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2024-07-11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精选十篇)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

一、从保护受教育权利到保障过程和结果平等

(一)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利

平等的教育权利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联邦政府通过法律保护弱势群体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1868年《联邦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写到:“……各州不得在其辖区内对任何人拒绝提供平等的法律保护”,该条款成为教育公平的法律依据,为黑人、残疾人等不利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种族歧视严重,黑人成为最大的弱势群体。1896年,在普莱西案中,法院判“隔离但平等原则”不违背联邦宪法,进一步加剧了种族隔离。二战后,世界范围内争取民主的斗争风起云涌,美国因其种族隔离而受到世界舆论的压力,并且,种族隔离与美国标榜的“平等自由”精神格格不入,在这种背景下,1954年的布朗案受到了重视,联邦最高法院的裁决推翻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以布朗案为起点,《民权法案》《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教育机会均等法案》及《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相继通过,这些法案为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保障。

20世纪50~70年代,联邦政府把弱势群体教育权利的保护作为立法的主要目的,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这是美国推进民主、促进社会流动的需要,也是教育公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布朗案是美国教育权利平等保护的开端,由于联邦法院的谨慎态度和南方州的强烈抵制,种族融合进程缓慢,但是,布朗案在法律意义上结束了种族隔离,最高法院在本案中追求的公平为政府处理教育公平指明了方向。[1]《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使联邦教育经费能够资助公立以及私立学校中的贫困学生,但是,在里根执政的80年代,《国家处在危机中》报告却发现大量的教育资助并未有效改善学业成绩、促进机会均等,从而引发了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过程和结果平等的改革。

(二)保障教育过程和结果平等

经过20世纪50~70年代一系列的教育立法,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基本得到保障。80年代,国际经济竞争加剧,美国政府意识到了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关系,教育立法越来越重视实际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不仅仅是权利的保障,《国家处在危机中》报告进一步提高了美国政府和公众的教育质量意识,教育公平的改革因此转向学校系统本身,教育法律开始从学校系统内部入手,从实质上提高教育的公平程度。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教育巩固和提高法案》《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和《改善美国学校法案》。这些法案主要从教师、课程、设施、标准、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教育过程和结果的平等。进入21世纪,布什政府采用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新自由主义倾向的政策为手段,来达到教育平等和公正的目的。2002年,对《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重新修订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颁布,其基本目的在于对结果负责。法案要求每个州对孩子应该知道的和学习什么建立硬性标准,并对3~8年级的学生每年进行测验;结果要以年度报告单的形式提供给家长,以便于他们评估学校的业绩、教师的资格水平以及孩子在每个学科的进步情况;全州范围的报告要对所有学生群体的进步情况作说明,努力弥合各种优势和弱势学生群体间的鸿沟;争取12年内每所学校都达到优胜。[2]

《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采取了强制性措施,是提高教育质量、缩小教育差距的真正开始,其它几项法案仅仅是铺垫。《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实施以来,其效果存在很大争议,有研究认为,美国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了,少数族裔、贫困学生、残障学生、英语水平有限学生的学业差距缩小了。[3]但是,更多的研究却发现,《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国家公正和公开考试中心的一份报告认为,尽管政府希望通过实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缩小学业差距,但组群间的学业差距仍然很大。[4]联邦政府为追求教育结果平等付出了巨大努力,这样的结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

二、从追求教育投入平等到追求产出平等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的重要教育法案都有配套资助措施,通过联邦拨款保障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平等,早期教育财政诉讼大多与教育投入平等相关。20世纪80年代,联邦开始削减教育资助,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财政诉讼也转向能否提供充足的教育,重视产出平等。

(一)追求教育投入平等

二战后,美国教育投入平等主要体现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通过对弱势群体补偿性资助实现教育公平。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认为教育可以推进社会流动,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颁布实施,法案第一部分是最重要的部分,它是一个明确的资助项目,这个项目根据在特定学校就学的低收入学生的数量制定严格的公式,对州和学区进行拨款。利用这个公式,联邦政府对州进行资助,州把资金分配到学区,最后到学校。在法案通过时,依据TitleⅠ拨出的专款达10亿美元。[5]《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经过几次重新授权,仅1978年的重新授权就提供了5年共计500亿美元的联邦投资。[6]联邦政府对贫困学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虽然法案根据贫困学生的数量向学区拨款,但它并未明确学区应该向“被剥夺教育”的学生提供哪些服务,因此,法案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并不成功,一些有影响的研究甚至认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未能改善不利群体的教育机会。[7]

对教育投入平等的追求还表现为日益增加的教育财政诉讼。在1971年的塞拉诺案中,原告认为加利福尼亚州的地方财产税制度导致州内、县内生均支出的差异,生均支出因居住地贫富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比如,1968~1969学年,洛杉矶县的博佛利山学区生均支出超过了1200美元,而拜德文帕克学区不足600美元,[8]巨大的差异违背了联邦平等保护条款。州最高法院经过严格的司法审查,裁定州基于财产税的学校财政制度不合宪,从而引发了追求投入平等的第一轮教育资助浪潮。在此后的教育财政诉讼中,不同的州判决不同,但这些诉讼反映了传统教育投入平等观对教育财政制度的影响。

(二)追求教育产出平等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采纳新自由主义哲学,重视自由市场原则,主张削弱联邦政府的作用。这些理念使教育领域内产生一系列变化:从平等到优异,从控制到解除控制,从关注福利到关注效率。在教育投入上,里根发现《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提供的拨款并未改善处境不利群体的教育机会,也几乎没能消除学区之间经费的巨大差异,他认为联邦政府提供的大量教育经费未能促进学校改革,对只管投入不管产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要求反思以前对教育无限制投入的效果。

追求教育产出平等的理念在一些教育财政诉讼案中有所表现。1989年,肯塔基州最高法院受理罗斯诉优异教育委员会案。罗斯案原告认为,州未能向学生提供充足的教育,因此,州的行为不合宪。经审理,法院认为,肯塔基州立法机关制定的教育法构建了一个低效的教育体制,未能保障教育的公平性和充分性。法院裁定州立法机关要重新构建全州的教育财政体制,为全州提供平等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法院判决的原则是“垂直公平”,而不再是“水平公平”,以结果公平代替了机会公平,重视对不同的人以不同对待,而不是让每个学生得到相同的待遇。其它州的法院也受到罗斯案的影响,纽约州的法院甚至审查退学率和测试成绩等几个学校产出指标。一系列的教育财政诉讼是否促进了更大的公平,或者是否给教育质量带来了全面的提高,这都是广泛而持续研究和探讨的主题。鉴于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产出及评价有其复杂性,个别州和所有的教育财政诉讼导致的教育结果仍然是不确定的。[9]

2002年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更是通过成文法的形式追求产出平等,它强调测量学术成绩和表现,包括对所有学生进行达标测验,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要求学校不断取得进步等。该法案不仅对连年来未能实现“足够年度进步”的学校进行递增式惩罚,还威胁将撤走“TitleⅠ”资金。在实际执行中,联邦政府也真正对违反规定或没有达标的州进行罚款。《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改变了《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无条件提供援助而不考虑教育产出的做法,但该法案取得了多大成功存在争议。支持者提出,全国评价的分数显示4年级和8年级学生在数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西班牙裔和非洲裔美国学生在法案通过后成绩水平更是上了近两个台阶。但是反对者反驳说,相似的成就并没有在阅读上有所体现。而且,法案通过前,阅读方面取得的进步更多。与白人学生相比,非洲裔和西班牙裔美国学生的学业表现仍然存在巨大差距。[10]

