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阐释

2024-07-05

跨文化阐释(精选十篇)

跨文化阐释 篇1

关键词:篮球,篮球文化,阐释

1 篮球文化

篮球文化是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1]。篮球文化既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观念文化,也包括篮球参与者的行为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概括地讲,篮球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核心层是篮球理念;第二个层次,是基于这种理解,在开展篮球工作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第三个层次,就是上述内容的外在表现[2]。从内容上讲,篮球文化包括国家队文化、职业联赛文化、球迷文化、篮球博物文化以及篮球人文文化等。篮球技术也许能在短期内成就几个优秀人才,但篮球文化才能成就整个篮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 篮球文化的诞生背景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构成了美利坚整合程度较高的一种复杂文化,形成了美国文化特有的“个人本位、富于创造、多元杂交”的文化特征[3]。在这种文化精神下,美国篮球运动不是简单的继承和沿袭,而是大胆地进行创造,不断地推陈出新。一种新进攻技术的出现,另一种防守新技术随之出现,使美国篮球水平始终处于世界篮球发展的前沿,表现出篮球技、战术不受限于僵化的模式,而是追求一种即兴,随机应变的风格,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表演色彩。美国文化特有的创新精神和崇尚个人表现的文化氛围以及求异思维,激励了运动员在篮球运动中的创造欲望和表现能力。这是美国篮球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美国篮球文化的基本特征

3.1 篮球文化的体质性

文化是通过若干符号系统表现出来的,从种种外在表现形式中可见,美国篮球文化包含了文化符号系统中的多种要素,其中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符号,但核心的内容,却是比赛本身。因为篮球运动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特殊的身体符号,具有自身的运动特性,也就是体质人类学中所描述的体质性。离开了高水平的篮球比赛,其他的音乐、舞蹈等文化符号就会失去其在比赛场上存在的意义,因为人们本可以在音乐厅或剧场中更好地欣赏这些艺术。

3.2 篮球文化的区域性

首先,美国篮球文化是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场这一特定区域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应该肯定的是,在美国篮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美国职业篮球比赛是核心内容,因此它带有体育比赛赛场文化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竞争性。这种竞争性通过球队、观众、表演者和主场环境的方方面面表现出来。其次,篮球文化还具有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从NBA球场所在地可以发现,NBA主场总是设在人口集中、处于经济文化中心的大、中城市或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其平均城市人口达到了138.82万以上,城市间、东西部间的文化差异,在诸如主场环境、球队的风格、观众的习惯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等种种方面表现出来,这种共性之外的区域性特点,使篮球文化更具魅力[4]。

3.3 篮球文化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指篮球文化反映了美国民族的个性特征。在美国民族的价值观念中,崇尚自由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NBA为球员、观众和所有参与者提供了将个人感情趋向与篮球比赛紧密结合的客观条件。在比赛的环境下,人们的情感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球员可以在自己的场地上尽情发挥个人技术,观众也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篮球文化本身,就是在不断创造出尊重人格、体现个体自由的种种特质。

3.4 篮球文化的时代性

摩尔根认为,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包括一种不同的文化,并代表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从历史上看,在美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初期,虽有主场比赛,但其体现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可与今日相比。时代性表明,篮球文化是动态的发展的,其成功之处在于总是能将时代所创造的财富纳入其中,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内容、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并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相适应。篮球文化的创造者们不仅建造了宏大的体育馆、打造了高水平的球队,还在种种细节上下了功夫,使得美国篮球运动始终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

4 美国篮球文化的价值取向

4.1 NBA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为职业篮球联赛,NBA文化的核心是赛场文化,鉴于NBA始终采用的主客场赛制,其所有的文化表现均能直接或间接地在主场比赛中得以体现。从历史上看,NBA自诞生之日起,其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均与主场比赛紧密相关,其成功运作的结果,就是通过不断提高主场比赛的水平获得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回报。美国篮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为NBA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4.2 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创造物质财富是职业比赛首要的追求目标,但影响这一目标的因素却是多方面的。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成功的职业篮球比赛,美国篮球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5]。由于文化本身包含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因此,篮球运动所创造的财富就必然反映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可以说,篮球文化将职业篮球比赛所能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职业比赛所追求的目标。

4.3 造就了NBA的品牌效应

随着NBA影响力的增加,NBA本身成为一个重要的体育品牌。品牌的价值无疑取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NBA的影响力主要是由其比赛的影响力所决定的。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传播媒介的发展,篮球比赛的影响已远超出了赛场的范围,人们可以通过媒体在世界范围内观看NBA的比赛,观众对某些球队的支持倾向正逐渐向主场观众靠拢,人们的欣赏观念正从对篮球技、战术的观赏变成对某些球队的支持,NBA正适时地将一些主场比赛安排在美国以外的国家进行。可以预见美国篮球文化的扩展将会进一步增加NBA的品牌效应。

5 美国篮球文化环境对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

5.1 表现各异的技、战术特点

美国运动员注重个性展示,把篮球当作自我表现的舞台和实现自身价值的场所。由于美国职业队员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强大的高空优势,以及精益的球技,形成了打法上“个人机动强攻下的随机配合”的基本特点。在战术上追求精简实效、机动灵活,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以及即兴发挥的欲望,战术上追求精练实效、机动灵活,常常有令人叫绝的“空中接力”、飞身转体扣篮等个人表演。

5.2 各具特色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美国篮球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是街头篮球文化。在美国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篮球运动的开展。这其中积聚了许多优秀的后备人才,像NBA中有许多优秀球员都是街头篮球出身。美国篮球之所以长期雄踞世界篮坛,就是因为它具有雄厚的人才基础,构成了小学一中学一(大学)一职业队的阶梯链。美国小孩一般从6岁开始接触篮球运动,在中、小学阶段接受基本功训练,假期中有各种为少年儿童开设的篮球夏令营,一些有名望的教练或职业选手为他们作指导,这为他们以后的技术提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高中是全面提高文化素质和技、战术水平的阶段,对技、战术的精雕细刻是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演进,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才能把握住一流的战略、战术上的规律,掌握规律才能提高技、战术水平并延长球员的篮球寿命。美国的大学联赛NCAA是仅次于NBA的重大赛事。NCAA的比赛水平高,优秀的大学篮球运动员举不胜举,同时NBA中的弱队优先挑选新秀的制度又确保了NBA各队实力均衡,提高了NBA比赛的对抗性。

5.3 不同篮球文化背景下的市场运作

篮球能够在全世界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不仅因它有广大的普及群体,还因为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基础[6]。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把满足人类需求的身体活动进行加工、组织和秩序化,因此它就要符合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市场规律,进而通过市场运作能够刺激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并扩展其生存空间。

5.3.1 NBA电视媒体宣传、商业投资

NBA发展至今,其电视媒体转播起着很大地宣传作用,不仅仅是在美国,而且早已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同时,NBA的收视率越来越高,各类广告赞助商的盈利占NBA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各大广告公司、体育用品企业注入较多资金参与NBA各球队的发展运作,特别是对战绩较好的球队,商家会对其进行较高水准的包装和炒作,同时商家的回报也会非常丰厚。

5.3.2 NBA产品消费、开展大型活动

NBA大部分收入来自销售的附属产品,包括各球队的队服、护腕、护膝、吉祥物等。在比赛的门票收入方面,在价格不低的情况下,平均每场比赛大约有两万左右观众到场观看比赛。NBA每年全明星周末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吸引广大球迷,为NBA自己做广告,把NBA推向市场。除此之外,还有新秀大赛、扣篮大赛、三分球大赛以及刚举办一、两年的技巧大赛,使球迷一饱眼福,也为球迷提供了接近自己所喜爱球星的机会。NBA全明星周末的举办是NBA最好的活广告。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球星介绍给球迷。

6 结语

美国篮球文化是受其历史发展的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体质性、区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的特征,其主要内涵在于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美国篮球文化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为其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将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就了美国篮球运动的品牌效应。我们在学习和理解美国篮球文化精髓时应倡导个人技术的全面性,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现代篮球意识,全面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并加快篮球市场的开发,挖掘篮球运动的商业价值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雄,徐济成.NBA50年[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21-23.

[2]张登峰.中美篮球运动的文化阐释[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3):33-44.

[3]刘玉华.中美篮球文化的差异与中国篮球的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4,(8):35-36.

[4][5]薛岚.NBA主场文化探析[J].体育科学,2005,(4):20-24.

[6]严精化,潘宁,王小安.中美篮球文化比较[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49-50.

[7]孙鸿,胡学明.中美篮球文化差异[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8):26-27.

企业廉洁文化理念阐释 篇2

不正之风不染

不义之财不取

不法之事不为

不实之名不图

具体内涵是:

不正之风不染。以诚实守信为立身根本,常修做人之德,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表里如一,有诺必践。待人光明磊落,处事客观公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和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

不义之财不取。以清正廉洁为基本守则,坚持廉荣贪耻的价值取向,常敲警示钟,常打免疫针,常思贪欲之害,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坚持诚信经营、诚信竞争、诚信求利,在各种诱惑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拿原则作交易,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

不法之事不为。以法规制度为行为准则,时刻以党纪国法警示自己,以规章制度约束自己,做到有章必循,令行禁止,保证政令畅通。常怀律己之心,慎微、慎初、慎独,不

1论在八小时以内,还是八小时以外,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严格道德自律,自觉遵纪守法,不以恶小而为之。

文化阐释与文本解读 篇3

观察中高职语文课堂,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解读的厚度和深度的严重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层出不穷、比比皆是,错读、浅读、功利性阅读呈泛滥趋势。其原因在于作为文本的第一读者——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低下(仅等于或低于教参),对于文本所涉及的历史、哲学、美学等内涵知之甚少,对作品的内在逻辑欠缺贯通能力。因此课堂上经常发生“绕道走”现象,即教师不去触及作品的精神内核,不向学生解释作者这样表达的动机,单单对作品的显性知识作形式上的探究和归纳。

如教《前赤壁赋》,回避“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停留在字面解释上。对主人公“悲”转“乐”的思想基础不甚了了,生硬地进行思想教育,把教学重点孤立地定在“秋江月夜泛舟”的景物描写的赏析上。割裂了苏轼的出世思想与自然景观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凭空体验夜游赤壁的陶然之乐,把一次不寻常的精神游历简单地等同于现代人的休闲旅游。

又如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津津乐道于会稽山阴的“惠风和畅、清流激湍”之美,“曲水流觞”之雅,对促发抒写景物之美和人物之雅的内在心理动机浑然不觉,对文本中“死生亦大矣”的感慨——“痛哉”所包含的魏晋人的价值观和文学审美观没有进行合理的阐释。

文本解读“绕道走”的结果是造成文脉的中断、文气的衰竭。如果把一篇文章看成是有机统合、各部分相互依存的生命体。那么以上几种解读无异于扼住生命体的咽喉,而去端详它的某一部分形体的样貌;把握的不是生命体血液奔流体魄强健时的美,而是一个个部件濒死的印象。朱光潜先生认为,“文艺作品都必须具有完整性。它是旧经验的新综合,它的精彩就全在这综合上面见出。在未综合之前,意象是散漫零乱的;在综合之后,意象是谐和整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凡是文艺作品都不能拆开来看,说某一笔平凡,某一句精辟,因为完整的全体中各部分都是相依为命的。”解读文本若要谋得精彩,非融通各意象不可。而融通意象的前提是得其神韵,即创作主体在某种强大文化影响下表现出的心理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三家既鼎足而立,各有侧重,是“佛治心,道治身,儒治世”,又相互融合,共同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厚稳固的影响,从而建构了特定的士族心理特征。这种心理特征超越了个体人某时某刻的喜怒哀乐,超越了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具体历史内容促发的内心感受,而呈现出深刻的人生感受。读者只有充分领悟了这种心理特征,才能欣赏作品中的“山山水水”,作者的“一颦一笑”。

可以说,没有对文化的解读,就没有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成功解读。

让我们来看《前赤壁赋》,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苏轼的大量诗文都表达出逆境中旷达超脱的情怀,这种情怀不是凭空产生的,缘起于创作者文化意识中的释、道观念。释即佛,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它们的本质是“空”,即宇宙万物都是众缘(各种条件)生成的现象,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因空(因缘和合)起色(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只有随条件而起、随条件而变的现象。没有脱离条件而存在的绝对独立的事物。《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宇宙万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无常”才是世界永恒的规律。“空”的思想使人认识到:人生无圆满,处世应淡然去执著。以此来看“水”与“月”的“变”与“不变”,就非常清晰了,“变”是因空起色,“不变”是因色见空。具体解释为:水和月为代表的宇宙万象(包括人类)都是因缘而生的现象,本身不是独立的存在;对于世界来说,水、月为代表的宇宙万象(即地、水、火、风)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永远变化,永远存在,此之谓永恒。既然宇宙的精神是这样,也就是说日月山川与人生一样,都是一种虚空的存在,既短暂(现象变动不居)又永恒(四大物质不灭),那么对山川的羡慕、对曹操功业的羡慕就失去了意义。对人生的短暂、个人际遇的遗憾和悲哀也失去了意义。最终心情复归平静(“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佛教精神构筑了苏轼平静无争,淡然一切的文化心理,是他于逆境中给心灵罩上的盔甲。再看“道”对苏轼的影响,“道”的基本精神是无为而治,庄子认为充满矛盾的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对生命个体进行着伤害,尤其是士大夫阶层,为名、利、家族、国事奋斗,到头来极大地伤害了自己。为了摆脱这些束缚,必须摆脱世俗的纠缠,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提倡“安时而顺处,哀乐不入”。处于人生最失意最灰暗时刻的苏轼,没有走向绝地,源于“道”家精神的自觉内化。如果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识”是灵魂的表白,那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对“道”的参行和实践了。由此可得出结论,释、道思想的熏陶,凝成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情怀。

