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2024-07-10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精选十篇)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1

1.1 区位优势

张家口是中国北方最早的工商贸易城市, 明清时期就有中国“陆路商埠”之称。其地处京、冀、晋、蒙四省市交界处, 是京、冀、晋、蒙周边地区有依托性的物流圈和北方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节点。特别是毗邻京津, 距北京180公里, 距天津320公里,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可作为北京旅游圈的延伸和补充。

1.2 交通优势

张家口素有“张库大道”上的“旱码头”之称。境内通行京包、大秦、丰沙、张集、沙蔚五条铁路, 京张、宣大、丹拉、张石、张承、张涿、京化七条高速公路和四条国道、十五条省道穿境而过。目前, 京张城际铁路、民用机场和海关也正在加快推进, 张家口正在逐步融入北京一小时经济圈。

1.3 气候与生态优势

张家口四季分明, 适合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错季蔬菜、杂粮、葡萄、马铃薯、甜菜、杏扁等特色产业已具规模, 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夏秋季气候凉爽, 森林茂密、山清水秀草原绿, 是游客避暑观光、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冬春季气温变化小, 雪期保持时间长, 是滑雪爱好者运动休闲、放飞心情的理想之地。

1.4 资源优势

全市共有草场面积2000多万亩, 生长着1300多种野生植物;境内有永定河、潮白河、滦河、大清河和内陆河等五大水系贯通, 还有各类水库100多座, 淡水水域24万亩, 地热资源18处;张家口还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 仅古城遗址99处,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近年来, 我市开发了泥河湾旧石器时代遗址、涿鹿“中华三祖堂”、黄帝战蚩尤战场、长城关隘大境门、明代建筑清远楼等一大批历史文化景点和坝上草原度假村、空中草原、崇礼滑雪场等一批特色旅游景区。

2制约张家口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1 资源开发创新意识薄弱

张家口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由于其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 加上旅游开发创新意识薄弱, 目前不少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而有效的开发, 大部分旅游产品的开发还处在起步阶段, 一些产品的开发初见成效, 但还未形成规模, 还留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距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体系还有一定差距, 应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挖掘发展。

2.2 旅游行业管理体系不完善

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现象突出, 组织协调机制不健全。一些景区按资源的性质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 一些景区隶属于不同行政区域, 造成了管理的条块分割。由于有些部门过于强调自身利益, 合作意识不强, 旅游业难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宣传、统一管理, 影响了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也影响了旅游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2.3 地方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有待提升

张家口位于“环渤海、环京津”休闲带, 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但在旅游景点的开发方面滞后, 存在着旅游精品少、旅游景点认知度低、旅游区的各种相关旅游机构往往仅从各自的切身经济利益出发, 而不顾及保持整个旅游地区形象的完整性和独特性。因此, 全市对各区县的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整合, 科学规划了六条精品线路, 基本涵盖了我市各区县主要的旅游景点。地方整体形象和品牌效应有所提升。但在精品线路设计与开发上, 仍然需要多下功夫, 进一步突出地方特色和品牌效应。

2.4 旅游专业人才匮乏

当地旅游人才匮乏是限制张家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缺少专业性较强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而且旅游从业人员、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普遍较低。目前, 我市现有经过资格考试的导游人员1321名, 其中中级导游11名, 英语导游109名, 大专以上学历851名, 研究生以上学历6名。取得景区点导游员资格的144人, 取得旅行社经理和部门经理资格的213人。中高级专业人才及技术的缺失导致旅游行业科技创新意识淡薄和科技应用能力不足, 严重制约了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2.5 营销渠道不畅

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理劣势较为突出。加之信息较闭塞, 宣传促销上缺乏理性的分析和认真研究, 没有将张家口的旅游品牌宣传出去。目前, 我市主要依靠举办旅游节日来提高宣传力度, 如著名的中国崇礼国际滑雪节, 张北草原音乐节、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等重大活动, 打造节庆品牌, 影响力还算不错, 但营销手段的单一性, 严重影响了我市旅游品牌的宣传力度。

3加快张家口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落实政策,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各级政府要强化综合协调及监管职能。明确旅游管理部门及其它市直部门的权利和职责。在保护原有生态环境的同时, 旅游规划目标应注重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经济等各种利益的协调统一, 避免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大肆破坏生态环境。各级农业、林业、水务、畜牧水产等部门要把绿色蔬菜、花卉种植、植树造林、流域治理、草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与旅游区 (点) 开发建设结合起来, 优先发展公路两侧的旅游生态环境, 使其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3.2 解放思想,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高投入, 高产出”产业。我市基础差、底子薄、内部自我积累能力有限, 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构建统一、权威的旅游招商引资平台, 将我市的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经营性项目向国内外投资者开放。以项目为载体, 采取双赢的引资政策 (我市已经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奖励政策) , 鼓励资金实力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国内外知名的大企业、大财团参与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进而培养出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相关旅游服务经营企业。

3.3 打造精品, 推进特色旅游文化景区升级

精心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特色景区和精品线路。

(1) 积极开展A级景区提档升级活动。

近三年, 张家口正开展“景区A级标准普及年”、“景区经营环境改善年”、“景区质量等级提升年”等活动, 全力推进重点景区的升级改造。首先重点抓好张北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和崇礼万龙滑雪场两个精品景区, 要达到5A景区标准, 改变我市无5A级景区现状。其次, 抓好大境门西太平山、怀来黄龙山庄、飞狐峪空中草原、下花园鸡鸣山、沽水福源度假村、天鹅湖度假村、赤城温泉等景区, 这些已达到4A景区认证, 但要为提升5A级景区继续改建;再次抓好云泉寺水母宫、安家沟、长城岭翠云山中心景区、沽源塞外庄园、蔚县金河口、宣化文化古城、涿鹿三祖堂合符坛、阳原泥河湾遗址景区, 要全部达到4A级景区。

(2) 抓组合推精品线路。

精品线路应注重景区间的产品与市场的互补, 着力打造一批要素完备、游程合理、效益显著、游客认可的精品组合线路。张家口现有坝上草原、冰雪温泉、葡萄 (酒) 品游、民俗精品、历史文化和乡村旅游几大品牌, 为此, 我们将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 重点打造滑雪冰灯与温泉的冬季精品组合线路, 坝上草原、葡萄 (酒) 品游、民俗风情及乡村旅游的夏季精品组合线路以及历史文化的四季旅游线路。

3.4 提升服务, 带动产业链条升级

旅游服务的核心是根据旅游者的需求构建一个服务链, 通过服务链构成产业链,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扩大产业面, 最终形成产业群。因此, 必须完善和优化产业服务要素组合和功能建设, 提升宾馆饭店、会议中心、展览场馆等接待服务设施的软硬件档次, 提高整体接待能力。大力支持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 提高游客对旅游景点的美感度、购买旅游产品的满意度、美食与住宿的舒适度, 解决游客留不住、花不出、玩不好的问题。真正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体化的产业链。所以加大服务要素建设, 不仅能大大提高旅游综合接待能力和创收能力, 而且能拉动交通、农业、服务、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促进城乡就业, 带动市民脱贫致富。

3.5 留住人才, 建立专业旅游团队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低下, 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所以, 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把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摆在旅游工作的突出位置。一加快制定优惠政策, 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大力引进国内外旅游经营管理人才;并且积极创造条件选拔有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到西方国家学习深造。二充分利用张垣高校资源优势。以政府为主导, 以高校为基地, 由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共同联合培养旅游系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导游员队伍。三要加强在职专业技术人才的再教育。强化旅游教育培训手段, 实现导游员网络化管理。搞好岗位练兵和技能大赛活动, 加大外语导游的培养力度, 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充实完善当地导游词的整理、编写和普及工作, 提高导游员对当地旅游产品的讲解能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旅游团队人才素质, 优化人才结构, 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3.6 畅通资讯, 构筑数字化旅游服务平台

