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法律救济

2024-08-03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精选六篇)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 篇1

一、建立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的必要性

应松年在《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一书中写到: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制度, 实际上是在法律上赋予人们直接根据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判断, 公开无视和抵抗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利”。这一制度旨在保护公民权益, 约束行政权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 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 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始终处于天然的不平等状态。行政主体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处于主导地位, 行政机关运用强制力, 迫使相对人履行义务的情况时常发生。导致很多无效的行政行为也被强制执行, 给相对人造成损失, 但应缺乏完善的救济制度使得相对人在权益被侵害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一方面, 从该制度的作用来看, 建立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既可以对行政权力进行更有效的监督, 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 又可以给予行政相对人更强劲、更有力的救济, 运用司法权力来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对于具有明显瑕疵的重大违法行政行为, 运用司法权力来否决无效行政行为的效力。这样可以促使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更自觉地遵守法律赋予的行政权限, 按照法定程序和规则去行使权力, 以实现行政法治, 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

另一方面, 从救济制度建立的目的来说, 给予因无效行政行为而受到侵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更完善、更有力的对于救济手段, 来保护其合法权益。现在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权力本位的时代, 公民开始积极的关注并维护自身的权利,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由于法治的不健全, 通过现有制度内的途径解决纠纷维护权利成本高昂, 特别是对于行政行为, 官民纠纷之类, 现有制度很难产生实际效果, 信访不信法、暴力抗法行为时有发生。因此通过立法建立无效行政行为特别的救济制度, 赋予公民对无效行政行为的适当抵抗权, 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制, 十分必要。

二、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和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来看, 我国司法实践中虽然确立了“确认无效”这一判决形式, 也明确赋予了相对人对于某些行政行为的抵抗权, 但是无效行政行为制度在我国仍处于构建阶段, 许多问题仍旧为解决。

首先, 对于无效的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救济的程序和期限并未做特别规定。只是适用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这中常规的事后救济, 需要先有行政机关违法, 公民权益受损, 再进行救济的传统方式, 导致公民明知行政行为重大违法且无效还必须去执行, 给公民权益损害之后, 再去救济的模式严重浪费了行政资源也损害了公民利益。其次, 虽然“司法解释”第57 条有了“确认无效”这一判决形式, 但我们也应看到之一规定的漏洞, 即把确认无效判决与确认违法判决并列, 无效行政行为概念不清, 行政行为无效与行政行为不成立、可撤销行政行为、违法行政行为之间一直被混用, 在诉讼程序上也没有差别。确认无效判决在实践中完全往往被撤销判决或确认违法判决所替代, 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对确认无效判决形式的随意适用使行政相对人对权益大打折扣。

我国关于无效行政行为救济方式和救济程序的相关规定十分欠缺。从立法上来看, 我国相关法律并未规定无效行政行为的具体范围、适用情形等基本问题; 从实践来看, 因无效行政行为发生纠纷进入诉讼阶段, 原行政行为是否应当继续或是停止执行、无效行政行为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在进行无效行政行为诉讼中, 举证责任该由谁来承担等一系列问题, 现行立法均未有明确规定, 使得该制度在实际适用中困难重重, 急需完善。

三、现行无效行政行为救济途径的利弊分析

( 一) 公力救济

公力救济是指权利人通过法定程序请求国家公共权力机关对其权利进行保护的一种方式, 它是国家公共权力渐趋发达, 法律日趋完备的必然产物。行政法作为公法领域, 公力救济最重要的一种救济方式。

具体到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以及申请国家赔偿是公力救济的有效途径。在我国, 虽然相关司法解释增加了确认无效之诉这一判决形式, 但该规定笼统的将无效行政行为等同于一般的瑕疵的可撤销行政行为, 但是却忽略了无效行为和可撤销行为在救济程序上重大区别, 因此建立无效行政行为特别确认程序十分必要。明确认违法和确认无效这两种判决形式的具体适用情形, 对于无效的行政行为实行专门的确认程序, 来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二) 私力救济

私力救济, 指当事人的权利遭受侵害时, 不通过国家机关和法定程序, 而依靠自身或私人力量, 来维护权利, 解决纠纷。私力救济一方面, 是一种落后、不文明、原始的纠纷解决方式, 是在人类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 物质经济生活不发达的时代常用的纠纷解决方式, 带来的更多的争端、矛盾。但私力救济在某些时候比公力救济更方便直接、更具实效性, 并且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 因而人们更容易接受。

对于无效行政行为的救济, 公力救济始终应当处于主要地位。然而, 公力救济是一种事后救济, 大都在行政行为发生效力之后, 相对人权利受损后才寻求补救的一种方式, 具有滞后性。然而行政程序的繁琐性必然导致“迟来的正义”, 这种正义往往会给相对人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私力救济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行政行为明显违法并严重侵犯自己权益的时候, 公民无法及时寻求公力救济防止损失扩大时, 依然强行规定相对人法定期限内去诉讼或复议才能维权, 必然导致不必要的扩大损失。法律赋予公民一定限度的消极抵抗权, 可以减少或避免公民权益遭受不必要的侵害。但是, 我们也应当看到私力救济也会给相对人也带来风险, 相对人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 对于什么样的行为是无效行政行为并不能很好的判断, 由此也会导致行政行为权威和效率的缺失。因此, 法律在规定无效行政行为应明确其确定标准。

四、构建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的建议

行政行为的公定力主要是为了维护行政权威和效能的需要, 而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确立主要是为了维护行政法治, 保护相对人的正当权益。所以, 在构建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时, 应最大限度地保护相对人的正当权益。我国当前并没有完整的无效行政行为救济制度, 实践中对违法行政行为, 仍旧是“不成立”“无效”和“撤销”滥用的现象。因而完善我国无效行政救济机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 一) 建立专门的“无效确认之诉”

我国行政诉讼中应确立“请求宣告无效之诉”制度。即对某些行政行为是否无效进行专门审理, 并且这种审理方式应当程序简单, 期限短且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并且立案门槛低。通过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进行审理确认并宣告无效来解决争议。

( 二) 明确举证责任划分

在行政关系中, 行政主体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 显然长期位于优势地位, 公民作为被管理者, 处于弱势地位, 因而在分配举证责任时也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对于举证责任的承担双方应有所不同。行政相对人需对该行政行为无效提出初步的理由, 行政主体则应就理由是否合法正当等事项承担举证责任。行政主体承担证明其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责任, 相对人承担初步举证的责任。因为行政主体有义务证明其行为合法有效, 同时给予相对人一定的举证责任该既有助于规范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的行使, 又能节约诉讼成本。

( 三) 确立“合理质疑必答复”制度

“合理质疑必答复”是指行政相对人拒不履行行政机关赋予的行政义务是, 对于行政行为的效力提出合理的质疑时, 行政机关及时对该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评判, 并在法定期间内答复行政相对人。这是给予行政机关的义务, 促使行政机关对行政行为负责。一旦发现质疑合理便可以自行终止行政行为的执行或是纠正错误的行为, 从而避免严重法律后果的发生, 实现合法合理的行政。但对行政相对人提出质疑也应加以必要的限制, 必须要有一定的证据和理由, 不能无故抵抗, 否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样才能防止相对人滥用抵抗权, 干扰行政行为。

