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

2024-08-09

立足本土(精选十篇)

立足本土 篇1

关键词: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幼儿教育

推进新疆地区幼儿“双语”教学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建设, 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根本性措施, 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 是搞好各民族团结, 融合各民族文化、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必然。自治区党委政府高瞻远瞩, 及时提出:“学好汉语走遍中国, 学好英语走遍世界”的号召, 普遍推进“双语”授课, 就要从学前抓起, 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幼儿发展汉语水平的初始阶段。从学龄前开始解决汉语普及问题, 是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公民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师资队伍是前提

教师是教育的重要资源, 有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育和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新疆地区实施双语教学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但在学前实施双语教育则是从2005年开始的。从幼儿抓起体现了自治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学前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础。实施双语教育更有从幼儿抓起的必要。所以要有一批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是先决条件, 有了说普通话的老师才会有说普通话的学生。分层、分批地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原则, 搞好园内培训与园外培训的有机结合。使得一大批年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脱颖而出, 成为园内进行双语教学的骨干和先锋力量。鼓励提倡园内教师结成互帮对子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老教师的经验和青年教师的新观念可以互通有无, 做到内部资源的共享实现园内优势互补。重点培养骨干教师, 带动一批有实力爱学习的新人, 定期举行教研活动, 学习新《纲要》, 开展家长联谊活动, 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和家长对园内工作情况的反馈。开展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借以提高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汉语水平。园领导对每一位教师的成长都给予关注和重视, 采取不同形式和方法, 有针对性地对汉语骨干教师、双语教师、民语言教师培养, 明确目标。

二、园本教研促提高

我园的规模和学额都是比较大的, 所以搞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和家庭的未来。园领导首先对开展园本教研活动予以了高度重视, 形成园长带头、老师齐上阵的活跃局面。使园本教研的参与面和教研质量提上了一个高水平。领导深入一线, 进入课堂和老师共同学习幼教理论, 探讨幼教经验, 以讲座、教研组研讨的方式, 为老师的业务提高和经验积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经常与园本教研各基地园切磋交流, 还参加了外区、外地各基地园的教研观摩活动。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优势, 在园内建立了幼教教育教研网, 增设园内幼教论坛, 教师可以随时发帖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方便教师的交流和研讨。在园内形成了领导引路、骨干先行、梯队积极跟进的局面。

三、游戏入手增趣味

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在快乐中学习是幼儿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和普通话, 是目前我们采取的主要教学模式。让孩子以积极的心态和高兴的心情去学习, 去理解。消除他们学习汉语的恐惧心理比消除语言障碍更重要。在游戏的设计和选择方面, 选取可操作的材料以及和保育内容的相互融合的游戏, 尽量符合幼儿的心理和认知水平, 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融入音乐和器材, 在愉快的氛围中, 交给孩子汉语的对话, 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汉语词汇教给幼儿。同时也能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内容, 通过游戏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幼儿多方面能力, 激发幼儿“说”的欲望。

四、多种方法促发展

语言的学习是要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的, 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孩子的模仿心理, 创编简单有趣的儿歌, 模拟一些幼儿熟悉的场景, 教授幼儿汉语言, 在幼儿入园时用汉语招呼, 在就餐午休时, 用汉语指挥, 这样的随机教育活动, 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幼儿的汉语会话水平。随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音乐进行模仿操的练习, 创编汉语儿歌, 在运动、舞蹈、朗诵中, 潜移默化地进行汉语教学, 润物细无声般地激发起了幼儿学汉语的欲望。

五、创设情境做中学

学习汉语要在一定语境下, 这样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 是汉语的学习更有实效性。在教室内设置手工桌、图书角、荣誉墙等, 在这样主体鲜明的活动中, 强化了汉语学习的语境和氛围, 看似无意却有意地让幼儿体会汉语的魅力, 利用渗透的方式创造轻松的语言环境, 不刻意地、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实施汉语教育, 哈语教师上课, 汉语教师配课。汉语教师上课, 哈语教师配课。

六、环境整合促开发

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精心设计的、趣味的、开放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 以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内容丰富的教育形式开展幼儿的汉语教育。在环境整合的过程中, 教学相长, 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观察先于指导”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实现了“个性化教育”的幼教目标。老师在预先设定的环境中和孩子共同建立有效的游戏规则, 在活动中因势利导地积极约束幼儿的随意性, 使设计的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目标。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在开发幼儿智力, 促进幼儿个性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 在区域化的活动开展中, 融洽了师生的感情, 使得教学关系更和谐、亲密, 加深了老师和幼儿的情感联系, 汉语学习的氛围宽松愉快。另外,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教育, 也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在游戏和活动开发了幼儿的多元智能。引导儿童有目的地学习汉语和其他的知识,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立自强的能力, 在充满童趣的活动中, 愉快地学习了汉语。不过多干预, 重视过程指导并留有余地, 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

教师通过观察学会根据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及班级情况制动教学活动计划并能及时地进行反思, 制定调整适合本班幼儿汉语能力发展的教育策略。教师要不停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来解决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提高幼儿汉语学习的成绩。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 使老师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幼儿汉语教育经验。教师开始重视总结与交流。在总结和交流中, 教师们的幼教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以上的论述, 开展幼儿双语教育毕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热玛扎.南疆地区学前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言与翻译, 2010, (2) .

[2]周欣.对新疆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体系的构想[J].中国民族教育, 2010, (6) .

立足本土规划科研生涯 篇2

各位研究生和博士后人员常常会考虑今后的工作规划,下一步怎么走?做什么事?将来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是在本土做,还是去国外?博士后做完了,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

情况

如果继续科研生涯的话,现实情况会使很多同学希望到国外去学习,因为国内的政策倾向是吸引国外人才,对他们有特殊待遇和条件。因此,很多博士后会认为如果不出国几年,在国内就业就处于劣势。

假如不出国的话,能做什么工作?留在国内,虽然有很多单位可供选择,但未必有竞争力进入一流单位工作;如果进入二流单位工作,怎么考虑?

假如感觉自己在科研方面可能做不出很好的成绩,那么是否还有其他选择?到企业去,还是自己创业?其实,在现在多元化社会中,各行各业,即使是出版业、新闻界,都需要有科研经验的人才。

原因我下面作一分析。

做研究生、博士后的目的

作选择是需要有一定勇气的。没有一个选择是百分之百最好的选择。每个人性格不同,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稳扎稳打,性格特征对选择是有影响的。

首先,如果选择的不是科研道路,那么在这里做研究生、做博士后这么多年,是否就是浪费了青春呢? 我认为,离开科研的选择,不代表已浪费了过去几年的时间。做研究生、做博士后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拿个学位、出几篇论文,而是接受一种怎样解决问题的训练。科研题目就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要训练怎样有逻辑地、一步一步地在现有条件或者在创造出来的条件下把问题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力。在企业界、在各种与科研无关的行业中,都需要这种能力,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出几篇论文更重要。提高这种能力就是我们高等教育的目的。

现在研究生、博士后很多,社会的进步需要这么多高级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科研背景的人才。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就是这样实现的。我们国家现在有大量的研究生,这不会产生就业问题,而是培养了大批有科研训练的人才。这些人才大部分不会留下做科研,而是分散到其他各行各业。因此,研究生、博士后离开科研并不代表浪费了过去的科研时光。

除了解决问题的训练外,做研究生、博士后还接受了另一项能力的训练,那就是与人合作的能力。社会上几乎任何一种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即使是成立一个小企业,也要招募一批人,领导大家做出一番事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这种能力,是研究生、博士后阶段另一种重要训练。将来过了几十年回头看看,会发现现在学到的真正有用的本事,就是解决问题和与人合作两项能力。

是不是适合做科研

现在,再来谈谈如何决定是不是继续做科研?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做科研?