在政府主导下, 实施“数字化旅游”的发展规划。这个平台要有硬件设施维护、信息通讯导航、基本旅游服务、处理紧急突发事件应对程序、旅游景区组成部位数字化协作等框架组成, 建立政府与企业、公众、景区、基本服务、公共管理等方面的数字解决方案。要有数字旅游信息发布引擎、工作流引擎、客服表单引擎、移动信息综合处理引擎等电子数据信息集成和操作模块。配套搞好区域内整体信息化建设, 包括城市运行管理与公共服务、城市建设、旅游、商务、税务、环卫、水务、应急等各个领域的电子信息集成化建设。比如到我市境内 (任何一个景区) , 要有网上规范的数字化旅游服务, 在网上、电视上、电台上开通数字化旅游直播台。从定票、咨询、车导、景导、行程支援、救助、应急通讯上都要有数字化服务, 以方便外来自驾游和散客光顾我市。

3.7 多元营销,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张家口旅游业宣传工作, 采取多元化营销方式。 (1) 以网络、报纸、杂志及电台等为载体进行大力宣传。 (2) 利用特色鲜明的节庆活动及上海国际旅交会、重庆国内旅交会、海峡两岸台北旅展等大型宣传活动进行促销。 (3) 政府再加大引领力:开辟张家口旅游官方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旅游产品推介会、旅游项目洽谈会, 邀请国际友人、国家部委办局领导人、外省市区领导人及投资商来张家口参观考察。 (4) 注重名人效益及影视作品的宣传作用。与多家电视台合作, 将我市的旅游景区、民俗、特产多拍一些专题片在电视台重要栏目黄金时段播出;请名人代言作我市的形象大使, 或为我们的旅游精品甚至特色产品代言;请最知名教授在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知名栏目宣讲张家口的历史;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制作张家口旅游景点的宣传片, 到全国各大城市客流量最大的火车站 (如北京西客站) 的大屏幕滚动播出。全力营销, 让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了解张家口, 让游客慕名而来。

参考文献

[1]李肇荣.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耿茹, 李国民.张家口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意义、问题及其对策[J].张家口社会科学, 2008, (1) .

西北大学特色学科系列(三) 篇2

专业七

【专业名称】历史学

【专业介绍】本专业为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本专业是西北大学历史悠久、学者辈出的优势专业之一。该专业充分利用陕西特有的人文历史背景及资源,以传统史学与现代考古学相结合、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知识视野相结合为教学特色。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富于创新精神的历史学教学与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外历史知识和掌握一定历史研究技能及良好思想品质、富于创新精神的研究型历史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中外历史的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及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

4.熟悉古文字、版本目录学、音韵学、训诂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掌握一定的外语语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课程结构】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结合课程内容,参观有关博物馆。综合实习: 参观、考察及社会调查等。

【深造条件】

一、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1、历史文献学

2、专门史

3、中国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汉史、隋唐史、两宋史)

4、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5、世界史(方向: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

二、博士学位授予权点

博士一级学科招生专业(历史学院):

1、专门史

2、中国古代史(方向:先秦史、秦汉史、两宋史)

3、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近现代社会史)

4、世界史

【学院与专业发展介绍】西北大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1937年设立的西北联合大学历史系,许寿裳任系主任。1938年春,学校奉令南迁汉中城固县。1939年,学校改名国立西北大学,设三院十二系,历史系为文学院三系之一。1946年,学校迁至现址,设四院十五系,马师儒以文学院院长兼任历史专业主任。历史系自建系至新中国成立十二年间,学校数易校名,两移校址,历尽艰难曲折。然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名校名师一时际会,创业于巴山汉水之间;调查张骞墓,整理地方文物史迹资料,在研究、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多有贡献。历史系于1956年上半年,正式设考古专业,组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考古学、民族学等教研室和资料室、文物陈列室。1957年,郭绳武任系主任。1962年首次招收民

族史方向研究生。1964年,学校抽调本系部分教师成立伊斯兰教研究所,后更名中东研究所。建国初期,历史系发扬城固办学以来优良传统,以坚韧精神积极进取,革故鼎新,遂在中国历史教学与研究领域占取重要一席。

2002年,历史学、考古学两专业被列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2003年,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正式成立了考古学系,文博学院建成了院、系(历史学系和考古学系)两级管理体制。2004年,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东研究所和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同时被列为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2005年,获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5月,西北大学与陕西省文物局依托文博学院,联合成立了我国首家文化遗产学院。同年,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被列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文博学院(历史学科)的教学科研领域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历史、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历史学系简介:历史学系创建于1937年,历史专业是西北大学传统优势专业之一,长期以来在全国高校中有着较大的影响。先后有侯外庐、陈直、马长寿、陈登原、张岂之、彭树智及林剑鸣等著名学者任教。

历史学系设有周秦汉唐研究中心、佛教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及西安事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专门史等专业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首批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97年以来,被列为西北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已成为历史学高级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历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所有教师均具人博士或硕士学位。

长期以来,历史学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承担了包括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等研究课题,出版和发表了大量的专著和论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侯外庐、张岂之先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陈直先生的《汉书新证》、《史记新证》及陈登原先生的《国史旧闻》等专著,被学术界公认为经典之作;近年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六卷本)、彭树智先生主编的《中东国家通史》(多卷本)、陈峰、傅建成和岳珑教授主编的国内第一部大型多媒体《中国通史》等出版后,先后被教育部确立为“高校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思想文化”),2门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通史”、“周秦汉唐文化史”),1门西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历史地理”)。专著和教材还先后获得郭沫若史学荣誉奖、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民族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专著百余部。

专业八

【专业名称】法学

【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受到良好的法律教育,具有法律理论功底,能熟练掌握宪法、民事法、刑事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通晓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术,能在法律或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或实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律基本理论、法律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通过系统法学培训和案例教育,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1)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观,能运用辩证唯物论分析各种法律问题和法律现象,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案件;

(2)掌握我国现行各项法律、法规,并了解它们在贯彻实施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及其解决

方法;

(3)全面通晓我国在对外开放中所涉及的各项国际性法律,包括调整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国际公法、处理涉外法律冲突的国际私法和规范国际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经济法,了解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

(4)了解我国立法和国际立法和新趋势;

(5)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撰写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论文或调查报告;

(6)通晓一种外语,能开展对外交流和翻译资料;

(7)掌握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8)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资料查阅和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课程结构】

主要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合同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1.实习:熟悉公检法司系统,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公司、企业法律实务工作程序和内容,参与司法实践,将法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2.模拟法庭: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组织模拟实施案例司法程序。

【学院及专业介绍】西北大学法学院是中国现代法学教育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法学院之一。其前身是成立于1907年的陕西法政学堂。1953年高等院校大调整后,西北大学法律系是全国仅保留的四所重点综合大学法律系之一。1958年在全国院系调整时西北大学法律系全体师生迁入正在组建的西北政法学院。1986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恢复重建,198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2年7月正式成立法学院。目前,西北大学法学院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规模较大、特色鲜明、极具影响力的法学院之一。

西北大学法学院设有法学系、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经济法研究中心和国际经济法研究所等多个教学和科研机构,拥有陕西省法学模拟实验中心、模拟法庭、图书资料室等教学辅助机构。拥有经济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商法学》被评为陕西省精品课程。依托西北大学法学院的现有力量,我校于2005年11月成立了西部地区首家知识产权学院,并与法学院合署办公。

西北大学法学院现有各类在校生近千人。曾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三千余名各类优秀法律人才,其中有的考上了北大、清华、人大、法大、武大、山大、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名牌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有的被派往美国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爱丁堡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马赛第三大学等国外名校进修或攻读学位。

【优势何方】西北大学法学院和知识产权学院合署办公这就为法学专业学子提供了另一条渠道那就是法学专业学子可以辅修或选秀知识产权专业,这样一来,就适应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法学专业的学子就多了一条求职晋升之门。

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关系我国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和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正如温家宝总理指出的那样:“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西部大开发桥头堡的陕西省,是知识产权大省,科技创新的实力一直居全国前列,专利、商标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多年在全国处于前几位。但随着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日益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

学院旨在培养具有普通高校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专门学科知识,能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

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的知识产权专门人才。对学子来说,具备了这一优势对他们实在是大有裨益。

