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学校

2024-08-28

高等农业学校(精选十篇)

高等农业学校 篇1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 始终保持农业教育本色, 紧跟社会需求变化, 优化改造老专业, 合理增设新专业, 努力打造专业特色, 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下面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建设作一探讨。

一、着力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 带动形成优势专业集群

学校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全面提高”的思路, 编制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 先后出台《信阳农专专业建设规划》、《信阳农专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等文件, 有力地推进了专业建设。

通过着力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 带动形成优势专业集群。学校首先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工学结合优势显著并且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优势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大力培育、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 以品牌和特色专业带动形成优势专业集群。学校现共开办66个专业 (含方向) , 涵盖植物生产类、林学类、动物医学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业经济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等专业门类。目前, 学校已形成以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园艺技术等特色优势专业为主干的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 构建了以特色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覆盖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等领域的优势专业集群。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及部级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水产养殖技术、畜牧兽医、物业管理、植物保护、食品营养与检测、园艺技术、茶文化、食品加工技术等8个专业获批为省级示范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等建设点。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和中药制药技术2个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立项建设。学校已建设水产养殖、园艺技术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食品加工、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技术综合4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照新的人才培养观念, 遵循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列为特色专业建设计划的专业, 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开展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积极争取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办学, 在联合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培养人才、组织教师培训、共建实训与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合作与开发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加强对实践教学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从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入手,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环境的一体化。

学校实施了“专业社团+企岗实训”、“理论实践双循环”、“理论实践2+1”、“订单式培养”、“预就业式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收到预期效果。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用人单位满意率在86%以上。

三、以课程管理为抓手, 建设精品课程体系

通过优秀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推进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 并采取多项措施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近年来, 学校始终把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通过狠抓课程管理, 着力建设精品课程体系。

一是坚持“主干做强、品牌做优”的课程建设方向,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知识够用、技能专精、素质全面”、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 指导课程建设。确立了“优中选优、突出特色、集中优势、重点攻关”的建设原则, 依托特色专业优势, 按照有层次、抓重点、分阶段的办法构建达标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全力打造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精品课程, 凝炼特色课程体系。

二是建立有效的课程建设驱动机制。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重点抓好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规划, 颁发和出台了《信阳农专课程建设规划》、《信阳农专精品课程建设意见》、《信阳农专教师优质课奖励暂行办法》等文件, 为课程建设提供依据。学校开辟了精品课程网页, 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经验交流, 学校网络中心为精品课程录像、拍摄、剪辑和课件上传提供技术支持, 学校还对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所在的课程组奖励10000元配套经费和笔记本电脑1台。将课程建设成果纳入教学体系及专业教师的考核范围, 激励、督促教师开展课程建设。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各系 (部) 和教师建设精品课程的积极性。

目前, 学校已建成制茶工艺、鱼类学、鱼类组织胚胎学、植物学共4门国家精品课程, 建设植物学、动物微生物、茶树病虫害防治、应用真菌生产技术、种子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动物病理学共7门省级精品课程, 另有67门校级精品课程, 8门省级优秀课程。初步形成国家、省、校三个层级、特色鲜明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四、以“两队”建设为平台, 培育名师与教学团队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两队” (学术技术梯队、教学团队) 建设为支撑, 不断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 打造教学名师和高水平教学团队。

一是以制度规范作为培育高质量师资队伍的推手。先后颁发《信阳农专师资培训工作暂行规定》、《信阳农专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信阳农专关于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术技术梯队建设项目实施办法》等文件, 为推动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两队”建设为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构建“个人培养+团队建设”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模式, 确立“教学新秀—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层次化培养体系, 大力加强“两队”建设和“双师素质”培养。

目前学校共建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畜牧兽医) , 校级教学团队28个;师资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河南省教学名师各1人, 省管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32人;省级、校级学术技术梯队 (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术技术骨干、学术技术新秀) 培养对象93人。

五、以教改研究为驱动,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将教学改革研究作为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 坚持以教研促教改, 以教改促教学, 强力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一方面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重视发挥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引领作用, 强化教研项目管理, 通过着眼于增强教学改革研究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着眼于解决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以及课程、专业、师资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立项工作。另一方面, 学校制定了《信阳农专教学研究奖励办法》等规范文件, 划拨专项教研基金资助项目立项、研究, 从制度和经费上给予重点保障, 形成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改项目研究的长效制度, 培育了高水平的教研成果。

近年来, 学校共承担和完成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4项, 校级教研项目90余项, 发表教研论文300余篇,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 (其中, 特等奖1项, 一等奖7项) 。这些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专业、课程、师资和实习实训基地等建设, 深化了教学改革, 推进了教育创新, 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丽桥, 周科良, 孙智.农业类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 2012 (2) .

[2]周茂东, 张福堂.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 .

[3]江国强.特色专业建设:内涵发展之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2)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高考录取查询 篇2

录取

第七条外语语种:英语专业原则上录取以英语、日语、法语为外语语种的考生,其他专业外语语种不限,请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务必注意。

第八条男女生比例。招生录取不限制男女生比例。

第九条体质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条录取规则

第一款学校实行“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统考成绩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按计划的120%的比例调阅考生档案、择优录取”的原则录取学生。

第二款凡达到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校将优先录取;计划未完成时,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依次类推。

第三款普通类专业录取:采用专业优先的方式。即对同一专业志愿顺序的考生,根据专业计划总数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一专业志愿考生未被录取,不得录取下一专业志愿考生;同一专业志愿考生录取后,若专业计划未满有缺额,按下一专业志愿顺序,根据成绩从高到低录取,依次类推。对于所报专业志愿未被录取,又同意专业调剂的考生,参照考生所填报的相关专业志愿,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调剂录取,对不同意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不予录取,退档。

第四款艺术类专业录取:文化课考试成绩及专业测试成绩均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通讯联系:

通讯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农专路1号信阳农专招生就业处。

邮政编码:464000网址:联系电话:0376-6891067。传真:0376-6696662。

落榜低分,也能上大学,招生信息进入网站www.zs999.com

咨询QQ:527186419 598180610 www.zs999.com

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科学定位研究 篇3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办学定位 参与式

[作者简介]侯晨曦(1962- ),男,内蒙古五原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26-03