在科学界,有两种工作人员。真正有创新性的、对科研推进有关键贡献的人是很少的,也许不到10%。评判自己的工作,如果与同一领域的同行(同学、同事)比较是前10%的,表示将来可以做出独立创新性的工作,应该继续做科研。但是不是科学界就只需要这10%?不是!其他90%的人不是最顶尖的有开创性的科研人员,但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同样重要,没有他们,创新性的工作就做不成。这些工作也需要有相当资质的人来完成。我认为,如果与同领域的同行比较,自己的工作是前30%的,那么虽未必有开拓性,但也可以对一般性、支撑性的科研有所贡献。换句话说,在座的同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能比较适合继续做科研工作。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属于这三分之一?要做好科研需要一些条件。这些要求不是很高,但不是每个人都具有。

第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基本的.逻辑思维大多数人都有,但部分人这方面能力比较差。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很快把事情的因果关系看清楚,能整合多种信息,把各种概念进行较有逻辑性的组织,并据此作出推理。我相信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在座的同学应该都有,只是程度上会有差别。

第二,要有耐心和毅力,能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做研究经常是处于挫折之中的,在没有解决问题之前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能否耐心对待挫折,甚至喜欢这种过程?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直在情绪的谷底。今天解决一个小问题,明天、后天再解决一个小问题,这些小的收获,能否使自己高兴并坚持做下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在做研究生、做博士后时不能学会承受或享受做科研的过程,就不适合继续做科研。因为,将来在自己的独立实验室,科研过程中的挫折会加倍地落在身上。

第三,愿意与他人愉快有效地合作。有些人不喜欢与人打交道,或不善于与人打交道,这些人或许可以成为很有成就的画家或作家,但现在没有一个科学家可以闭门造车,他一定要与同行交流,与研究生打交道,与博士后打交道。要提高与人合作的能力,否则就不适合科研这行。

这里我想强调两点。第一,这三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后天努力学来的。做研究生或博士后的目的就是在学习、获取这些能力。如果在此期间仍不能学到或者没有真正的兴趣去学习,那么最好放弃科研生涯。其次,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坚持追求目标的毅力,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是成功的关键,这对科学研究尤其重要,因为科研工作时程较长,收获来得较慢。

选择科研工作或教育工作

如果觉得自己可以继续留在科学界,我建议有三种选择:第一,从事科研,以教学为辅;第二,从事教学,以科研为辅;第三,从事科研管理。这里主要讨论第二种选择,即以从事教学为主。

立足本土 放眼国际 篇3

斯文的外表,睿智的眼神,敏捷的思维,质朴的语言——这是赫赫有名的圣鹿源创始人郑彬董事长留给人的最深印象。

时至今日,这位内蒙古农业大学走出来的学者型企业家身上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这样的气息无疑给他增添了几许平实和亲切。不错,这位从武川走出来的学子在大学毕业后,曾经两手空空地在创业的路上披荆斩棘、艰难打拼,并最终在中国鹿产业的疆土上运筹帷幄、叱咤风云。

在美国鹿业大会上一展风采

2012年8月9日至13日,美国鹿业大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举行,内蒙古圣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圣鹿源)董事长出席了本次大会。据了解,美国鹿业大会是世界主要养鹿国家的大型牧场、鹿产品加工企业、经销商、狩猎场、养鹿协会、鹿业专家等共同参加的一项国际性会议,与会代表都是每个国家鹿业的领军人物。此次大会吸引了全球500多位人士参加,三天的论坛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鹿业生产、加工、科研等国际间的合作。

作为中国鹿业协会会长,郑彬董事长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中国鹿业发展现状与中国鹿业领军企业”的演讲,吸引了业界人士的热情关注。通过演讲,郑彬董事长让世界更多国家了解到中国鹿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与机遇。会议期间,郑董事长参观了美国著名的鹿业性控技术公司、鹿标本制作公司和北美狩猎场等公司,并和众多先进企业和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通过此次大会,郑董事长将为中国鹿业带来更先进的技术和理念,这无疑又将极大地推进圣鹿源的成长。”圣鹿源的员工们如此评价。

会议期间,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瞬间是:在体验狩猎活动中,郑彬董事长在狩猎场侧身瞄准的动作被优秀摄影师抓拍了下来——这似乎也意味着,在国际鹿业的竞赛场上,代表着中国鹿业高水平的圣鹿源正在大显身手。

立足本土,文化名片闪亮鹿城

到鹿城包头必到圣鹿源参观鹿业基地,圣鹿源精心打造的鹿产业文化名牌无疑成为鹿城包头的骄傲。据了解,圣鹿源用十几年时间打造了一个鹿城鹿文化、鹿产业的城市名片,同时,为中国的鹿业发展研究了一套完整的产业模式。为了立足本土做好鹿产业,让鹿文化品牌影响千家万户,圣鹿源正在继续扩张深加工水平。据介绍,圣鹿源聘请了9位世界知名专家,由他们组成一个科学家团队,其中包括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专家以及来自美国、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的专家。“我们每年拿出一部分营销费用来搞科研开发。如今,我们已经成长为世界上在鹿产业研究方面领先的企业,并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研究中心。这是我们把它作为一种由传统变为现代的一个过程手段。”郑彬董事长介绍说。

根据市场的发展,“圣鹿源健康品万店连锁计划”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覆盖全国各大城市的营销网络体系。目前,圣鹿源已经建立了600家连锁店,今后5年,每年要增加200家至500家连锁店,力争2至3年,在中国开设2000家以上的连锁店。这样的产业链吸引了像深圳创新投资这样的风险资金的介入,极大地促进了圣鹿源企业的资本发展,也为圣鹿源下一步上市,进行再融资奠定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按照计划,圣鹿源上市后,将在全球开始海外连锁的计划,其长远规划是:2015年达到10亿元的销售额,建立超过3000家连锁店;2018年的产值达到30亿元,连锁店达到10000家。这是未来几年圣鹿源的战略规划。“这个过程是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整合内蒙古的一些资源,把我们鹿城的‘文化牌’、大草原的这种‘草原牌’,结合中华医学几千年对鹿产品滋补功效的研究,最后实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对此,郑彬董事长深谋远虑。

圣鹿源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2012年8月21日,刚刚从美国归来的郑彬董事长还没有来得及倒过时差,就立刻赶赴位于包头市九原区的圣鹿源养殖基地,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对于圣鹿源而言,这位统帅实在是太繁忙了。恰恰是这种繁忙,造就了圣鹿源的运行有序,造就了圣鹿源广泛的市场影响,也造就了早在两年之前就引发的资本市场对于圣鹿源的高度关注。

鉴于战略发展的需要,2010年,公司启动了“圣鹿源”新品牌,同时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随着圣鹿源品牌全国市场的推广与传播,资本市场开始垂青于圣鹿源。2010年底,公司引入深圳创新投资投巨额注资,初步提出了未来资本上市计划,并重新确定了公司“1+N”全国万店连锁营销发展模式。目前,公司己经进入了业务扩张与管理转型的发展新阶段。

郑彬董事长介绍,未来,圣鹿源将根据自身实际重新梳理和优化内部管理体系,大力引进各类销售和专业技术人才,重点推进“1+N”全国万店连锁战略计划和市场布局,在实现资本扩张的同时,与所有专注于鹿产业的个人与团体共创圣鹿源辉煌灿烂的明天。

放眼国际,确立业界影响力

作为圣鹿源的创始人,郑彬董事长的目光无疑是超前的。放眼国际的眼光,收放自如的韬略,大刀阔斧的手笔,敢为人先的勇气……在郑彬董事长的精心布局下,圣鹿源在国内外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多年来,圣鹿源以种鹿饲养和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到2009年,圣鹿源己初步完成了面向全国范围的品牌建设,并完成了公司初始发展阶段的积累目标。2010年7月21日,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日本、韩国8个鹿业主产国的鹿业精英,齐聚圣鹿源,参加了在圣鹿源举办的“中国鹿城国际鹿业主产国科技贸易洽谈会”。

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上,圣鹿源与澳大利亚分别签订了鹿产品源料收购加工协议、圣鹿源鹿产品连锁专卖澳大利亚总代理协议、鹿角全球买断协议。圣鹿源通过与8个国际鹿业主产国的科技贸易合作,不仅奠定了国际化战略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在国际鹿业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立足本土文化的活动课程建设 篇4

关键词:活动课程,课程建设,实践策略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新课程改革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浙江省嵊州市市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起就逐步开展人口、越剧、围棋和艺术四大特色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 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开展民族教育。本课题的开发与实践, 要解决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材开发、基地建设、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等共同问题, 促进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常态化和有效实施。

