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疗法

2024-08-01

休克疗法(精选四篇)

休克疗法 篇1

在这个过程中, “休克疗法”被视为快速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的法宝, 从苏联废墟之上站立起来的俄罗斯政府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死板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他们试图立马过度到市场经济, 甚至发出了宣言:“人类还没有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为有效的东西”。

但是结果毫无疑问, “休克疗法”失败了, 他将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的俄罗斯又踹倒了, 造就了奥涅克辛姆银行、阿尔法集团等一批金融寡头, 索罗斯在俄罗斯新生的证券市场上的扫荡, 以及急剧降低的人均寿命, 这一切无不在说明“休克疗法”的失败。

谈及“休克疗法”, 就不得不谈到杰弗里.萨克斯, 这位 “休克疗法”之父, 他在《贫穷的终结》这本书里比较完整的阐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休克疗法。

而这位“休克疗法”之父对于苏联的失败, 也有一点看法, 在他的《1914重临》一文当中, 有这样一段话——我花了二十年时间, 想了很多, 读了很多, 慢慢明白为什么当时美国对于波兰事务如此高瞻远瞩, 对俄罗斯却残忍地忽视:西方世界之所以在经济和外交上如此提携波兰, 是因为它能变成北约在东欧扩张的桥头堡, 波兰是西方阵营的一员, 因此是值得帮助的;而美国的领导人看待俄罗斯, 正如劳埃德乔治和克莱蒙梭在凡尔赛看待德国一样——被击败的敌人就应该被碾过, 何谈帮助?

杰弗里.萨克斯发现了关键, 然而有许多人却有意的偏离、 扭曲这个问题, 他们用杰弗里、萨克斯在玻利维亚、波兰的部分成功, 来为“休克疗法”辩解, 同时把问题引到所谓的市场变革上来。

但是这些都是转移话题而已, 他们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问题的关键——“休克疗法”最重要的支持来自于外界。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许可疗法”在玻利维亚和波兰的成果, 其实由这两个例子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为什么会在苏联失败。

玻利维亚在1985年的政府预算赤字大到485.9万亿比索, 占国内生产总值约三分之一, 通货膨胀率高达24000%。1984年的外债为50亿美元, 应付利息近10亿美元, 超过了出口收入。

1985年杰弗里初次来到玻利维亚, 并且受邀对玻利维亚的通货膨胀给出了给出解决方法, 那就是提高石油定价, 通过提高定价来解决通货膨胀, 这好像很荒谬, 不过它的确奏效了。

但是玻利维亚的问题远不止这么简单, 通过油价、美元、比索三者之间的关联暂时稳定物价之后, 没有几个月, 问题产生反复, 通货膨胀又来了。

这一次, 杰弗里给出的方略是出售外汇储备, 这一次又成功了, 物价又一次稳定下来, 在这一次的方略实行当中, 玻利维亚政府和他们的债主产生了冲突, 也就是美国政府。

在物价初步稳定之后, 杰弗里给玻利维亚政府的建议又一次和美国政府产生冲突, 玻利维亚政府要求美国政府减免债务, 双方就此产生了许多问题。

虽然最后玻利维亚的问题得到一定缓解, 1986年——1987年通胀率仅为10%, 但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很难绕开一个组织——美国政府。

石油和美元挂钩, 外汇储备是美元, 要求美国政府减免债务。所有战略都建立在美国政府配合的前提下, 相当于美国政府放弃一些利益, 来帮助玻利维亚缓和危机。

然后就是杰弗里出谋划略的第二个国家——波兰, 东欧剧变之前的波兰, 这个例子好像相比玻利维亚来说更有参考意义, 因为波兰和苏联更相似, 但是真的如此吗?