三、从提供单一性的教育到提供多样性的教育

二战后的很多年里,美国的教育类型较为单一,主要通过开设公立学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也有少部分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又以教会学校居多,对英语学习者、残障群体学生也关注不够。随着社会变迁,公平的理念渐渐发生变化,人的差异性逐渐受到重视,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教育,满足不同的需要、保障差异公平,成为教育法律制定的重要依据。

(一)提供单一性的教育

建国后的很长时间,美国存在多种类型的学校:星期日学校、各教派主办的慈善学校、文实学校等,它们服务于不同的阶层、不同的教派。十九世纪,贺拉斯·曼(Horace Mann)在马萨诸塞州发起了公立学校运动,力图结束各教派、各阶层之间教育的差异,他认为,应让全社会的儿童都到同一类型的学校上学,这种学校就是“共同”(commom)的含义所在,它对所有儿童来说是一种共同的学校,在这种共同学校里,来自各个教派、各个社会阶层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共同的教育。[11]1852年,马萨诸塞州通过了美国第一个强迫入学法令,确立了州政府在公共教育中的责任,“统一性”和“公平”成为公共学校运动的核心观念。[12]相对于双轨制的学校系统,单一性的学校制度有其优越性,它否定了人的等级差异,给予学生相同的教育机会,符合美国“人人生而平等”的立国原则。这种学校向学生传授较为统一的课程内容和价值观念,有利于统一的美利坚民族的形成,直到20世纪80年代前,公立学校一直是美国教育的主要类型,而对少数民族、残障儿童、英语水平有限学生的关注不够,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有相关的立法,提供多样性、有差异性的教育,满足他们的不同需要。

(二)提供多样性的教育

单一性的教育以承认人的“同质性”为前提,给予受教育者同等的待遇,体现了对受教育者的“不偏袒性”和“非歧视性”,它更多地强调起点公平。多样性的教育以承认人的“差异性”为前提,体现了“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它更多地强调结果公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为他们提供多样性的教育,是二战后美国教育公平演变的重要特征。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影响下,弱势群体的教育需求受到重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成为必然的选择,提供多样性的教育因此成为教育立法的重要动力,为英语学习者和残疾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学校选择是多样性教育的主要表现。

英语学习者和残疾学生是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适切性的教育是对公平教育机会的保障,也是他们获得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1968年,基于《民权法案》的《双语教育法》出台,为双语教育争得了政策保护。经过几次修订,1994年的《双语教育法》确立了双语制的地位。尽管《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反对双语教育,但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之前,双语教育仍然是必要的策略。残疾学生是教育中另外一个主要的弱势群体,1975年,《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通过,残疾人教育法几经修订,从最初的使所有残疾儿童得到教育安置,到让残疾人享受到满足自身需要的高质量特殊教育,反映了对特殊儿童和正常儿童差异性的尊重。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残疾人教育法的实施加大了教育财政压力,但是,残疾人教育法保障了残疾人的教育权利,使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

在家教育是在美国影响越来越大的教育形式。20世纪60年代早期,出于对公共教育的不满,一些家长选择在家对孩子进行教育。研究发现,在家教育的学生学业成绩优良,在2008年春季的一项报告中,共有来自50个州的11739名在家教育学生参加了标准化考试,其平均成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4%-39%。[13]在家教育丰富了教育类型,为儿童接受教育增加了一种选择。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2

2、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3、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基本特征的是(A.学校与政府 B.学校与社会)。中公教育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家庭

4、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5、《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6、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

中公教育),制定本法。

A.代用制 B.自用制 C.长用制 D.暂用制

7、下列哪句说法是错误的?()A.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8、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几点希望中指出:“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A.学习者 B.点拨者 C.引导者

(中公教育)。”

D.创造者

9、()是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A.《宪法》 B.《教育法》 C.《教师法》 D.《义务教育法》

10、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 B.劳动技术教育 C.体育 D.智育 材料分析题

中公教育

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发现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不要上课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室。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找去,进行了批评。

问题:结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管理体制,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

2.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现行的《教师法》是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1994年1月施行。

3.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有: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所以选择D。

4.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1981年1月1起实施的新中国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1980年2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5.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中公教育

6.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教师的任用方式一般有三种,它们是派用制、聘用制和代用制

7.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素质教育是指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而非单纯的知识深化。

8.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全国广大教师的几点希望中指出:一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二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三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教师从事的是创造性工作。四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故选择D。

9.答案:B。中公专家解析:《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系统里的“母法”。

10.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是五育的灵魂和统帅。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儿童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其中包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所以班主任不让涛涛上课的做法其实违反了他的受教育权。

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中公教育

经过教育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3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生活课堂 学习兴趣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基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的教学,要以大学生在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为主线,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建设人才和党事业的接班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要打破长期以来该学科课程授课形式单一、内容僵化,远离大学生生活实际、难以呈现其实用性而导致该学科受到了大学生普遍冷遇的现状。因此,需要老师在进行授课中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来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趣味性、时代感、实用性,来构建生活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一)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课程知识的导引虽然在新教材中也穿插了大量贴近大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但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根据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并结合社会热点及时补充一些贴近生活的新事例在教学中作为核心知识内容的导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更好的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比如,在讲“遵守社会公德,创造人生价值”一章时,老师可以近期风行各大学校园的网络神曲《大学生自习室》来作为本章知识学习的导引。运用多媒体将这首歌曲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谐呈现在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而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老师可以请学生站在本节知识的立场上再结合自己的观点剖析歌曲里呈现出的社会公德现状,最后可以让同学们自由发言,讲述自己眼中的大学校园中不文明现象以及就如何提高大学校园公德行为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能积极引导学生规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二)结合学生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思想道德修养是属于内在化的品行,难以对其量化评估,所以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形势下,要想容易让学生认识到其内在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就需要选取恰当的分析范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表明,专业特色和本课程的相互结合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的认同感,有助于他们强化知识、规范自身行为。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职业道德、操守已成为用人单位任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不仅如此,对相关专业来说,求职者对职业法律规范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用工单位评价工作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比如,在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课时,对他们强调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安全知识就很有必要,在给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授课时,对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法》和《民法通则》的相关知识普及也对他们自身素质提高很有帮助。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生活课堂教学手段的设计(一)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关于生活素材问题的讨论大学课堂应该是思想火花碰撞的场所,所以在进行该学科的课程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结合大学生将书本知识升华,通过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会的形式来开展对该学科的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时,就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就业理想,以及想要从事这份工作需要具有哪些方面的必备素养。另外,还可以根据这个话题,让同学们展开关于“一毕业就创业好还是先就业再创业好”话题的辩论,在辩论过后,有同学们进行辩论内容整理,最后老师再根据同学们的发言进行最后总结,提出几点适合学生毕业去向的有效建议。这样的学习课堂就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激发学习探究兴趣。(二)通过生活案例,实现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情感的协调发展大学老师对该学科课程的教授过程中要同时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情感,但是目前在新教材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所占篇幅以往明显减少,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被弱化。针对这一现象,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将弱化了的部分通过案例的解说来体现社会生活中基本的法律理念、法律思想和法律思想将其疏导给学生,来帮助培养法律情感。除此之外,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不仅要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更要注重对案例中道德层面的剖析,来促进社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法律情感获得的协调。比如在讲授宪法中人权保障一章节中, 可以选择对孙志刚案进行剖析, 进行案件所涉及的刑事诉讼法中“疑罪从无”价值的解释,并根据该案情中所涉及的人性道德内容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引起社会道德的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能够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我国大学教育起到重要指导作用。但是目前在该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存在有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要想改变目前该学科教学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现状,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分别从以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作为课程知识的导引、结合学生专业设计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关于生活素材问题的讨论方面来构建生活学习课堂,来达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真正做到通过该门课的学习,引起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思考和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

