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策略

2024-07-10

高考备考策略(精选十篇)

高考备考策略 篇1

一、及早准备好“最后复习”需要的书面材料

①不放心、担心忘记的东西。在“最后复习”时看一遍, “临阵磨枪”像颗定心丸, 使学生在考场上自信、镇定。②错题本。想想走过的弯路, 回忆曾经有过的经验和教训对自己很有好处。

二、考前心理指导

①树立自信。②对高考期望值不要过高,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

三、做好考前应急方案

将一切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估计到:考不好怎么办? 考题难怎么办?考题易怎么办?遇干扰怎么办?把最好的和最坏的可能都想到, 考场上才不会情绪波动, 才可以全力答题。

四、物品准备

列一张清单, 将所需物品列举出来, 照单准备好准考证、身份证、学生证、钢笔、圆珠笔、铅笔 (削好且多备几只) 、圆规、尺子、橡皮、风油精、手表、垫板等。

五、饮食指导

高考期间, 要注意饮食起居, 不吃生冷食品, 晚上防感冒, 防意外事故。不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 保持体力。

六、考前三天, 进一步放松

只宜看错题本提醒自己易犯的错误, 不宜做新题, 以免会影响情绪。调节好生物钟, 吃好睡好, 多想高兴的事, 保持愉快的心情。

七、考试期间的心理调节

适当降低求胜心理, 顺其自然, 尽量避免和他人发生纠纷。

八、临考前一晚, 不要做使自己太兴奋的事, 以免影 响睡眠

按平时时间作息, 不宜过早上床睡觉, 要不断地暗示自己:我复习得很好, 明天一定会考得好成绩。如果失眠, 不妨用以下的积极暗示法, 切不可吃安眠药, 以免第二天头脑不清。

九、治疗失眠的积极暗示

①仰卧, 闭目先做3—5次深呼吸, 想象黑暗中有一个白点正在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 (越慢越好) 10次, 再深呼吸两次, 并暗示自己:我已经睡着了。②仰卧, 闭目做一次舒服的吸气, 然后再慢慢地呼出, 在第二次吸气时默念数字“1”, 呼气时对自己说“放松”;与此同时, 想象自己看到了“1”和“放松”几个字。

十、第二天早上对自己说“我今天状态很好, 一定能 考好”

最好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熟悉环境, 减少怯场。不要与其他同学讨论学习上的问题, 以免引起紧张情绪。应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 开一些有趣的玩笑, 使大脑兴奋;听自己喜欢的歌曲;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做深呼吸, 平息自己紧张的情绪。

十一、进入考场后, 除做必要的准备外, 采取如下方法客服焦虑

①在草稿纸上写“战无不胜, 胆大心细”提醒自己, 激励斗志。②做深呼吸, 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使脑细胞兴奋, 便于超常发挥。③在心中呐喊:我早就准备好了, 一定能考出好成绩。这样可以强化兴奋中心, 抑制紧张情绪。

十二、试卷发下后, 认真填涂姓名考号, 仔细答题

①认真审题, 审题后再认真答题, 遵循“二慢一快”的原则, 书写快准齐。②切实做到遇难而过, 同时将难题、疑题做记号以备反攻。答题先易后难, 可以激发兴奋点;先熟后生, 稳定情绪;先小后大, 补足底气。③尽力做好每道题。一帆风顺固然可喜, 但是仍需全力以赴, 否则, 审题不慎就会落入陷阱。④若遇难题出现情绪波动, 要果断地告诫自己, 自己不会, 别人也不会, 借以平稳情绪。碰到平时做过或类似做过的题, 不要得意忘形, 要认真依据题目解答, 切忌冥思苦想以前解此题的步骤和结果;否则, 激动之下易张冠李戴。⑤遇记忆中断时, 放空一段时间后所需知识说不定会自然记起。

十三、防止非智力因素的失分措施

①标出重点字词, 提醒注意。②答题速度稳中求快 (稳是前提) 。高考题量大, 一般不要寄希望于检查, 更不能为挤时间检查而盲目追求快速。③书写规范:各学科符号的书写要正规, 想好后再动笔答题, 不勾画。④必要的文字叙述和公式相结合, 切忌只有结果而无解题过程。⑤注意有效数字。⑥注意量纲计算。⑦化整数为零, 做大题时, 步骤宁全勿缺;优化组合, 拿准的写在前;步步为营。只要不倒扣分, 就答完所有问题。⑧留充足的时间 (一般15分钟以上) 涂答题卡 (要涂满、涂黑) 。⑨计算题不留空白, 有用的步骤、公式、化学方程式要写全。

十四、考完后, 不妨听听音乐做做运动, 使自己紧张疲劳的情绪得以放松

高考备考策略 篇2

复习过程以课本为主,以知识模块为主线开展复习,不能脱离课本仅凭某本参考资料复习。事实上,教材是复习中可利用最有效的资源教材是提高复习效率最佳的“捷径”,回归教材切实夯实基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深化对“双基”掌握和运用,激活教材知识。

2.形成有效的知识体系网络,复习过程尽量以知识体系为主,把同一知识体系及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复习。努力做到知识系统化。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提取和归纳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让学生站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高度上来认识数学问题。

策略二、加强对高考命题和“考试说明”的研究。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课改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高考题一般来源于几个方面:

(1)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大多数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和发展的结果;

(2)历届高考题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特别是全国题,它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命题中起引领作用;

(3)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成为新高考题的创生地带,不能忽视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理念、新内容对命题者的影响。

策略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

2.控制好教学要求的深度,正确定位;

(1)单元复习课的教学要求(定位):先做后批再讲;

(2)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要求(定位):重视学生答题情况的反馈,达到纠错、深究的功能,用好题组教学。

策略四、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1.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

3.努力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4.教会学生应试的常识与复习的方法。

<<<返回目录

高考前怎么高效备考

钻研题型示例,了解命题原则,规范答题过程。题型示例可以说是考试说明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所给出的例题往往都是历年来的高考经典题目。对于这些题目,我们要认真研究,分析透命题人给出的解析,力争弄清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把握科学的答题方法。

另外,高考阅卷中常见的失分原因——解题步骤省略或不规范,也可以通过研究题型示例解决。我们在研读题型示例中的大题或者解答题时,要着重注意一下解题步骤应该怎样写,哪里要详细写,哪里可以省略。我们平时模拟考试阅卷一般没有高考那么严格,这些易丢分的细节很难被我们发觉,那么在研读考试说明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好好把握这一“捡分”机会。

<<<返回目录

高考备考期饮食要注意什么

适度加餐,维持良好体力和脑力。

如果考生餐后经常昏昏欲睡,两个小时精神不振,那么可以午餐时先吃半碗蔬菜,然后蔬菜一口、肉类一口、主食一口这样轮着吃,白米饭白馒头等稍微减量。这样血糖上升速度减慢,餐后就不太容易困倦。同时,可以携带一瓶甜豆浆、甜牛奶等,在两小时后精神不好的时候用来提升血糖,能保证三个小时中精神饱满。

保证夜间睡眠良好,第二天充分恢复精力,发挥思维效率。

晚上不要吃得太油腻,以免影响到睡眠质量。建议晚上吃些绿叶蔬菜和豆制品,其中的钙镁元素有利于稳定情绪。晚间可以适当走路放松,降低大脑兴奋性,有利于顺利入眠。千万不要熬夜复习,考前一天再突击,除了让考生更疲劳更紧张之外,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篇3

一、熟悉高考评分标准,给学生一把标尺

给学生一把标尺,让学生备考胸有成竹。对学生加强作文指导,我首先让学生学习、熟悉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认真研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级评分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便于进行针对性、规范性的强化训练。《考试大纲》每年略有不同,突出了对作文备考的导向作用。应逐条对照,一一落实过关。

