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大学生

2024-08-19

陕西高校大学生(精选十篇)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1

关键词:大学生,饮酒行为:干预

大学生饮酒及其相关问题是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及智力发育, 使其学习成绩下降, 还可导致其成年后不良习惯的养成及各种慢性病 ( 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硬化、心血管疾病) 患病率升高、死亡率增加等[1]。为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状况, 我们于2013 年9—10 月运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对1 816 名不同年级大学生的饮酒行为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文理学院17个系部学生每个系部随机抽取最少100名, 共计1 816名, 其中男生740名, 女生1 076名;一年级学生176名, 二年级学生400名, 三年级学生760名, 四年级学生480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数据库表编制的问卷实施调查, 调查员都是经过集体培训, 对所有调查的学生进行集体匿名的方式完成答卷并现场回收。

1.3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7.0软件统计包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大学生总饮酒率为48.0%, 其中男同学为56.2%, 女同学为42.4%, 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3.632, P<0.01) 。一年级饮酒率为45.5%, 二年级为44.0%, 三年级为50.0%, 四年级为49.2%, 年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500, P>0.05) 。见表1。

2.2第1次饮酒的年龄

男生第1次饮酒的从小到大的6个年龄段的比例分别为15.7%、7.6%、9.7%、7.0%、6.5%、37.8%, 女生分别为7.8%、1.9%、4.5%、6.3%、5.9%、37.9%, 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询 (χ2=141.531, P<0.01) 。年级之间饮酒的年龄段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χ2=199.453, P<0.01) 。见表2。

2.3过去30 d内每天至少饮1杯酒的天数

从5个时间阶段看, 男同学过去30天每天至少喝1杯酒的天数明显高于女同学,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7.996, P<0.01) 。年级之间过去30天每天至少饮1杯酒的天数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051, P<0.01) 。见表3。

2.4过去30天在一二个小时内至少喝5杯酒的天数

男同学在过去30天曾经1、2个小时内至少喝5杯酒的比例为明显高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9.238, P<0.01) 。年级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69.543, P<0.01) 。见表4。

注: 性别之间比较, χ2= 141. 531, P < 0. 01; 年级之间比较, χ2= 199. 453, P < 0. 01。

注: 性别之间比较, χ2= 147. 996, P < 0. 01; 年级之间比较, χ2= 60. 051, P < 0. 01。

注: 性别之间比较, χ2= 99. 238, P < 0. 01; 年级之间比较, χ2= 69. 543, P < 0. 01。

2.5过去12个月内醉酒的次数

在过去12个月内不同性别大学生之间醉酒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78, P>0.05) , 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930, P<0.05) 。见表5。

注: 性别之间比较, χ2= 0. 878, P > 0. 05; 年级之间比较, χ2= 24. 930, P < 0. 05。

3 讨论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饮酒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 男同学 ( 56. 2% ) 高于女同学 ( 42. 4% ) , 受中国的传统的酒文化影响, 饮酒的女孩常常与不良的社会形象相联系, 周围环境对女孩饮酒的压力较大, 而饮酒带给男孩的这种负面影响要小得多[2], 与文献[2-5]的调查结果不同, 这与调查的时间、地域以及地区经济状况差异有关系。

在第1 次饮酒的年龄方面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 ( χ2= 141. 531, P < 0. 01 ) , 16 岁以下男同学各龄段饮酒率均高于女同学, 这与我国的饮酒传统有明显关系。第1 次喝酒的年龄小于等于13 岁的比例男同学为40. 0% , 女同学为20. 5% , 均高于文献[6-7]报道的结果。陶芳标等[8]报告的13 岁前饮酒是导致其他健康危险行为 ( 吸烟、滥用药物、自杀意念、危险性行为等) 的综合因素之一。因此, 对过量饮酒干预越早, 越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在过去30 天每天至少饮1 杯酒的天数在10 天以上的四年级最高, 三年级次之, 这是由于高年级的同学面临各种困惑与困难时倾向于通过饮酒方式去解决。

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醉酒率无性别差异, 这与陶芳标等[8]报道的结果不同, 这与调查群体、地区等有关系, 也与学生填写问卷过程中为保护个人隐私对填写数据有所保留有关; 10 次以上的醉酒率四年级最高, 大于季成叶[9]报道的发生率, 这与大四学生面临找工作参加社交场合较多, 人际交往较多有关系。

饮酒影响因素有多种, 与地区饮酒的风俗习惯、气候、父母的行为、家庭的经济条件等都有关系。在我国许多地区 ( 尤其经济水平高者) , 毕业饮酒、生日饮酒等聚众豪饮现象在大学生中较为盛行。考试结束、毕业离校、开学重聚, 甚至自己喜爱的球队得胜, 都要举杯畅饮。这些都是导致很多大学生 ( 包括女生) 出现频繁饮酒、重度过量饮酒、中重度醉酒等现象的重要原因[9]。还是因为大学生社会交往较多, 有很强的交友欲望和应酬需要或者因为学习压力加大, 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增加, 一些学生以饮酒寻求心理慰藉或借酒消愁[10]。

陕西高校排名陕西省大学排行榜 篇2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大,Xi’an Jiaotong University),创建于18,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属于“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该校入选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中国九校联盟、“珠峰计划”“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是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发起高校。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3

关键词:陕西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实证研究

就业质量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收入情况或获得报酬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理解就业质量内涵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入手。宏观层面的就业质量与“体面劳动”有关;中观层面的就业质量是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情况,包括劳动力供求情况与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微观层面的就业质量是衡量劳动者在整个生产活动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

1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问题

1.1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

(1)就业去向。从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艺术类毕业生到城镇或乡村工作的比例为10.22%,比2013年和2014年分别增加了3.63%和2.46%;而艺术类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3年减少了5.05%;到县级市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3年增加了5.97%。由此可见,到县级市就业的艺术类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且有向城镇或乡村发展的趋势。