( 四) 确立诉讼中止执行制度

在我国行政诉讼中, 长期采取的是“诉讼不停止执原则, 停止执行为例外”的处理方式。诉讼中止执行制度是指当行政相对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对无效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或是复议时, 法院应裁定停止执行该行政行为, 在无效行政行为案件审理终结之后, 如果该行为被判定有效, 则恢复执行; 如果该行为被判定无效, 则应终止执行。因为一旦争讼中的行政行为继续被执行, 事后该行为又被做了无效的判定, 行政机关必须将已执行的财产返还给行政相对人, 对于无法返还原物的, 相对人则必须通过国家赔偿程序要求行政机关给予相应的赔偿。这大大增加了行政成本也不利于相对人权利的保护, 降级行政效率, 增加了“官民”矛盾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金伟峰.无效行政行为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2]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章志远.行政诉讼法前沿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4]肖哲, 徐永春.无效行政行为抵抗权初探[J].时代法学, 2005 (2) .

[5]何海波.公民对行政违法行为的藐视[J].中国法学, 2011 (6) .

[6]徐淑霞.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 (11) .

[7]唐华芳.建立我国无效行政行为制度的几点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 .

税务行政法律救济练习题答案 篇2

一、单项选择题

1、税务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原则上采取()的方式。

A、书面审查 B、相互辩论 C、实地调查 D、公开审查 答案:A(《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三十五条:“行政复议原则上采用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法制工作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应当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了解情况。”)

2、被申请人未按规定对复议申请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有关材料的,则该具体行政行为()。A、应由复议机关决定变更 B、应由复议机关决定撤消 C、应由复议机关责令重作 D、不影响其法律效力 答案:B(《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

(四):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

3、对县国税局所属稽查局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其复议管辖机关是()。A、县国税局 B、市国税局 C、上一级稽查局 D、县人民政府 答案:A(见教材关于税务行政复议管辖的内容,或《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三章。)

4、对扣缴义务人、委托代征人作出的代扣代征税款行为不服的,税务行政复议的被申请人是()。A、扣缴义务人 B、委托代征人 C、主管该扣缴义务人和委托代征人的税务机关

D、主管该扣缴义务人和委托代征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 答案:C(扣缴义务人、委托代征人都不具备执法资格,因此它们的行为应由主管税务机关承担法律后果。D是复议机关。)

5、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15日 B、30日 C、60日 D、三个月 答案:C(申请行政复议的时效。)

6、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是()。A、复议决定书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B、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C、复议决定书送达后10日内如当事人未提起诉讼则发生法律效力 D、复议决定书送达后15日内如当事人未提起诉讼则发生法律效力 答案:B(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同的对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制度。故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如相对人不服,可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司法救济,或可推翻行政复议的法律效力。这与行政诉讼一审判决书在上诉期内不发生法律效力是有区别的。)

7、人民法院对于被诉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经审查发现有()情形的,可以依法予以变更。

A、主要证据不足 B、违反法定程序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D、适用法律错误 答案:C(人民法院对税收具体行为实行司法监督,即合法性的裁判,而不能代替行政执法。所以只有具体行政行为合理性的问题,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判决变更。)

8、税务行政诉讼中,原告不服复议机关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既向作出最初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又向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法院作为第一审法院。A、作出最初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在地 B、复议机关所在地

C、两个地方的法院的共同上一级法院 D、最先收到起诉的 答案:D(此时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两地法院都有管辖权。因此按照诉讼管辖的规定,由最先收到起诉的法院管辖。)

9、除适用复议前置程序的纳税争议外,当事人可以对其它税收具体行政行为直接起诉,直接起诉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

A、15日 B、30日 C、60日 D、三个月 答案:D

10、各地税务机关为贯彻落实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当地税收工作实际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的作用是()。A、是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的依据 B、是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的参照 C、是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的参考 D、没有任何作用 答案:C(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在法院审判中,既不是依据,也不是参照,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在行政诉讼中毫无作用。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应当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那么,提供之后,法院当然要做研究,对法院判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在税务行政诉讼中,被告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内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否则将被视为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和依据。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答案:D

12、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败诉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时限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其上一级法院、检察院提出()。

A、起诉 B、上诉 C、书面申诉 D、发回重审 答案:C(这是审判监督程序,也称再审程序。它不是审判的必经程序,在提起的主体、理由、时间、审理的对象、适用的程序和审理的法院、发生的法律效果等各方面与一、二审程序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13、依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请求税务行政赔偿的时效为(),自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B(《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二条:“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14、因下列何种情形对纳税人造成的损害,国家不承担税务行政赔偿责任()。A、税务机关违法实施行政处罚

B、税务机关违法冻结纳税人的银行存款

C、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D、税务机关违法征收税款 答案:C(税务干部行使职权的行为是代表税务机关作出的,也就是代表国家作出的,因行使职权行为致害的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而个人行为与职务行为无关,因个人行为致害的,应当由个人承当赔偿责任。)

15、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最主要区别是()。A、是否适用复议前置 B、被告可否提出反诉 C、是否实行合议制 D、前者可以调解,后者则不可以 答案:D(前者不涉及合法性问题。)

16、行政赔偿请求人单独提出税务行政赔偿的,税务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内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

A、15日 B、45日 C、2个月 D、3个月 答案:C(赔偿请求人单独提出要求赔偿的,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否则应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逾期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的,赔偿请求人可以自期间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7、因税务机关违法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引起的行政赔偿,赔偿金的计算自赔偿请求人收到税务机关开具的缴款凭证之日起,至()之日止。

A、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的行为依法确认为违法行为

B、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

C、赔偿请求人提起税务行政赔偿诉讼 D、税务机关实际交付赔款偿金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税务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一般不停止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

A、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 B、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答案:BCD(教材:“行政管理活动与司法活动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果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不能得到立即执行,或者行政相对人一经提请复议或诉讼就必须停止执行,势必破坏行政管理的效率性和连续性、稳定性,若遇到复议情况较多时,就可能会使许多行政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甚至导致整个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陷入瘫痪状态,从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

“传统行政行为效力理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有效力的先定性,可以先行执行。所谓效力的先定性,是指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被推定为是合法有效的,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均产生约束力,应当予以执行。据此,进入行政复议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没有被复议机关审查确认为违法之前,该行为仍具有法律效力,必须按该行为确定的内容先行执行。” 所以A是不正确的。)

2、税务管理相对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下列何种规定不合法时,可在复议程序中提出审查申请。()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B、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C、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D、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答案:ABD(以上四项不包括国务院、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有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也就是说,规章(含规章)以上的法规、法律不受复议审查和司法审查。)

3、对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自己的名义向行政复议机关提起复议申请的人包括()。

