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开发

2024-07-25

移民开发(精选十篇)

移民开发 篇1

关键词:金代,东北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

目前学界关于金代东北地区的移民与农业开发关系问题研究十分薄弱, 除了在一些金史著作中对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状况、移民问题等作了简要的概括性介绍外, 专门研究的成果并不多。但前辈先贤的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相关学术积累。本文拟对金代东北地区的移民与地区开发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以使金代移民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同时也可增进我们对于金代东北地区社会的认识。

1. 金代东北汉人的民族分布。

金朝建立后, 在“移民实内”政策下, 女真统治者将辽燕云和中原地区俘获的人口强迁至“金源内地”。检阅金代相关史籍, 笔者认为金代对东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女真人在攻占辽燕京后, 将燕云地区汉人大批迁至女真内地, 补充奴隶来源。太祖天辅六年 (1122) 女真攻占山西地区, 移民实上京。太祖天辅七年 (1123) 取燕京路, “二月, 尽徙六州氏族富强工技之民于内地”[1]1033, 四月, 复将“燕京豪族工匠, 由松亭关徙之内地。”[1]41天会元年 (1123) 十一月, 迁徙迁、润、来、隰 (今河北东部和辽西地区) 民众至沈州 (今辽宁沈阳市) [1]1033。

《三朝北盟汇编》卷二三记载, 宋宣和间, “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内地, 官给钱米赡之。”金攻灭北宋后, 于中原地区大肆掳掠人口, 据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建元元年四月辛酉条的记载“华人男女, 驱而北者, 无虑十余万”。尤其是在攻占宋都开封后, 将徽、钦二帝及“内侍伶官、医工妓女、后苑作、文思院修内司将作监工匠、广固塔材役卒、百工技艺等数千人”掠至上京[2]。

开封的宗室、百官、宫女、工匠及宦官等数千人被掳掠至女真内地, 这些被强迫迁至东北地区的汉人以后大部分未能返回中原地区。金章宗承安二年 (1197) 九月, “遣官分诣上京 (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北京 (今内蒙古宁城县境) 、咸平 (今辽宁开原县境) 、临潢 (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波罗城) 、西京 (今山西大同市) 等路招募汉军, 不足则签军补之”。可见直至金后期东北地区仍有大量汉人。

金毓黻在《东北通史》一书中, 将辽、金两朝东北人口户数进行比较, 得出的结论是“金代户数实增于辽代之二倍, 则其移民来人民之多, 可以窥见矣”[3]365。在人口的地域分布上, 辽代以前, 东北地区汉人多居于辽东地区, 至唐末五代及辽时汉人迁居东北者较多, 辽代契丹掳掠来的汉人在东北建立的州县竟达五十多个。终辽一代, 汉人主要集中于今辽宁省及内蒙古东部西辽河流域, 至女真统治时期, 汉人进一步北扩至松花江以北, 嫩江流域及张广才岭以东广大地区。著名的移民史专家葛剑雄先生认为, 当时女真会宁府半数以上居民为汉人, 当地普遍使用汉语[4]280。

2. 金代对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

有金一代, 女真统治者对待汉人的民族统治政策并非一直苛酷歧视。金代对汉人的民族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太祖、太宗、熙宗三朝汉人的不平等地位较为明显, 海陵直至金末, 汉人的社会地位有所上升, 他们所处的地位不平等现象渐趋弱化。

金初对汉人进行民族压迫的主要表现是强制汉人剃发左衽。当女真统治者占领淮河以北地区后, 随即在更大范围内强制汉族百姓改从女真风俗。徐梦莘在《三朝北盟汇编》卷一三二中对此事记载, 伪元帅府禁民汉服, 及削发不如式者死。金初女真统治者在针对广大汉人百姓采取强制改俗的同时, 对汉族士人阶层也采取了高压政策。金熙宗皇统六年 (1146) , 仕金的南宋人宇文虚中冤案的例证充分说明金初女真统治者与汉族士人之间的关系相当紧张。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学者张中政提出金代存在五个民族等级, 依次为女真、渤海、契丹和奚、汉人、南人[5]。金代对汉人的民族政策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金建国伊始至熙宗时代, 对汉人的歧视尤为严苛, 汉人所处的不平等地位最为明显, 而海陵王以后, 由于女真的汉化及民族融合的结果, 使得汉人所处的地位不平等性逐渐消失。

纵观金源一代, 太祖、太宗、熙宗三朝统治时期, 汉人的政治社会地位较为低下, 女真统治者始终对汉人采取打压歧视政策。如熙宗皇统七年 (1147) 发生的田珏党狱案, 此案对汉族士人集团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田珏党事起, 台省一空”。汉人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始自海陵王统治时期, 此时金廷已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 国内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加之海陵王以篡弑即位, 尤为忌恨宗室, 遂大力重用女真族以外汉人、渤海各族。海陵王贞元二年 (1154) 合并南北选即是对汉人社会地位上升的一个标志[6]69。南北选合并之后, 汉人在科举入仕途径上逐渐取得了优势, 自世宗朝开始, 活跃在金代政治舞台上的汉人逐渐增多, 原有的民族等级界限渐趋淡化。

1. 上京会宁府及其周围地区的农业开发。

建国以来的大量考古成果为金上京及其周围地域的开发程度提供了许多物证。以上京会宁府为中心的女真原生地, 留下许多金代城址, 按黑龙江省文物考古所王永祥等人统计, 沿阿什河沿岸有十几座金代城址;拉林河右岸有17座古城;呼兰河沿岸有12座古城, 松花江沿岸则排列着40多个大小不等的金代城邑[7]。这些城址与《金史·地理志》所载州县共同显示了这一地区的开发规模。

《三朝北盟汇编》卷二三记载, 宋宣和间, “宣抚司招燕云之民置之内地, 官给钱米赡之。”大批汉人移民女真内地,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促进东北地区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革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临河而建的金上京会宁府不但是金前期的政治中心, 也是地区经济中心。为了尽可能维持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稳定, 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都给予了相当重视, 从而使会宁府所在的区域发展成为金源内地农业生产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2. 第二松花江沿线的农业垦殖区。

第二松花江地区农业生产与开发强度虽不如会宁府及其周围地域, 但其地处上京、东京间的交通要道, 所特有的区位优势, 使这一地区的开发备受重视。在金初一系列移民政策的影响下, 由上京会宁府至第二松花江沿线开发深度明显加强, 成为金源内地又一重要开发区。

在第二松花江地区开发的众多城镇中尤以济州最为突出, 是上京路内仅次于会宁府的又一重镇, 金初的移民更加强了这里的实力。鉴于济州乃上京与东京往来的交通冲要之地, 娄室请求“宜重戍守”, 1118年太祖遂“命合诸路谋克, 以娄室为万户镇之”[1]31。海陵天德三年 (1151) , 设上京路转运司于济州, 除其拥有重要的交通地位外, 恐怕不无经济方面的考虑。世宗大定三年 (1163) , 临潢府一带发生饥荒, 朝廷诏令“临潢汉民逐食于会宁府、济、信等州”[1]130。说明当时信州具有的经济实力与稳定程度。

济州北部的宁江州 (今吉林扶余) 地区农业生产已经较为发达。太宗时期“发宁江州粟, 赈泰州民被秋潦者”[1]51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金初, 宋使前往会宁府时, 过咸州以北沿途所见的景象是:“州地平壤, 居民所在成聚落, 新稼殆遍, 地宜穄黍。”[8]正是这一地区农业开发形成的基本人文风貌。

3. 农耕区的北扩与嫩江流域的开发。

金代东北地区的农耕区较辽代相比大大向北推移。农耕区的北界一直扩展至松花江的北源嫩江中游。嫩江作为松花江最大支流, 中游东部地带分布着冲积洪积台地, 拥有着广阔的平坦面, 土壤以自然肥力较高的黑土为主, 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基础。

据考古调查表明, 这里有很多金代遗址。遗址中有城址、村落与墓葬, 这些遗址无一例外均分布在河岸台地上, 自东向西连成一片。在黑龙江省北安市比较集中, 其中位于胜利乡4个, 东胜乡2个, 自民乡5个, 城郊5个。此外, 金代蒲与路路治所在的今黑龙江省克东县金城乡一带也发现许多金代遗址。克东地区发现很多金代遗物, 主要有铁锅、铁甲片、三角形铁器、铁犁尖、铁镞、车钏、铁铲以及石弹。金初在嫩江中游地区置万户, 海陵时例罢万户, 改置节度使统辖。从行政单元设置看, 嫩江中游地区人口具有相当规模。这些人对于这一地区的农业开发起着很大的作用。

嫩江中游地区虽然水热条件能够满足一年一熟的生长需要, 但气温较低, 低温灾害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生活在这一流域的人们在平坦台面上发展耕作的同时, 又从草原上猎取各种动物, 从河沼中获取各种水生物以维持生活所需。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满足了当时居民兼营农耕、渔猎双重生产形式的需要, 为他们的定居生活提供了前提保证。

移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的直接后果是客观上导致了金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与基本经济格局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大量汉人移民的迁入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由原来的渔猎、畜牧向农耕生产转型, 而且随着各民族、部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 较辽代相比, 金代东北农业垦殖区有较大幅度的扩展, 除西拉木伦河流域、辽河流域之外, 农业垦殖区域逐渐向北推进至松花江、嫩江流域。

参考文献

[1]脱脱.金史[M].中华书局, 1975.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中华书局, 1988.

[3]金毓黻.东北通史[M].五十年代出版社, 1944.

[4]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M].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

[5]张中政.汉儿、签军与金朝的民族等级[J].社会科学辑刊, 1983 (3) .

[6]刘浦江.辽金史论[M].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6.

[7]王永祥, 等.金代黑龙江古城述略[J].辽海文物学刊, 1988 (2) .