专业九

【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和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能在高新技术领域、教育、经济和企事业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管理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信息科学基础、数值逼近、数值代数、微分方程数值解、数据结构、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运筹与优化、计算机图形学、图像通信、数字信号处理、可视化技术、小波与信号处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数学实验、计算机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受到数学研究和应用以及科学计算的基本训练,了解信息科学方面的理论前沿及应用方向,熟悉一门外语及计算机。

【毕业生要求】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综合应用一门外语,熟练使用计算机及一些数学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

3.了解图象通信、图形图象处理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4.了解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动态。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应用Internet获取有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教学能力。

6.了解国家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隶属于学校数学系;

数学系坚持“团结、进取、民主、奉献”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积极开展专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数学系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提出了更加具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二种类型的学生,分别是学术型与应用型数学工作者。为了培养具有扎实功底的数学专门人才,数学系在2010年对人才培养进行了大胆尝试。2010年6月份,邀请国内著名数学专家齐聚我校商讨数学系人才改革方案。我们制定并实施了数论代数专门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门化人才培养,我们拟对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并热爱数学的学生强化数学思想训练,使得这些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今后从事数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培养数学应用型人才,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信息科学专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其旨在通过信息科学专门化,强化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二种程序语言,并能熟练的运用程序语言编写程序,解决实际问题。为了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凸显专门化人才培养特色,我们拟设立西北大学数学人才培养特区,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更多、更好的专门型数学人才和应用型数学人才。其具体措施如下:

(1)专门化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培养优秀的数学人才,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积极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数学系实施了专门化人才培养体系。按专门化方向,以基础宽、衔接好、起点高为原则,在高年级设计系列选修课模块,对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分类的专门化培养,为培养研究

型人才储备力量。我们正在实施的是数论代数专门化人才培养体系,陆续将会进行非线性科学专门化人才培养、信息科学专门化人才培养

(2)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

在专门化的基础上,鼓励高年级的学生选修研究生的课程,实行导师制,参与不同方向的科研实习活动,增强学生对现代数学的认识和兴趣,为学生更好的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坚实数学基础。

(3)实行教学班主任制度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我们选聘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本科生的教学班主任。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级会议,处理班级中的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提升学生素养,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4)设置本科生创新项目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系设置了数学系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对申请的项目进行评审,审定的项目,数学系将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有相关老师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通过此措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院系背景】西北大学数学系创建于1925年,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系科之一,人才辈出,实力雄厚。现有数学研究所、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数学与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杂志编辑部等四个科学研究机构,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公共数学等3个教研室,并设有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及资料室。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科学技术史),一级博士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数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科学技术史、基础数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数学、科学技术史、统计学),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基础数学为省级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金融数学与统计3个本科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本科专业。拥有实验室面积260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370余台,设备总值320余万元,本学科中外文藏书14.1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630种。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 篇3

关键词:藏文古籍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 G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141-04

藏文古籍是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有藏文长条典籍约1.5万多种,其中解放前写本、刻本藏文古籍4543种,内不乏一些珍本和孤本,如唐代敦煌藏文写卷《大乘无量寿宗要经》、明代抄本《米拉日巴传》、清康熙年间朱、墨手抄本《大藏经·甘珠尔》等多种文献,皆为国内珍稀版本。2007年以来,文化部在全国开展古籍普查活动,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图十五)珍藏的藏文古籍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有15部藏文古籍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7部藏文古籍入选甘肃省珍贵古籍名录。以下将馆藏藏文古籍从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三方面做一评介,以飨读者。

一 藏文古籍的历史文物价值

藏族文化古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早期的藏文古籍主要以佛经翻译为主,后随着佛经翻译的兴盛,有关佛教注疏、藏族哲学、历史、文学、医学、天文、历算、艺术等方面文字资料逐渐增多,成为今天藏文古籍的主要组成部分[1]。

藏文古籍帶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代表着藏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对研究藏族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其受古印度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影响,版本形式特殊,典籍装帧、装潢、书籍名称等都不同于汉文古籍[2]。如馆藏《大乘无量寿宗要经》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由唐代京拉喜、桑贡、李才红抄写,卷轴高31厘米、长136厘米,白麻纸,纸质较厚、纸面稍粗,有横划乌丝栏,经文字迹工整、清晰,藏文正体书写。文字从左至右横写,卷首在左,卷尾在右。卷子上下有天头、地脚,卷子左右有边距,宽度大约在1至1.3 厘米之间。每纸分左右两页抄写,中间留有0.8厘米宽的中缝,近似古籍刻本版式中的版心。卷末有抄写者的署名,经文由三纸粘连成一体(图五)。此经是公元九至十世纪敦煌藏文写本,浸染了千年光阴,其文物价值远不是宋刻本能比的[3]。

馆藏《大藏经·甘珠尔》(封面图),是由甘肃天祝天堂寺(图十三)解放初捐赠,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此书是清代藏文朱、墨写本,一百零五函,梵夹装,开本高25.2厘米、宽69.5厘米。字体苍劲,整齐均匀,校勘精良。全书所用纸张洁白坚韧、色泽鲜亮。夹板由高级红木雕刻而成,木质坚硬、雕工精美、古朴典雅,为存世珍稀版本。

馆藏善本中有珍贵文集36种,都是藏族历代著名学者的文集,如宗喀巴和其最著名的弟子克珠杰及贾曹杰的文集、布敦大师文集、第一代嘉木央错文集、历代高僧传记等。馆藏藏文古籍中还有一些医学代表作如《四部医典》,也有一部分天文、技术等科技类藏文古籍。总之,这些古籍以丰富的内容,充分反映古代藏族文化历史,具有无可估量的文献价值。

二 藏文古籍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创造出独特的民族艺术。藏文古籍是藏族千百年文化的结晶,代表了藏族文化内在的思想和艺术。

藏族是笃信佛教的民族,其文化艺术带有很深的佛教文化艺术烙印,其古籍的装帧和版本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藏文古籍的装帧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书籍呈长条形,活页状,梵夹装帧。藏族受佛教贝叶经启发和影响,创造性地将贝叶经的形式运用到书籍的装帧上,形成独特的梵夹装。同时梵夹装也适合佛教徒的阅读习惯,藏文典籍大多是佛教经典,佛教徒诵经要求正襟危坐,专心致志以表虔诚,经书的翻阅要求便于翻页[4]。这种装帧将印有文字的活页按次序重迭起来,不进行装订,在上下夹两张檀香木板作为前后封。夹板均为红漆描金,雕工精细,珍贵古籍的夹板上还有佛像、火焰及宝珠等彩色图案。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藏文古籍多在卷首绘有佛像插图或菩提塔图以及花纹装饰,一些藏族古代医学、天文科技的典籍内还绘有人体解剖图和动植物药科图、天体星象图,表现出藏族早期的绘画艺术。藏族的绘画是在本民族古有的佛画绘画基础上,吸收汉族、印度、尼泊尔的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鲜明民族艺术特色的绘画艺术。馆藏藏文古籍上的彩绘插图,使用藏族独特的矿物质颜料绘制,人物形象夸张,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色彩艳丽。古籍上的插图与内容相互呼应,互相衬托,将古籍内容、寓意明了解读给读者[5]。如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圣三宝念要经》为明代写本,突出表现了藏民族在文化古籍中的艺术形式。《圣三宝念要经》是一部佛教典籍,开本高9厘米、宽45厘米,全书采用金、银、玛瑙、绿松石、珍珠等珍奇宝石磨成贵重颜料与墨调和研磨成汁抄写而成,字体优美,字迹经久不变。书的夹板上有用矿物质染料调汁画的莲花,永不褪色,时隔数百年,莲花仍有一种含苞待放之感。莲花图案不仅是书的装饰,更是吉祥、神圣、智慧之物。封面遮幔是绣有龙纹的彩缎、璎珞,遮幔下甲板上塑有立体的描金题名,题名周围用黄金、贝壳等镶成藏族吉祥物日月、彩云、宝焰、金轮宝、宝塔、白海螺等标志,与佛陀和佛法息息相关,夹板图案精美、做工精细别致、技法高超、镶嵌图案错落有致,代表了藏族高超的雕塑和镶嵌艺术。《圣三宝念要经》还将藏族传统的唐卡制作艺术灵活运用到了古籍的装帧上,表现了藏族古籍独特的装帧艺术形式。夹板的两侧绘有释迦牟尼佛像和观音菩萨像,每页的空白处用彩色丝线堆绣出朵朵鲜花,版面看起来绚丽多彩,整部古籍无论内容还是装帧都突出代表了藏族古籍浓郁的艺术特色。