二、实践的主题、策略与途径

(一) 活动的主题

1. 人口教育。

我们为发挥嵊州市是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初先生的故乡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社会调查,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婚育观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几年来, 我们主要把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传统人口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建立以马寅初中学和浦口中学为龙头的人口教育网络学校, 以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援助的《在农村学校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教育》项目为依托, 通过小学情境式、初中互动式、高中渗透式的教育形式, 开展人口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 越剧教育。

越剧是越乡文化的名片。为传承越剧文化, 光大越剧事业, 我们本着“越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指导思想, 在立足普及的基础上, 通过经常性地开展“越剧沙龙”、“越剧故事会”、“越剧卡拉OK比赛”、“亲子越剧大奖赛”等活动, 积极做好教育渗透, 使越剧的幽雅特色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氛围。

3. 围棋教育。

为发挥围棋国手马晓春和围棋之乡的优势, 巩固幼儿园、小学围棋教学, 开展中学围棋教学活动, 举办中小学围棋比赛, 抓好围棋苗子和围棋人才的培养, 提高我市围棋的整体水平。

4. 艺术教育。

为发挥书圣王羲之、现代著名画家裘沙、刘文西、刘蒙天, “琵琶王后”章红艳等名人优势, 挖掘、整合、发展我市丰富的民间工艺, 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 创作更多的艺术作品, 推进文化名市建设。每学年举办中小学书画比赛、元旦文艺汇演, 积极参加全市性大型庆典活动、文化广场活动和一年一度的国际书法朝圣节, 不断培养艺术人才, 提高我市艺术的整体水平。

5. 民族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是首批国家沿海开放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口流动不断加快, 民族间的交往更加频繁。目前, 嵊州市75万常住人口中, 有彝、苗、白、回等32个少数民族1798人。但由于民族间存在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的差异, 因缺乏沟通和了解而时常引起一些矛盾和纠纷,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关系的和谐, 也影响到社会稳定与团结。因此, 我市从2006年秋季新学期开始, 在中小学规定年级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其中小学三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活动课、小学六年级开设《民族常识》活动课、初中七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活动课, 一学年计划安排6~8课时;任课教师主要由校领导、团队干部、班主任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等学科教师兼任, 课时计入工作量。

(二) 实践的策略

1. 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整体推进的策略。

区域性特色教育的实施, 必须加强行政参与力度。市教体局成立基础教育地方性活动课程工作领导小组, 由局长任组长, 各副局长分头具体抓, 构建了强有力的组织体系;通过“一改、二派、三兼、四聘、五培训”等方式, 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师资队伍;通过“基地、资料、师资”三大开放政策, 实现了资源共享。

2. 教科研部门实施分类指导的策略。

市教研室增设了中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 成立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大组, 开展常态化的教研活动;指导选编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 编写了省定的地方课程《人口教育》和《越剧教育》, 下发《中小学地方课程教学和教研实施意见》, 并组织了专题培训, 使教科研工作做到有序有效;开通了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网站, 进行现代化的网络服务。

3. 学校家庭社会实践联合评价的策略。

改革评价内容, 由单一转向多元, 评价项目设置根据知识、技能、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全面构建;改进评价手段, 由定量转向定性, 多采用口头和文字评述, 以表扬为主, 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改换评价途径, 由平面转向立体, 充分运用好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五大评价方式。

(三) 实施的途径

1. 中心带动, 整合地方资源。

中心带动是指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 龙头学校带领网络学校群体开展的特色教育活动,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引领的双休日或寒暑假活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现已推出六大类20多个实践活动项目, 各校开展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可从活动菜单中自主选择。

2. 城乡联动, 寻找校际资源。

挖掘区域教育资源, 市区学校与多个乡镇学校建立了优势互补的伙伴关系, 以各自不同的生活场境为合作学校提供崭新的教育资源, 如开展联谊活动和结对帮扶活动。

3. 学校自动, 利用校内资源。

学校自动是学校自主组织的校内集体活动或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如班级活动、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 (科技节、体艺节) 。

4. 学生互动, 摄取身边资源。

学生互动是学生同伴间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中心带动、城乡联动、学校自动、学生互动充分体现了从大到小的四个不同层次组织的活动方式。学校类型、区域特征、活动主题与活动方式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三、成果的效果和特色

(一) 成果的效果

1. 形成三级教材, 突破了课程改革的难点。

组织编写的《小学生学越剧》、《小学人口教育》和《中学人口教育》等三本地方课程教材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 2005年3月8日通过 (全省11本) , 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现已在全省有关县 (市) 推广使用。市教体局总结汇编了《民族教育优秀教案》、《民族教育优秀活动》、《民族教育优秀书信》和《中华大家庭》、《民族常识》、《民族政策常识》等六本民族教育资料集, 供全市学习使用。许多学校还自编了校本教材或教参, 如黄泽中学的《硬笔书法》、石璜镇校的《越乡剪纸》、崇仁镇校的《少儿足球》等。

2. 完善实践基地, 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实践中心从2005年正式运行以来, 已成功组织接待青少年学生实践体验活动60000多人次, 中心先后获得了“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青少年学生校外素质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2005年12月省勤工俭学会议暨研究会年会在我市举行。

3. 传承本土文化, 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特长。

近几年来, 越剧教育连夺8个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 10人次获省戏曲小梅花金奖。18位学生在全国、省级比赛中获奖, 9名学生被省艺术学校直接录取。围棋教育在全国比赛中先后获团体冠军7次, 获个人前六名33人次, 向省围棋队输送集训队员10余名。在2008年国家男子少年围棋集训队选拔赛中, 童梦成获得第四名, 成为职业棋手。艺术教育在全国书画比赛中共获奖1000余人次, 城关中学一美术作品获“国际和平杯”特别金奖。在2008年至2009年中, 《戏娃闹台》《扬鞭催马运粮忙》连续获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校园文艺会演暨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一等奖。

4. 建设精品课题, 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在2006~2009年浙江省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 全绍兴市获奖73项, 其中嵊州市 (县) 22项, 占全绍兴市的30.15%, 获奖数和获奖率均居全市前列。《植根乡土文化, 构建地方特色教育课程管理模式的实践研究》获浙江省2006年度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二等奖。2008年10月, 由省七位专家组成的鉴定组对《基础教育地方性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结题鉴定, 一致认为该课题成果是一项颇具地方特色的研究成果, 在省内同类课题研究中居领先水平, 同年12月获省2008年度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今年3月被浙江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的评审。在《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4期、第9期和2009年第10期上发表了15篇专题论文, 引起了同行的极大关注, 有些做法已被长三角地区的教科所和中小学借鉴应用。

5. 加快成果转化, 扩大了我市的社会影响。

我市承办了全国及省人口与青春期教育和全省民族团结教育现场会, 有的做法得到了联合国官员、国家计生处主任和省教育厅等领导的充分肯定。马寅初纪念馆已接待全国20多个省、市约1.5万来宾参观学习。“小小越剧团”剧组十三次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汇报演出, 得到了原中央政治局常委、纪委书记尉健行的亲切接见。围棋队赴港澳交流访问, 分别以8:0的比分战胜了香港天元棋院和澳门围棋协会代表队。“雏鹰书画社团”学生的书画作品在北京大学展出, 得到了北大师生和北师大全国名校长培训班学员的高度评价。民族教育工作经验在全国会议上交流。《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中国人口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市地方性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做法作了跟踪报道, 我市的特色教育在全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二) 成果的特色

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因地制宜创特色。

人口教育、越剧教育、围棋教育和艺术教育集中反映了本市的地方文化特色, 设计相对独立, 并具有一定的深度。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发与实施, 让学生了解与传承本土文化, 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凝合。

2. 按照时代发展要求, 因时审势选主题。

把原来有基础的四大普及性的特色教育内容与近期开发和实施的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民族教育、学校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减少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三者之间在内容上的重复和时间上的浪费, 达到了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结合。

3. 根据学生实际需求, 因材施教育英才。

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 教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预设学案, 学生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摄取身边的学习资源, 选择和确定适合自己的活动主题, 并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 品尝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这样做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又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实现了大众教育和特长教育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顾明远, 孟敏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 2003.

