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注射法

2024-07-25

热注射法(精选六篇)

热注射法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0月间门诊和儿科临床患者180例, 男112例, 女68例;年龄1-12岁, 平均 (3.6±1.4) 岁;发热时间最短半天, 最长8天, 平均 (2.6±0.5) 天;体温37.5℃~39.6℃, 平均 (38.7±5.2) ℃。原发病症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例32例, 急性支气管感染30例, 各类肺炎25例, 肠炎泄泻23例, 痢疾6例, 急性扁桃体炎18例, 急性胃炎3例, 流行性腮腺炎16例, 病毒性脑炎10例, 水痘17例。伴发症状:咳嗽58例, 喘憋45例, 腹泻36例, 头痛35例, 呕吐25例, 惊厥10例, 皮疹13例。外周血检验, 有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多者48例, 有淋巴细胞增多者96例。各类原发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3]。

1.2 分组方法

将所有患者于入院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 行前瞻性用药研究,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热时间、体温、原发病、伴发症状等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用药方法

两组患儿均于入院检查后立即给予退热处理。研究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091220) 退热, 用药剂量根据患儿体质量每日0.6ml/kg, 注射液以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行静脉滴注, 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 (湖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批号:081004) 退热, 用药剂量根据患儿体质量每日10mg/kg, 以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行静脉滴注, 每日1次;两组均持续用药 (3~5) 日, 观察患儿退热情况, 同时给予各类疾病的对症治疗。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并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参照王秀珍相关报道[4]:治愈, 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不良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各项异常的理化指标复查正常;显效, 患儿体温明显下降并接近正常值, 临床不良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各项异常的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接近正常水平;有效, 患儿体温有所下降, 但临床出现反复, 临床不良症状及体征部分消失, 各类异常的理化指标有改善;无效, 患儿发热未退, 临床的不良症状、体征等无变化, 以及病情加重者。治疗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研究样本数量*100%。

1.5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软件为SPSS19.0, 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具有显著差异的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如表1, 研究组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2.2 退热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如表2, 研究组患儿平均退热时间较对照组低, 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 (P<0.01) ,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0.05) 。

3 讨论

发热在小儿各类临床疾病中极为常见, 王金艳等报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 认为发热时间较长易引发患儿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5], 刘超报道小儿手足口病急性发热易引发心肌炎、脑炎、肺水肿等, 严重者可能致命[6]。可见急性热性疾病的高热状态时间越长, 对患儿越不利, 应受到格外重视。高热状态一般与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等存在密切关系, 机体内的炎性介质可刺激下丘脑的生理反应, 下丘脑又是体温调节的重要神经元, 从而出现发热症状。

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 但其稚阴未长、稚阴未充, 脏腑娇嫩, 肺、肾、脾功能发育不完善, 机体抵抗力不足, 易受外邪侵入, 故“易热”, 尤以外感风热为主, 多表现为呼吸道感染[7]。西医认为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所致, 因而常采用清开灵、利巴韦林、炎琥宁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 但退热效果并不理想, 而且该类药物副作用大, 对患儿机体损伤大, 可能引发过敏、皮疹等过敏反应。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利巴韦林进行退热, 结果有2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 均经暂时停药过敏症状逐渐消失。但不良反应也影响了临床用药和快速退热的效果。热毒宁的主要成分以中药为主, 包括金银花、青蒿、栀子等, 属植物药, 其内不含有动物药或矿物药, 因而临床副作用少, 对患儿机体损伤率低。金银花、青蒿、栀子三味中药的提取物具有抗病毒作用。现代药理学指出, 金银花中的异绿原酸和绿原酸有较广的抗菌谱;青蒿提取物具有较好的解热效果, 且青蒿中的琥酯钠抑菌效果好, 青蒿素、谷甾醇和豆甾醇又有抗病毒的作用;栀子中含有熊果酸, 具有较好的降温解热之效, 且其与青蒿素合用可达到明显的抑菌作用。中医认为, 金银花可清热解毒、镇静、降温的作用;青蒿之辛可解表, 之寒可清热, 是宣郁散热的良药;栀子可导热下行, 清利三焦之火[8,9]。故而三味药合用, 可达到较好的清热解毒、祛除外邪、抗病毒、抗菌、抗感染之效。

当然, 吴春美等报道热毒宁注射液临床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主要包括发胸闷、气闭、恶心、呕吐、头晕、口干、心悸、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10], 因而临床用药仍不可忽视对患儿的症状和体征的严密监视, 及早发现和治疗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骆秋龙, 平明芳, 朱惠仙, 等.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96例[J].中国药业, 2012;21 (16) :97~98