二、进行分点系统训练,“点点”为营,步步提高

所谓“点”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按《考试说明》中的要求进行分点训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在审题立意准确下,让学生明白,只要观点鲜明(学生多写议论文为主)。内容充实,叙议结合,结构清晰,文章就可以确保能拿到基础等级分:学生作文若要有质的飞跃,就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因此:对其中经常涉及的技能要一一细化指导。譬如就文章如何做到“丰富”一条中的“材料丰富”。需向学生指导材料运用的技巧——注意调动记忆库里的材料,运用时注意事例的信度、广度、深度。注意详略、点面结合的写法,掌握一例多用或多例通用的方法,避免以叙代议,学会事例后分析说理的方法,使观点和事例相勾联,这样的文章说理才深刻。

其二是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进行分点训练。让学生明白要闻过高考作文关,必须“过五关斩六将”。如第一关是审题和人题训练。关键是要解决审题的准确性和入题的独特性。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不准确。再充实的内容、再好的语言外衣也是白费;第二关是拟标题和写题记训练。“题好一半文”,新颖的标题、醒目的题记是精心打造的亮点,可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第三关是开头和结尾方法训练。古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高考评卷老师第一印象是文章的开头。第一印象如何将直接影响到评卷老师对文章的整体评价,好的结尾可以掩盖一点全文的不足,或可使全文锦上添花。同样能增加评卷老师的好感;第四关是分项训练。肢解作文的每一个部分,涉及的每个评分细节都要有针对地训练。如如何引用材料充实文章内容。学会说理的几种方法,议论文如何做到结构清晰。点题扣题的艺术方法等。第五关是升格训练。在学生掌握应试作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后,根据高考阅卷场上容易得高分的原则。教给学生升格作文的技巧,让学生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将自己的作文提升一个档次,成为优秀作文。

三、思维训练要灵活,多元换位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让让学生学会换角度看问题,看人看事物,往往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同时,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联想(相似、相反、相关、因果)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写作思路活跃,文如泉涌。如2007年广州一模题,露珠在枫叶上呈现红色,在荷花上呈现白色,启发学生运用相似联想的方法可想到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格、环境影响人的成长的立意;运用相反联想的方法就可想到人应该坚持自己的个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环境的影响的立意:运用因果联想思维方法就可想到露珠之所以显现不同的色彩,是因为借助了枫叶、荷花。进而想到借助外物成就自己这个立意等。平时对学生指导审题立意时,不妨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长期坚持训练。自然能打开写作思路。

四、注重范文学习,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每年高考全国各地优秀的作文层出不穷,这些优秀作文或文辞精妙,或意境深远,或创新开拓,或构思新颖,或说理深刻等,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可以领略其中的精彩;同时,好的范文往往可以印证考场作文的评分原则。可以让学生树立应试作文的“规矩”意识。这样,学生在范文中学习模仿,在消化吸收中创新开拓。就等于站在他人的肩膀上进行写作,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会高出他人一筹。

有人形容高考作文是“戴着镣铐跳舞”。但我认为,只要高三老师在平时的作文备考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分点系统训练和考场发挥技巧两大策略的指导,同样可以令考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舞”出自己的个性,从而获得高分。

高考备考策略 篇4

一、立足基础, 整合知识, 提炼方法

复习应该力争全面理解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主干知识。要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梳理知识, 注意点、线、面结合, 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以核心知识为“固定点”绘制知识网络图, 使知识网络化。到考前要使学生能在一张A3的白纸上画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掌握解题方法是高考得分的制胜法宝。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总结、提炼方法。好的物理方法不是一道题就能总 结出来的, 复习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分析, 提炼出解题方法。之后, 教师要精选典型习题, 引导学生做好针对性训练, 对解题方法进行消化、吸收, 最终做到灵活应用。

二、注重实际, 关注热点, 鼓励创新

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凸显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是物理学科一贯重视的原则, 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紧抓热点。考试热点和社会热点都要抓, 考试不回避热点, 备考更不能回避热点。

典型陈题往往是好题, 用不着回避;相反, 要下气力将它们真正弄懂、练熟, 当然也要重视变式训练, 做到推陈出新。

三、精选习题, 分类指导, 加强题型专项训练

1.选择题

(1) 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①根据选项设置的问题, 大体判断是单选还是多选:

a.若四个选项针对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设置, 该题多为单选;

b.若选项分为两组 , 每组各针对一个问题 , 则有可能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c.若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一个问题 , 一般来说 , 该题是多选题的可能性较大。

②对模棱两可的选项, 宁可少选, 只选有绝对把握的选项。

③对每个选项都觉得似乎正确的, 只选其中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一项, 因为高考题中出现四个选项全都符合题意的情形很少。

④对完全不会的题, 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填一个选项, 不留空题。

做完物理选择题后, 要将选择题答案的分布情况从总体上审查一遍。高考卷物理选择题中, 一般有3道左右单选题、3道左右二选题、1-2道三选题、偶尔有一道四选题。出现两道四选、三道三选的可能性很小。若结果中出现了这些情况, 则有必要重新审查这几道题的答案。

(2) 分类限时训练, 当堂讲评。

将选择题归类为热学、光学、机械振动和波、天体运动、核物理学、静力学、静电场、运动与图像等类别, 分别做限时训练后, 再将其混编成高考样卷形式做限时训练。

2.实验题

备考时要加强实验, 重视实践, 突出设计。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高考物理卷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 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对实验的复习要突出“实验”, 不能纸上谈兵。既要突出重点, 又要照顾全面, 不能抱侥幸心理。对大纲所要求的实验要达到:能明确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原理, 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 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 会处理数据, 会探究某些实验结论, 会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能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近年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试题明显增多, 这看似不含智力因素的简单技能, 画图时失分率却很高, 应引起重视。

3.计算题

计算题一般都有相当的综合程度。将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表达能力都分别训练到 一定程度后, 将与近年计算题相近的题目分别编组做训练, 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情控制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可以实行过关制, 每天或几天一题, 要求达标, 不达目标不收兵。

四、给予信息, 创设情境, 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近年来, 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试题, 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教师要深入“题海”, 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 努力做到精选、精析、精练, 提高复习效率。备考中需要做好下列专项训练:

1.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是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做一定“翻译”的能力的统称, 是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的综合, 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就是把题干的内容读懂, 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有利于解题的表述, 这种能力是解题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是要重视读题习惯的培养, 在讲解习题前要引导学生读题, 从断句、标记关键词、标记题目特定的题设条件入手, 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关键词, 让学生盯住“题眼”, 督促学生做好圈点勾画;二是要重视转换上述词语和句子的表述, 即做好翻译工作, 培养“转换说法”的能力, 有时只要用合适的说法表述题目, 就会对题目一目了然;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画图, 养成画图的习惯, 坚决打击“顽固不画”分子;四是要培养仔细推敲条件, 深入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五是要引导学生有意寻找状态、分解过程并将其适度整合的能力;六是要将上述信息进行比较, 寻找联系。做到了上述六点, 题目就算“审”清楚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不重视也不会审题。这时就有必要做专项训练。教师可有意选择一些信息较多的题目, 不要求学生做完整处理, 只审清题目中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就算完成任务了。前期可做分解训练:先让学生找到题目给定的信息———捕捉信息, 再让学生筛选信息———保留有用信息, 剔除无用信息, 最后加工信息———明确在通常情况下有多种含义的条件在本题中的含义;找出隐含条件的意义;理出题目所给信息与待求解问题间的关系。

这样训练, 可以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 让学生学会在审题环节抓解题要素, 经过一定量的训练, 真正会“审”物理习题。