[2].潘国青主编.学校教育科研新论[M].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立足本土 篇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传统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合格公民”的时代要求,因此,推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对这一新生亮点课程,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没有教材依托,老师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我认为,要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课程实质,了解课程特点,领悟课程内涵,遵循课程原则,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本地资源,才能提高实践活动课程的成效,带来新的活力。因此,我们应该贯彻 “面向本土、来自本土、服务本土,体现地域性、本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一指导思想,充分发掘本地各种各样的实践资源,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生活与经验为核心,以活动为基本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重要特征,与学生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紧密联系的一门课程。因此,其课程资源大量存在于个体生活的自然环境、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从广义上来说生活中的所有事与物都是可能的课程资源,但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的课程资源。这些内容可以是综合性的,也可以是主题性的。教师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规划不同的内容,让这些资源有选择地进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平台。

1、立足自然资源 在综合实践内容开发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特色。我们柴胡店镇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宛若盘龙卧虎的千山峰岭,在这片神奇土地的东部拔地而起;恰似蛇形斗转的薛河碧波,环绕着东部久负盛名的刘村梨园;悠悠小渭河在西部展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既古老又年轻的园林式小城镇矗立在山水画卷般的版图中央。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这个鲁南古镇赐予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基于此。我们引导学生开展《走进千山》、《古薛河探秘》、《争当景区小导游》、《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等实践活动。

2、立足经济环境

柴胡店镇物产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南辛的苹果,刘村的梨,黄连山的冬枣,薛河的鱼,远近闻名。刘村酥梨具有个大皮薄,脆嫩多汁、肉厚无渣、甜贻爽口的特点,明清年间历为滕县主要贡品之一,2002年在国家商标局注册,2004年,远销马来西亚。薛河的鱼,2006年荣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结合实际,我们开展了“保护家乡水资源”“家乡物产博览会”等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激起学生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力源煤炭有限公司是我镇的龙头企业,是我镇经济支柱。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我带着孩子们走进矿区,让他们参观工人叔叔工作环境,看井下采煤录像,设身处地让他们体验工人叔叔工作的艰辛,理解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孩子们受益匪浅,特别是一些矿工子女,更是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3、立足历史文化 我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73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用他们的汗水的鲜血竖起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造车鼻祖奚仲等诸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千古佳话。据说,奚仲生前在此造车,死后又葬于奚公山下(千山),因此,《认识奚仲》成了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的又一主题。千山脚下的胡楼烈士陵园,记载着家乡历史上许多英雄的事迹,自然而然成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等方法,我们了解了发生在家乡这块土地上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培养了学生顽强的意志,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立足乡土风情

保持清代村落建筑群原貌的,鲁南第一民俗村暨近代题材影视拍摄基地葫芦套村,可谓乡土气息浓重,并且成立了民俗文化馆。另外,柴胡店镇还有着许多古老特殊的乡土风情,在《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中都有记载。如:《民间习俗》、《乡土小吃》。

围绕这些乡土风情,同学们开展了“民俗文化研究”“参观民俗文化馆”“家乡的美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实现了身、心轻松舒畅的乡土风情之旅。

5、结合农村实际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种植、养殖等等活动虽然不再陌生,但是,亲身体验却是很少。所以,作为农村教师,我们不要浪费了身边的资源。于是,“种花生”“养殖长毛兔”“给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为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了新天地。

二、活动方式: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不同领域,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

1、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如:《走进千山》、《走进矿区》、《参观民俗文化馆》都属于以参观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

2、以“主题探究”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如:《古薛河探秘》、《认识奚仲》、《学校的变迁》。

3、以“主题班会”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

如:《梨园记者招待会》、《家乡物产博览会》。

4、以“动手实践”为主的劳动技术教育

如:《种花生》、《养殖长毛兔》、《为苹果树剪枝》、《为梨树嫁接》、《为梨花授粉》。

5、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实践性学习

如:《争当景区小导游》、《敬老院里的一天》。

三、课程安排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中年级学生以劳动技术教育、主题班会为主,高学生以社区服务、社会考察、主题探究为主。

四、课程的组织与辅导:

在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型课程中,应尽量提供学生真实体验的机会,倡导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实践性、综合化、沙龙式研究为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五:评价与展示

以本土教育资源为背景的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应重视课程评价和展示的方式的研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使学生逐步感悟自身的发展,提高发展的欲望;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如表格统计式、谈话式、语言描述式等。

六、课例展示:

A:《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下面以我就结合两个综合实践活动具体课例,谈谈我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粗浅做法。首先,说说我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

时间安排:生成课题,达成目标,一周时间; 选择研究内容,成立研究小组,制订研究方案,一节课时间;实施方案,开展活动,两周时间;成果展示,一节课时间。

1、生成课题:

本土资源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点开发资源。因此,依托学校所在地的本土资源,结合本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化资源配置,弘扬地方文化,发展学校特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成了综合实践程资源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于任何一所学校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立足于学校的特色,要能反映学校所在地区的特色,因此,在确立活动主题时,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本校、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区可挖掘的教学资源,在认真分析研究后确定出来的主题活动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今后的开展和实施。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着眼生活,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才能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才能获得并增强社会责任感。本次教学中。我依托“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之优势,抓住“即将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这一契机,确立《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一主题。

2、达成目标:

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总体目标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根据总目标及课程实际,我确立本次活动目标。

(1)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活动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及强烈的责任感,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3、选择研究内容。

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向记者推介刘村梨园?从“梨园的历史及发展”“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梨园风光”等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研究内容。

这一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素材,但是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

4、成立研究小组。

根据自己兴趣及所选内容,自由结合,成立研究小组。比如:探究小组,摄影小组,绘画小组,社会调查小组,导游小组等。

这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的前提,学生可以利用小组力量,借助合作的优势,培养协作能力,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5、制订研究方案: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组间交流、征求老师及家长的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探究小组制订的方案是借助网络、书籍等资料了解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利用访谈的方法了解梨园的传说及典故以及景区中景点的由来,通过调查了解刘村梨园的历史及发展。

摄影小组的方案是,利用课下及周末的时间从不同角度拍摄梨园美景,把梨园的美丽风光最大限度地展现给大家。

绘画小组通过实地观察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梨园的美景。

社会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父母、亲戚、邻居在梨园工作之便,进行调查、访谈活动。

导游小组的研究方案是,走进梨园,熟悉景区导游词,学习导游人员的讲解艺术,力争通过自己生动的讲解,引人入胜。

方案的制定中,学生可能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事小组解决不了的,教师就要适时指导,提出可行性建议。比如,小导游们要得到景区讲解员的帮助,教师要帮助协调,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完全放任自流,千万不能忽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6、实施方案,开展活动。

(1)、学生根据利用休息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根据自己选择的研究内容收集相关资料。

(2)、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活动。此环节要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7、召开刘村梨园记者招待会,展示成果。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然后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

(2)、合作与交流: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3)、小组讨论,如何向记者推介才能让景区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准备答记者问。

(4)、生生互动,推介练习。师提醒,注意举止、礼节、礼貌用语。

(5)、小组推选代表推介,并随时接受记者(其余小组同学)提问或采访,教师适时指导。

探究小组以图片和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梨园的历史与发展,通过采访录音及录像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些梨园的传说及典故,并向大家推荐了我们的乡土文学家孔庆海先生的《走进柴胡店》、《柴胡店民俗》两本书,景区的许多景点及传说、典故在这两本书中都有记载。把从网络及有关书籍中了解到的黄梨的产量及价值向大家作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特长品尝”这一环节让大家真正领会到了刘村酥梨甜贻爽口的特点。摄影小组把他们从各个角度拍摄到的梨园美景向大家做了展示,为了更加清晰明了,他们把每幅照片还辅以文字说明。

绘画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社会调查小组把自己的调查结果整理成文字材料在推介会上发布。

导游小组有声有色、彬彬有礼的讲解仿佛带着大家畅游梨园。进入主题班会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推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使自己的合作学习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教师的指导作用仍然不能忽略。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还要注意,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既不能上成活动课,也不能上成了口语交际课。

8、评价与反思

(1)、学生谈感受。(引导他们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启示等不同的方面来谈,用这种轻松的无拘束的漫谈进行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触动,会达到本次活动的德育目标)

