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2024-07-31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精选十篇)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1

在新课程背景下, 教学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线性关系, 不再是“模具式”的机器型生产, 而是课程参与的主体, 开发的主体, 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不再只是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而是创造和发展的过程。我在两年多的新课程实施中, 不断地学习领会新课程中提倡的主体精神, 努力地把学生培养成“老师式”的学生, 努力地引导他们挑战传统的“量化式”“数字型”评价方式, 让他们尝试成为新评价体系的主体, 站在与教师平等的高度去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 最终达到新课程提出的创造和发展的要求。前苏联教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 才是真正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自我赏识, 本人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谈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建立自信, 引导学生跨出自我评价的第一步

高一入学, 学生对于一切都是新鲜的, 而化学凭借化学实验的优势, 总是强烈吸引着很多学生, 而传统的评价模式却用冰冷的数字将他们一个个推开, 形成了课堂上老师“高谈阔论”, 学生“肃目正襟”听, 不敢说, 不愿说的局面。在新课程理论指导下, 要摆脱这样的消极局面, 关键就要教师营造一个发散式的、自由的课堂氛围, 建立一个接纳式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我们都知道, 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有一个美丽的喷泉实验, 在课堂上演示了氨喷泉,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热情之后, 并没有趁热打铁解释形成原因, 而是请了两位学生到讲台上分别又做了两个喷泉实验, 实验完成之后, 提出两位同学给予自己一个评价的要求, 并要求大家一起来做评价。在互动的气氛中, 引导性地提出了几个评价要求:老师的实验是否成功?同学的演示实验效果是否明显?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在哪?喷泉是怎么形成的呢?如何对喷泉实验进行改进处理呢?这些要求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并不容易, 但是我们需要的并非完整的答案, 缜密的思路, 也不需要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是对的或者这是错误的, 我们要做的只是认真仔细听完他们的想法, 全面认识到不同的个体在评价方式、水平、程度、等级上的差异性, 选择不同的角度去寻找闪光点, 给予每个学生一个肯定的评价, 也许是流畅的表达, 也许是清晰的思路, 也许是思维的发散, 更甚者是积极的态度, 给予他们认可, 让他们跨出自我评价的第一步, 建立自信, 认识自我, 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与思路。

二、张扬个性, 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 引导学生跨出了自评的第一步之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价, 使他们真正学会自我评价, 使自我评价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成为技能之一。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前, 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是否已经为了学习活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是否已经对学习活动的目标做了一定的了解?是否对学习活动的方法做了合适的安排?是否已经调节好了情绪和精神?是否能以十分饱满的状态开始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要学会自我评价: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作出自我评价, 对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积极性的评价, 对教师评价的评价, 对课堂学习能力与方法的评价等等。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机会, 使学生学会自评的同时学会互评, 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善于与人共事;在互评中发现个体的差异性,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整, 完善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完成之后, 学生要学会终结性评价:是否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否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是否获得了自身素质的发展?

三、不断反思, 使学生善于自我评价

高三化学复习开始, 学生的自我评价作用不可低估。通过高一、高二的培养学生已经形成了适合自己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 在复习过程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了解学生的还是学生自己, 只有他们才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一系列的评价之后, 复习的目标也就轻松地完成了, 其效果是教师罗列知识点, 用分数与好坏为标准进行的评价不可比拟的, 教师要做的只是对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 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至少发现一个问题, 在课上至少解决一个问题, 在课后至少巩固一个问题, 并尝试发现一个新问题, 将学生的自我评价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 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在学生作出自我评价的同时,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反思, 并鼓励学生对教师作出评价, 使学生站到一定高度, 与教师平等相处, 自觉进入学习主人的新角色。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 并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反馈和调节, 通过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激励, 使学生以健康的、积极的态度接受自我, 肯定自我, 完善自我, 这是新课程的主旨所在, 也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轻轻地放开你的手, 学生会向前一大步;退一步, 海阔天空, 让学生在新课程的舞台上玩转自我的个性飞扬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著.《学习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第8页.

[2]《走进新课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篇2

高王中心小学:蒋克栋

我从学生的作业与测试中出现的差错看到,除个别学生因认知的缺陷而造成错误外,更多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错误。如:感知的马虎,缺乏良好的作业习惯等,针对这种情况,我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评价习惯,培养学生基本的评价能力来弥补。因为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再现所学的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同时,也可减轻教师的批改作业负担,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对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导之以行,使学生惯于评价

小学生的评价意识是很淡的,他们很少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也不善于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或练习进行恰当的评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进行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这种评价习惯,我是这样做的: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评价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更多的评价机会,多问一个“为什么”,就多一次机会,多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鉴别自己与别人的思维与练习,久而久之,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评价习惯,例如:在教四则运

算题出现的错误是经常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并找出出现错误的原因,请他自我评价。

2、让学生适当参与批改作业

在处理作业时,可以选几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批改,并让学生说批改的理由,错误的话,可以让学生说错误的原因,也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互相批改,这样做不仅训练了评价能力,也克服了思维定式,形成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3、在课后作业中布置自查要求

一般说,课后作业检查是由别人来代劳的,教师应提出自查要求,要他们在完成后认真检查,同时通过家访了解学生自查情况,作业批改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查能力,及时加以指导,经过阶段性的训练,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激之以趣,使学生乐于评价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自我调控意识还不成熟,教师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评价兴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学生讨论

由于学生好胜心强,有一种强烈的求胜欲望,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加以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评价才华,例如:在教学求“平均数应用题”后,教师

可安排这样一道题,三班植树,一班42人共植树130棵,二班41人共植树117棵,三班43人,共植树140棵,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学生练习后,可以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开展自评互评,这样部分学生的错误可以得到纠正,还可以训练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

