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式教学

2024-07-16

项目引领式教学(精选十篇)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1

数学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 对学生后继课程学习和思维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当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在某些方面还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目前的发展和需要。现在高职高专教育均采取校企合作教育“2+1”。

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较本科生的学习既缺少本科教育的理论层次, 又未能摆脱传统专科教育的模式, 因而没能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学生不理解所学的纯理论知识对他们所从事的专业有何作用。数学教学缺乏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再有, 数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随着新专业课的不断涌现, 对数学教学内容的需求不断增加。

2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2.1 构建适合高职特色的数学教学模式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 数学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高职专业特色。改革旧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为项目引领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体现把基础教学和数学在专业的应用有机结合。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高职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 它是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 目的是保证满足各专业对数学的需要, 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专业内容是结合各专业的特点而设置的不同的数学内容, 它是在吸纳专业教师的建议和要求的基础上设定的, 让数学教学真正融汇到各专业教学之中。项目引领式教学模式, 有利于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 体现专业特性, 本着服务于专业需求的宗旨, 培养应用型人才, 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原则, 具有高职教育特色。

2.2 以与专业相关的项目为突破口, 在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中容入专业的概念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以专业需求为指导优化教学内容,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在高等数学教学中, 要利用有限的课时组织好教学内容, 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制定教学内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因此, 教学过程应尽可能注意避免陷入算式游戏, 要凸显应用, 强调理论的实际运用.在知识讲解时不必过多地讨论公式的来龙去脉, 要通过形象的描述和几何化的说明增强直观性。不仅如此还要在每节教学内容之前导入专业的案例, 让学生知道所学何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函数、极限部分, 作为第二重要极限的应用, 经济类专业介绍复利公式;在函数连续部分介绍金属的热胀冷缩变化过程的特点。在导数的部分, 经济类专业介绍边际和弹性分析问题;建筑类专业介绍曲率的概念, 建筑物的最优设计等问题。在积分部分, 以求曲边图形的面积为引例引出概念, 在建工专业介绍液体静压力、分布荷载的力矩的算法;在电工学专业中, 介绍计算消耗在电阻元件上的功、平均功率。在微分方程部分, 介绍冷却定律, 根据微分的意义解决圆桥墩的设计问题, 等等。在每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都用具体的项目引导数学教学。

以我学院的数学教学改革为例,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构建了“项目-达标”的数学教学方法, 实现了数学学科教育与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其基本教育模式为:项目导入与分析-学支撑理论-数学建模-模型评价-理论应用。 (1) 项目导入与分析:设置情境。建构具体项目构成的开放、逼真的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 数学支撑理论: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完成解决问题所要的数学知识的传承。 (3) 数学建模:把学生分组, 利用所获取的数学知识, 解决第 (1) 部分所设置的项目。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需要。 (4) 模型评价:师、生共同讨论每组所设计的模型的优、缺点, 在讨论中加深对数学理论的理解。 (5) 理论应用:课后作业和习题设置体现开放性和应用性。课后以团队为单元布置作业, 通过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的目的。学生通过图书资源或互联网等查找也可开阔视野, 使学生由被动、机械、模仿式地完成作业变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

下面以微分方程部分的微分方程的概念和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教学为例, 具体解释项目引领式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

通过项目引领教学的教育模式, 使学生在一个开放、逼真的问题情境中识别问题、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 使教师把教学重心从“教”转移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 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凭借学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 使学生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达到高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所决定, 高职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检验高职办学质量如何的最终标准, 要看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市场、受市场欢迎, 因而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要根据所学的知识是否符合岗位所需要的标准, 所学的知识是否在未来的工作中用得上、用得好来制定, 使数学教育评价体系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

我们将学生成绩考核标准分为三部分, 即:“30%平时测评+30%基础能力测评+40%应用能力测评”。30%平时测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纪律、上课出勤、上课回答问题、课堂练习、平时测验、课后作业完成等情况。30%基础能力测评是对学生数学基本能力的测评。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对运算法则、公式、性质、定理的运用与理解, 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考核采用期末闭卷考试形式, 限时完成。40%应用能力测评是开放式考试成绩。可以口试和笔试结合、采用做大作业和让学生写小论文等形式。它主要考核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防止抄袭, 教师对该项考核完成优秀的学生论文、报告还要进行答辩, 再做出最后的成绩评定。

总之,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引领式教学能够服务专业需求, 突出应用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和眼界, 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改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 也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摘要:文章首先剖析了目前高职教学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介绍了项目引领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提出一系列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实践表明, 本文研究成果在工程类高职院校数学教学中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教学,项目引领式教学,专业需要,团队,数学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耿玉霞, 曲玉香.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3) .

[2]王哓耕, 丁德全.影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理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 (3) .

[3]王富彬等.高职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职业技术, 2008 (11) .