县移民乡村扶贫开发工作 篇2

2009-2013年规划

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促进移民群众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破解增收难题,加快移民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逐步缩小移民乡和老乡镇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县主动服从全省工作大局,积极配合做好移民项目实施工作,妥善接收安置了大量项目移民,有力支持了全省扶贫开发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共接收省内外移民民7622人。移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占全县农村乡镇的全县移民共有贫困人口不仅是全县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指导,以移民增收为主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各界力量,集中财力物力扶贫攻坚,推进土地改良、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等重点工作,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超前制定集镇建设、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分项规划,确保扶贫开发科学有序进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解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做到扶贫到户、脱贫到人;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移民群众的参与性、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基础条件的不同,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分类解决移民乡村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最终达到先脱贫、后致富的目的;坚持整村推进、以点促面的原则,采取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综合治理措施,加快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移民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是:围绕解决推进项目,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到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化;各类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移民乡村级集体经济有较快发展,各项体制运行规范,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具体任务指标是:

——确保全县饮水困难;——每个移民村有有线电视,村村通油路、通班车;——移民村全面消除危房户,显改善;——移民家庭户均年输转营的明白人,学少年和儿童;——移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以上。

五、工作重点

(一)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金投入,善配套,有效解决移民乡农民浇水难问题。到18131户,8.2万人,其中,38129人;九甸峡库区移民58%,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6%,成立移民村5.8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也是扶贫开发主攻的难点。加快移民脱贫致富和移民乡村各项事业发展步伐,依托扶贫项目,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力更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5.82013年,完成全县35%以上,全县移民人均收入达到5.8万人移民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扶持;1-2项骨干产业项目;——移民村全部实现农网改造,村村通1人均改良1亩高效田;4500元以上,疏勒河项目移民达到“两西”移民5446户,22925人;疏勒河移1936户,9193人;外来租地农民3127户,1228377.5%。已成立整建制移民乡6个, 3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45.8%。截止2008年,53.9%。解决移民群众生活困难问题,二、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托扶贫项目实施,凝聚移民群众及社会实现全县经鼓励有发展积极性的村组和农户优先发展,充分调动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自然环境、产业条件、33个移民村整村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特色产业基本形成规模,6个移民乡扶贫攻坚规划建设项目,确保全县移3000元;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

——2009年底全面解决移民村人畜70%以上移民的住房条件明2名长期劳务,户均培养1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经移民家庭无失35%,到2013年,“两西”移民和外来租地2600元以上,九甸峡库区移民达到

1、水利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大资通过对农田水利设施完2013年,完成衬砌支渠87公里,斗渠200户,万移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重点完成使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基本解决移民乡村群众就医难问题,对全县移民乡的农业灌溉渠道及其附属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公里,农渠600公里,使全县移民乡渠系网络日趋合理,渠、路、林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农业灌溉水利设施功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达到70%以上,达到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2、村组道路建设。做好全县移民乡村组道路建设“十二五”规划,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多方争取资金,完成新建、改建双塔、七墩等6个移民乡和移民点村组通乡、通村组道路555公里,逐年提高通达公路等级,加大通畅工程建设力度,用3-5年时间完成通畅公路建设,使全县移民乡村道路通达率达到100%,道路通畅率达到80%,全部通班车。

3、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加快对全县6个移民乡33个移民村人畜饮水工程的改造,新打机井12眼,新建、改建输水管道332公里,力争在2009年底,全县移民群众饮水困难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时,引导广大群众投工投劳,采取洗盐排碱、拉沙压碱等工程措施和种植绿肥、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生物措施,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力争到万亩以上,不断提高耕地产出效益。公安、司法单位的硬件设施建设,则,到2013年,完成等单位办公场所建设任务,健全为农服务网络体系。发展教育事业。扩建育器材,实施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使全县移民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初步完成校园的硬化、绿化工作,配套完善教育教学设施,配齐师资力量,使各村小学校园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专用教室设置、规模、班容量等接近国家规定的指标。加大扫盲力度,制定扫盲计划,对移民中的文盲、半文盲进行政策理论、生产技术、生活常识等知识的教育,通过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和33个移民村组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建设,购置各类文体器材和书籍,满足移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同时鼓励和引导移民群众经常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活跃移民群众的文化生活。(2)扩建6个移民乡卫生院及乡、村两级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切实解决移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新建5个移民乡计划生育服务站,时加大新型婚育观念宣传力度,民乡镇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以上,总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农村二孩性别比控制在证率、持证率分别达到协会组织机构健全,计划生育各项优惠奖励政策落实率达系。在移民乡村积极探索建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养老保险、病救助等社会保障和优抚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合作医疗动态覆盖率达到90%以上。

(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移民乡农田防护林网及绿色通道的建设力度。按照因地制宜、结合的办法,落实谁栽植、谁管理、谁所有的政策,实行乔、灌、花相结合的绿化方式,引导移民群众植树造林,美化家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鼓励发展循环清洁能源。引导推广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的普及利用,年,建成农田防风林积达到38000亩。植树造林初见成效,风沙危害基本得到治理,村旁、路旁、渠旁及农田防

4、基本农田建设。积极争取项目投资,在改造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6个移民乡农业服务中心、畜牧站、林业站、司法所、派出所、法庭6个移民乡学区及5年的努力,使全县移民乡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

2、加快发展文体卫生事业。33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为农村公共卫生安配置各类医疗器械,落实奖励扶助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同强化计生优质服务,95%以上,二孩以上育龄妇女结扎率累计达到95%以上,特困家庭、重度残疾人员和弱智人员家庭救助覆盖面达合理布局、25400亩,高标准绿色通道2013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

5、移民乡事业站所建设。加快移民乡社会服务机构和各项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齐备的原

(二)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133个贫困村办公教学场地,配置各种教学设备及体100%,移民乡(1)完成6个移民乡文化中心4900平米,更新购置医疗设备及器械,加强促进移民群众生育观念转变,使全县移13‰和7‰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100:110以内,流出、流入育龄人口发90%以上,计划生育100%。

3、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救助救济、优待抚恤、大2013年,移民乡新型农村着力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国债项目。力争到57条93.2公里。全县移民乡农田防护林面1290%2013、突出个村卫生所均匀分布的原则,采取项目补助与动员移民义务植树相护林网配套率达到50%以上,30%以上的农户用上沼气,移民乡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

(四)加快移民乡村规划建设,逐步改善人居环境按照规划先行、立足长远、科学定位、合理布局的思路,加快集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乡集镇服务带动功能,为移民群众从事二、三产业,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移民乡村环境面貌为重点,采取整村推进和示范点带动的方式,引导移民群众积极改善居住条件,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力争在2009年底,完成全县6个整建制移民乡和33个移民村的建设规划。到2013年,全县6个移民乡新建整村、整组住房改造示范点33个,新建砖木结构住房达到6500户以上,疏勒河项目移民过渡房改造率达到80%以上,以“五改四化”(改院、改水、改厕、改圈、改厨、亮化、绿化、美化、净化)为主的移民过渡房改造率占移民总户数的60%以上。同时开展脱贫奔小康试点,从区域优势和特点,每年从基础配套等方面进行示范建设,并适当侧重安排扶贫项目资金,支持示范点建设做优做精。移民乡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各项工作的领导,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次性导入新型产业的发展思路,以坚持“一特四化”方向,大力发展“三品两化”农业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以示范带动为主要方式,发展甘草、枸杞、红花等新型耐盐抗旱高效作物,到2013年,人均发展种植基地60000亩以上,移民乡特色产业面积要达到总种植面积的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占移民人均纯收入的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使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增加移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做强草畜产业。按照市、为移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推广“和鼓励移民修建80到2013年,建成高标准“引种牛羊10000(头)只,建设良畜改良点免疫,春秋两季防疫密度达到上。

3、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按照“走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发展思路,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移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培育。进一步加大移民乡劳务输转力度,年户均输出力。强化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促使移民乡劳务输转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苦力型向技能型、体力型向智力型、自谋发展型向规模组织型转变,实施农民“阳光培训”和“两后生”技能培训工程,全面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化素养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到70%。成立劳务输转协会均纯收入的30%以上,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批的目标。头项目建设。要继续坚持“项目为纲、龙头带动、基地支撑,内引外联”的项目建设思路,按照大小项目一起抓,花加工、甘草加工、枸杞加工、优质牛羊肉加工、种苗基地建设、牛羊繁殖场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步伐,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到龙头企业1-2个,形成乡有龙头企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发展格局。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制作专题栏目,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对移民问题的调查研究,报,争取省市的理解和支持。要大力宣传移民群众中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典型人和事,激励移民群众坚定发展的信念。6个移民乡中选择确定部分村在土地改良、产业培育、生态建设、(五)培育特色高效产业1亩高效田,建成以枸杞、啤酒花、甘草为主的特色产业示范40%以上,移民乡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县扶持移民发展草畜产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草畜产业,使之成1245”新型牛羊养殖模式,加快发展设施养殖业,引导1245”养殖小区33个,高标准暖棚养殖户达到61个。同时高度重视防疫工作,严格落实强制100%,人均来自草畜产业的收入占移民人均纯收入的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和乡土人才开发等,6个,年均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内外项目一起建的要求,在移民乡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13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2009年起,根据移民乡之间不同的1、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业。按照一2013年,移民劳动力绿证培训率达到10000人以上,劳务收入占到移民人30%以上,人均从特色10只,优质肉牛6000户以上,调1培养具有一定文

4、加快产业化龙主动向省市汇

2、做大2头。30%以2名劳动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总结典型平方米高标准暖棚圈舍,户均扶持发展优质肉羊-加快啤酒年,力争每个移民乡建成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全面系统的调研报告,充分认识扶贫开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树立长期抓扶贫,持之以恒抓扶贫的思想,增强参与扶贫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汇聚各界社会力量,促进优势资源向扶贫开发集中,积极推动扶贫开发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并重,实施社会力量大扶贫为主转变,形成加快贫困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强化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切实发挥其统筹协调的作用,围绕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力度,明确部门责任,形成扶贫合力。二是要坚持和落实县委常委包抓移民乡、县直部门、驻瓜单位包抓帮扶移民村、科级干部包组,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的四包增收责任制,形成联系包抓长效机制,并对帮扶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奖惩激励的重要依据。三是要建立老乡镇与新建移民乡的对口帮扶机制,每年从老乡镇选拔一批事业心强、工作能力强、时从移民乡村选派一批干部到老乡镇挂职锻炼。发、扶贫济困工作。五是要广泛吸引各类协会等民间组织投入扶贫开发,形成全方位、域、多渠道的大扶贫格局。

