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护理

2024-07-26

产后护理(精选十篇)

产后护理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本次所选产妇骨盆均无异常,且均排出其余身心疾病者。把所有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48例产妇。研究组48例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8±2.8)岁;产妇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5±0.8)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23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7例,初中文化16例,中专文化13例,高中文化12例。对照组48例产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3±3.2)岁;产妇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8±0.7)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21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6例,初中文化18例,中专文化12例,高中文化12例。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主要有产妇年龄、孕周以及孕次等,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48例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注意产妇子宫收缩状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阴道出血情况以及腹部切口渗血情况等;嘱咐产妇应在肛门能够正常排气后方能进食;产后1~2 d拔除尿管;指导产妇下床开展适度活动;遵医嘱为产妇进行补液和静脉滴注抗生素处理。

研究组48例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产后优质护理,主要护理措施有:①体位护理:按照产妇产后伤口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体位护理,在产后2 h后要加强体位护理频率,同时辅助产妇摆放适宜体位;及时和产妇沟通,掌握患者需要,耐心解决产妇所有疑惑。②哺乳与早期活动指导:护理人员要为产妇耐心介绍产后哺乳与乳房保养的相关知识,指导无哺乳经验的产妇正确哺乳的方法[2],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信心;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早期活动指导,按照产妇性格特征与理解能力采用合适的方法交流,让产妇意识到早期训练与活动对产后康复的作用[3],鼓励产妇产后早期下床活动。③饮食护理:通过对产妇肠胃在产后的恢复与蠕动情况、母体营养需求以及哺乳需求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后,设计合理的产后饮食计划,若哺乳过程中发生任何问题,均要马上通知产科医师,同时辅助医师给予相应处理。④应用产后康复仪辅助产妇产后及早康复。

1.3评价指标:应用HAD量表[4]评估两组产妇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得分越高说明效果越理想。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主要包括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标准[5],显效: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身心状况良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5%以内;有效: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改善,身心状况有所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在10%以内;无效:产妇身心状况恢复不显著,身体不良反应众多。

1.4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统计处理全部数据,计数与计量资料应用(%)和(±s)表示,应用t与χ2检验;组间对比有无显著性差异以P<0.05为准。

2结果

2.1两组产妇的HAD评分对比:对照组48例产妇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评分分别是(57.4±5.3)分、(58.9±5.3)分;研究组48例产妇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评分分别是(66.2±5.8)分、(68.4±6.1)分。研究组产妇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组48例产妇中,显效产妇32例(66.67%),有效产妇15例(31.25%),无效产妇1例(2.08%),护理总有效率是97.92%;对照组48例产妇中,显效产妇22例(45.83%),有效产妇15例(31.25%),无效产妇11例(22.92%),护理总有效率是77.08%。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χ2=9.524,P=0.002)。

3讨论

人属于生理、心理、社会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体,属于整体性的以及动态化的开放系统。重视产妇的产后护理是妇产科优质护理的关键,现代医学方式更加重视患者心理与社会原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重视精神关怀对患者健康的作用,更显现了优质护理的精髓[6]。产后优质护理服务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以及有效的护理模式,能够让产妇在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等各方面均达到舒适状态。产后优质护理主要是按照产妇的日常生活习惯、心理状况以及行动习惯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但能满足产妇的功能诉求,还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7]。此次研究通过对我院研究组产妇实施产后优质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7.9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7.08%,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于产妇产后实施优质护理更有助于产妇恢复,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改善了产妇心理状况,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综上所述,对产妇实施产后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能够加快产妇产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所有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产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7.9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7.08%,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产后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能够加快产妇产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优质护理,产妇,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凤喜,郭琼斌.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6):1268-1270.

[2]但群英.优质护理理念在剖宫产产妇产后恢复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82-184.

[3]史春花,尤霞红,沈英,等.分析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8(4):233-234.

[4]向俊芳.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39):248-249.

[5]吴燕,徐剑敏.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16(26):5944.

[6]梁燕飞,林小玲,全冬华,等.优质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14,6(4):136-137.

产后护理 篇2

产后脱发怎么办?产后如何护理头发?

产后为什么会脱发?

1、营养供应失衡

有些孕妈咪在产后哺乳期,饮食过于单调、偏食或消化、吸收不好,甚至有的新妈妈为了产后恢复窈窕身材而节食,就很容易出现营养缺乏或营养不均衡,导致体内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供应不足,从而影响头发的生长和代谢。

2、精神因素的刺激

从心理方面来看,女性从怀孕开始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生产后,新妈妈从兴奋转入疲倦,情绪从高亢转入低落,部分新妈妈会出现感情脆弱、焦虑,使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控制头发血管的神经亦失调,头皮供血减少,以致毛发营养不良而脱落。

3、激素水平的变化

妊娠期间,孕妈咪分泌的雌激素较平时增加,脱发的速度也就变慢了,这样一来,头发的寿命就延长了。分娩之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恢复正常,那些头发便会纷纷掉落,而新的秀发一时又生长不出来,致使头发呈现“青黄不接”的状况,表现出来就成了产后脱发。