2.提高建模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考题主要以模型为主,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加强应用性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物理问题只提供了实际的物理情景, 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挖掘必要的、主要的信息, 去除次要的因素, 抽象出具体的模型加以解决。

要提高建模能力, 简单地说,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的建模训练和模型的迁移训练。只有具备高超的建模能力, 在“实战”中才能够将题目的内容转化为学过的内容, 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3.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 在考查考生物理知识的同时, 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认真学好物理知识, 又努力提高数学推理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加强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训练。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需要演算的典型习题在黑 (白) 板上和学生一起演算,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演算细节及其对物理得分的重要意义, 不要列式后就认为与物理老师无关了。“就是学生算不出来, 那也不是物理老师的事”, 找责任人没有任何意义, 况且物理大纲本身就要求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提高表达能力

要让解题能力体现在得分点上, 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会被学生忽略,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复习中, 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 尽量采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符号, 自设符号一定要标明, 方程式的书写及结论的叙述都要与题意相联系, 不要脱离问题本身。

表达能力绝不能等到考前再练, 而应天天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战”能力。可以用“一天一题”做好计算题的规范表 述训练, 使学生的表述呈现“一字、一标、五要、四环”齐全, 达到详略得当、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准。

高考各科备考策略 篇5

接下来三个月里,复习数学当然要这么做:

1.要“做题”,“做存题”。在最后四个月里,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扎实学科基础,二是弥补薄弱环节。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是要“做题”“做存题”。所谓的“存题”,就是现有的、以前做过的题目。高三党可以重新翻看这些资料,把过去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梳理和“温故”。

2.错题重做。要重拾做错的题,特别是大型考试中出错的题,通过回归教材,分析出错的原因,从出错的根源上解决问题。

错题重做是查漏补缺的很好途径,这样做可以花较少的时间,解决较多的问题。

3.回归课本。结合考纲考点,采取对账的方式,做到点点过关,单元过关。

对每一单元的常用方法和主要题型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结合错题重做,尽可能从课本知识上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解决问题;结合题型创新,从预防冷点突爆、实施题型改进出发回归课本。

4.适当“读题”。读题的任务就是要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解题步骤,分析最佳解题切入点。

读题强调解读结合,边“解”边“读”,以“解”为主。“解”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印象;“读”就是将已经熟练了的部分跳过去,单刀直入,解决最关键的环节,收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5.基础训练。到了冲刺阶段,训练应以客观题和解答题为主,其训练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解选择题、填空题的策略;传统知识板块的保温;对知识网络交会点处的“小题大做”。

2语文

1.系统梳理语言运用、文言文、古文化基础知识,利用零散时间,查漏补缺。

2.要集中阅读现代文经典文章,要把握其文体特征、基本思路和命题倾向,并对经典题型认真训练,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找出差距,研究分析,找出规律,掌握技巧,形成能力。

3.作文。集中研读涵盖自我、社会、自然等方面的10至15个经典的作文素材,重点积累15句相应的名言警句,回顾自己中学以来的心路历程,整理高中以来自己最为关注并形成个人一定见解的问题、现象、理念等,研读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写几篇最能体现自己特点和水平的限时作文,从而提升高考作文的应考能力和信心。

4.定期认真完成整套语文试题,保证试卷训练手感和速度,并且积累一些固定题型的答题模式和套路,如古诗文鉴赏等题。

3英语

1.多听老师建议,课外适当规划。

学校对高考整个流程非常熟悉,老师布置的复习规划一定是较为合理的,并且老师一般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学进程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因此,跟着老师走,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童鞋们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稍微做调整。毕竟学校老师只能按照群体计划,而个人因为水平不同,需要在课外时间调整好状态,以跟上或配合老师的规划。

2.平时多用碎时间,避免大突击大跃进。

英语学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复习。因此同学们可以见缝插针地学英语,更可以作为两个学科复习中间的调剂。如单词、词组,每天记背几个或加深记忆。课文每天朗读一篇到三篇课文。

3.以翻译为主。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我们可以得出,英语越来越倾向于能力的考査。因此抽点时间多朗读,多研究英语翻译,即语言意思,才是考好英语的关键。

4.多研究高考真题,少死扣模拟题。

高考考査要点比较全面且难度适中。同学们可以把近五年的高考题从头到尾做一下,熟悉高考的思路。模拟题要有所选择,由于模拟题有的偏难,同学们可咨询老师,该放弃的就放弃,不要死扣。

5.合理记背词汇,平时多用相对“陌生”的词行文造句。

英语单词是拦在高考高分的一道门槛。单词记背不难,难在实际应用。

我们对常用的词汇基本上了然于胸,但是其他词汇特别是刚刚记熟的词,要善于应用,可以用它来现场造句,不要念例句,而是尽量串联起来仿照句子,这样不仅能加大对词汇的理解,亦能加深词汇记背深度。

对于词组,我们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要主抓介词。英语词组几乎都是动词+介词构成的,我们从介词的理解方面入手,自己就能凭空造词,在考试时就不会被表面上的“固定搭配”所误导,从而合理地得出正确的结论。

6.以单词、词组应用为主,阅读、完型难度循序渐进。

高考英语其实并不难,把题目拆分来看,每个中等程度的同学都可能有把握做对。

但是所有题型累加起来造成同学们考试时判断力下降,故而平时做题时一定要以简单、中等为主,完型、阅读理解选用 篇章不要过长、过于晦涩难懂。高考是不会出现这过于晦涩的文章的。

7.多练习阅读理解和完形题。

高考非常强调语篇意识,即使是语言运用题,读不懂题干也不可能做对题目。

“得阅读者得天下”一句话概括了高考英语取得高分的秘密。掌握英语高分的窍门在于阅读与语意的理解。

英语的本质是客观、精确。英语和语文不同,非常讲究逻辑思维,可以说是一门纯“理科”式的语言学科。记住,学好并考好英语的前提是:客观和精确。

8.平时多累积,多应用,少钻研琢磨,避免钻牛角尖。

平时在各种阅读中,多多发掘好的句式、用法,摘抄下来。在写作时,若能用上一两个好的词语、好句子,无疑会增色不少。

4物理

2-3月,二轮复习。

4月:重点是攻克难点。比如力学综合,电磁学里的拼合场,叠加场,复合场,四月份针对难点我们要进行专项突破和训练。笔记要开始注意分类记录,适应二轮复习专题化的要求。

5月:要进行强化训练和限时训练。理综物理部分严格控制50分钟做完,适当增加练习量,可以两天做一套理综物理,进行改错和查漏补缺,突出强化训练自己的限时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然后是做题规范,规范的答题步骤能很好地体现每一个知识要点。“答题,不要像写散文一样洋洋洒洒,要像写诗一样,有排版、有要点,简短有力。”

6月: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前面所有的努力我们都做到位了,这时候我们要信心满满的应对高考,可以适当的每天做点题目,保持理科的状态,翻阅下笔记,设想下在考场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愉悦的心态,不骄不躁,平稳应对。

5化学

2-3月,二轮复习。

4-5月份,二轮复习收尾,找到漏洞专题突破。

这个月通过方法梳理、技巧提炼、大量刷真题,应该对自己考区的考题形式,高频考点、常见易错点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同时也应该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常常扣分在什么地方?找到漏洞并堵上。

5-6月份,三轮复习。整体提升,调整作息,轻松备考。

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应该有节奏地做整套卷(模考卷、押题卷等),保持紧张度,并且找到知识的小漏洞,使成绩稳中再升,不断完善自己。

成绩不是特别理想的同学也必须进入模考卷、押题卷等整套卷的演练,找到漏洞小范围专题突破。同时,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安排在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使大脑形成规律。

