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数学课堂评价

2024-08-23

有感于数学课堂评价(精选五篇)

有感于数学课堂评价 篇1

片断一:苏教版第五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生在认识了分数1/2、1/3后, 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和一张圆形纸。

师 (手拿正方形纸)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正方形纸, 像老师一样将它对折再对折, 打开来看看,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按老师示范的方法对折再对折, 展开发现回答:将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

师:请将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学生涂色

师:这一份是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生:1/4

师:真了不起!我们自己认识了新分数1/4。还想不想认识1/8呢?请拿出圆形纸跟老师……

片断二:苏教版第六册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

教师在揭示板书上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后, 问如下问题。

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与自己的手指甲比一比, 再用1平方厘米去量一量你的橡皮的表面。学生操作 (笔者发现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纸片去量橡皮的表面时, 有的拿着纸片无所适从, 有的在动手时无序摆放, 有的表面没摆满就已停手了……) 。教师引导交流反馈。

反思与分析

1. 指令性操作≠探究活动。

片断一中学生“几分之一”分数的认识执教者几乎都让每个学生去动手折、画、剪操作了 (跟老师……) , 但细看一下, 所谓的操作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按部就班进行的活动, 学生照老师的样子“依葫芦画瓢”, 行动与答案都是整齐划一, 绝不旁逸斜出, 整个过程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无须多思考, 更勿用说创新了 (说实话, 用折正方形纸让学生去自主探究1/4的意义, 方法本应是多种多样的, 交流也应是精彩异常的) , 这种操作虽然学生动手实践了, 但从头到尾学生都没有付出相应的智力代价, 也没有体现探究学习的价值, 仅仅充当了一次“操作工”, 何谈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课堂操作活动中, 教师不应做事无巨细做包揽的“保姆”, 而应少作一些教师指令性的活动, 以真正多一些自主探究性的、启迪学生智慧性的操作活动为佳。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的分数比较多, 对于这些分数如何进行教学处理, 教材作出了恰当的安排。在认识几分之一这一段时, 教材集中力量教学1/2, 让学生用学习1/2的方法主动认识其他的几分之一。例题从“半个也叫二分之一个”开始, 先联系实物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 其中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 写作1/2”, 具体地描述了这个分数的意义。再告诉学生1/2是分数, 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 示范1/2的写法。“试一试”让学生在长方形纸上折折、涂涂, 表示出这张纸的1/2。学生一方面在自己的操作中继续体会1/2的含义, 另一方面在交流中看到, 虽然各人的折法与涂色的位置不同, 只要把纸平均分成两份, 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这样, 他们对1/2的理解就深入了一步。在学生充分理解了1/2含义的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 让学生用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纸折出自己喜欢的分数, 通过充分交流, 理解学生自己折出分数的含义。

2. 自主操作≠放任自流。

《面积和面积单位》中例题首先提出问题“你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吗”, 由于学生曾经用自制的纸条量过图形的面积, 所以这个问题能激起他们的兴趣, 自选工具来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各人选用的工具不同, 测量的答案不可能一致。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 需要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 进而需要统一的面积单位。这一小段教材在引发学习动机的同时, 又让学生体验了人类创造面积单位的历史过程。片断二中, 教师一声令下学生马上用1平方厘米去度量自己的橡皮表面的大小, 同桌合作去度量课桌面的大小, 看似教师未指令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操作了, 然而在操作中为何有学生手足无措?反馈中为何学生的测量数据与实际答案离谱?是学生水平差抑或能力低吗?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这是执教者对本操作活动学生可能产生的情况缺乏预测以至缺乏对学生进行活动操作策略方法的指导所致。三年级学生在测量自己橡皮表面的大小时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 学生一个一个地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去摆, 直至大约摆满为止; (2) 学生用小正方形纸片横摆一排, 竖摆一排, 算出共要摆几个; (3) 学生无从下手。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应急于让学生动手去做, 要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想一想如何去操作, 同时在发现学生在自主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后, 侧重对学生进行方法策略上的点拨, 让学生去争辩、去发现、去选择、去优化操作方法,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先思考再实践的科学态度, 也有利于学生在相互研究的过程中相互暗示, 提高操作的自信心。因此, 在课堂操作活动中, 教师不应做悠闲的牧羊人, 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做, 但同时又绝不是放任自流, 使课堂呈现出一盘散沙的状态。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教师课堂操作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课堂操作要有利于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 要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而那种保姆式、指令性的作秀操作和牧羊式、散沙型的放任操作则应坚决拒之于数学课堂之外。