一、引言

2003年教育部开始实施五年一轮次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其将“学校定位”列为评估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之首。“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成为办学者、管理者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话题。众所周知,一所高校能否较快地、卓有成效地发展,其先决条件是能否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类型、发展特色等,即准确地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高校办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和回归点。高等农业院校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应该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准确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是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农业院校究竟如何定位,如何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求生存,如何以弱势的地位实现强势的发展,是摆在每一位农业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课题。

本研究就是针对以上问题,从社会学、发展学和管理学的视角出发,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案例研究、调查访谈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高等农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进行了必要的探索。

二、高等农业院校科学定位的必然性

(一)准确定位是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三农”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有力保障

我国农业要实现从自给型农业向商品型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化的伟大变革,客观上要求科技知识与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一方面我国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仍然很低,在1972~1982年的农业产量增量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27%,“六五”期间上升到35%左右,“七五”时期以来保持在30%以上,“九五”期间达到42%。据农业部统计,近两年科技进步的贡献份额达到4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还很低。另一方面,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还很低,据统计,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文盲和半文盲占40.3%,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同时我国的农业信息传播人员、农业推广人员非常少,大多数农科院毕业生毕业后并没有投身于农业。高等农业院校要明确目标,准确定位,为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二)准确定位是高等教育系统结构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农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单元。其任何一个单元功能的发挥,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功能的正常运作,也会影响到系统内部协调统一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只有先找准自己在整个高等院校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功能是什么,才能正确地把握方向,只有方向正确,努力才有正确的目标。

(三)准确定位是高等农业院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逐渐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农业院校出现了非农化的特点,有些农业院校甚至出现了一味追求升格的现象。各个农业高校之间的办学模式趋同,没有自己的特色。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在宏观和微观系统中正确定位,不断进行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经济、教育的发展要求。只有准确定位,学校在制定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时才会符合学校的根本实际,才会使学校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功能。

(四)准确定位,才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

过去在计划经济中,人才培养由国家统购统销。农业院校是为国营农场和农村人民公社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农艺师的。进入市场经济后,人才培养方式打破了专业的限制,没有固定的模式,人才可以任意地流动,非农专业毕业的人才可以到农业相关部门就业,同样农业专业毕业的人才也可以到社会其他部门进行工作。市场经济竞争的自由化原则,也将农业院校带到了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农业院校也同样必须与其他高校一样,争生源、争优秀的教师、争就业市场,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客观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创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市场。特色的打造,客观上要求高等农业院校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只有找准了自己的方向,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鲜明的、稳定的办学特色。

三、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化

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业高校承担着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输送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型、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似乎很少看到农业院校大学生的身影,是什么原因呢?

从农业院校培养对象的角度看,我们在某一农业高校针对学农专业的学生,就升学志愿的填报、就读于农业高院校的原因、攻读专业的意愿和就业的意向四个方面做了调查。在所调查的50个样本量中,有76%的学生是自愿选择该高校进行就读。在对来农业院校就读的原因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是出于自己对该专业的喜爱,46%的学生是出于不得已的选择,14%学生是高考调剂的结果,另有20%是由于其他的原因。为了研究的深入,我们就“学生进入农科专业学习后是否会促进他们喜欢本专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查。但调查结果却显示:有62%的学生并不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只有38%的学生愿意继续所学的专业,也就是说,假使学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多的学生还是不愿意继续农业方面的学习。在针对就业意向的调查中,8%的学生选择到农业科研领域工作,6%的学生选择到农业信息传播领域,10%的学生选择到农业行政领导管理领域,而有36%的学生选择到与农业无关的其他行业,40%的学生并没有特定的意向,他们持一種消极的态度,认为哪里需要哪里去。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农业高校培养对象——学生在对自己的就业目标本身就处于模糊的状态。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还没有真正树立学农就是为了服务于农的思想。这是因为学生们都希望跳出“农门”,进入农业高校是他们被迫的选择。

从高校的角度看,我国的大多数农业院校是从原来的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单一学科结构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纷纷申办新兴专业,拓展其办学空间。高等农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纷纷向计算机、外语、文秘、财政、金融、会计、行政管理等学科转化。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目标逐渐向非农化发展。似乎高等农业院校在发展中将综合性大学等同于全科性大学,将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综合性大学不等于全科性大学。作为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始终是高等农业院校根本任务,这一点不能忘记,在学科专业上不要贪“多”求“全”。那么,无论从教育实施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来说,还是从教育针对的对象——学生来说,都没有从思想上真正地转变到学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的观念上来,造成“教”与“学”双方面目标的模糊化。

(二)办学理念、类型与层次不明晰

办学理念是对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如何办学等一系列问题的比较系统、成熟的理性认识和理想追求。它决定着大学的办学行为,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对大学的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在我国,办学类型大体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三类。办学类型不同,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的社会功能则不同。办学层次主要指的是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大体包括: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培养专科生为主四类。

目前,部分高校出现了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模糊化和虚化的现象。高校在确定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办学层次的时候,并没有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历史传统和办学条件来确定,而只停留在概念、纸面上,盲目追求高类型,提高教育的层次,不考虑学校自身实际,都将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义为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实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等重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承担着不同的功能。

(三)盲目扩大规模,忽略质量

据统计,2000年我国拥有高等农业院校44所,到2005年74所,平均每年高等院校增长率达到13.6%。同时2000年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校生规模266778人,而到2005年在校生人数达到711164人,五年之间,高校在校生人数增长了444386人,平均在校生人数年增长率达到33.3%。《21世纪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规模若干问题的思考》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将达到73.6万人,由此可见其增长速度是惊人的。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不考虑客观条件,不遵循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带来诸如办学资源、办学条件紧张、师资短缺等问题,从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只有高质量的人才,我国的农业科技才会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才能得到高水平的发展。因此,规模的发展一定要与质量相协调,才能保持其良性的运行。

(四)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

为了调查目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是否有自己的特色,本研究采用等距离随机抽样的原则,从我国不同层次高等农业院校中选择20个农业院校进行调查,通过电话访谈和二手资料查阅的方法获得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在20所农业院校中,6所院校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占到30%;9所院校认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农为特色,占到45%;5所院校当问及该学校的办学特色时,没有确切答案,同时从网上及相关资料中也无法查到该校的办学特色,占到25%。从调查结果上可以初步得出,事实上,更多的农业院校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出现千校一面、特色不明显等显著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的构建