6月份,回归基础。平稳心态,信心满满,胜利凯旋。

最后几天,回归基本知识,把厚厚的错题笔记拿出来重温、复习、复述。走进考场,一切会尽在掌握

6生物

生物不像理化应用性很强,而仅是对基础知识的简单转化即可,所以复习时一定要注重效率,尽可能多掌握基础知识。

2-3月,二轮复习。

4月:边复习基础知识边做高考真题专项训练。每天都做,同时把做错的题要仔细整理在错题本上。精准定位考题所需知识点的位置,然后把错题所需的知识点进行专题训练突破。直到无错误或者低错误率的时候,再进行成套高考题的练习,用高精度高强度的集训来完成对薄弱点的攻克。

5月:每天一套高考题+一套模拟题限时训练练习手感和速度。目标应定为40分钟以内。生物的难点不仅在于自己的知识广度大,知识点零散。同时要在短时间内应用且解出相应考题,为其他科目争取时间。

同时要用三天五次重复法来复习前两个月的易错知识点和自己的错题本,没有任何教辅资料比自己的错题本更有针对性。

最后6月的几天:这个阶段就不应该给自己大量压力,每天只需要一套高考真题保持手感。不宜再大幅度刷题。此时调整好心态进入临考状态,务必保证考试期间的精神状态

7历史

1.基础知识串成线。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体现在历史课本上,就是很多历史朝代、发展阶段,中间还穿插着人物、故事、文化、经济等等历史因素。

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时期,将该阶段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变革,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放在一个历史阶段当中,将这些庞杂繁复的基础知识贯穿起来,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方便日后考试解题时提取知识点。

在一个大板块的历史阶段中也会有很多细碎的知识点,大大小小,经常有同学会忘记复习,漏掉重点。

这就需要同学们,再将大板块下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关联。

之后,同学们就可以按照时间、人物、事件等进行串联记忆,理出线索,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就都顺理成章地串成一串了。

把一个历史重大事件与有关的小事件穿成一串,复习时自然会理出线索,在连锁反应的情况下,才不会遗漏。

在先秦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下的“夏商和西周(BC2070—BC771)”时期中,可以按照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线索进行小版块的整理。

在政治上——

(1)王位世袭制:禹传启,世袭制代禅让制。

(2)西周分封制:

分封对象:宗族姻亲、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分封目的:巩固统治。

受封者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王畿:镐京和洛邑及周围地区,周王直接统治。分封影响:巩固了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但地方独立性太强,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

(3)西周宗法制:

涵义:以父系血缘亲疏为标准划分政治等级。作用:巩固秩序、解决矛盾核心:嫡长子继承、大小宗相对。

在经济上——

(1)农业:原始农业:水稻和粟最早、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耕作、青铜农具。

(2)手工业:“工商食官”;青铜铸造。

在文化上——

(1)科技:最早的日食、月食、哈雷彗星记录。

(2)文字:商朝甲骨文,周代金文。

(3)绘画:《鹳鱼石斧图》

2.知识点挑着背。

如果你有大把的时间,当然是把所有知识点的细枝末节都背下来。可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距离高考还有120多天,在大脑内存可能不足、记忆互相干扰的情况下,请你“挑”着背。

可不是让你对知识点挑挑拣拣,而是让你有侧重地划分知识点下面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忆。

(1)记标题:课本上的编章题目、课文里的黑体字标题,最好都背下来。纲目了然于胸,考试紧张到大脑空白的时候,短小精悍的标题如果还记得住,就能帮助你逐渐唤起其它的信息记忆。

(2)记四要素:重要历史事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一定要记牢,用自己的语言记会更容易一些。

至于此外的文字展开部分,现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义就可以,比如前因后果、意义、经验等等。

3.活学也得活用。

历史的试题很讲究对考生活学活用能力的考查。这次看到的是填空题,或许只有几个字的答案,下回你遇到的没准就是简单题,几十甚至是几百字的答案。这就考查同学们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是否透彻,活学活用的能力如何。

所以在面对一个知识点和相关的考查分支时,同学们需要想清楚,作答长篇的题目,从那几点展开,如何有理有据、丰富全面;当它变成填空题时,同学们也应知道如果进行缩写和概括,提取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作答。

这样,对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变得比较体系化,你不必每见到一个题目就背一个题目了,大大减轻了背诵和记忆的负担。也可以让同学们的答题比较灵活、丰富,有话可说。

8地理

1.按专题归纳。

在一轮的地理复习中,同学们对课本中的知识点有了比较全面的把握和了解。但是怎么才能运用到答题中,怎么提高技能,怎么对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这就需要建立专题,也就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网络。

关于地理专题和知识体系的建立,也给大家举个例子。

例1:人口与城市问题这个专题下,可以有的知识点是:人口增长与迁移、人口分布与影响因素、人口发展与人口问题、城市化特点与城市化问题、城市地域类型;

例2: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这个专题下,可以归纳出现的知识点有:自然资源种类与分布、资源开发、利用及存在问题、资源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自然灾害的类别、分布及防御。

2.练题、记图。

地理虽然是文科,但它可能是文科中偏理科的一门学科,很多文科的同学对地理甚是头大。

其实地理的复习思路跟数学颇有类似,练题刷题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备考练习时,同学们要采取“定型定时定量”的练习策略,即对重点题型定时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

高考的地理部分“无图不成题”,可是地理中的地图题却往往让很多同学丢分。

二轮复习阶段,要求同学们要努力记忆几类关键的地图,例如:区域图、等值线、统计图、分布图、示意图、关联图、变化曲线图、变式图等,自己多动手画几遍,摸清地图题目的出题思路。

3.审题与书写。

要想答好地理题,首先做好审题工作。

如果题目有图表,先要对图表信息进行浏览观察,获取有效信息。之后,再审文字材料信息,找出审题干和问题中的关键词,比如如时间、地点、事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提取分析。

以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进行答题。

答题时,要迅速形成思路,注意保持逻辑清晰。

此外,书写也要注意,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整洁化,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当成高考来书写,书写就不会在关键之时拖你的后腿。

9政治

1.试题归类。

归纳和总结是二轮复习中非常重要的日常工作。

在此阶段,同学们可以将高考政治主客观题设问的基本类型分类、总结,题型可以大致分为:措施类、建议类、社会实践类、短评类、意义类、认识类等。

整理归纳了题目之后,同学们要对每一类型问题特点、解题思路、答案模式,进行分析和掌握。

经过二轮的系统整理之后,同学们在面对之后的主观题时,就会对各种设问类型了然于胸,在考试时可以不慌不忙、从容应对了。

2.错题归类。

将遇到的错题进行归类总结,对于高考政治从审题、解题到答题的每一环节上提分,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要积极地整理归纳错题,注意总结易混淆、相近的知识点。知道为什么出错,错在哪里,怎么改错,非常重要。

及时总结,靠前回顾,可以帮助同学们减少类似情况的发生。

3.热点归类。

这个阶段,同学们也应该拿出一点时间来关注下新闻,捕捉一下考试的热点,也整理一下可能会出现的热点新闻。

时政热点历来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近年来,很多高考试题中都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查卡培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试题背景素材常常就来源于近期的热点新闻和话题。

希望同学们通过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新闻话题,将它们结合到政治的备考复习中,并不断总结归纳。

4.技巧归类。

掌握高考政治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同学们提分,很多学霸都这么说过。规范的答题技巧有没有套路呢?有的,下来我们来举个例子。

高中政治课本《经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考查部分,遇到了跟《经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思路来答题。

首先,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答题。

审题后,确保将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出现在你的材料分析中,题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一定要好好观察。经济类型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主体,看看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