杰弗里在波兰的计划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词——贸易, 汇率, 价格自有化, 货币兑换, 稳定性计划, 产业政策, 债务减免。

在所有计划实行之前, 波兰政府提议由布拉泽维奇来主导这一场变革, 或者说是设计这一场变革。

他们第一个动作就是筹集资金, 干什么都先要有钱——他们决定先筹集10亿美元资金用作波兰货币的稳定基金。

这一次还是老方法, 向美国政府、向白宫求助。幸运的是这一次白宫痛快的有点不正常, 一天之内白宫就同意了这一项提议, 那周周末资金就已经到位。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视角, 玻利维亚要求减免外债、甚至是出卖外汇的时候, 代表白宫里根政府的IMF百般推诿, 这时候却又痛快得不像话。

其实很简单, 波兰是东欧剧变的开头, 冷战中的白宫看到有挖老对手墙脚的机会, 自然不会放过。

波兰实行的“休克疗法”终于无愧“休克疗法”之名, 激进而又快速, 有个外号叫做“大爆炸”。

新年的第一天就全面取消价格控制, 同时政府不做任何限制, 任凭整个市场自主反应, 在改革开始前几天情况十分恶劣, 数十年的计划经济不做任何准备, 突然全部推翻, 全靠市场调节, 市面上需求过度繁荣, 价格翻了五倍之多, 肉类从每公斤一千滋罗上涨到五千滋罗, 这发生在一周之内。

只能说这帮人对市场经济自信的过了头, 不过运气关照着他们, 一周之后, 自主生产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之上, 虽然价格还是虚高, 但是整个市场要素还是在慢慢补全。

最后就是很关键的一点, 减免外债, 由于冷战的影响, 初期美国、日本是拒绝向波兰这个东欧国家减免外债的, 不过最后波兰的民主进程, 让这批人看到了利益, 他们同意减免一半外债, 约为150亿美元。

到此, 波兰的改革勉强可以说是成功了, 但是从波兰的成功中, 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同样的问题, 美国、还是美国。

初期的启动资本需要白宫的援助, 后期的外债减免也需要白宫点头。

同时还有一个很容易让人忽略的问题——体量, 1983年的玻利维亚人口不到一千万, 国土面积在一百平方公里左右。1990年的波兰人口在三千万左右, 国土面积在三十万平方公里左右。

而俄罗斯的人口1 9 9 0年在一亿五千万左右, 面积更是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 这完全是两个完全不同体量的国家。

杰弗里对于俄罗斯的问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俄罗斯的每一个问题都比波兰更为复杂:问题的广度, 社会主义国家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束缚程度, 数千年的专制传统, 单是俄罗斯就跨越了11个时区, 人口是波兰的四倍。

这也是对于那些认为“休克疗法”在波兰成功, 在玻利维亚成功。所以在俄罗斯就不算失败的言论最好的反击, 体量不一样, 一切就都不同了。

套用一句话, 什么问题乘以十三亿, 就都是个大问题。

况且杰弗里自己都否认“休克疗法”这个说法, 他在书里写道:“休克疗法这个词汇是新闻界虚构出来以描述激进改革的, 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没有任何单一的猛烈行动能够解决俄罗斯的混乱状态。

这一段话完全可以看出杰弗里对于所谓“休克疗法”的态度, 而且从《贫穷的终结》这本书的章节名也可以窥见一二—— 轻举妄动必受其报:俄罗斯的正常化进程。

但是他还是片面了, 在这里杰弗里.萨克斯只是认识到了片面、粗暴的改革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国家来说是一场灾难。

到了二十年后的今天, 他才真正认识到其他一部分问题, 那就是——美国, 或者说是政治, 一名经济学家可以不懂政治, 但是如果要把自己的经济方略真的作为国家战略, 那么政治必不可少。

在《1914重临》一文中, 杰弗里.萨克斯写道:“叶利钦的经济团队也向我请求帮助, 既为了咨询维持经济的技术问题, 亦为了从美国和欧洲获得至关重要的经济援助。

我告诉叶利钦总统和他的团队:援助很快就会来。毕竟对波兰的紧急援助都是在几周甚至几小时内到位的, 对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俄罗斯也理应会如此。然而事态发展让我愈渐迷惑, 继而惊恐地发现——急需的援助并没有来。

波兰获得了债务减免, 俄罗斯却面临着美国和欧洲的全额催债。波兰得到了及时而慷慨的经济援助, 俄罗斯却只接到几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团。我一再恳求美国多做些实事, 强调在波兰的成功经验, 都没有用, 美国政府没有让步。

