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技战术

2024-05-17

运动员技战术(精选十篇)

运动员技战术 篇1

意识在现代球类运动训练与比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位置意识对球员的个人技术的发挥以及全队战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训练中应注重加强球员位置意识的培养,多参加一些比赛,能够培养及提高意识。训练就是为了最终能够赢得比赛,还为了对训练的效果做进一步检验。我们能够利用训练来培养基本的运动意识,然而要提高进攻的位置意识,那么就要靠比赛实践了。原因就是训练与比赛终究是不一样的,两者的不同点有:对手的特点、队员所处的环境、对抗的激烈程度等。

1 足球战术意识的涵义

1.1 足球战术意识的概念

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称为意识,意识是感觉思维等种种心理过程的总和。足球意识归纳起来解释为足球运动员对运动规律产生的自觉的认识和理解,并对客观事实所做出的支配运动员的一种思维反映过程。意识的内容很丰富,场上运动员的任何行动与意识存在着内在联系,并且非常深刻,意识指导着人的所有行动,而人的一切行动又反映意识。一个具有良好意识的高水平足球队,娴熟技术的运用与战术的默契配合方面都能达到最佳效果。要培养与提高战术意识,还应熟练地掌握基本技战术,这是提高运动员意识的物质基础。

1.2 足球战术意识的意义

运动员对足球运动客观规律的准确认识与反映就是足球战术意识,足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空间与时间上对足球知识、技术与技能的正确运用及观察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应变能力与心理活动的总和。足球战术意识的提高可经过训练与比赛来实现。它能够对足球运动作出能动的反映,且反过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足球运动的发展。它对于现代足球运动发展是很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不可忽视的,且它是对译名球员与球队成熟与否的一个衡量标准。另外,足球战术意识的好和会对球队的比赛成绩产生直接影响。

1.3 对足球技战术意识的理解

在心理学上,意识一般指自觉的心理活动,即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对于足球技战术意识,可以理解成运动员在比赛时对技战术的正确合理地运用从而使取胜目的得以达成的一种自觉心理过程。技术意识指的是人们对于足球的认识,对基本技术的理解及实际体验的心理态度。战术意识包含进攻意识与防守意识两方面。根据载体,又可将其分成功个人战术意识与集体战术意识两方面。进攻意识有:求胜、传接球、跑位、摆脱防守,射门等意识;防守意识有:盯人、抢截、协防,保护、补位等意识。足球战术意识的内涵有目的性的战术,预见性的行动,准确性的判断,主动性的进攻,积极性的防守,灵活性的战术,隐蔽性的动作,协同性的配合等八方面的内容。

2 足球战术意识的特点

2.1 自觉的目的性

在比赛中,大部分足球运动员的行为都是关系到一定的战术目的,不管是进攻或是防守均不可能与一定的具体战术目的相脱离。这种活动的目的与结果在运动员开始进行战术活动之前就以“观念的形式存在于”运动员的头脑里。运动员在进攻或防守中无论做什么运动员均是先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策略等,然后再进行进攻或防守中的动作。

2.2 行动的预见性

如今足球比赛对抗激烈,防守变化迅速,场上变幻莫测.为了使比赛中攻守的行动效果最佳,能够采取相应的对策,运动员就必须对情况的变化有所洞察,且对未来的发展有预见性,还要有各种应对方法的准备。

2.3 行动的灵活性

在比赛场上,情况变幻莫测局面繁杂,为了赢得比赛,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均应在灵活善变方面下功夫.运动员必须善于把主观或者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作为依据,对攻守的个人行动加以灵活运用及转变,而行动的灵活性指的就是进攻时机的适时掌握或者防守布局的及时有效进行;对进攻突破点的正确选择或者防守布局得恰当采取;整个队伍在攻防中的积极作用的经济与合理的组织和发挥。

2.4 足球战术意识的择优性

战术意识的择优性表现在比赛中,若出现了某一种战术局面,运动员将在若干可行的详细的战术行动方案中选择出一个“相对最好”的行动方案,这就体现了战术意识的择优选择。

2.5 动作的隐蔽性

为了对对方进行有效攻防,争取优势与主动,那么运动员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的运用方面必须是拿手的,从而给对手的判断造成扰乱和迷惑的作用,使其产生错觉,不要将自己的战术意图过早的暴露,从而赢得比赛中攻防的主动权。

3 培养技战术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战术的基础是技术,而技术在比赛中互相配合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展示就是战术。实际技战术由意识操作来指导,它的水平的发挥又是意识强弱的反映。

3.1 传授基本技术时培养意识

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应从儿童抓起。培养足球意识也应从儿童开始就让他们接受正规的足球学习,给予正确的引导,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技术。以踢足球为例:在对踢球的方法、踢球的部位进行讲授的同时要强调踢球在足球技术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无论用哪一种踢球方法,最终目的是射门得分。只有踢好球,才能攀登足球高峰,为国争光。通过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讲解和正确的示范,有助于球员建立完整的技术概念;学生通过证确的引导,观察和思维的心理活动过程,有助于提高足球意识,培养足球兴趣,进而热爱足球运动;从小立志献身足球事业,树立起为国家民族荣誉而战的崇高理想。

3.2 练习基本技术时培养意识

经过对基本技术的反复练习,动作技能就易形成。我们可以把意识看做足球的无形技术,也就是“软技术"。形成了动作技能也就形成了意识。以一些基本技术如运球过人、传球及射门的练习为例:运球过人,要求与各种假动作相结合,突破对手防守;在传球的时候,方向与落点选择是很重要的,把握好好时机与力量,力求传球的隐蔽、快速;在射门时,准备性要高,射门的力度要大,射门的角度与时机要佳,要有强的隐蔽性与突然性。经过反复练习以上所说几种基本技术,若运动员熟练的掌握了技术,那么他的控球、传接球、进攻、射门等意识就随之形成且有所提高。强化技术训练与强调意识培养相得益彰,辨证统一。

3.3 讲述战术理论时培养意识

足球竞赛的战术实践是足球战术理论的来源。在教学训练中,讲授理论是重要的教学形式。重视理论,是因为正确的理论对实践起重大的指导作用,能提高人们实践的自觉性、预见性。讲授战术理论就是为运动员战术概念的建立提供帮助,对战术实践练习有利。在战术理论教学中,培养意识较为容易进行。以边路进攻战术的讲授为例:在足球比赛中,边路进攻是常用的进攻战术之一,因为边路空隙较大,防守队员相对比较少,容易突破。可是突破之后,与对方球门又有较远的距离。通常是利用边锋运球内切射门,底线传中,中间包抄射门或切底回扣传中,跟进射门等。如果教练员运用道具、画图进行模拟演示,重复讲授,运动员通过直观感受,战术概念就容易建立。战术概念在运动员大脑中建立,然后经过思维、判断与推理的过程,运动员的意识的理性形式就容易形成。

3.4 技战术演练中培养意识

战术的基础是技术。娴熟的技术往往能演绎出精彩的战术配合。技战术的演练,是教学训练的主要教学形式。训练为了比赛,一切技战术配合的最终归宿,就是突破防守,射门得分。技战术配合默契,技战术意识就强。默契就是意识。在技战术演练中,加强培养技战术意识,能够提高技战术水平,同时可以提高队员之间的亲合力,还可以培养团队意识。以开角球为例:演练开直接长球,进攻队员不宜过早地站在门前,要成袋状站立,等球开出之后,把落点判断好,及时抢点射门。经过反复演练角球战术,不同位置的球员,均能够快速作出反应,抓住攻击点,默契的配合,将射门动作完成。经过技战术的重复演练,通过自身的感觉、知觉与表象,运动员的意识的感性形式就容易形成。

3.5 经验积累过程中提高意识

每参加完一次训练课或比赛,运动员都要进行总结,即分析与研究训练的实践或比赛,从中找出教训或经验,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可以对下一次的训练或比赛作指导。伴随经验的积累,技战术意识也会得到强化。经验的不断积累,有助于心理素质提高。

3.6 观察中积极思维———从规律中完善战术意识

时常组织运动员观摩比赛或训练。包含观看比赛录象,在观看中,要求运动员善于观察,积极思维。观看怎样处理矛盾,怎样变被动为主动,怎样对技术的合理地运用,怎样把握时机,找出规律的东西。经过观察分析,从规律中完善战术意识。

4 结论

足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运动员大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反映。足球战术意识的形成过程就是运动员对比赛攻防规律的认识和反映。因此运动员足球战术意识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在比赛中运用战术手段的能力和效果以及比赛的最终结果。就目前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状况而言,与亚洲诸强相比都不逊色,但在一些重大比赛中却屡屡失利,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备的战术意识。所以,怎样使运动员的足球战术意识的水平有所提高,并在比赛中利用较高的战术意识来将我国足球运动员的技术与身体优势体现和发挥出来,是我们今后在训练工作中应该倍加重视的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法和专家访问法,阐述了足球战术意识的概念,以及足球战术意识的特点,研究了培养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足球,战术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廷安.战术意识活动在足球比赛中的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1998,35.

[2]张廷安.足球运动员战术意识活动的基本特征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

[3]曹肇为.试论足球意识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6(3):131~132.