(三)强化项目管理,提高实施水平。切实加强扶贫项目管理,对移民乡产业开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等项目,要按照先设计、后施工的程序,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一流的施工队伍,术标准、操作规程施工,所需物资由扶贫项目主管部门询价统一招标采购。目要落实到贫困户,并登记造册存档,统一调度购进。要严格项目验收,对实施的工程项目由扶贫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分阶段全过程监督检查和验收,验收内容主要看建设内容与规模、技术标准、资金到位、效益等情况是否与预定的项目计划相符。要严格执行“三专一封闭”的资金管理和县级财政报账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挤占、乡村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和财务制度,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坚持示范带动,创新扶贫模式。重点抓好移民乡整村推进项目,对选定的项目村,目、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渠、路、林、电、产业发展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公益事业建设。依照“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扶贫工作要求,编制整村推进项目规划。按照自然环境相同,产业条件相似,基础条件共享的原则,“整村推进”项目集中连片安排,争取一片一片地解决问题。因地制宜、制定以“整村推进”为基础的“连片开发”规划,按照“各投其资、各记其功”的要求,整合扶贫资金,引导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集中投入,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规划实施。一是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面指导和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计划任务的落实。各移民乡要设置项目办,领导抓扶贫工作,研究制定本乡扶贫开发工作的五年规划和工作计划,落实。县扶贫办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和具体政策,认真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重大部署,进行。二是要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认真组织移民村干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做好扶贫开发的领导和服务工作。到成扩建和新建33个移民村村委会办公场地任务,选配好懂科技、有事业心和群众感召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把村党支部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战斗堡垒。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民乡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解放思想,乡村党组织建设适应新形势、符合新需要、教育工作,坚决抵制封建迷信,教育和引导广大移民群众追求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会管理的乡村干部到移民乡开展帮扶活动,同四是要积极推进企业、能人大户参与产业开挪用、套取资金现象的发生,使资金真正用于项目建设。通过加强资金项目管理,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合力,追求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配备扶贫专职人员,定期研究扶贫工作的重要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措施保证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经常开展党的宗旨、艰苦奋斗和廉洁奉公教,坚决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鼓励和引导移与时俱进,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载体,使移民迈上新台阶。同时要加强移民乡村的法制建设和宽领移民

(四)县上在项1名主要2013年,完大力开

启浪乡移民开发区山洪灾害防治 篇3

关键词:山洪;暴雨;灾害;气候;

1 山洪灾害的特点

山洪灾害是指因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近年来,受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极端灾害性天气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各地山丘区洪水、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基础设施损毁、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山洪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 加强山洪灾害防治的必要性

2.1 防洪工程设施简陋,抗洪能力差,防御标准低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启浪灌区北侧、西侧已修建了大量的防洪堤坝,对灌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因为本流域地处少数民族贫困区,工程资金十分困难,绝大多数的堤防工程是临时性土坝,靠农民人工堆砌,这种未经过碾压的土坝使用周期短,抗洪能力差,每年汛期均处于紧张的防洪抢险状态。

2.2 防洪险工险段多、线长、面广,农民负担重

每年用于防洪的工料费只增不减,且汛期正处于夏收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大量青壮年劳力在防汛第一线抢险近2个月,对灌区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年复一年的防洪抢险使各族人民群众已不堪重负。

2.3 下泄洪水不断地毁坏途经耕地

现状灌区东侧防洪堤存在缺口,洪水从此进入新塘桥洪沟,由北向南下泄。由于洪沟是自然形成,每年洪沟左摇右摆,导致邻近洪沟的居民区和耕地受洪水的侵袭,附近乡村每年投工投劳应对洪水的危害。

根据以上原因,加强对启浪乡灌区山洪暴雨灾害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3 山洪灾害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

山洪灾害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2年9月,温家宝任副总理时就对防御山洪灾害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山洪灾害频发,造成损失巨大,已成为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必须把防治山洪灾害摆在重要位置,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山洪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综合防治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批示要求,水利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原建设部、原环保总局成立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领导小组和编写组,在汇总29个省(区、市)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6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该规划。

4 如何开展启浪乡山洪灾害防治工作

4.1 启浪乡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

防洪堤采用防护堤与泄洪道相结合的型式,防护堤是在原堤线基础上进行布置,结构为均质土坝,堤顶宽度6.0m,基础埋置深度为16m,坝高1.82~2.35m,内边坡为1:1.5,外边坡为1:1.5,堤防迎水面采用8cm厚C20现浇混凝土抗冲材料衬砌,结构型式为斜坡式。泄洪道采用梯形断面,不进行衬砌,为土渠,左侧渠顶8m宽与护坡坡脚相接。

4.2 启浪乡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作为防汛抗洪的非工程措施,它的投资少、见效快,在防汛抗洪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立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是防治手段之一。从目前的情况看,启浪乡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的管理运行工作主要由启浪乡水管站完成,由柯坪县水利局组织领导,启浪乡水管站建设和落实基层干部的防灾责任,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抓紧、抓实:第一,柯坪县主管水利县长为洪水防御第一责任人,汛期发生较大降雨时主动向水文、气象、国土等部门了解本次降雨的范围、强度及是否引发灾害,所有乡、村干部都联系防范责任区;第二,落实启浪乡干部防灾责任,重点是如何确保灌区人员安全、组织群众和物资转移;第三,柯坪县政府制定部门防灾职责,水利、水文、气象、国土、卫生、安全监督等部门都明确洪水防御职责;第四,把各级领导干部落实洪水防御工作的好坏纳入到干部考核范畴,作为干部考核、奖罚的一个重要依据;第五,建立责任追究制,用严格的责任追究保证各项职责落到实处。

5 结语

清代云南移民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考察 篇4

关键词:清代,云南,移民,农业开发

乾隆至嘉庆年间,长江流域诸省内地移民涌入云南,使其人口数量空前增加,尤其是腹里之外的边远地区,人口增加更为迅速,出现了云南历史上“第二次大移民”的高潮。在移民开发经营下,昔日云南腹里之外的大片荒山野岭得以开垦,一座座新的居民点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散布于十万大山的丛山密菁之中。云南的农业开发因而得以极大推进。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清代云南移民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出发,对清代云南移民的人口数量、分布状况及其对云南腹里之外农业开发的基本情况做系统的梳理考察。

一、清代云南移民与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

明末清初,云南屡遭兵燹长达40余年,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云南农业生产,康熙时裁撤掉明代遗留的卫所,将卫所屯田“分归府县征收”[1]卷10。康熙末,清廷在上谕中提到,近来云南“人民渐增,开垦无遗,或沙石堆积难于耕种者亦间有之,而山谷崎岖之地已无弃土,尽皆耕种矣”[2]卷249。然而,云南腹里之外,虽有大片可垦土地,但本地人口稀少,且内地人民却因其为土司统辖而不敢擅入。对此,魏源曾经感慨,“东川”(滇东北土司地,今昭通市会泽县一带)至今“仍为土目盘踞,文武长寓省城,膏腴四百里,无人敢垦”[3]卷4。雍正年间云南大规模“改土归流”的完成,则为其腹里之外广大偏远地区的农业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且迎合了长江流域诸省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下的移民需要。

一方面,雍正年间土司制度的废除清除了云南移民与农业开发的主要障碍。元、明以来,云南腹里地带逐渐得到开发,其土司数量有所减少,但仍然统辖着腹里之外广大地区。土司划地固守,各自为政,相互攻讦,使云南广大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畅的状况无法改善,严重阻碍着汉人及其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输入。甫定“三藩”后,随着云南统治秩序的稳定,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的条件日渐成熟。雍正皇帝于是决定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自雍正四年(1726)至雍正七年(1729),清朝以鄂尔泰为云贵总督,在除滇西南外的云南全境,基本实现了“改土归流”。鄂尔泰在云南废除土司,设府置县,并派驻流官,使清朝对腹里之外土司之地的统治逐步走上正常轨道。

另一方面,腹里之外绿营驻防体系的构筑为移民与农业开发提供了安全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在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将土地与人口结合在一起。要想吸引更多移民,还需为移民及其生产活动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尤其云南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因改流未久,腹里之外的地方安全仍不容乐观。为此,清朝每对一地改流之时,会依据相应的行政建制,以“标”、“协”或“营”为单位驻防绿营相应数量的绿营兵。雍正年间,清朝陆续在滇东北之昭通府、东川府和滇南之普洱府、镇沅直隶厅以及滇西北之维西厅和中甸厅等腹里之外的边缘地带安设绿营。清廷还将分驻云南各府、厅、州、县的绿营防军,以汛塘为单位分散布防于所属辖区的战略要点,使其在偏远地区的军事存在较明代大大加强。

二、清代云南移民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明末清初,云南腹里之外土司管辖的广阔地区向来仅有未予编丁入籍的“夷户”,且人口非常稀少。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后,长江流域诸省大量内地民众陆续移居云南腹里以外,使云南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得以显著改善。尽管限于自然和历史条件,云南腹里之外甫经“改土归流”的民族地区,人口总量和密度依然低于腹里地带,但其人口的增量和增速却在同期远远超过了腹里地带,不仅为云南腹里之外的农业开发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而且带去了汉族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

据统计,康熙五十二年(1713),云南合省有丁185865个,约合人口90多万。而至嘉庆二十五年(1820),云南的人口总量已迅速增至近450万人。100多年间,云南人口数量自90多万增至近450万人,增长了近5倍[4]。康熙时,中国人口总量约在1亿左右,到乾隆末年,中国人口总量达到3亿左右,100多年间增长了3倍[5]49。依此全国平均增幅推算,康熙末年云南90多万的人口基数,即便在社会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其自然增量也仅为180万人。显然,云南自康熙末年至嘉庆末年高达近360万的人口增量中,至少有一半是同期移民及其后裔。美国学者李中清也曾指出“18、19世纪以来,数量极多的各方县志都可以进一步证实当时西南各地的绝大多数移民都来自长江中上游地区”[6]123。

清代中期云南移民的增加不仅使当地人口总量迅速大幅增加,而且使其人口主要集中于腹里地带的传统分布格局开始发生变化。如《嘉庆重修一统志》载,康熙五十二年(1713),作为云南传统腹里地带的大理府,人口数量为26万多人,而至嘉庆二十年(1820)时,其人口仅为57万人,107年间仅增长了2倍多,不仅明显落后于同期全国3倍左右的人口自然增幅,而且远远落后于云南腹里以外府厅的人口增幅。如同期的丽江府,改流前其人口规模仅为1万左右。随着移民的涌入,到嘉庆时期其人口迅速增加到近32万人,100多年间足足增长了30多倍。其他腹里以外的改流之地,其人口的绝对增量也许并不大,然其同期的人口增速却普遍高于腹里地带。

三、清代云南移民对腹里之外农业开发

在古代相对稳定的生产能力下,对土地精耕细作能增加的粮食毕竟有限。云南作为边疆偏远地区,其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移民的到来也即意味着需要开垦出足以供养他们的耕地。清代中期长江流域诸省大量移民的到来,既对云南农业开发提出了客观要求,也为之提供了基本条件。于是,自雍正之后,尤其是乾嘉年间,长江流域诸省移民纷至沓来,云南腹里以外广阔地区的农业开发得以渐次开展,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移民足迹所至,一片片新的耕地在山坡河谷间被开垦出来,甚至让腹里以外许多地区逐渐成为齐同内地的农业发达之区。

