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2024-09-02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1

关键词:语言本体论,对外汉语教学,多重文化角色

1.

伴随着所谓的“语言转向”, 20世纪以来诸多人文学科的探讨中, 语言本体论 (本体论的语言观) 构成了一种基础性的研究视野。笔者以为, 这样一种重要的理论观点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有着鲜明生动的展示, 而广大对外汉语教师也有必要在语言本体论的视野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语言本体论是相对于语言工具论而言的。语言工具论的观点是: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于是相对而言的语言本体论就认为:语言不是传达意义的工具, 语言就是意义本身。美国学者杰姆逊这样总结:“在过去的语言学中, 或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有一个观念, 以为我们能够掌握自己的语言。语言是工具, 人则是语言的中心, 但现代语言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结构主义宣布, 说话的主体并非控制着语言, 语言是一个独立的体系, ‘我’只是语言体系的一部分, 是语言说我, 而不是我说语言。”[1]结构主义者的“是语言说我, 而不是我说语言”显然是一个偏激的表达, 它真正想说的依然是“语言不是传达意义的工具, 语言就是意义本身”, 例如说, “我”并非在用语言这个工具来表达“我”的想法或者表达“我自己”, 在更深的意义上, “我”说什么和怎么说本身就是“我自己”了, 除此之外再没有一个独立的“我自己”。这里需要追问的是, 作为意义本身的语言又是怎样的呢?对此有不同回答, 结构主义者认为其本质上是语言内部的“结构”, 而维特根斯坦则认为, “语言的意义就是语言的使用”[2]。换句话说, 在维特根斯坦那里, 作为意义本身的语言指的是实际使用中的语言, 而不是字典辞书中的语言。维氏观点看似平常, 但这样的看法能把我们带向对语言、对意义的更真切的认知。实际使用的语言绝不仅仅是字、词、句本身, 实际使用的语言总是表现为一种人类独有的活动, 并且人类独有的这种语言活动总是和他的其他各种活动交织在一起, 维氏称之为“语言游戏”:“我还将把语言和活动———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称作‘语言游戏’”。显然, 这个“语言游戏”指向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于是维氏又说, “想象一种语言就叫做想象一种生活形式。”[2]

2.

维氏的“生活形式”, 换成我们对外汉语教师更熟悉的表达, 就是“文化”一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在课堂上谈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等, 很少抽象地去谈论某种精神, 几乎都是很具体地去谈论中国人如何去说、如何去做, 谈的都是具体实际的“文化生活”。每一个汉语教师都知道, 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 常常会由较狭义的语言教学变成了文化教学。对此我们习以为常, 但维氏理论告诉我们, 狭义的语言教学变成语言—文化教学是一种必然。因为, 语言的意义在于语言的使用, 而使用总是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 也即在文化生活中的使用。要想学会语言, 只有参与到“语言游戏”———文化生活中去。

例如讲到“礼尚往来”、“有来无往非礼也”、“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等成语、典故时, 它们的意义绝对不是教材的注释或者词典的解释就可以完成了的, 甚至可以这样说, 一个外国留学生对我们中国“礼仪之邦”的文明传统能认识多广多深, 他对以上成语典故的理解就能达到多广多深;再例如讲到“不惑之年”一词时, 它的丰沛的含义也远远超出中国人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不同称呼的简单定义, 因为, 这个“不惑之年”的背后是孔子人生六境的表达———“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再进一步, 我们甚至由此可以讲到中国传统的士君子的人生修养。换句话说, “不惑之年”这个语言表达背后, 站立的是孔子及其后来士大夫们特定的生活形式。套用维氏表达就可以说:想象“不惑之年”这种语言表达, 就是想象传统中国人某种特定的生活形式, 如要充分地理解这个表达, 就要充分地理解这种生活形式。由此我们也可以体悟:在工具论意义上类似“语言负载着文化”这样一种常见的说法, 其实并不确切, 在更深的意义上, 也就是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看, 应该说语言就是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结晶,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 两者本来就是一体的。

也许有人觉得以上说法有点绝对, 那么我们退一步至少可以说, 不是全部但大量特定的汉语言字、词、句意义的展开, 其实就是汉语言文化本身, 就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国人的生活形式本身。同样的, 有着不同母语的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 他们的语言、思想也展示了他们的文化本身、他们的生活本身。因此, 对外汉语教师在语言的教学中常常要进行一些不同文化的沟通。一般而言, 当学生不能真正了解某些汉语词汇、语句的意义及其中所传达出的确切文化内涵时, 他们并不是对其存而不论, 而是不由自主地去比附、猜测, 直至严重地歪曲汉语言背后的中国文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们, 既要深入浅出地宣讲中国文化, 某些情况下, 更需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沟通中外文化。笔者在教授初级读写课程时, 讲到中国有晚辈向长辈磕头的礼节, 一位加拿大的学生很困惑地问:在他们国家, “磕头”就是“卑躬屈膝”的意思, 是贬义的, 所以他们有“Don’t kowtow to me”的熟语, 难道中国的“磕头”还有褒义吗?对这个简单的问题, 我们若仅以语言教师的身份, 仅从教授语言知识的角度来回答, 讲清“磕头”在中国除了有“尊卑”的所指外, 还表达尊敬、祈求、虔诚之义就可以了。但是, 这样的解释虽然让学生明白了字面的含义, 却仍避免不了他的进一步猜想———明明是向人下跪了, 还将其尊奉为“礼”!中国人到底还讲不讲尊严?为了消除此种误解, 教师此时的角色应当发生转换, 他必须以一个不同文化的沟通者身份进一步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国关于“礼”的表现形式上, 例如, 教师可以请课堂上各个国家的同学都谈一谈自己国家表示虔诚、敬意的形体符号———基督徒怎样表达对上帝的虔诚?泰国男性和女性是如何表达对君王的尊敬的?不同国家的人是如何表达对深孚众望的人的敬意的?最终向同学们揭示出这样的事实:不同文化中不同的语言表达, 不同的符号形式, 完全可以指示一个同样的意义、同样的情感诉求, 着眼于内容而不是着眼于不同的习俗形式, 各国人民有着事实上的心灵相通乃至相同。

我们还要强调的是, 这种文化沟通工作, 在某些场合下, 直接就是维护民族尊严的工作, 在这样的场合, 教师也就变成了民族尊严的捍卫者。例如在一次题为“我眼中的中国人”的讨论课上, 有一个学生很生气地说, 自己非常受不了中国人对其私生活的盘问。很多中国人总是问他:你结婚了吗?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更让他受不了的是, 中国人还总是问他每个月挣多少钱。于是他轻蔑地质疑:为什么中国人不懂得尊重他人?这个学生话音刚落, 周围的同学都纷纷表示有同感。此时此地, 此情此景, 作为中国人一员的对外汉语教师必须给出合理的解释, 以便为中国人、中国文化赢得尊严。于是笔者就直接而平静地告诉他:你认为中国人不懂得尊重他人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作为留学生, 你以及在座的各位同学可能早已知晓汉语的“面子”一词, “面子”就是尊严, 中国人“好面子”就是中国人在寻求自尊, “给别人面子”就是在维护别人的尊严。事实上何止是中国人讲“面子”, 世界上哪一国哪一民族的人们不讲“面子”?可以说, 任何文化中的人们都懂得自我尊重与尊重他人, 但是, 怎样才叫做“尊重”?各国人的理解却不尽相同。中国人认为打听你的收入和工作情况并不是在侵犯你的隐私 (传统上中华民族是一个偏重于强调集体利益的民族, “阴私”才是中国人所理解的最主要的“隐私”, 中国人决不会轻易地去冒犯他人的“阴私”。) , 中国人也不会简单地把你的个人收入等同于你的个人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造就的一个狭隘观念) , 因此不会由此去评判你“面子” (尊严) 的大小。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呢?他想接近你, 他想以此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关心、善意、热情、友好, 就像你的家乡同胞们以某种其他方式来向别人表达自己的热情、友好、善意、关心一样。

3.