(2)单位性质。从就业单位性质看出,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的逐年减少,3年下降了3.1%;到国有企业或外资企业的下降了3.68%;到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逐渐增长,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3年增长了10.34%。

(3)薪资水平。从薪资水平的变化看,近3年,陕西省艺术类毕业生第1年的平均薪资大部分集中在2000~2500元,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的15.67%下降到2015年的10.02%;月收入2000~2500元的毕业生人数3年增加了6.89%,2000元以下的人数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4)就业满意度。就业满意度是毕业生对现有工作的心理满足感,反映主体内在感受的指标。从就业满意度变化看,3年来艺术类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下降,从2013年非常滿意的15.68%下降到2015年的11.63%;而不满意度在逐渐上升,从2013年不满意的27.25%上升到2015年的31.03%。

(5)人职匹配度。人职匹配度反映就业个体特性与职业因素的适配度,具体来说,就是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能否胜任职业的需要。调查结果表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后人职匹配度不高,主要集中于一般水平,人职匹配不符合的人数逐年上升,符合的人数逐年下降。

1.2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分析

(1)就业去向趋于基层。从艺术生自身角度看,由于大中城市与县乡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艺术类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选择基层就业。

(2)中小企业就业火热。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就业难度重重,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将就业目标转向中小企业,这也是迫于就业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3)薪资水平逐年走低。艺术教育的大众化是在超越经济发展的短期内完成,致使艺术类毕业生的供需失衡,就业竞争激烈,艺术生的薪资水平将会逐步下降。

(4)人职匹配度低。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当下,很多毕业生考虑的是能否就业、工资收入等生存性需要,人职匹配已无暇顾及,这也反映了高等艺术教育的问题,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5)就业满意度不高。很多艺术类毕业生半年内跳槽率较高,一方面,由于自身的专业与能力无法达到对方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毕业生在初次就业时的屈就心理,先就业再择业。

(6)职业前景不容乐观。艺术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对自我认识不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很多学生毕业后都从事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难免在工作中缺乏职业认同感。

(7)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优于其他院校。专业艺术院校总体评价高于综合院校艺术专业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虽然专业艺术院校学生的基础扎实,社会实践能力强,但缺乏团队合作精神,自我意识过强;而综合院校艺术专业学生工作适应快,但专业功底略逊于专业艺术院校;高职院校艺术生实践动手能力强,踏实用功,但专业知识和能力有所欠缺。

2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

2.1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原因,要从全方位的视角综合分析。从社会经济层面看,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对就业结构的制约,社会需求与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取向的错位等原因;从用人单位层面看,企业受经济下滑影响,岗位需求减少,企业人才高消费等;从高校层面看,专业学科设置与人才培养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就业指导不深入,就业信息整合不够等;从艺术类毕业生个体层面看,存在高期望值与低能力的矛盾,缺乏主动就业精神。

2.2 理性看待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

对于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既不能夸大渲染,也不能熟视无睹,必须正视现实,理性对待。首先,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变动整体平稳,下降缓慢。其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是相对的。再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下降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难点。最后,充分认识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的危害,理清就业质量与艺术人才成长的关系,切实有效地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

3 提高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下降主要是宏观调控不健全、就业制度不完善、高等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缺陷的综合结果。而要提高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就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学校、个人四位一体平台。

3.1 政府层面

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就业市场,消除艺术生就业体制性障碍;加大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减少艺术人才培养的个人成本;健全高等教育的宏观调控机制,适时调控办学结构和规模;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艺术生就业拓展空间。

3.2 用人单位层面

加强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大对劳动者报酬、安全生产、民主权利、社会保障、人格尊严等方面的投入,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待每位毕业生。

3.3 高校层面

改革高校艺术院校办学体制,提高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社会需求与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办学方向;加强艺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为艺术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加强艺术类学生的通识教育,加强人文素养和审美教育。

3.4 学生层面

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力”,包括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完善自身可迁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专业知识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调整好求职择业的心理状态,做好各种就业准备。

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在实践工作中探索,要处理好艺术生“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处理好就业质量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最终实现经济结构与人力资本的良性匹配。

参考文献:

[1]杨河清,李佳.学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J].理论研究,2007(8).

[2]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3]廖志成.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探讨[J].教育评论,2005(3).

[4]李菲菲.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以青岛某高校为例 [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Beatson M . Job quality and job seeurity[J] . Labor market Trends,2012(10).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4

关键词: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趋势

2007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2007]8号文件,要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在全国各类学校全面实施[1]。为了探讨高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之间的关系,对陕西省高校2009级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进行统计,揭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各项健康指标的动态发展规律,为有关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省关中、陕南和陕北10所高校的2009级本科生4000人,其中男生2000人,女生2000人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变化趋势分析

BMI指数称为体重指数或身体质量指数,是反映体重与身高之间的关系,又与体成份密切相关的判定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BMI指数的大小,不仅会影响到人的其它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状况。人体过胖或过瘦,都会使罹患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更是为医学界所公认。因此,尽管目前对怎样准确判断肥胖尚有不同标准但由于相对来说BMI指数更易于测量和应用,世界卫生组织仍一直将它作为判别人体胖瘦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身体形态状况的评定标准。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对亚洲地区的肥胖标准也进行了重新定义,推出了亚太地区的肥胖标准:BMI<18.5为低体重,B MI在18.5~22.9为正常体重,BMI>23为超重[2]。对陕西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统计显示(见表1),学生的BMI指数均在正常的范围内,但均有升高的趋势。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BMI的指数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但是在大三、大四阶段这一指数呈明显上升的态势,尤其是男生大四阶段身体形态接近超重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一、大二阶段,学生有早操和体育课的要求,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因此身体的外部形态无明显的变化;而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随着体育课和早操的停止加之学生专业课的增多,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导致体重快速上升,而身高不会再有明显改变,因此BMI的指数在这一阶段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如表1)