勤劳智慧的藏民族利用当地的野生植物,造出有独特工艺特色的古籍用纸。藏纸采用当地丰富的瑞香狼毒、登台树、野茶花树、瑞香等多种原料制造而成,质地厚实、洁白坚韧。由于原料中有狼毒草,藏纸不仅坚韧洁白经年不朽,且不被虫蠹。自唐代起,已能造出红、白、蓝、黑、紫、绿、藏墨等各色纸张。藏族喜用黄纸印经,并制作工艺精细的“藏青纸”用以书写金汁、银汁藏文经典。馆藏明写本《嘛尼全集》、《密宗五种》(图十二)、《般若波罗密多八千颂》(图六)等佛教典籍,用金汁、银汁书写在“藏青纸”上,版面庄重典雅,绚丽华贵。更为神奇的是馆藏印本清代《大藏经·丹珠尔》二百零五函,书籍纸张是在藏纸抄造原料中加入羊绒,历经数百年,纸张既柔软有韧性,又不会被虫蛀。馆藏藏文古籍无论内在的艺术内容,还是外在的装帧艺术形式和纸张、写绘颜料等工艺,均是学习研究藏文典籍不可多得的材料。

三 藏文古籍的学术资料价值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馆藏藏文典籍门类齐全,内容以藏传佛教教义为主线,是少數民族院校教学和科研重要的资料。

藏文写经与甲骨文、汉简、明清故宫大库档案并列为我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馆藏藏文《大藏经》是由经(修多罗)、律(毗尼,又译毗奈耶)、论(阿毗昙)三部分构成,故又称“三藏”。“大藏经”一名实为汉语赋予它的称谓,而藏文大藏经则有它自己的称谓——《甘珠尔》和《丹珠尔》。馆藏《大藏经》由两套丛书构成,即清代抄本《甘珠尔》和刻本《丹珠尔》两大类,共有经典4570部,以论述内容分为显宗、密宗两类,显宗分经、律、论三部分,密宗分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四部分,加密宗总续共八大类。八类之外又按学科分五明之学列藏族学者的著作,大类下再分小类,按照佛教教义、戒律、修行、历史传纪、文学、音韵、工艺、医学等学科分类。由于藏文《大藏经》主要是由梵文翻译而来,许多经典甚至在印度都已经消失了很久,藏语又是模仿梵语创制成,可以说是一种标准梵文,保存了印度原典的旧观点。在梵文典籍不多的今日,藏文《大藏经》的内容可翻译还原成梵文佛典,做梵文典籍的参考和校订,同时也是研究古印度历史、宗教、哲学、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大藏经》中还保存大量汉文、巴利文所缺的佛教经典,因而藏译佛典又是佛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藏文《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相比,有译语统一和忠实原文、校刊精良的优点,可为新版佛教经典的对勘、校订提供资料。

藏文《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资料总汇,藏族文明史的发展总汇,也是藏族文化遗产的珍贵结晶。藏文《大藏经》作为藏人经籍文化的代表,其卷帧之浩繁,内容之丰富,门类之齐全,传播与影响之巨大,是其它文献资料难以比拟的,是研究藏族文化的珍贵资料。

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馆藏传世孤本《米拉日巴传》是宋代日巴吾琼著,明朱、墨两色抄本,长49厘米、宽7厘米,全书231页。纸张细腻光滑,笔迹生动优美,关键字全用朱笔书写,是一部藏族自己创作的传纪文学。《米拉日巴传》真实记述了11世纪藏传佛教噶举派第二代祖师米拉日巴的人生经历,叙述了米拉日巴解脱和成佛的道路,采用散文、韵文相间文体,热情讴歌了藏民族坚韧不拔、聪慧向上的民族精神[6]。《米拉日巴传》书中文字多处为古藏文书写,说明此书的作者运用的藏文文字处于藏文厘定期间,新藏文文字还未完全成熟确立,对研究藏文文字的演变过程具有资料价值。已出版的《哲蚌寺藏文古籍目录》、《藏文典籍目录》、《拉卜愣寺藏文古籍目录》等整个藏区的藏文古籍目录中均未记载日巴吾琼所著的《米拉日巴传》。书后题记中明确注有该书资助人的姓名,左右双边、上下无边的特点是典型的西藏明代写本,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是研究11-12世纪西藏历史、文化、经济、宗教的十分珍贵的参考资料。

馆藏藏文古籍还包括藏族文学的代表作《米拉日巴道歌集》,采用藏族传统的韵文和散文并举,将唱词加入到叙述中,通俗简洁、意境隽永。关注社会生活,教人处事哲学的戒言锦语《萨迦格言》、《格丹格言》;佛教教义经典《药师经》(图二,图十)、《药师尊经》、《普明经》(图七)、《俱舍善述》;用注释法依据实际的诗例解读藏族名家诗的《诗境释难·妙音欢歌》;以及著名藏族诗人仓央嘉措的诗,以清丽、朴素、细腻意境构思和形象创造,是研究藏族诗歌的最好资料。

馆藏藏族历史传纪以历代高僧大传为主,《百本生传》、《仓央嘉措传》、《仁钦坚参传》、《根敦嘉措传》、《根敦珠巴传》、《洛桑丹白尼玛传》、《东科努木翰传》等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历代高僧的生平、政治主张、传教活动及学术造诣等。

医学典籍《四部医典》、《药物分类用途详述》、《治病伏魔药物功能直讲·无垢晶球》是藏族医学的代表作。藏族天文历算学典籍《万年历表》、《韵律论》(图八)是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历法著作,在指导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本性、认识等方面的宗教学著作,以绝对的文献优势占馆藏藏文典籍的主要部分。

格萨尔王是藏族古老文化传说中的英雄,是莲花生大师的化身,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护佑着芸芸众生,使其脱离痛苦和灾难。馆藏有脍炙人口的藏族民间说唱英雄史诗格萨尔王系列典籍《卡切玉宗》、《下蒙玉宗》(图九)、《娘林大圆满》、《地狱大圆满》等,是根据民间艺人的说唱记录整理成文的木刻本,有着一千多年历史,与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罗诃婆罗多》一起被誉为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学校已故藏学研究专家王沂暖先生,专门从事藏学研究和藏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工作,是中国最早翻译与研究《格萨尔王传》的学者,被誉为格萨尔学奠基人。其论著有《藏族文学史略》、《藏汉佛学辞典》,译著有《米拉日巴传》、《西藏王统记》、《格萨尔王传》(图一)。西北民族大学设有在全国民族院校中唯一一家以世界最长史诗《格萨尔》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建制级别最高的研究机构,为专门研究《格萨尔》的研究院,编纂出版有五卷本《格萨尔文库》(图十四)。

馆藏梵文翻译著作《绘画度量经》是印度古代艺术中最完美阶段笈多时代的造像规范。其对造像基本尺度,诸佛、菩萨等造型特征及身体各部位的度量比例都有详细的论述。《绘画度量经》也创造了适应西藏的度量单位,把拃、平指、青稞粒等日常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作为度量单位,生动贴切,便于记忆和掌握。在描述人体各部位的形象时,采用大自然中动植物的造型特点来喻示,生动典型,一目了然,是论述藏民族造像艺术的代表著作。《戏剧论》是讲述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喜剧、演奏技法、风格的著作,生动描绘了千百年来藏民族在雪域高原形成能歌善舞的特质。

藏文古籍的整理与收藏既反映了国家对古籍文化的重视,也符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发展原则。藏文古籍的整理,对于深入挖掘藏族文化的形成,推动藏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作为立足西北地区,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等综合研究的材料汇总库,承担着搜集、整理、研究藏文古籍的重要任务,并在六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整理古籍文献,将大量的零散的古籍串联起来,形成了研究藏族文化、社会、历史的主线,为深入挖掘藏族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藏文古籍的整理和研究的深入,一张张藏族文化研究的蓝图不断呈现,一条条指引挖掘藏族文化的路线图显现,为丰富藏族历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印证着搜集、整理、研究藏文古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不断地印证着藏文古籍的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

参考文献:

[1]先巴.藏文典籍及其收藏[J].收藏,2010,(1):75.

