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2024-07-17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精选九篇)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1

司法会计鉴定是检察机关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尤其是对社会一些经济案件处理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对财务进行审查和鉴定。

1.1 司法会计鉴定的概念

司法会计鉴定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一些疑难案件, 在无法查明案情的情况下, 往往会在专业的会计鉴定人员中进行聘用, 他们会对疑难案件进行详细和科学的鉴定和判别, 尤其是一些相关的财务类的经济案件。

1.2 司法会计鉴定的特征

1.2.1 合法性。

这一特征主要是针对鉴定的主体, 他们要保持合法性要求。首先, 程序必需合法, 即该司法会计鉴定的程序, 必须遵循司法程序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此外, 主体必须合法, 即鉴定案件的司法会计必须确保与涉案人员没有任何关系, 只能通过司法机关等公正机关进行公开透明的聘用, 这样才能保证案件鉴定的真实性。

1.2.2特定性。

这一特征主要针对的是鉴定的客体。也就是说司法会计鉴定的内容有限, 只能鉴定专业之内的相关案件, 比如, 有关经济案件, 腐败犯罪, 集团或公司财务方面的相关犯罪案件。

1.2.3 专门性。

这一特征主要针对的是鉴定的方法。司法会计鉴定不像其他鉴定一样随意, 它代表着权威和公平正义, 不容有误。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选择科学有效的鉴定方法。

1.2.4 客观性。

这一特征主要针对的是鉴定的结论。鉴定的结果只有在非常客观的前提下, 才能为公正合理地处理各种犯罪活动提供保障。要想保证鉴定结果的客观性, 就要运用专业知识、技术设备、科学手段对相关证据进行专业角度的判别。

2 司法会计在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司法会计鉴定在侦破案件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鉴定技术也得到很大的进步。然而, 不能忽视的是, 司法会计在鉴定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严重阻碍了案件破解的进程, 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司法会计鉴定方面法制不健全

主要表现在立法滞后上, 在案件鉴定过程中, 有关案件的鉴定类别、涉及到的专业性问题、人员的指派和任用等方面没有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这样很容易造成鉴定的不专业、随意敷衍、无章可循的情况, 在一定程度上司法会计也很难顺利开展工作。

2.2 司法会计鉴定作用方面认识肤浅

由于国家关于司法会计鉴定的法制不完善, 导致了有些检察机关所谓的鉴定结果不具备真实、科学、权威性。有的甚至随意夸大或无视司法会计鉴定的作用。

2.3 鉴定的硬件和软件缺乏

检察机关对于司法会计鉴定部门的设置也是近几年刚刚起步。所以, 在硬件比如设备、技术, 软件面比如人才、理论等方面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专业理论有待创新、资格认定需要完善、技术设备亟待改进。基层检察院由于没有资金让专业人才继续学习, 因此专业知识止步不前更谈不上创新。

3 完善司法会计鉴定的措施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日益高科技, 这就要求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要更加专业化、制度化。针对上述问题, 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3.1 健全法制体系

检察机关司法会计鉴定中还存在办案人员自我认识不足, 缺乏客观公正性等一些不规范现象。所以, 要制定相关的法律章程, 这样可以有法可依,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 以防有些鉴定人员徇私枉法, 可以使鉴定结论更加具有科学性, 确保鉴定的质量。

3.2 加强宣传培训

司法会计鉴定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 所以欠缺系统的指导, 因此, 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寻找素材, 从而形成理论, 大力宣传案例, 提高对工作的认识。此外, 要有针对性地对办案人员进行鉴定方面的培训, 使其了解司法会计鉴定工作的内容和法律要求, 以提高他们的鉴定能力。

3.3 加大软硬件投入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2

一、认真审视律师法的修改

修改后的律师

法(以下简称“修改后的律师法”)与刑诉法有关规定相比,其修改主要表现在赋予或更充分地赋予律师四方面的权利:

(一)会见权。刑诉法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法工委《关于刑诉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过侦查机关批准;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应当在48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或者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5日内安排会见。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但是在实践工作中,该规定没有得到很好执行。而修改后的律师法则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这免去了侦查机关对律师会见罪犯的批准权和监听权。

(二)调查取证权。刑诉法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辩护律师经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许可,并且经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而修改后的律师法则规定: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这免去了经两院的“许可或同意”,避免了“不愿作证”。

(三)、阅卷权。刑诉法规定:辩护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此规定对律师的阅卷权有很大的限制,基本没有多大的实质意义。而修改后的律师法则规定: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四)法庭上言论豁免权。刑诉法并无关于律师在法庭上发表言论不受法律追究的规定,原律师法也仅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而修改后的律师法则规定: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言论除外。这就给予了律师法庭上发挥的广阔空间,控辩双方的激烈对抗必将大大增强。

二、修改后的律师法对检察机关提出的挑战

律师法的上述修改对于完善律师及其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护,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侦查活动的公开性、侦查和审查起诉活动中检察机关与犯罪嫌疑人及律师的对抗性、检察机关与律师双方对案件证据信息的知悉具有不对称性;律师可以通过行使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和阅卷权而获悉侦查机关获取的证据,对律师通过调查取得的证据,律师法却未规定应当向检察机关开示,从而使得检察机关与律师双方对案件证据信息的知悉具有不对称性。上述“三性”难免给检察工作增加以下四方面的难度:

(一)增加取证难度。律师通过有关权利的行使,不仅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的合法权利,而且有利于稳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强化拒供心理和证人特别是污点证人的避证、拒证心理,从而增加取证的难度。

(二)增加固定证据的难度。在案件侦查和审查起诉中,一些犯罪嫌疑人和证人由于不了解侦查机关在侦查活动中对哪些人采取了哪些措施,获取了哪些证据,因而不敢轻易翻供翻证(特指违背客观事实的翻供翻证,下同)。而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律师更充分的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和阅卷权,律师通过这些权利的行使,可以知悉案件的全部证据及证据的薄弱环节。少数素质不高的律师如果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稍加“点拨”,犯罪嫌疑人、证人就有可能翻供翻证。职务犯罪特别是贿赂犯罪往往主要靠言词证据定案,言词证据本身就具有不稳定性,犯罪嫌疑人、证人如果翻供翻证,必然增加固定证据的难度。

(三)增加拓展线索、扩大战果的难度。拓展线索是侦查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能使小案发展为大案,而且可能使单个案件发展为窝案、串案。而律师通过有关权利的行使,不仅有可能使犯罪嫌疑人拒供、少供,而且有可能泄露案件的某些信息,从而给侦查中拓展线索、扩大战果增加困难。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3

[关键词]依法治国;检察机关;财务管理;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党中央对司法改革方面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这是全方位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平公正的基础和前提。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确定的依法治国方略要求检察机关应注重自身检察监督职责,不断推进检察工作改革和优化,健全各类司法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塑造出人民检察院的司法公信力。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是检察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检察机关正常履行职责、顺利推进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保证。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检察机关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依赖于检察机关的经费配备及其物质保障方面的工作力度。注重检察机关司法会计管理工作,充分利于科学技术和先进制度,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后勤保障作用,是检察机关顺利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积极投入到依法治国的大战略中去的重要前提。为了保障检察机关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检察机关的财务部门应注重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应着眼于检察经费及其物质保障工作力度的持续加强,以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来保障检察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充分发挥,不对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法治进程。