清朝跟历代王朝一样,为维护社会稳定,并不鼓励自发移民,故将因不安现状而外出就食的移民称作“流民”。为此,清廷除采取必要措施防范所谓云南“流民”作乱生事外,较少关注其农业开发的具体情状。然从云南各地方志文献的零星记载中,亦可对清代中期云南移民农业开发的基本情形略窥端倪。如道光《元江府志》载,地处峨山之南的元江府,改流前为土司统辖,内地汉人少敢前往,至“国初改流,由临元分拨新省营兵驻守,并江左、黔、楚、川、陕各省贸易各家,家于斯焉”,到道光时,此地已是“人烟稠密,田地尽辟,户习诗书,士敦礼让”而齐比内地的农业之地[7]卷9。道光《广南府志》也称:“广南府向系夷户,楚、蜀、黔、粤之民携妻,风餐露宿而来,视瘴乡如乐土。”[8]卷2嘉庆年间曾长期担任临安知府的江浚源亦在《条陈稽查所属夷地事宜》一文中提及:“历年内地人民往来贸易,纷如梭织,而楚、黔、粤、蜀之携眷进居其地、耕垦营生者几十之三四。”[9]卷6

另外,清代云南的矿业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农业开发进程。云南矿业开发的历史虽较久远,但大规模的矿业开发活动应始于清代。乾隆年间,“滇铜”的开采已经成为清代云南经营开发的重心所在。乾隆三十年(1766),云贵总督杨应琚说,外省流寓云南诸铜矿的“谋食穷民”为数“不下数十万”,且“风闻而至”的势头有增不减[10]卷764。云南诸多矿厂大量移民的存在必然对粮食产生巨大需求,但云南“跬步皆山,不通舟楫”,矿厂移民的粮食很难通过外部转运来满足,大部只能依靠移民就地耕种供给。乾隆年间,云南巡抚阿炳指出,解决矿厂移民的就食问题,“惟有教民勤力开垦,使无遗利”[10]卷317,舍此别无他途。于是,随着云南矿业开发的迅速推进,为满足大量矿区人口的粮食需要,腹里之外大片荒地得以开垦。

县开发办移民避险解困工作汇报 篇5

2月14日县脱贫避险解困领导小组全体成员会议后,我办认真学习赵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帮扶措施并深入戴庙镇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帮助该镇理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与上级开发办对接,为下步有重点的针对性帮扶奠定了工作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该镇共3.8万人,辖48个行政村,面积88平方公里,全镇共有整体搬迁移民村41个,3.2万人;分散安置村7个,0.6万人,其中41个行政村位于东平湖防汛一级、二级湖区,7个村处于黄河滩区。移民避险解困一期工程包含东金山、中金山、西金山、土山4个村,处于金山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共1644户,5235人,其中西金山村341户、1226人,中金山村622户、1827人,东金山村414户、1329人,土山村267户、853人。三期工程涉及桑园村,520户,1570人。

二、与市对接情况

1月27日市办陈庆华副主任一行与市畜牧局领导共七人到戴庙镇深入调研移民避险解困抓党建促脱贫情况,实地察看产业发展情况,摸清该镇产业发展的底子。

2月10日我办又与戴庙镇主要负责同志和分工负责同志到市办汇报该镇产业发展规划,帮助该镇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帮扶措施。

三、具体帮扶项目情况(1)已经帮扶的项目

2013一2014年投入市以上财政资金873万元对戴庙镇司里山村、沈楼、东金山村、宋圈村、孟垓村、戴庙村、陆庄村、西辛村、魏庄村、南庄村和小王村进行中低产田改造,用于新打机井57眼,维修旧井18眼,铺设输变电线路20公里,开挖疏通排水沟11.6公里,铺设pvc管道52.1公里,建桥涵138座,新建维修机耕路17.6公里,科技培训1000人次,示范推广0.1万亩,造林0.02万亩。

2013一2014年对XX县戴庙泰禾食用菌种植项目进行了帮扶,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及安装79台,建各类车间1430平方米,安装变压器1台,打井1眼,硬化道路1400平方米。(2)准备实施扶持的项目

继续对泰禾食用菌合作社项目发展进行扶持,拉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使其做大做强。

2014年已将泰禾食用菌合作社项目扩建纳入省、市开发项目库的项目,现省财政项目资金已经批复到市,近期就要做实施方案进行实施。该项目计划投入市以上财政资金140万元,用于改造16个食用菌种植大棚,共即3264平方米,购置制冷恒温设备16台套;新风交换机16台套;蒸发器16台套;控制柜16台套。(3)下步拟帮扶的项目(2015一2018年)

一是拟扶持建设存栏1500只的优质肉羊养殖场,标准化羊舍4500平方。争取市以上财政资金70万元,用于新建饲料加工车间、饲料库1500平方米,科研及管理用房。新建消毒室、配电及传达室、细料库、粪污通道等仪器设备及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拟扶持扩建工厂化封闭式循环水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拟争取市以上财政资金140万元,用于建设12000平方米的养殖池,含1000平方米饲料中心,办公室、休息室、会议室、实验室,新增设备188台。

为改善我镇村镇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改善村容村貌,在全镇范围内营造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镇早安排、快行动,结合实际,在全镇范围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着力解决我镇“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善我镇卫生面貌。现将我镇今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为加强领导,确保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取得成效,一是成立由镇委书记、开发区工委委员陈家壮任组长,镇人大主席曾繁河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世敏任常务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驻点组组长和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专项整治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成立环境卫生工作督查组,由镇委委员林绍钦和人大副主席王运平各负责一个督查组,每月的1-5号和15-20号进行两次卫生检查评比。对排名前三名的村(居)委会进行表扬,对排名最后的三个村(居)委会进行批评,并要求村(居)委会书记在全镇会议作表态发言,找出存在问题。三是制定《中国海南第十三届盈滨龙水节活动老城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老城镇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老城镇加大城乡“脏、乱、差”环境卫生整治新热潮工作方案》、《老城镇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方案》、《老城镇2015年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老城镇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老城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老城镇2015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等工作实施方案,分地区、分责任到人,全面开展我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加大投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015年1-9月份,我镇环境卫生整治费总收入3490000元,其中拨付村委会及村民小组426100元(白莲社区32000元、沙吉村79700元、罗驿村19100元、美文村124000元、东水港12000元、美儒村委会48000元、龙吉村50000元、老城居委会30000元、大道村委会24500元、马村20000元、国社村30000元)。卫生队工作补助费1654200元,购买手推车30辆计36000元,购买垃圾桶800个计304000元,环境卫生整治加班费600000元,清运建筑垃圾费计469700元。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意识

我镇采取各种宣传方式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行动规模,形成浓郁的环保氛围。一是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村民小组干部和农村老干部、老党员召开专题会,针对如何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广泛听取意见,同时通过村干部在村中进行宣传。二是各村(居)委会设立农村环境整治宣传栏,宣传卫生知识,打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信息共享、经验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并印制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挂图、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小常识及门前三包责任书,发放到各农户、商户,要求村民张贴在家里或店内显眼位置,驻村干部也上门入户指导农户进行垃圾分类,促使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三是在镇圩主要路口地段悬挂宣传横幅,在各村(居)委会张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图幅,并发放生活垃圾宣传折页,为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提高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和整体素质。

(四)加强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

1、落实责任机制,做到专人专责。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环境卫生管理第一责任人,村(居)委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各农户为具体责任人,各村(居)委会作为其区域范围的卫生责任管理单位,负责对责任区域范围内的垃圾收集清运与环境卫生保洁清扫进行统筹管理。根据该村的道路、居住区、人流密集区等区域范围划分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责任区,安排垃圾清运频次与指定监督员进行管理,确保垃圾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并根据各村(居)委会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垃圾池、垃圾屋或1-5个垃圾箱,添置垃圾清运车等,收集村民日常生活垃圾。

2、组建保洁队伍,强化责任意识。各村(居)委会组建3-5人的村级保洁队伍,在保洁员聘请上优先考虑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人员及五保户,各卫生承包人与保洁员签订协议,并制定村级保洁员管理制度,对保洁员定岗位、定路段、定责任、定标准。其中,美文、沙吉和罗驿三个美丽乡村,根据村庄的人口数量,分别组织了3-8人的保洁员,年龄在60岁左右,都是生活困难户,每人负责3至4条村道小巷,定期组织保洁员进行培训,让保洁员成为村级卫生监督员、宣传员,强化保洁员的责任意识,并在年终对全镇优秀保洁员进行表彰,实行奖优罚劣。

3、发挥科级干部作用,推进环境卫生工作开展。按照县文件要求,县选派的科级干部,由镇安排到具体村,并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组成工作组,全镇设18个工作组。在短短的3个月内,他们利用双休日时间勤下基层,不但进村入户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还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表现较好的有进驻道辅村、大场村、美文村、白莲墟、那板村等村的科级领导干部。他们充分发挥了本村外出干部在村里的影响作用,回乡支持美化亮化家园建设,并积极调动村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村民群众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参与到整治农村脏乱差工作中,扎实有效地推进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4、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奖励机制。一是各村(居)委会“两委”干部和村(居)民小组组成环境卫生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每月对该村环境卫生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巡查、检查,按标准评出当月的“卫生文明户”,并对“卫生文明户”进行宣传表扬,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悬挂流动红旗,而卫生保洁落实较差的农户则实行张榜公布。二是按各村(居)委会农户10%的比例,在每月的“卫生文明户”中评选出“最佳卫生文明户”,并颁发奖牌和奖金。

二、取得成效

我镇从实际出发,以监督、检查、治理为手段,采取日常检查和集中大行动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农贸市场、公路沿线及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全面整治乱摆摊设点、乱堆放杂物、乱搭建亭棚、乱张贴涂画、乱停放车辆等脏乱差现象,努力改善我镇卫生面貌。一是军民联合行动参加卫生整治活动,投入行动达10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垃圾150余吨。二是加强市场秩序整治,规范集贸市场摊位摆放,并不定时巡查,狠抓沿街乱摆摊治理,累计清理流动商贩和占道经营80余处。三是2015年我镇计划投入400万元作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费,自去年至今已购置垃圾桶1300个,分别放置在老城墟、白莲墟、马村墟、罗驿村、沙吉村、美文村、富豪村、潭城村、夏社村、盈滨村、美宁村、上吉村、石联村委会等村庄,投入的垃圾运输车辆有21辆,其中压缩车2辆,四轮拖拉机19辆,环卫保洁人员151人,日清生活垃圾约35吨。四是借助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和海南第十三届盈滨龙水节“洗龙水”祈平安活动等重大会议和节庆活动开展契机,开展了多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对卫生死角、乱搭乱建、占到经营等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各村庄环境、白莲墟占道经营的乱象得到明显改善。我镇逐步将美丽乡村“罗美带”上的3个村庄打造为环境卫生整治的示范点,以点带面逐片铺开全镇卫生整治,县委、县政府对我镇取得的成绩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喊出了“远学乐东、近看美文、三严三实、垃圾不落地、立竿见影”的口号,号召全县向美文村学习。

