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2024-09-03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精选十篇)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篇1

关键词:信息冗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高校人力资源信息的采集,一般按照工作职能和工作规划划分的部门进行。根据工作需要,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以教师自然状况、社会状况、科研情况、教学信息的形式采集,这种形式割裂了信息的完整性,阻碍了信息的流通,容易出现工作重复、信息重复录入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信息在信息系统中的流动来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的结构,减少信息在系统中的冗余。

一、高校人力资源

高校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今高校重要的资源,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高效的开发与管理,才能使学校在同行中具有竞争力。高校人力资源最主要的内容是教工的活动,即高校中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工作的教工劳动能力的总和。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是高校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主要内容。高校教师除了具有一般人力资源的特征以外,还有其特殊性,集中表现为高校教师是具有较高文化教育背景和良好素质的群体,因此,高校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及其教书育人活动和科研创新活动。

二、高校人力资源信息

为了记录、管理高校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特征被信息化,为了反映高校教师的情况,高校各个部门在录入数据时,数据库中高校教职工的信息主要包括:

1.教师自然状况信息集(N):固定码、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

2.社会状况信息集(S):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编制、党派、最后学历、从事专业、聘任资格、职称等级、工作时间、工资类别、工龄、行政职务、出国情况、培训情况。

3.科研情况信息集(I):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发表的论文数、科研兼职情况、学术团体任职情况。

4.工资情况信息集(L):固定工资、活工资、岗酬、月标、工资补贴、粮贴、回补、地方补贴、合工补贴、驾驶补贴、政特、审计津贴。

5.教学信息集(T):姓名、性别、民族、籍贯、出生年月、所任课目、课时、学生评价。

三、人力资源信息生成过程

为全面反映教师的情况,各部门收集了尽可能准确全面的信息,从上面的信息集合可以得出N=S∩L∩I∩T,这4 个集合中都包含子集N,由于各部门为了尽可能全面掌握教职工信息,使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出现了冗余。把信息的输入过程表示成一个有向图,如图1 所示,教职工的自然情况信息被其余4 个子系统重复录入。因为集合N包含在其他集合中,自然情况信息在系统中就可能存在5 份冗余,使数据库中存在大量冗余。为了减少冗余,需要重新规划信息流,并设计子系统(见图1)。

四、信息图的树化

把信息的各个节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一个图,为了减少信息的重复,把图的虚拟边删除,就形成一棵有向树,使信息沿着树的边流入,减少重复。每个子系统是树的节点,信息在节点得到完善和修改。自然信息通过社会状况、科研情况、教学信息子系统共享,不会在社会状况、科研情况、教学信息子系统中存在冗余数据。规划后的信息流树见图2。

五、规划后的子系统

图1 显示通常的数据录入,存在重复录入的现象,经过树化后,子系统S、L、I和T可以利用N录入的信息,不再需要重复录入教职工的自然信息,这样就可以减少系统中的重复,信息节省存储空间,也避免了信息重复录入的不一致和错误录入。工作顺序则如图3 所示。

通过对信息系统中信息的合理规划,改变信息的流入顺序,协调各个部门的信息录入和使用顺序,就能合理减少信息的冗余,达到高效利用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也平.基于校园网的高校人事管理系统[J].微机发展,2002,(2).

[2]深志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苏州:苏州大学,2003.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变得日趋突出,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防洪标准普遍偏低;二是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逐年加大,污水处理水平低,江湖水质日趋恶化;三是地下水资源量不足;四是局部地下水超采,地面下沉;五是一直存在着水资源不能统一管理和水资源不能合理配置以及水价偏低等问题。水资源问题已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通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RMIS)的开发,是在整理分析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计算机、水文水资源、地理信息系统、网络通信等多方面技术,将基础信息的管理、区域水资源规划、局部地表与地下水运动的数值模拟、图形显示等融为一体,集成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信息查询、水量水质计算、污染物的监测与控制、水环境评价等功能,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等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MIS)、地理信息系统(GIS)、决策支持系统(DSS)、办公自动化(OA)等。

为更好实现水资源管理系统的预定目标和功能,建成一个适用、先进、高效、可靠的水资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的平台,系统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适用性与先进性并重原则

在适用的前提下力求先进,把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统的开发中,真正做到数据与图形相融合、GIS与数学模型相结合,把科学计算的结构通过三维情景表现和动态显示的形式直观表现。2.开放性原则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因此,本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在软硬件方面,保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以便今后系统不断地升级完善。3.标准化原则

系统的硬件建设、数据库开发、代码编码、计算方法、分析评价、系统集成等均将采用标准化方法。有国家、行业标准或规范的,都将严格执行,没有标准或规范的,采用通用做法。4.易学易用易维护原则

系统最终是为用户服务的。系统开发应考虑不同层次的用户,设计友好的系统界面,使其操作直观、简便,易维护。

二、系统设计与开发

1.系统特色

1.1实用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强。随着规划进程展开新资料的不断补充,系统数据可以逐步的得到充实。

1.2支持图形对象和对象属性的双向查询,支持地图漫游和属性到地图的查询。1.3根据规划中各专题需要编译生成各专项现状,规划专题图。1.4根据规划专题需要提供资料查询及报表生成。

1.5系统制图打印灵活方便,可按规范比例尺/标准图幅打印,也可任意图副和可见范围。

1.6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灵活。功能组织条块合理,层次清楚。

2.设计目标

开发水资源管理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在利用GIS系统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视图通过table和链接的图表等来了解此处的水资源情况,能够将资料的积累、查询自动化。此外, 可以在ArcGIS中venue语言编程对输入的水质检测项进行评价和对输入的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当地水资源量的供需状况。有了此项功能使此软件的功能有了亮点,不只是一个便于存贮和快速查询的数据库式的软件, 而是可以提供新的数据和对决策提供理论依据的比较全面的软件。

3.功能模块设计

3.1数据输入。在输入时首先对所需要的主题的图层进行输入, 本软件主要输入图层主要包含有行政区图层、水库图层、岩溶井图层、钻孔图层、长观井分布图层等5个主要图层。在每个的图层的属性表中输入该图层图元的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主要包括地质库、地表水库和地下水文库的基础资料其中在地质库中主要的输入资料有统一地层表, 钻孔的孔径及类型、钻孔水文地质实验、区域水文地质专题图, 在地表水库中主要输入径流及各大、中、小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及水库分布图, 在地下水文库中主要输入长观井类型、长观井地下水类型、长观井实测资料、长观井使用类型、水井分布专题图等。另外将已收集到的水质情况和评价结果附于上述各个内容框架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了解和查询当地的水质情况。管理者可以采用直接在属性表格(Table)中输入视图(View)中所显示的对象的属性, 也可以在Excel等软件中输入, 然后将其转化为本系统支持的表格类型(即DBASE和INFO格式)然后将表格添加到所需图层。

3.2查询结果显示。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中任意图元, 实现图元信息查询。

3.3对现状的判断分析。目前在判断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水质分析的评价和水资源供需量平衡的判断, 在水质分析中主要检测项目有色、嗅和味、肉眼可见物、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硝酸盐等, 使用者可以通过点击水质判断按钮输入对新水样进行测定后的各检测项目的值, 进而由系统给出对此水样的评价结果, 判断过程是通过Arcview中的Avenue语言编程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主要是对来用水进行计算的一个功能, 通过输入地表径流、地下水量、三产用水、生态用水等得出当地水资源的平衡情况, 进而对水库蓄水及三产等用水水量的分配提供理论的依据。见下图显示水资源供需平衡的计算流程。