[4]沈贵庆.运动员的足球意识对足球空挡的控制与利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

运动员技战术 篇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kg 冠军赵帅预赛、1 /4 决赛、1 /2 决赛及决赛 4 场比赛录像进行观察,并对其和对手技术和战术运用及得分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其技战术特征,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技战术整体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结论: 1) 赵帅在技术运用主动性和得分能力上明显高于对手; 2) 赵帅以侧踢、垫步提膝、前横踢技术运用为主,以前横踢、双飞和侧踢得分为主; 3) 赵帅以前腿单一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高位技术得分能力较强; 4) 赵帅以主动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为主,反击战术运用和得分较少。

关键词: 里约奥运会; 跆拳道; 男子; 赵帅; 技战术

2016 年里约热内卢第 31 届奥运会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激烈的角逐已经落下帷幕,我国跆拳道男子 58kg 选手赵帅在巴西时间 8 月 18 日下午卡里奥卡竞技场经过顽强拼搏,最终在决赛以 6∶4 击败泰国选手汗帕,为中国代表团“踢”下里约奥运会第 19 金,同时也是我国男子跆拳道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 1 枚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跆拳道在奥运会赛场上金牌榜“零”的突破,创造了历史,极大地鼓舞了中国跆拳道的士气与信心。赵帅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能够取得冠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出色的技战术水平是其夺取冠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从这个实际问题出发,对赵帅在里约奥运会跆拳道全部比赛的技术、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其技战术运用特征及制胜关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跆拳道整体水平及备战今后大赛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以 2016 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58 kg 冠军赵帅技战术运用特征为研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以“跆拳道”和“技战术”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近7 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相关文献 243 篇,对其中有关跆拳道技战术特点的文章进行了重点阅读。另外,通过查阅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最终选取本研究相关的着作,为本文接下来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 2. 2 专家访谈法

以跆拳道专项理论为基础,围绕跆拳道项目制胜规律,针对本研究技战术指标的选取及相关问题,对国家跆拳道队总教练管健民进行访谈,根据专家的意见反馈,确定了合理的技战术统计指标及研究思路。

1. 2. 3 录像观察法

通过英国广播公司( BBC) 奥运频道对里约奥运会跆拳道男子 58 kg 选手赵帅预赛、1 /4 决赛、1 /2 决赛和决赛共计 4 场比赛录像进行了下载和储存,并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统计数据前对技战术指标进行了明确界定,并且由 2 人分工的形式,利用“暴风影音 5. 0”软件结合定格、慢放和回放等方式对数据进行了统计。运动员信息见表 1.

1. 2. 4 数理统计法

采用 Excel2011 软件对比赛中赵帅技 战 术指标进行 储 存、分 类 和 汇 总,并 采 用Spss17. 0 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赵帅各回合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统计结果显示( 表 2) ,赵帅除了在第 3 回合与对手技术运用次数相差不大之外,在第 1 回合、第 2 回合、总数及平均数上均明显超过对手技术运用次数,因为在第 3 回合往往处于优势的选手会选择拖延时间或消极比赛的方式来取胜,加上体力消耗较大,因此技术运用数量往往不如之前 2 个回合高。从赵帅 3 回合的技术运用数据来看,并不存在第 1 回合和第 3 回合运用次数少,第 2回合次数多的“橄榄形”的变化特点[1],而是在第 1 回合就高于后 2 个回合,同时在第 1 回合比分明显领先于对手,说明赵帅在比赛中主动性与积极性极强,在开局阶段就建立自己在赛场上的主动权,掌控比赛节奏,使对手在后 2 个回合一直处于被动的比赛状态。另外,赵帅在每回合比分以及综合、平均分上也明显高于对手,这说明赵帅在技术运用的主动性、能动性、得分效果上有着明显优势,这也是赵帅在本届奥运会上能取得冠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跆拳道是以互相击打对方有效区域( 电子护具包裹的部分) 为得分手段,以技术为核心,得分有力、清晰准确的对抗性项目[2].通常认为,在跆拳道比赛中,出腿的次数越多,就越有机会创造出更多得分机会,掌控比赛的主动权,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赵帅身高 1. 88 m,与同级别选手相比,具有明显的身高腿长优势。一般来讲,下肢越长,击打距离就越远,就越有最先接触对方有效部位的优势,身高越高,重心就越高,就更有机会击打对方的头部。另外,加上赵帅本身身体素质过硬、速度快、反应灵敏、身体对抗能力强等特点,可以使赵帅在比赛中保持较高频率的进攻,不断限制对手动作,掌控比赛的主动权。

2. 2 赵帅得分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通过对比赛录像的观察以及与相关专家的访谈,将跆拳道得分技术分为横踢、下劈、侧踢、双飞踢、勾踢、旋风踢、后踢、拳和垫步提膝。由于横踢和下劈在前后腿上具有明显的技术区别,因此本文将其分开进行统计。垫步提膝在电子护具应用以后,被大量地运用到比赛中,虽然不能直接得分,但是在比赛中具有限制对手进攻和防守等作用,因此,本文将其纳入技术统计之中。

统计结果显示( 表 3) ,侧踢、垫步提膝、前横踢、后横踢和前下劈是赵帅在比赛中运用较多的技术动作。这类技术动作有着速度快、路径短、攻防转换速度快、得分效果好及破绽少等特点[3],既可以用来作为进攻的主要切入手段,也可以用来干预与破坏对手的进攻,从而起到一定的防守作用。例如,赵帅在比赛中频繁采用侧踢技术控制与对手的距离,采用提膝动作破坏对手的动作路径等。而旋风踢、后踢、后旋踢、勾踢、拳等技术在比赛中运用较少,此类技术虽然分值较高,但是由于动作结构复杂、旋转幅度大、动作完成时间长、重心起伏大、易倒地等缺点,对于身材较高的选手来说,更不易控制且有效得分部位暴露时间较长,尤其是在 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中,对手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倒地的情况一律给予警告的判罚。因此,赵帅在比赛中选手尽量不采用该类技术动作,减少意外失分的因素。

在得分方面,赵帅主要以前横踢、双飞踢、侧踢、前下劈和后横踢为主,其他技术没有得分。赵帅在比赛中虽然大量运动侧踢、提膝等动作,但是得分不多,仅有 4 分,主要是因为在比赛中,侧踢和提膝动作主要是用来调动和控制对手,利用前腿技术调整自己与对手的距离,当距离和时机合适,采用横踢、下劈或双飞等技术进行得分。

自从 2009 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对跆拳道比赛采用了电子护具,跆拳道后腿技术运用的比例就大大下降,程磊等人对 2006 年全国锦标赛男、女技术运用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横踢技术是跆拳道比赛中的核心技术,并且后横踢技术占到横踢技术运用的 90%,侧踢技术仅占 1. 87%[4].而陈有忠对新规则下跆拳道比赛技战术进行分析发现,前横踢、侧踢等技术的占主导地位,而后横踢使用率明显下降[5],与本文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充分说明前腿技术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条件下的重要地位。从赵帅技术的运用和得分情况也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前腿,后腿技术运用和得分均较少。

后腿技术相对前腿技术幅度大、力量强、击打效果好,在传统护具比赛中,后腿横踢是运用最多、也是得分最多的技术动作,但是后腿技术身体转动幅度较大、动作路径远、调整时间长、易失分,因此,在当前比赛中被较少地运用。而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条件下,躯干部分采用力度感应的方式计分,头部得分尺度为“接触”,合法的技术碰到头就能达到得分标准[1].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运动员会尽量减少自己的身体转动幅度,减少有效部位的暴露时间,尽量采用重心平稳、身体幅度小又能首先接触目标的前腿技术进行攻击,这样既降低了丢分的可能性,又能取得良好的得分效果。赵帅在比赛中就是充分利用自己身高腿长的优势,大量运用用前侧踢、前横踢等技术,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对对手进行牵制。

2. 3 赵帅单一技术与组合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所谓单一技术是指运动员在一次攻防过程中仅完成一次击打的技术,而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在一次攻防过程中连续完成至少 2 次击打的技术,也称为连续技术。组合技术在一定程度可以反应出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成熟程度,也是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重要得分手段之一[6].

通过对赵帅( 表 4) 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运用进行统计发现,赵帅单一技术运用数量高于对手,组合技术运用与对手相当,单一技术在整个技术中所占比例也较高,说明赵帅与对手在技术上以单一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从得分角度来看,赵帅单一技术得分17 分,对手 10 分,组合技术赵帅 10 分,对手 0 分,可以看出赵帅在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优势,得分以单一技术为主,组合技术为辅。对手得分全部来自单一技术,组合技术没有得分,说明对手在与赵帅比赛时组合技术运用不理想,同样也说明赵帅对其组合技术限制取得较好的效果,破坏其连续技术的运用。另外,由于在奥运会比赛中,参赛选手水平较高且相近,加上国际赛事中同级别选手交手频繁,相互之间技术特点较为了解,彼此在技战术运用上构成限制,导致选手之间动作较为谨慎、单一。

赵帅组合技术运用相对较少并不意味着其组合技术水平不够,而是跆拳道是一项以合理、有效的.技术击打对方有效果部位得分而取得胜利的比赛项目,盲目地使用单一技术或组合技术都未必取得有效的得分,只有在恰当的情况下实施合理的技术,才能有效得分。

2. 4 赵帅中 - 高位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中位技术是指在跆拳道比赛中,运用踝关节以下的部位对对手的躯干部分进行攻击的技术,而高位技术则是对对手头部进行攻击的技术,也称为击头技术[7].从表 5 的数据可以看出,赵帅中位技术运用294 次,高位技术运用48 次; 对手中位技术运用 273 次,高位技术运用 55次。从运用数据上来看,对手在高位技术上高于赵帅,而跆拳道比赛是通过击打对方有效部位才能得分,并不意味着运用次数越多得分越多。从得分情况来看,赵帅中位得分 12 分,高位得分 15 分,而对手中位得分7 分,高位得分3 分,可以看出对手主要得分集中在中位,而赵帅在中位和高位均有较高的得分,明显高于对手,可见,出色的高位击头技术是赵帅本届奥运会取得冠军的关键。

我们通过比赛录像可以看出,赵帅击头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利用侧踢和垫步提膝调整与对手距离,然后变换技术动作击头; 2) 利用身高优势与前腿技术限制对手动作,迫使对手发动进攻,然后迎击击头; 3) 直接击头,这种方式由于动作直接,缺乏隐蔽性,往往成功率不高。高位技术虽然有着分值高、力值低、得分相对容易等优势,但是由于其本身动作路径较长、身体重心变化大、支撑腿稳定性差、时机捕捉更困难等问题,导致高位技术在比赛中直接得分相对困难。因此,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运动员单腿支撑下的稳定性训练,利用步法和假动作增加高位技术的隐蔽性和变化性来提高高位技术击打的成功率。另外,建立运动员强烈的击头意识,使击头技术在比赛中常态化,打破传统的击打躯干的条件反射,减少击头失误后的心理负担,形成一套以击头为核心的技战术意识也是极为重要的[7].