参考文献:

[1]孔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4

一、优化“思修”课程设计的必要性

(一) 大学生入学第一课

大学生刚从高中来到大学, 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重要时期, 所以该课程安排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 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与智育体育相互联系, 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院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要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学会自我负责与自我管理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能适应职场, 社会的需要。

(二) 优化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很多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 在考勤的压力下, 到课堂听课, 老师在前面讲, 学生在下面讲,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学生主观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调查发现, 大学生把英语, 计算机等排在前两位, 而用人单位则把员工的抗挫折能力, 道德修养排在前面, 这种智育与德育认识的冲突就要求同学转变观念, 认识到课程在人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性。另一方面, 我们更多的应是扪心自问, 教育理念是否还是讲教材而不是用教材讲, 没有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教学内容是概念化而没有大众化, 还在传递知识论而不是方法论, 是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三) 传统灌输式教学的缺点

传统灌输式教学, 一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课时太少) ;二是课堂秩序极易陷入沉闷或混乱 (多数学生缺乏理论兴趣) 。典型的案例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都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思维习惯, 并对本课程有较好的知识基础。而高职学生基本不具备, 以案例或问题展开教学, 极易使课堂陷入冷场或无谓的争论乃至无聊的闲谈。同时, 仅采用学导式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 课堂会变的沉闷乏味、平淡无奇,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二、“思修”课的教学体系转化遵循的原则

(一) 教学材料选择的原则

教材上, 我们使用的是教育部的高校大学生的统编教材, 教材是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暗线贯穿始终,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无论在清华还是北大, 西南大学都在运用该教材,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缺乏针对性, 尤其是教材的法律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虽然13版已经注重法治理念的传达, 对高职学生来讲还是接受有难度。因此, 我们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法律基础知识获奖案例选进行教学, 还配备了疑难问题解析实践参考书等辅助教材, 以及校本教材《成功人生》。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 我们还要到新华网凤凰网, 搜狐等各大新闻网站了解最新动态, 收集视频案例资料等这也是我们备课的主要资料。这也体现了本门课程的时代性。

(二) 教学体系转化的三个原则

在教学体系教学转化上, 遵循三贴近原则,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与开设的各个专业相贴近的爱心、服务、责任、奉献等精神, 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培养同学们的职业意识。在思维上遵循知、信、行、认、知思路共设置了七个对学生成长成人有帮助的板块。对这几个板块又可归为三个层面, 分别是思想, 道德, 法律。

内容上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 由思想到行为、由道德行为到合法行为依次展开, 形成了一个环环紧扣、有机融合的完整体系。体系中又渗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部分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思想部分渗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道德部分则渗透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体系的构建时, 不能回避社会现实, 在思想部分引入城镇化问题, 鼓励同学积极应对城镇化的变化,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例如道德部分强调由钓鱼岛问题和安倍对此的疯狂言论而来的理性爱国。法律部分从学生守则入手明确学生的权力和义务。在能力要求上, 思想自我调整的能力, 道德规范约束能力, 法律保障自身能力。

(三)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设计理念上真诚关注学生的成长为中心,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相结合, 将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将知、新、行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坚持学生主体性定位是因为学生始终是学的中心, 只有当学习发生的时候教学才发生。让同学们乐于学, 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切入角度的选取, 我们经常听到教学是精彩还教是枯燥系于教师一念之间。念就是切入角度。

三、优化“思修”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

在实际上, 应以学导式教学法为总框架,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线, 以案例教学法为重心, 三种教学方法结合形成的“学导—案例式”教学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一) 第一环节是“自学”

为督促学生课前预习, 要指导学生课外预习教材, 提高自学能力, 养成自学习惯。同时, 教师的责任是课下调查, 课前调查→体系转化→课堂教学→互动体验→课后调查的程序, 加强了课前调查环节, 通过辅导员交流, 大二学生的反馈, 任课教师课上和课下交流中完成调查。同时, 关注学生QQ群、微信、微博动态, 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困扰及时进行疏导, 在课下和同学交流谈心,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功夫坐在课外。把本门课程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深入了解高职生的所思所想, 理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找到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发现学生关心的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怎么过, 人为什么活着?如何面对挫折,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道德与法律的挣扎恋爱与学习的问题。

(二) 第二环节是“情境和问题”

上课时, 教师首先根据自学指导书上的要求检查学生预习教材的情况。然后, 引导学生以生活中的问题形式表达理论内容, 也就是说, 努力把教材中阐述的理论内容还原为生活中原本存在的问题, 同时也努力还原、营造形成和产生问题的生活原初的情境。可以是一个问题。也可以是多个问题。以问题对教材内容的覆盖性和问题本身的生活原本程度为好坏标准。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通过把教材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连接, 使学生直面和思考自己的生活, 并学会在教材中获得启迪。

(三) 第三环节是案例分析, 即生活实例分析

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将能反映本章内容的来自生活的典型案例展示出来, 先由学生展开充分讨论, 自由发表意见, 然后由教师进行评析。案例分析法对于案例的选择也是有一定原则的:以问题为切入—选择能够揭示问题的案例。以学生为主体—选择调动积极性的案例, 以教材为纲要—选择覆盖知识点的案例, 以教师为导引—选择容易有误解的案例。之后设问的引入采取的问题导学法, 主动思考习惯养成。

如增强法律意识部分以大学生砍伤气功师案例为切入:一位大学生在观看气功表演时, 受气功师的一再恳切邀请, 在得到“砍死砍伤绝不用你负责”的保证后, 用气功师的刀把气功师砍成重伤, 请问该生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用这个与学生相关的案例为切入角度能调动学生, 让学生参与进来。这时学生就纠结要, 砍人不要有不负责协议, 纠结中请同学讨论教师点拨:法律规定:约定造成人身伤害的免责条款无效。通过这个小案例让同学认识到可能一不小心就违犯了法律, 并引导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等节目延伸阅读增强法律意识。

(四) 第四环节是课程考核

为了更科学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增加互动环节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在现有的1:9的考核比例下1代表上课出勤, 既是对学习态度的评价, 又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式。9代表平时表现, 其中互动环节4, 每一次有效参与为10分, 调动并培养同学主动参与的能力。社会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调研报告, 并进行答辩考核, 答辩老师对小组任何成员提问, 根据报告撰写和答辩情况综合给分。通过这种考核逼迫同学变认真撰写报告, 并对所撰写内容进行在学习再体会的过程又是向教学目标靠近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强化教育教学效果, 将瞬时性的认知变成永久的记忆和信念信仰。

摘要:“思修”课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其课堂教学设计要从“三贴近”原则出发选择教学材料, 从四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优化,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刘芳.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范式的转变[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0 (06) .

[2]胡新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7) .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5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答题:我国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法律制定的原则是指立法者在法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它是立法的指导思想在法的制定过程中的具体化。我国现阶段立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一、科学性和民主性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二)民主性原则

二、稳定性、连续性和适时性相结合原则

三、合宪性和法制统一原则

(一)合宪性原则

(二)法制统一原则

2、简答题:诉讼证据有哪些特征?我国三部诉讼法规定的法定证据种类有哪些?

答:诉讼证据分为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性,是指一切诉讼证据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真实情况;

2、关联性,是指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与其所证明的案件事实有内在联系;

3、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提供、收集、调查和审查核实。

诉讼证据种类有: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

3、简答题:承担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条件与侵权行为民事责任的条件有何不同?