3.4结果显示。结果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视图了解查询区域的大概位置, 点击视图中查询区域, 可以由table显示出此处的详细情况。点击水质评价和供需平衡按钮, 则分别显示出水质评价等级和水资源平衡情况。

4.系统实现

在本系统中数据库的数据格式主要有文本数据,文档资料,excel表格,DWG、mapinfo格式图形数据,相片,影响数据等。根据系统对海量数据以及空间数据的存贮与管理需求,我们选择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对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统一存贮,两者通过ID 标识建立连接关系。由于数据来源,形式复杂,格式不一,因此对数据收集与整理入库必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对于现有的已电子化的数据优先入库;已整理好的,以硬拷贝的形式存在的,需要以手工方式进行输入的在数据输入软件开发完成后进行入库;需要进行整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的数据,根据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录入、入库;系统运行急需的数据优先整理、录入、入库。

对于规划成果按照不同数据格式按照不同数据格式的要求入库。将经检查无误的数据按照系统规定的数据组织方式,自动生成专题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将图形和属性关联,获得满足需要的数据,进行入库。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4.1 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系与水利工程规划是在对现状水系调查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防洪排涝、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运等方面要求,确定骨干河网布局,进行河道功能划分和断面及两侧控制规划。拟定河道疏浚、河道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对湖泊提出规划、整治方案,提出镇、村级河道规划原则。水系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水系现状,规划成果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分布图,河道水运规划成果图等,河道信息可查询河流的名称,起讫地点,级别,长度,功能定位,断面等,还可以查询水利设施的属性数据。

4.2 水资源信息系统信息显示与查询

根据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可以查询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特殊干旱年、连续枯水年和突发事件应急对策及预防措施等。

水资源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雨量站,水位站,蒸发站的分布,水功能区划,水利分区水资源平衡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水资源总量,用水现状,用水预测等信息。

4.3水环境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查询和显示水环境的功能区划、污水处理厂分布、管网分布,生活和农业工业污染源的分布、水环境监测水位流量、水质数据,还可以查询水质评价成果,河道水环境的容量等。

4.4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信息系统的主要展示了水景观位置、湿地保护区的分布、水旅游线路图、涉水公园规划、水景观带湿地保护区的分布、重要文物古迹的分布等。根据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规划的成果,系统可显示和查询生态建设的指标体系与目标、水生态系统保护分布与管理措施、水景观规划空间格局和建设方案等。

4.5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显示和查询

防洪排涝信息系统中可以查询防洪分区、圩区分布、水闸分布及其功能,防洪治涝标准、现状和不同水平年工况下各防洪分区的防洪排涝能力、骨干河网控制水位表,根据防洪排涝规划成果可以查询和显示防洪排涝工程方案和非工程方案。

三、结语

水资源综合规划信息和管理系统以先进的 GIS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地区主要环境信息和空间信息为核心,利用 GIS 技术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使得所有查询及分析结果以地图、文本、图表等方式可视化、直观、生动地显示出来,是一个集易用性、交互性、开放性、可扩充性、智能化等优点于一身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管理专业支持系统。本系统不仅为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资料整编、各专题交流协调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且为地区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水务一体化科学管理和决策提 供先进的科学手段。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信息运维;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119-01

1、背景介绍

随着电力公司信息化“SGl86”工程的稳步推进,电力信息系统建设进入迅猛发展阶段,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也迅速增加。如何安全可靠保障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电力公司迫切需要建设与公司企业级信息应用相适应的IT服务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风险管理,切实提高信息运维和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系统建设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项目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电力公司需要一个规范的信息平台,完成对项目进度状态和资金成本的完整跟踪,建立与公司相适应的“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

为了加强对信息运维人员及其运维工作的综合管理,公司需要建立统一的运维業务工作状态数据收集平台,对公司常态化以及临时的信息运维工作进行全面掌控,同时建设统一的业务工作成本投入收集、跟踪、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2、系统建设目标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电力IT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运维业务资源发布平台,为公司在IT系统运维业务领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全业务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应用系统“端到端”的完整服务提供为线索,纵向梳理系统各级配置子项,横向梳理配置子项问关联关系,实现信息系统和主机系统资源拓扑结构,构建公司运维业务的“基线化管理”模式。按照项目建设、运维两个主线,完成项目进度状态和成本跟踪、建立公司“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并将该地图内的文档资料与配置项关联。针对分散的业务数据产生渠道,建立统一的运维业务工作状态数据收集平台,同时建设统一的业务工作成本投入收集、跟踪、统计分析系统,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3、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系统功能结构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六大功能模块,分别为配置资源管理模块,项目任务管理模块、业务活动管理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以及综合展现模块,具体子功能详见图1。

3.2 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1)信息系统管理

配置资源管理模块以应用系统为入口,采用纵向层级管理的方式,梳理出14项配置项,包括主机、刀片机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数据库、其他软件、应用实例、数据库实例、虚拟平台、虚拟主机以及UPS电源,针对不同类型配置项,建立对应的属性管理项,从而实现对所有配置项的个性化管理。于此同时,以应用系统为线索,横向梳理各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从应用系统所包含的主机,到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存储设备等,再到主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上安装的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上部署的应用系统,数据库上部署的数据库实例,以网状式的关联关系描绘出了信息系统资源拓扑结构,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系统全面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跟踪有关配置项的变更记录及成本发生情况,并在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中跟踪配置项变更涉及到的硬件设备,从而确保了系统配置信息与实际运维环境相一致。

(2)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模块以电力信息化实施项目和交办工作任务为业务主线,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将项目下达、状态跟踪、人力成本跟踪、资金成本跟踪、成果资料收录、项目交付等活动,统一纳入项目资源管理中,建立公司“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

(3)运维业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以常态化信息运维工作为数据管理对象,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将任务下达、任务工作成果跟踪、任务人力成本跟踪、任务资金成本跟踪等活动,统一纳入任务管理中,从而实现对常态化信息运维业务的统一、长期化跟踪管理。

业务活动管理模块中的中心业务活动以运维部门为单位,汇总记录各运维部门周期内的所有运维活动,以及运维活动所涉及的人力资金成本,从而帮助运维主管掌握各运维部门的整体运维情况。业务活动管理模块中的个人业务活动记录信息运维人员的个人运维活动以及所涉及的人力资金成本,将信息运维人员的日常工作纳入可控范围内,从而帮助实现公司信息系统运维过程的“数据化管理”。

知识库管理模块用来集中管理信息项目过程涉及文档,以及与运维业务相关技术文档,用以形成运维人员的共享知识平台。

(4)信息综合展现

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篇4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提升,逐渐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工作之余去旅游放松,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行业为一个集成的管理模式,行业特点决定了信息具有较大的流动性,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对于旅游信息管理,仍然选择用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为主,存在信息传递不及时、接受不准确以及处理不妥当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行业发展效率。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数据的集成化与信息化管理,对促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对于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以满足各方面需求,提高信息处理效率为目的,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第一,实用性。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旅游管理员与游客的需求,即一方面要满足旅游业管理人员对旅游相关信息的日常发布、动态管理以及信息维护,另一方面也需要满足客户对各项数据信息的要求,保证客户通过系统能够了解并掌握全面详细的旅游信息,根据自身情况事先选择最为合适的旅游线路,提高旅游质量。第二,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以及时效性。并且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软件优化来提高系统的合理性,确保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想与容错性,以及系统的正确性与传属性。第三,先进性。应选择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设计,为用户提供高性能的应用系统。例如选择B/S模式作为旅游管理系统,选择编码编译器为系统支柱,应用SQLSERVER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来保证实现各种旅游企业管理工作需求。第四,智能性与灵活性。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与智能性,即根据实际需求来对系统自身进行完善,并充分考虑系统程序化与智能化需求,在系统应用一段时间后,系统可以与其他相关系统结合使用。

