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影像

2024-07-15

磁共振影像(精选八篇)

磁共振影像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临床确诊8例平山病患者, 为男性7人, 女性1人, 年龄11~22岁, 平均16.

5岁。均无外伤、遗传及家族史。另随机收集8例正常青年人为对照组, 男性7例, 女性1例;年龄l1-22岁, 平均16.5岁, 均无颈椎病病史。并结合文献对磁共振影像异常表现进行讨论, 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2 扫描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自然位颈椎矢状位T1WI、T2WI及轴位T2WI扫描, 过曲位和增强扫描序列和参数同前一致。

2 结果

在与正常的对照组磁共振影像比较示:确诊的病例8例中7例病例磁共振可见颈髓下段不同程度萎缩, 多见于C5~T2, 多以以颈6为中心, 1例病例颈髓未见明显异常, 所有病例髓内未发现异常信号。8例病例硬脊膜外间隙可见不同比例增宽;5例病例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 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其中有一些弧线形或圆形的血管流空信号, 过曲位均可见增强的异常静脉丛。8例病例中其硬膜外间隙的血管流空和强化的静脉丛的影像表现均可见。

3 讨论

平山病多见于青少年期隐袭起病, 常无明显感觉障碍, 男性多见。主要临床特征为一侧上肢远端的肌肉萎缩、无力, 伴有寒冷麻痹, 桡侧肌肉一般不受影响, 使上肢呈斜坡样, 又称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本组病例中患者男性占到87.5%, 均出现前上肢无力为主要就诊症状, 6例伴有不同程度肌萎缩。在进行检查时, 就检查方法而言:首先常规X线正侧位显示颈椎骨质效果好, 可明显看出颈椎曲度变直或正常, CT对于骨质和小关节的显示有优势, 但不能发现髓内及硬脊膜外间隙异常信号:颈椎磁共振检查可以避免放射线的辐射, 随着磁共振的临床应用逐渐深入, 磁共振检查已被大家公认为是平山病的首选检查技术, 和CT、X线先比, 可以明确显示脊髓及硬膜内外的病变, 在平山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明显优势。文献报道平山病的常规仰卧位磁共振表现, 主要是低位颈髓萎缩多以主要位于C5~T1水平, 均累及C6水平颈髓, 硬膜外均出现条形等T1长T2信号, 内可见条形、点状流空信号。本组8例病例中常规仰卧位7例病例可见颈髓不同程度变扁平, 1例病例颈髓未见异常改变, 颈髓髓内未见异常信号, 8例病例硬脊膜外间隙其中可见迂曲血管流空信号。5例病例硬脊膜向前移位并压迫脊髓, 8例病例硬脊膜外腔增宽, 与文献报道相符。平山病临床表现的诊断标准[2]: (1) 青春期 (10~20岁) 隐袭起病, 男性为多。 (2) 以局限于前臂远端为主的肌无力伴肌萎缩为特点。 (3) 寒冷麻痹和手指伸展时有束颤。 (4) 症状多为一侧, 部分患者为双侧症状, 但以一侧为主。 (5) 无明显感觉异常、无括约肌和脑神经损害。 (6) 病后症状可进行性发展, 但绝大多数在5年内停止发展。颈椎磁共振示颈段脊髓萎缩 (下颈段为主) , 颈髓前后径变扁平。本组8例病例均表现为无诱因出现局限于上肢远端的肌肉萎缩无力, 多于无意中发现, 进展缓慢, 有6例病例出现寒冷麻痹症状, 但均没有出现为双侧发病, 颈椎磁共振7例病例均可见下段颈髓萎缩, 5例病例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 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有一些弧线形或圆形的血管流空信号, 过曲位均可见增强的异常静脉丛。符合上述临床确诊标准。目前平山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太清楚[3,4], 有研究表明可能与青春期发育过快、椎体和脊膜生长比例不能一致有关, 或者反复的屈颈动作或长期的维持屈颈姿势导致已前置易位的硬脊膜从后方推压颈脊髓, 从而造成循环障碍, 背侧静脉丛在过屈位时处于充血扩张状态, 也会对颈髓造成压迫[5]。

平山病为少见病, 多见于日本, 近年随着国内病例报道的增多, 逐渐加深对平山病的认识, 本病缓慢起病, 表现手部及前臂萎缩、无力, 极易与肌萎缩侧束硬化症等运动神经元病相混淆, 应注意鉴别。平山病肌萎缩局限, 病情多在三到五年内年终止发展, 因此应随访观察, 有利于确诊和治疗。

因此, 随着临床对平山病认识的深入和磁共振影像检查技术的成熟, 做为影像科医师, 通过对平山病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对临床诊断标准的了解, 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当临床医生高度怀疑平山病时, 我们可以采取磁共振的影像检查, 观察是否有颈髓下段萎缩、扁平和硬脊膜是否向前移位及硬脊膜外间隙是否有血管流空信号等改变, 通过对其影像表现的分析来对平山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常规检查年轻男性无明显诱因可见颈髓下段萎缩时, 应提醒临床医师进一步做相关检查排除平山病。必要时进行过曲位颈磁共振平扫+增强检查[6,7]。

摘要:目的 分析平山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 来探讨磁共振对平山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例经临床确诊的平山病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山病主要表现为上肢远端肌无力及萎缩, 确诊的7例磁共振可见颈髓下段轻度萎缩, 以颈6为中心, 1例颈髓未见明显异常, 髓内均未发现异常信号。8例硬脊膜外间隙可见不同比例增宽;5例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 硬脊膜向前移位;8例硬脊膜外间隙其中有一些弧线形或圆形的血管流空信号, 过曲位均可见增强的异常静脉丛。结论 青少年 (男性为主) 在颈部磁共振检查时, 如出现下段颈髓萎缩、其硬膜外间隙的血管流空和强化的静脉丛的影像表现, 应首先考虑有平山病的可能。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 如手及前臂不对称的肌无力和萎缩而无感觉障碍或寒冷麻痹等, 基本就可以诊断了。

关键词:平山病,磁共振成像,颈髓下段萎缩,血管流空

参考文献

[1]平山惠造, 路福顺, 庄祥云.青年性上肢肌萎缩 (平山病) 的诊断[J].日本医学介绍, 1996, 17 (12) :559.

[2]王向波、右手肌肉萎缩1年余 (下) 一平山病 (家族性) [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 32 (3) :附1-附3.

[3]Misra UK, Kalita J, MishraVN, et a1.Efect ofneckflexion on Fwave, somatosensory evoked po tentials, an d magnetic i'esenKnce~ging in Hirayama disease[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 77 (5) :695-698.

[4]Toma S, Shinzawa Z.Amyotrophic cervical myelopathy inAdoles-cence[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1995, 58 (1) :56-64.

[5]张红, 周华, 毛继芳, 等.肌电图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脊髓型颈椎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06, 46 (4) :25.

[6]傅瑜, 樊东升, 裴新龙, 等.平山病的MRI诊断MRI[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 41 (4) :352-355.