一、关于国库集中支付的概述

国库集中支付主要是财政部门于中国人民银行设置统一银行账户,其间全部财政支出均采用该账户实行拨付。在这种财政支付体制下,预算资金不再是拨付于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应对各项预算购买物进行申请,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严格审核,再把资金转给收款人。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将资金直接由集中支付转付于收款人的国库资金管理机制,其原理是利用国库单一化账户体系及其对应规范支出拨付程序,可使得国库资金运转高效化、透明化,具备极高的安全性。

国库集中支付对财政资金层层拨付问题有着颠覆性改变。通常来说,预算单位需要购买产品或者是需要支付劳务款项时,均需要提出详细的申请。国库支付中心审核并通过之后,则开具支付令,且通过代理银行进行支付操作,把资金直接转入收款人账户中。资金拨付流程的不断规范,使得资金拨付环节缩减,这也有效提升了财政资金支付效率,资金运用全过程非常透明。

二、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会计管理面临的机遇

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会计管理工作面临着改革的机遇。

首先,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会计管理工作的推进更加规范化,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部门也将更充分的发挥检察机关财务部门会计职能,进而有效提升检察机关资金运用的效率和规范度。

其次,随着依法治国的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着眼于会计集中核算制的行政机关在财务管理上将会释放新的“改革红利”——财务管理标准化。国库集中支付制使得财政资金每笔拨付均是单一化国库账户结转,此方式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于层层拨付及流通中出现问题,这样也提升了财政资金运转效率及效益。最主要的是该制度的顺利执行将有效解决了部门财政结余资金留存于单位银行账户中的问题,能够促使滞留资金重新流动,将分散的资金有效集中且分配于各单位间,这样也充分提升了财政资金应用效率。国库集中支付制促使检察机关配置专业会计人员,且会计核算职能和单位账簿与会计资料。

此外,会计档案管理等方面工作均由检察机关会计部门执行,这样有效规避了传统会计核算及单位业务和资产管理等工作互相脱离的问题,有助于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及时性。并且,深层反应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及其资金应用情况,亦可充分加强国有资产实时监察。由此,检察机关财务管理才能真正的为本单位信息系统提供服务,可有效确保其检察职能的实现及发挥。

三、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检察机关财务会计科目设置方面的问题

目前,检察机关会计科目功能相对缺失滞后,且其相关报表信息不完善,这是检察机关财务管理面临的基础性技术问题。检察机关业务内容与其他行政单位性质不同,其间所列举的支付费用包括检察业务费,则检察业务费主要是用于社会稳定的维护,同时确保经济发展和人民人身权利及民主权利方面的专用经费,这充分体现着其政策性、专业性、规范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体系中并未设置备查账,并且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仅是将其合并至其余科目中,以此来进行具体问题反映。毫无疑问,此类会计报表编制根本不能深层的反映检察机关各个方面的检察业务,这也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财务会计报告内容缺失,导致其间信息反映非常简单,相关项目列示不合理而使得会计信息不真实。

(二)政府采购对检察专业设备采购的不利影响

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支付互相关联,这使得采购过程非常透明。该体制提升了政府资金应用效益,也使得各类腐败行为没有了滋生的土壤,确保了政府支付合理性、合法性、安全性。但同时,这也给检察机关的财务管理体系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众所周知,检察机关所运用的设备,大都是诸多侦查办案的专用型设备,或是用于法医检察、文字检察、痕迹检验、照相录像及化验以及司法会计鉴定等方面的设备器材,此类设备具备极强的专业性及技术性。并且,很多时候检察技术干警会对一些特定设备提供专门的要求及需求,政府采购部门对该方面专业设备了解甚少,这时则出现政府采购设备未能满足干警办案所需,检察院财务管理部门也无能为力。最终,形成财务部门和行政部门的配合脱节,造成内部关系的不和谐,财务部门的后勤保障作用未充分显现。

nlc202309012022

(三)检察机关会计管理人员财务控制意识淡薄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检察机关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但是,会计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财务控制意识淡薄是检察机关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且,由于检察机关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其财务管理岗位的设置也存在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譬如,未充分重视财务控制等岗位的设置。长期以来,许多基础检察机关的行政单位财务人员未能全面学习会计理论知识,日常操作多依靠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这样不利于其增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最终导致财务人员会计能力缺失和专业素质偏低,这严重制约了检察机关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当前,部分检察机关财务管理人员由于编制问题多是一身兼数职,使其经常加班加点且奔波于工作,最终造成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无人管理,或者是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能力改善现状。

四、依法治国背景下检察机关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强化财务管理的“后勤保障”意识

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均是利用管理检察经费、固定资产、检察装备与后勤保障等工作,从而全方位体现规范、监督检察机关各项业务活动与预算执行实际价值。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注重财务工作的开展是以“后勤保障”为核心的,紧扣检察机关核心职责展开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智慧及能力,履行自身财务管理职责,这样不仅可有效激发检察人员工作积极性,而且可以极大的增强机关单位的凝聚力,更是检察机关正常且高效运转的基础条件。

(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及其编制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使得预算意义逐渐显现。着眼于资金报批则可以说资金用至最后,其资金支付均是基于预算。预算编制质量及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财务运转是否顺利。因此,检察机关对预算编制准确性、可行性有着高标准、高要求。检察机关财务部门应持续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注重全方位预算。由资金具体需求着手,根据单位具体发展需求展开科学有效的预测、计划及分析,这样可充分提升预算编制质量及水平,确保其具备准确性、科学性、可持续性。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等技术的应用

要达到现代化财务管理水平,检察机关的财务部务必将财务管理软件进行统一,以便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可有效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及质量,这也推进了现代化财务会计工作规范性。检察机关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因此应加强会计电算化应用,以此平台服务检察机关各项财务工作。2011年,安徽省人民检察院有效统一了全省检察机关财务管理软件,并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我省检察机关应加强该类方式的实行及推广,使得全国检察机关财务管理软件统一化,这样就更能提升检察机关财务工作的效率。

(四)注重检察机关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行之后,检察机关财务着眼于资金使用方面,相关职能由核算型变为管理型,这在时效上是比改革前的管理效果要好,但这对财务人员自身素质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检察机关应不断加强单位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定期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班、讲座、网络、进修等形式进行职工深层培训。以确保各类财务管理人员具备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和实务技能,促使检察机关财务管理工作有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丁雪莹.论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背景下检察机关的财务装备工作[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0).

[2]侯亚辉.浅谈检察机关内部财务控制现状及其完善措施[J].法制博览,2013,(04).

[3]陈迎璐.关于检察业务经费会计科目设置的建议[J].法制与社会,2009,(30).

[4]汤春娇.省级直管下的财务保障机制应坚持的几个原则[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

[5]吴雪华.检务保障体制的困境及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1).

[6]李凤军,鞠友志.加强基层检察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J].法制博览,2012,(04).

[7]邓思清.检察权内部配置与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02).