A、纳税人 B、扣缴义务人 C、纳税担保人 D、第三人 答案:ABCD(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

虽非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第三人,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例如在一个错误的税收保全措施中,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承租的厂房实施了查封,该厂房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则当纳税人不申请行政复议时,出租人也可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4、被申请人在税务行政复议中的义务包括()。A、复议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 B、进行答辩

C、接受审查的义务。

D、向复议机关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义务 答案:BCD(被申请人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A是它的权利。)

5、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条件包括()。A、申请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B、申请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C、申请人必须具备主体资格 D、必须属于所申请的复议机关管辖 答案:ABC(D是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一个区别。在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中,起诉的案件必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否属于复议机关管辖,不是复议申请的条件。收到复议申请书的复议机关因无管辖权可以拒绝受理,但是它必须告知申请人向哪个复议机关申请复议。这也体现行政复议的便民原则。此外如口头申请等。)

6、下列哪些情形,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对当事人各方进行调解()。

A、相对人不服税务机关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申请行政复议的 B、相对人不服税务机关采取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申请行政复议的 C、相对人对税务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D、税务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 答案:CD(涉及具体行为合理性的问题可以调解,合法性是不可以调解的。依据: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五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的;

(二)当事人之间的行政赔偿或者行政补偿纠纷。)

7、下列哪些税务行政争议适用复议前置程序()。A、确定征税对象 B、确定纳税地点 C、税务行政处罚 D、税收强制执行 答案:AB(纳税争议,《征管法实施细则》第100条。)

8、下列哪些税务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A、对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某个规范性文件不服

B、某税务干部对单位给予其取消执法资格的行政处理决定不服 C、某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给予其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决定不服

D、对国务院作出的最终裁决不服 答案:ABD(抽象行政行为、内部行政行为、终局行政裁决行为不受司法审查。中国特色。)

9、税务行政诉讼中被告的诉讼权利主要有()。

A、反诉权 B、在第一审程序裁判前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

C、上诉权 D、依法强制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权 答案:BCD(反诉权只能行使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诉讼。行政诉讼是给予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的司法救济权,只能以相对人为原告,以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原被告的地位不得颠倒。)

10、人民法院审理税务行政案件,以()为依据。A、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规章 答案:ABC(在“三权分立”体制中,行政法规都不能作为司法审查的依据。)

11、税务机关参加税务行政诉讼的应诉人员应当()。A、是从事税务机关法制工作的干部 B、具备一定的答辩应诉技巧 C、具备熟练的税务法律知识

D、具备善于应变的口才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答案:BCD(是能代表税务机关应诉的人,一般为税务机关的法定代表人及诉讼代理人。)

12、被告税务机关对原告起诉状副本的审查主要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A、原告的主体资格 B、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C、是否应复议未复议

D、原告提起诉讼的程序是否合法、受理案件的法院有无管辖权等 答案:ABCD

13、税务行政赔偿请求人可以分为以下哪几类()。A、受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

B、受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 C、受害公民的继承人,其他具有抚养关系的亲属 D、承受原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答案:ACD(是有权利提起赔偿请求的人。委托代理人只能以委托人的名义提出。)

14、税务行政赔偿方式包括()。

A、支付赔偿金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排除妨碍 答案:ABC(排除妨碍是一种民事侵权责任。税务行政赔偿以AB为最常见。恢复原状较少,或可见于对扣押财产的损坏。)

15、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申请书进行审查后,填写《赔偿申请审查表》,应自收到赔偿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分别作出如下处理()。A、对符合赔偿范围及有关申请规定的决定受理 B、对不符合赔偿范围及有关申请规定的决定不予受理 C、对符合赔偿范围及有关申请规定的决定赔偿

D、赔偿申请书中主要证据材料不足,以书面形式通知赔偿请求人限期补正 答案:ABD(这是对赔偿申请的处理。是否赔偿及如何赔偿要待全面审理后才能决定。此期限为2个月。)

16、赔偿请求人提起税务行政赔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A、请求人必须有赔偿请求权

B、赔偿请求必须向赔偿义务机关提起 C、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赔偿请求 D、赔偿请求属于应当赔偿的范围 答案:ABCD(这是提起税务行政赔偿的实质要件。另外还要满足形式要件,即递交由本人书写的申请书。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委托他人书写或口头申请。)

17、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赔偿追偿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赔偿请求人已经提出了行政赔偿请求

B、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向受损失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了赔偿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职务侵权行为有主观故意或过失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及受委托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必须对职务侵权行为有主观故意或重大过失 答案:BD(税务行政追偿实际上是一种制裁,它是对违法行使职权的工作人员的惩罚。规定追偿制度是为了促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恪尽职守,防止其滥用职权。国家赔偿法还规定,对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过失是相对一般过失而言的,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达到其职务上的一般要求,未能预见和避免一般情况下能够预见或避免的侵害后果,也就是说没有达到税务公务员的一般业务要求。)

三、判断题

1、作为税务系统内部的自我纠错机制,上级税务机关发现下级税务机关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即使相对人没有提起行政复议申请,税务机关也可以依职权主动启动行政复议程序。()答案:错

(行政复议依申请人的申请而启动,税务机关不主动启动。上级机关如发现下级机关的行为违法,可依税收执法检查程序解决。)

2、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复议机关的审查主要基于被申请人提供的有关证据和材料,一般不再重复进行调查取证,以提高行政效率。()答案:对

3、《行政复议法》规定,违反行政复议法,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依法提起税务行政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答案:对

(这是关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违反复议职责的法律责任的规定,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两种。)

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期限与申请复议的时效是一样的。“税务复议机关应当自收到受理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发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得超过30日。”)

4、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由于原法人组织或其他组织的法律资格已发生变化或终止,所以其申请复议的权利也相应终止。()答案:错

(这是关于申请人资格转移的规定。“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权利不会终止。但复议可能因当事人放弃行使权利而终止。)

5、第三人不参加税务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答案:对

(税务行政复议中的第三人,是指因与被申请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参加到税务行政复议中去的行政相对人。在税务行政复议中,第三人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不依附于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享有与申请人基本相同的复议权利。

但是案件本身解决的是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争议,不是直接针对第三人,第三人只是案件解决结果的受影响者。所以它不参加,不影响案件的审理,但如果参加了,它可以发表自己的主张,所以可能会对案件的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6、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答案:错

7、税务行政诉讼一经受理,被告税务机关未经人民法院同意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答案:对

(这是行政诉讼受理的法律后果之一。税务行政诉讼一经受理,原被告之间的诉讼关系即予确定。受理法院取得了依法对该案的审判权和经过审理解决行政争议的义务。此时如税务机关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表明被告税务机关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不足,即应承担败诉的后果。)

8、对同一效力等级的法律规范发生冲突时,应当是新法优于旧法,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因此当《行政处罚法》与《税收征管法》关于税务行政处罚的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优先适用《行政处罚法》。()答案:错

(对于行政处罚来说,《行政处罚法》是一般法,它适用于所有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税收征管法》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仅适用于税务机关,所以是特别法。)

