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特色教材

2024-08-26

实验特色教材(精选十篇)

实验特色教材 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特色教材

药用植物学是医学类院校中药类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实践基本功, 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 为以后中药鉴定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然而, 目前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实验指导和教学模式[1],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发新的实验教材、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2]。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们尝试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开发出一套适合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的特色教材并加以实施。

1 传统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实验教学知识点比较分散, 学生对实验环节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形态学和分类学实验中部分内容重复, 浪费了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3]。

2 高职高专药用植物学实验特色教材的开发

2.1 修改药用植物学实验大纲

传统的实验大纲以《药用植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的实验指导为基础, 分为三大模块15个实验项目, 共30学时。3个模块包括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植物器官的形态和显微结构、植物的分类学,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15个实验项目。新开发的实验教材大纲在学时数不变的情况下也分为三大模块15个实验项目, 但对实验项目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基础实验包括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大型综合性实验以植物科为单位对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和显微结构进行整合, 增开设计性实验项目两个。大纲对各实验项目的目的、要求和实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2 改革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实验特色教材的实验项目和内容见表1。

2.3 进一步完善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标准

多年来, 我们一直在进行药用植物学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本实验特色教材的考核标准已经较为完善, 并且经过实施取得了较好的评价。实验考核标准主要分为四大模块, 其中辨认植物器官的类型, 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占50分;掌握徒手切片法并制作临时水装片占10分;显微镜的使用占10分;植物器官构造的观察及绘图占30分。

3 实验特色教材的使用及效果

2011级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学生使用本实验特色教材 (实验组) , 2011级中药专业学生使用传统教材上的实验指导进行教学 (对照组) 。两组学生在入校成绩及入校后学习的课程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并且药用植物学教学总课时相等, 因此教学效果具有可比性。在学期末实验教学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期末实验考核及药用植物学实验课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3.1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药用植物学实验课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的学生, 实验组占98.1%, 对照组占90.5%;认为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对操作技能的提高程度很大和较大的学生, 实验组占98.1%, 对照组占81.9%;认为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对各实验项目知识点的融合度很强和较强的学生, 实验组占96.2%, 对照组占78.7%;认为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对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意义和比较有意义的学生, 实验组占96.2%, 对照组占81.0%;认为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对培养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很有意义和比较有意义的学生, 实验组占94.3%, 对照组占77.6%;认为药用植物学实验课对培养分工协作、团结互助能力很有意义和较有意义的学生, 实验组占92.5%, 对照组占78.4%。

3.2 实验考核成绩 (见表2)

4 讨论与展望

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验考核成绩显示, 药用植物学实验特色教材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在知识的融合和把握上起到较好的连接作用;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 实验当中完成的调查报告和蜡叶标本, 让其很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无疑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

在取得教学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如在不同的实验项目中, 因教学内容多寡不均, 而学时数相同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在“校园植物的识别与调查报告”中所记录的药用植物种类不够完整等。以上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后需要改进的。

参考文献

[1]郑小吉.药用植物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樊锐锋, 苏连杰, 赵波.药用植物学分类部分创新实验体系的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9:2374-2375.

实验特色教材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68-1

一、实验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

1.新课引入实验,如通过观察蜡烛燃烧时石蜡的熔化、汽化、燃烧实验,让学生很自然的得出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从而引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点燃蜡烛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一件事,教学中发现由燃烧蜡烛引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学生对此很容易理解。

2.突破重难点的实验,如第3章第1节介绍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很抽象,如果仅靠理论讲解,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而新教材巧妙运用实验成功突破这一重难点。如:①通过探究浓氨水使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变红,验证了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②通过等体积的酒精和等体积的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验证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间隙;③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和水,对比难易程度,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隙是气态微粒间空隙大于液态微粒间空隙。这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通过宏观实验的现象,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的存在及特点变为直观现象,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通过宏观的实验现象将学生慢慢地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效果不错。

3.知识的深入实验,如第4章第1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在介绍了燃烧的条件之后,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魔术实验——烧不坏的手绢,让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还将知识点进一步升华。能成为魔术师是很多学生的梦想,我在教学中安排了学生自己做这个魔术实验,发现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掌握得很好。

4.复习、习题实验,新教材实验改革还有一个显著的特色,是在复习、习题中编排了较多的实验习题,使知识进一步升华,也促进了学生家庭实验动手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增强,科学探究、思维习惯的形成。如第1章习题中安排了探究铝的性质、加热铜丝实验;第2章习题中安排探究吸入与呼出气体成分的不同、鸡蛋与白醋的反应等实验。实验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题目我都以实验来解决问题。这些习题实验能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中的化学,增添了学习的乐趣,扭转了化学学科的学术化的倾向。

5.课外活动实验,新教材中增添了很多课外活动实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如调查当地的空气污染状况及危害、了解自来水的生产净化过程、了解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及缺乏时会产生哪些疾病、学会自制净水器和酸碱指示剂等。双休日的时候我会安排一些课外实验,在家做实验能让学生更贴近生活,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的科学性、探索性更强

