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艺术

2024-08-17

景德镇陶瓷艺术(精选十篇)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1

一、陶瓷艺术本体论

物质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界的重要概念,也是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主要来源。从物质本体论视角来探究陶瓷艺术变迁能使我们更清晰的意识到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现状和困境。陶瓷创作本身是实现陶瓷材质和绘画装饰的结合,器物背后是艺术家审美意识和社会思想的体现。

不同于国画或者油画等艺术创作,陶瓷艺术生产由练泥、制坯、画红到烧造等多种工序通力合作完成,因此也有“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之说。这也就意味着陶瓷艺术是多人合作分工的艺术。诚然,其他艺术品也或多或存在这种情况,但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创作像瓷器生产这样如此细致精密。

就艺术本体论视角来看,陶瓷艺术是五行艺术,体现了各种材质元素的完美结合。瓷器原料是瓷石、高岭土、釉果等自然界的材料,主要组成成分是土和金属材料,经过人力的开采和水碓的舂洗,成为精细的原材料。最后经过火的烧制和高温氧化或还原反应,变成精美的瓷器。看似简单的瓷器却蕴含着丰富内涵和高超技艺,它所展现的永恒魅力和实用功能,是其他艺术品无法比拟的。艺术装饰的复杂性也是瓷器的重要特征。无论是圆器、琢器还是镶器,经过艺术家的加工,器型本身就是美的化身,就具备其他艺术品无法具备的装饰效果。釉料是陶瓷艺术的独特成分,通过釉料和化学反应,瓷器装饰美就彰显无遗,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中的青花釉里红就是著名代表。纹饰装饰瓷器在宋元以后开始流行,通过各种动物纹、植物纹等吉祥纹饰把中国人对美好生活向往在瓷器上显示出来,成为陶瓷艺术的重要装饰说法。器型、釉色、纹饰等各种元素的完美结合让瓷器体现出其他器物不具备的装饰效果,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

二、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外在体现

宋代,景德镇瓷器就是中国艺术瓷和日用瓷的代名词,元朝,青花瓷器成就了景德镇瓷器在世界艺术市场地位;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的巅峰,各种优秀品种的出现让景德镇瓷器成为世界高端日用瓷和艺术瓷重要输出地。民国时期,尽管景德镇瓷器生产相对衰落,但仍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等国内外大奖赛上获得荣誉,也曾经作为中国的国礼送给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此外,还出现了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批瓷业生产名家,诞生了大量的陶瓷精品艺术。上世纪50年代,景德镇瓷业生产进入了公有化和国有化生产的独特时期,这种局面持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中国再次进入了民窑恢复发展时期,且持续到今天,形成了民窑生产的再次复兴和繁盛。

同传统相比,如今景德镇瓷业代表是艺术瓷。就技术侧面来看,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由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是接受美术学校正规教育的教师、学生等,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的核心,这一群体被称为学院派。其主体力量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的教授,他们处于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的顶端,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量学生虽然有很好的创意能力和冲动,但毕竟处于创作的起步期,还很难创作出有很大市场影响力作品。第二是以接受家传技术为标志的各类艺术创作者,被称为艺术大师,这一群体包括从景德镇工艺美术师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一套完整的传统师承体系。这样表述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出这一体系的艺术从业者更多的具有家传或者师徒模式,但其中许多人仍然接受了高等陶瓷教育,他们在景德镇传统艺术瓷创作领域有极大影响力。第三是全世界来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者,被统称为“景漂”,他们的到来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一群体成分复杂,既包括在其他艺术领域取得很高成就的艺术家,也包括各种各样陶瓷艺术爱好者,他们怀着各种目的来到景德镇从事艺术创作。截止目前,有上万人的海内外的艺术家或长期或短期在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创作。

大量艺术家群体促进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近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品拍卖屡创新高就是例证。景德镇许多大师也纷纷开设工作室或者艺术画廊进行自我推销,各类大师作品动辄上百万,甚或上千万,这种兴盛和价格让景德镇各类大师在景德镇瓷都光环下迅速成长,在实现自己经济目标和社会地位追求的同时,也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

三、景德镇陶瓷艺术被异化的繁荣和发展

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红火和外来艺术家涌入给景德镇带来了新鲜的发展动力,这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来说,是可喜的成就和发展契机。从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来看,艺术商品化也是必然之路和选择,陶瓷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但目前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不再是陶瓷艺术本身的体现,而是被扭曲的艺术创作,是陶瓷艺术的异化。虽然其他艺术区域也存在着代工、非手工、价格虚高等现象,但像景德镇如此大规模的存在是不正常的,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甚至会影响到景德镇城市的品牌形象和当代陶瓷艺术的良性发展。

景德镇陶瓷艺术持续千年的精华就在于造型、装饰、工艺材料等方面,这也是陶瓷艺术的本质。但从目前景德镇艺术发展的趋势来看,造型和工艺材料上的表现几乎看不到,而瓷上绘画成为陶瓷艺术创作的唯一元素,无论是景德镇市场拍卖还是各种瓷器艺术交易,以釉上装饰为主流的瓷上绘画拥有绝对市场影响力,而前者的缺失会让景德镇发展失去持久的创新力。笔者并非否定瓷上绘画艺术的魅力和影响力,但瓷上绘画兴起背后是对陶瓷艺术认识的浅薄。目前,许多外来艺术家创作仅仅简单的把陶瓷作为载体,把自己原本在国画或者油画上的画面“照搬”到陶瓷上面,形成了新的陶瓷艺术品,就已给景德镇当代陶艺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这或许是景德镇目前繁荣的本质。这种想法虽然不能说幼稚,但至少还没理解陶瓷造型、工艺材料、和画面装饰的关系,忽视陶瓷材料工艺美的本质特征。正如部分外来艺术家评论景德镇艺术家不能“坐井观天”一样,外来艺术家也不能自负自大。简单绘画技术不等于陶瓷艺术,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是在对陶瓷本体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这种被异化的创作仅仅把陶瓷材质本身作为一种载体而忽视了陶瓷艺术本身的完整性。但陶瓷艺术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对陶瓷艺术的本质的的理解和领悟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别是对陶瓷工艺、材料等方面需要不断反复的探索,市场化催生的艺术品只能是“早产儿”。

各种“大师”和“名家”满天飞和各种天价艺术品也是景德镇艺术品市场繁荣背后的怪现象。迅速发展的收藏市场让艺术家嗅觉到“名声”和“荣誉”就是财富。在没有完善评价体系和市场规则的“丛林时代”,景德镇艺术市场的标准就是“大师”和“教授”的级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等各种名头背后就是不同的艺术品价格,甚或不同界别大师和教授艺术品有不同市场价格。许多艺术家为了自己的名声和作品地位,尤其是年轻艺术家,不得已围绕评选体系转。评选背后的不公正和各种丑闻纷纷上演,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更为离奇的是,许多艺术家被商人“承包”进行艺术创作。笔者在景德镇莲社北路市场调研中曾经听这样一个事情,说一个很有艺术才华的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在2008年被一个开发商承包下来,为开发商画瓷器。开发商拿着大师作品去行贿,实现自己商业利益。这种以艺术品为主导的“雅贿模式”前些年在景德镇非常盛行,大量没有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财富驱动下出现。可怕的是,这些粗制滥造的艺术品让原本很有希望的年轻艺术家不去思考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失去了创作灵感。