(2)、教师评价。

教师依据多元化评价原则,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在这节课中,不仅有研究性学习,还有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个领域都不是孤立的,都有着一定得联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还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各种能力。比如: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口语交际交际能力等等,并且,还激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其实,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的不同领域,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不过,要根据活动的形式及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这次主题班会活动适合中年级教学,那么《争当景区小导游》则更适合高年级教学,因为它在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实践不仅仅是体验,更多的一种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一种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并且,还要写实践报告,这就比《梨园景区记者招待会》中的谈感受的形式上升了一个高度。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B:《争当景区小导游》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活动目标:

(1)了解万亩梨园的悠久历史及灿烂的文化,对景区特色及风土人情有较全面的认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口语交际能力,引导学生掌握文明用语及基本接待礼仪。(5)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进对家乡历史与文化知识的探究心理。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及积极为家乡做贡献的责任感。

(6)通过实践报告,提高学生总结、发现、积累、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亲身到梨园感受,从“梨园的发展与变化”“黄梨的产量及价值”“梨园的传说及典故”“景点的由来”等方面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自愿结合成小组,收集相关资料(同时请学生注明获取相关资料的渠道:是从教材中获取的,还是从教材外获取的,如查了什么网,翻阅了什么书刊、什么词典,或是从什么人讲的什么故事中了解到的)。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筛选、整理、加工所收集的资料,准备参加班里的小导游选拔活动。

3、活动过程

导入:我们的家乡柴胡店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是享誉鲁南苏北的黄梨之乡。今年要举办枣庄市首届梨花节,刘村梨园旅游风景区即将面向游人开放了,我们的导游选拔赛现在开始。

(1)、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小组集体的看法,然后各组推荐学生介绍情况(记住,别忘了提供资料的来源,也可展示图片等资料,其他同学可以补充)。(2)、播放导游现场解说录象。

想一想,说一说:从刚才的录象中,你有些什么体会?并交流讨论:一名优秀的导游必须具备那些素质?

学生讨论交流:在讲解中,要使用规范的口语表达,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并且要注意倾听游客的询问,快速地选择词语和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同时学会察言观色,临场发挥„„

(3)、小组里进行初赛。

请各位同学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形成适合自己风格的解说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在小组内评选出小组最优小导游,记下推选的理由)

(4)、小导游复赛

全班交流,交流前请各组介绍本组优秀小导游的优势,教师顺势指导交流要求,全班交流过程中针对交流情况适时点拨。

4、评价与总结

(1)、同学选出星级小导游,颁发导游之星。星级小导游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景区实践,为游人提供导游服务。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课下继续努力,只要达到星级标准,既可入园实践。

附:星级导游评价标准:

(1)、能用规范的口语熟练表情达意,展示梨园美景及丰富文化底蕴。(2)、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量、语速适中。

(3)、能倾听游客询问,快速选择词语及句式,组织语言进行陈述、表达,并且具备临场发挥能力。(4)、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5、学生写实践报告。

立足本土 篇6

【关键词】本土资源 农村幼儿园 特色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3-02

近年来,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教育界引起了普遍关注,尤其是农村幼儿园,要积极投入大量的乡土资源用于幼儿教学活动中。那么我们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们现在存在哪些问题,又有哪些优势,如何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在幼儿园掌握一些实实在在知识经验呢 ?

一、农村幼儿园利用乡土资源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整齐单一,不能充分挖掘乡土资源来充实教材

教育目标呆板单一,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商、轻德育的现象,教师仅仅把教会幼儿掌握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而忽视了对幼儿情感、兴趣、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活动材料匮乏,对乡土资源的利用极少。

(二)盲目与城市幼儿园攀比,乡土资源利用意识薄弱

农村具有丰富的乡土资源,如果利用这些材料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将是一条有效途径。而在设施设备上盲目追求“ 城市化”,给幼儿一味提供现成的教具,环境创设也尽量向城市氛围靠拢。这样的结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金,落后于城市优秀的幼儿园,而且最重要的是缺乏对幼儿园自身独特资源优势的认识与利用,缺乏对这些资源所蕴涵的教育价值的挖掘与研究,反而摒弃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三)幼儿操作材料缺乏,教学形势趋于“小学化”

幼儿是正在成长中的鲜活个体,摆弄玩具、玩中学是他们的天性。而现实的状况是,忽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接受水平。教室内的教学依然占有主导地位,教学方法还是以我教你听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小学化倾向严重,这样不但限制了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更压制了幼儿能力与情感的发展,没有充分利用大自然、大社会这个“活”课堂。

二、我园拥有的本土资源优势及实践经验

(一)以本土资源为优势,扩展幼儿的教育活动空间

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活动室,农村的野外也是幼儿学习的场所,在农村原生态的野外环境中,教师会带孩子认识更多的植物、动物,幼儿会把可爱的小草、小花画下来,把教室里的绘画区搬到野外,或在田埂上,或在大树下,或在小河边;幼儿还会收集各种好看的小石头,掉落的小花瓣,比我们在教室呆呆的“看自然”生动的多;平日里老师还会带孩子们去给小菜园里的蔬菜拔草,施肥,捉虫子,在活动中观察植物的生长,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结满丰硕的果实,这个收获的过程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描述能说的清的。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以大自然的资源为天然教材,活用这些实物,让孩子们在教育活动学习中认识事物,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丰富农村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主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阐述了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与合理目标期望。《指南》倡导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活动。

1、根据季节变更,组织集体教育活动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认为,“自然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如果他从来没有在干燥的原野上跑过,如果他的脚没有被灼热的沙砾烫过……他怎能是他的感官感受到畅快呢?”根据季节变化,让孩子感受春夏秋冬,时间久了,春华秋实,日月星辰很容易成为孩子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和暖的春风里,带着幼儿到我们的果园里观察桃树、梨树、苹果树的花,开展“花”的主题活动,到河边去观察各种树木的颜色变化,看看河里游泳的小鸭,去田边参与农民的耕作,让孩子体会“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通过观察与体验,让孩子们“看到”身边的春天。

夏天,带领孩子去九龙湖公园,观察人们在水中嬉戏的情景,看看水里的芦苇、听听咕呱咕呱的蛙叫,让幼儿赤脚走在灼热的沙地上,感受夏天的火热,带领幼儿去幸福河挖嘎啦,去幼儿园后面的麦田里拾麦穗,到小菜园里摘茄子、摘豆角,让孩子们的脑海里满满的都是夏天的影子。

秋天到了,我们鸭梨之乡的大鸭梨也要收获了,带孩子们去果园里帮农民伯伯摘鸭梨,自己摘得梨子永远比买到的甜,去玉米地里掰玉米,亲身体验一下《狗熊掰棒子》里小狗熊的处境,在农田里挖一把花生,采一朵棉花,孩子们陶醉在秋天的收获里。

冬天到了雪花飘,一场大雪过后,带着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观察一下河上的大冰盖,看一下小麦的厚厚的棉被,期待冬天积蓄春天的生长。

2、到大自然中去,到野外去,组织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

《纲要》中提出: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锻炼,在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爬等多种有趣的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农村幼儿的资源优势还在于拥有宽阔的室外活动场地,幼儿园不但按省级标配要求给孩子们提供了大型的户外拓展玩具,最值得一提的是大自然为幼儿准备了很多现成的活动器械,在田埂上就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小沟渠上可以锻炼孩子的跨越和上下跳,随手可拿的小土块是孩子们的最爱,他们可以比赛谁投的最远、谁掷的最准,利用小土丘学习解放军叔叔占领高地,随后摘个狗尾巴草,孩子们就可以玩“保护尾巴”的游戏。在大树之间扯根绳挂上高低不一的塑料瓶,孩子们就会不停的挑战自己的弹跳高度,累了坐下,看看小蚂蚁搬粮食,累了躺下,看看蝴蝶在头上飞舞。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课堂”,我们一直都在想尽办法利用这一“活”课堂,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三) 转变观念,利用丰富的幼儿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的发展是幼儿与教师、父母、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促进幼儿的最佳发展就要把各种教育因素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育的合力。

家长资源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一种力量。年轻的老师都不是很了解如何种植作物,所以可以请家长中的种菜行家来幼儿园,做幼儿的种菜老师,现场给幼儿讲解、演示种菜的方法,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孩子的积极性与兴趣。

