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体育群体

2024-07-28

非正式体育群体(精选六篇)

非正式体育群体 篇1

关键词:大学校园,非正式群体,学生管理

群体主要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具有不可避免性。大学校园内非正式群体的产生类型多样,因此在构建和谐校园,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校园环境中,加强对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因此导致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也是不同的,总体分析,其主要包括三种情况。

(一)由社会环境原因形成的。

一是社会思潮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发展模式下,社会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以及独立意识在不断加强,社会氛围必然会延伸到高校校园内,因此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也会催生大学生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再加上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突出,使得他们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群体组织;二是传统文化对大学非正式群体的影响。由于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地区,因此他们具有强烈的“关系”思维,存在浓厚的纽带亲情思想,因此在大学内存在以地域为基础的老乡群体;三是网络为非正式群体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条件。非正式群体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联系,改变了以往的地域局限因素,同时也加大了高校对非正式群体管理的难度。

(二)由校园环境形成的。

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会更加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传统的校园正式群体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文化精神需求,因此大学生开始自己寻求满足于自己层次的群体,为此各种非正式群体就会产生;另外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也推动了非正式群体的发展。近些年高校在不断推行实施学分制改革模式,学分制改变了以往班级上课的模式,实现了跨学院、跨专业的教学,这样就会增强学生之间的联系性,进而提高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群体的几率,如此为构建非正式群体奠定了人脉基础。

(三)由大学生个体因素形成的。

一是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大学生的内心发展具有矛盾性,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寻求志同道合的人缓解他们的心理空虚。同时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因此他们希望有展现自己个性的平台,而传统的高校群体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因此他们更愿意参加不具有约束性的非正式群体组织;二是大学生个体交往的需要,人与人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需求,人属于群聚功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在获得友谊的同时,通过非正式群体可以找到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进而产生心理共鸣,以此更好地交流;三是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具有共同的特性,吸引着学生的加入。

二、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一)成员流动性比较强,组织稳定性不高。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主要是以情感作为联系的纽带,如果该组织符合自己的意愿,学生就愿意参加,相反当出现了不符合自己意愿的现象时,学生就会脱离该群体,因此非正式群体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是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不成熟时期,因此他们的兴趣爱好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他们会出现“反复无常”的情况;二是非正式群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比较大。

(二)有自然形成的核心人物。

非正式群体也具有核心人物,而核心人物的职能就是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当然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也存在不确定性,群体往往会根据某个人在群体中的影响力而自觉赋予或者消除该核心人物的权利。

(三)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一般高校的正式群体组织出于维护校园秩序以及实现某种活动目标而制定了严格的规则制度,例如学生会则明确了会员的选拨标准等,而非正式群体则没有限定过多的约束性条件,其主要表现在:非正式群体成员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实现平等对话,非正式群体在组织某些活动会以协商的方式充分考虑成员的意见,每个人都具有否决权,因此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强的民主性。

三、大学校园中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启示

(一)要把握好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

学校和教育管理者应正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针对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形式和引导方法。对某些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通过团支部、班委、团委、学生会等正式群体组织,在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支持,引导非正式群体组织健康发展。对某些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要区分情况,采取疏导的方法,通过兴趣转移、联络感情、目标导向等方法,让其成员树立一种作为班级、学校一分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其为班级、为学院、学校争光的大局意识。对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组织,则要采取果断措施,依据有关规定坚决予以取缔或适当处理,对其成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

(二)加强对非正式群体中表现消极的群体核心人物的教育。

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在该群体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对该组织进行管理时需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管理。一是高校要尊重核心人物。核心人物能够在非正式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说明该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处理能力,因此高校要尊重该学生,并且充分发挥其特长,有意识地引导核心人物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是高校辅导员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由于高校非正式群体没有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高校要发挥核心人物的影响作用,通过提高核心人物的思想政治意识,达到管理非正式群体的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内容,如该非正式群体主要以某项体育运动为主,那么高校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该项目结合,以此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教育引导,高校要及时教育引导核心人物,对于负面核心人物要采取动之以情的手段让他们转变观念,以便更好地做其他成员的转化工作。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减小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力。

学生参加各种非正式群体的最终原因是高校的正式群体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因此高校要立足于根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非正式群体的良好发展。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能给高校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样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关键问题在于高校如何引导与管理非正式群体。通过构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大大避免了各种不健康的非正式群体的产生与存在。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尽可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给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加强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的联系,通过沟通联系,开展富有意义的活动,以此促进非正式群体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构建和谐校园环境下,我们要清晰地认识到非正式群体给高校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采取合理的对策,提高非正式群体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征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7,6