不可否认的是,职称作为能力的象征是陶瓷艺术文化体系重要环节。但景德镇艺术市场中这些已经被“异化”的职称也是“非常态”的。任何艺术家作品中,都有精品和一般意义上的作品,如果作品被打上“职称”符号就会对市场产生误导,让消费者更多关注艺术家本身的光环较少关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这种状况一方面让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处于畸形的状态,对市场产生误导,使消费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会引导艺术家把关注重心置于职称、奖项等方面,忽视或者放弃对艺术本身的追求。貌似繁荣背后的乱象已经超出了陶瓷艺术本质的东西,而这种被异化的繁荣无论是对艺术家本身还是艺术市场发展的影响都具有毁灭性。

四、结语

千年景德镇陶瓷艺术繁荣有其自身完善的艺术体系和文化语境,而当代景德镇艺术创作忽视了忽视二者的互动,仅仅把陶瓷材料作为绘画的载体。或者过多的关注和陶瓷艺术发展无关的东西,忽略了对陶瓷艺术美的追求。此外,被异化的市场也违背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景德镇当代陶艺创作产生可怕的后果。诚然,近年来,景德镇艺术品市场红火是好现象,这证明了景德镇千年窑火的魅力和当代陶瓷艺术发展。但大量缺乏文化内涵,没有技术含量和思想作品的存在并非陶瓷艺术本质反映,而是市场主导下商业利益和各种浮躁心态的体现。过多被异化的“繁荣假象”还能持续多久,各方还没有形成共识。但可以肯定的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市场中畸形现象已经影响到城市艺术秩序建设,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景德镇艺术家在全国艺术市场的地位。我们鼓励和欢迎艺术创新,但陶瓷艺术创作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创新的艰难,不是艺术品的价格和艺术家职称就意味着艺术品魅力和社会影响力。从某种角度而言,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品的活跃更多是因为“景德镇”千年品牌所带来的市场认可和文化认同。我们期待也相信当代艺术家有能力创作出经得起岁月考验的作品,但艺术家群体也需要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作品之所以有市场认可度,除了自己艺术品的价值以外,更多的还有“景德镇品牌”的作用。而“景德镇品牌”是一千多年来景德镇陶瓷从业者通过自身的努力给后辈打造出来的金子招牌,当代景德镇艺术家和艺术从业者也应该会反思自己能为这个品牌留下些什么。

参考文献

[1]郑元者.本土化的现代性追求:中国艺术人类学导论述要.文艺研究,2004.4.

[2]秦锡麟,李兴华.困惑中的思考:谈现代中国陶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1.

[3]朱乐耕.中国现代陶艺的发端与发展.大美术,2007 6.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2

为了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落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推动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环鄱阳湖经济生态圈建设,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意创新思维,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经研究决定举办“景德镇大学生陶瓷艺术创意设计大赛”,具体安排如下:

一、大赛主题:扬陶瓷文化展菁华风采

二、主办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团委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

三、承办单位:景德镇国际陶艺研究院

四、协办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五、成立景德镇大学生陶瓷艺术创意设计大赛组委会

主任:熊花(景德镇陶瓷学院团委副书记)

于芳(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书记)

蔡婉云(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成员:吴强(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黄志荣(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团总支副书记)

计镇华(景德镇陶瓷学院团委干部)

胡文毅(景德镇高专艺术设计系学团办主任)

申军(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团总支书记)

六、活动对象:

景德镇三所高校在校大学生

七、奖项设置

特等奖 1 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12名,优秀作品奖若干名。分别颁发证书和奖品。

八、时间安排

(一)征集作品时间:2012年2月20日——2012年4月30日大赛启动,各院校团委负责在各自院校开展作品征集活动。

(二)初评时间:2012年5月4日——5月9日,各院校在本校进行作品初评。

(三)2012年5月10日,各院校将本校初评作品送达景德镇国际陶艺研究院当代艺术中心。

(四)布展时间:2012年5月10日——5月15日

(五)展览开幕时间:2012年5月16日,开幕式结束后,由各院校评委老师对作品进行终评。

(六)展览时间:2012年5月16日——5月25日(展10天)

四、大赛规则

(一)参赛作品征集方式:

为保证大赛陶艺作品质量,每个院校指定专人负责征集本院校作品,并组织相关专业老师进行初评。

然后在规定时间将本院校30件初评作品送达景德镇国际陶艺研究院进行展览。展览同时各院校将分别指派3名评委进行终评。

1、作品内容:要求原创,创意新颖,构思巧妙,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2、作品规范:大小尺寸不限

3、作品形式:瓷板、雕塑、生活陶艺等均可,青花、新彩、粉彩、综合装饰等均可。

4、作品提交要求:每件作品请填写参赛报名表。

5、作品相关要求:希望各院校加强对参赛作品的评选,提高参赛作品的质量,实现思想性、创意性和艺术性较好融合。

(二)注意事项

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具有自主版权,保证提供的资料完整真实有效,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涉及版权纠纷。如使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作品参赛,一经发现,组委会将取消参赛者的参赛资格。

(三)评审细则

1、所有参赛作品符合大赛规则,无侵权行为。

2、由大赛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成立评审委员会,对学院推荐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审,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及若干优秀奖。

3、评审原则

(1)原创、创意、创新原则;(2)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附件:景德镇大学生陶瓷艺术创意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

景德镇陶瓷学院团委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团委

2011年11月30日

附件:

景德镇大学生陶瓷艺术创意设计大赛

景德镇艺术陶瓷名高价低之思 篇3

这只是一种历史,在景德镇艺术陶瓷特别是当代的发展中,其与同类艺术品相比的应有价值和市场影响魅力,都非常不尽人意。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值得我们这一代陶艺工作者们深思和探析。

名高价低的尴尬

随着创作理念的不断升华,技术技艺的不断革新,景德镇一批卓有成就的陶瓷艺术家为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王琦为首的“珠山八友”,对瓷绘技艺加以创新发展,将新粉彩瓷画推向了高潮。此后,王步、毕渊明、曾山东等十数位已故瓷艺巨匠,又在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各个领域中有所创新发展。接下来,王锡良、周国桢、秦锡麟、张育贤等数十位当世精英,在传承的同时让景德镇艺术陶瓷得到了再次升华。

“珠山八友”、已故和当代的艺术家们被誉为景德镇艺术陶瓷德艺传承、提高和升华的“三大里程碑”,创作的作品艺术性可谓胜于康乾,带动大批后起之秀。

陶瓷与国齐名,具有可观赏性、永久性等各种优点。景德镇艺术陶瓷以这种特有的材质,优秀的陶瓷艺术家们又为之融入各种画系和雕塑技艺,可谓集精华于一身,是紫砂、玉石、中国画、油画难望项背的。

尽管景德镇艺术陶瓷“名望”如此之高,但在市场中始终是低价位漫游,处于圣名扬天下,价格难相符的尴尬局面。

影响价位的因素

价位不是艺术品艺术价值衡量的惟一标准,但却准确地反映了市场认可度。景德镇艺术陶瓷在市场中曲高和寡的尴尬,值得我们所有陶瓷艺术工作者们深思。

“高深”莫测之祸自宋以来,景德镇陶瓷便开始与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层“沾亲”了,成为历朝历代的皇宫贡品。

景德镇陶瓷所享受的这种礼遇,本应是其市场地位最权威的“认证”,但事实上这种养尊处优却扼杀了其市场生命。进入皇宫的景德镇陶瓷如美女入宫,民间难见其真容,知其甚少,更不知其身价几许。

这种情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景德镇陶瓷的市场缺位,艺术陶瓷更是深受其害。

“种族”定位之扰陶瓷自“诞生”之始,便是以日用为使命,有别于其它形成之初便划入艺术“种族”的品类。这种情况让很多人形成了一种片面的误解,认为陶瓷是匠品,融入艺术之后,最多也不过是工艺品,而非艺术品。