9、税务机关在应诉准备工作中,发现该案已涉及刑事犯罪司法机关已经立案的,且刑事责任的追究可能影响税务行政案件的审理时,应以书面形式提请人民法院终结案件的审理。()答案:错

(应中止案件的审理。导致诉讼中止有多种原因,如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情形。在行政诉讼中,这是导致诉讼中止的一类情形,即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可中止,待有牵连的案件审结后,再恢复诉讼程序,否则,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判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0、在证据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税务机关的应诉人员填写《证据保全申请书》,写明证据存放地点、来源及可能灭失的情况,申请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保全。()答案:对

(例:账簿、凭证等。因税务机关调账检查是有期限的,期限届满必须归还纳税人。)

11、在税务行政诉讼过程中,如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关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应当中止诉讼。()答案:对

(这也是行政诉讼中止的一种情形。)

12、所谓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是指行政处罚不但违法,且处罚结果明显不公,损害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答案:错

(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在形式上并不违法。)

13、税务行政赔偿案件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对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答案:对

14、某税务干部在驾车旅游时,不慎将路人撞伤。对此伤者可以向该税务干部所在的税务局提起税务行政赔偿。()答案:错

15、某税务机关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将纳税人一笔金额20万元的存款冻结半个月。对此税务机关给予纳税人的行政赔偿范围就是该笔存款存于金融机构半个月的应得利息。()答案:对

16、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先行处理;凡未经税务机关先处理的单独行政赔偿请求,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诉讼裁决。()答案:对

17、在税务行政赔偿诉讼中,被告税务机关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答案:错

论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行政事实行为;救济制度;行政法律行为

一、我国行政事实行为概述

我国“行政事实行为”的概念是由王岷灿率先引进的,将行政措施分为事实的行为和法律的行为。

从行为意图与行为结果的关系的角度,将行政事实行为界定为: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不以直接产生行政法律关系为目的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与行政法律行为相对的概念。行政事实行为与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的关系如下: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

行政行为 { 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

二、中国行政事实行为救济的现行法律规定

中国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分为非正式法律救济制度和正式法律救济制度。

我国对行政事实行为侵权提供非正式法律救济的制度是信访制度。信访的优点是受期限和时效的限制,受理事项极为广泛,行使灵活,程序简便。但信访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正式法律救济制度包括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行政赔偿。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的受理范围仅是具体行政行为。只有某些行政事实行为才可以进入行政诉讼,而并非全部。行政赔偿诉讼,尽管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是一个进步,但这些条文并不能涵盖整个救济层面。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实行为救济途径的思考

鉴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行政事实行为侵权案件的增多以及对其救济途径的狭窄单一,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急需构建并完善合理的救济制度,现通过综合比较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如何完善的一点思考。

(一)非正式法律救济制度

在非正式法律制度方面,我国的信访制度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发挥了有力的作用,应该继续坚持。针对其不足,主要应做到以下三点:

1.划分行政机关职能,明确其权责

各机关权责分明,逐渐形成以人大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专门负责信访制度的机关,改革以往各机关相互推诿的弊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事实行为救济途径。

2.将信访制度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减少人治色彩

只有把信访制度同国家的其他制度衔接起来才是其价值之所在,通过完善其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在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方面的作用。

3.建立健全行政事实行为的救济的信访程序

通过做好信访网站,公开透明的公布处理结果,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具体程序,促进政府和群众的交流,方便其对政府的监督,从而使行政侵权事实行为得到救济。

(二)正式法律救济制度

1.修改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修改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即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复议救济范围。如此一来,类似于小商贩被城管打伤的案件便可以经由行政复议来审查并做出评判,既有利于发挥行政复议合理性审查的优点,又便利了行政相对人主张权利。

2.进一步完善行政赔偿诉讼,增加精神赔偿

(1)对行政事实行为要求赔偿的案件,应当规定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我国规定受害人通过现行处理程序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后,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做出决定,或者受害人对其赔偿决定不服,然后才可向法院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新的《国家赔偿法》虽然取消了了确认违法前置程序,但是,还是规定了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即协商前置,无法直接向法院申请救济,无疑增加了行政相对人的诉累。因此应规定对行政事实行为要求赔偿的案件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2)增加精神赔偿。目前我国对违法行政事实行为的侵权赔偿形式只有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三种。鉴于德国等国将精神损害都列入国家赔偿法中,与民事赔偿相衔接,所以增加单独的精神赔偿是大势所趋,既符合我国的国情,又有利于我国同国际社会接轨。

对于财产损害,如果伴随有精神损害,也应当进行国家赔偿。且应该不仅仅是赔偿直接损失,也应该赔偿间接损失。只有这样,公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结语

经过以上对行政事实行为国内外救济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现状,得知行政事实行为仍是我国法律制度中比较薄弱的一环,对行政相对人的保护做的并不到位。因此,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继续加大保护力度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翁岳生.《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陈晋胜.《行政事实行为的理论缘起》.《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应松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论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 篇4

关键词:行政允诺,违法,救济

一、行政允诺行为的界定

现代政府为了达到公共管理的目的, 不断创新行政管理的方式, 在借鉴了其它部门法产生了行政指导、行政合同等管理方式后, 行政允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行政管理行为再次得到承认。事实上, 行政允诺行为并非现代政府的“专属发明”, 早在我国古代官府发布的悬赏告示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行政作为中都有所体现, 只是将行政允诺行为提升到理论课题加以研究是现代才认识到的。因此, 国内外学者对行政允诺行为的界定并不相同。德国学者毛雷尔将行政允诺定义为“行政机关做出的采取或不采取特定措施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日本有学者认为行政允诺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为完善自身机能而向相对人邀请做出某种行为的承诺”。我国学者对行政允诺行为的界定也有自己的见解:闫尔宝认为“行政允诺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 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做出的为自身设定公法上的义务、使相对人获得公法上权利, 从而在行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表意行为”;高鸿认为“行政允诺是指行政主体依其行政职权所做出的待条件成就时履行相关义务的信守性允诺”;宋超认为“行政承诺是指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 公开向全社会做出的旨在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环境等方面的一种自觉性允诺行为”。

总结以上各家观点可以看出, 行政允诺行为一般被定性为一种附条件的具体行政奖励行为, 或被归为行政合同行为, 还有一种是目前视点较为全面的即行政主体做出的新型行政管理行为。笔者认为, 行政允诺行为是行政主体为达到行政管理的目标, 单方面做出的在其权限范围内为自身设定公法上的义务, 保证对相对人的承诺实现的行为。

二、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概念

“违法”一般是指对法律义务的违反, 而非大众意义上的不符合法律规定。从行政允诺行为的角度看, “违法”指的是行政主体做出的具体行政允诺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效力要件, 其无权通过该行为为行政相对人创设某种法律关系且行政相对人也无权承受这一法律关系。

