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目标是成功的阶梯

2024-06-25

人生目标是成功的阶梯(精选四篇)

人生目标是成功的阶梯 篇1

理想既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同时, 还可以转化为现实。那么, 理想怎样转化为现实, 成功怎样实现, 现实的此岸如何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除了让学生知道理想的概念之外, 成功还需要哪些主观因素呢?这是我在教授这一内容时觉得应该让学生明白之处。

一、成功的关键是态度

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给学生创造一种他们熟悉的、亲切的学习环境, 是每位学生的真正需要。以往的教学情境设置所采用的内容也可能来自于“生活”, 但是, 往往由于这种“生活”不是学生自己亲自感受和观察到的生活, 不是他们正在过着的、体验着的生活, 因此不能构成学生自己的生命活动, 不能给他们以真正的触动。

我在教授这一知识时经常听到学生如此感慨:“为什么成功总是离我那么远?”为此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实例:

先把一只老鼠紧紧攥在手里, 老鼠用尽全身力气也逃不出去。这只老鼠挣扎了一段时间后, 不再抵抗了, 几乎一动不动。这时再把它放到一盆水里, 它立刻沉了底, 根本没有试图游水逃生。再把另外一只老鼠不经过手攥阶段直接放到水里, 它很快游到了安全的地方。

环境固然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你自身的努力。成功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当条件具备、一切顺利时, 成功的获得也许并不值得惊讶, 只是身处逆境、身陷困境时, 你还愿意争取吗?

其实学生缺少的是对成功的一种态度。态度是什么, 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怎么看, 怎么办, 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积极的态度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 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 你必能成功。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后天习得的, 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 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所以, 单纯的说教是达不到教学效果的。

二、打开想象力的翅膀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只知道概念是不够的, 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 还必须让学生知道想象力的重要性。所以我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这节课的课堂设计中加入了大量的实例。

实例一:大量的名人名言, 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

所谓天才人物本来就是指那些十分富于幻想的人。……天才人物总是积极主动地使用幻想能力。总之, 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总是用幻想来开道, ……在幻想的遥远彼岸获得启示之后再返回到现实之中, 因而思想的跨度极大。 (高桥浩)

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幻想、梦想和预言, 即对潜在的明天的想象。 (托夫勒)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

让学生在名言警句中获得直接的感受。

实例二:老年的托尔斯泰婚姻事业都不是很如意, 当他沉浸于无法自拔的悲伤、仰天长叹、苦苦思考时, 无意间却看到窗外树上的一只乌鸦, 这只乌鸦在树上来回徘徊, 最后突然振翅一跃, 飞上长空。托尔斯泰幡然醒悟:人不也需要有一双能飞翔的翅膀来冲破现状吗?

展开讨论:爱因斯坦所说的“能飞翔的翅膀”是指什么?我们的成功需要想象力吗?通过课堂讨论, 学生知道人的一生中, 总有难以达到的境界, 总有无法企及的深度, 总有不能逾越的高度。所以, 不能没有想象, 想象力是心灵的眼睛。只有打开想象力的翅膀, 才会有力地展开幻想的翅膀, 充满活力的思想浪潮才会不止歇地翻腾。人的任何愿望, 只有经过想象力的阶段, 并且与信心、计划相结合, 才能转化为现实。一个人如果不能“想得美”, 那他怎能有开发自己能力的欲望, 怎会投入精力去获得成功呢?所以, 打开想象力的翅膀, “想得美”又何妨, 为自己设计一个最美的将来, 它才会引领着你不断走向成功。

三、给我一个支点, 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我在设计《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时, 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 让学生了解自信对成功的重要性。

实例: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 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 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 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 珍妮虽不信, 但是挺高兴, 不由昂起了头, 急于让大家看看, 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 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 “珍妮, 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 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 可往镜前一照, 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

其实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是一种“教与学”的新课改观念, 强调因学而教, 而不是因教而学。在这种新的观念下,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 必须保持与生活零距离接触, 贴近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从中提取鲜活的生活素材, 尝试设定现实的情境, 汲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 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 化解学生学习, 甚至是生活中的难题。这样, 学生才会习得富于真实情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 学生的人格才会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得到真正的陶冶, 学生的知识、能力才会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获得真正提升。高中学生在本质上仍然是孩子, 是发展中的学生, 给予生活化的故事使他们体验自信的重要性, 可谓水到渠成。