2.2 身体机能变化趋势分析

2.2.1 肺活量

肺活量是个体尽全力吸气后再尽全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它反映肺的储备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反映呼吸器官的最大工作能力。肺活量的测定,对评价大学生体质状况以及体育锻炼效果等均有实际意义。因此,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肺活量是评价呼吸系统功能和身体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3]。有研究表明,正常人肺活量的平均值,男性为3500ml,女性为2500ml[4]。通过对陕西省大学生肺活量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见图1),学生肺活量水平均保持在正常人的水平之上。其中男生的肺活量在大学四年中总体呈上升的趋势,大一到大二阶段上升比较缓慢,大二到大三阶段上升最为明显,大三到大四阶段总体趋于水平;女生的肺活量在大一、大二阶段是呈上升趋势,但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拐点出现在大二到大三阶段。这主要是在大学教育之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之部分学生发育较晚的影响,从而出现在大一的测试中肺活量水平普遍较低。随着早操、大学体育课程和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体质逐渐得到改善,因此,学生在大一至大二阶段肺活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是,学生进入大三以后,男、女生肺活量的变化趋势出现明显反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随着体育课和早操限制的解除,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唯一途径就是课外体育锻炼,大学的课外体育锻炼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完全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完成。而男生好动、女生好静的性格决定了男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要高于女生,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就长于女生,因此就出现了在大三、大四阶段男生肺活量呈总体上升,而女生下降的现象。(如图1)

2.2.2 台阶试验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是一种简易的评价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定量负荷实验。该测试主要是通过观察定量负荷持续运动的时间、运动中心血管的反应负荷后心率恢复速度的关系(台阶指数)来评定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5]。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台阶试验指数男生在67以上优秀、53~65良好、46~52及格、45以下不及格;女生60以上优秀、49~59良好、42~48及格、41以下不及格。通过对陕西省大学生台阶实验测试结果的统计显示(见图1),学生台阶实验指数均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之上,说明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正常。但是,男生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在大一至大二阶段呈逐渐上升,大三、大四阶段逐渐下降的趋势;女生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从大一至大四一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大一、大二阶段的体育课素质测试中一直有耐力项目(男1000m,女800m)的测试,因而在这一阶段男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尤其是男生这一机能水平在这一阶段还出现上升的现象。进入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参加锻炼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参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项目(如球类等),而从事耐力性项目(如长跑)的较少,因而出现男女生心血管系统机能在这一时期均下降的现象。(如图2)

2.3 身体素质变化趋势分析

2.3.1 立定跳远和50m跑

立定跳远和50m跑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主要是反映学生的下肢肌肉快速收缩力量即下肢肌肉爆发力和速度素质的重要指标[6]。《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测试成绩立定跳远:男子在214~235cm为及格,238~256cm为良好,258~266cm为优秀;女子在158~176cm为及格,179~193cm为良好,199~207cm为优秀;50m:男子在8.1~7.6 s为及格,7.5~6.6 s为良好,6.5~6.0 s为优秀;女子在9.0~8.6s为及格,8.5~7.9s为良好,7.8~7.2s为优秀。表2的统计显示,陕西省大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均保持在及格的范围内。男、女生在大一至大二阶段,立定跳远成绩呈总体上升趋势,但进入大三、大四阶段又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大四下降的幅度最大。在50m上,男生在大一至大三阶段成绩均在良好水平以上,在大四阶段也保持在及格的水平上。而女生除了大二在及格以上以外,其他三年均在及格分以下,说明大学女生的速度素质较差。男女生的50m成绩在大一至大二阶段,均呈总体上升趋势,但进入大三、大四阶段也是呈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立定跳远和50m的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其下肢爆发力的水平,爆发力这一素质如果长期坚持练习,就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水平上。但是,一旦停止训练或练习,其消退的速度也会很快。在大一、大二阶段,学生每学期都要进行《大学体育》课程素质考试,其中就有立定跳远和50m的项目,学生为了完成课程任务会经常进行类似的训练或练习,因此这两项成绩在这一阶段会呈现上升的趋势。然而,到了大三、大四阶段,学生没有了体育考试的约束,学生从事这一素质训练和练习的主动性停止,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肢的爆发力也会逐渐消退,因而出现了在这一阶段(尤其是大四)学生立定跳远和50m成绩下降的现象。(如表2)

2.3.2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主要是反映大学生身体柔韧性的指标,它对全身的关节、韧带、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6]。《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坐位体前驱男生在3.0~11.3cm为及格,12.5~18.9cm为良好,19.8~23cm为优秀;女生在1.7~10.1cm为及格,11.3~17.7cm为良好,18.6~21.1cm为优秀。表2的统计显示,陕西省大学生坐位体前驱的成绩均保持在良好以上,说明学生的身体柔韧性较好。男生在大学四年中,柔韧素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下降的幅度较大。女生的柔韧素质虽然也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下降的幅度不是很大,仍让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进入大学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从身体结构上看,女生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要好于男生,因此女生身体柔韧性及各关节的灵活性要好于同年龄阶段的男生。

3 结论

(1)陕西省大学生身体形态在大学四年中均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但进入大三、大四后有向肥胖发展的趋势。

(2)陕西省大学生呼吸功能水平大学四年中均保持在正常人的水平之上,其中男生的呼吸功能在大学四年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女生的呼吸功能在大一、大二阶段是呈上升趋势,但在大三、大四阶段则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拐点出现在大二到大三阶段。

(3)陕西省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大学四年中均保持在正常水平上,但是进入大三、大四阶段均有下降的趋势。