题干中如果出现了有关于世界经济方面的材料,应注重回答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包括合作、分工、品牌、跨国公司、引进来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等。

语文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篇6

一、第一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高应用能力,建立完整的语文知识系统———大系统与小系统。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古代文化常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文言知识系统等;语文知识的小知识系统即为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和用法。例如“成语”这个小系统,就包括词义、感情色彩、范围、用法、语体等。这一轮复习中,同学们需熟悉大系统和小系统,并在复习具体知识点时,有意的将所有复习的知识点和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这样做有益于开展全面的、深入的复习。

二、第二轮复习

第二论复习要明确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其知识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解题训练,提高应战能力。高考语文复习,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拼命做题,自以为做的越多越好;二是不认真复习,自以为复习未必有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反映。正确的做法是有的放矢,认真复习,突出重点,讲究实效。

近两年来从考生个人语文知识掌握和语言能力的实际状况上看,除作文外,失分较多的是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这一轮复习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这几方面内容的复习。

现代文阅读着重考查筛选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鉴赏和评价能力。这三方面试题的正确回答都以文章的准确理解为前提。过去的考生答不好题,主要不是文章读不懂,试题不会答。而在于没有处理好读文章与答题的关系。因此复习时要特别注意找到依据不同类型文章的要素读懂读通文章的基本规律,进而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能力,二是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所阅读材料的内容大多是新鲜的,能否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更多的信息与学习效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快速有效地阅读是语文学习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

作文复习主要不是听老师讲,而要靠自己写。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来自生活中的材料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学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

在第二轮的复习中,也应加强对必考的古代诗文阅读的复习。本部分复习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1)课本第一:吃透弄熟,抓好重点;(2)效率至上:计划性强,方法灵活,精选试题。学习文言文,目的是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了解文章的背景、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倾向以及布局谋篇的特点等。

三、第三轮复习

经过第一、二轮复习以后,大家就进入了冲刺复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大家应该想到自己在通过前一段学习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因为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采取这样的做法: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大家复习备考的依据。大家解读考试大纲时,除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更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

2.回归课本。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3.看纠错本。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4.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语文复习的冲刺阶段应该在基础类和识记类内容的复习上落实:(1)名句名篇的复习主要在于平常的记忆积累;(2)《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如“若如、奈何”“何(奚、恶、安)以……为”等;(3)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考生要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5.准备作文。高考作文需实现两个再现:一是再现行为过程,作文不仅要体现对生活、人生的感悟,更要把感悟的过程展现出来,就是选取行为过程中典型的、美好的、有意义的东西再现出来。二是再现思维过程,在行为过程的再现中,揭示出思想的活动过程,这样可以使文章充实、有见地,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启迪思想的作用。

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1)梳理思想和生活的积累,从内容、语言、体裁上寻找自己的特色。(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的立意,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4)注意对审视能力的培养。在高考作文题目放开的时候,考生尤其要仔细的审题,对题目内容理解得越透彻,写出的文章就越有分量。

6.做真题。大家应选做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高考名著加试之备考策略 篇7

既然名著已经成为高考的一部分, 把握高考名著阅读题的备考策略也就至关重要。

一、明确考题题型

为了避免简单的考查识记, 名著阅读题的考查题型采取了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 主观题两道, 共十分, 以简答的形式呈现。客观题一道, 共五分, 以双项选择的形式出现, 纵观2008~2012年的高考中, 题干皆表述为“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 不正确的两项是”, 即要求考生辨识错误的选项。本类试题从2008年开始出现于江苏高考试卷, 五年高考中, 题型没有发生改变。

二、明确命题范围

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中相关的命题要求, 研究历年高考真题, 明确出题的指向, 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江苏省历年高考“文学名著阅读”题的考试范围, 主要是《考试说明》中推荐的10部文学名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呐喊》、巴金《家》、沈从文的《边城》、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郭沫若的《女神》、曹禺的《雷雨》、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根据2013最新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曹禺的《雷雨》改换成老舍的《茶馆》。其中中国作品7部, 外国作品3部。体裁丰富, 小说7部, 戏剧2部和现代诗1部。每份试卷涉及的试题共为7部名著, 简答题两道, 各涉及一部名著, 客观选择题涉及5部;每个选项涉及1本书, 选出2个答案, 选对一个得2分, 选对2个得5分。2008年名著阅读选择题的五道选项分别涉及《女神》《家》《三国演义》《欧也妮·葛朗台》《哈姆莱特》, 第一道简答题关注于《呐喊》, 第二道简答题则是关注于《红楼梦》, 另外三部作品则没有涉及。

三、明确设题角度

《考试说明》对加试中设有名著阅读题进行如此的说明:“要求了解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因此名著的设题角度可以说是多方面, 从情节、人物、环境、主旨、风格、手法多个角度都可以命题。

(1) 明确双项选择题的设题角度。主要要把握错误选项的设题角度, 避免混淆。以2008~2012年的高考真题来剖析, 名著选择主要会从以下两个角度设题: (1) 曲解错解。对文章的内容作出错误的解释, 使选项的表述和原著的内容不相符。2009年选择题E选项中关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终于保住了马林鱼”的表述就是对原著内容的错解。2010年D选项错认为《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复仇举动是为了争得骑士荣誉。2011年B项将《家》中觉民给觉新写信的情节错判为觉新给觉民写信;E项将《欧也妮·葛朗台》中老葛朗台放弃抢夺梳妆匣的原因错判为女儿拿刀以自杀威胁。 (2) 张冠李戴, 把本不属于某个人物的情节、特征或者不属于某部作品的内容强加到这个人物或这部作品中。2008年试卷中A选项中将郭沫若创作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两篇作品内容混淆、对应错误;C项将《三国演义》曹操败走华容道后哭郭嘉的情节误判为哭荀彧。2009年A选项将小说集《呐喊》《风波》中固守旧制度的九斤老太错误地归结为维护封建统治势力的代表人物。2010年A项将《阿Q正传》中, 砸静修庵的龙牌, 拿走宣德炉等本是关于假洋鬼子的情节搬到阿Q身上。2012年B项将《雷雨》中当年周朴园所迎娶的有钱有门第的小姐错判为蘩漪;D项将《边城》中被称作“岳云”的傩送误判为天保。

(2) 明确简答题的设题角度。归纳近五年的名著阅读高考真题, 可发现以下几个设题角度: (1) 人事场景的判断。侧重考查考生在熟读名著的基础上能否进行有效地回忆与辨识。2008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能将“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五个人物分别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作品做出正确的对应。2011年简答第一题是针对《红楼梦》判词的辨析和考查, 要求考生能够对“枉自温柔和顺, 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 谁知公子无缘。”这一判词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深入的理解, 能够回忆辨识其中的“优伶”和“公子”所指何人。2012年简答第一题要求考生从题干所给的一首诗来对《红楼梦》的“黛玉葬花”和“宝玉娶亲”的情节做出准确的辨识和判断。 (2) 人物形象的总结。此类题型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对人物典型形象做出全面完整地认识和理解, 能否辨识、再现或者概括、阐述体现个性特征的典型情节。2009年简答第一题是关于《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的人物形象, 考查学生对吝啬鬼这一形象的认知把握程度。2010年简答第二题更具有针对性地要求考生从《三国演义》中“许攸投奔曹操”的情节去归纳概括曹操这一人物形象。 (3) 故事情节的概括。侧重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概括复述能力。对某部作品、某个章节或篇目、某个事件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2009年简答第二题要求考生能够回忆并且概括《红楼梦》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一情节。2011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在对《雷雨》全篇情节的整体把握上, 提炼、归纳鲁侍萍所经历的人生悲苦。 (4) 典型概念的理解。此类考题侧重于考查学生能否理解并解释每部作品中出现的经典型的概念, 立足于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理解。2008年简答第二题需要学生理解并解释《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含义。 (5) 作品主旨的探究。侧重考查学生对作品意蕴的了解, 把握作家在不同的人物、情节上所投射的思想意蕴, 因此此类题型往往和情节、人物相联系。2010年简答第一题需要考生能够结合人物形象理解并阐述《老人与海》中的主旨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给打败”的含义。2012年简答题第二题要求考生能从鲁迅的《药》中的不同人物的语言中来探究其对革命者夏瑜的态度。