答:首先要明确两种责任的性质是不同的,一种是违约责任,以合同为基础,一种是侵权责任,以发生特定的法定事由为基础。其次,两者存在竞合的情形,就是所谓的责任竞合。第三,违约责任是以违反合同的约定为条件,比如合同约定应当10日履行,而对方到15日还未履行,则你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而民事侵权必须以造成损害为条件,比如你把别人的笔记本电脑摔坏了,则侵害了对方的财产权,需要赔偿以弥补对方的损失。第四,违约责任是为了促进社会交易的顺了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时非违约方的损失很少,但却可以请求你赔偿约定的大额违约金,以保护交易的安全;侵权责任则是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贯彻公平原则,比如别人打烂你的笔记本电脑值8000元,你则不可要求对方赔偿10000元。

4、简答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是什么?对于缓刑期间出现的不同情形分别如何处理?

答:适用缓刑的条件:

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不同情形的处理:

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60分)

1、案例分析题:甲与乙订立了一份合同,约定甲供给乙狐皮围巾200条,总价6万元,但合同没有规定狐皮围巾的质量标准和等级,也未封存样品。甲如期发货,乙验收后支付了货款。后乙因有20条围巾未能售出,便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向法院起诉,其诉讼代理人在审理过程中又主张合同无效。问:本合同是否有效?甲是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答:合同是经过双方真是的意思表示作出的,并且已经实际履行。所以合同已经生效。合同中未规定质量和等级,乙方已经接受货物并支付了货款,说明双方的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甲方不需要承担位违约责任

2、案例分析题:被继承人王明春于2005年去世,其妻先于其死亡。王明春有子王繁学、王繁茂两人,有女王繁丽、王繁梅两人。其长女王繁丽于2004年死亡,留有一子李玉芬、一女李玉玲。现王繁学与王繁茂两人因继承王明春的遗产发生纠纷,王繁学以王繁茂为被告诉诸法院。法院受理此案后,通知王繁梅、李玉芬、李玉玲参加诉讼,王繁梅表示愿意参加诉

讼,但对遗产的划分她既不同意王繁茂的观点,也不同意王繁学的观点。李玉芬表示参加诉讼,李玉玲表示想继承王明春的遗产,但不愿参加诉讼。在此情况下,本案的原告应当是哪些人?

答:本案的原告:王繁学、李玉芬、李玉玲。

本案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王繁梅。

原告为:王繁学、李玉芬、李玉玲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4条

3、案例分析题: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三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四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心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在某日一大早便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未来得及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教育了一整天,并决定取消其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三好学生”称号。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作为公民的哪些宪法权利?

此例中乡干部对刘某实行了人身强制措施,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

另外,其女儿的“三好学生”称号是学校给予的荣誉,乡村干部没有权利剥夺。答: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权、住宅不受侵犯权和人格尊严权。

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拘禁和以他方法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第三十八条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本案中,乡村干部破门而入,在一名妇女未穿戴整齐的情况下将其强行带走,并限制人身自由达一天之久,显然侵犯了刘某的人身自由、人则尊严和住宅不受侵犯的权利。

4、案例分析题:甲请A搬家公司搬家,A公司派B、C、D三人前往。在搬家过程中,B发现甲的掌上电脑遗落在一角,便偷偷藏入自己腰包;C与D在搬运甲最珍贵的一盆兰花时不慎将其折断,为此甲与C、D二人争吵起来,争吵之时不知是谁又将阳台上的另一盆花碰下,砸伤路人E。B、C、D见事已至此便溜之大吉。问:甲和路人E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

答:1.、掌上电脑应由搬家公司和员工乙承担连带责任,如公司赔偿,则之后公司可向乙追偿;

名贵兰花应有搬家公司赔偿,并且之后公司不可向丙丁追偿。

法条依据: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

理由:员工在从事职务行为中造成侵权损害,由单位承担责任;员工故意或重大过失,承担连带责任,单位赔偿后可向员工追偿;偷电脑系乙故意,故承担连带责任,花瓶系“不慎”所致,故丙丁不承担连带责任。

2、丙丁承担连带侵权责任

法条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条 【共同危险行为】 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理由:丙丁共同造成他人损害,不能确定行为人的,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5、案例分析题:被告人张(男,20岁)与被告人赵(男,19岁)一起在外游荡,因身上所带钱财所剩无几,便商量去抢劫附近的杂货店。两人用剩余的钱买了两把匕首。晚10时许,二人手持匕首去敲杂货店的门,店主一边大声说:“深更半夜的,你们干什么?”一边去开门。开开门后,二人见店主身材魁梧,难以对付,扭头就跑,店主急忙追赶,将被告人张抓获。后赵也被逮捕归案。问:被告人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还是犯罪未遂?

答:是犯罪预备,因为张某和赵某购买匕首及深更半夜去敲杂货店门的行为是为实施犯罪而创造便利条件。这两个行为并不是抢劫行为的构成要件。抢劫行为要实行了暴力,威胁或其他令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当场强行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这里2人并未实施上述行为,故不成立犯罪未遂,而是犯罪预备

6、案例分析题:犯罪嫌疑人严文,犯罪嫌疑人严文,男,21岁。1998年的一天下午,严文驾驶卡车违章高速行使,在超车时,其卡车的尾部将受害人王丹挂起,拖出几十米远,当场死亡。某县公安局立即派侦查员甲、乙、丙等组成侦破小组,对此案进行侦查。严文委托的律师王某未经严文同意,独立提出回避申请。理由是:侦查员甲与被害人王丹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严文提出要求侦查员乙回避的申请,理由是:乙每次提审时,总是一

脸凶相,说话也恶狠狠的。侦查科科长丁立即停止了甲乙的侦查工作,经审查,对甲的回避申请未予批准,恢复了甲的侦查工作,但批准了对乙的回避申请。而侦查人员丙是犯罪嫌疑人严文的哥哥,丙未自行回避,王丹的法定代理人也未申请其回避,因此,丙自始至终参加了侦查活动。请问:本案诉讼程序中有哪些不当之处?

答:

1、严文的申请回避理由不成立,乙不应该被批准回避

2、侦查科长不应该立即停止侦查工作,因为侦查工作不应因提起回避而停止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6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法 律基础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来讲,开展生命教育的历史并不长久,但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却蕴含了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说《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文化典籍中包含了古人对于生命的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看法。在生命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尤为重要。大学生群体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社会、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的增大,再加上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思考,导致大学生暴力犯罪、网瘾等现象频繁发生,意外伤害等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青少年生命的重要因素,虐待小动物、对社会冷漠、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等现象也非常突出。甚至有的事件社会反响极大,影响非常恶劣,比如说近几年出现的清华大学伤熊事件,以及近年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目前,绝大多数大学课堂里都没有开设相应的生命教育的课程,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讲,其要义不容辞承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任。由于所有的大学校园里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而在思想理论课当中包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因此,作为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来讲,其要借助思政课这个载体和平台,适时地开展生命教育。下面我们就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例,谈一下生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问题。

二、生命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生命教育目标合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自提出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生命教育活动的展开,大家普遍意识到,生命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珍爱生命,还要引导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和实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升华。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讲,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让他们通过系统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帮助他们在错综发展的社会现实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生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和包容性。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内容内在的包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生命教育,但是其包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第一,理想信念教育中蕴含着生命教育内容。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远航的风帆。人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目的的最高实现,也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要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就必须在有意义的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思想。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位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祖国给个人的生命成长提供了条件,指明了方向。一个人的责任感越强,人生目标就会越明确,更能较快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

通过课堂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自己,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与人相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对生活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正确对待失败和挫折,树立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第四,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来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目标之一。教材的第六章至第八章包含着大量基础的法律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充足的案例及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的权威。在尊重法律权威内容中,尤其强调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健康权,了解非法侵害他人身体、非法剥夺他人的生命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三、生命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接新方法研究

