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音乐教育

2024-08-04

普及音乐教育(精选十篇)

普及音乐教育 篇1

一、基层群众对乐理知识的生疏, 导致辅导的效率低下

作为文化馆辅导老师, 下乡为基层群众提供文艺辅导是我们的职责, 在朝阳县28 个乡镇中, 群众自办艺术团体达二十余个, 多数对乐理知识知之甚少。近年来, 朝阳县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大地放歌”为品牌积极的开展起来, 可在辅导过程中, 群众对乐理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歌曲、戏曲唱腔学习领悟较慢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辅导进程, 同时, 也延误了演出的时间, 造成了各乡镇演出时间的冲突。以朝阳县古山子镇的“康怡大妈”演出队为例, 在辅导她们学唱的过程中, 这些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的大妈们, 没有一个识谱, 就连简单的乐理知识也不了解。所以, 在基层的文化群众中普及音乐教育, 让基层的文艺群众懂一些乐理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这也是我们这些群众文化辅导者应该重视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平时的辅导中注重对辅导对象增加一些音乐教育方面的知识, 那么, 在未来演出的实践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人才的匮乏, 制约了以音乐为依托的多种艺术发展

音乐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是结合实际, 立足文化素质、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素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的艺术培养, 最终打造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较强的, 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且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艺术活动策划能力、舞台表演能力等多方面的应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但就目前而言, 具备这样条件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在群众文化辅导领域少之又少。我们朝阳县文化馆文艺辅导部, 目前有辅导员八名, 担负着全县28 个乡镇三百多个行政村近千名群众的文艺辅导任务, 每年下乡辅导调研达二百余人次, 行程千余公里。由于辅导人员的缺乏, 导致我们的辅导质量不高, 群众的艺术水准必然受到影响, 严重制约了以音乐为依托的如戏曲、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发展。

三、以教学辅导实践谈音乐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众所周知, 音乐对人的素质影响是极深远的, 培养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音乐既是手段, 也是目的。纵观古今中外, 在艺术教育领域, 无数的事例证明, 音乐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和人的灵魂启迪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今, 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的普及给了音乐教育事业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传播条件。朝阳县是个农业大县, 28 个乡镇的学生都处在偏远农村, 由于受客观环境限制, 他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 严重欠缺的音乐素质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成才都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 建立艺术培训基地, 让学生在艺术的熏陶下学习文化知识势在必行。为此, 我们文化馆为了普及音乐教育, 通过积极争取资金, 在部分基层的学校建立起了艺术培训基地, 在课余时间免费为学生进行声乐、器乐、戏曲等艺术方面的培训, 让学生们在音乐的欣赏和陶醉中, 渐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然后, 开始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多利用网络空间歌曲传播速度快、音乐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 让学生们在娱乐当中接受音乐教育。对教学过程中一些抽象的音乐知识, 如:识谱教学, 则采用与器乐相结合的方式, 让学生们借助简便易学的葫芦丝、电子琴等器乐工具的辅助来理解简谱和五线谱等乐理知识。此外, 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我们还使用一些音乐律动的舞蹈和手语操等艺术形式, 这有助于学生们对音乐节奏的接收与训练, 让音乐节奏配合拍手、跺脚、抖肩等舞蹈语言辅助练习, 将枯燥的教学变为丰富的实践, 让学生们很自然的在游戏玩乐中掌握了音乐知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这就是所谓的“寓教于乐”。此外, 还针对不同意境的歌曲, 培养学生的品德意识, 如:学唱励志的歌曲, 让学生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学唱爱国爱家的歌曲, 让学生树立博爱的情怀;学唱军旅歌曲, 让学生树立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思想等等, 这种音乐教育的普及, 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让音乐的大门在所教授的学生们中间开启, 让音乐教育促进学生们的智能开发、品行培养, 让学生们在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逐步养成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纯洁优雅的风格, 使学生们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品格得到了升华, 让更多爱好音乐的人因音乐教育而受益。

摘要: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服务大众, 但大多爱好音乐的人对乐理知识知之甚少, 仅限于模仿学唱。普及音乐教育, 让爱好者有自己的“音乐工具”, 从而丰富人们的美好生活。

教育普及程度 篇2

(基础教育部分)

(1)教育普及程度

第三大项1、2014年南票区共有小学学生13738人,毛入学率100%,巩固率100%,辍学率0%;初中学生5690人,毛入学率100%,巩固率100 %,辍学率0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

(2)教育公平推进情况 第三大项2、2010年以来建立了由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教师、学校领导、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关爱困难学生志愿者与困难学生结帮扶对子460个。

为了保证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都能够收到良好的教育,南票区教育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大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力度,各学校制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学生档案,教育局在经费安排和资金调拨上对这类 1 学校给与倾斜。