二、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一)登录模块

系统使用前需要先用户登录,身份验证后才可正常使用系统,其中对系统内已存信息数据进行删除、修改以及添加等操作,只有得到授权的系统管理人员可操作,而未得到授权的用户,无法登陆系统信息管理模块,只能以游客的身份来查询相关旅游信息数据等,无法完成对数据的添加、修改以及删除等。

(二)导游管理模块

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导游主要工作是带领游客对不同旅游线路进行实地欣赏与游玩,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旅游地区进行一定的宣传,是提升旅游质量以及扩大影响的重要载体。导游专业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客对旅游地区的印象与看法,决定了此次旅游的质量,一个具有较高专业能力与素养的导游,对推动当地口碑以及宣传具有较大的作用。系统中导游管理模块,主要包括了导游查询与导游管理两个部分,可以提高导游队伍的管理效率。系统应对导游进行编号,并记录游客姓名、年龄、性别、证件号、常住地址、导游等级、导游业绩以及游客评价等内容。对于此模块的管理,主要是根据不同导游的实际表现来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调整。

(三)线路管理模块

旅游线路也是影响旅游质量的只要因素之一,通过不同线路的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偏好游客的需求。系统对此模块的设计,应结合旅游区特点,组合成多种不同的旅游线路,为不同消费观念以及旅游需求的游客提供选择。例如以贵州为例,旅游线路可以分为神奇科斯特景观精华游:贵阳-平坝-安顺-镇宁-关岭-贞丰安龙-兴义,以及黔东南苗侗文化体验游:贵阳-凯里-雷山-榕江从江-黎平-锦屏-天柱。此模块设计内容主要包括线路编号、线路描述、线路行程、线路特点、所需花费以及线路时间等,操作功能主要包括添加、修改以及删除,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游客意见以及查询频数等来对各条线路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旅游管理的效果。

(四)游客管理模块

游客是旅游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客信息的管理主要包括:游客姓名、出生日期、编号、电话以及有效证件等。游客管理的主要目的一方面要保证游客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还需要保护景区旅游资源不被破坏,提高整个旅游过程的综合效益。游客即为消费者,也是生产活动主要参与者,是景区重要机构的组成要素,其行为与景区的保护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景区管理人员需要对往年游客年龄、行为特征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出影响景区保护的主要因素,以及带动经济效益的主要群体与行为,并以此为基础作为下个旅游热点管理工作的数据支持,针对不同行为现象来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解说系统选择技术、安全管理就似乎、有效沟通技术以及规范游客行为技术等,提高游客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篇5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利用信息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测,辅助公司领导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人事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开发设计的实现及程序的介绍,展望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设计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1.1 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利用信息进行人力资源的规划和预测,辅助公司领导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与人事决策的信息处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从理论上或是目前软件的分类管理上来讲其范围还是很大的,这其中可能就会包括薪资管理、人事管理、人事合同管理、培训管理、招聘管理、考勤休假管理、保险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及员工或经理自助管理等很多方面,任何一个商品软件不会把这些东西集合在一起,他们大多是按其具体功能分模块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

1.2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状况

国外企业信息化工作比较早, 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较为普遍, 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程度也比较高。目前国外ERP 厂商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纷纷抢占国内市场, 如SAP、Oracle、PeopleSoft 这三大著名的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 分别在金融服务业、通信及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实施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起源于西方, 因此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较为全面地体现了这些理论和思想。另一方面, 国外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采用的技术架构较为先进, 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比较好, 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其他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这种先进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模式, 将国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

近年来,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已有相当大的发展, 并且已具备一定的规模, 但是在大型企业的应用还不尽人意, 还无法与国外软件供应商抗衡。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起步较晚, 早期版本主要管理基本人事档案信息, 目前一些较高版本开始涉及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与国外软件相比,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在体现中国国情与人事政策法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因此,如何做到企业人力资源与工作效益良好匹配;如何做到事得其才、人尽其用;如何在满足企业效益的同时又兼顾企业职工的需求;如何能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使企业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且处理好随时变化的人力资源问题。都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应加大力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推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并对其功能框架构建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设计思想

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有机结合, 能够使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对自如。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简化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环节, 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用信息贯穿各单位的业务流程, 实现各项业务的流程化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提高公司资源的综合应用能力, 实现公司集团化运作、精细化管理、集约化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

实现数据共享, 保证数据的唯一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利用数据库将 1

信息全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整合统一分散的信息源,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保证信息的相容性和数据唯一性。

建立标准通用的数据接口。依据国家人力资源编码标准对系统数据进行规范, 统一数据交换标准,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外数据接口, 满足其他各管理系统和管理人员的数据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

系统设计目标

建设体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与理念,以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为主线, 实现高效完备的人力资源业务应用。实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网络化、流程化、集约化管理,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实现人力资源的梯次管理。总公司层面建立公司系统集中、统一、完整的人力资源信息库, 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的动态交换和实时更新, 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的综合查询、多维分析和预测, 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提供有效支持。

子公司层面建立公司人力资源业务应用功能规范, 全面覆盖组织机构、职位体系、人员信息、教育培训、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各项业务, 引入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以及职位分析、人才选拔、绩效考核等管理手段, 结合子公司管理特色, 形成员工培训、考核、调配、奖惩等各方面有机融合的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机制, 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提升人力资源管

理绩效, 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业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系统体系结构

基于三层结构模型, 人力资源业务应用是一个复杂的企业级应用, 其主要特点是: 数据量大、用户数量多、业务逻辑复杂, 对系统的可靠性、性能、可用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人力资源业务应用是全员参与的系统, 用户数量大、分布广。三层体系结构比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具有更好的可升级性和灵活性。系统技术路线

采用 J2EE 技术,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 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应用程序。J2EE平台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应用模型、组件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同时保证平台独立的、基于组件的 J2EE解决方案不会被束缚在任何一个厂商的产品和API 上。

系统特色功能说明

组织机构管理。实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组织机构管理, 提供组织机构信息维护、统计分析功能, 通过不同操作权限的设定, 处理各组织机构的新建、合并、撤消业务, 保存组织演变的历史并支持输出直观、多样的组织机构图。员工管理。实现员工从进入企业直到离开企业的一切人事活动所发生的信息变化的结果的信息记录, 以及对员工异动过程的管理, 包括: 入职、转正、变动、离职等一系列人事工作。包括: 基本信息管理、人事履历管理、人事变动管理、人事报表打印、劳动合同管理、学历履历管理、技术资格管理、专家管理等。干部管理。主要对本单位中干部基本信息,干部任免情况以及后备干部培训, 晋升等情况进行综合管理。包括: 基本信息管理、干部任免管理、后备干部管理、科技津贴管理、干部竞聘管理等。

档案管理。系统记录员工的档案编号及数目, 实现对全体职员的档案存放情况、档案分类目录、档案查阅、借用及销毁等管理工作, 可以打印各种形式的档案报表。

工资管理。系统提供对企业员工薪资标准的设定, 员工工资定级, 工资调整, 工资核算发放。工资发放支持银行代发, 提供代发数据的输出功能。可以根据公司政策, 设置并计算由于年假、事假、病假、婚假、丧假等带薪假期以及迟到、早退、旷工等形成的对薪资的扣减,还能存储完整的工资发放历史信息供查询和生成报表。采用逐级上报审批的设计流程, 实现工资发放业务处理。发放结束之后, 可以生成个人和单位的工资数据, 可以以工资条形式输出, 可以记录台账。