1.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的相关专题、讲座或课堂讨论。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但是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缺憾的存在,导致部分学生生命教育的缺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通过生命教育专题教学、开展生命教育讲座、组织课堂讨论、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充实生命教育的内容,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时效性的重要途径,显然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有效实现方式。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现自己、自己感悟,在心灵的震撼和内心的熏陶中,激发他们珍重生命、提升生命的热情,激励他们孜孜不倦地探索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价值。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体验到生命的伟大之处,从而激发实现人生价值的伟大志愿。

3.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以互联网、电视、报纸、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大众媒体在带给我们便捷信息、时尚娱乐的同时,也为新时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大众媒体,构建“大学生生命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生命价值教育大讨论,宣传自护自救节目和相关专业知识,加强宣传和引导,唤起全社会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强烈关注和支持。

4.以开放的视野看待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期青少年生命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进一步充实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意义,也必将推动青少年生命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7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如何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建设成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课程将成为我们必须努力改革的方向。我们必须联系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的高职大学生的成长环境, 联系新时期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 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这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我们学院坚持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教学改革,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谈谈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

本课程自构建以来, 一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要实现对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培养的教学任务, 需要继续转变观念, 在教学中真正实现道德与法律的融合。

1.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很强, 范围广泛而且互相联系紧密。担任本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是以前承担《思想道德修养》或《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 他们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或法律专业, 专业知识性较强。从过去担任相对专业的课程转变到担任本课程的教学, 多数教师因为自身的专业而在教学中也有所偏重, 即使努力克服, 对非本专业的内容要讲解透彻也非常困难, 更不要说将道德与法律两部分内容融汇贯通了。为了使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在自身原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要认真补习另一部分的内容, 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 需要有渊博的知识, 厚重的底蕴, 才能在上课的时候游刃有余。

2.发挥教师、学生的双主体作用

本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 应当通过对知识的传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目的。以前的教学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偏重知识的教学, 学生只被动的接受, 只知道了是什么, 而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为什么。这种教学无法使学生信服, 不能真正提升思想道德觉悟, 无法将法律内化为个性品质。因此, 应当注重教学的双向互动, 发挥双主体的作用。课堂内, 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教师在平等的氛围下, 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引导和总结, 做到以理服人;课堂外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手段, 在网上进行答疑、交流等等。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真正理解道德和法律背后的紧密联系, 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认同感。

二、整合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的结合、思想道德觉悟与法制观念的结合, 在本课程教学中, 应当灵活使用教材,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重新整合和精练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

1.厘清知识体系, 筛选教材内容

教学内容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为了进一步深化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讲授体系应与教材体系适当分开。本课程知识面广, 内容丰富,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 应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帮助高职大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 迅速系统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中要对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目的、要求加以说明, 使高职大学生对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可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 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解。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和刑法的危害国家安全罪结合在一起;婚恋观和家庭美德的内容可以与婚姻法、继承法的规定结合在一起;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可以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相关规定结合在一起。通过这种结合, 体现本课程的鲜明特点, 讲清道德的要求和法律的规范, 使学生既能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又能在思想层面受到更深的教育。

2.结合高职大学生实际, 突出课程教学重点内容

传统的教学习惯追求系统性与完整性, 而整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当重点提炼出一些高职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筛选精炼出那些高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重大认识问题和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贴近学生了解学生, 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确定若干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对于这些内容同样也应从思想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分析。比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要帮助高职大学生建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正确判断, 实现理想的时候不能违背原则至少不能越过法律的底限;比如工作就业的问题, 一方面可以从提高自身素质学好本领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讲解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法制教育。

3.紧跟新时代发展, 及时补充新鲜内容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时期, 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新情况,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及时将这些实时性内容进入教学。教材的内容相对来说是固定的, 而社会生活却时时在变化, 如果拘泥于教材, 对新变化不闻不问, 就会脱离实际, 也无法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由于本课程具有很强的政治性, 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新内容应当及时进入教学。对于新通过的法律、法规, 也应及时将相关内容补充到课堂上, 帮助学生掌握最新规定。同时, 刚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也正面临个人生活的重要转折时期, 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 面对崭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变化, 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惑。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 我们的教学需要及时补充新鲜内容和新鲜观点, 采用新鲜手段, 只有这样, 才能体现本课程的时代性特点, 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也要注重改革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 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 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如教学《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一章, 我们讲完这一章的基本原理后, 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懂得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然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 如何理解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 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2) 联系高职学生实际如何做一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孝敬父母的大学生? (3) 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特色, 如何规划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紧扣课本, 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社会理想、道德理想和职业理想的特点, 同时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懂得树立理想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理想会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化, 人们也会不断的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通过以上教学,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 设计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课堂提问, 一定要提在点子上, 问在关键处, 富有启发性, 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我们在教学《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境界》一章时, 根据高职大学生面对大学新生活设计了这几个问题: (1) 大学与中学各有什么特点? (2) 大学与中学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有什么不同? (3) 同学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与在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经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概括、讲解, 同学们很快从学习中感受到大学学习的特点, 大学与中学最大的不同就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 中学培养学生的目标大多是向大学输送人才, 而大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向社会输送人才。

第三, 设计课堂提问要注重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生命所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教育观点能渗入同学们的内心世界, 产生正向的心理效应, 课堂提问必须注重针对性。如教学《劳动合同法》一节时, 我们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 让每一位同学书写一份劳动合同? (2) 同学们就业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符合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 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因此人人争相发言,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种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 不仅强化了学生对于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劳动者的责任意识, 明白了做一名合格劳动者的法律责任, 而且更增强了学生如何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 注重开展实践性教学

本课程仅仅停留在帮助学生掌握道德与法律的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无论是思想道德修养还是法律素养最终都要体现和落实到行动上。为此, 教学中应当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性教学。组织课堂讨论是最简单易行的实践性活动, 教师选取一个典型事件, 让学生对此事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充分讨论, 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修养是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根据实际情况, 还可以开展更多的实践性教学。比如: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 到红色旅游景点参观、到法院旁听都是很好的方法;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教学录像包括电影电视等;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确定相关的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现实问题。

(三) 利用好教学网络平台

开拓教学网络的空间是延伸课堂讨论的一种新的形式。教学网络平台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积极热情参与, 主要原因是:

第一, 教学网络平台的即时性、开放性, 使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感受到方便与快捷;网络的双向传播和参与的交互性, 使他们感受到自由沟通的平等地位;网络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也使学生感受到选择的自主性。所有这些网络的优点和特点都给予教学网络平台借鉴的优势, 网络的优长变为教学网络平台的优长, 为教学所用, 受学生欢迎。

第二, 教学网络平台是一种新的联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纽带, 满足了学生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大学新的学习环境带给高职大学生新的欢乐、新的体验、新的憧憬, 他们渴望与别人共同分享;大学的新的学习阶段也使他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竞争压力, 压力带给他们巨大的心理冲突, 他们渴望与别人交流, 获得共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关怀。教学网络平台的开通, 给予高职大学生一个可以随时与朋友交流的渠道, 分享与同龄人交流所得到的身心愉悦。

第三, 教学网络平台用文字表达思想, 弥补了学生平时情感表达的空缺。教学网络平台, 是学生用文字充分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 使一些难以当面表达的, 平时羞于启齿的、不敢暴露的思想, 可以在教学网络平台上从容请教和询问。如有的学生提出“当我站在爱情和友情之间我该如何选择?”“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 在一般情况下, 没有机会或不便于与别人直接交流。教学网络平台提供了提问、讨论的新载体, 也给性格内向的高职大学生的情感表达创造了一个机会。