引领式教学学习心得 篇2

本周听了由贾校长指导的王老师和刘老师的课,加上贾校长的精彩点评,使我对引领式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一周的听课,评课,我感受颇多。

首先,贾校长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让我非常钦佩,听课过程中贾校长时刻关注教师及学生的动态,并不时在自己的记录中写写划划,评讲时一针见血地说到要点,对老师出现的问题通过边放录像边指正的形式进行,把教师说的话都字斟句酌……才有了今题啊两位老师的精彩展示。

其次,让我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了引领作用,也正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这里小组合作发挥到极致,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但解决了问题,也学会了同他人沟通交流与合作。

第三,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对目标设置的要求很细致,重难点这一环节加上了联系考点这一项。问题预设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把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想好如何解决,做到把握好整个课堂。

第四,教师语言要丰富多彩,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不但鼓励每一个表现好的同学,同时也表扬出错的同学,正是由于他们今天的出错,才让我们的明天更少出错。

通过学习和理解引领式教学,我在今后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要提高

我们作为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并把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自己身的专业素质。

二、课前精心备课

不但备课标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把课堂内容备到每一分钟,甚至把上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备出来,不能说太多废话,也不要说太随便的话。

三、课后及时反思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也存在一些困惑。因为学科间存在差异,在英语课堂中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提高教学效果,也希望能有机会得到这方面的提高,希望自己在教学工作中能得到不断提高。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3

关键词:项目化 分层式 教学改革 CAM应用软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c)-0100-02

CAD/CAM软件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制造业中,已经基本上取代了传统上的手工绘图、手工编程。《CAM应用软件》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必修的职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CAD/CAM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掌握CAD/CAM软件自动编程的原则;熟悉MasterCAM软件的应用;能独立完成二维、三维零件及曲面等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造型和数控加工程序生成,满足企业要求学生具备对零件进行自动加工能力的要求。

《CAM应用软件》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广,学生对它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自动编程专业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因此,有针对性地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学是在校期间培养学生软件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关键。因此,在《CAM应用软件》课程教学中寻找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并且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面临的课题。

《CAM应用软件》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中三大专业能力之一的CAD/CAM的应用能力,如图1所示。

1 新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教学法,能适合高职学生学习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项目教学的实施,针对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的特点,在专业课教学中,淡化理论教学,重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模式下,使学生成为一专多能。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做中学,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化教学已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分层施教已不是给予的新话题,远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教学无类”的育人原则,但是,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对高职高专教学来说却有着新的意义,高职高专学生素质尤其是学生专业技能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由于学生成份的多元化,学习基础的层次不齐,整体差异加大,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且近几年情况更加严重,在同一班内,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同一教学,同步向前,则收不到好的育人效果,学生难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两极分化严重,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加大,部分跟不上学生由此失去了学习兴趣,丧失学习自信心,而接受快的学生又存在一堂课吃不饱的现象,处于等待阶段,也会失去学习兴趣,所以探索以项目引领分层教学模式,即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也解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CAM应用软件》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以项目引领分层教学模式,能有利于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增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扭转以封闭、灌输、单向和独舞为特质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开放、互动、双向和合作的《CAM应用软件》现代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学生主体为核心,以学生的学习为设计中心,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日有所学,学有所得,使优者更优,差者进步。输速度比手动输入的速度快得多,这就赢得了更多时间用于零件的加工,赢得比赛的几率就更大了。并且现代机械制造业企业普遍都是CAM软件自动生成程序进行加工,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加强自动编程的技能,因此我们对这门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新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改革

2.1 课程内容改革

在以前的教学中,按章节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但讲完指令,下达任务后,学生缺乏工作思路,更缺乏创新精神,只能按老师的方法和思路去做,离开老师就不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课程内容以项目进行了整合,整个课程内容分四个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又有多个任务完成教学目标,每个任务都是精心选取,满足学生的认知过程,任务都是由简单到复杂,每一个新任务都比上一个任务多3~4个新指令,让每一个爱钻研的学生都有自学的成就感,整体设计如表1所示。

2.2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既要遵循教学的普遍规律,要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教法将影响着学生的学法。以“如何教”与“如何学”为重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常用:项目教学法、分层式教学法、学生演示法、个别学生指导、讨论教学法等。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学习从项目分析、设计到加工、检验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团队精神、需求分析与项目实施能力等,在“教法”上,采取项目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在“学法”上,突出学生为中心,激发大家学习的自信心;在实施案例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每个环节具备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識点学生比较懂,哪些难懂,都应该有所了解。并且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创新。采用“分层式教学法”,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普及“快乐教学法”。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快乐因素,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图纸实物结合,学生一目了然,增进学习的激情。

