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专业

2024-08-12

涉外专业(精选十篇)

涉外专业 篇1

1 国际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

随着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 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也做出了相应调整, 以达到更科学、全面并且更适应社会的需要。国际护理教育遵循的原则是保证为学生提供3个方面的护理教育:传授有关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关键知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等核心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专业技能[1]。国际护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 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明确学习目的。如在澳大利亚, 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护理专业课程占82%, 理论学时与临床实习学时的比例为1:1;而在美国,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1:3。

(2) 国外护理教育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 向以人的生命周期为核心的课程模式转变。护理专业课程按人的生命发展过程设置为孕产期护理学、婴幼儿青少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人护理学、临终护理学等。

(3) 减少了医学专业课的比例, 增加了人文社科课程和交叉学科课程的比例, 让学生了解影响健康的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 充分体现了护理专业以人为本的特点和护理的人文主义精神。

2 我国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方面

我国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设置仍缺乏护理内涵, 不能很好地与实际工作中的岗位需要接轨。公共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不合理, 并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比重偏大、门类齐全, 而实践课比重小, 且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脱节的问题。在理论课的授课期间, 实习和见习时间偏少, 使理论知识脱离临床实际, 而在最后1年的临床实习中又存在临床实习脱离理论指导的问题。人文课程欠缺。

2.2 师资方面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师资短缺, 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素质水平, 尤其是英语水平不够高。

2.3 语言教学方面

对专业英语 (特别是护理英语) 的教学重视不够。双语教学, 特别是对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有待于加强。

3 我国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对策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总体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护理人才, 所培养的护理人才应具备到国外医院、国内外资或合资医院工作的能力。这一培养目标也决定了高职涉外护理教育应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因此,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必须进行改革。

(1)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应与其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业教育特色。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外语 (英语) 听、说、读、写能力, 能满足国际护理对象的需求;获得知识的能力, 以便较快地获取先进的技术与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提供整体护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能力;从事预防保健及家庭护理的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其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 既熟悉本国文化, 又了解国外文化, 具有跨文化的理解、沟通能力及创新能力[2]。

(2) 加大涉外护理教育改革力度。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

(1) 课程设置应遵循基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原则, 突出与国际接轨的专业特色, 实现课程的系统化和整体化。在课时上应重点突出对涉外护理人员基本素质的培养, 突出核心课程, 加强学科交叉, 使课程设置更具有融合、发展的趋势。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应注意公共课、医学基础课、护理专业课之间的比例以及英语课程中基础英语课与专业英语课之间的比例。在护理教学中应适当充实社会、心理、人文等学科的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另外, 建议增设选修课——临床护理观察学。该课程有助于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积极启动感觉器官, 学会有计划、有目的地观察某位患者、某种现象或事物。它不仅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课程对不同疾病观察的内容, 还包括了对操作、心理、安全等各方面观察的内容, 其内容包括病情护理观察、心理护理观察、药物治疗观察、手术治疗观察、技术操作观察、急救护理观察、特殊专科护理观察、患者安全护理观察和生活护理观察等。

(2) 强化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 增加实践课程比例,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

(3) 教师应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探索, 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提倡“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4) 在教材的选用上, 可尝试使用英汉双语教材或国外护理专业教材, 有条件的学院可自编适合本院学生使用的院本教材。

(3) 为了贯彻全国医护英语综合等级证书考试及CGFNS考试 (美国国外护校毕业生资格考试) 精神,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重视对医护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采用双语教学, 尤其是对涉外护理专业课程。可尝试聘请外籍教师进行教学, 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训练;也可在涉外医院开辟实习基地, 为学生创造到涉外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机会, 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护理实践能力。

(4) 在师资培训方面, 对我院的双语教学队伍应进行英语强化训练, 聘请外籍教师 (包括英语、护理) 参与教学与管理, 建立一支能完全胜任涉外护理专业教学的教师队伍。

总之, 高职涉外护理专业的课程改革受到历史、政策、管理理念、师资等因素的制约, 需要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同时要加强师资培训, 这样才能使涉外护理教育培养出具备较高素质和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高级护理人才。

摘要:现针对当前国际护理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 结合国际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 指出在当前国内高职涉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以加快我国高职涉外护理教育的课程改革, 培养优秀涉外护理人才。

关键词:高职,涉外护理,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冬华.国际护理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涉外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4 (7) :7.

涉外会计专业简历 篇2

个人简历是求职者给招聘单位发的一份简要介绍。所以,你的个人简历介绍能否打动HR的芳心,最终决定你有没有面试机会。下面推荐大家关注一份涉外会计个人简历范文。

姓 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 别: 女 个人相片

民 族: 汉族 出生年月: 1980年5月

身 高: 165cm 婚姻状况: 已婚

毕业学校: xx大学 学 历: 专科

专业名称: 涉外会计 毕业年份:

工作经验: 五年以上 最高职称: 中级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普通话标准

电脑水平: 熟练

教育培训

教育背景: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9月 - 206月 xx大学 专科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xx文艺品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年2月 - 4月

公司性质: 中外合营(合资.合作)

所属行业: 生产、制造、加工

担任职位: 采购文员及统计

工作描述:

1.根据计划科下的订单熟练用电脑制作采购订单以及传真给各供应商;

2.追踪合同并与供应商核对材料款以及追踪税票;

3.材料款的排款以及预交财务核算。

所在公司: xx化工石油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204月 - 2月

公司性质: 跨国企业(集团)

所属行业: 石油、化工业

担任职位: 建筑工程-建筑工程管理

工作描述:

1.根据采购员下的订单接收材料;

2.并通知质检员验收;

3.熟练用电脑制作材料出入库登记及月未盘点并制作各种报表;

4.月底并与财务人员核对材料数量。

所在公司: xxSPA会所

时间范围: 202月 - 5月

公司性质: 其他

所属行业: 医疗、保健、卫生服务

担任职位: 财务/审计/税务-出纳员

工作描述:

1.每天收取各店的.现金并登记帐目;

