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志愿者组织

2024-09-08

体育志愿者组织(精选四篇)

体育志愿者组织 篇1

我国的志愿者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 从人数不多到数量和类型的不断壮大, 从零散、随机性行动到比较规范, 活动经常这样一个历程。据了解:我国目前的志愿者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1. 由政府部门发起并推广的志愿者组织。

(1) 社区志愿者组织。他们与街道、居委会联系在一起, 以街道为中心, 以居委会为基础, 以社区为依托, 将志愿服务与社区服务紧密结合在一起;

(2) 专项志愿者机构。例如: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心理学会, 在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之后, 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志愿者队伍赴灾区实施心理援助服务活动。

2. 由准政府部门发起并推广的志愿者组织。

比如:上个世纪末由各地共青团组织成立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该协会把以往零散的青年志愿行动纳入到一个比较规范的组织系统之中, 可以有集体会员若干家, 志愿服务队若干支, 注册青年志愿者若干名。还有各地的红十字血液中心成立的输血协会, 由输血工作者和输血业务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自愿组成, 志愿者人数也非常多。

3. 民间自发产生并发展的志愿者组织。

比如:由社会各界热心于环境保护的人士自愿结成的“环保志愿者协会”。各地的环保协会均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加强公民的环境道德建设,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为宗旨, 组织环保教育宣传活动, 收集环保信息, 开展各特定污染源和污染结果的专向调研, 为我国的环保工作提供意见和建议, 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 各地为数众多的志愿者组织, 通过动员、组织志愿者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促使人们关怀社会、奉献爱心, 潜移默化地培育公民的公益意识, 推动公共道德建设。不同阶层的公民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关注公共生活和负担起公共责任的同时, 也获得了道德精神的升华、社会价值的实现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

在各地志愿者组织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过程中, 一些问题也不断凸显, 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由于志愿者组织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组建、推动和主导的。因此, 这些组织无论在运作网络、资金来源、还是公信度等方面都严重依赖于政府, 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志愿者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本质属性。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一些志愿者组织把政府部门作为“资源提供者”, 并主要为政府部门或某些政府官员“打工”;一些政府部门把志愿者组织看成是附属物, 任意指挥志愿者组织办事, 并决定其内部事务。在这样一种依赖-控制关系中, 志愿者组织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性, 逐渐演变为“准政府组织”。据了解:各地大部分管理志愿者组织的基本模式沿用对社会团体的双重管理体制, 即“归口登记、双重负责、分级管理”。成立一支志愿者组织, 首先必须有一个主管机关挂靠, 才能到民政主管机关办理登记。在日常的监督和管理中, 登记管理机关和挂靠机关都有监管的职责。这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志愿者组织来说, 在促进、规范其成长方面是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的。但随着各地志愿者组织的数量与规模的不断扩大, 这种管理方式显露出了种种弊端:第一, 主管挂靠单位有限的业务主管能力会限制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不利于发挥后者的能力和创造性。第二, 有的志愿者组织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挂靠单位”而不能合法登记注册, 只得沦为“黑户口”, 这既不利于志愿者组织的正常发展, 又造成了管理上的盲区。第三, 挂靠主管单位往往会使一些志愿者组织利用主管部门的招牌进行各种谋取私利的经营性活动, 容易滋生腐败。第四, 双重管理还加重了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负担。

另外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 各地的志愿服务还存在立法滞后的现象;一些民间自发产生的志愿者组织有资金、管理人员短缺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志愿者组织健康、规范地成长, 进而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具有积极和重大的意义。

加强志愿者组织管理, 整合志愿者队伍资源是社会文明进步和发展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志愿者队伍进行规范管理。

1. 对志愿者组织进行分类管理。

各地的志愿者组织原则上归口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管理, 成立统一的“志愿者协会”, 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文明办负责规划、组织志愿者服务活动, 协调、指导各级、各类志愿者组织开展工作, 促进志愿者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并负责审查、吸纳依法成立的市、区和市直单位的志愿者组织。同时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身份从主管人转变为指导者, 逐步整合各类志愿者组织资源, 对志愿者组织及其服务活动提供咨询建议, 为同一领域的志愿者组织建立业务合作伙伴关系。

2. 实行理事会领导, 建立民主机制。

对志愿者组织实行理事会领导制。理事会由组织的全体成员或成员代表选举产生, 理事是非授薪志愿者的领袖, 来自于社会的各个方面, 如本组织的高级成员、社会上有影响的人物、专家和赞助人 (机构) 代表等, 他们必须具备负起责任的资格。理事会的责任在于: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规划组织的未来;选择组织的总干事并支持、评估其工作;通过组织的活动计划并监督其执行;保证组织的经济来源;提升组织的公共形象;提供良好的财务管理等。