由于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南票区又下发了《关于完善和补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相关信息的通知》。要求各校要准确、实事求是地对信息进行采集,开展在校学生信息的摸排工作,将完善和补充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相关信息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不得因此盗用公用经费,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区教育局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住情况和辖区内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情况,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公办学校入学,指导和督促学校认真做好接收就读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在划定范围内公办学校不能满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要求的,应按相对就近和方便的原则在相邻学校安排就读。

第三大项

3、为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扎实推进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全区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根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2011年3月,我区将交通闭塞,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资源匮乏的黄土坎乡初级 2 中学、沙锅屯乡初级中学和三家子初级中学整合为南票区联合中学。这一举措使农村的孩子同城镇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全区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为了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票区教育局以邱皮沟小学、高桥中学、联合中学龙头学校建设为重点,以硬件整合为基础,以软件提升为关键,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做好校长、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校际间交流工作,努力探索学区化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缩小乃至消除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使农村学校也能享受城镇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师资、办学条件、生均公用经费等均衡配置的力度,从2010年起,我区就启动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截至2013年我区25所学校(中学9所、中心小学13所、一贯制学校3所)陆续地通过省、市标准化学校验收。按照上级有关部门工作部署,2014年我区申报的辛甸小学、山嘴小学、北边小学、孟屯小学、富龙山小学、虹东小学、金星屯小学、新庄子小学8所农村村小也顺利地通过了验收检查。我区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第三大项4、3 我区教育资源相对平衡,择校的现象基本不存在。我们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囗招生,规范招生管理。根据居民居住状况,合理划分学区,并按学区划分进行招生,学生免试入学,实现行政了区域内划片招生范围全覆盖,保证了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就近入学。

第三大项

5、为贯彻落实《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通知》精神,南票区教育局加大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为推动和促进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办学行为和教育教学秩序的进一步规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了大量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

2、规范分班行为。为了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本学期我区中小学新生均实行阳光分班,尤其是九龙中学、实验中学无一人搞特殊化,杜绝了走人情、拉关系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

(3)教育质量提高情况 第三大项

6、教育局每学期要求学校进行教育质量监测,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向上发展,以 4 优秀率和及格率作为学校学业水平评测数据,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作为评价学生发展的依据。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区教育局制定了《南票区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工作方案》。要求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规定课程。教育局每学期初对所管辖学校课表逐一进行检查,并不定期对照课表进行抽查。同时要求学校配齐体音美学科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要设专业、专职的体音美教师。

第十大项

2、从2009年开始南票区率先尝试课程改革,以“实验班”为试点,经过几年的探索与研究,摸索出了“三三六”“五步三查”等多种教学模式。邱皮沟小学、实验小学、九龙小学、联合学、高桥中学等多家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课改先进学校。到2012年南票区拥有了课改名师俱乐部博客、会员博客、学校博客、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的教育博客群,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的研讨氛围。多次召开中小学“课程改革现场会”,推动课改向更高更远发展。

加强教材建设,鼓励学校开发多形式、多方面校本教材,区教育局每学年对校本教材进行评比,对优秀校本教材进行表彰。

第十大项

3、为了让学生公平享受现有教育资源,解决新生入学择班、择师的问题,各学校推行 “阳光分班”方案。这种分班方式“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这种模式所带来的客观现实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主动学习,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分层教学是最有效地教学方式之一。目前我区所有学校都已实行分层次教学模式。

第十大项

5、从2010年开始我区共有4000余名学生到葫芦山庄教育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九龙小学、高桥小学、高桥中学等近5000人到敬老院、社区等地参加爱老、敬老活动;九龙中学、联合中学等学校组织学生当义务向导员;兴达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生利用假期到下五家子惨案遗址当义务讲解员。

第十一大项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择校、择班问题,南票区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招生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目前所有中学实现初中免试入学,初中阶段入学率达到100%。按学区对口招生,实行由教育局、学校、家长联合参与的阳光分班政策。

第二十大项

从2009年以来南票区承担了省级“高效课堂的探索”研究课题,经过实践检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上又有了很大的提高。2013、2014年我区的邱皮沟小学、高桥中学、实验小学、联合中学4所学校被评为省级课改示范校。

南票区教育局

精品屋出租

现有商贸城二楼21

联系电话:

***

普及小学教育 篇3

尽管该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该行动的进展是不均衡的。世界上的穷困人口绝大多数仍然集中于某些地区。2011年,60%的世界上最贫困的10亿人口仅分布于5个国家。太多的妇女在怀孕或分娩期间罹患并发症导致死亡。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种族等因素,妇女往往无法从该行动中获益,她们处于社会经济阶层的最底端。