2.每月按时交纳税金等工作;

3.通过产品订单汇款给供应商;

4.工资核算以及发放工资;

5.报销现金收据等。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认真负责,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现金帐目及材料帐目管理,曾在公司采购部制作采购订单及材料帐目的核算以及排款等现金帐目的核算。

联系方式

电话: xxxxxxxx

浅论中职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 篇3

【摘 要】本文分析了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与现状,探索了符合中职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学对策,以推进涉外护理英语教学质量和涉外护理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涉外护理英语 中职学生 教学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能在国内外医疗卫生机构里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双语护理人才。该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然而,近年来,随着招生生源的变化,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效果不甚理想。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基础,培养出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的中职人才,是中职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形势与现状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业内专家指出,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然而, 尽管需求量大、薪资诱人,我国护士的“出口”现状却不容乐观。首先,入门的门槛要具备三年的护士学历、较高外语水平。其次,要通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英语不过关、通不过注册护士资格考试,几乎是所有海外护士不成功案例的主要原因。因此,强化英语学习,开展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成为我国护理人才出国就业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英语基础薄弱。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音发不准,词记不住,对英语不甚感兴趣,在英语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困难。第二,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涉外护理专业是集护理知识和英语技能于一体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既能掌握现代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掌握公共英语、护理专业英语以及涉外护理知识。由此要求从事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英语教师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备从事涉外护理工作所需的英语知识;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具有用英语进行涉外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承担教学的老师,不仅应具有英语教学的本领,而且还应具备通用医学特别是护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尽管有丰富的英语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教学能力,却一般不具备医学相关的知识和临床经验。第三,教材不适合,教学目标不够规范。目前涉外护理专业能够使用的英语教材仅有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事业部编辑的《涉外护理英语》系列教材。这部教材需要在非母语语言环境和外域文化的基础上使用,也是目前高职涉外护理专业培训教材。目前中职卫生学校也只能选用这一套教材中的《情景对话》和《阅读与写作》。但是,对于英语词汇量过少,还未掌握系统英语语法知识和结构的中职学生来说,这部教材的使用仍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阅读与写作》中第一章节第一小节的阅读材料中,大约300字的文章中就有37个新单词,涉及到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被动态、定语从句等语法知识,对于只有初中英语水平的中职学生来说,教材水平与学生基础不相符。第四,缺乏涉外护理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最终是与将来的服务对象和工作伙伴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英语对话,没有针对性的英语学习和可置身其中的涉外语言实践活动,很难获取实际运用的各项能力。

二、教学对策

(一)改进涉外护理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和普通护理专业间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英语课程的深度和广度。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发展潜能及兴趣。中职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能只强调其专业的技能目标和就业竞争优势,更不能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吸收未达到涉外护理英语教学所需基本要求的生源,以免对后续教学形成障碍。因此,在招录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时,应了解生源的英语学习程度和考试成绩以及其对英语的兴趣和要求,把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和相关要求告知报读此专业的学生,同时,在入学之际进行摸底测试,考试成绩合格的学生才能录进本专业。

(二)强化教师护理知识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教师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水平,应培养一支具有英语教学科研能力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英语教师参加教学学术研究,以研促教,提高从事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长效的教师继续培训机制,选派英语教师参加新知识更新培训班及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关的医学护理知识。 这样才能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合格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三)教材与国内护理教学结合,进一步规范教学与管理

从国外护士培养的视角出发,以英语的语言形式把我国护理教学内容延伸到国外护理活动中。加强与国际护士教育的接轨,以现代护理概念、知识、技术、人文为基础,借鉴国外健康服务管理与护理教育体系,建立规范、标准的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体系,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责任, 同时,把专业知识和方法、语言、国际化评价形式融合起来,构建积极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体系。

(四)变革完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

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在于改革教学模式。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传承为价值取向,以“教师—教材—课堂—应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培养涉外人才的要求,应进行深刻的变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和兴趣低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突破口,提高听课效率,另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科发展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加强案例教学和实务能力的训练,补充合适、实用、相对系统且适学生接受能力的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设置有关护理工作的门诊对话情节,让学生学会把英语应用于实践中。总之,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知识,树立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以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达到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涉外护理学习环境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职业技能。要实现这一目标,职业化的培养环境是关键。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应本着这一原则,注重职业和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探索出学校和涉外医疗护理服务机构的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训的新模式。学校通过产学研结合这个重要途径,大力吸收社会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邀请医疗护理服务机构从生存与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向学校提供物质、智力和信息方面的资源参与学校对职业人才的培育过程,从而获得人力资本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吉米·林.涉外护理英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2]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广西中专外语教学研究会.中专英语学习指导[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4]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1996

【作者简介】李 婕(1982-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市卫生学校助教。

涉外护理专业化学双语教学初探 篇4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蓬勃兴起, 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目前在中国大中城市中, 越来越多的学校已经实施或准备实施双语教学。南通体臣卫生学校是一所教学理念现代化的职业学校, 为了与国际接轨, 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学校在2006年成立了涉外护理专业, 由于所培养的学生日后将接触外国病人或就职于国外, 因此, 涉外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是以国际化为标准。从涉外护理专业成立以来, 就开始进行了学科双语教学的实施工作。我作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化学教师, 也在该课程上进行了适当的双语教学, 虽然时间不是很长, 但是对双语教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教学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也引发了我的一些实践后的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关于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

一、什么是双语教学

在英语中“bilingual”是个形容词, 意思是“能说两种语言的”, “bilin g ual education”也就是双语教学。

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双语教学, 也正是目前中国大多数的学校所采用的教学形式, 即以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来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 其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 并能使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进行知识的掌握, 两种语言思维系统能在脑中熟练转化。

二、双语教学的目标

对于化学双语教学而言, 首先从课程内容上, 专业难度要与母语教学相同或相近, 不能因为实施双语教学而降低教学难度, 影响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从课程目标来讲, 又分为专业目标和语言目标, 以专业目标的达成为主。教学语言为英汉两种语言。语言的使用比例应在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不好一概而论。教学过程会有两个难点:专业难点和语言难点。教学中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不能让二者同时成为难点。