安徽省枞阳县政府为振兴本地经济,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某建材公司10年内不批准新上同类项目的承诺。在该承诺践行四年内, 当地政府未批准任何一家公司新上该建材公司涉足的同类项目, 结果该承诺导致了该建材公司在当地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经营, 也导致当地政府期待的扩大招商引资发展本地经济的目标落空。此前, 关于地方政府因未兑现招商引资时给出的奖励或优惠承诺而引起官司的报道屡见不鲜。为避免各地政府在向民营企业招商引资中出现“乱承诺不兑现”的问题,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10年曾出台规定, 将政府在招商引资合同中承诺税费减免等内容视为行政合同, 若不兑现就应承担法律责任。但我们应该看到, 对于行政主体做出的承诺并不会一概表述在行政合同中, 那就不能按照行政合同来追究行政主体的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款的规定,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认定为行政行为违法并予以撤销: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违法行政行为就是指行政主体违反合法行政行为法律要件的与行政公共性 (或行政目的) 相悖的行政行为。行政允诺行为作为现代政府的新型行政管理方式, 其不必得到法律法规的授权也无需提供事实证据, 因此其违法性就体现在职权的运用上。案例中枞阳县政府给予的承诺其实就是违法行政允诺行为, 因为地方政府并没有权限承诺给予市场主体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枞阳县政府是滥用职权来达到行政管理的目的。

三、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法律责任

从分析实证法学角度看, 违法行为是产生救济权法律关系的法律要件事实。而救济权法律关系的实现就是通过法律责任制度得以落实的。因此, 寻求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途径就必须分析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是责任主体违反法定义务而应承担的否定后果。行政责任可以分为惩罚性责任和补偿性责任两大类。前者是以制裁责任主体为主要目的的行政责任, 如行政处分;后者是以弥补和恢复因有责主体违法而导致他人受损和正常行政秩序受破坏为主要目的的行政责任, 如恢复原状。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撤销是处理违法行政行为的正常方式。撤销违法行政行为的本质是因为该行政行为的存续已对公共利益产生了重大危害, 而撤销则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最大体现。违法行政允诺行为本质上仍然属于授益行政行为, 则因该违法行为已经产生了信赖利益, 就必须在信赖利益保护和依法行政原则之间进行衡量。故在违法行政允诺行为产生存续力后, 其具体责任方式就要以违法行政允诺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为依据和标准, 且要考虑信赖利益保护和依法行政原则之间的利益衡量。对此,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补充了若干违法行政行为的处理方式, 对于违法行政允诺也是可以适用的。

四、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的救济

(一) 非诉救济

1.复议救济

复议救济可称为行政上的救济, 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可向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其设置的专门机构申诉, 请求救济。复议救济是一种功能较全面的救济途径, 其程序较为简单便捷, 效率较高, 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的重要方式, 也是相对人采取的主要救济途径。违法行政允诺行为是行政主体违法行使职权做出的行政允诺行为, 因此也可以采用一般违法行政行为的救济方式——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可以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撤销违法的行政允诺行为或纠正不当的行政允诺行为, 恢复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使相对人获得合理的权益或排除相对人所承担的不合理的义务, 并责令有责机关就相对人受到的损失进行弥补。

2.调解救济

基于行政职权的不可处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 对于违法行政允诺行为引发的争议, 笔者认为是可以适用调解方式解决的。一方面, 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允诺是基于其行政管理中的自由裁量权决定的, 无需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 因此其滥用职权或超越职权做出的违法行政允诺行为, 可以通过调解使行政行为重新归位到合法行使职权的范围内的办法消灭其违法性;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 行政主体的承诺内容也常常具有一定的幅度 (如奖励的比例为一定的幅度) , 这也为双方进行调解提供了前提。

3.行政赔偿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并没有明确将违法行政允诺行为规定在行政赔偿的范围内, 违法行政允诺行为因为无需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 在实践中往往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违法确认标准, 因此在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出台之前, 对于违法行政允诺行为往往很难获得行政赔偿的救济。但是, 随着法律的不断修正, 违法行政允诺行为相对人通过寻求行政赔偿获得救济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方面, 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改变赔偿归责原则由原来的“违法确认原则”到现在的“结果原则”, 不再要求必须先经过确认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的程序才可判定其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2010修订) 第一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 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 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 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这些变化都为行政允诺相对人获得行政赔偿救济提供了客观上的可能。

(二) 诉讼救济

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 (法发[2004]2号) 中规定了行政允诺作为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为行政允诺的诉讼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

诉讼救济是指行政管理相对人于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审判职权和诉讼程序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纠正行政违法, 维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监督行政主体的行政活动, 对造成损害者判令赔偿的救济途径。

违法行政允诺行为因其本质上是授益性的行政行为, 违法授益行政行为是以撤销为原则, 不撤销为例外的。不得撤销的情形仅限于:一是撤销将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危害, 即行政主体做出的违法允诺撤销将不只对行政相对人的利益产生影响, 还会造成地区的公益受损;二是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优于依法行政原则的情形, 即违法行政允诺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行为产生了实际信赖并值得被保护, 且该信赖使相对人做出了相应的行为, 若撤销使其恢复原状会使相对人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失。此外, 还需满足受益人的信赖利益必须大于行政主体做出违法行政允诺行为所欲维护的公共利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八条的规定, 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但撤销该行政行为将会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人民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判决。因此, 在通常情况下, 法院可以直接判令撤销违法行政允诺行为, 在例外情况下, 法院可以通过确认违法行政允诺行为违法的方式做出判决。

行政允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府管理行为, 是地方政府依法管理行政事务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新途径, 但是理论的缺失和立法的空白, 致使行政相对人在行政主体违法做出行政允诺行为后无法及时找到合理的途径寻求救济, 因此, 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对行政允诺行为的规制, 以期这种新型行政管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社会。

参考文献

[1][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

[2][日]室井力.日本现代行政法[M].吴微.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1995.

[3]闫尔宝.行政行为的性质界定与实务[M].北京:法律社出版社, 2010.

[4]高鸿.行政承诺及其司法审查[J].人民司法, 2002, (4) .

[5]宋超.论行政承诺及其法律责任[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

[6]王磊.政府一纸承诺让2800万元投资“卡壳”[N].中国青年报, 2011-8-19 (7)

[7]胡建淼.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8]朱新力.行政违法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 篇5

公民对消防机关火灾事故调查中执法中不作为问题的投诉日趋增多, 有关公安消防机构行政不作为的行政诉讼也日益增加, 消防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不仅侵害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还损坏了公安消防机构的形象。消防行政不作为的存在必然会使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损害, 但是站在公民和行政相对人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是否就能最大限度的挽回相对人的其利益?消防行政救济的实效是否真的符合实际情况?