[2]彭学云.试论藏文典籍文化[J].中国藏学,2007,(1):88.

[3]范开宏.敦煌遗书及其价值浅说[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2):96.

[4]王鉴,安富海.地方性知识视野中的民族教育问题[J].甘肃社会科学,2012,(6).

[5]乃波·噶桑文.谢热译.藏族佛画艺术[J].西藏研究,1989,(12):86.

[6]何子君.和谐共存:六世赛仓大师的藏传佛教宗派观[J].甘肃社会科学,2012,(3).

西北地区钢琴作品的艺术特色 篇4

中国疆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 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尤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这些特点更是突出。通常我们所说的西北五省, 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其中包含了众多少数民族, 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说起西北, 人们自然会想到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一望无际的草原, 想到头包白毛巾的农民和淳朴的牧民, 他们的性格粗狂、豪放。由于地广人稀, 山多沟深, 在西北的大片土地上, 人们过着简单纯朴的生活。因为历史背景、地理环境, 经济状况等原因, 这里保存了许多原始而又珍贵的文化气息。

一、陕北钢琴作品

西北部高原民歌近似色彩区突出的山歌体裁, 以七声音阶为主, 民族徵调式是本地民歌的主要调式, 其中四度音程跳进更为突显, 音调高亢。

1、汪立三根据同名陕北民歌改编的钢琴曲《蓝花花》。

在陕北, 人们常常是隔着山头唱情歌, 望着深谷喊朋友。因此, 该地区音乐的旋律特别强调四度音程。正是当地民族语言的真实写照。

2、周广仁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的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

她将原来小调性的民歌发展成为带有一定叙事性质的钢琴曲。曲调开阔舒展、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挚深切。

3、黎英海根据同名琴歌改编的钢琴曲《阳关三叠》, 他保持了原曲的歌唱性旋律和古琴及箫的音质、音色特点。

音调在慢速而沉稳的旋律中显得淳朴而富于激情, 表现了作者在渭城 (今陕西省咸阳) 对即将远行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之诚挚情感。

二、少数民族钢琴作品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 均拥有本民族创造和传承下来的优秀而独特的音乐, 表现出自身存在的价值。

1、藏族

中国的藏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四千米的西藏高原上, 号称“世界屋脊”。我国藏族人民的分布地域极为广阔, 包括西藏自治区全境、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西北的青海大部分地区、甘肃西南部等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民歌是藏族各地区民间生活中普遍流传的一种音乐体裁。藏族的民歌音域宽广、嘹亮, 旋律婉转、高亢, 节奏自由、舒展。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 也有用六声和七声的, 音乐结构大多是上下句体的乐段。宫、商、徵、羽调式是常用的调式。

桑桐所作《随想曲》采用了自由的奏鸣曲式, 主部主题诙谐欢快, 风趣活泼。而舒展、流畅、优雅的中部旋律取材于藏族民歌, 它代替了一般奏鸣曲式中的展开部, 并与主部的舞蹈性旋律形成了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2、蒙古族

蒙古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 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以及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区。牧歌是蒙古族牧民在游牧劳动中, 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生活的民歌形式。蒙古族传统民歌有两种分类, 一种是按题材分为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另一种是按体裁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节奏自由, 曲调悠长、深沉、委婉, 是最具有草原气息的蒙古族民歌;短调节奏整齐, 结构紧凑, 句幅短小。

桑桐所作《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乐曲以内蒙古民歌的旋律为基调, 通过诗情画意的笔墨, 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草原人民的情感经历和生活场景。

3、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等地。维吾尔族民歌是新疆民歌的一种, 主要运用七声自然音阶, 也有用五声调式音阶的。曲调优美动听, 色彩鲜明独特, 节奏强弱分明。在快速乐曲中善于表现热情、欢快的情绪;在抒情、缓慢的乐曲中则表现出深情、委婉的诗意。

丁善德将新疆民歌《马车夫之歌》的旋律作为钢琴曲《第一新疆舞曲》的主要主题。他采用了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是由新疆打击乐器节奏的引子导入, 用两个主题多次反复变化的手法, 表现了新疆人民热情、欢乐的舞蹈场面, 抒发了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第二部分稍慢, 音乐压抑而低沉, 以回忆性的曲调吟唱着古老而忧郁的民歌;再现部分音乐以热烈、奔放、欢腾的情绪把音乐推向了最高潮, 并附以尾声结束全曲。

黄虎威所作《欢乐的牧童》取自哈萨克族民歌。哈萨克族民歌也是新疆民歌的一种, 其特点是曲调欢快、活泼, 旋律抒情、奔放, 节奏跳跃、富有弹性, 多模仿马蹄声。乐曲展示了朝气蓬勃的牧童骑着骏马驰骋在美丽大草原上的情景,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草原牧童率直、奔放的性格和投入大自然怀抱中的陶醉。

三、戏曲

秦腔, 又称陕西梆子。秦腔音乐的特点为宽音大嗓, 粗狂朴实, 直起直落, 高亢激越。因运用偏音4、7的不同和表达感情色彩的各异, 又分为欢音、苦音两类。欢音善于表现喜悦、明快的情感;苦音善于表现悲愤、凄凉的情感。

朱晓宇所作《戏曲组曲之二·秦腔风格》, 是小行板, 由于4、7特色音的加入, 加之旋律的级进音型 (二度音程) 增多, 这种二度音程的回旋, 使旋律增添了细腻程度, 软化了句首部分的野性与刚性, 使曲调听起来细致、委婉, 增添了几分亲切程度。这种旋律既表现了秦腔粗狂、豪放的一面, 又表现了秦腔细腻、柔美的特点。

在我国钢琴音乐作品中, 民族风格是其中特有的音色。通过对中国西北地区钢琴作品的分析和研究,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音乐中的特有价值和新鲜意义。因此我们更应努力探索和发展中国民族音乐, 体现我国钢琴音乐的民族之魂。

摘要:中国疆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 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尤其在中国的西北地区, 这些特点更是突出。这里保存了许多原始而又珍贵的文化气息。中国优秀的音乐家们使钢琴这一艺术形式在中国茁壮地成长起来, 中国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底蕴和我国民族音乐的风韵在钢琴上的总体体现。

关键词:西北地区,钢琴,少数民族

参考文献

[1]陈永, 孟宪辉, 编著.中国民间音乐概论[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丞华, 著.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编.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

[4]卞萌, 著.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华乐出版社, 1996.