2、开设“病题医院”

在一堂课中,教师可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出现错误的题目进行调整,送进“病题医院”让学生自己充当大夫,找出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并进行纠正,这一活动学生的兴趣很大,即使讷言的学生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他们的评价兴趣。

3、采用“故错”教学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老师是绝对正确的,如果教师故意出现错误,有些学生会盲目轻信,有的会产生疑问,只有几个会提出自己的评价意见,教师用这种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用正确的标准来确定,通过自信来激励学生的评价兴趣。

4、变换激励策略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口头表扬,暂时会受到一定的效果,时间稍长,兴趣就难以维持了,教师在坚持激励的同时,还应周期性的变换激励形式。

三、授之以法,使学生善于评价

在激励学生评价兴趣,养成习惯的同时,还可教些评价的方法,从易到难,从单项到综合,逐步完善评价能力。

1、教学一些估算的方法

在计算时,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估算能力就可对明显的错误进行判断,如:4214÷7时,如果结果是62,而估算的商约是600,就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

2、同步训练学生的正向逆向思维

学生的一部分错误是受一定的思维定式的影响造成的,如顺着一个思路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如反过来想,则可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教师可以将应用题的问题条件互换训练,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会采用这一方法。

3、经常进行辨析训练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安排一些咬文嚼字的、吹毛求疵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深入的掌握知识,提高辨析能力,这些训练可说是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4、多让学生动手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践也是方法之一,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动手,多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并使其充分利用这一评价方法,正确得以验证。错误的,则可以从中找出思维的偏差,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2009、4、20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3

【关键词】作业评价;有效性;自我评价;能力

面对两个班143个学生的数学教学任务,每天连续几节课上下来,已是精疲力竭,还要面对几大摞的作业批改。特别是遇到考试,学生60分钟不到就完成的试卷,我却要利用好几个小时才能把两个班的试卷批改完,改完后,还得每个班利用差不多两节课的时间来评讲。我还发现,老师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批改的作业,实际效果却很差。批改完的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学生最关心的分数等级。

在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经常碰到一些半对半错的解答,心里着急得很,恨不得马上对其进行单独辅导。但学生的时间不允许,他们还有其它的科目要学,两个班繁重的教学任务也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困惑了, 静下心来思考,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注、鼓励比较少,学生缺乏了学习的动力。我要从根本上改变对学生作业、试卷的评价方式,把自己从繁重、低效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学习、评价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 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教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1]所以,数学教学需要我们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我们必须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将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作为教学的一部分,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形成、自主能力提高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更让作业、试卷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一个平台,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

一、利用课堂进行作业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利用开课前的时间,找一个有代表性的作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学生则对照着评价自己的作业,老师只需要统计学生的完成情况即可。当然,这样的作业评价适用于较客观的题型,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出来,学生自行改正就可以了。

二、利用学习小组进行作业评价

针对一些思维训练、解决问题的题型,可以在小组内先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再进行全班的交流评价,找到自己的错因并改正。这样的评价让学生全程都参与进来,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最后的结果。实在解决不了的或者需要补充的,老师再精讲就可以了。

三、“一对一”辅导评价

结合班上实际情况,让学生结成 “一对一”学习对子,让学困生得到有效的帮助。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学生不愿意当小老师,顾虑重重。慢慢的你会发现,很多学生会以当上小老师为荣,他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进步了。

四、针对考试卷的评价

学生完成试卷后,可在小组内先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和困惑,马上提出来,老师针对性的解决,这样立竿见影的评价,比辛辛苦苦批改出来再评讲试卷,学生的记忆更深刻、理解得更好。针对自己的错误,找到错误的原因,为了加深印象,还可以自编一个类似的题型。这样,学生很好的利用试卷,看到自己在学习上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功,激发学习的原动力;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不足,改进学习方法。

五、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要定期进行优秀作业展

让学生把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作业,最优秀的试卷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进行点评,学生再进行自我反思,写写数学日记。这样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学习的榜样。

无论是作业还是试卷,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或笑脸,或五角星,或小红旗,或哭脸,或反思、激励的语言,并在错误的题目那里自己用红色的笔改正过来,写出错误的原因,自己再出一个类似的题目来加深自己的理解。这样,老师批改作业、试卷就轻松多了。解放出来的时间,用来备好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用来欣赏学生的作业、试卷,找出有代表性的错题有针对性的评讲;发现作业、试卷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你的试卷完成得太棒了”、“ 你的思维真有创意”、“看到你的作业给老师一种美的享受”[2]这些饱含激励的语言,传递着老师对学生满满的关爱与鼓励。老师的赏识、赞美、鼓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还会对自己的作业,试卷再次去评价,甚至还会写出反思或者是对老师教学的意见或建议。作业和试卷成了我和孩子们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从教学的细微处关爱学生,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的话,一个真诚的拥抱,甚至一件微薄的礼物……让他们时时通过有温度的评价,感受到老师关注的目光,是他们的贴心人。这样既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能力的培养,还把我从繁重、低效的作业试卷批改中解放出来了,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厚,师生关系更和谐,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卢卫平.《学导点燃激情 高效激活生命》.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4

一、小学生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几种现象

1.轻信教师对其具体行为的评价。这种现象在低、中年级学生中较为普遍,他们独立性评价的能力还很差,而且不够稳定易于变化。教师的一句Good!或者Wonderful!就变成了他们自身的评价语,而不再对其具体行为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