达成千年发展目标的经验和证据表明,我们清楚应该做些什么。但是,未来的进展仍需要坚定不移的政治意愿和集体性的、长期的努力。我们需要在根本问题上下功夫,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整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举措。2015后教育发展议程包括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目标,力求反映出我们一路走来的经验教训,以及我们取得的成功,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坚定地创造一个更繁荣、可持续、公平的世界。

反思千年发展目标,展望2015后全球教育议程,毫无疑问,我们将承担共同的责任——杜绝贫困,帮扶落后,创造一个所有人都能获得尊严的世界。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一、关键事实

发展中地区的小学净入学率在2015年已经达到91%,比2000年的83%有所增长;世界范围内的失学的适龄儿童人数减少了近一半,2015年这一数字约为5700万人,比2000年减少了1亿人。自千年发展目标实施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进展情况最为突出——该地区在2000-2015年的净入学率增加了20%,而在1990-2000年,这一比率仅为8%;1990-2012年,该地区的小学入学人数增加了2倍,从6200万增长到1.49亿。在发展中地区,最贫穷家庭儿童的失学率是最富裕家庭儿童的4倍;1990-2015年,全球范围内的15~24岁的青年的识字率已经从83%升至91%,这一指标的性别差距也在缩小。

二、2000年以来,世界各国在小学入学率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自1990年,特别是2000年千年发展目标开始实施以来,世界各国在提高小学入学率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然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很多适龄儿童无法上学,更不要说完成小学学业。

自1990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小学入学率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1990-2000年,发展中地区的入学率仅从80%提高到83%。2000年之后,小学入学率增长速度加快,净入学率在2007年达到90%。2007年后,进展停滞不前,小学入学率并没有显著增加。根据2007-2012年的趋势推断,2015年将有10%的小学适龄儿童失学。

97%作为临界值被广泛用于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达到儿童普遍入学水平。基于此临界值,在东亚和北非地区,小学入学率现已初步达到标准。我们的目标是让除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以外的地区都接近这个标准。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面临严峻的挑战,其中包括小学适龄儿童数量的快速增长、高度贫困、武装冲突,以及其他紧急情况。然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小学入学率在所有发展中地区取得了最大进展,其入学率由1990年的52%快速上升至2012年的78%。这个时期,该地区入学人数从6200万增加到1.49亿(见表1)。

三、自2000年以来,

失学儿童数量减少了近一半

尽管无法在2015年前实现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但自1990年以来,全球失学儿童人数大幅下降的事实不容忽视——从2000年的1亿人下降为现在的5700万人。其中,3300万名失学儿童处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55%为女童。

据2012年的估测,全球范围内,43%的失学儿童将会面临永久性失学,且地方性差距非常大。在南亚地区,估计有57%的失学儿童将会永久性失学,而该比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也高达50%。面临永久性失学威胁的儿童的性别差距非常大——男童为37%,女童为48%。另外,男童有可能会更早离校。

在受战争冲突影响的国家,失学儿童的比率由1999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36%。这种令人焦虑的趋势在北非地区(从28%上升至49%)和南亚地区(从21%上升至42%)尤为明显。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估测数据并没有反映出近期爆发的冲突的影响。例如,西亚地区叙利亚的持续冲突已经对当地小学教育产生了破坏性影响。叙利亚教育部发布的数据表明,2013学年底,一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生入学率已经下降了34%。在黎巴嫩,6~14岁的叙利亚难民儿童入学率仅为12%。

四、小学入学率仍存在巨大差距,

最贫困和最弱势的儿童面临最大困难

家庭经济状况仍然是影响儿童能否入学的决定因素。例如,2008-2012年,63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数据表明,来自最贫困家庭的儿童失学率约为来自最富裕家庭儿童的4倍。具体来说,最贫困的1/5的人口之中有21.9%的儿童失学,而最富有的1/5人口的这一比率为5.5%。

2008-201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差距在世界各国仍然存在。在平均失学率方面,农村地区(16%)是城市地区(8%)的2倍。然而,一些国家在弱势儿童招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最近的调查表明,2001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农村贫困家庭中仅有40%的女童能够上学,但是,2013年,这一数据上升至70%。

残障是影响儿童接受教育的另一大障碍。例如,在印度,1/3以上的6~13岁残障儿童处于失学状态。如今,印度已经在教育包容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如通过《教育权法》(Right to Education Act),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培训提供经费等。

五、中低收入国家的小学教育

已惠及更多儿童

调查显示,中低收入国家14~16岁完成小学学业的青少年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的70%增长到2008年的81%。然而,这意味着仍有1/6的青少年(接近1亿人)并没有完成小学学业(见图1)。