每当幼儿园组织各种大型活动,最需要的是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农村的幼儿家长多以全职妈妈居多,每当活动需要,他们总是出现在活动现场的各个角落,充足的人员配备不但保证了活动的顺利有序组织,更是给家长提供了参与幼儿教学的机会,体会到幼儿园老师的辛苦,也感受到幼儿老师对每一名孩子的美好期望,家园共育的工作开展起来更加有效,家长与教师,与幼儿园走的更近了,孩子们的发展也就更全面、更健康了。

品牌价值已成本土终端企业立足之本 篇7

从各手机品牌在B2C市场的销售比重来看, 华为、苹果、三星及小米销售额占据整个手机线上销售额的六成以上, 其中华为位列第一, 占比19.3%, 苹果、三星及小米位列第二三四位, 分别占比17.2%、17.0%和10.1%, 其他各手机品牌占比差别不大, 行业竞争激烈。

2014年, 对于各家终端厂商而言, 生存挑战十分严峻, 如何打破低价薄利的发展困局对于国内终端厂商而言较为迫切,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 以华为、小米等为代表的国产终端厂商经过大量的探索, 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品牌价值的最大化

目前, 苹果、三星在国内市场依然具有较高的品牌认可度, 与此同时, 华为、小米、中兴、联想等国产终端品牌也不断加强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 在国内终端市场占据重要一席, 不仅如此, 小米、华为等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也有显著成效, 品牌认可度、用户粘性都有较大提升。

从今年的终端品牌经营来看, 国产终端品牌价值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延伸, 粉丝经济有效拉动了品牌黏性, 以小米为代表的终端品牌甚至实现了终端的品牌溢价, 基于用户服务的产品生态已经逐步建立完善。

生态体系的建立为各终端厂商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除了硬件产品之外, 操作系统、应用商店、手机配件等成为各家扩展品牌价值的发力点。虽然在硬件产品的价格上相比苹果、三星仍有一定差距, 然而品牌的延伸价值也为其带来了额外的利润空间。

通过粉丝互动, 缩短产品开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增加了用户对于品牌的认可度, 米粉、花粉、乐粉等粉丝文化, 也为各终端厂商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

同等价位智能手机的性能配置在逐步趋同, 硬件本身已经不是产品的价值所在, 从产品到品牌的策略转型已经成为常态, 最大化拓展自身的品牌价值, 是国内终端厂商重要的生存之道。

发力高端市场

从艾瑞咨询的报告中还可以看到, 第三季度销售过亿的品牌当中, 品牌均价较高的是苹果、LG、索尼、一加、HTC、努比亚、魅族和三星。由此也可以看出, 国内终端厂商已经开始向高端品牌发力, 从今年各家所推出的手机类型也可以看出, 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机型已成为几家国内终端厂商的重磅机型。

长期以来, 苹果、三星占据了整个终端市场的绝大多数利润, 留给国内终端厂商的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这与产品定位密切相关, 国内终端厂商长期以来聚焦于中低端机型, 高端机型的市场认可度一直都难以取得突破。然而从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 国内终端厂商在高端机型上的发力越来越大, 产品的性价比保持较高水平, 尤其是随着品牌认可度的提升, 在高端机型市场, 部分领先的国内终端厂商也培养了自己的忠实用户。

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 为国产终端向中高端市场冲击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而以用户为重心的产品生态系统也大幅改善着用户体验, 这使得国内终端厂商能够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

从当前国内的竞争态势来看, 三星在高中低端全覆盖的策略已经很难形成有效竞争力, 其产品单价会进一步抬高, 聚焦于高端市场, 苹果、三星在高端市场的布局也会进一步加大;而国内终端厂商则基于中低端市场的优势, 向高端市场冲击, 面对高端用户, 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 依然是各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立足本土 篇8

贵阳大数据的蓬勃发展, 正吸引来越来越多的资金和先进技术。

5月27日, 博科在贵阳“2016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上宣布, 博科与贵阳高新产业投资 (集团) 有限公司 (简称:产投集团) 签署合资公司协议, 成立贵州慧岭科技有限公司 (简称:慧岭科技) 。根据合资协议, 在合资公司中, 产投集团持股比率51%, 博科持股比率49%。

据《通信世界》记者了解, 该合资公司将立足于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优势, 提供领先的数据中心及网络硬件技术解决方案, 并致力于本地化研发及高新科技人才的培养, 帮助企业完成现代化转型, 依托先进网络及大数据技术实现业务突破创新。

扎根贵阳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产业在中国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庞大新经济产业, 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重。地处西南的贵阳目前已经成为发展互联网新技术的大数据产业的先行者, 拥有大数据的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

贵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云区委书记杨明晋表示:“贵阳国家高新区近年来紧紧围绕‘引领大数据技术创新、加快大数据产业集聚, 全力打造创新型中心城市示范区’这个目标定位, 始终把大数据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已成为在全国叫响的大数据品牌。”

博科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供应商, 在全球光纤通道交换产品的市场地位稳居第一, 占有全球70%的市场份额。如今, 在“数博会”期间, 博科公司与产投集团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慧岭科技。

谈及为何选择在贵阳发力大数据, 博科公司首席技术官兼企业发展与新兴业务部高级副总裁郑刚健表示:“贵阳不仅拥有青山绿水好空气, 更拥有优越的投资和产业发展环境。贵阳市政府及贵阳高新区对博科此次投资予以了大力扶植, 让博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博科也将继续扩大与此类创新和高速增长市场的合作。”

在博科看来, 贵阳建设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拥有大数据交易所、众筹金融交易所等全国最前沿的机构, 有几万座席的呼叫中心、后台服务和端产品制造产业, 构建出了一个良性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循环。

据悉, 慧岭科技将扎根贵阳服务大数据, 是博科与产投集团双赢合作之举, 将带来博科新一代IP网络领域无可匹敌的专业技术, 以及经过市场验证的解决方案, 成为贵阳大数据产业及国内网络数据中心市场的强有力竞争者。

合资公司是中国战略支点

更重要的是, 通过合作, 博科的专业性将进一步帮助中国的客户改变其发展、部署和管理网络的方法。

合资公司慧岭科技将提供博科包括硬件交换机和路由器、存储网络基础架构产品在内的全方位IP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与此同时, 合资公司将立足贵阳, 为贵阳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国有企业以及各行业客户购买、建设、管理、优化数据中心及网络提供服务。

另据悉, 慧岭科技还将成为贵州大数据产业联盟重要成员, 积极开展产业科技信息分享和成果转化。依托博科公司包括软件定义网络 (SDN) 、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 、网络可视性和移动网络解决方案在内的行业领先的新一代IP网络解决方案, 慧岭科技将筹建贵州网络虚拟化研究培训中心, 为贵州各行业客户提供本地研发支持, 以及面向大专院校及企业提供网络虚拟化技术人才培训, 并提供相关认证支持, 为贵州大数据可持续发展储备人才。

立足本土 篇9

一、剖析现有教材, 深刻理解教学目标

每一位老师在看完教材以后都会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一个预期的目标。这其实就是教学目标, 它可以针对每一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一册书或全部课程的目标。完成教学目标总的来说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 照本宣科, 让学生具备模仿和审美的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教材教什么学生画什么。教材画苹果我们就不画梨子。这样定位教学目标的优点是:教学完全忠实于教材和大纲的要求, 学生接受的是整体化、集约化的辅导模式, 能在最短的时间看到学习或模仿的效果。但缺点是:学生的创造性无法得到发挥,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有局限性。有时教师只是出于对教材的愚忠去组织教学, 课堂缺乏活力, 教师缺乏激情。第二种方式, 走出教材, 通过多种方式组织教学, 实现学生的美术技能的提高, 达到怡情益智的目的。美术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美术课最终的目的是按照书本的技能和方法美化生活、陶冶情操。