读《兰亭集序》,从“死生亦大矣”“痛哉”的悲慨中,不难体会到作者对人生欢愉易逝、悲苦恒常的无奈,人生短促、江山永恒的愁苦,这种情感蕴含着一种美学思潮的进步——人的觉醒,生命意识的觉醒。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杀戮不停的残酷现实导致整个文化和哲学思潮的巨变,致使门阀士族阶层对完全屈从的外在权威(鬼神迷信、道德节操)产生了怀疑,对人生表达着强烈的欲求和留恋。无论是“晤言一室”还是“放浪形骸”,都是重新发现生命价值后对“人生行乐”的公开宣言。此时,庄玄思想的萌发和勃兴,为人们摆脱道德伦理功名利禄的束缚,享受生命自由提供了理论依据。重视个体的存在(因为人终究是要死的),摆脱物(包括礼教)役,返回自然的浑朴与天真,使心灵得到解放,在有限的时空里获得无限的自由。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出现了与两汉截然不同的山水诗文(轻伦理,重情感),从视山水为某种伦理秩序的寄托,转向珍惜其生命本色而忘情歌咏。于是,王羲之笔下的兰亭之景就呈现出一派从所未有的清新活泼,极具生命情调,洋溢着汪洋恣肆不可阻扼的声色之魅和形式之美,成为承载追求个性自由的士人生命意识的审美载体,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作为负载伦理道德的政治工具。从这个意义上看。文本折射出的景物之美和人物之雅,应是超功利的审美的哲学在起作用。

微观分析两个文本。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浸润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的一股气血。其厚积千年凝成完备的体系、坚实的构架,一代代文学家就在它深深哺养、厚厚蓄积的泥土里发芽、吐穗、拔节、丰茂,用生命来拨亮古老文明的精神之光,书写民族的心灵历史。这样,文化就总是不露痕迹地流淌于大师的笔下,流动于文本的各处,熠熠闪光,精美绝伦,形成另一种语言,等待着读者去对话。

与传统文化对话,是现代人精神发展的需要,但是,对话确有难度。“文化缺省”使后代读者在经典作品的门外徘徊,其实质是创作者与后世的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古老东方文明的文化价值观建立在“大一统”的封建专制社会的基础上,而当代中国人处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沟通的繁盛时期,社会体制的根本转变、全球一体化经济的所向披靡带来的民主意识的强化,地球村意识的深入,对于自己民族的古老文化反而昏昏。由此,经典作品就成了一块块难啃的骨头,令人望而生畏了。

《狼图腾》英译本的跨文化阐释 篇4

跨文化阐释 (Intercultural Hermeneutics) 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提出是在上世纪90年代。而所谓跨文化阐释, 就是从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简而言之就是用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言来解释、补充或替换原来的文化、语言。正如阐释学创始者施莱尔马赫 (Schleiemacher) 所认为的:如果我们要真正地理解文本思想, 就必须返回思想产生的根源, 就是在对文本的理解过程中重建一部作品的原本思想。因此, 作为文化翻译的必经之路, 理清翻译中出现的文化阐释问题, 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均有裨益。

二、《狼图腾》的英译的策略

《狼图腾》是通过学者姜戎先生三十年的研究与探索, 向我们展现出了草原的特异民俗和奇丽风光, 对国民性格做了犀利剖析, 并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其独特解读。它是一部有着厚重文化内涵的杰作, 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

1、归化方法的运用

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 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按韦努蒂的说法, 归化法是“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它应尽可能的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 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在《狼图腾》英译本中, 葛浩文主要采用意译和省略方法。意译强调词汇在具体语境中传达的实际意义。有些词汇的文化形象对原文读者都十分陌生。这时, 较为妥当的译法就是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淡的词汇去再现原语词汇的主要意义。如“凌晨虎时”根据实际意义被译为“the predawn hours”。“虎时”指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 即the predawn hour (黎明时候) 。如“虎时”直译为the tiger hours, 缺乏文化背景的读者是无法理解的。又如“九牛二虎之力”, 被意译为“a Herculean task”Herculean是专有名词Her-cules派生而来, 它出自希腊神话典故。Herculean喻指“极其骁勇的、艰巨的”, 来代替“九牛二虎之力”, 这样可以准确的将实际意义传达给读者。省略方法是指在翻译中省去原文中那些可有可无的成分, 从而使译文更加流畅, 更符合译入语习惯。葛浩文在书中多处使用省略手法, 其着眼点当然也是读者, 压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量, 力求译文的畅达。如“个比兔大, 肉肥油厚的獭子是狼喜食之物, 也是草原狼的食源之一。”Fatter and more nutritious than rab-bits, marmots are amongthe wolves’Favorite foods.“喜食之物” (狼喜欢吃的食物) 已包含“食源” (食物来源) 之意, 因此“食源”显的很多余。英文讲究行文简洁 , 因此, 译者在翻译时选用“among”一词表示“也是草原狼的食源之一 (one of the wolves’food sources) ”的含义, 从而使译文更显凝练.。此外, 译者也使用了增补法。如译者对额仑草原补充了“The Olonbulag is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Great Xing’an mountain range, directly north of Beijing; it shares a border with OuterMongolia.”这样便于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

2、异化方法的运用

异化翻译有助于保留汉语的精髓。运用异化法翻译, 译者一般采取相应于作者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 保持其原有的风格, 充分传达原作的“原汁原味”, 给译入语读者带来几分新鲜感, 葛浩文主要采用了直译和直译加注的翻译技巧来保持原作的风姿。

直译通常可以保留原作的语言和文化特征, 是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作者对文中的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选择了直译, 如“旗”, “盟”。“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 相当于内地的县。“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域, 包括若干旗, 县, 市。译者通过直译的方法将其译为“Banner”和“League”, 并赋予了这两个单词新的意义, 更好的传达原著的文化内涵。此外, 毕利格老人说到:“草和草原是大命, 剩下的 (包括狼和人) 都是小命, 小命要靠大命才能活命”, 这体现了蒙古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对草原生命的诠释。译者把“大命”和“小命”分别翻译为“big life”和“little life”, 直接生动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狼图腾》中含有一些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成语或典故。这些词所蕴含的文化色彩或意象可以更好的传达原文文化内涵, 并加深读者对原作品人物或主题的理解, 那么译文应尽量保留原语词汇的民族文化特色。这时, 运用直译和加注的方法便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杨克说:这就是所谓的“草库伦”了。Yang ke said, “Those are what they call‘grasskulun’”, “草库伦”是蒙语, 意为“草圈子”, 是草场围栏的一种形式, 是草原遭到破坏后, 人们采取的一种保护草原的强制性措施。作者采用直译加音译的方式, 译为grass kulun。又如“开始的时候陈阵杨克就管它叫二郎神。”“……and then Chen calledhim Demon Erlang, after a fictional character in classical literature.”通过运用直译加注的方法, 译者把名字的来历传译过去, 有利于读者更直观的理解译文。此外, 音译法也出现在《狼图腾》译本中。这种方法有助于丰富译入语的词汇。如“蒙古包”是用毡子做成的圆顶帐篷。“棉袍”是由动物毛皮做成的长款袍子。译者分别将其译为yurt和deel, 通过音译法, 译者可以更好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

三、结语

翻译是再创作的艺术活动。译者只有摆脱翻译思维的束缚, 充分发挥主体性, 才能使译本脱离“翻译体”的禁锢, 更好地被译语读者接受。正如廖七一指出的那样, 译者只有在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文化的基础上, 深入领会原作的精神, 正确推断作者的意图, 同时兼顾译语接受者的思想和接受能力, 在译语文化自身的框架中正确吸收原语文化的养分, 才能恰如其分地将原语中的文化因素传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韩宇宏, 席格.《狼图腾》及文化观念转型[J].中州学刊, 2007 (6) .

[2]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

企业文化理念阐释(写写帮推荐) 篇5

1、文化概述

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其所创造财富的总和,是物质和精神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也包括人对外界所感知的一切。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首先表现为一系列的理念、观念和意识,如对工作、对生活、对客人、对同事、对领导等的态度、心理。

企业文化的理念、观念和意识只是文化的开始,理念、观念和意识必须付诸与相应的行为并产生相应的好结果时才是完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理念和行为的结合,但最终检验它的要有一个好的效果。只有企业员工用自己的行为去解释文化中的理念,并且一步步的深化理念,使这些理念、观念和意识成为企业员工的一种信仰、一种无须强调就可以自觉指导员工的行为时,企业文化才起作用。否则,如果企业文化仅仅只是一种想法的话,那无异于是在企业中建空中楼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是一种“圈子文化”,员工能在这个圈子中找到自尊和归属感。

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本身的核心是人,脱离了人,就不存在文化,因此说企业文化是人的文化。就像鲜活的人一样,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一种管理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使企业从简单的产品经营到资本经营再发展到文化经营,企业文化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管理中有这么一句话:“小型企业靠老板、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因此说现代规模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看谁拥有了一流的文化、超前的理念、完整的文化管理系统,谁就会在行业竞争中独领风骚。

2、文化导向功能:

文化是一种导向,它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酒店要确定成功的经营理念,应从顾客的立场和视角出发,进行企业文化定位,这样定位出来的理念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客人的好评。

明珠海港大酒店的文化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文化。顾客是酒店发展的源泉,指导我们一切服务工作的准则是“顾客满意”。一切从顾客的角度、顾客的立场出发,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追求顾客的满意度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追求利润放在第一位。

3、坚持发展企业文化的信念不动摇:

企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经营、文化管理和文化竞争的阶段。管理模式中已经提到:“竞争的关键是特色,特色的核心是品牌,品牌的保障是文化”。所以,文化经营的实质是提高企业质量,塑造企业品牌。

可以这样说,没有企业文化造就的质量和品牌,只是一时的,是不能长久的,原因就在于它没有内在的生命力。现在企业发展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企业制胜在文化,没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企业不可能有持久的生命力。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被管理者实现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前提是信念的高度坚定与一致,对于企业来说,这种信念的源泉就来自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作用,文化管理就是通过塑造一种精神、一种观念、一种信念来塑造员工的良好心态,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实际是一种“心态管理”。

明珠海港大酒店的发展之路无可辩驳的展示了文化的魅力,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力量的巨大作用。一种好的观念,好的文化背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这种无形资产可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财富。所以,我们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正源固本的大事,摆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始终如一的坚持企业文化,不能动摇,不能放松,它是员工工作之基,酒店发展之源。

4、企业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谁的文化?仅仅是领导人的文化吗?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在企业文化面前,企业的每一个人都不例外,任何人都不能充当企业文化的观众,每一个人必须都是企业文化的演员。

文化会形成一种氛围,每个人将置身其中,每个人都要按照工作角色的要求,完成自己的文化功能。如果仅仅是一部分人在积极尽责,另一部分人充当观众看笑话,企业文化就不会成功。因此说企业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

企业文化是每个人的文化,但不是那个人的文化;企业是一个整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企业中有自己完全独立的文化,企业文化是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文化。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它使用的方法才会有效。

5、领导人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

一个酒店、一个团队中,领导者所起的作用都是实质性的,领导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更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

单从文化的形成来看,领导人不认同,他就不会去倡导这种文化,文化也不会在他领导的组织中发扬光大。因为领导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在组织中都是他人所无法代替的,所以说领导者的文化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关键。企业文化的灌输和传递,管理者处于决定性的地位。自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和传播过程中,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态度决定了文化的生命力。因为对员工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他的上级,对员工感染力最大的也是他的上级,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实践,能够直接影响到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实践。

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它不仅是企业文化最重视的倡导者,更应该是企业文化最坚定的实践者。管理者是员工工作的榜样,也是企业文化的榜样。假如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不理解,不能付诸于行动,那么员工眼中的企业文化,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就是虚假的文化。

这同时也要求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在处理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要用企业文化进行阐释,要善于用观念与下级交流,融文化于事,用文化说理,不断灌输企业文化所倡导的各种观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传输文化,员工才能让文化变为行动。

明珠海港大酒店近来的发展证明,明珠海港大酒店文化必须是一种以顾客为导向的文化,而培养和维持这种文化的正是也必须是明珠海港大酒店的领导者,领导者和管理者是关键。

6、企业文化不是口号,要把它变成行动

企业文化是一个从思想观念到行动、到效果的完整过程。如果有人仅仅喊喊口号就以为是在做企业文化,那只能说他只是做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有人把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如搞演讲、抓渗透,就以为是在玩虚的、喊口号、华而不实。企业文化的精髓需要凝结成一系列的口号或标语加以表述,便于记忆和传播,口号表示一种想法,一种观念,但它不是虚无的。口号必须付诸于行动,让口号代表的理念变为一个个为客人提供亲情化、个性化服务的生动事例,这样文化才有意义。

明珠海港大酒店的企业文化同样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源自员工的实践,都是围绕着对客服务的实际工作衍生出来的。我们明珠海港大酒店文化要以领导人为榜样,牢牢根植在实际工作,才会使明珠海港大酒店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使明珠海港大酒店的经营开花结果,才不至于让明珠海港大酒店文化变成空洞的文字。

第二节:明珠海港大酒店企业文化理念阐释

1、经营理念:把客人当亲人,视客人为家人,客人永远是对的。

释义:亲人、家人的理念,把我们和顾客的距离拉到了最近点,目的是培养对客人的亲近感。有了对待客人如同亲人、家人的态度和情感,就能倍加尊重客人,就会最大限度的去满足客人的需求,像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为顾客排忧解难。顾客永远是对的就是站在客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需求,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对顾客的要求、意见、抱怨和投诉永远不能说不。