磁共振影像 篇2

【关键词】核磁共振;胼胝体梗死;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358-01

胼胝体梗死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梗死,临床经常出现一些少见的症状与体征,由于CT对胼胝体梗死敏感程度不够,因此容易发生胼胝体梗死误诊、漏诊,这也是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低的一个原因。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核磁共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胼胝梗死的诊断率。

本文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3月-20011年6月10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确诊发现2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占2.15%(23/1170),通过分析其核磁共振影像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45-76岁,平均年龄54.3±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3-154h ,平均51.6±11.4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5例,高脂血症11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6例,9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抽烟史,有脑梗死病史6例,其中1次脑梗死史3例,2次脑梗死史1例,1次腦梗死史2例。

1.2影像学检查:23例患者病发当日均采用1.5T磁共振成像仪平扫;住院后,行头颅MRI检查或增强MRI检查。MRI检查包括T1、T2加权像轴位,T2Fair轴位,矢状位,冠状位,MRI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头MRA检查。

2结果

2.1 临床表现:从表1可以看出,23例胼胝体患者中,肢体运动障碍14例,精神症状患者13例,语言障碍12例,智能障碍11例,肢体瘫痪6例。

2.2影像学特点:单纯性胼胝体梗死4例,占17.39%,合并相邻脑叶急性梗死19例,占82.61%; 23例患者中,胼胝体体部梗死15例,其中伴有其他部位梗死8例;大脑前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23例;大脑后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7例;大脑前后动脉胼胝体供血区梗死5例。

23例患者中,发现血管狭窄患者7例(狭窄超过60%的4例),3例患者主动脉、双侧椎动脉及颈动脉血管狭窄,1例患者右侧大脑动脉狭窄,3例患者中大脑伴有动脉合并颈内动脉狭窄。

3讨论

3.1胼胝体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的大脑纵裂底,是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神经纤维束,分为胼胝体嘴、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和胼胝体压部,起着传递鉴别能力、记忆能力与感觉经验的功能;胼胝体血液供应来自于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以及大脑后动脉,邹杰[1]等(2003)认为胼胝体部4/5血液由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供应,1/5的血液由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前后动脉的变异性决定了供应胼胝体动脉的变异。

3.2 MRI或MRI增加能够敏锐地捕捉胼胝体病灶的异常信号特征,Uchino A[2]报道,T1加权信号表现出低信号特征,T2WI表现出高信号特征,T2Flair同时存在高、低二种信号特征,这也是MRI能够准确诊断急性胼胝体梗死的原因之所在。本组23例患者MRI证实,胼胝体梗死部位多发生于右侧和体部; 30处梗死病灶,大脑前动脉梗死病灶明显多于后后动脉供应区(23:7)。

3.3胼胝体梗死的临床表现因颅内伴有其他病变以及病变的部位、面积、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大体表现为肢体瘫痪、精神与情感障碍、智能障碍、语言障碍、失用、其它等临床特征。从病损部位分析,膝部病损可能出现失用;体部病损可能出现精神症状、记忆力减退、运动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压部病损可能会出现肢体瘫痪;胼胝体完全破坏,将会出现割裂综合症。

3.4张春生、董昭樱等[3](2008)通过对281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观察,发现31例胼胝体梗死,胼胝体梗死发生率为1.1%;宛四海等[4](2003)认为胼胝体梗死主要是由于供血动脉闭塞所致;陈海、贾建平等[5](2006)认为胼胝体缺血改变的主要是脱髓鞘,很少造成神经元变性、坏死,如果及时治疗,能够使病情迅速好转;

本研究证实,胼胝体由于供血丰富,梗死发生率较低;临床常见表现形式为运动障碍、精神症状、语言障碍、智能障碍;MRI或MRI增强能够准确捕捉胼胝体病灶的异常信号,是临床诊断胼胝体梗死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杰,王百军等.胼胝体梗死的MRI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3,18(100):709-711

[2] Uchino A, Takase Y, Nomiyama K, Egashira R, Kudo S. Eur Radiol. Acquired lesions of the corpus callosum: MR imaging. Eur Radiol.2006 Apr;16(4):905-14

[3] 张春生,董昭樱等.急性胼胝体梗死的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关系的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6:295-298

[4]宛四海,傅森林等.胼胝体梗死的CT和MRI诊断(附5例报告)[J].放射学杂志实践,2003,19(1):88-90

磁共振影像 篇3

1.1 磁场均一性

(1)概述:静态磁场的相关测试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磁场均一性(MFH),也就是在给定径向空间(DSV)内磁场强度的变化程度。MRI系统的MFH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线圈的结构精确性、外部铁磁性物体导致的磁场干扰,以及上述干扰可能被永磁体、环境温度以及匀场线圈(用于补偿外部干扰,最大化磁场均一性)等因素补偿的程度[1,2]。

临床应用中,MFH不足可能导致的最常见不利影响是在使用化学位移选择性饱和技术时,图像中脂肪抑制水平分布不均匀,而这种不均一性可能导致图像的扭曲和质量下降,尤其是在以平面回波成像技术为代表的快速磁共振成像技术中。另外,MFH不足还会严重影响磁共振波谱成像的数据。

MFH可用磁场变化的百万分之一(ppm)或频率单位(Hz)表示。频率单位测量反映了在给定DSV两端的拉莫尔频率的变化(拉莫尔频率通过ω=γB0得出,其中B0是磁场强度,γ是旋磁比,其中氢的旋磁比γ/(2π)=42.576 MHz/T)。

(2)验收标准:对于圆柱形超导磁铁,MFH标准为:直径为35cm的DSV两端磁场强度均方根(RMS)<0.5ppm (常规MRI),或<0.1 ppm (快速成像以及MR波谱成像)[3]。然而由于各个MRI生产商对MFH的评价标准不同,包括使用不同的DSV和测量参数(RMS或峰间值),因此比较不同厂家的MRI系统MFH标准比较困难。

1.2 磁场偏移

(1)概述: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磁场强度上的变化(磁场“偏移”)会影响传统成像结果的信噪比,且对于高速成像(功能MR和扩散MR)以及MR波谱扫描会产生更严重的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MRI超导系统的磁场偏移系数在安装完成后的验收测试中往往较高,此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在数周到数月后逐渐降低至一个稳定的较低值。此后,如果工作人员使用超导系统的匀场线圈进行匀场操作,则偏移系数会再次暂时升高。

在使用超导系统的MRI系统中,磁场偏移现象是由超导线圈、焊接部位等的电阻引起。而在低场MRI系统中,磁场偏移系数通常与温度有关,磁体或屏蔽设施的温度变化会相应地引起磁场强度的变化[4]。

(2)测试方法:拉莫尔公式ω=γB0直接将磁场强度和谐振频率关联起来,因此测量谐振频率(中心频率)的变化即可间接获取磁场稳定性的数据。目前市面上几乎全部的MRI系统均将该方法作为预扫描流程的一部分。成像体模方面,研究人员可以使用简单的球形体模或材质均匀部分的柱状体模,并应当注意每次都将同一个体模放置在同一个位置进行扫描。进行该项测量时,研究人员可以选用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并每日记录当天的谐振频率,以供日后工作参考。

(3)验收标准:超导磁体在验收测试期间的磁场偏移程度不应该超过1ppm/d(该项数值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变小,在设备正常运行1~2个月后减少至不超过0.25 ppm/d)。

2 射频系统测试

2.1 发射器和增益校正系统

(1)概述:要产生想要的章动角和拉莫尔频率,那么在预扫描期间MRI系统必须确定合适的发射频率(中心频率)和发射增益。大多数MRI系统能够自动测定上述2个参数及接收器增益的适当数值,以便在避免前置放大器饱和的情况下最大化动态区间。研究人员应当在验收测试阶段测定MRI系统自动发射频率和发射器增益的精确程度。

