具有一种积极情感,表现为一种“社会情感”或者叫“集体情感”。这种情感体现为个体通过行为和态度而表现出来的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亲社会性情感倾向,即个体融入群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及由此带来的集体归属感、亲和感、激励感,以及个体由此产生的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体人格的心理危机感。这种社会情感能产生积极力量,这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表现为移情能力,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能力。心理学称之为“情感移入”,即体谅他人处境、理解他人、分担他人心情、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心境的能力。正是这种“移情”促进了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人类最重要的“亲社会性动机”。这种亲社会行为会转化为一种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使人格本身更具有外倾性和宜人性;同时这种人格的外倾性与宜人性又使社会人格本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亲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等,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延伸到个体行动之中,使得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起与他人的情绪、情感互动性。这种情感情绪体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当我们设身处地设想一下别人的处境时,这种情感就会因这种设想而从我们的心中产生,这种情绪情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移情”。

但这种“移情”或“同情”还不足以产生积极的行为力量,只有当这种由同情和赞同派生出的社会情感进一步延伸到对社会正义与规则的认同与喜好时,责任或正义感的产生才有可能,使大家在共同生活中意识到只有彼此互相接纳,大家才能彼此相互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社会集体中;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彼此遵守社会规则和正义法则,社会存在才能得以维系,社会正义才能得以伸张。正是全社会成员都能出于对社会正义法则的考虑,责任意识才有现实根据和产生的土壤。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存在而凝聚力量,保持社会团结;每个个体都能充分认识到只有良好的、有秩序的、兴旺发达的社会状况才是自己想要的,也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自己才能生活得更愉悦、更美好。因此社会成员乐于看到具有良好秩序和正义法度的社会,更希望自己能生活在这样法制健全、风气良好、制度完善的社会中,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己的生命维持与健康幸福,都取决于这个社会共同体的良好秩序能否得以维持、社会繁荣能否得以实现、社会正义能否得到伸张。个体成员意识到任何不义行为必然有损于这个社会,因此他对任何有害社会的行为或者破坏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事情持有天然的厌恶与反感,并且愿意尽自己所能去阻止破坏社会的事情发生,从而产生为他人或社会利益自愿付出代价的主体责任感。这样社会情感就由消极的“我不做”走向积极的“我去做”,由自发走向自觉,由集体情感走向责任情感。

3.2 社会理性何以走向责任理性

社会人格同时也是社会理性的体现,一方面人格中的认知因素赋予社会人格以理性能力;另一方面人格又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自觉,是人的一种意志自觉。因而一个人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和自律意识,表现为主体的独立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及独立行为能力等,即主体的责任能力。

仅仅表现为主观意志还不具有客观的内容,因此真正的理性还必须走出主观的自我约定,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客观实在性。理性必须通过现实的途径才能表现出来,即理性在寻求理性自觉的同时,必然走向理性“他者”,依靠理性“他者”为自己立法。这种理性的立法者不是个人,而是社会;这种理性也不是个人理性,而是社会理性。它体现为一种社会原则,它不仅仅问“我应该怎么做”,而且还要问“社会怎么做”,在行为中体现为一种社会关切。这种理性力量不是仅仅靠个体自身力量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依靠社会的整体力量才能达到。它使主体意识到唯有倚重社会和他人的力量,自己的个体目标才能实现;唯有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想,才能获取自己之所想;也唯有尊重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利益关切,大家的利益才有保障。正因为如此,这种因彼此利益勾连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切”最终将社会理性导向一种新的价值取向———社会尊重,即尊重规则、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等,唯有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才能真正获得自己的社会存在。由此,理性从“集体契约”原则走向“社会尊重”原则,理性也由社会理性走向责任理性。

这种责任理性首先是建立在理性自律的前提下,设定了人在行动中的自主性和意志自觉性,它纯粹出于人理智的自我责任心。它不仅仅是对行为本身,而且是对行为产生的结果及其未来导向的理性思考,它重视行为的价值倾向,追问的是“我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我这样做对社会有好处吗”。因此它注重的是行为的价值后果,出于一种对规则的尊重———对生命规则与道德法则的尊重,而不是出于个人偏好或利益驱动。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1]。这种尊重源于以道德责任为目的的责任理性,这种责任理性是从尊重出发而对别人的一种承担,也就是说当你把社会和他人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时,你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由自己与他人的共存共荣的尊重。这种由内心的一种敬重延伸出的责任感进而演绎成为一种外在的“职责”,即“我必须为别人去承担一点什么”。因而,责任理性意味着对责任的一种践行能力,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这种责任理性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成为自己行为的立法者和执行者,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价值评价和价值比较。在行为当中它表现为行为的尽责性。这种尽责性一方面表现主体为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主体自身的责任能力,并在行为中努力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3 社会行为何以走向责任行为