最终, 俄罗斯经济崩盘碾碎了一切试图稳定和改革的努力, 叶利钦政府失去了尊严也失去了权力。两年的无功忙碌后, 我辞职了。再过几年, 普京政府上台。

对于这场大崩溃, 美国学术权威更多地批评俄罗斯的改革者而不是美国和欧洲的残忍忽视。诚然,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美国很自然地把自己看作冷战的胜利者, 也很自然地认为1991年后俄罗斯的不幸与己无关,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在玻利维亚实验一番后的杰弗里.萨克斯才明白地理的作用, 而到了今天他才明白了政治的作用。

正如在1990年他耿耿于怀与未能帮助南斯拉夫争取到援助, 不理解为什么波兰和南斯拉夫的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苏联解体前期, 美国运用强大的政治宣传, 让苏联人相信所谓的自由世界有多么美好, 向他们一遍又一遍的轰炸。

由华尔街支持的一众银行家狂奔着进入苏联, 初期的确提供了一些援助, 但是后期苏联解体后, 他们就原形毕露, 大肆的在债券市场上扫荡, 让新生的俄罗斯欲哭不能。

答应俄罗斯政府的援助遥遥无期, 美国政府就这样看着俄罗斯进一步沉沦, 当然, 身为冷战的两极, 本来也无可厚非。

“休克疗法”从始至终就是一个骗局, 因为他严重依赖于外界的援助, 而一个体量像俄罗斯一样大的国家, 是没有人敢、也没有人能提供这么大规模的援助。

如果里根政府真的善心大发, 不惜代价向老对手提供大规模援助, 恐怕愤怒的美国民众会用唾沫淹没这位总统的, 华尔街里面垂涎欲滴的那帮恶兽也会将他撕成碎片。

这就是原因, 波兰、玻利维亚这种小国可以寄希望于外界的援助, 但是俄罗斯不行, 中国不行, 对于大国来说, “休克疗法”是一颗致命的毒药。

正如杰弗里.萨克斯对他那名书取得名字一样《贫穷的终结》, 这种方法只是适用于弱小、贫穷的国家来摆脱贫困, 绝不能拿来迈向富裕。

但是苏联的解体, 以及后期的俄罗斯沉沦, 又绝不紧紧是 “休克疗法”的问题, 那时候的俄罗斯采取了很多激进的经济战略, 国家资产用极低的价格甩卖, 转手一遍流入那批官僚手里。

俄罗斯前期的市场化纯粹是一个骗局, 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 苏联的崩溃, 是在于苏联体制内的高官欲要瓜分党产、国产, 而又不可得, 所以最终杀鸡取卵的做法。

浓妆艳抹, 粉墨登场, 最终在俄罗斯台上的还是那批人, 不过他们已经从布尔什维克变成了新政府的高官、金融寡头。

党产终于变成私产!

而这批人又在日后倒在普京的大刀下, 为了俄罗斯的前进奉献养料。

这一场大戏, 美国、华尔街是最终的胜利者, 华尔街的人在其中拿了足够的利益, 美国政府的老对手终于掉落尘埃, 甚至中国都得了许多好处, 除了俄罗斯, 大家都挺好。

“休克疗法”是俄罗斯进一步沉沦的推手, 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经济最终还是要回到政治, 苏联高层的意愿才是主因。斯大林时代建立的规则已经严重束缚住他们的手脚, 让这批官僚只能在框子里蹦, 而不能成为大洋彼岸上那批资本家类似的角色, 所以他们决定重新制定规则——推翻苏联。

摘要:“休克疗法”被视为快速从计划经济过度到市场经济的法宝, 从苏联废墟之上站立起来的俄罗斯政府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休克疗法”是俄罗斯进一步沉沦的推手, 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经济最终还是要回到政治, 苏联高层的意愿才是主因。

关键词:苏联,休克疗法

参考文献

[1]《贫穷的终结》杰弗里.萨克斯

[2]《新俄罗斯》薛君度陆南泉

[3]《1914重临》杰弗里.萨克斯

[4]萨克斯, 梅俊杰.休克疗法与中国经济改革──与萨克斯对话[J].战略与管理, 1994 (06) .