(2)测试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选择材质均匀的球状体模(最好)或填有均匀内容物的柱状体模,使用常用的脉冲序列(自旋-回波、高速自旋-回波以及梯度-回波)对体模进行预扫描。每次测试时,研究人员都应当记录下当前使用的中心频率和发射器/接收器增益。

进行扫描时,研究人员首先应当保证MRI系统扫描序列的重复时间(TR)远远大于体模内容物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此后,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比对同等条件下手动扫描和自动扫描的成像结果来评价自动扫描功能,并通过微调接收器增益数值来获取一系列成像结果,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接收器增益最优数值。通过调整发射器增益,将章动角调整至90°,此时成像信号的强度最高。

当使用梯度-回波序列进行扫描时,研究人员应当首先使用自动扫描程序扫描体模,然后手动调整章动角为20°、50°、80°、90°、100°、130°和160°,并获取成像信号。通过判断成像信号强度是否在90°时取到最大值,即可判断发射器增益是否正确校准。

最后,对于最常用的脉冲序列,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最小的层间距获取一组多层图像(进行该测试时,要确定系统没有默认为交叉采集模式)。通过观察图像是否存在伪影,如中心“拉链”伪影或重影,即可判断射频系统可能存在校准误差。

(3)验收标准:所有图像都不应存在伪影。手动确定与自动确定的传输增益值差异应在±5%以内,中心频率的手动测定值与自动测定值之间的差别应在±10Hz以内。

2.2 发射器增益稳定性

(1)概述:3种发射器增益稳定性会影响MRI系统的成像质量[6]:振幅稳定性、频率稳定性和相位稳定性。传输增益稳定性降低会导致各种图像伪影,包括重影、低信噪比及严重不均匀性。高增益稳定性对于高质量快速及超速成像研究非常重要,如快速自旋回波、EPI序列扫描及磁共振波谱扫描。

(2)测试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衰减曲线(FID)或波谱峰值随时间的变化来进行此项测试。但由于当前的MRI系统多采用数字化发射器/接收器电路,发射器增益方面的偏差往往很小,难以直接观测。同时,由于高速MRI和MR波谱成像技术对射频系统稳定性的要求非常严苛,多数MRI系统供应商会开发相应的信号强度、频率和相位稳定性测试工具,以便安装和维护人员使用,因此此项测试建议由供应商采用专业人员进行,医学物理师和工程师负责记录并保存相关数据。

(3)验收标准:对于射频系统的稳定性并无统一标准。因此医院应当以MRI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最高标准为准绳进行验收测试。

3 梯度系统测试

3.1 空间定位精确度和线性度

(1)概述:如果已经确定静磁场均匀,影响MRI系统空间精确度的主要硬件因素就是梯度磁场系统。理想状况下,3组正交梯度线圈线性地将空间位置信息编码为信号频率和相位。然而由于梯度线圈不可能无限延伸,梯度磁场永远不可能做到完全线性的信息编码,而且随着近期各种短孔MRI系统的出现,上述非线性现象愈发严重。为了解决非线性编码的问题,MRI系统供应商通常会针对自己的梯度线圈设计数据处理算法,以补偿空间信号编码的非线性。但是即便拥有上述处理算法,信号编码的非线性仍旧会影响扫描区域内的空间定位精确度,尤其是距离扫描区域中心较远的扫描层(通常情况下,MRI系统供应商只提供扫描区域中心处扫描层的定位精确度数据)。

在验收测试中,医学物理师和工程师应针对MRI系统的空间精度进行测试。上述测试不仅要在中心扫描层上进行,还要在外围的2个或更多扫描层上进行。另外,应当注意,上述空间精确度的测量需要包括所有3个轴向平面。对于作为治疗方案依据的MRI系统,空间定位的精确性尤为重要,因此医学物理师和工程师应当针对扫描范围内的边缘位置进行精确度测试,以确定在整个扫描范围内的空间精确度,空间精确度的验收测试同时也可以验证空间测量工具的准确性。通过验证的测量工具进一步用于后续测试。

(2)测试方法:扫描已知尺寸的体模或包含均匀网格/孔洞的体模,并处理所得数据,来测出扫描结果中的空间扭曲百分比。医学物理师和工程师应在全部3个正交平面上扫描体模,且应用以下公式得出每个平面上的空间扭曲百分比(%GD)。

其中是体模的实际尺寸,是在扫描图像中的尺寸。

使用包含均匀网格或孔洞的体模,可由孔或网格的间距的变异系数确定整个扫描范围内的空间编码线性度,而这种测试可更全面地评估整个扫描范围内的梯度线性度。

(3)验收标准:%GD需≤2%(若要将数据用于治疗方案制定,则%GD<2%)。

3.2 涡电流补偿

(1)概述:MRI系统在图像采集期间,快速开关梯度线圈可在周围空间获得快速变化的磁场,从而在附近的导电器件上引起涡电流。这些涡电流产生的磁场会削弱梯度磁场,因此梯度磁场的最短稳定时间和MRI系统的最高图像获取速度均受到涡电流的影响。

MRI结果中,很多伪影是由涡电流效应补偿不足引起,特别是在MR波谱扫描以及高速/超高速MRI技术中[7],同时,在验收测试中使用现成的脉冲序列和测量工具也很难验证涡电流补偿的效果。很多MRI供应商拥专门测试涡电流补偿的人员和器械,并可以提供涡电流补偿措施的测试报告,该报告应作为验收测试报告的一部分予以保存。

(2)验收标准:涡电流补偿的效果没有统一的验收标准,因此医院应当要求涡电流补偿的效果达到或超过MRI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标准。

4 梯度磁场/射频系统组合测试

4.1 扫描层厚和层间距

(1)概述:理想情况下,MRI扫描中的层厚由射频激发脉冲和相应的梯度脉冲振幅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是射频激发脉冲的带宽(Hz),γ是旋磁比(质子的旋磁比γ/2π=42.567 MHz/T),G是梯度场振幅(T/m)。在MRI中,扫描层厚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这是因为,一方面,过厚的扫描层将导致部分容积效应,从而降低成像结果的空间分辨率,另一方面,过薄的扫描层将降低成像结果的信噪比。而且,扫描层的厚度还可能影响到扫描层间距。可能影响MRI扫描层厚的因素包括:梯度场不均匀性、射频场不均匀性、射频发射装置线性和稳定性不足导致的射频脉冲波形和强度欠缺,以及未被处理的回声信号。

(2)测试方法:目前若干种测量扫描层厚和层间距的技术手段中,最常用的是一种使用交叉标记体模的方法,它可以避免体模倾斜或旋转引起的误差,更为精确。通过测量在2个交叉标记方向上的脉冲峰半高宽(FWHM)得到实际脉冲的FWHM,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φ为标记间的夹角,a和b分别为在2个标记方向上测得的FWHM值。注意φ=90°时,FWHM简化至(图1)。

一般情况下,医学物理师与工程师应当对所有临床常用的脉冲序列在3个轴平面上进行扫描层厚测试。测试时,工作人员可以在选定方向上进行多个扫描层的成像,然后在该方向上的波谱图中读出波峰之间的距离,即扫描层厚。

(3)验收标准:自旋回波序列的扫描层厚(层厚≥5mm),误差在10%之内,层厚的误差≤10%。

5 全系统测试

5.1 信噪比

(1)概述:尽管信噪比(SNR)是1个重要的质控参数,但是并不能帮助工作人员找到成像链中的问题环节。影响SNR的因素包括射频线圈问题、射频线圈去耦功能失调、前置放大器和接收器故障及未能完全消除外界电磁噪音等。