顾客永远是对的的四个表现:

1、顾客所提的意见、抱怨都是正确的。

2、顾客的感受都是真实的。

3、顾客的要求都是合理的。

4、在顾客不满意和抱怨前,不偏听偏信员工的解释,不找任何借口。

四个表现,要求我们所有管理人员与员工要重视顾客的不满和抱怨,一旦顾客有不满和抱怨,员工要及时反馈,管理人员要把它当做头等大事来做,迅速决策,迅速行动来化解顾客的不满和抱怨,对于顾客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顾客的需求。

2、酒店宗旨:创造和留住每一位顾客,把每一名员工塑造成为有用之才。

释义:创造和留住每一位顾客:意味着明珠海港大酒店要以顾客为导向,在创造和留住顾客的细节上着实用功,使酒店能拥有越来越多的忠实的回头客。具体释义如下:

创造顾客,就是吸引顾客,把越来越多的潜在顾客变成消费顾客,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么应如何创造顾客,其主要有两种途经。一是,通过直接联络和网络营销等方式把产品信息和服务承诺传递给客户,让顾客产生消费欲望。二是,通过树立良好口碑让顾客慕名而来。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不断创造越来越多的让顾客口口相传的一流服务的故事,不断提高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留住顾客,就是让顾客“来了不想走,走了常回首”,就是用细致、细微、情感化的超常规服务来打动客人,使顾客在感觉上迥异于其他酒店,从而不愿离开明珠海港大酒店,或者离开明珠海港大酒店后宣传明珠海港大酒店,变成明珠海港大酒店的忠诚顾客。只有尽量把来过明珠海港大酒店的顾客都变成回头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失去一位顾客,就意味着失去了十个、甚至是上百个顾客,也可能因此而失去一片市场,这是市场的残酷性。

创造是开端,留住是关键。据研究,吸引一个新顾客所花的时间,是留住现有顾客所花时间的6倍多。明珠海港大酒店希望用相同的时间拥有更多的顾客。同时,只有留住了顾客,市场这块蛋糕才会越来越大,才能够带来效益。而要留住顾客,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针对第一次来店的客人,通过细微、个性、亲情化的服务,给客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使之成为回头客。

其次,针对回头客越来越高的需求,提供更细腻的个性和情感化服务,使之感觉常来常新,成为忠诚顾客。第三,针对大客户,建立和维系长期稳定的双赢合作关系。

最后,针对有抱怨和投诉的客人,做出让客人满意的处理结果,挽留每一个可能流失的新老客人。

把每位员工塑造成有用之材:我们之所以重视对每个员工的培养塑造,首先是酒店需要,因为优质的服务是由优秀的员工创造的,而优秀的员工是培养和塑造出来的。其次是,当成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即使哪个员工有一天离开明珠海港大酒店,我们也希望他为社会所重用。

如何理解有用之才呢?其就是德才兼备的人,品质好,有才能的人。“德”的标准随时代不同而不同。知识才能更是一个时间概念,它会老化,只有不断更新,你才不会被淘汰。所以,真正的人才是持续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人。拒绝学习就是落后的开始。

“把每一位员工塑造成有用之才”,是明珠海港大酒店对员工成长和发展的规划,通过明珠海港大酒店的严格管理和超前的理念,有计划的塑造和锤炼,使员工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对于员工,明珠海港大酒店要为每一位员工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并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演员。为此,明珠海港大酒店对管理者提出:“员工来店时素质不高不是我们的错,员工离店时素质不高那就是我们的错。”把员工培养成有用之才,是明珠海港大酒店的目的,不管员工能够给明珠海港大酒店带来多少贡献,培养他们是明珠海港大酒店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因此,我们将人才定位为:不求员工在明珠海港大酒店工作一生,只求员工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是企业的荣耀。

同时,创建一流的酒店,也需要有一流的员工。员工高素质是酒店的最大竞争力,是酒店的立基之本。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从根本上说,靠的是特殊材料和工艺塑造、锤炼出来的优秀员工。

对员工培养的重中之重,是教员工如何做人。明珠海港大酒店始终坚持“先学会做人,后学做事”的树人观念。自古以来,对“人才”已经做了明确的定义:圣贤,即人才,乃德才兼备之人;庶人,为庸才,有德无才;小人,是祸害,有才无德之人;愚人,乃为忠臣,无才无德之人。所以,对员工的思想品格进行教育和熏陶,是培养员工的第一步。

对员工的塑造,一方面还得依赖于严格管理和高强度的磨炼。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单靠个人自觉去学习进步是很受限的,同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素质,赶超国内外一流酒店,唯一的途径就是要付出时间,这不仅是酒店发展需要,更是个人意志的磨炼,想一想,在日常工作结束后,再让你去学习,不进行约束和强化,就极易被人的惰性所打倒。

基于我们的酒店宗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明珠海港大酒店既是顾客的家,也是员工的家。

3、制胜法宝:用信仰和目标塑造、锤炼、建设一个和谐的团队。

释义: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团队主要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为目标、人、定位、权限、计划。简单的说团队就是众多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集合体。而一个和谐团队是则是一个企业立足于竞争中的坚韧磬石,是无往不胜的利器,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制胜法宝。我们可以看到,团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A、目标明确统一,所有团队成员的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 B、团队成员的岗位责任明确,分工清晰,不重叠,不反复

C、团队成员的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必须胜任岗位要求,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是顶梁柱,能够一夫当关

D、团队成员必须有合作意识,围绕团队的最高目标,时刻准备出击,协调作战能力是衡量一个团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F、团队成员必须具备奉献与牺牲精神,在团队中,没有个人,只有位置,且在关键时候,位置不是唯一 基于以上几个特征,我们明珠海港大酒店才努力打造一支“和谐的团队”,以实现让每位顾客满意的最高目标。同时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才衍生出明珠海港大酒店的各种服务理念,我们才会有明珠海港大酒店不准向顾客提供NO的优质服务原则。也是在这一目标的统一下,明珠海港大酒店所有岗位、所有人员、都齐心协力,发扬团队精神,不断创造佳绩。

而一个和谐的团队该是怎样的呢?和谐团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清晰的目标和共同的信仰

和谐的团队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楚的了解,并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这种目标的重要性还激励着团队成员把个人目标升华到群体目标中去。在有效的团队中,成员愿意为团队目标作出承诺,清楚地知道希望他们做什么工作,以及他们怎样共同工作最后完成任务。我们明珠海港大酒店共同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品牌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酒店连锁品牌,我们的信仰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作为我们工作的指导准则。

2、相关的技能

和谐的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需的技术和能力,而且相互之间有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从而出色完成任务。后者尤其重要,但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有精湛技术能力的人并不一定就有处理群体内关系的高超技巧,和谐团队的成员则往往兼而有之。

3、相互的信任

成员间相互信任是有效团队的显著特征,也就是说,每个成员对其他人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疑。我们在日常的人际关系中都能体会到,信任这种东西是相当脆弱的,它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培养而又很容易被破坏。而且,只有信任他人才能换来被他人的信任,不信任只能导致不信任。所以,维持群体内的相互信任,还需要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

组织文化和管理层的行为对形成相互信任的群体内氛围很有影响。如果组织崇尚开放、诚实、协作的办事原则,同时鼓励员工的参与和自主性,它就比较容易形成信任的环境。

4、一致的承诺

和谐的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和承诺,为了能使群体获得成功,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我们把这种忠诚和奉献称为一致的承诺。

对成功团队的研究发现,团队成员对他们的群体具有认同感,他们把自己属于该群体的身分看作是自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承诺一致的特征表现为对群体目标的奉献精神,愿意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调动和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5、良好的沟通

毋庸置疑,这是和谐团队一个必不可少的特点。群体成员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信息,包括各种言语和非言语信息。此外,管理层与团队成员之间健康的信息反馈也是良好沟通的重要特征,它有助于管理者指导团队成员的行动,消除误解。就像—一对已经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妇那样,和谐团队中的成员能迅速而准确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情感。

6、谈判技能

以个体为基础进行工作设计时,员工的角色由工作说明、工作纪律、工作程序及其他一些正式文件明确规定。但对于和谐的团队来说,其成员角色具有灵活多变性,总在不断地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成员具备充分的谈判技能。由于团队中的问题和关系时常变换,成员必须能面对和应付这种情况。

6、恰当的领导

有效的领导者能够让团队跟随自己共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因为他能为团队指明前途所在。他们向成员阐明变革的可能性,鼓舞团队成员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潜力。

优秀的领导者不一定非得指示或控制,和谐团队的领导者往往担任的是教练和老师的角色,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但并不试图去控制它。

这不仅适用于整个企业,当授权给各单店、各职能部门时,它也适用于各单店、各职能部门这种小的团队。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方式的管理者来说,这种从上司到后盾的角色变换,即从发号施令到为团队服务——实在是一种困难的转变。当前很多管理者已开始发现这种新型的权力共享方式的好处,或通

过领导培训逐渐意识到它的益处,但仍然有些脑筋死板、习惯于专制方式的管理者无法接受这种新概念,这些人应当尽快转换自己的老观念,否则就将被取而代之。

8、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支持要成为和谐团队的最后一个必需条件就是它的支持环境,从内部条件来看,团队应拥有一个合理的基础结构。这包括:适当的培训,一套易于理解的用以评估员工总体绩效的测量系统,以及一个起支持作用的人力资源系统。恰当的基础结构应能支持并强化成员行为以取得高绩效水平。从外部条件来看,管理层应给团队提供完成工作所必需的各种资源。

总之,我们虽然已培养、塑造和锤炼每一个员工为“人本”的核心,给每一个员工学习、锻炼和提升的机会,但是从不强调和突出个人,而重团队。我们始终坚信,个人仅仅是团队的一个分子,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团队成员协同作战的结果,而不是哪一个人的成绩。但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则是团队前进的保障,所以我们不主张个人,但我们强调个人的作用。

同时,团结协作与奉献是团队和谐的音符。对客优质服务的过程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所有员工共同协作配合的结果,离开哪一个环节,都会为客提供劣质服务,都会影响到酒店的整体声誉和品牌。因此说着种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现象,是团队的大敌。

4、道德准则:宁可酒店吃亏,不让客人吃亏,宁可个人吃亏,不让客人吃亏。

释义:“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相当于汉语中的“风尚”、“习俗”之意。我国古籍中,“道”和“德”是分开使用的。“道也,路也。”古人用“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规则和做人的道理;“德者,得也。”古人把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称之为“德”。“道德”二字合用,是指人的品质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从内容的构成要素看,道德是一个由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关系组成的系统。其中,道德意识支配着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而道德关系又把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统一起来。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任何一个社会没有道德的约束和规范,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程序和生活秩序。

把“道德”的概念引入企业,就形成了企业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所谓企业道德,就是调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耻、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吃亏与占便宜等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企业和职工的行为,从而调整好企业内外各方面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企业风尚,创立美好的企业形象。也可以说企业道德是指在企业这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推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综合。

企业道德说其具体内容来说,包括内外两大方面。企业在处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时,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讲质量、讲信誉,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在处理与企业的关系时,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是讲责任、讲奉献,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酒店提出了自己的道德准则:宁可酒店吃亏,不让客人吃亏;宁可个人吃亏,不让酒店吃亏。

那么如何贯彻酒店“两个宁可”的准则呢?

首先,要正确看待“吃亏”二字。俗话说:“吃亏是福。”吃亏意味着让步和某些局部利益的牺牲。在解决利益冲突问题时,公平合理,各方有利的原则是对的。但在酒店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我们提出“客人永远是对的”,常常把理和利让给客人,正是是为了长远地留住客人而不去计较酒店的某些得失。也就是说,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宁可“亏待自己”。至于员工个人,为了客人,舍去一点个人利益很多时候不仅需要,而且应当心甘情愿,因为一个集体需要无私精神。

其次,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宁可酒店吃亏,不让客人吃亏是对客人的着重承诺。这种承诺完全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应当主动去做。比如说,客人说打碎了一个餐具,但客人又不承认,这时我们就不要穷追不舍,而要把“面子”让给客人,把“吃亏”留给自己。又如,客人点了一桌菜,其中

一、两道菜的口味不适合客人的口味,客人要求退菜,即使菜品本身质量没什么问题,我们也要坚决给客人退菜,不能亏待客人。

第三,对不满意、抱怨和投诉的客人要给予升值服务的补偿。在服务过程中,由于工作疏漏、差错,未能达到客人满意,只要时间上允许,就要对客人进行升值服务,升值服务就是超过客人原来消费项目价值的服务,比如换一间比原来更好的包房,增加一个免费菜,多给客人菜量等等。升值服务成本的增加,个别情况下可能要亏本,可这是为了把客人的不满转化为客人满意,这样也就值得了。从本质意义上讲这也是我们对客人在道德和良心上的补偿。

这是我们处理客人、酒店、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是以客人为中心,以让顾客满意为基本目标的。如果因为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使客人的消费权益受到损害,或者产生了抱怨,我们应该做好升值服务或给予补偿,不要考虑是否还有利润可图,而应考虑的是不惜一切代价让客人满意。同样,个人利益和客人利益发生冲突或给客人造成损失时,也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客人的利益。总之,无论是酒店还是个人,在与客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一定要以维护客人利益为目标,同样,从长远上看,只有维护好客人的利益,我们才能得到利益。相反只图一时利益而让顾客吃亏,最终损害的只有企业和我们自身的利益。

5、企业精神:亲情服务,用心做事。

释义:酒店精神是指酒店全体员工及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共同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它表达着酒店的精神风貌和酒店的风气。酒店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内容,精确的讲。所谓酒店精神,主要是指酒店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

明珠海港大酒店在管理和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逐步形成了“亲情服务,用心做事”的酒店精神,成为我店特有的精神支柱。