2. 5 赵帅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战术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了获取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8].跆拳道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格斗项目,双方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不仅是技术和身体的对抗,同时也是战术之间的博弈,战术实施的合理性会对比赛的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按照跆拳道比赛的攻防状态,可以将跆拳道战术分为主动进攻战术、迎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

由图 1 的数据显示可见,赵帅在比赛中主动进攻战术运用224 次,明显高于对手,而在应技战术和反击战术低于对手。主动进攻战术是赵帅主要战术方针,其具体表现在运动侧踢和提膝动作主动进攻,身体重心微微向后,一方面利用自身优势极好地控制了与对手的距离,让对手处于自己合适的进攻距离; 另一方面,迫使对手采取进攻,再采用迎击的方式进行得分。

主动进攻战术是积极主动的,而防守反击的消极被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主动进攻次数越多,就越有机会创造出得分机会,同时也给自己增加心理上的优势。而防守反击战术就相对被动,只有等对方进攻时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缺少对比赛过程的掌控,且在电子护具比赛中得分不高。在格斗类项目中,有一句老话叫做“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不断地高效进攻,才能提高得分的机会[9].高水平跆拳道比赛中,尤其是优秀运动员采取主动进攻的比例远远高于反击的比例,在当代跆拳道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10].而迎击也称为直接反击,主要针对对手在进攻的同时防守意识也会降低。成功的迎击战术不仅可以得分,而且能够破坏对手的进攻节奏,是非常经济的打法[11].

由图 2 的统计数据可见,赵帅主动进攻战术得分14 分,其中击腹 8 分,击头 6 分; 迎击战术得分 12 分,击腹 3 分,击头 9 分; 反击击腹得分 1 分。对手主动进攻击腹得分 1 分,迎击击腹得分 6 分,反击击腹 1 分。从对比数据中可以看出,赵帅在主动进攻和迎击上存在明显的优势,特别是主动进攻击腹、击头和迎击击头方面,明显高于对手的得分,说明赵帅在战术安排中以主动进攻战术和迎击战术得分为主,反击战术得分较少。

主动进攻和迎击是赵帅在本届奥运会主要的战术手段,使其充分掌控比赛的节奏,限制对手技术动作的发挥。通过与专家交流发现,赵帅的战术安排可以分为 2 类: 第 1 种是主动进攻,采用大动作幅度,以直接得分为目的,是通常理解下的主动进攻战术; 第 2种是利用自身优势,如身高腿长、速度快、灵敏等特点,采用动作幅度较小的技术,如侧踢、垫步提膝等,不断进攻来干扰对方,这种进攻不以得分为直接目的,而是扰乱对方的比赛节奏,影响对方技战术的发挥,迫使对方发动进攻,再采用迎击或反击的方式得分,属于战术性极强的进攻手段,通常第 2 种方式得分效果更好。但是这种战术实施条件是建立在丰富的大赛经验以及扎实的技战术储备基础之上的,需要运动员对距离、时机有较好地把握,在高水平比赛中较为常见。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1) 赵帅相比其对手在技术运用的主动性与得分能力上有着明显优势,在第 1 回合和第 2 回合技术运用数量明显高于对手,第 3 回合与对手没有明显差异。赵帅在第 1 回和第 3 回合得分较多,第 2 回合得分最少,在首回合就建立比分上的领先优势,掌握赛场主动权。

2) 赵帅在技术运用上以侧踢、垫步提膝和前腿横踢为主,旋转技术和拳运用较少; 在得分上依次为前横踢、双飞踢和侧踢、下劈和后横踢,旋转技术、勾踢和拳均为得分。

3) 赵帅在技术运用和得分上以单一技术为主,以组合技术为辅; 在中、高位技术运用上以中位技术运用为主,中、高位技术均有较强的得分能力,其中高位技术是其制胜的关键。

4) 赵帅战术运用以主动进攻战术为主,反击战术运用较少; 战术得分以主动进攻和迎击战术为主,反击战术得分较少,特别是主动进攻战术击腹以及迎击战术击头的得分能力较强。

3. 2 建议

1) 建议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使运动员建立开局积极主动的比赛意识,提前确立比赛的领先地位,并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控制比赛节奏,增加比赛胜率。

2) 注重运动员侧踢、垫步提膝与前横踢技术在比赛中的应用,加强单腿支撑下的稳定性训练以及单腿连续击打的能力,建立击头意识,突出高位技术在比赛中的得分能力。

3) 突出主动进攻战术在比赛中重要地位,采用主动进攻战术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 ,形成以主动进攻战术为核心,多种技战术手段并用的战术思想。

参考文献:

[1]林大参,高志红,吴建忠。 新规则和电子护头下跆拳道比赛击头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5,51( 6) : 103 - 107.

[2]刘卫军。 跆拳道[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大庆。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现状研究[D].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2010.

[4]程磊,潘慧炬,毛旭江。 2006 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 ( 4) : 133- 135.

[5]陈有忠。 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6 ( 6) : 73- 76.

[6]毛爱华。 我国女子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术运用的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3,49( 5) : 112 -118.

[7]桥长泽,李来。 伦电子护头使用下跆拳道击头技术的攻防理论体系[J]. 中国体育科技,2016,52 ( 3) : 124- 131.

[8]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9]张辉,樊庆敏,藏广悦。 第 29 届奥运会拳击比赛技战术得分特点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 ( 6) : 77- 81.

[10]刘宏伟。 论跆拳道的进攻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 5) : 123 -125.

运动员技战术 篇3

关键词 摔跤 运动员 身体素质 技战术

一、身体素质训练要点

摔跤运动员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同时,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也非常重要。在训练中要认清各项素质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

力量素质。对摔跤运动员的力量要求是多方面的,要有一定的绝对力量,还要有爆发力和重复用力的耐力及用力的持久力。在力量训练中,要从一般力量和专项力量两个方面进行。在训练中要尽最大可能提高一般力量,因为其是在摔跤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决条件,而且还应该在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保持好一般力量。

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运动素质的灵魂,是各项运动不可缺少的素质。在摔跤运动中,利用速度爆发力,为战胜对手争取时间起到了关键作用。速度在摔跤运动中体现为快速能力,基本表现形式有: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它是人体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摔跤专项能力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或影响着运动水平的高低、竞技能力的强弱和比赛成绩的好坏。

耐力素质。耐力是指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耐力素质对摔跤运动员影响非常显著。摔跤比赛中双方斗智斗勇体力消耗非常大,坚持到比赛结束需要良好的体力。也就是说,在摔跤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只有当耐力保证完成动作需要的条件下,才能取得成功。

柔韧、协调素质。柔韧性、协调性训练,主要根据专项技术动作的要求,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協调能力。通过训练可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提高功能肌和对抗肌之间转换的协调性。完成摔跤技术动作幅度较大的关节,主要有颈、肩、腰、膝、髋,也是摔跤运动柔韧协调的主要关节,这些关节周围肌肉的柔韧协调能力十分重要。加强柔韧素质训练,对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动作幅度以及预防运动受伤都是有益的。

二、技术训练要点

摔跤运动的基本技术,根据把位和动作技术轨迹变化的不同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站立技术和跪撑技术,通过训练,要求运动员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运用有 20个以上的单个技术动作。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把位特点和实战、比赛中的形势变化,以及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相互连贯,或以其中一个主要动作为主,再配合其它动作进行有效连接。

摔跤项目的技术特点表现为组合性和不规律性。随着摔跤项目竞赛规则不断改变和完善,比赛中积极主动的运动员受到鼓励,消极防守的运动员处在被动地位,比赛变得更加紧张,对抗更加激烈,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在高水平的比赛中使用单一技术动作获得成绩的难度比较大,只有在全面熟练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类型的技术加以组合再熟练,形成自动化,也叫绝招技术,这样才能在比赛中运用自如,战胜对手。

摔跤技术动作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规律性。摔跤技术水平的高低,是通过不同的对手来体现,为此,要求运动员对待不同的对手采用不同的技、战术进行比赛。同样一种技术,在面临不同情况和不同的使用时机 ,而运用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动作幅度有大有小、身体姿势有高有低、动作发力有前有后。另外,比赛中使用技术需要声东击西、真假结合、虚虚实实,以获得比赛最后胜利为最终目的。

三、战术训练的要点

摔跤是直接对抗运动,摔起来速度快,变化多,比赛的胜负不但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体能和技能,还取决于良好的战术手段。摔跤的战术训练就是要使运动员熟练掌握各种战术,并在比赛中,针对不同对手和场上情况,施展不同战术,战胜对手,取得理想的比赛结果。在比赛中如何正确运用战术,要掌握好使用战术的要点。

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冷静的头脑,这是运用好战术的前提。如果摔跤的技术很好,但在比赛中惊惧、萎缩、激动、慌乱、失望,那就不能很好地运用战术。要想战胜对方,必须把自己的技术、战术和意志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制服对方,因此,要善于利用对方的不良情绪、心理状态战胜对方。同时,在摔跤比赛中运用战术心理手段,还可采用以下几点:“知己知彼,以已之长,攻彼之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先发制人”,“诱使对方麻痹大意,给对方以心理负担”,“消耗对方的精力,保持己方稳定情绪”。