2.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简单的、片面的,评价自己往往是好的方面多,评价他人则是不如自己或差的方面多。这种现象很容易导致小学生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比如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或者表演,他们就自以为是,甚至不愿意帮助别人。当然,课堂中还存在许多自我评价能力过低的小学生,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一般只选择容易的事去做,只会简单地跟读,不愿意尝试与他人的合作、表演。从而造成了他们自卑、退缩、不合群等。

3.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笼统的,只看行为效果,而不看行为的动机。这种笼统的评价方式易使学生走进自我评价的误区,阻碍他们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学生会觉得课文背诵得流利就是好,而不注重将知识点转化到生活中去灵活运用,不善于将书本知识转变成自己的文本。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小学英语课堂又是一个很适合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场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抓住契机,从英语课堂上萌动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学生的行为

要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就应该尽量避免那种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式的评价。比如,对表现差的学生,不能运用对比方法,把他们与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比较,而应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多些正确引导,扩大他们的优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可以多一些物质和语言上的鼓励。这样的评价既客观、公正,又使学生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

课堂上,对于表现好的后进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就是使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从中也学会客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他们今后课堂上自我评价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1 . 深入学生个体,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要着眼对学生个体的诱导,在学完某个单元的Story time或Grammar time以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针对自己的做法,总结经验和教训,发掘自己的闪光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对自己进行深刻的自省自剖。

2.鼓励学生自我激励。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比如表演完一篇课文,要求学生从各角度找出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优缺点开展自我激励,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要培养学生学会自我暗示: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克服困难、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心态。

四、创设机会,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1.立足于学生集体基础上的评价。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总要有一定的参照客体,使学生在与客体比较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因此,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使学生对照集体,认准自我,并自觉地把自己纳入到集体中开展评价。

2.立足于教师评价基础上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先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每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比如,教师可以选择课堂观察的方式,选择一篇绘本故事进行教学,从学生学习的认真程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察。

3.立足于学生相互评价基础上的评价。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小组活动,如Do a survey,Give a report,Make a poster等,以此来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出对方的优缺点,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自我评价能力。

评价是学生比较敏感的问题,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要解剖自我,提高反省,同时,也应该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培养自己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只有评价结果适当,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把握自我教育的正确方向。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指导学生自我评价要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原有基础,并坚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自尊心,强化他们的上进心,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5

小学阶段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展,大脑对各种刺激都很敏感,模仿性,可塑性很强。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注意抓住契机,创设情景,相机诱导,萌动儿童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一.客观评价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自我评价做好示范。

小学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起步的阶段。他们的进步是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与否定。因此恰当的评价,对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要做笼统的评价,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扼杀他们努力的火花。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还应表现在他能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闪光点,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时就需要教师们的正确指导,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小学生之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及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和过低的自我评价对小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说,在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给予自己恰当的自我评价。

三.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每个个体都会认同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会顺从别人的评价,所以,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不正确甚至是错误的评价,这样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使之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同时老师还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与不足。在一节学生字的语文课上,陈老师首先把生字及其拼音都写在黑板上。陈老师把“钻”字的音节“zuan”标成了“zhuan”,即使有些学生也看到了老师标的与课本上标的不一样,当他们都没吭声,都顺从老师的读音。下课后,我们告诉陈老师“钻”字的音节标错了。由于两节语文课相连,一上第二节课,陈老师就叫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字和拼音,并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在老师的提问下,同学们才说出“钻”字的音节有误。陈老师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并鼓励学生要敢于指出老师犯错误的地方。

在经过一周的观察,我发现班里面的孩子的学校生活大不一样。经过与班主任的交谈,我了解到这跟他们的家庭生活息息相关。同样,家庭教育风格常常也会影响儿童的自我评价。杨紫娴是我所见习二(2)班的一位女生,她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女孩,上课时踊跃发言,语音表达能力明显比其他同学强。在给自己的评价时也相对比较民主。经过了解,我知道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有一定的学历,都担任医生,家庭教育属于民主型的。权威型父母的教育往往是民主而严格的,他们喜爱并接受儿童,对孩子的学业和行为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善于倾听并尊重儿童的意见,信任和鼓励他们,较多地采取鼓励,奖励良好行为的方式而不

是斥责惩罚其不良行为的方式。这种家庭的儿童往往了解父母所建立的明确而一致的行为规则,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因此,他们往往对自己充满信心。实际上,父母的教育风格与儿童的自我评价是相互作用,父母的积极行为使儿童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同样,有较高自我评价的儿童也促使父母更加民主。

叶圣陶先生指出:“尝喂教师教各种学生,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求,而学生能自我研索,自我解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使具备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即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自我反思,作出正确的评价,促进自己的学习。

自我评价也是新课程目标思想的重要方面。它既能使学生得到自我评价的反馈信息,又能加深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认识,是深化了的认识过程。小学生评价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他律”到“自律“,从评人到评己,从片面到全面。学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逐渐得到提高。在开见习总结大会中,我从别的队长发言中,了解到他们所见习的学校也很注重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而他们见习的学校在培养这一能力时的特点是多开展像“寻找别人的优点”的班级活动,进而使后进生也有别人的赞美和表扬,并在自我评价的体系中促进较差的小学生向优秀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生活中如何看待自己的不足,如何看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职业能力 自我评价 行动导向

从示范性建设开设,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多种类型的课程中都有实施案例。对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也并不一致。赞成者认为在完整行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锻炼、培养了多种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反对者称完整行为模式步骤固定,引发学生反感,有时简单问题复杂化。课程评价多从教师本人或同行给出,学生评价多为感性的语言,如“提高了学习兴趣”(正面评价)或者“开始还很感兴趣,后来就疲倦了”(负面评价)等。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的实施为案例,结合三届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的数据,对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过程

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已经成为共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这三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某项技能是现在的高职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课程开发时,结合笔者在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培训时的收获,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