亲情服务,既在对客服务时,要带有感情,将客人视作我们的亲人、家人,能从内心去关注客人,关心客人。亲情服务,则主要指服务的最高境界,即方方面面都到位,达到或超过客人期望值的服务效果。

以文化为内涵、以顾客为导向的亲情服务,力求在规范服务的基础上超越顾客的期望,注重客人的情感需求和心理满足,从而真正达到无处不完美的亲情化的服务境界,由此创造了有别于其他酒店的服务特色,保持了酒店强劲的竞争优势。在服务中用亲情对待每一个客人,比起仅仅停留在通常的规范上更能打动客人,给客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因此,要求员工为客人提供亲情服务,首先就应该把客人当家人、当亲人,而要做到这一点,这首先要做到从情感上贴近顾客,“移情于客人”,把自己转换成客人的角色,用客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客人的需求,用心、用情关照客人,向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真正让客人感到在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上都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值,来明珠海港大酒店比在自己家里更舒适、更方便、更富有人情味儿,是充满亲情的“家外之家”。其次,还应该时时处处动之以情,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用亲情交换亲情。比如,扶老携幼,为客人排忧解难,救急救险,义务性的额外投入等等,这是服务的深层内涵,也是服务的最高境界。

通过推崇这种个性、细微、情感化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一般需求,而且要满足顾客的个性需求;不仅要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要知道,对客人的心理服务比功能服务更重要,因为顾客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顾客的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求更迫切;我们更应该明白,心理服务比功能服务更重要。“亲情服务”要求满怀热情和亲情为顾客提供服务。客人来酒店消费,需要换取等值或超值的服务性活动,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满足,且心理感受比生理满足更重要。不能把客人的消费看作他们只是在酒店吃了一顿饭而已,我们要努力把它变成客人一次难忘的经历,把与客人交往的每一个触点变成以情服务的亮点。

总之,是要达到一种让客人感到我们亲人般的关怀,让顾客在下一次选择酒店消费时,首先想到明珠海港大酒店。

6、质量观念:注重细节,追求完美。

释义:搞清楚质量观念,首先要知道质量是什么?

质量是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每个人都了解它的涵义,但因为大家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如果要去问一万个人,就有可能会达到一万个答案。

世界对质量比较权威的定义是:质量是事物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是满足规定或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而明珠海港大酒店是如何来看待质量?

质量和美丽一样,都出自旁观者的眼中。在我们酒店这一行业,最重要的旁观者是顾客,高质量是顾客想要得到的,因此,可以说顾客才是质量的最终裁判员。所以说,质量是顾客对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感知的优劣程度。

我们酒店的产品包括有形的设施和无形的服务。硬件设施的质量标准主要表现在方便、舒适、安全、完好程度上,软件服务的质量标准主要表现为规范化和标准化、效率和效果上。

在有形设施的质量方面,当我们自己身为顾客在挑选商品的时候,我们会左挑右捡,不放过一点瑕疵,直到自我感觉达到完美为止。这就是我们自己对质量的定义。同样,顾客来选购我们的产品,心态是相同的。而无形的服务质量,则是酒店赢得客户、树立良好声誉和形象的金钥匙,是酒店的生命线。这是由服务这种产品的特点决定的。同物质产品相比较,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存储性、供需同时性。因此,客人在购买消费某项服务前不可能检验和试用,提供服务与消费服务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进行,是一种现场效果,而不是“售后服务”。

明珠海港大酒店之所以把质量观念定义为:“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就是站在顾客的角度上来衡量质量的。展开来讲:

注重细节,就是要求在衡量和评估质量中,精益求精,不放过一点瑕疵。真正完美的宝石是没有一点瑕疵,虽然瑕疵有时能够使宝石因稀少而变得珍贵,但这样的宝石却不是完美的,它孕育着遗憾。当然,细节还体现在管理上,管理质量上去了,产品质量自然不用苛求,管理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铺垫。

明珠海港大酒店追求完美的质量目标,则是要向每一位顾客提供质量完美的服务,不能让一位客人带着遗憾离开,而要让顾客带着满意与惊喜离开酒店,让顾客永远记住明珠海港大酒店。随着酒店的迅速发展,客人的消费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对服务质量完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客人对服务的评价,又是现场性的完整的总体评价。所以,任何一个细节或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起客人不满,这就是100-1=0的概念。如果能够预测客人的需求,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更能够使客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满意”,产生100+1=200的效果,客人就会再度光顾。

正因为酒店服务具有上述一系列特点,酒店要求每一个员工都要树立“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质量观念。“细节”是着眼点,“完美”是要达到境界。为此,必须做到:

1、服务活动的设计和规程要科学严密,环环紧扣,步步到位。

2、第一个员工都要从严从细要求自己,在服务和工作的细微之处一丝不苟,使工作百分之百达标,客人对我们的服务百分之百的满意。

3、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确保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

4、各级管理者高度重视现场控制,通过对服务过程的控制,保证服务质量。

总之,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质量观念的指引下,我们也提出了“顾客带着抱怨来不是我们的错,顾客

带着抱怨走那就是我们的错。”的理念,要求全体员工和管理人员都能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质量。

7、忧患意识:一个无法达到顾客期望和满足顾客需求的酒店,就等于宣判了死亡的酒店。

释义:经过九年的发展,明珠海港大酒店已从一个雏鹰成长起来,回顾九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我们是成功的,成功固然令人激奋,但成功很容易让忘乎所以,故步自封,不求进取,滋长“守摊子“思想情绪,从而导致走下坡路。认识到这一点,就要树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意识,从自己的过去跳出来,树立“一切向前看”、“永不自满”、“争取更高成就”的思想,树立“我的最好的产品和服务是下一个”的观念,才能在事业上不断的追求和创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使企业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要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无论你承认与否,一个人的价值就在他满足别人的需求、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一个无益于他人、无益于社会的人,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其生、其死已无关紧要。这种人对于他人与社会来说,就是一个已经消亡的人。同样,作为酒店,就是为了实现顾客的期望、满足顾客需求而提供服务的,这就是酒店存在的价值所在,这两者实现不了,这个酒店对客人来说,就等于宣判死亡的酒店。

客人会因为没有如愿以偿而认为我们鄙视他们的存在,许多客人因对他们的存在和需求漠不关心,远离我们而去。在顾客的心中,我们就会成为弃儿,久而久之,只能坐以待毙,走向死亡。所以如果你达到或满足了顾客的期望与需求,就象征着酒店向成功迈进了一步;如果你没有达到或满足顾客的期望与需求,就意味着酒店向死亡靠近了一步。

为了不致使酒店向死亡的深渊滑去,我们对顾客任何一点抱怨与不满都不应放过,决不让任何一位顾客带着一点遗憾离开酒店。

化解酒店不满的重要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升值服务。

顾客对我们的服务有一次不满意,都有可能远离我们,不会再来消费。而且,在对客服务中,出现一些紕漏而引起客人的抱怨和不满,总是难以避免的。这种“结果”既不是客人愿意看到的,也不是我们服务人员愿意看到的。

面对顾客不满意这样一种不好的结果,我们必须瞪起眼来,想方设法以努力化解顾客的不满意。顾客不满意,就是顾客的实际感受与他的事前期望有差距。顾客的事前期望既包括产品、服务方面的满足程度,也包括在人格上得到尊重。一旦客人得不到满足,轻则沉默、抱怨,重则投诉。

沉默是顾客不愉快的表征之一,96%的不满意顾客是采取这种方式的,但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想要留住这些不满之客,需要尽我们所能化解客人的不满。

要牢记:有抱怨的顾客最容易成为我们的回头客;化解客人的不满时,最终的结果必须是让客人大喜过望,只有这样客人才能牢牢记住我们。

我们必须看到,因为菜品质量或服务质量导致客人不满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去化解客人的不满,而要做到这一点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真诚致歉,为顾客消气。比如,客人事先向餐厅订了座位,而当客人来到餐厅时,却发现预订的座位已经有人了,客人因此兴致大扫。这时,服务人员首先应当以工作疏忽向客人赔礼道歉,消除客人失望和愤恨的情绪。

第二,提供升值服务。升值服务是达成客人满意乃至非常满意的有效方法。如果你仅仅停留在道歉上,是很不够的。因为消除了客人的不满情绪,并不等于达成了客人满意。还以上面的情况为例,在向客人表示歉意之后,如有可能,给客人安排一个雅间,客人就会受宠若惊,把“不满”变成了“感谢”,这就是升值服务的魅力。

升值服务是对客人一定的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失的补偿,而这种补偿以超过客人的最先预期为前提,也就是说超出客人当初的要求,让客人大喜过望。如果不是这样,就达不到化解不满的功效。更无法合客人成为我们的回头客。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升值服务,首先是敏锐地发现客人不满的原因,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不满程度和相应的要求。其次,是主动出击,迅速行动,选择适当的升值服务方式使客人获得真正的满意。对顾客的冷淡服务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①最忌不全心投入服务,对客人漠不关心,观察不出、看不到顾客的不满;② 看出来、也知道客人的不满,但客人没有讲就装作不知道;③客人表现出或者提出不满,却因为自己反应慢未及时行动,客人离去后也未采取措施补救,使酒店慢慢失去顾客,失去生存的资源。

一般说,升值服务项目是原先对客服务项目品位的提升,而不是项目的变更。譬如说客人对餐饮环境不满,就换一个好的环境;客人对菜品不满,可以免费让客人点上一两道菜,如此等等。

总之,只有通过这样的补救措施,才能将顾客的不满化解掉,从而打造成为一个个优质服务事例。

8、顾客意识:顾客需求永远是一个随时移动的目标,他们今天对你的期望永远比昨天高,因为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为顾客提供了选择更好的机遇,当你达到了这个目标时,他又有了新的变化,除非你不断地求好,否则他们就会离你而去。

释义:从商业意义上说,酒店经营的是一种供求关系。酒店必须随时注意不断变化而起越来越高的顾客需求,捕捉这个移动的目标,并设法得到顾客的期望目标。我们不会这样做,竞争对手先行一步做了,就意味着顾客有了达到期望目标的选择机会,其结果就是失去客人。另一方面,当顾客一种层次的需求满足后,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就会随之产生,我们必须做的更好,才能维系长久的顾客关系。

顾客的需求是一个动态的目标。顾客总是希望我们硬件和服务越来越好,随着行业间竞争越来越来越激烈,客人也会变得越来越挑剔。所以,必须在硬件改进和服务创新上下功夫,才能满足顾客变化了的新的需求。否则,顾客就会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我们首先要明确:每个顾客到一个酒店去消费都会有自己的期望值,无非是到星级酒店的期望值高,到一般的酒店的期望值小而已。顾客的期望值同是也是顾客的需求或潜在需求。

顾客的期望值每天都会有一个提高,他对我们的期望永远比昨天高。我们只有紧紧地跟上顾客对我们的期望值,或者我们的工作超出了顾客对我们的期望值,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当我们达不到顾客的期望值的时候,同行其他的酒店或许早已达到了顾客的期望值,这样顾客就会去选择同行其他的酒店,因为同行其他的酒店可以满足他的需求。

要捕捉到客人这一“随时移动的目标”,在服务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让客人知道你重视他们,关注他们,关心他们就象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服务零感距离”。能否做好这一点,作为服务人员,关键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始终保持这样的一种意识:酒店是你的,酒店就是您的家,你是酒店的主人,我们是您的服务员,服务是光荣的,从而摆正客我的关系和位置,甘心情愿做客人之所想,应客人之所需。

第二,要善于和客人进行有效地沟通。要运用好五字方针,捕捉到客人的每一个个性化需求和困难。了解客人的消费习惯和动机,为客人在细节上提供所需要的个人关注和特别服务,创造一些“亮点”,让客人产生一种难以忘怀的满足和兴奋。

第三,当客人在酒店遇到急难事情时,比如客人生病,急需某些物品,需要办理一些急难事项等等,要伸出温暖的手,全力给予帮助。

第四,要在服务中做得比承诺更好,当客人提出要求时,不仅要满足他们,而且要做好,做得比客人想象得更好。一旦超越了顾客的期望值,顾客将不仅仅是满意而已,他会记住我们酒店。

第五,让顾客参与我们的工作,把酒店变成他们的酒店。尽可能争取顾客提出意见,更重要的是认真研究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如果客人下次光临,看到他们的意见和建设被采纳,就会感到我们是一家人。

总之,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的去求好,要有变化,无论是在菜品,还是在服务的软、硬件上,让客人每次来都要有一种变的感觉,这样客人才会成为我们的忠诚顾客,否则,如果没有变化或没有被客人认可的好变化,再忠诚的顾客也会离我们而去,因为市场的竞争本来就这么残酷。因此,只有做到“比顾客期望的好一点,比竞争对手好一点,今天做得比昨天好一点”,我们才能无往而不胜。

9、优质服务成功要诀:热情对待你的顾客,想在顾客之前,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让顾客惊喜和感动。

释义:这四句话是一个环环相扣的优质服务的链条。热情接待顾客是优质服务表现的开始,热情是基本态度,表示对顾客的尊重和亲近;做在你的顾客之前,就是在顾客抵店或开口之前,预测和构想服务项目和内容,并付诸行动;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就是想法设法的采取行动去满足顾客开口的要求和我们预测到顾客需求,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让顾客惊喜和感动,是我们追求的最后结果,也是让赢得顾客的心,让顾客成为我们忠实顾客的唯一途径。总之,只有在细微和个性化服务上下足功夫,才能给顾客以惊喜和感动。