教学网络平台的讨论内容与其他网络讨论的不同点是, 它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 它与课堂的讨论也有区别, 网上的讨论更具有发散性、更加充分, 内容虽散而不离, 它使课堂教学的许多问题转化为学生关注的热点, 延伸了课堂教学的空间与时间。在那些没有经过字斟句酌的文字中, 你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社会、理想、真理、道德、信仰、情感等问题的广泛思考和真实领悟。这些文字所表达的成长困惑、感情纠葛等都具有普遍性, 其中充满了真诚、热情, 感人肺腑。这些文字对于思想教育具有“第一手资料”的意义和价值, 使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 更熟悉他们的语言,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增强教育的效果。

教学网络平台上讨论的内容和题目是高职大学生根据课堂讲授和高职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自己提出来的, 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活跃的积极的状态。所以, 它比课堂的讨论更具有主动性、自觉性。高职大学生作为参与者, 他们由常规模式中的教育客体向教育主体地位转化, 教育的方式由外在教育向内在教育转化。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 教学网络平台的讨论应进一步在方法和形式上得到了创新, 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 加强引导, 增强教育的影响力。

(四) 进行全面综合考核

目前, 本课程的考核主要以课终书面考试为主, 考试内容侧重于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的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 甚至可能会导致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好的同学因考试分数低而得到较低的课程评价, 而修养差的学生则可能临时抱佛脚获得了较好考试成绩而课程评价高。要客观、真实地考察和评价高职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应当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进行考察, 形成一个公正而客观的评价。因此, 在课终书面考试的基础上, 应当增加平时考核这一环节。学生的平时成绩可以分成几部分,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等进行打分, 同时, 也可以让辅导员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情况进行打分。也可以在课终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设定几个问题进行答辩。结合几个方面的成绩进行综合考量, 最终对学生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综上所述, 在思想教育教学过程中, 把老师的启发、诱导、点拨和高职大学生的省察、反思、体验相结合, 才能把教育引向深入, 使高职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向实践迁移的价值。思想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要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使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起引导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体现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互作用的统一, 教与学的统一, 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与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统一。

参考文献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8

一、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启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学生必修的课程, 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可以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 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

针对传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 应该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在此谈几点认识。

(一) 因材施教。

授课老师不应以教学任务为教学目的, 而需采取多种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教学目的和对象, 依托学生的综合条件实施教学计划。项目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 使其事事亲力亲为, 获得真实工作情境中的真实体验, 在“做”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锻炼实践能力, 激发创新精神。

(二) 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更具体化, 表现为以项目为中心。也就是说教学活动的展开以学生完成自己选定的项目为形式, 这个项目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设计出来。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学科界限, 以项目为核心, 在实施、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学生与现实的问题情境发生交互作用, 从而获得实施项目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三) 教学项目。

教学项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项目教学要以小组合作为主的方式开展。通过与他人的合作,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共同探讨, 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拓展创新思维、激发内在的潜能。

(四) 学生应该注重学习成果的多样化。

项目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而职业能力主要通过职业实践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项目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情景, 让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确实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一) 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合理布局, 充分发挥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示范作用, 发挥省级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在精品课程评审学科中, 单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类, 而且在具体申报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申报给予了一定的倾斜, 如2010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通知中对已经入选超过4 门的同类课程本年度不再接受申报, 但是不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部分课程。目前《基础》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一共是7 门, 所以2010 年本课程依然可以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二) 加强监管, 建立精品课程年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彻底改善“重申报、轻建设”甚至“不建设”的不良倾向。一是把好入口关, 调整现行精品课程评审的指标体系。二是建立精品课程年检制度、信用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与入选课程所在学校及精品课程的负责人签订建设协议, 明确课程建设方的权利与义务, 并对入选学校和课程开展年检。三是鼓励教师利用精品课程建设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 宣传精品课程, 提高精品课程的知名度以及大学生对精品课程的认知程度。四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

(三) 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使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要鼓励并组织教师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探讨与研究, 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够参与到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讨中来, 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具有理论的根基, 在先进的课程建设理论的指导下推陈出新, 创造性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理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 这种只考核学生道德理论水平和法律基本知识, 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操守进行考评的考试方式, 存在着许多弊端。

针对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同时, 必须进行考试方式的改革。一是必须搞好每个学生平时道德法律行为的考核记载工作, 这是搞好期末考评的依据和基础。对学生平时道德法律行为如果没有进行记载和考核, 期末全面综合性的考评就没有依据。二是要分步实施考试方式的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考试方式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 不可能一步到位, 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逐步完善。如学生道德与法律行为考评体系所包括的内容, 先可以粗一点, 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后, 再逐步由粗到细。三是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方式的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复杂性工作, 不仅要给教师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而且需要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会、班委会以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参与和积极配合才能完成。因此, 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方式的改革取得应有的效果, 必须明确每一个考评者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做好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之间的分工协作。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而成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 这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是为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服务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本项目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全面深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 以提高其教学效果, 增强实践应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教学改革,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许成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1

[2].郭玉伟.项目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2

[3].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 2008, 5

[4].教育部人事司著.高等教育心理学 (修订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9

[5].郝文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6

[6].李俊义.关于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2, 11

[7].罗雪莲.关于精品课程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57~60

[8].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 (2010) [EB/OL].http:∥www.zl-gc.org/Detail.aspx?Id=1239

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 篇9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现状

自我国实施课改以来, 对法律基础、思想教育也愈加重视起来, 然而在实际教学应用中, 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亟待解决。

(一) 认识不足

学校与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认识不足, 从而导致教师以及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忽视。这门课程的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 对学生的发展与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认识的缺失, 对学生与教师均造成极大的影响。

1.教师

备课授课的动力降低, 资料准备不充分, 不能够及时了解最新案例以及国家发生的时事。教师的态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 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的恶性循环。

2.学生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上课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 利用上课时间做其他事情等。

(二) 教材存在缺陷

教材内容的重复与单一,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教材的两大方面, 然而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重复了中学课本的内容, 导致教学内容无新意, 尤其是文科学生, 在理解了某部分内容之后, 很容易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满足感, 从而忽视了后面内容的学习,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教材印刷排版比较单一, 学生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常常会产生厌倦感, 从而影响了学习效率与质量, 不利于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

(三) 集体课程影响教学质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程, 在我国很多大学采取的的大多是集体教学, 经常进行合班上课, 虽然节省了资源与空间, 然而大大降低了授课的质量。

1.由于班型过大, 学生过多,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便不易对学生的教育基础进行了解, 不能够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解惑。而有些学生逃课、说话也不利于教师管教, 反而还影响了教学的秩序, 降低了教学水平。

2.由于合班上课的缘故, 会对学生造成此门课程不重要的印象, 因此在上课的过程中, 便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3.合班型教学一般采用阶梯教室教学, 由于空间比较大, 因此学生在进行学习时, 不能够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 有些学生甚至看不清屏幕上的内容, 造成学习过程中的很大不便。

(四) 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从事思想道德修养研究与法律研究的专家教授的人才资源有限,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比较传统, 纯粹采用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讲解, 既失去了思修课程的与时俱进价值, 也失去了时事性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 不应该采用同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而应该根据所受课程内容的特色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 例如法律基础教育可以采用新近发生的真人真事的案例进行讨论, 采取辩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则可以通过国家评出的“感动中国”的人物进行精神激励, 而不应该照本宣科, 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规律

(一) 教学规律的把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教学规律具有哲学价值,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 应该实事求是, 按照教学发展的现状以及目的进行, 在教学实践中, 应该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并予以改正,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视教学发展规律。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 因此应该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从学生的思考角度以及价值体系进行分析, 采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正确引导。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 生活的时代不同, 所产生的价值观也不同, 因此很多大学的教授不应该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教学, 而应该把握学生的成长规律, 社会的变化规律, 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教学的规律与方法, 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教学看法,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教学规律的有效发展。