包括: 职工信息维护、考勤管理、工资管理、工资变动、奖金管理、部门管理等。

教育培训。实现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维护、查询、统计功能, 并对培训工作中涉及到的课程、资源、渠道、讲师、费用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完成各类报表的统计、分析功能。包括: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履历管理、教育培训统计等。

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程序的简述

具体步骤分为三个阶段:调研分析阶段、编制制度阶段、实施执行阶段。

1.调研分析阶段。项目设计的总体规划和调研分析准备阶段,制订计划,草拟方案,逐步推进。

第一,设计组织框架。(1)确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整体框架草图;(2)建立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框架草图。

第二,收集资料、市场调研与分析。(1)进行企业内部工作岗位市场调研。根据现有的组织机构、岗位的设立,设计职务问卷,对各部门的工作信息进行收集,做基础调查和分析。(2)进行企业内部薪酬调查和分析。(3)进行企业外部的地区性行业市场调研。重点收集薪酬情况信息,编写薪酬调查报告,确定企业外部的竞争定位。

第三,草拟各项制度方案。(1)编制企业薪资方案。根据职务说明书,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各岗位的等级,由此确定工资等级,同时根据薪酬调查报告的市场水平,设计新资方案(基础工资)部分草案。(2)编制绩效考核方案。根据职务说明书,分析设定各岗位的工作目标,实现目标管理,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编制员工考核办法,以此确定奖金的发放、晋升的标准。

第四,修改完善各项草案。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招聘录用程序、培训与开发规划、员工的激励措施、人事调整制度、员工的福利计划、劳动合同等人力资源的其他内容的草案。

2.编制制度阶段。(1)总体规划。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框架;编制人力资源组织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职务分析与职务说明书的编制。根据前阶段工作信息收集的资料,进行系列的分析和综合的人力资源基础的管理能力分析,把所发现的职务的职责、权限、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执行标准、任职资格等信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编制职务说明书,以便供管理人员使用。(3)不同的岗位应采用不同的薪资结构,例如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应采用不同的岗位工资制。(4)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的编制。区分不同岗位标准,确认关键绩效指标;进一步理论验证关键绩效指标,确定绩效指标体系;修订绩效管理指标体系,使之完善。(5)其他配套制度的制订。

3.项目的实施、制度的执行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制订培训计划把各项制度实施贯彻到底,需要企业方面的人力资源部门积极配合,根据新的制度调整组织结构,调整员工薪酬,推行新的绩效管理制度。

具体做法是:第一,在高层管理者中,统一认识,排除阻力;第二,中层管理人员培训;第三,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将新的制度全面贯彻下去;最后,在推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五、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5.1 非技术性格的人力资源工作者要求软件设计的尽量简单、好用

众所周知,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往往不善于也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大都是非技术性格的人,他们大多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喜欢与机器打交道。因此,他们不愿意投入精力去专研一个软件的使用,他们希望软件的操作越“傻”越好,凡是在这方面做的不够好的软件,往往都是“短命”软件,前一任软件使用人如果工作发生变动,后一任使用人往往就难以为继,很少有单位能够二度送君上“学堂”。

5.2 摸索和变革中的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要求软件能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由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过渡的转型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从思想到行动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可能采用的是“薪点工资制”,明天可能就要改为“岗变薪变”工资;今天采用的是360度考核,明天可能就改为了KPI考核。这就对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软件如果不能够随着变革而自行适应,那么,这个软件就没有生命力。

5.3 要有更强的安全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处理的数据都是十分重要的,不能随意存取和改变,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保护,以杜绝对数据的非法操作和防止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使用时,先进行用户识别和鉴定,获得上机权的用户要根据预定好的用户权限进行存取控制,保证用户只能存取他有权存取的数据。系统的变更要简单易行,系统由于需求和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暴露的问题,在交付用户使用后,对它进行维护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中,就要注意软件的可维护性。系统在发生故障或输入数据不合理的情况下,要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控制故障的能力,以免系统发生停顿或遭到破坏而影响工作。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市场更注重技术、品牌、服务、管理、信息化的竞争,各行各业的竞争必定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方面, 市场的激烈竞争突出了企业中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日益提高;另一方面, 这也对所有参与竞争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必定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引进或确立全新的经营思想, 搭建起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之后, 通过引进计算机管理来使企管理严格化、法制化, 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定会成为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选择。

目前,我们的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除了一些行业的排头、有海外背景的驻中机构及“海尔”等个别国内企业集团外,发展得较成熟的没有几家。有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培训的专业机构帮助下,建立起一整套管理体系,却因“水土不服”而在运行时达不到各子系统间的协调运转,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还尚需时日。因此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努力中建立和完善。

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必将成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 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国家电子政务及企业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建设的不断提高, 人力资源管理地位的进一步加强,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会安装和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将是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变革手段和主要发展趋势。参考文献:

【1】肖冬云.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7(3).【2】杜登梅.高校档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研究.中国科技信息,2010

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管理 篇6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风险管理

2014年1月15日《纽约时报》爆料,美国安局能够使用一种秘密技术对没有联网的电脑进行监控和攻击,复旦大学网络安全专家沈逸表示称,这个技术本身并没有对中国构成威胁,但是在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全球网络空间,中国档案急需要和发达国家争夺“数据主权”。同时由我国最高立法部门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档案作为一种承载历史信息的工具,尤其是涉及国家机密的档案,如今对电子化的水平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是由美国学者霍顿在1979年提出来的。档案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但并不是所有的档案都是一种资源[1]。信息资源有两层含义:当“资源”为单数时,是指某种内容的来源;当“资源”为复数时,信息资源指的是支持工具,包括信息的设备、环境、供给、人员等。把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档案信息不会无条件的、自动地转化为一种资源,只有经过加工整理的档案信息才能融入信息资源的范畴。把信息作为资源则应具备资源的一般特性--有用性和开发性[2]。

档案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在当今社会具有广泛的来源。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档案应运而生。档案信息资源的来源日趋多样化,信息服务多元化。其来源有传统的纸质档案、文本文档、图片资料、影音资料,以及在网站上注册会员、求职等所填写的个人信息等。那么如何对这些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利用,就是我们今天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必须采用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如:B/S多层应用技术,JOA、J2EE等网络技术对档案信息的应用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采用数据挖掘、文字识别技术、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以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档案的使用价值。

2、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面对的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档案信息都可以成为资源,只有其积蓄到一定程度蕴含着极大的使用价值和开发价值的时候才能构成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档案信息管理中必须面对许多管理上、客观上、技术上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

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层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信息化进城中的速度与效果的关系。档案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基础,以信息网络手段,人才为依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档案信息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二是正确处理档案实体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是正确处理人文管理与技术管理的关系,应以技术管理为手段,以人文管理为核心。

其次要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并尽量避免其价值的减少和消失。要明确档案信息资源不足与档案信息资源过剩并存。这是由于档案信息价值的相对性与绝对性所决定的。同时由于21世纪是个知识信息高度共享的时代,电子档案已经普及。在电子档案的采集、整理、归档利用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泄露。加上一些涉及国家机密,行政单位、企业的一些保密性材料,对这些档案安全的要求更高。因此,档案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并存。此外,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与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现在的档案信息开发和维护技术明显不够。信息技术带来的档案安全问题凸显。要想完美无缺的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必须面对这些问题。