同样令人担心的是,完成小学学业的来自贫困与富裕家庭的儿童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2007-2013年来自73个发展中国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没有完成小学教育的青少年中,来自最贫困家庭的青少年是来自最富裕家庭的青少年的5倍以上。具体来讲,最贫困的1/5的人口中有34.4%的青少年没有完成小学教育,而最富裕的1/5人口的这一比率仅为6.5%。

六、1990年以来,

青年识字率的性别差异缩小,

更多青年人掌握了读写技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年和成人扫盲方面的进展缓慢但稳定,性别差距正在缩小。全球15~24岁青年的识字率从1990年的83%增长到2010年的89%。这一进步主要得益于提高年轻一代的中小学出勤率。

根据趋势预测,到2015年底,91%的青年能够掌握读写技能,其中包括93%的青年男性和90%的青年女性。虽然比2010年青年文盲数量减少了2200万,但世界上将仍有1.03亿青年文盲。

北非和南亚地区的青年识字率得到极大提升,尤其体现在青年女性方面。在过去的20年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也实现了青年识字率的大幅提升。然而,该地区青年男女掌握读写技能的比例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偏低(见图2)。

七、在2015后发展议程中

需要优先考虑的教育工作

尽管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在过去的15年间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完成这项任务仍需要与普及中等教育同等重视。从千年发展目标的实施中汲取教训,我们应该为处于战争环境中的儿童、城市贫民窟的儿童等特殊群体制定专门的规划——特别是女童、少数民族地区和游牧区的儿童、童工、残障儿童。同时,在教育质量提升方面进行投资和保证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也非常重要。

教育进展的停滞不前已经对失学的青少年和儿童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2015年后,我们要反思和解决世界上某些地区青年识字率进展有限的根本问题,也有必要探索新的方法来直接评估儿童是否获得了21世纪所必需技能的培训,以及是否真正掌握了这些技能。

刍议古筝教育的普及 篇4

一、优质的师资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这话一点不错。”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自身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水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古筝教师, 要具备以下素质:1.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民族音乐, 热爱古筝这古老的乐器。2.要不断学习, 提高技能。由于近些年学习古筝者众多, 对古筝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在古筝的演奏技法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从单手弹奏到双手弹奏, 从摇指的出现到快速指序的应用, 使古筝这古老的乐器具有了时代的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顺应教学需求。3.丰富鉴赏。古筝流派众多, 秦、鲁、豫、潮州、客家等, 教师只有多听、多弹、多分析, 才能领略各流派风格特点, 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之中, 准确表现喜、怒、哀、乐、刚、柔、明、暗等诸多情感。曹东扶先生提出“神不到, 曲不妙;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只有真情实感, 才能奏出心之声。4.教师要具备编、导、演的能力, 能够根据演出需求选择适合的曲目, 能够编曲或者改编, 并不断挖掘自身的创新精神和艺术灵感。

二、降低门槛, 面向全部古筝爱好者

在多年的古筝教学中, 我们总是选拔乐感优秀的人来学习古筝, 这也导致一些对古筝充满好奇和学习欲望的乐感较差的人被拒之门外。这明显不利于古筝的普及和发展, 因为音乐是不分高低贵贱和贫穷富有的, 只要喜欢就可以学习。一方面, 我们要放宽学习年龄段, 由7岁入门改为无年龄限制。只要喜欢, 什么年龄段都可以学习。我教过的老年大学的学员, 70岁入门, 5个月达到古筝四级水平, 能流畅演奏《渔舟唱晚》等多首曲目, 并且改编多首歌曲, 他一边进行弹唱, 一边带动周边的老人一起学习, 感受中国民乐之美。近几年, 我们把儿童入门年龄从7岁降低到4岁, 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 改变教学时间, 课时缩短至30分钟一节课, 课堂内容也进行了新的编排,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 吸引了更多的儿童走进了古筝课堂, 感受我国的古老艺术瑰宝的魅力。另一方面, 我们要把教学内容进行简化, 降低入门的难度, 从兴趣入手, 两节课弹奏简单小曲, 一个月演奏歌曲, 三个月弹奏经典传统曲目。这样的教学编排, 让学生非常容易上手, 越学越有兴趣。

三、广泛宣传和传播

再悠久的艺术文化也离不开后人的继承和传播。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筝文化, 热爱古筝、学习古筝、发扬古筝, 就必须要宣传古筝:1.制作宣传画册和宣称单, 把古筝名家和弹古筝的艺术明星进行编排并配以文字, 可以选取孩子们喜欢的周杰伦、莫文蔚、王力宏等, 以及成人喜欢的王中山、周望、林玲等现代筝家, 将他们介绍给大家。宣传单可以免费提供, 让更多喜欢古筝的人了解古筝的悠久历史及发展趋势。2.通过比赛, 锻炼学员的自信心, 坚定其学习信心, 使其收获成功的喜悦, 带动更多的人来学习古筝。3.通过演出锤炼自我、完善自我, 宣传古筝的艺术魅力, 让更多人了解古筝的演奏形式, 感受古筝的韵律美。4.成立古筝乐团、乐坊、组合, 鼓励多种古筝表现形式, 并不断创新。全部活动都可以配合新闻媒体, 扩大宣传, 让更多人迈入古筝的音乐殿堂。5.开设社区公益免费古筝课程, 只要喜欢就可以学习, 无需音乐基础, 让更多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人加入进来。实践证明, 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古筝是普及古筝的基本工作, 只有做好基础工作, 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学习古筝的队伍中来。