行为是人格的载体,社会人格最终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人格存在于行为的进行之中,并使本质各异的行为得以统一。人格完全在其每一个行为中生活和存在,并在一个无限的行为系列中实现自身的外化。因此,作为生活经历之统一的人格便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在人的行为过程中,首先是人的“动机情结”在起作用,某一行为可能受某一种具体的动机驱使,也可能受多种因素支配身不由己而产生了行为,在动机驱使下产生无数个动机各异的个体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个体发现在个人权益和他人权益之间必须要做一种中庸的理性判断和选择,要保障自己的权利实现,必须有一种社会制约,以使大家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因而产生了一种为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行为规则,即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为群体所共有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期待,是社会群体共识的表现。任何人的行为必须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行为,这种建立在以“他者”为基础的社会规范之上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社会行为。所谓“社会行为”,就其主观意义而言,所关涉的是他人的行为,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他人的行为当作自己的行为取向[3]。

这种关涉他人行为的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角色功能产生的基础,建立在社会合理性基础之上,即这种社会行为只有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规范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既包括工具合理性又包括选择合理性,既包括目的合理性又包括价值合理性。仅仅具有工具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的行为还不是最高的合理性,最高的合理性是行为的价值合理性。行为最高的合理性我们称之为责任理性。出自于责任理性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责任行为。这种责任行为建立在价值合理性基础之上,只有具有价值合理性的行为才能称之为责任行为。它不是出于规范限制的被动约束,而是出于一种价值满足的主动担当,体现出行为责任的主动性与动机、规范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这样责任就走出了主观意识的苑囿,从尊重走向担当。它以社会期待为准则,主动调整个人期望目标,通过合理性的选择,最终完成个体的行为担当;它以行为的价值取向为目标,通过社会互动和交往过程中的理解、移情、沟通和协调来实现,并形成人际关系赖以形成的行为协调机制。在彼此交往中,人们之间产生了以双方都接受的有效性要求,并形成一种对彼此都有约束力的责任和义务,都把对方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并主动承担起彼此作为对方利益守护者的责任,从而在共同的责任与守望中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最终在共同行为中实现人们责任意识的回归。

仅有社会人格还不能完成人格的品性塑造。与社会人格相比,责任意识更体现出人格的主动性、道德性和担当性。唯有责任,才能赋予社会人格以新的内容;唯有责任,方使社会人格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也唯有赋予社会人格以责任,人格才能真正显示其魅力。因而,如何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社会人格,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给予更深入的关注与探讨,也为我们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南。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0—93.

[2]冯川.弗洛姆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16—117.

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 篇2

论公民道德人格建设

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目标,是逐步形成和完善公民道德人格.公民道德人格建设要遵循道德人格的养成规律,需要从外在的他律与内在的`自律即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实践两个环节入手.两者的完美结合,就可以培育塑造出新时代理想的公民道德人格.

作 者:周世兴 Zhou Shixing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管理系,743000刊 名:甘肃高师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年,卷(期):20027(6)分类号:B82关键词:公民 道德人格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实践

合格企业公民的四种人格 篇3

该报告明确地把企业公民责任上升到东风日产发展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这折射出了车界强势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一在更加遵守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的同时,更注重着手系统地推进企业公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何谓“企业公民”?按美国波士顿学院给出的定义是:“企业公民是指一个公司将社会基本价值与日常商业实践、运作和政策相整合的行为方式。一个企业公民认为公司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和福利密切相关,因此,它会全面考虑公司对所有利益相关人的影响,包括雇员、客户、社区、供应商和自然环境。”而英国的“企业公民会社”对此概念的解释是: “企业是社会的一个主要部分;企业是国家的公民之一;企业有权利,也有责任;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的一般发展做出贡献。”

“做企业就像做人一样,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需要有四种人格:负责任的人、有影响力的人、会感动别人的人和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在发布会现场,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就“企业公民”一词如是说。他把东风日产成立至今六年来他们对企业公民的实践过程,用三个“一”简明扼要地做了诠释。