[2] 汤晓蓉, 黄玲.热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3 (5) :448~449

[3]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36~458

[4] 王秀珍.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2;14 (15) :227~228

[5] 王金艳, 康慧.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退热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2;33 (28) :6118~6119

[6] 刘超.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J].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2;7 (7) :297~298

[7] 张松成, 刘婷, 张卫平.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96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2;19 (27) :25~27

[8] 杨丽, 谢娅琳, 贺萌.热毒宁联合抗生素配合护理指导治疗64例急性化脓怀扁桃体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2;2 (15) :89~90

[9] 刘雪成, 刘长青, 万经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热性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 2011;19 (10) :44~45

热注射法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此次临床观察对象。入选患者均经影像学CT、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且排除了已经钙化了的突出的椎间盘、存在后纵韧带骨化的患者、椎间孔骨折增生的患者、椎管狭窄的患者、髓核巨大的患者以及血常规异常的患者。符合标准的56例入选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5例, 患者平均年龄37.8岁, 平均病程1.4年。随机将56例患者平均分为A、B两组,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给予A组患者实施臭氧注射治疗, 患者仰卧在手术台上, 并在其下腹部放置垫枕。对患者腰部进行常规的消毒, 并铺设洞巾, 同时在C型臂下对患者的病变间隙进行定位, 并选取小关节的内侧缘作为手术穿刺点, 同时应用1%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经穿刺点注射5m L 40µg/m L的臭氧, 注射完毕后应用无菌贴覆盖穿刺点。给予B组患者实施臭氧注射与射频热凝的联合治疗, 患者的穿刺点选择、麻醉方式等同于A组患者。在射频仪监测下, 调整穿刺针角度与皮肤成直角进行穿刺。在C型臂确定下确定穿刺针的位置与靶点位置相符合, 同时空针回吸未出现血液及脑脊液流出时, 则表示穿刺成功。在穿刺针内置入射频神经疼痛治疗仪, 同时将电压调整为1V、1.2V;频率调整为低频2Hz、高频50Hz之后对患者实施电刺激。待患者下肢无抽搐、异常感觉后, 由70℃开始每次增加5℃直至90℃, 每个温度档的治疗时间分别为30s、60s、120s、180s、180s。待射频热凝治疗结束后, 于原有的穿刺口对患者实施臭氧注射治疗, 方法同于A组患者。

1.3 疗效评定

根据改良Macnab评判标准对此次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完全消失, 工作及生活也恢复正常的患者称为治愈;将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 工作及生活情况也有所改善的称为有效;将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生活、工作情况无明显变化的称为无效。此外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定, 得分在1~3分之间的表示轻度疼痛、得分在4~6分之间的表示中度疼痛、得分在7~10分之间的表示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5对数据进行处理, 均数以 (±s) 表示, 检验方式为χ2检验, 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 (6.51±1.52) 分、 (6.49±1.63) 分, 在经过治疗后A、B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 (1.53±0.92) 分、 (1.17±0.96) 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对比, 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患者 (P<0.05)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治愈率对比, B组患者同样优于A组患者 (P<0.05) , 详见表1。

注:与A组患者对比,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所谓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髓核、纤维环向周围突出所造成的对相应脊髓、神经根压迫, 从而发生的一种疾病, 其主要是好发于L3~L5或是L5~S1之间。患者发病后, 常表现为腰部疼痛、四肢麻木疼痛等, 其中产生疼痛的主要因素便是神经及神经根周围的炎性反应、髓核突出后所诱发的免疫反应等[2]。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经皮切吸、激光汽化等, 这些治疗形式主要是通过降低椎间压力, 来间接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但是此种治疗形式在治疗的同时会对患者的髓核造成较大的破坏, 同时也很难的进行选择治疗。

射频热凝是一种将射频电流通过电极直接作用在突出的髓核上, 从而将离子震荡所产生的热量直接作用在髓核上, 以此来消融突出的髓核组织, 使其体积减少, 椎间压力降低, 进而有效的缓解周围神经根的压迫[4]。此外, 射频热凝治疗的实施, 其可以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利用其产生的温热效应来对损伤的纤维环、水肿的神经根等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臭氧注射治疗是将臭氧这种强氧化剂注射进入髓核内, 通过破坏髓核内的胶原纤维, 来达到缩小髓核、降低椎间压力的目的。此外臭氧在注射入椎间后, 不仅可以分解、中和椎间局部的炎症介质、致痛物质, 还可以通过刺激神经中枢, 使其分泌内啡肽, 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上述两种治疗形式联合对患者实施治疗, 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治疗的优势, 既可以有效的降低椎间压力, 还可以起到较好的抗炎、镇痛的作用。此外伴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 髓核可以在臭氧的作用下发生萎缩固化, 从而可以提高远期疗效[5]。

总而言之, 笔者认为, 临床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时, 给予其实施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的疗效是显著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文阁, 王春亭, 傅志俭, 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428-429.

