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改革

2024-08-07

教学实践改革(精选十篇)

教学实践改革 篇1

1 改革背景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对于作物专业、园艺专业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提高实训效果,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受传统学科体系惯性的影响, 与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 必须进行改革。围绕“农时、农事、农田”安排教学内容, 设计实践教学环节, 符合种植类专业的特点, 有利于教学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使课堂和田间融为一体, 适应“学做一体、学做交替、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1 完善平台体系

(1) 加强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一是围绕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目标, 按“功能集成、资源共享、理实一体”的原则对实验室进行调整、整合和改造;二是对校内实训基地按功能板块重新布局调整, 提档升级, 增加实训工位。 (2)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是对校外合作企业进行动态调整, 着力增加实力雄厚、管理理念先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二是对合作企业按实训岗位进行分类定位、分类建设。三是选择典型企业深度合作, 通过校企共建, 建成集学生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科研开发、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基地。

2.2 改革内容体系

2.2.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探索和改革, 逐步形成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生产过程的“学做一体, 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园艺技术专业“学做一体、双能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一体, 三转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学中做, 做中学, 边学边做, 学做交替进行;教学进程围绕农时 (季节) 安排, 教学内容围绕农事设计, 教学场地围绕农田布置。基于作物生育进程, 在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全程参与两年四季 (两个生产循环) 的生产实践, 循序渐进地达到提高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的培养目标。该模式打破了学期的概念, 围绕农事活动安排教学计划, 构建课程体系, 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做一体、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学中做, 做中学, 学做交替, 学习与实践融于一体。以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导向, 改革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

2.2.2 改革课程内容

在“学做一体, 三转式”、“学做一体、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 重构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整合基础理论课。如将原有的“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整合为“农业基础化学”;将“农业气象”、“土壤肥料”、“农业生态”整合为“植物生长环境”等。通过课程的整合, 压缩纯理论的内容, 删除交叉重复的内容, 压缩出来的时间增加到实践教学中。作物专业和园艺专业教学时数的理/实比分别达到42/58、46/54。 (2) 专业核心课程按农时季节安排。作物专业把传统的“作物栽培”课程按生产季节调整为:“大春作物生产技术”、“小春作物生产技术”;“作物良种繁育”调整为“小春作物种子生产”、“大春作物种子生产”。园艺专业把原有的“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设施园艺”、“观光园艺”等核心课程按植物生产过程进行项目化课程建设, 授课进程与生产季节同步, 便于学做结合、学做交替、理实一体化教学, 避免“黑板上种庄稼”。 (3) 增设生产实践课。从二年级 (第三学期) 开始, 以班为单位分配1~2亩生产用地, 完成一年两季 (大春作物、小春作物) 的生产任务。每班安排一名指导教师, 记60学时, 4个学分。各班以小组 (10人左右) 为生产单位, 从制定生产计划、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产品收获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自主安排, 自主运作。指导教师提供技术指导。通过两个完整的生产经营周期, 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 全程参与生产过程, 得到综合、全面的实践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亲农、事农、兴农的职业精神;使学生尽快融入社会, 了解生产实际;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生产实训实行弹性学期制。根据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 生产实训实行弹性学期制, “农忙在田间、农闲回教室”。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技术等是作物专业的核心技能之一。而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正值暑期, 按传统的学期制, 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为此, 从2010年开始,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突破传统学期制, 在大二暑期进行水稻、玉米制种集中实训, 大三适当延迟开学时间。 (5) 强化毕业顶岗实习。从第5学期末开始安排18周毕业顶岗实习, 实习单位由分院统一安排, 避免毕业实习流于形式, 甚至“放敞马”。实习期间实行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双指导制”, 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全程指导、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督促、检查实习进程, 考核实习成绩。 (6) 多途径加强学生实践锻炼。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学生科技项目、学生科技协会、学生创业小组、技能竞赛等形式, 满足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多途径实践锻炼的需求。

2.3 改善保障体系

2.3.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 专业教师全程参与生产实践课的指导。从2009年开始在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等四个专业都增设了“生产实践课”, 安排专业教师全程参与一年的指导。由于田间情况的复杂性、技术的综合性、问题的不确定性, 这对教师尤其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年轻教师是一个有效的锻炼途径。 (2) 专业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管理。从2009年开始, 把校内实训基地的试验地、温室、大棚、苗圃、果园、盆景园等以项目的形式分配给专业教师, 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全权负责管理, 实行绩效考核, 给予教师相应的报酬。通过这项改革, 一是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掌握生产一线的情况和问题, 提高实践能力;二是提高了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 使实训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三是给学生提供了全程参与生产实践的条件。 (3) 鼓励教师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一是厘清思路, 提高认识, 营造重视科研, 重视技术服务的氛围。“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基本功能, (3) 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是高校影响力、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教师水平的重要体现。科研和技术服务是提高教师水平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二是在政策、制度上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和科技推广服务, 除大力争取纵横向科研课题外, 学校还专门设立院立科研项目、青年科学基金等资助应用型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教学研究;对立项的纵横向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 对参加科研社会服务的教师减少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对科研社会服务成绩突出的教师, 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给予充分认定。