3、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化管理的途径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2002年国家档案局发布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至此全国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事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作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对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重新思考,确定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3]。其基本任务包括: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建设和数字档案馆建设。重点做到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库数量,加快电子文档的归档与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政治修养,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做好档案信息化的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建立档案信息化的保障体系。

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风险管理。由于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的矛盾一直存在。同时,对档案信息安全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对信息资源的风险管理分为四个阶段。避免风险阶段,评估风险阶段,缓解风险阶段和分散风险阶段。凡事要做到提前预防,未雨绸缪。其主要措施有积极引进新技术,指定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复合型人才。当风险来临以后,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风险评估,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有计划更有科学的去解决风险带来的后果,以达到缓解风险甚至是分散风险的目的。

与时俱进的推进档案法制化建设。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颁布以来,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走向了法制化道路,各地的档案工作基本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经过几十年得逐步完善,我国的档案法制建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但是我们都明白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随着档案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与之相关的档案法制建设也要与时俱进。2014年保密法条例的正式实施也使得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安全性有了进一步的保障。加强档案的法制化建设是加快档案事业改革,实现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纵观我国现阶段情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加强。一是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提高执法水平,增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严格实施。第三,积极做好档案管理的普法工作,对在职人员开展继续教育,确保法人人做到知法、守法、用法。总之,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用改革的眼光,紧跟时代步伐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勇.对新形势下档案保密工作的思考[J].保密工作,2004.

[2]王颖春.浅析档案信息公开[J].黑龙江档案,2008(4).

[3]马慧玲,张揖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刘晓春.档案信息管理趋势[J].黑龙江档案,2004.

作者简介

旅游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篇7

1 背景介绍

建设运行和维护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业务资源发布平台, 为电力公司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更全面的流程在IT系统运维业务。要应用该系统, 为“端到端”各级全面服务提供商为线索, 垂直梳配置子项系统, 侧梳配置子项问的关系, 信息系统和主机系统资源的拓扑结构, 建设运行维护服务公司以“基准管理”的模式。据该项目的建设, 运营和维护的两条主线, 完成项目进度情况和成本跟踪, 把公司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知识资源图”及相关文件和配置项的地图中。业务数据的分布式发电的渠道, 建立统一的业务操作和维护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同时施工作业的成本纳入一个统一的收集, 跟踪, 统计分析系统, 实现运子进程"数据管理公司的信息系统。随着稳步推进电力企业信息“SGl86”项目进入电力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的快速发展, 运行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也在迅速增加。如何将信息系统的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用好使之得到安全可靠的保障, 给运行维护管理信息系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电力公司迫切需要建立企业范围内的信息化应用与企业相适应的IT服务管理体系, 以提高稳定运行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有效地提高了操作和维护, 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信息系统建设, 使信息项数的快速发展效率也在不断增加, 电力公司需要一个标准化的信息平台, 完成完整的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和资金成本, 建立适应公司的“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为了加强操作和维护信息和综合管理的运行和维护工作, 公司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业务操作和维护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公司的规范运作和维护信息和临时工作全面控制, 而建立统一的业务工作, 收集的成本投入, 跟踪, 统计分析系统“数据管理”的企业信息系统的操作和维护程序。

2 系统建设目标

以操作和维护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作为动力的IT服务管理系统, 其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业务资源发布平台, 为公司在该领域提供更全面整对IT系统的运维服务的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应用该系统, “端到端”各级全面服务提供商为线索, 垂直梳配置子项系统, 侧梳配置子项问的关系, 信息系统和主机系统资源的拓扑结构, 建设运行维护服务公司以“底线管理”的模式。据该项目的建设, 运营和维护的两条主线, 完成项目进度情况和成本跟踪, 制作成为公司建设“项目过程中的知识资源图”及相关文件和配置项的地图中。业务数据的分布式发电的渠道, 建立统一的业务操作和维护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同时施工作业的成本纳入一个统一的收集, 跟踪, 统计分析系统, 以实现公司的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数据管理”。

3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1 系统功能结构

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六大功能模块, 分别为配置资源管理模块, 项目任务管理模块、业务活动管理模块、知识库管理模块、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以及综合展现模块。

3.2 系统在电力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

3.2.1 信息系统管理。

配置资源管理模块以应用系统为入口, 采用纵向层级管理的方式, 梳理出14项配置项, 包括主机、刀片机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中间件软件、数据库、其他软件、应用实例、数据库实例、虚拟平台、虚拟主机以及UPS电源, 针对不同类型配置项, 建立对应的属性管理项, 从而实现对所有配置项的个性化管理。于此同时, 以应用系统为线索, 横向梳理各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从应用系统所包含的主机, 到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存储设备等, 再到主机上安装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上安装的中间件、数据库, 中间件上部署的应用系统, 数据库上部署的数据库实例, 以网状式的关联关系描绘出了信息系统资源拓扑结构, 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系统全面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跟踪有关配置项的变更记录及成本发生情况, 并在备品备件管理模块中跟踪配置项变更涉及到的硬件设备, 从而确保了系统配置信息与实际运维环境相一致。

3.2.2 项目资源管理。

项目管理模块以电力信息化实施项目和交办工作任务为业务主线, 采用流程化管理的方式, 将项目下达、状态跟踪、人力成本跟踪、资金成本跟踪、成果资料收录、项目交付等活动, 统一纳入项目资源管理中, 建立公司“项目过程知识资源地图”。

3.2.3 运维业务管理。

任务管理模块, 以用于数据管理的对象, 使用过程管理方法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信息, 分配的工作任务跟踪的结果, 任务跟踪劳动力成本的任务, 资金跟踪任务和其他活动的成本成为一个统一的任务管理, 从而实现规范化统一的业务操作和维护信息, 长期的后续管理。业务活动管理模块的操作和维护中心的业务活动部门单位, 简要记录的操作和维修部门周期的所有操作和维护活动, 并计算参与经营和维护活动的人力资本成本, 以帮助掌握每个操作的运行和维护, 维修主管部门的整体运行和维护情况。业务活动管理模块的个人商业活动记录, 以及对运维人员的操作和维护活动的个人信息所涉及的人力资本成本, 日常运行和维护人员信息纳入管理, 从而有助于实现公司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数据管理”。对信息的项目中集中管理的知识管理模块涉及到的文件, 以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及运行维护服务, 从而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平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3.2.4 信息综合展现。

综合展现模块用来实现对各类信息项的汇总查询, 包括配置资源的综合查询、项目跟踪综合查询以及任务跟踪综合查询, 此项功能主要用来辅助信息部门完成定期的运维信息统计汇总工作, 从而简化了相关人员的统计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更新换代, 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又促进了相对的电子产业链的发展, 因此电子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关的操作性建设性维护性人才的培养也不容忽视, 在使用电子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其产生的信息运维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问题和使用问题都该做到准确无误, 以确保电力企业的运行平稳, 项目发展效果高效, 创造企业更大的项目产业盈利, 推进企业的发展和富强。

摘要: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促使我国各领域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 电子信息技术的管理应用也越来越全面, 但是由于电子信息量的巨大数据量和处理运作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就会导致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电子数据管理上就会存在一些瑕疵, 因此相关电子系统的问世就有针对性地解决了相应的电子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运维,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电力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高鹏, 王萍萍.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的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 2011, 2.

[2]邹捷.电力通信系统建设的探讨[J].机电信息, 2011, 21.

[3]苏雪科.电力通信信息化系统建设思路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 2012, 20.