他说:“首先是‘一脉相承’,东风日产从成立之初即树立了自觉承担更多责任、不断挑战目标、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其次是‘一以贯之’,把‘共创价值共谋福祉’的理念贯穿到我们日常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中;最后是‘一如既往’,无论在任何时候,东风日产所追求的信念,从未懈怠,也从未放弃。”

任勇很真诚也很有底气地告知笔者, “现在,我们发布这个战略报告,就是要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监督,我们言出必行。不折不扣。”

负责任的人

“东风日产在成功地跨越了起步期的创业、发展期的高增长之后,目前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成为行业第一集团,成为行业的领先企业。领先,不仅仅标志着实力的强大,更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身为东风日产的创办者之一,任勇自己做人的风格,与其企业所体现的责任感,已经浑然一体。

事实上,任勇的话是有所指的。在市场经济发育和成熟的过程中,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太多的明星企业,他们一方面以一种百无禁忌的勇气创造和放大了市场需求,成就了一个个充满激情的创业神话,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百无禁忌也极大地破坏了市场的道德规则,使得现今的中国市场变成一个流淌着无限商机却仍然缺乏秩序感与道德感的竞技场。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伪劣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滥用公益活动进行欺诈行为等等,其道德的沦丧、良知的泯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忧虑。

“当经济利益与社会责任发生冲撞时,一些企业往往片面地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和故意逃避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果大家连起码的道德和法治都不讲了,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呢?”任勇很是感慨,也正因为此,他始终对东风日产倡导企业公民战略持积极和肯定的态度。

在任勇看来,能否做一个合格的企业公民体现了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和长远追求。“企业公民蕴含着社会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意味着企业是社会的公民,应承担起对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例如,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为社会发展做更大的贡献、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产品、同经营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等等。”眼前的他,极其认真地告知笔者他的深刻感悟。

他以东风日产重视环保为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该公司担当的社会责任。他说,成立伊始,东风日产便将环保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以“绿色加速梦想”为口号、将“人·车·环境的和谐统一”作为环保理念,以技术创新与全价值链的绿色革命应对环境责任。

几年来,东风日产连续获得“循环经济特别贡献奖”、“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入选企业”等一系列荣誉。特别是2008年8月,东风日产获得“国家环境友好企业”荣誉称号,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国内第二家获此殊荣的汽车企业。截至2008年,东风日产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已经超过2亿元。为了响应国家环保部关于环境信息公开的倡议,作为环保部环境报告书编写试点企业,东风日产最近首次以环境报告书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公开了企业环境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消费者对其产品也就更加信赖,从而提高企业的销售额和顾客的回头率,赢得市场。”任勇坚信这一点。

有影响力的人

企业要有社会责任,但更要创造价值,实现盈利。一个亏损的企业,一个还不了银行贷款,无力给国家交税,养活不了为自己企业辛勤劳动的员工的企业,也是没有能力承担社会责任的。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所言:“企业首先是做得好,然后是做好事。”出色的经营业绩,是企业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基石。

对此,任勇微笑着自豪地告知笔者,东风日产的这块“基石”,很坚固。

据他介绍,东风日产一直致力于“向中国消费者提供最有价值的品牌”,“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最佳品牌之一”,公司成立至今只是短短六年,却取得辉煌成就,实现高速发展。2003年,该公司作为华南地区汽车行业的后起之秀,起点仅仅是生产、销售不足6万台的水平;2008年,东风日产已实现新车销售35万台,市占率达到6.3%。今年,他们更将通过超越年初制定的38万台的销售目标,确实进军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第一军团。

作为现代化的汽车企业之一,东风日产的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拥有着引以为豪的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的制造技术。而研发中心也正致力于最前沿技术的研究。在产品线上,涵盖了轿车、跨界车、SUV、MPV等8个车型构成了中国市场上最强大的产品阵容。此外,东风日产是一家在全国拥有超过500家的一级、二级经销商网络,在客户满足度方面也持续是名列前茅的优良企业。

任勇高兴地向笔者说,“还有一个好消息与你分享,我刚刚拿到了公司和行业数据:上半年我们销售总量达到22.5万辆,完成了全年目标的58%,同比增长41.32%,是行业增速的2.3倍。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我们预计将提前完成全年38.8万辆的产销目标,销量势头迅猛的新天籁和新轩逸,连同TIIDA、骊威,正成为东风日产的明星车型。”