作者简介

何医红(1978——)女,汉,河南省原阳县,单位:原阳县人民检察院,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张啸林,(1967.05.2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河南省原阳县,单位:原阳县人民检察院,学历:本科,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篇4

关键词:检察机关,管理模式,创新

检察管理对于检察机关的意义是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 使得各个组织协调统一, 更好地完成目标任务, 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的一项活动。

一、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模式的研究意义

“检察”相关的理论与实践, 传统意义上属于法学、检察学的研究范畴。从法学、检察学、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研究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模式, 可以更加透彻的了解检察机关的内部管理模式目前存在的不足, 并且对于检察机关内部的管理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这个基础之上可以更好的进行内部管理的创新。要想对于检察机关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应该对于检察机关的本质属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这是创新工作进行的前提。目前我国对于检察机关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本质的要求是不断的符合为人们服务的要求,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一定的贡献。

二、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模式创新需要面临的问题

(一) 管理模式的现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我国对于检察机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甚至对于检察机关的属性这样基本的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使得我国的检察机关的工作进行的举步维艰。在一定的程度上人们更加偏向于检察机关的相关法律类的业务而不是检察管理这样的属性模糊不清的业务。但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法制在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依法治国在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并且成为我国的基本方针, 加强了我国对于检察机关的重视。目前我国集权的弊端不断的凸显, 管理权限的过于集中、权力制衡的流于形式、检察官主体地位的淡化忽视等种种问题, 已经严重制约了检察管理顺应司法规律科学发展的进程。

(二) 思想观念存在差异

中华民族经历了上下五千年,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独特的思维方式。我国传统的思想有着以礼仪、道德为基准形成的一种软约束, 不仅仅如此, 在五千年发展的过程中, 我国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封建主义社会, 这种社会主义形态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血缘关系, 种种这些的存在, 都对于我国的检察机关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将检察机关的作用进行了弱化。

(三) 检察机关根本属性不明确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 我国的检察机关属于法律监督机关。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 我国对于检察机关的属性的问题存在诸多的争论。检察机关的本质属于行政权还是司法权或者是二者皆有之, 这样的问题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目前司法权的属性在我国的检察机关中没有的到突出性的体现。检察机关中的种种要求并没有按照司法权的要求进行, 从另一个角度说检察机关是按照行政管理的权利行使的。但是目前我国存在的不足是在按照行政权建设检察机关的过程中, 并没有体现检察机关内部管理的特点, 而是完全照搬行政管理的模式, 由此使得检察机关的权利不能完全的发挥, 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

(四) 检察官的身份与权力使用的冲突

我国现行检察官法规定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 “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是检察权运行的首要原则。不得不承认, 我国的检察机关因为发展时间太短存在太多的缺陷。在检察官的身份方面, 因为行政属性的存在以及行政管理模式的实施, 给检察官权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制约。又因为本身的体制不完善与检察官对于自身的权力没有充分的认识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检察官的地位在监察机关的内部管理模式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尴尬。

(五) 检察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我国检察机关内部, 现行的机构设置基本是延续2002年左右检察机关机构改革完成后的模式, 即总体按照职能划分, 设置行使刑事检察职能的侦查监督部门、公诉部门;设置行使预防和查办职务犯罪职能的反贪部门、反渎部门、预防部门;设置行使诉讼监督职能的监所部门、民行部门、控申部门等, 有的部门存在职能上的交叉。目前, 我国的检察机关的模式过于复杂庞大, 工作琐碎而效率不高, 在检察机关的内部, 行政管理的性质太强, 而缺乏检察机关独有的特性, 行政管理的思维存在于检察机关内部, 导致检察机关的地位岌岌可危。

三、管理模式创新要点

(一) 正视管理创新误区

想要对于检察机关内部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首先应该对于对于改革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改革意味着各种资源的重新分配, 利益关系改变, 格局改变等。目前我国对于改革主要存在两种做法。一种是一切从头重来, 这样做对于改革固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这种做法是欠缺考虑的。很明显的检察机关内部管理模式的改革并不是一天两天便可以完成的。这样的大工程要从头重来很容易半途而废。另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便是简单的进行一定的修补。这种做法很明显的是为了改革而改革, 这种做法更是不可取的, 对于存在的问题没有任何现实的意义。

(二) 明确管理要点

每一种模式的创新都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当然, 检察机关内部的管理模式也不例外。在检察机关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理论依据, 更需要实践作为基础。在模式构建的过程中, 至少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核心要点。即:严格贯彻法治原则、充分体现检察工作的基本特性、准确定位创新检察管理模式的价值目标、理性看待创新检察管理模式的预期功能、高度重视分权制衡式检察管理模式与其他制度的相容性。

参考文献

[1]沈云交.质量理论体系的一个模式——菲根堡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7 (9) .

[2]刘宗斌, 徐京悦, 张玉郁.关于流程再造理论的缺陷分析及改进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研究 篇5

一、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内涵与特性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是指检察机关通过依法、全面、有效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回应和满足社会司法需求, 促进社会和谐和法治化进程, 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 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1) 其基本特性有:

(一) 构成主体的交互性。

检察公信力实际上是检察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一种信用关系, 主要涉及检察机关与社会公众两个主体的两种行为, 这是个双方互动、动态均衡的信任交往与评价过程, 是一个双重维度的概念, 包含了检察机关执法对社会的信用和社会对检察机关执法的信赖两方面的核心要素, 其中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其主要评价标准, 两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呈交互状态。

(二) 内在涵义的丰富性。

检察公信力至少包含了以下四个要素:一是检察拘束力, 即公众是否敢于和肯于相信检察监督权在法律上的强制力;二是检察判断力, 即公众是否相信检察机关具有足够的理性判断能力;三是检察自制力, 即公众能否感知并相信检察机关具有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而不为外部诱惑及个人情绪所左右;四是检察排除力, 即检察机关是否具有排除一切外界施加的不当干扰和非法妨碍的能力。

(三) 判断维度的多样性。

社会公众对检察公信力的评价,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和维护公平正义的程度、检察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程度、执法规范化和社会化的程度、司法文明和诚信的程度、服务大局和促进和谐的程度等。

二、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缺失之现状

近年来, 各级检察机关不断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 增强执法办案的力度、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执法公信力也得到较大提升, 但相对于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及其在国家法治进程中肩负的使命而言, 检察公信力还存在诸多缺失之处。

1.在执法思想方面, 存在执法公信力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部分检察院、检察干警对执法公信力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对其内涵、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如何提升执法公信力缺乏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 (2)

2.在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方面, 存在检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一些方面与提升检察公信力的要求不适应的问题。我国地方各级检察机关的人事编制由地方政府管理, 干部以地方党委管理为主, 检察经费基本由同级政府的财政部门进行预算和拨付, 致使一些地方检察权难以做到依法独立行使。

3.在执法办案行为方面, 存在没有严格规范检察行为的问题。近年来, 各级检察机关在推进执法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执法办案的部分具体环节还没有完全规范, 不少已规范环节在实践中也没得到有效落实, 少数地方检察机关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规范、不文明、不廉洁。

4.在执法能力方面, 存在办案力度不大、能力不够、质量不高、权威不强、社会认可度较低的问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与其宪法法定地位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均存在较大差距, 执法办案能力与质量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检察公信力。

5.在检察官素质方面, 存在自身执法水平与社会形象在公众中认可度低下的问题。有的检察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有的检察人员受利益驱动办案, 有的检察人员对群众态度生硬;还要少数检察人员为检不清廉, 执法不为民, 办人情案、关系案, 更是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6.在检务保障方面, 存在一些地方经费保障不足、基建欠款较多的问题。大部分检察机关经费保障不平衡, “明脱暗挂”的收支两条线运行机制、检察人员待遇低、收入差别大, 同检察事业协调、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不适应。 (3)

三、检察机关提升执法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需多措并举, 从外部及内部, 从理念到行为, 从个体素能和执法机制等多方面统筹兼顾, 齐下功夫。