多年以来,教科书中的实验一直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大多数验证性实验使得学生的实验基本上属于一种纯技能的训练,停留在表面,缺乏足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沪教版新教材中,采用了将验证性实验与探索性实验相结合的编写方法,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增强学习兴趣。新教材上下册共有几十个活动与探究实验,需要进行实验的也有几十个,其它实验,大多数也由以前的验证结论变为通过实验探究结论。如探究空气中氧气的相对含量、铁制品的锈蚀条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燃烧的条件等,都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分析思考,找出规律性知识,并据此上升为理论,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趣味化、生活化、微型化、清洁化

1.化学实验趣味化。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注意力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以往,中学化学实验在内容上存在较强的学术味,加上过分强调规范操作,削弱了化学的趣味性。新教材增设了许多趣味性实验,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乐趣。

2.化学实验生活化。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化学知识广泛而深刻地渗透进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是化学实验改革的方向。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生活化的实验,如我们吸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蛋壳与醋酸的反应、自制叶脉书签等,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我们生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

3.化学实验微型化。简单的微型化实验既操作简单、节省实验经费、安全可靠、污染小,又节省实验时间、效果明显,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新教材增设的:用少量面粉放在一小塑料桶内爆炸的实验来探究爆炸发生的必要条件。这个实验既微型化,又简单易操作,还减小危险。

具有高职特色的ESP教材探析 篇3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即专门用途英语 , 或称特殊用途英语, 是近年来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Strevens指出ESP是根据特定学科、职业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课程。ESP有四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有关 ;3.词汇、句法和语篇放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相关活动的语言运用上;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这些特点充分表明, ESP教学必须依靠合适的教材。Dudley-Evans和St. John (1998) 指出ESP教学过程中使用ESP教材的四个重要原因:第一, ESP教材是语言的来源;第二, 作为学习的支持;第三, 能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第四, 作为一种参考资源。合适的ESP教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 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学习兴趣。没有一系列科目适当、难度适中、语言适宜的ESP教材, 就无法保障ESP的教学质量, 无法实现ESP的教学目标。因此, 高质量的ESP教材是完成ESP教学的基础。

一、ESP教材的现状

虽然ESP教材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具有高职特色的ESP教材严重不足, 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奇缺, 专门的高职教材不足20%, 大量速成教材随之出现。笔者仔细研读了多种ESP教材, 并调查了其他使用过ESP教材的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 发现尽管学生认同ESP英语能力与岗位选择的密切关系, 但对目前所使用的ESP教材普遍不满意。笔者反复研究发现, 其主要原因是ESP教材编写者不了解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具体需求, 缺乏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 导致教材在内容选择、难易程度、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发挥性和针对性都出现偏差, 难以发挥ESP教材以职业为导向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材定位不够准确, 未能体现ESP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 高职院校采用的ESP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太理论化、抽象化, 理论与实际脱节, 知识和应用能力比例失调, 知识性和职业性没能统一, 不利于实际运用。学生反映从这些教材中学习到的只是专业知识的英文表达方式, 根本无法将英语与专业知识结合, 更不用说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学生最困难的不是缺乏专业英语词汇, 而是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 如无法用英语写专业应用文、实验报告、会议记录、项目汇报等。而且这些教材在任务形式上比较单一, 多为选择题、翻译题、语法题等, 缺乏真实具体的实践任务题, 不能充当课堂和实践的桥梁, 为学生日后的工作增强竞争力。

2.内容滞后 , 时效性差 。每个高职院校都设有不同的专业, 每个专业所选取的ESP教材各不相同, 教材使用量较少。从经济上来说, 课本使用量少, 使出版社对教材的修订、再版的积极性大打折扣, 造成教材修订周期长、内容滞后、时效性差。ESP教材没有及时将时代前沿的科技知识补充到教材中,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很多已经被更新取代, 这对老师和学生来说, 都是在做无用功。

3.ESP教材与教学目 标脱节。Hutchinson和Waters认为ESP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 , 并以学习者达到能实际运用为首要原则,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培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但是学生在学习ESP前, 缺乏工作经验, 无法确定因工作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很难确定学习目标, 更不用说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材与教学目标脱节现象严重。

除此之外, 目前的ESP教材内容单一, 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配套练习;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现状分析, ESP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及时效性, 本研究注重的教材开发与建设策略如下。