三、存在问题

做为我县的第一大窗口,我镇的环境整治工作面广而线长,仍处在提步阶段,收效不够显著。全镇环境卫生问题依然很突出:一是村(居)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有待提高,垃圾存放到指定地点缺乏自觉性。二是部分村(居)委会干部没有正确认识,思想出现松懈,错误地认为近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放松对村内环境卫生工作的要求。三是部分村庄、镇墟的背街小巷等环境卫生整治的薄弱环节治理存在死角,环境综合治理向盲点死角延伸的覆盖面还不够。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移民开发 篇6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亦带来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水库移民。这一难题不仅体现在迁移本身的困难,更体现在移民迁移之后引发的一系列风险,移民因迁致贫、返迁等现象时常见诸报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工建设必然会导致越来越来的人(绝大部分是农民)离开其世代栖居的土地。一方面,这些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赖于依靠的生产和生活保障,而且在当前的补偿与安置制度下,有限的补偿资金不仅无法完全补偿其所受的财产和精神损失,更无法满足移民的发展权利需求。国家提倡的有土安置,因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同时囿于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规定,更是难以落地生根。在此种背景下,很多学者提出用“土地换保障”等把补偿权和社会保障权融为一体的方式来解决移民的后续生存发展问题,但在城乡统筹的语境下,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本应是政府的法定义务,用财产权来交换社会保障权显然不符合法理,也容易掩盖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损失补偿的真实法律关系。另一方面,水库移民不同于城市拆迁移民,他们往往处于离城市很远的边远农村,迁移不仅损害了他们的发展利益,更是破坏了他们原来的社会关系,导致他们在相当一段时间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生存状态。因此对于水库移民不仅要做好损失补偿,更应该做好后续的社会保障,在此种意义上,防范水库移民贫困,推动水库移民的生存与发展,又必须把水库移民补偿与社会保障关联在一起。在当前国家提出城乡统筹和开发性移民的政策背景下,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构建面临着两难挑战,一方面要防止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碎片化,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特殊性,实现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水库移民补偿权有效衔接和整合。这些挑战及其引发的问题亟待我们做出合理合法的回应。笔者以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损失补偿相关联的视角全面厘定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地位,反思当前“土地换保障”理念对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产生的不当影响,寻求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真实法律逻辑,并找到一个适合水库移民权利保障的给付行政架构。

2与损失补偿衔接: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制度定位

水库移民是因兴建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特殊群体,迁移不仅使他们失去财产,同时也打破了他们原来的社会关系。这种迁移很容易使他们陷入次生贫困状态,世界银行社会发展专家Micheal M.Cernea(2002年)指出,移民搬迁后面临8大风险:①丧失土地,②失业,③无家可归,④边缘化,⑤食品不安全,⑥发病率增加,⑦失去享有公共财产和服务的权利,⑧社会解体[1]。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2 500多万人,其中农村移民2 288万人。有关资料表明,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总体仍比较困难,有相当部分移民处于贫困状态[2]。除了给予水库移民公平合理的补偿外,完善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降低水库移民后遗症的发生概率,化解次生贫困风险的重要屏障。但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水库移民社会保障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少部分城镇居民可以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但绝大部分农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却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仅仅把农村移民直接纳入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同其他非移民农民享受同样的基本社会保障,在当前水库移民补偿强调“三原”原则的情况下,显然无法有效降低贫困风险,也无法彰显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特殊性。但把他们直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同时囿于地方财政不均衡性的社会现实,短时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也不大。社会保障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由于水库移民身份的特殊性(绝大部分是农民),长期以来他们并没有得到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荫庇。根据新《移民条例》执行的水库移民安置尚未实行社会保障制度,表明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没有起到保护水库移民的作用,但作为弱势群体的水库移民,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理应纳入社会保障。因此,在十七大提出“人人有保障”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完善水库移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3]。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表达了对建立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关注。虽然不同的水库移民研究者对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目的有不同的表述,但都体现了3个方面的内容,即: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具有很强的补偿性和扶贫意义,是一种移民长期补偿机制,旨在化解非自愿性的水库移民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风险[4]。这些论述都在某种意义上折射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水库移民补偿的关联关系。这种观点也应和了国外一些水库移民专家的看法。如发展经济学家Ravi Kanbur认为,特定的补偿机制和社会保障体制能够在保护移民利益和能够增加项目的综合效益之间找到均衡点。并且事实上,社会保障体系越健全,则可减轻对补偿机制的依赖。在设计特定的补偿机制的成本很高时,引入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它也会发生成本)则可以减少对这种特定补偿机制的需要,从而可以提高能产生净效益的工程项目被公众接受的可能性。目前,这两者相结合的机制目前还不存在,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5]。其实,通过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的协同作用解决水库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已在其他移民领域得到广为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综观世界各国的情况,政府一般都会通过征地补偿和给付行政两种方式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6]。较之于行政补偿,行政给付是连续过程,在时间维度上能够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在主体需求上,能够兼顾国家、农民、开发商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利益需求;在给付形式上具有较大延展性,涵盖就业安置、异地迁移、社会保障,等等。当然,如果脱离行政征地补偿制度,给付行政所需的巨额资金又无法顺利筹措,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使二者能够系统、协调的发挥作用[7]。

当然,从当前我国水库移民生活实践来看,由于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不完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特殊价值维度并没有引起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在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下,水库移民补偿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还存在着一定的制度障碍和认知迷思。这种认知上的迷思使得二者间关系变得越发扑朔迷离,并严重影响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发展。水库移民补偿与社会保障是两种不同的制度范畴,其法理基础、制度架构和运行程序存在差异。在当前我国提出开发性移民补偿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从与损失补偿的关联视角对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法理困境进行全面检视。

3双重错位倾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有效衔接的法理困境

通过抽丝剥茧式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当前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移民补偿并不是没有发生关联关系,二者已经内在的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当前的制度安排、理论论述和实践运作,基本都表明“土地换保障”是支撑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理论发展的触点,也是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损失补偿发生关联的节点。在我国提出建立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体系之前,这种“鸵鸟式”的做法或许能够起到了一定临时保障作用,但在我国迈向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制度理念和设计已经日益凸显其法理危机,本质上扭曲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移民补偿的真实法律关系,也妨碍了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3.1 “土地保障”到“土地换保障”:双重错位倾向的背景

在我国,由于传统的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天然的差距。虽然宪法赋予了每个公民平等的受保障权,但农民被没有真正得到公平的基本社会保障,他们长期被排除在国家社会保障范围之外,土地和家庭才是他们获取保障的源泉,尤其是土地更被国家赋予了沉重的替代社会保障的功能。在这种背景下,除少数城镇水库移民被幸运的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内外,国家并没有把大部分农村水库移民纳入基本社会保障的视野中,他们并没有因为被迫迁移而得到本应该获取的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对农村移民安置进行规划,应当坚持以农业生产安置为主,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合理规划农村移民安置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小城镇建设进行。农村移民安置后,应当使移民拥有与移民安置区居民基本相当的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8]。除了有土安置之外,《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并没有对移民社会保障给予其他方面的任何规定。由此可见,国家的主导意旨是想通过设计土地安置来满足水库移民的生存保障,而不是由国家向水库移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

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民因为征迁而失去了土地。由于征地补偿制度的不完善,加上农民社会保障的缺失,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便成为激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日益增加的失地农民及其产生的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与绝大多数省份相同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一开始成为浙江省采用的主要安置方式。然而,由于现行补偿标准偏低,加之大多数农民在现金消费上存在的短期行为及其理财能力的低下,货币补偿对失地农民的生活难以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9]。此时,有学者便提出了“土地换保障”的解决模式,而且这种模式也得到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和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10]。这条规定,被有些学者认作是土地保障权与补偿权融合的重要法律标志。除此之外,国家先后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关于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4号),要求各地结合征地拆迁建立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水库移民作为征地移民的重要类别,显然无法置身法外。虽然部分省市通过地方规范性文件把水库移民排除在失地农民的范畴之外,但客观上这些国家法律与政策规定无疑契合的水库移民面临的土地安置危机。“在土地资源越发稀缺。土地调整缺乏法律支持,难以逾越《土地承包法》的背景下,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需要,社会保障的安置方式将成为被征地农民甚至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重要安置方式,亦是发展的长期趋势”[11]。此种背景下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安置无疑被注入了“土地换保障”的精神内核,但在“土地换保障”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承继“土地换保障”理念的社会保障安置存在着双重法理困境。

3.2 双重错位倾向:社会保障安置的法理困境

3.2 .1 “替代水库移民损失补偿”的错位倾向

在当前水库移民补偿与安置法律框架下,“土地换保障”理念主导下的移民社会保障安置极有可能成为掩盖水库移民补偿问题的遮羞布,引发“重安置,轻补偿”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回潮,进而阻碍水库移民补偿制度的完善。当然最让人担忧的是,这种理念下的制度设计,偏离了后续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安置的真实权利基础。《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12]。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法律制度设计下,“土地换保障”理念主导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安置的法理价值基础通常被认定为是满足移民的生存权,即表现为帮助移民恢复到迁移之前的状态。但显然这种制度定位偏离移民社会保障安置的法理本质,如果说补偿在于帮助移民恢复原来的生活水平,实现移民的生存保障,那社会保障安置最重要的法理价值就在于帮助移民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展权才是移民社会保障安置的主导权利之基。