[5]熊映梧, J·萨克斯, 熊涓.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兼评萨克斯的“休克疗法”[J].求是学刊, 1993 (1)

休克疗法的阴谋 篇2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信徒包括了数位美国总统、英国首相、俄罗斯独裁者、波兰财政部长、第三世界独裁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以及三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过去30多年来,弗里德曼和他有权有势的追随者们不断实行的是这样一个策略:等待一个大危机,然后趁着遭受打击的人民茫无头绪之际,把国家资产一块块变卖给个人,并且迅速让“改革”永久化。

弗里德曼这种核心策略,被加拿大左派作家娜奥米·克莱恩称为休克主义(shock doctrine)。她说,有些人囤积罐头食物和水,以防备发生重大灾难;弗里德曼则囤积自由市场的想法。一旦发生危机,这位芝加哥大学教授就坚信应该迅速采取行动,在受

到危机破坏的社会重新陷入“现

况的专制”前,强制推行快速且无法扭转的改变。他估计:“一个新统治当局约有6~9个月时间可以达成重大改变;如果在这期间不抓住机会采取果断行动,机会将一去不复返。”

全球十字军运动

弗里德曼第一次学到如何利用大规模的休克或危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他担任智利独裁者皮诺切特将军的顾问。在皮诺切特的暴力政变后,不仅智利人民的精神陷于休克状态,整个国家也遭到严重恶性通货膨胀的创伤。弗里德曼建议皮诺切特采取一连串迅速的经济变革——减税、自由贸易、私有化、削减社会支出和解除管制。后来智利人甚至发现,他们的公立学校被公费补助的私立学校所取代。

这是史上最极端的资本主义改造计划,日后更以“芝加哥学派”革命著称,因为皮诺切特的经济学家中,有许多在芝加哥大学就读时拜在弗里德曼门下。弗里德曼预测:迅速、突然和大规模的经济改变,将激起能“促进调整”的群众心理反应。他为这个痛苦的技术创造一个名词;经济“休克治疗”(shock treatment)。此后数十年,每当政府采取大规模自由市场计划,这种骤然实施的休克治疗或休克疗法,就一直是首选的方法。

休克疗法降临智利整整30年后,整套模式又在伊拉克复兴,而且暴力程度远为惨烈。最先是战争,目的在于“控制敌人的意志、知觉与思想,并实际上造成敌人无力行动或反应”。接着是激进的经济休克治疗,在国家仍然烽火连天时,由美国行政长官布雷默进行大规模私有化、完全开放自由贸易,实施15%的单一税,并大幅缩小政府编制。

2004年斯里兰卡大海啸后数个月:外国投资人与国际贷款机构联手利用惊慌的气氛,把整个美丽的海岸交给创业家,迅速兴建大型休闲旅游中心,阻挡数十万名渔民在海边重建他们的村庄。等到卡特琳娜飓风袭击新奥尔良,共和党政治人物、智库及土地开发商开始讨论“空白石板”和令人振奋的机会时,世人已经可以明显看出,这是一个达成企业目标的惯用策略:利用集体创伤的机会,进行激进的社会与经济改革。

在伊拉克、斯里兰卡和新奥尔良,这个过程被刻意称为“重建”,34岁的前中央情报局情报员巴托斯说得好:“对我们来说,恐惧和混乱提供了大好机会。”入侵伊拉克后的混乱帮助他原本没有名气且毫无经验的私人安全公司卡斯特

巴托斯,从联邦政府弄到约1亿美元的合约。他的话也可以用作当代资本主义的口号——恐惧和混乱是每一次新跃进的触媒。

一些最恶名昭彰的侵犯人权事件,以及过去被视为反民主政权的行为,实际上都是深思熟虑的做法,目的在于威吓大众,或为采取激进的自由市场“改革”做准备。在上世纪70年代的阿根廷军事政权下,有3万名以左派活动分子为主的人“失踪”。在1993年的俄罗斯,叶利钦决定派遣坦克对国会大厦开火,囚禁反对党领袖,以铲除贱价拍卖国有资产给民间的障碍,扶植了俄罗斯恶名昭彰的经济寡头。