以下是某地公安消防机构关于一起消防行政不作为的案例:2005年初, 某地一民房发生火灾, 公安消防部队到场将火扑灭。经调查, 火灾烧毁房屋2间, 起火部位位于该地村民自发组织的佛教协会活动用房, 火势由该屋蔓延将张某家房屋烧毁, 张某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1000元。火灾现场烧毁严重, 经公安消防机构调查认定火灾原因不明。由于火灾损失小, 公安消防机构未签发《火灾原因认定书》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书》。2006年年初, 张某要求佛教协会赔偿其损失, 当地派出所进行调解未果。张某于2006年6月委托律师王某, 对佛教协会提起民事诉讼, 要求佛教协会进行赔偿, 当地法院以佛教协会不具备法人资格驳回, 不予受理, 诉讼花费律师费3000余元。2006年7月张某再次委托律师王某以佛教协会7名主要成员为被告向当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由于缺乏公安消防机构的火灾原因认定等证据, 一审法院以证据不足判原告败诉, 此次诉讼张某花费律师费3000余元, 诉讼费3000余元。张某不服, 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维持原判, 张某二审花费诉讼费3000余元, 律师费4000余元。2007年年初, 原告张某准备提起行政诉讼, 以行政不作为起诉该地公安消防机构。

假设原告提起诉讼, 法院可能会以原告缺乏向公安消防机构申请为由不予受理, 或责令消防机构在一定时限内做出火灾原因认定。由于《消防法》中对火灾事故调查未规定明确的时间限制, 公安消防机构在接到法院通知后, 再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后作出火灾原因不明的认定。原告通过行政救济程序, 申请当地消防机构的上级主管机关进行重新认定, 重新认定维持原认定结果。此时, 如张某不服, 只能再提起行政诉讼, 起诉公安消防机构。

现在来分析一下原告的诉讼成本, 原告张某民事诉讼过程花费律师费及诉讼费1.6万元, 火灾损失1.1万元。其后的司法救济程序预计花费律师费及诉讼费用至少2万元, 总计该起案件花费接近5万元, 其中还不包括原告个人因为诉讼耽误的时间, 花去的人力物力等成本。其实本案主要矛盾在于公安消防机构的行政不作为。假设最后张某行政诉讼胜诉, 获得赔偿不会超过1万元, 佛教协会对其民事赔偿也不会超过其损失很多, 与其花费的5万元费用及诉讼期间3年以上的时间相比, 张某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花费远超过火灾损失。

消防行政不作为或消防行政乱作为的救济途径主要包括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及行政诉讼两种, 设立的初衷本是为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但实际情况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 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消防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是否太窄?目前我国对于消防行政不作为的行政救济的实效究竟有多大?

一、行政复议对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

(一) 行政复议法律依据

我国《行政复议法》第1条规定:“为了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 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根据宪法, 制定本法。”可见, 行政复议制度的建立, 使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在受到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时, 可以通过行政复议途径得到及时的救济。《行政复议法》规定了三种依申请而产生的具体行政不作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八)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 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 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 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虽然《行政复议法》中有此类规定, 但是由于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认定采用的是重新认定程序, 虽然类似于行政复议, 但由于火灾原因、火灾事故责任认定这种消防行政行为的特殊性, 《行政复议法》中的规定对消防行政不作为在现实中很难适用。

(二) 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在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中的实效性

火灾原因和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是上级消防机构对下级消防机构行政行为的一种审查, 是消防机构内部的自我约束。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则具体表现为火灾事故原因重新认定、火灾责任重新认定和火灾直接财产损失重新核定等。但是由于该救济途径是行政机关内部行为, 在目前我国消防机构处理火灾事故过程中, 很多疑难火灾、重特大火灾的调查工作已经由上级消防机构负责, 本级消防机构进行协助和配合。因而, 此类火灾的重新认定或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复核一般是维持原认定或复核结果。此外, 由于执行重新认定机构即原事故调查成员, 实际就是第一次认定中的参与者, 重新认定机构无法履行其审查监督职能, 故很难保证行政救济的完全实现。

二、行政诉讼对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

(一) 行政诉讼对行政不作为的救济依据

我国宪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明事实, 负责处理”。宪法还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 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宪法的上述规定中, “国家机关”也包括行政机关, “违法失职行为”也包括了行政不作为行为。《行政诉讼法》对行政不作为救济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的诉讼:…… (四)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 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 (五) 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 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 (六)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二) 目前行政诉讼法对行政不作为救济的缺陷

笔者认为将行政机关如拒绝颁发许可证和执照, 拒绝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等“拒绝行为”纳入行政不作为范围有欠妥之处。行政不作为应当仅指程序上的不为, 即在程序上消极地不予答复或拖延履行。而“拒绝行为”应属于实体上的不作为, 它是由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 认为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而做出的否定申请人申请的行为, 如不予颁发许可证等。显然它已表现出积极的行为状态或方式, 只不过行为的结果是否定的, 因此它只能看作是一种否定性作为, 而不能理解为是行政不作为。此外, 将行政“拒绝行为”视为不履行法定职责, 纳入不作为行政案件范围, 必然给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带来困难。因为, 对行政机关被诉的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如不予答复行为, 法院按照合法性审查原则, 应当审查行政机关不答复相对人的申请是否有法律依据, 是否确实没有答复等等。而拒绝颁发许可证之类明示拒绝相对人申请要求的具体行政行为, 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申请审查后做出的决定, 起码在程序上、形式上已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在此基础上, 法院要裁判的是维持还是撤销被告的拒绝行为, 要不要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是很矛盾的。所以, 从法院司法审查的内容和裁判结果上说, 也不宜将行政机关的拒绝行为划入行政不作为之列。

行政不作为的救济范围规定得过于狭小。《行政诉讼法》将行政不作为仅局限于侵害个人利益的行政不作为, 而不包括侵害公共利益的行政不作为;仅局限于具体行政不作为, 而不包括抽象行政不作为, 这一规定有欠妥当。它把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局限在狭小范围, 不能满足实践的需求, 不能切实保护各方面的利益, 不能使行政不作为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

(三) 行政诉讼在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中的实效性

1. 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消防行政诉讼实效的影响

行政不作为违法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定作为义务, 有能力履行而在法定期限内不履行的行为及状态。具有以下特点:

(1) 行政不作为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行政主体。

(2) 行政不作为违法主体必须负有法定行政作为义务。

(3) 行政主体是有能力履行作为义务而不履行。

(4) 行政主体不作为违法是超过法定期限不作为。

从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来看, 对于强调行政主体不作为违法是超过法定期限不作为, 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不健全, 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法律界定就有不妥。《消防法》及相关规章对火灾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规定虽然明确规定火灾事故调查的时间, 但具体执法过程中仍不能避免通过增加鉴定次数等情况对火灾事故调查结案时间的延长, 一定数量的火灾事故调查中该情况就有可能成为消防机构拖延做出具体消防行政作为的方法, 从而影响行政诉讼, 增加诉讼难度。