[2]张德春, 尹庆水, 吴增晖, 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50例分析[J].人民军医, 2011, 54 (3) :219-220.

[3]刘保卫, 王岩, 郑秋生.髓核成型术治疗腰腿痛患者的选择 (附45例临床初步报告) [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 14 (2) :93.

[4]王建国, 耿葆梁, 闫洪涛, 等.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 2010, 53 (8) :566-567.

热注射法 篇3

1 临床资料

从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2例, 女38例;年龄最大68岁, 最小18岁, 平均年龄43岁。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做X线、CT等检查, 排除骨髓炎、骨结核及肿瘤等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治疗

2.1.1 取穴

肾腧、大肠腧、环跳、委中及阿是穴。

2.1.2 药物

中药制剂:当归4 m L、骨宁2 m L混合于10 m L针管中备用, 1%普鲁卡因2 m L于2 m L针管中备用。

2.1.3 操作方法

选定穴位,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 采用穴位注射针头快速刺入穴位皮下, 再以适当角度 (或斜针刺或直刺) 缓慢进针, 以得气为度, 然后稍上提一二分, 回抽无血时, 将药液缓缓注入, 每穴注入0.5~2 m L;痛甚者, 可治其标, 选痛点阿是穴, 每穴注入0.5~1 m L普鲁卡因, 缓解疼痛, 隔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腰椎椎间盘突出者, 辅以腰椎牵引、中低频电疗以及针灸推拿等, 每日1~2次。每疗程完毕后观察治疗效果, 3个疗程完毕后进行疗效评定及摄片复查。

2.2 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

取中药独活、寄生、杜仲、牛膝、厚朴、苏子等打碎后装入布袋缝好, 隔水蒸热后敷于患者腰部。热敷治疗每次30 min, 每天1~2次, 10 d为1个疗程。治疗完毕后, 要注意保暖, 防止受凉, 可适当多饮温开水以利于新陈代谢。

穴位注射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 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穴位注射作用于人体主要表现是一种综合作用, 既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又有药物本身的作用,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几种治疗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 共同发挥的整体叠加作用。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 促使局部血管扩张, 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及炎性水肿情况, 从而消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 缓解疼痛[2]。而患者病变部位的深部组织通过皮肤渗入药物的有效成分, 能够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起到活血化瘀、消肿解痉、行气止痛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利用药物的温热刺激对局部气血进行调整, 激发了经气, 调动了经脉的功能, 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 从而达到以肤固表, 以表托毒, 以经通脏, 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3]。

3 护理措施

3.1 体位护理

患者病床给予硬板薄软垫床, 并指导患者正确卧位, 有利于减小腰椎承受的荷载和压力, 从而减轻患者疼痛感, 促进及早康复。

3.2 心理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由于患者心理上极易产生焦虑、烦躁、不安等各种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以和蔼、亲切的语气与患者加强交流、沟通, 掌握患者不良心理及产生的根源, 给予有效的安慰与鼓励,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放松, 以消除不良情绪, 将患者的痛苦减少到最低程度。为了避免患者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误认为是病情加重, 应及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反应, 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3 穴位注射护理

注射前评估患者皮肤情况, 有无红肿、破溃, 并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注射后注意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

3.4 中药热奄包热敷的护理

热敷前查看患者治疗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破溃, 并询问患者对中草药有无过敏史。热敷过程中要保持奄包温度在50~60℃之间, 询问患者温度是否适中, 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引起烫伤或受凉。治疗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如出现红肿、水疱、皮疹、灼痛等症状时, 应暂停热敷, 报告医师, 及时处理。

3.5 腰椎牵引的护理

牵引前不宜进食过饱, 最好在进餐半小时以后。为患者进行腰椎牵引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牵引带松紧适度, 在此期间应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或心慌等症状。若患者有以上症状, 应立即减轻牵引重量或停止牵引, 并叮嘱患者深呼吸。此外, 要保证牵引机的正常运作, 并且牵引的重量不能随意增减, 以免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牵引治疗之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10 min~20 min, 在下床活动时应使用腰围。