3.2 .2 “替代基本社会保障权”的错位倾向

社会保障权是指全体公民依据法律普遍享有的、由国家予以平等保障的对因社会风险导致的损失的补偿和救济的必不可少的权利,以及平等享有其他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权利[13]。正如有学者所言,保障是某种社会组织的责任,而不是某种生产要素的责任。因此在中国农村最急需提供的是基本的社会保障,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长远之计[14]。水库移民的社会保障权作为一种社会权,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平等的权利。因而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水库移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无需通过土地权利的交换来获取。既然“土地换保障”模式的保障水平仅相当于或者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为何大量失地农民必须用土地补偿费去交换其本来可以无偿获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15]?而且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安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只针对特定的水库农村移民。显然,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安置并不能替代公民享受的基本社会保障权的社会保障内容。但当前很多学者和水库移民工作者却简单地把它当做水库移民社会保障权的替代。如水库移民法研究专家黄东东认为,建立移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依据是“以土地换保障”。即:农民在让出承包土地或被征用土地的情况下,应当获得某种补偿,并且这种补偿应当被用来为其建立社会保险,这是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的重要机制[16]。

以上困境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城乡统筹对于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现实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水库移民补偿二者关系的失衡和不协调。因此,当前亟待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损失补偿的紧张关系加以消解,否则它将成为阻碍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当然,这种制度构建既要立足于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的发展方向,更要立足于水库移民补偿与安置的现实法律架构。

4 双重架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制度选择

笔者以为,摆脱当前困境,实现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损失补偿有效衔接,需要我们从维护水库移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双重角度,构建双重结构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双重结构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架构,即能够契合给付行政理论的现实需要,实现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融合,又能够体现出其有效保障水库移民权利的特殊性。当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架构同时强调与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性,注意水库移民征地补偿安置各方利益关系的适当平衡,遵循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可得性和适度性。虽然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存在,我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实现完全一体化。因此,作为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三维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指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当前目标应该是构建一个相同保障途径、不同保障水平、多种资金来源途径的制度体系[17]。

4.1 双重结构社会保障的法理基础

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人的两种存在状态与过程,因此保障人的生存与发展也成了现代公法特别是行政法的重要价值。社会保障行政由此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生存型的社会保障行政与发展型的社会保障行政[18]。双重结构的社会保障立足于水库移民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权利需求,着力于实现与水库移民补偿的有效衔接,它包括基本社会保障和补充性保障措施。这种双重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水库移民损失补偿相互衔接,共同构筑了水库移民的权利保障网络。其中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是国家给付水库移民的最低生存照顾,是“以满足其维持基本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乃至享受社会普遍福利之需要的权利”[19]。补偿性保障措施源自于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满足于补偿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转变的内在要求。开发性移民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移民为发展契机,变被动移民为主动移民,既立足于补偿,又着眼于发展,把补偿与发展有机结合,不仅使移民直接分享开发项目的成果,更使库区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20]。1991年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支持开发性移民,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生产扶持的办法”[21]。这也是我国首次在法律文件中提到开发性移民。在我国开发建设三峡工程的时候,国务院用行政法规的形式把开发性移民加以明确,1993年的《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家在三峡工程建设中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由有关人民政府组织领导移民安置工作,统筹使用移民经费,合理开发资源,以农业为基础、农工商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多产业、多形式、多方法妥善安置移民,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并为三峡库区长远的经济发展和移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22]。这种理念被2006年修改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加以确认。国家不仅希望通过建造水利水电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希望通过迁移实现水库移民的提升发展。由此可见,发展补充性保障措施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能得到现行法律和政策的支持。同时发展补充保障措施也契合了现代给付行政发展的新态势,具有坚实的行政法理论根基。依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改革后政府职能依然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4个方面。从这4个方面的内容来看,给付行政的范围也显然超出了“生存”照顾的范围,包含了“发展”照顾甚至“享受”照顾的内容[23]。立足于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补充性社会保障正是政府对水库移民提供“发展”照顾的生动诠释。

4.2 双重结构社会保障的制度内容

4.2.1 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

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立足于保障水库移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它属于社会保障权的内容,属于每个公民平等享有的社会权利内容。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优抚、社会福利、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其中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是非缴费型社会保障,属于由政府提供的无差别给付行政。其中只有社会保险属于缴费型社会保障,这种缴费必须与水库移民的补偿费不发生任何关联,否则又会陷入“土地换保障”的尴尬境地。根据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无需特殊设置,其中城镇水库移民可以纳入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而对于农村水库移民,可以以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为目标,以国家全面推行“新农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契机,率先为他们建立完善的养老、医疗、就业保障体系。

4.2.2 水库移民补充性保障措施

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殊性主要通过补偿性保障措施体现。补充性保障措施是对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的补充,也是实现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保障性措施本质上不具有基本社会保障权的平等普惠特征,它更多的体现了国家对于水库移民的一种特殊照顾。而且这种补充性保障措施相对于一次性金钱补偿而言,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相对于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又具有一定的过渡性。这种补充性保障措施主要包括:水库移民就业指导与帮扶、水库移民大病医疗保障以及政策性商业保障。补充性保障措施主要有政府和业主提供,政府和业主可以在土地增值收益和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收益中提取一部分作为专项资金。当然,为了防止补充性保障措施的过度化,避免水库移民对政府的过度依赖,水库移民也应当适当承当补充性保障措施的部分资金。政府可以在水库移民土地补偿费、安置费和后期扶助资金中适当分割一部分作为他们的出资。

4.3 双重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的程序衔接

当然,实现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损失补偿和补充性保障措施的良性对接和协调,防止水库移民社会保障重新陷入碎片化的境地,双重结构的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运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正当法律程序。首先,水库移民基本社会保障必须严格遵循先保后征的程序设置。这种程序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地推进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早日实现,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重新堕入“土地换保障”的窠臼。其次,必须明确补充性保障措施是对水库移民生存发展的后续保障。虽然补充性保障措施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补偿作用,但它无法替代移民补偿的法律位置。补充性保障措施的部分资金虽然来源于移民补偿、补助费和后期扶助资金,但水库移民补偿和补充性保障措施毕竟是两种具有不同法律价值的制度存在,不能因为提供了补充性保障措施就可以随意克减水库移民补偿费用,国家必须在水库建设规划中预算充足的水库移民补偿与安置资金。

5 结 语

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制度构建因城乡统筹的提出而日显迫切,因开发性移民补偿而凸显其构建的复杂性。构建双重结构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开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复杂法理关系的面纱,还能够防止水库移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碎片化,也有利于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实现水库移民社会保障与损失补偿的衔接与协调,更有利于开发性移民政策的真正落实。当然水库移民的权利保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水库移民社会保障的双重架构仅仅是防止水库移民产生次生贫困,纾解水库移民权利贫困,促进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发挥,离不开水库移民补偿制度的改革完善,离不开全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推进。

移民开发 篇7

一、更新现有理念

要想提高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水平、实现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的新突破,就必须从更新理念入手。首先要更新扶贫和移民是“施舍”、“救济”理念。扶贫和移民是为了发展,是为了摆脱贫困,而不是给钱给物的“施舍”、“救济”,一给了之,必须从加快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的角度实施扶贫开发和水库移民政策,使扶贫和移民工作服从于发展、服务于发展。其次要更新扶贫和移民是暂时理念。贫困和落后是永恒的,扶贫和移民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光彩事业,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长期成效,着力消除致贫和致后根源,而不能有临时观念,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再次要更新扶贫和移民是以外为主理念。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是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主体,必须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等不靠,奋发图强,为早日摆脱贫困多作贡献。最后要更新扶贫和移民是搞形式理念。始终把扶贫和移民工作成效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成效第一理念,加强扶贫和移民成本核算,围绕成效确定扶贫和移民工作形式,切忌为了扶贫和移民而扶贫和移民。

二、科学创新思路

扶贫和移民工作模式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及时补充新的“血液”。从当前的扶贫和移民形势看,我市有三大特点:在发展阶段上,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末,全市将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包括低收入户和水库移民在内的广大农民将过上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在发展要求上,现时的扶贫和移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消除贫困、根除落后,不断增强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贫穷和落后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特征。在发展内容上,现时的任务主要是巩固工作成果,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缩小贫富差距,从而使农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必须创新思路,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突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激活内在生产力,努力把低收入农户、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移民整村推进示范村的发展速度提上来。为此,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实现“五个转变”。四个关系:一是扶贫和移民与救助的关系。贫困和落后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客观因素,有的是主观因素;有的通过扶贫和移民可以摆脱贫困和落后,有的则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对此,要进行严格分类。对因交通闭塞、发展思路不活、缺少启动资金等致贫致后的,要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加快发展;对年老体弱、生活残疾等致贫致困的,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以社会救助的形式保障他们的生活。这就是扶贫和移民工作的方向及其着力点。二是扶贫和移民与发展的关系。扶贫和移民与发展方向相同、目标一致,扶贫和移民必须围绕发展展开。根据发展需要,确定扶贫和移民的具体措施,保证一切扶贫和移民资源都能用在发展的这个刀刃上。三是扶贫和移民与治本的关系。扶贫和移民最终目的是根治贫困和落后,不能满足于做表面文章,局限于定期或不定期的给钱给物。不仅要努力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更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内在生产力和培养贫困群众、水库移民发展致富能力上,变送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四是扶贫和移民与扶富的关系。以开放性思维开展扶贫和移民工作,跳出扶贫和移民看扶贫和移民,通过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大户,实行以企带村、以强带弱、以一带百,先富帮后富。五个转变:一是由直接的救济式扶贫和移民向间接的造血式扶贫和移民转变,把扶贫和移民工作重点放在增强贫困地区、移民安置区或贫困群众、水库移民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二是由单一扶贫和移民向多头扶贫和移民转变,改变头痛医头单军突进扶贫和移民,实施多角度全方位扶贫和移民;三是由短期扶贫和移民向长期扶贫和移民转变,从有利于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谋划扶贫和移民,做到长短结合;四是由眼前扶贫和移民向可持续扶贫和移民转变,着眼于彻底消除致贫致后根源,着力激活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内在生产力;五是由低效扶贫和移民向高效扶贫和移民转变,围绕成效推进创新,不断提高扶贫和移民资源的使用效益。

三、催生“造血”功能

扶贫开发和移民工作既是致富工程,又是民心工程,不能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应通过外力作用激活内力。一是围绕整村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内治外帮”精神,把提高扶贫开发重点村、移民整村推进示范村和村级组织的素质和能力作为终极目标,把生产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抓好“一村一品”的试点示范工作,总结经验,全面铺开。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村庄整治基本目标。二是围绕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摸清底数,建档立卡,逐户建立台帐;加强宣传教育,大力提倡市内就业,在市内工业园区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机制。并与劳动保障部门密切合作,签订培训用工协议。三是围绕农业产业化扶贫和移民,在现有优势产业中选择好扶贫和移民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做大做强,提高产业覆盖面和带动能力;与扶贫和移民龙头企业对接,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建设产业基地,确保贫困群众和水库移民在生产发展中稳定增收;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围绕社会扶贫,充分发挥定点扶贫单位的作用,深入了解帮扶单位的职能优势,扬长避短,争取更大支持。同时要加强联系、强化服务,充分调动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组的积极性;完善规范党员干部挂户帮扶方式、帮扶目标;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移民开发 篇8