(一)办学定位的原则

1.系统性的原则。系统性的原则要求在定位中整体把握。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同样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系统各部分之间应相互依存、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相互贯通,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高等农业院校对自身进行定位的前提是首先明确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教育系统中承担着怎么样的功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另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在定位时要考虑自身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协调一致,要有全局观念,要把握学校内部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2.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原则。为了摆脱农业的困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要求我国要大力依靠科技兴农。我国农业生产要具有后继能力,要求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的技术改造,向现代农业迈进;要求我国要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和高效利用。作为承担着为农业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农业院校来说,在对学校进行科学定位的同时,必须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一致,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科学地促进农业的发展。

3.服务“三农”的原则。高等农业教育始终承担着为农业服务的功能。因此,服务“三农”是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前提,“农业”是其定位的前提。要使其培养的人才能够为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要使其推出的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项目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要始终坚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4.民主集中的原则。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的看法,其中有合理的成分,也有受个人价值观、能力和态度造成的偏见。因此,要积极地听取全校师生员工及外来专家的合理化建议,集思广益,增强定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要多听听那些对高校比较有研究、比较了解的领导、专家和教师的意见。

5.发展的原则。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也是在不断地变化,高校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因此,农业院校的定位要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一种定位被确立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地变化而进行不断的丰富与调整,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才能使自身处于卖方的市场。

(二)参与式办学定位模式研究

在农村发展中经过多次的实践与检验,发展学家总结出“发展的主体是农民自己”。本研究中将参与式这一理念引入到高等农业院校办学定位中来,提出参与式办学定位的方法。目前更多学校的办学定位采用的是“领导决策型”定位的模式,下面就领导决策型与参与式办学定位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各方利益主体(stakeholder)积极地参与到办学定位的确定之中,更具有科学性,考虑问题会比较全面。这可以防止个别人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片面性;比较客观地协调了评价各方之间意见不统一的矛盾;经过讨论、协商、考察各种具体情况而确定的方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合理性;参与的过程中更能够鼓励动力和责任。参与式办学定位的基本流程如下:

1.组成办学定位评价专家组。包括高校领导、教师、学生、教学专家、农业专家及其他成员。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专家组的构成可以不同。

2.具体分析,把握时代背景,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准确地分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现代农业对高等农业院校的要求;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经营方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取得的进展,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进展;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分析农业科技的前进方向;分析教育体系发生的变化;分析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态势等。

3.确定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按照系统性的原则,高等农业院校同样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首先要明确学校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所承担的功能、所发挥的作用,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

4.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差距,并对学校自身当前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首先评价专家组要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扬长避短。同时对高校自身办学资源、教学与科研条件、师资队伍现状、管理模式与水平、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同时分析当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注重“本土化”特色。

5.收集信息,全面比较,科学定位。这一步骤是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关键,在这一步骤中,要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学科专业、办学规模、服务面向进行具体的定义。在整个定位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实事求是,做到因地、因时、因校制宜,切不可好高骛远,贪大求多。第二,正确处理好过去与现在、当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關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多学科与综合性的关系。第三,在确定类型的基础上,再确定办学的层次。第四,在服务面向的把握上,要与农村发展、农业需求相联系,注重社会效益。

6.综合评价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对本次定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检验,提出改进意见。

7.一段时间后,按照发展的原则,综合诊断是否有必要对办学定位进行调整。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述上述高等农业院校定位的过程,可见图1的阐释。

[参考文献]

[1]E.傅耶.美国大学教育现状、经验、问题及对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3]储召生.15所名校调研报告:中国大学如何形成办学特色[N].中国教育报,2003-07-30.

[4]王德蒇.大学定位的几个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1):5-8.

[5]朱立军.对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4(6):17-19.

高等农业机械学的研究 篇4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主要研究农业机械化领域机械装备系统和理论研究以及农业机械化组织管理理论, 使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1,2]。课程目的是使研究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农业机械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通过学习管理学、系统工程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管理, 使其获得优质和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了解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方针和国内外农机化的发展动态以具备针对区域性农机化系统有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1,2,3]

海南大学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其农业机械化工程是海南省特色专业, 是海南省培养农机化人才唯一的品牌专业。为满足农机化人才新要求, 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结合近几年相关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推进《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4]。

1 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等农业机械学》是本科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农业机械化管理》课程的延伸和拓展, 是由《农业机器运用管理学》与《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相互融合的学科。课程包括两大部分: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和农业机械化经济管理[5]。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在其教学中重工轻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与此同时, 还存在教学课时安排的不当、实践的不足, 以及师生互动的缺乏,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具体表现如下。

1.1 课程内容的缺失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6]。《高等农业机械学》课程内容不仅要涵盖农业机械化相关技术知识, 同时也应紧紧围绕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加大对管理学知识的讲授。本课程教学内容缺失主要表现:一是课程不重视管理学知识。农机化管理相关结构体系与层次以及管理中的领导与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存在严重的不足。二是教学内容未能做到时时更新和完善。现有的农业机械学教材侧重于理论分析和计算, 而且部分内容陈旧, 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随着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加快, 农机技术不断革新, 样式的层出不穷, 学科的新进展、新动态、新水平, 促使着教学要跟进时代的需要[3]。而教学内容也要时实更新最前沿的技术以及更加全面的学科领域。从而达到课程的研究性, 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与边缘性等诸般特征[6]。

1.2 学生基础不一, 教学难度大

研究生在升学前学习的专业和基础各异, 甚至部分学生没有学过机械相关理论知识。然而, 老师在讲解农业机械化知识时, 势必涉及农业机械学、拖拉机理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以及液压和气动传动等相关密切的基础知识。从而形成了多门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融合讲解, 仅靠现有的学时很难做到, 进而导致本课程顾此失彼。学生先修课程的不足, 增加老师的额外教学负担, 这大大增加了教学难度和教学效果。