筝这一古老乐器, 有着悠久的历史, 却又充满了生命力。前辈们为我们垒好的艺术台阶, 我们要坚定地走下去, 让更多的人把古筝这个“仁者之器”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吴慧菁.现代古筝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剧影月报, 2011 (04) .

[2]郭瑞玫.论古筝艺术中的审美体现[J].大舞台, 2011 (07) .

[3]盛霞.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铜陵学院学报, 2005 (01) .

[4]王运.议古筝音乐的发展及走向[J].音乐创作, 2009 (05) .

[5]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 2006年.

[6]陈萍.古筝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11) .

[7]刘瑞强.古筝论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

教育知识宣传普及口号 篇5

家庭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

学习帮你成栋梁,教育助你达小康。

德为贵,能为重,勤为先,绩为行。

你的未来,我来导航。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和谐XX教育。

我们要做花蕾的浇灌者,未来的守望者。

有了知识,我们就是未来生活的主宰。

树高千尺不忘根,致富思源靠教育。

让智慧点亮人生,用爱心播种未来。

给学生爱,但不求回报,这是教师的爱。

和谐源于文明,文明始于教育。

更新教育理念,创XX教育品牌。

以爱为支点,撬起希望的明天。

奉献是一种责任,付出是一种幸福。

不要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质学超群,教育引领未来。

潜心读书,专心学习,成就未来。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智博涵。

两鬓渐白终不悔,为育桃李以身许。

博学,耐心,宽容,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

引领发展潮流,与时俱进上游。

经济又实用的普及教育 篇6

在韩国旅游时,房东是一位年纪大约60多岁的老太太,有一天,我从外面游玩回来,刚进院门,迎面看见她那张喜形于色的脸,猜想她一定有什么好事了,就问了一句:“您今天看起来挺高兴,是不是有什么喜事了?”她笑得合不拢嘴,忙说:“我高中毕业了!真的高中毕业了!”我蹬着两眼,半天不知说什么好,心想:看样子都该是退休的人了,怎么才高中毕业?也许是看出了,我的疑惑,她补充道:“是广播高中!我小时没钱上学,念个高中毕业一直是我梦想,经过多年努力,今天这个理想真的实现了,我能不从心里高兴吗?”“噢——!恭喜您了!”我这才明白,原来韩国还有一种广播高中呢。

据介绍韩国的广播高中,已经成立30多年,它为广大百姓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由于对学生没有学历和年龄的限制,由此受众面很广,有上班一族,有在校学生,有家庭主妇,还有已经退休的老人。首先学生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学费只是一般高中的1/11;再有就是不需要每天到校上课,一星期只有星期天到学校上课就行了。而且广播高中和普通高中教授的课程基本是相同的,授课时间大部分是在晚上9点到11点,学生只要到时专心收听广播节目,在家里认真学习,就可以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成绩优秀的还可申请考大学,所以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求学心切,而又有其他一些实际困难的同学加入这个队伍。

韩国法律明文规定,广播高中是正规高中学校,全国各地广播学校有近50所,而且全都是公立高中附属学校。近些年韩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普及。在韩国最受人尊敬,敢让人羡慕的职业就是教师,这一良好的社会风尚,也使全民素质得以迅速提高。广播高中虽然只是普通高中的一个补充,但是它的优点不容置疑,对于一些过去失去接受教育机会的人来说,就读广播高中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弥补机会;对于一些低年级的优等生,精力过剩的也可以提前预习高中的内容,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重新拿起书本当一名学生,能使他们生活更快乐、充实、有意义。

因为经济困难上不起正规高中的;因为住家离学校比较远,来回交通很不方便的;因为平时没有整天的学习时间的……每年都有许多各式各样的人争相报考广播高中,考上后只宴在家按时收听收音机,或事先定好时间,录下节目,就可抽出自己的时间,认真学习,广播教育的优点还在于,教学内容可以学一遍、学两遍……反复收听,真是又经济又方便。而且人的自曲度极大,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可以说,广播教育是全民普及教育的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手段。