从普通的汉语教师到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从不同文化的沟通者再到民族尊严的捍卫者, 这些不同的角色是融会在同一个对外汉语教师身上的———需要他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 灵活机变地展现自己的不同面貌。相信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 广大的汉语教师早已从感性上经历着这些, 但显然, 语言本体论在更深的意义上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必然如此———既然语言就是文化, 语言就是生活本身, 那么, 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多重意义上的文化角色担当就是必然的, 而不是可有可无“灵活机变”地偶然为之。而当我们从理性上自觉地认识到此点后, 也就更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去准备扮演多重文化角色, 将对外汉语教学这个小职业中的大内涵充分地体现出来, 让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基础知识的同时, 迅速融入中国的文化氛围中, 达成二者的相互推动, 变死教汉语为活教汉语。

或许也有人提出疑问:难道工具论的语言观真是错误的吗?狭义的语言教学就应当被否定吗?我们的回答是:当然不。语言工具论不是错误, 而是它对语言的认识不够原初;狭义的语言教学更不能简单否定, 它是文化教学本身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维特根斯坦“语言的意义就是语言的使用”其实是想说:原初的语言 (可以想象先民的语言或幼儿学语) 从而也是更具本真意味的语言就是人类活动本身。例如在一个特定的场合, 我连连对人说:“对不起, 对不起……”工具论的语言观会说我用这样一串音符表达了我心中对别人的歉意, 而维氏会说, 我如此忙不迭地发出这样一串音符不是要表达我的歉意, 而是———它们就是我的歉意。这里语言本体论和语言工具论的区别在哪?不是对与错的区别, 而是对语言的本真性认识程度的差别。大体上可以说, 工具论的语言观把语言看作是符号, 指意系统, 不同的字、词、句以音响或形符的形式指向不同的意义。这当然不能说错, 但这种观点实质上把语言看成了字典, 而字典显然是在语言实践发生后的人为编撰, 字典显然已不是语言的最初的、本真的形式了。通俗一点表达, 语言本体论在一定的意义上反对的就是语言字典论。维氏语言观有此意义,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也是此种语言观的代表———他的名作《如何以言行事》就细致地分析了语言的“活动性”。事实上,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 把语言看作独特的人类活动, 把语言的意义看作这种独特活动中的具体使用, 即本文所谓的语言本体论, 渐渐成为人文学术中最有影响的语言观, 例如比维特根斯坦和奥斯汀更早的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就明确地说:“语言并不是一种军械库, 装了已制好的军械;不是一部字典, 搜集了一大堆抽象品;也不是坟园中抹油防腐的死尸。”[3]

诸思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了语言本体论的意义, 但本文的任务并非要论述它们。本文想说的只是, 作为偏重于教学实践的对外汉语教师, 我们有很好的资源去理解语言本体论这个重要的理论视角, 为了更有效地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也有必要在语言本体论的理论指导下去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我们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 工具论的语言观也不是错误, 它只是在一种真实的语言实践之后的编撰字典的意义上去看待语言。但也恰恰在这种意义上, 我们要说, 字典是必要的, 是有用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语言工具论指导下的狭义的语言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理由很简单, 外国留学生毕竟是外国留学生, 他们不可能像中国人一样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掌握汉语, 他们是来中国的学校学习的, 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学习的, 因此, 狭义的、单纯的乃至机械的语言学习就是必要的, 某些极端情况下, 背字典式的学习都是必要的, 就像我们自己学习外语一样。

参考文献

[1][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32.

[2][英]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陈嘉映,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4, 8, 13, 33.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2

刚入学的孩子具有非常明显的学前幼儿的特点,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大约能保持十分钟左右。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最喜欢的活动。但是他们一入小学就要从自由散漫转为学习。小学以多门学科知识和各种能力培养为主的学习,并且最先要学的是非常抽象的汉语拼音,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更是枯燥单调乏味。

到底怎样去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并且在拼音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快乐地度过幼小衔接的这一个多月呢?这是我教学过程当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学习第一节拼音课,我就以书中的情境图为材料引导学生编故事: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小动物门都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大家多开心啊!瞧,鸭子阿姨带着两只小鸭子闻声赶来了(出示ā),鸭阿姨边游边说,这里的空气真清新,小鸭没听清,忙问:“啊,你说什么?”(出示á),鸭阿姨再说了一遍,小鸭们点头说:“啊,听清了,这里的空气真好,我们喜欢在这里游泳。”(出示ǎ)小姑娘发现了鸭子们,停止了唱歌叫起来:“啊,前面游来了三只鸭子。”(出示à)在这个编故事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四声的读法。再让学生认识a头上的四顶帽子,集中练读四声。学生在听听讲讲的过程中掌握了a及其四声的读法,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又养成了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

学拼音的第一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教学时应该避免枯燥的练习,而要充分借助插图的情景调动孩子的兴趣。我利用当前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故事的情景来学习拼音以吸引学生。比如学习ang时,让孩子拼出羊与狼的音节。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的发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当然这样以来有很多学生都会了,可是还有一部分人不会,我就进行个别辅导。

为了使学生更快的掌握拼音,我自己还大胆作了尝试。每天力争每节课都拿出三五分钟进行听力练习。同时也进行小组学习,让孩子互帮互助。

我们学拼音非常重要可以看拼音报纸、拼音故事书……分发这些书刊给孩子看,让他们切身体会,从而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明白必须学好拼音,为今后学习更多的字,打好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么一来,孩子们学拼音的兴趣更浓了,更爱学了,我感觉效果很好。所以我还要这样教下去,我感觉这样教效率高,所以我还会大胆的尝试下去,希望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反思与建议 篇3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目的语

“汉语热”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多达500多个,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笔者

通过对留学生的辅导和授课,总结了一些对外汉语课堂的思考与

认识。

一、要尽量使用目的语,避免课堂上过多的媒介语

在第二语言学习的初级阶段,媒介语的大量使用无可厚非,但对于程度为中高级的课堂中,目的语需要承担支持整节课表达的责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常用词汇和表达后,教师就可以重复使用常用的目的语进行教学,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也可以通过常用语进行转述。因为对外汉语课堂不仅是传递教学信息、开展教学活动的媒介,更是为学生提供汉语对话语境。

在教学中潜性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与听说能力。这其中也有我自己的体会。在去年对德留学生辅导时,因为他的汉语水平与其他留学生相比较低,为了沟通便利,我们经常使用英语交流,一段时间后,虽然我们完成一些任务的效率高于其他人,并且沟通的内容比较深入,但他的汉语口语却没有提高,于是在其他同学的监督下,我们禁止使用英语交流,否则将要受到惩罚。虽然比较困难,但是至今我们在通过E-mail和msn联系时,他的汉语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二、課堂设计应该既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又需要根据具体章节做出调整,发挥创造性

比如,一般的教学模式可能是“预习—提问预习情况—课文学

习—课外延伸—总结练习”。这一套学习模式虽不是尽善尽美,但值得肯定的是拥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新知识是有帮助的。在这个方面有的教师经常“出奇招、没套路”。在每个学期伊始都会热情地提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但往往都无疾而终。几个学期过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终于被完全打破,变成了自学,这一结果是消极的。另外,教师应该严肃地对待教学活动,对于与课堂与学生发展无关的引申与拓展要把握好度,避免打乱课堂计划。最后一点是根据具体情况发挥创造性,旨在引起学生兴趣,倾向于听说交际的实践,使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角色扮演、课堂小短剧等。

三、教学过程包括“听说读写”,尤其要加强听说方面的练习,提高交际能力

吕叔湘先生说:“学习语言不仅是学一套知识,而是一种技能。”而这里的技能主要是交际,不仅体现了语言学习的本质,更是为了引起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真正兴趣,打开学生的国际视野,以语言为媒介进入更广阔的领域。注重听说只是打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降低学习汉语的难度在有些地区提倡拼音教学,降低了学生对汉字的学习难度。在每章学习中都需要设计与之相对的环节,进行综合完善的学习。

四、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

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来源,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主动。要找出一篇文章中突出的重点与难点,预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同时要在重点讲解后征寻学生的疑点作为补充。如果教师一味地询问学生有无问题,学生会以沉默应答或个别人提出不具有代表性的难点,影响课堂质量,大班授课应该形成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模式。

五、对于课堂提问和学生口语的练习出现的错误应运用偏误分析的方法

一方面,要分清偏误和失误,如果是偏误就应该及时纠正学生,并解释原因,由于口语交际是边想边说,一些失误只需要点到即可,避免句句纠错,浪费时间,鼓励学生多说多练。另一方面,要防止偏误僵化而及时纠正。教师在提问时,也许是限于时间问题,对学生的表达中没有产生信息传达和理解阻碍性的偏误一般都不予纠正,这也是不应该的。根据中介语理论并非所有的偏误都会自行消失,反而有可能产生僵化现象。学生也希望偏误得到指正而提高外语水平。

有些句子语法含义都正确,但语境使用不对,也会造成交际障碍。例如,前段时间笔者辅导的韩国留学生请我到她宿舍吃她做的拌饭,在吃完后,她热情地问我;“撑死了吗?”这一笑话也从侧面反映出对学生语境产生的偏误同样不能忽视。

本文只就对外汉语课堂的授课实践作了一些思考和探讨,更加具体的问题也亟待深入挖掘,找到可行的解决方法。笔者通过自身经历也感受到教学的不易,对外汉语课堂的完善和发展需要不断的反思与改进,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再通过实践来检验与完善,真正为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汉语教学,1990(3).