2. 行政诉讼成本对于行政不作为行为救济的影响

行政诉讼作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 对于行政相对人来说, 是行政相对人最后选择的救济途径, 换句话说是其他方式无法达到目的才进行行政诉讼。作为行政诉讼, 必然产生一系列的诉讼费、律师费, 同时还消耗行政相对人的时间、精力等人力物力成本, 很多时候就算胜诉, 得到的国家赔偿是按照其损失进行, 而这样的赔偿往往不高。在整个诉讼过程中, 所产生的诉讼成本很可能远高于获得的赔偿。在一般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中, 对于经济损失不大的火灾由于行政不作为造成损失, 若行政相对人采取先进行重新认定程序, 再行政诉讼, 其过程不但耗时, 而且产生的诉讼等费用很可能超过火灾事故对其造成的损失, 同时还要承担诉讼风险。所以行政相对人一般不会优先选择该救济途径, 但是一旦进入诉讼程序, 由于各种费用的支付, 这笔费用将驱使其将诉讼进行到底。这一过程中, 若行政相对人出现经济拮据的情况, 必然采取借贷等手段支撑诉讼的顺利进行, 甚至会出现被诉讼费用拖累, 影响其生计的可能。

故, 笔者认为, 法律法规不健全、消防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过窄是制约我国消防行政不作为救济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防行政不作为这一行为缺乏有效的救济, 对消防行政相对人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对消防行政机关的形象也是极大的损害。因此, 探究新的消防行政不作为救济途径及对策, 预防和减少消防行政不作为行为的发生是当前行政机关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也是当前消防机构应当着重思考的重点问题。

三、完善消防行政不作为救济的几点设想

研究如何完善消防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措施, 首先应当解决为何完善行政不作为的救济, 最大限度地保护消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监督消防行政主体依法履行作为义务。因此, 如何完善消防行政不作为的救济应当从四个方面考虑, 一是扩大消防行政不作为救济的范围, 尽可能全面保护相对人的权益;二是确定消防行政主体, 即各级消防机构对消防行政不作为进行赔偿的责任制度, 明确该赔偿为惩罚性赔偿, 以弥补行政相对人因消防行政不作为及救济不力所造成的损害。三是完善消防部门内部监督机制及内部救济机制, 节约人力物力。四是建立新的救济途径, 保证弱势行政相对人能够得到行政救济。

(一) 扩大消防行政不作为的救济范围

《行政诉讼法》对行政不作为行为和消防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救济范围规定得过于狭窄, 不能满足实践需要, 不能完全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因此必须予以扩充。

(1) 将侵害公共利益的消防行政不作为纳入救济范围。损害个人或公共利益的消防行政不作为主要依赖于行政监督来约束和纠正, 有必要将其纳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 从而使行政相对人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全面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消防依法行政。

(2) 将抽象的消防行政不作为纳入救济范围。《行政法》应当废除或者修改已丧失合法基础和根据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并在公安消防机构予以拒绝时, 允许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司法权的监督作用, 督促公安消防机构行使自己应该行使的行政职权。

(二) 对消防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明确为惩罚性赔偿

国家是否对消防行政不作为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司法界和理论界意见不一。将消防行政不作为纳入国家赔偿范围不仅有其现实基础, 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 由于消防行政不作为对行政相对人产生的损害不仅仅是单纯的行政不作为事件造成的损失, 为有效遏止行政不作为的发生, 最大限度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笔者认为应当在法律中明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的赔偿责任, 并将这种赔偿确定为惩罚性赔偿, 有效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三) 调整消防法律法规中的不足, 提高救济效率

现有的消防法律法规对于火灾事故调查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防法没有规定火灾事故调查的期限, 导致一些公安消防机构拖延履行职责, 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在消防法中设置火灾事故调查结束后公安消防机构作出火灾原因认定及火灾责任认定的期限, 防止公安消防机构无限期的拖延认定时间, 影响救济效率。

二是公安部仍坚持火灾原因认定和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可诉性, 公安部于2003年出台的《批复》否定了当事人对火灾责任认定不服有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影响了行政相对人的救济效率。公安部的这个《批复》和《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与行政诉讼法是相冲突的, 属越权的解释和规章。根据解决法律冲突的一般原则和《立法法》的相关规定, 上位阶的法规的效力高于下位阶的法规的效力, 因此在此应优先适用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三是公安部第37号令《火灾事故调查规定》不完够完善。《火灾事故调查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火灾原因认定书》自作出后七日内送达有关当事人, 第二十八条规定《火灾事故责任书》自作出后七日内送达有关当事人, 但是没有规定制作这两种法律文书的时限, 而且对“当事人”也没有明确的解释, 造成这两种法律文书下达时因火灾受到损失的人未必就一定能拿到《火灾原因认定书》、《火灾事故责任书》, 影响其索赔或民事诉讼时的效率。另外, 《火灾事故调查规定》对火灾损失核定的规定不够完善, 火灾损失统计、核定应该划为公安消防机构的义务和必做工作。

以上这些不足, 严重影响了对于消防行政不作为进行救济的效率, 只有调整或修改现有的消防法律法规, 才能保证救济的实效性, 更有效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四) 建立新救济途径, 将重新认定纳入行政复议范围

建立行政不作为救济的新途径能有效解决行政不作为急救途径过于单一的情况。当务之急引进新的救济途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 拓宽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 最大限度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目前, 重新认定程序在促进消防机构依法行政、节约国家资源、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有益作用, 虽然其实效性还是难以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相比的, 若能将重新认定纳入行政复议范围将使现有的重新认定具有行政复议的法律效力, 受法律制约, 使重新认定更加有效、公正;同时, 也扩宽了救济途径, 减少不必要的诉讼成本, 直接、迅速的解决问题, 从而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结束语

“有救济而无实效, 即非救济”。提高行政不作为内部救济的实效, 是各级消防机构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应当重视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当前消防机构火灾事故调查等执法活动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只有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 从救济的实效性考虑, 完善救济制度, 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

参考文献

[1]宋新国.略论内部行政救济[J].行政与法.2002 (10) , 第38页

[2]康琳娜.论行政不作为的救济[J].黑龙江社会与科学.2004 (4) , 第15页

[3]贾亚莉.浅论行政不作为的遏制及救济方式[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2) , 第58页

行政行为法律救济 篇6

改革开放以后的几十年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获得迅速发展,高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也相应发生转变,但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仍纠纷不断。高校频发“惩戒”学生的案件,致使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教育行政纠纷是所有教育纠纷中的焦点。面对这些教育行政纠纷,寻找有效的解决纠纷的救济方式和机制是“理性”的选择。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纠纷的有效解决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本文从变革社会中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视角出发,来探究我国现有的三种教育行政纠纷救济机制,提出教育行政纠纷救济机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

二、变革社会中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相应地社会管理体制也得到了巨大的调整。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组织已然具有了独立的主体地位,政府不再直接全面地管理社会组织。高校的主体地位得到确定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性质和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分别为民事法律关系说、行政法律关系说和特别权力关系说。从实际情况可以看出现今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表现为一种双重的法律关系,即部分为行政法律关系,部分为民事法律关系。