(二) 特殊规律的把握

1.掌握教学目的

教育目的, 是教学的一种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教学课程相比, 具有特殊的目的性, 授课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也承担着教育育人的重大职责, “教不严, 师之惰”。教师应该对国家的相关文件进行钻研, 对教学目的进行深入思考, 通过对学生灌输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以及思想道德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实现其自身价值, 培养遵纪守法, 奉公执法的好青年。

通过执行这个教学目的, 从而体现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核心与意义。

2.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重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既包含了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又包括了法律基础方面的知识, 两个方面既拥有共同点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拥有各自的规律与特点。如果在教学内容上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 则不能够体现两种教学内容的独特处,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遵从教学发展的规律, 具体问题具体温习, 既保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整体性, 又保证思想教育与法律基础的独立性。

3.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此教授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授课过程中, 应该从实际生活中搜集学生感兴趣的新闻与话题, 通过提出论点引发学生的思考, 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很多学生在学习这一门课程, 并非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以及素质, 而是为了通过考试, 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因此授课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使其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又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从而弥补思想上的缺陷。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因此应该结合这门课程的相关规律, 找到解决的方法, 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培养有抱负、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的青年。在我国教育体制的基础上, 应该认真钻研教学大纲, 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制定解决方案。

(一) 提高认识

学校应该在国家教育目标的指示下, 进行教学改革, 并提高学生与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认识。

学校: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 实施小班授课法, 为课程的有效开展提供资源条件。举办有关思修方面的座谈会以及演讲比赛,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 通过领导者的重视从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关心国际大事, 重视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特点, 采取有趣的教学形式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 从而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有效性。

学生:改变自身的学习态度, 通过预习理论知识, 提出问题从而对自身思想意识进行反思, 查看新闻并利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解释, 提高对这门课程的重视,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课程学习的意义。

(二) 充实教材内容

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 避免照本宣科, 而是应该搜集相关文献与资料, 就某一个问题充实教材内容, 打消学生因为预习过相关内容而认为课程没有意义的观念。

道德修养课程理据颇多,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既可以从古人故事中寻找共鸣, 又可以从现今生活实例中寻找正面教材。

教师通过布置课外任务的形式增强学生名辩是非,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理解教学内容, 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习惯成自然, 对学生具有隐性的促进作用。

(三) 改变授课模式

班型过大, 教师不易掌握学生的信息、资料, 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改革中, 应该将集体型授课改为小班型授课。教师既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也能够发现学生思想意识上的不足, 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四) 钻研有效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灌输型的教学方法, 采用实践教学法、资料查找法、演讲辩论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方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自身思想价值与知识学习的不足, 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

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氛围,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体会

(一) 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有利于提高生命意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课程的开设, 能够提髙学生的生命意识, 让学生辨别自身所需, 并且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发挥自身潜能。这门课程具有引导性作用, 对于大一学生来说, 能够指引其从生命的角度去关注问题、理解问题以及解释问题, 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珍爱他人的生命, 提高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寻找生命的意义即找到生活的动力, 找到对生命真谛的回答, 很多学生在学习完课程以后, 依然对存在的一些恶劣现象视若无睹, 并没有思考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以及自身所做是否不足, 从而使这门课程的学习没有意义。因此, 教师在授课之初就应该增强学生的思考意识, 对生命的探寻与质疑, 而不是死记硬背理论结果, 教导学生从理论中体会其中的经历与见解。学生遵从教师教导, 对每一堂课进行思考性小结, 从而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寻, 在增长知识的层面上, 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修养, 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二) 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有利于回归日常生活

这门课程的出发点源于生活, 也终将回归生活, 教师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案例为学生解释教材中的理论, 从而增强学生现实与书本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的自我存在感。德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其不仅是对生命的探寻, 也是对生活的回答。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遵纪守法意识的形成与其生活习惯、生活经历有着很大的联系, 因此, 教师在教授理论的过程中, 不应该将学生圈在书本这一方天地中, 而是应该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 进行理论的实践, 通过拟题进行实践活动, 从而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培养优秀的品质。只有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关爱他人的人, 才真正实践了专门课程, 提高了思想境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应该将这门课程作为一种负担, 而是应该作为一种生活的历练, 在生活中发挥自身最好的表现, 通过增强自身生活技能、改变生活方式、提高思想意识来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理论, 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 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意识, 有利于增加心灵美感

心灵美, 才能够将所学知识进行真正的实践。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的学习与心灵美感的增加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知识提高心灵美感, 从而成为探索内心世界的主人, 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 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心灵美的体现, 从而让课堂知识成为实践, 有利于增强社会人文气息以及道德意识, 有利于建设和谐共处的社会。

因此, 教师在倾听学生心灵话语的同时, 也应该规整学生的理论系统,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使其成为有为青年, 从而体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价值。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规律,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教育体会的总结, 从理论上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 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价值。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被提上了教学日程, 作为高校而言, 既应该重视其本身具有的普通课程的一般特质, 也应该重视思想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特有的规律性, 这门课程作为大学课程的必修课程, 对学生的思想以及人生价值观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必须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规律,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法,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教育体会的总结, 从理论上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育,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08, 20 (11) :329-330.

[2]孙志娟.整合与导向:发挥法律基础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4) :116-118.

[3]居桐.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J].职业时空, 2009, 5 (9) :103-104.

法律基础课堂教育 篇10

一、当前“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多样性、深度性不够。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有的教师的课堂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主要以研讨为主, 而且对问题的分析浮于表面, 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实践兴趣, 很难达到课堂实践教学所要求的效果。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课堂实践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足或者理论教学任务繁重, 对“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还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 缺乏创新, 对探索性的实践教学经验和做法还未全面评估、总结, 形式单调、内容空乏、选材不当, 使课堂实践教学的时代性、广泛性和深度, 乃至指导性、趣味性受到很大的制约。二是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社会更加多元化、全球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影视作品、价值观念的“入侵”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可以说, 大学生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家庭、社会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的冲击。“基础课”本身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和深度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社会认知、感受并验证所学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正确性的全部需求。

2. 科学性、系统性不强。

由于实践教学的主体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系统, 学生个体和群体之间有相对的独特性, 也有共同性, 而授课教师之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个人素养也各不相同。与此同时, 实践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对不同学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如何在这个充满变量的“交互系统”中找到一般规律, 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 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较好的统一, 这是对“基础课”实践教学工作提出的新任务。目前, 部分高校“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还只停留在简单、形式上的活动, 主要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意愿, 没有制定和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计划, 没有针对不同专业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明确课堂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学时安排、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等, 还没有对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客体、环境等各种因素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没有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长效运行和操作机制。

3. 评估机制不健全。

评估机制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基础课”旨在通过传授思想道德认知和法律知识, 培育和养成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制观念, 而课堂实践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内化”和“践行”的机会, 努力把思想道德认知与法律认知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格, 并不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由于人的思想品德是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不同因素构成的, 而这些因素的构成又是错综复杂, 更可以说是感性的, 涉及很多心理学的范畴。因此, 对“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绝不能搞实践与评估分离或是评估一刀切, 以结论式、分数式、主观臆断式对学生进行定性, 必须看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发展性、成长性和波动性, 坚持围绕学生这个主体, 建立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和辩证的评估机制, 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课堂实践教学的方式、内容和深度, 才能更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培养。

二、加强“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建议

针对当前“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们必须克服认识上的局限, 深入理解课堂实践教学的内涵、目的和要求, 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正确的对策不断完善课堂实践环节, 确保“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1. 课堂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专业和科学。