这种错误的观念,虽然激发了景德镇艺术陶瓷创作人才的斗志,在技术技艺上不断革新,在理念中不断升华,使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却始终偷换着概念,混淆着视听,掩盖着景德镇艺术陶瓷的本质面貌,干扰着景德镇艺术陶瓷的市场。

“吆喝”不勤之害景德镇是世界瓷都,千百年来一直享誉世界。在这样一块金字招牌之下,景德镇艺术陶瓷享受着其他艺术品不能享受的“金光普照”,但也减弱了“发光”的功能。

从皇宫御用,到计划经济,景德镇陶瓷皇帝女儿不愁嫁绝对优势的延续,让其步入市场经济之后相对缺乏生存能力——不善经营和宣传。这种现象,让景德镇艺术陶瓷出现了整体被其它品类、局部实力派被虚假帮攻城掠地的局面,让原本的金字招牌光芒消褪,在市场中与人日渐疏远。

“南郭”乱世之虞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艺术力量在民间,但市场特别是收藏市场中的良莠不齐,以名定艺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我们可以肯定,很多被“评师”的人德艺兼优,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欺世盗名。这些人在“评师”中不凭艺术实力,而靠其地位优势、公关能力、钻营心机,获得一些真实或虚假的头衔,之后又不思进取,用一成不变的构图、造型或雇佣枪手粗制滥造,侵根蚀本地疯狂敛财,给艺术创新于致命打击,给艺术生命于无情摧残。

需要努力的方向

影响景德镇艺术陶瓷价位的因素,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违背了艺术品物以稀为贵的规律等众多不一而足。景德镇艺术陶瓷有种种优势,却在市场中不尽如人意,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我们该如何努力呢?

加强整体宣传酒香也得勤吆喝,宣传的重要性于艺术陶瓷的重要性也非常明显。一直以来,艺术陶瓷在同样的情况下只是稍稍高于日用、建筑类陶瓷的价格,但其真正“纵身一跃”应该是起始于“鬼谷下山”的拍卖,因为“鬼谷下山的天价为景德镇陶瓷特别是艺术陶瓷作出了声地动山摇般的吆喝。

我们景德镇人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都存在着认为名声够大,无需宣传的误解。这种情况下,其它重视宣传的品类便乘虚而入,进入并逐渐占据市场“视野”;给了没有实力但善于钻营的人机会,有实力而不善宣传的人便处于被动。因此,加强宣传于景德镇艺术陶瓷而言是不容忽视的,做好整体宣传则尤为重要。

提高艺技艺德艺术陶瓷的艺术生命和价位,取决于原料、颜料、成型、烧成、装饰等有形物质性能、技术运用和创作者的德行。

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的艺术风格 篇4

陶瓷雕塑,概念上不同于陶瓷艺术,它是在日用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陶瓷的一个分支,但更倾向于是一种独立的雕塑艺术。陶瓷雕塑艺术是“火与土的艺术”,它既是陶瓷独特工艺和雕塑艺术审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原料的普遍性、材质的可塑性、造型的审美性、工艺的独特性、烧成的快捷性、大众的亲和性,都赋予了陶瓷雕塑艺术非凡的魅力。

景德镇的陶瓷雕塑艺术产生较早,隋代时候就有了“狮”、“象”等动物瓷雕作品。进入北宋以后,景德镇窑因其优质的原料资料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成长迅速,逐渐发展为全国陶瓷生产的中心,并且涌现出大量优秀的陶瓷雕塑制品,其中艺术性与实用性完美结合的瓷枕数量相当突出。也正是从这一时期起,瓷雕艺术逐渐取代了陶塑艺术成为了陶瓷雕塑领域内的主流。到了元代,景德镇制瓷原料得到改进,“二元配方(瓷石加高岭土)”试验成功,瓷胎性能取得进一步的提高,为瓷塑精雕细刻的表现方式实现开辟更大的空间。明清时期中国的陶瓷发展到一个全新的彩瓷阶段,景德镇陶瓷雕塑创作的主流形式也逐渐演变为彩塑结合的方式。陶瓷雕塑在题材创作上仍沿袭宋元时期的内容,但更注重“取悦于人”的心态表达。

艺术风格的转变不会随着社会制度的更替而立刻显现出来,往往会有滞后的状态。所以当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前期时,景德镇的陶瓷雕塑仍具有明显的明清时代遗风,以玩赏性象生瓷为主,充斥着浓郁的愉悦人心的色彩。但是还是出现了或多或少表现当时人物或活生生的生活细节的作品,这是陶瓷雕塑的新鲜血液,是陶瓷雕塑创作者自我意识的逐渐苏醒。二十世纪的中后期,政策出现转变,在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陶瓷专业院校,西方雕塑观不断渗入,并与中国传统雕塑技法融为一体,开创了景德镇陶瓷雕塑创作的新局面。

现在景德镇是陶瓷从业者和陶瓷爱好者的云集之地。陶瓷雕塑的从业人员年龄跨度很大,既有学前班的小朋友,也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陶瓷创作者受教育的程度和人生阅历都不尽相同,既有初中毕业就进入陶瓷创作领域的学徒,也有致力于陶瓷雕塑研究的高校的老师教授。最后,还有一些外国陶瓷爱好者的积极加入,这使得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作品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焕发着新时代的生机。各种思想观念的交融杂陈令当代陶瓷雕塑表现出多样性的艺术风格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1 传统文化的阐释

中国传统文化对景德镇陶瓷创作有着深刻影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新陶瓷雕塑表现形式是当代陶瓷雕塑爱好者不断尝试的内容,他们努力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表现方式去阐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肖祥红的《胸纳百川》(如图1)是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对当代雕塑的创新之路进行的成功探索。作品表现一位释道高人坦然静坐,衣褶如山川丘壑坦陈眼前,大气荡然。充分体现了传统精神的厚重品质,通体闪烁着文“雅”之气。作品不落俗套,小中见大,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其中。

最具东方神韵的旗袍也是艺术家最割舍不下的表现题材。刘建华的《花样年华》系列作品,完全采用景德镇千百年来传承的陶瓷雕塑彩绘技艺,所表现的都市女性洋溢着浓重的艳俗气息。作品中首和臂的抽离,弥漫着一种对往昔的回忆,造成了视觉的时空距离,这同时又是对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表现语言新形式的探索。与此相对的谢长敏的《旗袍》则以较大的型制,玲珑的体态,尽展了一位东方女性的含蓄之美,独具中国传统审美的唯美情怀。

2 人文气质的体现

传统陶瓷雕塑作品中多以表现释道、婴戏的题材为主,民间出现的表现现实生活的少数作品也只是沧海一粟,力量甚微。当代的陶瓷雕塑开始了对生命本体的找寻,出现了对大场景的展现,这使这门“土与火”所打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步摆脱附属于工艺美术的窘境,以全新的姿态向雕塑性陶艺的方向发展。

孟福伟的《生死时速》可以说是当代陶瓷雕塑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图2)。它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场景生动地再现给世人。那坍塌的房屋、成堆的瓦砾、悲痛欲绝的人们使我们再一次重回那段举国哀悼的日子。我们似乎聆听到那穿越了绝望废墟的呜咽,我们似乎嗅触到那凝结于空气的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气味。在这悲壮压抑的氛围中,我们更看正在紧张救援的战士们,看到积极自救和互救的人们。那发自心底的人性关怀从未离我们远去,中华民族伟大的普世精神横贯始终。宏大的场景,细致入微的刻画,准确客观的表达令这组作品带给欣赏者巨大的震撼,引起强烈了共鸣,产生了无穷尽的力量。