2.3 课程考核改革

考核方式打破了以前的期末考试决定最终的成绩,但现在更注重学生的过程考核了,平时考核抓紧了,对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督促作用,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能自己管理自己,端正了学习态度。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考核中,教师应注意过程的评价,并不是在最后才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评价,小组内部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过程中,要注意方法,以鼓励为主,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级性。

改革的考核方式如表2所示。

通过这次课程教学改革,《CAM应用软件》课程内容进行的项目化设计是将指令融入到项目和任务中讲解,将“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学习中;教学以“项目实施过程”为主线,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进行教学实施,分层式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满足学生课下自学的需要。通过在数控班实施,受到学生的喜欢,基本上每节课都是全员出勤,而且喜欢自己钻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语

总之,此次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上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带动其他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适当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分层式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教学内容,可选取生产中碰到的典型实例进行剖析的教学方法,既满足了学生职业岗位竞争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又较好调动了学生配合教师完成计划教学内容。对于操作技能的掌握,则以“项目教学法”最为有效。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新的教学模式与特征,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适度把握,与教学内容和条件有机结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宏甲.中国新教育风暴[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李超任.对高职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17.

[3]李挥.项目课程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走向优质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7-09-12.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2008级11个中专班80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实验组) , 与2007级359名学生 (对照组) 作比较。两组学生入校时成绩、已修课程、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两组使用同一教材, 且学时数相等, 期末试卷难度一致,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法。

实施过程: (1) 根据教学项目设计典型病例 (根据病例提出任务 (任务给出) —师生共同分析任务 (知识准备) —引出课程目标 (计划制定)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 (计划实施) —总结、评价 (学习评价) —强化学习; (2) 合理选择项目 (病例) , 设计引领任务; (3) 分析任务, 储备知识; (4) 合理分组, 下达任务; (5) 教学组织与管理; (6) 教师点评, 强化学习。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1.2.2 评价方法采用理论与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理论考试占60%, 由客观题和主观题构成, 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 从学校题库随机抽取试卷, 由同一教师阅卷。技能测试占40%, 其中物品准备及整理占10分, 尊重、关心患者及与患者沟通占10分, 灵活运用知识占20分, 操作程序与熟练程度占60分, 共100分。考评小组由5位专业课教师组成, 5位教师的平均分为该生的技能考核成绩。考核前让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考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802份, 回收802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0%。

1.2.3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 11.

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及格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2.2 实验组学生对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法的效果评价 (见表2)

3 讨论

3.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主观能动性

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既不同于以往的实习教学, 又不完全等同于现在的案例教学, 它最大特点是在完成一个课题项目时, 从设计到计划, 从物品的准备到具体的实施, 都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 而是将积极寻求知识看成一种愉快的经历[2,3], 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学生对该教学形式产生新奇感, 对项目的实施产生紧迫感, 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产生突破感, 对项目的完成充满自豪感,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由表2可知, 72.9%的学生对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的主观能动性表示满意。

3.2 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查阅资料, 教学实施过程是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开拓思维, 在课题的设计中融入自己的观点。这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其自主创新能力。

3.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

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法能否应用成功, 一个关键问题是能否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不是流于形式。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就是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教育的教学形式, 并以此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等环节, 使学生获得与岗位相一致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5]。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 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开展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3.4 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通过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考试成绩显著提高。首先, 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 由表1可知, 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实施该教学法的最大收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原来成绩差的学生通过该方法挖掘出自己的动手优势, 技能考核成绩提高, 所以最终大幅度提升了及格率。

3.5 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项目化任务引领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 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课前任务的设计、病例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病例、任务设计的完整性、难易程度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 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基础知识和护理知识, 还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及现代教育理念和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这促使教师不断学习,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教师要求[J].职教论坛, 2007 (6) :9.

[2]张彦妹, 辛素文, 陈玉芝, 等.浅谈人本主义理论在中医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8) :32~33

[3]仪丽蕾.教育学的基本教学原则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1C) :274.

[4]李移伦, 姚和芳.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 :90.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5

以项目教学课程模式引领职教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绍兴市积极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重点,以“项目教学”课程模式引领职教课程改革,建立起由“学科为中心”向“多元整合”转移的课程模式,逐步形成具有绍兴职教课程特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项目教学”课程模式运作体系.