四、明确答题策略

在名著加试题中尤其是简答题, 要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1) 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答题的切入点:是针对人物形象出题, 还是针对故事情节, 或者是思想主旨等;是要求“分析”还是要求“概括”;“分析”则需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概括”则点明特点, 无需阐释。

(2) 答案组织要点。不同的题目, 其答案组织要点各不相同。概括故事情节时, 需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发展、结局这六个要素去组织答案。归纳人物形象, 需要抓住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经历及重要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对比。人事场景的判断, 复习备考时要熟悉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故事情节, 注意识记和辨别。典型概念和作品主题则需要在识记作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 作出相应的归纳评判。

(3) 语言简洁通畅。一方面要将人物、事件、主题交代清楚, 另一方面精炼简洁、明白晓畅, 避免颠三倒四、杂糅冗长、大而无当、表意笼统。

高考语文备考问题与策略 篇8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问题与策略

高考语文阅读题一般有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 考试时学生大多选做实用类阅读。近期两次考试, 我特别关注了学生实用类阅读一题的答题情况, 发现了诸多能够避免而学生却一错再错的问题。

(一) 答题不规范

首先是部分学生答题不分点分条。这种情况尽管教师一再强调, 但还是时有发生, 不能杜绝。这样的练习做得也不少, 但似乎难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效果不佳。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下大力气, 严明要求。如逐一找出没有分点分条的学生, 对其进行当面教育。其次是答非所问。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明确观点和看法, 便直接去分析, 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对此, 教师需要在平时就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二) 对问题理解不透彻

一次模拟考试中, 第 (3) 题问“张国春为我国大型兵棋推演系统的研发做了哪些具体的工作”。仔细读这道题, 我们会发现“具体”一词对工作做了限制, 即要找出传记中对张国春做的一些实际的、具体的工作的描述, 那些概括性、评价性的话语是不能选用的。然而, 很多学生都照抄了“国防大学研制的大型兵棋推演系统取得重大突破和原始创新,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等之类的内容, 这显然不可能得分。由此可见, 让学生学会阅读题目、分析题目是得高分的前提。平时训练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三) 面对句段作用 (好处) 类题目, 任性罗列

一次模拟考试中, 第 (2) 题问“以妻子谷迎宾对张国春的怀念为开头,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很多学生能得4分, 得满分的却很少。看答题情况是因为答题太任性了, 想怎样答就怎样答, 完全不思考。

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复习时掌握了不少小说中有句段作用的术语, 如设置悬念、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照应前文等, 在传记中遇到了这类题, 便不假思考地一一地罗列出来。殊不知, 这些术语怎能生搬硬套, 胡乱套用呢?答这类题一要认清文体, 二要看清楚段落所处的位置是在文章开头还是结尾, 三要看是问哪一方面的作用。

以上这些问题, 学生只要经过反复分析、探究、练习, 就一定能改掉答题不规范、不认真读题、任意罗列的毛病, 把高分牢牢握在手中。

二、新闻类文本阅读的问题与策略

我们应在根据考纲抓好稳定题型的基础上, 把握好《考试说明》中透露出的最新信息。今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考查, 可能会在文言文、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用各种形式考查, 如古诗词鉴赏、汉字书法、楹联等。

2015年新增新闻类文本阅读, 《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中增加了新闻比较阅读的考查方式。如概括对同一事件报道中各自传递的重要信息有哪些不同, 比较由于视角不同、立场不同、目的不同报道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针对某一现象不同记者有哪些观点分歧。比较阅读的阅读量明显加大, 难度增加。由于学生对新闻体裁不熟悉, 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新闻类文体的特征、表现手法, 同时通过专题训练, 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另外, 面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我们不能放弃对文学类文体的阅读复习。据北京市年前考试统计, 采用新闻比较阅读题型后, 学生的得分率大幅下降, 甚至低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所以在注意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同时, 还要加强文学类文本的阅读。

三、考试作文与作文教学

许多教师有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即认为高考作文和平时作文练习是两回事。在他们看来, 高考作文有相对稳定的写作模式, 只要按照模式写就能写出及格的作文, 平时自己练习则主张抒发性情, 有更多的感情投入和个性的张扬。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写作水平的高低说到底是运用语言的能力、控制感情的能力、谋篇布局的能力、掌握修辞的能力, 这些都需要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下苦功, 从细节、点滴做起。

如果是在高考前数月, 那么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使用一些技巧性的东西, 保证学生的语感和文字感。而要想让学生的作文获得高分数, 就必须保证其作文内容深刻。那么, 学生的作文如何才能做到深刻呢? (1) 多角度才深刻。现在学生大部分采用例证法写议论文, 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议论, 而多角度立意可规避这种情况, 即做到一个观点、三点理由, 才能把道理讲透。 (2) 设疑问, 针对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回答问题的同时, 道理也就随之议论得深刻了。 (3) 联热点。如果学生在写议论文时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相联系, 或直击热点, 或暗扣热点,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就能写得深入。 (4) 对比说理, 正反对照, 能把道理分析得全面深刻。 (5) 辩证地看问题, 即能区分不同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样才能加强针对性, 写得深刻。 (6) 教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原理, 如矛盾论、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马太效应、破窗理论等, 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入、更全面。

摘要:文章针对高考语文的几种试题类型进行问题分析:一是探讨了实用类文体考察常出现的失误, 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二是分析了新闻类文本阅读的考察侧重点, 并分享了复习方法;三是分析了高考作文训练和个人作文写作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通过个别类型试题的分析, 寻找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语文,复习策略,备考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秀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语文尝试教学法浅析[J].新课程导学, 2013 (27) .

[2]苏海珍.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J].新课程, 2010 (3) .

高考数学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篇9

1命题趋势

高中数学知识涵盖六大板块:不等式、函数与导数, 数列,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 解析几何, 立体几何, 计数原理与概率统计.高考数学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五大能力和两大意识:空间想象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 推理论证能力, 运算求解 能力, 数据处理 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察, 既强调面又突出点, 对于支撑数学学科体系的重点内容, 年年考察且常考常新, 一直占据着卷面的较大的比例, 构成了数学试卷的主体.高考数学试题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从数学学科的整体高度和考察学生思维价值的高度出发, 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处设计试题, 使得数学基础知识的考察达到了必要的深度, 呈现出三大“转变”, 即从考察知识的广度向考察知识的深度转变, 从考察“死”的 知识向考 察“活”的能力转变, 从考查问题的结论向考察对问题认识的过程转变.以下是对各部分内容命题趋势的具体分析.

函数与导数部分内容基本是3小 (题) 1大 (题, 后同, 不再注明) .小题难易兼备, 主要考察定义域、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函数图像、切线、简单的值域等, 理科内容还包括定积分.大题为压轴题, 涉及单调区间、极值、最值、参数范围、证明不等式等, 其中函数解析式以指、对函数为主, 兼或出现三次函数、分式函数、三角函数等.

题1定义在R上的函数f (x) 满足f (1) =1且对x∈R, f′ (x) <12.则不等式f (log2x) > (log2x+1) /2的解集为____ .