陈恩泽的《穿越冰封的爱》也是对社会事件的描述,他所表现的是08年春中国南方地区普遭雪灾时政府进行赈灾救援时的场景,在厚厚的积雪中,运载物资的车队缓慢前行。作品最精彩之处在于“雪”的处理,车辆上的“雪”是通过远距离吹洒珍珠白釉营造的,而铁(或木)制路面上的“雪”则用氧化铝粉调和适量石头漆进行表现。

这些作品的出现都是对当前的社会事件的艺术记录,消除了罩在传统陶瓷雕塑上宗教信仰的神秘光环,而还之一真实的直接的叙事功能,是对人文精神和社会深层的思考,并且具有了纪念性意义。

3 个性风格的回归

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强调的是精神与语言的统一,追求的是形态与心灵和情感的契合,摆脱单纯的形式趣味和空间主题,表达与审美相对应的语言形式和了思想性连贯的系列。在此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发自内心、强调个性、注重内涵,从精神层面出发寻求艺术的自然与真实。

姚永康是不得不提到的一位,作为当代陶瓷雕塑的杰出人物。他的作品清新脱俗,随意自然,散发着孩童般的本真情感。《世纪娃》(图3)系列作品在形式上大胆以中国画白描的勾勒和写意的泼墨手法进行创作,并充分保留制作过程中的手工痕迹,体现了一种轻松与灵性,是具有鲜明文化内涵与现代情趣的新意作品。再如陈丽萍的《母子》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表现母与子贴面相依、血脉相连的浓浓亲情。作者把女性艺术家的独特感受融入其中尽展了母性纯实的爱子之情。这种新的艺术风格,是艺术家情感意志的对象化和物态化。

当代陶瓷雕塑在新时期的蓬勃发展促使了艺术大师的产生,而艺术大师的出现又相应地促进了当代陶瓷雕塑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在艺术大师那里,修养与技艺互为一体,个性风格完美回归,他们的作品剔除了功利性能,装点自然,烧造到位,是完全的内在精神的艺术外化。

4 泥味语言的抒发

大缸泥、匣钵土以及与瓷土混合的材质在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中的运用,使作品在视觉效果上耳目一新。先前,我们曾单一的要求泥土品质不断精细,直到混合材料的广泛实用才打破了这种观念。混合材料肌理对比强烈、颜色丰富、色泽自然、鲜明沉稳,更加贴近现代人的视觉审美标准。

泥条盘筑和泥片卷塑等手法的运用,不但突破了古往今来雕塑制品翻模复制捏塑的局限,还充分保留制作工艺过程中的泥味,使陶瓷雕塑更自由、更快捷。周国桢的陶瓷动物雕塑就常采用泥片卷塑手法,造型简洁夸张,个性张扬,具有古拙率真的艺术气息。《羚羊》(图4)就是一例。制作时将白色瓷泥放在麻布或毛巾上碾压,泥片就带上密密麻麻的布纹肌理,用这种泥片卷制羚羊的躯体便出现了毛茸茸的质感。黄色的陶制羚羊角上用竹刀做了横线纹处理,飘逸的胡须和翘起的尾巴也做了线刻修饰,更具灵动之气。作品通体没有施釉,尽可能地保留了肌理印痕,呈现出古朴宁静的气质。

在泥巴的翻卷、挤压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的自然龟裂的纹理,也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偶得的肌理效果使作品的造型形式新鲜独特,从而又提升了艺术的价值。借助某些工具(布皱纹、木条、松枝碎叶等)也可以在泥上留下的印痕,以此作为装饰能使作品达到人所不能为的一种效果。利用带花纱网在泥坯表面的按压,亦可快速产生刻花、剔花的效果。此外,亚光釉、珍珠釉、颜色釉以及点线面装饰的运用都大大丰富了陶瓷雕塑的表现力。

5 实用情趣的挖掘

实用性的存在是器物存在的关键。在景德镇陶瓷雕塑将纯观赏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时候,一些创作者开始独辟蹊径注重雕塑本身的艺术感与实用功能的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的富有情趣化的日常实用产品,美化了生活,提高了购买者的审美情趣。

诸如周彩云的这款眼镜架(图5)设计,就突显了趣味性观念在陶瓷雕塑实用器物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作品中,消费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者,而是能介入其中,通过亲自参与使产品发挥功能。作品取舍大胆,仅保留了鼻子和嘴巴的部分,简单而怪异。但当把眼镜架于其上,没有眼睛的“空”立刻被眼镜所营造的“满”所取代,顿生一种空灵生动之美,谁说眼镜一定要依附眼睛而存在呢?真实的实用功能与形态的趣味性精彩呈现,使人在嬉戏把玩之余品味到别样地情怀。

陶瓷首饰也是对陶瓷雕塑实用功能进行挖掘的典型之作,它小巧轻便,款式多样,受众面广。既传承了捏塑、刻、镂、画等多种工艺,又因工艺过程中的釉色和窑变等因素,被誉成是不可复制的工艺品。陶瓷首饰在满足当代人追求个性的心理需求的同时还创造了无以复加的审美感受。

就在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空前发展的同时,混乱的市场秩序也引发了诸多问题。由于利益的驱使,陶瓷产品抄袭、模仿现象时有存在,使原创者的权利遭到侵害。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规范市场秩序,陶瓷从业人员也要积极配合,在保护自己权益不受侵犯的同时,充分尊重他人的创作成果,全面提高行业道德水准,促进当代陶瓷雕塑市场的正常快速有序的发展。

6 结语

综上所述,继承了悠久历史的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在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散发着多元化的风格气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在其向前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有些许问题,但不会改变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在现代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领域内获得新生的事实。多元化的风格特征使得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摘要:景德镇陶瓷雕塑有其悠久的历史。当代的陶瓷雕塑作品题材更为广泛、内涵更为丰富、材料更加多样、手法更加多元,造型更加多变,不仅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还对社会事件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的风格特征,旨在促进景德镇的当代陶瓷雕塑以更加贴近现代人生活的品质在陶瓷艺术领域内获得新生。

关键词: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刘玉凤.陶瓷雕塑在公共环境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陶瓷,2007年第9期

[2]曹春生,陈丽萍.景德镇雕塑瓷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景辉,邓和清,刘海峰.陶瓷雕塑[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孟夏,王朝阳.论现代陶艺的审美意蕴[J].雕塑,2007年第02期

[5]张甘霖.索现代陶瓷艺术民族风格的拓荒者[J].雕塑,2006年第02期

[6]周彩云.从创作者的角度谈当代实用雕塑的趣味性设计[J].美与时代(中),2012年第04期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5

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之一 ——走访老年公寓 进行文艺演出

为响应共青团江西省委《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促进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深入开展201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7月13日下午,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大学生文化宣传服务团在科技艺术学院团委郑君洁老师的带领下赴景德镇市社会福利中心进行文艺演出,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福利中心负责人的大力支持。

虽然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但将近两小时的文艺演出在“明天会更好”的合唱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服务团成员们纷纷用热情的心,尽情地诠释着每个节目,其中包括庆祝建党90周年的民族舞“党旗更鲜艳”,老同志耳熟能详的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活力四射的现代舞“绽放”以及轻柔舒缓的小提琴独奏“城里的月光”。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并得到了福利院老人们的阵阵掌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不仅代表他们的心声更是对服务团全体成员和老师最好的回应。另外,本次活动也得到了景德镇市电视台的全程跟踪报道。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6