[2]陆俭明.汉语教员应有的意识[J].世界汉语教学,2005(1).

[3]程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2版.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5]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6]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篇4

一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上一些多媒体课, 以减弱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新鲜感”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 多媒体教学刚刚起步, 多媒体软、硬件建设还跟不上。以曲水县中学为例, 全校只有1个多媒体教室, 再加上很多教师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 平时教学中多媒体利用率极低, 只有在公开课时才偶尔使用, 所以学生对多媒体课堂感到非常好奇。他们在听多媒体课时往往容易沉醉于课件中优美的画面、特殊的过渡效果和呈现方式, 冲淡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考, 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因此很多老师不愿意上多媒体课,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课件制作力求简朴, 重点突出

学生平时很少上多媒体课, 本来就很好奇、兴奋, 为了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课件设计中更应少用“音效”“动作”设计。当然, 必要的动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 但太多的动画只能使学生过多地产生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遐想, 而忽略了与课堂相关问题的深度思考。

使用多媒体课件后, 课堂教学的容量会大大增加, 概念的呈现、过程的演示、例题的讲解将会变得得心应手。但千万别忘记对于重要知识点、关键的词语要用特殊的字体、特别的颜色或制作特效加以强化。不过, “强调”与“闪烁”应该少而精, 如果对呈现的内容都辅以特效, 那么重点的内容就会在特效中淹没。

课件内容不易太多, 应该适当留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 特别是应该有一些开放性的思考空间。课件内容太多, 甚至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直接制作在课件上, 甚至连提出的问题及答案都已事先在课件上设计好了, 上课时想方设法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 表面看来一节课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 但这种形式的实质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师只充当了“动画配音员”和“解说员”的角色, 削弱了教师的授课艺术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还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 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

三对学生记录课堂笔记的指导

在多媒体课上, 多数同学一节课下来只字未记。一方面学生由于很好奇, 忙于欣赏多媒体画面去了, 加之与课件制作上屏幕切换太快有关, 往往是想记又记不下来。这要求授课教师对重要的内容、反复强调的知识点, 不要一闪而过, 要留一点时间给学生做笔记, 同时应该提醒学生多留意记录。

四多媒体课内容的选择

目前, 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没有条件经常上多媒体课, 所以教师对多媒体课内容也需要做个选择。需要精读文本的课文就不适合上多媒体课, 那些学生不了解或者了解甚少的, 又需要给学生一些直观展示的课文, 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直观展示, 比如高一下册《苏州园林》一文, 就可以借助多媒体, 给学生展示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视频, 同时再给学生讲解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 学生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虽然大量的图画、视频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审题能力, 但这些图片、视频的展示, 学生对《苏州园林》会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经常性地大量使用图片, 便极有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将对文字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上来, 而忽略了文字本身的美及文章布局构思的精妙之处。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5

1、本地方言味很重,在指导学生翘舌的时候,就费了很大周折。许多本地的学生很容易就把这组翘舌音和j、q、x或者是z、c、s混淆。尽管老师一再强调这是翘舌音,要把舌头翘起来,可还是有不少学生要么不知道怎么翘舌头,要么舌头翘不到位。

2、学生对声母zh、ch、sh、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难分得清。在读起来的时候,他们把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读的音往往是一样的。这也是老师很头疼的地方。

3、在书写的时候,有部分学生把s写反了的。

4、在和韵母拼读这一块上面更是难点。学生首先要把声母的音发对,然后再和韵母相拼,但往往他们张开口读的时候,发出来的音却不准确。经过检查,发现有的是对翘舌音的不过关,有的是对拼读方法的不掌握。所以加强拼读的训练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6

关键词:汉语典籍;典籍翻译;生态翻译学;文化软实力;文化走出去

习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1]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世界越来越希望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也迎来了最好的历史机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汉语典籍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汉语文化典籍外译就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对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翻译生态可以表述为“翻译主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2]翻译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文化语言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可以统称为社会生态环境。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译本的接受与传播不仅与译者的翻译水平和翻译技巧有关,与特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也密切相连。因此,有必要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汉语典籍外译社会生态环境进行探究与反思,以期更好地推动当下语境中的汉语典籍走出国门。

一、建国后汉语典籍外译发展历程及社会生态环境分析

翻译在文化交流和发展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桥梁,然而不同历史阶段译作的出版和传播态势却截然不同。汉语典籍外译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期。1590年,西班牙传教士胡安·科沃将《明心宝鉴》译成西班牙文,这是译介到西方的第一本汉语典籍。自此,“以来华传教士为翻译主体,开启了中国文化西传的第一次高潮,此阶段中国典籍西译的数量之大在今天看起来也是很惊人的。据考狄书目统计,16-18世纪这200年间,西方出版了关于中国研究的各类图书多达上千种。” [3] 与之对比,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等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束缚,尽管在19世纪末期陈季同、辜鸿铭等国内译者也翻译了诸如《聊斋志异》、《论语》、《中庸》等汉语典籍,国内成规模的典籍外译却比西方出现的晚得多。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典籍外译发展才有了新气象,而真正的外译高潮则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典籍翻译汉译英状况日益兴盛,几成潮流,译本之多、质量之高、翻译形式之多样化都达到空前高度。”[4]

根据《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统计,1949-1979这30年间中国共用44种外文翻译出版了总计9356 种中文图书,其中排名前两位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类3045 种、中国政治、法律和文献类2709种,两类图书占同期整个中译外图书的近62%。[5] 伴随着中国对外翻译出版业的繁荣,国内汉语典籍外译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51年创办的英文版期刊《中国文学》杂志是当时向海外译介中国文学的最主要渠道。虽然该杂志以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为主,但也以选译的方式刊载了《诗经》、《本草纲目》、《西游记》等汉语典籍译文。更为可喜的是,以外文出版社和新世界出版社等为代表的出版商陆续出版了《离骚》、《水浒传》、《红楼梦》等全译本典籍外译作品,这是中国官方首次有意识、有规模地向国外推介汉语典籍。当然,与其他类型作品外译相比,改革开放前汉语典籍外译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汉语典籍类译作占同期整个中译外图书的比例也非常低,远远不足1%。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当时作为赞助人的官方意识形态有关。根据勒菲弗尔操控理论,作为意识形态代言人的赞助人会利用他们的话语权直接干涉翻译的过程。1979年以前,中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在翻译出版中拥有绝对话语权,扮演着重要的赞助人角色。新中国成了初期,“古为今用”是处理古代文化遗产的基本方针,毛主席也不止一次提到要注重继承和借鉴古代文化遗产,因此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官方比较重视在对外宣传中传播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不过,从上世纪50年代末一直到文革结束,国内在对待古代文化遗产问题上出现了明显变化,同时“整个翻译过程常常是在政治权力机构的直接领导和控制下进行的,表现为一种高度规范化、组织化的整齐划一的政治行为;从翻译作品的内容来看,对作品的选择严格按当时的政治需要”。[6] 在那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汉语典籍不能体现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因而根本不可能被官方列入对外推介重点书目之中,甚至还出现了长时间停滞不前的情形。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对外交流愈发频繁,汉语典籍外译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高峰期。根据《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统计,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翻译出版的图书总计9763 种,从总量上看与改革开放前30 年大体相当,不过图书的种类、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政治法律类与之前大体持平为2079种,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类译著却大幅下降,仅为48 种,历史地理类、科教文体类、中国文学类和哲学宗教类译著则显著增加,分别为2426 种、1347种、993 种和181 种,[5] 占同期整个中译外图书50%以上。历史地理类、中国文学类、哲学类作品中不乏汉语典籍,因此,汉语典籍外译作品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种类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约占同期中译外图书总量的3%左右。