(一) 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的执法环境

1. 完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 党委也应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而不能代行检察职能, 更不能包揽检察机关的具体业务, 将执行法律和执行党的政策统一起来, 保障检察事业健康发展。

2. 完善经费保障。

应尽快建立检察经费财政保障体制, 由中央财政作为专项支出, 实行单列, 保障检察机关的公务经费。 (4) 同时国家应加大监督力度, 督促各地区严格执行中央决定, 使检察机关经费真正能够满足检察权行使的需要。

(二)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1. 树立讲大局与讲法治并重的执法理念。

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的功能就是通过正确全面履行检察职能, 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积极的效应;同时必须讲法治, 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5)

2. 树立维护司法权威与执法为民并重的执法理念。

检察机关应把坚持公正执法, 运用法律手段为民排忧解难,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根本出发点, 并通过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把执法为民的宗旨落到实处。

3. 树立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执法理念。

在执法办案中, 既要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适用法律关, 又要严把程序关;既要加强对违反实体法的监督, 又要注重纠正违反程序法的行为, 以促进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

(三) 进一步提高执法者素质和能力

1. 严格检察人员职业准入。

坚持凡进必考制度, 确保新录用人员具有相应岗位所要求的基本工作技能;适时调整人员编制, 加大上下级遴选与甄选力度, 形成良性的人才循环机制。

2. 注重人才素能培养。

积极开展正规化岗位培训, 提高各级检察干警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加大检察官交流力度, 在检察系统进行上下交流、异地交流。

(四) 进一步健全科学的执法工作机制

1. 突破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束缚、保障性困扰, 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 继续深入推进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建设, 通过不断完善上下级检察机关之间的领导体制, 使检察机关始终作为一个整体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保障组织机构和检察权行使的整体独立性。

2. 通过加强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 提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 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水平;

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设, 治理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办案、不文明办案、办案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的执法不规范问题, 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的公信力, 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参考文献

[1].张智辉.检察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7.

[2].刘继国.和谐视野下的检察公信力[J].人民检察, 2007, 13.

[3].谭世贵.司法腐败防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郭鲁生.关于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司法, 2009, 17.

[5].罗继洲.基层检察院执法公信力建设探微[J].人民检察, 2009, 14.

[6].梁全.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问题之我见[J].法商论丛, 2009, 5.

[7].李泽明.检察机关加强执法公信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检察官, 2008, 10.

[8].樊崇义.把公信力建设作为检察改革的一个重点[J].人民检察, 2009, 20.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6

关键词:网络,涉检舆情,遏制,引导,检察形象

当下, 中国已经进入“传媒聚光灯”和“大众麦克风”时代,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正呈几何态势迅速扩张, 网络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互联网舆论平台发表言论、图片以及跟帖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

舆论是民众对于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具有影响力的意见, 而网络舆情, 是民众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 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 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其表现形式主要为:BBS论坛、博客、播客、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 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由于传统媒体往往注重主旋律宣传, 以正面事件为主, 表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对一些负面新闻, 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较少, 公众长期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负面消息, 于是, 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 互联网就是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的第一选择。

在互联网上,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 不受任何约束, 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 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 发言者身份隐蔽, 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 如果网民缺乏自律, 就会导致某些偏激和非理性的言论, 造成群体盲从与冲动, 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出口。特别是在具有强影响力的公共事件发生时, 突发事件中的矛盾双方往往处于对立状态, 网友将自己所看到的记录下来, 然后通过手机短信、手机上网、论坛发帖, 网络聊天等形式传播出去。尤其是官方消息不确切、语焉不详的情况下, 更促使网民传播自己的揣测。信息公开稍微迟滞一点, 就有可能为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当网络舆论与社会事件偏向严重时, 网上的意见容易呈现两极化, 网民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 极端地赞同或者极端地反对, 进而在短时间内引发网络舆情危机。从“孙志刚事件”、“浙江杭州飚车案”、“云南躲猫猫事件”到“孙铭伟案”, 无不展示了互联网络舆情的复杂态势和巨大影响。

涉检网络舆情 (包含正面涉检舆情和负面涉检舆情两类) , 对检察机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特别是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及形象有着巨大的影响。任何事关检察工作的一个细小的案件或事件, 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放大后, 其传播的结果均可能与业已存在的事实有较大的出入, 且已经传播或正在传播的舆情大多是对与检察工作中有关的人或事的否定性评价。网络中非理性、情绪化的涉检舆论, 使舆情焦点容易被放大, 形成网络舆论暴力, 给检察工作带来被动, 并影响到检察机关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由于网络舆论的复杂态势, 特别是涉检网络舆情的难控性, 使得我们在网络媒体上对舆论进行控制是比较困难的, 一旦出现非理性的涉检网络舆情, 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控制是难以遏制舆论导向的。

因为涉检网络舆情的对象只能是可能引起或已经引起国内外网络媒体和网络受众关注的, 与检察工作相关的人或事, 所以应对涉检舆情信息的要点是处理好“舆情危机”中有关的舆情信息及其传播的社会后果。而要点中的要点则是要看到凡是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 都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舆情。正所谓“民意无处不在”。

因此, 为维护检察机关良好形象、构建和谐检民关系, 检察机关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应对和避免网络炒作, 使流言见光死。

第一应当增强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的舆情意识, 保持积极的态度, 端正心态, 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认清网民对检察机关诸多质疑的目的是在于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及社会形象的监督, 是对目前检察机关信息发布尚不完整的一种弥补。对于检察机关本身也是一种鞭策, 有利于公正执法。检察机关有自身的工作性质, 内设有关综合、业务等部门, 一般群众并不了解其职能, 通过网络的公开、传播、影响, 使得群众更加相信检察机关的办案能力及检察队伍形象, 有利于检察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而负面涉检网络舆情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检察机关舆情意识不足, 对大众媒介心存顾虑, 囿于对检察机关地位和检察工作的传统认识, 忽略了群众的真实需求, 忽视了与媒体的深入沟通以及对检察工作的主动宣传。由于对传媒报道的心存顾忌, 使进行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无法得到真实的第一手消息。当人们急于了解一些问题的事实真相, 而又得不到及时的合理解释和听不到任何来自正规渠道的消息时, 网民便会传播自己的揣测, 使网络舆论慢慢获取人们的信任, 促使网络舆情危机形成。二是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中确实存在失误与瑕疵。随着近年来职务犯罪手段越来越高明、行为越来越隐蔽、关系越来越复杂、查办阻力越来越大, 个别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不讲究方法, 没有严格按照依法执法的要求, 只片面追求实体上的“精益求精”, 而忽略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忽略了案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执法办案中造成一些失误和瑕疵, 被网络快速放大和炒作, 其后果严重损害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三是队伍建设中负面性的人或事。检察队伍中的个别干警特权思想严重, 滥用、滥施检察权, 给检察队伍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在对待这些事情上, 检察机关长期存在“家丑不可外扬、自身问题尽可能内部解决”的认识误区, 让许多事情的真相得不到媒体的正面引导, 引起不明事实的网民高度关注, 甚至炒作, 放大了队伍形象的负面影响。四是检察工作监督缺位。检察机关履行的职权一向有很大争议, 特别是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中侦查权和逮捕权的行使的公正性。检察机关独家履行自侦自捕自诉职责, 其侦查、逮捕权的行使过程缺少诉讼程序上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所以, 当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结果与人们的期望值出现差距时, 由于监督的缺位, 社会上就会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 而当这些怀疑又没有得到很好的论证时, 就会引起网民的共鸣, 进而引发网络舆情。