[2]张雷.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思想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

[3]刘卫学.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非正式体育群体 篇2

2007年以来,河东区群众体育工作以“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为主线,以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主要任务,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突出工作重点,群众体育工作稳步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全区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通过发动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有影响的各类群体活动,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提高了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掀起全民健身新热潮。以每年的5月份定为全区全民健身宣传月,广泛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正确处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2008年以参加市四运会为契机,从3月份一直到10月份,每月都举办不同规模的群众体育比赛,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7年以来,共举办较大型的田径比赛3次、象棋比赛3次、“健身秧歌”展示3次、乒乓球比赛5次、篮球比赛3次,打造了一批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借助这些活动的举办,宣传了体育,宣传河东,使体育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进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精神和市体育局的统一部署,从2007年起,先后完成了农村体育情况调查,农村体育发展规划制订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的部署工作。截止目前,全区有60个行政村的工程建设己经完成。我区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工作得到了各方面的充分肯定。2008年10月,省体育局群体处副处长宋振波来我区考察“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情况,对我区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工程”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加强健身气功的管理推广,用科学的健身方法占领阵地 我区十分重视健身气功的推广工作。制定了“以城促乡,城乡互动;以点带面,逐步发展”的工作思路。从 2007年至今相继建立了健身气功活动站点8个,并坚持开展活动,经常坚持参加习练的人员达到 1597人。健身气功的推广,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的需要,用科学的健身方法占领了阵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四、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按照市体育局统一部署,我区制定了国民体质监测方案,成立了全民体质监测领导小组,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站,配备检测设备多套,参加了省力组织的培训工作,依照“依法运作、形成制度”的做法,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国民体质监测3次。通过国民体质监测,客观准确地了解我区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人群的体质水平和特点,为我区今后开展体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抓机遇,添干劲,来年再上新台阶

2007年以来,我区群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市体育局的要求、社会各界的期望还有差距,与兄弟县区的发展水平比也有差距。

2009 年,群体工作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向上申请专项经费,由区里配套建设资金,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格体育器材申请、发放、安装、管理程序,建立健全档案。

2、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群众体育网络建设,拟于9月份举办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活动,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20人。

3、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在我区各单位、学校、厂矿企业广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充实我区国民体质数据库,科学评价我区国民体质状况,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关注,更好地使广大人民群众加入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拟于10月份开展国民体质监测活动。

4、做好全民健身活动宣传。2009年8月8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利用“全民健身日”,广泛宣传《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健身意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体育观念,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家喻户晓。同时,启动全民健身周,举行系列体育活动,掀起全民健身周活动热潮。

一是举办体育进社区活动,为居民传授科学健身知识咨询及指导、发放宣传资料。

二是举办健身秧歌展示活动。推广大众健身方法,带动我社区全民健身工作的发展。

三是举办滨河长跑活动。举办这项群众喜爱的健身活动,一是增强广大群众健身意识。二是让参与者和观众感受沿途几年来的巨大变化。

5、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我区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体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提高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宣传体育,宣传河东,使河东体育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一是举办象棋比赛。二是举办乒乓球比赛。三是举办篮球比赛。

6、积极培育发展体育社团组织。按照不强迫、不限制、不放任和成熟一个、登记一个的原则,及时发现和培育新的体育社团组织,同时加强对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力度,加大对体育社团组织的工作指导,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支持体育社团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协调发展。

河东区群体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体育局和区委区政府重视关心的结果,2009年,我们将按照市体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我区群众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河东文化体育局 二○○九年四月六日

教师非正式群体表现、成因及其管理 篇3

教师非正式群体:概念的提出与分类

学校中存在着一些由于成员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投、利害一致等未经人为的设计而自然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 进而形成一定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定地位, 也缺乏固定形式和特定目的, 对学校组织的目标达成会产生促进、限制或阻碍作用。一般来说, 学校里难得见到纯属某一种类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 但是, 这些教师非正式群体都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点:心理相容, 情感融洽;结构不稳, 流动性大;有“中心人物”等特点。[1]

学校中各种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并不一定和学校组织的目标一致。我们通常按照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把非正式群体分为积极型的、消极型的和破坏型的三种。积极型教师群体的目标多与学校组织目标一致, 它的活动不仅不会损害组织的利益, 反而有助于学校组织目标的实现;消极型教师群体不太关心组织目标的实现, 只关心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其利益与组织目标一般无大的冲突, 没有多大害处。但当其利益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时, 就有可能置组织利益于不顾;破坏型教师群体其群体活动多与学校组织目标相违背, 对学校组织利益起着损害和瓦解的作用。