[5]赵晓生, 著.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6]童道锦, 孙明珠, 编.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5

摘 要 通过对鲁西北高校足球活动的组织情况、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裁判员的判罚水平、球迷表现等方面加以初步了解,分析鲁西北高校足球在文化建设层面存在的问题,并依据规范研究理论提出自己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鲁西北地区 高校 足球文化

一、前言

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在普通高校,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作为文化现象的高校校园足球,在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价值。在我国,高校足球运动的总体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受我国高校区位分布特点影响,各地区间高校足球运动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因此研究不同地区高校足球文化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地区高校足球运动提高发展的思路与方案将具有十分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二、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

关于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即是泛指大学校园内一切与足球有关的活动,包括以足球为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比赛等。从狭义的角度讲又特指高校之间的大学生足球比赛,又属于校园竞技运动的范畴。

(二)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

从鲁西北几所本科高校的调查统计来看,全部开设了足球选项课。聊城大学每年的足球选项的报名人数都在40%以上,学校每年有校足球联赛,各院系之间、班级之间,定期举行足球比赛。虽然足球在高校深受欢迎,但是鲁西北高校足球队伍的运动水平却不高。如今的大学生足球联赛中没有一支来自鲁西北的高校足球队并且高校球队平时基本不组织训练课。究其原因,是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造成的。

1.足球课程不完善

鲁西北地区由于教学体制、足球师资配备、裁判员水平以及场地和器材设备及足球理论课时数有限等方面的原因,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足球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学指导思想的偏差,教学内容的陈旧、狭窄,组织形式的呆板,教学手段的僵化,考核评价的片面导致足球运动本身的魅力被严重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教学质量低下。

2.足球竞赛得不到有效开展

校园内球队数量多,比赛需求高,但是,由于学校重视力度不够,缺乏对校园足球赛事的统一管理,加上比赛周期长,组织要求高以及场地需求量大等原因,事实上形成了高校足球比赛的无序发展状态,并且同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冲突。而高校的校际足球赛事类型单一,比赛场次有限,更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足球的需要。同时,足球比赛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费的不足影响开展学生足球竞赛。

3.足球信息得不到广泛的交流和传播

鲁西地区,其因为地域位置以及经济原因与其他高校交流较少。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域体育的发展基础,区域体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鲁西地区深处山东内陆,距山东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属山东欠发达地区。因此,高校足球运动往往独立存在和发展,缺乏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来自外界环境的强力推动和激发

(三)鲁西北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高校校园足球文化涉及到高校体育工作多个方面,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何营造一个发展鲁西北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良好机制呢?

1.加强足球课程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使用教材的合理性、科学性、可接受性、健身性与娱乐性对提高校园足球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材要充分删除那些缺乏实用性動作结构复杂而不易掌握的教材这样只会降低学生们的积极性。并且加强专业队伍训练,同时通过参加各种赛事展现专业队的实力,提升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趣,使足球运动在高校得以推广。

另外,还要加强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教练员队伍的建设。目前鲁西北地区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中足球专业的较少,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学生从事何种体育活动起着相当大的影响,应当加强对足球专业教练员的引进,提高待遇,特别是要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长期从事足球教学、训练工作。

2.加强学校主管部门对大学生足球竞赛活动的重视

首先要求领导重视,加强足球场地建设。现在鲁西北高校标准足球运动场的相对较少,不能满足开展足球运动的需求。因此,加强场地建设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其次更新观念,支持、鼓励学生参加足球运动,成立机构,指导大学生的足球运动。从而促进足球运动在鲁西北地区高校能正常、有序的开展。

3.运用多种形式、手段有效开展足球竞赛

足球竞赛不仅是推动学校足球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有力手段,也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参赛群体与参赛对象,选择各种类型的比赛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师生吸引到足球运动中来,努力营造人人踊跃参与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4.高校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在现有体育教师、足球裁判员的定期联合培训,资源共享,引导学生对足球运动文化形成正确的认识。

四、结论

组织好鲁西北地区高校足球体育教学以及足球活动开展,积极消除影响开展足球运动的制约因素,使其发挥在学校体育中应有的作用,应是鲁西北地区体育工作者一直探索和努力实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仁和.对中国足球的文化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9-50.

[2] 刘志云.传统文化对足球运动发展影响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3):24-25.

[3] 杨一民.营造良好环境推进足球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4(2):15-16.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6

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坚持立足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 按照“全校抓、全年抓、全力抓”的工作方针, 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重点, 在保持和巩固传统就业优势领域的同时, 积极开拓新市场, 全方位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力促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近年来,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到国资委管理的117家大型央企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人数占实际就业人数的60%以上。

一、坚持“全校抓、全年抓、全力抓”, 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

学校明确提出“全校抓、全年抓、全力抓”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针, 建立健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 就业中心统筹协调, 职能部门积极配合, 各学院全力以赴”的工作机制, 逐步形成了人人关注就业、为就业工作群策群力的良好局面。

“全校抓就业”。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各成员单位发挥各自职能优势, 在机构、人员、经费、场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就业工作大力支持。通过实施学院就业工作考评、划拨学院就业经费等制度, 下移工作重心;各学院领导和教师利用实习基地、合作项目和校友等多种渠道介绍和推荐毕业生, 逐步建立了特色就业市场。

“全年抓就业”。学校坚持将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突出全程化的就业教育、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和规范化的就业服务。通过集中开展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 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就业指导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分层次进行就业指导, 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就业能力。

“全力抓就业”。学校坚持将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紧贴国家战略发展,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形成就业对招生、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等其他人才培养环节的良性反馈。注重发挥“军工”和“三航”特色的学科专业和科研优势, 从国防事业发展需求着眼, 针对教学各环节, 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国防特色。

二、坚持立足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学校就业工作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一核心, 精心打造两个市场:一是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是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在保持和巩固传统优势就业领域的同时, 积极开拓新市场, 为学生长远发展提供更宽阔的舞台。

1. 坚守国防主阵地, 服务国防战略需要

西北工业大学脉源三支, 老西工、华航和哈军工的优良传统积淀了鲜明的“三航”国防特色, 学校肩负着为国防科技工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崇高使命。“十一五”期间为国防系统输送了9342名毕业生, 占实际参加就业人数的近50%。2011年毕业生中到国防系统就业1732人, 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并且党员干部和“三好学生”比例高于平均数。

学校注重加强国防教育, 形成了“学生军训—军事理论课—经常性国防教育—国防实践活动”等多层次一体化的国防素质教育模式。通过开展“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教育、国防报告会、“国防行”等系列教育活动, 激励学生为国防事业建功立业。制定了国防系统就业的激励政策。同时, 通过设立国防科技奖学金, 与二炮、海军、空军签订培养协议等措施, 多渠道引导鼓励学生到国防和军队系统工作, 成为国内普通高校为部队培养和输送学生人数最多的院校。

学校注重加强与国防用人单位的联系, 先后与国内近100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2011年, 多位校领导先后带队走访了中航工业、航天科技等20家国防单位;就业中心组织47人次分别参加了兵器、中国商飞等12场重点单位会议;组织了6支高水平博士生调研团深入国防单位, 为高层次人才做择业导向。

长年的坚守, 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11年5月,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组成资深院士代表团专程来到西工大调研, 分析总结出学校毕业生敢于担当、追求卓越, 在“三航”军工领域脱颖而出的“愿意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西工大现象”, 充分肯定了西工大办学传统和育人质量。

2. 不断开拓新市场, 服务国民经济建设

学校积极开拓以工业化、信息化为重点、以国家重大发展行业和地区为目标的就业市场。每年定期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召开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会。2011年, 组织了赴无锡、苏州、青岛等地的调研活动, 参加了中广核、华为、江苏沿江七市等单位组织的毕业生信息交流会;与江苏、合肥、中南大学、工信部软促中心等20余个省市、高校、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学校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开拓就业市场。以促就业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形成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怎样结出高就业率硕果》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坚持选拔优秀研究生到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超过半数的挂职研究生直接与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3. 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就业

学校积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面向西部就业, 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 营造到西部大有作为的氛围。近年来我校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占应就业人数的40%以上。2011年, 有1名本科生自愿放弃北京新华航空公司的优厚待遇, 回陕西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

三、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着力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学校紧紧围绕课程建设、辅导咨询和教育活动三个方面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坚持教育和指导并重、课程与咨询并重、生涯规划与就业技巧并重, 着力提升毕业生竞争力。

1. 加强课程建设, 注重实际效果

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就业与创业》3门课程;围绕课程出版了3本教材, 编写了4种讲义;成立了教学研究团队;开通了网络“求职训练”和“职业测评”系统作为课程的支撑。《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研究》获校级教改重点项目。新的课程体系部分采用小班授课的方式, 课堂气氛活跃, 广受学生好评。

2. 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提高业务能力

学校坚持资格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的培训体系。一年来, 组织了57人次参加培训, 17人分别取得了人保部高 (中) 级职业指导师、教育部就业指导人员中级证等资格证书。学校还专门引进了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专职师资1名。