1.以学生为导 向 , 开发实用 性教材。ESP是将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可充分体现语言学习和专业学习的目的性。因此, 在教材开发前要进行充分调研, 明确学生的目标需要和学习需要。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 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 在ESP教材的开发和建设中, 既要兼顾英语的教学和专业知识的结合, 又要保证教材难度适中, 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实用性体现在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材内容要根据专业知识特点, 增加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配套练习。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初步了解专业相关的职场情况, 并能通过练习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真实性、有效性兼顾教材前瞻性。真实性是ESP课程教学的主要条件, 教学材料要反映真实交际内容, 按照市场需求和教育目标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引进国际行业实践技能表, 降低陈述性知识的比例, 凸显职业针对性和应用型。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途径。因此, 在教材编写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能够保证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现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要求, 为就业做准备。作为ESP课程的教授者, 我们首先要强调教材的前瞻性。在科技发展如此飞速的今天,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更新ESP教材中的专业内容, 就会造成学生“无效学习”的局面。ESP教材内容的更新较为复杂, 要加快ESP教材的更新, 必须更多地依靠团队的力量。同时, 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可以联手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对ESP教材共同开发, 共建精品教材。此外, 还可以呼吁社会相关部门与行业共同关注ESP教材。这样不仅保证了ESP教材的质量, 还确保了使用教材的学生数量, 为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3. 探索和完善ESP教材评估体系。教材评估是教材编写质量的保证, 为教材编写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教材评估理论可以检测评估现有教材的质量和内容, 科学有效地分析现有教材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对编写中的教材提供重要参考, 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国内不少学者将国外教材评价理论研究与教材的编写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如何运用这些教材评估理论指导ESP教材的编写, 是我们应该探索的方向。

4.建设多媒体资源。在多媒体教育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的潜力, 弥补纸质教材承载信息量有限的不足。可以收集大量相关的资料制作成教学DVD资源, 以指导练习和学习情况测评的形式作为教学辅助资源, 让学生在上课之余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

[1]安晓灿, 周龙.与时俱进,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研究报告[J].中国外语, 2010.

[2]卢桂荣.ESP教材建设改进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4.

[3]王艳.对我国ESP教材编写原则的探讨[J].中国外语, 2011.3.

善用活动教材 凸显山区特色 篇4

一、规定动作——依托活动教材,落实根本任务

《少先队活动》试用教材紧扣全国《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的目标,将纲要中规定的四大板块、十六个模块的基本内容分解编写在各年级的教学单元中,并以雏鹰争章实践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与评价。

1.借助教材长知识

《少先队活动》教材中,各枚奖章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争的是“接力章”。单元内容分六课时完成,提示了三年级的少先队员要热爱自己的组织,不仅要 “唱响队歌学榜样”,要“中队文化我建设”,要“立志向 有梦想”,要“民主参与当主人”,还要“团队关爱暖人心”。每一课都设置相关的争章实践内容,例如第一课《唱响队歌学榜样》要求队员知道“队歌的力量”,设置四项活动内容:赛唱队歌、练唱队歌、登录雏鹰争章网的“雏鹰百科”学习队歌历史、观看影片《英雄小八路》找找感人的场景和人物,写下学习目标。有了如此明确的目标,少先队活动课就有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2.整合教材开队会

在《少先队活动》教材使用过程中,有的学校会尝试将教材进行部分整合和利用。例如六年级上册,教材中有《我爱少先队》《我们爱祖国》《我平安,我健康》《爱家乡,爱学校》等学习内容,学校便将其整合为“五爱”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举行“红领巾寻访追梦人”事迹报告、“法律守护我成长”普法知识竞赛等主题队会,教育队员“爱少先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和爱自己”。

3.实用教材多实践

《少先队活动》教材提供了一个范本,也建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增强其实用性和实践性。如有的学校在美德章的争章实践中,就参照教材中的活动提示,设计了“妈妈知多少”测试卷,举行了“学做一个孝敬娃”活动等;有的学校发挥雏鹰假日小队和红领巾社团的作用,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生态文化寻访等活动,把教育内容真正落实到队员的争章实践中。

4.活用教材练自主

《少先队活动》教材给了队员自主活动的空间,倡导队员“自己的活动自己搞”。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3课《救护技能大比武》,队员们合作进行救护模拟,选择场景,表演如何排除险情,表演结束后,小队开展互动评价,分享救护经验,现场积分,评选“救护优胜小分队”和“自救自助小达人”。最后,合作制作宣传海报。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为中队自主活动,鼓励队员寻找身边的活动题材,让队员充分享受自主的快乐。

5.跟着教材争奖章

《少先队活动》教材设立年级章1枚,基础章6枚,基础章要求每个单元评定一次,年级章则每个学期评定一次。在学期测评环节,队员们除了将自己争章训练的成果、训练的记录、制作的作品、收藏的实物和相应技能进行评价及展示外,还邀请队员、中小队的伙伴、家长、辅导员等对队员在争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有些学校还帮队员建立了“争章档案袋”,记录和反映队员在各个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思想变化和成果。

二、自选动作——学校自主活动,凸显地域特色

《少先队活动》试用教材不仅设置了国家规定的基础奖章活动,同时留有学校特色奖章的活动空间,也设置有校外基地争章活动记载等特色栏目,具有规范性和灵活性。新昌县少先队将少先队活动课与地区、学校的重点工作相结合,力求凸显山区少先队的工作特色。

1.少先队活动课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

学校的自主活动课聚焦当地特色产业,例如南岩小学毗邻中国茶市,该校就把“茶文化”作为少先队的品牌项目。全校每个中队都以茶来命名,并在校内开辟了1000平方米的茶文化实践基地,让队员们体验识茶、泡茶等工艺,队队唱茶歌,人人诵茶诗,个个做茶人。通过“茶文化”活动的开展,使队员们知家乡、爱家乡、爱学校。