(4)陕西省大学生下肢的爆发力总体表现不高,均保持在合格的水平上,且在大三、大四阶段呈现下降的趋势;男生速度素质在大学前三年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上,但到了大四阶段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仍能保持在合格的水平上。而女生在大学四年中,除了大二能保持在合格的水平上,其他三年均处于不合格的状态且在大三大四阶段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

(5)陕西省大学生柔韧素质在大学四年中均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上,学生柔韧素质较好。但在四年中呈总体下降的趋势,女生的柔韧素质要好于男生。

4 建议

(1)修改《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在课程中增加健身知识的理论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体育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体育锻炼,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自我保护、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如果可能的话,在大学的高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程,从时间上保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

(2)树立课内外一体化观念,把课外体育活动和出早操作为体育课程的延伸和补充,使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树立体育课程和终生体育的观念。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可以在改善体育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通过各种形式(如讲座咨询、宣传、开卫生知识选修课等)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形成正确的健康观,掌握自我保健和评价知识,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4)大力引导和支持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充分发挥俱乐部的功能。通过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比赛和体育文化节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并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5)规范和加强大学生体质调研和检测,使其形成常态化,切实起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3]程龙,黄森,曾李萍.广东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1):117.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杨秀芹.辽宁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相关理念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97-99.

陕西高校排名 篇5

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1、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985/2112、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985/21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985/2114、西北大学(陕西省)211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2116、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211

7、长安大学(教育部)211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9、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省)

10、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

11、西安工业大学(国防科工委与陕西省共建)

12、西北政法学院(司法部与陕西省共建)

13、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与陕西省共建)

14、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中央与地方共建)

15、延安大学(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

16、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省)

17、陕西中医学院(陕西省)

18、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

19、西安体育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与陕西省共建)

20、西安音乐学院(陕西省)

21、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

2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省)

23、西安邮电学院(信息产业部与陕西省共建)

24、西安财经学院(陕西省)

25、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

26、咸阳师范学院(陕西省)

27、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

28、西藏民族学院[咸阳]

29、榆林学院(陕西省)30、商洛学院(陕西省)

31、安康学院(陕西省)

32、西安文理学院(陕西省)33.西安医学院(陕西省)

军事院校:

1、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空军最高学府)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二炮最高学府)

4、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

5、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陆军学院

6、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

7、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学院(武警最高学府)

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西安指挥学院

9、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领航学院

10、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

合办独立学院

1、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2、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4、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

5、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6、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

7、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

9、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10、长安大学兴华学院

11、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

12、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公办高职院校:

1、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

2、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3、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4、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5、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6、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7、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8、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9、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10、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11、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12、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13、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14、商洛职业技术学院

15、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6、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7、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8、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9、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2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2、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23、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4、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5、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普通本科院校:

1、西安培华学院

2、西安欧亚学院

3、西安外事学院

4、西京学院

5、西安翻译学院

6、西安思源学院

民办普通高职院校:

1、西安思源职业学院

2、西安三资职业学院

3、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4、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

5、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6、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7、陕西服装艺术职业学院

8、陕西国际商贸职业学院

9、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民办高校:世袭还是“收编” 篇6

而在民办教育界,尤其是陕西民办高教领域,丁祖诒的去世被赋予更多意义。

丁祖诒上世纪80年代创办了现在的“西翻”,并在20多年中把学院规模推到中国民办高教最高点。学院官网显示:有4万名全日制住校生,毕业8万余名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拥有70万平方米自有校舍,校园占地3000亩,自有校产12亿元。

丁祖诒的办学梦想是要把“西翻”办成“东方哈佛”。“东方哈佛”在2011年底就开始遴选继任者。身为董事长的丁祖诒提议,并经院董事会研究决定,由在“西翻”工作多年的沈久福教授出任院长。这一任命于2012年1月16日获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批复。

丁祖诒离世后,董事长职位正式由女儿丁晶接任。公开资料显示,丁晶身影已频繁出现在“西翻”的行政、外联事务中,并在新的招生季开始之际,像他父亲那样代表“西翻”接受报纸、网络访谈。她在访谈中致力于推介“丁氏六大教育理念”,并积极展望“西翻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如何做到‘继往’和‘开来’”。

“家族世袭”渐成治校模式

在西安民办高校中,“家族世袭”的治校风气并非自“西翻”而起,2007年,西安培华学院就有成例在先。

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与“西翻”规模相当的民办高校,老校长姜维之被视为陕西民办高校第一人。学校坐拥西安高新区、长安区两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各类在校生逾33000名。

在民办高校动辄上万学生、学校基础设施甚或远超同类公办院校的西安,“培华”引以为傲的,并非规模和“硬件”,而是它的历史渊源和近年先人一步的“政策”争取。

西安培华学院在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学校,由此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十二省市区首所民办本科院校。2007年6月21日,经陕西省学位委员会批准,它再次成为西部十二省市区首家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民办本科高校。

“培华”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创立的“西安第一平民女子职业学校”。1935年,邵力子及夫人傅学文女士、杨虎城将军夫人谢葆真女士,以及宋美龄等社会名流,再次捐资建校于西安市后宰门,并更名为“陕西省私立培华女子初级染织科职业学校”。

建国后逾半个世纪的“培华”发展进程中,姜维之是学校灵魂人物之一。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西安军管会派员进入“培华”,同年8月姜维之即在此任教。3年后,他被任命为“培华”常务副校长。1983年重振“培华”时,姜正式任校长。