第二, 把稳网络舆论的主要方向, 正确应对和避免网络炒作, 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 强化涉检舆情源头引导, 及时消除涉检网络舆情隐患。这就需要检察机关建立健全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网络舆情实时收集机制、舆情预警机制、研判应对机制、舆情引导机制。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成立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工作领导小组, 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请示和沟通协调, 并及时分析应对。

二是建立网络舆情实时收集机制。敏锐发现和整理有关的舆情信息、舆情危机事件及其苗头动向, 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动态、导向、特点和趋势, 开展动态跟踪, 正确甄别筛选。

三是建立舆情预警机制。事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 制定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 制定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在第一时间对本地涉检舆情展开调查, 及时捕捉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的涉检问题, 掌握真实情况, 采取应对措施。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 及时反馈到上级部门。尤其对于容易引发不良网络舆论的案件、事件, 由各事件责任部门紧密联系、沟通、合作, 出现负面舆情时, 第一时间协调网站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四是建立风险研判应对机制。检察机关应当明确哪些问题是需要给予重视的重点、热点问题, 对于网上关注的某些重点、热点问题, 给予特别关注, 增强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同一个事件往往会有不同的媒体报道和网民讨论, 表现出不同的立场和观点, 有的甚至截然相反。检察机关必须要及时了解舆情出处, 对这些报道和言论进行综合分析, 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发展趋向和规模进行判断, 通过科学分析研判评估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 并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网络监督员尽量严格审核有关信息, 对恶意信息立即删除, 对情绪偏激的帖子作缓冲处理。必要时, 以检察机关官方身份跟贴发布信息, 积极从正面澄清事实、作出回应, 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五是建立舆情引导机制。要稳定网络舆论, 建立舆情引导机制是重中之重。面对网络舆情, 不可束手无策, 最要紧的是直接面对网民, 把已经了解和可以确定的事实真相、正在采取的措施、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员的态度予以公布, 当网络出现海量信息时, 网民往往会无所适从, 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依据, 只有让真相站出来, 占领舆论的制高点, 才能防止流言蜚语, 变被动为主动。检察机关网评员在发现涉检负面网络舆情后, 不能一味删帖子, 而应积极正面引导, 进行有针对性地解答及跟帖, 澄清事实真相, 掌握主动权、话语权, 进行正面引导疏通。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可以开展即时性评论, 及时跟帖批驳反面声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帖、跟帖发表引导性评论, 发布正面观点。

只有加强对日常和突发事件的监测, 强化涉检舆情源头引导, “堵”与“疏”并举, 及时消除涉检网络舆情隐患, 才能维护检察机关的威信, 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第三, 检察机关应当强化自身建设, 从根源上降低“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网络宣传教育培训机制, 组建检察网络宣传队伍。真正把网络作为倾听民声的平台, 充分接纳、分析、改进网络上对检察工作提出的不足。

一是要提高检察干警自身素养, 组织干警认真学习各类业务知识, 确保每位检察干警都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 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通、熟悉法律、纪律严明、甘于奉献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在任何情况下, 执法工作都能够做到举止端庄, 语言文明, 动作规范, 保持执法统一性、原则性和灵活性, 多做耐心细致说服教育引导工作。着眼于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作出决定前纠正问题, 在检察环节内解决问题, 切实预防和避免不规范、不文明执法行为的发生。树立起亲民、为民、护民的检察形象, 增进社会各界对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认同感, 不断优化舆论环境, 塑造法律权威, 从源头上根除网民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相信谣言的心理基础, 以消除非理性网络舆情对检察工作的负面影响。

二是要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以保障执法公信力, 通过公正廉洁执法提升检察机关公信力。主动把检察职能向社会延伸, 向企业和群众贴近, 以服务大局、服务经济建设为出发点, 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以执法为民的优良作风赢得公信力。

三是要推行检务公开。完善各检察业务科室的工作职责、办案程序, 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外的内容外, 可以将执法依据、程序、流程向社会公布。进一步明确向公众和当事人公开的诉讼监督工作事项, 增强诉讼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保障人民群众对诉讼监督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四是要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提升满意度。扎实信访接待, 落实检察长接访日制度;深入化解矛盾;重视涉检信访问题;加强检民信息对接强度。从源头上分流涉检网络舆情量, 有效地提升检察工作社会满意率。

第四, 检察机关应当认识到网络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主动面对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有效的应对机制。正面的涉检网络舆情有利于促进涉检事项真相的揭示, 以满足最广大群众的信息知情权;有利于传导民意和聚集舆论, 为检察机关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通过涉检网络舆论, 加强对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的监督;有利于通过网络舆论制约传统检察文化对检察工作和队伍的消极影响。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充分利用舆论网络的功能和优势, 全面提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引导舆论的能力。进一步加大检察工作正面内容在网络的宣传力度, 增强检察工作宣传的主动性、预见性, 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矛盾, 理性合法表达诉求, 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 加大公开力度, 创新公开形式, 丰富公开载体, 提升检务知晓度, 增强检察公信力, 增加人民满意度。对涉检的重大敏感案件、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 抢占先机, 把握话语权, 赢得主动权, 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要打造“阳光检察”, 树立公正威严的执法检察形象, 就必须加强网站建设,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一是建立网络宣传工作领导机制。检察宣传, 既是检察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检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检察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 也是检察机关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检察机关网络宣传应建立领导机制, 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实行检察宣传工作上下统一、层层落实、人人参与。

二是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组建由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网络操作水平干警为主的网络舆情通讯员、网评员队伍, 定期开展舆情引导处置情况总结会和培训会, 开展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预测力、鉴别力、引导力的培训,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应对和评估工作, 规范门户网站建设和管理, 及时、客观地在网上发布检察环节涉及社会稳定的各类信息, 主动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减少流言和谣言传播, 增强公信力。

三是建立网络信息发布制度。对网络新闻、消息从线索提供、初稿采写, 到审稿签发、网上发送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紧抓热点焦点, 触发检察宣传亮点, 向社会充分展示检察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有力作为及关注民生、维护民权、保障民利的显著成绩。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7

所谓刑事和解, 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被害人与加害人就责任和损失进行协商, 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明确了赔偿方式和数额后, 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加害人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从法律规定上看, 能进行刑事和解的是侵犯了刑法对特殊法益的保护, 同时社会危险性、影响都不大的轻刑事案件。在起诉裁量原则之下, 检察机关对公众利益和法律的教育作用、维护适合治安效果进行考量, 可以通过不予起诉来体现对加害人的宽肴, 加害人通过悔过和道歉, 向公诉机关承诺履行一定的赔偿义务为代价来换取不起诉或减轻起诉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双方就有可能达成和解协议, 从而检察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不追究或从轻、减轻处分, 使全部或者部分解决纠纷。在刑事和解的制度下, 给加害人一个纠正错误和弥补的机会, 通过主观的真心悔过与客观上的物质赔偿, 使被害人精神和物质上得到安慰和保障, 避免双方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刑事和解刑罚轻缓化的结果也有利于加害人重新回归社会, 同时刑事和解节约司法资源, 提高办案的效率。