本届拍卖会现场十分火爆,场内场外竞拍者和观摩人员达700多人。拍卖会现场被挤得水泄不通,由于组织到位,来自全国各地陶瓷收藏家及爱好者有近500人参加了竞拍。现场拍卖气氛异常紧张激烈。一号藏品“珠山八友”之一的何许人一件仅7厘米的“粉彩雪景微书印泥盒”,从起拍价16万元一路追捧至28万元高价成交,可谓寸瓷寸金。“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粉彩渔翁图”瓷板画,拍出210万元的天价,成为本届拍卖会最大亮点。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4件藏品总成交额达350万元,其中粉彩“金地欢庆图”托盘成交金额为140万元。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的作品“粉彩琴高跨鲤图”也拍出了90万元的高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戴荣华的两件藏品也分别被拍出62万元和88万元的高价。大师作品独领风骚,这也以事实雄辨地证明景德镇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艺术界的领军地位。我市年轻一代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在拍卖会上也大多被收藏者拍得,说明景德镇陶艺后继有人。尤其值得关注是本届拍卖会上“文革”瓷艺备受藏家追捧,如艺术瓷厂的“粉彩能文能武”瓷瓶、“粉彩忠心图”瓷板、“粉彩愚公移山”瓷瓶分别被拍出24万元、14万元、36万元的高价。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7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艺术,民间组织,对策研究

一、社会民间组织概述

(一) 社会民间组织的类型

社会团体是指公民自愿组成, 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 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组织。

民办非企业单位,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基金会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 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 按《基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二) 民间组织的特点

1、非营利性。我们说的非营利性并不等于不营利, 民间组织进行营利活动所得的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不得在成员间分配。2, 民间性。民间组织不具有政府组织所拥有的行政权力, 对其服务对象也不具有强制性, 完全是出于自愿、兴趣和奉献。3, 自治性。民间组织在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依照章程独立开展活动, 不受任何个人和单位的不正当干涉。4, 双重性。民间组织既接受所在行业和部门的主管机关或者被授权的组织 (即业务主管单位) 又接受各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 (即登记管理机关) 的直接监督。

二、景德镇陶瓷艺术民间组织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 当前规模的描述

景德镇陶瓷艺术社会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各类博物馆 (院) 、美术馆、画院、名人纪念馆、收藏馆、艺术研究院 (所) , 以及科学研究事业方面的各类科研院 (所) 、研究中心等。

根据2011年中瓷网的资料, 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民间社会陶瓷艺术组织约一百多家左右, 参会人员约2000人, 几乎包括所有知名陶瓷艺术的名家。其中, 协会和学会类组织约20家, 各类研究中心和研究院大概50家, 不同的研究所和研究会约11家, 另外博物馆12家左右。这之中, 占据绝对地位的是各类研究机构, 它应该是属于民办非企业机构。他们中, 规模和级别稍高的数量占的比例约为20%, 规模较小的占60%。

(二) 当前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第一, 民间组织的弱小态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方面, 主要的民间组织仍然要依赖政府或企业强大的权力背景。另一方面, 市场和社会基层并没有对民间组织形成强有力的需求。

第二, 民间组织普遍存在功能紊乱和缺失的问题。有的常年不开展工作, 不组织活动, 如一些学会之类;有的“挂羊头卖狗肉”, 干着与组织名称和业务范围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更多的民间组织深受经费、人员等问题的困惑, 处在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

第三, 民间组织的社会公信力较弱。对内部, 其发展不能真正实现组织章程里的目标, 不能不断吸收新的成员的加入;对外部, 没有影响度和美誉度, 成为起走向全国的阻力。

第四, 民间组织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和法律约束平台。民间组织的发育成长尚未得到国家法律体系的足够保障约束。

三、景德镇陶瓷艺术民间组织的发展对策

(一) 处理好三个关系

民间组织是经济文化建设中新崛起的一种力量, 在未来社会进步和成长的过程中, 这些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1, 与政府和市场组织形成互动发展关系。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互相推动交流, 互相促进服务, 合理配置权力, 共赴陶瓷艺术的良性发展和社会进步。

2, 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放权形成互补发展关系。民间组织与政府组织相关功能的出让过程紧密配合, 形成事实上的功能“此消彼长”的互补发展关系。

3, 与社会和市场需求形成互惠发展关系。可以说, 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与民间组织的成长成正比关系, 有多大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就能够发展多大规模和数量的民间组织。

(二) 做好八项工作

在处理以上四种关系的同时, 要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 加强资格审查, 注重必要性、可能性和实践可操作性的统一。

民间组织的宗旨是创新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 突出优势, 做大做强;同时, 针对目前比较薄弱但面临机会的领域进行前期的借入, 培养中青年人才。

2, 分类指导, 日常监督, 执行年检制度。分类指导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可以按照综合和单项两个分类, 极力做大综合型的民间组织, 大力发展专业性极强的单项类民间组织。如猴门九仕就是一个极具专业的小社会团体, 但特色鲜明。

3, 严格执行“六一”工程, 即每个组织每年完成拍一部大型视频, 做一个展示, 搞一个赛事, 办一个论坛, 一次研讨会和承担一个研究课题或为企业研发一套产品。

视频和展示分别在虚拟和现实两个地带进行宣传陶瓷文化,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 取得超常的效应。赛事、论坛和研讨会可以加强和同类的或者边缘的艺术团体的交流,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民间组织要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 一是检验自身的水平, 同时也为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资金保障。

4, 成立作品评审委员会, 对开发部门的作品的经销进行鉴定, 确保作品质量和档次。经常参加慈善活动的拍卖, 建立良好的组织品牌形象。

陶瓷艺术品不管是古瓷器还是现代作品, 其作品的层次很多, 质量参差不齐, 各个民间组织有义务为消费者提供鉴赏方面的帮助和教育, 对自身的发展和整个陶瓷艺术的发展都有长期的利好, 可以培育一个健康的消费市场。

5, 加强和艺术名人的对接, 和企业的对接。社会民间团体不是个人的, 是社会的, 更应该是相关企业的, 要把研究成果到企业去转化, 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虽然各个社会团体的负责人都是一些领域的专家名人, 发起人也是他们。在注重品牌的当今社会, 名人本身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民间组织可以通过自己的负责人和其他艺术名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更好的发展自身规模和质量。同时, 要加强和企业的合作, 企业和市场存在信息的不对成现象, 特别是高端消费品的信息更闭塞, 这是可以通过一定知名度的民间组织去沟通, 从而实现商业交易。

6, 加强对组织内的财务的管理, 遵循非营利的基本原则, 做到公开和透明, 走可持续道路。

非营利不是不盈利, 如果不盈利, 民间组织就不能为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对外交流提供资金支持。只要做到财务公开, 服务社会, 收支平衡, 就可以了。

7, 争取国家上级社会组织对相应社会民间团体的对接和指导, 引入良性机制。

譬如, 2010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中国陶瓷文化研究发展中心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基地。

8, 拓展该组织和其他文化艺术分支的对接, 按照大艺术的理念来运作, 相互借鉴, 相互促进。

景德镇陶瓷之所以能延续千年的窑火, 是陶瓷艺术从业者不断学习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精华的结果。民间很多文化宝藏亟待挖掘, 陶瓷艺术和他们统筹兼顾, 兼容并蓄, 但不失陶瓷艺术的个性特征。