具体来说,热情对待你的顾客:在接待顾客、与顾客相遇,首先要向顾客显示你积极热情的态度,态度是心灵的表白,通过你积极热情的态度让顾客感觉到他的存在与到来正是你内心的期待与期望。热情对待顾客需要我们:a、热情主动地为每一位顾客服务,不管他的年龄有多大或相貌怎样;b、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在事事不顺的时候,仍能对顾客保持积极热情的态度;c、遇到难以打交道的顾客,不会产生消极情绪,顾客对你的服务表示满意或给与称赞时,你的自我感觉好并能感到非常高兴;d、见到顾客有困难和需求,能从心里为顾客着想,并设法帮助其解决,及时化解顾客的抱怨(尽管不是你的错)并使顾客满意;e、在为客人展示你积极热情的态度时,还必须注意你的外表、修饰要达到职业化;d、与顾客交往时留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并注意形体语言的表达,给顾客的感受是他在此备受关注与尊敬。

想在顾客之前:优质服务对于顾客,仅有热情的态度是不够的,你想顾客之前,既站在顾客的位置上,从他们的角度去观察、识别顾客的需求,预测顾客的需求,了解顾客的需求,让后付之行动。顾客有被理解、受重视、受欢迎和享受舒适的四种基本需求;此外,顾客还有享受及时服务、有序服务、受尊重、被帮助和被协助、被称赞、被识别或被记住的需求。识别顾客的需求要求我们要殷勤待人,观察客人并了解优质服务的时间要求;善于倾听,寻找隐藏在语音下面的感情,那才是真实有效的信息,感情常常比语言更重要。总之,我们要通过亲情、倾听、换位思考、殷勤、观察等多种渠道去主动发现或识别顾客的需求。

设法满足顾客的需求;识别了顾客的需求,接下来就需要你来满足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需要具有简明表达的能力,用适当的语气和形式向顾客、上级、同事传递、沟通信息,履行工作中所有的任务和职责。满足顾客需求,我们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是:对顾客永远不能说“NO”。

对顾客永远不能说“NO”,这是因为顾客满意是我们的服务宗旨。无论顾客的需求多么难办,首先要有能够办成的态度去办。在职权范围内能办的事情,立即向顾客承诺,并在客人预期的时间内兑现,超出职权范围的问题,按“119原则”火速逐级请示解决。

对顾客的需求必须给与答复,要清楚,逐级请示只是过程,为顾客解决需求和困难才是目的。在经过努力确实无法满足客需求时,要给客人一个让他感到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的答复。

要做好附加服务,即当顾客的需求超出酒店的服务能力(如酒店餐位已满)或客人在店遇到困难时,我们也应主动为客人解决需求和困难,使客人满意。

遇到老弱病残的顾客或继续帮助的顾客,不必请示即可全力投入帮助,从第一个面对的员工开始,接力式为

顾客服务到底。

让顾客惊喜和感动:个性化、细微化、亲情化的服务最能打动顾客,力求给每一个客人留下一点值得回忆的最美好的东西,想方设法给客人一个惊喜,客人才会牢牢记住我们。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心用在“了解客人需求、发现客人需求、预测客人需求”上,从客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从客人的一个细微的表情动作中,发掘和利用一切的服务机会,给客人一个意外的惊喜和超值的感受,用我们服务的闪光点达成“顾客非常满意”,让顾客永生难忘。

这四句话对通向优质服务成功各种因素的总结,是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通过这个优质服务过程,目的就是让顾客满意,进而把顾客塑造成酒店的忠诚顾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投入整个身心。

10、完美的服务价值链:热情对待每个顾客,做在顾客到来之前。设法满足顾客需求,让顾客惊喜和感动。

释义:热情对待每个顾客,要求员工以感恩的心态,亲切的话语,接待每一位询问、预订客人;以恭敬的礼节,自然的微笑,迎送每一位抵离客人;以尊重和重视的态度,饱满的精神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服务。

做在顾客到来之前,要求员工将服务的起点提前,在客人到来之前,就按照预订客人的要求或历史客户档案的个性消费信息做好细微服务的准备工作。而信息传递和运用是这一环节的关键。

设法满足顾客需求,对客人开口的和隐含的需求,特别是个性需求和特殊困难,要千方百计予以满足。在职权范围内满足客人需求有困难时要快速、逐级反馈,请求上级帮助,直至总经理。

让顾客惊喜和感动,目的在于创造更多忠诚顾客。服务越富个性,越是细微,处理客人抱怨越真诚,给客人的惊喜就越大;满足顾客需求的难度越大,情感投入越富有亲情,客人就越发感动。要记住:没有给客人留下值得传颂的故事的服务就是零服务。

11、三个“机会”:当你准备向客人说不时,用心做事的机会就到了。当客人有个性需求时,让客人惊喜的机会就到了。客人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让客人感动的机会就到了。

释义:机会是做事的最佳时间和相应的外部条件。机会常常是稍纵即逝,不会再来。做好服务就要有强烈的机会意识,善于识别和抓住机会。这里的三句话,告诉大家的就是三种最好的服务机会。把准备说“不”变成不说“不”,你就抓住了用心做事的机会;设法满足客人个性需求时,你就抓住了让客人惊喜的机会;帮助客人解决困难,你就抓住了让客人感动的机会。此外,机会是有一定时间限度的,必须抓紧时间。行动迟缓,错过了这个限度,做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效果或者起到反作用。

12、向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给顾客惊喜)五字方针:查、问、听、看、用。用是关键。

释义:查—查看客史档案;问—询问客人要求;听—倾听客人谈话;看—观察客人行色;用—用是关键。运用好顾客信息,把它转化为服务行动,感应和挖掘顾客潜在需求,并且在顾客提出之前及时识别和满足他们的潜在需求,给顾客一个惊喜。

不但要问客人喜好什么,更要问客人忌讳什么。不明白对客服务的主次程序和客人的忌讳、喜好,就要询问上级和承办人,否则就避免不了出错。但切忌当着众多客人询问主次服务程序。

个性化服务是针对客人的特殊需求的服务。做好个性化服务的关键是及时准确地获取客人的需求信息。在我们提出的五字方针中,查、问、听、看四个字是获取客人需求信息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第五个字用是最重要的,把获得的个性需求信息变成服务行动,并且做在客人开口之前,就能给客人一个惊喜。

在所收集的信息的内容方面,要注意尽可能全面,比如,既了解客人的喜好,又了解客人的忌讳,既了解主人的个性需求,又了解主客的个性化需求,就能够避免顾此失彼,把服务做得更完美。服务员不明白这些情况和主次程序时,要主动询问上级和承办人,并以避开众多客人为宜。企业作风:反应快、行动快

释义:内部工作要有两快:自上而下,会议精神和要求传达要快,布置任务要快,下级接受任务爽快,提前或者按时完成。自下而上,工作任务完成结果,存在问题,反馈要快,上级对困难、问题解决要快。

中国传统语文课程的文化阐释 篇6

中国语文课程,作为中华民族母语教育课程,不仅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直牵动着基础教育敏感的神经,同时也是期望最多、非难最多的一个体系工程。几十年来,语文课程改革难有重大的突破,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语文课程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化还不能够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理论研究视野的狭小,必然导致课程实践的茫然和低效。因此,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转换语文课程研究的视角,拓展语文课程研究的视野,应该是一个世纪性的课题。语文教育研究者可以从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以不同质与量的研究方法,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入而持久的探索和研究。

一、文化与语文课程内涵解读

文化,似乎人人都能用,都在用;又似乎人人都言说不尽,言说不全。人人都生存、生活在文化之中,似乎人们周围的一切无不是文化,但文化却给人们留下了似曾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印迹。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可见,文化是一个多么复杂多义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至今已不下三百余种。但是,不管我们给“文化”以什么样的定义,“文化”的外延总是无限地扩大,最终成为一个包罗万象、大而无当的概念;反过来,不管我们如何从恢宏的广义概念出发来考察文化现象,结果事实上总是用一个极其狭小的文化内涵来“偷换”了那比较全面的文化概念。“要提出某种一般的、无所不包的文化定义看来是不现实的,而且可能是一种空想。”尽管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而难以界定的概念,但还需要尽可能地把握文化的实质和内涵,因为这是本文不可或缺的逻辑前提。

语文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为似乎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无师自通;同时,语文又最容易受到人们重视,因为似乎也惟有语文人人都可以侃侃而谈。但是,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个很难回答却又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切语文课程研究的逻辑起点。

“语文”的解读,作为实施母语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一名,始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由于“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之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然而,人们对“语文”涵义的认识和理解却不一致,相关争议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语文成为语文课程研究中争议最大、分歧最多的术语之一。归纳之,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语文=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語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这种观点认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一种最高级的语言形态。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学作品,是这个民族语言的最高成就,通过文学学习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学习和鉴赏优美文学作品,毫无疑问是学习语言的最有效的途径。

2.语文=语言+文章。这种观点认为,语文学习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写下来的是文,故语指语言,文指文章”。

上述几种观点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阐释语文内涵,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未能令人折服。无论把“语文”解释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章”,都仅仅停留在字面分析上,进入了近乎玩文字游戏的误区,在语文课程实践中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其原因在于他们把语文理解成“语”和“文”的简单相加。事实上,我们期待回答的问题是“语文课是什么”,而以上观点所回答的却是“语文课教什么”。这是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问题,其答案也处于不同的领域。这两个问题的内容混淆和本质迷失,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误导了语文课程。

语文,既可以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语文,也可以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语文;既可以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文,又可以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语文。但是,作为一门学校基础课程,“语文”的“语”和“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融于“文”当中,“文”存于“语”之间。对语文的文字界定,并不代表是对语文课程的阐释。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内涵的解读,不应仅仅停留于“语文”字面的分析。科学地揭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当在现代教育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理论中寻找新的途径,从母语习得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汉语的文化精神三方面读解语文课程的本质。课程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文化造就了课程,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着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范畴来源,抛开了文化,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课程又精炼和形成着文化,课程作为文化发展的主要手段或媒体,为文化的增殖、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离开课程,文化便成为一池死水而终将枯竭。这是一种双向式、互动式的运作机制。既然任何课程都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课程也就毫不例外了。然而,语文课程却与文化有着独特的相互关系,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质。这种独特的文化特质从语言与文化、文化与人、人与语言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二、文化视域下的语文课程的本质

1.语文课程不仅是文化工具的存在,而且是文化主体的存在。对事物性质的认识绝非易事,尤其是像语文课程这样与人的生命、与社会的变革、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事物,更是如此。事物的质是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事物具有它本身固有的特性,并在实质上与其他事物有所区别。从“实体—属性”方面来研究,事物的质作为实体,是通过属性表现出来;从“系统—稳定”方面来研究,从事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状态来把握事物的质。从事物的“实在之有”和“关系之有”寻找事物固有的规定性,可以正确而有效地把握事物的质。从“实体之有”看,言语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本性。“工具说”是“一种由名家创立、由专家反复论证,被大家普遍接受并被写进政府颁布的具有约束力的教学大纲的理论学说。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他逐渐变得体系化和科学化,成为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最重要的一种理论学说”。

从“关系之有”看,语文课程从文化母体中所继承的是它的根本性的存在形态、内在旨趣和品性,而不是毫无原则地始终在社会文化为它规定的轨道上运转,被动地认同、传递、复制“他文化”,而丧失了“我文化”。精神、价值是语文课程与文化共同的出发点和存在依据,它们都作为一种价值性或意义性的存在体而对社会与人发生作用。语言“是开启人类社会文化起源和发展的神秘的钥匙”,“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产品”,“是文化建设中的一种力量”。语文课正是通过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培育人的人文精神和言语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课程是一种文化。

2.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迁和时代文化思想观念的变革,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本体认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语文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教材的组织、教学进程的设计等诸多环节都必然受到一定文化价值的引导。总的说来,语文课程总是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以社会主流文化代言人的形象出现,它将社会主流文化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及与教师的日常交往中,就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习得了这些文化。因此,语文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指向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最有助于展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在当代呼唤人文精神回归的大背景中,“人”的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心灵和人格的价值理性,弘扬人文精神成为语文课程的主旋律。从“立言”到“立人”的转变,语文课程以人的全面培育和个性发展为根本之点。语文课程文化观的演变轨迹,充分说明了社会历史文化是推动语文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而使得语文课程成为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晴雨表”。

参考文献

[1]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刘占泉.汉语文教材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吕达.课程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 倪宝元.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概念阐释 篇7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创意,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和文化产业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200多年来世界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新技术革命包括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 培育了当代社会丰富的物质文明。与人类物质文明并驾齐驱的是人类的精神文明。从北京山顶洞人佩戴的兽骨项链和岩洞石壁上的壁画, 到今天的数字影院和网络游戏, 代表着人类在各个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

1. 文化。

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内涵在逐步变化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 “文化”是一种治理天下的形式, 特指以人文教化民众。与“文化”相对应的是武力。“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西方“Culture”一词, 原意是土地耕作和作物栽培, 后引申为对人的培育。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 许多人对“文化”进行了各种定义。当今, 人们公认的“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文学、艺术、教育、科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意识形态, 其特征是知识和观念;二是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经济体制、社会团体、家庭结构等社会制度, 其特征是行为准则。通常, 人们所称的“文化”指狭义的“文化”。

2. 文化产业。

长期以来, 文化属上层建筑, 不属经济范畴, 更谈不上文化产业。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 其中造纸术和印刷术可以说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源泉。在历史上, 尽管这些发明带来了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及文化商品交易, 但是并没有带来文化产业。产业, 指由多个生产同类产品的组织形成的具有相当经济规模的社会经济形态。在农业社会, 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家庭, 千千万万个家庭构成了农业产业, 即第一产业。在工业社会, 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工厂, 千千万万个工厂构成了工业产业, 即第二产业。在现代社会, 基本的生产单位是工商企业和服务企业, 各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服务企业创造了该国或地区70%以上的GDP, 这些服务企业构成了现代社会的第三产业。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促使西方一些国家用现代工业生产手段大批量复制文化产品并通过市场牟利。人们在分析上述现象时, 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1926年, 德国法兰克福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本雅明撰写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表述了“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是“复制”。“复制”的结果是, 文化产品由追求艺术价值转而迎合世俗, 以扩大文化产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来追求最大利润。