全面普及的艺术教育 篇7

8周当中, 我先后在加州阿凯迪亚市的三所初中、三所小学和一所高中进行体验,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以Dana MiddleSchool为例, 全校有500多名学生选修音乐课, 学校里每天音乐声不断。在Foothills MiddleSchool, 除了音乐课之外, 还设有舞蹈课、视觉艺术课和戏剧课。在First Ave Middle School, 不仅有管乐队、弦乐队, 还有一支爵士乐队。美国艺术教育在中小学全面普及,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艺术教育目标:提高素质

美国把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在开发学生潜能, 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上。艺术教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欣赏与评判能力, 如:对艺术作品形式美感的理解并描述其意义;对艺术作品的评判能力和理解能力:运用视觉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制作等形式展示作品意义的能力。

艺术教育对象:全员参与

在美国中小学, 特别是中学,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要接受艺术教育。一个全面的艺术教育方案, 涉及到至少三个不同的层级, 即学区、学校和课堂。

学区管理人员需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艺术教育方案在学区和学校得以实施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教师能力;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艺术教学在所有年级的合理课时分配;资源分配 (包括教师、教材、设备和社区伙伴等) 。

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确保所有学生的艺术教育:给予学生和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和教学时长;提供必需的设施、设备以及教材;允许教师进行跨年级和跨学科领域的教学;向家长和社会团体宣传艺术教育对于每一个学生的重要性;在学校或社区中为学生提供作品展览或演出的机会;提供社区艺术家或表演者与教师合作的机会;定期进行艺术课程评价。

在课堂中实施艺术课程, 教师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课程标准设计和指导教学活动;评价学生作品并作出公正合理的点评;管理课程资料并备课;与学生交流详细具体的艺术教学期望;利用学生的反馈改善艺术教学;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他们的作品。

艺术教育内容:力求广泛

美国中学艺术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首先, 艺术教育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音乐、美术、舞台艺术、艺术理论、工艺制作及商业艺术等。其次, 艺术教育的内容既涉及现代艺术, 如电视艺术、电脑绘画等, 也包括传统艺术, 如爵士乐、民族音乐等。再次, 艺术教育强调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倡导增加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及创作背景的介绍, 使学生认识更深。

艺术教育方法:主体参与

计算机普及教育初探 篇8

从目前社会的实际来看, 情形是不容乐观的。有些家庭把计算机当成了一种家庭生活必需品的象征, 认为拥有它是一种生活层次的标准, 到底用它做什么、怎么用, 却不太清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计算机往往成为了一种高档的摆设;有的把计算机奉为神明, 不管自己以后能不能真正用到, 一味地追求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 计算机普及到每一个办公室和家庭已是大势所趋, 任何人想抵制它, 拒绝接受它就只能错失良机。我们只能努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任何人都能成为计算机的主人。这些要从学校抓起, 要在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充分体现, 所以说学校计算机教学很重要。那么在学校教学和对于学生教育过程中如何进行计算机普及教育呢?

就目前我国学生所具备的基本计算机技能来看, 他们更多地只是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操作, 如打字、上网、聊天、游戏……所以在学校计算机普及教育上,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实际, 从学生感兴趣的相关计算机知识着手, 让他们科学、规范地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和使用技能、技巧, 如建立文件、文件夹, 使用Word、Excel的基本技能……这样既能巩固学生已经学到的知识, 同时也能达到扩展知识面的目的。

此外, 教师要科学地掌握计算机普及的概念。就目前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来看, 很多人的认识还不够科学。例如, 曾经一位老师到书店买了一本计算机普及的书, 结果自己学习了半天, 第一章都没看完。原因是什么呢?那就是在书籍选择上出现了问题, 这本书首先介绍十进制转二进制, 又接着介绍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还有中断……可是, 现在这位老师连各个字母究竟在什么位置还弄不清楚呢。计算机普及教育应该区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应该区分中小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应该区分计算机研制人员与计算机应用人员, 对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要求。当前阶段, 教师不应把大学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的知识和学习方法生搬到非计算机专业, 生搬到社会上来。不少教师在介绍计算机原理和组成后就开始介绍DOS命令, 子目录和路径的区别, 几十种内部命令外部命令逐一解释其功能。可学生现在连什么是文件都不知道, 却要学习文件的复制、删除、改名、磁盘的分区、格式化、使人感到如同腾云驾雾一般, 一开始就给学习者一个下马威。所以, 对于初学者来说, 学习时首先应该从任务入手, 知道应该如何一步一步地完成某项任务。只要是在学校里, 学习者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首先学习日常工作学习中最常用的文字处理和数据处理, 等对计算机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再回过头来学习DOS命令, 计算机的维护和保养是不是更好一些吗?在书店里买的书有时并不适合初学者用, 倒像是一本辞典, 靠辞典是学不了英语的, 可学完后复习时倒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 早已不再是一个专业, 一种理论课程, 而是一种工具, 一种生存的基本技能。人们常说, 现在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 现在的经济是知识经济, 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的物资基础就是构筑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之上的。学习计算机, 目的并不一定要从事这个专业, 只是为了能更好地解决我们日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现在, 不少地方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 先一般后个别, 先抽象后具体。这种方法对高等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或许适用, 但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和广大初学者。对于初学者和普通的计算机操作员来说, 比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先学习简单的基本操作, 再学习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 也就是说先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问题, 然后再去问为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对计算机有更加全面清晰的理解。计算机已经不再是一门高深的理论课程, 它是我们工作中的一种工具, 学习时就应该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立竿见影。