比如第16册《生活与设计》一课, 完成此课的教学目标可以

通过以下方式: (1) 提前把教室精心地设置了一番, 如讲桌上摆放了精美的咖啡壶、杯子等实用工艺品, 墙壁上挂了自己设计的装饰挂件, 窗户上贴了窗花。学生们对教室里新陈设的体验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认识了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同时也巧妙的解决了学生对民族美、简约美、抽象美、夸张美、工艺美等不同的审美体验的理解。这种设计使讲解直观化甚至不需要过多讲解。因为教室陈设的选择必须有一部分是学生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的, 让他们觉得自己也能做。从而启发学生用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和想象能力, 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教师只需尊重他们的想法然后在技巧上给予帮助; (2) 学生和老师都要收集一些实物。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出示相应的实物范例。 (3) 设计某种情节请学生按情景联想合理想象设计美丽饰品。例如:今天要邀请你的同学到家里做客请你布置一下你的家。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卧室可以用干花或花布拼贴一幅装饰画, 餐桌可以用好看的布铺上再摆上一瓶插花, 如果没钱买花也可以摆一套漂亮的餐具或者用家里现有的水果做一个漂亮的水果拼盘。总之, 完成该课的教学目标既要体现生活性又要从教材中走出来, 让学生体验认识设计的意义、感受人类的设计文明, 而不是简单的教教笔筒的制作或者杯垫、茶壶的设计。一颗能发现美的心灵和一双能创造美的巧手才是我们授之予学生的“渔”。

二、灵活多变的呈现教学内容, 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拓展思维以美辅德

教学目的所要忠实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目标, 而不是具体某一课必须完成固定的内容。讲授第15册《活泼、俏丽的童装和学生装》这课时, 作业要求是设计童装和学生装, 我认为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为了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精心地设计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课件中关于服装的演变、服装的种类、样式等问题使同学们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这时我又启发他们可以用各种颜色的布料来设计、装扮服装。后来他们设计的服装除学生装以外还有休闲装、晚礼服、婚纱服、登山服、演出服、古代装、武打服、职业装、太空服等等, 真是各式各样、色彩缤纷。或者说我们以学生装或生活装为出发点向学生介绍的是服饰的文化底蕴, 以提高他们对服饰的审美能力, 这才是我们理解教材后设定的最终的教学目标。换言之如果我们有更好的出发点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话, 我们也可以不按教材上讲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例如在少数民族地区该课的内容也可以用与本民族服饰相关的内容代替。一方面学生更熟悉, 更容易切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更深刻地说明服饰的文化寓意。表面上这一课的内容被改得面目全非, 几乎与活泼、俏丽的童装和学生装完全无关了, 但它同样能完成对学生服装审美意识的教育。我认为这种替换不但不会改变教材本意, 反而是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

三、整体认识现有教材、合理融汇贯通, 让教材内容适当系列化。

注重学科联系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全面性, 逐步完成教材整合

我们可以把一册书相关的内容分为工艺、欣赏、绘画、雕塑等多个部分整合教学。例如第18册第一课《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与第九课《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这两课本身就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先了解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 再树立学生继承和发扬它的意识, 紧接着看看我们身边的美术遗存, 既能理论联系实际又能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促进对“继承和发扬”的理解。让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可以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做点什么。因此我在教学中没有按照教材的顺序分别完成这两课, 而是直接把身边的事例和传统艺术的精华整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这两个课时的内容。一些工艺课因为学生收集材料麻烦, 工具材料也较多, 学生容易混淆而且也增加学生负担。所以我会选择把一册书中所有与工艺制作相关的内容集中到一起连续完成。

当然, 教学中还有很多课例值得我们整合。整合也是对教材深入理解后的不同设计与演绎。同一课例不同的整合方式、侧重点不同取得的效果、达到的目的也是不同的。如第4册的《策划艺术节》是一节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工艺、书法、美术欣赏等于一体的综合课。课本要求“应该努力使每一位同学的想像力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形式上讲, 它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各门艺术的多种联系和连接方式上。它几乎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大集合。“其着眼点在于帮助学生在各种艺术表现之间建立起丰富的联系, 促进听觉、视觉、形体、言语这四大能力的发展, 从而形成互为补充的完整艺术心理结构和综合艺术能力。”第一种方式, 学生分组讨论制订艺术节策划书 (包括设计哪些活动项目、活动项目的可行性、趣味性调查, 以及节目单的顺序等) , 然后讲解计划书内容分析方案的实施细节, 查漏补缺调整方案, 最后形成方案分组完成企划流程图和分工示意图并派代表展示各自的构想。这种设计思路主要着眼于学生企划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训练思维的细密度。第二种方式, 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思考:举办艺术节所需要的各部门要做的工作有哪些?然后按分工把学生分为6个组:第1组根据邀请的来宾和艺术节的内容负责设计请柬;第2组根据具体的场地进行设计和布置 (包括标语、标志等) ;第3组进行插花艺术设计;第4组是时装表演 (学生装、新潮装等复习第15册《活泼、俏丽的童装和学生装》服装设计知识) ;第5组可根据艺术节的主题编创诗歌或短剧等 (与语文、音乐学科知识结合) ;第6组可根据所学过的“掷铁饼者”等雕塑造型, 创作各种雕塑动作造型 (复习雕塑知识) , 准备向全班展示。虽然每个组的分工不同, 但又互为联系。在这次分组实践活动中, 他们互相影响、互相启发, 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都得到了发展, 也使他们分享到了成功的愉悦。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前面的知识复习深化、融会贯通。经过整合的这一课不知不觉中成了这一册的大复习课, 可谓一举两得。

四、深入理解教材, 剖析教材内容的最终教学目标, 适当调整具体教学内容, 增加“乡土”内容

对“乡土”的理解, 我认为它应该是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的代名词。我把乡土教材理解为所有与教材相关的, 但又不是教材明确指出需要教学的相关教学资源。它可以是本乡本土的文化组成, 也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或深化。一方面, 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了解我们自己的乡土民情, 这本身就是教育的失败;另一方面, 乡土教材不是古董, 不是束之高阁的事物, 它本来就具有普遍性和可操作性。比起“学院派”的东西来, 就好像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一样, 各有各的美。但乡土教材的大众化、普及化是它的先天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乡土教材更贴近生活, 学生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要注意的是, 它是一本活的教课书, 也会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 真正做到“乡土”不“土”学生才会喜欢。中国农民画作为奥运礼品,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广受国际友人喜爱, 取得了广泛而热烈的国际影响和好评;金山农民画作品、新疆阿瓦提县农民画纷纷走向国际市场, 这些就是乡土文化持续发展最好的实例。我相信这些能在国际市场有所成就的作品同样也会受到同学们的欢迎。

五、增加乡土内容时应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它或是在情感交汇的地方, 或是在文化背景相同或相异的地方

美术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带领学生走进艺术殿堂, 它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美术课堂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潜在的精妙之处, 如果老师能细心探求, 精心设计, 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 便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帮助他们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在美术课中感受美的环境, 激发美的情感, 实现美的创造。情感的共鸣是美术教学最好的切入点。教材18册第8课《关注身边的广告设计》教材规定的“显性教学内容和目标是应知:广告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认识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广告。应选择一个主题, 完成一件包括图片、文字、标题、广告语等因素在内的广告设计”。在这里并没有强调色彩在广告中的重要性的学习。但考虑到广告中的色彩具有鲜明的特点, 而且前面第5、6课内容分别是《传统艺术的色彩搭配》和《建筑艺术的色彩搭配》。这里既有学生对色彩认识的情感共通之处, 又容易从不同的广告范例中让学生区别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寓意和作用的不同。要深化学生对色彩知识的学习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因此我在上课时把第7课《未来的召唤》向后延, 而把第5、6、8课的内容连起来上, 并在第8课前增加了《广告设计中的色彩》的内容。然后再引申到对我们身边的设计类色彩的观察和思考上来。这样学生对色彩的美和色彩设计的重要性就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效果也事半功倍。

六、为教材增加新鲜“血液”也是激发教师创作激情的重要方式

基层美术教学工作中一个老师要面对的是一个年级甚至是几个年级的学生。有时候同样的内容每一年要重复讲解几遍甚至十几遍,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种重复毫无疑问会消磨教师的激情, 也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如果我们变通一下把相同的教材进行不同的理解或者为教材增加一些新鲜血液, 这不仅对老师的积极性是最好的保护也是激活教学各环节的好方法。例如美化居室一课, 书上例举的是简洁大方现代居室的设计风格, 教师也可以用不同民族的居室设计风格或者不同居室主人的年龄、喜好对设计风格的要求不同入手, 重新演绎教材。或者干脆从居室设计的某一个具体方面入手如色彩的协调性、软装饰的风格等角度讲解。这种尊重教材教学目标的合理拓展和变化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 又使教学成为每个教师独立完成的艺术品;也能让教师的教学变成一件很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事, 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师素质, 激发教学激情, 可谓一举三得。