教师非正式群体:原因与影响分析

布鲁克斯在其与葛特里合著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 曾经列举许多形成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因素。其中包括年龄、服务年限、性别、兴趣嗜好以及价值观念等等。[2]这些由于利益、爱好等形成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与教师自身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 教师非正式群体直接影响新进教师的社会化方向。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在探讨个人如何符合与团体规范于行为模式的因素。当一个人面临困难以及当他发现有经验的长辈可以作为他的参照的对象时, 他就易于接受他们的看法, 模仿他们的行为。[4]

其次, 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影响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平凡的规范”, 一方面是指同事之间期望在学校工作方面能尽量保持步调一致, 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学校工作表现不宜太热心。[5]这种合乎“中庸之道”的规范, 伴随“平凡的规范”而产生的是一种“反智主义”, 意指教师通常不研究教育理论, 除非是即将普遍推行的课程改革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再次, 消极型、破坏型教师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起抵制或阻碍作用。此群体中的成员或是有心理挫折, 或是打抱不平, 或是有其他原因造成逆反心理, 他们这一群体的表现往往是消极的, 甚至是不理智的, 对教师文化具有极大的冲击。消极怠工、办公室的蜚语流言多是由这两类非正式群体发起的。

当然, 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并不是没有其合理之处, 因此, 我们对于教师非正式群体要区别对待, 逐步引导, 使他们形成“和而不同”的健康格局。

规范教师非正式群体:和而不同

孔子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而不同”是指要承认“不同”, 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的“和”, 这种规范方式, 有利于在团结互助的大环境下, 激发教师的创意与想象, 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学校领导要切实重视各群体的发展与建设, 引导、协调其间的关系, 才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发展, 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一) 横向强化各群体之间的渗透和各群体成员的流动

为打破中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对立, 除了教研组以外, 在学校内可建立各种任务小组, 使一部分教师在多个教研组和任务小组内担任成员, 且随时调换, 从而打破教师“马赛克文化”的低渗透性和高持久性;与此同时在各个教研组之间建立一套联系制度, 使大家能够在信息上分享、在经验上交流, 教师文化能从个人主义、派别主义、人为合作的阶段升华到自然合作的境界。“参与研究的教师之间的友好态度对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和谐的协作关系有助于培养浓厚的研究氛围和愉快的工作环境, 而这种富有建设性、支持性的气氛和环境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合作精神的发展。”[6]

(二) 纵向打破教师年龄、观念的差距, 催生学术型非正式群体

在学校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 具有强烈的创造需要和成就需要, 他们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空间, 更好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及在某一领域内从事更深的探索研究而自发结群, 互相切磋, 形成了学术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学校管理者应因势利导, 鼓励支持学术型教师群体的存在, 同时在纵向上打破年龄和观念的差距, 在各个教师非正式群体间加强联系、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客观上促进学术型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三) 引导消极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 使其目标尽可能与学校目标一致

任何一个非正式组织并不一定总是积极型或者破坏型, 在不同的环境或者时机下, 非正式群体对学校组织的作用也是可以转化的。学校可以通过一定的举措取消破坏型群体、调动消极型群体的积极性、保护积极型群体的活动。越是有消极影响的非正式群体, 越是要注意诱导, 尽力平衡和缩小各群体在规模、地位、资源等方面的差别。

教师非正式群体是复杂教师文化的一个侧面, 要想描述、解释和评价各种类型的教师非正式群体, 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学校领导者要认真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 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 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熊卫红.如何对待教师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J].江西教育, 1991 (6) .

[2][3][4][5]陈奎喜.教育社会学[M].台湾:三民书局, 1986.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和引导论文 篇4

2.1正确认识,重视影响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和存在是一种客观必然现象,是对大学生正式群体的一种有益补充,它的存在有其积极合理性。满足了大学生求知与好奇的需要,可以学到在正式组织中某些无法学到的东西,正确加以引导就会有利于大学生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大学生之间迅速敏捷传递信息等。所以,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接受其存在,正确认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性质和类型,了解和掌握其运行机制和基本状况,科学地将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纳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而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小帮派”,“小团伙”对其严厉打击,坚决禁止和非法取缔。