1.3 教学课时不足而偏离教学大纲

大多数院校该课程的计划学时为30学时左右, 课时不足, 教学内容无法全面展开, 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偏好选择教学内容, 顾此失彼[5]。老师的擅长和科研方向的迥异从而导致:对技术研究和革新重视的教师会着重讲解农机具的机构原理和技术参数要求, 从而忽略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对技术管理重视的教师则重点在于教授农业机械管理学的概念和一般原理, 进而忽略了农机技术管理内容。这都会使教学内容偏离其设定的教学大纲和目标, 不能有效完成其所担当的教学任务。

1.4 实践环节的脱节, 教学效果不理想

实践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好办法, 然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和教学条件的不足, 使实践课几乎没有开展, 更不用说学生在实践中拓展, 从而养成研究生们“闭门造车”研究习惯。

1.5 师生互动性差, 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要靠学生的主动性, 目前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方法单一, 授课主要采用电子课件, 时而插入动画的方式。课堂气氛沉重, 学生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老师课件和自己所收集的文献资料。师生互动性差, 老师缺乏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推动学生自主解决课堂问题的必要手段, 学生是“听众”, 只输入而不输出运用, 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这种单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4]。

2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为了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对课程的研究性、专业性、学科广泛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征;贯彻“结构更加合理, 规模更加适当,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的精神[6,7]。《高等农业机械学》的课程教学应做出如下的改革。

2.1 拓宽和更新教学内容, 平衡知识结构

2.1.1 增加管理学在教学的教学比重。

管理学的基本职能有决策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这些内容在农机化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和理论基础[8]。研究生是复合型人才, 不仅要有夯实的专业技能, 同时也应具有广泛的知识结构和适应农业科技化、自动化的科学发展要求。课程设置中应包含例如农业数据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决策系统以及监察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职能、控制运用原理等知识的讲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有助于平衡学生的知识结构。

2.1.2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适应农机具的快速发展。

目前课堂所讲授的农机具设计方法、机器结构以及运用的控制设备等知识缺乏新颖性, 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近年来农业机械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新型的农机具和设计理念层出不穷,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 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研究生教学应实时掌握最前沿的专业信息, 更新课堂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机械的良性快速发展。

2.2 参与式、特色与专题式、研讨式教学

2.2.1参与式教学, 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使学生能深刻的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每章专题知识的讲述后, 学生课后准备与之相关专题的Power Point课件进行讲解。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主学习性, 加深了专题的知识理解, 也拓宽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反馈了教学成果和及时运用了所学知识。

2.2.2特色与专题式教学, 能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农业机械有着地域性特点, 因地制宜的教学将具有典型的实例教学意义。例如海南大学地处热带地区, 教学中可以增加热带作物农业机械教学实例, 让学生更加贴近实践。专题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案例进行深度的剖析、分析和评价, 同时进行知识延伸。

2.2.3研讨式教学, 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老师在授课中发现问题, 提出小课题, 学生在查找资料、讨论、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技能又锻炼了沟通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这既丰富了课堂内容, 又明确了学习课程的目标和学习信心。

2.3 中—英双语教学

中英双语教学有着其实行的必要性, 是高校教育国际化重要的步骤, 推动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有力措施[4]。随着农业机械的国际化, 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的教学合作也越来越频繁, 所以农机专业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由于教材和师资力量的局限, 目前此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借鉴其他课程和国外高校的成功教学经验, 先实行部分或专题式双语教学, 再逐渐过渡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既利于老师教学的顺利展开, 也利于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手段。

2.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实际的方法, 列宁曾说过:“学习、教育和训练如果只限于学校内, 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 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贴合, 一是高校加强校内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课堂结合实验, 这样既弥补了理论的实验性不足, 又加深了实验的理论依据, 相得益彰, 形成良好的教学体系。二是实习基地的建立。以满足学生的实习操作, 以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通过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2.5 高校与企业互动联合教学

当前许多高校已采用了教学-科研-生产的培养教学, 来推动农机创新体系, 发挥农机化科技整体优势[9], 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但是各高校的资源毕竟有限, 这使研究生的培养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利用各高校的优质资源, 各高校可以联合互动式教学。同专业或相关专业可以采用不同高校老师授课, 提高教学质量;整合实验资源,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节约教学成本。

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高校理论知识扎实, 企业有着完善的生产设备与操作技术。两者结合教学, 既能满足教学和生产的需求, 又能减少双方成本, 更好地实现学生在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学生参与农机具的生产组装过程中, 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 真实地接触农业机械化管理,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带着实践经验回到教室课堂, 将使理论知识更加容易掌握。同时这也提供给学生更多发挥能力与就业的机会[10]。

高校与高校、高校与企业的联合教学, 目前正在试探阶段。高校与企业已经有不少的合作实习教学, 但是这些力度都还比较薄弱, 仍需加大力度。这种教学形式的成果值得期待。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根本, 对教学实践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就必须构建过硬的师资队伍[11,12,13]。授课老师需要提高的不仅是学历, 更要增加实践经历加强专项知识的进修, 及时掌握前沿理论, 并能进行新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学校建设有教学经验丰富, 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 形成了“开放”、“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

3 总结

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对高等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使得我们有了初步的改革方案与经验。为了实现更高效的研究生教学, 我们需要从教材内容与教学方式上进行突破:教材内容的革新需要结合科技前沿与时俱进, 删除不适用章节, 增添新型实用的知识;教学方式应采用多种不同教学手段, 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增加实践与企业的合作教学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高等农业机械学有着学科交叉性和专业性, 其教学改革将更加复杂与艰难, 要实现这门学科的有效改革, 仍需各高校老师共同努力。

摘要:为迎合教学改革精神, 针对研究生高等农业机械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本文对该课程做出简要的教学探讨。文中指出了教学课本内容缺失, 实践环节的脱节, 学生基础不一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不理想以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偏重等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针对问题所应做的调整与改革, 从而满足研究生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 培养出适应新农业机械化的复合型人才。

高等农业学校 篇5

当代试验统计引论

韩汉鹏主编

唐燕琼副主编

高等农业院校教材

当代试验统计引论

韩汉鹏主编 唐燕琼副主编

王英薛文珑何逊峰韩汉博编

内容提要

本书是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研究生各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内容包括单因子试验、复因子试验、正交试验、2k与3k析因设计、混杂设计、回归分析、回归设计、均匀设计、配方设计与协方差分析。书中系统介绍了数据处理的三种技术——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全书理论叙述较为严谨,而且突出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AS在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本书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又可供实际工作者作用。