欧阳友权的《文化产业通论》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内涵作了如下概述:“经过文化产业实践的发展和积累, 西方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第一, 文化产业主要指‘大众文化’或‘流行艺术’如畅销小说、商业电影、摇滚音乐、拉丁舞、商业设计、POP歌曲、音乐戏剧、肥皂剧、电视连续剧、连环漫画、音像制品等。第二, 文化产业主要指大众传播媒介, 如电视、广播、广告、流行报刊等。第三, 文化产业需要把文化推向市场, 使之从市场到交换再到消费成为一种经济活动, 它不仅需要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来生产, 更需要按照一般商品的生产模式来生产。第四,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一样, 是按资本运行的逻辑进行生产的, 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 实现资本增值。第五, 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当今世界的文化存在形态、结构和格局的重大变化, 导致了文化的商品化和消费化, 也使传统的文化观念、文化 (艺术) 生产方式、接受和消费方式以及文化作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化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崛起, 逐渐发展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产业。实践表明, 当一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后, 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就会强劲增长, 大众消费文化的时代就到来了。特别是电子数码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文化产品在大规模复制和大批量传播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不但极大地降低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成本, 而且大大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声音效果。

我国长期以来认为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 强调文化为政治服务, 强调文化对老百姓的“教化”作用。20世纪80年代, 日本盒式录音机在中国国内组装生产, 同时录音磁带制品开始流行;随后, 电视机、录像机生产线相继投产, 录像带逐步流行。从此, 以音像设备和音像制品为标志, 中国的文化产业开始萌生。随着《渴望》等电视剧的热播, 以及歌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在全国各地雨后春笋般出现, 中国的文化产业开始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1988年, 文化部在体制改革中新成立了文化产业司, 这标志着中国政府正式承认文化产业。此后, 中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 文化事业单位逐渐转为企业化经营, 文化市场逐渐繁荣。

2000年10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国政府第一次在重要文件中正式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2001年12月, 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在加入WTO的相关文件中, 对涉及音像制品、电影、图书、报刊、旅游等领域, 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等方面正式作出承诺, 允许外资参与音像制品的分销, 允许外资参与影剧院的改造, 对外开放图书报刊批发和零售市场, 允许外资饭店进入中国市场等。这些内容其实是中国政府正式承认“文化产业”的法律性规定。

2002年,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此后, 各地方政府纷纷制定本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空前活跃, 文化体制改革开始取得实质性进展, 我国的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3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牵头成立了由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单位参加的“文化产业统计研究课题组”。2004年, 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 这是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对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划分、对文化及相关产业活动范围进行界定的权威性文件。

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中, 文化产业被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六类: (1) 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2) 文化传播服务; (3)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4) 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 (5) 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 (6) 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

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范围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文化产业核心层, 指提供文化产品 (如图书、音像制品等) 、文化传播服务 (如广播电视、文艺表演、博物馆等) 和文化休闲娱乐的活动 (如游览景区服务、室内娱乐活动、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 。它构成文化产业的主体。

第二层是文化产业外围层, 指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为文化产业主体提供物质保障, 是文化产业的支持。

第三层是相关文化产业层, 指相关文化产品 (如工艺品等) 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它是文化产业的补充, 从产业链的角度反映文化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以上各层次包括的具体行业如下:

(1) 文化产业核心层。文化产业核心层内的行业包括: (1) 新闻服务; (2) 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4) 文化艺术服务。

(2) 文化产业外围层。文化产业外围层内的行业包括: (1) 网络文化服务; (2)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 其他文化服务。

(3) 相关文化产业层。相关文化产业层内的行业包括: (1)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2) 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其中:“文化用品”包括文具、乐器、玩具、印刷纸张、书写纸张、空白磁带、空白光盘、电影胶片、照相器材、摄影胶卷、游戏器材等;“设备”包括新闻采编设备、广播设备、专业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印刷专用设备、电视机、光碟机、收录机、音响设备等;“相关文化产品”包括工艺品、摄影作品、专业设计等。

二、创意和创意产业

1. 创意。

创意, 顾名思义是指创新性主意。创意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第一, 创意具有创新性。创意可以是完全创新的发明、发现、构想, 也可以是对已有成果进行部分改进的创新, 还可以是对已有知识成果和科学原理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创新;但不包括对已有知识和成果的重复性应用。第二, 创意具有观念性。创意强调在观念上的创新。也就是说, 作为创意的创新仅停留在观念上。创意可以包括设想、策划、计划、方案、设计、图纸、模型、样品, 一般不包括正式生产的创意产品或创意商品。在特殊情况下, 某些书法家、画家等艺术家的即兴之作, 也可以成为创意产品或创意商品。创意产品是创意观念的产业化延伸, 通常是基于创意的工业化生产的结果;创意商品是创意观念的商业化延伸, 通常是基于创意的工业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 创意产品、创意商品和创意产业并不是创意本身。创意是创意产品、创意商品和创意产业的源泉, 创意产品、创意商品和创意产业是创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表现。

2. 创意产业。

从创意到创意产业通常要经过一条漫长的路, 包括从创意构思到创意产品制作, 从创意商品开发到规模化市场经营, 从少数创意人员的创造性工作到众多工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活动, 再到无数消费者对创意商品的消费。

当人们身处某种情境或面临某个问题时, 其知识和经验与这种情境或问题相碰撞, 往往会触发某种感受, 萌发某种想法, 闪现某种灵感, 产生某种创意。这些创意通常会随着时过境迁像流星一样划过、陨落, 只有很少的创意, 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意作品, 如文学作品、美术作品、音乐作品、工业设计作品等。创意作品的产生源于创意者的劳动, 如写作、作曲、绘画、绘图等。创意者的劳动成果如仅用于自我欣赏, 或在朋友间交流, 那么仅仅是创意作品, 其创作过程和展示行为不属于经济活动。当创意作品用于销售时, 其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生产的角度看, 创意作品变成了创意产品;从销售的角度看, 创意作品变成了创意商品。但是, 孤立的创意产品生产和零散的创意商品经营并不能构成创意产业。在创意产品生产和创意商品经营基础上形成创意产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创意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创意商品实现市场化经营, 并在市场结构中占一定比重。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创意产业”的国家。布莱尔当选为英国首相后, 为振兴英国经济, 成立了一个特别工作小组。该小组于1998年发布了《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对“创意产业”作了如下规定:“所谓‘创意产业’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 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英国上述对创意产业的定义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它揭示了创意产业的实质。创意产业特指那些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带动商品生产和服务提供, 通过市场交易和现代生产运营方式创造财富的独立的产业部门。这些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 显然具有较多的文化因素和较高的科技水平, 有较强的竞争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

1.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 以知识为突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 导致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包括产业结构的变化。当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和表述这种变化时, 就提出了不同概念, 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版权产业、内容产业、娱乐产业等。这些概念, 不能说某个概念准确, 其他概念不准确, 因为每个概念都是人们从某种特定角度对事物特征的认识, 都有其道理。它们描述的是同一社会产业内容和结构问题, 由此决定了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并有诸多相同地方。

文化产业强调其产业活动的范围, 主要指生产销售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创意产业强调其产业活动的源泉, 主要指创意对整个产业的拉动, 凡是以创意为龙头带动的产业, 如动漫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都属于创意产业。

在文化产业中, 大部分经济活动主要靠创意拉动, 如电视、电影、图书、报刊、广告、文艺演出等。但也确有一些经济活动主要不是靠创意拉动, 而主要靠传统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如办公用的复印纸、学生用的作业本, 收音机、电视机及广播设备、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影视设备、家用音响设备等。显然, 这些产品属于文化产品, 其生产、批发和零售属于文化产业活动;但其产值和利润主要是靠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和传统商业活动实现的。因此可以认为:文化产业中有相当部分的产品和活动属于创意产业, 但不能说文化产业都是创意产业。

在创意产业发展中, 创意产品来源于创意者的灵感、想象、知识、技术、经验, 这些都是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创意, 也就没有创意产品, 更谈不上创意产业。因此, 创意产业天然地与文化产业相联系。但是, 创意并不局限于文化产业, 而是广泛渗透到其他产业, 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 好的建筑设计拉动建筑业、建筑材料工业、房地产业;好的服装设计拉动服装业、纺织业、印染业;好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计算机设计拉动信息产业;好的工业品外观设计拉动相关工业产品行业。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可由图1表示。

2. 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界定。

自“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出现以来, 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准确表述。人们从逻辑和经验出发, 对“文化创意产业”通常有两种理解:第一, 文化产业加上创意产业, 即图1中两个圆相加的面积;第二, 文化产业中的创意产业, 即图1中两个圆相交的面积, 可以理解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部分, 或者理解为创意产业中属于文化产业的部分。

显然, 第一种理解是广义的理解, 所有文化产业的内容加上所有创意产业的内容合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第二种理解是狭义的理解, 只有文化产业中以创意为主要因素拉动经济的内容, 才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

对任何一个概念, 如果仅从字面上解释, 人们站在不同角度有多种解释, 难以达成共识。只有把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从字面引申到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上来, 人们才易达成共识。

“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些概念提出的历史背景是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文化活动经济化, 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产业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首先形成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并达成了共识。如果社会经济发展就停留在这里, 那么只有“文化产业”这一个概念就够了。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 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汉字激光排照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出版业, 计算机、物联网、数字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造就了动漫产业和网络游戏产业、移动通信 (短信、彩信、数据传输、手机电视等) 产业、软件产业等。高科技和文化创意不仅成为拉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 也成为改造其他产业发展的动力, 成为一个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竞争力和重要标志之一。在这种背景下, 人们才提出了“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出和使用这些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衡量和分析一个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创新性和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 “创意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这两个概念反映是同一个事物, 只是名称不同。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实际应用目的出发, 可以认为:如果文化创意产业仅仅理解为文化产业中的创意部分, 就太狭隘了, 不能够反映创意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如果把文化创意产业理解为文化产业加创意产业, 则反映了文化创意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但有明显不足, 它包括文化产业中那些主要不是由创意拉动的部分, 不能突出反映出创新性和竞争力, 使人感觉“文化创意产业是个筐, 什么都可往里装”, 与社会实际使用目的不符。本文的观点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意产业”实质上是一回事, 反映的对象相同, 只是名称不同, 所包含的内容就是图1中右边一个圆的面积。

参考文献

[1].蒋三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

[2].蒋三庚.北京中央商务区 (CBD) 产业与发展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厉无畏.创意产业导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

[4].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们出版社, 2006

汉语熟语中“马”文化的阐释 篇8

一、“马”字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分类

笔者通过网络和书籍共搜集到包含“马”字的熟语共312条, 其中成语172条, 歇后语43条, 谚语41条, 另外还有常用的俗语56条。对收集到的熟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逐条分析, 得出如下一组数据:成语中褒义占30.8%, 中性占的40.9%, 贬义占28.3%;歇后语中褒义占37%, 中性占34.9%, 贬义占28.1%;谚语中褒义占39.5%, 中性占36.1%, 贬义占24.4%。它们所包涵的社会文化意义如下:

褒义:1、形容有贤德的人或者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人, 这一类词在成语和谚语中较多, 在歇后语中就比较少了。比如:燕昭好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老马识途等。2、用于谦词。比如人们用马齿徒增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增加了, 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增加。还有很多与“犬”搭配的成语也用于谦词:犬马之养是供养父母的谦词, 犬马之劳用于谦称自己服务之微薄。3、形容速度很快或很强。表示速度快的有阵马风樯、倚马千言;形容事物很强大的有神龙马壮、兵强马壮、士饱马腾。4、形容任劳任怨、勤勤恳恳, 这一类词也是在成语中较为多见, 且常与“牛”字搭配, 有做牛做马、呼牛作马等。

中性:1、指“马”这种动物本身, 没有什么特别的附加意义。如:问牛知马、马牛共风、人奔家乡马奔草、马看板牙树看年轮。2、常常与战争相关联, 因为在古代的战争中, 马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一类词也多出现在成语中, 常见的有戎马仓皇、戎马倥偬、选兵秣马。

贬义:1、形容荒淫无道或不务正业的。如声色犬马、裘马声色。2、形容谄媚奉承的。如拍马溜须、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马屁拍在马腿上。3、形容妄自尊大的。如吹牛拍马、小马儿乍行嫌路窄。4、形容粗心大意的。如马马虎虎、马大哈。5、形容无济于事。如马后炮、马前不磕头, 马后去作揖。6、形容无才或者胸无大志的。如驽马恋栈豆、马屎皮面光, 里面一包糠。

二、“马”的文化阐释

马是人类最早驯服的动物之一, 它作为家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典籍《易.系辞下》中就有关于对马驯化的记载:“服牛乘马, 引重致远, 以利天下。”马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中, 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时代的马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 三百零五篇中言及马者, 共计51篇, 这在动物中是最多的”。这其中, 关于马在婚嫁习俗领域的描写由其居多。比如《周南·汉广》中“之子于归, 言秣其马。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就是对当时婚嫁“亲迎”礼的描述。关于马的神话, 更是渺茫而久远。《山海经》中的“天马”是一种“其状如犬而黑头, 见人则飞”的长着肉翅的怪兽, 可以腾云驾雾。元代的刘廷振在《萨天锡诗集序》中说:“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 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这句话就是“天马行空”这个成语的出处。