东风日产的实力和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会感动别人的人

怎样建立一个比较好的企业公民行为?对于笔者思考的问题。任勇以探讨的口吻表达他的观点,言语间神态平和。

他说,“从我们品牌建设的角度看,一个好的企业品牌应该由内而外,员工应该成为企业公民的主体,这对于塑造

企业公民形象非常重要;从企业发展战略角度看,企业的公民价值观一定要和企业发展战略保持一致,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也正如任勇所言,肯定地说,员工是企业价值最早的承受者,最快的传递者,所以要把以员工为本、以企业为本和以社会为本结合起来。企业的行为,只有首先让员工感动,才能感动“上帝”,才能“感动”市场。如果不让员工感动,则很难让外部的公众对你有好的印象。(遗憾的是,很多企业现在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从另一角度看,企业公民的文化理念视员工就业保障犹如公民选举权,并不是企业对员工的恩赐。作为“公民”,他们是企业社会的全权成员,享受双向的承诺。作为回应,对等的他们以某种方式承诺遵守企业章程,忠于公司。

现在看看东风日产是如何感动他的员工和合作伙伴的?任勇这样告诉笔者:

“对员工,我们努力打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快乐成长’的企业文化。东风日产的飞速发展与员工的个人成长相互映衬,员工与公司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彼此感恩的心态,一种相互尊重、彼此欣赏的氛围。”

“对合作伙伴,东风日产致力于构建和谐卓越的合作伙伴价值生态圈。截止到6月份,东风日产已拥有365家专营店、165家直营二级网点及400多家供应商。经销商管理方面成立了专门的经销商支持部,在客户需求的高效回应、区域化的精细管理、价格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等方面实现了行业内的领先;供应商管理方面采用公平、公正、科学的QCDDS评价原则(从质量、价格、供货、研发等各方面进行客观综合评价)建设和维护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平台。在东风日产的带动与引导下,已经有十多家本土供应商加入到了国际汽车巨头的全球采购体系。”

“对股东,经过6年的发展,中国市场份额占日产全球的市场份额由最初的3%上升到14%,成为日产全球增长最快、经营最好的市场。2008年,东风日产总资产与合资企业建立之初相比已经翻了两番,成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方面的业内典范,也由此成为东风旗下成长最快、最具魅力的业务单元”。

最后,任勇借用了比尔·盖茨的话感谢他的员工。(“如果没有微软员工的无私奉献,我们无法取得任何成就。他们不仅每天努力工作,将微软打造为一家成功的公司,还贡献出自己的时间、知识与才智,为公司创造出许多企业公民方面的成就。”)他说,比尔·盖茨所言,他感同身受,东风日产的员工,与微软的职员一样成就了企业的辉煌。

乐于帮助别人的人

企业公民行为的另一人格体现,就是要有爱心,要经常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多做善事和福利事业。

“虽然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组织,企业短期的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力量却只能从人类几千年来的价值公理中追寻,这种公理就蕴涵了乐于助人的成份。”任勇的见解,往往独到。

他对笔者介绍说,东风日产在企业公民实践方面,包括环保改造、安全知识普及、社会公益、员工关爱等,6年来投入已经超过3亿元。公司还先后成立的“阳光关爱基金会”、“安全驾驶训练营”、“阳光关爱-教育援川”、 “南极科考项目”的公益项目,已为公众耳熟能详。未来他们将依托阳光关爱基金会这一平台,聚焦于环保、安全和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未来三年,计划在社会公益方面累计投入1亿元人民币以上。

就在他们发布“企业公民战略报告”的当天,任勇还代表东风日产宣布,他们将正式启动两个助困项目。一是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他们联合东风日产专营店、技术职业院校,捐赠发动机提供教学设备,以及提供实习甚至就业平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二是针对农村、贫困地区教师素质有待提升的问题,开展阳光教师培训计划。

公民人格 篇4

关键词:人格发展渐成论,挫折,健全人格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由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人们来越注重心理卫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始重新界定自己生活的质量,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标准也由一元化发展为多元化。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随即出现:一些家长由于意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身心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于是在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中充满了鲜花、掌声,过分鼓励的话语,以及夸大其词的表扬,而“挫折”一词几乎不存在,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的确,这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充满自信、乐观、开朗,但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是那么地脆弱,根本经受不起任何挫折,也许芝麻大的小事就会使他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而这些却正是他们的父辈始料不及的。