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高教改革资助项目(Hjsk2006010)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遗传育种重点学科特色教材资助项目

序言

试验统计研究如何正确地设计试验和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被广泛应用于农林、化工、食品、轻工、制药和材料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同其它领域一样,热带作物科研和生产也离不开试验设计。林德光教授最早把试验设计方法应用于热带作物试验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数据分析特别是多变元数据分析方面,先生积极倡导应用SAS技术,对提高我国热作垦区科研和生产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从事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学习、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得到了林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恩师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坦荡无私,使我深受教诲,得益良多。先生风范,山高水长。

本书是在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研究生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书中大量的实例是我国热作垦区广大生产和科研工作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全书分十二章,由多年从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教师编写。书中系统讲述了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数据处理的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协方差分析技术。与其它同类教材不同的是,在数据分析方面本书着重于SAS技术的应用,并对分析结果给出了详尽的解释。本书第二章由薛文珑同志编写。第三章的前三节由王英同志编写,第四、第五节由何逊峰同志编写。第四章的前五节由唐燕琼同志编写。韩汉博同志编写第八章的前三节并负责全书的校对工作。书中的其他部分由韩汉鹏同志编写。本书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人员阅读。

本书由林德光教授主审,编写过程中,林教授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并给予了大力的指导。此外,还吸收了很多同学有益的建议,得到了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数学教学部教师们很多的帮助,朱炎亮同志帮助整理资料,李桂同志负责书稿的打印。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海南省教育厅高教改革项目和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特色教材编写委员会的大力资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谢意。

作者学识有限,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韩汉鹏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现状及改革建议 篇6

关键词:农业院校,素质教育,考试现状,改革建议

考试作为检查学校教与学的情况、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然而,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 高等农业院校的考试改革步伐显得过于迟缓, 学生将考试当作学习的最终目的, 老师将考试异化为教学的目的, 这种情况远远落后于实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笔者拟就如何改革目前高等农业院校考试制度及考试方法谈一些体会和思考。

1 高等农业院校考试的现状分析

1.1 考试目的

考试目的功利化, 突出表现在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 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尤其是将考试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结合在一起, 比如文化成绩在综合测评中占70%, 进入不了班级前20%之列就没有当班级主要学生干部资格, 有一门补考便退出学生会, 不通过英语四级就不能入党等, 这种制度加剧了学生的功利化取向, 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误导作用。学生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或为了得到满意的分数, 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同时, 由于目前农业院校仍未改变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状况, 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仍旧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 不能真正检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旦走上社会, 学生能力欠缺、素质低下、心理脆弱等弊端一一显露。考试实质上就演变成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尤其是老师划的重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而教师也习惯于改完试卷分数一填便完成任务, 考试成了课程结束的标志。因此, 就学校而言, 考试的目的成了考核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和归纳推理的能力, 这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1.2 考试内容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但知识与能力并非同步, 就农业院校而言,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内化才能转化为能力。但是在现实的考试中, 利于知识而不利于能力考核的现象仍然存在。笔者对某校具代表性的课程考试试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 客观题占整个卷面分值1/2以上的试卷占70%以上, 这种客观题题量在当今重视能力考核的情况下比例过大。同时, 在有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中, 对生产实践技能的考核较少。如果说考试是学生学习导向的话, 那么目前的考试只能将学生引向歧途, 考试的结果只能使学生重书本知识、轻能力培养, 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原则要求相差甚远。

1.3 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灵活、新颖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可是目前高校考试方法比较单一, 具体表现为: (1) 题型单一、僵化。各课程考试大都采用了填空、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这种题型使得各课程的学科特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而且这些题型都是学生自上小学以来一直受考的题型, 容易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解题“思维定势”。其结果是:学生不思进取, 上课记笔记、课后补笔记、考前背笔记, 甚至平时不学习, 考前临时“抱佛脚”。 (2) 考试形式单一。高校成绩考试中有笔试、口试、论文写作及实验性操作考试等主要形式, 在这几种形式中, 闭卷考试是采用最多的考试形式, 其他形式一般很少用, 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汲取知识的动力。

1.4 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集中固定, 目前高校考试多为一学期1~2次, 即期中和期末考试, 有的甚至只有期末考试1次, 平时很少提问或测验, 所以学生学习多数呈规律性的“松-紧-松-紧”状态, 考试紧、平时松。

2 对高等农业院校考试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改革优选原则

考试成绩只是学生素质的一方面体现, 不能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水平、科研技能、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 有些是无法用考试来衡量和体现的。目前学校在评价学生时过多地强调了考试成绩的权重, 这很容易引导学生把考试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和获取荣誉的手段。因此, 应该加强高校考试的教育和评价功能, 弱化其筛选功能, 就目前情况而言应该降低文化成绩在学生综合测评中的权重, 同时应改变所有的评奖评优都和考试成绩挂钩的局面,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应对考试。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从考试的压力中走出来,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自我教育,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育的境界。

2.2 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可采用闭卷、开卷、口试、小论文、课程设计、文献综述等。闭卷笔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各种公式、方程式的演算过程以及需要图解、列表表达的知识和技能, 一些基础课程, 如微积分、化学、物理学、概率论等课程宜于采取这种方法。笔试对全班学生采用同样的考题, 能够准确地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巩固程度、运用程度、理解记忆程度和书面表达能力, 便于教师较准确地评价和比较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理解程度和对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 有利于考察学生对课内外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 可以克服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不良倾向;有利于提高考试的质量和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口试不受文字限制, 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正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 经济管理类的课程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专题, 在课堂上交流, 由老师给其打分。小论文、课程设计、文献综述等可以考核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 老师可以布置学生去了解学科研究前沿知识, 鼓励学生写一些科学前沿的综述性论文。此外, 有些实践性 (操作性) 较强的科目, 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进行多样化、多方面考核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吉林农业大学的黄浦淳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该校果树专业学生中大力推行生产技能考试方法, 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目前操作考试在高等农业院校实行的规模远远不足, 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掌握生产实际技能。综上所述, 各种考试方式各有特点, 其长处和短处能够互补。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 改革成绩记载方法