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熊猫丛书”和《大中华文库》。“熊猫丛书”是将《中国文学》杂志上译载过、但还未单独发行的译作结集出版,后来又增加了新译的作品。丛书主要用英、法两种文字,也出版了少量德文、日文译作。从1981年到2000年,“熊猫丛书”共翻译出版了195部作品,其中不乏《诗经全译本》、《汉魏六朝诗文选》、《唐代传奇选》、《明清诗文选》、《三部古典小说选》等汉语典籍译作,另外还出版了陶渊明、王维、蒲松龄、刘鹗等作家的作品译文专集。令人遗憾的是,这套丛书“并未获得预期的效果。除个别译本获得英美读者的欢迎外,大部分译本并未在他们中间产生任何反響”。[7]《大中华文库》工程是有史以来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汉语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项目。一期工程于1995年正式立项,计划从我国先秦至近代经典著作中选出100种,涵盖文化、历史、哲学、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先由专家将古文译成白话文,再从白话文译成英文。二期于2007年正式启动,增加了日、法、德、俄、西、阿、韩7个语种对照版本。截至2013年,《大中华文库》已出版汉英对照版100余种,多语种对照版50余种。《大中华文库》出版工作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2006年,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耶鲁大学赠送的图书中就有《大中华文库》中的《论语》、《礼记》;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曾两次写信对《大中华文库》学术顾问和工作人员进行慰勉问候。不过,同“熊猫丛书”一样,《大中华文库》丛书对外传播效果也不够理想,“除个别几个选题被国外相关出版机构看中购买走版权外,其余绝大多数已经出版的选题都局限在国内的发行圈内,似尚未真正‘传出去’。”[7]

nlc202309031354

“十二五”以来,汉语典籍外译更是进入了发展“快车道”。2011-2012 年,原新闻出版总署陆续出台《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汉语典籍走出去,加强汉语典籍对外翻译与出版。与此同时,“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等工程项目都为汉语典籍对外传播提供了资金支持。如仅在2011年,“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两个工程共与29个国家、124家出版机构签订了240个资助协议,资助金额超过1500万元。[8] 这其中汉语典籍占据了较大份额。“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更是将中华文化典籍作为走出去的重点类别,积极通过市场运作向国际市场推介汉语典籍译作。正因如此,每年出版的汉语典籍数量逐年上升,在国内各大图书博览会和重大国际书展中也常见汉语典籍译作的身影。更为可喜的是,汉语典籍译作产品形态日益丰富,已经从单一的纸质图书拓展到音像电子、数字等多种形态,并通过各种渠道走进海外市场,在国外读者中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汉语典籍外译繁荣景象主要与中国国内的经济情况和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自从实现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75%的速度飞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三,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使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习中国文化,汉语典籍译作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外友人的关注,这无疑为汉语典籍走向世界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还极大推动了“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2002年,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座谈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把中国建设成为立足亚太、面向全球的国际文化中心。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再次明确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文化走出去放在战略高度加以强调。为了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建立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还提出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总体战略。《决定》再次强调“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主流媒体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完善译制、推介、咨询等方面扶持机制,开拓国际文化市场。”[9]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弘扬中华文化,不仅自己要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外民众相互了解和理解,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环境”。[10] 可以说,正是由于当下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国家的政策支持,汉语典籍外译才有了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二、汉语典籍对外传播困境反思

建国后我国为推动汉语典籍走向世界投入了较大人力、物力、财力,国内汉语典籍外译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然而,从域外传播效果来看,总体而言“收效甚微,实际效果并不理想”[7],更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客观地讲,“我国正处在翻译生态环境最好的时期之一,经济环境宏阔,社会政治环境稳定、语言文化环境多元共融”[11],不过,与此同时,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不平衡,这也是汉语典籍译本在西方接受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如果想有效解决汉语典籍译本在国外落地难问题,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反思翻译生态中各种因子与翻译环境中诸多要素之间的不和谐现象至关重要。

首先要思考的是译本选择问题。理论上讲,译者翻译自己喜欢的作品更容易保证译本的质量。典籍翻译大家汪榕培教授谈论他之所以从道家著作开始典籍英译时曾说:“主要是我的兴趣使然。尤其是《老子》和《庄子》的内容深邃,文采斐然,与我自己的思想理念最契合。”[12] 不过,有学者曾做过调查,国外读者除了对《老子》、《论语》等少数汉语典籍感兴趣之外,往往更关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自然给大多数汉语典籍译作在国外的落地带来了不小难度。以往,汉语典籍译作在西方影响不尽人意,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选题策划能力不强。正如廖华英所言:“目前,中国文化在对外传播中往往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共性。众所周知,文化共性,是引起国外兴趣点的重要因素。只有点燃西方人的兴趣点,才能吸引他们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化。”[13] 汉语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根据2008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至少有2392种典籍流传至今。关于汉语典籍翻译的选材,清华大学罗选民教授提出过如下原则:1. 普遍性原则,即具有普遍意义的典籍;2. 契合点原则,即要发现外国人爱好哪些作品;3. 现实性原则,即优先选取能为现实服务的典籍;4. 覆盖面原则,即兼顾文学和其他方面的选材。[14] 对此笔者表示赞同。由于短时间内不可能彻底改变中国文学处于世界文学边缘的状况,更不可能完全改变西方读者的接受心态,至于说当今西方普通读者对汉语典籍的接受水平,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只是“相当于我们国家严复、林纾那个年代的阅读西方作品的中国读者水平”[7],因此,在汉语典籍走出去过程中,官方在策划选题时必须与学术界及相关部门统一谋划,充分考虑国外读者的接受习惯、阅读特点和理解能力,考慮他们的期待视野和接受能力,尤其要注重挖掘与其他民族文化具有共性的内容,通过共性的东西带动他们的阅读兴趣,进而逐步提高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典型民族性内容的接纳性,这样才能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倘若译本选择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典籍外译很容易变成“出口转内销”,成为学习外语或者搞翻译研究的参考书,那样的典籍外译无异于闭门造车。

nlc202309031354

其次要思考的是如何译问题。英国学者格雷厄姆曾提出汉籍外译只能交由目的语译者,而不能由中国学者完成:“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来翻译。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非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有例外。”[15] 至今,国内学者中表示认同的也大有人在。然而,“西方译家纵有母语之长,但对原文的理解却不透彻,相应的译文表达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差强人意,加之缺少对语言表征性和翻译本质的辩证认知,致使文学不可或缺的形式大多丧失,如此翻译处理后的国之经典自然黯然失色。”[16] 其实,中国学者素有将本国文学作品翻译到国外的传统,勒菲弗尔等国外学者就曾注意到这种现象:“过去中国学者曾不屈不饶地把本国文学作品译成英语,有些还译成其他国家语言。世界上较少有人自豪地将作品译入其他语言,中国人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17] 笔者认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典籍外译主力军只能是中国译者,同时对于中国译者来说最主要的是要摆脱过分强调以作者和原文本为中心的现象。当下,在翻译汉语典籍时,大多数国内学者“都推崇异化的翻译策略,认为只有充分异化才能保持汉语的文化特色和异域风味,进而光大中国文化,使之灿烂于世界多元文化格局”。[18] 以《大中华文库》翻译为例。大多数国内译者过于强调忠实原文,严格按照原文的思路来翻译,结果导致译文中出现了很多国外读者不熟悉的内容和形式。由于这些内容和形式不符合国外读者的接受心理,很难满足他们的阅读口味,译本自然就不会在国外流行了。与之相反,国外译者在翻译汉语典籍时往往会根据读者需要,将某些内容和情节省略不译。这些译本看似不忠实,却颇受读者欢迎。典籍翻译过程中我们当然不提倡庞德式改写,但译者也要充分考虑目的语对他国文化的接纳力,考虑目的语文化和原语文化之间的冲突,并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规避冲突,促成和谐共融。否则译文的接受也就没有了基础,甚至还会产生文化误读和文化冲突。上海外国语大学史志康教授为了让《论语》译作顺利走出国门,采用了“借帆出海”的译法,即给孔孟文化制定一个“西方思想参照表”,这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其实,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中心”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后再“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决定对译文的‘选择’”。[19]倘若不考虑翻译实践所处的国内外翻译生态环境,意图将本国文化强加给国外读者,典籍走出去过程中非但不能培养出高端品牌,即便是最根本的译本落地问题恐怕都无法解决。正如高方所言:“文化交流其实就是恋爱,是两情相悦的事,既然是两情相悦,你就不能死乞白赖地投怀送抱,这不体面。无论是接受还是追求,你既然参与了这个游戏,你就必须遵守‘非诚勿扰’这个基本原则。”[20]

最后要思考的是如何出版问题。当前,我国出版业发展迅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图书引进输出比例已经缩小到1:1.6。不过,绝大多数国内出版社对于汉语典籍走出去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汉语典籍外译海外市场份额小,利润低,国内出版社往往对出版汉语典籍译作热情不高。2011年,学者陈梅、文军对亚马逊(Amazon)图书网上中国典籍英译本销售情况进行过调查。数据显示,当年度亚马逊图书网销售的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书籍有1200本,其中典籍英译176 本,国内出版社出版52本,仅占30%,且比较集中于几家出版社。此外,与国外出版社相比,国内大多数出版社在出版各环节的专业化、国际化程度也远远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国内出版社在承担汉语典籍对外传播工作时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出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积极主动了解国外读者的兴趣点和阅读习惯,熟悉国外图书出版发行规律,并把准确信息提供给决策部门,甚至译者。为提高汉语典籍译作落地效果,还可以积极寻求与国外知名出版机构进行合作,拓宽合作范围,深化合作内涵。除此之外,不妨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借助国外媒体平台,打造较为完善的宣传和传播网络,培养潜在的读者群。令人欣慰的是,国内某些出版社和决策结构已经开始重视上述问题。如为提高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参展效果,中国外文局所属外文出版社成立了专门项目组,精心策划参展图书,并采用国际流行的开本及装帧、设计风格,使得“熊猫丛书”以赞新面貌出现在国外读者面前。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也主动邀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外方出版机构参与译作的出版、发行,如剑桥大学出版社、圣智学习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等。对国外图书馆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合作出版效果比较好。

三、结语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更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基础上努力实现新要求,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尽管典籍外译仍然存在“传而不通”、“通而不受”的问题,典籍文化走出去也困难重重,但只有实现典籍外译生态系统平衡,保持一个健康的典籍翻译生态环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外一定会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中国也会成为世界性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99-100.