专业能力评价指标:1.1能预见工作的结果,知道如何分析;1.2能够应用信息分析工作任务,明确目的和要求;1.3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目标;1.4能够与他人就专业内容进行交流;1.5能够读懂专业相关资料。

方法能力评价指标:2.1 能够有创造性的展示;2.2能够有条理的表达思想;2.3在工作中注意细节;2.4能够从教材以外的资料中获取信息;2.5能够对现有工作方案进行计划,合理安排。

社会能力评价指标:3.1 重视团队成果;3.2能够理性面对不同意见;3.3能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换意见;3.4能够对自己的工作部分负责;3.5能够和团队中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个人能力评价指标:4.1 有环保意识,注意废物的抛弃;4.2有成本意识,注意节约;4.3注重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总结;4.4处理信息能够集中注意力,效率高;4.5不需要外界监督,能够自觉进行学习;4.6守时守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从2009年开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每轮课程结束后,请学生依据职业能力的指标进行自我评价。表1展示了三轮学生上课后自我评价结果。

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价数据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不尽相同,在当前的教学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教学目标难度很大,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班教学是个普遍现象,每个学生对于课程和老师的反馈不同,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有差异很大的评价。但是接受教育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上的提升,并形成更好的学习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对其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比单纯看是否达到某一具体能力目标更值得关注,可以作为教师对教学改革成绩的评价标准。

首轮教学的设计方案是学习领域课程要求,全部以项目带动。期望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资源中提取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八个项目涵盖多种技术手段,将单元技能训练融合于综合实训中。项目实施划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阶段。第一次实施这样的课程模式时,学生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一个班(39名同学)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有进步的(见表1)。

仔细分析分项数据,首轮受训学生认为专业能力中一般的学习过程和态度,自己表现尚可;对于学习的成果及应用,学生只是中等水平。方法能力上学生整体的评价表现一般;社会能力主要评价团队合作能力与态度,学生自我评价较好;个人能力中一些个人意识、习惯及一般的社会行为等,学生自我评价高,而针对学习方面的意识,学生自我评价中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凡是有关学习的考察指标(不论分属于哪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都不高,如4.3、4.4和4.5项指标。可以把这些学生进步较少(或表现欠佳)的指标归结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但也不可忽视,课程设计中与传统学习完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带来的冲击。老师更多的作为一个“设计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多,自我组织能力强,这种良好的愿望恐怕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轮实施过程采用“单元操作训练+综合实训”。课程形式上好像回到了课改前,但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行动导向,教师作为“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对任务的细化,如设计工作页,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如何计划与安排;设计单元操作训练,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等,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我评价有进步的比例有所提高。第三轮实施按照第二轮的方案继续,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微调,例如在成果展示阶段不用ppt,而改成各小组同一时间将实验报告展示,尽管表面上少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但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有进步的结果,坚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延伸

以完整行为模式为指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时甚至被简称为六步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经过我们的几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确实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但是如果只在综合实训阶段应用,则大量的在校学习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人认为简单学一个理论,如果也进行完整6步的话,有小题大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但从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体会来看,如果不能深刻领悟这六步中每一步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何关系的话,那实施六步确实费时费劲。行动导向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信息流动,构建学习环(图1)。学生应该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提取信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信息交换)来对自己收集的信息做出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再通过各种方式汇总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其他人可以再次从被展示的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内容。

图1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习环的构建

学习环不仅适合于实践教学,同样适合于理论的学习。构建学习环的过程就是一次综合运用职业能力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信息的流动,构建学习环。

尽管关于职业教育研究有很多理论热点还需讨论,但是微观的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真正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出发点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值得推广。高职课程开发,路还正长。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件极富意义,也极富发展空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喆,卢洪胜.《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学习领域课程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36-39.

[2]尹喆.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给予高职生物分离课程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2):181.endprint

【摘 要】大量的行动导向教学案例多从老师的角度讨论课程设计,并肯定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这种教学模式在各种类型课程中的推广,也出现了一些质疑。本文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价的角度出发,讨论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并对组织教学过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 自我评价 行动导向

从示范性建设开设,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多种类型的课程中都有实施案例。对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也并不一致。赞成者认为在完整行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锻炼、培养了多种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反对者称完整行为模式步骤固定,引发学生反感,有时简单问题复杂化。课程评价多从教师本人或同行给出,学生评价多为感性的语言,如“提高了学习兴趣”(正面评价)或者“开始还很感兴趣,后来就疲倦了”(负面评价)等。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的实施为案例,结合三届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的数据,对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过程

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已经成为共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这三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某项技能是现在的高职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课程开发时,结合笔者在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培训时的收获,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

专业能力评价指标:1.1能预见工作的结果,知道如何分析;1.2能够应用信息分析工作任务,明确目的和要求;1.3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目标;1.4能够与他人就专业内容进行交流;1.5能够读懂专业相关资料。

方法能力评价指标:2.1 能够有创造性的展示;2.2能够有条理的表达思想;2.3在工作中注意细节;2.4能够从教材以外的资料中获取信息;2.5能够对现有工作方案进行计划,合理安排。

社会能力评价指标:3.1 重视团队成果;3.2能够理性面对不同意见;3.3能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换意见;3.4能够对自己的工作部分负责;3.5能够和团队中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个人能力评价指标:4.1 有环保意识,注意废物的抛弃;4.2有成本意识,注意节约;4.3注重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总结;4.4处理信息能够集中注意力,效率高;4.5不需要外界监督,能够自觉进行学习;4.6守时守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从2009年开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每轮课程结束后,请学生依据职业能力的指标进行自我评价。表1展示了三轮学生上课后自我评价结果。