分析设F (x) =f (x) -1/2x-1/2, 则F′ (x) =f′ (x) -1/2<0, F (x) 单调递减 且F (1) =0.由F (x) >0得x>1, 故F (logx2) >0的解集为 (0, 2) , 所以填 (0, 2) .

因解答题中三角题与数列题轮流考察, 所以三角部分一般为1小1大, 或3小.小题一般考察三角求值、周期性、对称性、单调性、最值、图像、解三角形等.解答题多考察解三角形, 但不排除考察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可能.

题2已知△ABC中, AB=2, , 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 .[1]

分析由题设知点C是动点, 且动点C的轨迹是罗尼奥斯圆.以AB所在的直线为x轴, 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 易得此圆方程为 (x-3) 2+y2=8, 所以△ABC边AB上高的最 大值为圆 的半径所以△ABC面积为本题若作为普通的解三角形题, 用正余弦定理则运算十分复杂.

数列部分为1大 (无小题) 或2小 (无大题) .其中文科数列解答题以具体的等差或等比数列为载体, 常考数列求和, 且可能与不等式结合.

题3数列{an}满足a1=2, an+1=pan+2n+1 (n∈N*) , 其中p为常数.若存在实数p, 使得数列{an}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 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2]

分析重视特殊化思想的运用, 由a1, a2, a3满足等差或等比数列知p=0, 所以填2n.本题若用an, an+1, an+2翻译等差或等比数列, 则运算过于复杂.

立体几何部分包含2小1大.小题有1道与三视图有关, 一般比较简单, 另一道多为与球有关的几何体的切、接问题, 一般稍难.解答题文理同背景而不同题, 其载体为“非三即四”的棱柱或棱锥, 其第1问一般为垂直或平行关系的证明, 不排除逆向思维的考法 (如已知平行或垂直证明中点) , 第2问理科重点考察空间角和距离的计算, 而文科则考察高或体积的计算.

题4如图1, 四棱锥P-ABCD中, PD⊥平面ABCD, AD⊥CD, DB平分∠ADC, E为PC的中点, AD=CD=1

(Ⅰ) 证明PA∥平面BDE;

(Ⅱ) 求直线BC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正切值;[3]

(Ⅲ) 若PD=2, 求二面角D-EB-C的余弦值.

分析 (Ⅰ ) 连接AC, 设AC∩BD=O, 连接EO.只需证明PA∥EO即可.

(Ⅱ) 先证明AC⊥平面PBD, 则∠CBO即为直线BC与平面PBD所成的角.易得

(Ⅲ) 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可得二面角D-EB-C的余弦值为

解析几何部分包括2小1大.小题主要考察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性质, 特别是对离心率的考察.解答题以椭圆、抛物线为主要载体, 也可能会有圆.

题5已知F1, F2是椭圆x2/a2+y2/b2=1 (a>b>0) 的两个焦 点, O为坐标原 点, 点) 在椭圆上, 线段PF2与y轴的交点M满足⊙O是以F1F2为直径的圆, 直线y=kx+m与⊙O相切, 并与椭圆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Ⅰ) 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Ⅱ) 设, 且2/3≤λ≤3/4, 求△AOB面积S的取值范围.[2]

分析 (Ⅰ) 由知M是线段PF2 的中点, 所以PF1是椭圆通径的一半, 所以, 所以椭圆方程为x2/2+y2=1.

(Ⅱ) 由直线与圆相切得m2=k2+1.联立直线和 椭圆的方 程组, 设A (x1, y1) , B (x2, y2) , 则

概率或统计部分一般为1小1大.独立性检验、抽样方法、直方图等统计知识, 及几何概型在小题中鲜有考察, 应予以重视.

题6设E为正方形ABCD边AB的中点, 分别在边AD, BC上任取两点P, Q, 则∠PEQ为锐角的概率为_____.

分析本题考察向量、几何概型、定积分等知识, 是典型的在知识的交汇点处命题的好题.以A为原点, 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坐标系, 设P (0, a) , Q (0, b) , 则由得ab>1/4, 建立坐标系aOb即可转化为几何概型.所以∠PEQ为锐角的 概率为3/4-2ln2.

集合运算、复数、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平面向量等基本年年考, 理科排列组合或二项式定理也高频出现, 但二者不同时出现.

题7设点P是△ABC所在平面上一点, 且满足, 则S△ABP∶S△ABC=_______ .[2]

分析把翻译成, 则由, 得, 即.所以S△ABP∶S△ABC=1/2.

推广本题, 一般地有如下结论:

定理1若P是△ABC内一点, 且满足 (m, n, l是正常数) , 则S△ABP∶S△BCP∶S△ACP =l∶m∶n.

2若P是△ABC外一点, 且不在三边所在的直线上, 满足, 则S△ABP∶S△BCP∶S△ACP =|l|∶|m|∶|n|.

对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低频考点和冷门知识, 如“伪程序”、“进位制”、“秦九韶算法”、“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非线性回归分析”等, 不可轻视, 因为这些知识往往比较简单, 高考试题中一旦出现就应稳操胜券, 不可失分.

综合以上对高考数学命题趋势的分析, 准确地把握高考命题的这些特征, 可为教师驾驭高考增添几分自信和把握.

2备考策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应在系统地梳理各章节知识点的基础上串点成线、串线成面, 构建数学知识的网络体系, 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而二轮复习则应以单元板块为线, 以考纲考点为纲, 以点带面, 条块结合, 紧扣主干知识, 精选典型试题, 采取专项训练的方式, 强化重点, 突破难点, 重视知识的交汇点, 渗透数学思想, 训练理性思维, 培养学生“多题一解”的能力和面对复杂问题的迁移能力.众所周知, 数学具有三大特点: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 和广泛的应用性.面对高考, 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学会抽象、学会推理、学会计算与应用.如何更好的学会这些呢?

2.1夯实基础回归课本

课本是解读《课程标准》的范本, 它凝聚着编者对《课程标准》的准确理解和研究心血, 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内涵.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是编者从茫茫题海中精挑细选后才确定下来的, 不仅具有问题类型的典型性和解答过程的示范性, 更富有学后反思的探索性, 在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三备考应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 品出教材的内涵, 悟出教材的精髓, 通过对教材例、习题的纵向挖掘和横向严拓, 一方面夯实基础, 另一方面完成数学能力的提炼和升华.

高三数学复习中回归课本不应该成为一句空话, 一句套话, 而应该予以坚决落实, 因为回归不是拘泥于教材的简单重复, 而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 关注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 使复习真正成为学生对核心知识再思考、再发展、再提高从而收获新理解、新发现、新感悟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2.2高效驱动重视课堂

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最佳途径.那种试图通过狠命地布置作业而提高数学教学成绩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科学的.只有高效驱动的课堂才是远离题海 的根本保证.杜绝题海战术的唯一办法是让老师走进题海, 亲身感受做题的枯燥和乏味.只有老师走进题海, 才能真正体会一道好的数学试题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平而不俗, 内涵丰富, 纵横联系, 内蕴厚重”.也只有老师走进题海, 才能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才能帮助学生挑选出适合学生学情的好题.

高三数学复习课主要有三种课型: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 课和试卷 讲评课.一般来说, 单元复习 课的基本 范式是:诊断性预习———点拨式精讲———单元达标检测.专题复习课的基本范式是:专题展示研讨———巩固拓展训练———专题过关检测.

不管是单元达 标检测还 是专题过 关检测, 检测题的编制不能只局限于考点的分布, 而忽视整合学生的错误信息.教师应该留心和捕捉学生的错误资源, 按照“收集错题、整合资源———组织训练、扫描错误———讲评错题、反馈提炼”的模式提高检测的效度.

试卷讲评课 的基本范 式是:针对性精讲———归类式点评———巩固性提升.