2.2区别对待,艺术引导

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管理中要做到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非正式群体,采取恰当有效的管理策略,注意引导和管理艺术。首先,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保护,鼓励和支持。如有积极意义的娱乐兴趣型的非正式群体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大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爱好的广泛性。有科学价值的学术研究型的非正式群体也要以资鼓励,予以表扬,唤醒和提高大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其次,对中间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坚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如网络虚拟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引导和管理时注意发挥其传递信息迅速快捷和信息沟通量大,时间跨度大,范围广的积极功能,同时又要注意克服在传播信息中的虚拟性,不现实性,以及小道消息和不健康信息的传播等负面影响。再次,对消极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要严肃处理,坚决予以解散和取缔。

2.3重视“核心”,以点带面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会自然形成“核心”人物,这些“核心”人物一般综合素质和活动能力较强,对非正式群体具有较大的感召力,同时对非正式群体的目标实现和群体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也是无容置疑,无可厚非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核心”人物的管理教育,以点带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管理和导控:

首先,注意加强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使非正式群体成员自觉的服从和信任学生干部的领导。其次,高校教育管理者要加强对“核心”人物的思想教育与引导。对思想品德良好,活动能力较强的“核心”人物要动之以情,进行有效的思想沟通和说服教育。引导其主动号召非正式群体其他成员服从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再次,高校管理者和班干部要多参加小团体活动,积极主动的了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运行机制和规律,并与非正式群体成员积极沟通,与重要成员维系良好的关系。

2.4加强联系,利导转化

非正式群体的功能和作用渗透于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和班干部在教育管理中要调整和改变非正式群体中与社会要求和正式群体规范制度不一致的部分,尽可能协调二者利益,做好非正式群体向正式群体的转化工作。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积极影响,赋予更高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比如,将非正式群体公开化,提供其与正式群体相同的条件或待遇;将非正式群体与相类似的正式群体合并等。

2.5创设环境,丰富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正确的舆论环境。在大学校园中要积极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弥补正式群体的不足,还可以将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吸引到正式群体的活动中去,减少非正式群体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增加正式群体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风味有趣,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既然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既是一种实然,那么高校教育管理者在从事其管理工作是要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认识,但是也要注意发挥管理者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大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所以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科学指导,艺术领导,人文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涛,崔德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3]黄明睿.非正式组织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管理[J].经济与社会发展,(7).

非正式群体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篇5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企业文化,影响

非正式群体这个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耶提出的。非正式群体无明确规定, 不好直接辨别, 主要以人情、面子为纽带, 形成了共同的观念、思维、行为和心理状态, 为这一群体内的成员所接受和遵守。我国由于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自古以来就讲究礼、情,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非正式群体对企业文化的形成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作用有时甚至超过正式群体。为此, 管理者对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 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尤其在企业文化的建构中。

一、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1、某些相似性。

非正式群体是依据个人兴趣自发组织起来的, 因此其成员必然具有相同的兴趣和相似的专业背景。他们在一起经常会谈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包括生活的和工作的, 这些相似性使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较好的沟通性。

非正式群体成员由于具有相似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经历, 他们使用共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因此可以实现快速沟通。一项统计研究也表明, 非正式群体比正式群体具有更好的沟通性。这是因为非正式群体中没有频繁的使成员产生厌恶感的会议, 反而有更好的沟通。

3、心理凝聚力强。

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由于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 以及气质性格的相容性, 使其心理凝聚力非常强。这方面的条件是内部的, 具有决定性, 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是源于此。

二、非正式群体对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非正式群体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其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与众不同的, 积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助于信息的传播和反馈

企业管理的任何决策都是以信息的方式下传到各个部门和环节中的, 非正式群体的内部关系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而且无论这种决策多么正式, 总免不了要经过传播小道消息者的诠释。在这些众多的解释中, 虽然总是夹杂着虚假成分, 但却能为决策者提供许多通过正式的沟通渠道所不能得到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决策者检讨决策的方式与方法。

2、可以为企业中的正式组织发现人才提供机会

有些企业因某些原因的影响, 未能及时发现某些人才并使他们的才干得到应有的发挥, 从而压抑了一些人才。而有些非正式群体是以各种爱好为基础形成的, 这些群体为某些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机会, 如有的人善于管理, 有的人喜于交际, 有的人喜欢发明创造等等, 这就为企业中的正式组织进一步发掘其员工的潜能提供了机会, 同时也为企业文化的构建打下了基础。