2.少先队活动课与德育工作相结合

学校少先队的特色奖章设置百花齐放,例如儒岙镇中心小学尝试将《弟子规》学习活动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增加了《弟子规》校本章。校本章共8枚,分别是孝敬章、悌章、谨章、信章、泛爱众章、亲仁章、力行学文章与全文诵读章。从孝敬父母到学习亲仁博爱,从树立远大理想到立志报效国家,学校通过一枚枚奖章向队员们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

3.少先队活动课与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相结合

山区县的留守儿童多,思想教育工作是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东茗乡中心小学的少先队活动依托学校少年宫这一平台,结合少先队活动课程组建了“留守儿童书画社” 和“留守儿童乒乓球队”,还因地制宜地创建了一个占地2000多平方米的劳动实践基地——“开心农场”,有效地探索出了一条立足校情的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新路。

4.少先队活动课与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

自少先队活动课进课表以来,各校积极多样地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的常态发展。如新昌县实验小学开展的“春天诗会”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该校把经典诗文作为少先队活动特色课程建设,为队员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通过合唱、舞蹈、诗乐舞、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演绎经典,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艺术地绽放。

5.少先队活动课与当下关切相结合

新昌县的化工制药业比较发达,随之带来了水质污染问题。新昌少先队便以“五水共治”活动为教育契机,发起“我为家乡治理水污染献一计”少先队主题活动。

自试用《少先队活动》教材以来,新昌县少先队课程顺利推进,基层学校更为注重中队层面的少先队活动建设,呈现出常态化的良性循环。新昌少先队将继续寻找山区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切入点,为构建鲜活的、开放的、富有生机活力的课程而努力。

实验特色教材 篇5

发展规划纲要, 推动实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 (2011——2012) 》, 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开发了这套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下面就本人在语文基础模块 (上) 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得到的认识, 谈几点看法。

一、新教材能为学生学习思考拓宽途径

教材基本上是以文体来组元的。这样的

◇组元有利于同学们了解

毛语文文体的特点, 掌握

鑫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以

文体组元的同时, 教材尽量考虑到人文内容的相同或相近, 形成若干人文主题, 比如热爱自然、感悟人生、格物致知、精神追求等等, 从而为同学们的学习和思考拓宽途径。

二、新教材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阅读与欣赏”中, 同学们会接触到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 与名家大师展开对话, 不仅能够认识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加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思考, 而且能够了解到科技的进步、行业的发展, 提高专业素养, 培养职业情感。

三、新教材能注重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励志教育

中职生是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既有高中生一样积极的追求, 成长的渴望, 丰富的情感, 又有中考失败带来的自卑、颓废, 封闭敏感、报复、逆反等心理现象, 面对这样的中职生, 中职语文应注重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励志教育, 排除其心理困扰, 托起自信的太阳, 扬起理想的风帆, 才能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活动, 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健全人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新教材正是适应了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 注重加强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

四、新教材能够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教材所选篇目难易度适中, 且十分适合中职学生口味, 是我多年教学使用的中职语文课本中最好的一本。所选文章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 具有普遍性、大众性、典型性的特点, 可以说是“低难度, 高品位”。每篇文章课后习题能根据中职学生实际拥有的知识和认识水平来安排, 充满了人文关怀。其安排顺序通常是:字音、形、义—语言品味—整体感知—难点探究。题目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有情趣, 难度不大体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学生既掌握了答题和文章写作技巧, 又接受了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

实验特色教材 篇6

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内科护理》由马秀芬、孙建勋主编。笔者作为编者之一, 认为该教材紧扣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在整体设计上, 注意了与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区别和联系, 在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等方面与普通护理有所不同, 体现了培养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对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本教材从社会对卫生技术人员需要的实际出发, 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遵循了由理论到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符合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1]。本书内容共分10章, 依次为绪论、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及传染病病人的护理。书末附有专业术语的中文与英文索引, 常用护理诊断中文与英文对照,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潜伏期、隔离期及观察期, 以及参考文献和教学大纲。本书从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及护理措施三大方面系统阐述了内科学各系统疾病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要点、护理诊断与措施等。采用新体裁, 赋予本书知识体系以崭新的构架, 加强理论性、注重实践性、体现逻辑性, 力求在内容上推陈出新, 文字上删繁就简, 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基础—轻松—实用—实践”是其最大优点。注意知识更新, 更新率达30%左右。设计新颖, 图文并茂, 将英文教学内容以小短文形式编排在相应中文内容侧面, 英文标准、详尽, 以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规范的英文表达方式, 且在应知、必会的词语旁加注英文, 为学生创造联想学习的环境。教材内容编排主要有4方面的创新: (1)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围绕教学目标,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设计思考题; (2) 在重点医学理论和实践部分, 注意加强基本理论与护理专业知识的渗透与结合; (3) 在教材中插入大量图片, 使学生一目了然, 从而帮助学生学习; (4) 增加英语应用能力的练习, 注意基础、相关专业、专业知识内容取舍和相互渗透与衔接。《内科护理》教学内容充实, 可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教师的教学作出相应提示。本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 新版教材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整体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模式, 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进行的护理活动, 充分体现现代护理理念。各章所有疾病均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科学的思维及工作方法。与旧教材比较, 新版教材在结构和内容上均有较大调整, 适应目前我国涉外护理教育与实践的发展要求, 为临床护理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也给涉外护理教师带来了新挑战。