4、对头发护理不当

“产后不能洗头””产后不能碰冷水“等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新妈妈在坐月子期间,不敢洗头、梳头,令头皮的皮脂分泌物和灰尘混合堆积,既影响了头部的血液供给,又容易引起毛囊炎或头皮感染,从而使脱发概率增加。

产后脱发应该怎么做?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产后脱发是正常现象,在产后1~4个月,妈妈的头发会大量掉落。不过,通常等到宝宝满周岁时就会恢复到怀孕前的发量,所以不要太担心。

保持心情愉悦很重要

愉快的心情是秀发恢复靓丽的法宝之一,特别是当出现了产后脱发的现象时,要放松心情,不要过于关注每天的掉发情况,因为这个阶段肯定会过去,若是担忧不已,反而会因为忧心过度掉更多。

饮食上要注意

头发最重要营养来源就是蛋白质及维他命H生物素,所以,若加强补充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或维他命H,也能帮助头发长长。饮食上尽量不要重咸、重辣、重油、重甜,控制盐、酱油、味噌、酱料等等含有较多盐分的饮食,避免给头皮更重的负担。

头发的护理更为重要

木梳子按摩头部

梳子有美观修饰的作用之外,还有清洁头皮,按摩的作用。经常用木梳梳头,或者用手指有节奏地按摩、刺激头皮,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头发的新陈代谢,加速新发的生长。

洗头也是重要事

产后分期护理 篇3

分娩当天

妈咪状况:

子宫在脐下2—3横指处,重约1000g;子宫颈呈现松弛、充血、水肿状态;在产后24小时内,腹部会有抽痛;在刚生产后有冷、饿、口渴的现象;乳房在产后即开始充盈,变硬,触之有硬结,随之有乳汁分泌。

护理要点:

要保持居住环境安静,新妈妈要抓紧时间休息;这个时候饮食可在床上进行,喝水可用吸管;剖腹产的妈妈应卧床排尿排便;恶露处理及消毒也要由护士、助产士帮助进行。

在宝宝出生30分钟内,最好能进行母乳喂养,这样有利于促进乳汁的分泌;顺产妈妈应在产后2小时开始小便,若无排便意识,可用于腹部热敷。切不可因伤口疼痛而拒绝入厕。

关注重点:关注产后出血情况;保证充足的睡眠。

产后1—2天

妈咪状况:

子宫高度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体漏在37℃左右:恶露呈血性黏液状,量多。

护理要点:

新妈妈可躺着进行乳房按摩,并给宝宝按需哺乳;顺产的妈妈可自己洗脸、坐起吃饭、步行上厕所、处理恶露;产后出汗量增加,要经常擦洗身体,并保持内衣干燥。产后一两天如果感到排尿有点困难,经医生许可后。可开始做轻微产褥操。

关注重点:凡事不勉强自己;12小时内没有排尿的要进行导尿。

产后3—4天

妈咪状况:

子宫底降至脐与耻骨的中间部位;胸部会有肿胀现象;恶露颜色变为褐色,量开始减少;会阴缝合处仍有痛感;腹部皮肤明显松弛;妊娠纹颜色变淡;会大量出汗,尤其为夜汗潮;有时候会感觉发冷。

护理要点:

新妈妈在进食及哺乳时,应采取正确坐姿;为防止乳腺炎的发生。如果宝宝喝不完妈妈的奶水,要吸出乳房内剩余乳汁,并经常按摩乳房。

顺产的妈妈如果需要会阴拆线的话。一般在产后4—5天进行;拆线后如果发生便秘,切勿用劲过大。

正确的喂奶姿势——

躺着喂

妈妈身体侧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放几个枕头在你的头部、大腿下及背部,然后用下方的那只手放在宝宝头下,并支撑他的背部。先喂躺下那一侧的乳房,喂另一侧乳房时,可抱着宝宝一起翻身。

坐着喂

妈妈把宝宝放在腿上,用手腕托着后背,让宝宝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待宝宝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宝宝口中。喂奶时最好选择低一点的椅子,如果椅子太高,可用一个小板凳垫脚,会更舒服些。

关注重点:关注身体恢复状况。

产后5—7天

妈咪状况:

宫颈外形及内口恢复原形。

关注要点:

如果这个时候外阴部疼痛以及肿胀仍没有消退的话,应向医生提出,做详细的检查;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带宝宝出院了,在出院前,母子要一起接受医生检查;并记住出院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关注要点:注意恶露变化及身体恢复情况;做出院准备。

产后第2周

妈咪状况:

宫颈内口关闭;到产后10—14天,子宫缩入盆底,从腹部已触摸不到;乳汁分泌趋于正常:恶露由褐色变为黄色,呈奶油状。

护理要点:

新妈妈仍要注意休息,不要久坐,但也不要每时每刻都躺着不动,不妨慢慢散步。做些简单的产褥操;科学坐月子提倡新妈妈可以刷牙,梳头,洗头,洗澡,但要尽量避免盆浴,以免脏水进入外阴,引起感染;新妈妈也可适当看些电视、报纸、书籍,但应以眼睛不感疲劳为限。

关注重点:保证母乳充足;注意对恶露的清洁消毒。

产后第3周

妈咪状况:

恶露变黄色呈奶油状;阴道内的伤口大体痊愈;阴道及会阴部浮肿、松弛基本好转。

护理要点:

新妈妈可以自己给宝宝洗澡、换尿布,但不要做一些长时间站立及消耗体力的事情;注意休息,每天保证至少8小时的睡眠,夜晚要起来喂奶的妈妈常常觉得疲劳,不妨抓紧时间在白天和宝宝一起睡个午觉。

产后第4周

妈咪状况:

宫颈恢复正常大小;恶露消失,变成白带;腹部收缩;耻骨松弛好转,性器官大体复原。

护理要点:

可以做日常家务、照料宝宝,但不要太过劳累;恶露消失后,在得到医生许可下可盆浴。

产后第5—8周

妈咪状况:

子宫应恢复到正常大小,重约50g;子宫内膜恢复。

护理要点

需要瘦身的新妈妈,在医生同意后,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有氧操,快步走等。但为了保证奶水的营养充足,不要尝试节食减肥。

关注重点:

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篇4

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患者94例, 另外还有14例在个体诊所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 共108例;年龄21岁~38岁, 平均年龄29.5岁;孕周38周~42周, 平均40周;初产妇90例, 经产妇18例;自然产83例, 占76%, 剖宫产25例, 占24%.

2 讨论

产后出血的原因: (1) 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可能与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对分娩的恐惧, 体质虚弱, 临产后休息不好, 进食少, 产程延长, 导致产妇体力消耗过多, 双胎, 羊水过多, 巨大儿导致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 影响子宫收缩功能, 临产时使用镇静剂过多, 剖宫产麻醉过深等因素有关。 (2) 胎盘因素居第二位, 也是产后出血常见的原因, 曾经有引产、流产史, 子宫内膜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再次妊娠时易发生胎膜、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 (3) 软产道损伤也是产后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特别是在院外分娩者, 主要为子宫颈和阴道裂伤。阴道分娩时宫口未开全, 产妇过早用力或宫缩过强, 滥用缩宫素, 产程进展过快, 胎儿娩出过快, 胎儿过大, 分娩时保护会阴不当, 阴道助产手术不当等都可能导致软产道损伤而致产后出血。 (4) 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 主要是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引起的凝血障碍。

3 护理

3.1 产后出血的抢救与处理:

(1) 胎儿娩出后, 胎盘娩出前出血, 应精确测量出血量, 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 应及时查找出血原因, 同时按摩子宫并加用子宫收缩剂。注意软产道有无损伤, 如有宫颈裂伤, 阴道壁深度裂伤, 活动性出血点应及早缝扎止血。 (2) 胎盘娩出后出血应先检查胎盘及胎膜完整度, 子宫收缩力, 凝血机制有无异常。如为急性大出血, 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妇应置去枕平卧位, 在采取保暖, 吸氧, 输液, 输入急救用药的同时, 迅速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及时交叉配血, 以便及时输血;建立双侧静脉通道, 快速输血、输液, 严密观察产妇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变化, 精确测量阴道流血量, 并注意观察血液是否凝固;设专人护理, 做好特别护理记录, 一旦发生大出血, 立即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3.2 产后出血的心理护理:

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 对产妇是一个强烈的刺激, 再加上抢救措施繁多而紧急, 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 使产妇产生紧张和烦躁不安的情绪。首先要对产妇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 以稳定其情绪, 耐心地听取患者的叙述, 给予心理护理, 如:对于意识清醒的产妇, 告诉她小宝宝是多么可爱, 利用女性天生的母爱转移其注意力, 从而缓解其紧张而焦虑的心理状态, 使其积极配合各种抢救工作。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 要求他们协助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

3.3 产妇出血制止、休克纠正后, 应注意休息, 继续静脉输液, 适当鼓励并协助产妇进食。

同时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情况和阴道流血量, 产后产妇情况正常, 方可送回病房。回病房后, 护理人员应督促及时排空膀胱, 以防胀大的膀胱影响子宫收缩。如果产妇特别烦躁, 有异常腹痛、腹胀情况及排尿困难等症状, 应及时查找原因, 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医生。

3.4 产后出血的预防:

(1)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 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提高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及急救水平。 (2) 做好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宣传工作, 减少不必要的流产、引产。 (3) 做好产前宣教, 对有恐惧心理及焦虑心理的孕妇给予心理辅导, 开展导乐分娩和康乐待产。重视各种产科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 及早消除可导致产后出血的潜在因素。 (4)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滞产、难产及产程延长, 产时应注意营养和休息, 排空膀胱, 防止产程延长、产妇疲劳等。对高张性宫缩乏力的产妇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对经产妇及产程过快的初产妇女, 应尽早做好接生准备, 防止因措手不及而导致软产道损伤。在胎儿娩出后1 min内给予子宫收缩药[2], 我科常用生理盐水20 m L加缩宫素10 U经静脉内快速注入, 或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 (口服或纳肛) 以加强宫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中, 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强烈按摩子宫, 对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 如果胎盘超过15 min未剥离, 应及早行人工剥离术。胎盘娩出后检查是否完整, 如有缺损, 应徒手或用刮匙将宫腔内残存组织及时取出, 最后检查软产道是否有出血, 如有裂伤及时缝扎止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4-235.