作 者:王莉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 刊 名:中等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ZHONGDENG ZHIYE JIAOYU 年,卷(期): “”(8) 分类号:G71 关键词:项目教学   课程改革  

“问题引领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6

“问题引领式”的内涵

“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是以现行人教版教材为根据,依托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根据设计的问题串,将课程内容串连起来,利用设计好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从而解决了学生思考低效、练习量极少、老师讲解过多的普遍问题。

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设计有效的问题串,编写问题串式导学案。学生根据导学案上的一系列问题自己阅读教材,并划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上课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串引领教学,组织小组讨论,适时给予小组帮助,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评价。学生通过组内各成员的讨论与思考,解决了导学案上的旧问题并提出了有价值的新问题。上课之后,教师对课上的不成功问题进行修改,整合与重新设计,编制课后练习;学生通过习题巩固,记忆知识。

五大举措实施引导

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教学为例,谈谈“问题引领式”教学的具体做法:

创设有趣情景,导入新课 “当你特别想念不在身边的好友时,你想怎样表达你对友人的思想念呢?”学生会答出打电话、写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导出信息的概念及传递所需要的条件。让学生欣赏蜜蜂采蜜时所跳的舞蹈,提出:“它在什么情况下跳圆圈舞,哪种情况跳八字舞?这两种舞蹈蕴含着什么信息?”通过这些问题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热情高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步,一定要从学生非常熟悉而且尽量是身边的实例出发,注意所用的情境必须准确有趣。教师的作用是用实例引领教与学,激发所有学生的求知欲望。

利用问题助推进课程进度 让学生观察蜘蛛怎样捕食昆虫的动画,提出它是利用了什么信息感知昆虫的运动。通过讲述小故事:将一只雌蚕蛾放到一个笼子里,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雄蚕蛾依靠什么信息来到雌蚕蛾身旁?孔雀为什么开屏,传递的是什么信息?通过这一系列“问题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信息的种类及传递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分析资料,理解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出示资料:蝙蝠的“回声定位”,提出它利用了哪种信息?假如用布条堵住蝙蝠的双耳,蝙蝠的捕食行为会发生哪些变化?出示课本上种子萌发曲线图:提出莴苣种子的萌发情况与哪些信息有关?若想要种子全部萌发,应选用哪些波长的光?信息传递与生命的正常活动存在哪些联系?多媒体展示植物是否开花与日照时间长短的关系。要求学生观看动画后思考:若没有光的信息,植物还会开花结果吗?信息传递在种群繁衍的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观看课本上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能起到什么作用,在夜晚又起到什么作用?是否都能使自身受益?资料中的信息素把哪几种生物联系到一起了?若无这种信息物质,这三种生物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种群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通过对以上大量图片、动画的观看,对学案上问题的思考与集中讨论,引导学生从生物个体的活动、种群的繁殖和种群间的关系等三个层面上加深理解信息传递所起的积极作用,并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所以,教师只需要设计好大量的问题,就可以做到不讲解知识便能让学生学会。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特别指出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把相关的知识问题化,帮助学生归纳出本节的知识框架。

归纳与提高 教学过程是把信息的传递给对方,并通过双方的理解,给与另一方及时反馈的过程,因此,用习题进行反馈练习是必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对以上问题串的分析,就很容易总结归纳出信息传递的特点。教师通过学生对课堂内的重点知识点的问题化,既能当堂检验课堂内教学状况的好坏,又有利于后序的教学指导。

迁移与提高 “如果你有一个大型农场,里面种有粮食作物以及苹果、梨等多种果树,同时还有鸡、鸭等家禽和家畜,你将利用哪些与信息来提高他们的产量?”通过设计以上的问题串,学生的想法会以全篇的重点信息传递为中心,以信息的种类及信息在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环境中作用为辅助构建知识框架。

教与学共同提高

此教学模式让普通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不产生依赖性,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能力。即使和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一样也可以,要适时给予学生鼓励。敢于指出教师所设计问题的不合理之处,而且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它也将使教师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也会时常让学生将自己问住。所以,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多阅读生物类期刊杂志,并且锻炼自己遇到不会的问题的应变能力,才能很好地教授现行的高中生物课。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7

一、《基础会计》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其内容主要有三大块, 即基本理论、技能训练和会计核算方法。第一, 《基础会计》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全新的领域, 其会计名词、专业术语都比较抽象难懂, 特别是基本理论的部分;第二, 会计的记账方法是采用能够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的复式记账方法, 这种复式记账的思维与学生们的日常形成的单式记账思维不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克服单式记账思维, 逐渐形成复式记账思维。学生在理解复式记账过程中容易出现畏惧、厌烦的现象;第三, 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 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会计的实践性, 学生却接触不到企业实际的业务, 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 感觉到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再加上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 感觉到这门课程学习起来枯燥乏味, 没有意思, 大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信心。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启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 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笔者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趣味化的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

二、趣味化的问题引领式《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探析

(一) 趣味化的问题引领式《基础会计》教学模式思路。

“会计不难但是入门难”, 怎样让学生深刻理解会计术语及形成会计思维,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和掌握会计核算方法, 这是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 在不影响会计专业理论的科学性与逻辑性的前提下, 要采用趣味性强的问题事例和通俗化的语言缓解专业课枯燥的理论讲授,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趣味化的问题引领式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为:提出趣味化的生活性问题→与学生们讨论问题→讲解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