作为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与马更是有着深厚的渊源。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间, 蒙古族的祖先们就已经开始养马了。据考古发现蒙古地区在青铜器时代晚期已形成游牧经济, 而出土的马的遗骨, 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生活以游牧为主。马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放牧、狩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工具, 因此他们对马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所以包含“马”字的熟语在蒙古熟语里俯拾即是, 比如“蒙古人夸马, 木匠们夸锯”、“人不出名马出名”。马不仅对草原民族的意义重大, 在农耕区的生产中, 它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所谓的“马拉车牛耕田, 各司其职”的说法, 这条熟语比喻做事要各司其职, 不可越权。除了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工具, 马还因为它的力量与速度成为与战争密切相关的动物。在熟语系统中, 关于马和战争的熟语俯拾即是, 比如“汗马功劳”用来比喻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劳, 现在引申为在工作或事情上作出的贡献。

“洗兵牧马”、“招兵买马”表示做好战争的准备。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军粮充足, 士气旺盛则可以用“士饱马腾”、“兵强马壮”。战争中听从将帅的指挥是“马首是瞻”。《老子》中有“天下无道, 戎马生于郊”, 意指国家政治不上轨道, 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 后来就用“戎马生郊”来指战乱不断, 表示同样的意思的还有“戎马劻勷”。而“兵荒马乱”则用来形容战争所带来的破坏性后果。对于一个人从事战争的经历, 我们可以说“戎马生涯”。“戎马倥偬”形容战争中军务的繁忙。战争结束了, 那么就有“马放南山”、“止戈散马”、“休牛归马”、“散马休牛”等诸多成语, 体现了广大人民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早日获得和平的心声。

马作为人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帮手, 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汉语熟语系统中, 含有“马”字的贬义的熟语仍占有一定的比重, 这也是由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的。就马本身而言, 它经过人类长时期的驯养, 养成了任人呼来唤去的性格, 这也成为人们轻视马的一个缘由。形容毁誉随人为“呼牛唤马”, 正如《庄子·天道》篇所说:“夫巧知神圣之人, 吾自以为脱焉。昔者呼我牛也而谓之牛, 呼我马而谓之马, 苟有其实, 人与之名而弗受, 再受其殃。”除了马本身的习性, 社会历史原因也是造成其含有众多贬义词的原因, 这其中与马本性并无关联。“指鹿为马”一词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时, 赵高想要篡位, 为测试大臣对他的忠诚度, 就设下一个计谋。一日, 赵高带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 并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不信, 问身边的大臣, 哪些不敢得罪赵高的或保持沉默, 或随声附和, 只有少数大臣说这是鹿。后来, 赵高就用各种手段把那些说实话的大臣铲除殆尽, 大臣们就更惧怕赵高了。指鹿为马这一典故流传至今, 被用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是非不分。“三马同槽”一词则出自三国时期曹氏与司马氏争权的故事。诸如此类的典故还有很多, 种种社会历史原因为“马”的熟语家族增添了不少贬义成员。

总之, 马的文化涵义丰富且复杂, 但无论褒贬, 实际上都来源于它在中国农业社会下状态下的社会功能。“语言是民族的语言, 文化是民族的文化”。“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典型的词语, 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研究此类语言现象, 不仅能揭示该文化特点, 更能进一步认识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岩.试论“熟语文化”[J].前沿, 2006 (10) .

[2]武占坤, 张莉.论熟语的民族气质[J].河北大学学报, 1994 (4) .

两汉时期书法理论的文化阐释 篇9

在两汉时代, 书法日益兴盛, 字体繁多, 除已有的大篆、小篆、汉隶之外, 草书也已出现, 书法作为文人书写文字时的审美诉求和审美意识的一个重要载体已经开始出现萌芽, 实际的书法创作行为发展迅速, 这就为书法理论及书法理论著作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法言》

《法言》是西汉末年中国著名哲学家、辞赋家和文字学家扬雄的重要著述之一。

主要理论和观点:

扬雄在书中提出了“书”为“心画”的观点.

面相之辞, 相适拾中心之所欲, 通诸人之愤愤者, 莫如言。弥纶天下大事, 记久明远, 著古昔之昏昏, 传千里之忞忞者, 莫如书。故言, 心声也;书, 心画也。声画形, 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 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2

扬雄在这里指出“言”、“书”的各自不同的重要社会作用, 但都是人的心灵的表现, 而且, 人的气质、情感、学识和品格等都可以通过文字形态的书写形式 (即书法) 来得到表现, 这种种的形式表现足以使各种类型的人关注它, 为之“动情”。

文化阐释:

扬雄的“心画”论观在书法史上第一次为人们对汉字书写时应具有的精神诉求提供了思路、指出了方向, 后世受儒家思想中某种偏颇观点的影响, 对“心”的理解被逐渐限定在对人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的关注上, 而对于人的其他精神领域的内容则被弱化, 退至次要位置, 故后世对“书”为“心画”的理解和运用就主要指书法是书写者的道德修养、品格节操的反映, 书法层次的高低 (即“品第”) 取决于人品的高低。

书中扬雄虽然对于书法本身可能有的技法实践与审美要素没有提出具体的认识, 只是抽象的大而化之的阐释, 但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对于后世书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启迪, 其文化意义是深远的, 值得后世给予重视。

二、《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关于书法和书法史理论最早的著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研究文字学、系统分析字形与考究字源的专著,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 对后世影响极大。

主要理论和观点:

1. 叙述文字的起源, 论述文字的象形意义。

认为古圣先贤以天地间物象创造出八卦符号, 再在此基础上产生文字;文字的这种“取法物象”特征使其一开始就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和审美价值。

2. 详细解释文字的构成法“六书”。以其作为造字基本原理, 揭示汉字构字的基本法则、发展规律和特点。

3. 提出“书者, 如也”的思想观点。

“书”指书写, “如”指文字“取法物象”的属性。“书者, 如也”就是指在书写中要注意和自然物象之间的联系, 将外在形式和内在规律都表现出来。

4. 指出探索文字演变真正规律的重要性。集中批评了当时世人“向壁造字, 炫耀于世”, 穿凿附会解释经义的弊端。

文化阐释:

许慎“取法象形”分析了“文”与“字”的区别, 指出“形象之本”是汉字音、形、义的根源, 字是在文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 汉字的发展有一个从文到义的发展过程。

“六书”的提出, 使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了自身固有的形象, 字形在不同时期不管如何变化, 与其形象有关的审美心理也一直保留着, 从而使书法获得一种天然的赖以依托的视觉形象材料。

“书者, 如也”的理论和观点对后世影响较大。汉字随着书体日益发展, 逐渐摆脱象形特征而成为表意符号, 历代书家注重文字中的物象之美, 孜孜以求书法的审美形式和意蕴, 都可以溯源于许慎的这个理论。

许慎在书中以遵奉古法、恪守旧文为学术基础, 意在纠正字体紊乱和经籍解说混乱的现象, 以儒家观念强调了“文字者, 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也”, 将文字的地位提升到神圣的高度, 这种观念被后世沿袭着, 直到今天在社会文化和书法艺术领域仍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三、《草书势》

这是东汉书法家崔瑗的书法理论。原文已佚, 晋人卫恒《四体书势》中保存有这篇文章, 基本观点和主要语句应与原文相符。

主要理论和观点:

1. 讲述文字书法的起源, 解释了草书产生的原因。

认为书法随着文字兴起而产生, 而草书是在隶书出现之后而兴起, 这缘于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针对因循守旧的问题提出“纯俭之变, 岂必古式”的思想。

2. 描述了草书的形态美。

指出对草书要“观其法象”, 揭示草书有别于篆书、隶书的“方不中矩, 圆不副规”的特征, 认为篆书、隶书或方或圆, 不失绳法, 草书则是“俯仰有仪”, 动感而变化丰富的, 并进一步指出草书形象中应带有深厚的感情色彩。

3. 提出了草书在结构上具有严谨性和创作时的即兴性。

认为在遵循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临事从宜”, 如此草书作品才能达到“远而望之, 摧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 即一画不可移”的奇特效果。

4. 指出草书用笔中的运动感和动态美感。

通过对诸多动物在相应的静物中的不同动态形象的生动描绘, 如“竦企鸟趾, 志在飞移;狡兽暴骇, 将奔未驰”、“傍点邪附, 似螳螂而抱枝”等, 极言草书生机勃勃的形态美。

文化阐释:

崔瑗认为隶书是顺应社会形势的需要而产生, 的确如此, 社会文化发展, 书面交流量加大, 政治事务日趋纷繁, 使得文字书写仓促紧迫而变得简略, 在日常生活和下层人群中隶书作为一种新的书体逐渐产生并风行, 这种以发展的观点看待书体变化符合客观实际, 受到后世学者的认同与接受, 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崔瑗揭示了草书的形态美就在于其突破了前代书体规整平正特征, 点画、结构所表现出的左右高低各不相同, 飞扬与低回交错有致, 同时, 草书形象蕴含丰富深厚的感情, 具有神奇的感染力。的确, 这正是草书长久不衰的原因和生命力所在。这种将创作、欣赏与情感联系起来的分析书法的方式方法, 影响至今。

崔瑗认为草书创作中应将遵守法度与即时变化相结合, 揭示了草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特征, 后世对此观点极为推崇, 意识到草书“完全是一种潜意识的发挥和临时应变, 既不为固定的规程束缚, 又不是茫无法度”, 3成为草书的具体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创作原理之一, 意义重大。

崔瑗以对动物动态的描绘类比草书的种种动态美,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为人们在书法欣赏时提供了某种形象思维的趋向而令人陶醉其中, 获得美的享受。

崔瑗的《草书势》是我国第一篇书法专论文章, 相比于前人, 其中包含的艺术思想更为丰富而深刻, 提出了书法审美价值、形象美的重要性、草书的情感表现作用、草书的动态形象意义以及推崇草书的必要性等思想理论。这些理论和观点在书法专业领域一直受到后世的赞许和发扬。是汉代书法艺术和书法理论进入自觉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四、《非草书》

这是东汉著名辞赋家赵壹撰写的关于责难草书的文章, 涉及了许多关于书法理论本质性的问题, 对后世的影响较为深远。

主要理论和观点:

1. 分析草书的起源和兴起, 认为草书是歪门邪道, 只有仓颉、史籀之法才是正道, 受人尊重。

2. 认为时人对草书过于崇尚悖逆了草书产生的初衷, 成为一种不良的现象。

3. 强调研习书法需要禀性和才学, 简单效仿是徒劳无益的。

4. 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对草书予以了否定。

文化阐释:

赵壹虽认为草书是形式紧迫下出现的快写行为, 不是书写正道, “非圣人之业”。这缘于他从儒家正统思想出发, 恪守传统文字起源传说, 是一种正统文字观的体现。但在事实上他毕竟意识到了草书的发展是一个删繁就简的过程, 客观上为草书的新形式的价值提供了肯定的理论依据。

赵壹认为草书是适应简易省时的需要而产生的, 对其过于推崇和精研却大可不必, 违背了草书最初为了实用的目的。在这里, 他“忽视了艺术本身的特征和低估了书法的审美价值”, 4对于草书的轻视是其看不到此书体的应有的发展前景而产生的失误, 于后世书法理论界有着一定的警示作用。

赵壹认为人的资质有差异, 如果没有一定的禀性、才学、气度, 简单摹写不可能成功, 指出杜度、崔瑗等人的成功正在于他们具有超俗绝世的才能, 指出“气血”、“筋骨”、心手作用的重要性, 这些观点都为后人所接纳, 成为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命题。由此出发, 他强调书法中重视艺术个性的重要性, 以杜度、崔瑗的“博学余暇, 游手于斯”为成功案例, 主张书法创作应在才学高度上自然天成, 彰显个性, 这种提倡艺术个性、反对矫揉造作审美趣味的观点对后世书法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壹认为习草书无益于政治和修身, 故不必下大工夫, 甚至提出书法是“雕虫小技”, 只有致力于儒家经典才至关重要。这种观点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方面割裂了政治与艺术文化的正确关系, 忽视了艺术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和作用, 另一方面, 亦为人的文化素养的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了某种警示, 具有一定的道理。

总体而言, 赵壹《非草书》在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是书法批评史上的第一篇重要文章。文中内容反映了东汉末年草书渐趋成熟的现实, 虽本意为非难, 客观上却是书法艺术在汉代被人们专门关注和认真反思的事实。此外, 文中提出的关于天资、气质、个性、学问等概念的论述, 在当时是极具远见卓识的, 对于今天人们研究书法文化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五、《九势》和《笔论》

这是东汉著名辞赋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关于书法论述的主要理论著作, 其相关理论除此之外还有《篆势》《隶势》《笔赋》等。

主要理论和观点:

1. 在《九势》中提出了“形势”与“笔势”的概念, 论述了“书法肇于自然”的观点。

指出“自然既立, 阴阳既生, 形势出矣。藏头护尾, 力在字中, 下笔用力, 肌肤之丽”, “势来不可止, 势去不可遏, 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2. 在《笔论》中指出书法艺术创作与作者精神状态、情绪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指出“欲书, 先散怀抱, 任情恣性, 然后书之”, “夫书, 先默坐静思, 随意所适, 言不出口, 气不盈息, 沉密神采, 如对至尊, 则无不善矣”。

3. 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关于书法重视象形的理论。他指出“为书之体, 须入其形, ……纵横有可象者, 方得谓之书矣”。

文化阐释:

蔡邕继承了许慎用《周易》八卦阴阳变化来解释文字起源的思想。他所指的“自然”就是指阴阳的生成和对立统一, 书法以自然物象的本原为取法, 书法的文字就有着各自的形貌体势, 除“形势”之外, 还强调书法的用笔之势。这个观点, 既主张字的笔画组合要服从结构体势的要求, 又对用笔作出了一定的规范, 使书法产生变化丰富的艺术效果, 达到“势来不可止, 势去不可遏”的状态, 从而使书法获得充分的精神和力量。

蔡邕认为书法创作需要作者情绪极为放松, 性情散淡, 神情舒缓的状态, 才能产生具有生命力和欣赏价值的作品, 勉强为之则失自然之美。这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其“书法肇于自然”观点的延续。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关于书法创作的论述是古代书法理论家第一次以艺术的眼光审视书法, 在书法的笔法和字法两个重要方面提出了系统的见解, 实为难能可贵, 标志着汉代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艺术自觉意识的到来。

蔡邕认为文字书法源于象形,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其取法的对象, 书法创作必须要注重这些形体。这种观点在向人们强调书法表现自然物象的重要性和由此产生的审美依据、审美价值。“反映了人类从生存本能发展起来的, 以生命气象为美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要求”。5蔡邕的这个理论使得书法崇尚物象的意识得到更深层次的发展, 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后人所继续探究和思考。

综上所述, 书法理论在两汉时期的开始出现和继承发展, 深刻反映了人们在使用汉字进行书写时从单纯的使用逐渐走向审美自觉的必然过程, 同时体现了时人的各种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文化风尚。到了蔡邕时代, 其书法理论使人们认识到了书法创作与情绪的密切关系、书法注重体势和笔势、书法的艺术审美价值、书法取法于物象等, 为汉代书法自觉阶段的到来增添了更为稳固的理论基石, 呼唤着书法朝着更高审美自觉层次发展进而形成真正独立艺术门类的时代的到来, 使书法日益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领域中的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挥着应有的文化作用和价值。

摘要:伴随着中国古代书法的发展历程, 书法理论层出不穷, 浩如烟海。总体来看, 真正的关于书法的理论文字从汉代开始出现, 直至清代末年, 经过了一个从简单评论到系统分析、从浅层欣赏到深入思考、从一般的感性认识到普遍的理性认识、从单纯技法讨论到哲学审美探求, 逐步走向深刻、成熟、壮大而完整的漫长发展过程。这些书论从书法的视角分别反映着所处历史时期的文化状况, 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试从两汉时期的书法理论出发, 对其在此时期所代表和反映的主要社会文化内容和内涵进行具体阐释, 对于了解和思考书论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领域提供某些学术参考。

关键词:两汉,书论,文化阐释

参考文献

[1]何炳武:《中国书法思想史》,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第66页.

[2]扬雄:《法言·问神》.

[3]华人德:《中国书法史 (两汉卷) 》,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第202页.

[4]王镇远:《中国书法理论史》, 黄山书社, 1990年版, 第15页.

跨文化阐释 篇10

一、对“忠”的内涵进行归纳和提升

“忠”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道德准则,在《尚书》中就多次出现,其涵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忠诚”相同。如《伊训》曰:“居上克明,为下克忠”,即在上为君者如果能够明察,在下为臣者就能够忠诚事君。“忠”在《论语》中也多次出现,如《论语·季氏》曰:“言思忠”[1]177,《论语·学而》曰:“与人谋而不忠乎。”[1]3“忠”在《左传》中频繁出现,其涵义有二:一是用来形容对某人、某集团尽心竭力的态度,如《左传·襄公九年》曰:“君明臣忠”,即君主开明则臣子就会忠诚于他;二是表示在价值取向上将公利置于私利之上,如《左传·成公九年》曰:“无私,忠也”;《左传·文公六年》:“以私害公,非忠也。”[2]《说文解字》释为:“敬也。从心,中声。”段玉裁注曰:“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尽心曰忠。”《增韵》曰:“内尽其心,而不欺也。”《忠经》一书对传统忠诚文化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升华,第一章就对“忠”的涵义做了全面诠释,其三重内涵:一是表示正确、正义,“忠者中也”(《天地神明章》)[3]。“忠”即“中”,在古代汉语中“中”表示“不偏不颇”、“正确”、“正义”;二是表示真诚待人、诚实负责、尽心竭力的态度,“忠也者,一其心之谓矣”(《天地神明章》)[3]。这是忠的最基本涵义,沿用至今;三是表示至公无私,“忠者至公无私”(《天地神明章》)[3],在公与私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先公而后私,存公而去私。

二、对“忠”的社会价值进行界定

《忠经》一书对“忠”的社会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履,莫大乎忠”(《天地神明章》)[3],即凡是天所覆盖的,地所承载的,人所做的,没有比“忠”更重要的;“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天地神明章》)[3]该书认为“忠”是治国的根本,不仅能够调节君臣关系,安定社稷,还能感天地,动神明,施于近可保家安邦,施于远可极天地,“忠之为道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辨忠章》)[3]。该书还提出天下之善没有大于忠的,恶没有过于不忠的,坚守忠诚原则福禄自然来,不忠就会受到刑法制裁。

该书中“忠”发挥社会效用的路径是遵循儒家所推崇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忠于己开始,由忠于己推及家庭,由忠于家庭再推及一国,家是身的扩大,国是扩大的家,名目不同而已,所适用原则是一样的,“夫忠,兴于身,着于家,成于国,其行一焉”(《天地神明章》)[3]。“是故一于其身,忠之始也;一于其家,忠之中也;一于其国,忠之终也。身一,则百禄至;家一,则六亲各;国一,则万人理”(《天地神明章》)[3]。忠于己就是忠的开始;忠于家庭,就是忠的一半;忠于国家,就是忠的终极目标。忠于己,福禄就自然来;忠于家,家庭就自然和睦;忠于国家,天下自然得治。

三、构建了“忠诚”的评价标准

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该书中对不同阶层人的“忠”要求不同,君主有君主的标准,官有官的要求,民有民的标准。该书共十八章,除第一章为综述,第六章介绍百姓的忠诚外,其余十六章都是介绍君主和官吏的“忠诚”评价标准。

1. 构建了评价君主“忠诚”的标准。

千百年来,在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多误以为“忠”就是臣对君而言,其实不然,该书对君主的“忠”要求是详细而又具体的。君主之“忠”标准为:“王者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则人化之,天下尽忠,以奉上也。是以兢兢戒慎,日增其明,禄贤官能,式敷大化,惠泽长久,黎民咸怀。”“盖圣君之忠也。”(《圣君章》)[3]君主的忠诚要求是君主兢兢业业,选贤任能,实施教化,安抚万民,使天下人各尽其忠以奉上。君主具体怎样做才算尽其“忠”,该书的要求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要能识别忠奸。君主的第一要务就是辨忠,“明王为国,必先辨忠”(《辨忠章》)[3],只有忠诚且仁爱的人才能扬国德,忠诚且明智的人才能举国政,忠诚且勇猛的人才能靖国难;仁爱而不忠的人易徇私枉法,睿智而不忠的人爱欺诈蒙骗,勇猛而不忠的人易犯上作乱,所以君主必须要辨别忠奸。关于如何分辨忠奸,该书提出忠言逆耳的原则,“君子之言,忠而不佞;小人之言,佞而似忠,而非闻之者,鲜不惑矣”(《辨忠章》)[3]。

其次要发挥示范作用。君主的言行对下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君主希望天下人各尽其忠以奉上,必须从自身做起,(君主)“无为,而天下自清;不疑,而天下自信;不私,而天下自公。贱珍,则人去贪;彻侈,则人从俭;用实,则人不伪;崇让,则人不争。故得人心和平,天下淳质,乐其生,保其寿,优游圣德”(《广至理章》)[3]。也就是说君主如果无为、不疑、不私、不贪、不侈、不伪、不争,天下人心平和,圣德大行,人们乐其生,保其寿。

再次要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君主要实现天下大治的宏伟目标,德、政、刑需并用,但要以德治为主,同时还要整顿行政,谨慎用刑,“君子务于德,修于政,谨于刑,固其忠,以明其信,行之匪懈,何不理之人乎?”(《政理章》)[3]

复次要选贤任能。选贤任能是君主的重要任务,“明王之理也,务在任贤”(《尽忠章》)[3]。该书中君主选拔和培养人才,对文官武官的要求不同。文官要忠正有才能,即“任于正,去于邪。邪则不忠,忠则必正,有正然后用其能。是故师保道德,股肱贤良”(《广为国章》)[3]。君主对将帅之才的选拔、训练应要慎重,要以仁爱之心安抚之,以义激励之,以礼教导之,以信用引导之,以奖赏鼓励之,以刑法威慑之,这样选拔的将帅就会尽心竭力,效命于君,效命于国,攻之则克,守之则固。

2. 构建评价官吏“忠诚”的标准。

《忠经》对为官者“忠诚”的阐述是该书的重点,特别强调朝中重臣的“忠诚”,“为臣事君,忠之本也。本立而后化成。冢臣于君,可谓一体。下行而上信,故能成其忠。夫忠者岂惟奉君忘身殉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已矣。在乎沉谋潜运正国安人任贤以为理端委而自化。”(《冢臣章》)臣与君是一体的,君主信任臣子才能成臣之忠诚。但“忠诚的臣子”并不是要为君主“忘身殉国”、“忘家正色直辞临难死节”,而是要谨慎谋划暗中运筹以便“正国安人任贤”,忠诚的对象是“国家”而非“君主”个人。

该书还指出为官者仅凭才能小心谨慎守着职位并不算“忠”,忠诚的官吏不仅要明智、公正、清廉,“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守宰章》)[3],还要为国家的利益着想,献计献策,秉职办事,为社稷之利不顾个人安危,“有国之建,百工惟才守位谨常,非忠之道。故君子之事上也,入则献其谋,出则行其政,居则思其道,动则有仪,秉职不回,言事无惮,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上下用成,故昭君德,盖百工之忠也”(《百工章》)[3]。

除上述外,官吏要尽其忠还要求做到:一是敢于进谏,“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忠谏章》);二是报国,“为人臣者官于君,先后光庆皆君之德,不思报国,岂忠也哉?”“报国之道有四:一曰贡贤,二曰献猷,三曰立功,四曰兴利。贤者国之干,猷者国之规,功者国之将,利者国之用,是皆报国之道。”(《报国章》)即臣尽忠报国途径有四:为国举荐人才,为国事献计献策,为国建立功勋和为国家积累财富;三是去其私,秉公办事,不畏权势,“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伤物,不惮势以举任。惟善是与,惟恶是除”(《观风章》)[3]。四是视民如子,爱之如亲,教民致富,弘扬教化,明国法,使民富且免于刑。

3. 构建了评价一般百姓“忠”的标准。

《忠经》认为一般老百姓只要遵纪守法,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辛勤耕作,完成赋税,就是忠君爱国,“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穑,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兆人章》)[3]。

由《忠经》的诠释,可以看出“忠”不仅是对“臣”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社会上所有人的要求。但随着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统治阶级只强调下对上的忠诚,并逐渐把下对上的“忠”视作臣民天经地义的行为准则,“孝子之行,忠臣之义,皆取法于天”,“孝子之行,忠臣之义,皆法于地也”[4]195。至唐宋时期, “忠”内“愚”的成分已经大大增强。《太宗本纪》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说:“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5]宋代司马光甚至说:“忠臣不事二君”[6]卷四《周纪四》。明清两朝,“愚忠”的程度发展到极致。所以近代新文化运动才会把矛盾指向“忠”,但他们批判的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愚忠”。

四、几点思考

一是强化忠诚文化建设是解决当前诚信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是制度之母,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弥补“法治”的不足,即使在“法治”发挥作用的领域,道德教育也有利于推动法治的实现;而且更重要的是,法律等正式约束要发挥作用,就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伦理规范相容,道德文化比法律更深层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是加强忠诚文化建设就需要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忠诚文化体系,且要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吸取营养。《忠经》构建的忠诚文化体系能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忠诚文化体系从三个层次提供启迪:第一层是对自己来说,忠诚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操守,一种品格,它的核心是坚守。就是要求各级公务人员忠于职守,勤于事业,审时度势,变革更新,励精图治;识大势,顾大局,办大事,成大业;并能廉洁自律,抵制腐败,廉政为民,甘做人民的公仆。要求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就可以作用于民族和国家的兴盛,达到能动地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目的。第二层是对他人来说,忠诚是一种信任,一种荣誉,并要为之付出代价。在忠诚于家庭、爱情、领导和朋友,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做人、做事的要求。家庭生活的稳定、美满与幸福,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促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大的意义。忠诚于家庭是对家庭中所有成员的道德约束,其内涵包括夫妻之间的真诚与忠贞、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孝敬等,继承传统家庭伦理道德的精华,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家庭伦理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忠诚原则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经济交往和人际交往中,对人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忠实于朋友,既是交往的准则,也是事业成功之道。第三层对社会来说,忠诚是一种广义的文化规范和爱国的举动。忠诚文化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对忠诚的追求,可以实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忠经》认为只要能做到“尽心”和“尽力”,不管是“贡献”还是“献猷”、“立功”、“兴利”都是爱国的表现,换句话说,只要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价值,所做的工作只要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为都是爱国的。忠诚于自己的岗位,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仍然是今天爱国主义的内容。

摘要:《忠经》是儒家系统阐述忠德的一部重要经典文献, 对中国传统忠诚文化体系做了系统总结, 对“忠”的基本内涵、社会价值进行界定, 最重要的是构建了忠诚文化体系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忠,忠诚文化,《忠经》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袁立泽.左传[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6.

[3]马融.忠经[M]//汉魏丛书.新兴书局, 1972.

[4]阎丽.春秋繁露译注[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5]旧唐书[M].

上一篇:GPS差分下一篇:银行类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