四小结

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推广, 各类陶瓷文化民间组织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能, 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民间组织是国家研究部门非常重要的补充,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大陶瓷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陶瓷艺术及工艺研究、陶瓷遗产的保护以及陶瓷的宣传策划等工作力度, 各类陶瓷艺术文化民间组织的成立, 除了发挥民间组织的一般职能, 将更细致、更专业地把以上工作做好外, 还应随着其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 在研究、弘扬陶瓷文化的进程中的作用愈加突出。

参考文献

[1]中瓷网:http://www.chinaciqi.com/[1]中瓷网:http://www.chinaciqi.com/

[2]温艳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与经济效应研究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2]温艳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与经济效应研究 (M)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8月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8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

引言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历史、文化的长空中,景德镇陶瓷艺术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景德镇因瓷而立,因瓷而存,因瓷而兴。陶瓷是景德镇的根,陶瓷文化是景德镇的灵魂。北京奥运会上,景德镇陶瓷艺术更是以她特有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魅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借北京奥运的东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拓展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历史渊源流长

景德镇制瓷历史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年。有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行于九域,施于外洋”。新平镇就是景德镇最早的名称,因座落在美丽的昌江之南,后易名昌南镇。中国的英文“CHINA”也就是“瓷器”的意思,而“CHINA”的英文发音源自“昌南”。说明在先前的外国人眼中、心中,中国最有名的是瓷器,中国就是瓷器,瓷器就是中国。据史书记载,古代东南亚、阿拉伯、非洲及欧洲人十分喜欢中国瓷器,特别是景德镇的瓷器,更说明了景德镇和景德镇瓷器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文化的巨大贡献。公元1405年开始,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了许多瓷器,当中就有大量的景德镇瓷器,从此,景德镇陶瓷由东非传入欧洲,使景德镇陶瓷名声大振,从而让景德镇陶瓷远销海外,扩大了景德镇陶瓷的声誉,也大大地推动了景德镇陶瓷的国际贸易,相关情况在《明史》和《星搓胜览》中都有记载。而且当时明代不少商人如李锦、潘秀、郭震等,将大量的瓷器运到海外销售。他们也常到景德镇采购陶瓷,然后派遣海船运到东南亚、阿拉伯、东非各地销售,景德镇陶瓷为当时政府的外交和贸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建立后,景德镇陶瓷经常代表中国文化在外交上使用。景德镇曾烧制过专供毛泽东主席使用的“毛泽东用瓷”,简称“7501瓷”、上海“APEC”用瓷。1951年,景德镇制作的“水浒故事瓷盘”被毛泽东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前苏联领袖斯大林,后为俄罗斯国家博物珍藏。1970年,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将景德镇的青花文具作为礼品赠给日本皇太子和日本首相福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以景德镇的青花餐具赠与尼克松。2002年,中共总书记江泽民访美时,将景德镇的釉中彩“吉祥如意”餐具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总统布什。

2 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展示

2.1 景德镇陶瓷艺术在“祥云小屋”为全世界人讲述“中国故事”

在北京奥组委、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故事”的文化展示活动中,江西省的“祥云小屋”前是一条由上百年的明、清两代的官窑旧瓷残片铺就而成的小道,走在上面就仿佛在翻阅景德镇的制瓷史。踏进小屋,就更能感受到深厚的景德镇陶瓷艺术气息。在小屋的一角(如图1)是一座瓷窑址,瓷器、瓷残片,旧窑砖、拉坯车和传统的拉坯制瓷向观众讲述着一个个原汁原味、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故事”,仿佛使人们置身在古代景德镇瓷器的烧制现场,正感受着古时候景德镇瓷工的生活。北京奥运将景德镇隆重推介给了世界,景德镇陶瓷艺术也必将传承古代优秀文化,弘扬陶瓷艺术,给世界一个更为精彩的明天。

2.2 青花元素的应用

始于唐宋的青花瓷,蓝白相映,晶莹明快,怡然成趣,是景德镇瓷工的一个伟大创造,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一直备受陶瓷爱好者的青睐。“青花”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代表,在北京奥运上有大量的运用,如图2的奥运礼仪服中的青花元素系列;图3奥运支线北土城站具有“青花瓷”特色的出入口;青花元素的电话亭等等成为北京奥运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使得青花元素的运用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不仅向人们展示了美,还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古代的精巧工艺文化。青花元素在奥运会上的运用,已经引起世人对青花元素的进一步关注和了解,而以青花装饰为长的景德镇陶瓷艺术更始终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全世界人民通过北京奥运青花的展示,看到了“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的美不胜收之景,感受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景德镇陶瓷艺术已迈着大步走向世界。

2.3 北京2008年奥运会陶瓷纪念电话卡

中国网通、景德镇和北京奥组委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联合推出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陶瓷纪念电话卡”。瓷质电话卡以福娃为主饰,副饰则为景德镇传统装饰图案,分别是懾龙瑞草纹、唐草牡丹纹、蔓草紫荆纹、鸾凤戏牡纹、枝秋菊纹等,一经问世就在陶瓷艺术界、收藏界、及媒体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景德镇陶瓷的“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艺术特点早在宋末元初时就已经形成,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材料的塑性、密度都有很大的提高。此次是首次采用陶瓷制作电话卡,在明代吴昊十九“壶工窑”利制薄胎瓷的工艺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现代成型工艺技术小型平板成型技法,加上运用科学试验法经过多次试验优选出的配方做出的原料作为保证,使成瓷电话卡不仅厚度仅有0.25mm,轻薄如纸,而且颜色光洁如玉。“北京2008年奥运会陶瓷纪念电话卡”不仅体现了景德镇传统制瓷的深厚底蕴,同时也汲取了现代奥运的精神内涵,将科技奥运精神融入到景德镇传统制瓷文化中,高科技与传统技艺完美糅合,展现了景德镇现代陶瓷艺术的高科技水平。

3 景德镇陶瓷艺术借奥运影响力促发展

为北京奥运会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设计并制作的七十三款陶瓷作品成为奥运特许商品,每款作品的创意和设计都非常新颖,每一件瓷器都充满了奥运元素,在充分展现中国独特的奥运文化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此次运动造型雕塑共设计了29款,这是世界上首次如此全面的用陶瓷之美来展现运动之美,也是景德镇陶瓷艺术献给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份独特礼物。如图4“网球”雕塑就是网球优美接、扣杀动作与白如玉瓷的美妙结合,瓷质美更体现了运动员们的绝妙风采。在另一款设计如图5“圆梦”的陶瓷花瓶,用10朵盛开的牡丹蕴涵了中国人民决心要把第29届奥运会办得十全十美、圆满成功的美好愿望。在景德镇制作的这些陶瓷奥运特许商品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百年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融合,以其独特的造型、款式及丰富的内涵深受大家的喜爱,充分地向世界人民展现了现代景德镇陶瓷艺术的魅力,也展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的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

北京奥运会让千年瓷都景德镇全面展示了精美绝伦的陶瓷艺术,宣扬了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让陶瓷这一中国古老文明在奥运盛会上焕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但奥运会毕竟是一个赛事,总会曲终人散,奥运牌不可能永远地打下去。景德镇陶瓷艺术只有以此为起点和契机,不断提升品质,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跻身世界舞台。

为进一步扩大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知名度,让优秀的传统民族工业续写辉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特意挑选了奥运藏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于2009年5月2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向人民大会堂捐赠奥运藏瓷仪式”,并展出此次捐赠的藏瓷,包括“世纪华彩—金壁丹霞”一组三件瓷瓶、“中华圆梦”瓷瓶、“京华盛会”一组三件瓷瓶、“中国瓷—百家欢”208件餐具、29款奥运运动项目陶瓷摆件等。此次捐赠的奥运藏瓷有着极高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奥运藏瓷的捐赠是景德镇人民的美好心愿和托付,希望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永续,景德镇人民在为民族盛事增添光彩的同时,也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珍贵的一笔,并借奥运影响力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