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 通过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 将学生的外语 (目前主要是英语) , 经过若干阶段的训练, 使之能代替, 或接近母语的表达水平。

三、双语教学中的实际困难

然而在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

1、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很有限, 特别是专业词汇更加缺乏,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求知兴趣, 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和表达。

2、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学生的生源地不同, 毕业的学校不同, 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相差很大, 特别是普通中学和郊区的中学毕业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薄弱,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很难把握。

3、学生对双语教学尚未完全认同。由于学生词汇量的缺乏, 影响了学生课堂内容的理解, 许多学生对双语教学产生抵触情绪, 认为增加了课堂和课后的负担。

4、教师个人的偏好以及语言上的偏差, 特别是我们非英语专业的教师, 一来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 二来为了学生理解的方便, 并不追求严密的语法要求, 表达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也会造成英语语言纯正、地道性的缺失。

5、缺乏合适的教材和参考资料。由于我国双语教学试验工作刚刚开始, 所以在双语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没有现成的、合适的英语化学教材, 使教师在教学时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难。因此, 在教育主管部门尚未组织力量编写化学双语教学的教材之前, 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必须能胜任双语化学教材的编写。只有拥有与职业教育配套且切合实际、价格适中的双语教材, 双语教学才可能获得成功。

6、缺少高素质的化学双语教学教师。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不仅可以用外语进行日常会话, 而且精通化学内容、化学专业英语, 能流畅自如地应用双语进行教学。此外双语教学的教师缺乏正规的培训, 双语教学的效果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也阻碍了化学双语教学的广泛开展和研究。

7、双语教学课程的不足。语言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语言环境, 只有化学一门, 或其它一两门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显然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使得学生外语的提高非常有限。

四、双语教学的优势

尽管在双语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 但不可否认化学双语教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 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学习化学知识, 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听力及口语水平,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通过介绍化学与生物, 能源, 材料等众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前沿领域, 克服了常规教材的相对滞后性,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 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化学双语课以其内容具有趣味性、研究性、拓展性、前沿性等特点, 教学具有新颖性、开放性、灵活性等原因, 获得了大多数学生的好评。学生对化学和英语的学习都增强了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学科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与学生的合作, 交流和探讨, 正所谓“教学相长”, 也要求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改变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实现教学过程中主体角色的转变, 实现教学知识取向向能力与素质取向的转变。要改变那些习惯了的, 自以为是的经验认识, 代之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真正让课堂成为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绿洲。

下转第205页

(4) 有利于课件著作版权的保护。

(5) 交互功能强。

从目前的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来看, 知识的获得不在局限于课堂教学, 学习者可以通过In tern et网络获取知识, 采用Dreamweaver或者F rontpag e等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先天优势, 可以无障碍迁移到网络上发布, 这样极大地扩展了学习者的时间和空间, 同时方便同行之间的快速交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这方面的课件制作,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这种方式制作课件对于制作者的计算机水平要求较高, 如果制作者知识面不是很广, 一般采用集体创作的方法, 由课件教学人员为主要负责人, 其它在计算机、动画等方面有优势的人为辅, 这样才可以快速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

一套完善的课件不只是知识内容的“展览”, 还要包括复习、提问、习题、测验、评分等交互模块, 根据笔者经验, 采用Power Point软件或者专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软件来实现这些模块不是很理想, 有些功能模块比如测验、评分模块几乎无法实现。而采用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 通过X M L、J AV A等语言可以方便的创作各个功能模块。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看到的也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页面或者文件, 而是整个课程体系, 可以随时复习、测验, 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 哪些内容还有待加强, 这种类似于个性化的教与学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能够实现类似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软件的课件制作软件还有Auth orware等, 但是由于Auth orware软件不够普及, 价格较贵, 加上目前Auth orware软件的出品公司M icrom edia公司已经停止对Auth orware软件的进一步开发, 所以采用该软件作为课件制作软件的应用人员不多。

4多媒体教学课件差异化比较

通过以上分析以及笔者经验, 把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差异化比较得出如表1所示的结论。

5结语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拓展教学与学习的途径, 但是不管从制作方式还是知识内容体系结构, 都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要求,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种素材丰富教学内容。作为课件制作入门者来说, 可以先期采用Power Point软件来制作课件, 逐步熟悉课件制作软件以及制作流程后, 再利用网页软件把原来的课件内容转换成网页多媒体教学课件, 同时实现或者扩充复习、提问、习题、测验、评分等交互模块, 这样才可以制作一套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参考文献

[1]崔敦汉, 曹晓颖, 王俊.关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 4 (1) [2]游泽清, 卢铁军.谈谈“多媒体”概念运用中的两个误区[J].电化教育研究.2005, 第6期.

[3]刘震.专业技术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优势[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7卷, 2期.

[4]李井永, 王芳.多媒体教学方式选择浅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22卷, 8.

陈新华 (1971.11-) 男湖南隆回讲师.学士主要从事通信技术、计算机、电子

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邱丽芳 (1964.7-) 女湖南益阳教授.硕士电气系副主任主要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谭耀辉 (1958.4-) 男湖南长沙副教授.硕士电气系主任主要从事电子、电工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上接第202页

机能状态处于较高水平, 如不进行调整活动而立即停止训练, 会造成身体机能状态突然下降的不适应而有碍身体健康, 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与超量恢复。训练课结束部分进行必要的调整活动, 如采用原地放松跳、徒手操、慢跑等方法, 使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 加速排除代谢产物, 不仅在生理上使机体“软着陆”, 同时使训练者心理上得到一定调整, 有利于课后其它学习、生活的进行。

4、课间休息问题

大学课程教学一般是45~50 min为一节课, 连续安排两节, 课间休息10 min。体育课作为一门身体活动的课不同于文化课的脑力活动课, 当前体育学院的术科课和运动竞赛的训练课都没有课间休息, 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和运动训练原理的。常有一些大学体育教师因学校规章制度或部分学生要求而采用和文化课同样的课间休息10 min是不合适的, 应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运动训练原理的要求将教学训练计划连续进行, 以保证教学训练的效果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树勋, 王健, 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张焕臣 (1972-) 女河南范县人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上接第203页