3.6 饮食护理

叮嘱患者多食高纤维、高蛋白质及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治疗期间还应注意戒烟限酒, 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同时, 还应叮嘱患者多食水果和绿色疏菜, 能有效避免因便秘而导致腹压增加, 从而加重腰椎疼痛。若患者出现便秘应给予缓泻剂。

3.7 出院指导

3.7.1

腰痛的产生与人的体位、工作强度、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 应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勿久行、久站、久坐, 勿弯腰负重, 注意劳逸结合, 防止和减轻腰痛。

3.7.2 局部保暖

注意腰部保暖, 避免潮湿、寒凉之所, 卧硬板薄软垫床休息。

3.7.3

女性不宜长时间穿高跟鞋。注意饮食, 控制体重。

3.7.4

从地面上拿起较重的物体时要屈膝下蹲, 不可以采取直腰的姿势。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重物, 不应勉强去拿。

3.7.5

正确使用腰围, 佩带腰围松紧度要适当, 时间不宜过长, 通常1个月即可, 并且皮肤不能与腰围内面直接接触。长时间依靠腰部劳作的人, 要注意劳动姿势, 最好系上宽腰带。

3.7.6

患者出院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4 结果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热敷护理、体位护理、牵引护理、心理和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 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精神压力, 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通过以上护理, 治愈65例, 好转1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 均能有效地解除腰、腿部肌肉的疼痛痉挛, 提高腰部活动度。由此可见,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5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情重、病程长且容易复发等特点, 导致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大多数患者为缓解疼痛都选择保守治疗, 而其中护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护理效果直接影响着治疗结果。因此, 对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能够帮助缓解疼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并且掌握正确的穴位注射和中药热奄包热敷方法, 维持有效牵引, 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热敷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穴位注射护理、中药热奄包热敷护理、牵引护理、饮食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治愈65例, 好转1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结论 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同时, 重视治疗期间及治疗前后的护理, 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穴位注射,中药热奄包护理

参考文献

[1]陆静波.骨伤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12.

[2]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91.

热注射法 篇4

讨论

哌拉西林是广谱半合成青霉素, 对多种G+、G-的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效, 他唑巴坦是 β-内酰胺酶强抑制剂, 二者组成的复方制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增加并扩展了哌拉西林的抗菌谱, 从而对哌拉西林及其他 β-内酰胺类耐药的产 β-内酰胺酶细菌具有高度的活性, 临床上常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腹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性败血症、骨关节感染及多种细菌混合感染等[1]。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发热、头晕、头痛、躁动不安, 皮肤反应, 如皮疹、瘙痒; 胃肠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2]。本例患者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后突起高热, 在时间上有合理的先后关系, 停药后未再次出现发热症状且无其他可疑因素, 故可确定发热由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引起。

药物热是指药物作为抗原或半抗原刺激机体导致内生致热源释放而引起的发热, 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药源性疾病, 本质上属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药物热发生时间可长可短, 不同种类药物也有所不同, 若首次用药一般可经7 ~ 14d的致敏期, 故在临床上药物热不易判断, 也常易被忽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经仔细查体和实验室检查, 排除各种引起发热的原因后, 才可考虑是否是药物热[3]。

能引起药物热的药物很多, 多数抗生素均可引起, 对于药物热最有效的方法是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给予补液有利于药物的排泄及退热, 重症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报道指出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30 例, 所有患者均在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后24 ~ 48h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总之, 在临床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过程中, 务必注意其有致药物热的可能性, 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 尽快停药, 根据病情需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 确保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谢颖, 赵宏, 龙恩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药物热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业, 2015, (13) :49-51.

[2]师艳芳, 武剑, 齐晓莲, 等.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引起高热、白细胞减少1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4) :177-178.