要充满希望。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 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 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有希望之处, 生命就生生不息。你抱着下坡的想法爬山, 便无从爬上山去。如果你的世界沉闷而无望, 那是因为你自己沉闷无望。改变你的世界, 必先改变你自己的心态。

四、比成功更可贵的

目标实现之后怎么办?我不是成功了吗, 我要不要再努力了?经常有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的教学设计中, 我也注意不断找准学生的知识盲点进行设计。我采用了这样一则实例:

早期的登月太空人艾德林在登月成功后不久即发生精神崩溃, 事后他在一本书上写到, 导致他精神崩溃的主要原因是他忘了登月之后他仍然要生活下去。除了登月之外, 他再没有其他可供追求的目标了。据说企业界的一些高层主管在他们退休之后, 大概只能活18个月。

目标的实现, 就是成功?如果是这样, 成功不免肤浅。成功是什么?学生最后和我一起探讨的结果是:不断超越自己。

我们往往看重的是追求的结果, 却常常忽略了追求本身, 其实比成功更为可贵的是追求本身。每个追求者都渴望成功。攀登者的眼里永是山顶上高高飘扬的红旗, 永在前方的骄阳是夸父不停追赶的目标。但有人因成功而停止追求, 他不是真的成功。单纯追求成功, 只是不断趋向既定目标, 在达到梦寐以求的高度后会流于虚空, 会寂然相对, 会英雄落寞。任何一次目标的达成, 只是你无限人生发展链条中的一环, 如果你认为自己达到了终点, 那你就错了。成功并非追求的终极, 而是追求本身, 追求使年轻和不再年轻的心永不落伍。

通过《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知道》的课堂反思, 我知道高中的哲学课堂, 重要的是如何使学生认同我们主流价值观而不流于说教, 如何实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知、情、意、行统一, 如何使充满叛逆、想要挑战权威的中学生认同书本理论观点?这是长时期摆在政治课和所有政治教师面前的难题。

摘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中学开展理想教育有利于实现“为了学生”、“基于学生”、“通过学生”、“发展学生”的德育目标。学生成功的获得既需要艰辛劳动的付出, 更需要不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树立坚强的信念、态度, 坚韧不拔, 充满自信, 并且把这些美好的状态贯穿于人生奋斗的全过程。

关键词:《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现实

参考文献

[1]何东亮, 丁瑜主编.师范教育心理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7.

[2][美]罗伯特·宾厄姆·唐斯.塑造文明和心灵的巨人及其思想.华夏出版社, 2006.

读书是成功的阶梯 篇2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地长大了,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缺乏。爸爸妈妈常常想尽一切办法让我多读书。有一天下午,我们家展开了一趣的成语接龙活动。活动先从妈妈开始,我连妈妈后面,最后是爸爸。成语接龙正式开始:心口如一---->一时半刻---->刻不容缓---->缓不济急--->急眿缓受--->受宠若惊--->惊惶失措--->措手不及--->及瓜而代--->代人受过--->过目不忘。我刚说完:”过目不忘,“爸爸妈妈都哈哈大笑。我感觉很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惊诧,严肃地对我说:”自己查字典,到底怎样读。“我急忙翻开字典一看,”噢!时“过目不忘!”“呀!爸爸严肃地对我说:”以后要多读书,那样才能累积更多的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知识。

打那以后,我让自己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书。渐渐地与书交上朋友,与书交谈,与书同乐,当我读到这本故事书时,明白了海蒂的爱与善,能改变了一个成人的精神世界,当我看到时。领会到了这是一部反映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的书,明白了海蒂能让人们重拾童年的味道:当我读到时,又为鲁滨孙自豪过。因为他在海上历险。荒岛求生,他遭遇食人部落,独自忍受病痛和孤独,他结交土着朋友,都是靠勇敢与智慧而能绝处逢生。如今,我已经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现在,当我捧起这本书时。深深地体会到:保尔虽然身有残疾,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

深深地打动了我。因此,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更加充满了自信。

读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一本好书,就象和良师益友谈话。从种能获得许多知识,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良好行为习惯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篇3