二、刑事和解的模式

第一、加害人在认罪悔过的前提下, 与被害人就赔偿方式和数额进行协商, 达成协议后, 使得被害方谅解并不再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是常见的双方自行和解的纠纷解决方式。一些轻伤害案件发生后, 加害人主动向被害人进行赔礼道歉, 愿意提供经济赔偿给予被害人最及时的补偿。这种模式由双方当事人自行进行和解和协商, 并签订和解协议检察机关通常只是审查和解协议是否违反自愿公平原则。

第二、一些加害人与被害人具有和解意愿的轻伤害案件, 是作为社会机构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达成协议的案件, 不再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是常见的调解方式。司法人员在调解成功后做出非刑事化的处理, 以消解因追究绝对的刑事处罚所带来的社会矛盾, 促进加害人与被害人社会关系的修复。

第三、司法人员对那些符合法律规定的和解条件的案件主动的进行调停工作、积极促成双方当事人的和解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加害方与被害方的自行和解, 是司法调解方式。

三、现阶段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一个案件是否符合法律对刑事和解的规定, 需要经过对案件的了解和考察, 公安机关在侦查之前, 很多案件中的加害方与被害方都经过自行协商, 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就经济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 检察机关只在事后经过对和解协议的审查后, 才决定是否接受双方的协议和被害人的请求, 但对和解协议的审查也是集中在和解是否处于自愿和公平, 这样会导致很多刑事案件逃出司法的监控, 不符合和解条件的案件在司法机关采取行动前就“私了”。我国刑事诉讼并不适用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 对案件处理也可以像民事诉讼那样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的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理论, 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不同于“私了”, 不能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 案件事实没查清, 对案件没有一个总体的掌握, 对协商的过程也没参与, 刑事和解制度要避免成为一种在正当性上出问题的“潜规则”, 就应该对刑事和解进行司法控制应由司法人员牢牢掌握程序的主动权。和解协议只是刑事和解程序的最后一步, 案件是否可以进行和解取决于司法机关的考量, 而和解协议能否被承认并成为免除刑事责任的依据, 却是司法机关的最终决定。

刑事和解需要双方自愿和解, 如果在加害人与被害人存在尖锐矛盾, 特别是被害人精神上受到严重损伤不想进行和解的案件中, 希望加害方受到刑罚的惩治, 如果司法人员进行各种劝导、教育工作, 并促使加害人认罪悔过和被害人的原谅, 并且检察机关对赔偿方式和赔偿数额的讨价还价协商, 这是对被害人极度的不公, 被害人会认为司法机关偏袒加害人, 希望通过和解帮加害人逃脱刑事处罚, 有“以钱买刑”的嫌疑。检察机关是公诉机关和监督机关, 它的作用在于代替国家行使追诉权, 打击犯罪, 追究侵犯公共法益和扰乱社会秩序的责任, 法律并没有规定检察机关促成刑事和解的责权。如果没有进行刑事和解, 法院会遵循罪刑责相统一的原则对加害人进行依法审判, 这是刑法调整的必要, 如果没有刑事和解, 加害方不会受到不公的, 或更严厉的刑罚, 既然如此, 司法机关积极促成刑事和解的目的在于什么?如果在于修复社会关系, 被害人是在不断的劝说下甚至是半自愿的情况下谅解加害方, 对修复社会关系也没有多大效果, 如果在于节约司法资源, 对于和解了可以避免起诉的案件中, 对侵犯个人法益, 且双方当事人都自愿和解的案件都可以进行刑事和解不是更能节约司法资源吗?

同时在刑事和解的实践中, 常常由加害人的代理律师出面协商, 根本体现不出刑法的教育作用, 一边是刑事惩罚, 一边是悔过道歉, 有赔偿能力的加害人对犯罪行为依旧执迷不悟的情况很少见, 在巨大的利益前, 加害人自然会选择悔过道歉和赔偿, 这根本没达到我国刑法的教育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意义。

四、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主体地位正当性的探讨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发现和收集证据、查明犯罪事实证据, 在侦查阶段的和解, 案件还没得到全面侦查, 没有司法机关全程的参与, 让被害人与加害人进行协商容易增大犯罪嫌疑人逃脱罪责的机率, 无疑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被侵犯这一事实的忽略, 因此即使是为了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修复, 刑事和解这一程序也应该由司法机关即坚持机关来主导。

侦查终结后, 只要认为案件构成犯罪, 不论案件的情节、犯罪嫌疑人的个人情况、事后表现如何, 侦查机关都应将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如果符合法律规定不构成犯罪, 或不需要追求刑事责任的, 应直接撤销案件, 因此当案件移送到检察机关时, 检察机关进行案件考察和社会与法律价值衡量, 认为可以和解的案件才由检察机关提出和解提议, 加害人只能被动地接受检察机关的和解提议。这样, 检察机关对和解可以从和解的启动、协商到执行进行一个全面的监督, 同时达到审查和解是否有无违法或显失公平情形的目的。

如果将加害人的赔偿能力适用刑事和解和从宽处理的唯一条件, 这为有经济能力的人一个可以偶尔犯刑事责任不严重的犯罪的后路, 对法治的发展和法律的教育作用的发挥很大阻碍, 这样的刑事和解几乎不存在任何正当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虽然给予赔偿, 但是不能说明其具有真诚悔过的态度, 不能证明其人身危险性的降低, 那么, 即便被害人予以谅解, 相应办案机关都不应从宽处理。检察机关参与刑事和解的重点在于, 在故意犯罪的案件中考察加害人是否真正的基于悔过的情况进行和解, 对于刑事罪责和经济赔偿的选择, 有经济赔偿能力的加害人选择刑事罪责的鲜为少见, 因此, 对于可以避免刑事处罚的方式, 检察机关更应考察加害人的主观心态。如果被害人愿意谅解, 加害人没有经济能力但实属过失并诚心悔过, 检察机关可以同意用其他方式进行赔偿, 或监督其可以有经济能力再进行赔偿。

没有公权力监督和控制, 纠纷双方在诉讼之外的和解掩盖了不少已构成犯罪的案件, 加害人和被害人的权利都很难得到法律保护, 也不利于刑法对违反犯罪的惩治和对社会秩序的管理。我们研究刑事和解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立法将一部分“私了”案件合法化, 促使其从诉讼外和解转入诉讼中和解, 从而进行法律规制, 使得纠纷当事人的权利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摘要:惩罚犯罪、保护人权和社会公共利益是我国法治追求的目标。设计合理的刑事诉讼程序, 与刑法一样, 都起着推动法治发展、惩治犯罪, 保障当事人权益, 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并通过独特的程序设计, 来达到非刑事化的目标, 以实现犯罪控制手段的多样化和对罪犯处置的个别化。

关键词:刑事和解,检察机关,社会公共法益

参考文献

[1]时延安.刑事和解正当性之辨[J].东方法学, 2010 (3) .

[2]沈柳兰.我国非刑事化处置的路径选择与模式构建[J].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 (1) .