摘要: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操作活动是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师课堂操作活动的设计要把握好自主与指导的关系, 课堂操作要有利于启迪发展学生的思维, 要真正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以切实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有感于数学课堂评价 篇2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突破,有赖于教学“突破点”的科学准确的选择,它对课堂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如何找准教学中的突破点,便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突破点、提纲挈领、科学准确。

随着2012版《新课标》的出台,新课程改革也开始步入深水区,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实践之后,冷静反思,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之间还远未融为一体。其原因主要在于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缺乏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思考与研究,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教学效益和质量提升不明显。因此,作为一名基层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自己虽然有了新课程理念的意识,却一直陷入找不到实现课堂教学有效突破的困惑之中。

2012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观摩课交流活动。活动中,名师们那精彩的设计、灵动的课堂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激动之余,经过一番冷静理智的过滤,便不免有了深刻的触动和反思,众多感悟归其一点,那就是这些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共性的东西给了自己强烈的共鸣,这种共性的东西说的再准确一点,应该是一种特点,那就是这些特级教师都能抓住课堂教学中的“一点”来实现突破,尽管他们的教学课件不失精致与华美;尽管他们的练习设计不失科学与层次,但这些都无法掩盖“突破一点”给课堂带来的的光芒。其实,我自己也在思考,这“突破一点”中的“点”是怎样确定的呢?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观摩课上的感性认识,我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只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学段,而是能用全局的、体系的、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学习制定出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比如:河南席争光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看似传统无奇的课型,却被席老师紧紧抓住了“为什么要沿着高来剪才能转化成长方形”这个点,从而将课堂带出了“平庸”走向了“神奇”。其实这看似蜻蜓点水似的一笔,却有效地将学生认知中的难点突破了,因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转化前后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而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等于转化前平行四边形的高又是这难点中的难点,所以,选择这个“点”作为全课的突破口,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思维的链接,便更加凸显出席老师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对教学重难点的准确把握。当然有了这“点”的有效突破,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与运用就更加如鱼得水,课堂上的精彩纷呈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服从于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学生都是独立的、完整的生命体,他们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都具有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有情感、有个性,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应该享有被人尊重的权利。同时,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这些外在的特征和内在的规律,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的整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创造性。比如:北京刘德武老师执教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一课,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先生与几十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上玩的“不亦乐乎”,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与勇气呀,可是课堂上,你感受不到丝毫的做作与尴尬,只会沉浸在那种问题迎刃而解的欢快中。谁又能想象到一节计算教学的练习课,刘老师只运用了一个“小白兔与小黑兔争萝卜”的游戏情境便引领了全部的教学。无论是加减法中的进位还是退位,每一道题目必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水果或蔬菜来做竖式计算的修饰,使学生的计算技能在高涨的兴趣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巩固。其实,刘老师抓的这个“点”便是“兴趣”二字,这其中渗透出多少对学生的了解与

呵护,不难看出一位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煞费苦心与不懈追求。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突破点”的选择,应服务于对学生思维过程的持续强化。课堂

教学实质是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而学生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本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恰当处理教材内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热情,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

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使他们体验愉悦,体验成功,从而让他们树立

学习信心,思维活跃,持之以恒,直到成功。因而对数学教师而言,要激活学生思维,首先应注

重课堂教学,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福建罗明亮老师执教的《可能性》一课,教

师以扑克牌的抽牌游戏贯穿始终,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兴奋点:“2张牌抽出红桃A的可能

性是多少?”“6张牌抽一张的可能性是1

3,我抽中的是什么花色的牌?„„”区区6张扑

克牌被罗老师“表演”的“出神入化”。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就在这样的反复

冲击下悄无声息的植入脑海,学生的思维过程始终处于一个极端亢奋的状态下,因此,知识

技能的巩固提高是可以想见的。显然,罗老师抓得这个“点”就是思维“点”,这个思维“点”

不仅抓得准,而且抓得巧、抓得深,它正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知识技能形成的思维过程,有了

它,学生便可以在可能性的思维训练过程中不断的巩固并升华。需要强调的是,在这区区6

张扑克牌上下足了功夫、做足了文章,不仅实现了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而且实现了教学成本的最小化,这一“大”一“小”间的变化,不也正体现了罗老师数学思维的光芒吗?