五、化学双语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在我们学校双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之中, 根据本人一段时间以来的体会, 认为化学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本人把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适应阶段

要“以母语教学为主, 适当地渗透英语”, 这个阶段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学生已学过的化学知识, 以降低双语教学中理解化学知识的难度。这样, 新知识 (化学专业英语) 就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的化学知识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被同化而成为学生自身的一部分。而且学生用一种新的语言去学习他们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时, 会产生一定的兴趣,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 、展开阶段

此阶段仍以“以母语教学为主, 适当地渗透英语, 但逐步提高英语在课堂教学中的比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是:新授课。在每节课中标题用双语表示, 同时渗透几句专业英语 (课前发给同学) , 句中涉及的化学专业术语注上中文含义和音标。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前提之下, 可以发放给学生一些的简单的化学方面的英文说明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三) 、理解阶段

此阶段“以英语教学为主, 甚至全部用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选择的是:全部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新的化学知识。最终使学生能用英语思考化学问题、做化学作业。在上课形式上, 开始可以选择拓展课、选修课或活动课等形式进行双语教学。这样既不影响正常教学, 又可以使学生逐渐适应、接受双语, 从而为在专业课上实施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化学双语教学是新的教学形式, 因此也必须要找到一种适应这种教学的教学措施和方法。由于每周的课时所限, 再加上学生本身的英语水平对专业词汇接受的难度也相当大, 因此本人无法对每一节课都进行大量的双语实践, 只能是在保证他们在汉语全部掌握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英语教学。

希望化学双语教学的开展是有价值的, 也希望在化学学习中使用英语, 能够取得双赢的结果。

作者简介

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 现为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助理讲师。

摘要:对于化学双语教学而言, 首先从课程内上, 专业难度要与母语教学相同或相近, 能因为实施双语教学而降低教学难度, 影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其次从课程目标讲, 又分为专业目标和语言目标, 以专业标的达成为主。教学语言为英汉两种语言语言的使用比例应在保证专业教学质量的提下, 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不好一概论。教学过程会有两个难点:专业难点和言难点。教学中要处理好它们的关系, 不让二者同时成为难点。

涉外文秘专业求职简历 篇5

姓 名:

出生年月:1989-4

性 别:女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婚姻状况:未婚

籍 贯:浙江金华

目前所在地:义乌

•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 秘书 助理 行政 或其他

职位类型:均可

工作地点:义乌市

工资待遇:3000-4000元

住房要求:面议

• 工作经验

4月-4月 XXXXXX有限公司 前台兼售后

204月-4月 淘宝客服

204月-年10月 XX公司 行政主管

•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院校: XX工商学院

所学专业: 涉外文秘

毕业时间: -6

第一外语: 英语

水平:普通

计算机能力:熟练

所获证书:

——2011 XX工商学院 涉外文秘

• 自我评价

在学校学的是文秘专业,从事过的工作也都是文职,所以目前还是想找一份文职类工作,但不局限于这类工作,如果贵公司有其他岗位,我也非常愿意考虑,谢谢!

• 联系方式

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方法思考 篇6

【关键词】涉外护理 病理学 教学方法

病理学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也是涉外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课堂教学活动仍是专业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对学生能动性的培养。要改变这种局面,关键是要彻底更新理念。特别对于病理学这样一门形态学学科来讲,如何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参与的平台,使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笔者就这几年对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适应病理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多媒体(Multimedia)具有文、图、声、色、像并茂的特点,能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主体性的教学空间。CAI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个性化学习环境,综合应用多媒体、超文本、人工智能和知识库等计算机技术,克服了传统病理学教学方式上单一、片面的缺点。它的使用能有效地缩短学习时间、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实现最优化的教学目标。利用CAI教学能够将大量病理标本、切片等图片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病理形态学特征有直观的体会。这也是目前在多媒体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手段之一,实践中也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除了图片之外,我们还应该将录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多媒体教学课件融图片、动画、文字、声音等于一体,学生在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教学环境下,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同时,利用CAI系统建立考试系统,能够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测试,为全面而准确地掌握病理学知识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手段。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丰富教学内容,使我们的教育现代化程度和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丰富教学内容,融入PBL教学法

长期的实践证明,加强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进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并非仅仅把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表演得淋漓尽致。为此,我们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融入了PBL教学法。PBL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问题为先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在涉外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开展PBL教学法有以下几种形式:(1)设疑式教学法。疑问是让学生思考的动力。我们将与某章节内容相关的问题在讲授前提出,围绕问题授课并最终解决问题。通过此教学法,学生掌握内容更深刻,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2)启发式教学法。病理学分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讲授各论时,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和病理总论的相关内容,分析某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及临床护理。(3)案例式教学法。讲授总论可以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讲授各论与临床病案相结合,并以典型病案为切入点进行学习。临床案例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针对专业特点,深入双语教学

由于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不是太高,且双语教学还在尝试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仍以母语为主,重点攻克医学英语专业词汇。课堂上双语交替讲课,同时也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PBL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英汉语言描述转换成一目了然的图片,能把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和描述的内容通过画面展现出来,直观病理变化,通过部分英文设疑式、启发式、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病理学这门形态学课程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和PBL教学得到很好的展示,强化刺激视觉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听觉,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思想更加集中。同时要随时调整中英文的使用比例,只有根据学生的反应循序渐进,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来说,我们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新改革,做到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PBL教学及双语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深入结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适应新时代特点的合格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小兰.病理学多媒体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17(4):211-213.

[2]叶菁,刘芳,陈广生等.病理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利与弊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371.

[3]李苏,郭乔楠.加强多媒体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370.

[4]王成勤,项锋钢,王宁.病理学双语教学的应用体会[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44(1):87.