当前的成绩记载以百分制居多,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过于追求精确化, 且形式过于单一, 很难适应大学阶段培养人才知识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要求。因此, 不妨在成绩的评定上分为百分制、五级分制、二级制和无级制多种评分标准, 必修课和学位课可采取百分制, 大多选修课可以采取五分制, 而一些拓展知识的辅修课, 如艺术学概论、摄影教程等课程则完全可以采取二级制 (只要记载通过还是不通过) 。有些课程只需通过写读书报告等形式在成绩栏目中注上“已修”字样就够了, 这是无级制。只把考试和考查的部分课程列为获准毕业的“资格课”。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分数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从而有时间、有精力、有信心去学习更多的素质教育课程或从事双学位、双专业、主辅修等课程的学习, 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合理个性的发展。这时的素质教育才能变为可操作, 并为学生所接受。

3 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必将引起一系列的考试制度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应以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新形势下的考试制度, 逐步改变旧的考试理念, 合理地利用考试机制, 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 培养综合素质一流的农科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伍利民.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考试制度[J].南方护理学报, 2001, 8 (2) :47-49.

[2]黄亚月, 叶晖有.改革考试方法强化素质教育[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21 (1) :150-152.

[3]刘敏.建立高校素质教育考试模式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 2001, 6 (4) :52-54.

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瓶颈突破 篇7

一、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差距和瓶颈

目前, 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 甚至到了瓶颈阶段, 下面将具体分析几个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项目的立项与学科建设方向有悖

高校的建设及其持续发展与学科建设密切相关, 高校想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研能力, 达到为社会服务的目的, 学科建设就成为了关键的一部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众多高校的学科建设方向与其所进行的科研项目内容有所出入, 立项也与学科建设方向大相径庭, 有的甚至完全相悖, 科研工作并没有达到为学科建设服务的理想效果。

(二) 科研人员的总体素质有待加强

虽然进行科研工作的人员大多都是来自于高等院校的高素质人才, 但由于多数高校将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刊物的级别和获得经费的多少作为衡量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在极大调动高校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股不正之风, 研究人员将关注的重点渐渐转移到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逐渐淡薄, 科研能力随之下降, 整体水平下滑, 总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三) 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有所偏差

随着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农业科研工作也越来越热门, 大多数高校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奖励上, 使得科研项目的日常管理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项目的经费管理问题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忽视成本的核算, 缺乏对科研项目资金筹措、流通利用、耗费补偿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与监督, 造成了科研人才流失、经费获取困难以及经费耗损量大的严重后果。[2]

(四) 科研立项工作准备仓促, 科研内容未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一些科研人员由于受到功利化因素的影响, 忽视了科研立项的准备工作, 在立项前没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不能够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优势产业、主导产业、潜力产业等深入分析研究, 导致所立项的项目内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不一致, 农民的发展需求以及农业、农村所需的发展条件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与保障。立项工作准备不够充分, 项目申报书等其他证书质量不高, 这些都是造成项目申报成功率极低的重要原因。

二、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科研管理的水平是决定科研工作质量高低的重要乃至决定性因素, 所以一直以来管理工作都是任重而道远的, 当中存在的有些问题更是亟待解决, 下面将针对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 科研要坚持产学研结合, 坚持与区域发展相结合

农业科技的创新、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都有赖于高等农业院校, 因此, 高等农业院校在为“三农”问题服务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研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 使科研成果能够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改变, 加快新农村的建设。

(二) 完善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 实行差别奖励

建立并完善科研工作的考核机制, 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的质量、数量以及效益进行综合考量, 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对重点项目和优秀项目进行奖励, 对不同方面的不同项目实行差别奖励。

(三) 加强对科研团队的监督与管理

在高校的科研团队中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团队科研项目的前期立项准备、中期研究实验以及资金流动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与管理, 提高科研团队的工作效率, 增强科研团队的整体实力。

三、结语

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与农业科研工作的顺利展开密不可分, 因此, 我们要时刻关注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突破所遇到的瓶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 越来越多的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被应用到“三农”领域, 使我国这个传统农业大国的现代农业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农民收入越来越高, 城乡差距逐渐变小, 新农村的建设事业也被推向了顶峰。为了能够让高校更好地进行农业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 以便研究农业科学, 为社会提供服务, 我国众多高等农业院校的科学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与此同时也暴露了科严管理工作中的许多弊端, 使得工作任务到了一个瓶颈期。文章对现今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科研管理,瓶颈,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仁蓉.简论高校科研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与机制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03) :102-105.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探讨 篇8

1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现状

目前,国内很多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方面都走出了适合学校自身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中国农业大学与金正大集团的全方位合作,通过不断努力,实现战略升级,校企携手成了业界的合作榜样; 华中农业大学一向重视发挥本校的科研优势,提出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办学模式,将产学研结合进行最大的发挥[2]; 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公司产学研密切结合,解决和突破了温氏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发展瓶颈,使其成为国内黄羽肉鸡养殖的第一品牌,同时为高校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地,取得了双赢的效果[3]。但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农业高等院校的产学研成果转化率只有40% 左右,与发达国家的90% 以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率低、经济发展贡献率低的问题亟待解决[4]。

从科研项目立项来看,高校很多科研项目基本上来自于国家立项,与企业在科研成果需求的把握上有一定偏差,往往会形成“产品滞销”的局面,很多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不够重视,只是停留在论文、报告和专利等文字形式上。即使有些科研成果不管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先进性,但由于科研人员自身对成果转化重视不够,学校对科研转化没有形成良好的考核引导机制,形成了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局面。

2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结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高等农业院校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 1 技术供给问题

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一般都实行“一刀切”的评价标准,对于科研成果转化人员的评价标准更多体现在获得经费的数额、论文的水平和数量、个人的学术地位和所获得的政府奖励等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效应一般很少考虑,导致部分科技人员只看重论文、专著和成果所获得的奖励,对于申报政府计划项目的热衷超过对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缺乏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并不关心科研成果是否能够服务社会经济,认为这是与学校发展、教师的职业晋升无关的事,造成高校科研与生产脱节。企业老板们常常满怀热情到高校寻求高科技项目,但在一长串成果目录面前,却难以找出一个满足自己要求的项目。这已经是一个很长时期以来困扰我国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老问题[5]。