(2)测试方法:测量SNR的首选方法是美国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的方案。在该方案中,工作人员需要使用MRI系统对1个均匀体模以最小扫描间隔连续2次扫描成像,随后将获得的2组图像数据做差,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SNR:

其中s是感兴趣区域(ROI)中的平均信号(来自2组图像中的任意一组或二者的平均值),σ是两组数据的标准差。

当获取连续两组图像困难时,也可以使用下列公式,用1组图像数据计算SNR:

其中σbkg是在ROI中背景(空气)信号的标准偏差(其中大约0.655的补偿因数来源于MRI背景信号的莱斯分布,而非高斯分布)。

MRI系统的SNR测试至少应包括头部和身体两组线圈,并在其中1组线圈的全部3个周平面上进行。另外,还要选取1个轴平面测试所有临床可能用到的脉冲序列的SNR。

工作人员需记录所有线圈的SNR基线数据,针对对体模位置敏感的表面线圈和相阵线圈,应保存一张初始的体模位置的照片。对于相阵线圈,工作人员还要对每个线圈单元进行SNR测定,从而针对性地测试每个线圈单元的性能,而其成像结果中的SNR也应当根据其线圈单元的数量进行修正。

(2)验收标准:由于MRI系统的SNR验收标准不同,很难为所有MRI系统定制统一的标准。工作人员可以将验收测试阶段获取的SNR数据作为基线和标准,以供后续质量控制流程参考。每次质量控制测试中,在生产商建议的参数设置下,MRI系统的SNR应当不低于生产商设置的最低标准。

5.2 百分比图像均匀性(PIU)

(1)概述:图像均匀性是描述MRI系统对同质体模得到同样信号强度的能力的参数。MRI系统的图像不均匀性通常由射频场、磁场的不均匀性或涡电流补偿功能不足引起。

(2)测试方法:PIU测量中,需使用同质体模,并将ROI的尺寸控制在75%的体模横截面积以上。美国放射学院(ACR) MRI体模在第7层中包括符合上述要求的均匀区域。工作人员可以将ROI尺寸设为1 cm2,并从扫描所得的图像数据中信号最弱(Smin)和最强(Smax)的部位分别获取信号强度,见图2,然后用如下公式计算PIU:

(3)验收标准:磁场强度不高于2T的MRI系统,在使用头部容积线圈时,PIU值不应低于90%(磁场强度>2T时,此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5.3 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

(1)概述: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是描述MRI系统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区分相邻目标能力的参数。MRI系统中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的首要影响因素是信号采集矩阵像素的尺寸。其他可能降低高对比度空间分辨率的因素包括[7]:涡电流补偿不足、图像重影过多及图像重建中低通过滤过多。

(2)测试方法:对于成像分辨率的测定应当在每个轴平面的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两个方向上分别进行。用于测定高对比度分辨率的MRI体模通常需要包括一排间隔逐渐减小的标识物,ACR MRI体模的第1层即符合上述要求(图3)。对于标记物间隔为1.0 mm的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使用256×256的点阵扫描25 cm的区域,其成像结果中的标记物可清晰区分。应实际大小的物体。

注:左上角的正方形孔用于水平方向测试,右下角的正方形孔用于垂直方向测试。从左向右孔间距分别为1.1、1.0和0.9 mm。(3)验收标准:MRI系统应当可以区分1个像素点对

5.4 低对比度检测能力

(1)概述:低对比度检测能力(LCOD)评价的是MRI系统在有噪音干扰的情况下对目标成像的能力。能降低MRI系统SNR的因素也会降低LCOD,因此磁场强度对于该参数的影响非常大[8]。

(2)测试方法:本文推荐使用ACR MRI体模进行本项测试。ACR MRI体模中包括4个不同厚度的圆盘,每个圆盘有10排辐向排列的孔,每排3个,孔径逐渐减少(图4)。工作人员需要从扫描成像结果中判断所有4个圆盘上能够辨认的完整连续的孔排的数量,并以此作为LCOD的测量参数。ACR MRI体模的第8、9、10和11层为上文中提到的测试用圆盘,其内容物和体模材质之间的对比度分别为1.4%、2.5%、3.6%和5.1%(液体MRI信号对比固体体模信号)。

(3)验收标准:使用T1加权脉冲序列(回波时间TE=20 ms,重复时间TR=500 ms,256×256信号数据矩阵,FOV尺寸25cm)对ACR MRI体模进行扫描,ACR规定的可辨识孔排数量下限为9。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低对比度分辨率显著提高,图5所示的曲线是不同磁场强度下低对比度分辨率的平均值。在实际操作中,某磁场强度下(0.2~2T) MRI系统的低对比度分辨率应当不低于曲线上对应的数值。

5.5 信号重影百分比

(1)概述:重影通常是扫描中信号不稳定的结果。多重重影通常只会在相位编码的方向上出现,掩盖成像的细节。重影对MRI结果的干扰在低强度(背景)信号区域内最明显[9]。

(2)测试方法:测试信号重影需要用到材质均匀的MRI体模或MRI体模的材质均匀部分。计算MRI系统的系列讲坛重影比例(GR)需要用到以下参数:体模横断面积75%以上的平均信号强度,频率编码方向上的平均背景信号强度和相位编码方向上的平均背景信号强度()(图6)。

注:频率编码方向上可以测出噪声区域的信号强度,相位编码方向上可以测出重影区域的信号强度,整个视场区域内则可以测得平均信号强度。

(3)验收标准:验收测试中,MRI系统的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GR均不应高于1%。

摘要:磁共振成像设备结构复杂、功能强大且对工作环境要求极高。在实际操作中,为保证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成像质量,工作人员需要对多个不同类型的质量控制参数进行测量和调试。本文中,作者针对常见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质量参数进行了列举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测试流程和验收标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设备,成像质量,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赵建喜.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验收测试与质量保证程序(一)[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9):12-15.

[2]李保生,杨云剑.质量控制在低场磁共振成像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1259-1260.

[3]郭红梅,王振祥,于集虹.低场磁共振成像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因素初探[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4):69-71.

[4]沈孝翠,许海兵.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8):873-874.

[5]唐鹤菡,幸浩洋,李飞,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标准[J].华西医学,2008,23(4):680-681.

[6]李杰.医用磁共振成像(MRI)系统检测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1,38(12):3-5.

[7]朱岩.磁共振成像仪器相关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8]金承.磁共振设备安装验收检测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19(6):58-61.