2 最大限度降低基础及专业知识的难度, 构建一个更加简明的知识结构

本教材适应目前中职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水平, 即学生学习基础差, 自律性不强。以教材编写的特有理念, 突破过去教材编写的形式, 创建一种利于学生学习的新模式, 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2]。突出“三基”, 坚持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 突出以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当前临床实用护理内容为重点, 凸显其作为双语教材的特定要求,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用性、适用性体现教学与临床零距离的时代特色

涉外护理教材在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启发性的基础上突出体现实用性、适用性, 突出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浓郁的趣味性必将受到学生的青睐, 使学生在英语的4项基本技能——阅读、理解、口语、写作方面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 既吸收国外先进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体现以人为本的先进护理理念, 又立足适应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实际, 为我国护理实践服务, 力求实现我国护理教育国际化和特色化的目标。

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使其更加贴近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贴近护理岗位的需求、贴近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现状[3], 各章内容取舍主要以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 并兼顾国外相关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于每节后面都附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相同的复习题, 以利于学生通过国家执业考试, 因为只有取得了护士执业证, 护理岗位的大门才会为学生敞开。

4 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思想

教材通过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体系, 注重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在各章常见病、重点病之后均附有实践指导, 通过病历讨论及临床见习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意识、创新精神, 以适应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和创业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做到教学相长。

5 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 结合本教材教学内容的特点, 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并锻炼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结合各章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 再结合教师讲授, 把握重点, 找出并化解难点,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本教材顺理成章, 而且更符合逻辑, 使学生更易掌握。为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每章正文前均列出学习目标, 每节后附有复习题, 且都是富有思考价值和探究意义的问题。使其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知识迁移应用的作用及概括、演绎、拓展思维的作用, 同时将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加粗加黑, 便于学生学习。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开拓学生视野,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确定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临床观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课堂点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辨证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和英语的应用能力。在护理课程日益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基本形势下, 教材要建构崭新的课程价值观, 即以激发学生超越自身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性生命活力为课程的价值追求, 矢志突破医学知识体系的“茧缚”, 培养学生洋溢着灵气和才情的个性化能力。这样, 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学习、审美鉴赏留足广阔的空间, 为其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 从而激发学生创意学习、创意实践的内驱力, 培养学生的医学探究精神,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及对患者的同情心, 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6 体现涉外护理的专业特色

教材强调培养目标与用人要求相结合, 从而在根本上不断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水平。《内科护理》每章节相对独立, 并有相关全面训练学习能力的习题集, 具有鲜明的特色[4]。全书专业术语及重点内容均用中、英文双语编写, 并于每节正文后附有核心词汇表, 书末附有中、英文索引。在教学中, 许多外教只懂简单的中文, 仍然需要专业教师的配合, 而基于学生的水平, 造成部分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 所以必须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教材虽是为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编写的, 但由于它体现了国际护理教育的新理念和双语教材编写的特色, 所以也可作为专业英语能力训练教材, 适用于所有护理专业的学生、临床护理工作者和有志于从事国际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训练方面, 教师根据教材要求引导学生按照症状出现的时间、性质及其他相关的症状、辅助检查等循序渐进地进行评估, 特别强调护士如何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以提高护理评估的真实性。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用全新的方法去组织教学, 上好涉外护理课, 使学生真正受益。

总之, 涉外《内科护理》双语教材值得深入研究。我们强调教材要走在与社会实践和岗位相结合的最前沿, 以适应内科护理学的迅速发展和与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需要, 努力培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医务工作者。特色教材结合特色教学, 打造精品专业课程, 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马秀芬.内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护士资格考试应试指导题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谈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教材建设 篇7

酒店管理是一门刚刚新兴起的专业,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迅速崛起。当前,在本科、高专、高职以及成人教育等不同办学层次中,高职酒店管理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现状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带动发展,国际诸多致命酒店管理集团纷纷在中国诸多城市成立。当前,排名在全球前10位的酒店管理集团已经全部进入了国内。在未来50年的时间里,中国酒店将会超过美国,中国是酒店业最具潜力的市场。酒店业的快速发展,为我们展现了酒店管理专业极其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酒店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尚未饱和。

酒店业属于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分析当前中国酒店业的人员配备标准来看,一家拥有300多间客房的四星级酒店,工作人员配备数量至少得600名,客房数量若在600间以上的五星级酒店,从业人员数量不少于1000人。当前酒店管理人才,不到70%毕业于中专,30%以上受过高等职业技能培养。在一些经济发达区的酒店,拥有高职高专学历的人数比例仅占到15%。随着酒店数量的快速增加,业必然为酒店集团管理带来人才匮乏的压力,间接影响到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不足以满足时代需求。