姜维之带领“培华”走到2007年,以82岁高龄阖然长逝。培华官网“大事记”显示,姜维之辞世8天前,其孙姜波被学院理事会任命为理事长、法人,兼任院长。

就在丁祖诒辞世前1月,2012年2月17日,西安培华学院在长安校区维之图书馆前落成了姜维之铜像。

2012年6月25日,即丁祖诒逝后百天,“西翻”亦在学校落成“丁祖诒教授铜像”。

继承愿望

西京学院是西安又一所在校学生人数超过3万的民办高校。它创办于1994年,是国家批准的西北地区唯一一个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主考院校。2011年10月,经教育部审批,西京学院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

西京学院重要开创者之一任万钧,现任学院院长,1941年出生的他已届71岁高龄。任万钧女儿任芳,生于1972年,30岁时即被任命为西京职业学院(西京学院前身)副院长,3年后任西京学院第一副院长,2008年3月至今,正式出任西京学院执行院长。

西安外事学院与“西翻”、“西京”齐名,在校学生人数将近4万。学院创始人黄藤,曾经集董事长、院长职务于一身,现专任董事长一职。学院官网“学校领导”信息显示,现任学院执行董事长为黄詹媛,乃黄藤之女。

“培华是最早遇上接班人问题的,培华任命姜波为理事长、院长时,报到省里。结果省里、教育厅都十分纠结。如果同意,意味着陕西的民办教育是可以继承的。”熟悉这一情况的西安某民办院校一位副院长告诉

《瞭望东方周刊》,“但如果不同意,对陕西民办教育整个行业将是个致命打击。现在的举办者就要考虑,我百年之后,咋办。”

事实上,就在姜维之去世当年,陕西另一所知名烹饪旅游专修学院创办人、院长去世,陕西省教育厅同样面临该学院创办人职务是否交由其女儿来继承的难题。

“省里搞政策研究的一帮人,研究半天,觉得同意不合适,可是,不同意的理由又是啥?有次吃饭,大家就向他们提出来一个问题,如果姜波不是姜维之的孙子,他个人条件能不能担任这个院长。”前述副院长说,“这才一语点醒梦中人,最后两个都批了。”

十数年浸淫在陕西民办教育界,该副院长的观察是:“此次批复后,后面即照搬照抄,大家照着《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对院长、董事长、理事长的任职资格,看儿女哪条不够,赶紧补就是了。”

“西安一位民办高校老校长,看培华批下来后,领着自家女儿到教育厅,把各个处室门敲开,见人就给介绍,这是我女儿,现在是执行院长,下一步就是院长了。”

办学者思想高度不够

陕西民办高校“家族世袭”的治校风气渐露头角,对此,陕西省教育厅并非无动于衷。尽管至截稿时该厅对本刊的采访申请尚未答复,但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其对省内民办高校的治理或正暗中发力。

陕西省政府于2012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

《意见》第二条显示,陕西省试图给民办高校建立一套分类管理体制。第1款意见为:“民办高校、高等教育助学机构分为非营利和营利性两类,由举办者自愿申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核确定。其中非营利性包括捐资举办的学校、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以及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

该条第3款进一步要求“改进法人登记办法”:“非营利性学校经省教育厅审核后,由省民政厅依法登记。其中捐资举办、出资举办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法人;出资举办要求取得合理回报的学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营利性学校由省教育厅审核后,省工商行政部管理局依法登记注册为企业法人。”

截至目前,该《意见》发布已届半年,陕西省尚未正式向外界发布民办高校申报数据。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的陕西民办高教业界人士普遍理解为,《意见》第二条就是要把陕西民办高校“收编”成“事业单位法人”,“政府难道打算要回去?”

“看起来给了你权利,让你把学校申办成自己的企业,但实际上恐怕没有人敢这样做。”一位西安民办高校负责人向本刊记者摆出了现实问题,“政府不给你招生计划,不给教育用地优惠政策,不给免税,你一个民营企业办教育,能办得起来吗?”

在业内人士看来,实际操作中,民办高校很难走通纯企业化路子,而这个现实问题似乎也为行政部门所看穿,于是才针对性出台了《意见》第二条。

陕西民办高校“家族世袭”治校将走向何方,陕西省政府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又将把辖区内的民办高教带往何处,现时尚难断言。就此两种情形,《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朱清时说:“这两个情况都说明,我们国家民办高校的思路起点太低。”

朱清时以力主大学“去行政化”而知名,南方科技大学的每一步进展都吸引众人瞩目。

朱清时认为,无论家族世袭,还是政府“收编”,都有违教育规律,是从权力的归属上、从抓住权力这个出发点去办学。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7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课程内涵在扩大,超脱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所以随着课程观的更新,课外体育的研究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有关课外体育研究的论文逐渐增多,由此可见,课外体育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做好高等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工作,不仅是国家“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能否科学健康持续下去的保障,并在增强大学生综合素质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现状并进而有效的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方法及对象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陕西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针对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咸阳师范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在籍大学生,随机在各校中抽取其中任1-4年级男女各25名学生,抽取每所学校各200名学生,合计1600名学生;24名各校学校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

2 陕西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本研究问卷中,主要针对影响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阻碍因素做了调查。通过分析整理归结为八类因素罗列在问卷中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

﹡表示男女间比较,﹡(P<0.05).