[3]陈光中, 葛琳.刑事和解初探[Z].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和解学术研讨会, 2006.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8

案件信息公开是提高司法透明度, 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案件信息公开是指检察机关利用电子信息系统, 以统一业务系统为平台, 通过网络等媒介将案件信息等对外公开的一种模式。

二、对我国目前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解析

(一) 立法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和刑事诉讼规则中都规定了司法公开的内容,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了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 其中规定了案件信息公开的内容即人民检察院对与检察职权有关且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活动和事项, 应当依法向社会和诉讼参与人公开。1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又相继制定了《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办法》、《人民检察院案件流程监控工作规定》, 规定了案件信息公开的内容。

(二) 实践当中的具体做法

在实践当中, 检察机关一般是由案件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来完成。通过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有助于提高执法办案人员的规范化执法意识, 具体做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目前对于案件信息公开机制方面, 检察机关一般是采取案件管理部门的人员来完成此项工作。具体在工作中, 并没有建立专人专职制度, 都是由案管其他人员兼职从事案件信息公开工作, 因为在人才配备方面, 案管人员缺乏, 加强案件信息公开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2. 相关配套机制建设方面

对于案件信息公开方面, 实践当中相关配套机制还不够完善, 特别是在案件信息公开效果方面, 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一般来说, 对于不及时进行案件信息公开的承办人, 其案管人员只能对其进行劝导, 督促, 或者在内网上进行通报, 其收效甚微。未来在条件成熟时, 可以考虑将案件信息公开结果纳入检察官执法档案, 将案件信息公开的结果作为检察官绩效考核的因素之一等等。

3. 监督机制构建方面

目前对于案件信息公开方面, 其监督方式主要采取内部监督的方式进行。主要由案件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来进行监督, 方式主要是劝导、督促等方式。这种方式单一, 且监督不够全面, 对于外部监督模式如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如何进行外部的监督制约等方面都没有具体的规定。

(三)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立法上文件众多分散, 不够统一

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开透明, 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正权威, 因此制定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来讲, 法律法规等文件众多且分散, 不利于执行标准的统一性, 因此应当加快制定专门的案件信息公开立法制度建设。

2. 实践中, 操作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1) 专业人才配备不足。目前在案件信息公开方面还缺乏相关专业型人才, 对于从事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高。2从基层院的实践来看, 大多都是兼职从事案件信息公开工作, 达不到专人专职负责的要求, 人才队伍较为缺乏, 相应的培训学习机制也不够完善, 亟待加强。

(2) 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对于案件信息公开的监督主要是内部监督模式, 主要由案管人员进行督促, 但是效果不理想。一方面有些承办人不积极配合, 思想上有抵触, 认为公开案件信息工作量大, 容易出错, 程序繁杂, 大大降低了检务公开的实效。另一方面, 外部监督模式如对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反映的案件信息公开方面的情况应该如何及时有效处理, 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

(3) 相应的配套机制还未建立。目前而言, 案件信息公开只是一个手段, 目的是为了实现司法的透明度, 发挥案件公开的效果, 但是由于目前案件信息公开制度运行时间不长, 相关的配套机制未建立, 导致案件信息公开的效果不够理想。在实践中, 对于不认真履行案件信息公开职责的情况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一般采取方式是劝导、督促或者是通报的方式,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 并不理想。相应的奖惩机制, 检察官执法档案, 检察官绩效考评机制并未和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有效衔接。

(4) 案件信息公开的范围不够明确。目前对于案件信息公开的具体范围不够明确, 虽然建立了案件信息公开平台, 但是对于哪些属于重大案件信息, 还缺乏具体的规定, 一方面这会导致在案件信息公开中有关案件信息泄密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会给人民群众造成案件公开走走形式, 不注重实质的错觉。3

三、我国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之构想

(一) 完善立法规范

针对案件信息公开制度的立法建议在中央层面制度统一的政务公开法律, 为检察机关检务公开提供统一的法律适用标准。4

(二) 细化操作程序

第一, 培养专业化的案件信息公开人才队伍。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今后应当加强案件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构建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 专人专职从事案件信息公开工作, 加强对案件信息公开的专门学习、培训工作, 强化案件信息公开专门人才的培养

第二, 明确案件信息公开范围。

在案件信息公开范围方面, 应当具体细化案件公开范围的规定, 特备是在重大案件信息发布方面, 制定详细完善的界限范围, 对于哪些案件属于重大案件信息, 应当作出列举性规定, 重大案件信息的发布权限以及发布程序等都应当作出规定, 另外对于案件的程序性信息以及终结性法律文书的公开的例外都应当明确, 以便承办人更好的去执行案件信息公开的规定。

第三,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在案件信息公开机制建设方面, 尤其应该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 目前采取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效果不明显。外部监督方面往往是单方行为模式, 对于案件信息公开不规范的行为, 外部人员无法进行及时监督。所以应当强化监督制约, 内外结合。一方面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模式, 对于案件信息公开方面, 案管人员与部门人员建立定期沟通反馈机制, 及时处理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建立案件信息公开定期通报制度, 将案件信息公开的情况在内网上进行通报。二是强化外部监督制约。建立专门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接待平台, 建立留言反馈以及专门的电话热线, 专门负责处理有关案件信息公开的情况, 内外结合, 强化对案件信息公开的监督制约。

第四, 构建配套机制建设。

科学合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 既是案件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也是确保新刑事诉讼法贯彻执行的重要依据。5注重案件信息公开的效果研究, 在案件信息公开配套机制建设方面, 可以考虑将案件信息公开的结果作为检察官的执法办案工作的一部分, 将来纳入到检察官执法档案中来。另外, 将案件信息公开完成情况作为检察官绩效考评的一个方面, 作为检察官晋升、评优的一个参考标准。最后考虑建立案管部门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联动机制, 加强两者在案件信息公开方面的沟通与协作, 督促与反馈联动机制建设, 以提高案件信息公开的效果。

摘要:案件信息公开制度是提高司法公开透明度, 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对现有案件信息公开制度进行分析, 指出目前案件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

关键词:信息公开,配套机制,监督制约

注释

1 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13:2.

2 董凯.浅析案件管理部门在案件信息公开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社会, 2014, 12 (中) .

3 张楠, 高吟.案件信息公开标准待明确[N].检察日报, 2014-12-8003.

4 王新环.审查起诉阶段案件信息公开思考[J].人民检察, 2014 (20) .

检察机关挑战研究 篇9

一、生态环境刑事司法检察保护现状及问题

2013 年6 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发布施行, 对“严重污染环境”14 项认定标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后, 最高人民检察院于今年7 月正式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 明确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为重点, 对公益诉讼范围、诉前程序等作出细化规定, 均进一步增强了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 但在检察机关再依法打击环境资源类犯罪、加强环境资源领域行政执法监督等司法实务中, 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

( 一) 线索发现难

首先, 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日益增强。有的排污企业为了逃避监管, 通过在地下私设管道、夜间偷排至附近河流; 有的企业对固定废弃物或者有毒有害物质实行就地掩埋, 有的更不惜转移至地广人稀的边界地带进行掩, 使得污染行为隐蔽性增强。其次, 群众举报积极性不高。虽然当前群众环保意识日益高涨, 但由于对环境法规知之甚少, 对一些污染环境和破坏资源行为警惕不高、对是否构成违法犯罪把握不准, 加之环境资源类案件往往侵犯的是社会公众利益, 也容易造成公众的旁观心态。再次, 少数基层政府发展观和政绩观还存在偏差, 对于一些地方企业税收大户的污染行为存在纵容甚至袒护的情况。加之少数负有资源环境监管职责的部门或国家工作人员受到侵蚀拉拢, 与污染企业形成“利益链条”, 甚至在日常监管、司法介入时为企业通风报信, 也进一步加大了案件线索发现的难度。