近年来,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酒店管理与国际逐渐接轨,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业越来越高。同时,在酒店行业从业方面,对掌握财务、营销、文秘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技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材涉及范围较为单一,仅仅局限在服务技能方面,因此传统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不足以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酒店发展的需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缺少实践性。

在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而轻视实践性内容。但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一个对学生实践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物性,不能单凭基本专业书籍,或者短暂的实习就能够掌握。这也是中国酒店管理教育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酒店功能的不断扩大,急切需要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并非从事琐碎和简单的家务劳动,也并非是一种依赖技术的智力性劳动,其属于技术与理论知识的全面综合运用。近年来,随着酒店功能的不断扩大,酒店文化建设也备受重视。因此对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成为一种新趋势。但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在计算机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学生的培养相对较少。使得学生很难够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现代酒店中取得优势。

(四)酒店管理专业教材在内容与实际的严重脱节。

酒店行业中重视经验、实践以及积累,注重在酒店氛围中培养学生的酒店意识。但是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教材内容往往忽视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内容。学生参加工作后,对岗位安排不平衡,即便提供相应的管理职位,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业很难过关,不能够胜任工作。而且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够脚踏实地的工作,对比自己学历低的管理者带有鄙夷心态。学生没有意识到该岗位的持续发展,就业后频频跳槽,不能为自己梳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特色教材的建设途径

(一)紧密贴合行业发展,准确定位,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既培养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又培养学生的素质与基本能力。因此在高职教材的改革方面,一定要紧贴酒店行业特点及变化,灵活的设置课程,对与可讲与不可讲的内容可以删减,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形象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重视人文、专业基础的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增加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置合理的比例,使整个教学过程与工作岗位贴合,为学生创设浓郁的酒店氛围。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材确定合理的各类课程比例。

酒店管理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要掌握各个部门、岗位具体操作技能。教材内容重点针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培养,例如掌握“双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使用的文体写作能力、公关交际能力、掌握办公自动化设备等能力。

由此,确定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中各类课程的比例设置要合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比例以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以专业课为主,基础课未付,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以理论课为基础。并根据国际酒店发展的需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课程。例如,英语角、英语比赛及模拟酒店情景等,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加强计算机技术内容的培养,为学生掌握新技术奠定基础。

四、结论

论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特色 篇8

一、选文方面

(一)选文注重传统文化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重视知能训练的同时,也注重语文人文熏陶的功能。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无论是七年级、八年级还是九年级,其选文都选入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时间上较早的有《诗经二首》,较晚的有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内容上既有叙事也有议论和抒情;形式上有词、曲、绝句律诗等,可谓形式多样,像《天净沙·秋思》就是典型的一首元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与古人心灵交流的重要手段。选文选入的古诗词有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古诗词作为一种古代文体其体例多样、语言凝练、节奏鲜明、情感丰富,对学生美 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选文引进生活的“活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施建议”中说道:“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 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2]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这些选文不仅具有育人功能, 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贴近学生的生活。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奇妙的克隆》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克隆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当今生物学的伟大发明,对激发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用不着繁琐的举例,就可以看出入选课文有时代感,它就像一个窗口,学生从这里可以看到全中国、全世界,看到历史的进步。

(三)选文关注学生情趣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顾及学生的情趣 和实际需要,以学生为本,不像传统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根本不顾学生的兴趣 爱好。联合国《儿 童权利公 约》指出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因而初中学生仍然处于儿童范畴,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选入适量儿童题材的作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适应学生的兴趣。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颗枸杞豆》、《我们家的男子汉》等都是有关童年趣事的, 这样的文章一定程度上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认知的发展水平,对正确引导学生体味情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探究练习方面

(一)探究练习注重语言训练

夸美纽斯说过:“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 反复与训练,教育便不能够达到彻底的境地。”[3]可见一套好的教材除了选文要好,练习设计也要好。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探究练习注重语言的训练,设计了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句子语境义的练习。如七年级下册《一面》中的 探究练习 三:“看一下那 书脊,赫然印着 ‘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这些练习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认知规律以及语言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它引导学生明白要 想准确地理解就必须认真地阅读课文,融入语言环境,只有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才能准确地理解语言。

(二)探究练习重视语料积累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探究练习注重语言材料 的积累,主要表现 在练习中 设计“熟读”或 者“背诵”这一项。据统计,背诵默写 类的练习 在2001年人教版 (七上)教科书、2003年苏教版(七上)教科书、2003年语文版(七上)教科书中分别占了17.2%、15.7%、8.3%。[4]可见背诵这一项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探究练习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不仅仅能够积累大量优秀的语句,为写作奠定基础;而且学生反复阅读和记诵语言材料还能锻炼学生出口成章的素养,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如八年级上册探究练习第四题要求学生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进行深刻的感悟,能够很好地传承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发展自身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的能力,提高自身 的思想文化修养。

(三)探究练习重视多元解读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探究练习重视学生的多 元解读,即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这种练习具有开 放性,从课本上某一知识点或者能力出发,沟通课内外,广泛挖掘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八年 级上册《我的 母亲》的探究 练习中有这样一题:“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这样的 练习具有 开放性,没有统一 的答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充分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教师的权威性。