城市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篇8

关键词:水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

一、背景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当前, 水资源正日益影响着区域环境与发展。近年来,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气候持续干旱, 水资源数量明显减少, 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南方地区尽管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但由于水体受污染等原因造成水体质量下降, 以及蓄水和饮水工程不完善, 在部分地区已出现水质型缺水或自然缺水。与此同时, 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现象也普遍存在。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水资源问题将更加突出。

然而, 目前我国水资源管理基础设施薄弱, 信息源不足, 监控手段缺乏, 管理调度方式落后, 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应用与科学管理, 难以适应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工作要求。开发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实时掌握来水、取水、用水和排水动态, 保证第一手信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精细化, 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提供手段和依据。

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由于水资源本身及其管理工作的特点, 决定了水资源信息数据量大, 各要素间的结构和关系复杂, 建立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水资源信息的积累, 可及时分析和掌握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开发利用与供需状况等动态变化, 对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与及时性, 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随着认识的逐步提高, 不同的水行政管理部门针对本部门的工作要求, 相继建立了适合本部门的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我国的水资源信息管理化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三、设计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

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中, 要认真研究水资源管理的业务需求, 主要技术架构必须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 在坚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同时, 综合全面的考虑客户需求既要便于用户使用, 又要便于系统管理。

2、可扩展性及稳定性

为适应应用不断拓展的需要, 应用平台的软硬件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可扩充性。从系统结构, 技术措施, 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 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保证实现系统业务功能的前提下, 技术上适度超前, 使系统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先进水平。

3、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整个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为了便于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要求所选系统应用体系结构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四、设计思路

依据系统需求分析的成果, 结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特点, 分析研究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 以水资源信息管理为核心, 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开放性、可靠性, 进行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要求体现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具有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在数据库建设、支撑平台、应用系统、安全保障、标准规范等方面为平台设计提供坚实基础和建设依据。

五、技术框架设计

在技术路线的选择上, 采用了符合SOA体系架构的设计思想及当前业界主流的JavaEE技术路线, 可以满足跨硬件平台、跨操作系统的要求。

Java技术由于其跨平台特性、面向对象特性、安全特性等, 把数据库访问、企业级Java组件、命名和目录服务、动态页面生成、XML、JSON、事务服务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 并且提供集群等高级特性, 使之特别适合构建复杂的大型应用, 并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使用JAVA开发的B/S架构的系统, 因而可以在绝大部分的硬件设备 (IBM、SUN、HP等) 、操作系统 (Windows、Unix、Linux、Solaris等) 、中间件 (WebLogic、WebSphere、tomcat等) 上运行, 支持多种数据库及其数据相互转换, 支持各种版本的浏览器。

六、业务应用系统设计

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监测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和信息发布服务三大主要功能, 在信息采集传输系统采集信息的基础上, 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统计、分析与展现, 直观地反映水资源形势及开发利用状况。

水资源监测信息服务子系统的监测对象包括水功能区、取用水户、河流断面。监测的内容包括水量数据、水质数据和用水效率数据。

水资源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将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水资源工程、水资源规划配置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后, 对综合信息进行公开发布。将本子系统划分为信息提交、资料维护和资料查询三个模块。

水资源信息发布子系统发布的内容包括水资源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行政公示项目信息、水资源丰枯形势、计划用水、重大污染等突发事件处理等。基于水资源信息发布的流程, 将水资源信息发布子系统分为信息编辑、信息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浏览和信息反馈五个模块。

根据上述分析, 设计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如图所示。

1、监测信息服务子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信息服务子系统, 可以实时掌握取用水户、水功能区、河流控制断面等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类重要信息, 掌握水质水量等的动态变化。

监测信息服务子系统包括水量监测、水质监测和用水效率分析三个功能模块。

(1) 水量监测模块

通过本模块, 可实时监测取用水户取水信息, 取水口、河流断面的水位、流量信息, 监测点地下水位信息, 查询历史取用水户、河流断面的水量相关信息、及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对比。

本功能模块包括信息展示、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三个子模块。

1信息展示

展示水源地的分布情况、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分布情况、开发程度。

展示大规模取用水户的实时取用水流量、按月计划水量、当年已取水量、当年计划取水量和取用水量剩余额, 取水口、断面的水位、流量, 各河流的当年已用水量、计划用水量。

展示监测点地下水位信息。

展现形式包括采用GIS技术在二维地图上展示;以表格形式展示和以线状图、柱状图、饼状图、仪表盘等形式展示。

对取水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可在GIS图上按区域分布式展示各区域的取水信息。

对用水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可在GIS图上按区域分布式展示各区域、行业的用水信息。

2信息查询

通过本子模块可查询取用水户历史取用水信息和计划取用水信息, 取水口、河流断面历史水位、流量信息, 地下水位历史信息。查询结果的展现形式包括采用GIS技术, 在二维地图上展示;以表格形式展示和以线状图、柱状图、饼状图、仪表盘等形式展示。

3统计分析

本功能模块可实现对取用水户取用水量信息的统计分析, 内容包括大规模取用水户年内当前取用水总量, 对比历史同期取用水量、计划取用水量, 对比当年计划取用水量和各水平年取用水量对比;统计取水口取水量信息等。

统计分析监测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2) 水质监测模块

监测的主要对象包括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水质控制断面、重要水库、水生态及水事敏感区等。监测要素包括断面的流量、水位、水质和水体的水质信息等。

水质监测模块分为信息展示、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三个子模块。

1信息展示

展示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水质控制断面和水功能区水体的水质信息, 各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上下游断面污染物年内通量;以GIS方式展示水功能区水质状况及达标情况。

对入河排污口监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展示, 可在GIS图上分布式展示。

展现形式包括采用GIS技术在二维地图上展示;以表格形式展示和以线状图、柱状图、饼状图、仪表盘等形式展示。

2信息查询

本子模块可查询河流断面、排污口、水功能区上下游断面和水功能区水体的水质信息, 各地方入河排污控制方案。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各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上下游断面、水功能区水体水质变化情况。

统计分析各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上下游断面纳污通量的变化情况。

统计分析各河流断面、入河排污口、水功能区上下游断面年内纳污总量。

(3) 用水效率分析模块

本模块服务对农业、工业、大生活用水三个部分进行用水效率监控, 对比定额判断实际用水效率和节约用水情况。农业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工业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大生活用水效率的控制指标为大生活用水总额结合人口构成组成的用水效率指标。

1信息展示

以GIS形式在二维地图上展示农业、工业和大生活三个部分的用水效率。

展现形式包括采用GIS技术在二维地图上展示;以表格形式展示和以线状图、柱状图、饼状图、仪表盘等形式展示。

2信息查询

可查询农业、工业和大生活三个部分当前用水效率、历史用水效率。

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农业、工业、大生活用水效率, 对数据进行同期横向对比、历史纵向对比。

2、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水资源综合信息服务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综合数据库基于GIS平台, 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等进行结构化处理后, 对综合信息进行公开发布。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包括信息提交、资料维护和资料查询三个模块。

(1) 信息提交

通过本模块对综合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 信息包括: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等。提交时, 应为资料指定类别和相关年份, 用于在GIS平台上展现。

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中的数据提供导入和录入接口, 以实现在GIS平台上的二维多方式展现。

(2) 资料维护

通过本模块对相关资料进行修改、更新和删除等维护操作。

(3) 资料查询

提供在二维平台上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等图、文、声、像资料的查询。提供对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信息、水资源公报数据的多种渲染效果图。