产后抑郁的护理 篇5

产妇由于分娩的疲劳,会阴切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伤口的疼痛及子宫收缩痛等。

都更需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过度的劳累会直接影响产妇的情绪。

尽量给产妇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应加强护理工作效率,治疗和护理时间要尽量集中。

减少不必要的打扰和探视。

产后是产妇情绪最不稳定的时期,各种精神刺激都易激怒,尤其是敏感的话题,如:产妇的身材恢复,婴儿的性别及经济问题等,都应该尽量避免。

4.2 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良好的家庭氛围使产妇不感到孤独,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要倾听产妇的倾诉,帮助产妇从心理上树立信心,及时调整孕妇的一些不良心态,消除烦闷。

不能对生男生女有任何的抱怨,让产妇觉得自己和孩子在家人心目中占有同样的地位,尽量给予她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家庭环境。

4.3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

主动与产妇交流,关心她们,倾听她们的想法和感受,指导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介绍有关母乳喂养及育婴的常识,做好母乳喂养指导,教会她们护理孩子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帮助照料新生儿。

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有关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如新生儿黄疸,假月经,溢奶等现象。

指导产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保证孕妇营养和能量。

鼓励产妇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可以减轻其焦虑情绪,鼓励产妇积极有效地锻炼身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一些产褥期保健知识及育儿方面的书籍。

教育产妇学会照顾自己和婴儿,顺利进行角色转换。

4.4 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提高临床护士、助产士的素质及整体护理水平,积极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积极配合医务人员顺利完成分娩,医务人员在与产妇的接触过程中要亲切,温和,友善。

表达出自己的关怀。

要视患者为亲人,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产后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

本组32例产后抑郁症产妇,经过医护人员及家属密切配合,积极疏导情绪,帮助解除心理问题,主动提供医疗护理及生活等多方面的服务,随访1~2月,均摆脱抑郁困扰,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狄江丽,赵 力.产后抑郁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8:419-420.

产后出血的急救护理 篇6

【中图分类号】R47;R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517(2008)4-0038-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产后出血发生快,来势凶猛,产后密切观察,早期发现,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及孕产妇死亡率。我院自2000年-2003年共收治院内外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0年-2003年,在本院及在院外分娩后产后出血转入院产妇38例。其中本院分娩32例,院外分娩后产后出血转入院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平均年龄26.8岁。其中双胎妊娠2例。分娩方式:剖宫产26例,臀牵引产3例,吸引产3例,顺产6例。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28例,胎盘因素5例,软产道损伤4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有妊娠合并症16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20例。

2 急救护理

2.一般紧急处理

2.1.取平卧位 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保证重要脏器供血,供氧,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搬动病人,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1.建立静脉通道 患者失血多,血容量严重不足,为把握抢救时机,须迅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路。我们多选择上肢穿刺,因上肢静脉离心脏近,穿刺成功率高,能争取时间[2]。如周围静脉萎陷穿刺困难,可考虑配合医师做静脉切开,为快速输血输液作准备。

2.1.3 吸氧和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有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表情淡漠等休克先兆者,给予大流量吸氧,以增加血氧含量,保证重要脏器需氧,利于器官功能的恢复,缓解休克症状。

2.1.4 生命体征及尿量的观察 尿量是反映生命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最敏感指标。留置尿管测定每小时尿量,了解肾功变化。由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数值在出血后短期内改变不明显,故这些化验对早期休克的评估是不可靠的。我们可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皮肤黏膜、肢体温度、脉率、血压、末梢循环、尿量、尿比重判断有无休克或休克的程度。视病情正确掌握静脉输液速度,快速输液同时,也应观察患者情况,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左心衰竭。

2.密切观察阴道流血量及子宫收缩情况

一般认为,目视估计出血量与实际出血量不相符,往往少50%[3]。胎儿娩出后,立即将聚血器﹙多采用弯盘或普通用一次性大便器﹚放于产妇臀下,以精确测量出血量以免因错误的低估而丧失抢救时机[3]。子宫收缩较差或宫缩乏力者,子宫体柔软或触摸不到,可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将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作用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止血目的。

3 护理体会

3.重视心理支持,提高急救护理效应

在抢救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急的疾病”,还要重视“急的心情”。护士应运用非语言交流,以从容的态度,熟练的技术,整洁的仪表,稳重的姿态,给患者以信任和安全感。