3. 淡化行政级别, 明确组织属性。

作为第三部门, 志愿者组织具有社会性、民间性的本质属性, 其所发挥的功能、具有的权力也是由于其是得到国家法律承认和保护的民间组织而实现的。因此, 应逐步淡化志愿者组织的行政级别, 明确其第三部门的性质。在逐步将志愿者组织与政府行政组织体系分离的同时, 应及时为志愿者组织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对专职工作人员不必沿袭行政体制的办法定编定岗, 而应尝试一定的组织创新, 将志愿者组织作为事业性团体对待, 通过财政专项拨款, 保证其工作人员相对稳定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部分民众认同度高、组织结构完善、服务开展顺利的志愿者组织, 可以考虑在政策上鼓励和推进其成为注册法人, 在办理注册登记时不需要挂靠上级单位, 而是对发起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 如必须具备一定的章程、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工作场所等, 并在登记完成后对组织进行切实有效的定期考核和年检。

4. 对志愿者组织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短缺是大多数志愿者组织, 尤其是民间志愿者组织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应加大对志愿者组织的资助, 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充分的财政支持。此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解囊支持志愿者的公益活动, 从社会上积累资源。比如, 可以考虑对捐款资助志愿者组织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税收上的优惠等等。

5. 对志愿者组织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志愿者组织的第一资源, 是组织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目前不少高校、研究所都已设立了“社会工作”这一学科, 政府可以通过与这些科研院所合作开办培训班等形式, 对志愿者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另外, 还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广大高校毕业生进入志愿者组织工作, 让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工队伍成为我国志愿者组织人才队伍的生力军, 这不仅能推进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还有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

6. 加强对志愿者组织财政监管。

随着志愿者组织经费来源的日趋多元化, 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管机制, 志愿者组织极易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对此, 必须通过各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有力的外部财政监管来加以防范, 保证组织资源合理、有效地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 防止腐败的产生。对志愿者组织财政收支状况的监管, 主要是检查其是否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制度、财务制度, 检查其财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康, 其收入支出是否合法, 其经费来源是否有保障等。

7. 尽快出台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

文明志愿者组织 篇2

位于河北省邢台市的宏途单车俱乐部乃单车爱好者自由结合的一个民间组织,成立于08年年底,从最初成立时的十几个人至今,俱乐部会员在近三年的时间内达到了5000余人,主动申请参加文明志愿者组织的就有500多人,各行各业,各年龄段不同的人群,年纪最小的骑友才9岁,而年纪最大的“刘老”已八十有二,他们把“宏途”当作自己的另一个家,把骑友们当作他们自己亲密的朋友,“宏途”每一次活动都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快乐最难忘的片段。每周的文明骑行,让大家体验单车旅行所带来的自由与快乐。通过自行车旅行深入的了解各地人文,地理,风情和美景。在骑行过程中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夏日,每晚的文明夜骑活动参与骑行的人员已经达到了近千人,在邢台已经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20公里左右的骑行,既起到了全民健身的效果,也改变了这些骑友原来的夜晚酗酒、打麻将、K歌等的不良嗜好。骑行完毕后大家聚集在一起天南海北的聊聊天,“宏途”网站则成了骑友们网上文明交流的另一个平台,设制了文明骑行活动召集,文明骑行活动回放,把大家的文明实际拿出来晒一晒,他们在这里抒发自己的骑行感受,记录自己的骑行生活,曝光骑行图片,“夜猫子” “吹客”“小超”“嘟嘟六儿”还自封了电视台台长、副台上,在网站开设了电视台,天气预报、新闻联播等栏目,定时更新,在骑友中人气极高的创建了一个网络文明世界。并在这三年内与市相关单位配合,举办了多次意义重大的赛事和群体活动,为邢台自行车文化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人为本、以车会友,以运动,健康,时尚,休闲为主导思想,以我骑行、我健康、我快乐为口号的宏途单车俱乐部希望结交全国各地的单车爱好者。

宏途单车俱乐部是为广大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创办的,本着专业,开放,包容,拓展,丰富,公益,服务为宗旨。并在这两年内与市相关单位配合,举办了多次意义重大的赛事和群体活动,为邢台自行车文化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俱乐部的发展,宏途单车成功举办了多次山地车越野赛、万人骑行活动、百面红旗环城等大型活动,更积极提倡公益性发展。共同为打造省级自行车健身示范市而努力。我们将竭尽全力帮助您实现自己的单车梦想,走进自行车运动的非凡世界。我骑行 我健康 我快乐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问题优化 篇3

很多非营利组织在物质资源和资金资源的处理上下了很大心思, 而忽略了对组织中人的管理尤其是志愿者的管理。这种重心的偏移长期以来给非营利组织带来了不少问题, 如高员工流动率、低组织效率等。由此, 组织管理者们认识到,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组织内部引入人力资源管理。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志愿者管理。志愿者是非营利组织的一项重要的资源。若不能进行良好的管理, 不仅是组织人力资源的浪费, 更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因而, 进行有效的志愿者管理是极其必要的。

二、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制度层面

我国在保障志愿者权益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这不仅会挫伤人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也会影响志愿服务的顺利开展。立法缺位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除有非营利组织登记注册的相关规定外, 尚无具体细则规定, 也无活动运作方面的规定。

2. 缺少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文件。

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自身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其人身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无疑会挫伤其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二) 组织管理层面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使志愿者既实现自我价值又顺利开展工作, 提高组织绩效, 是非营利组织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国国情特殊, 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人员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年龄结构较大, 专业素质较低, 并不具备专门的管理技能、知识去管理不同个性、不同能力水平的志愿者, 低效的管理降低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