1978年, 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 饭前要洗手, 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 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幼儿园老师教给我们的最简单、最朴实的道理和从小给我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就是科学家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其实, 生活并不复杂, 我们所需要的关于如何生活、如何行事、如何做人等方面的基本道理———那些人生中最主要的东西, 我们早在幼儿园就已经学过了。关键是我们是否还记得, 是否还在遵守, 是否将其变成良好的习惯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动作, 一种行为, 多次重复, 就能进入人的潜意识, 变成习惯性动作。有调查表明, 人们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和惯性。习惯是我们在生活中长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倾向。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有好的, 也有坏的;有美的, 也有丑的。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都是在不知不觉、日积月累中形成的。习惯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我们要善于学会摒弃坏的习惯, 养成好的习惯。要善于学会经常审视和评估自己的各种习惯, 看看哪些是有益的, 哪些是无益的, 哪些是有害的, 而后, 将无益、有害的改为有益的。“哪怕一个小小的改变, 假以时日, 必能受益无穷” (杰克·霍吉语)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 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的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 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好像出于本能, 一辈子受用不尽。”就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得那样:“正是一些长期的好习惯加上临时的行动才构成了美德”。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杰克.坎菲尔认为:“如果你希望出类拔萃, 也希望生活方式与众不同, 那么, 你必须明白一点———是你的习惯决定着你的未来。”《习惯的力量》一书作者杰克·霍吉指出“成功人士并不见得比其他人聪明, 但是, 好习惯让他们变得更有教养、更有知识、更有能力;成功人士也不一定比普通人更有天赋, 但是, 好习惯却让他们训练有素、技巧纯熟、准备充分;成功人士不一定比那些不成功者更有决心、或更加努力, 但是, 好习惯却放大了他们的决心和努力, 并让他们更有效率、更具条理”。“所有成功人士的一个共同特征便是基于良好习惯之上的一整套日常行为规律”“各个领域中的杰出人士———成功的运动员、律师、政客、医生、企业家、音乐家、销售员, 以及所有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在他们的身上你都能发现这样一个共性, 那就是良好的习惯。正是这些好习惯, 帮助他们开发出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当然, 他们身上并不一定没有坏习惯, 但是, 一定不会太多”。我们每个人都拥有选择习惯的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有目的地改变习惯, 构建一整套有助于我们成功的日常行为规律。良好的习惯, 帮助我们开发潜能, 完善人格, 修养人性, 成就人生。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说, 你在成功的道路上能走多远, 完全取决于你的习惯。

学生时代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少成若天性, 习惯如自然 (孔子语) ”。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 要特别注意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尤其要加强做人、做事、求知、共处等方面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首先, 要学会做人, 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如真诚待人的习惯, 诚实守信的习惯, 公平正直的习惯, 尊敬他人的习惯, 认真负责的习惯, 自强自立的习惯, 自尊自爱的习惯、乐观自信的习惯, 勤奋简朴的习惯, 珍惜光阴的习惯、胸襟开阔的习惯, 从容不迫的习惯, 总结反省的习惯, 勇于纠正自己缺点的习惯等等。

其次, 要学会做事, 养成良好的处世风格。如遵守规则的习惯, 讲究效率的习惯, 遵守时间的习惯、团结友善的习惯, 独立自主的习惯、专心做事的习惯、合理消费的习惯, 勤俭节约的习惯, 有条不紊的习惯, 快速处理各种琐碎事务的习惯;善于控制自我情绪和脾气的习惯等等。

再次, 要学会求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 课前预习、专心听课、及时完成作业、定期进行复习的习惯;主动求知、思考创新、大胆质疑、学以致用的习惯;多读书、多看报、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和成果的习惯;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习惯等等。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方向, 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最后, 要学会共处,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应各种环境的习惯、合作共进的习惯、宽容忍让的习惯、积极倾听的习惯、勤奋简朴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 (经常洗澡、勤换衣物、饭前便后洗手、如厕冲洗、手纸入篓、打扫并维护好宿舍、教室及环境卫生等) , 文明礼貌的习惯 (尊敬师长、爱护公物、不随意指责和批评别人,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随手关灯关水、不抽烟不酗酒、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男女生在公共场所不作过分亲昵的动作等) , 遵纪守法的习惯 (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按时上下课、有事请假、不说粗话、不打架斗殴、不赌博、按时作息、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夜间不外出上网、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等) , 休息放松的习惯, 锻炼运动的习惯, 定期给家人或朋友写信或打电话的习惯等等。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 人应该支配习惯, 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那些成大事者的习惯虽然各有特点,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善于纠正自己曾经有过的陋习, 不断培养和形成新的良好习惯。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 要特别注意点点滴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不容“小恶”, 不拒“小善”。同学们在校期间要根据专业特点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进行训练和学习, 要特别突出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掌握一技之长;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意志品质, 优良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奉献意识, 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创业意识, 组织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 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 善于与他人共处与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 敢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自强自立自尊自律的自我约束能力, 经受磨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成功的人生, 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纠正和改掉坏习惯、培养和形成好习惯的过程。正如杰克.霍吉所言:“随着一个个坏习惯被好习惯逐个取代, 我们将变得越来越善于改变自己的习惯。也就是说, 我们已经在开始养成“改掉坏习惯”的习惯。一旦这样的习惯养成, 我们便会像一列运动着无法停止脚步的火车那样, 推动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