3.预防护理措施

做好产前产时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给予恰当的治疗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3.2.产前监测 详细询问分娩史,既往史,定期产前检查,对一些高危妊娠的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前入院观察。

3.2.2产后监测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处理,这要靠产房和产科病房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观察产妇宫缩情况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至少2h,及时发现早期处理。发现产妇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应警惕产妇有无失血性休克的症状。

3.3 组织管理

3.3.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的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

3.3.抢救用物固定,抢救物品、器械完好率达100%。

3.3.3 产科工作人员需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保证抢救成功率。

3.4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住院分娩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孕产妇保健水平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孕产妇接受的保健水平越底,产后出血不良结局的危险性越高。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对社会成员进行有关高危妊娠因素的产前保健,住院分娩重要性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另外,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巨大儿的发生不断增加,由于胎儿过大,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长,而致其回缩乏力。本组病例中,分娩巨大儿者11例,另有双胎妊娠2例,占产后出血总数的34.1%。因此加强产前营养宣教,指导产妇合理营养,控制胎儿体重在适度范围,以减少因巨大儿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周昌菊,陶新陆,丁娟.现代妇产科护理模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4.

[2]陈德俭.失血性休克早期急救要点和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6﹚:265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99~801.

[4]荆铭,潘明明.10年间剖宫产产后出血624例分析[J].上海医学,2000,23﹙7﹚:435

[5]杜秀英,高世芳,张立岩等.忽略性因素致产后出血48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2,11﹙1﹚:76

产后出血的护理 篇7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患者共116例, 占此期间分娩产妇总数的1.6%。年龄21岁~45岁, 其中初产妇105例, 经产妇11例。

2 出血原因

2.1 宫缩乏力

胎盘娩出时, 胎盘剥离处需要通过子宫的收缩以压迫血管, 从而堵住管腔, 达到止血的效果。但当子宫收缩乏力时, 血管因未被压迫而大量出血。此时, 如若止血不当或输血不及时, 产妇易陷入昏迷或器官衰竭, 进而危及生命。

宫缩乏力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可能由产妇精神过度紧张引起;也与产妇临产后休息不足, 进食较少, 造成体质虚弱有关;还可能与产程延长导致产妇体力过多消耗, 因而影响到子宫收缩功能有关;另外, 产时过多使用镇静剂造成麻醉过度也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现象。

2.2 胎盘因素

常见的引起产后出血的胎盘因素有胎盘胎膜粘连、胎盘剥离不全、胎盘胎膜部分残留等, 少见的有胎盘植入、胎盘嵌顿等。

胎盘因素在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居第二位, 其主要由于第三产程中过早并粗暴地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导致, 也与产妇曾有引产、流产史导致子宫内膜损伤有关。

2.3 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是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 一般见于胎儿过大导致的裂伤, 也见于分娩时产妇过早用力或者子宫收缩过强, 或者胎儿娩出时对会阴的保护不当, 产程进展过快, 以及阴道助产手术不当都可能导致软产道损伤, 从而引发产后出血。

2.4 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属于产后出血一个比较少见的原因, 患有血液病如白血病、重度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产妇易发生由于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

2.5 精神紧张

许多产妇在分娩前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 从而出现大脑皮层失调现象, 造成子宫收缩功能不协调, 子宫颈口扩张困难, 导致产程延长甚至产后出血。

3 护理对策

3.1 产前护理

产前护理主要指产后出血的预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1 对临产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工作, 尽可能地消除其对于分娩的恐惧紧张心理, 使其在待产期间和分娩时不因过度紧张而导致出血。

3.1.2 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技术培训, 加强产科质量管理, 提高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助产技能和急救水平。

3.1.3 对育龄妇女进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以减少因不必要的流产、引产而导致的宫缩乏力。

3.2 产时护理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如:滞产、难产及产程延长等。发生产后出血时要立即通知医生, 并同时启动产科急救预案, 应当注意产妇的营养和休息, 定时排空膀胱, 防止产程延长和产妇疲劳等现象的出现[2]。对存在高张性宫缩乏力现象的产妇可以使用镇静剂, 但一定要适量, 因为过多的镇静剂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而对于经产妇或者产程过快的初产产妇, 则应尽早做好接生的准备以防止因措手不及而导致的软产道裂伤。

进入第三产程后, 注意不要过早牵拉脐带或过于强力地按摩子宫, 防止对产妇造成损伤, 如:胎盘剥离不全或子宫翻出引起的出血。胎盘娩出后, 要认真检查是否完整, 因为对于怀有多胎或曾有人工流产史的产妇, 极易发生胎盘胎膜粘连或残留的现象。如果发现有残留, 应立即进行清宫并同时使用宫缩剂[3]。

另外, 无论是正常分娩还是手术助产, 都应进行软产道的常规检查, 查看软产道是否在分娩过程中被撕裂。如发现有撕裂现象, 应当立即进行缝合, 防止因此而造成出血。

3.3 产后护理

产后出血指产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 m L, 因此产后24 h内都应当对产妇悉心护理。具体而言, 应当严密观察产妇的身体状况并记录其各项体征, 定时轻压子宫, 记录产后宫底高度和出血量。当出现弛缓性子宫出血时, 立即使用宫缩剂。经常揉压宫体, 压出积血块, 以防止因积血过多而影响到宫缩能力。