试卷讲评课不能只注重试卷上原问题的评析, 不能只注重“一题多解”的开发, 那种就题论题的试卷讲评课, 缺少对数学知识网络的有效构建, 缺少对问题所隐含思想方法的归纳与梳理, 缺少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与新问题的生成, 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 也缺少对后续教学的调控.而高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应注重激励功能, 欣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闪光点”, 让优秀的学生走上讲台, “秀”出他们的思维活力, 凸显课堂的灵动和活力.高效的试卷讲评课, 还应重视数学本质的揭示与思维过程的暴露, 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知识间的逻辑联系, 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内化,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与总结.高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 更应围绕有效的教学目标, 选择差错率较高的试题, 选择有利于知识网络构建的试题, 选择有利于思想方法梳理的试题, 选择有利于问题的拓展和延伸的试题, 选择有利于研究性学习有效开展的试题, 选择那些能让人感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试题进行变式拓展, 深化探究, 引导学生从中找出规律与方法, 使学生有新的收获、新的体会和新的提高.总之, 高效的数学试卷讲评课, 应该“借题发挥”, 构建知识网络, 形成解题模式, 提炼思想方法, 这样记忆才能牢靠, 提取才能迅速, 应用方能灵活.

2.3强化训练提炼方法

对于大多数学生, 高考复习应该抓主干而强基础, 因为高考数学试卷中的16道客观题, 加上前3道大题和选做题的分值, 其总和是126分, 高考数学 复习的重 心应该在 这126分上做文章, 强化训练, 总结方法.

对于少数优秀学生, 高考复习还应进行难度较大、灵活性较强的综合题演练与讲评, 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核心知识与重点方法的综合运用, 加深理解, 优化知识结构, 从而进一步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以及从全局的高度驾驭高考的能力.但实际的教学却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不得不陷入就题论题的窠臼和重回题海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综合性问题的讲评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师生双方都要对该题做出独立的思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完成思维上的粗加工, 形成一些那怕肤浅的认识与想法;教师则应站在学科知识与教育心理学的高度, 对试题做出理性的分析, 这样课堂上师生的交流才是众多个性思维过程的交流, 才能够在彼此的思维交集处引发共鸣与启示, 师生对同一问题的思考, 才能共同汇成课堂中富有生命力的教与学的争鸣.而与之相反, 学生如果没有思维上地粗加工, 亦或是老师仅仅只是依照参考答案“照猫画虎”, 那么这样的综合题讲评讲了还真不如不讲.

总之, 高考数学复习应在充分的分析命题趋势的基础上, 优化备考策略, 优化知识结构, 优化思维方法, 在知识联结中, 在变式练习中, 在借鉴整合中, 在坚实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青于蓝考试研究室.高考数学核按钮专题解读与训练[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12.

[2]曲一线.5年高考3年模拟理科数学2014B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杜志建.试题调研·第8辑·理科数学[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3.

浅析农村高中语文高考备考策略 篇10

一、研读考纲, 把握重点

08年的《考试大纲》对于教师准确把握08年高考语文的命题走向和复习重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据统计, 近两年高考语文试卷中, 《考试说明》所列知识点的覆盖率不低于95%, 这表明学习《考试说明》根据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就能有效地把握考试重点, 避免无效劳功。对《考试说明》中不列入本年度考试范围的一些知识点, 要断然放弃。如07年考试说明里删去“识记中外重要作家的时代 (国别) 及代表作”, 意味着文学常识题不列入考查范围, 那么在备考时, 考生就无须在这方面花大量时间去背这些知识点了。解读考试大纲时, 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 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它们不但让我们对高考试卷的长度、题型的比例有所了解, 而且能告诉我们本年高考题目的命题走向。总之, 依据大纲, 确定复习重点, 解决复习难点, 是高考复习的常规工作。

二、准确定位, 科学训练

农村高中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兴趣低。据此, 高三复习时就应对高考要求的构成进行分析, 合理定位, 降低难度, 明确复习目标, 进行科学训练。

1. 两线共进, 夯实基础。

两线共进, 即课本复习和知识点专题复习相结合, 以知识点的专题复习为主线, 以课本复习为辅线。这主要是针对古诗文阅读复习版块复习而言。

尽管现在的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材料已很少直接出自课本, 但我们不能就此轻率地以为高考复习完全可以放弃课本, 不能只埋头于高考复习用书和模拟试卷。因为高考命题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与素质考查”, “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而这一指导思想往往要通过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来体现, 所以这种迁移在某种意义上也说是课本知识的迁移。

课本复习时间主要利用早读时间以及课前五分钟, 教师给学生制订具体可行的复习计划, 由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点专题复习主要由老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样两线并进, 有主有次, 可以调动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

2. 提高得分意识。

高考考场讲究的不是多拿分, 而是少丢分;考题要求的也是采点得分。这对我们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所以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自己能得分的地方少丢分, 根据所问作一一对应的正确的回答, 以科学的训练来强化他们的得分意识。

3. 切准考查重点。

考生失分最多的地方往往是文学作品阅读题和古诗鉴赏题。这两题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也是试卷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如果缺乏系统的训练, 必然造成被动的局面。因此, 复习时要在“准”字上做文章。 (1) 吃准《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和古诗鉴赏的具体要求, 领会其精髓。 (2) 选材选得准, 不求其多, 但求其精。选取那些具有示范性的材料。如现代文阅读以具有人文性的散文为主, 古诗以唐宋时期作品为代表。 (3) 训练抓得准。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都有许多共性可寻, 训练时, 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鉴赏, 注重分析鉴赏的几个层面, 抓住题目本身的诸多暗示条件去揣摩, 使问题迎刃而解。

4. 狠抓作文训练。

由于作文是高考中的重头戏, 所以我们特别重视作文的训练。 (1) 规范文体, 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以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为主, 杜绝“四不像体”。 (2) 训练审题, 近几年高考虽说降低了审题的难度, 但仍有不少学生走题。所以我们还要从基本的材料作文起步帮助学生理准材料的内涵。 (3) 积累素材, 农村高中学生因为接触面相对狭小, 信息不足, 以致影响作文质量。所以我们应该从立足农村、立足学生, 帮助学生积累、整理素材。 (4) 精心组织, 一定要让学生树立“磨刀不误砍材功”的意识, 强化他们的选材、组织的习惯。

三、注重规范, 培养“非智”

1. 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农村高中学生在高考备考过程中, 和城市学生相比不管是审题、写字, 还是解题、答题, 更不注意规范。因此我们着重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 (1) 规范书写, 高考中书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考语文更为重要。高三尽管时间紧、任务重, 但一定要把学生的书写抓好。我们让学生在午休的时候临帖练字, 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书写质量。 (2) 规范答题, 农村许多高三学生做语文试题书写不规范, 随意性很大, 很多学生是只能意会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不全。因此我们以高考为纲、以训练为线, 帮助学生学会答题, 如几问几答、规范用语等。 (3) 规范思维, 高考语文的阅读、作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这更需要我们老师从思路上做好规范,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2. 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考试过程中有很多智力因素影响了考试成绩, 而非智力因素对农村高三学生的备考、考试影响更大。如个人发展的无助、家庭经济的压力、高考考场的陌生等都会给他们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 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我们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将个人动机与社会动机结合起来, 提高动机水平。 (2)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多鼓励、多激发学生, 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 (3) 磨炼顽强的学习意志, 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 (4) 培养良好的学习情绪。情绪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智力活动。复习备考中, 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控制手段, 创造一个轻松、有趣和富有成效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 (5) 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我们帮助学生学会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自觉地进行学习, 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提高学习责任感和自觉性。

上一篇:抗震优化下一篇:背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