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让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达成类似目的:战争带来的混乱和民族主义激情,让她得以用强大的武力镇压煤矿工人的罢工,并掀起西方民主国家第一波民营化热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1999年攻击贝尔格莱德,为这个旧称南斯拉夫的国家创造了快速私有化的条件——一个战争前就已设定的目标。经济绝非这些战争唯一的动机,但在每一场战争中,重大的集体打击都被利用来为经济休克疗法铺路。

在亚洲,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程度几近大萧条)让亚洲“小龙”为之屈膝而打开市场,进行被《纽约时报》形容的“全世界最大的倒店拍卖会”。这些国家有许多是民主政体,但激进的自由市场转型执行的方式却一点也不民主。

2001年9月11日以后,白宫里挤满了弗里德曼的门徒。布什团队以惊人的速度,掌握集体眩晕的太好机会——并非布什政府阴谋策划了危机,而是因为政府要员都是拉丁美洲和东欧灾难资本主义实验的老手。他们同属一个运动,而这个运动渴盼危机有如农民久早祈甘霖,或者像基督教锡安主义末日派教徒期待开悟。当等候已久的苊机降临时,休克主义终于有机会回到故乡。

如影随形的酷刑

当我们试图阐述这种在战争和灾难中进行的激进的私有化进程以及意识形态时,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是:这种意识形态没有固定形象,它不断改变名称和转换身份。弗里德曼自称是“自由主义者”,但他的美国徒众自称是“保守主义者”、“古典经济学家”、“自由市场派”。后来又自称为“新保守主义者”,所有这些化身都致力于同一个三位一体的政策目标~铲除公共领域、完全解放企业以及削减社会支出。

若要说明这种铲除大政府与大企业界线的体制,更正确的名词不是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或资本主义,而是政商财团主义(corporatism)。它的主要特征是,把公共财富大规模转移到私人手中,通常伴随着国家债务激增,巨富与赤贫间的鸿沟不断扩大,还有以狂热的民族主义合理化的无止境增加的安全支出。对身处这种由体制创造的巨大财富泡沫内的人而言,没有比这种架构的社会更有利可图的地方了。但因为绝大多数人被排拒在泡沫之外,政商财团主义国家的其他特征往往包括严密的监视、大规模监禁、限制人民自由,以及不必然有、但很常见的酷刑。

从智利到伊拉克,酷刑一直是全球自由市场十字军的沉默伙伴。但严刑拷打不只是对反抗者强加不受欢迎政策的工具,也是休克主义基本逻辑的隐喻。

酷刑或中情局所说的“强制性审问”,是一套用来使犯人深陷迷失与震惊,以便迫使他们意志屈服的技巧。其指导原则详述于两本上世纪90年代末期解密的中情局手册。手册解释说,打破“抗拒来源”的方法是,创造犯人与他们理解周遭世界能力间的激烈断裂。首先,感官被剥夺所有的输入(用头巾、耳塞、手铐脚镣完全隔离),然后身体被超过负荷的刺激轰炸(闪光灯、高分贝的音乐、殴打、电击)。

这个“软化”阶段的目的是在心智激起某种飓风:犯人心理退化,并害怕到他们无法以理智思考或保护自己的利益。就是在这种休克状况下,大多数囚犯提供审讯者想要的任何东西——信息、自白、放弃以前的信仰。中情局的手册提供一种特别简洁的解释:“会产生片刻的生命暂停,时间可能极短暂——这是一种心理休克或麻痹。它由创伤或次创伤经验所引起,会彻底破坏对象熟悉的世界,以及世界中的自我形象。有经验的审问者看到这种效应时会及时发现,知道这时候被审问者比休克之前更容易接受暗示,更可能听话。”