2.1 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对陕西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据表1可知,场地器材的不足是首要影响因素,其中男生71%和女生62.5%持此观点。高校逐年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没有其他办法满足学生的吃饭住宿,只得占用现有的体育场地[1]。在此情况下对于本身就不“富裕”的体育场地更是雪上加霜,学生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索性就不在参加活动,对其积极性打击很大。还有些学校资金都忙于增加了校舍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投向体育场地,好的学校还对原有旧的场馆进行修缮,有些都已经无法再使用。没有标准的场地,学生只能在简单的场地“拥挤运动”。学校的扩招使得体育课在全天中安排的至全天,想活动的学生也没有地方。个别高校有了新的体育场馆,为了增加收入而进行收费,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2.2 社会压力对陕西省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就业的压力,使得学生在学校中就必须为进入社会做好各种准备,要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各种证书需要从一开始就要不断地去争取。大学生在一年级忙于学习基础课和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又忙于英语过级考试,大部分课外时间都用备考复习上,终于熬到了四年级,又面临着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以及考研的多重压力之下,在面对学习的压力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竞争压力。另外,高额的学费也使许多家庭困难的学生过早地感受到来自经济的压力,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学费和生活费成为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2.3 体育教师的状况对陕西省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目前,大学体育课只重视对学生体育考试项目练习,却忽视了对学生课余体育运动的指导。调查得知陕西省大学目前80%的体育教师表示不愿意做这项工作,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高校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被低估。与其他学科相比,教师在指导课余体育活动投入劳动和获得反差较大,课余体育工作量经常以体育课的50%-80%计算。出现此类不平等待遇,对于体育教师来讲只能起到阻碍工作积极性,从而把不满情绪带到体育教学工作中,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兴趣性和积极性。还有就是由于扩招后生源增加,体育教师工作量成倍的增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下,没有精力去指导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在调查中就有75%的体育教师认为工作负担过重造成无法进行业余训练和指导。

2.4 体育兴趣与氛围对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如果任何体育项目运动对于学生都没有一定的兴趣,也就不可能使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且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体育兴趣对于大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不仅是促进积极参与的动力,还是“终生体育”基础。在大学时期,不仅是教会学生掌握基本锻炼的手段和方法,更应该培养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感,特别是在将来的社会上有选择性的坚持体育锻炼。

体育氛围是指在学校中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的发展局面带给学生直接的感觉既视觉刺激。直接可以影响学生的参与的动力[2]。据调查可知:陕西省高校在开展体育文化宣传活动、保健知识和体育竞赛方面,学生表现出不满意态度的高校占36%。体育氛围对大学生自身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影响极大,而持上述态度的大学生高达86.3%。这说明大学生都渴望了解体育、认识体育。但是,由于高校仅停留在使学生了解体育的基础知识,忽视了其他方面体育知识的宣传、教育,并且部分学校没有将课外体育活动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中。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削弱了大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也就无法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

2.5 体育课授课组织形式对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据调查可知:陕西省普通高校中有85.2%是在大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普修课教学,到二年级进行选修,这反映出体育课教学仅限于表面形式的问题,即一年级学生无权享受体育选项教学。只有5.1%的陕西省普通高校在大学一年级实行普修和选修同时授课,在三、四年级只进行选项教学,做到每人一项并能保证选项课教学,如西北工业大学就做到了这一点。有1.3%的高校以俱乐部的形式授课,学校组织各个项目的俱乐部,学生在一年级就进行选俱乐部上课直至二年级,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反映出陕西省普通高校正在积极参与俱乐部授课的改革,这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着积极影响。

2.6 体育教学考核对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在体育教学的考核中,陕西省普通高校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体育课学习成绩的评定方面,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态度和进步幅度,不能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定。在评价的过程中,缺少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学生的阶段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只重视评分的最终结果,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使学生的进步得不到认可和表扬。因此,该教学评价对学生根本起不到激励作用,无法调动学生对体育的积极参与,从而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3 对策

3.1 学生主要是因为体育场馆不足而影响到其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作为主管领导者应把增加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

3.2 在组织管理方面应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在形式上应多样化,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动机。学校利用本校的资源整合,对应不同专业学生提出相应的活动内容,采用体育俱乐部形式给学生以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3.3 从本校的学生基本素质出发,建立新型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体育的考核办法及奖励机制。通过相应的工作支持和奖励,促进体育教师的课堂改革,促进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工作。

3.4 陕西省高校管理者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从全方位的教育理念来使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锻炼观,增加体育竞赛,开展专项的体育健康讲座,营造浓郁的体育氛围。

3.5 陕西省各高校领导应在保证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尽量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特别减少低年级学生的课时总量,以确保所有大学生每天有一定时间投入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尽量降低场馆收费,加强后勤保障,给大部分学生创造锻炼条件;为病残学生提供课外体育服务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新明等.对普通高校课余体育锻炼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5:42-44.

[2]李伯黍.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230.

[3]张军.陕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7,(8):124-128.

[4]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97.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8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陕西省高校非体育类院系的在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 访谈法:对陕西高校非体育类院系的体育教师及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访谈。

(2) 问卷调查法:选取西安10所高校体育教师大二女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40份, 回收40份, 有效问卷40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400份, 回收375份, 有效问卷367份, 回收率93.75%, 有效率91.75%。

二、结果与分析

1、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运动的认知情况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当前陕西高校女大学生大多对健美操这一运动并不十分了解, 人数近乎达60%, 但很少有人认为健美操这一运动对其没有锻炼价值和意义。统计结果见下表1。

2、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的态度及动机调查分析

当前, 健美操已进入陕西各高校体育课堂, 开设率达100%。该项运动符合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受到众多女大学生的青睐。调查中当问及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的态度时, 70.30%的人回答是喜欢的, 这一数据表明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 其心理倾向性也十分显明的。

运动动机是指人们参加运动活动的动力, 具有启动人的行为, 并使行为以一定强度在运动活动中保持的特性。在对女大学生对健美操课的动机调查中, 不难看出塑造美的形体, 满足兴趣爱好是众多女大学生喜欢健美操课最为直接的动机, 而把完成学习任务修学分作为健美操课动机的女生为数最少。见下表2。

3、女大学生对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态度及实际参与频度调查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态度和理解上, 只有切实的投身于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 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价值所在。为了更好了解陕西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现状, 笔者同时对其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态度及实际参与频度作了调查。统计比较显示, 当前陕西省高校女大学生喜欢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人数居多, 约占女生总人数的70%, 然而实际付诸于行动的女生却不足10%, 偶尔参加和从不参加课外健美操活动的人数高达91.28%。其中原由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这就有必要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4、影响陕西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因素