(二) 趣味化的问题引领式《基础会计》教学模式具体应用。

目前,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其内容主要有三大块, 即基本理论、技能训练和会计核算方法, 其中对初学者最难理解和掌握的部分就是基本理论部分。笔者选择基本理论部分中的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采用问题引领式的教学模式加以说明。

1、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其中, 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学生们都能够理解和把握, 但是对于持续经营假设, 学生们往往理解不了。笔者采用问题引领式来进行讲授。提出及讨论问题:为什么要做持续经营假设?不做这个假设会怎样?举个卖电脑的例子, 你卖出了100台电脑, 每台5, 000元, 共收到了50万元, 减去购进电脑的成本30万元, 还有20万元的差价, 如果你一次共支付了5年的店铺租金30万元, 那么你是亏了还是赚了呢?讨论问题:有的同学回答说亏了。你不得不承认:现金的收入50万元与支出60万元对比, 的确亏了10万元, 但是你会马上争辩:“那30万是一次支付5年的租金, 应该由五年的时间来分摊, 那么, 每月的租金为5, 000元”, 没错, 如果连续经营五年的话, 那么你每个月的租金是5, 000元, 可是, 你能保证能经营5年的时间吗?也许, 下个月就因为亏损而倒闭, 或者下一年度因为严重亏损而破产。这时你会反驳:“如果我能预见很快亏损而倒闭, 那么, 我还组铺子干什么?”解决问题:是的, 如果假设企业刚成立就倒闭, 那么就不会有哪位傻瓜去创办企业了。投资创办企业就是希望企业能够永久的发展下去。因此, 你之所以选择5年的时间来分摊租金就是假设企业预计不会停业、不会破产。完善问题:即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不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企业就没有办法来进行核算了。

2、会计要素。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定义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六要素是学生学习的理论基础, 学生在初学时, 六要素的含义很不好理解和掌握, 特别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这两个要素。在讲资产之前, 提出问题:先引入这样的一段对话:张三说:“我的房子、汽车、现金、存款加起来共有200万元”, 李四应道:“哇, 你的东西真不少, 有200万呀!”张三又谦虚的说:“不过我买房贷款了50万元, 买车贷款了20万元, 别人还欠我10万元”。问:从会计角度说张三这一主体的资产有多少?讨论问题:学生们都积极回答说:200万-50万-20万+10万=140万。到底多少呢?讲解问题:开始讲定义,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 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讲解完定义后, 学生们很容易明白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财产物资属于资产, 对于债权属于资产还不是很理解, 然后举例逐条分解债权符合资产的定义。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资产的含义了, 很容易计算出张三的资产是210万元。完善问题:把资产简化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财产物资、债权及其他权利。

所有者权益对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理解的要素之一。首先, 所有者是指企业的投资者, 权益即有权享有的经济利益。那么, 投资者有权享有企业多少的经济利益呢?提出问题:不妨设想:你投资办企业没有负债, 那么企业的100万资产所具有的经济利益由谁享有呢?讨论问题:当然是投资者 (所有者) , 即所有者权益为100万 (等于投入的数量) 。如果再借入20万元, 这时你的企业资产总额为120万元, 120万元的资产所具有的经济利益由谁享有呢, 全部由投资者享有吗?当然不是, 因为企业还需要承担20万元的债务, 剩下的才是企业所有者来享有, 即所有者权益为100万元 (等于投入的数量) 。经过一年的经营之后, 企业若是赚了20万元, 企业资产达到140万元, 会不会因为赚钱了多偿还债务呢, 当然不会, 企业所有者有权享有企业的经济利益即120万元 (包括投入的100万元和赚的20万元) 。如果经过一年的经营之后, 企业不是赚了而是亏了20万元, 企业会不会因为企业亏损了而少偿还债务呢?当然不会, 这时企业所有者有权享有企业的经济利益为80万元 (包括投入的100万元和亏了20万元) 。解决问题:即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包括投入部分和企业的经营成果 (留存收益) 。投入部分又包括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留存收益又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会计等式。

六要素之间的恒等关系对初学者来说, 也是难点之一。通过一段有趣的对话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样使枯燥的理论知识趣味化, 从而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进而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在这个会计等式中, 负债就是债权人的权益。提出及讨论问题:我们来看一段对话:“李四说我向张三借了2万块钱, 我就有了2万块钱的资产, 同时也负担了2万块钱的债务。”张三对李四说:“你欠我那2万块钱, 只是我暂时让你占用我的资产, 我有权向你收回我的资产, 这是我的权利。所以, 你的负债就是我的权益!”解决问题:由此可见, 企业的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就是债权人的权益, 即:资产=权益 (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完善问题:资产即具有经济利益的资源, 权益说明资金的来源 (即资金有人提供) , 提供者向企业提供资金后就具有了相应的索偿权, 这种索偿权称为权益。