2.3.2 改革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轻田间的思想, 形成人人重视实践、人人支持实践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到企业、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 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参加科研社会服务;改革授课方式, 大力推行项目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二是改革过去单一的酬金分配机制 (教师只有授课才有课酬补贴) , 对教师承担实训基地管理, 指导学生科技活动、创业活动、技能竞赛活动等工作给予相应工作量认定和报酬。三是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规范实训基地的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 提高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实践教学的质量。

2.4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体系包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两个方面。

2.4.1 改革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过去对教师的考核评价, 主要是看课堂教学效果和授课学时, 或者说“教书”效果, 致使教师大多重理论、轻实践, 重课堂、轻田间, 重课内、轻课外。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 逐步改革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 除考核教师课堂教学外, 对指导实践教学, 指导学生科技项目、创业实践, 参加科研、社会服务, 管理实训基地等“课外”工作一并纳入考核范围。

2.4.2 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考核目标综合化。以知识目标、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并重的原则, 侧重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考核。如“生产实践课”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态度 (占20%) 、生产计划书 (占5%) 、田间管理 (占50%) 、效益分析 (占5%) 和总结报告 (占20%) 五个部分。除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外, 侧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2) 考核主体多元化。改革过去以授课教师为唯一考核主体的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考核主体可以有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学生自己等。如:企业实践、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等, 考核主体为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教师, 并且以实习单位意见为主;“生产实践课”考核主体由指导教师、学生小组长、小组成员和学生自己组成, 四者所占的分值比重为40:30:20:10。 (3) 考核形式多样化。实践性课程的考核除必要时采用笔试外, 主要采用技能操作和成果性考核, 如:实际技能操作、模拟操作、调研报告、读书报告、课程论文、演讲答辩等形式。 (4) 考核时间全程化。改革过去以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模式, 以形成性评价为理念, 注重过程考核, 增加平时考核的分值比重。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 树立刻苦用功、诚实学习的风气, 也有利于杜绝死记硬背得高分, 甚至投机取巧、考试作弊的现象。

3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初步效果

3.1 学生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近年来, 我校种植类专业毕业生双证达标率达100%, 平均获得1.5个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据麦可思公司对我校2011届毕业生的调查显示:种植类专业半年后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 (作物、园艺专业平均) , 分别高于全国 (89.6%) 、全省 (91.0%) 和本校平均水平 (94.4%) , (4) (5) 就业情况良好, 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种植类专业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上, 累计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奖项40余项。如:2009届作物专业付建旭荣获四川省“创业大赛”二等奖, 并获得5万元创业扶持金;作物专业唐清华、李婷分别获得“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

3.2 教师队伍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种植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从70% (2008年) , 提高到90% (2013年) 以上。教授、副教授的人数分别从0人、5人 (2008年) , 提高到3人、17人 (2013年)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从3人 (2008年) , 提高到6人 (2013年) 。目前, 种植类专业共有专业教师53人, 其中:教授3人,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 省级教学名师1人, 副教授17人, 讲师2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分别为6人、21人。

近年来, 种植类专业教师主持 (参与) 973项目、部 (省) 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共计30余项, 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3.3 专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综合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服务影响力进一步扩大。2011年园艺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和成都市特色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被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的建设专业和院级重点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为作物专业“学做一体、三转式”和园艺技术专业“学做一体、双能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深化提供了实践依据。

注释

1顾力平.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1) :67-68.

2陈杏禹.高等职业教育种植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9) :83-86.

3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

4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Z].2012.

“机械设计”教学实践改革 篇2

【摘要】我校对“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了改革。新的课程设计以“整机”系统设计为目标编排设计内容,通过给定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此项改革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工程设计的整体观念、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宽口径工程技术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