影响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女大学生主观的、内在的因素, 也有客观的、外部的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陕西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原因, 笔者专门设计了12项选择题对女大学生进行调研, 统计结果显示排在前5位的影响因素分别为学习时间紧压力大;女大学生自我健康意识不足;室内场馆设施不足;缺乏校园氛围和学校组织力不强。

三、对策与建议

1、注重健康第一理念,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积极开展我省高校女大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

2、室内场馆实施严重不足是当前陕西高校普遍存在的现实状况,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各高校应注重加大投资, 加快对室内场馆的建设。

3、各高校学工部、团委、体育部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 加大宣传, 强化组织的一体化建设, 充分发挥院团委及学生会作用, 建立学生骨干培训制度, 创设女大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锻炼角, 在培养女大学健康健身意识和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同时, 保证女大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的畅通有序进行。

4、课外健美操活动的安排应体现以人为本, 尊重个性。在组织安排女大学生课外健美操活动时, 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时间的安排上, 应以充分调动女大学生参与课外健美操活动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为根本出发点, 不使其觉得内容单调枯燥, 缺乏个性展示为宜。

参考文献

[1]周蔷:《对影响高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 (1) P81-82。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别抽取榆林学院、安康学院、宝鸡文理学院3所高校在2014年9—11月共计3 579名一年级到四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有效问卷为3 458份,其中理科学生834人名,文科学生913名,工科学生897名,艺体学生(音乐、美术、体育)814名。

1.2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数据库表编制的问卷实施调查,调查员均经过集体培训,对所有调查的学生进行集体匿名的方式完成答卷并现场回收。物质成瘾行为主要包括吸烟、过量饮酒、药物滥用等,精神成瘾行为主要包括网络成瘾、色情读物(包括登录色情网站、色情杂志、色情影视)成瘾、赌博性娱乐等,伤害及故意伤害行为包括自杀想法、自杀计划、试图自杀。

1.3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7.0软件统计包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物质成瘾行为大学生物质成瘾行为有吸烟、饮酒以及药物滥用,大学生吸烟者的比例为28.2%,饮酒的发生率为70.5%,药物滥用的发生率为6.6%。理科、 文科、工科、艺体专业学生吸烟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52,P<0.01),艺体专业最高,为37.6%;不同专业饮酒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14,P<0.01), 理科学生饮酒发生率较高,为74.1%;不同专业药物滥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2,P<0.05)。 见表1。

2.2精神成瘾行为有13.0%的大学生具有网瘾行为, 网瘾学生发生数存在专业区别(χ2=12.125,P<0.05),艺体专业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为16.6%;有27%的学生具有色情读物成瘾行为,不同专业发生率不同 (χ2=9.686,P<0.05),其中工科学生最高,为29.4%;有12.6%的学生具有赌博性成瘾行为,发生率无专业之间区别(χ2=2.568,P>0.05)。见表2。

2.3自杀行为方面有5%的学生想过自杀,1.2%的学生有过自杀计划,0.3%的学生曾经试图自杀。在想过自杀方面,各专业之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258,P<0.05),在有自杀计划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7.913,P<0.05),在试图自杀方面各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7,P>0.05)。见表3。

2.4体育锻炼行为各专业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比例为17.1%,过去7 d内每天至少运动1 h的1~7 d的比例依次为18.0%、25.6%、20.7%、9.1%、2.9%、1.8%和4.8%,平均锻炼1~2 d人数较多,合计为43.6%。每天坚持锻炼的人数只有4.8%。各专业学生过去7天内每天运动1 h比例比较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χ2=71.507,P<0.001)。见表4。

3讨论

调查显示,陕西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吸烟率为28.2% ,高于刘志浩等[2]的调查结果,高于王曙燕等[7]25.9%的曾吸烟率,高于张玲等[6]10.53%的吸烟率,这可能与调查的群体、地域、学校类别等有关系。艺体专业的学生吸烟率较高,这与刘志浩等[2]的研究结果相似, 艺体专业学生吸烟率较高与其认为吸烟能获得灵感有关,体育专业学生吸烟可能与其认为吸烟可以消去运动后的疲劳有关。工科学生吸烟率为25.5%,低于陈振业等[4]47.2%的调查结果。大学生饮酒率为70.5%,高于冯秀英[8]上海市青浦区50.8%的发生率,低于刘志浩等[2]南京市81.8%的发生率,高于张玲等[6]的军校38.09%的发生率;理科学生饮酒发生率较高,为74.1%,这与刘志浩等[2]理工科专业大学生饮酒、过量饮酒行为报告率较高的结果相同,与理工科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以饮酒缓解学习压力有关联。滥用药物的发生率为6.6%,高于刘志浩等[2]和夏蒨等[9]的研究结果,其中工科学生药物滥用发生率最高,为8.4%,这与南京市刘志浩等[2]的调查艺术专业滥用药物2.2%的发生率有区别,与研究学校类型、地域环境有关。在大学生中普及药物滥用等相关知识,使他们认识到滥用药物的危害,杜绝药物滥用行为迫在眉睫[2]。

注:各专业学生过去 7 天内每天至少运动 1 h 比例比较,χ2=71.507,v=21,P<0.01。

13 . 0 % 的大学生具有网络成瘾行为,高于刘志浩等[2]9.7%、夏蒨等[9]6.1%、翟蕾等[10]7.5%的调查结果, 艺体专业学生网络成瘾率较高,为16.6%,这与艺体专业学生学习压力较小,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刺激、 贪玩等因素有关。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身心危害极大, 要采取心理干预、环境干预、社交行为干预等综合措施进行纠正[11]。