四、课堂教学中“突破点”的选择,应决定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度理解与感悟。新课程标

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

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经

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促进他们在拓展运用中

获取解决问题的数学经验,并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进行各种有效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比如:浙江杭牛献礼老师执教的《数字编码》一课,牛老师抓住“让

学生经历数字编码过程”这个“点”来统领全课,老师由为五年一班学生编学号切入,层层

递进,不仅使学生经历了一次完整的编码过程,而且使学生理解了数字编码的繁简是由人们

生活的需要决定的。有了这“点”的准确选择,学生对身份证号码的探究便产生了学习的原

动力,课堂的生成才会如此丰富而又不失生活的浓厚气息。这样的课堂教学受到学生的积极

响应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经

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获得了实践的感知与经验,所以它是真实的、生动的。因此,这个

“点”的选择,彰显出牛老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深度理解和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而这样的教学实践也正是当下课堂教学中我们严重缺失的。

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培

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更有利于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些特级教师的精彩在于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深刻思考与理性把

握,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突破点”的选择与确定上,他们都能从不同的视角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找到科学有效的突破方法。他们课堂教学的魅力也恰恰体现在“突破一点”而并非四面

出击,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应该是这样的道理吧。也衷心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

上的认识能够帮助更多的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中的不

断进步。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七小学

刘义森

有感于数学课堂评价 篇3

一、环境,“研究”的前提

[案例一]“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

师:上周五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了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历程,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听听各位的探究成果。

生1:我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应相邻两边相乘。

生2:错了!开始我也以为是,可我后来发现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不相等。(拿出学具)

师:不要紧,多次错误的尝试,才会有正确的结果。谁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生3:我是通过多次画相同格子的方式得出计算公式的。(拿出学具)平行四边形面积有42格,底占6格,高占7格,6×7=42格。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积=底×高。

生4:凑巧吧,换个平行四边形会不会不是这样?

生3:我试过许多次,大家可以都试试。

全班尝试……

师:这种方法是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早用的直观方法,得出了正确结论。

生5:我们的方法还简单,只要画一条高就行了。沿着高将直角三角形剪下,补到另一边,正好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全班学生不由自主地齐声鼓掌,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反思:研究,是对“未知”的一种探索。探索中产生错误,很正常的。如果错误给学生带来“嘲笑、讽刺、挖苦”,将会给他们造成恐惧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不敢、不愿去研究。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乐于研究,必须给学生创造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这是学生学会“研究”的前提,这样的环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问题,“研究”的起点

[案例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教学

师:谁能随便说个数,这个数要能被3整除。

生:9能被3整除。

师:谁能说得大一点,如三位数。

生:123能被3整除。

师:这个三位数确实能被3整除。

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太慢了!

师:我有了123做基础,可以一口气说一堆这样的数。

师:(边板书边说)132,213,231,312,321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你们信吗?

生:不信!

师:可计算一下。

生:您有什么窍门呀?

师:你们也会。我说516能被3整除,这个数作基础,你们也能说出许多数。谁来试试?

……

师:从这些能被3整除的数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师:刚才大家大胆地猜想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些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再来列举些数字看看就知道了!

……

反思: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便没有数学的发展。问题,是研究的起点,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能。学生对问题越是百思不解,他们的思维就越活跃。因此,要让学生学会研究,就应该在课堂上有问题。本节课中,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三问”,显然,这样设计,激起了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通过猜想—验证,产生了新的疑问,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交流,使自己的答案更优化。

三、方法,“研究”的核心

生实验讨论。师生形成如下对话:

生1:我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重放在一起,发现一样大小。

师:好办法。长方形的四个角都一样大小吗?(立刻再操作)

生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一样大小,都是四个直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用直角板量过。

师:同意。

生3:不相同的地方是正方形四边一样长,长方形不是,只有对边一样长。

师:怎么知道的?

生3:用尺子量的。

生4:对折知道的。

生示范、小结。

反思:操作是学生“活动”的一种形式。活动是主客体交流的桥梁。克鲁捷茨基认为:“一个人的能力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操作—实验”的研究过程,有利于“活动性原则”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案例中,教师预留了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设计并通过不断反思和修正来发现,这才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给自己定下操作目标,用自己的方式去证明,这样的数学活动才是学生的自主参与,才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活动。

综上所述,“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课堂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有感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篇4

1.充分体现多种媒体共存于一个课堂的特性。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 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在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的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像画面,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克服传统教学弊端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 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让教师在讲解一些内容比较抽象的内容时, 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掌握。

3.利用好计算机多媒体的人机对话、界面友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功能, 可以使学习者沿着自己的思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控制学习的过程。而且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可以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最终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 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构建问题情境, 指导学生独立地上机学习, 并辅之以必要的反馈练习, 及时肯定或解答,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查找学习障碍, 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充实, 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计算机信息存贮量大、处理迅速, 具有友好的工作界面、方便的人机交互功能,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 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调节学习进度和难度, 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5.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能够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并且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无论计算机多媒体多么好, 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绝不能以多媒体课件主导教学, 而是应让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紧密结合, 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在应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时, 要加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杜绝由计算机多媒体代替的“机械式”教学。教师要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通过适当走动, 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 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语言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 活跃课堂气氛。