3、可以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是因为共同的爱好和情感而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可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改善人际关系的途径。如彼此分属不同群体的两个员工因事不和, 在正式组织做工作效果不大的情况下, 委托各所在群体中的成员做工作, 往往会取得成效。再如某员工夫妻不和, 与其关系密切的朋友做工作有时比正式组织出面做工作, 效果会更好。

三、非正式群体对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非正式群体对企业文化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非正式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众行为”现象。

由于非正式群体本身具有一套非成文性规范并以之对其成员施加压力, 使其本身表现出一致向外的行动倾向。从消极的一面来说, 若此倾向与组织目标相冲突, 则会侵害整个组织文化功能的运行, 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2、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在本群体

中获得“归属感”、“安全感”满足的同时, 一旦整个组织的结构功能发生变革或组织制度的变动危及到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其成员便会一致抵制这种变革, 从而阻碍组织改革的进程,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非正式群体易于形成一种“集体思维”模式。

成员之间对群体内共同认可的规范准则持完全信任的态度, 呈现出一种“心理相容”的趋势, 并尽力对之做出一致的解释。当这种趋势与组织行为准则、规章制度相悖时, 将会有碍于组织的发展, 企业文化传播更无法实行。

4、非正式群体成员间交往十分频

繁, 信息传递十分快捷, 但易于导致小团体主义, 对组织内的信息传递、人际交往、功能运作等往往产生阻碍甚至扭曲的反作用。企业中的非正式群体的某些团体之间、团体与其上级正式组织之间可能因提薪、提拔、奖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等产生意见争执甚至情绪对立, 涣散企业中正式组织的凝聚力。

总而言之, 非正式群体在企业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 企业管理者需要趋利避害, 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更好地构建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徐碧琳、陈颉:《组织行为与非正式组织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熊小斌:《非正式组织比较研究》,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9年。

谈谈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篇6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类型,特点,教育引导

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对象之一是正式群体,但是,非正式群体同班集体(正式群体)共同决定着学生相互间的社会心理气氛,以及班级目标的实现,因此,班主任必须正视班级非正式群体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深入分析各种非正式群体,并针对其特点,加强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促使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 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群体是指在同一目标和同一规范指引下,协同活动而组合的人群,有时也叫团体。班级内的学生群体按其组织方式不同,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

正式群体也叫正式组织。它是按照社会的规定或行政命令组成的,如学校、班级、小组、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

非正式群体又叫自然群体,是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在学校班级中,常常可看到“三人一圈”、“五人一伙”的现象。他们作业一起做,放学一起走,生日一起过,平常一起玩……这种不是校方规定,自发形成的联合体,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群体。

2 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非正式群体包括因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它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其类型多种多样,按其主要功效分,可分为积极型、消极型、中间型。积极型一般是由思想要求进步,道德品质佳、学习上进的学生组成;消极型常常与班集体背道而驰;中间型常常是由一些在文艺、球类、绘画等方面志同道合的学生组成。他们在班级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一般也不违反学生守则。

此外,还可按其成因分,可分为邻近型,相似型和互补型几种;按其发展水平分,可分为内聚型,松散型两类。

3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与正式群体相比,非正式群体有以下一些特点:大都自愿结合,三五成群,人数不等,一般偏小;由较有威信与能力者领头;成员性情相近、志趣相投,有共同的需要;活动由大家商量决定或由头领根据大家需要而定,易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交往或活动频繁,有活力。但是,它稳定性差,可塑性大,处理得好,可以弥补正式群体活动之不足,其活力是学生进行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所必须的;处理不当,则会成为一种具有破坏力的消极因素。

4 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班级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是班级体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根据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特点,在教育和引导非正式群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客观公正、正确对待

班主任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各种学生群体,不可偏爱正式群体,非难、歧视、贬斥和打击非正式群体,而要尊重它和正视它,既看到其形成的必然性,存在的正常性,又要看到它影响的两重性、性质的两极性。一方面,它有消极的一面,即容易滋生小团体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等等;另一方面,它也有积极的一面,即它可以满足学生多种心理需要,协调同学关系等,这就要调动其积极性,以加速实现班级目标。

4.2 调查分析,区别对待

(1)要进行全面的调查,找出它形成的原因。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存在既有其主观原因,即有些学生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而形成一组,或另成一派,也有其客观原因,即社会、家庭和学校中的一些不良影响,也会在某种程度上迫使学生成立自己的组织,从中寻求需要的满足,从而促使非正式群体的产生。