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的作用 篇7

一、从历史回顾看翻译对社会改变之作用

纵观我国三千多年的翻译史,可以看到我国翻译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史。

远在原始社会,各氏族或部族之间,就有双语人或多语人的翻译活动,然而已无文献可查。在夏、商两代现存的简单史料《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记载中可见: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既然“于夷”、 “方夷”与夏、商王族并非同一部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遣使“来宾”,必然需要翻译,否则无法进行活动。我国最早记录翻译的书籍是《周礼》和《礼记》。随着各民族的交往、商业贸易的开通、文化的交流、宗教的传播,翻译工作也开始越来越繁多了。从东汉末至北宋初的佛经翻译,将近千年,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特色。佛经翻译使得古代印度文化与中华固有文化相互补充并最终融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佛教,为中国的宗教思想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在唐朝,伴随着佛经的翻译入传,印度的哲学、文学艺术,医学、天文、算术乃至语言都对我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的翻译作品大多与西方的科学著作有关,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阶段主要翻译并传播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哲学知识。通过引进西学,中国的传统思想禁锢被打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在思想政治经济教育工业发展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显著改变。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翻译则带有浓重的革命色彩,再加上马列著作的翻译使得这个阶段成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时代。纵观整个古代到近代的翻译活动,可知翻译一直都与中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紧密相连,尤其在中外交往,思想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二、涉外经济专业翻译的特点

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与普通翻译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二者都属于“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 其本质是传播,无论口译,笔译,机器翻译,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归结为信息的传播。(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外国语(1997年2期)翻译涉及的是两种语言,即忠实地把一种语言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母语和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质量。相比于普通翻译,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是以专业的涉外经济语言为主要服务对象和服务工具,其特点是标准化,专业化,要求具有专业性, 正式性和准确性。这一特点要求进行涉外经济活动中的译者除了熟练掌握本族语和外语两种语言能力外,还要精通相关的涉外经济专业知识,例如:国际商贸翻译人员要对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有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熟悉国际市场外贸规则与惯例,了解进出口合同条款与交易程序,同时需在国际贸易各岗位进行具体的进出口业务的工作实践;作为涉外经济中的专业翻译,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翻译才不会导致误译,给服务方造成损失和纠纷。专业翻译在此意义上已经不是普通的仅起到桥梁作用的译者,他已经成为涉外经济事务中的参与者与决策者,责任重大。在翻译原则上,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更注重准确原则,即忠实准确地将源语言的信息用目标语言表达出来,使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获得相等的信息内涵。此种翻译追求的不是艺术美,而是实用性,在用词上要求准确,简洁,严谨。例如:翻译涉外经济信函,协议,传真等重要文件时,所涉及的内容对交易双方都有相当的法律约束,因此要尽量使用正式词汇,避免口语化词汇。

三、提高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之必要

在西方,早在1964年,英国语言学家M.A.K.Halliday等出版的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就提出“英语是为特定职业服务的语言”,即“专门用途英语”。 法律语言学教授恩里克·阿尔卡拉兹和布莱恩·休斯在其著作 “legal Translation Explained” 中,开篇就指出“英语是用来进行经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服务,司法服务和政策制定的工具。”从英语的用途上看英语翻译目的应更多的为经济贸易和法律服务,而并非是了解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特色。其次,中国目前在国际贸易活动中遭遇的种种困境使得涉外经济专业翻译成为必须的参与者。2010年12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公布数据: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标准缺乏了解,单证,标签等不符合国际标准造成的滞关,压仓,退货等事件,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方面每年的实际损失合人民币1万亿元以上,这些损失在国际上居首。”中国由于缺乏高水平的涉外经济法律翻译,对国际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贸易相关法律制度了解不够,没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越来越成为世界反倾销处罚的出气筒。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每年平均遭遇六起反倾销,九十年代每年达到29起。进入21世纪,每年仍有递减趋势。2002年国外对中国企业反倾销等保障措施的调查达58起, 列世界之首。由于没有专业的涉外经济法律翻译,中国相关企业大多没有应诉,自认处罚。2010年9月10日解放军日报报道, 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称,中国已成为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国。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的9.6%,但遭遇的反倾销案例比例多达40%,反补贴案例占全球的75%.最新遭到的反倾销处罚来自美国。美国商务部认定中国输美的石油钻杆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从2011年2月将对这类产品征收最高约达430%的反倾销关税和18.18%的反补贴关税。由此可见,中国的专业化翻译必须熟练把握国际技术壁垒,才能帮助国家和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把握标准,减少损失。国际贸易不仅涉及许多国际国内法律,法规,协议,惯例而且涉及到许多复杂的程序和机构,比如进出口商,运输部门,保险公司,海关及其报关代理机构,银行,码头和商品检验机构等。最重要的是它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单证,即所谓的技术壁垒,它已经成为阻碍国际贸易尤其是中国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因此,重视并提高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水平和培养专业翻译人才迫在眉睫。外语热在我国持续了30年,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特别注重听说读写等技能的提高。由于对翻译技能的忽视,甚至还有一些认识的误区,认为只要掌握了外语,就可以从事翻译工作,最终导致的一边是“英语热”,一边是翻译人才短缺。今日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与装备也不断地被引进,与外商,外国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洽谈的机会日益增多,但在翻译中常发现有汉式英语,专业术语欠缺等问题。目前我国从事涉外经济翻译的译者大多来自外语类专业的学习者,并非经济或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外语类学生虽然掌握娴熟的语言能力,但对于涉外经济领域中的行业规范和背景知识却知之甚少。经济或法律专业人士虽然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却在国际业务活动苦于欠缺的语言交流能力而感觉力不从心。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人才的短缺使得我们要加大力度在高校改变传统的“单一型”人才培养模式,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四、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现在虽然有相当多的高校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但是也主要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提高,对于专业英语翻译技能的培养没有应有的重视。因此,高等教育英语或专业教学大纲中应明确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地位。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80%的受访者对于河北师大法律专业或经济学专业与翻译系合并使用教学资源和师资,共同培养外语加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提议表示非常支持。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或者举办专业翻译系列讲座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翻译的兴趣,从而带动他们走进专业翻译的实践中。其次,要加强高校专业翻译教学队伍的建设。目前涉外经济中专业翻译人才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师资力量薄弱。传统课程设置培养出的单一型高校教师无法胜任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任务,但是无论是语言类还是经济类的高校教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在此情况下,继续教育十分必要。同时,各专业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顺应教学形势。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高素质的涉外经济专业翻译人才是保证国际贸易活动成功的关键。我们应认真反思在国际经济事务中遭遇困境的原因,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唯有这样,才能促成我国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朱香奇.实用商务英语翻译[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陈亦明.曾剑平.翻译与经济建设[J].企业经济.2002.12.