磁共振影像 篇4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 57岁, 肝区疼痛伴间歇发热2个月余, 体检无异常, 化验检查:肝功正常, AFP (-) ;彩超检查:肝脏右后叶有一面向后方突出的24cm×20cm×18cm肿物, 内呈低回声, 彩色超声多普勒显示肿物内有动静脉血流, MRI检查:肝门区有一巨大团状的包块, 大小为24cm×22cm×20cm, 包块边界规整清晰, 在T1WI上呈低信号信号, 内有条状稍高信号间隔, 在T2WI上显示高信号, 条状间隔呈低信号, 相邻胃受压向左侧移位 (图1) 。患者行B超下穿刺抽吸术, 抽出少许血性坏死物, 送检病理不能确诊。后经手术探查:肝大, 肝脏大小色泽正常, 肝门外触及一实体性肿物, 大小约25cm×23cm×20cm, 部分呈胶冻状。病理检查:肿物大小25cm×23cm×20cm, 表面光滑, 切面边缘黄色, 透明感, 中心暗红色, 质中等。镜下见瘤细胞弥漫排列, 核有异型性, 部分胞浆空泡状, 并可见黏液状物质, 油红染色阳性 (图2) , 病理诊断:脂肪肉瘤 (黏液样型) 。

病例2:患者女性, 41岁, 间歇性右上腹隐痛2年, 加重半月。化验检查:肝功正常, AFP:10mg/mL。超声检查:肝脏右后叶见一4.0cm×3.8cm×3.2cm肿物, 呈较一致强回声团, 肿物周边有明显动脉血管, 其中部分伸入到瘤体内, 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MRI:肝脏右后叶 (S6段) 见一3.5cm×3.1cm×4.1cm大小的肿物, 病灶边界不规整, T1加权呈低信号, 其内信号不均匀, 周围有条片状高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 印象为肝癌伴瘤内出血或脂肪变性 (图3) 。手术检查:肝脏大小色泽正常, 肝门肿物4.2cm×3.3cm×3.0cm, 粉红色, 质软, 略凸出于肝脏表面。行肝部分不规则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大小为4.2cm×3.3cm×3.0cm, 无完整包膜, 切面呈金黄色, 质软, 间有出血、坏死。显微镜下改变 (HE染色) :肿瘤细胞弥漫性生长, 具有多样性, 胞体大, 多角形或不整形, 有巨大空泡, 异型性明显 (图4) , 脂肪染色结果呈阳性。病理诊断:脂肪肉瘤 (多形性型) 。

2 讨论

脂肪肉瘤 (liposarcoma) 起源于间叶组织, 是软组织肿瘤中最常见的肉瘤之一, 好发于大腿及腹膜后的软组织深部[1,2], 偶尔可见于乳腺等部位[3], 原发于肝脏的罕见报道。病理学上脂肪肉瘤分四种基本类型[4]:分化良好型, 黏液样型, 圆细胞形和多形性型, 其中分化良好型和黏液型发病年龄轻, 下肢发病率高, 转移少见。但黏液样型晚期也可发生转移[5]。圆细胞型及多形性型发病年龄较大, 易复发且可转移[6]。

一般来讲, 原发于肝脏的脂肪肉瘤与其他部位的脂肪肉瘤MRI无特征性表现。Teffery等统计15例脂肪肉瘤, 发现6例黏液样型及2例分化良好型MRI有特殊表现: (1) 被包绕或不规则的结节状肿块, 在TWI上呈不均匀的等—高信号, 其内混合的分隔为高信号, T2WI上大多数肿块有低—等信号改变; (2) 脂肪成分在T1WI上呈明显高信号。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脂肪肉瘤在T1WI和T2WI上多为不均匀低—等信号。

本文2例脂肪肉瘤MRI表现均为肝内较大肿物, 在T1WI上肿物内部信号不均匀, 边界清晰。其中1例有脂肪成分在T1WI上呈高信号, 另1例未见脂肪信号, 其他瘤组织为低—等信号, T2WI上均为高信号。瘤内分隔表现为T2WI上低信号影 (图1) , 其病理基础与瘤内含有不同脂肪成分有关。其病理学检查也证实了这一点。MRI显示瘤内分隔优于CT, 而且在准确定位及明确肿瘤与周围结构关系方面也比CT优越。

鉴别诊断:肝脏T1WI呈高信号的脂肪肉瘤需与良性脂源性肿瘤及血管瘤的瘤内出血等鉴别。血管瘤的瘤内出血, 一般表现为多灶状高信号;脂肪瘤则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高信号, 但有三分之二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在信号上难与脂肪瘤区别。脂肪肉瘤内出现脂肪成分的多少可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一般含脂肪信号多的脂肪肉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摘要:目的 观察腹部脂肪肉瘤的MRI影像学特点, 提高对腹部脂肪肉瘤的MRI诊断的认识。方法 报道两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部脂肪肉瘤的MRI特点并与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腹部脂肪肉瘤均较大, MRI信号特点是T1WI上为低~高信号, 信号不均匀, T2WI上为高信号, 其中含脂肪信号多的脂肪肉瘤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结论 不同组织亚型的腹膜后脂肪肉瘤的MRI表现不同, 取决于其组织学成分其形态、内部成分和周边结构, 是诊断腹膜后脂肪肉瘤的重要特征。

关键词:MRI,脂肪肉瘤

参考文献

[1]Li T, Wang L, Yu HH, et al.Hepatic angiomyolipoma:a retrospec-tive study of25cases[J].Surg Today, 2008, 38 (3) :529-535.

[2]Saito M, Tsukamato T, Takahashi T, et al.Muhifocal angiomyolip-oma affecting the liver and lung without tuberous selerosis[J].J Clin Pathol, 2004, 57 (2) :221-224.

[3]张少波, 张诚华.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 2004, 32 (3) :104-106.

[4]李兴耀, 罗正益, 欧陕兴.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3 (6) :373-375.

[5]孙丽娟, 秦军, 管小丽.去分化脂肪肉瘤复发1例报告[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1, 14 (4) :307.

磁共振影像 篇5

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痴呆, 其特征是大脑皮层的大面积萎缩和记忆相关的认知能力急剧下降。能够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成为当今科研人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目的, 轻度认知障碍 (MCI) 是老年痴呆病发病的早期症状, 找到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结构特征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阿尔茨海默病人的大脑结构的显著变化就是皮层厚度变薄以及皮层下组织的萎缩。因此, 跟踪阿尔茨海默病人大脑皮层厚度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探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机理。

现有的功能磁共振的研究发现大脑默认网络区域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有异常的功能表现, 默认网络脑区皮层厚度的改变还没有相关的系统研究。目前研究中, 比较公认的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出现明显的变薄和萎缩, 然而, 皮层厚度的变薄和萎缩在病程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发病的不同阶段各个脑区厚度的变化不是同步的, 而是存在一定的变化模式的。本文工作是利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其前期症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纵向的大脑磁共振影像, 全面的跟踪大脑皮层厚度在AD和MCI两种患者中的随着时间的变化模式。

2 方法

2.1 数据集

本实验所用的样本数据共有磁共振影像数据270个, 其中包含45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 (MCI) , 45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AD) 和45例正常老年人 (NC) 。每一个样本都有两个时间点的磁共振影像数据 (其中“_0”表示第一个时间点, “_1”表示第二个时间点) , 两个时间点相隔大约一年。

2.2 数据预处理

磁共振影像数据的预处理由FreeSurfer软件完成。对每一个脑影像数据, 得到了重建出的灰质和白质边界表面和灰质和脑脊液边界表面。当所有皮层的两个表面被重建出以后, 在每个样本的原始空间中计算皮层厚度[1]。皮层厚度定义在两个表面三角网格的每一个顶点上每一个顶点的皮层厚度是该点从灰质和白质边界表面到灰质和脑脊液边界表面的距离与它的对应点从灰质和脑脊液边界表面到灰质和白质边界表面的距离的平均。为了进行组间比较, 计算好的皮层厚度被配准到所有样本的平均模板上。因为两个半球连接处几乎没有灰质, 所以该处的皮层厚度被屏蔽掉。最后, 我们使用30毫米宽的热核对皮层厚度进行平滑, 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效果。