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 只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适应就可以了, 至于一些高深的专业知识, 可以让他们了解一点, 但是完全没有必要去追求完全理解。只要能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来为我们服务, 不一定非要清楚它里面的电子是怎样流动。就像人们学习驾驶汽车时, 只须知道踩油门车会前进, 踩离合器车会换挡就足够了。学车者的任务是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等到熟练后再去学些简单的保养维修知识。如果让每一个学车者都先学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活塞怎样在汽缸中运动, 变速箱中的齿轮如何工作, 恐怕许多人就只有望车兴叹的份了。

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刍议 篇9

一、建立指导思想

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做向导, 在此过程中, 要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参与档案制定工作, 加强学生对档案形成过程的了解, 在开展普及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研发档案交流平台和档案互动网站, 以此充分发挥档案自身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通过对档案的开发与宣传, 使学生逐步加强对档案内容结构的认识, 加深学生妥善利用、管理档案的意识。

二、组织职教人员

由于大学内部有专门性的档案管理部门, 这些档案管理的教育工作者、与档案发生关联的教学工作者都可以担任档案普及教育工作的职教者, 包括大学档案管理专员、档案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工作办事处工作人员、毕业生就业办公室人员、团支部教室人员、校友办公室人员等。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会与大学生档案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 对于大学生档案办理的具体细节和注意问题具有较清楚的认识, 因此, 由这些人员担任职教人员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三、建立实训基地

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一样, 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要坚持学以致用、学与用相结合的原则, 也就是说使学生在接受普及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具体来说就是, 结合档案建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开展普及教育活动, 并运用所学习的档案技能与知识, 指导实际的档案建立和实用操作实践, 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开拓有益于实践活动开展的实训基地。学校可以以学生档案工作室作为实训基地的中心, 在档案管理人员的指导下, 充分利用档案室的档案资源, 与相关档案学科的教师建立联系, 共同开发档案普及教育活动的方案。按照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 学校档案室应该具备档案宣传教育的功能, 因此, 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实训活动的开展必须紧密结合学校档案室。

四、拓展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使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 更丰富的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是有必要的, 并以此为普及教育工作提供坚强的后备资源。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广泛开拓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教师与档案管理专员之间的联系, 建立学校档案室与社会档案机构的联系, 建立学校与博物馆、图书馆之间的协作, 建立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协作、建立学校与媒体之间的协作, 建立学校与政府工作部门之间的协作等。通过互动资源的有效供给, 丰富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 使学生多渠道获得关于档案问题的信息。另外, 学校还可以开设专门的网络化沟通渠道, 以方便、快捷的方式为学生解答关于档案疑惑的问题。

五、开发普及教育参考书

为弥补口头普及教育和实践操作教育的不足, 学校可以开发专门性的档案普及教育宣传参考书, 使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加强对档案构建活动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指导, 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大学生档案概念。基于当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参考书还可以制作成PPT形式或者电子文档的格式直接发放到每一个大学生, 以此简化学生了解档案常识的途径。此外, 系列参考书还可以附带相关的知识讲座和问题解答专题, 使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接受档案普及教育。

大学生档案普及教育活动的开展, 将有效降低由于对档案认识不足而引发的麻烦, 减少了由此为学生带来的困扰, 也减轻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 这种教育宣传活动无论是对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还是对于加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水平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胡琦.大学档案普及教育刍议[J].兰台世界, 2010, 20:46-47.

[2]胡琦.建立信用档案的泛在网解决方案[J].档案与建设, 2012, 06:10-11+19.