[2]方梦之.论翻译生态环境[J].上海翻译,2011(1):1.

[3]张西平.中国古代典籍外译研究的跨文化视角[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5(2):106.

[4]刘杰辉,赵红军.汉语典籍英译的翻译生态场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4(1):32.

[5]李子木.《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发展报告(1949-2009)》发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2-14.

[6]马士奎.中国当代文学翻译研究(1966-1976)[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19.

[7]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1):2,9.

[8]何克勇等.中国文化走出去-对比研究[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43.

[9]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2011-10-26.

[10] 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 2014-01-01.

[11]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70.

[12] 朱安博.“译可译,非常译”— 汪榕培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2):4.

[13] 廖华英等.基于文化共性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2):145.

[14] 罗选民、杨文地.文化自觉与典籍英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65.

[15] A. C. Graham. Poems of the Late T’ang[M].London: Penguin Classics, 1965:37.

[16] 赵彦春.《三字经》英译诘难与译理发凡[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2):20.

[17]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as the Creation of Images[G]. Susan Bassnett(ed), Translating Literature. Suffolk: St Edmundsbury Press Ltd, 1997: 70.

[18] 徐珺.21世紀全球化语境中的汉文化经典外译策略探索[J].外语教学,2009(3):92.

[19] 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1):33.

[20] 高方,毕飞宇.文学译介、文化交流与中国文化“走出去”[J].中国翻译,2012(3):53.

作者简介:张祝祥(1964-),男,辽宁锦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7

一、韩国教材中重点文化内容

韩国高中汉语只是作为一门选修课, 不作为高考内容, 但是却有很多学生到大学后选择汉语专业或是选择到中国留学。这就强化了汉语课堂的趣味性, 而相对淡化了语言本体的教学。而中国文化内容的教学和体验对增加这种趣味性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在中国本土的汉语教学主张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中来, 但在韩国高中特殊环境下, 有必要加重文化教学的比重,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刘珣先生将文化内容分为四类: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人类创造的, 体现一定生活方式的种种物质文明, 如生产工具, 各种产品, 器具以及园林, 建筑, 服饰, 烹饪等技术体系, 属整个文化体系的物质基础, 是表层文化。行为文化也称习俗文化, 是人们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标准, 包括礼俗, 民俗, 风俗以及生活方式, 人际关系等。制度文化是由精神文化所决定的社会规范体系, 如社会制度, 国家制度, 兵制以及教育, 婚姻, 家庭制度等。 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属中层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 审美兴趣, 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 以及哲学, 科学文学艺术具体学科的知识系统, 属文化精神内核, 是深层文化。

韩国汉语教材《汉语Ⅰ》中文化教学除了课文中渗透的一些隐性的文化内容 (如打招呼, 询问年龄, 中国交通方式) 外, 在每个单元练习的结束时都会涉及一个专题的文化知识:如京剧, 中国国情, 剪纸等等。我们把这些文化内容进行一下文化分类。

我们看到, 在韩国编写的教材中文化的倾向性侧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文化内容以及有具体表现形式和载体的文化内容, 而一些深层的精神文化, 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伦理观念, 宗教哲学等涉及的内容较少。

二、韩国教师的文化教学模式

(一) 传递- 接受式教学模式

本文主要针对书后出现的重点文化专题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韩国的老师在处理每一课后面的书后练习时, 最后一部分就是文化的内容。这些文化内容配上图片和韩语的文字说明。韩国老师的讲课方式是让学生来读文字的内容, 然后老师结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再和同学分享一些内容。 这种传递- 接受式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们普遍采用的。文化内容并不作为期中或期末考试的内容, 所以从应试角度考虑只需要学生了解即可, 所以老师是不会花费大量时间来准备文化教学的内容的。老师传递经验, 学生被动地学习, 课堂效果非常沉闷, 也得不到学生的配合。

(二) 韩国高中合作式文化教学模式

如今韩国的中小学汉语原语民教师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了。由于这些老师都经过汉办的精心选拔和传统文化的培训, 所以都非常重视文化活动的安排和组织。但是韩国的老师和汉语外教进行合作式文化教学时也存在以下问题。

1. 中国教师是材料提供者, 充当韩国老师的活字典, 无法发挥主动性。

由于中国老师掌握扎实的中国文化知识, 但学生水平有限, 而且平时已经习惯了韩国老师的翻译法授课, 所以根本无法用汉语直接讲授中国文化, 所以这时确实需要两位老师的配合。但是中国老师只是提供文化的文字和多媒体资料, 而韩国老师用韩语解释。在韩国老师不明白的时候再向中国老师请教。这样一种模式, 没有发挥中国老师的优势。而且单纯的文化知识的讲解, 没有将文化和语言的教学相结合。

2. 组织文化活动课时, 只追求课堂气氛和效果, 没有达到“玩中学”的目的。

活动的组织会活跃课堂氛围, 但是组织纪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中国老师精心准备, 韩国老师也很配合, 但是学生们只是获得了感性上的愉悦, 并没有获得实际的知识和能力。这需要老师们设定文化活动教学目标并对文化教学成效进行检验评定。

三、韩国高中文化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体验式教学

(一)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地位, 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学生主动地学习。

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内部, 还包课堂外部。“体验式”教学包括户外教育、服务学习、合作学习、 主动学习和环境学习。户外教育, 服务学习, 环境学习主要用于课堂外, 合作学习和主动学习主要用于课堂上。在韩国高中, 我们可以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体验式”教学, 并不排除知识的传授, 要设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明确需要学习的文化词汇和需要实现的技能目标 (剪纸, 唱歌) , 最后还要进行检测和评价, 计入学生的平时表现。要在文化体验中渗透语言的教授, 而不能将语言和文化相抽离。

(二) 体验式教学在韩国高中文化课中的应用

鉴于韩国中国老师合作文化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高中生好动、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 可以尝试在韩国高中实行合作的“体验式”文化教学模式, 实现两位老师的优势互补, 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提高能力素质。现举例说明“体验式”文化教学如何应用。

1. 太极拳文化点——课内课外结合式

首先要明确文化教学的目标, 包括语言目标 (如太极拳等) , 知识目标 (太极拳的历史, 流派, 作用) , 技能目标 (学打太极拳) 。

老师准备多媒体视听资料, 首先播放二十四式太极拳的视频, 让学生感知并产生兴趣。接着韩国老师用韩语讲解太极拳的历史、内涵、流派、动作姿势等。然后中国的老师示范, 要求学生起立跟着学做, 韩国老师组织课堂。在实施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问题:如空间不够, 纪律混乱, 太极拳招式多不易学习等难题。所以, 这时候可以将课堂移到户外, 或是组织课外活动小组。这样, 学生既可以避免在沉闷的课堂上昏昏欲睡, 又可以让特别感兴趣的同学通过课外活动小组得到更多的提升。活动结束后, 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测评, 记入平时的课堂表现。另外, 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掌握, 可以组织学生在学校活动中进行表演, 或者进行“太极拳比赛”活动, 变知识为技能, 活学活用, 真正体现了体验式教学。

与此类似, 学习中国的书法, 剪纸时, 同样采用上述教学流程, 确定语言学习目标, 然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们亲手写书法, 自己动手剪纸, 之后再设定一些评比活动, 学生的学习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中国旅游文化点——小组合作发表式

中国的旅游文化向来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同学自由选择中国的一个区域, 然后给学生一定的准备时间, 学生可以把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自己到中国旅游时照的图片等做成幻灯片, 由他们自己确定这部分的语言词汇重点, 然后向同学们来讲授。 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们的主动性, 也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激发他们来中国旅游和学习的激情。