3. 加强教育引导, 就业教育贯穿全程

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离校各阶段, 均安排针对性的就业教育活动。面向学生开展个体咨询;将求职考研经验交流纳入学院日常工作;重点推出了“与就业中心面对面”、“成就自我”职业规划工作坊。组织了企业宣传日、简历撰写与面试礼仪讲座、就业观教育等活动。成立了职业发展俱乐部。

四、以“四大平台”建设为保障, 全方位服务毕业生就业

学校秉承“以人为本, 规范高效”的服务理念, 以人文关怀为主线, 整合各类资源, 从组织招聘会、重点推荐毕业生到就业帮扶、咨询、协议签订等各个环节, 搭建了全方位的服务大平台。

1. 搭建校园就业市场平台

通过“请进来”的方式, 组织校园招聘活动。面向2012届毕业生共举办招聘会663场, 其中47场为大中型招聘会, 来校单位2236家。这些招聘会不仅为我校毕业生, 同时也为周边兄弟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2.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

融合就业信息网、数字化签约系统、短信平台软硬件资源, 优化就业信息服务;建立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库;去年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一万余条, 提供招聘岗位28672个。

3. 搭建事务服务平台

以一站式就业服务大厅、信息发布厅、就业资料室为服务窗口, 为学生提供就业咨询、协议签订、派遣、帮扶等就业综合事务服务。建立了就业帮扶登记制度, 通过“一帮一”等方式切实解决就业困难、少数民族等毕业生的实际问题。就业中心还成立学生志愿者服务队, 为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

4. 搭建学生创业服务平台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7

1、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价值

1.1、西北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一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身份象征和人民的精神家园, 也是一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 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 成为民族成长记忆中不可磨灭的文化标签。象征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武术、赛马、射箭、摔跤不但对中华儿女有文化归属感和吸引力, 而且对外具有很强的渗透力。这种内在的文化价值也显得不是那么一文不值, 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底蕴也越来越丰厚。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 其中硬实力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构成, 软实力由文化、制度、传媒等构成。他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 但是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在软实力中, 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 日益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筹码。要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 必须提高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 人们使用着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现如今,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那种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文化占据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相反, 以“内外兼修”、“天人合一”、“身心自然”为内核的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则逐渐被人遗忘。外源性文化的入侵,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根基, 如果民族成员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认同, 那么这个民族将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

1.2、民族文化传播的需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也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坚实动力和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文化的作用方式是柔性的、潜移默化的, 但其效果往往高于军事手段, 呈现出刚性的“硬实力”特征。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渗透在国家意志和国民行为中, 体现着国家的整体形象。西方的罪文化、日本的耻文化, 都为世界所熟悉。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被世界广泛认同, 那么该民族就越容易被世界接纳, 国家的“软实力”就越强大。事实上, “软实力”, 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整体输出和树立。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 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使命和责任, 就在于提供必要的探讨, 求索可能的答案。换句话说,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 就在于寻求弱势文化传播的具体途径和办法, 探索民族体育文化直面未来的方法和生命力。

2、西北民族体育文化

西北民族体育是我国西北民族世代相传的独有民族特点的体育。当然, 民族文化是这一地区非常独有的, 与其它地区的民族文化截然不同。党的十七大指出: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体育事业中, 西北民族体育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 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西北民族体育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滋养, 在国内乃至全世界将会越来越有了话语权, 这种发展趋势是势在必行的。要想挖掘西北民族体育文化的内在价值首先要从地域性和民族性说起。

《西北民族体育文化》一文中指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群体都生活在特定的一个区域内, 地域、地理、地缘的特性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和人民烙上深深地域印记。”这句话所讲的是, 地域性与文化的联系是必然的, 一切与自身文化有关的要从它的地缘性进行挖掘和整理, 所以, 对于寻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地域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杠杆。西北民族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 高山环抱, 海洋水气难以入内, 气候干旱, 沙漠, 隔壁绵延千里, 是我国干旱面积最大的地区。西北地域广阔、江河湖泊纵横、高山峻岭林立, 其复杂地形地貌造成了复杂的生态环境, 为文化的孕育及繁衍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3、西北民族体育文化价值理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 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对科学与完整, 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固定的归属感与价值感。不同的文化通常会有自身特殊的价值体系与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价值取向及心理发展结构是在历经长期的文化选择、冲突与不断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 因此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对固定性, 一旦形成, 其价值体会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从价值的视角看待问题, 眼光总会长远。我们从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应用价值看待西北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未来文化。

4、结语

要重塑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体系及内涵, 需要不断秉承中国传统文化, 注重个人价值与修养, 重视福寿与健康的民族品格将“动静结合”、“阴阳相生”的养生理念融入到体育文化理念中, 达到有形而下的身体锻炼与体育发展, 从而促成传统体育形式及文化内涵的升华。文化认同反映了一个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心态, 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在一定的民族与地域中不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精神架构。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发展的过中, 需要不断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文化内涵, 丰富和发展我国西北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

摘要:西北民族地处亚欧大陆中心, 高山环抱, 展示给人们的是巍峨、辽阔、贫瘠。然而, 进入探索西北民族文化时, 却能感触到当地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当然, 西北人的那种蕴含在骨子里的浓情、豪放、粗犷、张扬、雄浑、坚韧、温良、智慧, 是西北人这边独有的财富。西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是探索知识的实践活动, 具有促进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价值意蕴。问题域主要集中在西北民族、民族体育文化、地域性文化及价值的研究4个方面。使人们能够从文化的价值深度了解西北民族体育, 认识民族体育的文化及价值。

关键词:西北民族,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建华, 常毅臣, 卢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中国体育科技出版社, 2013, 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3]陈青.西北民族体育文化[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

[4]万义, 白晋湘, 屈杰等.民族传统体育综合创新发展观的质疑与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7, 28 (1) .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8

西北赛区由来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山西省、河南省等省区的15支高校代表队参赛。

为期三天的艺术展演和体育比赛为留学生搭建了一个文化与体育交流的舞台,众多留学生为了本次的赛事积极筹备,认真比赛,付出了辛劳与汗水。但是更多的是收获了对中国文化、体育和人文的认知、增进了友谊。在所有比赛项目中各代表队都匠心别具、特色鲜明,展现出良好的艺术特色与高超的体育竞技水平。

在体育艺术展示项目比赛中,各代表队特色鲜明,有的表现自己本国的舞蹈艺术,也有很多学校的留学生跳起传统的中国舞蹈;“三对三篮球比赛”的各支代表队注重团队合作,有的队伍还在个人技术中还融入许多花式篮球动作,让观者大呼过瘾,参赛留学生们也用自己的认识诠释篮球的文化与魅力;“定向越野”是智慧与体能相结合的项目,各队的参赛选手积极拼搏,虽然天气炎热,但是留学生们在赛场上表现出的顽强意志也让人赞叹。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9

关键词:西北湖,文化,人本,商业,融合

一、概况

西北湖位于江汉地区北部, 南临建设大道, 东临新华下路喷泉公园, 广场陆地面积1.6公顷, 水域面积4.5公顷, 绿化面积4174平方米, 停车面积2900平方米, 可供人群活动用地为10034平方米, 环境幽雅, 空间开阔, 是目前汉口中心地区第一个中心开放型休闲、娱乐广场。过去是武汉市区季节性雨水调蓄湖。2009年3月, 我们对西北湖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调研时, 发现西北湖作为汉口商业形象的代言者, 存在太多的问题,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湖区人车混行现象严重, 存车设施短缺, 乱停占道现象严重, 配套设施不完善。2) 湖区基础设施老化, 步行道凹凸不平, 配电设施挤占便道, 道路铺装品质不高。3) 湖区建筑立面广告、门店牌匾缺乏规划, 湖区周边休闲娱乐设施不足, 照明、绿化、城市家具、标识系统缺乏统一规划。4) 湖区大量硬质驳岸, 这对生物过程的连续性是毁灭性的破坏。5) 沿滨水大面积高密度的建筑群紧箍湖泊, 阻碍了水陆风向城市的纵深延伸。6) 湖泊水体遭受污染。7) 房地产开发项目对滨水地段的侵占, 剥夺了公民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也对滨水景观造成新一轮的破坏。8) 滨水建筑群的建筑形体、风格、尺寸互不关联, 独立自主。建筑轮廓线缺乏节奏、韵律和协调。