发挥自己的特长。在运用战术时,要发挥自己的优点,攻击对方的缺点和弱点。如身材高大的人对身材矮小的人,要发挥臂长、腿长的特点,争取抓住对方,而不让对方抓到自己或靠近自己;身材矮小的人要争取接近和抱住身材高大的人,使他无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如果对方的技术好,力量大,要设法躲开对方抓握,消耗他的体力,然后发挥自己的优势,快速地、灵活地进攻对方,使对方被动。

青少年花剑运动员技战术训练探索 篇4

战术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战术是对抗性项目中的灵魂和动力, 并且是成功的关键, 其重要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超过了技术的作用。战术意识的培养和战术运用能力的提高, 除了在比赛中不断摸索和实践总结得以提高外, 还必须在训练课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和强化。如何在战术训练课中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 对每一位教练员来说都是一个值得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二、战术和战术意识的定义

战术是指运动员根据比赛的双方情况, 正确地分配力量, 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和技术特长, 限制对方特长, 争取胜利的比赛艺术。战术意识则指运动员观察形势, 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方相对力量和意图,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对其他影响实战的因素的估价, 经过权衡得出明确结论的能力。

三、战术分类

(一) 基本战术。

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适合自己特点的战术。每个运动员的基本战术是不同的。

(二) 针对性战术。

根据某个对手或某种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能抑制对手特长获取场上主动的战术。一名优秀的青少年花剑运动员应该具备全面熟练的基本技术, 不能有明显的技术漏洞, 才能有能力为他的战术服务。他的战术方案不能超过自己的技术动作所能达到的限度。所以低水平的运动员只能采用基本战术, 随着他的基本技术能力的提高, 才有可能采用各种针对性的战术。

(三) 截击技术。

截击技术出现在击剑技术较强的欧洲国家, 从技术特征上看, 该技术属防御技术类型, 以后发制人为主。且随着进攻技术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截击”技术又有了全新的理解, 那就是“截击”不仅仅是一种防守的技术, 同时也是进攻技术, 是两者合二为一, 相辅相成技术。我国花剑选手模仿欧洲选手的“截击”技术, 在自己亚洲人身体的身体条件及特征基础上, 形成了带有特色的“截击”技术。目前, 花剑比赛中“截击”技术已经成为主要得分手段, 并在我国选手的防守中大量采用。在悉尼奥运会上, 我国男子花剑成功地登上了亚军宝座, 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3名队员在“截击”技术上发挥得很好, 才取得骄人战绩。“截击”技术是指运动员在场中相互移动过程中, 用手中剑去击打另一方队员的剑, 取得主动权后, 采取合适的动作击中对手的有效部位的一项技术。

(四) “截击”动作有利于连续交锋。

击剑比赛距离较近, 剑尖细小, 场上双方攻防转换较快、交锋激烈、对速度和力量的连续性, 要求很高, 在场上队员的注意力不仅要高度集中, 还要具备良好的战术意识, 身体手脚的配合、以及体力, 所以合理地分配体力, 讲究动作的有效性, 从“截击”角度上, 完全合乎要求, 花剑比赛中的侧身抢攻、下蹲抢攻、与“截击”不同, 没有主动权, 还改变身体状态, 影响下一个动作的连续。而“截击”则可以使他不必改变身体状态, 只要“截击”成功, 无论是进攻或防守, 都有主动权, 如果被对手反“截击”, 则可以连续交锋, 继续抢占主动权取得比赛胜利。

四、战术训练 (如要求双方运动员在限制一定距离的时机进攻和抢攻)

第一, 教练员要求在实践情况下采用在端线附近的对攻中的转换战本战术进行反复的指导练习, 主要练习在各种进攻战术的转换。如要求一方运动员模拟某一抢攻型对距离、时机、节奏和出剑速度及攻击点几个手而另一方运动员采用简单进攻破反攻配方面进行变化, 使运动员在完成练习的过合第二意图反还击的针对性战术;等等。

第二, 教练员模拟各种对手和情况, 指导按规定战术得分者一剑算半分;或由两名运动员进行各种针对性战术练习, 使运动场外运动员担任临场战术指导, 教练员中员对各种针对性战术有所了解和逐步适应途叫暂停, 让其面授机宜, 根据具体情况熟练运用。

五、战术训练课前的准备工作

教练员要对自己每个运动员的情况作详细的分析研究, 为每个运动员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基本战术, 并及时与运动员进行沟通, 取得共识。因为教练员的观察分析与运动员自己的感受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教练员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运动员身上, 运动员由于受训练和比赛经验不足所限, 分析判断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应随着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认识, 这样才能提高战术训练课的质量, 比赛中教练员的洽场指导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否则运动员会觉得教练员的分析指导并不对自己的路子, 从心理上就会产生抵触情绪, 在行动上就会抗拒执行, 教练员也会因运动员不听从指导而感到十分恼火。

六、战术训练课的实施过程优点

由于对手的不同变化, 个别课安排情况需要有针对性。

第一, 由教练员讲解本堂战术训练课的具体内容、目的和要求, 使运动员明确练习的控制。重要性、为什么练、练什么及怎么练。缺点:仍与实战有一定距离。

第二, 通过个别课、双人练习和实战来反复练习运用和熟练各种战术。

第三, 结束时要对训练课的完成质量进行总结, 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为下次训练课做好准备。

青少年花剑运动员技战术运用概况:现今青少年花剑运动员运用技战术并不丰富, (以我塘沽区青少年体校花剑队的情况为根据) 主要原因:一是训练时间短, 没有长时间的系统训练, 对击剑认识不够, 导致不理解技战术的合理运用。二是训练的年龄小, 年龄主要分布在10~15岁之间, 思想上达不到理解技战术的意义。

七、训练和比赛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教练员和运动员双方都必须充分认识到增强战术意识和能力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的重要性。

在理论上学习各种战术的基本知识, 提高战术理论素养, 激发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战术训练课能达到“练为战”的预期效果。

(二) 通过录像和现场观摩高水平比赛及比赛后的及时总结。

对高水平运动员成功的战术运用和灵活的临场战术转换能力有一个生动直接的感性认识, 避免了纸上谈兵和空口说教, 对拓宽运动员的战术思路有很大好处。

(三) 对不同水平、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运动员的战术训练要不同对待。

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 以达到不同的目的, 不能搞一刀切, 只要教练员积极开动脑筋, 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手段是可以不断变化、发展和充实丰富的。

(四) 增强临场判断能力。

教练员在比赛中临场指导应侧重于战术意图和战术转换方面, 而具体的技术运用则主要靠运动员的临场判断来完成。

摘要:本文对击剑运动员如何在教练员的指导下, 运用花剑技战术训练的分析, 指出不同水平的运动员采取适合自己特点的战术训练, 充分发挥自己的身体特长和技术特长、抑制对手特长获取场上主动的技术。

关键词:青少年,花剑运动员,战术训练

参考文献

[1] .刘晔.对击剑运动员视觉动作反应能力的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1998

[2] .马文波, 孙东军.击剑运动员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J].辽宁体育科技, 2004

[3] .舒建平.对我国高校击剑运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足球运动基本战术 篇5

1、个人战术(1)跑位

跑位是比赛中队员在无球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的跑动,为自己的或同伴创造进攻机会的行动 足球中的基本跑位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1。套边跑,就是跑位队员从持球队员身后插入外侧的跑动。这种跑动方式常常被用在边前卫和边后卫的配合中,当边前卫拿球时,后卫利用对手上前防守背后留下空当的时机,从边前卫身后插入助攻。此战术在注重边路进攻的球队中经常可以看到。卡洛斯、卡福、格罗索都是套边的好手。

2。身后跑,就是进攻队员插向防守队员的身后。此种跑位方法在足球比赛中经常在中路配合进攻时被前锋队员多利用,当前锋插向防守队员身后时,中场队员看准时机将球塞给前锋队员,前锋就此直插对方防守要害,给对方以致命打击,由于中路是各个球队的防守要地,每个球队都会囤积重兵防守,所以这种直塞的成功率一般不会很高,需要跑、传队员间要有很好的默契。

3。斜线跑,是指近似球场对角线的跑位。斜线跑分向外斜线跑和向内斜线跑。向外斜线跑的主要目的是在一边进攻无法进行的情况下,将球转移至防守薄弱的另一边。记得中超联赛北京国安主场战胜大连实德队时北京队的小马丁打进的第一球就是通过此种战术配合完成的。向内斜线跑主要是在反击中跑位队员向拿球队员靠拢时所才用的战术。

(2)传球

传球是整体战术配合的基础,是组织进攻,变换战术,迅速逼近对方球门,创造射门机会的主要战术方法

传球的基本因素包括准备确、力量、时机、晃骗、角度。

传球的原则:能射不传;向前向对方身后传;向前向同伴脚下传;向前向两侧同伴转移传;横传或回传。

传球要求:把握传球时机、落点、分量。快传球、传快球、传好球。

传球的注意事项隐蔽意图。动作快速、简练、多变。注意转移传球。根据比赛情景决定传球状态。(3)选位与盯人

选位是防守队员根据位置职责和临场情况,选择适当的防守位置。盯人是指在正确选位的基础上,对防守的对手实施监控或严密控制其进攻行动

选位的基本原则是,每一防守队员在本方失球后应尽快回位并应站在进攻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的连接线上。合理的选位不仅有助于个人防守行动的效果,而且它也密切联系着整体布局的合理程度,对防线的稳固性起着重要作用。