三、启示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自问世以来,受到家长、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这套教材较好地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选文既重视传统文化,又引进生活的“活水”,还关注学生的情趣。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用心理解课文的价值,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当然教师仔细钻研课文并非是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而是进行多元解读、个性解读,以便找到教学的突破口和教学设计思路,打开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研究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师 教材编写 特色

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水平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也是高校教师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学习英语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英语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对语言的把握,还是材料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很多学者已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主要发展史和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为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参考,但是笔者认为仍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进行研究。

一、构建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特色的基本原则

教材是根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需要而编写的教学用书,通常也称教科书。大学英语教材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工具,体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指导思想等要点。要编写好大学英语教材,就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原则

当前我国高校应以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素质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以及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张,具有较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各专业人才,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教学的依据,教材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大学英语教材编写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和学习。

2. 与学生的认知系统发展相符合的原则

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符合学生认知系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与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思维和智能发展相协调。大学阶段,学生的记忆能力仍处于高峰阶段,辩证逻辑思维和思维控制能力均在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编写既要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强化其记忆能力,又要符合其思维水平的现状,并促进其思维进一步发展。教材内容要具有阶段性,循序渐进,学生才能逐步学好英语。首先要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练习,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为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打下坚固的基础。然后进行综合知识与技能练习,并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按逻辑顺序来确定教材的章节数和每章的具体结构。

3. 以学生已有英语知识为基础的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和听说读写译的技巧,但这些知识仍需巩固和拓展。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要在高中英语的基础上拓展、深化。对于大学英语,词汇和语言依旧是教学重点,教材仍要有适量的英语词汇和语法训练,通过反复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为英语交流打下扎实的基础。

4. 选材新颖性和实用性原则

由于文化差异,国内各类英语题材的材料“不地道”,为使学生掌握原汁原味的英语基础知识、表达技巧与方法,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主要选取英美各类题材的材料原文,以自然、科技、人文地理、能源环境等各方面的新发现、新知识或趣味性强的知识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乐于学,并通过练习加以强化。教材在编写时还要注意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科学性为一体,教材内容丰富、全面,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大学英语教材编写需体现“新、活、实”

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有助于确定英语教学或学习目标、内容范围和任务。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英语教材在编写方面应加强对“新、活、实”三个方面的体现。“新”就是教材内容要新,呈现形式要新;“活”指的是教学形式要活泼新颖,分层次教学;而“实”则是指教材内容要符合教学实际,能够全面落实教学的要求。要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编写出具有特色的大学英语教材,突破传统教材的体系、结构和内容,侧重对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英语技能培训。在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当代现实生活,体现实际生活的需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同时也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面。

三、大学英语教材编写需注重“习得”效果

“习得”是指学习者在无意识的过程中所接触的知识,就像婴儿学语的状态一样,生活过程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依赖的是“习得” 。英语作为许多大学生的第二语言,其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深刻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大学生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去“习得”英语。世界著名的第二语言研究者Stephen Krashen认为,由于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致使学生无法“习得”英语。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课堂教学环境当中是存在“习得”的,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国内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教授从广义角度上将“习得”理论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完全习得”( acquisition proper),即Stephen Krashen所指出的“习得”标准;第二类“指导下的习得”(guided acquisition),指教师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外为学生准备学习材料,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等;第三类“自学习得”(self-instructed),指学生自身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和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由此不难看出,胡壮麟教授指出的后两种“习得”,所描述的正是课堂教学环境下的语言“习得”。为了使“习得”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大学英语教材的特色化编写应在充分体现教材自身指导性教学作用的基础上,多设计能够促使学生参与和运用英语场景进行练习的内容,以语言训练代替语言记忆,提升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和自主“习得”成果。

nlc202309011348

四、大学英语教材编写需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重心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内在的学习机制,它是由学习者本身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学习的指导和控制能力就是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例如合理的制定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以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能力都是自主学习能力当中的一部分。英语教学中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学习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想要加强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必须要有好的特色教材来为之创造客观条件。教材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上提供资源支持,教材的优劣会影响自主学习的整体效果。学习者的机会选择、兴趣、感觉和行为,影响着教师的介入难易程度、交流方式和介入效果。所以,英语教材的结构安排和内容选择应当考虑学生在英语学习水平上所存在的差异性,设计难度各异的学习内容,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很好地进行自主英语学习。此外,还应增加与教材相互配套的多媒体电子光盘教材,使内容形象化、容易理解。同时,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还应遵循英语学习和学习能力提升的规律性。英语学习分为认知、调控、交际和资源四个层次,英语教材的特色编写应体现出基础性、层次性、全面性,逐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

五、大学英语教材编写需注重对教师自身的促进作用

有些专家认为,教材对于教师的教学过程起到抑制作用,教师根本不需要去探寻和追求教学的方法,只需按照现成的教材进行授课即可,因为他们认为教材的编写者已经清楚知道哪些资料对教学有用,哪些资料可以被编写到教材当中,这会降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导致教师的教学技能衰退。但也有学者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如果没有教材来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学指导,教师很难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与其说教材会使教师技能衰退,倒不如说教材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再塑造和再培训。因此,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当充分认识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站在一线英语教师的角度去编写有利于教师自身成长的教材,多体现实用、前沿的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对英语教师教学观念的启发和更新,以反哺教学实际,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