休克主义完全仿效这种过程,尝试以极大的灾难达成酷刑在审讯室对个人达成的效果。最明显的例子是“9·11”的打击,造成数百万人“熟悉的世界”爆炸,打开一段深陷迷失与退化的时期,而布什政府则熟练地善加利用这样的情况。突然人们发现自己生活在全新的纪元,所熟知的一切事物现在都可以被斥为“9·11前的思维”。美国人的历史知识从未有过这般强烈的印象,北美洲已变成“一片空白石板”,就像毛泽东告诉中国人民的:“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一群新专家立即出现,在创伤后空白的意识画布刻下新而美丽的字句:“文明冲突”、“邪恶轴心”、“伊斯兰一法西斯主义”、“国土安全”。趁着所有人专注在攸关生死的新文化战争,布什政府终于可以进行“9·11”之前只能梦想的事:在海外发动私有化战争,在国内建立一个私人企业国土安全体系。

这就是休克主义运作的方式:最初的灾难——政变、恐怖攻击、市场崩盘、战争、海啸、飓风——使全国人口陷于集体休克之中。坠落的炸弹、进发的恐怖、狂飙的暴风软化了整个社会,就像酷刑室里震耳欲聋的音乐和殴打软化了囚犯。就像被震慑的囚犯供出同志的名字和背弃他的信心,遭受打击的社会往往也放弃平时捍卫的东西。在海啸肆虐后,斯里兰卡的渔民应该放弃他们宝贵的海滨土地,交给旅游开发商。如果一切依照计划进行,伊拉克人应该陷入震惊和畏惧而放弃他们的原油储藏、国营企业和主权,交给美国军队和国际联军。

休克疗法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为16至67岁,平均年龄为(35.12±2.67)岁,四肢创伤1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20例、肌肉撕裂10例、复合伤17例,从受伤到获得救助所需时间为10至45min,平均时间为(14.22±2.11)min;观察组患者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为17至66岁,平均年龄为(34.96±2.71)岁,四肢创伤1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19例、肌肉撕裂11例、复合伤16例,从受伤到获得救助所需时间为12至43min,平均时间为(14.36±2.05)min。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情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止血处理,如:有开放伤口出血者给予止血带结扎、直接压迫、加压包扎等,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止血药物;骨折固定;必要时气管插管,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观察组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进行急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7.5%高渗氯化钠溶液,输入速度为每分钟3至4ml,让机体处于亚休克状态,将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维持在30至40mmHg左右。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急救治疗。给予患者量的液体复苏,按照“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晶后胶”的原则,给予患者静脉输入0.9%氯化钠溶液或复方乳酸钠山梨醇注射液、羟乙基淀粉等,输入速度为每分钟20至30ml,必要时给予患者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尽量使患者的平均动脉压与正常水平(80mmHg)接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病死率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病死率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急性大量失血常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凝血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P<0.05)。详情见表1。

注:*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72h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救治成功51例,失败11例,对照组患者中,救治成功37例,失败25例。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P<0.05)。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治疗有两种方法,分别为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2]。传统补液法主张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同时应及时、尽早、尽快、足量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尽可能使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正常,以防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3]。亚休克疗法主张,患者在未充分止血的情况下,应通过控制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和选择液体种类,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本研究选取收治的12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进行抢救,比较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病死率,探讨了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这一结果说明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

综上所述,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传统补液法,应是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首选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休克患者1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抢救,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51例,对照组救治成功37例。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P<0.05)。结论: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传统补液法。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亚休克疗法,传统补液法,急救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晨,水颖.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29):301-302.

[2]陈陆奇.不同补液方法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运用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0(17):118-119.

杨松贺:金融危机的休克式疗法 篇4

这个冬天有多远?毫无过冬经验的企业如何越冬?什么样的企业最具越冬潜质?健康的越冬基因如何培育,如何传承?如何把握冬天里稍纵即逝的机会窗口?这个经济冬天留给我们太多思考。