那么, 六要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浅显易懂的案例及提出相关问题把六要素之间的关系给串联起来, 提出问题:假设, 某个同学毕业后想开办公司, 月初开业, 他从父母那里借来了10万元现金, 用现金购进了200台风扇花了8万元 (即风扇购买成本400元/台) , 2万元当流动资金。第一个月卖出去100台风扇共卖6万元, 去掉100台风扇的成本4万元, 用现金支付了1万元的房租费。支付房费、水电、人工费共计0.5万元, 小赚0.5万元。讨论及解决问题:请问: (1) 月初的资产是多少? (10万元现金) ; (2) 月初的负债是多少? (10万元欠父母的) ; (3) 这个月的收入是多少? (6万元) ; (4) 这个月的费用是多少? (4万+1万+0.5万=5.5万元) ; (5) 这个月的利润是多少? (6万-5.5万=0.5万元) ; (6) 月末资产是多少? (10.5万元, 其中现金10万-现金8万+风扇8万+现金6万-4万风扇-现金1.5万=10.5万) ; (7) 月初的财务状况怎样? (资产10万元=负债10万元) ; (8) 月末的财务状况怎样? (资产10.5万元=负债10万元+所有者权益0.5万元) 。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生活化、有趣的小故事来把六要素给串联起来, 学生反映很强烈、积极性很高, 能够展开激烈的讨论。学生在收获新知识的同时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

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问题引领式的讲授, 采用趣味性强的一些生活化问题, 能够启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 在问题的引领下, 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去积极思考问题、认真听课, 然后轻松地解决问题。形象的问题事例和通俗化的语言缓解了专业课枯燥的理论讲授, 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对会计学习产生兴趣, 进而对会计工作满怀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国辉, 迟旭升.基础会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2]王克美.通俗化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 2012.23.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皆为年龄在17~22岁的女生, 中专学历, 随机分为对照组 (60人) 与实验组 (60人) 。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知识本位教学模式, 即先讲授理论再进行实践。理论主要运用课堂讲授的方法;实践主要运用示教-练习的方法进行。实验组采用任务引领式教学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 教师在上课前布置贯穿本课程学习的总任务与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12个学时的系统学习, 能够正确实施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能够通过本课程的操作考核, 并将其作为1次平时成绩计入本学期成绩的总评。其次, 对教材内容的具体学习与把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用1个学时讲述主要理论内容, 教师简述完4种注射法的基本概念、操作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后将全班学生进行随机分组, 每2名学生为1组, 学习药液抽取法。教师先示教, 学生根据教师示教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操作练习, 课后要求学生加强自主练习。再次, 进行模拟注射, 教师先示教4种注射方法的模拟操作, 学生根据教师示教的具体操作步骤互相进行模拟操作练习并注意互相沟通, 也要求课后加强自主练习。最后, 进行真人注射操作, 要求相互进行4种注射方法的具体操作, 并且要求具体操作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然后教师再用1个学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及点评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等, 3周后进行考核, 再布置下一个学习任务与目标。

2 结果

使用PEMS 3.1软件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 对2组实践考核成绩与理论考核成绩 (见表1) 进行比较。

注:▲P<0.01

3 分析与讨论

3.1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考核内容均包括操作前准备 (如用物准备) 、护士素质要求、操作过程 (操作熟练程度, 沟通交流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患者安置和物品处理等操作全过程。表1显示, 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实践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 。分析2组学生的考核成绩, 主要为实验组较对照组在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健康宣教意识和水平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 而操作流程考核2组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组学生在考核过程中能积极、主动、习惯性地运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思维解决问题,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与交际能力, 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与“患者”进行交流, 这样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并能有效进行健康宣教。同时, 实验组学生回答理论问题时准确而全面、条理清晰, 对知识能深入理解并能融会贯通。这体现出任务引领式教学可以使护理事业的发展与护生角色的转变具有极大的适应性, 护理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更是人文教育, 任务引领式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与实质, 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 有利于加强医患沟通, 这样既可以有效了解患者的需求, 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又可以有效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3]。总之, 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协调发展。

3.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中的要求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而在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确立的任务是以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为出发点, 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布置的任务。这样, 有利于学生树立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意识, 使学习与工作紧密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整体护理能力, 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学、做一体化, 而且做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 有利于直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还可以使学生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重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课后,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 运用情景模拟法练习具体操作并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为其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存在的问题

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具有知识与临床密切联系、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教师与学生全身心投入等特点。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师必须始终以学生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 尽量创建感性的教学氛围与环境, 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 使学生能在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和素质, 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岗位能力与职业要求。

笔者通过对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 发现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获得与护理岗位工作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能够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 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需要在以后的改革和建设中引起注意。首先, 这种教学模式的转换需要对课程加以改革,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动态。其次, 要建设与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完善教材内容。再次, 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与思想, 因为仅仅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改革, 尚不能从根本上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目标, 而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改革现有护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式的课程体系, 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 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以适应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活动。

关键词:任务引领式教学,护理学,应用探究

参考文献

[1]张生皆, 朱明瑶.构建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护理专业综合技能考核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10) :125~126.