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价数据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不尽相同,在当前的教学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教学目标难度很大,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班教学是个普遍现象,每个学生对于课程和老师的反馈不同,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有差异很大的评价。但是接受教育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上的提升,并形成更好的学习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对其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比单纯看是否达到某一具体能力目标更值得关注,可以作为教师对教学改革成绩的评价标准。

首轮教学的设计方案是学习领域课程要求,全部以项目带动。期望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资源中提取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八个项目涵盖多种技术手段,将单元技能训练融合于综合实训中。项目实施划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阶段。第一次实施这样的课程模式时,学生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一个班(39名同学)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有进步的(见表1)。

仔细分析分项数据,首轮受训学生认为专业能力中一般的学习过程和态度,自己表现尚可;对于学习的成果及应用,学生只是中等水平。方法能力上学生整体的评价表现一般;社会能力主要评价团队合作能力与态度,学生自我评价较好;个人能力中一些个人意识、习惯及一般的社会行为等,学生自我评价高,而针对学习方面的意识,学生自我评价中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凡是有关学习的考察指标(不论分属于哪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都不高,如4.3、4.4和4.5项指标。可以把这些学生进步较少(或表现欠佳)的指标归结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但也不可忽视,课程设计中与传统学习完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带来的冲击。老师更多的作为一个“设计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多,自我组织能力强,这种良好的愿望恐怕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轮实施过程采用“单元操作训练+综合实训”。课程形式上好像回到了课改前,但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行动导向,教师作为“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对任务的细化,如设计工作页,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如何计划与安排;设计单元操作训练,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等,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我评价有进步的比例有所提高。第三轮实施按照第二轮的方案继续,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微调,例如在成果展示阶段不用ppt,而改成各小组同一时间将实验报告展示,尽管表面上少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但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有进步的结果,坚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延伸

以完整行为模式为指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时甚至被简称为六步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经过我们的几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确实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但是如果只在综合实训阶段应用,则大量的在校学习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人认为简单学一个理论,如果也进行完整6步的话,有小题大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但从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体会来看,如果不能深刻领悟这六步中每一步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何关系的话,那实施六步确实费时费劲。行动导向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信息流动,构建学习环(图1)。学生应该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提取信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信息交换)来对自己收集的信息做出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再通过各种方式汇总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其他人可以再次从被展示的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内容。

图1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习环的构建

学习环不仅适合于实践教学,同样适合于理论的学习。构建学习环的过程就是一次综合运用职业能力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信息的流动,构建学习环。

尽管关于职业教育研究有很多理论热点还需讨论,但是微观的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真正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出发点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值得推广。高职课程开发,路还正长。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件极富意义,也极富发展空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喆,卢洪胜.《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学习领域课程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36-39.

[2]尹喆.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职业能力培养——给予高职生物分离课程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11(2):181.endprint

【摘 要】大量的行动导向教学案例多从老师的角度讨论课程设计,并肯定教学效果。但是随着这种教学模式在各种类型课程中的推广,也出现了一些质疑。本文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价的角度出发,讨论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并对组织教学过程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能力 自我评价 行动导向

从示范性建设开设,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实践。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多种类型的课程中都有实施案例。对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也并不一致。赞成者认为在完整行为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锻炼、培养了多种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反对者称完整行为模式步骤固定,引发学生反感,有时简单问题复杂化。课程评价多从教师本人或同行给出,学生评价多为感性的语言,如“提高了学习兴趣”(正面评价)或者“开始还很感兴趣,后来就疲倦了”(负面评价)等。本文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的实施为案例,结合三届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的数据,对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研究过程

职业能力可以分解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这已经成为共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这三个维度,而不是单一的某项技能是现在的高职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在课程开发时,结合笔者在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培训时的收获,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

专业能力评价指标:1.1能预见工作的结果,知道如何分析;1.2能够应用信息分析工作任务,明确目的和要求;1.3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的目标;1.4能够与他人就专业内容进行交流;1.5能够读懂专业相关资料。

方法能力评价指标:2.1 能够有创造性的展示;2.2能够有条理的表达思想;2.3在工作中注意细节;2.4能够从教材以外的资料中获取信息;2.5能够对现有工作方案进行计划,合理安排。

社会能力评价指标:3.1 重视团队成果;3.2能够理性面对不同意见;3.3能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换意见;3.4能够对自己的工作部分负责;3.5能够和团队中其他成员友好相处。

个人能力评价指标:4.1 有环保意识,注意废物的抛弃;4.2有成本意识,注意节约;4.3注重对自己工作的反思和总结;4.4处理信息能够集中注意力,效率高;4.5不需要外界监督,能够自觉进行学习;4.6守时守信。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课程从2009年开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每轮课程结束后,请学生依据职业能力的指标进行自我评价。表1展示了三轮学生上课后自我评价结果。

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自我评价数据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不尽相同,在当前的教学中让所有的学生都达到同一教学目标难度很大,尤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班教学是个普遍现象,每个学生对于课程和老师的反馈不同,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有差异很大的评价。但是接受教育之后,每个人都应该有能力上的提升,并形成更好的学习基础,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因此,学生对其职业能力提升的自我评价比单纯看是否达到某一具体能力目标更值得关注,可以作为教师对教学改革成绩的评价标准。

首轮教学的设计方案是学习领域课程要求,全部以项目带动。期望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资源中提取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八个项目涵盖多种技术手段,将单元技能训练融合于综合实训中。项目实施划分为“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个阶段。第一次实施这样的课程模式时,学生给出了正面的评价,一个班(39名同学)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是有进步的(见表1)。