以产品的实现过程为依据进行“机械原理及设计”的教学改革。产品的实现过程主要包括需求识别、设计与开发、采购、生产与服务运作、测量与监视装置控制五大部分,其中设计与开发对产品的实现最具决定性作用。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来源于“机械原理及设计”的实践性环节,它也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实践,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及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与实际设计技能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及设计”是由原先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两门课程合并而成的,相应的课程设计也合并,于是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与安排都要作很大的调整与改革。首先,内容上要体现原设两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符合国家教育部高等工业学校机械原理及设计教学指导小组制定的《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机械原理及设计”的课程设计提出的明确要求,即按照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的给定功能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拟定机械系统的传动方案、结构方案、运动方案,并结合生产和使用条件(如选用材料、考虑制造及装配工艺、润滑等),对其中的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独立完成机器零部件的设计;其次,安排上也要变过去的集中时间式教学为先部分分散后集中式教学。基于这样的思想,我们制定了一套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以前的“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基本上是按照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来安排的,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彼此间缺乏联系,更谈不上以“整机”设计的总体观念为出发点。两门课程合并后,除课程内容要真正融合外,课程设计也应从“整机”设计的观念出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通过参观实验室陈列的各种机械产品,介绍产品的设计过程,突出“机械原理及设计”的课程设计在机械新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如机械产品设计的四个阶段:初期规划阶段、总体方案设计阶段、结构设计阶段、生产施工阶段。其中初期规划阶段,即对所选题目进行市场调研和预测,并从经济、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最后确定设计任务,下达设计任务书。总体方案设计阶段,即对设计任务进行功能分析,通过创新构思,拟定可行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各可行方案进行评价,最后进行方案决策。结构设计阶段,即对总体方案中原动件的参数进行确定,对传动系统、执行系统的结构、造型、材料及尺寸进行设计。以上都属于机械原理及设计的主要内容,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上述设计过程进行模拟练习。生产施工阶段,即对零部件进行工艺、工装设计及产品的施工设计。这一过程的锻炼将由后续的专业课课程设计及毕业设计去完成。由此可见,“机械原理及设计”的课程设计在机械产品设计的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设计任务确定后,总体方案设计是整个产品设计的关键,也最具创造性,它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及市场竞争力;零部件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设计新颖性、造型美观性、结构紧凑性及技术性能的先进性,从而决定市场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我校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这样进行的:选用已有的典型机械,给定运动方案,让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课程各章节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及毕业设计中发现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能力与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先在部分班级进行试点,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时间减为6周,主要以机构运动方案设计为主,即只给出一个简单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让学生拟定机械系统的传动方案及运动方案,并做一些定性的分析、评价,选出较优的方案,进行传动系统运动简图的绘制,如新型自卸式汽车机构、典型的包装机构等。

这一改革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独立思考,自觉地查阅资料,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部分方案既精巧又实用,极具独创性。但是由于学生没有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设计过程训练,没能对所设计的机构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所以方案的优劣无法从量化的角度进行评判,至于实现产品化更是没有把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作为机械设计教学的一个实践性环节,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的比较完整的机械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初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都是给定传动方案,如带传动和两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或圆锥圆柱齿轮传动减速器,课程体系改革以后,课程设计的时间缩短,部分班级曾延续以前的做法,仍然以两级减速器为设计内容,结果学生迫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设计质量大大下降。

因此,两门课程合并以后,我们进一步对课程设计实行改革,首先将原先的两门课程设计融合成一体,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出发,编排课程设计的内容,做到了课程设计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此外,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教学方式,解决了设计内容多而时间紧的矛盾。

三、课程设计选题,两门课程合并以后,所选的课程设计题目应当具备相当的综合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能覆盖两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同时体现两者的设计要求,并能满足两者的主要设计内容。我们以精压机设计为例,精压机一般以电动机为原动件,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驱动执行机构的送料板从侧面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上模先以较大速度接近坯料,然后匀速下冲,进行拉延成形,以后上模继续下行将成品推出型腔,最后快速返回,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一环节要求以转动的电机为动力,上模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先快速接近坯料,再匀速冲压,最后快速返回;机构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生产批量为小批量。该设计题目是一种典型的机械产品,既包含了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即根据机械预期完成的生产任务,确定机械工作原理、选型和组合、运动形式的变换与协调;又包含了机构设计(如凸轮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传动设计(如带传动、齿轮减速器等)及结构设计。由此可见,它几乎涵盖了产品设计的前三个阶段,具有相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完全满足“机械原理及设计”的课程设计要求。

四、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目前课程设计的时间减少,而设计要求并没有降低。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过程模式,变集中时间式教学为先部分分散后集中式教学,如将执行机构设计的一部分内容融于机械原理及设计课程教学中,在连杆机构内容教完后就将课程设计题目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将执行机构用连杆机构组合而成,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实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后每讲完一种机构,学生就可以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当齿轮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教完后,学生通过参观样机、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辅导等方法可以构思出多种执行机构的运动方案,最后以大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提交该题目执行系统运动方案。对于较好的方案可在实验室的帮助下搭建实验模型,进行机构的实体造。通过设计与实验的结合,既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随着机械设计课程的进行,当带传动、齿轮传动课程结束后,新开传动系统实验课,让学生了解各种典型的传动类型,为他们进行传动方案的拟定开阔眼界,并对传动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当轴系零、部件讲完后,要求学生完成大作业轴系的结构设计,同时选择电机进行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这些工作可让学生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借助计算机完成,以加强学生在结构设计方面能力的培养。