3. 中国高中生文化——电影+ 情景剧教学式

在韩国高中教材中, 有一单元是向韩国的学生们介绍中国高中生的生活的。对于这一个非常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题材, 学生们很感兴趣。可讲授的内容很多, 如中国学生周一的升旗仪式, 每天的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中国的高考制度等。老师可以边展示图片边讲解, 然后教学生们亲自做眼保健操。还可以利用每节课的零散时间播放周杰伦主演的电影 《不能说的秘密》。由于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可以指导学生们担当电影中的角色拍出短剧。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们的创造性, 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同时又使他们的汉语能力得到飞速的提高, 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高中生的生活。

关于“体验式”文化教学的运用不一而足, 无法一一列举, 在此仅提供一种适合韩国高中文化课的教学模式, 有待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三) 韩国高中开展文化“体验式”教学应对策略

“体验式”教学的设想都是好的, 但是实施起来却任重道远。有些韩国高中可以开展组织各种各样的跟汉语有关的活动, 而有的学校却开展困难, 举步维艰。为了为“体验式” 教学开辟更广泛的道路, 需要政府、教育厅、学校、教师的各方面的配合, 真正认识到“体验式”文化教学在汉语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1. 韩国政府和教育厅方面

制定利于汉语发展的教育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加强韩国老师和汉语老师的培训。

2. 学校方面

学校建立专门汉语教室, 用中国地图, 中国元素等布置课堂, 学校要设立汉语专项资金等, 购买文化课所需的材料, 如毛笔, 彩纸, 中国结等;成立课外文化活动小组, 组织夏令营, 冬令营等活动;与中国的高中等建立合作校联系, 在寒暑假等组织修学旅行, 到各自学校参观和学习语言。

3. 教师方面

教师不断扩充中华文化知识, 转变观念,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汉语老师要加强和当地孔子学院的联系, 寻求各方面的帮助, 改善教学条件。

汉语教学环境的改善根本上取决于中韩两国深入的往来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两国友好交往, 汉语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要, 有了政府的支持, 教育厅资金的投入, 硬件设施配备齐全, 才利于老师有更好的施展空间。

四、结语

韩国高中应重视“文化教学”, 尝试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两位老师分工合作, 同时需要各方面努力使“体验式”文化教学推向深入, 对在韩汉语教学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韩两国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大批CPIK汉语原语民志愿者教师输送到韩国的中小学, 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试图对韩国高中教材中的重点文化内容进行梳理, 然后找到当下合作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用生动活泼地“体验式”教学来改善, 并探讨积极地应对策略来实现“体验式”文化教学的广泛大规模地开展。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刘珣,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媛, 谈体验式教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博雅汉语:初级·起步篇Ⅰ》文化教学为例[D], 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安熙贞, 韩国高中汉语课程中文化内容教学策略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汉语拼音教学反思 篇8

为了让留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掌握“有点儿+形容词”的意义, 在生活中正确地运用该语法点, 我把此语法点的教学分为三个环节, 即展示、讲解、操练。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有点儿所表示的程度, 记住“有点儿+形容词”所表达的否定意义, 并在交际的情境中能用“有点儿+形容词”表达自己的态度。

一、教学设计思路

查阅了相关文献我觉得在中级班此语言点讲解的要点有四个:一、“有点儿”所表示的程度意义 (介于“很”和“不”之间) ;二、“有点儿”后面加的词语是形容词;三、“有点儿+形容词”表示的是否定的意义;四、“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关于第一个要点, 我想先用客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很”, 什么是“不”, 所以我选择了很形象的办法, 选择三件不同大小的衣服, 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很大”, “不大”, “有点大”是什么意思, 另外利用数轴来准确地标注出, “有点”所指的范围。这两种方法能准确地表示出“有点”的意思, 因为第一种让学生了解到了“有点”是介于“很”和“不”之间的意思, 而第二个办法是让学生了解到“有点”是在“很”和“不”之间, 但是靠近“不”的这个程度。这个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有点儿”的意思, 在学生理解之后也可以用衣服的尺码来操练, 反复强化此词语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猜猜衣服的价格, 这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有点儿”意思掌握的情况。此过程用了三个例子, 主要是讲解、操练、检查三个功能。

关于第二个要点, 是在第一个环节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 让学生对语言点的结构有个明确的认识。

关于第三个要点, 这个学生可能不太好理解。汉语课本上关于“有点儿”的用法一般都这样讲:“‘有点儿’表示程度不高, 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这种解释对留学生来说是不好的, 如果留学生自己能领悟其中的意思, 恐怕也就不需要我们给他们上课了。多年实践告诉我们, “有点儿”对外国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 使用起来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问题在哪里呢?我个人体会, 关键在于受“有点儿”修饰的词语的褒贬义的影响。为了透彻地、正确地解释“有点+形容词”的用法, 我自己也查了很多文献, 试图找到“有点儿+形容词”种种用法的理论依据。

一般语法书都认为这是一个表示程度浅的副词, 在句中的作用是使句子的语气变得委婉, 多用于不如意的事。以下面两个句子为例:1、房间真脏, 周末打扫一下吧。2、房间有点儿脏, 周末打扫一下吧。这两个句子所表示的房间脏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是否打扫的问题上, 两个句子的语气也不一样:第一个句子用的是非常肯定的语气, 而第二个句子用的则是商量、征求的语气。这是因为我们中国人说话有一个特点, 就是当要表达自己对某人某事不满或批评等负面评价时, 常常会采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来表达。因此“有点儿”后面跟的形容词常常是一些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如:“吵”、“浪费”、“粗心”等等。

关于第四个要点, “有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对“一点儿”和“有点儿”作过精辟的论述。书中指出, “一点儿”是数量词, 表示数量少而不确定, 一般重叠后作状语, 如:无情的沙漠一点儿一点儿地蚕食着我们的土地。也可用在不、没的前面, 表示完全否定。如:/刚才老李讲的一点儿不错, 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有点儿”是副词, 表示程度不高、稍微。多用于不如意的事情。“有点儿”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都可以, 而“一点儿”一般只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对于中级班的留学生来说, 最主要的应该是从搭配的角度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有点儿+形容词”的用法, 所以此处我只想让学生从搭配词语的位置来区别这两个词。

在教学过程中只需要把老先生的解释用留学生听得懂的、最简明的中文表达出来即可。

二、教学过程重现

展示环节中, 我选择了实物展示的方式, 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我首先拿出一件很大的衣服, 问学生怎么样, 学生回答“太大”, 有的回答“比较大”。然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很大”这两个字, 接着我又指着自己本来穿的一件合身的衣服, 问学生大不大, 学生说“不大”。接着我拿出第三件衣服, 问学生怎么样, 学生回答说“不太大”。我说:“很好, 但是今天老师教大家一种新的说法:“有点儿大”。接着我在“很”和“不”中间标了一个箭头, 把“有点”写在靠近“不”的位置, 让学生理解“有点”所表示的程度。

讲解环节, 我利用刚刚创设的情景, 接着问了学生一个问题, “大家看看, 这件衣服的袖子怎么样?”学生回答:“有点长”。我接着在“有点大”的板书下面写了“有点长”。然后我又说:“大家猜猜老师的衣服多少钱?”有的学生说:“200”, 我说:“老师花了3000块”。他们说:“哇, 很贵。”我说:“那老师花了100块呢?”他们说:“不贵”, 我说:“那老师花了400块呢?”他们说:“有点儿贵”。接着, 我就对刚刚讲的东西进行总结。说:“大家看黑板上的大、长、贵, 是什么词呢?”学生说:“形容词”。我说:“很好, 大家看, 衣服大、长、贵, 好不好?”学生说:“不好”。然后我总结“有点儿+形容词, 一般是不好的, 自己不喜欢的。”

最后是操练环节, 这个环节又分为三部分, 即控制型操练, 半控制型操练, 自由说话。

在控制型操练环节, 我选择了衣服的尺码, 因为这是客观的数字, 容易控制学生的回答。我说:“我平时穿M号的衣服, 如果我买衣服时, 服务员给我一件XXL的衣服, 会怎么样?”学生回答“非常大”。我又问:“如果她给我L号的衣服呢?”学生回答“有点儿大”。接下来我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单独问每一个学生, 以检查其教学效果。