2. 2 技术需求问题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作为产学研结合需求的主体和核心,应该具有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在与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应不断提升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争取二次创新、快速发展。但目前部分企业缺乏科技意识,对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不足,对于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这一点没有充分的认识,在合作项目上往往倾向于短平快项目,既要求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本低,又要求科技成果的技术含量高。对于那些周期较长、难度较大的项目,却因为怕承担风险而不选择投资。农业产品开发的科技投入一旦减少,会导致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下降,质量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3 利益分配问题

产学研结合的目的是使各方能够在利益上各取所需,合理分配,但在实际运行中,利益分配机制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各方在利益分配上出现矛盾,给合作带来了很大的障碍。矛盾主要表现在: 首先是合作各方对投入技术的价值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合作初期由于谈判的地位不同容易达成一致的协议,但随着合作的进行,利益越来越近,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就影响了各方对合作收益的预估,这样一来,各方都在担心自身的利益问题,往往在投资比例的确定和利润分配的问题上难以协调; 其次是各方在科技成果的归属和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上存在较大的争议; 最后是奖励政策的不明确,导致高校教师在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上受到很大的影响,因为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所参与和合作项目不管是从业绩考核还是职称晋升上,得到的回报都不高,这给顺利开展产学研合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 4 农业科技成果特殊性制约

农业生产不仅有不稳定的风险,还在很大程度上受非科技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受自然条件制约,有区域性适应的特点,影响了成果的覆盖率和转化率; 农业生产单位以千家万户的农户形式为主,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推广过程长,导致农业科研项目的争取、成果转化、推广存在很大的难度。也有一些农业科研立项的短期行为导致科技成果成熟率不够,实用性不强,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瑕疵,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另外,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后主要是大宗农产品的生产,而缺乏技术独有性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相比,市场竞争力很小。

2. 5 研发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科研实力较弱

高等农业院校尽管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但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在基础条件上相对薄弱,设备欠缺,科研资金投入较少,对具有高水平的学科人才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高等农业院校一般在科研项目的竞争上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我国52 所高等农业院校在科研经费的年投入量占全国高校科研经费年投入量的5%,占全国综合性高校的17%。虽然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经费投入相比之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对于要满足学校科研事业的较快发展、创新科技产业的需求来说仍然还有一定的差距。制约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最大问题是科研资金的投入不足,而地方政府对农业高校在财政上和资金上的支持和管理都有待加强。此外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中试阶段是极为关键的一环,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进展的顺利。由于技术不够成熟,产品的市场前景不太明朗,意味着中试具有很大的投资风险。企业在盈利前景不明朗的前提下,会谨慎投资,所以资金来源和中试基地已成了目前中试最大的困难。

3 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对策和措施

3.1强化产学研合作意识,提高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

政府应真正意识到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及巨大作用,把高等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集中财力、物力解决高校的现实问题。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也要积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对教学科研的积极促进作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科技产业放在与教学、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同等重要的地位,努力营造一个政府主导、部门支持、企业主动、高校积极的良好环境。

针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出现的技术需求和技术供给不能有效对接的问题,加快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农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实现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的无缝对接,由此来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完善教师职称聘定机制,把科研成果转化纳入职称评定考核体系中。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有效整合高等农业院校已有的科研资源,把高校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创新的有效平台。联合企业合作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研究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大对产业化前景较好的项目开展中试环节后续研发的支持,提高农业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 2 建立与完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

为了产学研合作能够顺利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利益分配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按照产学研合作各方对合作体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利益的分配。合作各方在初期就应协调好各方所能获取的利益比例,合作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际情况再来调整各方的利益分配比例,以参与所付出的贡献为基础,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利益分配和保障机制。还应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在校企合作的初期就明晰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同时完善高等农业院校人事与科技管理机制,允许高校科研人员停薪留职,携带科技成果进入企业,参与企业工作; 允许高校科研人员将学校技术成果作为投资股本入股,按规定比例占有股权并分红,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

3. 3 建立健全高等农业院校资金支持体系

加大政府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金融部门支持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保证高校产学研合作急用资金的及时到位。通过税收减免、抵扣等政策引导,鼓励大企业、社会各界出资设立各类基金,资助高校产学研合作。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业务,设计合理激励政策和推出通道,鼓励、引导风险投资投到高等农业院校及其合作企业,出台风险投资补偿管理办法,设立风险基金或专项贷款。

高等农业院校可以向国家提出申请,设立产学研合作投资基金,按照市场化、社会化方式筹集资金,投资扶持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实施的重大自主创新和产业化项目。健全发展面向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企业的多种资金来源、多种担保形式、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

政府及有关部门分别或联合成立专项资助基金,扶持和支持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项目。设立政府奖励基金,对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取得较大社会经济效益的进行奖励,对合作项目有重大贡献的人员也给予奖励。对市场前景较好的高新产品和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小试成熟的技术,政府可以适当投资,进行中试和产业化研究,使之可以达到规模化、产业化,再向企业转移。由于高等农业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投入上处于明显弱势,政府专项资金在使用范围和支持重点上对高等农业院校可以有所倾斜,特别建议在专项资金的框架内,实施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试补贴制度,吸引企业资金进入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

4 结论

高等农业学校 篇9

美国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舒尔茨曾指出:从20世纪初期到50年代,促进美国农业生产产出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在美国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中,物质形式的资本投入只占20%,其余80%的因素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也就是人力资本的投入①②。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就广东省而言,2004年的统计数是,5 060.4万农业人口,乡镇劳动力2 944.6万:①农村劳动力中,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9%,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0.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84.9%。②农村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结构是,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1%,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2%,高中文化程度占8.5%,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90.2%;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8%,中专文化程度者占6.4%,高中文化程度占12.9%,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78.9%。

我国不单是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是数量少,职称、学历层次低见表1。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才的最优选择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内涵是全面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实现“二十字要求”,关键之一在于必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是农科,而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主要还是农科的,这种供需对口的对应关系,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所決定的,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主要基地、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应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来源:2005年农业部全国农业系统国有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情况。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历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一种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业余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函授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全日制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较少,且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于或不肯走进农村、走向农民,农民朋友也已不太可能再脱产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业余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本文主要是指高等农业函授教育)可以将大学的讲台直接搬到基层、搬进农村,使农民朋友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可能,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多而更重要的是直接面向农民,