让“即时评价”高效于音乐课堂 篇5

【 消极篇】 当代小学生 ,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原本应该是活泼 、愉快 、轻松的音 乐课往往 变得呆板、枯燥、乏味。 课堂上很少有人积极主动地回答提问或是上台表演 ,往往是老师拨一下、学生动一下,音乐课上出现了不和 谐的音符。

【 积极篇】“ 你真棒 ! ”“ 唱得真响亮 ! ”等评价在音乐课堂上不绝于耳,即便是孩子的歌声撕心裂肺,所谈观点也游离于问题之外, 老师仍是一味予以表扬,为了得到表扬,学生不花时间去认真思考问题,不用心聆听音乐所描绘的内容,看似学生积极性很高,但却时常引起哄堂大笑。

思考:造成这两种极端课堂氛围的原因,归根结底是教师对学生即时评价的方式方法不当。 前者不善于评价,后者过激评价,如此种种评价,究竟能带给学生多少导向与激励作用? 现代的音乐课堂希望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充分真诚地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成绩,明确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不足。 怎样才能让即时评价更有效? 需要我们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度量评价标准和策略,用智慧点燃课堂。

一、度量高低,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 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面对学生个性千差万别, 我们要用适度的评价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音乐课堂。

俗话说:“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音乐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发现那些外露、活跃的学生,还要能够及时发现那些内隐、含蓄、带有自我压抑的学生。 比如,一年级刚入学的小学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一些胆小的孩子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即使是音乐课也得不到放松、愉快的感觉。 这时候,老师需要用爱心对学生表示称赞、支持,当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时,我会说:“ 大胆地说,你知道了别人的想法,同样可以将你的想法让别人知道。 ”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说:“ 你肯定能行,再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 ”当学生回答问题精彩纷呈时,我竖起大拇指说:“ 你真棒,可以将你的想法和大家讨论分享。 ”每个孩子都有强烈被人肯定、赞许和赏识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某些长处有所发展的学生都应给予鼓励。

二、度量偏差,循序渐进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 ”变动的形式很多,即时评价就是其中的一种。

在欣赏《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这一课时,我预设了:作者对大草原这方神奇热土的深厚感情, 喜爱草原的美景和对草原人民无限的热爱。 但当课堂上我问:“ 这首曲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有的同学说:“ 表达了大草原很宽广、很辽阔。 ”有的同学说:“ 那里天也蓝、 水也清、草也绿,牛羊可多了。 ”还有的同学说:“ 这是蒙古的歌曲, 电视上我听过的。 ”……面前的回答多种多样,但与我课前的预设都有着不小的偏差,于是,我再度引导:“ 为什么作者要创作这首乐曲呢? ”此时,学生有的说:“ 因为作者喜欢这个地方。 ”有的说:“ 可能是作者去过,很留恋那里。 ”有的说:“ 那里的景色美,人们热情好客。 ”……通过循序渐进、引导式的即时评价,学生经过思考挖掘出音乐的内涵。

三、度量争议,树立目标

课堂上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针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争论得面红耳赤,老师则要充当裁判的角色去裁决。 这时候学生能否形成正确的概念、获得情感的体验,就要看我们教师怎样去启发、点拨和引导。

《 龟兔赛跑》 是一节音乐欣赏课 ,学生表演时 ,小白兔的扮演者是一位聪明好动、有些调皮的学生。 在表演的过程中,他夸张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将故事中的小白兔表演得淋漓尽致,故事情节也顺利地被完成,但是,到了小白兔遥遥领先看不见乌龟,要好好睡觉的这一环节,意外出现了,这只调皮的小白兔没有丝毫停下来睡觉的意思,还继续向前跑,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指责。 面对课堂上临时发生的意外,我没有去批评这名学生,而是将音乐停了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要这样表演呢? 部分学生想了想脱口而出:“ 他不愿意落在乌龟的后面。”“ 他不想当懒惰、骄傲的兔子。” “““ 他想拿比赛的第一名 。 ”等等 ,这时 ,我来总结 :兔子犯的错误 ,他已经认识到了,这只认识到错误的“ 小兔子”改正了缺点。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鼓掌来表示认可、赞同这只“ 兔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一位教师不仅是教书者, 而且是教育者。 ”我们教师不要仅局限于传授知识,要善于挖掘学生内心的潜力, 通过即时评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价值与树立正确目标的情感体验。

上一篇: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反思下一篇:药物的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