在半控制型操练环节, 我是这样做的:我分别拿了一块有点儿小、有点儿脏的毛巾, 和一个有点儿小、有点旧的本子, 问学生喜欢不喜欢, 为什么, 比如毛巾, 我这样问学生:“你们在旅馆, 只有一条这样的毛巾好不好?”学生说:“不好”, 我问:“为什么?”有的学生会回答:“有点儿小”, 有的学生会回答:“有点儿脏”。然后我又用同样的方式问了钱包, 水杯等, 想让学生在给定的事物上用“有点儿+形容词”造句。

在让每个学生用这个语法点说一个句子之后, 我带领他们进入“自由说话环节”。我拿出不同身高、不同身材、不同长相的男女的图片给学生看, 让学生对图片上的人物进行自由评价, 从而让每个学生用学过的语法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反思

在完成了课堂教学之后, 我也对我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在讲解环节, 我直接说出了形容词这个概念, 其实我应该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看出在“有点儿”后面所加词汇的词性, 这样能让学生对该语法点的印象更加深刻。二、在教学策略方面, 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还是略显单一, 没有采用“小组学习策略”、“竞争合作”等策略, 从而导致我的课堂形式不够丰富。

当然,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比如实物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很大”、“不大”、“有点大”的区别, 既吸引了学生, 又让学生理解了语法点的意思, 总体来说此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我在该语法点的讲解过程中尽最大可能避免了过多的抽象的术语, 尽可能地多用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有理性认识。同时, 我也一直在努力用最简明的语言向学生们阐述该语法点的规则。所以总体来说此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次, 我在讲解环节中板书清晰, 不但总结了结构, 还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语法点用法上的规则, 没有过多的讲解性的语言, 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下是否已经领悟到了语法的规则, 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次, 我在操练环节中选择了现实生活中可能用到的情景作为例子, 用数字让学生加深了对所讲语法点的理解, 让每个学生用刚学过的语法点造句也便于老师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纠正他们的偏误。这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四、总结

从学生反馈来看, 此次教学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中级班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有点儿”的用法, 学生已经掌握得很好了, 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可以扩充, 教学环节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教学策略还应该再丰富一点。

此次语法教学我的感悟是:语法本体知识很重要, 这关系到教学内容的选择, 情景的设置, 以及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语法规则背后的原因等等, 所以今后一定要加强语言本体知识的学习。另外, 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并记住语法点, 还需要掌握一些语言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留学生语法教学的任务。

摘要:与初级班对外汉语教学不同, 中级班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 语法教学是重中之重。为了让留学生更好的掌握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语法点, 下面我将以“有点儿+形容词”为例, 就这个具体的语法点谈一谈我的教学设计, 以及按照这个教学设计完成课堂教学后我的反思。

关键词:“有点儿”,形容词,语法,教学设计,反思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 1999.

[2]王有芬.从思维入手, 结合语境教/把字结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5 (3) .

[3]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石毓智.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 (增订版) [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5]张林林.说有点儿[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8 (3) .

论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塑造 篇9

1996年世界教育大会第80号建议《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的作用之教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国际汉语教师是教师中专业化程度尤其高的人群, 他们不仅要有汉语和外语的知识技能, 而且要有中外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素养;不仅要掌握二语习得与学习策略的知识, 以及科学有效的汉语教学法, 而且要能自主开发教育资源, 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等等。要成长为专业的国际汉语教师, 就必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将自己塑造成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汉语课程的建构者、研究者, 要对教学的理念价值、过程方法进行理性、积极的反思, 由此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一、汉语国际推广的新形势呼唤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

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发端于1950年7月, 历经岁月变迁,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据统计, 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4000万人, 截至2010年10月, 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 分布在96个国家 (地区) 。面对喜人形势, 广大汉语教师能否适应汉语事业大发展带来的变革, 是否有能力胜任新形势下的汉语国际传播活动, 是政府及教师本人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育进步为目的的反思性教学崛起于美英等国, 并取得蓬勃发展。1933年,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发表《我们怎样思想》一书, 对反思问题作了系统论述, 他界定了“反思”的概念:“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知识, 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 (1) 可见, 反思是一种自觉自愿、主动持续地进行探究的思维活动, 它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怀疑、去探索。

2007年11月, 国家汉办研制发行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 其中标准十“教师综合素质”中的第一条细则 (标准10.1) 即明确指出:教师应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 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 并据此改进教学。 (2) 可见, 教育反思对于汉语国际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教师应具备强烈的反思意识, 应对汉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究, 应自主地发现、设计和研究课题, 并将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由此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入、持续发展。

二、反思型教师的特征

(一) 典型的反思型人格特征。

杜威曾提出反思性个体所具有的三个特征:思想开放、有责任感和专心一致的执着性。我认为, 思想开放才能以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去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能够理性地分析、接纳别人的批评;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则能使人更投入地去寻求教育真理, 更认真地反思和应对教育问题;执着性表明了一种始终如一、坚持到底的态度。反思型汉语教师应当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 加强自我修养, 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起教师—研究者双重身份的观念, 培养自身的探索精神和质疑精神, 并能尝试用开放的心态、强烈的责任意识、专注执着的反思精神去审视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 用批判性的眼光评估自我和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承担起反思的重任。

(二) 深刻的反思意识, 敏锐的反思直觉。

通常情况下, 大多数教师处于经验型阶段, 其教学实践是自动化的、下意识的, 被称之为“缄默的知识”, 把这种知识激活, 并加以评论与验证, 使之成为“明确的知识”, 则往往能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指导教学, 能否将“缄默的知识”转化为“明确的知识”正是经验型教师与反思型教师的根本区别所在。反思性教师需要具备深刻的反思意识, 不仅能对课堂情境中涉及到的方式方法等技术性问题进行实践性反思, 而且能对深远的教育背景、教育的伦理道德价值等深层次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此外, 反思型教师还应具有敏锐的反思直觉, 能迅捷有效地捕捉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进行批判性分析, 在反思中提高反思技能, 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三) 熟练的反思技能, 积极的反思实践。

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反思型实践者。教师具有多重角色, 他是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教育资源的开发者、教育活动的关怀者、批判性思考者。这些身份的整合有赖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全面完善, 其中反思技能至关重要。Kenneth Zeichner和Daniel Liston认为, 反思型教育工作者的关键特征是:考察课堂中存在的矛盾, 形成问题框架, 并努力加以解决;意识到自己带到课堂中的前提假设与价值偏好, 并进行质疑;注意自己教学的制度与文化背景;参与课程发展与学校改革;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 (3) 总之, 反思型教师应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敏锐的洞察力、谦虚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 具有很强的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反思探究技能, 在反思性教育实践中解决问题, 并以此为途径, 提高反思技能和素质, 进而寻求专业上的突破。

三、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自我塑造策略

(一) 培养自觉、积极的反思意识。

由于海内外汉语教师师资极为紧缺, 因此, 大多数汉语教师承担着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量, 许多教师疲于应付教学, 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静心反思, 甚至有的教师完全没有反思的意愿和责任意识。

要让反思成为教师自身的自主选择和行为习惯, 就必须从思想观念入手, 培养自觉、积极的反思意识, 使其成长为研究型、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要培养勇于自我剖析、自我批判的精神。Kenneth Zeichner和Daniel Liston还指出:“反思是教师之为教师的根本, 它是一种全方位的遭遇问题并积极应对的方式, 它要求的不仅是逻辑和推理, 而且是一种被直觉、情绪和激情所裹挟的方式。” (4) 因此, 教师应将反思内化为自身的一种潜在需要, 应饱含热情地投入到汉语教学活动中, 并对活动进行下意识的反省和批评。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的反思意识是反思型汉语教师自我培养的方向之一。

(二) 积极开展行动研究。

英国学者艾略特把行动研究定义为:“通过对社会实践情境的研究去提高该情境中行动的质量……行动研究的总过程———回顾、诊断、计划、实施和效果监控———为实践者自我评估和专业发展建立一个必然的联系。” (5) 可见, 行动研究与社会情境的改善相关, 它追求理性与自由, 其主要特点是:在行动中研究, 研究中行动, 为改善行动而研究, 它是一个螺旋式加深的发展过程, 通过经验加反思的方式来进行研究, 其核心理念与反思性教学颇为切近。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倡导者、美国教育学家肖恩就曾明确提出“行动中反思”的概念, 认为:“反思能在行动中重塑我们的行动。” (6) 要塑造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 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自我鼓励、有效引导, 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究, 捕捉有研究价值的典型问题, 制定符合实际的研究方案, 通过自主反思、合作研讨等方式,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外国汉语学习者由于受固有语言、文化背景的迁移, 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与中国人有别, 学习汉语时常会遇到预设以外的疑难, 教师应明确这些问题正是反思的绝佳素材, 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应积极收集掌握这些材料, 并以此为据进行反思。例如, 针对不同国别学生的语音教学如何实施、汉字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近义词辨析如何明晰化、文化教学如何渗透入语言教学之中等, 教师可围绕这些汉语教学中的典型问题, 展开积极的行动研究, 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于汉语教师特有的实践特征, 在进行自我塑造时, 必须凸显应用性, 要将人才培养和使用挂钩, 使广大汉语教师在一线教学中反思、提升, 并将这种提升的成果反馈给教学。