大学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语言本质的产物,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英语教材编写者不断地去开拓和探寻。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编写的发展趋势,协调考虑学生的英语学习实际和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编写出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和兼顾师生双方需求的英语教材,从而推动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全面和科学。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实验特色教材 篇10

1 理由

目前护理专业使用的解剖学教材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临床医学专业解剖学教材模式, 只是简单的压缩或章节位置调整; (2) 针对性较差, 缺乏鲜明的专业特色, 其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特点; (3) 专业不适用的内容偏多, 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4) 大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形态与功能内容没有有机结合; (5) 与教材配套的实验室建设滞后。

2 教材名称

我们已编写了一本中专护理《解剖组织胚胎学》, 已使用2年。高职教材拟沿用此名, 但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将分别编写, 将器官组织学归入组织学内, 组织胚胎学可独立开课。

3 教材特色

3.1 专业内容方面

3.1.1 强化专业针对性

增加护理技能需求的解剖结构和理论基础, 淡化或省略只与医生手术有关的结构描述。增加内容, 如咽腔可能发生堵塞的有关结构及原因、食管长度的个体估算、肛管的行向及肛门至直肠会阴曲顶的距离、心外按摩能驱动血流的解剖学依据、穿刺导尿放液量过多致昏厥的解剖学原因、静脉穿刺不当可能出现意外的解剖学原因、骨折病人须及早离床活动的解剖学依据、筋膜知识等。省略内容:如腹直肌鞘壁的构成、腹股沟管壁的详细构成、肛管白线、某些骨标志、肌名称、血管神经分支、传导束核名称等。淡化结构采用小字处理。

3.1.2 加强基本理论

目的在于促进对结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提供理解临床措施、临床症状, 进而创新的理论依据, 从而改善目前教材纯属形态结构名词汇编的局面。具体途径如下。

(1) 以环境—机能—形态的辩证关系为主线来组织形态结构知识, 让它们各就其位、井然有序。此精神应贯穿于全书, 如细胞器、神经系统和基本组织的描述等。

(2) 补充理论性、规律性知识。诸如骨小梁的配布规律、肌组拮抗性配布规律、筋膜配布规律、脉管配布规律、神经血管束行程规律、结构薄弱区与疝形成的因果规律、骨性纤维管结构与神经血管受压的因果规律、结构配布与地心引力相适应的规律、结构的稳固性与灵活性矛盾统一的规律等。

(3) 补充某些器官的个体发生知识, 诸如睾丸下降、原肠演化、浆膜配布、神经管演化等, 以利于学生理解有关器官的位置形态。

3.2 插图改革

包括3方面:一是将通行的、经过辗转仿绘已有诸多错误的插图根据标本重新绘制;二是新设计一批插图, 特别是针对难点的插图, 诸图尽量做到写实而非写意;三是改革图题, 明确写上何侧、何切、何半、何面观, 以使学生看得懂, 并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3.3 思考题

重点设计综合性、知识运用性思考题, 以锻炼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例如:临床上为某成年人抽取骨髓检查, 请问于何处穿刺最好, 并说明理由。

3.4 实验指导

实验指导除某些中专教材尚有保留外, 已被取消多年, 这与它本身存在缺陷有关, 但取消后会造成教学环节缺失。

为此, 我们编写了一本《解剖学导学》 (旧名《解剖学复习与思考》, 至今已使用10年, 过去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 去除了过去实验指导与课本重复内容, 设立了学习思路与临床应用要点、认知目标 (名词概念和知识运用性思考题) 、技能目标 (包括描述、活体摸认、观察规范, 特别是明确地规范了实验步骤, 例如要求把一串男性泌尿生殖器标本或仿真模型摆放到骨盆上去, 从喉口观察喉内两襞, 在正中矢状切的头颈、胸、上腹标本上演练插胃管及估算管长, 在骨盆正中矢切标本上实测肛管方向及肛门至直肠、会阴曲顶的距离, 在软标本上作直肠指诊、阴道指肠等) 、填图绘图作业等4个项目。《解剖学导学》应作为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

4 教学媒体

本教材附有全套教学辅助媒体, 已使用、销售多年, 具体包括以下各项。

(1) 用标本翻模制作的软、硬仿真教学模型。

(2) 为启发学生学习动机和促进知识运用的图片资料, 供橱窗或专栏张贴。

(1) 解剖学之父维扎里:深夜在绞刑架下。

(2) 神奇医学, 没解剖学能成吗?

(3) 神奇医学呼唤更多的白衣战士加盟。

(4) 联系临床应用的解剖图片 (正常、病态) 共300多幅。

(5) 内容为动态拍摄的标本测试题 (录像) 等有关光碟。

(3) 筹建可供师生或生生交互的解剖学学习网站。

护理解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学教材的改革和编写, 以实现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

上一篇: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化下一篇:同期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