[2]夏立平, 崔佳佳.基于任务引领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6) :140~141.

用项目引领Photoshop教学 篇9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使学生直接全程参与,体验、感悟、探究。在项目教学中,强调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一体”,既要提升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技能训练。教师主要发挥主导作用,作好一个教学设计者、引导者,将概念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知识技能在学习上的循序渐进性。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一)项目的选择。

项目的选取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首要环节。项目的选择要考虑几个因素: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依据,既要与知识紧密结合,又要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要考虑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既能运用上学过的知识,又能联系到新学的东西;项目要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

PhotoShop软件主要运用的对象是影楼、广告公司、印刷企业和网络公司。在项目的选取上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以照片处理、宣传品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方面为。教师可以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项目。

(二)项目的实施。

1. 项目分析。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把所选取的项目进行展示,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项目的要求、制作规范等问题进行分析引导,为后面的项目制作做好准备。

2. 分组初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合作在各行各业越来越被受重视,逐渐成为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中职学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以组为单位对项目进行讨论和初步探索制作。在初探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自主去完成项目,当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去自学课本中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这小组中,每个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感受为团队做出贡献的乐趣,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项目示范。

通过分组初探,各小组可以完成项目的初步制作。但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来说,要完全独立的完成项目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教师的示范引导还是必要的。在之前的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引导,使学生有感性的认识,明白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步骤在哪里。让学习能够有模仿的对象,保证每个学生能完成项目的制作。

4. 项目操作。

在项目教学法中以学生动手操作是项目教学法的主体和关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已经能认识到项目的制作要点,教师就应该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在操作项目的过程中,不断的实践和解决问题,逐渐地、很自然地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个环节要注意引导各组学生同心协力去完成操作,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把创意运用到项目中。

5. 项目展示。

当学生完成项目后,让学生展示成果,推销自己的产品,不仅是老师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且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学生从中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语言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6. 项目评价。

以“评”促“学”是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进行项目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作品的评价。评价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组评和教师评价等。通过评价,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可以让学生相互指导、讨论、进一步的完善自己的项目。这样,项目评价过程就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职学校用项目教学法来引领《Photoshop图形图像》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选取“项目”来创设“情景”,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探究,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学科知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 .职业技术教育.2003.7.

[2]肖胜阳.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3]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项目引领式教学 篇10

一、在教师讲解中答难释疑

1. 精选讲授内容

过去, 也曾强调“精”讲。问题是“精”讲什么?一般都认为要讲“重点”“难点”。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强调要讲学生自己学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学懂的, 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 还是“议”懂的, 教师都不应该讲。但是, 对于那些学生不能理解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大胆地讲, 还要讲清讲透;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还要强调、说明, 甚至要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 应用多种方法、措施指导学生, 直到学生理解了、学会了为止。例如, 课本《§6-3物质的溶解性》一节中, 对于“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既是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又是教学难点, 学生不易理解“溶解度”这个概念。要突破这个难点, 教师就要创设情境, 进行必要的计算, 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设计习题, 课堂训练, 及时检测评价。值得注意的是, 课堂检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教师、学生知道理解了多少, 还在于让教师、学生知道不理解的有多少, 不理解的原因是什么, 从而暴露学生的“相异构想”, 暴露“学生的闪亮点”, 为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做好充分的准备。

2. 精设讲授语言

当前, 教师注重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预设, 往往忽视了对讲授语言的设计。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生这样的情景:教师 (特别是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 就某个问题讲了一遍之后, 担心学生不理解, 于是再重复一遍, 结果学生越听越糊涂, 云里雾里, 一头雾水, 摸不着头脑。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又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致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还是教师没有精心设计讲授语言, 教师语言的随意性很大, 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教师要精心预设教学语言, 至少具备三个特点:一是语言要精练, 能用三句话讲清的问题绝不用五句话;二是语言要风趣幽默, 要像磁石一样紧紧吸引学生。例如,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师生将实验步骤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七个字, 教师用谐音将其幽默的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这种谐音式概括复习, 删繁就简, 择精选萃, 有助于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三是要善用比喻, 化繁为简, 化抽象为具体。例如, 在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教学时, 就可以这样归纳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化合反应:A+B=AB (一见钟情型) ;分解反应:AB=A+B (感情破裂型) ;置换反应:A+BC=B+AC (挖墙脚型) ;复分解反应:AB+CD=AD+CB (互挖墙脚型) ,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掌握了四种基本反应的特点。