北京奥运会后,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影响力及地位越发显现。联合国教科文2009年5月组织举办的文化月活动,其中两项活动由中国主办,而之一就是“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展”。

展期为五天的“中国景德镇陶瓷艺术作品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展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出席了展览揭幕式,对凸现景德镇风格,充分展示中国文化成果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加赞赏。这次展览更令许多对景德镇陶瓷艺术慕名已久的法国陶瓷艺术爱好者欣喜不已,一件件别具东方韵味的艺术品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4 结语

墨西哥奥委会主席费利佩·穆尼奥斯说:“奥运会前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但通过奥运会人们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中国不仅是一个东方古国,更是一个现代化大国,有兴趣近距离感受中国魅力的人将越来越多。”北京奥运落下了帷幕,但北京奥运的辉煌已永远镶刻在奥运史上,悠久和灿烂的景德镇陶瓷艺术也将同北京奥运一起铭刻在世界人民的心中。凝聚着历代景德镇陶瓷人的劳动和智慧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北京奥运上的出色表现告诉我们,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发扬其优秀的传统技法,又不墨守成规,而敢于创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将北京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精神融入景德镇陶瓷艺术中,尽情地展示景德镇陶瓷艺术她那神奇的魅力,弘扬陶瓷文化,重振瓷都雄风,再创瓷都辉煌。

参考文献

[1]叶朗,朱良志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周荣林.千年瓷韵: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3]胡春雷.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位[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33-735

景德镇陶瓷艺术 篇9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最初源于汉世, 陶瓷艺术教育与陶瓷的生产是密不可分的, 从某个意义上来说, 景德镇陶瓷艺术教育也应是在汉世。从生产陶瓷到今天, 可以说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经历了4个时期, 即古代的家族式教育;师徒传承教育;启蒙学校教育;现在的学院教育。

一、古代的家族式教育

家族式教育模式是:以血缘关系为中心的家庭式教育, 通俗的说法叫做“子承父业”。这种教育模式传承的是我国最为古老的手工艺技术。其原因在于, 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对工匠的要求, 即“匠户”制度, 其内容是:世代沿袭“凡执技以事上者, 祝、史、谢、御、医、卜用百工。不贰事, 不移官”。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他们的后代必须和他们一样从事着同一种行业, 这样以来, 就使得家族成员一出生, 其职业就已经决定了, 属于是对技术的一种刻板印象, 时刻影响着他们个人的生活、自由等。这种家族式教育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技术在通过世代人的努力不断地提升, 甚至会出现陶瓷技艺相当出色的任务。相反, 这种教育模式的继承人一般都是硬性要求的, 很大程度上技术的发展和传承都不能够依照自己的喜好来发展, 从这个角度说, 陶瓷行业的家庭教育模式在传承的过程中属于一种负担, 不利于真正陶瓷艺术创新的发展。同时, 家族式教育模式过程中, 对于这个家族来说, 技术是延续、维持他们生存的“命根”, 这也就使得技术的保密性成为整个家族的主要任务。这个时期就就出现了很多诸如传男不传女, 传媳不传女的说法, 这样以来, 如果这个继承人不愿意继承或者是缺乏陶瓷的兴趣和爱好, 那么这个家族的技术就会面临消失,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陶瓷业发展的空间和速度。

二、师徒传承教育模式

随着中国陶瓷业的发展、规模的壮大, 在清代, 陶瓷业在我国经济中很快达到了兴盛时期, 传统的家族式教育已经不能也不适应陶瓷贸易的发展需求。“师徒传承”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在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 “师徒传承”教育模式扩大了陶瓷艺术的教育范畴, 是整个陶瓷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教育、传承方式。与家族式教育模式相比, 师徒之间没有有了血缘关系, 徒弟学成之后, 出现了很多自立门户的, 这样以来, 陶瓷业中就逐渐出现了竞争, 这种竞争关系的出现不仅仅反映了陶瓷技术的传承, 更促使了陶瓷技术的发展。如:清代时期, 景德镇的瓷业转为行帮探制, 以乡族专擅来扩大瓷业资本、用工人说等等, 并开始收学徒, 规定:学徒期为3年, 只提供食宿, 其中, 第一年做家庭杂役;第二年开始学手艺;第三年, 期满之后, 为师父无偿劳动两年, 之后, 由行会帮头作证, 可以转雇东家。学徒期间, 徒弟的工值一般都是由师傅做主来进行分配。在这个时期, 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特点是对外控制盐, 对内部不严, 使得当时的陶瓷市场出现垄断性强且又松动的现象, 这样以来, 就使得景德镇的陶瓷技术被大量的外籍工匠所控制, 维持了技术的稳定性, 同样也使得几百年来, 陶瓷技术教育得以继承和提升, 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也是景德镇陶瓷技术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启蒙学校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 在19世纪时, 我国新兴资产阶级开展了“百日维新”运动, 试图改变传统的清朝封建思想、专制等等。虽然维新运动持续时间较短, 但是其提倡的废科举、办学校深深影响了陶瓷艺术教育的发展。尤其, 西方陶瓷开始流入中国市场, 使得中国的一些陶瓷业的人士, 逐渐认识到中国陶瓷想要发展, 就必须与西方的陶瓷竞争, 抢夺市场, 这样就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的陶瓷专业人员, 而景德镇学院陶瓷艺术教育事业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发展的。

据中国瓷器书籍记载:我国筹办陶业学堂的动议始于l9世纪末的江西。光绪二十二年 (1896) 二月十五日, 张之洞上书光绪皇帝《江西绅商请办小火轮、瓷器, 及蚕桑学堂折》, 第一次提及办陶业专门学堂。真正意义上对景德镇陶瓷学堂启蒙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是1945年, 由省政府批准, 学校定址景德镇, 并与浮梁县立初级陶瓷职业学校合并, 校名改为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 委汪播为校长, 设陶瓷科初、高二级, 分成瓷、饰瓷专业, 实行“三三学制”。1946年, 经省政府批准, 学校在办职业班的同时, 又办陶瓷工程专科班, 二年制的招收高中毕业生, 五年制的招收初中毕业生, 接着办五年制陶瓷美术专科班。1948年5月, 经教育部批准, 单独设立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 职业学校为附属办理。这个事情属于是学校教育的启蒙时期, 在教育体制上还不甚完善, 却对陶瓷艺术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作用。

四、现在的学院教育模式

解放后,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景德镇的陶瓷职业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 其无论是在教学体制、形式, 还是专业设置与内容、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方面等等都体现了专业化、科学化。同时, 景德镇职业教育结合文化知识以及技术含量的不同, 将教育划分为三个等级, 即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小学基础为起点的是初等职业教育, 初中基础起点的是中等教育, 高中起点的是高等教育。可以说, 其陶瓷艺术教育机构已经较为完善。

在20世纪90年代时候,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出现了诸多的陶瓷教育学校, 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景德镇市陶瓷职业中专、景德镇市技工学校陶瓷专业班、普通中学的陶瓷职业班、陶瓷职大的中专班、职业高中班。其高等教育也有所发展, 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使得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尤其景德镇陶瓷学院办有大专班和本科班, 设有陶瓷美术、陶瓷工程、陶瓷机械等4个系9个专业, 成为国内目前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教育学校。在1982年国务院批准该校为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等院校, 同时从陶瓷美术系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成为培养我国陶瓷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基地。2009年获得陶瓷材料专业博士点, 培养我国陶瓷材料专业博士研究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景德镇艺术教育的发展。同时, 也带动了其他杂志业、研究机构对陶瓷业的关注, 如:中国轻工总会陶瓷研究所, 江西省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 景德镇陶瓷馆,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景德镇陶瓷》杂志社, 《中国陶瓷》杂志社等, 社会上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陶瓷培训班, 网上教育、远程教育等等, 推动了陶瓷艺术教育发展的最大化。

总之,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教育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陶瓷产业发展形式的转变而不断变化的。其发展的四个阶段, 不仅仅是对陶瓷技术的传承和发展, 更是我国经济事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轨迹, 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摘要:陶瓷业作为我国古老的传统行业之一, 到了近代, 受西方陶瓷技术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印象, 使得我国陶瓷业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不断探究新的陶瓷工艺发展新道路, 与其息息相关的陶瓷艺术教育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艺术,教育,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西省轻工业厅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中国的瓷器[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63.