(一)行政法律关系

高校是法律法规承认并授予的行政主体,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学生进行管理,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和谐稳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之为行政法律关系。法律赋予了高校管理学生广泛的自由裁量权,高校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与作为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学生发生的纠纷和争议,如学籍管理、学位发放等关系学生基本权益的事务,就属于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行政纠纷。在教育行政纠纷中,行政主体即高校与作为行政相对人学生,双方的法律地位是不相等的,也就是说在教育行政纠纷中高校与学生在权利和义务上是不对等的。

(二)民事法律关系

除行政法律关系,高校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民事法律关系,即高校和学生都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两者之间基于民事法律规范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高校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向学生提供其在受教育过程中所需的教学和生活设施,如教室、宿舍、食堂等,如果在此过程中侵害了作为平等主体学生的民事权利,学生有权提起民事诉讼维护自身权益。在教育民事法律纠纷中,高校和学生作为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三、高校与学生教育行政纠纷的困境

(一)建立教育行政纠纷救济机制的必要性

1. 保障学生权益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民众经济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得到普及,开始走向大众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成绩自由选择高校、缴费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了一种消费。有消费必然存在服务。学生付费上学,高校理应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但由于高校地位的特殊性,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上有着自己的独立自主性。教育法律制度已经无法跟上越来越复杂的高校管理体制的变化。因此,要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等,建立针对学生利益主体的法律救济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2. 规范高校管理行为的需要。

在程序性和规范性的要求薄弱的情况下,法律赋予的高校管理学生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高校行使权力时的随意性,如在信息的获取上高校因其优势地位很可能做出侵害学生权益的行为。建立教育行政纠纷救济机制能客观上保护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主体的合法权益不被随意侵害,同时也达到规范高校管理权的目的。

3. 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管理学生实际上是国家行政权利的延生,单方面强调学生必须服从高校,忽视学生的权利,造成对学生权益的损害。随着社会发展,高校管理体制无法跟上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发展,教育纠纷特别是教育行政纠纷频频发生,高校和学生关系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无益于营造一个和谐校园环境,不利于和谐稳定社会的建设。因此,加快高校教育行政纠纷救济机制的建立,是现实的需要。

(二)纠纷解决机制的现实困境

1. 学生申诉制度实施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制定了校内学生申诉管理制度,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并配备相关工作人员。根据申诉办法,申诉程序为学生对于涉及其合法权益的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所在高校提请申诉,学校再成立专门的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复查,如发现原处理决定存在事实认定不清、使用依据错误等,可以向作出原处理决定的机构提出变更原处理决定的建议。

尽管各高校普遍制定了申诉制度,但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内学生通过提请申诉维权的数量却是很少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重重困难。如,由于缺少具体规范的程序说明,即使学生被赋予申诉权,长期以来还是在学校面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明确相关人员大的地位及其作出申诉决定的效力,学生的申诉大多被搁置;各高校对申诉受理范围的规定不统一,使高校与学生纠纷越演越烈等。

2. 教育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受限制。

教育行政复议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仍存在很多缺陷很不足,如复议机关和人员缺乏独立性等,其中最突出的问题的是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过窄。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提出教育行政复议的情形,很多情况下高校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到了学生合法权益,往往都没纳入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除此之外,高校部分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抽象行政行为也没有列入受案范围。部分高校在没有依据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只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校规,在这些规定中存在着侵犯学生权益的规定,如高校要求学生要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才能获得学位证书,而我国有关法律并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规定。

3. 教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狭窄。

教育行政诉讼是解决教育领域内的行政纠纷活动,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在教育行政机关或学校等教育机构行使其职权的时,认为后者行政行为侵犯到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由人民法院对该行为进行依法审查和裁决的活动。教育行政诉讼不同于教育行政复议,前者是司法救济,后者是行政救济,当教育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复议不服时,还可以通过司法手段进行最后救济。教育行政诉讼制度是教育法律救济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保护学生得合法权益,确保了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促进依法治教。近些年来,学生通过提起行政诉讼来保护自身权益的案件逐渐增多,但真正被法院受理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是教育行政诉讼审查的范围和深度都有一定的限度的,被限制在法律规定的受案范围之内。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1条关于人民法院受案部分,对公民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即是否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如学生受到不公正待遇与高校发生争议,当事人只能在教育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申诉,从而造成此类权利司法救济的真空。

四、建立多元化的高校与学生教育行政节分解决机制

(一)完善申诉制度

建立和完善学生申诉制度,是当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高校推进依法治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内在要求,是尊重学生权利、维护学生权益的重要保障。“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新《规定》已明确规定了学生得申诉权利,因此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制度,接受学生申诉,依法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就成为学习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2]健全和规范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主要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为有效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管理体制,高校审委会应包括学生代表、法律人士在内的人员,确保申诉处理委员会机构与人员设置的法定化、专门化;规范申诉的基本程序;适当扩大申诉受理范围;建立健全学生申诉听证制度等。

(二)建立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当学生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教育行政复议制度是他们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有效救济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一般规定以及有关的教育法律,界定了包括高教行政处罚行为、强制措施等八种侵害教育管理相对人受教育权的法定职责都应该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抽象行政行为也要纳入受理范围。比如高校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学位颁发、奖助学金发放时,由于这些行为关系到学生得切身利益,因此,必须纳入到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

(三)确立教育行政诉讼制度

从司法实践上看到,教育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仍然非常狭窄,现行的法律对教育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缺乏足够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教进程,应当逐步扩大受案范围,加强对教育行政相对人权力的保护。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扩展教育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一,突破高校的内部管理关系和特别权力关系的束缚,扩大对高校执法行为的司法审查范围。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赋予行政相对人对高校作出诸如招生、学籍管理、学历证书、学位证书颁发等与学生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第二,将侵犯相对人受教育权的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教育法》第42条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有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有关法律规定了提起行政诉讼的要求是行政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但并没提及到“受教育权利”的字眼。应当通过立法等适当的方式,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下来:相对人认为高校、教育行政机关等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行为侵犯到其受教育权,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纳。

(四)构建教育行政仲裁制度

根据我国现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目前教育行政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是教育申诉,但由于教育申诉制度存在种种缺陷和不足,常常使学生申诉受阻。再者,教育行政复议和诉讼制度的受案范围有一定限制。“复议制度仅将被申请人限定为教育行政机关,而不是学校,其范围一般限于对教育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不是学校的管理行为。”[3]而《行政诉讼法》也只明确规定了“人身权”、“财产权”的司法救济。为使学生受侵害权益得到及时救济,教育行政仲裁制度是一条公正、有效的的渠道。与教育申诉、复议、诉讼制度相比,教育行政仲裁除了具有低成本、解决方式简单快捷等特点,还具有专业性、公正性与准司法性等优势。如学位争议纠纷中有可能会涉及到论文选题等专业性的问题,较早的刘燕诉北京大学案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其毕业论文题目是《超短脉冲激光驱动的大电流密度的光电阴极的研究》,这要求进行审查的有关行政人员及法院具有相当的专业背景。实践证明,教育行政仲裁制度可以有效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是一条保证学生合法权益公正有效的渠道。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0.

[2]吴永明.当代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探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

上一篇:刑事司法听证制度下一篇:扬州物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