3.4 心理护理

自进入产程起, 通过全程陪护来让产妇完全放松, 采用导乐分娩和麻醉镇痛相结合的方法缓解其对于分娩的紧张、恐惧情绪。分娩后, 依然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 帮助其保持轻松、愉悦心情, 以利于产后身体恢复。

如若发生产后出血, 产妇此时由于身体状况的恶化, 加之各种医疗救助措施的使用, 难免出现烦躁不安和紧张恐惧的情绪。此时不仅要从生理上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医疗救护, 更要从心理上抚慰产妇, 使其安心下来, 以平稳的心情配合各种抢救工作[1]。

对家属的心理也要进行适当安慰, 告知他们产程中出现的状况, 并保证将尽力抢救, 确保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健康。

4 结果

116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护理后, 显效 (症状明显减轻) 99例 (85%) , 有效 (症状有所减轻) 15例 (13%) , 无效 (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2例 (2%) , 总有效率达98%。

5 小结

对于产后出血的患者, 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 高度的责任心, 以及过硬的护理技术才能做好护理工作。不仅在产时, 更要在产前和产后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 尤其是耐心的心理护理, 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 从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保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16例产后出血患者经过护理后, 显效 (症状明显减轻) 99例 (85%) , 有效 (症状有所减轻) 15例 (13%) , 无效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 2例 (2%) 。结论 产后出血的原因多样, 敏锐的观察力和娴熟的护理技术对于产后出血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预防,护理

参考文献

[1]钱海珍.50例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 2012, 33 (20) :4399-4400.

[2]庄皎月.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35) :8641-8642.

产后出血的护理 篇8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 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等3个时期, 多发生在前两期。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过多, 可为短期内大出血, 也可为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1]。产后出血是产妇常见的严重的并发症, 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产妇凝血功能障碍等。及早预防和制定适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案, 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 从而降低产妇发病率和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年3月1日-2012年11月30日我院共收治产后出血患者23例, 其中初产妇11例, 经产妇12例, 年龄23~42岁, 其中24~35岁5例, 36~42岁18例。

1.2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阶段、不同原因给予积极的抢救、相应的护理干预。 (1) 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 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 反应迅速, 一边采取止血措施:如按摩子宫、注射缩宫素、宫腔填塞等, 一边迅速通知医师。同时让患者平卧, 抬高下肢, 绝对卧床休息, 注意严密观察产妇出血量、血压, 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 观察患者皮肤、黏膜、口唇、指甲颜色, 及早判断有无休克的早期表现, 做好记录, 必要时予以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尽快地恢复血容量, 维持各组织、脏器的正常功能状态, 防止休克发生。 (2) 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大多数产妇对出血存在恐慌心理, 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过程同时, 主动安慰产妇, 做好解释工作, 使其对护理人员有信任感, 教会产妇放松的方法, 消除其紧张心理、恐惧感, 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配合治疗。 (3) 注意观察产妇因大出血而发生休克的一些症状, 如眩晕、胸闷、呼吸急促、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对于发生休克者应立即采取平卧、保暖、吸氧、输血输液等抢救措施, 同时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产妇休克纠正后, 要继续加强护理、严密观察, 防止产褥感染及再出血的发生, 并应鼓励其进食牛奶、鸡蛋、瘦肉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休息, 改善产妇的一般状况。

2结果

产后出血患者23例全部治愈出院。

3讨论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损伤、产妇凝血功能异常等, 检查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1)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 胎盘就与子宫分离, 使血窦开放而出血, 这时要依靠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 使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 并使血流逐渐缓慢, 而形成血栓, 使出血停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 产妇体力衰竭, 麻醉过深, 羊水过多或双胎, 子宫膨胀过大, 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 使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 肌纤维减少, 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有肌瘤等, 都可使子宫肌肉收缩机能不良, 而发生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出血表现为子宫软, 轮廓不清, 有血块或暗红色血间歇性从阴道涌出, 应立即予以按摩子宫:一只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按压下腹中部, 将子宫向上推, 另一只手置于子宫底部, 拇指在前壁, 其余四指在后壁, 作均匀有节律地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压出宫腔内的积血和凝血块, 以免积血和血凝块影响子宫收缩。同时给予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前列腺素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也可以经宫底注射或者或经阴道注于子宫颈, 以加强宫缩。用药后仔细观察, 必要时可重复使用缩宫素.然后给予宫腔填塞等止血方法。 (2) 如果宫缩良好, 有大量持续性阴道出血, 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而且为新鲜血液, 应检查产道有无裂伤。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 如有裂伤应行缝合止血, 缝合时必须注意是否有出血的血管, 如果有出血的血管立即钳合血管结扎后, 缝合裂伤处, 防止血肿发生。不钳合血管单缝合伤口, 会导致继续出血产生血肿。缝合时应按解剖关系对整齐, 逐层缝合, 尽量做到恢复会阴和阴道原来的形状。 (3) 如无裂伤, 伤口出血不止, 无血块形成, 应考虑凝血功能障碍, 立即通知医师, 同时配备好新鲜血、冰冻血浆、凝血因子。 (4) 如果胎儿娩出30min胎盘仍未娩出, 并且有大量血液流出, 可能有胎盘滞留。即胎盘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 其他部分尚未剥离或大部分排出, 还有一小部分未排出而滞留在宫腔内, 都可影响宫缩而出血不止。有时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 不能自然分离, 而从其他已剥离部分出血, 这种出血量往往很大。 胎盘滞留引起的出血应立即给予明胶海绵或纱布压迫止血, 并给予人工剥离或胎盘钳刮术。当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时, 护理人员一定要镇定、果断判断出血原因, 不同的出血原因有不同的临床症状, 给予不同的有效的处理和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 抢救患者生命, 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产后护理 篇9