(三) 人员自身层面

1. 志愿者资源不足。

我国现有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大约为两千五百多万人, 较之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 该比例是相当低的。而许多西方国家, 志愿者通常占本国人口的40%以上。

2. 志愿者流动性较大。

由于志愿者群体不固定, 参与活动的随意性较大, 流动性也较大。志愿者们通常因某个事件而临时组织起来, 一般选择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参加志愿活动, 这样会因组织安排的活动时间与志愿者时间相冲突, 致使志愿者不能及时参与并完成志愿服务;另外志愿者会因情绪或其他主观原因退出组织, 而影响组织活动的顺利开展。

3. 志愿者素质参差不齐, 服务质量很难保证。

由于志愿服务的业余性质以及志愿者自身知识储备不够, 加之缺少专门的培训, 志愿者在组织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得热心有余而专业素质不足,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缺乏从事服务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志愿者专业化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志愿服务质量的高低。由于志愿者缺乏从事志愿服务所需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导致他们的服务质量较差。加之一些非营利组织并未给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岗前培训, 这样就很难保证志愿者的服务质量, 致使志愿服务工作成效欠佳。

(四) 服务保障层面

1. 物质依托不足, 活动资金匮乏。

志愿者不追求报酬不等于不应该得到报酬, 组织为志愿者报销车费、通讯费、基本食宿乃至最低生活费等活动相关费用, 以及办理保险等, 是尊重志愿者劳动的体现。然而, 这些都需要活动资金来保障。物质资源与经济资源的匮乏使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较大限制。

2. 专业性培训不到位。

对于志愿者而言, 除拥有热情待人的服务态度外, 还需具备与服务活动相关的专业技能。一些非营利组织未把组织技能、沟通技能、专业技能、募捐技能等纳入培训范围, 未能根据活动性质、特点, 因人而异地提供培训, 因而弱化了志愿服务的成效。

3. 对志愿者激励不足。

非营利组织运作的不成熟使之对志愿者激励不足。较低的志愿服务参与率和社会认同度, 使志愿者很难从身边的环境中感受足够的精神支持, 加之动摇志愿者信念的个别负面因素存在, 导致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满足感下降。

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问题优化

针对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条优化策略:

(一)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的社会地位应从法律的高度予以确立, 志愿服务需要法律的支持。相关法律规范应该涉及如下内容: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 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志愿服务工作的招募、培训等相关管理程序的规定;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志愿者人身安全的保障措施等。

(二)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志愿者的“无偿”特性使人们忽视了他们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这一事实。所以, 应该转变观念, 重新理解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和志愿者的自身价值。真正做到挑好人、用好人、管好人、关心人、重视人, 这样才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 有计划地招募志愿者

合理评估组织的宗旨、目标以及对志愿者的需求, 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者招聘体制, 广泛招募志愿者, 以扩大志愿者资源库。

(四) 增强志愿者凝聚力, 减少流动

非营利组织的工作目标是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推动力。组织管理者应适时地向志愿者阐明组织目标, 为其指明工作努力的方向。志愿者依此明确分工, 互相协作, 提高工作绩效, 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增强凝聚力, 减少流动。

(五) 提供技能培训

此处培训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管理人员进行的管理素养培训, 使其具备专门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 以较高的管理水平有效地管理志愿者, 保障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部分是对志愿者进行的专业知识培训, 使其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 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 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绩效。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就是利用网络提供培训课程 (包括组织技能、沟通技能、专业技能、募捐技能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让各类志愿者依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行下载学习。

(六) 完善志愿者激励

志愿者激励应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来加以完善。内在激励即自我激励, 是激发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内因。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愈大, 志愿者参加服务的积极性就愈大。因此, 在设计志愿服务的活动项目时, 要把志愿者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满足志愿者需要。对志愿者的外在激励应以精神激励为主, 辅以适当的物质激励。可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优秀志愿者事迹, 在公开场合表扬、表彰志愿者, 或联合政府、团委、妇联等部门及时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组织应时刻关注志愿者的思想动态, 尤其是在志愿者遇到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时, 给予关心和帮助, 使其感受到组织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 非营利组织应该特别重视志愿者, 把他们当做重要的人力资源来进行管理, 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 进行有效的管理, 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 这将从根本上发展和壮大非营利组织。

参考文献

[1]王名.非营利组织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萧鸣政.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发展方向.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7:72-74.

优秀志愿者组织事迹 篇4

李华,女,出生于1991年7月7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三不同村人,团员,汉族。毕业于西峰职中,至今一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自08年开始每逢休息时间或节假日就到西峰福利院看望残疾小朋友,并送去节日礼物及生活用品。经常参加各种爱心活动。

2012年8月加入了庆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持了爱心捐助白血病患者活动;参加“阳光助学”公益夏令营活动;实地走访正宁特困生助学活动;中秋节看望孤寡老人。都是一家人还计较什么,都是祖国的儿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理更美好,让明天更灿烂。

上一篇:污水降解下一篇:诚实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