一、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在他的人格发展渐成论中把人的发展看作一个进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由一对冲突或两极对立所组成,并形成一种危机。他们分别为:第一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第二个阶段,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第三个阶段,主动对内疚(3~5岁);第四个阶段,勤奋对自卑(5~12岁);第五个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同一性的形成对个体健康人格的发展十分重要;第六个阶段,亲密对孤独(20~24岁);第七个阶段,繁殖对停滞(25~65岁);第八个阶段,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如果每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就会增强自我力量,人格就会得到健全发展,有利于个人对环境适应,若危机消极解决,就会消弱自我力量,使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

同时,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前一阶段危机的消极解决则会缩小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每次危机的解决都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挫折,即在动机的推动下,达到目标的行动受到阻碍,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这主要来自客观外界因素和主观内在因素,具体来说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与愿望的实现以及自我尊重等几方面。当积极因素比例大时,危机就会顺利得以解决。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积极因素,没有消极因素就是好的。健康人格的发展,必须综合每一次危机的正反两个方面,否则就会有弱点。

二、适度挫折在健全人格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渐成论阐释了在一个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适度挫折所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适度挫折有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适应社会的过程,在婴儿期,个体已能在初步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合乎成人要求的行为;幼儿期,个体能在老师、家长的监控下减少侵犯行为,增加亲社会行为,以增强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少儿期,个体已能根据情况去做一些得到家长、老师、同伴认可的事情,这正是在适应社会的一种需要。青年期、成年期以及老年期则更是如此。个体就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的前提下一步步成长的,人格也随之顺利地发展。而当个体不能适应社会要求,也就是遇到挫折时,个体应适当调整自己的动机、追求和行为,使自身适应社会需要,使这种危机得以积极解决,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趋于成熟。

其次,适度挫折可以增强个体的免疫力。一个一帆风顺几乎从未经历过挫折的人,他今后的人生必然隐含着危机。就像一种病毒,若人们接种过此病毒的疫苗,就会使体内产生一些抗体,今后即便再次接触此类病毒,亦不易使自身感染,但若从未接触过,那么一旦接触,则极易感染。轻度的挫折有益而无害,它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健康心态。每战胜一次挫折,就会增强自我力量,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人格得以健全发展。

再次,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良好的性格特点。性格指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经历过挫折,并战胜它的人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意义,更易形成积极的处事方式,反之,则会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性格特点,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从2001年黄勇杀人案到2004年马加爵案,再到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杀案,无不使我们感到痛惜和遗憾,无论是黄勇、马加爵还是赵承熙,他们对他人生命蔑视以及对自身生命的轻视令我们震撼。在马家爵案发生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导致他杀人的真正动机是其扭曲的人生观以及“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马家爵从小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疼爱,又由于其学习成绩出色,家人对他十分宠爱,他虽家境不富余,但基本上是在顺境中长大的孩子,在心理上并没有体验到太多的挫折感,在此基础上他对生命的质疑的答案,以及人生观形成的基础竟是从一首歌的歌词中得到的,即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既然早死晚死都是死,那么在他杀害室友的时候也就不觉得内疚。他说:“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为了什么?”这种毫无目标的人生观最终使他走上一条不归路。同样,开枪杀死32人后自己也开枪自杀的赵承熙也有着和马加爵类似的心态。

第四,适度挫折可以帮助个体避免在认知领域出现片面性而产生社会认知上的“自我中心”。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而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则是指个体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关系的认知上,往往从自我立场出发,而不能进行换位思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角度思考问题或处理问题的认知方式。从发展心理学来看,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属于儿童时期社会认知的特点,但现在的年轻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对其过度呵护,娇生惯养,使他们不懂得挫折,造成许多孩子从童年步入青年阶段后,对社会认知仍停留在儿童阶段,他们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缺乏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都在下降。在这种认知结构下,个体往往只从自我的主观愿望去思考问题,因此,在处事时,也就无法了解他人对此事的真正态度,不能意识到社会规范对此行为的评价。在马晓明杀亲案件中这种社会认知的自我中心观得到具体体现。马晓明因功课不好,被校方“劝其退学”,在害怕告知父母真相并担心得知真相后会带给家人痛苦的情况下,选择了一条自以为一了百了灭绝人性的方式,将亲人杀死。此案件中,马晓明完全从自己的主观认识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酝成了此起悲剧。