热注射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在我院儿科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咽结合膜热患儿。依据临床急性咽结合膜热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发病时间短, <3 d;临床表现为咽痛、咽部充血、高热, 部分存在耳后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可有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发生。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异常。同时排除有支气管炎、败血症、中耳炎等并发症病例。观察组中男19例, 女17例, 年龄2~7岁, 平均 (4.14±2.52) 岁。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2~6岁, 平均 (4.56±2.74) 岁。两组患儿在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病情程度及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由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热毒宁注射液治疗 (国药准字:502Z02107) , 用量为0.6~0.8 m L/ (kg·d) 以5%、250 m L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每天1次。对照组应用由开封制药 (集团) 生产的用量为10 mg/ (kg·d) 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 (国药准字:H 19993851) , 用10%、250 m L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每天1次。两组服药周期为5 d。

1.3 观察指标[2]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持续时间 (包括发热、咽痛、眼结合膜充血等) 、住院时间。对比两组的治疗疗效: (1) 显效:治疗3 d后体温恢复正常, 急性咽结合膜热临床症状如咽痛等消失; (2) 有效:治疗3 d后咽痛、眼结合膜充血症状减轻且体温恢复正常; (3) 无效:治疗3 d后, 急性咽结合膜热临床症状如咽痛等未见缓解。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观察两组是否出现相关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频率及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急性咽结合膜热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5.72±1.89) 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 (7.29±2.93) d, 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观察组经治疗后, 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 (P<0.05) 。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均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皮疹、胸闷等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共有6例 (16.7%) 发生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共3例 (68.3%) 发生不良反应,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3 讨论

咽结合膜热是小儿临床多发病, 由腺病毒引起, 病原为42型腺病毒中的3型和7型。小儿咽结合膜热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主要特征, 常发生于春夏季[3]。病程较长, 可达1~2周, 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脑炎、心肌炎等, 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4]。目前尚无特效药。临床常选用热毒宁、炎唬宁、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治疗[5]。其中利巴韦林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它不仅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 也可以改变这些病毒的吸附和侵入脱壳的能力, 使其不能产生干扰素。利巴韦林进入人体中被感染病毒的细胞内后快速将磷酸化, 使其形成的抑制剂-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进一步抑制多种病毒, 从而破坏病毒的DNA及蛋白质减少鸟苷三磷酸, 使病毒的复制及传播受到限制;利巴韦林能够抑制呼吸道中的合胞病毒, 但由于本品副作用较大, 有严重贫血和肝功能不全患者尽量慎用, 如贫血患者服用该药品可使其致命或形成验证的心肌损害, 所以拥有心脏病史等患者禁用。再者其不仅对诊断有干扰作用还能引起血胆红素增高降低血红蛋白, 并发现有胃肠道出血、腹泻皮疹的现象发生。更易引起白细胞减少, 造成心肌、肝、肾等功能损害, 且疗效不佳[6]。一般临床应用中会出现全身疲倦乏力、头痛、发热寒战、眩晕、恶心、关节痛、失眠、抑郁、呼吸困难和味觉听力等多种不同的不良反应表现。而热毒宁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 安全性高, 疗效可靠, 被广泛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的主要中药成分为桅子、青篙、金银花等组成, 是我国首先研发的国家级二类新药[7]。青篙的主要成分为青篙酮, 具有杀菌、抗病毒、退热、抗炎等功效, 此外还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促进细胞的免疫功能[8];金银花性寒, 味甘, 入肺、心、胃经, 含绿原酸、多种挥发油、苷元成分及黄酮化合物, 它能够清热解毒, 对温病发热、痈疽疖毒等均有效。研究证实, 金银花含有绿原酸药理活性成分, 能够有效抑制上呼吸道感染致病病毒及多种致病菌等, 还可增强免疫力、消炎、解热、止血 (凝血) 、抗早孕等非常广泛的临床用途, 可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多达40余种病症, 如高血压、呼吸道感染、急性泌尿系统感染[9,10]。目前已证实金银花能够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志贺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 同时金银花提取物还能发挥类似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作用, 抑制炎症因子的合成或释放[11]。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 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 含有熊果酸、桅子葺等物质, 具有退热降温、镇静及抗微生物作用。栀子煎剂对多种皮肤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同时还可有效抑制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实验表明, 热毒宁注射液阻碍3型腺病毒的攻击细胞免, 同时可直接抑制其增殖, 将3型腺病毒灭活[12]。三种药物成分间不会相互作用。在疗效上, 三种成份相互协同, 相辅相成, 发挥出较强的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通过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后患儿的发热、咽痛、眼结合膜充血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经治疗后, 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 (P<0.05) , 且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药副反应。提示相对于传统的抗病毒治疗, 热毒宁注射液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 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缩短住院时间, 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此外, 应用热毒宁预处理可抑制兔发生内毒素性肺损伤, 阻断呼吸道合胞病毒侵入Hep-2细胞。

综上所述, 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可迅速缓解症状, 缩短病程, 且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乔学军, 张晓燕.三黄感冒合剂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27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 (1) :141-142.