学前教育普及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篇10

一、投入力度加大发展步伐加快

在国家一系列有力的学前教育新政出台后, 根据统一部署和要求, 2011年, 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和落实实施的第一年,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 地方财政加大投入, 加速解决“入园难”问题, 努力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 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2011年9月, 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了文件, 决定在“十二五”期间, 中央财政将安排500亿元, 支持实施校舍改建、综合奖补、幼师培训、幼儿资助等4大类7个重点项目, 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同时, 许多地方都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正在努力做到《国十条》规定的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如浙江、辽宁、河北3省提出了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分别为5%、4%和2.5%;在市区层面, 浙江宁波市提出8%、北京大兴区提出7%、天津河东区提出4%的投入比例。其他没有确定投入比例的省市也都设立了各种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通过多种途径盘活学前教育资源, 特别重视大力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资源。有11个省市年投入过亿元。应该说,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力度是近几十年来没有过的, 学前教育资金长期以来极度短缺的局面将从2011年开始明显好转。通过中央资金奖补激励, “十二五”期间, 将有更多地方财政投入支持学前教育的发展。

二、资源迅增普及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未来三年各地将新建、改扩建9万多所幼儿园, 可新增500多万个学位。合理布局, 广泛覆盖, 实现就近入园。

一些省市按人口分布设园。如河北、福建等省原则上城镇服务人口一万人、农村服务人口3~6千人设置一所幼儿园, 每个乡镇至少建1所标准的公办中心园。在大村独立办园, 小村根据需要设分园或联合办园, 人口较少的村庄可实行“幼小一体化”, 幼儿园和小学联合管理等。一些省市根据服务半径设园。如山东省按“一村 (社区) 一园”或“5000人口”或“1.5公里服务半径”的原则建设农村幼儿园。

随着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学位和入园率增长迅速, 普及目标有望提前完成。在2000—2009年期间, 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每年平均增长大约3.1个百分点, 而2010年, 提高了5.7个百分点, 2011年超过了这个增长速度。

从各省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和落实情况分析来看, 38.7%的省市即12个省市将在2013年就完成2020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70%的普及计划;其中, 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5个省市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2011年就达到了91%以上;到2013年北京户籍人口将达到95%的入园率, 常住人口也计划达到90%以上。74.2%的省市学前三年的毛入园率在2012年将超过60%, 预计可提前或按时完成普及目标。普及进程较慢、困难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地区, 它们经过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将仍然在59%以下。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仅一年, 各地通过创新学前教育的体制机制, 加快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 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三、入园率提高过快背后的质量隐忧

早在2008年11省市抽样调查就发现, 已有的幼儿园在质量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班级活动室达标率约为47%, 有大约6%的幼儿园班级活动室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有60%的幼儿园没有达到幼儿每天户外不少于2小时的活动时间, 有半数的幼儿园1个半小时也保证不了, 甚至有26%的幼儿园不足40分钟, 还有15%的幼儿园孩子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5分钟以下。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材料也不同程度缺失, 农村更加严重。半数以上幼儿园班级师幼比超标, 甚至有的幼儿园超出国家规定的2-3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时间少, 材料没有保证。

目前, 各省市的工作重点均集中在加快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率上,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为追求入园率提高而忽视保证质量的问题。一些新增和改扩建的幼儿园存在着环境 (包括园舍设备、玩具材料等硬件条件) 不达标、班额过大、雇用不合格教师等问题, 使在园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教育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化”、“成人化”倾向严重。

可以说, 新旧问题的共存和交织将加剧当前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而20世纪中期以来的相关研究显示: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与促进、教育补偿、消除贫困和积累国家财富等作用的发挥, 取决于幼儿园良好的环境质量与保教质量。当今, 为幼儿提供高质量的保育和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普遍追求。

四、普及与质量并重避免运动式追求数量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 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段文字之后才提出到2020年的普及率。这意味着到2020年要基本普及科学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普及是基础, 质量是核心。一定要普及与质量并重, 二者缺一不可。要防止单纯追求规模、一哄而上而忽视内涵发展、不顾保教质量的倾向, 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要求, 避免运动式提高入园率。因此, 各级政府应调整好提高普及率的步伐, 不盲目跃进和追高, 同时要承担起对质量的监管与督导责任。把好入口关、质量监督关和教师关, 确保建成的每一所幼儿园都能达到质量合格的基本要求。

要确保新增幼儿园符合基本办园条件。特别是接收乡村经济困难家庭幼儿、城镇低保家庭幼儿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 必须保证基本办园条件和保教质量, 使幼儿园教育真正能够弥补幼儿家庭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 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 再加上幼儿园增加快, 上岗新教师多, 培训跟不上, 使得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 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为此,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并正在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 加紧完善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

保证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教师队伍质量是关键。目前,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已经开始试点,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也已经公布。这两个文件将引导和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从入口关和在职基本规范两个方面保证幼儿教师的基本专业素养和不断的专业发展, 为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了确保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整体提高, 从2011年起实施的“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进行培训, 普遍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当前一些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由于自身培训力量不够, 培训经验缺乏, 造成培训质量低下。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检查评估, 使培训能切实提高教师对幼儿、对保教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全面提高教师环境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等方面的能力。

上一篇:发电机试验站下一篇:现阶段饲料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