仔细分析分项数据,首轮受训学生认为专业能力中一般的学习过程和态度,自己表现尚可;对于学习的成果及应用,学生只是中等水平。方法能力上学生整体的评价表现一般;社会能力主要评价团队合作能力与态度,学生自我评价较好;个人能力中一些个人意识、习惯及一般的社会行为等,学生自我评价高,而针对学习方面的意识,学生自我评价中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凡是有关学习的考察指标(不论分属于哪种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都不高,如4.3、4.4和4.5项指标。可以把这些学生进步较少(或表现欠佳)的指标归结为学生学习态度不够好,但也不可忽视,课程设计中与传统学习完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带来的冲击。老师更多的作为一个“设计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多,自我组织能力强,这种良好的愿望恐怕不能一蹴而就。

第二轮实施过程采用“单元操作训练+综合实训”。课程形式上好像回到了课改前,但在教学方法上坚持行动导向,教师作为“设计者”和“指导者”,通过对任务的细化,如设计工作页,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如何计划与安排;设计单元操作训练,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等,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自我评价有进步的比例有所提高。第三轮实施按照第二轮的方案继续,某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微调,例如在成果展示阶段不用ppt,而改成各小组同一时间将实验报告展示,尽管表面上少了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应用,但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学习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大多数学生认为有进步的结果,坚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延伸

以完整行为模式为指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时甚至被简称为六步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经过我们的几轮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训课程中确实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但是如果只在综合实训阶段应用,则大量的在校学习时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人认为简单学一个理论,如果也进行完整6步的话,有小题大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嫌疑。但从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的体会来看,如果不能深刻领悟这六步中每一步与职业能力培养有何关系的话,那实施六步确实费时费劲。行动导向的核心是通过各种方式,促使信息流动,构建学习环(图1)。学生应该学会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提取信息),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信息交换)来对自己收集的信息做出判断(有效还是无效),再通过各种方式汇总信息,并以合适的方式展示出来。其他人可以再次从被展示的信息中获得新的学习内容。

图1 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习环的构建

学习环不仅适合于实践教学,同样适合于理论的学习。构建学习环的过程就是一次综合运用职业能力的过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信息的流动,构建学习环。

尽管关于职业教育研究有很多理论热点还需讨论,但是微观的课程是直接面向学生的,真正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出发点的各种教学方法都值得推广。高职课程开发,路还正长。我们正在从事的是一件极富意义,也极富发展空间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尹喆,卢洪胜.《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学习领域课程设计[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6):36-39.

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篇7

自我教育这一因素对于孩子成才、成人的重大作用, 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当然, 自我教育是在一定的遗传基础上, 在环境和他人教育的条件下生成和发展的, 但是它一旦生成, 就积极地反过来发挥作用, 极大地影响着个人的成长, 而且随着人的成长, 它的作用在四个因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 它在人成才的各种因素中, 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呢?结合学生的实际境况,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课堂上抓起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基础知识较差, 行为习惯不好, 自我教育的能力很低。上课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上课铃声已经停止, 教室里总是需要5分钟的时间才能安静下来, 这其中还包括老师要维持纪律, 还有一部分学生要上课铃响后2~3分钟才能走进课堂, 课堂上教师正身心投入地传授知识, 而有些学生在看杂志、在玩手机, 有些学生的思绪早已飞出了窗外, 当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写作业时, 竟还有人在交头接耳, 说笑打闹, 不知道老师讲什么, 留什么作业……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不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他们也知道课堂上应该好好学习, 课堂上应该保持安静, 他们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差, 自己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可见, 要想有良好的课堂纪律, 必须培养学生自觉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 让他们自觉按照社会标准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目的是让学生做到教师在与不在时都要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塑造好自我形象。

为改进课堂纪律, 我尝试了以下的方法: (1) 教师改变授课方式。中职学生是很厌烦学习的, 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负担和折磨, 课堂45分钟更是他们需要花力气去煎熬的。对于自我教育能力差的学生来说不会坚持很久。因此, 德育课或者其他课程的教师要采用多种有趣的知识和有趣的讲课方式, 经常性变换讲课方法, 吸引学生, 引起他们的注意, 只有能够让学生喜欢一堂课, 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听课, 不舍得浪费一点时间。 (2) 教师要细心观察并及时给予赞扬。对于自我教育差的学生, 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观察, 对于有自我教育的行为发生时, 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并给予表扬, 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从偶然性的行为中得到满足, 促使下一次相同行为的发生。人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教师能较好地用好赞扬的话, 就会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 积极地去做受到表扬的事情, 当这种自我教育的行为反复发生时, 就会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3) 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要利用班会和课堂的剩余时间, 做好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的培养, 告诉学生:“教师不是一节课的主体, 你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不是教师管你们, 而是你们自己管理自己。”通过这种教育, 让学生明确自我教育是自己的事情, 自己是人生的主人, 从而引导他们做好规划, 管好自己。

二从日常行为规范抓起

在日常行为活动中, 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教室卫生、课间迟到、集体劳动、全校大会、校内师生、课间活动等如何处理才算具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呢?