嘉陵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 嘉陵江中游西岸, 现有大中型水库2座, 分别是东西关水库和青居水库。嘉陵区水库项目建设征地涉及库区9个乡镇, 49个村, 286个组。全区库区现有移民总人口12031人, 其中:区内移民11959人, 区外移民72人。由于嘉陵区库区建设跨度时间较长, 修建水库时搬迁安置补偿标准偏低, 移民群众直接受益不够等原因, 导致库区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 有部分移民仍生活在贫困之中, 如何有效的通过移民后期扶持, 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嘉陵区库区移民在后期扶持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不足, 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差

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 影响了农业生产及部分农民生活, 嘉陵区库区水利设施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 由于维护不及时, 有的已经完全损坏不能使用, 有的勉强可用, 其维护成本很高, 有的设施不配套, 遇旱时不能发挥作用等, 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 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嘉陵区移民安置区多为后靠安置, 地势较高, 干旱缺水, 其现有水利设施较少, 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工程性缺水严重。

(二)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库区对外交通单一, 仅靠公路运输保持对外交流, 而且公路密度严重不足。移民村组之间的交通问题并没有解决。移民行路难的问题仍很普遍, 特别是后靠安置的移民村组之间、组组之间的交通以及一些安置移民的孤岛交通困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库区移民供电主要是在前期水库修建过程中按照“原功能、原规模、原标准”的原则进行的复建, 建设期电源主要依靠当地小水电实施的转供电, 电力基础设施差。

库区一些村组原有水源被淹, 村民饮水极为困难, 致使一些居住在这些村组的人只能到嘉陵江中取水饮用, 嘉陵江的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饮用, 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长期饮用必然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三) 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设施落后

目前教育系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 教学和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移民群众的业余文化单调, 信息来源差, 活动场地不足。村级卫生所、室, 医疗设施不达标, 设备简陋, 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 从医水平低, 存在移民就医难的问题;同时村级医疗卫生点不完善, 存在医疗卫生点不足或缺少必要的乡村医生。

(四) 移民再就业能力弱, 收入渠道减少

水库移民多数为普通农民, 文化程度低, 综合素质差, 适应能力差, 谋生手段少、技能单一, 使得他们就业门路十分狭窄, 很多都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后, 移民搬迁前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 获得的土地资源特性、条件不同, 移民劳动力的工作内容、形式、性质、强度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转换, 移民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本受到了损失, 其影响的程度、后果视安置前后的不同地域、社区、家庭而异。

(五) 移民科教水平低, 素质不高, 人才匮乏

移民整体素质偏低, 市场意识淡薄, 生产经营方式传统, 农村支柱产业科技含量低, 科技推广不够, 经济发展潜力小, 后劲不足。在生产开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 高素质的科技带头人十分缺乏, 致使移民思维拓展不开, 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能力差, 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 阻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基于项目开发的嘉陵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针对嘉陵区库区移民在后期扶持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对移民进行扶持, 其中项目的选择主要根据嘉陵区库区移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移民专项扶持资金、600元后期扶持资金以及整合捆绑的区内其他项目, 项目总投资2262.38万元, 移民专项扶持资金投资为1800.5万元。一是移民基本口粮以及农田水利项目, 共规划了15个项目;二是移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共规划了52个项目;三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 共规划了3个项目;四是生态及环境建设项目, 共规划了3个项目;五是移民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移民干部培训;六是移民生产开发, 包括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等规划项目, 共规划了14个项目。

(一)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促进农产品增收, 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针对嘉陵区移民安置区水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对现有水利设施的挖潜改造, 延伸水利设施功能, 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即通过现有引水工程渠系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进行配套及节水改造整治, 并适当新建部分水源工程, 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二) 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促进库区经济发展, 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人畜饮水、道路交通、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项目。

规划采取单户或联户打井、引泉蓄水、修建集中供水站等供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 基本实现移民饮水安全, 使移民安置区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 用水保证率达90%。

根据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现状, 优先考虑库区公路破损路面改造, 提高移民安置区干线公路等级及通行保障能力。以完善库区机耕道布局为重点, 解决村道通达、通畅为目的。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物质流通的需要为原则进行统筹规划。

根据嘉陵区农村电网建设实际情况, 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 提高电网覆盖面, 移民后期扶持重点应放在农村低压线路改造方面, 实现移民安全、可靠用电, 最终消除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群众用户的用电差距, 提高移民生活水平。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 发挥农村通讯广播电视在服务“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库区和安置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基本满足移民群众对通信和广播电视的需求。

(三) 实施社会事业基础建设, 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在库区和安置区扶持移民建设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 满足移民群众日常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针对库区和安置区移民上学难问题, 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和资金渠道, 满足移民子女义务教育的需要。针对库区和安置区移民就医难问题, 整合现有农村医疗卫生和资金渠道, 满足移民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需要。

(四) 实施移民培训项目, 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通过对库区移民开展种养殖和就业技能培训, 促使参训移民以外出务工、就近就地转移、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 年人均可增收5000至10000元, 是实现移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同时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稳定, 外出务工人员开拓了视野, 学到了先进技术的可回乡创办企业, 促进一方共同富裕。

(五) 通过实施生产开发项目, 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根据库区和安置区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 按照“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在农业创新上做文章,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思路, 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 培育特色的骨干增收产业, 打造市场优势, 提升竞争优势,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 引导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 扶持有助于移民发展家庭工副业的龙头企业, 稳定提高移民群众经济收入。

摘要:随着我国政策从单纯前期补偿到开发性移民的转变, 处于贫困中的南充市嘉陵区库区移民面临着后期扶持的发展机遇。在对库区移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设施落后、生产开发不足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项目开发的南充市嘉陵区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为嘉陵区政府解决库区移民增收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项目开发,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参考文献

[1]张绍山.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综述[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 2003 (03) .

[2]许加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路径及政策支持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 2008.

移民开发 篇9

关键词:项目开发,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一、研究背景

水库移民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政策从单纯前期补偿到开发性移民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深入人心,使我们大家考虑如何通过后期扶持更好地解决水库移民问题。

蓬安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现有大中型水库3座,分别是马回电站水库、金溪电站水库、大深沟水库。蓬安县大中型水库建设征地涉及库区11个乡镇,55个村,213个组,淹没区面积达185923亩。全县库区现有移民总人口11897人,其中:省内移民11817人,省外移民180人。由于蓬安县库区建设跨度时间较长,修建水库时搬迁安置补偿标准偏低,移民群众直接受益不够等原因,导致库区移民目前的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有部分移民仍生活在贫困之中,如何有效的通过移民后期扶持,使其尽快脱贫致富,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蓬安县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开发视角的蓬安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为蓬安县政府解决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政府政策的进一步推进,移民后期扶持已经成为多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研究集中在后期扶持方式、后期扶持资金筹集和管理等方面。

一是由移民安置方式来决定后期扶持方式。胡宝柱等(2004)以SX水利枢纽工程移民为例,分析和研究了移民搬迁后生产、生活现状,针对集中农业安置、非农安置、自谋职业、自谋出路等不同安置方式的移民提出了后期扶持和生产开发的相关措施。陈建西、何明章(2006)认为大型水库后期安置的农村移民因人均耕地面积少、安置工作经费投入低,故必须在移民安置后期扶持中充分开发利用库区资源,他们据此提出了提高移民素质、提高库区资源开发科技含量、优化库区移民经济产业结构、开发利用水库消落区土地和库区荒山资源及水库水面资源、发展移民庭园经济等对策。

二是后扶资金的使用和发放方式。温传雄(2008)介绍了广东省后期扶持的三种方式,即“项目扶持”、“直补和项目相结合”和“直补到人”。蒋敬平、张科(2008)指出应改进当前后期扶持资金的发放方式,提高资金发放的经济效率,为此可采取针对不同年龄结构设置不同的资金发放年限、针对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改进资金发放方式、针对移民建设资金需求变化改进发放方式等措施。后期扶持的范围是指到底哪些群体可以纳入接受资助的范围,学者们对此形成的共识是应该包括所有因水利水电工程而利益受影响的群体。赵彪等(2008)认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范围应包括全部受水库建设影响的人群,具体应包括农村移民、部分淹没村民小组中的非移民人口、安置区被调剂土地用于安置移民的原居民、淹没区企业单位移民、淹没区城镇纯居民、淹没区事业单位移民等六种类型的人口。张春美、施国庆(2007)认为所有对水库建设作出了牺牲和贡献的相关群体均应列入后期扶持范围。

三是后期扶持资金筹集和管理的研究。陈建西、何明章(2001)认为除了已存在的固定资金来源外,还应该给库区提供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聚合社会资金、移民部门筹集资金、使用移民基金银行存款利息等。其次,在后扶资金的分配过程中,存在着基层政府、原住民与移民争利的现象,宋良光(2010)认为如果将扶持款全额直接发放给移民,就可避免出现这种矛盾,但移民很可能会把领取到的钱用于不利于生产生活发展的方面。他建议把这些钱部分直接发给农户,部分用于那些移民能够直接积极参与和分享成果的公共项目中。傅秀堂、李世荣(2007)认为,要正确评价一项水电工程的实际效益,必须将后期扶持资金纳入整个水电工程项目总投资概算中,参与工程论证与经济评价。吴荣华(2003)在讨论后扶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认为后扶资金属于移民集体所有,可以让其参与某一项目(如水电站)投资入股,只有移民可以享受投资分红。

从前面的理论研究回顾可以看出,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移民后期扶持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拟从项目开发这一新视角,来探索如何对蓬安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进行规划。

三、蓬安县库区移民在后期扶持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农田基本水利设施不足,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差

现有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及部分农民生活,蓬安县库区水利设施大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维护不及时,有的已经完全损坏不能使用,有的勉强可用,其维护成本很高,有的设施不配套,遇旱时不能发挥作用等,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不便,造成农产品产量下降。基层管理不完善,使一些水利设施被盗、损坏严重。没有建立具体的管理机制,没有固定的管理人员,没有人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查,这样导致人们当没有用到设施的时候,不自觉去维护水利设施。部分较大的水利工程存在配套不全、渠道未修通等问题,有水用不上。由于长期缺乏管理,导致很多杂物落入渠道,使渠道堵塞无法使用。有的渠道已经损坏,已经无法蓄水。