(1)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有目标性和科学性。“基础课”包括绪论共九章内容, 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理论要点和课堂实践要求。在现实教学工作中,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方法, 不可能也不应该让每个老师形成统一的实践教学教案和实践教学模式, 这样既不利于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和心情任意地开展课堂实践教学。由于“基础课”教学在课程方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和要求, 而课堂实践教学的时间、空间有限, 实践教学的层次、环节、内容、方式、目标、要求不经过严密设计, 没有制定切实可行、规范性的课堂实践教学模式, 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深刻体悟教材的内涵实质, 进行明确的安排和精细的思考, 这样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教材, 再经过长时间的、系统性的制定—实施—评估—反馈—修改—再实施的过程, 建立切实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案, 甚至是“一本多案”。最后,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灵活编写教案, 要逐步形成有据可依、有章可寻、有效可估的教学模式, 才能达到万变不离其宗及异曲同工的效果。 (2) 课堂实践教学内容和素材要有时代性和针对性。“基础课”的特点之一是内容丰富, 发展变化快, 总是与国际国内的形势变化和党的方针政策调整紧密联系。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在选定上更要与时俱进, 把准时代脉搏, 紧扣时代主题, 体现灵活性与时效性。在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围绕重大事件和重要理论的提出, 及时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 否则就难以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现实工作中, 授课老师的教学和研究任务都比较重, 因此可以充分发挥教研室全体教师的集体力量和智慧结晶, 成立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组, 探索、研究、收集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一是商讨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安排和成效评估;二是分享交流各种资讯和素材, 共同探讨、选择和制定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典型性和学生反响较好的课堂实践教学内容。 (3) 课堂实践教学的形式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和融合性。“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是非常多的, 主要包括课堂研讨、辩论、案例分析、演讲、课堂表演、影像观摩、读书会等。而且, 各种方式之间并非彼此孤立, 是可以相通、相融的。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社会现实、专业特点和教学进度, 组合搭配、灵活运用, 创新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提高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发挥课堂实践教学的真正效果,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例如, 在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的课堂实践教学中, 就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和模拟法庭等多种实践形式相结合的方式。

2. 课堂实践教学的组织要规范、严谨。

(1) 课堂实践教学要循序渐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中, 教师发挥组织、启发和引导作用,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践的主体性和个体的内在要求, 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学生品德内化规律、思想行为特点、思想行为习惯和理论知识掌握进度, 组织最优的课堂实践形式和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从课堂实践的形式来看, 可以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 如:先从课堂研讨、演讲、读书会等容易组织操作的形式开始, 逐步过渡到辩论、课堂表演等对知识点、实践技术要求较高, 组织更复杂的形式, 最后可以开展诸如模拟法庭等对综合理论和知识点要求更高的形式, 中间可以穿插影像观摩等其他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从课堂实践涉及的素材内容来看, 可以采用从易到难的一个过程, 如:采用案例分析时, 可以先使用一些案情较简单、知识点较明显的案例, 再逐步过渡到使用一些案情较复杂、涉及道德、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点较隐晦的案例。 (2) 在课堂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对学生分类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现实角度来看, “基础课”作为一门大课, 一个老师可能同时要面对几个专业、一百多个学生,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 是授课老师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将学生划分为以8~10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 推选一位学习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活动。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例如, 在进行课堂研讨时, 先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然后推选代表上讲台发言, 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最后, 老师根据发言的情况给予评价和评分。还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一些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根据教学实际,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课堂表演比赛等活动, 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知识, 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实践操作过程要严谨, 坚持课堂效果、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相结合。 (1) 程序要严谨。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基础课”课堂实践活动, 要按照标准的流程来进行, 保证公平、公正, 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辩论赛为例, 在辩题的选择上可以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 然后严格按照辩论赛的流程进行, 分为陈词阶段、盘问阶段、自由辩论阶段和总结陈词阶段, 而且每个阶段都要有时间控制, 计时员从每个班级推荐, 分别计对方辩手的时间。当然, 为了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在辩论赛中增加一个观众提问环节。这样就既可以保证活动的公平、公正, 又可以扩大活动的参与性。 (2) 内容要严谨。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拓展, 可以说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 但没有理论的实践更是盲目的。所以, 要坚持实践内容与理论相联系的原则, 不能舍本逐末, 不能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 重表面轻实际, 否则就失去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基础课”而言, 教材是载体, 教学是途径, 教育才是目的, 课堂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是要“育人”, 而不是“娱人”。因此, 我们在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只有牢牢围绕“教育”这条主线, 结合教材理论知识, 让学生通过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思想认识问题, 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转化为自身的内在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

3. 课堂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反馈要全面和系统。

“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开展的效果需要全面化、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应贯彻“知行统一”原则, 坚持行为评价与理论考核相结合, 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反馈相结合的原则, 对课堂实践教学做出客观、综合评价, 激励学生更加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的提升。同时, 通过建立完善、动态、灵活的反馈机制, 收集学生信息, 及时做出调整, 实行有效控制, 才能保障达到课堂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评估、反馈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 评估、反馈渠道的建设。 (1) 课堂评价和反馈。对实践活动的评估, 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 现场观察和了解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情况和效果。 (2) 课后评价和反馈。课后评价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或调查表形式, 了解学生对课堂实践教学的反馈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3) 网络评价和反馈。与时俱进, 发挥网络优势, 可以开通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反馈、评价系统, 对实践效果进行网络调查。

(2) 评估、反馈团队的组建。 (1) 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相结合。通过与辅导员充分沟通, 发挥辅导员作用, 课后协助教师了解、掌握课堂实践产生的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 (2) 成立课堂实践教学研讨组, 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教案、模式、组织以及学生实施开展等情况进行专业的评估并收集反馈情况。 (3) 学生互评和自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课堂实践活动情况进行互评和自评, 可以采用分组或个人形式, 对其他小组或个人进行的课堂实践活动准备、组织、实施和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3.评估、反馈标准的制定。

(1) 制定评估表、调查表, 细化评估和反馈事项。要结合课堂实践教学各个环节、课堂理论知识点以及实践目的, 尽可能地考虑和制定实践活动评估表和调查表, 让学生对课堂实践的教案制定、组织实施、效果目的等有充分的认识, 准确反映课堂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实际情况。

(2) 评估、反馈标准宜采用等级制或描述形式。有很多学者建议将学生的“基础课”课堂实践活动的评估结果纳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绩。笔者认为, 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还处在发展期, 正处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由学习—实践—内化的转化期, 不易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来简单判断和评价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实践内化程度, 搞分数制和一刀切, 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养成造成负面影响。

(3) 实施“抓两头”。学生人数众多, 而教师和辅导员人数有限, 不可能实施一对一的评估和反馈。从现实角度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水平以及实践效果正常、中间者居多, 表现“出类拔萃”和“偏执极端”者较少。因此, 教师和辅导员更应该通过评估和反馈情况关注这两类学生, 让优秀者更加优秀, 对问题学生更加爱护, 帮助他们改正不正确的思想观念, 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意识。

总之, 课堂实践教学是对理论教学有效的补充, 能够提升理论教学的效果, 使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论证和运用。这就要求课堂实践教学不论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还是效果评估都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正确的方案, 从而保证“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摘要:课堂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以下简称“基础课”) 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 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基础课”的课堂实践教学还存在多样性、深度性不够, 科学性、系统性不强, 评估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课堂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专业和科学, 组织要规范、严谨, 效果的评估、反馈要全面和系统。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6:839.

[2]侯卢旭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J].北京教育, 2012, (5) :47-48.

[3]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1) .

上一篇:急性鼻窦炎的治疗下一篇:忧患意识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