银鸽,从资本市场上的“坏孩子”到模范生;从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到“称霸一方”,占领国内造纸业多个领域第一。仅仅七年时间,银鸽就从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成长为一头傲视江湖的雄狮,从漯河市的“包袱”变成“财富”。它不仅在自己的冬天里迎来了阳光明媚,如今也为其他处在冬天里的企业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这一切,在银鸽员工心中,都是因为银鸽掌舵人杨松贺的到来。2001年,在银鸽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拥有博士后学位的年轻人杨松贺奉命出山。入主银鸽伊始,他便提出“摆脱困境,重塑辉煌,实施战略转移,做大做强主业的思路,进而提出”以提升文化竞争力为核心的诚效自主管理”。短短几年,公司规模迅速增加,经济效益直线上升。银鸽的文化纸产品相继作为国家部分重要文献用纸、国家主要领导人专著用纸、香港特区政府用纸、全国中小学教材用纸而备受全国大型印刷出版机构的推崇。同时,随着银鸽在实业上的壮大,在资本市场上也愈来愈受青睐,连续几年都成为河南上市公司中净利润增幅最大的公司之一。

在这个冷酷的冬天,杨松贺对金融危机有着怎样的认识?他曾经的“起死回生”之术在如今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近日,杨松贺接受了本刊特邀主编杨建国的专访。

杨建国:作为河南惟一一位获邀参加今年达沃斯年会的企业家,您对这次年会有什么感触?

杨松贺:随着论坛影响的不断扩大及与会者层次的提高,世界经济论坛已被认为是“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谈”。收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先生的邀请函,我当时大吃了一惊。我想受邀请可能与银鸽集团6年来以年均60%以上的增幅快速发展、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佳管理团队、与企业领导人的专业背景这三个方面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获邀参加这次年会,是外界对银鸽这些年陕速发展的一种认可。

同时,世界经济论坛上顶级的企业家所做的探讨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在年会上与这些世界顶级的企业家进行交流,了解到了世界最新的观点,相信这对今后办企业的理念将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

杨建国:你曾说过要带两个议题去达沃斯年会与世界顶级企业家探讨。从年会归来,您对这两个议题有没有新的看法?第一个议题“经济与环保的关系”。

杨松贺:银鸽一直把“没有长远的环保便没有长远的企业”做为治污理念。我们意识到,只有引进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不断调整产品原料结构,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审计,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才能实现增产减污、增量减排,为此,我们先后追加4亿元环保资金对治污设施实行技术升级改造,实践证明:我们的产量扩大了十多倍,污染负荷却比7年前减少了近三成,实现了“增产增收不增污,节能减排不降效”的目标。银鸽集团也相继荣获河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绿色企业并推荐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

杨建国:第二个议题是“如何应对这次金融危机”。达沃斯年会上,32%的与会嘉宾认为未来一年世界最大的威胁是金融危机,你怎样看待这次金融危机?

杨松贺:能够赶上、见证、经历,并且应对这场金融危机,这是我们这一代企业人的幸运。经历了纸上财富的得而复失,经历了企业的兴衰坎坷之后,我们会从这部活生生的教材中受益更多。

杨建国:有人说这场危机是美国的一个阴谋,你怎么看待这种“阴谋论”?

杨松贺:我认为这不仅是个阴谋,而且是天才设计的非常完美的阴谋,是美国金融天才设计的阴谋,连一个小学生都知道把钱借给穷光蛋有风险,但华尔街还是把其证券化以后卖给全世界,让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为美国穷光蛋买单,太“聪明”了。这次,美国损失的是虚拟经济部分,他的实体经济并没有受到很大创伤,以前,我们中国从来没有希望美国的经济更好一些,因为我们的财产不在美国。现在危机来了,影响到了我们,有人发自内心地希望美国好,这是我们清醒国人的正确认知。

杨建国:现在企业家都在讨论企业过冬的问题,你认为中国的企单该怎么应对?

杨松贺:经济学家还有政府官员经常告诉我们说,“危机”就是危险加机会,有危险后面就有机会。他会告诉你说去扩张吧,去捡便宜吧,但很可能这次捡的便宜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有没有危机,都要时刻守住企业生命线——现金流,良好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命活力的保证。拼命的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是我们企业应对一切危机的惟一法则。拋开这个法则,很多花的、虚的都行不通。这就像打太极拳的人要以守为攻,我们应该守本,这个本就是我们的本行,我们的生命线,我们的成本,我们的质量,只要市场还有弹性,就有我们企业有所作为的地方,企业就应该有能力、有法则去应对,除非这个市场需求弹性失去了,无论怎么商谈、质量无论多好,就是没有人购买,那么企业就只有破产一条路了。这时候,需要政府那只看得见的手去挑拨市场的神经。

杨建国:你认为我们距离春天还有多远?