涉外护理专业现状分析与改革初探 篇8

关键词:涉外护理,改革构想,复合型人才

为了创建“西南一流, 中国知名, 世界知晓”的卫生院校, 我院自2010年开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 至今已经招收了4届学生,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我院在涉外护理专业建设上仍处于探索阶段, 笔者就这3年的教学实践, 浅谈一些关于涉外护理专业改革的想法。

一、涉外护理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

涉外护理专业的设置, 是建立在我国职业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的基础之上的。职业教育明确提出, 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为了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高校将政治、经济、贸易、新闻、医学等专业课程植入英语教学, 展开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的实验。涉外护理专业, 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专业。

涉外护理的培养目标是: 面向国内外护理职场, 培养出不仅熟练掌握先进的护理理念, 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 而且可以用英语交流的复合型护理人才, 使我们的学生走出中国, 面向世界。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国内外护理知识与技能, 又要有过硬的临床英语应用沟通能力, 这就给涉外护理专业提出了过高的要求。

二、涉外护理专业生源现状

我院自2010年开设高职涉外护理专业, 至今已经招收了四届学生, 每届招生两个班级, 每个班约65个学生。我院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贵州山区, 那里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教学设施及其落后, 因此教学质量相对落后。尤其是对需要语言氛围的英语来说, 这样落后的条件更加限制阻碍学生的英语成绩。作者就目前所教2个班级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进行了调查 ( 有中职学生未包含在内) , 基本情况如下: 其中五班90分以上的有10人, 80 ~ 90分的有2人, 70 ~ 80分的有6人, 60 ~ 70分之间的有11人, 50 ~60分的有10人, 40 ~ 50分的有6人, 30 ~ 40的有6人, 20 ~ 30分的有4人。六班的90分以上的有2人, 80 ~ 90分的有5人, 70 ~ 80分的有11人, 60 ~ 70分之间的有6人, 50 ~ 60分的有5人, 40 ~ 50分的有6人, 30 ~ 40的有10人, 20 ~ 30分的有2人。

事实上, 学生高考总分都在380分以上, 但因为英语拖了后腿, 才考到职业院校来。许多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并不了解所选专业的具体情况, 来到学校看到课程安排才恍然大悟, 这是一个英语课程与专业课程并重的专业。对于考试成绩只有20多分的学生来说, 英语课程好比听天书, 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此, 必须加大涉外护理专业的宣传力度, 让学生提前了解这个新兴专业的具体情况, 做到有的放矢。学习兄弟院校的招生方法, 大护理招进来之后, 对学生进行摸底考试, 挑选英语成绩较好且自愿选择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组成班级。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在一个英语学习环境非常积极的情况下, 学生对次专业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因此, 培养一批精英的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三、涉外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现状

当前, 各个护理英语老师虽然拥有相当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 但因为缺乏护理类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积累的实践经验, 而护理系专业教师则是拥有扎实的医学知识, 很多人却不懂英语语言, 影响了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使教师将英语和护理专业有效地结合起来, 才能促进本专业的发展。学校要求英语教师去护理系听课学习, 并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进修学习, 这也必将大大提高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水平。

四、针对涉外护理专业发展的改革建议

1. 改进涉外护理专业招生制度

涉外护理专业的重要特色之一, 就是培养护理和英语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要求学生英语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若该专业招收的学生英语水平过低, 专业英语老师在教学时就会没自信教好, 学生也没自信学好, 这样的恶性因果循环只会让涉外护理专业走向困境。因此, 学校在招生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时, 可以考虑把英语高考成绩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从源头上狠抓生源质量, 切实保证生源质量, 这将是办好涉外护理专业最关键的一个发展策略。

2. 重视师资深造, 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教师的教学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水平, 健全教师进修机制, 加大培训力度, 拓宽培训渠道, 丰富培训方式; 积极创造教师走出校门参与护理实践的条件, 并建构自己初步实践形成的理性的知识结构, 加强相关护理专业知识的培养, 强化出国培训、进修的选送力度, 以尽快培养出优秀的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工作者。这将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有利于学校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发展。

3. 调整课程设置, 加大跨学科合作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学校就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而课程改革则是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一方面, 要把握市场发展动向, 调整课程设置, 加大跨学科合作, 进一步拉近与国际教育的距离, 规范涉外护理英语教育体系建设, 优化专业发展。另一方面, 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 专业教学任务, 增强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保障专业教学开展有序, 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设置模拟场景, 充分训练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 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当前, 高校英语教学越来越多的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与护理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 让英语教学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以培养涉外护士跨文化应用能力。

4. 激发学生出国愿望, 创造出国平台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出国热潮一直水涨船高。学校应该借助这种好的时机, 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出国平台。作为任课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进行出国愿望的引导及启发, 宣传兄弟院校的成功案例, 激发学生出国的愿望以及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提供最好的师资, 承办雅思和托福培训, 学生在经济允许且自愿的原则下自费参加培训, 设立一定的奖励机制,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学校创立专门的负责涉外出国的部门, 为学生出国提供丰富的资源信息, 并为将来学成回国提供就业指导。

总之, 涉外护理专业开展的主要目的, 是让学生掌握护理专业英语知识的同时, 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以英语作为语言的桥梁, 了解和把握护理专业知识的世界前沿理论及其发展趋势, 提高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 为中国与世界接轨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克雄.关于《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南方护理报, 2004, (11) .