如“见纸就拾”习惯的养成, 一天中午放学, 我在学生们的必经之处设立了关口, 放了几张废纸和几块小垃圾, 然后暗自观察哪些同学对它们熟视无睹, 哪些同学见了就立即拾起来。下午我及时地把观察结果就当众公布, 并请他们说出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有的说:“我本来想拾, 可又想下午值日生又该打扫了, 又没人看见, 不拾也不要紧, 现在想来,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缺乏自我教育意识。”有的说:“见纸就拾是爱校爱集体的表现, 如果做不到见纸就拾, 就不是爱集体了。”大家从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明辨了是非, 强化了“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

日常行为规范是最能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 让学生意识到小事的重要性, 从小事做起, 从小事抓起。迟到是反映一个人的时间观念, 我所管理的班级有一名学生经常迟到, 在对他进行了几次谈话后, 这名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他把“早到校”记到手机的备忘录里, 天天提醒自己, 通过这样的方法, 他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和家长取得联系, 从家庭教育抓起

有的学生在学校是“三好学生”, 但回到家里, 却当起了小公主、小少爷, 妈妈给洗衣服、铺被子、收拾书包、脱袜子……全是家长大包大揽, 长期下来, 孩子们就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把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延伸到学生家里并和家长取得联系, 让家长配合、监督、并及时反映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一个月下来就初见效果, 家长反应强烈, 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 也很有必要, 我们家长欢迎搞这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了爱劳动讲勤俭的习惯。“孩子懂得了体贴父母, 孝敬老人, 比以前有思想了。”

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 篇8

一、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中学生由于面临高考,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这个时候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关心和爱护他们,积极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能够正确面对高考,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高中学生大都需要在学校寄宿,第一次离开父母那么长时间自己独立生活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班主任要担当起父母的责任,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给学生家的温暖和父母般的关爱,让学生喜欢班主任,信任班主任,愿意服从班主任的安排和领导。记得有一年,我带高一的新生,晚上我去查寝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都躲在被窝里流泪,我想他们一定是想自己的父母了。于是我在每天睡觉之前都会到宿舍去和他们谈话, 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或是把一些趣事讲述给他们听。我还会在宿舍中组织一些有助于团结互助的小游戏,让同学之间主动接触, 快速了解对方,便于在孤独寂寞的时候能够互相谈心,淡化一些伤感和思念。每周我都会让学生把需要缝补的物品拿出来,帮助他们缝补。时间一久,学生对我的依赖感越来越强,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亲切,这样我在组织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变得更加轻松了。

二、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管理好班集体,但是班集体的管理目标却不应该由班主任单独的制定,如果教师武断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强加给学生,不但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坚持民主的原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过程中来,拥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意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与教师共同制定班级管理的目标,为自己制定出生活和学习的规范。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发挥自己的自主精神,制定自己喜欢的、愿意遵守的规则。这样会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质量和效果。

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班集体制定一个总体的目标,这个目标要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学习,让他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还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一致才能够顺利地实现这个目标。这样才会让学生拥有奋斗的动力,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充满主动性。其次,建立阶段性的班级目标。例如,在举办运动会时,我组织学生共同制定在运动会中要取得哪些成绩计划,通过大家的努力尽量达到这个目标。在面临考试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规定进步的目标,以此来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制定自我管理体系,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班主任只有充分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够把班集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形成合力,让班集体更加出色和优秀,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中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自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管理制度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依据,班主任要领导学生制订班集体的管理规定。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也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从自我教育的角度说出自己在这个大家庭中应该怎么做,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理解和清楚教师的想法,争取大家共同制订出满意的制度。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才能够自觉地遵守,当学生触犯某一条制度时才能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不对,发自内心地不安和自责,从而主动地进行改正。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创设良好的竞争氛围,培养学生自我提高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个巨大的竞争,要让学生正视竞争的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正确看待竞争带给我们的挑战和机遇。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不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让学生逐渐适应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激励学生不断学习,保持良好的状态。例如,我们可以采取竞选班干部的制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用公布考试成绩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竞争思想,要友善竞争,要看重竞争的过程,不要太在意竞争之后的结果。这样才会在班级形成一种积极的竞争氛围,才能够让学生在竞争中自我教育和学习。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篇9

张胜斌

(南郑县职教中心, 陕西南郑

摘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首先, 要充分相信和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其次, 要开展多方面的主题活动,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再次, 要构建职校自我管理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 要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类竞赛, 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班级的凝聚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采用多种途径, 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评价, 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这对于推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我校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 依赖性强, 独立性差, 缺乏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存在某些缺点、不良习惯等, 长期生活在批评指责甚至歧视当中, 因而自卑心理严重, 缺乏自信;部分学生过分强调自我的感情, 渴望表现自我价值, 但又缺乏集体观念, 在集体中往往表现为自私自利、我行我素,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充分发展的阶段, 因此, 教育工作者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让他们变被动教育为自觉接受教育、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所以, 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就显得非常重要。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 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能够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从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 让学生在师长的教育引导下, 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 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心理、人格特征正常、健康地发展, 智慧潜能和才干才会在有计划、有步骤的挖掘下得以发挥, 各方面

李海琳

的素质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自我教育的实施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一、充分相信和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让学生体验成功, 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

我校全面推行干部竞聘制, 候选团委、学生会干部由各班推选产生。他们要认真准备竞选演讲稿, 向政教处教务处领导公开述职, 最后由学校任命, 因而选拔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选拔出的学生干部素质也普遍较高。我们大胆放手让他们分工负责各项管理工作, 并对五项常规 (出勤、纪律、卫生、午间操、晚休) 情况记录、张榜公布开展班级竞赛, 且将各类材料及时上报政教处、教务处。我们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 指导他们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考察他们工作的得失, 并且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进行褒扬, 表扬有物质奖励, 更注重精神激励。一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另一方面, 也有效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工作。实践证明, 他们逐渐形成了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这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评价的能力。具体到各班, 班主任同样通过竞聘在本班学生中产生班委会, 由学生自我选择、竞选参加, 班委会在班主任指导下、在校团委、学生会带动下开展相应的工作。这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热情, 形成了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局面。