选位的基本要求是,由攻转守的选位必须及时快速,每一防守队员间必须根据对手情况保持适宜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提供保护和有效补位的基本条件。

选位合理性对一个队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而最关键点则是:由攻转守意识和整体防守意识。选位合理性与选位基本原则是不可分的,但它更取决于防守队员因情而宜的灵机运用。一般来说,只要善于把握原则而又不受原则的束缚时,才有可能在该方面运用得十分

而盯人方式主要有紧逼盯人和松动盯人两种。紧对盯人一般适用于禁区地带或盯接近球的进攻队员。松动盯人一般是适用于盯离球远的队员。在运用盯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防守者必须根据球的位置站位于被盯者与本方球门线中点之间的连线上,并根据比赛情况,保持与球的适当距离。

B防守者在盯人中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洞察周围局势,以便提前有准备地干扰被盯者接球或处理脚下球。

C盯人者通常在固定的被盯者或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为了防止盯人的员失,每一盯人者除了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外,必须具备补漏意识和能力,以便在同伴失职后仍能保证整体防守的有效性。D盯人者应当具备随机应变能力,当同伴防守吃紧时可见机采用夹击、围抢,当周围有球可断截时,应善于主动出击,各负其责是盯人成功的基本条件,而同伴间灵活、主动积极地协作,更能 提高盯人防守的效益。

E盯人者在运用抢截技术时,必须谨慎小心,因为一旦失误,往往就会给本队带来以少防多的被动局面,给同伴增加压力。如果抢截失误,该队员应即刻回追。

F盯人防守对体力的要求往往很高,盯人者必须根据自己体力状况,采用合理盯人形式。当体力不支时,可适当地减少盯人中的争抢,多用盯绪来达到防守目的。

2、局部战术(1)2过1 顾名思义,“二过一”是两个进攻队员,通过传球配合突破一个防守队员。“二过一”是集体配合的基础,可以在任何场区、任何位置上运用这种方法来摆脱对方的抢截或突破防线。“二过一”是进攻的两个队员之间相距10米左右,进行一传一切的配合。要求传球平稳及时,一般多用脚内侧、脚外侧等脚法,传地平球为主。传球的位置,尽可能是接球人脚下或前面二、三步远的地方。具体方法有:直插斜传二过

一、斜插直传二过

一、斜插斜传二过

一、回传反切直传二过一。

(2)传切

传切配合:指控球队员向防守队员身后空隙传球,另一名同队队员越过防守队员,切入得球的默契行动。要求:①控球队员要掌握好传球时机,做到球到人到;②切入队员插上要突然快速。

(3)保护

保护是指在逼抢持球对手的同伴身后,选择适当的位置斜防并阻止对手突破的战术配合行动。保护要求:

A保护队员与避抢队员的距离是动态变化的。后场3-5米,中前场4-8米;对技术队员应近些,速度队员应远些。

B保护队员选位应根据临场情况随时调整角度。同伴堵内放外,应选择角度偏向外线;堵外放内,应选择角度偏向内侧,形成夹攻之势。

C考虑双方队员人数对比。二防一,应全力保护同时,积极夹击。二防二,既要保护同伴防突破,又要兼顾自己盯防的队员。二防三,延缓对方的进攻速度,对队友争取回防的时间。D保护队员还要通过语言指挥同伴抢截和选位,让同伴知道自己的位置。

(4)补位:

补位是指防守队员间的互相协助的防守配合行动。要求:A防守队员能自己赶上对手时,一般不交换防守(补位)。B补位应在临近位置的两名防守队员进行补位,尽量避免牵动其他防守队员;C应首先补救罚球区前附近要害地区出现的漏洞。

3、定位球战术(1)任意球战术

① 任意球进攻战术:任意球进攻,特别是前场任意球进攻,是当今足坛破门得分的最锐利的武器之一。在比赛中常用的进攻方式有壬种:一是直接射(直接任意球);二是两人配合射;三是三人或三人以上配合射。

任意球进攻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队员特点和场上的具体形势。一般来说,在发任意球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任意球机会在高水平比赛中甚为难得,组织进攻必须考虑周密,认真对待,力争成功。第二,任意球进攻时,任一队员只要有可能直接射门就应直接射门,不必耍弄华而不实的骗术。第三,任意球进攻过程应尽可能快速,每一队员都应尽量排除不必要的传、带球。

第四,发任意球前,场上每一队员应根据位还特点和赛前布置及时到位,做到既有计划准备,又尽可自决这。

第五,前场任意球失败后,每一队员必须迅边回位。

任意球防守战术:当对方在中后场发任意以时,防守队员需要很好地组织和站位。如果在前场发任意球,则必须要排人墙。排墙队员的人数取决于球所处的位置。一般来说,球在球门正中方向,排六名队员;球与门成70度左右。“排五名队员;球与门成40度左右,排四名队员;球与门成20度左右,排两名队员。每个队员也可根据攻守双方队员特点和防力及场上具体情况做适宜的增减。在排入四时,一般第一个队员应站在球与近门柱的达线上,若为防止对方弧线射门,可指定越墙的第二个队员站在此连线上。人墙的第一个队员为能精确地站位,他应与守门员保持联系。此外,该队员的身材应高些,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球门近角上端。每一排培队员必须贴紧站立,以防球从人缝中穿过球门。球门近角由”墙“封堵,守门后站在挨门远角并保证能观察到踢球队员及其附近队员的活动。

排墙队员以外其他队员的站位原则:一般是头球好的防守着盯住对方空中争项能力强的队员;中锋盯住对方标上的盯人中卫或拖后中卫;其余队员或者盯住自由进攻者或站在墙的侧后起保护作用;另外派一名速度较快且这以们熟的队员站在中线附近准备反攻;一旦格下球,应尽可防迅激发动快速反击。任意球中也包含”点球“,在罚点球时,进攻队员应注意补射,守门员应注意脱手 或碰球门往反弹后的第二动作,其他防守队员应注意在守门员脱手或磁球门柱反弹回来后冲上解困

(2)角球战术。

①角球进攻战术:角球如同任意球一样,也是易于破门得分的锐利武器之一。在组织角球进攻中,站位的基本原则是,队员分布禁区内和附近区域,力争获得更多的进攻点。对于站位形式有:一是以球门区近创角、罚球点和罚球区远角的三点所构成,形成进攻的宽、深度。二是略居第一条线之后,以便获得同伴国踢球和对方顶出的短距离球。有时角球进攻中根据战术需要,角球区附近也站一名队员,他或为短传配合或为诱惑防守者,分散中路防守的注意力。角球进攻的方式通常有四种:一是内弧线球至近球门柱或远球门柱。二是外弧线球至近门柱或远门柱。三是低平球或高吊球至近球门柱或远球门柱。四是短传配合。

在选择采用以上哪种角球进攻方式中,首先需考虑的是对方队员和本方队员特点以及对方站位形式。一般说来,当防守者具有强于本队的空中争夺能力或队员集中于门前时,最好避免直接长传至门前。此外,角球进攻方式还需要考虑到阳光、风力等气候因素。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角球进攻方式应尽可能有变化,因为只有不断地变化,才可造成守方防不胜防,措手不及。在各种长传球至门前时,如果没有直接顶或射门的机会,触球者应通过头或脚把球传给位置较佳的同伴。由于角球进攻时大多数队员任上前场,因此,当对方从角球进攻中抢了球时,每一队员要及时回搬到位,以防对手快速反击。②角球防守战术

在角球防守的成败因素中,站位和盯人是重要的环节之一。对角球站位和盯人一般应掌提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守门员站在靠近远例端门往附近。这种选位主要是便于观察场上情况和出击。

第二,一名防守队员站在近端门往。他可以封住前角。防止进攻者发内旋球射门和限制近角附近进攻队员仍战术行动。

第三,发角球同侧的一名边锋防守队员,一应站在发角球队员的前面。他可以阻止或至少干扰对手发快速的低平却、迫使对方发高球。而高球对守方队员,包括守门员是极为有利的。第四,空中争顶能力强的防守队员盯住头球好的进攻队员。

第五,一个决而运球技术好的队员站在中线边上,他的主要任务是在本方抢下球后作为”目标人“接球,超对方防守没有组织好之前,发动快速进攻。

第六,其余队员根据本队战术思想和未被盯进攻者的站位情况,分别选位和盯人。

掌握好正确的站位和盯人的原则是有效防守的基础,但为了保证好的站位和盯人表现出实际效 果,角球防守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每一盯人者与被盯者的距离应保持适当。一般说来,他应尽可能站在既能观察到对手和球,同时又能抢先于对手之前接触球的位置。

第二,当对方发球时,每一防守者切勿把目光集中于球上而忽略了被盯者的行动。

第三,由于角球攻守中,门前攻守队员较多,防守者在触球时应尽量干净利索地处理球,较少或不带球,以免因控制球失误而给球门造成危险。

第四,在门前争夺中,防守者既需勇猛,但又要小心,以防犯规而造成悔恨不及的罚点球。第五,在抢下球后,拿球者应尽快发动进攻,其余队员应迅速跟上。

7、整体战术:(1)中路进攻。

中路进攻通常是指进攻最后阶段发生在前场中间区域的进攻。中路进攻形成的渠道,一般也来自于中路直向推进和边中转移两种形式。中路进攻特点一般说来比边路进攻更具有威胁性和直接性。由于中路往往防守人员密集,以致进攻有效性的难度很大,但若一旦成功,则威胁效果更大。中路进攻结束方式有多种多样,要求队员必须掌握以下几种常见形式: A运球推进中远射。B个人运球突破射门。