[2]许瑞, 袁朝, 柳春.多元文化与跨文化护理[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2, (19) .

[3]黎辉.当前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3) .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篇9

1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

1.1 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指学校仅开设护理专业英语课程, 其他课程均为母语教学。护理专业英语课程将语言实际应用与护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让学生学会在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 目标是扩展学生在护理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量, 熟悉护理领域的专业术语, 了解科技英语的表达特点以及掌握护理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 能够达到阅读护理英语文献, 具备较好的专业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

1.2 优势与不足

本教学模式的优势是开展时间长, 积累的教学经验丰富, 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教学管理体系, 无论是师资队伍还是教材建设都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仅能增加护生的护理专业词汇和专业基础知识, 无法真正建立起用英语思维的模式[1]。

1.3 实践建议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护理专业教师英语基础水平较薄弱, 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期望不是太高时比较适用。护理英语课内容及训练形式要更加贴近护理岗位。教师可为英语教师或护理专业教师, 但前者需进修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 后者需进修学习英语教学方法和英语表达能力。

2 护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2.1 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指学校不开设专门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 而是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采用双语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围绕护理专业内容来进行, 让学生通过学习护理专业课的具体内容来获得护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护理学科专业的学习来带动护理英语的学习, 终极目的是让学生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进行思维, 能在这2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 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最终达到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双赢。

2.2 优势与不足

本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使学生在获得专业化、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的同时, 也给学习者创造了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的空间。不足之处有对教师能力和学生英语基础要求高, 双语教材缺乏[2], 课堂教学组织难度大。

2.3 实践建议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护理专业教师英语基础水平较高时适用。双语教师应为护理专业教师, 有国外工作经历或参加过出国考察与研修, 专业英语水平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方可胜任。双语教材的内容宜兼顾国内外的文化差异, 以中文教材为蓝本, 语言及格式参照英文原版教材[3]。双语教学讲究循序渐进性和适量性, 全部英语教学不太符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课程中纯理论部分内容实施专业名词、关键词及部分定义的双语讲授, 知识点多、操作复杂的护理技术实施双语对照授课, 当用英语讲解到难点内容或生词量大的部分时, 可辅以中文解释, 课后有关参考资料则用英文原文给学生参考。

3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与专业课双语教学相结合教学

3.1 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指在护理专业英语课程之中、之后再开展护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 护理专业英语课程作为双语教学的前导和前期准备课程, 让学生先熟悉护理专业的常用词汇和基础文献, 为双语教学打好基础, 再通过护理专业课的双语教学进一步提高护生理解和应用英语的能力。

3.2 优势与不足

这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单纯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单纯双语教学的不足, 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标。不足之处是需要完成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和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两项任务, 需要的课时较多, 另外, 两者如何衔接也是较难的问题, 在课程设置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3.3 实践建议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较长学制时适用。课程设置上可采用渐进式, 即早期以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为主, 以后逐渐减少, 至学制中期左右结束;而双语教学则早期不予设置, 从第2或第3学期开始逐渐增加, 直至学习结束[4]。

4 全英语教学

4.1 教学模式

本教学模式指学校只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使用母语。它不仅教授英语, 传授专业知识, 还侧重于训练学生国外先进的护理理念, 真正建立起用英语思维的模式。

4.2 优势与不足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与双语教学相似, 但比双语教学更能使学生真正建立起用英语思维的模式, 使他们更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最终能完全胜任国际护士岗位的工作。其不足是对学生和护理专业教师英语基础水平要求更高, 购买原版英文教材费用昂贵, 教学方法需要更加灵活。

4.3 实践建议

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接触外教时间长、英语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或留学生的教学适用。教师需要具有专业能力和英语授课能力, 具有国外留学和护士执业经历, 也可由国外本土教师任教[5]。教学宜选用国外原版教材, 而国内权威中文版教材可在课前课后预习复习时使用, 以帮助理解[6]。鼓励学生博览有关国外文化背景的书籍、视频、电影和涉及医学护理情景的教学资源, 使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国外文化、护理理念、伦理与法律的熏陶, 真正具备跨文化的能力[7]。另外, 与国外联合办学可进一步加快护理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8]。

总之, 以上4种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和实施条件, 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恰当选用, 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适合我国涉外护理专业的4种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分析了各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并提出了实践建议, 以供各护理院校进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实践时参考。

关键词:涉外护理,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凤君, 田迎春, 张金勇.论护理专业英语和专业课双语教学[J].现代护理, 2007, 13 (3) :218-219.

[2]耿桂灵.护理本科生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9) :54-55.

[3]周克维, 肖灿华, 罗晨玲, 等.关于《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和探讨[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4) :52-54.

[4]周风生.护理专业 (涉外方向) 专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 2007, 7 (3) :39-40.

[5]陈先华, 李正莉, 厉岩, 等.护理学全英语教学师资培养探索[J].现代护理, 2005, 11 (6) :478.

[6]陈先华, 赵志清, 赵纯红, 等.护理本科理论课程全英语教学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59-461.