[2]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史编纂委员会.景德镇陶瓷学院校史.1998.

[3]刘雅丽.浅析陶瓷艺术教育[J].景德镇陶瓷, 2010 (2) .

浅谈景德镇陶瓷绘画的纯艺术性 篇10

一、釉下青花瓷画的纯艺术表现

青花瓷是我国陶瓷艺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品种,其最早起源于唐朝,发展到元代慢慢成熟,明清时期就发展到了巅峰。青花瓷对于陶瓷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到了清朝中期后因为社会环境、粉彩的冲击等诸多原因, 青花瓷的发展慢慢走下坡路,但是在这段时期也不乏一些出色的陶瓷艺术家,比如,王步就是典型代表,王步的青花艺术在建国后基本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运笔流畅自如,画意浑厚,整体的画风醇雅、简洁、清新,真正的可谓形神兼具。王步对于青花瓷画艺术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当今很多青花瓷画艺术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下面就王步的青花瓷画探讨了其纯艺术表现。

(一)王步青花瓷画的纯艺术表现分析

王步的青花构图非常巧妙,画意生动,笔意比较简练,水色也比较莹澈,在其青花绘画上应用了国画泼墨手法,创造了一种新的“大写意技法”,因此在景德镇被授予“青花大王”的美名。王步从小非常喜欢绘画,九岁的时候就和许友生学艺,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受王琦等人的深刻影响,王步慢慢开始接触学习中国画,尝试将人物、花鸟以及山水等采用兼工带写的手法表现出来,而且用草书来题记。经过王步长时间的不断努力和钻研,不管是运用材料、绘画技巧方面,还是艺术风格、创作题材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的个性特征。比如,王步创作的乡土田园风格的作品,通常会选择八哥、葡萄、鲶鱼、白菜、牵牛花等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事物。在表现技法方面,王步的技法简练而有力,变化性比较强,不拖沓,干净利落,显得生动、自然、逼真。同时,王步也非常擅长观察生活,很多创作材料都是源自生活。王步的分水、用笔很好地体现了自己对于文人大写意花鸟画的理解。受近现代文人大写意花鸟画用笔用墨的深刻影响,王步不仅采用了传统骨法用笔,同时也非常追求墨分五色那种浑厚滋润的感觉。为此,他掌握了“锥划沙”“折钗股”等传统青花用笔的双勾法,同时也很好地发扬了传统青花分水划线法的优势。王步也独自创造了没骨法,也就是先分水后勾线,这种方法可以做到料水莹润,而且笔线也非常清爽。另外,王步还独自创造了“淌水法”这种新的表现手法,这种技法可以达到纯朴、自然的艺术效果,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工艺技法以及艺术家的修养和艺术功底都有较高的要求。王步不仅精心研究了表现技法,对于表现工艺以及材料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打破了传统的以白釉为底色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白中泛青的釉色作为面釉,这样正好和蓝中稍微泛黑的青花钴料匹配,这样创作的作品并没有浮华的感觉,整个作品显得沉稳又大气。青花料的发色青翠而又沉静,往往给人一种典雅、庄重的感觉。从王步的作品来看,工艺技法以及艺术修养都可以和文人画差不多,青花艺术表现语言和中国水墨画的墨基本不分上下,青花瓷画也不仅仅只是展现其材质美、工艺美,更重要的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当代青花瓷画的纯艺术表现

随着水墨国画的不断发展,当代青花瓷画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当代青花人物画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青花工笔人物技法,同时也不断应用了没骨法、写意法等创新手法,也将西方写实的表现手法融合进来了,显得非常生动、传神。 当代青花人物画中的典型代表是“陆氏童”,这种艺术形象举止文雅、端庄大气、自然天成、灵巧脱俗、稚拙可爱,可以给人无限的想象,让人瞬间忘记那些世俗琐事,洗礼人的心灵,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自娱适兴的怡情功能。“陆氏童”完美地结合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以及现代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因为儿童象征着纯真朴实、无忧无虑,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出来,也表现了道家真诚无伪的真性情,显得平淡又自然。“陆氏童”的形象集合了现代美、古典美于一体,也是内在美、外在美的高度统一。青花不仅可以表现出千姿百态的人物,也可以描绘自然风景、祖国的大好河山,现代青花的山水技法在不断创新、进步,不仅很好地传承了传统的精巧工艺,同时也融入了油画技法、国画技法等。另外,现代青花的花鸟图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构图模式,广泛应用了很多夸张、创新、变形等手法,也选择了很多新颖的题材,对于作品思想以及情感的表达也非常注重。

总而言之,当前青花瓷艺术家追求醇厚、质朴的品质,采用了很多创新的表现技法,也有很多个性化的艺术符号,更加强调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怀以及内心想法。

二、高温颜色釉的纯艺术表现

以往传统高温颜色釉虽然多种多样,然而色釉制作者通常都是采用单色釉进行装饰,陶瓷器皿制品也是单色釉,基本上很少会在一件器皿上应用两种以上的色釉。新中国成立后, 以潘文复为代表的一些艺术家研发了高温颜色釉,首次尝试选择高温颜色釉作为颜料来创作, 这样不仅大大丰富了陶瓷绘画表现形式,同时也提高了其档次以及艺术品位。随着高温色釉绘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也产生了很多高端品位作品。就以潘文复为例,他充分掌握了每一种色釉的发色原理及其烧成规律,创造了很多具有较高艺术效果的作品,生动自然、意境恬淡。比如,他创作的《色釉犁花黄》梅瓶,主要选用了几种性能相对稳定的釉色,整个画面中的鸟儿千姿百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鸟语花香的情境。

现代高温颜色釉瓷画经过艺术家以及科学技术人员的共同研究实验,科学地揭示了各种釉料的内在呈色规律,这使得民间艺术的实践经验更加理性,使偶然变成了一种必然,感性变成了理性,现代工艺技术以及艺术表达更加完善、合理、科学。特别是由于改进了新窑炉的结构以及烧成技术,并且应用了新的原燃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色釉的质量,大大拓宽了其烧成范围,使得其呈色更加规律、稳定。由于工艺技术的创新,使高温颜色釉瓷上绘画的纯艺术性特征更加突出。由于高温颜色釉的色彩丰富,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以及天然的艺术效果, 吸引了大批的画家,他们有机融合了自己的艺术个性以及工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陶瓷艺术的档次以及品位,为现代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三、结语

上一篇:管理知识型员工的奥秘下一篇:国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