C局部各种2打1和3打2快速配合射门。D包抄传中球射门。E战机不适向两翼分球。F中场队员插上射门。G任意球直接或配合射门。

(2)边路进攻

一般是指进攻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前场禁区线以外靠近边线区域的进攻。边路进攻的的发起、推进通常有两种渠道: 一是进攻过程始终沿边路而行;二是通过中路转移至边路。边路进攻打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宽度"原则,拉开防守面削弱中路的防守力量,创造中路破门得分的有利战机。为了有效完成边路进攻,队员应重点掌握好下列五种有利射门取胜的进攻形式: A边路传中。

B边路横向或斜向推进后下底传中。C边路斜向突破射门。

运动员技战术 篇6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录像统计、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目前世界前十名的女双选手相互之间的50场比赛录像进行分析,归纳出新赛制实施后这些世界优秀女双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特征,并对这些技战术特征做出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更清晰、更准确的认识其内在规律,以期为我国女双项目提高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成绩提高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羽毛球运动的书籍和科研论文,从中国知网上检索有关羽毛球女双和技战术的文章,对它们进行整理和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

(二)数理统计法

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統”对比赛录像进行代码输入、解码、数据输出与分析。《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是由体育训练学博士蒋家珍、导师钟秉枢开发,采用数字编码技术,以数字形式将羽毛球比赛中运动员场上技术运用的主要信息输入软件,对重要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专家访谈法

对羽毛球业内专业人士进行访谈。

(四)录像统计法

对近年来世界优秀羽毛球女子双打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

三、研究结果

(一)女子双打比赛过程发接发技战术运用特征研究

统计结果表明,女双比赛发球基本还是以反手发网前球为主,其中1号区比例最高,这主要是因为发1号区距离短,时间快,利于第三拍的抢攻;接发球以平推与拨球为主,其次为放网前球,其中,接发球采用平推技术的比例占30.9%,拨球为25.7%,搓球比例为21.3%,挑球和扑球的比例为19.3%,勾对角为11.6%。

(二)女子双打比赛前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女双比赛争夺的重点主要在中前场,而且通过统计不难发现,最后一球得分主要是靠前场得分,21分制的实施使得前场下压进攻性技术使用比例上升,其中,推球和拨半场球的使用率最高,分别是28.8%和23.6%,然后是前场搓放网前球和扑球,比例为18.1%和15.3%,挑球运用比例为13.8%。

(三)女子双打比赛中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在中场技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抽球,占51.2%,其次为接杀球,其中,接杀反抽的比例为18.1%,接杀放网前球的比例为15.2%,接杀挑球的比例为11.8%。

(四)女子双打比赛后场击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新赛制的实施使得比赛节奏明显加快,所以,运动员后场以杀球为主,比例为43.9%,但是相比起男双运动员,女运动员力量和耐力方面的不足使得杀球比例低于男双运动员的后场杀球比例,女运动员的吊球等轻技术运用要多余男运动员,统计结果现实,吊球和高球分别是31.2%和28.9%。

(五)女子双打比赛过程拍数频数特征研究

统计发现,女双比赛节奏明显加快,拍数减少,每分球的回合拍数集中到8-12拍,占总拍数的65.2%。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女双技术男性化是女双项目的发展趋势。每球得分的实行加快了女双打法男性化的趋势。使得凶猛的进攻、平抽挡技术、积极的抢网等技术的运用在女双比赛中显得更加重要了;

2.在发接发技术的使用上,运动员更加注重推后场和扑球的技术来积极抢网,争取前三拍的主动;

3.前场技术运用上,推球、扑球等进攻性技术运用比例较大,挑球运用比例明显下降,这充分说明了运动员以进攻打法为主。

4.中场技术运用上,抽球使用率最高,接杀挑球使用率最低,接杀反抽的使用率较高,说明运动员即使在被动状态下也会努力争取尽快转守为攻;

5.后场技术运用上,杀球尤其是连续杀球的比例最高,高球比例较低;

6.每分球的拍数集中在8-12拍,拍数增多了,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也提高了。

(二)建议

1.女双打法男性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运动员在体能训练中更加重视速度、爆发力和无氧代谢供能水平的提高;

2.技术训练中要强调动作的一致性、选择性,意识训练中注重每拍之间的衔接,使得场上速度不断加快,进攻更加积极,尤其是发接发和前场的抢网意识一定要增强;

3.平时训练中加强抽球落点的变化以及被动状态下接杀反抽的质量;

4.要避开进攻时杀球力量和速度较差的弱点,发挥其柔韧性好、身体移动重心低、耐力好的特点,树立提高杀球落点质量并积极上网防守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 赵丰超.羽毛球比赛竞技节律现象解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

[2] 倪洽亚.我国隔网对抗优势项目制胜因素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何年平.羽毛球女双高水平运动员失球的一般规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3.12(17):10-12.

[4] 张辉,戴金彪.隔网对抗(持拍类)项目技战术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7(31):65-69.

[5] 张欣.新规则下中外优秀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技战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8.

新材料乒乓球对运动员的技战术影响 篇7

分析研究发现:从表1可以看出,除了材质上明显的不同,在实际试球中,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乒乓球专项3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试球后都反映新球比旧球稳定,旋转与速度下降明显。其中2名生胶运动员一致认为生胶的击球失误率降低且造成的威胁也降低。

2 为什么要使用新材料塑料球

新材料塑料乒乓球不仅安全环保,更解决了易燃及制造与燃烧时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对生产工人造成疾病的问题,更使它不在是航空禁运品,给国际大型比赛带来很大的方便。乒乓球运动从改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无机胶水等,到目前最新改革的新材料塑料球,这些改革在乒乓球运动发展中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这些改革都是为了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与偶然性。在此次的器材改革中更像是抑制了目前中国领头、亚洲统一世界的局面。改变了运动员以前三板为技术核心的主导思想,变为以相持为主的主要技战术。因球材料的改变,球速与旋转的下降,使运动员可以充分的发挥技术水平,增加回合让观众能更好的认识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更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推广。

3 塑料球对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塑料球的出现给各种不同的打法带来不同的效果,对体能差、力量小。速度型以及削球运动员影响较大,对体能好、力量大、颗粒胶与防守能力强的进攻型运动员没有太大的区别。

3.1 对技术的影响

塑料球对运动员的力量、体能,与动作的规范、结构、幅度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单项技术与组合技术训练中,由于塑料球比旧球大,受空气阻力原因会发生旋转下降与回球飞行速度变慢,从而出现击球不适感和击球点不稳定。例如:正手连续拉训练,以往我们在拉弧圈球时要离台半步然后蹬腿转腰收小臂,现在球大了慢了,用以前的动作必然会擦网下网多,所以我们要在动作上做一些改变来协调。

3.2 对战术的影响

在战术训练中,发球与接发球质量下降,控制球能力降低,相持球增多弧线增高。速度型运动员无法发挥“积极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核心,在训练比赛中会出现找不到节奏。心里产生负面影响在实战比赛中发挥不出基本实力。而受其影响最大的要属削球,球体的增大使球速与旋转质量降低,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杀板机会。

3.3 对比赛的影响

欧洲运动员注重力量与回合的训练,亚洲则以前三板为主。这也是欧洲和亚洲运动员有实力差距的一部分。而这次改变欧洲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可以更好的适应塑料球。自实行“11分制”以来,规则的改变就是要加快比赛的节奏,增加比赛结果的悬念和偶然性,缩小强弱之间的距离。而塑料球的到来更是降低前三板的威胁加强相持回合,拉近了欧亚的实力差距,提高比赛的观赏性。虽然相持球的增加但造成机会球的几率也增多了,这让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更严谨的处理每一个球。

4 针对塑料球的技战术训练方法

4 . 1 加强抢攻意识与正手杀伤力

加强抢攻意识的方法有:(1)用正手接正手台内小球后(拉起或挑起)连续全台跑动中正手拉球。(2)多球训练,发全台不定点下旋球,练习者全台正手拉球训练。(3)记分训练,方法是除接发球外,必须用正手攻或拉球回击球,否则判失一分。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进攻意识。加强正手杀伤力的方法有:(1)手臂负重徒手练习。如,用铁质球拍或哑铃,从儿童到成年人应该使用适合自己的重量,不要轻的没感觉或重的挥不动。在进行徒手训练时必须做到手腕保持紧绷防止受伤,动作规范、协调、连续,直到大小臂出现疲劳感后在坚持20次,重复训练每次可按情况小幅度递增。(2)多球训练加量,送球者增加旋转。多球训练加量不是训练时间的增加而是每一种训练计划内运动员练习的连续性。并且要以使运动员能快速出现疲劳感的训练计划为主。如,少儿期可采用摆速(左推右攻)。正手位近台定点连续拉球等一些简单易懂的训练计划。每次数量可由80~100次逐渐增加中间不可休息。成年期多以中近台下旋与上旋相结合训练。如,定点下旋起球后,全台无规律正手连续拉球或全台摆速等各种复杂技术组合训练,在训练中一样要保持在规定的数量内不能休息并逐步增加数量。(3)中远台对拉练习。

4 . 2 提高相持能力与主动防守意识

提高相持能力的方法有:(1)体能训练与有球训练相结合,如果着重练习运动员的脚下启动,可在有球训练以前做反方向滑步。加强左右的协调转换可采用背靠台子双手摸台子一边一次等有关训练内容让运动员提前进入状态。(2)有球练习加强正反手转换能力。如中路正手拉一拍接一拍无规律全台球在继续回到中间,如此循环。(3)在训练任何技术时,运动员都不能出现随意击球,看似简单的举动会在长期训练中养成不良习惯,不利于比赛中关键球的处理,尤其是遇到体力不佳,击球难度过大时。要时刻保持每一个球都认真对待。加强主动防守意识:材料的改变与相持回合的增加使运动员更加注意主动防守。主动防守虽然是防守却相比被动防守与进攻具有主动性、稳定性、威胁性、目的性等特点,在相持中可转守为功的成功率更大。提高主动防守意识首先要加强控球能力,控球能力就是手感。可从最简单的搓球开始,并逐渐加入劈长、摆短等小球技术训练。掌握基本控球感觉后可在单球和多球练习中增加主动防守训练计划。如,让对方在正手位或侧身位使用强有力的弧圈球拉一个直线一个斜线我方回球到对方指定位置。熟练掌握后可加入劈长摆短或不定点防守。