2、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库区一些村组原有水源被淹,村民饮水极为困难,致使一些居住在这些村组的人只能到嘉陵江中取水饮用,嘉陵江的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饮用,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长期饮用必然会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还一些移民居住地离水源距离过远,方便程度不满足要求。此外,一些村组原有饮水设施运行时间久,缺乏维护资金,供水质量下降,引发新的饮水困难。

库区对外交通单一,仅靠公路运输保持对外交流,而且公路密度严重不足。移民村组之间的交通问题并没有解决。移民行路难的问题仍很普遍,特别是后靠安置的移民村组之间、组组之间的交通以及一些安置移民的孤岛交通困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库区移民供电主要是在前期水库修建过程中按照“原功能、原规模、原标准”的原则进行的复建,建设期电源主要依靠当地小水电实施的转供电,电力基础设施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供电量比10年前增加了4倍,由于负荷的增长损耗增加,电能质量下降,制约了当地移民经济发展。电网破旧、设备老化严重,供电半径大大高于经济供电半径,电能质量差、能损高、可靠性差,安全隐患严重。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通讯广播电视设施建设存在战线长、成本高,广电网络建设不够规范,有线电视发展缓慢,线路故障率高,网络维护管理跟不上等诸多问题。在部分靠近嘉陵江的地区,发生自然灾害无法通过广播来及时通知村民疏散,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缺少一层保障。

3、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设施落后

目前教育系统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教学和实验设备不足等问题。小学调整后,有些学校合并,导致学生上学距离较远,同时也存在教学用房、教学器材不足等问题。移民群众的业余文化单调,信息来源差,活动场地不足。村级卫生所、室,医疗设施不达标,设备简陋,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从医水平低,存在移民就医难的问题;同时村级医疗卫生点不完善,存在医疗卫生点不足或缺少必要的乡村医生。

4、再就业能力弱,收入渠道减少

水库移民多数为普通农民,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适应能力差,谋生手段少、技能单一,使得他们就业门路十分狭窄,很多都是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农村移民外迁安置后,移民搬迁前后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获得的土地资源特性、条件不同,移民劳动力的工作内容、形式、性质、强度不可避免地要进行转换,移民长期形成的人力资本受到了损失,其影响的程度、后果视安置前后的不同地域、社区、家庭而异。移民要通过参加培训或者自己进行的再学习活动,学习适合自己、适合当地条件的新的劳动技能,使得自己的人力资本获得增加。

5、移民科教水平低,素质不高,人才匮乏

移民整体素质偏低,市场意识淡薄,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村支柱产业科技含量低,科技推广不够,经济发展潜力小,后劲不足。而且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库区与发达地区的人才差距不断加大,人才资源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人才老龄化严重,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突出。移民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的比例都不高,在生产开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高素质的科技带头人十分缺乏,致使移民思维拓展不开,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能力差,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阻碍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6、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水库移民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但不可否认,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落后仍是制约这一地区工业发展的瓶颈。发展资金短缺是制约水库移民区发展的又一因素。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水库移民区的投资,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本身具有趋利性,流向那些资金利润高、工资待遇好、技术价格优、企业家报酬率高的发达地区,水库移民区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不高,相反水库移民区的资金却大量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四、基于项目开发的蓬安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规划

针对蓬安县库区移民在后期扶持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从项目开发的角度对移民进行扶持,其中项目的选择主要根据蓬安县库区移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移民专项扶持资金、600元后期扶持资金以及整合捆绑的县内其他项目,项目共分为六个大类,全部规划项目共计184个,项目总投资3502.39万元,移民专项扶持资金投资为1804.21万元。一是移民基本口粮以及农田水利项目,共规划了38个项目;二是移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规划了83个项目;三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共规划了1个项目;四是生态及环境建设项目,共规划了2个项目;五是移民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移民干部培训;六是移民生产开发,包括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等规划项目,共规划了19个项目。

1、实施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促进农产品增收,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针对蓬安县移民安置区水利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现有水利设施的挖潜改造,延伸水利设施功能,提高其综合利用水平。即通过现有引水工程渠系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进行配套及节水改造整治,并适当新建部分水源工程,使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根据库区和安置区现状,规划新建渠道3.7千米,改建渠道0.26千米,新建排灌站2座,改建整治排灌站8座,改建山塘13座,整治山塘9座及新建其它项目15宗,整治蓄水池11口。

2、通过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促进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人畜饮水、道路交通、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项目。

规划采取单户或联户打井、引泉蓄水、修建集中供水站等供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基本实现移民饮水安全,使移民安置区自来水普及率达70%以上,用水保证率达90%。

根据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交通现状,优先考虑库区公路破损路面改造,提高移民安置区干线公路等级及通行保障能力。以完善库区机耕道布局为重点,解决村道通达、通畅为目的。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物质流通的需要为原则进行统筹规划。

根据蓬安县农村电网建设实际情况,对现有电网进行改造,提高电网覆盖面,移民后期扶持重点应放在农村低压线路改造方面,实现移民安全、可靠用电,最终消除库区和安置区移民群众用户的用电差距,提高移民生活水平。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发挥农村通讯广播电视在服务“三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库区和安置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基本满足移民群众对通信和广播电视的需求。

3、实施社会事业基础建设,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在库区和安置区扶持移民建设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满足移民群众日常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针对库区和安置区移民上学难问题,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和资金渠道,满足移民子女义务教育的需要。针对库区和安置区移民就医难问题,整合现有农村医疗卫生和资金渠道,满足移民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的需要。

4、实施移民培训项目,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通过对库区移民开展种养殖和就业技能培训,促使参训移民以外出务工、就近就地转移、自主创业等方式实现就业,年人均可增收5000至10000元,是实现移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维护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稳定,外出务工人员开拓了视野,学到了先进技术的可回乡创办企业,促进一方共同富裕。

5、通过实施生产开发项目,对库区移民进行后期扶持

根据库区和安置区自然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按照“在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在农业创新上做文章,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思路,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培育特色的骨干增收产业,打造市场优势,提升竞争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引导和发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扶持有助于移民发展家庭工副业的龙头企业,稳定提高移民群众经济收入。

备注:本文数据来源:蓬安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提供的数据

参考文献

[1]张绍山.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综述[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3(3).

[2]许加君.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路径及政策支持系统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8.

[3]李杰富.水库移民后期生产扶持规划初步探讨[J].云南水力发电,2001(1).

移民开发 篇10

一、缓解南迁移民与江南土著居民之间的矛盾

为了避免中原战火的波及, 大量北方移民在短时间内涌入江南地区, 使原本安定的江南产生动荡。由于北方移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与当地人有所差异, 因此南方土著居民与北方移民的矛盾日渐激化。在北方士族眼里, 江南士族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低人一等, 而江南士族则认为北方士族是流落异地的外乡人, 并且严重威胁到他们的利益。双方的猜忌和敌对与日俱增。在所有矛盾中土地矛盾是双方矛盾的 焦点。北方移民经历长途跋涉抵达江南之时最需要的就是土地, 只有通过与土地的再次结合, 移民们才能生存下去。

为贯彻王导的“镇之以静, 群情自安”的治国策略, 如何安置好大批南迁的移民, 确保他们不再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成了东晋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当时江南有两个区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一是京口、晋陵一带, 二是浙江北部地区。但最后东晋政府选择了京口、晋陵作为移民的安置地, 其原因有以下四点:首先, 京口、晋陵地区“缘江为境”, 为移民渡江后的第一落脚点,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方便地接纳随后接踵而来的南迁移民, 免除他们为寻找安身之地而继续长途跋涉之忧。此外, 将移民安置于政治中心建康的控制范围之内是防范移民骚动减少对新生政权威胁的重要手段。其次, 京口、晋陵南接三吴地区, 三吴乃江南之精华所在, 物资充裕, 百姓富足, 如开发京口、晋陵一带会得到三吴地区的物质支持。同时随着以后开发的深入, 该地区将会成为距离都城建康最近的物资供应地, 对巩固统治大有裨益。第三, 京口“地居南北之要, 因山为垒, 缘江为境, 控扼大江, 为浙西门户”, 在东晋南朝时期是长江防线的关键点, 但地广人稀的现状成了防守的最薄弱环节, 因此亟须大量人口充实京口地区, 加强防备。选择此地作为移民的安置点顺理成章。最后, 浙北山清水秀, 风景迤逦, 地理条件优于京口、晋陵一带, 被包括谢安在内的不少头等士族垂青, 他们纷纷到此地求田问舍, 建立庄园, 自然不会允许普通移民前去那里定居。正因为如此, 东晋政府选择在京口、晋陵地区设置一定规模的侨置郡县接纳江北移民, 最大限度地将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隔离开来以减少双方的摩擦, 消除冲突隐患。东晋政府既解决了南迁移民对土地的迫切需求, 又安抚了江南土著士族, 从而换得了他们对政权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在客观上加速了京口、晋陵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为京口、晋陵地区人才的聚集创造条件

东晋南朝时期京口、晋陵地区的繁盛吸引了大批人才前来定居, 同时本地区的人才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谭其骧先生在《晋永嘉丧乱后置民族迁移》一文中指出:“南徐州所接收之移民最杂、最多, 而其后南朝杰出人才, 亦多产于是区……故萧子显称南徐州曰:‘宋氏以来桑梓帝宅, 江左流寓, 多出膏腴。’”从迁移到京口、晋陵地区的第一代移民仅有九人, 如此少的人数与第一代移民的性质和他们在政治舞台上所发挥的作用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 到了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人数迅猛增多的时候, 而且人才类型更多样, 有文官 (如刘惔) , 武将 (如刘牢之) 、文学 (如刘勰) 、儒林 (如徐邈) 、孝义 (如华宝) 、后戚 (如褚裒) 。在自然科学领域首推发明圆周率和《大明历》的祖冲之, 祖冲之祖籍范阳遒县, 后举家南渡居住在南徐州之京口。在文学领域, 原籍东莞莒县后世居京口的刘勰, 竭其一生之力编著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是我国史上第一部最系统、最完整的文论专著。还有古代诗歌总集《玉台新咏》的编撰者就是南朝时期南徐州南东海郡人徐陵, 《晋书》的主要修撰人史学家减荣绪亦是南渡后世居京口, 可谓人才济济。

三、推动京口—晋陵地区地位的提升

上一篇:营销市场管理下一篇:对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