2.3 统计分析

在研究中, 用统计检验的办法来寻找三种样本之间以及每种样本两个时间点之间厚度的差异, 统计检验是基于每个点的厚度。为了比较厚度的差异, 本文做了两种比较。第一种, 用双边配对T检验检测每组内的厚度差异和用双边非配对的T检验检测各组间的厚度差异, 检验后的P值用随机场理论进行校正, 以消除假阳性的结果。第二种, 用双样本T检验检测AD和MCI每种子样本与NC_0的差异。

3 实验结果

3.1 AD和MCI的皮层厚度渐进性的变薄

AD和MCI患者的两个时间点的皮层厚度分别与NC_0的皮层厚度作比较, 发现有明显的变薄, 结果见图1。在MCI_0组中皮层厚度有显著差异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两侧的PHC、LTC、PCC、IPL、楔前叶、顶叶上回和前额叶上回。在MCI_1组中, 差异显著的区域跟MCI_0组相同, 面积有所扩大。AD_0组中皮层萎缩与MCI_1的模式很类似, 面积稍有增加。在AD_1组中, 皮层的萎缩遍及整个颞叶皮层。

3.2 AD、MCI及NC中皮层厚度纵向萎缩

在同组样本中皮层厚度的纵向差异可以帮助我们理解AD和MCI患者皮层厚度病程发展中的动态变化, 结果显示在图2中。从图中可见, 三组人一年以后皮层的萎缩都有出现。但是, NC组中皮层的萎缩程度是最小的, 而且主要在左侧的前额叶皮层, 而AD和MCI组中PHC和左侧的LTC有显著的皮层萎缩而且严重程度更大一些。整个的皮层萎缩模式提示我们AD和MCI的大脑皮层脑区萎缩模式与正常老化相比有明显的不同。

4 结论

目前, 关于MCI和AD中皮层厚度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验证皮层厚度作为一种测度的可靠性[2,3]、发现AD患者皮层萎缩的特定模式以及探究皮层厚度在疾病不同阶段渐进性的萎缩模式。本文对默认网络脑区的变化模式做了全面的研究, 我们发现:在AD发病的前期MCI阶段默认网络核心脑区最先发生病变萎缩, 随着疾病的发展核心脑区萎缩更为严重, 并向其他默认网络的脑区扩展, 最后遍及全脑。

首先, 与NC_0组相比较, MCI_0到AD_1的病程过程中, 大脑皮层的萎缩变薄过程中, 其萎缩的严重程度和受到损伤的脑区都成逐渐扩大的趋势。在MCI_0和MCI_1组中, 大脑皮层的萎缩主要集中在默认网络的后部区域, 例如:海马旁回皮层, 两侧颞叶皮层, 后扣带皮层和前额叶下回。在AD_0和AD_1组中, 显著萎缩的脑区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脑区内, 但是厚度更加萎缩, 变得更薄。

其次, 与NC组相比, MCI和AD组患者大脑皮层表现出来不一样的萎缩模式, 在NC组中, 萎缩主要集中在前额叶皮层, 这一发现跟随着年龄老化前额叶皮层灰质不断减少是一致的[4,5]。然而在MCI和AD患者中, 皮层厚度变薄主要集中在颞叶内侧和两侧颞叶皮层。这一发现与功能研究中的AD病人默认网络的活动出现紊乱的发现是一致的[6]。

总之, 大脑灰质厚度的减少与默认网络出现的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 而默认网络的功能异常与AD和MCI的临床症状是相联系的。更为重要的是, 默认网络的损伤因为改变了功能和结构方面与其他脑区的连通性, 可能影响到其他的功能系统。我们的研究发现从结构方面印证了这一观点:MCI和AD患者病程的发展与默认网络的脑区萎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化痴呆症, 其特征是大脑皮层厚度萎缩和认知功能逐步下降。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早期症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大脑皮层厚度变化, 我们可以了解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 为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帮助。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出现为我们对该疾病大脑皮层变化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本文工作是从图像处理的角度分析了阿尔茨海默病和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大脑皮层磁共振影像结构。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大脑皮层厚度,默认网络

参考文献

[1]Fischl, B.and A.M.Dale, Measur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fro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97 (20) :p.11050-5.

[2]Buckner, R.L., J.R.Andrews-Hanna, and D.L.Schacter, The brain's default network:anatomy, function, and relevance to disease.Ann N Y Acad Sci, 2008.1124:p.1-38.

[3]Lerch, J.P.and A.C.Evans, Cortical thick-ness analysis examined through power analysis and a population simulation.Neuroimage, 2005.24 (1) :p.163-73.

[4]Salat, D.H., et al., Thinning of the cerebral cortex in aging.Cereb Cortex, 2004.14 (7) :p.721-30.

[5]Sowell, E.R.,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corti-cal thickness mapped in176healthy individu-als between7and87years of age.Cereb Cor-tex, 2007.17 (7) :p.1550-60.

磁共振影像 篇6

关键词:表皮样囊肿,侧脑室,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

侧脑室表皮样囊肿(lateral ventricular epidermoid cyst,LVEC)是一种良性肿瘤,因其内容物不同,影像学检查表现各异,因此诊断有一定的困难。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LVEC术前磁共振(MR)检查资料,包括常规平扫(T1WI、T2WI)、增强T1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着重分析分析LVEC的MR影像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各扫描序列在LVEC病灶检出以及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及周围三甲医院2000年5月至2011年5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LVEC 12例(其中2例发生恶性变),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4岁。其主要临床表现:10例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由于其他原因体检发现,仅2例表现为头晕、头疼及呕吐。

1.2 仪器:

应用采用0.5T安科MR及Philips 1.5双梯度MR进行头颅常规扫描,术前均行MRI扫描,扫描方法:SENSE-HEAD线圈,SE T1WI,TR=500ms,TE=15 ms;TSE T2WI,TR=4000 ms,TE=100 ms;T2FLAIR,TR=6000 ms,TE=120 ms,T1=2000;DWI,SE/EPI(单次激发,TE=55 ms,b值1000)。T1WI平扫为高信号者,加扫脂肪抑制像。平扫后常规静脉注射10~15 m L钆喷酸葡胺注射液(Gd-DTPA)T1WI增强扫描。

2 结果

2.1 LVEC发生部位、大小及形态:

左侧脑室5例,右侧脑室4例,双侧脑室3例;2例呈圆形例,4例椭圆形例,6例不规则形例;壁厚<5 cm 6例,5~10 cm4例,其中恶度1例,>10 cm 2例;脑积水3例。

2.2 LVEC的MRI表现:

11例T1WI呈低信号,其中4例信号均匀,7例信号不均匀(图1);1例T1WI呈高信号(图2),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10例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有2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图3)。12例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绝大多数无强化或壁轻度强化,2例发生恶性变者表现为部分囊壁花环状及结节状明显强化(图4)。

3 讨论

表皮样囊肿又称为胆脂瘤、珍珠瘤,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先天性者为一种来源于皮肤外胚层的肿瘤,为胚胎早期神经沟封闭时皮肤外胚层剩件残留下来发展而成。获得性者多为外伤后皮肤被挤压到深部组织内,囊肿壁继续脱落角化而形成。肿瘤有包膜,厚薄不一,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内衬复层鳞状上皮。肿瘤内容物主要是细胞碎屑、蛋白、脂肪酸和胆固醇结晶。