[2]许麾, 孙建威, 许德华, 等.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 2011, 24 (4) :223-225.

[3]常秀娟, 张帅, 陈健等.热毒宁注射液抗大鼠急性肺损伤治疗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22) :172-175.

[4]刘剑锋, 李湘红.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45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1, 30 (23) :15-16.

[5]高志虹, 赵素香.更昔洛韦、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 4 (4) :350-351.

[6]陆军.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J].中外医疗, 2013, 32 (18) :124, 126.

[7]张君平.清菌败毒口服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156例[J].陕西中医, 2003, 24 (6) :500-501.

[8]刘疆豪, 刘艳梅.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治疗急性重症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 2014, 23 (3) :503-504.

[9]贺小丽.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咽炎的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 27 (2) :210-211.

[10]吕荣华, 侯明, 李素, 等.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20) :289-292.

[11]徐玉玲, 王永香, 张静等.热毒宁注射液配伍后的渗透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7 (3) :285-286.

热注射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5~75岁,平均56.1±1.5岁;病程8个月~6年,平均1.8±0.7年;双膝发病17例、左膝发病8例、右膝发病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8岁,平均56.8±1.2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1.5±0.5年;双膝发病19例、左膝发病5例、右膝发病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关节炎诊治指南》[1]中KOA的诊断标准:①1个月内膝关节反复性疼痛;②X线检查表明关节间隙狭窄及软骨下骨硬化、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清亮黏稠;④年龄超过40岁的中老年人,活动有骨摩擦音发出。并排除合并严重性心脑肝肾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常规消毒皮肤,选择膝关节髌骨下方髌韧带内或外侧髌骨关节间隙进行穿刺,尽量吸尽关节内积液,再慢慢注入玻璃酸钠溶液,帮助患者适当活动关节,让药物分布均匀,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4次。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应用膝周射频热凝术治疗:选择体表定位,以10cm长22号射频针垂直进针,达到股骨内外上裸和胫骨内下裸骨膜,射频热凝和疼痛刺激选择R2000B射频热凝温控器,先进行感觉刺激和运动刺激,验证穿刺针是否达到目标神经;维持穿刺针位置进行射频治疗,参数设定为45℃~75℃,逐渐加温,连续射频;射频治疗时只对皮肤及皮下浅层进行局麻,以避免局麻药物干扰;每周1次,共治疗4次。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②症状评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严重,总分低于10分为轻度、介于10~18分为中度、超过18分为重度[3]。③膝关节功能:以LKSS膝关节康复评估量表进行评分[3],包括8项内容,共100分。④疗效标准[3]:临床症状消失,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症状评分降低70%以上为显效;疼痛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能正常伸屈,可参加工作,症状评分降低3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疼痛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3 膝关节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K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K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LK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2.4 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3 讨论

KOA的诱因较多,且多数因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所致。有关KOA的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案,其中止痛药物以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这类药物会引起胃肠道(RI)及心血管(RA)系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出血等[2];严重者还需接受截骨术、关节清理术及膝关节置换术等外科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变严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如何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射频热凝术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3]果,能有效缓解膝关节疼痛。射频热凝术作为一种新型微创技术,可通过热能毁损传递痛觉的细神经纤维发挥止痛作用[4]。玻璃酸钠则是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成的高分子多糖生物材料,是关节滑液的重要成分,由关节内滑膜B细胞分泌,也是关节滑膜及软骨基质成分之一。玻璃酸钠在软骨基质与糖蛋白结合,可改善关节腔生理环境,促进机体合成玻璃酸,有助于软骨愈合及再生;同时,玻璃酸钠还能覆盖保护关节软骨,改善关节挛缩及病理性关节液,提高关节腔润滑作用,起到一定镇痛效果[5]。本研究结果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LKS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周射频热凝术联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且治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射频热凝术,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疗效

参考文献

[1]姚志城,彭力平,林松青,等.中药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6):70.

[2]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6):416-419.

[3]罗伟欣.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21):3696-3697.

[4]刘志豪,卢敏,肖雪峰,等.长沙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杂志,2010,18(8):39-4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热注射法】相关文章:

静脉注射法05-07

皮下注射法实训课教案04-21

常用注射法说课稿的设计09-16

一次性注射器筒体注射模设计11-06

非注射04-17

注射填充05-04

臭氧注射05-21

安全注射05-22

注射方法05-29

穴位注射08-07

上一篇:生产技术下一篇:投招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