三、发展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向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开“直通车”,直接培养爱农、务农的农民大学生

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低门槛”和“低收费”。目前单一统一的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相对农民而言太高了,要对成人高等农业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政策倾斜,制定有利于“三农”中的劳动模范、生产和业务骨干考生的相应政策,允许农业高校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录取,宽进严出,大量招收具有高中文化和一定生产经验的农村优秀青年,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农村优秀青年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打通农村有志青年通向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通道,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同时,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对这些业余学习的农民大学生实行低收费培养方式,使他们能够读得起书。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甚至还很贫困。没有经费资助,多数农民仍然无法接受成人高等教育。

(二)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必须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成人高等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应根据区域农业发展需要,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专业来培养农民大学生。比如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入WTO后的农业竞争,农业呈现新的发展趋势:由单一的种植业变成了农、林、牧、副、渔等多业并举,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大农业格局,并向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推进;农村产业结构正由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农、工、贸一体化;多数农村企业其生产规模仍不够大,且均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市场农业,其生产经营项目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培养大田作物栽培专门人才的农学专业,已不能适应农村基层的需要,成人高等农业教育应设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培养“种、养、加工相结合,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大农业“通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④。

成人高等教育不仅要从人才的需求出发,其培养目标和规格也应与普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有区别,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要把农民大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按“能力中心”教学模型组织教学: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扎实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

(三)成人高等农业教育要以人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

接受成人高等农业教育的农民大学生,由于其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能力也有差别,且是业余求学,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突出,因此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包括学习年限的弹性和专业课程选择的弹性。即在学习时间上不做硬性的学习年限规定,只要求学生修完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时数或学分数即可毕业;在课程选修上也不做过度强求,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设置大量课程,由学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其本人工作实际修读课程,把接受成人教育的农民培养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头羊”。

注释

1陈宇辉,张维新,孙文学.对农业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4-17.

2李兴稼,沈文华.加入WTO与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方向[J].高等农业教育,2002,(7)18-21.

3梁雪妮.发展农村职成教育消除农民增收“软肋”[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50-151.

高等农业学校 篇10

1 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为实验考核提供基础

随着化学课学时的减少, 教学内容的增多, 教与学的矛盾十分严重。基础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 很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虽然化学课程已经建立了网络课堂, 但目前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网络课程大都注重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开发利用有待加强。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测试系统, 建立模拟实验网络课堂, 充分调动声、像、动画和视频演示的优势[1]。开设模拟实验项目, 通过网络实现优势特色资源的共享, 扩大课堂容量, 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化学实验课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节约实验经费, 注重绿色环保, 减少实验学时, 减轻教师劳动强度, 鼓励学生在网上复习, 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实验平台, 实现新的实验教学理念, 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化学实验考核中。

2 改革实验内容, 编写化学实验测试题库

过去的实验内容中, 简单“照方抓药”的验证性实验偏多, 而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内容太少, 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很少, 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根据高等农业院校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 修改实验内容和实验测试内容, 在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不变的基础上, 减少性质实验和验证性实验的开展, 增加设计型实验、农业应用型实验。实验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并使之灵活运用。因此, 实验课的技能测试内容也围绕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设计一些启迪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主、客观性试题, 如一些实验异常现象或误差的讨论、某些不宜进行的操作及原因、实验的关键点等, 题量适中, 覆盖面要广。在考核中, 增加创新性实验技能的测试题目, 注重农业应用实验技能的考核, 满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需要, 有利于实现因材施教[2]。题型有判断、选择、填空等, 以达到实验技能测试内容综合化, 基础实验、农业应用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相结合。

3 改革实验考核模式, 建立网上化学实验在线测试系统

为提高学生实验操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实验学时减少、教师教学负担重、实验经费不足、实验环保等问题, 需建立农科化学实验技能测试系统。实行实验室测试与网络测试相结合, 实验技能测试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3]。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复习实验技能测试题目。在实验网络技能复习内容和形式上将文字、图画、照片等相结合, 为学生课外练习、复习、测试提供方便。提供学生复习实验技能测试的平台,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完成创新实验并加强培养实验技能。多年来, 化学实验测试存在实验考核方式单一化、考核内容教材化、考核题型共性化等弊端。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比比皆是, 反映不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学生经过实验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并引导学生向高素质、能力型、创造型的方向发展, 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育目标, 需建立网上化学实验在线测试系统。网络实验技能测试模式如图1所示。

3.1 实验课平时成绩

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 必须编写预习报告。做好课前预习, 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问题, 这对提高实验效果十分必要。作为一项制度, 凡没有预习报告的学生, 不允许参加实验。预习能够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预习充分的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 针对性强, 思路清晰, 克服了实验的盲目性,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过程中要求做实验记录报告, 学生在实验中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 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发现数据和现象异常时, 要求学生分析原因, 及时改正[4]。实验结束要总结、编写实验报告, 要求书写工整、文理通顺、图表规范、结论科学, 教师对每次实验报告进行评分, 计入期末考试总评成绩。

3.2 实验技能实际操作考试

实验操作考核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质量、检验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5]。实验操作考核的步骤为准备实验题目、学生抽签、操作, 最后由教师当场给出成绩。

3.3 化学实验网上测试

化学实验网上测试系统, 可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卷, 对不同测试者组题, 题目均不相同, 并可及时评分, 评分结果存入用户档案, 备查备用。学生凭用户名和密码进入,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测试内容, 测试成绩自动记录到总成绩中。

4 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科学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 将实验考核成绩分成平时成绩、实验技能操作测试和化学实验网上测试3个组成部分, 立足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测评, 使考核成绩更加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 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型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更注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 起到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实现了实验室与网络课的结合、基础与应用创新的结合、化学课与专业课的结合;达到了实验技能测试内容综合化:基础实验、农业应用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相结合;实验技能测试手段立体化, 即实验室、网络、纸版相结合。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引导、加强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6,7]。

综上所述, 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特别是在当今普通高校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的情况下, 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潘懋元文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杨德广,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吴疆, 郭超.现代教育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

[4]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5]徐继存, 赵昌木.现代教学论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肯尼斯莫尔 (美) .课堂教学技巧[M].刘静,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降雨入渗下一篇:小微企业网贷证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