本组病例中,由于囊肿生长在侧脑室,生长的部位特殊,其生长空间比其他部位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因此被发现时,相对较大,生长时间相对较长,肿物壁是由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会随着肿瘤的生长而生长,随着肿瘤增大其壁相对较厚。其他文献报道表皮样囊肿发生恶性变者极为罕见[1,2];结合文献资料以及本组资料,笔者认为,当患者出现:(1)没有其他原因,但症状迅速恶化,肿块迅速增长;(2)MRI扫描出现明显强化结节成分或脑膜浸润时,应警惕其恶变可能。而常规增强也是必要的。由于肿物内衬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有潜在变异恶变的可能,随着肿物生长时间增长,其恶变的可能性增大。随着肿物增大,壁增厚病例增多,肿物恶变的概率相对增多,其具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当然,由于本病例相对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

LVEC的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低信号,T1WI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像未能抑制。T2WI呈高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FLAIR囊内见不同数量的絮状稍高信号影,其中少数病例仅在边缘出现少量絮状等高信号影。DWI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多无强化或囊壁轻度强化,其中2例发生恶性变者局部囊壁呈花环状及结节状明显强化。由于其生长在侧脑室,其信号与生长在颅内其他部位的表皮样囊肿有所不同,LVEC的T1WI、T2WI序列信号不均匀更加明显,T2FLAIR序列絮状稍高信号影更加增多。

由于内容物构成不同MRI表现各异,本组部分病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为主,信号高于脑脊液信号[3,4,5,6];部分病例T1WI、T2WI呈低等高混杂信号[5,6,7,8,9]。极少数病例T1WI、T2WI均呈高信号为主;这和颅内其他部位肿瘤信号存在一定差异性,其机制是由于瘤内积聚的角化物和高蛋白成分增多所致。颅内其他部位肿瘤绝大部份T1WI低信号。江波等[8]根据T1WI信号表现、肿瘤成分以及肿瘤包膜方面的差异性,将颅底表皮样囊肿分为两型。Ⅰ型内容物为胆固醇结晶,T1WI呈均匀低信号;Ⅱ型T1WI出现数量不等的非脂肪高信号影,这种高信号应为瘤内积聚的角化物和高蛋白成分。手术病理和MRI均显示Ⅱ型表皮样囊肿包膜较Ⅰ型厚。按照该分型,文献[8]中Ⅰ型有39例,Ⅱ型有1例。当肿瘤较小而占位效应不明显时,常易误认为正常结构而漏诊,这多见于Ⅰ型。肿瘤较大时常会压迫脑实质,产生占位效应,MRI平扫容易发现病灶。

Chen等[10]利用T2FLAIR来鉴别诊断颅内表皮样囊肿,认为具有特异性T2FLAIR中表皮样囊肿表现为混杂信号或高信号。本组病例中,36例表现为信号强度不一的混杂信号,4例表现为低信号为主,边缘有少量絮状等信号影,观察不仔细的话容易误认为被抑制而致漏诊。同时,T2FLAIR常由于被反转抑制的脑脊液流入而引起高信号伪影,影响鉴别诊断。

本组资料中,DWI上表皮样囊肿均呈明显高信号。信号特异性高,ADC值高于正常脑实质。这与文献[6-11]报道一致。DWI上表皮样囊肿表现为高信号,而ADC值却高于正常脑实质,这被认为是T2穿透效应的缘故。

表皮样囊肿主要与蛛网膜囊肿相鉴别。当表皮样囊肿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时,MRI平扫鉴别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主要根据表皮样囊肿多不规则,而蛛网膜囊肿有一定的张力。而T2FLAIR亦可用来鉴别,蛛网膜囊肿表现为低信号,而表皮样囊肿未能完全抑制,内见数量不等的絮状稍高信号影;但观察必须仔细,同时要避免与脑脊液涡流产生的伪影相混淆。DWI是首选,蛛网膜囊肿表现为低信号、脑脊液信号抑制,而表皮样囊肿呈数量不等的明显高信号影,具有特异性。

磁共振影像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 男1例, 女10例, 年龄14岁~51岁, 平均年龄37.2岁, 病史1年~8年。所有病例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SLE诊断标准。而LEE的诊断标准为SLE患者出现神经或精神异常, 加上以下任何一项即可诊断: (1) 脑电图异常; (2) 脑脊液异常; (3) 除外精神病、高血压、尿毒症性脑病、颅内感染及激素等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异常等原因。11例LE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 头痛、癫痫7例, 精神兴奋或抑郁4例。其中3例合并神经系统外症状, 包括发热、狼疮性肾炎。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出现症状1个月~6个月内行脑部MRI检查, 8例在激素治疗后2个月~3个月复查MRI, MRI使用Pilipus 1.5T核磁共振机, 使用头颅表面线圈, 层厚5 mm~8 mm, 间隔2 mm~4 mm, 采用自旋回波 (SE) 或快速自旋回波 (fast SE) 序列, T1WI (TR 450~500 ms, TE 11~20 ms) , T2WI (TR2 000或3 000 ms, TE 90或989 ms) 。常规行横轴和矢状位扫描, 部分加做冠状位扫描, 另外3例患者进行了头颅MRI增强扫描, 造影剂采用Gd-DTPA, 剂量为0.1 mmol/kg.

2 结果

本组颅脑MRI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顶枕或颞枕皮层下白质内异常信号6例, 病灶表现为斑点、条状及片状影, T1加权像为等或稍低信号, T2加权像为高信号;局灶性异常信号3例, 其中1例合并病灶内出血;2例显示正常。

3 讨论

脑部损害在SLE中较多见, 是仅次于继发感染的第二大死因, 其病因可分为:SLE自身导致的脑损害, 或继发于高血压、肾性脑病、感染所致的脑损害, 或兼而有之。

根据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 (NP-SLE) 临床表现不同, 可以分为弥散型 (无明确定位体征) 和局灶型 (有定位体征) 。 (1) 弥散型NP-SLE常表现为癫痫、头痛及精神异常等, MRI表现为弥散性点、片状白质或灰质异常信号, T1WI多为等信号, 也可为低信号, T2WI均呈高信号;部分MRI表现为正常。结合临床, 当MRI出现上述表现时即可确诊, MRI应与弥散性炎症、多发性脑梗死及脱髓鞘等病变鉴别。此型与大脑免疫损伤关系密切, 抗体水平增高较多见, 激素治疗效果好[1], 本组6例属此型, 4例MRI异常, 其中2例治疗后复查MRI均有明显好转。笔者认为MRI不仅对此型的诊断和治疗很有帮助, 还有助于对疗效的评价。 (2) 局灶型NP-SLE则可在头痛、癫痫或精神异常的同时伴有偏侧运动或感觉障碍, MRI表现为单发或与弥散异常信号并存的局灶性异常信号, 其T1WI为低信号, 也可因合并出血而呈高信号, T2WI为高信号, 出血后可见含铁血红素低信号环。由于此型与血管性病变关系密切, 系血管炎导致脑卒中, 因此MRI应结合NP-SLE病史作出诊断, 并与非SLE性脑卒中鉴别。此型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本组2例属此型, 1例复查MRI无变化, MRI对此型有发现病变和解释临床表现的作用。

NP-SLE的MRI表现缺乏特异性, 其MRI改变通常是熟识的, 如脑梗死、脑出血、脱髓鞘改变、小血管周围改变和脑萎缩等, 但在脑部病变的分布、信号特征上与其他病变仍有一定差别。多发性硬化异常信号主要见于室管膜下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周围。且病变长轴多垂直于脑室, 活动期时有占位效应, 可有强化。有学者发现SLE患者较少累及脑室周围和双侧基底节[2], 与其他结缔组织病累及脑部相比, T1WI上更易发现低信号灶。单纯疱疹性脑炎多见于双侧颞叶, 往往累及脑岛和扣带回。而NP-SLE多位于深部白质, 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一般都较大, 病变部位符合动脉的供血区域, 脑灰白质同时受累, 冠状位扫描病变呈楔形。

4 结论

SLE患者伴有中枢神经系统 (CNS) 损害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 MRI表现为深部脑白质的点、片状病灶, 以点状病灶为主, 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白质受累亦较多见, 抗心磷脂抗体 (ACL) 阳性患者MRI多表现为异常。临床上表现为器质性脑病和癫痫的患者MRI表现以弥散性和局限性病变为主, 头痛患者的MRI以正常为多见, 且可见于新诊断的SLE患者中。临床怀疑为NP-SLE时应常规行MRI检查, 这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判断疗效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滟, 许建荣.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病变的影像学表现[M].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2, 25 (4) :225-227.