乡土内容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据, 同时立足本土。它不是某一本教材就可以完成的,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 对它的理解和操作实施也应有所不同。所以乡土教材的增加应以教材为本, 每个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逐级加减分化。

总之, 教材的整合和乡土教材的添加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合作研究和成果共享。它也犹如一道数学难题,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破题思路, 但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唯有真正领会教材的教学宗旨, 体会它最终的教学目标, 我们所作的一切才会自觉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进行。从而逐步实现人性化教学, 让艺术与生活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谢猛颖。《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美术报》1999。

立足本土 篇10

一、整合教育资源, 高起点筹建寄宿制小学

由于林业局施业区面积大, 教育网点布局分散,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改革开放之后, 这种分散式办学的弊端日益突显:教育教学水平滞后、教育资源难以共享、教师培训步履艰难, 尤其是山上林场小学和山下局址小学在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这句响亮的口号成为了林业局执政者们的一致共识。2004年6月, 林业局投资一千余万元高标准建设的第二小学正式挂牌成立, 全局山上22个林场小学全部撤销, 在校学生统一划拨到第二小学进行封闭式的集中管理。这项在绥阳林业局建局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教育体制改革牵动着局领导的心, 党政领导在百忙之中亲自到第二小学检查指导、现场办公, 及时解决学校办学中的难题和教职员工的生活问题。建校仅五年, 就把第二小学办成了森工系统实施集中办学的示范学校,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实现了“学生开心、家长安心、教师舒心、企业放心”的办学目标。2009年, 第二小学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森工系统“名师进名校培训基地”。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全力打造教书育人平台

教学常规素养是教师最基本的素养。如何在立足本土化的基础上把林区的基础教育做大做强, 这既是林区老百姓的心愿, 也是林业局党政领导牵挂的一件大事, 更是各学校孜孜以求的办学目标。2004年, 林业局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讲师团牛广田教授专程到绥阳局讲学, 全局在职教师全员参加。2008年, 林业局又在中小学优秀教师中选派5人到哈市知名中小学校跟班进修, 结成了“友好学校”, 适时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全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法, 为中小学教师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视角, 快乐教学、情感教学等教学方法沟通了学校师生的心灵, 极大地调动起师生双边活动的积极性, 为全面提高林区基础教育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绥林一小充分发挥自身的教研、教改优势, 经常举办“教学观摩课”和“教师论坛”等活动, 提出了“科研兴校, 教改立校”的工作目标, 现已承担国家级教研课题一项、省级教改课题二项, 并被中国教育学会确立为“全国小学生快乐作文实验校”;绥林一中严把教学质量关, 以严谨的校风、教风、学风为依托, 创造出连续五年高考成绩综合进线率在省森工总局排名第二的好成绩, 被总局教育局赞誉为“立足本土化教学成绩突出”的“绥阳模式”。2009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 夺得了周边区域内理科总分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三、拓宽教育投入渠道, 全面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

绥阳林业局民风淳朴, 历来就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优良传统。尤其是近五年来, 随着全局各项事业的蒸蒸日上, 社会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 更给绥阳林业局教育事业的腾飞插上了坚实的双翼。林业局党委和林业局在坚持实施“金秋助学”计划的同时又唱响了尊师重教的“五部曲”:一是每年都投巨资加强中小学校的硬件建设, 先后为中小学校组建了语音室、微机室、舞蹈室、音乐室和学生管弦乐队, 真正为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了发展空间;二是从2007年秋季开始就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学杂费和课本费, 并为贫困学生补助生活费, 率先在全省森工系统实现了“两免一补”政策;三是率先在森工林区进行“首席教师制”评聘工作, 为优秀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四是在妥善完成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 为提升林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结合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投资200万元为中小学校新上了班级多媒体投影系统、教师电子备课室、小学科学实验室, 并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补充配置, 从而使全局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整体提升。

四、优化校长及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校长及教师队伍做坚实的基石, 更需要科学认真的学校管理制度予以强有力的保证。这两支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根本任务。振兴中华靠教育, 振兴教育靠教师。因此, 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长与教师队伍才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1.选好校长, 配备好各学校领导班子

教育是一门科学, 办好教育, 带头人要懂得这门科学。林业局把那些懂教育、会管理、有献身精神, 能团结师生, 积极进取, 锐意改革的人充实到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岗位。绥阳林业局坚持以工作业绩选人, 凭工作能力用人, 确保了选拔任用的干部受拥护。公平、公开、公正的选人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各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干事创业谋发展的热情和决心。

2.公开竞聘,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借助集中办学的有利契机, 对山上所有教师进行了统一考试, 使一大批优秀的山上教师通过竞岗走上了讲台, 打破了教师“一职定终身”的传统用人模式。2007年, 借助全省森工推进教育改革之际, 再次对全局中小学教师进行公开竞聘。为体现公平性, 所有参加考试教师的成绩统一在局有线电视上公示, 通过公开考核的方式, 不仅使上岗的教师得到认可, 而且落聘的教师也心服口服。

3.立足校本, 强化教师培训

(1) 提高理论素养, 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理念是推进课改的重要前提。几年来林业局、各学校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课程标准》, 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进行研讨, 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使每一位教师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 为实践课程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加强过程管理, 认真反思得失。

各学校认真组织互相听课、推门听课和跟踪听课等活动, 使教师做到带着问题上课, 带着问题研究, 善于反思, 及时记录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 在对具体案例的阐述与分析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疑问, 反思教学得失, 总结经验教训, 几年来林业局、各学校先后多次组织中青年教师举行成功案例的反思与交流等活动。

(3) 立足课堂教学, 提高课改成效。

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 教师观念的转变, 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 最终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课改以来, 特别是中学, 由于教材在编排体系和知识结构等方面与过去的教材都有很大差异, 我们有很多老师是第一次使用, 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和不习惯。因此,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和研究新教材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新特点, 并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 搜集信息, 在信息交流中获得启示, 逐步提高教师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逐步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工作。

(4) 坚持开展教学观摩, 在交流中共同提高。

各学校坚持开展每周三的会课活动。要求每个年级指定一位上课教师, 提前一周进行精心准备, 先由上课教师所在年级组的组长进行说课, 然后再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形成教学预案, 力求把每节公开课上成精品课。听课后, 全体教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集体评课, 要求每个参与听课的教师都发言, 达到智慧共享、互学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

(5)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形成骨干教师群体。

谁抓住了青年教师, 谁就有了办一流名校的基础。为使青年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成为教学骨干, 我局以校本教研为载体, 积极倡导各学校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四勤”活动, 即勤学、勤思、勤写、勤研, 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检查、监督与鼓励。

勤学:我们常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 老师得有一桶水。尤其是现代社会, 各种知识信息浩如烟海, 不断更新, 教师更要有活水, 若教师不多读书, 源头堵塞, 何来活水呢?而学习过程就是吸取的过程、积淀的过程。

勤思 :“学而不思则罔”, 无论是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还是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 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思考, 看这些理论、经验是否适合自己, 怎样与自己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 更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 总结经验, 找到不足, 并找到改进的办法。思考出来的一些想法要及时整理下来, 写在笔记本上, 这些想法都是以后研究的材料。

勤写:脑子里有了一些想法就要写下来, 有时可能是只言片语, 有时可能是长篇大论, 无论字数多少, 都要认真地写下来。我们常对教师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把自己的想法、见解写下来, 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再不断修正、完善和充实, 为积累经验作准备。

勤研: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 青年教师应该虚心地向其他教师请教, 并积极参与讨论, 能从别人发言中捕捉最有价值的材料。在学习、反思、总结之后, 要进行必要的实践与研究。把学到的理论和平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挂上钩, 能科学地解释它、说明它,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衔接。

在学习、思考、研究的过程中, 我局要求每位教师一定要做好笔记, 并定期组织检查, 对好的研读笔记以多种形式进行必要的宣传、鼓励与表彰, 在全局青年教师中形成学习、读书、思考、研究的良好文化氛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立足本土】相关文章:

立足本土的走出——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的思索09-12

立足岗位立足本职工作01-18

本土文化05-08

本土市场05-18

地方本土05-31

本土经验06-02

本土油画06-06

本土语境06-17

本土文学06-25

本土发展07-08

上一篇:课程资源重构下一篇: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