( 二) 案件衔接难

一方面,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有所进步, 但仍衔接不畅。目前, 我国关于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法律支撑不够, 尽管各地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在联动执法、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有的也初见成效。但总体上, 这些机制文件大多以原则性规定为主, 实务规定且刚性要求相对欠缺, 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导致一些“两法”衔接平台虽然建立, 但录入的行政执法信息却寥寥无几。另一方面, 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已经造成, 追加处罚某种程度上已于事无补, 对于涉嫌犯罪、造成严重污染案件移送后, 司法机关是否会倒查监管人员渎职犯罪等方面还心存顾虑, 因此, 行政执法机关主动移送案件信息的意识还不强, 检察机关很难及时掌握并加以监督。

( 三) 取证执行难

一方面, 行政证据规格要求不同于刑事证据, 常常达不到刑事诉讼要求, 行政执法行政立案后周期较长, 对关键证据的固定、收集往往不全面, 导致司法介入时已错过了最佳取证或者抓捕时机, 一些关键证据被转移或销毁, 给侦办和查处工作带来被动。同时, 检验鉴定难的问题也严重制约司法办案和检察监督的顺利开展。目前, 我国具备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少, 鉴定费用昂贵, 环保职能部门、司法办案部门在案件办理中的责任分工也尚不明晰, 难以满足办案实践需求。另一方面, 对于进入刑事司法程序或者公益诉讼的环境资源类案件, 判决执行难度大, 企业往往以亏损为由拒不履行环保赔偿义务, 在案件执行上陷入旷日持久的“拖”和“磨”, 对司法权威性也造成了损害。

二、基层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多维保护路径研究

今年3 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又于9 月审议通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新一轮司法改革也为环境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提供良好契机。因此, 笔者认为,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以司法办案为基, 坚持整治、保护、预防、修复并重的工作理念, 积极探索实践生态环境多维保护, 最大限度地降低违法犯罪行为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程度和对广大群众身心健康的损害程度, 是是检察机关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有的职责担当。结合笔者所在句容市人民检察院的一些探索实践, 就基层检察机关加强生态环境多维保护的路径作一粗浅探讨。

( 一) 加强载体建设, 构建环境舆情多维信息体系

检察机关虽然不直接负有对环境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的侦办查处工作, 但对于防止和纠正对环境犯罪打击不力、以罚代刑以及环境资源监管过程中国家工作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问题, 检察机关责无旁贷。因此, 检察机关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发现线索的能力。笔者认为,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首先, 对于环境资源违法犯罪信息渠道不畅的问题, 检察机关推进“两法衔接”工作过程中, 在主动加强与行政执法机关沟通协作的同时, 还应当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及人大的支持, 重点在督促行政执法部门信息共享方面推动出台硬性规定, 促进建立的衔接机制、信息平台发挥最大效用。实践中, 句容市人民检察院除与环保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互通案件信息外, 一方面与公安、环保部门在设立驻环保部门检察官办公室, 建议日常工作联系, 并可直接查阅环境执法平台信息。在此基础上, 还将进一步探索建成集环保案件线索受理、环保联动执法、环保警示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中心。另一方面积极地方政府的支持, 推动政府将“两法”衔接信息平台的录入情况, 纳入政府对行政执法机关的工作考核, 有力强化了检察监督的刚性约束。其次, 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作为检察机关掌握一手线索的有益补充。依托派驻乡镇检察室站的固定平台, 进一步整合民行工作联络员、检察工作联络员等资源力量, 建成一支专门的环境资源舆情监测外部队伍, 结合检察官下访巡访工作, 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摸排情况。同时, 综合借助官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 进一步拓展检民互动渠道, 全面提高主动发现掌握污染线索的能力, 基本实现了对辖区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情况全面及时掌握, 以及对涉嫌犯罪线索的重点介入突破。

( 二) 强化职能作用, 构建多维检察监督体系

突出将强化检察监督作为推动环境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最有力的抓手, 结合检察改革重点任务, 积极探索生态环境资源领域检察监督的新机制、新方法。

一方面, 积极探索建立环境资源领域行政违法行为监督纠正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 “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 应该督促其纠正”。据此, 检察机关可以重点从建立完善督促起诉制度、检察建议工作机制等入手, 按照有限监督、行政权自行救济、有效衔接的原则, 明确监督范围、条件和方式, 探索建立和畅通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督促纠正违法行政行为方面的沟通、交流和协商渠道, 督促环境资源保护领域依法行政。另一方面, 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的明确, 以及最高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的发布出台, 为检察机关探索试点环境公益诉讼工作方面提供了法律及政策支撑, 但在司法实践中仍缺少具体的制度框架, 对于检察机关来说, 无疑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工作增长级。作为基层检察机关, 可以严格按照上级改革试点精神和制度框架, 探索试点环境公益诉讼工作, 特别是在公益调查、诉前程序等程序设计以及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等方面开展有益尝试。

( 三) 加强外部联动, 构建多维检察协作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社会化、系统化的工程。因此, 检察机关应当遵循“检察+ ”的发展思维, 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及地方人大的支持, 加强与环境资源保护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和互动融合, 进一步增强环境维权工作合力。

一方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基层检察机关可以充分借助这一有利契机, 积极为上级检察机关推动市级人大就支持检察机关履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职责探索推行地方立法。今年以来, 句容市人民检察院为切实解决职能部门线索不移送、信息不共享、意见不反馈等怠于履行职责问题, 思考谋划一套可行性强、操作性强的规范流程, 探索推进地方人大或者政府出台支持检察机关开展环境资源保护检察监督的地方性文件, 努力促进检察监督有章可循、刚性运行。目前, 此项工作还在进一步筹备推进过程中。另一方面, 进一步深化环境资源保护执法联动机制, 细化完善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商请检察、公安提前介入、指导调查取证以及案件移送工作标准及流程, 进一步促进“两法”衔接有效运行。

( 四) 注重修复整治, 构建多维预防保护体系

积极将恢复性司法理念运用于环境资源检察保护实践, 切实将工作重心迁移至初始阶段。

首先, 建立环境资源保护检察长约谈机制。对在检察监督中对发现的环境资源保护职能部门有行政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发生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情形, 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合法权益, 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或防范的, 由检察长约谈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或者相关责任人, 督促行政执法机关或者相关人员纠正违法行政行为, 完善权力运行及监管制度, 促使依法履职。2014 年, 句容市检察院即通过启动该项制度对一案发单位主要负责人及相关负责同志进行约谈, 取得了良好效果。其次, 探索建立“补植复绿”修复生态环境新机制。检察机关在依法办理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案件的同时, 可以督促案件当事人签订补植复绿协议或者赔偿经济损失开展复绿工作, 并据此酌情从轻处理, 或者在移送有关单位时建议酌情从轻处理, 从而实现打击违法犯罪和修复生态环境的共赢。同时, 结合司法办案工作, 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设立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金, 用于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方诉讼、鉴定费用, 执法机关聘请专家开展检测所需费用, 以及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应急处置等费用。在破解污染环境案件鉴定难问题的同时, 努力把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危害降到最低。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 首次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 各地检察机关主动担负起司法护航任务, 围绕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工作开展了一些有益探索。与此同时, 镇江市委围绕“四个全面”、“五个迈上新台阶”战略部署, 结合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实践, 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并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跻身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这为镇江市基层检察机关加强环境资源检察保护提供了广阔的现实土壤。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多维保护,现状,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1]许国庆.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构想[J].中国检察官, 2014 (4) .

上一篇:法律局限性下一篇:民间美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