耕耘总会有收获, 美好的生活并非总是缘于机遇, 它是由你的能力、素质、修养和习惯组成的。

参考文献

[1]拿破仑.希尔.成功学全书[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6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 (5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

[3]杰克.霍吉.习惯的力量[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4.5

坚持是成功的阶梯作文 篇4

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毕业班的学习是紧张而又忙碌了,但对于我的伙伴——书,可谓是“苦不释手”。每每读起来,便会让我忘却了学习的疲劳、烦恼。

最近,我在《小学生时代》中读到这样一篇文章《身中蛇毒不放弃》,让我感受到了坚持的难能可贵,原来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就是这份坚持。文中的主人公是澳大利亚墨尔本的毒液研究的负责人——布赖恩·弗赖伊。“毒液研究”,听起来就毛骨悚然,更别说从事这项工作了。弗赖伊也承认“我差点就放弃这项工作了。”是啊,对于这样的工作,谁又能不畏惧呢?而他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坚持着,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中坚持着……第一次被蛇咬的痛苦并没有使弗赖伊屈膝、放弃。文中清楚的写道,被蛇咬伤时,他觉得自己像吃了迷幻药,满嘴都是金属味道,眼前只有黄色的影子,幸好就医及时,挽回了生命。这使我想到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弗赖伊仍回到实验室,并与毒蛇打起了交道。是什么使得他无所畏惧的再次走向了实验室?是坚持,是坚持让他坚信成功就在前方。

弗赖伊曾24次被毒蛇咬伤,其中一次经历令他挥之不去。有一种称“斯蒂芬斯斑纹蛇”的毒液能使人的血液无法凝结,弗赖伊被这种蛇咬伤躺在病床上,每扎一针就流血不止,刚输进去的药液又随着血液流了出来,让他痛苦万分,可以说流出来的是输进去的几倍还要多,同等剂量的药物别人只需打一针,可他却要打上四五针。但这些都没能使弗赖伊放弃,他康复后又回到了那差点要了他命的“可怕战场上”继续对蛇毒的研究。是什么使得他执著于对蛇毒的探索?是坚持,是坚持让他坚定了执著的追求。最终,他成功的将蛇毒用于医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坚持,使弗赖伊一步一步迈向成功,虽然过程很艰难,但迎来的阳光却是灿烂无比的。很多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想做成它就必须付出努力,甚至要付出持久的艰苦的努力,所以坚持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坚持也是让成功者更加成功的条件。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没有成功,原因有三:一是有的人想都不敢想;二是有的人虽然想了却不一定去做;三是有的人想了也做了却没能坚持到底。坚持是一种习惯,放弃也是一种习惯。成功者和不成功者之间的差别往往在于前者习惯了坚持后者习惯了放弃。一次困境中的坚持就是人生的一次飞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坚持的成功体现,从中我感受到了坚持的无穷力量。回想起以前的种种放弃,觉得自己有点悲哀,悲哀自己的软弱,悲哀自己的退缩……悲哀之余,我又有点庆幸,庆幸自己一直以来没有放弃对书的热爱,六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小学生时代》、《小学生天地》等课外读物,因为我坚信多读课外书,对自己有莫大的帮助。每当拿到这些课外读物,我都会如饥似渴得读起来,我喜欢“坐拥书城”的惬意。即使是在紧张而又忙碌的今天,也没有放弃。

上一篇:分子间氢键下一篇:CA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