关键词:产后康复,按摩,护理质量

产褥期是特殊的生理时段, 产后康复对产妇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妊娠过程中产妇腰椎前屈, 腹内脏器往上移动;分娩时造成腹膜牵拉, 严重影响产妇分娩后的身体健康状况, 为了充分避免产后疾病的发生, 预防和降低分娩后妇科疾病的发生, 提高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1,2]。本院对63例产后妇女实施常规产后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按摩, 探讨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产后护理质量的应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分娩的126例产妇, 全部产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内科或外科合并症, 出生婴儿身体健康。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63例, 年龄:21~38 (28.01±3.58) 岁, 产次1~3次, 学历:初中至本科;观察组61例, 年龄:21~39 (28.33±3.87) 岁, 产次1~3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住院期间常规产后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产后康复按摩。具有方法如下:分娩结束后12h, 实施产后康复按摩, 按摩前对产妇的康复情况进行系统化的评估, 初步确定康复按摩部位, 在舒适的按摩房内进行, 按摩时涂精油, 采用按、推、滚、拿、揉等多种手法对头颈四肢、腰背部、腹部、乳房、会阴等多部位进行全身按摩, 适当时强化按摩1~2min, 共需30~50min, qd, 必要时提供个性化护理。

1.3 观察指标

(1) 腹围、BMI指数:使用软尺, 平行于肚脐处测量产后3个月的腹围, 测量产妇的体质量和身高,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 BMI小于23作为标准的体质量指数。 (2) 产后3个月进行效果评价, 产后疾病 (阴道脱垂、张力性尿失禁、腰骶疼痛、子宫恢复不良等) 符合《妇产科学》的评定标准, 其中平卧时腰骶部无疼痛, 站立5min疼痛符合腰骶疼痛;产后3个月恶露未干净, B超发现子宫的长度+宽度+厚度>15cm符合子宫恢复不良的诊断。 (3) 泌乳情况评价:产妇自觉乳房饱满, 哺乳大于8次, 满足新生儿需要的泌乳量评价泌乳量多, 产妇自觉乳房饱满, 满足新生儿部分需要的泌乳量评价泌乳量中, 产妇自觉乳房松弛, 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的泌乳量评价泌乳量少。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两组间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用 (±s) 表示, 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腹围、BMI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产妇泌乳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后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疾病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产后妇女由于产后活动量较少, 血液粘稠度较高, 容易引起血栓性疾病和子宫及其附件脱垂, 产后张力性尿失禁等疾病, 产后早期活动有利于促进子宫的恢复、促进产妇泌乳, 有效预防妇科疾病的发生[3]。产后康复按摩安全、可靠的产后保健护理方法。经临床实践证实该方法经济适用, 且治疗效果满意, 受大多数产后妇女认可, 有效的缓解产妇产后的不适和疼痛症状, 减少产褥期并发症的出现[4]。产后康复按摩通过子宫底部按摩, 有效促进子宫收缩, 减少产后子宫出血的发生率, 促进子宫恢复, 避免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5]。另外, 乳房部的按摩不仅有效地促进泌乳, 而且有利于乳头分泌促进子宫收缩的相关性内分泌因子, 促进子宫收缩, 预防子宫产后出血, 促进子宫的恢复[6]。其次, 通过腰背部、四肢的产后康复按摩, 有效地缓解了产后妇女出现的腰背部疼痛, 减少妊娠期引起的腰背部疼痛[7]。最后, 产妇由于分娩过程中出现分娩剧烈疼痛和体力透支现象, 婴儿的吵闹更加重了产后的烦躁, 全身康复按摩促进神经放松, 具有疏通关节, 调节神经和气血的功效[8]。因此, 产后康复按摩有助于改善产后恢复情况, 增加泌乳量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 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显示:联合产后康复按摩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明显改善, 产后泌乳量明显增加, 可满足新生婴儿的母乳喂养的需求, 显著降低产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改善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揭示了合理科学的产后康复按摩显著的改善了产妇产后子宫恢复, 明显缩小产妇的腹围, 改善产妇的BMI指数接近于正常范围内;明显增加了产后泌乳量, 不仅避免乳房的下垂, 而且满足了婴儿饮用母乳的需要;防止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产后康复按摩可明显改善产后妇女的康复, 提高泌乳量和降低产后妇科疾病的发生率, 提高产后护理质量和产妇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晓梅.康复按摩对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1, 27 (18) :2829-2830.