3. 精筛教学方法

“读、讲、练、议、做”是化学教学的五大法宝, 但是这五大法宝没有固定的流程和用时限定。一堂课, 完全可能是先“练”后“讲”, 也可能是不“读”、不“练”、不“议”、不“讲”, 而是先“做”。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确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不拘泥“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应用完整;不规定“读”“练”“议”“讲”“做”五大主要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应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灵活安排, 不拘一格选方法。例如, 在《§3-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教学时, 可以先“读”后“做”再“议”, 而“质量守恒定量”的教学就可以是先“做”再“议”后“练”。

二、在合作对话中共同成长

合作、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互动方式,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合作对话, 彼此交流经验和体会, 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1. 聆听交流, 分享思维

“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做做”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 其中“议”是教学的核心, “议”的本质就是对话。从对话的对象来看, 有学生与学生对话, 学生与教师对话, 学生与自己对话。从对话的形式来看, 有个体与个体对话, 个体与群体对话, 群体与群体的对话。从对话的本质来看, 是经验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可以将4~6位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 推选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 创设多种情景组织对话交流, 开展小组内兵教兵、兵练兵,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率。

2. 分工实验, 培养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理解化学概念, 掌握化学原理, 培养问题意识、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熟练实验技能都要以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媒介, 因而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实验、亲自体验, 这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有效方法。为了确保学生实验取得预期效果, 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之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实验规则和安全要求》, 每次学生实验强化训练。学生分组实验前, 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动手能力强的同学首先示范, 然后辅导动手能力弱的同学, 及时指正实验中的错误与不足, 给予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更多练习的机会, 这样优势互补、以优带差、协同发展、共同成长。

3. 角色互换, 查错纠错

“做”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做”通常以课堂检测、课堂训练、学生实验的形式来检验教学达成率。例如, 《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五个步骤 (写、找、列、解、答) 之后, 组织学生当堂检测, 小组内互查互批, 互帮互助, 把同学中出现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在知错、辨错、析错、纠错过程中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三、在探究实践中增强能力

九年级化学课本中大量实验为探究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 在组织探究教学时, 不必刻意追求一套看似完整的探究步骤, 要关注探究教学精神内核, 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怀疑精神、求证精神。在开展探究教学时, 要精心筛选探究问题, 灵活取舍探究环节, 准确把握探究程度。

1. 精心筛选探究问题

主动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天性, 但是, 在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在“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明确要求的学科教学”中, 并不是所有的课题 (问题) 都有探究的价值, 必须对探究问题精心筛选, 教师应根据地域特点、学生基础、教师特长筛选出合适的探究问题, 这是开展探究教学的第一步。

哪些问题适合探究教学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值得借鉴:当教材内容是针对形成相应科学领域的概念、规律和理论, 而不是提供实践活动材料和培养劳动活动的实验技能、技巧的时候;当教材内容不是崭新的, 而是在逻辑上继续充实以前所学知识的时候;当教材内容适合于学生做出独立结论, 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适于做出概括的时候;当教师训练学生开展活动来解决问题情境的时候, 都适合采用探究教学法。对于那些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可以从问题堆中删除。有的问题虽然有探究的价值, 但是受学生知识基础或者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无法开展探究,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留在课后或者兴趣小组活动时开展探究。

尽管探究教学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设计实验、动手实验等方面有许多优势, 但是探究教学也有不少弊端。例如,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的学习, 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作为铺垫, 探究教学的效果就很差;在学习复杂知识时极其需要教师的讲解, 这时不适宜采用探究教学法, 因为独立探究对多数学生不可行, 但是, 教师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探究情境, 以消除探究教学的这些弱点。例如, 教师可以适当插入探究活动的某些因素, 或者反之,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直接说明学生自己无法“发现”的问题, 这样可以减少探究教学的弊端。例如, 在《酸的性质》的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是什么?

2. 灵活取舍探究环节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实验、交流与汇报、反思与评价五个基本程序, 但是就某一个具体的探究问题而言, 不一定每个程序都要平均使用力量, 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有的问题适合全程探究, 例如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开展实验, 得出结论都值得探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组织探究教学;有的问题只需要重点探究某个环节, 其他环节可以提供资料, 减轻探究的难度。例如, 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探究教学的重点是猜想、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 其他环节就不必要进行探究。

3. 准确把握探究程度

五个探究环节开展的程度应依据学情来定,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2000年出版的《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 对每一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分别进行了划分和描述, 对探究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学习者自主探究的程度越少, 教师和学习材料指导的程度就越多。因此, 在探究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适当给予指导, 或增加或减少某些探究资料, 准确把握探究教学的程度。例如, 将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 用火柴点燃, 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 蒸发皿中残余了少量白色固体。如果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教师就要提供固体酒精的相关资料:由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 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 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的温度下燃烧时, 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 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学生根据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就能对燃烧后剩余的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三种猜想:白色固体只有NaOH;白色固体只有Na2CO3;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通过设计实验、实验验证确定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上一篇: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