二、理念

在经过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城市设计后, 我们发现西北湖商业区不可能单靠完成某一个单项设计就能实现整体品质的提升, 它是一个系统问题, 要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于是提出“3C共融”的理念, 即通过文化 (Culture) 、人本 (Customer) 、商业 (Commerce) 的融合来解决湖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以文化提升商业, 以人本推动发展, 以环境促进繁荣, 从而实现西北湖商业区整体品质的提升。其中“文化”是动力, “商业”是基础, “顾客”是根本。此后, 通过优化交通环境、完善市政设施、美化街区景观、整治重要节点等几个方面的系统设计, 不断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设计方案。

优化交通环境:在北湖北岸增设隔离, 彻底实现人车分流, 改变了人车混行的局面, 为其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

完善市政设施:在实现人车分流的前提下, 通过封闭位于湖中心的黄孝西路, 尽可能的增加行人的通行空间, 并通过管线入地等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完善, 为湖区的进一步设计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美化湖区景观:在完成上述基础工作的前提下, 从3个方面对湖区街道空间展开了具体的设计:一是重新整治沿街建筑立面并规范广告牌匾的设计:二是通过铺装、绿化、城市家具、标识、雕塑等的系统设计使商业区形成富有文化内涵的独特个性:三是通过地面、橱窗、连廊、楼体4个层次的立体照明系统, 提升街区夜间的商业活力。

整治重要节点:街道空间是线性的, 线性空间中的节点就成为西北湖商业区活力的源泉。为此我们提出整治节点空间是提升街区品质的关键, 并规划了4处节点空间。

湖区的绿化:湖区的绿化可以把乔木、灌木、藤木、草木还有水生植物合理的配置。建立一个长期的、共存的、四季分明的滨水植物群落。

滨水轮廓线塑造:横向的节奏感、韵律感和集群效应, 形成有个性的天际线。纵向的层次感和阶梯效应———临水跌落、前虚后实。

建筑风格与色彩的和谐:建筑应形成整体色调的统一协调, 并强调视觉高潮部分的个性特征。

科技手段改善湖区水质:可采用上海太平桥绿地设计对水质的处理:采用多重科技手段考虑沿岸的行人安全和生态安全, 湖底铺设了防水毯, 湖体水质得到保证, 重启系统为湖水增氧, 设计了鱼类专用生化系统。加强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联系:因地制宜, 进退有序, 开设环湖道路。强调滨水土地的多功能实用, 尽量将城市公共活动置于湖畔。可持续发展:以保护滨水区周围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资源为前提, 保证滨水区周围的水域和陆域的生态平衡, 达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珍惜滨水区的历史文化遗产, 使城市的历史文化能持续发展。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因此, 滨水区景观的开发应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三者的协调、统一、持续发展。生态驳岸: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 不仅种植植被, 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 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 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 斜坡种植植被, 实行乔灌草相结合, 固堤护岸。

三、结语

城市滨水区景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城市迅速发展的时代, 建设和规划城市滨水区对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延续城市历史文化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开发城市滨水区时, 遵循滨水区规划原则, 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经验, 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规划设计, 使人与自然环境找到良好的结合点, 最终达到完美的和谐。

目前许多城市对滨水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或开发建设时将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割裂成两个部分造成城市空间原有的肌理和文脉在滨水区域得不到延伸和经一步发展, 自然水域也仅仅作为一项景观要素来定义, 没有通过整合渗透到城市的大环境中去。很多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发展和建设的需要, 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滨水景观。城市的使用者是人, 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 亲水性是人的天性, 因此人对于自然水域的亲近性和可及性建立亲密的人水关系将是滨水设计的首要原则。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 新的发展理念将影响滨水景观的塑造, 西北湖景观对于整个汉口的城市区域结构、景观格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武汉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落实, 西北湖及其周边湖区景观优化也应与时俱进, 但也面临着市场经济与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困难。滨水景观的提升有赖于各专业尤其是景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建筑、环境、生态、水利、旅游、市政等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 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深入地参与。

参考文献

[1]易敏.滨水城市的滨水景观塑造[J].湖南师范大学.

西北饮食文化特色 篇10

【关键词】西北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传承 困境 对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西部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2012.01…2015.06课题批准号:12ED1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00年7月,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兰州参加“第六届人类学、社会学高级研讨班”时提出:“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我们不应当忘记对人文遗产的保护,尤其是对民俗文化内涵丰富但又极其容易遗失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保护、传承、发展和利用。”①这一见解充分指出西北地区传统音乐作品的重要价值及其保护的难度。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据统计,2010年西北地区(含陕、甘、宁、青、新)有28项传统音乐进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扩展项目名录,其中包括甘肃、青海一带的“花儿会”、满族民歌、兰州鼓子、陕西信天游、西安鼓乐、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等。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为民间音乐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而且也通过资金扶持,实现民间音乐的自我造血。除此之外,不少专家和学者也积极加入到了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一方面组建起众多民俗学会、民间音乐学会、民歌协会、传统曲艺协会等,进行传统音乐作品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活动。

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十分系统而复杂的工程,结合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西北地区传统音乐在传承方面呈现出后继乏人的现象。一方面包括眉户、陇剧、敦煌曲子戏、满族民歌在内的传统音乐样式,都是通过方言进行演唱的,对演唱者的方言习惯、嗓音条件、演唱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很多年轻人不愿学或者根本学不会传统音乐艺术。

其次,当前西北地区在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轻保护、重开发”思想,甚至出现把音乐非遗项目作为“摇钱树”的现象,比如为了增强传统音乐的视听效果,吸引观众的注意,很多传统音乐表演从演出服饰到舞蹈、配乐,甚至是词曲内容都进行了“现代化、时尚化、流行化”的“包装”,流失了其应有的文化观念、思想内涵与情感意蕴。

再次,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很多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被各种唱片、电影等现代技术记录下来,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一些音乐作品连最基本的纸质版的曲式旋律、歌词内容都没有,比如陇东丧俗仪式中的鼓吹乐等。

最后,从整体上来看,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即当特定的音乐艺术濒临消亡的时候,才会引起政府部门和保护组织的关注,从而采取紧急的措施。

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保护措施

针对当前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加大保护力度:

第一,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投入,一方面为民间老艺人提供传统音乐表演的舞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年轻人积极投入到传统音乐的学习与传承中来。

第二,诸多专家、学者要对传统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蕴含的民俗文化价值,同时还可通过电子媒介、纸质文本的方式,对传统音乐的歌词内容与曲式旋律进行记录和保存,从而为后世的传统音乐研究、欣赏、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资料。

第三,我们在注重实现传统音乐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更要明确“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开发”、“原生态文化与次生态文化”以及“旅游经济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谨防过度“开发”导致“遗产”变色变味现象的出现,尤其要避免低俗的、劣质的传统音乐作品的出现。

第四,当前社会中的诸多音乐院校作为音乐专业高等人才的培养地,有能力而且也有责任承担起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与创新工作。

第五,广播、电视媒体也应当加大对西北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力度,通过经典的音乐作品调动观众欣赏、了解、学习,甚至深入研究传统音乐等。

西北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与人文环境成就了诸多演唱技巧独特、风格鲜明、文化内涵深厚的传统音乐艺术。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我们既要提升对传统音乐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要采取合适的手段和发展理念,加大保护与传承的力度,由此实现西北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与兴旺发达的局面。

注释:

①费孝通接受本报独家专访[N].兰州晨报,2001-08-01(1).

参考文献:

[1]王文澜.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兰州大学学报,2005(3),142-146.

[2]赵毅.论西北“花儿”的现状与未来[J].歌海,2011(1),31-33.

[3]李彦荣.西部传统音乐的保护及其历史意义[J].中国音乐,2010(2),38-39.

[4]王晓平.西北地区传统音乐的文化生态及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6(5),57-60.

作者单位:张晓霞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系 陕西西安

上一篇:中学生物理素养培养下一篇:定位原理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