4.3 加强前三板变化

(1)教练员可使用强制规则接发球不许搓球等一些被动接球手段,要采用有主动性和威胁性的技术接球。如:挑、拧、翻挑与劈长等。(2)运动员可自己制定多种接发球抢攻战术套路练习。如:拧或挑起来后接撕一拍底线。劈长后主动防守或进攻。(3)发球在保持低的情况下,要以旋转和落点为主。

5 结语

运动员技战术 篇8

1增强场地概念提高击球成功率

排球比赛场区为长18 m,宽9 m的长方形,中线将场区分为长9 m,宽9 m的两个相等的场区。比赛双方在各自的场地向对方击球,球必须在两个标志杆之间球网上沿进入对方空间,落到对方场内或触及对方身体出界才能得分。

1.1现状

比赛中,一般情况下,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都能正常发挥,击球不会出现问题,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多次防反、背对球网击球、 快速移动击球、失去重心的情况下击球等),有些运动员就会失去了方向感和位置感,忽略了场地概念,使击球无故失误。因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缺乏场地概念,引起无故失分的现象还很多:例如进攻中因为人球位置掌握不好,不十分清楚自己在场上的位置,只重视力量扣球,忽略了技巧进攻,引起进攻失误;在发球、接发球环节中,因为场地概念的模糊,运动员不能准确判断界内和界外球,致使丢掉本该得分的机会。

1.2对策

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这些表现,说明在训练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训练不只是简单的让运动员能够掌握技术动作, 而且还要让运动员懂得如何应用技术动作。尤其在复杂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运动员选择使用技术的能力,提高运动员每次击球都能结合场地、结合球飞行的速度、弧度、方向,判断球落点的能力,提高运动员根据人球位置关系、根据场地界限、球网、天花板等悬吊物作为参照物,选择击球形式、击球部位与击球力量的能力,提高运动员在攻防不断转换和不断移动取位的比赛中,学会利用各种参照物迅速定位,增强运动员击球目的性的能力至关重要。教练员在训练中,不但让运动员知其然,还要让运动员知其所以然,这能大大增加少年运动员使用技术、战术的信心,有助于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迅速成长。

2调整不良情绪增强场上战斗力

排球比赛的进攻与防守战术(发球除外)必须通过运动员的集体配合才能实现,所以在排球比赛中,集体的配合尤为重要。场上的6名运动员都是战术的具体环节,如果战术配合在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战术不能够实现,这就需要场上的6名运动员个个保持良好的情绪与心态,是完成战术的基本条件。

2.1不良情绪

由于赛场风云变化莫测,场上队员的情绪与心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比赛不利于本队的情况下,紧张的情绪就会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名队员的连续失误或发挥失常,很快就会影响全队的情绪与斗志,如果教练员不及时进行干预和遏制,这种情绪与心态会加速蔓延。少年排球运动员情绪容易波动,打顺风球时,每个运动员都能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还能超常发挥,但打逆风球时,往往摆脱不了不良情绪的阴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发挥不了技战术水平,很难保持良好心态。

2.2应对措施

如果在比赛中出现此类问题,教练员应及早给予干涉,利用换人和暂停调整运动员的情绪,并明确给予下一步行动方案,越具体越好,以稳定情绪,渡过难关,如果出现情绪波动,没有及时采取措施,会出现严重后果,导致一局甚至一场比赛的失利。教练员应根据少年排球运动员这一特点,在平时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磨炼, 以适应比赛的需要,更应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将其纳入训练计划,并在训练中有意识放大困难,可以人为地制造障碍,以锻炼运动员自我调整情绪的能力,增强运动员心理承受的能力,以适应比赛的需要。

3提高击球准确率意义重大

排球比赛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每一次击球都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击球的准确率在比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强化击球的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失误,才能保证在比赛中使进攻战术更加流畅,增加进攻的威力,使防守战术从防御转为进攻更加有效。

3.1精准击球

精准的发球可以准确落到对方薄弱部位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方接发球不到位推攻过网,为本方反击创造有利条件。发球是排球比赛中唯一一项自抛自击、不受他人干扰的技术,所以发球更需要击球的准确率。精准的接发球、接扣球,可以给二传的传球创造条件,为二传留有更多的时间来选择传球的形式、进攻点,观察本方、 对方的情况。精确的二传球,可以使扣球队员不必集中精力去选择扣球起跳点、起跳时机,重点根据助跑的情况,使球的弧度、落点恰到好处,运动员扣球便于发力的位置,用更多的精力选择扣球的手法、路线与落点。

3.2意义重大

少年排球运动员应有意识加强击球准确率的训练,对各种击球提出不同标准纳入训练计划,并在复杂的条件下完成精准要求, 提高击球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对少年运动员使用技术、运用战术建立了信心,形成良性循环,对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全面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培养预判能力提高行动目的性

排球比赛双方,在攻防转换中斗智斗勇,双方都想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战胜对手,取得比赛的胜利。如何在比赛中采用最有效的形式去攻击对方,组成强有力地进攻与防反战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预判,如果没有预判,就不能提前进行重心移动、取位,做好击球准备战胜对方。

4.1预判能力

所谓预判能力,是指运动员依照自己的经验或者对方的特点等各种情况事先预料并进行判断的能力。现代排球攻防节奏加快, 攻防的两重性的特点更加明显,留给运动员们处理球的时间越来越少,这就要求运动员时刻保持着对球的判断,根据人与球的位置关系、球所处的位置、击球人的击球动作以及击球次数等条件,判断这次击球的位置、这次击球与自己有无直接关联、击出的球在下一步行动中可能执行的任务等;预判自己移动的位置及下一次击球的作用等,作出相应的技术动作。

4.2有意培养

训练中,教练员应注重讲解预判、移动的意义、作用,有意识培养运动员预判、移动能力,并进行专门训练,使运动员形成条件反射,行动的预见性更强,学会用脑子打球。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技术动作的发挥,影响比赛结果。

5增强接应保护意识提高全队协调作战

排球比赛是以攻防转换为特征的,不管是进攻一方,还是防守一方,场上每一位队员对每一次击球,都该有积极应答,而且重心或位置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变化。但在比赛中运动员接应保护意识差尤为突出。

5.1问题

接发球时,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防守区域,当某一人接发球时,其他人身体应该面向接球队员,尤其是在他附近的队员,应做好接应和保护的准备,特别是当后排队员接球时,相邻的前排队员,需转体面对接发球队员,作出保护接应准备。但在比赛中,时常出现一人接球,其他人没有接应和保护意识,当接发球不到位时, 由于相邻队员准备不足,不能及时移动,造成击球失误,不能组成进攻。

5.2强化

提高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接应保护意识,应引起每一位教练员高度重视。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可以根据攻防特点,将进攻或防守划分成若干环节,并对这些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有意制造更多、更困难的条件,培养运动员接应保护意识,形成接应保护意识的动力定型,把培养运动员接应保护意识训练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5.3方法

成队练习攻防转换。这种方法最接近实战,但应注意有些运动员的不良习惯。因为每一次击球,场上的6名队员只有1/6的机率, 有些运动员存在侥幸心理,准备不充分,久而久之,养成不良习惯。 在每一次课的训练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变换形式,培养运动员的接应保护意识。如:三人一组打—防—调练习,可在场地内进行,同时培养场地概念;二对二或三对三的打防练习,可隔网也可不隔网练习,在每一次攻防转换中,大大增加了每个人击球的机率,这些练习可在课的专项准备活动中出现,也可在课的基本内容中出现,只是要求与难易程度不同。这种频繁的强化训练,对强化与养成运动员接应与保护意识意义重大。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为了中国排球运动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强对少年排球运动员后备人才的培养,教练员应根据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成长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用有效措施,使他们茁壮成长,成为国家专业人才。 少年排球运动员成长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排球运动的整体水平。

6.2建议

(1)有意识加强少年排球运动员的场地概念,注重培养少年排球运动员调整不良情绪的能力,提高战斗力。

(2)加强培养少年排球运动员预判能力,提高击球准确率,确保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运动员技战术 篇9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李晓霞的技战术分析。

1 .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收集、阅读有关李晓霞的文献,并查阅大量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的文献。

1. 2. 2 录像观察法

观看了李晓霞的三场比赛的录像,并对其进行了数据统计与研究。

1. 2. 3 三段统计法

将李晓霞的三场比赛按照发抢段、接抢断和相持段进行得失分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 . 1 李晓霞对金仲比赛分析

这场比赛中李晓霞以4:0战胜了金仲。从表1可以看出发球抢攻的战术使用率为32%,评估为中,得分率为75%,评估为优秀,而且这一段是她得分率最高的。比赛中李晓霞采用侧身正手位低抛发球,发球长短、旋转变化多,高质量的发球给金仲接发球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李晓霞在每一局都有直接发球得分。李晓霞的发球抢攻意识比较强,而且抢攻的质量很高,正反手拉弧圈球的机率都较高,由于金仲的接发球质量不是很高,李晓霞抓住每一板不是高质量的回球,抢拉或强冲,在加上李晓霞的回球力量大、速度快,金仲很难防守。

李晓霞的接发段的优势很明显,使用率为36%,评估为高,使用率为62%,评估为高。李晓霞的接发球质量高,回球过去直接得分或者使金仲抢攻失分比较多,李晓霞的接发球长短结合,拉、摆、劈结合,接发球呈现多样化,给金仲的直接抢攻带来很大的难度,导致金仲的抢攻失误较多。