同样, 激励教育也适用于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其实, “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严格的界限, 每个学生身上都潜藏着一些智慧和才能有待开发。在转化“后进生”方面, 我们首先肯定他们的优点或进步, 让他们真诚感受老师的关心。由他们自己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肯定他们的潜在智慧和能力, 激励他们改正缺点弥补不足, 用行动关心他们, 对他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进行表扬。其次, 大胆重用他们, 让他们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学生感到老师既尊重他们, 又信任他们, 明白了老师是在尽力塑造他们, 他们就会加强对自我的约束, 逐渐改掉一些不良习惯, 形成一些好习惯。“自我教育”, 使“后进生”找到了自信, 体验到了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 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于是积极主动改过, 从而最终实现对“后进生”的转变。

二、开展主题活动, 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班级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现自己各种才能的机会, 同时也为学生的交流架起了桥梁, 使他们能很好地相容、互助, 激发了他们拼搏向上、积极进取的劲头。在自主活动中, 他们的人格受到了尊重, 参与意识、主人翁精神大大加强。活动本身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可以极大地发挥受教育者的潜能, 实现教育者所设定的教育目标。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自信心的重要性》、《青春畅想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爱我学校爱我专业》、《讲文明树新风》等主题活动, 通过“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的形式,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在活动中学生受到了教育, 提升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构建职校自我管理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依法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管理, 严格校风校纪, 使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是活生生的、独具个性的, 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必须把制度和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才能激发学生自觉的行为。能力再强的教育工作者, 如果只是单枪匹马, 想把独具个性的学生管理好, 是很困难的, 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职业学校自我管理模式。任何教育和管理的成败, 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是否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相对轻松, 不需要事必躬亲;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活的能力和积极性, 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和实施。

我们已经制定了《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管理制度》、《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借书制度》、《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胸卡佩戴方案》、《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公寓卫生检查及奖励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细则》、《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会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奖罚条例》、《南郑县职教中心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南郑县职教中心学生德育量化考评细则》等规章制度。这使许多方面的工作有章可循,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 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为什么要这么做, 引导学生自觉地严格执行这些规范, 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四、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类竞赛, 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感。

我校每年都要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十佳歌手选拔赛、“五四”文艺汇演、秋季田径运动会、元旦书画展、专业技能展示等大型竞赛活动, 同时, 广泛开展学生单项体育竞赛、百科知识竞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专业技能比武等各类比赛活动, 并且, 把各项竞赛活动制度化、规范化, 让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团结协作精神, 强化校纪观念和规范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同时进一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持续开展的“活动”, 赋予了学生强大的、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达到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预防、自我矫治的目的, 自信心和责任感得到增强, 自我教育达到了目的。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 篇10

一、对自我管理的界定

自我管理在实际研究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集体层面,指一个集体的自我管理,如班级的自我管理。另外一个层面是个体层面,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事宜的管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自我管理,仅指个体层面的自我管理。所谓的生活中自我管理习惯,是指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能主动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管理,能够主动控制和协调个人与他人、集体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样的一种稳定的行为和倾向。本研究主要针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即克服自己的不良行为,遵守学校纪律;承担一些简单的班级日常事务,并努力完成;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

二、学生自我管理的现状

一是自制力差。学生由于刚刚升入小学,还未养成一定的良好晨读习惯,早上来到学校,个别同学只顾跟周围人说话而不能自觉地朗读课文,甚至有些同学专门打扰正在认真晨读的学生。不少学生在上课预备铃响后,不能自觉做课前准备,而是大声喧哗,桌面上一片狼藉,更有甚者随便离开座位。乱丢用具,教室里随处可以看到满地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用具。二是缺乏集体主义观念,缺乏承担班级日常事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情绪控制力差,易与同学产生矛盾。缺乏一定克制情绪的能力,不会从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当跟同学发生争执和冲突时,不会克制和包容。

三、制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现实意义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较低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原因。

(1)制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发展的因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大部分尚处于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学生认为其他人跟自己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该阶段的学生在注意事物的某一方面时,往往忽略其他的方面。这个年纪的学生关注点在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对自我克制、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意识比较淡薄,自我管理能力相对低下。

(2)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习惯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当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学习方面就能自觉有效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自然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具有一定的自制力,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素养自然就养成和提高了,自然有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要想在未来的生活中不被淘汰,就应该具有自我管理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举措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一是培养学生做事能力。要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育学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做好课前准备。培养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的意识,对于力所能及的班级事务,如摆桌椅、擦黑板、擦桌子等,动员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做。在课堂上和路队中,自觉遵守纪律,不要随便说话,为争当文明班级做出贡献。二是建立责任到人的岗位监管制度。实行责任到人的岗位监管制度,细化班级管理事务。设立晨读监督员、课前准备监督员、桌椅摆放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午餐监督员、路队监督员、眼保健操监督员等岗位。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班级的能力提高,还有助于学生自我约束,进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2)加强家校沟通。一是保持家校教育方式一致。要做好家校的交流沟通工作,特别是对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教师要提出合理建议,提建议时要注意用语得体,语气委婉。建议家长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建议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发挥空间,保持家校教育方式的一致,这样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二是针对持不同教育模式的家长,给予一定指导。有些家长工作繁忙,对孩子采取放任的教育方式,可以建议家长抽出时间多与孩子相处,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应予以及时有效的教育指导;对于溺爱包办型家长,建议家长放手给孩子一些自我发挥的空间;对于民主性家长,多听听他们的教育方式,必要时可以组织家长会,请家长代表发言,相互交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方式方法。

五、结束语

总之,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的树立、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身意识的觉醒、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的有力引导,只有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细处着手,持之以恒,持续养成。

参考文献

[1]贺乐凡.探求“教是为了不教”的实现路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上一篇:体系和结构特点下一篇:消防水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