(三) 采用叙事研究法, 做好反思记录。

20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们从对普遍性教育规律的研究, 转向对情境化教育意义的探询, 教育叙事研究应运而生, 它强调经验的意义与价值, 采用“深描”的手法, 借助于口述、访谈、日记、自传、书信等, 揭示教育的深刻意蕴, 具有明显的反思特征。赵金铭先生曾经指出:“在每一份教案之后, 做一个备忘或附记。记下该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也可算作对该教案实施后的自我反思和评估, 认真品题自己的教案。在此记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诸如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难点的展开及其突破, 学生的情绪动态, 学生的不解与疑问, 新教法实施效果, 教材中编排解释不当之处甚至误导的地方, 教学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及如何应变, 等等。” (7) 可见, 叙述性的教学反思在汉语教学中也十分可行, 汉语教师可以采用叙事研究法, 撰写教育反思日记、教学反思记录、学情日志等, 对教育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进行真实的记录, 对教育情境进行重建和回顾, 系统剖析和反思教育的成败得失, 在反思中谋求成长。

同时, 在个体性叙事研究的基础上, 教师的反思性活动也可以依托更加多元、生动的行动方式而逐渐走向群体化。欧洲教师教育联合会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Europe, 简称ATEE) 下属的第十九研究与发展中心曾于2000年2月以反思性教学为理论依据、以教师个人成长、教师教育学科发展为目标、以社会中真实存在的复杂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剧情脚本撰写、现场表演与讨论总结活动。 (8) 这种活泼的群体叙事活动提升了教育者的反思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反思习惯, 并借助群体力量使反思视角进入到更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这种表演性的集体叙事反思也能引入到汉语教师的培养中来, 汉语教师可在日常教学、师生交往活动中细心观察、认真记录, 记叙有价值的大事小情, 以此为据展开集体研讨、舞台剧创编演, 剧本或再现教学疑难情境, 或反映跨文化交际障碍, 或展示汉语教学的心得, 总之, 要将汉语教师的个人经验融汇成集体智慧, 努力发现内隐于日常教学活动背后的深意, 并在探询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四) 积极参与职业培训与教师沙龙活动, 进行对话研讨。

如前所述, 群体性教育反思意义深远。目前,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海内外的汉语教师提供了各种培训机会, 例如每年被选拔录用的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孔子学院教师行前都将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培训, 汉办聘请国内外专家教授汉语知识、汉语教学法、中国文化与国情、跨文化交际等课程。此外, 以孔子学院为依托的海外汉语教师培训工作也在发展之中, 据调查, 仅2010年6月以来, 就有德国莱比锡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日本工学院大学、法国普瓦提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孔子学院进行了专门的汉语教师培训, 而每一次培训都可被视为教师群体反思的契机, 都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

除了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之外, 汉语教师也可自由组织、参与一些沙龙, 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反思讨论。国际汉语教师沙龙应摆脱单一学校的限制, 邀请兄弟院校甚至海内外学者来共同参与研讨, 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开放、真诚、互信的研讨氛围。沙龙中, 可向广大教师介绍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新进展, 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的新形式、新方法, 介绍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汉语教师培训的新信息, 等等, 由行动引发思考, 用思考指引行动。

(五) 借助于反思网络平台, 加强与政府、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及教师之间的互动。

网络革命性地改变了学习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也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模式和习惯。要塑造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 必须立足于信息时代和网络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 更新教师的信息观、价值观, 更新教育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使自身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潮流。据调查, 现有的汉语国际推广网站, 如国家汉办官网 (http://www.hanban.edu.cn/) 、网络孔子学院 (http://www chinese.cn/) 、国际汉语教师协会网站 (http://www.icta org.cn/Index.html) 、全美中文教师学会网站 (http://cltaus.org/) 上都有教师交流平台, 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也组建了QQ群, 保证有迅捷、充分的信息交互渠道以作交流。

广大汉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 积极创建网络反思平台, 组织网络反思小组, 并以之为依托, 积极参与网络, 以及资源库、汉语教育反思论坛的建设, 发挥网络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 开展迅捷、有效的合作反思, 促进政府、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及广大教师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互动。同时, 要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导向, 加强多元文化交流, 平等分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经验和情感。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汉语教师应自觉培养自身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技能, 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通过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方式, 对教学经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努力发展自身的批判精神、反思、创造能力, 形成反思的行为习惯, 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 并以此为基础, 营造支持反思的群体氛围。我深信, 反思型教师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成长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Clifford Mayes.A transpersonal model for teacherreflectivity.Curriculum Studies, 2001, Vol.33, (4) :477-493.

[2]Eli Ottesen.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Reflec-tive Practice, 2007, Vol.8, (1) :31-46.

[3]Funmi A.Amobi.Turning the focus on ourselves: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ors’reflectivity on their ownteaching.Reflective Practice, 2005, Vol.6, (2) :311-318.

[4]Nicos Sifakis.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as a lingua franca:a transformative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7, Vol.17, (3) :356-373.

汉语拼音教学“五宜” 篇10

一、宜速

从“a、o、e”开始教起, 汉语拼音教学长达数周, 有的学校老师为此耗时半个学期, 全然不顾其工具性的作用。斯霞老师谈到汉语拼音教学时, 曾说:“作为一种工具, 学生初步掌握后, 主要通过反复实践达到熟练运用, 也就是在识汉字的过程中让拼音发挥‘拐棍’作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拼音, 又通过拼音认识汉字。”真正掌握与运用拼音是以后的事。在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 我们教师只要把握住拼音教学“单韵母和声母”这个重点, 读准字音, 其他拼音教学就容易多了。根据现行课程计划安排, 教学汉语拼音用一个月, 也就是四周时间, 学生基本上就能掌握汉语拼音了。省下的时间, 让学生们尽早结识汉字, 进入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语文世界。

二、宜趣

就形式而言, 汉语拼音字母是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化、趣味性的学习心理需求。全国众多教材版本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并在编写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部分时, 力求新颖有趣, 寓教于乐。其中, 苏教版教材独创的“情境图”和“语境歌”, 对于刚入学儿童成功跨越拼音学习的“障碍”, 作用特别显著。如, 第三课的“b、p、m、f”, 其情境图的意思是:节假日, 游人爬上山坡 (p) 看大佛 (f) , 一位小朋友要用手摸 (m) 大佛, 爸爸劝阻他:“你听, 广播 (b) 里正广播, 大佛是文物, 不能用手摸。”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 (p) , 爬上山坡看大佛 (f) , 大喇叭里正广播 (b) , 爱护大佛不要摸 (m) 。两者相得益彰,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作为教师,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和挖掘教材的优势, 另一方面应精心备课, 创造性地设计拼音学习的趣味情境, 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宜简

汉语拼音教学目标设定不能过高, 应删繁就简, 轻装上阵, 直奔中心。拼音重在“认得出, 读得准”。一年级学生年纪尚小, 身体末端的手指因小肌肉群发育并未完善, 所以, 会不会写, 写得好不好, 不必作过高要求。要求一年级学生短时间里就能准确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音节, 甚至熟练地听写音节, 显然是拔高了要求。还有一些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发音部位、发声方法等拼音知识, 更是让学生不胜其烦、一头雾水, 面对本能随口读出的字母, 张口结舌, 哑然失声。

四、宜巧

汉语拼音教学要想取得实效, 不能靠机械地读、刻板地练。老师们都知道, 《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字母表》, 按发音部位排列, 双唇音 (唇齿音) 有b、p、m、f, 舌尖中音有d、t、n、l, 舌根音有g、k、h, 舌面音有j、q、x, 舌尖后音 (翘舌音) 有zh、ch、sh、r, 舌尖前音 (平舌音) 有z、c、s。除了这些, 包括24个韵母的教学, 其实并不需要讲多少拼音知识给学生听, 先让学生说说含有相关字母 (韵母) 的词句 (语境图) , 帮助学生再现已有的生活经验, 以便在学生头脑中架起所学新知识 (抽象汉语拼音符号) 与具体事物 (生活经验) 之间的桥梁, 再像声乐老师教唱歌一样正确示范, 最后用儿歌 (语境歌) 加以升华总结。这样, 就能高效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五、宜实

上一篇:宇宙的结构下一篇:理性课堂中的感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