[2]何玉婵.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泌乳的影响[J].现代医院, 2011, 11 (2) :84-85.

[3]蒋志群.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体康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09, 7 (10) :869-870.

[4]聂小霞, 张保红.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后护理质量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 3 (17) :83-84.

[5]闫雪侠.不同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116例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6) :1431-1432.

[6]郑婉文, 林燕芬, 张锦笑.产后康复按摩在分娩后宫腔组织物残留辅助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 (下旬刊) , 2011, 32 (9) :61-62.

[7]李智敏, 黄惠芳, 何丽.产后康复按摩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 2010, 38 (3) :311-312.

母羊接产及产后护理 篇10

1. 产前准备

母羊产羔前几天, 应准备好产房、垫草, 墙壁、地面和用具要用5%的碱水或2%~3%的来苏儿、0.2%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产羔舍要干燥, 温度10℃左右为宜。准备好台秤、产科器械、来苏儿、碘酒、酒精、高锰酸钾、药棉、纱布、产羔登记本、工作服等接产用具和用品。

2. 正常接产

母羊卧地, 四肢伸直, 用力努责, 表明即将分娩, 应立即用1%来苏儿温水洗净乳房、尾根、外阴部、肛门处, 并挤出几滴初乳。将母羊关入产房, 并留人值班。正常情况下, 当羊膜破裂, 羊水流出后几分钟至30分钟左右, 羔羊便顺利产出。当羔羊产下时, 先把口腔、鼻腔及耳朵内黏液掏出擦净, 以免导致窒息或异物性肺炎。羔羊产出后, 一般是等其扯断脐带后, 马上用5%碘酊消毒。也可将手消毒后拿住脐带, 把脐带中的血挤向羔羊脐部, 在离腹部3~4厘米处用消毒的线结扎, 用消过毒的剪刀剪断脐带, 再用5%碘酊消毒。羔羊身上的黏液最好让母羊舔干。如果母羊不舔, 应用消毒的纱布或干毛巾迅速擦干羔羊全身, 并放入暖箱或火炕上保温。母羊产出一羔后, 如仍有努责或阵痛, 可能是双羔。产羔后1小时左右, 胎盘会自然排出, 应作深埋处理, 避免母羊吞食。

3. 难产及假死的处置

羊膜破水30分钟后, 母羊努责无力, 羔羊仍未产出, 应采取助产措施, 或实施剖腹产。产下的羔羊出现有心跳而没有呼吸的假死现象, 多是因其口腔或气管中有羊水, 此时可将羔羊后肢提起, 让其头朝下, 轻轻拍打颈部和胸部使羊水流出, 用纱布擦干羔羊口腔羊水, 双手一压一放羔羊胸部两侧进行人工呼吸, 直至羔羊呼吸正常为止。因受冻而造成的假死, 应立即移入温暖室内进行水浴, 水温由38℃开始, 逐渐升到45℃。水浴时羔羊头部露出水面, 严防呛水。一般浸20~30分钟, 待羔羊复苏后, 立即擦干全身, 并注意保暖。

4. 初生羊羔护理

羔羊产下后应尽早吃上初乳, 人工帮助其吸吮母乳, 并训练羔羊迅速学会自己吃奶。若母羊产后泌乳少或无乳, 可采用人工补喂, 加水稀释鲜牛奶或奶粉、米糊、豆奶等, 注意定时、定量;或者找保姆羊哺乳。若是冬天产羔, 由于天气寒冷, 加上是枯草季节, 母羊营养不足, 要给母羊补饲炒熟的黄豆粉、玉米粉、麦麸等, 保证母羊的泌乳量;训练羔羊吃奶粉、炒熟的黄豆粉、玉米粉、麦麸等精料, 补充营养;避免羔羊放牧时淋雨受凉, 注意栏舍保温。

5. 产后母羊护理

应给产后母羊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注意保暖、防潮, 避免贼风, 防止感冒。产后1小时左右, 应给母羊饮温热水1~1.5升, 切忌饮冷水。哺乳期间, 产羔母羊每天可补饲青干草1~1.5公斤, 混合料0.5公斤。

6. 搞好疫病防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产后护理】相关文章:

产后康复护理04-29

产后子痫护理05-14

母牛产后护理05-20

护理产后羔羊07-11

产后出血个案护理06-24

个案护理产后出血06-29

产后出血的护理09-10

如何护理产后伤口06-01

产后头发怎么护理07-24

产后出血的护理08-07

上一篇:时尚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下一篇:性别歧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