磁共振影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组织学诊断,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病理特征, 包括有:甲状腺刺激素、催乳素、促身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卵泡刺激素以及黄体生成素。38例中有男性患者21例, 女性患者17例;年龄最小的为15岁, 最大的为55岁, 平均年龄 (35.24±8.72) 岁。其中26例患者经眶额入路行肿瘤切除手术, 其余2例患者则经蝶入路。

1.2 方法:

对全部38例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扫描, 通过平扫与增强扫描获得患者的前后冠状位与矢状位影像, 平均肿瘤直径为 (37.89±11.06) mm。根据放射学分级标准, 以蝶鞍终端磁共振平面作为参考依据, 根据颈内动脉中海绵窦、窦上流控影响之间的不同切线进行分级:0级为正常;3~4级为磁共振提示海绵窦侵袭;4级则是颈内动脉完全被包绕。海绵窦内壁完整, 但是没有发生颜色和密度的变化不作为侵袭研究。

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固定, 应用浓度为4%的福尔马林处理之后进行石蜡包埋, 连续切片的厚度为5μm, 对组织中的Ki-67、F8、VEGF、e-myc以及bcl-2等指标应用链酶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符合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染色处理[2], 相邻的组织切片之间则应用苏木素进行染色。

在高倍显微镜下对组织进行观察, 3个以上的视野中细胞核技术查过500个, 对Ki-67与e-myc标记指数进行计算, 排除其中的红细胞和血管细胞;应用积分法对其他指标的表达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如阳性染色深度:未见染色计0、1为轻度染色、2表示中度染色、深度染色则为3;阳性细胞百分比:0为未见染色;染色程度不超过25%的为1;染色程度在25%~50%为2;染色程度杂50%以上则计为3。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通过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 比较采用t值检验, 以P<0.05作为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

2 结果

基于放射学等级, 本组中38例患者中有12例通过磁共振成像发现至少有一侧的海绵窦侵袭, 满足3级以上磁共振标准, 而对3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发现有20例探测到至少有一侧海绵窦侵袭, 其中有4例患者的双侧海绵窦侵袭, 所有患者的侵袭垂体腺瘤都没有全切, 应用磁共振成像预测得到患者海绵窦侵袭的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8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封闭为83%与65%;而通过F8抗原对患者的微血管密度进行评估, 发现侵袭性垂体瘤患者的MVD显著高于非侵袭性患者,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样的结果在患者的Ki-67、MMP-9以及VEGF等指标的表达中也存在;但是侵袭性垂体腺瘤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的e-myc以及bcl-2的标记指数之间的差异较小,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有1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通过增强磁共振呈现扫描发现双侧海绵窦均发生侵袭, 且VEGF表达出强烈的胞质染色。

3 讨论

垂体腺瘤是鞍区非常多见的肿瘤, 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可以分为垂体瘤、侵袭性垂体瘤以及垂体癌[3], 在所有垂体肿瘤中侵袭性垂体瘤占到5%左右, 而垂体癌的发生率只有0.2%。但是受到医学技术的影响, 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诊断标准还未完全统一, 不同的诊断方式的依据也各不一样, 所以侵袭性垂体瘤的概念也非常多元。应用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垂体瘤非常重要的手段, 不同的病情有着不一样的磁共振成像特征, 其中最为常见的鞍上侵袭性垂体瘤, 应用磁共振扫描发现MRI信号强度和脑灰质相似, 肿瘤向着鞍上生长, 由于受到鞍隔的阻挡会呈现葫芦状, 也是临床诊断中非常关键的“束腰征”[4];另外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也较为多见, 海绵窦是指中颅凹两层硬脑膜形成的膜窦, 通过磁共振冠状面T1WI成像可以发现, 患者的海绵窦间隙呈现出稍低的信号,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无信号影, 患者的脑神经则表现为不规则的稍高的信号。一般情况下, 侵袭性垂体瘤会向后侧方发展和延伸指导海绵窦, 但是受到生理特性的影响, 应用磁共振也不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来, 只有在手术期间进行观察以确定是否出现侵袭。

在本文研究中, 术前应用MRI对垂体腺瘤患者进行检查得到的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能够为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良好的依据, 但是需要非增强与增强的冠状面扫描才能够得到质量较高的结果, 且由于分级系统的影响, 难以进一步开率腺瘤海绵窦与鞍隔侵袭的情况。研究提示患者的MVD、Ki-67、MMP-9以及VEGF等指标的表达与垂体瘤的侵袭性之间有着相关性, 提示我们肿瘤血管生成的活跃型越高, 其侵袭性也就越强, 肿瘤生长的速度越高, 其侵袭性同样更强。指标中MMP-9是一种胶原酶, 分析其与肿瘤侵袭性之间的关系在于基底膜的破坏会造成胶原降解[5], 从而指标发生变化;而nm23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一直功能失常, NM23与侵袭性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与潜在的基因活动造成肿瘤侵袭表现性相关。总之, 磁共振呈现以及生物学标记对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的诊断具有较好的判断意义, 能够为医师的治疗提供可靠的资料, 在未来将进一步将磁共振成像、生物学标记与病理学、显微神经外科等结合起来, 从而更加深入的研究垂体腺瘤的病理发展过程。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磁共振影像和生物学标记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8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应用磁共振成像对患者进行检查, 并对组织标本实施免疫组织化学检验。结果 38例患者中, 通过磁共振成像预测海绵窦侵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60%与84%, 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与65%;通过生物学标记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微血管密度等数据进行分析, 其中微血管密度 (MVD) 表达、Ki-67标记指数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等均高于非侵袭垂体腺瘤等表达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二者的癌基因bcl-2以及原癌基因e-myc表达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磁共振成像对于侵袭性垂体瘤进行检验具有较好的价值, 能够为医师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准确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垂体腺瘤,磁共振成像,生物学标记,临床结果

参考文献

[1]李莹, 左敏, 周阳泱, 等.垂体大腺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及病理评价[J].放射学实践, 2008, 23 (1) :6-9.

[2]李明利, 张建, 刘洋, 等.垂体大腺瘤经蝶术后鞍区磁共振影像学表现[J].协和医学杂志, 2011, 2 (3) :222-226.

[3]位振清, 王任直, 姚勇, 等.磁共振成像、术中探查和病理在侵袭性垂体腺瘤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4, 30 (10) :1019-1022.

[4]涂燕君, 陈军, 刘昌盛, 等.侵袭性垂体腺瘤MRI表现与MMP-9、MMP-14、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0, 31 (5) :671-675.

上一篇:码流解析下一篇:人生如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