(2)要进行深入的分析,把握其性质和影响。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型与正式群体关系较为密切,在总体上与班集体步调一致;中间型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活动等既不积极,也谈不上消极,因而对正式群体无大影响;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活动、追求、计划、安排相逆,持对立态度。

(3)采取措施,区别对待。对非正式群体,要鼓励支持积极型,争取中间型,改造消极型。具体说来,应当做到: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型,应该支持和鼓励。例如,某个非正式群体的几个学生打算将来参军,做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们接触频繁,喜欢军事知识,常常在一起讨论军事问题。对这样的非正式群体,班主任应当鼓励他们,为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逐渐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非正式群体的中间型,应当关心和引导。在班级工作中,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常常被班主任忽视,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因为这类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太突出,但是,这种非正式群体在班级中仍具有一定的离心力,不利于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所以,班主任对他们放任自流是不对的,而应当重视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既要促使他们与更多的同学友好相处、广泛地与同学交往、增强彼此了解、在班级中建立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要提高他们的交往水平,即向交往的深度发展,通过高水平的交往,促使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道德评价与正式群体一致或接近。

对非正式群体的消极型,应该坚持正面疏导。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将这类非正式群体中的成员引导到适合他们兴趣的小群体中去,并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小群体中发挥“榜样”的作用,逐步使他们的小群体的活动得到限制以至消失,从而弱化他们的小群体意识。而不应该单独把他们分为一个组,或说“你们那一伙人”等,这就容易强化他们的小群体意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中的后进生小群体,班主任更要坚持正面教育。后进生小群体的形成有其过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因此,班主任要掌握后进生小群体形成的规律,把工作做在前面,在他们刚形成的初期,及时教育引导,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工作的难度,还会控制后进生小群体的发展,使他们向班集体目标靠拢。

4.3 合理利用,正面引导

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既不能简单“取缔”,也不能随意“放任”,而要合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防止其消极的一面,要正确引导非正式群体的发展,使它与班集体的奋斗目标一致起来。对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和团结精神,应合理利用来为班集体做工作;对于非正式群体健康的、有积极意义的活动,应该予以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以弥补班集体的不足,并且利用非正式群体开展一些深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对非正式群体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应该利用来传达班主任和学校的各种意图,及时收集班内同学的意见;对于非正式群体中涌现出来的有威信、有能力、说话灵的学生,在情况和条件允许的情形下,可选拔出来,由班主任和班委会授予一定的权利或担任一定的职务;对于非正式群体学生认识、行为具有一致性的特点,要利用来普及班主任的教育观,促进班级目标尽快实现;对于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要及时予以必要的批评和引导。这样,对非正式群体合理利用,正面引导。

4.4 主动关心,加强联系

班主任要主动关心、了解非正式群体学生的需要,并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健康、新颖、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形成优良班风和正确舆论,以满足他们的归属、亲和与社交等社会需要,抑制学生不良需要和消极群体的产生。

同时,班主任还要教育班集体核心成员,主动与非正式群体沟通,主动参加他们的一些活动,从中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兴趣、爱好、愿望、要求,以便为班集体的决策和开展活动提供依据,也使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融洽、目标一致,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和利益,积极地发挥各自的作用。

4.5 因势利导,促进转化

班主任对非正式群体要因势利导,促其转化。对某些性格、爱好基本一致的非正式群体,可以因势利导地进行合并,使他们成为较大的兴趣小组,让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对于极少数不遵守班级纪律而又不思改正的“双差”非正式群体,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基础上,使他们逐渐淡化以至松散开去;对那些恶性组织,必须有步骤、有策略地开展工作,坚决取缔;对各个非正式群体的“头领”和“核心人物”,要多做艰苦细致的转化工作,使他们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积极分子,起到转化一个、教育一片的作用。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这些人的作用。比如,在物色班长的人选问题上,要注意到非正式群体中代表人物的意见,使班长的确定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对于沾有不良习气,品行较差的“头头”,要特别注意教育。要把他与他的“小群体”区分开来,不使他感到你在控制他的山头,否则他会指挥一帮人和你干,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班主任还要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之间情感融洽、互相信任、说话投机,有共同语言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谈心活动,开展感情交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取长补短,使他们的群体意识逐渐升华为集体主义精神,使非正式群体内聚力逐渐转化为集体主义精神指导下的团结力,从而促进其转化。

参考文献

[1]甘霖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季诚均主编.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11).

[3]涂光辉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4]刘英陶主编.教师职业技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

[5]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的情感体现下一篇:课堂提问中的平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