最后,适度的挫折可以避免个体对自我认识的不客观性。一个很少受挫折的人对自我的认识往往表现为高估自我,低估现实条件。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个体往往盲目夸大现实自我的能力,形成不现实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人群往往妄自尊大,不切实际,自以为是,不易为他人和社会所接受,因此极易遭到失败,产生内心冲突,导致焦虑,进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问题,如过分自卑,低估自我,而处于这种心态的个体,往往又一味低估现实自我的能力,在把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进行比较时,认为理想自我遥不可及,而对现实自我又不满意。

因此,出现自我矛盾的冲突,出现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从而导致一些痛苦的心理体验,如感情脆弱,缺乏意志,自信心丧失,抑郁等,而这些对个人的成长是不利的,不利于个体适应环境。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发生剧烈的冲撞,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挫折会伴随着我们一生。青少年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人际交往的失败、学习竞争中的失意、家庭生活方面的不幸(如父母离异等)导致的心理失衡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却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人会勇敢地面对挫折,调整心态,客观地分析原因,确立今后目标,走出心理低谷;而有些人则会一蹶不振,误入歧途,甚至丧失生活的勇气。对于以自我为中心、世界观、价值观有偏差的人来说,他们会夸大所受挫折和压力,不能全面地认知事物,只看到事情的消极一面;对于那些缺乏自我客观评价的人面对挫折则会陷入自卑,甚至自我放弃;而缺乏挫折免疫的人,面对挫折则往往不堪一击,点滴的挫折就能摧垮他的整个世界。2001年10月,广州某高校学生石某因谈朋友不顺利,学习又不好而投江自尽。2002年3月,黄毅声称因承受不住学习压力而坠楼自杀。2007年5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南汇分校小英因被疑偷窃而跳楼以示清白。更有甚者,有些中学生因在班内名次的稍微下滑,就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可见,挫折带来的真正威胁不在于挫折的本身,而在于如何对待挫折。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弹性的心态对待挫折,提高他们克服遇到挫折时不良心理体验的能力,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势在必行。在挫折到来之前,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如何调适心理,如何战胜它,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挫折教育对个体健全人格的塑造,以及在公民素质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论指出人格的发展是一种循环的形式,互相联系着一环扣一环,且前一阶段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后一阶段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挫折教育应该从孩子可能会遇到挫折的时期就开始,且越早越好。比如,如果幼儿期的儿童已经有了如何面对挫折的心理体验,那么当他到了少儿期时,当他遇到类似的挫折时,就会有一定抗挫心理,即使他遇到的是另类挫折,他也会知道如何去面对。同样,少儿期的这些挫折体验又可促进孩子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获得和社会角色的建立,进一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这样随着成长中所面对的挫折的增多,孩子的耐挫性也在加强。

今天,公民素质教育已提上日程,抗挫折教育也应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未来的公民应该是那些知识丰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理想远大、懂得生活的,而不是外表健康而内心脆弱,经不住风雨病怏怏的人。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智商、低情商、无抗挫折能力的一代。在对公民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教育的同时,抗挫折教育至关重要。抗挫折教育应融于四育之中,这样,我们今后的公民才能真正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把自己融入滚滚的建设洪流之中,才能将自己所学变成祖国前进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71-375.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教学教案 篇5

二、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板书)

学生活动:

(一)分析动画,判断他们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二)分析案例,判断公民的哪项权利被侵犯。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知道此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三)在学生对案例能大致分辨所侵犯权利的类型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辨别如下问题:

1、小李参加爱心募捐活动,某新闻媒体为宣传此事,拍摄了一些照片,并广为刊登。其中有一张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李。小李认为这是侵权。你怎么看?

2、某照相馆为了招揽顾客,将一张效果不错的照片挂在橱窗内。照片的主人听别人说起此事方才得知,他认为照相馆的这种行为侵犯了他的肖像权。你怎么看?

3、王涛爱给同学起外号,有些外号倒也无伤大雅,可有的外号却让被叫的同学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去学校上课。老师批评王涛,他却认为这只是同学间的玩笑而已。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父母偷偷看过你的日记吗?如果他们说这是为了关心你,怕你思想出问题,你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四)明确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的行为之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一些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事例。

上一篇:高水平运动员下一篇:服务保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