3、信息发布服务子系统

水资源信息发布面向社会公众及社会取用水户, 对水资源信息进行公开发布。信息内容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基本信息, 水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信息, 水资源管理活动等信息。

信息发布服务包括:信息编辑、信息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浏览和信息反馈几个模块。

(1) 信息编辑

信息编辑模块对待发布的信息进行编辑, 根据管理需要, 信息发布的内容包括:水资源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工作动态, 已颁布行业用水定额、节水产品等的发布;水资源公报、水质简报等的发布;水资源丰枯形势、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水生态、已划定水功能区及其质量、地下水超采区等状况的发布;以及重大污染等突发事件处理的发布等。

信息编辑完成后, 指定审核人, 并提交给指定的审核人。

(2) 信息审核

信息编辑完成并被提交后, 相应的信息审核者进入该模块可以看到待审核的信息。审核者可以通过该模块对信息进行修改, 或者提出意见, 审核的结果分为重新编辑和同意发布两种。要求重新编辑的信息, 将与审核意见一起被发送给信息编辑者进行重新编辑。同意发布的信息将被发送给信息发布人。

(3) 信息发布

通过审核的信息将出现在信息发布功能模块中, 信息发布人可以通过本模块将待发布的信息发布到指定的发布处, 由系统进行发布。信息发布模块还具有删除已发布信息的功能。

(4) 信息发布浏览

已发布的信息可在本模块中浏览。

参考文献

[1]邓清海, 潘国营, 贾军辉等。基于GIS的水资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J].干旱区研究, 2004, 21 (1) :17-20.

[2]李达, 粟文辉;北京市水资源数据管理系统[J];环境科学;1997年01期.

[3]张肆红;路晓光;叶勇;王宏光;;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6期.

[4]朱贵良;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与设计要素[J];灌溉排水;2001年04期.

国防动员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探讨 篇9

关键词:国防动员,动员资源,国防信息化

随着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信息化战争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形态[1],未来战争也是信息化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国防动员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潜力,提高快速动员能力,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于国防动员资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不多,为适应现代国防动员管理的要求,对其研究和开发的意义与作用显得越发重要[2]。

1 目标分析

国防动员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分析如下:

1)满足动员资源繁杂管理的需要

当前动员资源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加,数据量今非昔比。战争的前后方界线越来越不明显,许多物资和技术的军用、民用界线也在迅速淡化,国防动员资源遍及能源、交通、通信网络、医药卫生等众多领域,可供支援和保障战争的资源在范围和种类上急剧扩大,其巨大的信息数据量是过去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量。

2)适应国防动员资源的快速变化要求

动员资源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周期大大缩短。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使得各种资源的存在状态不断变化,人员的流动日趋频繁,各种设备的技术性能在随时更新,许多装备设施不断更新和改进,不少企业也在随时重组、转产甚至消失,社会资源的配置情况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发生着变化。显然,国防动员所要求的各类登记统计和潜力调查的数据愈来愈多,时间要求愈来愈短。要保证战时动员实施的迅速、高效,就必须首先保证各种资源统计准确及时,并最大限度地缩小各种统计数据的更新周期,从而保证动员资源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度。

3)解决动员资源复杂的需求关系和矛盾

动员资源的需求关系复杂,矛盾更趋明显。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今天,社会资源配置更加系统,军、地之间和军队内部各军兵种之间对社会资源的动员需求关系复杂,而这些资源恰恰又是动员准备必须涉及的对象。因此,我们应通过信息系统对需求关系复杂的动员资源进行互联互通的潜力调查和科学调配,并对其若干环节进行有效的宏观组织和微观运作。

4)实现国防动员的精确管理

作为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动员准备是随着军事斗争需求的发展而发展的。从世界上近几场局部战争可以看出,高技术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加,战争周期缩短,战争消耗空前增大,要求国家机器必须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手段,更加快速地完成平战转换,迅速动员战争资源。而随着世界经济中的国际分工合作越来越明细,国防动员资源所管理的人员、物资、交通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不仅庞大、变化快,而且来越来越精细,现代国防与战争中,无论是在平时还是战时都对动员潜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来实现对国防动员潜力数据的准确管理。

5)为国防动员指挥提供数据保障,为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研究国防动员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之一是通过科学的分类,将动员潜力按主题进行分类,并对数据的采集、存储、统计查询进行管理,为国防动员准备提供了数据依据。系统存储的信息数据,不是死数据,而是活数据,通过实时的采集系统实时更新,通过系统提供的分布展示、智能查询、决策辅助、实用工具等多种操作,为动员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辅助手段。

2 功能分析

分析国防动员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应该具备如下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具体的功能描述如下:

1)动员潜力分类管理

动员资源的管理首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这个分类应该是多级层层深入的。我们可以按照国防动员的性质和功能划分为十大基础类别:

区域综合概况: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军事等方面的基本信息;

人民武装:武装机构、民兵、预备役部队、现役部队预编人员、退伍军人、地专对口人员、民兵装备、民兵训练基地等信息;

经济动员:各自然资源的分布、储量信息,各类重点企业的分布及基本情况;能源生产和物资储备情况;教育、消防、供水等重点经济目标的基本信息;

交通战备:公路、铁路、水路、桥梁、隧道等交通设施信息;

人民防空:人防机构、指挥所、人防专业队伍、人防工程、人防警报器等信息;

政治动员:新闻及文化出版机构、文化事业机构、教育机构和法律机构等信息;

军工生产:军工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

医疗救护:医疗结构规模、分布、在编在岗医技人员等信息;

科技信息:科技设施、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等信息;

装备动员:装备设施、主要装备技术人员等信息。

2)数据采集、传输

数据采集是系统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基础。根据数据集进行灵活的配置,采集的内容可以是用户定义的,采集的数据通过移动通讯或有线通线即时传送到数据审核中心,审核后保存在县区国防动员数据库中,通边数据加密服务后上传到市级数据,市级系统进行审核后入库,汇总后上传到省级数据库,实现层层采集、级级上传的功能。

3)分布展现

通过电子地图与数据结合,展现各类动员资源的分布与数量情况。比如要了解基干民兵的分布与数量,点击民兵按建制划分情况,可以显示区域内基干民兵总数,所有建制分队的分布及每一建制单位的民兵人数,点击某一建制单位可以显示该建制下每个民兵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个人情况的详细资料。

4)统计查询

按照不同动员资源类型,不同区域和范围,实现精确定位查询、模糊查询、组合条件综合查询等多种查询手段,方便快捷的查询到所需的动员资源信息。

5)综合应用

提供多种辅助工具,实现地图标绘功能、战术标图功能、潜力查询功能、资源标注、测量距离功能、区域选择(测面)功能,满足指挥作业和决策的要求。

6)图文输出

提供强大的图文输出功能,对查询到的各类信息,无论是地图、文字或表格都可以定格定量打印输出,为使用人员运用信息提供了方便。

7)远程维护

动员信息涉及面广、数据量大、更新快,系统具有远程数据维护功能,通过网络与基层武装部和国动委成员单位联接,可快速对各类动员信息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例如基层武装部可每季度统计一次辖区内基干民兵在位情况,并通过网络上报区县人武部,使上级能够随时掌握民兵在位的最新动态。

8)日常办公

法规预案管理:法规管理功能,管理各类法规、预案管理功能;

工作制度管理功能:管理各类工作制度,随时查阅;

文书拟制功能:通过文书模板保障文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用系统中的动员信息,实现快速拟制军用动员文书。