杨松贺:我们搞企业的人千万不要在这种情况下被那些永远正确的空话给忽悠了。为什么?这场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冬天”虽然来了,但是气候异常,春天还很远。所以要做好应对更深刻危机的准备。

杨建国:国家出台了四万亿的拉劝内需计划,受到国内外许多人赞誉,你怎样评价?

杨松贺:在我看来,这4万亿投入拉动的是GDP这个面子。GDP的数字上去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依然如故。我们需要拉动的是真正的内需,这个需求怎么启动?我认为要靠投资,靠政府去把真正市场的主体玩转。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如果没有启动起来,任何投资效果都是大打折扣的,

杨建国:对于怎样才能让企业的投资最终能够转化为需求,你有什么建议?

杨松贺:要让企业投资最终能够转化为需求,我认为目前国家所能采取的措施,最有效的,就是大幅度降税,现在是一个契机。如果一年不征税,来一个休眠疗法,再降低税收两三年,那么中国的经济就复苏了。

老百姓大概有40万亿的存款在银行,无论利率是高是低,说句实话,即使收保管费用也还是会有这么多存款,因为怕别人打劫。我们的医疗、养老没有解决,老百姓就不可能不存款。

如果说降税刺激了政府的钱袋子的话,剩下一根救命稻草可能就是适度的通货膨胀了。这个时候,不是剥夺政府就是剥夺百姓,看我们政府怎么选择了。

杨建国:大企业遇到危机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东方不亮西方亮,也有这个实力。但是中国大部分企业都是

小企业,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守,更谈不上攻。中国人在守方面没有很多经验,不像国外的企业经历过经济的大起大落,早有心理准备。对于小企业过冬,你有什么建议?

杨松贺:企业的产品选择非常重要。就像我们企业,从来不追求单一产品的绝对规模,而是追求多品种的规模经济。什么意思?现在一旦大的风波来临的时候,倒下去的企业都是单一产品规模太大,比如中国原来的首富张茵,他的包装纸规模太大,所以倒下去非常快。多品种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企业在产品选择上一定要追求多品种的规模经济,而不要追求单一品种的大规模。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我认为在这种市场氛围下,现金流非常紧张,应该在产品选择上、成本降低上、质量取胜上走大企业的缝隙,从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杨建国:在银鸽最困难的时候接手,现在已经在很多领域做到了第一,你现在的压力是不是小多了?

杨松贺:中国有句老话叫创业难守业更难。相比2001年的最困难时期,现在的银鸽面临的大环境更复杂、形势更严峻、行业竞争也更残酷。要想将现在的银鸽带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新的更大更远的目标,需要我们用一种新的思路,以“创业”的精神去面对各种各样的新的挑战。

杨建国:今年五月,银鸽和永煤合作的盐化工项目开工奠基,这对银鸽来说有什么意义?双方的这次合作能给银鸽带来什么?

杨松贺:电力和烧碱是造纸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和原料,项目启动后将为公司提供较为廉价的造纸用的化工原料,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通过共同投资开发,银鸽可以借助永煤集团在矿产开发和化工行业方面的技术优势,共同开发舞阳丰富的盐矿资源,为公司造纸主营业务提供廉价的辅助化工产品,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率,也有利于银鸽投资向上游产业延伸,抵御行业风险。

杨建国:对于银鸽的未来,您有什么規划?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休克疗法】相关文章:

并发休克06-26

创伤休克08-21

小儿休克08-25

抢救失血休克08-08

休克患者的护理04-07

休克鱼理论范文05-22

休克鱼现象范文05-22

休克的护理常规05-06

警惕职场交际“休克”06-25

休克急救护理常规07-21

上一篇:焊接设计下一篇: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