27%的大学生色情读物上瘾,低于刘志浩等[2]大学生登陆色情网站,阅读色情杂志,观看色情影碟、录像等精神成瘾行为报告率达30%的发生率和翟蕾等[10]报道的发生率。工科学生发生率较高,为29.4%;其次为艺体专业,为29%,这与刘志浩等[2]的研究“理工科大学生的精神成瘾行为报告率较高”略有区别。赌博性娱乐发生率为12.6%,专业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低于翟蕾等报道的23.9%的发生率[10]。

想过自杀的发生率为5.0%,计划自杀为1.2%,实施自杀为0.3%,低于翟蕾等[10]14.8%、5.2%、2.1%的研究结果,低于冯秀英等[8]15.02%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04% 的学生承认有过自杀计划、1.12%学生自杀未遂,低于美国2003年的青少年监测结果[12]。

17.1%的学生在过去1周内不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存在显著性差异,存在两端略高中间低的态势,研究结果低于翟蕾等[10]、高于夏蒨等[9]报道的结果。其中每天锻炼1 h发生率为4.8%,远低于梁筱健只有16.2%的学生每天至少运动锻炼1 h的研究结果[13]。大学生体育体育锻炼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4], 与课程开设状况、体育条件与设施、学校的体育锻炼环境等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到运动不足的危害性[15],了解体育锻炼与健康知识、态度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关系[16],从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可见,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状况、地域环境、生活经历、学校的环境与管理、家庭教育等。因此,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宣传吸烟、饮酒、药物滥用、网络成瘾、赌博等行为的危害,普及健康知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心理状态,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的方式,培育学生乐观的情绪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是树立大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举措。

陕西高校大学生 篇10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

收集阅读有关文献资料, 并归类存档。

1.2 问卷调查:

设计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问题问卷, 以书面问卷方式对长期在体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展开调查。

1.3 专家访谈:

通过走访部分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和体育统计的专家, 就与本研究相关的问题进行访谈, 进行书面整理和分析, 获得了珍贵的意见和建议。

1.4 数据统计:

采用数理统计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

2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

2.1.1 身高、体重指标

测试目的: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 评价学生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通过对延安大学等七所高校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所有学院男生身高的平均值与全国大学男生的平均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商洛学院男生身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于全国男生身高的平均水平。商洛学院男生体重与全国平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其余各校均与全国平均值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男生的体重低于全国男生体重平均水平, 延安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男生平均体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大学女生平均体重与全国女生平均体重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女生的平均体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2 身体质量指数

延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标准体重比例见图1所示。陕西省高校学生标准体重比例平均为47.34%, 陕西省男大学生正常体重比例为43.41%, 女大学生正常体重比例为51.70%。女生的标准体重比例高于男生近9个百分点。其中西北政法大学女生的标准体重所占比例最大, 达到了56.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男生标准体重的比例最小, 仅有39.21%。

全省学生标准体重总体未超过50%, 体重偏轻的比例较高, 超过30%。男生肥胖比例高于女生, 总体上女生在身体匀称度、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方面要好于男生。研究表明, 陕西省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处于较低的水平。

2.3 身体机能

2.3.1 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有氧运动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 肺活量与人体的身高、体重、胸围的关系密切, 因此对学生进行评分时采用肺活量指数来进行评价。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必测项目。

陕西省高校、陕西省与全国男女大学生肺活量指数评价不及格率对比如图2所示。

从研究结果发现, 陕西省大学生的呼吸机能水平也低于全国水平。大学生应关注自身体质健康, 多进行耐力性素质练习, 如中长跑、定向跑等项目的运动, 努力提高学生心肺耐力及其呼吸系统运动机能。

2.4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2.4.1 立定跳远

测试目的: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我国学生进行达标测试的必测项目。

按照最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陕西省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按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四等级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大学生男生的下肢爆发力水平较低, 身体的协调运动能力偏低, 研究结果让人为学生的健康担忧。

3 改变当前大学生体质现状的策略

3.1 学校应重视体育课程建设, 并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宣传和考核, 提高工作效率。

学校认识体育多元功能, 改变传统重文轻武的思想, 关注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 加大投资力度, 从长远眼光看待体育工作, 积极组织宣传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 统一认识, 提高觉悟, 拓展大学生体育活动平台,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与检测工作效率。

3.2 积极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 学校应建立学生兴趣浓厚的项目俱乐部。按照一定的计划安排实施, 并因地制宜地组织积极有效的各种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 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让学生享受阳光, 体验运动的快乐, 获得健康的收益, 并养成积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3.3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纪律管理, 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活动条件, 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应除了各个班级体育课堂之外, 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应安排大课间操, 课间操的内容应丰富多彩, 例如简单和富有活力的健身排舞、武术操、太极拳、绳操等等内容有序地安排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段, 在统一的音乐伴奏下, 学校体育教师也应发挥积极带动作用, 可以在台上领做, 其他代课教师或班主任都应积极参与, 这样在整个校园中营造起了活动的氛围, 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 同时教师也得到了锻炼, 丰富了师生的校园生活, 积极推广和普及阳光体育运动。

摘要:本研究根据陕西省的传统地域划分, 对陕北、关中、陕南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 通过调查发现, 陕西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令人担忧。学生的肥胖比例指数较高;反映呼吸机能的肺活量指数不及格率也偏高, 身体综合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较低, 学生身体爆发力水平较低, 如男生立定跳远、女生50米不及格率较高, 达不到国家要求。本研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该进对策。

关键词:陕西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证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解读》/G.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月51-52

[2]王光平.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之比较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7卷第2期11-15

[3]王德炜.陕西.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6月54-57

[4]杨玉霞.河南.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问题探讨.体育教学.2006.9月24-26

上一篇:山南地区下一篇:学校发展的瓶颈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