[7]郭松, 刘雅卓, 王林, 等.护理英语教育理念的创新探索与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J].现代护理, 2007, 13 (15) :1400-1401.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探讨 篇10

导师制是指师生间定期进行小规模的甚至是一对一的面对面学术交流的教学模式, 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1]。在过去800年, 两所院校用此模式培养出无数社会精英, 故而被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高校效仿, 后来被引进我国。但由于国内外文化背景不同, 长期以来, 我国导师制主要针对的是研究生教育, 本科生则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 本科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不容忽视, 同时随着学分制的推行, 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启动了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在护理本科生教育中已有实施, 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本科生导师制。

2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实施导师制的原因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倡导高水平教师更多地参与本科生指导工作,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学院办学水平, 完成培养知识新、能力强、交际广, 具有基础医学、护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能从事国内外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的高级应用型涉外护理人才的目标, 我院特试行本科生导师制。

2.1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2]

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出自于不同的目的。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 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提供个性化的学习, 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后的, 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学需要因材施教, 学生需要自主学习, 且学生学习需要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学习、生活的指导。

2.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需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目前的师生关系与传统师生关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师生关系中, 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 学生则是被教育的对象。由于地位、对象的不同, 决定了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平等性。“师道尊严”便是传统师生关系的基本法则。现代社会, 教师逐渐失去了“闻道有先后”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新时尚、新知识和与人交往等方面的热情与能力已远远超过教师。在我国, 教育民主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师生在人格上平等已经取得广泛共识,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 还是学校发展并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生师比较高, 师生交流减少, 且在如今价值多元、学生个性多样的时代, 重新构建师生关系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要求, 而实施导师制是一个重要的方法。

2.3教书与育人统一的需要[3]

多年来, 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从制度设计来看, 大体上分为教学和学生教育与管理两大块, 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 由专职思政人员 (政治辅导员) 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强调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 希望寓育人于课堂之中, 寓教育于教学之中, 甚至提出了“三育人”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的概念, 但是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 其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出现了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是每一名教育者的责任, 在新形势下, 教师要担负起育人的重要责任, 不仅要关注专业教育, 还要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要求给予相应的满足。

3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形式及影响因素

3.1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形式

按学习时段划分, 导师制可以分为全程导师制和年级导师制。

(1) 全程导师制是指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 在大学4年的学习生活中, 每学期均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参与科研实践和其他实际工作的机会, 关心并指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特别是学术研究水平。在学生大学4年当中, 教师要始终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 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 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 介绍专业基本知识、发展现况以及就业前景等专业基本情况, 培养其专业兴趣;根据学生个人偏好, 指导学生选课;根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要求和学生的个性特点, 帮助其建立符合个人特点的知识结构。对于高年级学生, 导师着重指导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学生的全过程中, 导师要注意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疏解学生的不良情绪, 及时向学校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 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做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工作。目前, 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实行的即是全程导师制。

(2) 年级导师制是指学生进校后, 在前两个学年, 院系可以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导师。导师的职责主要是向学生介绍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社会功用等基本情况, 增进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适时答疑解惑;通过适当的辅导和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 优秀的导师其职能在于通过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的感染, 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提升品德素质。导师工作是对班主任工作的配合、补充和完善。在本科阶段的后两个学年, 院系可建立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 一般允许一名导师辅导3~10名学生。这一阶段, 导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技术, 同时, 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 强化其专业素养, 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通过科研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有针对性地从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专业伦理以及选课与就业等方面进行指导。年级导师制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管理实践中, 浙江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以及江西财经大学部分院系所实施的就是年级导师制。

(3) 也可采用本科生“老生”带“新生”的“传帮带”模式。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需要在导师辅导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形成一种互帮互助的激励机制, 即激励“老生”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训传授给“新生”;同时, 鼓励“新生”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老生”求教咨询。在校园生活中, 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基于同一导师的同门情谊形成信息共享, 组成一个友好互助的集体。导师以高年级学长或本专业研究生的身份出现, 他们辅导的是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 容易让其他学生仰慕、信服与尊敬, 他们的现身说法和专业指导也更容易被接受。

3.2影响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

3.2.1导师是第一关键因素[4]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有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在政治思想上, 导师必须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为人上, 导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在业务上, 导师必须具备渊博的学识;在教学科研上, 导师必须具备认真端正的教学态度、科学严谨的治学风格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指导上, 导师必须具有较高的热情和责任心。另外, 导师的数量和职责也是关键要素。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过少, 则导师的数量不足;导师所指导的学生数过多, 则导师精力不够。

3.2.2学生是重要因素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需要得到学生的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学生和关注学生的需求。高校学生从一种受到教师直接干预较多、自主支配时间较少的学习和生活转换到以自主学习为主、自由支配时间较多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因此导师制的实施必然要求调动学生的热情、积极性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行为改变。

3.2.3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制度因素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必要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包括任职要求、本科生导师的配备、导师职责的规定、考核办法、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导师的任职要求即为导师的选择、任职资格问题;导师的配备则涉及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问题、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问题;导师制培养的成效则必须要有一整套的考核办法。

4导师制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4.1师生双方缺乏相互了解

导师制实施过程存在导师不关心、不了解学生, 对自己的导师工作热情不高, 导师指导学生水平和质量不高;学生不了解导师, 不能主动地利用导师提供的新的学习方式,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乏热情和兴趣等问题。

学生要把握好请教导师的度, 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 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4.2配套制度不健全[5]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 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配合, 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教学指导条件、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另一方面, 高校的人事制度、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不能配套跟上, 使学分制条件下的本科生导师制难以推行。

4.3师生比例失调

由于高校生师比较高, 在不少采用全院导师制或者年级导师制的学校配备导师与学生的师生比往往都是1:12以上。在这种情况下, 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交流时间与机会往往得不到保障。对此, 我们可以推行导师组或者班级导师制, 让更多的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中去, 以老带新。另外, 可以考虑让研究生作为助理, 或者让退休教师加入导师行列, 甚至在某些特殊专业可以考虑到社会上聘请导师。

5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专业教师负责对一定数量的本科生进行学习、研究及发展方面的指导,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 强调因材施教。导师制的育人原则是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与培养。目前, 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 虽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 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这是本科生培养中提高人才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 我院将在实施中不断总结, 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本科涉外护理人才培养的导师制方案。

摘要:回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背景, 讨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原因, 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形式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关键因素, 总结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涉外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凌芳芳, 张丽萍.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护理研究, 2006 (10) :2804-2806.

[2]张慧玲, 赵要松, 李云霞, 等.护理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分析[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 (3) :366-368.

[3]林细吟, 张美芬, 赵飞英, 等.导师制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实施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 2012 (3) :109-110.

[4]徐晟, 王良平, 郭志勇, 等.本科生导师制: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创新[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 (3) :111-113.

上一篇:不确定度关系下一篇:度量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