在相持段,使用率为30.67%,评估为低,得分率为43.48%,仅达到了及格。从录像看,李晓霞这一阶段的失误比较多,李晓霞在前三板解决,使得相持段的使用率不是很高,不影响整体情况。在相持时,李晓霞的正手相持使用多,但失误比较多,主要表现为李晓霞正手用力过大出台较多。

2 . 2 李晓霞对郭跃比赛分析

这场比赛中李晓霞以4∶0战胜了郭跃。从表2可以看出,李晓霞在发抢段的使用率为24.29%,评估为低,使用率为76.74%,评估为优秀。李晓霞发抢段使用率是不很高。郭跃对于李晓霞的技术较了解,能根据她的习惯来防守。但是李晓霞在发抢段的得分率较高,李晓霞的发球直接有5分,说明李晓霞发球变化多,使得经常在一起练习的郭跃无法适应,失误较多;发球抢攻虽然说运用的不多,但是得分率是很高的,李晓霞抢攻时速度快、力量大、落点准、抢攻狠,郭跃很难防守住。

接抢段,李晓霞的使用率为40%,评估为高,得分率为57.14%,评估为优秀,这一段是李晓霞的主要得分手段。从录像看,李晓霞接发球直接抢攻较多,得分也比较高;李晓霞了解郭跃的打法,也能根据她的每一板球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接发球轮,李晓霞在第二板的控制和第四板的抢攻衔接的很好,第四板的接发球后抢攻李晓霞的得分率较高。

相持阶段,使用率为35.71%,评估为中,得分率为60%,评估为优。从录像可以看出,李晓霞在比赛中一直比较稳定,对于郭跃高质量球总能很好的回过去,而且越到后面李晓霞在相持时就稳定,对于上手机会都把握比较好,而郭跃过分追求凶狠,在相持段失误较多。

2 . 3 李晓霞对丁宁比赛分析

这场比赛中李晓霞以2∶4输给了丁宁。从表3可以看出,李晓霞在发抢段的使用率为16.39%,评估为低,得分率为45%,评估为不及格。上述数据表明,李晓霞发球抢攻战术运用不多,原因是丁宁的接发球技术比较好,以摆短为主,劈长结合,对于李晓霞的发球不管长短都能很好的防守回去。李晓霞在发抢段的得分率比较低,这说明李晓霞虽然主动积极抢攻,但其进攻的质量不高。

接抢阶段,使用率也比较低,18.03%,得分率为45.45%,评估为良好。这一段,李晓霞的接抢优势没有发挥出来,面对丁宁的下蹲式发球,还不是很适应,在接发球时有几分直接失误。双方都是高水平运动员,对彼此球路熟悉,在前三板上手的机会不是很大。李晓霞想在第四板的接发球后抢攻制造得分机会,积极进行抢攻,虽然说得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李晓霞的失误也较多。

相持段的使用率很高,为63.11%,得分率为45.45%,评估为及格。在比赛中丁宁对李晓霞的发球比较熟悉,使李晓霞实施发球抢攻的机会比较少,加上李晓霞在接抢段的抢攻对丁宁没有足够的威胁,所以进入相持的多。李晓霞和丁宁都是横握球拍弧圈球快攻打法,特点都是能近能远,相持能力较强,正反手技术都不错。李晓霞在相持阶段,正反手都能发力,显得有些过于急躁,导致自己失误的增多。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从整体上来看,李晓霞的技术比较全面进攻意识很好,战位中近台,正反手拉弧圈球的能力较强,中台技术没有明显漏洞,相持段正反手技术均衡,在比赛中表现出了旋转强、暴发力好的特点。

李晓霞在发抢段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但是在发抢段的使用率较低,得分率却较高,表明她发球抢攻的意识不是很好。李晓霞接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不稳定。

李晓霞接发球技术多样化,在运用各接发球技术时,不论正手还是反手都突出了速度快、旋转强的特点,但在接发球时,李晓霞的适应力较弱,尤其是面对丁宁下蹲式发球,李晓霞失误比较多。

3. 2 建议

李晓霞在以后的比赛中应该重视前三板的训练,前三板是创造机会争取主动、先发制人的重要手段。李晓霞应该加强发球抢攻技术的训练和运用,进一步提高积极主动,抢攻上手的意识。

李晓霞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加强相持阶段的技术。在相持段,要加强控制防守能力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在加大力量和旋转的同时保证落点的准确性。

李晓霞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加强接发球训练,加强接发球的难度。李晓霞应该加强心理素质训练,使李晓霞对自身的技术有信心,对比赛的过程中一切变化要有正确的认识。

摘要: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三段统计法等方法,对李晓霞三场比赛中所运用的技战术进行了统计,总结出其技战术运用规律。李晓霞的前三板速度快、威胁大,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并且接发球技术呈现多样化,敢于运用新技术,敢于上手;相持阶段连续进攻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但不够稳定。李晓霞是我国优秀的乒乓球队员,对她的技战术分析可以提高她的比赛成绩,可以为以后提供有用的资料。

运动员技战术 篇10

1 11分制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影响

1.1 对青少年运动员发球的影响

伴随着11分制的改革, 2分轮换发球就取代了5分轮换发球, 而之前的5分球形成的不同组合的战术思想, 就大打折扣, 使得青少年运动员在发球时的迷惑性减小, 直接导致前三板的威力下降, 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发球时, 必需发出更高质量的球, 来保证前三板的质量。

1.2 对青少年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

接发球与发球抢攻是相生相克的, 接发球的水平反映了运动员掌握各项技术的全面程度。随着11分制改革的2分换发球对发球威力的削弱, 自然就减小了接发球的难度。

1.3 对青少年运动员反手技术的影响

由于11分制的改革, 人们习惯去压反手, 使得运动员们不得不想办法加强反手的进攻能力, 反手具备正手相近的进攻能力已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在11分制下比赛, 反手的进攻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技术。

1.4 对青少年运动员正手技术的影响

11分制加剧了比赛的激烈程度, 使得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意识更强, 很显然正手进攻的使用率也就相应提高。

1.5 对青少年运动员发球抢攻的影响

发球抢攻就是用进攻技术回接第三板, 是力争主动, 先发制人的一项重要战术。再加之11分制的改革, 使运动员力争主动权的意识更强, 自然发球抢攻就成了更多选手先上手占得先机的有利“武器”。

2 11分制下青少年的技战术合理运用

2.1 青少年运动员发球抢攻的合理运用

要想有高质量的发球抢攻, 就必须有更高质量的发球, 来造成对方接发球质量下降, 提高发球抢攻的命中率和得分率, 因为11分制这个极具特色的赛制中, 一局比赛分数少, 若不提高发球抢攻的质量, 就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得分。此外青少年运动员的发球抢攻必须保证:第一得直接得分时, 决不打下一板, 第二抢攻时决不能勉强而为之, 给对手留下反击的机会, 第三, 注意抢攻时要在旋转, 落点上不断变化, 让对手防不胜防。

2.2 青少年运动员接发球的合理运用

随着11分制的2分轮换发球制的实施, 前三板的争夺更激烈, 都想在比赛中占得先机获得主动权, 因此凶狠和搏杀性的比例增大。青少年运动员应该建立积极主动的接发球意识, 在判断准了对方的来球旋转及力量后, 大胆地采用接发球抢攻战术, 来破坏对方的发球抢攻。

2.3 青少年运动员不同比分下战术的合理运用

2.3.1 青少年运动员比分相持时战术的合理运用

11分制比赛中当双方青少年运动员实力相当, 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也都差不多, 比分交替上升, 出现相持阶段, 双方一时都不能打破僵局, 在比分上不能取得领先优势时, 双方运动员承受的压力是同等的。此时意志力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意志坚定的, 取胜信念强烈的就能取得比赛的最终胜利。

2.3.2 青少年运动员比分领先时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青少年运动员在11分制比赛中比分取得领先时, 占有极大的心理优势, 在战术方面一般不会主动变化, 但落后方, 往往会搏杀和拼抢, 根据对方多发不转, 上旋或弱下旋的特点, 接发球时应主动抢攻, 还有落后方会多侧身进攻, 这时就要主动变线调动对方。

2.3.3 比分落后时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青少年运动员在11分制比赛中比分落后时首先在精神上要展现出决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 同时果断地改变战术, 多变化回球时的落点旋转, 决不轻易失分。

3 结语

11分制独有的特点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方面有针对性的训练。11分制的实施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前三板上争夺更激烈、更积极, 谁在前三板上占上风, 主动权就在谁的手上。在重视正手的进攻能力的同时加强反手的进攻能力, 是当今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部分。我国乒乓球运动员要继续保持世界领先优, 在国际赛场上保持现在的夺冠率, 就必须加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战术训练。

摘要:11分制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战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分析11分制的特点及其对青少年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影响, 并提出在11分制下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乒乓球,青少年,运动员,11分制,技战术,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亦农, 窦洪茵, 喻晶.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A].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 (03) :20~23.

[2]袁华.乒乓球运动11分赛制竞赛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09) :38~56.

[3]楼丽文.学生乒乓球选手如何打好11分制比赛[A].湖北体育科技.2006 (02) (25) :243~244.

[4]苏丕仁.乒乓球运动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07) :39~108.

[5]魏荣.国际乒联新规则对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影响[A].湖北体育科技.2003 (03)   (22) :365~367.

[6]张晖, 张健.新规则、新赛制下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战术训练上的思考[J].体育师友, 2003, (04)

[7]易春燕, 易东燕, 董勇.11分制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冲击[A].首都体育学报.2003 (04) (15) :63~64.

上一篇:修剪欲望下一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