9)外接系统

提供强大的外部应用接口,可与其他军事应用系统实现对接和功能共享,例如可与桌面视频会议对接,实现远程桌面会议等,实现与基层人武部和国动委成员单位的网络连接,可通过该系统软件实现视频会议和数据实时传送。

10)系统管理

主要对用户及权限进行管理,对不同角色的人员进行不同的权限分配。还应该包括系统数据字典、参数维护,以及系统升级管理等功能。

3 关键技术分析

1)GIS技术

各类动员数据都需要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全面展示。一方面所有动员资源信息都在地图上进行标注,对各类的分布都一目了然,并能够点击位置或按照不同区域进行统计查询;另一方面对动员资源管理和调度指挥提供直观、形象的支持,在地图上实时展现资源调度情况;最后是基于地图的战时调度指挥,应当支持测距测面、战术标图等指挥作业功能。

2)大信息量处理

涵盖国防动员资源的十大方面,涉及行业多、覆盖范围广,成千上万类数据项,数据条目量庞大,其内容无论是对日常国防动员管理工作,还是战时资源调度都是强大支持支持。

3)网络和数据交换技术

按照资源的分布情况,系统应该是按照省、市、县三级分布,资源最终要在省军区或大军区集中。基层动员机构功能主要是数据采集和动态跟踪,而上级动员机构主要是分析决策、指挥调度等。因此需要数据资源向上级传送,指挥指令信息向下级下达,既要满足实时数据交换,又要满足按需批量交换。

4)多重加密,数据安全

由于国防动员资源信息保密程度较高,系统提供需较强的保密安全手段。

一是系统采用了安全口令机制,对于关键业务,则是采用了多种口令机制;二是采用了关键数据加密机制,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既使被窃取,也无法识别;三是系统采用了日志跟踪技术,对每个用户都能进行自动跟踪记录,在出现问题时便于管理者调查。

4 结束语

国防动员是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国防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国防动员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将对国防动员工作起到切实、积极的推动作用。文中提出的系统目标和功能分析,基本满足了国防动员资源的基本管理功能,应进一步研究动员资源和动员决策、军事指挥的有机结合,使得信息化系统在平战快速转换中全面适应,最终实现动员资源数字化、动员组织集约化、动员决策智能化、动员体系网络化、动员对象精确化。

参考文献

[1]韩寓群.努力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J].国防,2005(5):13-14

光缆传输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篇10

1 系统总体介绍

通过该平台的实施, 为运营商提供一套完善科学的光缆传输资源管理体系, 该体系以光缆资源信息数据库, 基础设施数据库为依托, 以巡检计划为手段, 以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 代维公司为保障从而实现光缆传输资源管理体系。

1.1 系统总体框架

主要分为业务框架和技术框架, 为简化实施和部署难度以及提高系统易用性和效率, 系统采用目前主流的B/S结构, 数据集中存储, 分布使用, 配合目前GIS应用中最前沿的WebGIS技术做到基础数据统一、空间地理数据统一、空间数据分析统一, 在数据三统一的前提下, 基础数据的一致性、监管的有效性。

其中应用层和存储层提供技术支撑和管理支撑相关业务支持逻辑。

存储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服务层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数据预处理后, 将合法有效的结构化数据存放于基础设施数据库中, 并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整理, 将数据之间的空间逻辑结构保存于SDE空间数据库引擎中, 供WebGIS和空间分析使用。

应用层包含光缆资源管理系统的所有业务逻辑, 系统的主要功能由应用层提供, 其中包含基础信息管理、故障管理、统计报表、基础字典、WebGIS、空间数据、安全管理、系统管理等八个功能模块。

访问层的主要功能是将应用层提供的业务直接展现给最终用户, 提供人机交互接口, 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层操作相关业务数据;通过手机终端查询部件的基本信息和设计文档等。

系统技术框架服务于系统业务, 对应的也分为四层, 分别是存储层、业务层、服务层、展现层。

存储层负责存储与系统相关的各种数据, 使用DBMS、SDE等技术, 负责将服务层提供的各种数据进行合法性检测、数据清理、格式化、空间信息分离等操作, 并根据数据的不同性质分别将处理后的数据保存于DBMS和SDE中。

业务层负责主要的业务实现和对各种功能的实现提供业务支撑, 技术上包括三个部分业务处理中间件、SDE空间分析、WebGIS内核。业务层的核心是业务处理中间件, SDE空间分析引擎处理过的数据。WebGIS内核主要负责地图数据、空间数据、SDE分析过的数据进行处理, 为展示层提供支持。服务层主要对核心业务和GIS服务封装统一服务接口。展现层相对简单, 对业务层处理过的数据最终在浏览器和手机终端中进行展示服务。

1.2 系统部署

光缆资源管理系统采用集中部署。可部署于联通机房, 平台设置地图服务器、应用/WEB服务器、数据库和SDE服务器、短信网关/接口服务器等。市公司与县区局之间分别通过自身的专用的互联网专线方式接入平台, 平台网络接入配置相关防火墙、路由器、核心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保障平台网络安全。

2 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光缆资源管理系统分为七大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基础数据字典模块、系统管理模块、GIS应用模块、故障管理模块、手机端应用、统计报表模块。

2.1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

基础信息管理是对部件的基本信息和设计文档等资料的管理, 主要分为部件查询、部件管理、文档资料管理三部分。

(1) 部件查询。部件信息查询, 查询条件包含部件编码、部件类型、路由、局向、是否割接、是否备用、行政区域、建设时间, 维护及管理责任人等, 并对查询结果统计和导出。

(2) 部件管理。部件管理主要是对这些基本部件的日常维护 (增加、删除、编辑) 。部件按其管理类型分为光缆管理、光纤管理、接头管理、电杆管理、ODF架管理、光交接箱管理、人井管理、标石管理等八类。

(3) 文档资料管理。主要管理部件的设计图纸、工程施工数据, 设备厂商说明书等文档资料。支持格式为CAD, JPG, Excle, Word等。

2.2 基础数据字典

在本系统中为了方便录入和查询提供七种字典分别是局站字典、局向字典、路由字典、部件类型、故障类型、故障级别、行政区域。

2.3 故障管理

故障管理主要是故障工单管理系统, 由线路巡检人员通过该平台上报故障信息, 通过工单系统快速的给设备维护人员下达故障维护工单并短信通知该设备维护责任人员。故障管理分为提交故障、发送故障工单、短信通知三个功能见图1。

2.4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模块提供整个系统的管理、维护以及诊断, 通过这个模块, 可以对整个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系统运行情况进行诊断以及管理。系统管理分为五个模块分别是部门管理、人员管理、权限管理、角色管理、日志管理。

2.5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分为两大类, 部件统计、故障统计。

2.6 GIS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GIS) 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 对现实客观世界的各类与地理信息有关的资源及描述这些资源特性的属性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查询、统计等功能的技术系统。在本系统中GIS应用分为查询部件、查询文档资料、查询部件故障、修改部件信息四个模块。

2.7 手机客户端应用

通过在手机端输入查询条件快速的查询部件, 包含故障级别, 故障类型, 故障内容, 处理时限、申告人、设备编号, 处理人 (责任人) , 受理人 (当前登录用户) 等信息。

3 系统应用的意义

随着电信行业的不断发展, 运营商对于辖区内光缆传输资源的统一利用和管理, 优化光缆传输资源, 同时大力推进驻地网“光进铜退”工程。光纤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将实现:

(1) 有效监督检查电信基础资源建设情况;

(2) 准确高效的统计资源;

(3) 及时掌握许昌基础通信资源数据。

上一篇:跨营业线下一篇:理工科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