通信原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3

【关键词】通信原理 实践教学 实验 课程设计

一、引言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融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设计出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很好地满足培养优秀学生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已有显著成效。学生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及一定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旨在通过通信原理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建立通信理论学习的思维方法,将抽象难懂的理论,通过亲自的设计与仿真验证,理解和掌握的更加深刻。学生经过两周的课程设计和撰写设计报告,真正的应用理论指导了实践,消化了课本知识。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通信原理实验。开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4个基础实验。

(二)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通信原理中关于模拟和数字信号调制解调的内容做计算机设计与仿真,并写出设计报告。

四、教学组织形式

(一)通信原理课程实验由任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共同指导。按每个自然班单独开设实验的方式经行。教师准备实验的预做报告,同时要求学生写好预习报告再进行实验。实验分教师讲解,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三个部分。

(二)通信原理课程设计,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指导,包括布置设计题目,讲授设计用软件及设计思路等。安排学生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设计仿真。

五、考核内容与方法

(一)通信原理实验的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得到实验结果清晰,准确。实验过程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考察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及对实验结果有恰当的分析。

(二)通信原理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仿真结果是否正确。要求学生上交设计报告及仿真的源程序。同时,对学生的设计内容进行答辩的考核,以确定学生的实际完成情况与效果。最后,综合评分。

六、创新与特点

将抽象的理论学习中,加入了实验及课程设计的环节。通过近两年学生的实践,表明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显著成效。对课程设计部分实施分组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又安排学生单独答辩的方式,方便考察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

七、教学条件

教材建设:本课程教材使用和建设的目标是采用系列化和优质化的国家级获奖教材。

(一)系列化,是指教材要配套成龙,应包括主教材、辅导教材、实验指导书和相关的参考书。主教材从70年代末一直沿用樊昌信主编的《通信原理》;目前使用第六版。使用西电编写的《通信原理辅导》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通信原理学习指导》作为辅导教材。实验是配合主教材内容的实践环节,配合相关的实验系统,由实验室教师和主讲教师共同编写实验指导书,以使教学和实验接轨。

(二)优质化,是指教材的质量。我们一直注意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指定几本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教材作为学生的参考书,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同时,特别注意将通信的新技术相关材料介绍给同学学习。

实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系统观念,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箱能开出的就在实验箱上开出,当前还开不出的,就采用仿真的方法开出。通信工程系装备有与教材配套的通信原理实验箱,有相关的测试仪器,如信号源、示波器、频谱仪、逻辑分析仪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培光,高春霞,赵璞. 电气信息类工程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与职业,2010,(26):109-110

[2]常波.“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8,(9):288.

[3]安永丽. 美国大学教育中的教学过程探讨[J]. 科技信息,2012, 10.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4

1“三个模块、三个结合”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实践创新为中心”的“三个模块、三个结合”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学科相互渗透和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思维活跃、有创新意识、整体素质优良的学生。引进现代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增加实验教学的直观性, 加深学生对实验方法和内容的理解。

1.1“三个模块、三个结合”的内涵

“三个模块”即课程实验教学、校内外实践教学、研究创新性实验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重点改革完善理论课程实验体系。在保证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同时, 对原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的内容整体重组, 更新教学内容, 紧跟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尽可能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之中。为此, 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现有条件, 开设能代表该学科先进水平的实验项目, 使学生能了解当今的科技动态, 受到的技能训练能具有先进性;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 使实验教学的设备、手段、环境等均具有先进性。此外要充分挖掘老仪器、老设备的功能, 变“废”为“宝”, 以实现内容的衔接、更新和实验技术的提高。

第二模块重点改革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将原来分散的实验课程按照认知规律重组, 建立融合课程实习 (岗前实训) 和毕业实习 (生产实习) 的实践教学体系, 充分体现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融合课程实习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它的先进性和综合性, 将一些先进技术引入实验课中, 如动物传染病实验中增加了猪瘟的直接免疫荧光抗体诊断方法, 同时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重组几个大的综合性实验单元, 如动物医学实验包括基础兽医学实验、预防兽医学实验和临床兽医学实验。

第三模块重点建立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教师教研科研项目、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奥鸿杯”竞赛和实验室开放等形式, 建立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创新性研究型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将最新科研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中, 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并培养其实验设计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体现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 第三模块体现个性化和创新培养的特色。

“三个结合”, 即教学内容上体现学生基本要求培养与个性化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教学形式上体现实验室内课程实验教学与校内外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条件上体现先进的实验设备硬件与高水平的专兼职实验教学队伍相结合。

1.2“三个模块、三个结合”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实施方案

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结合实验室设备条件、教师科研水平, 对实验项目、实验手段方法进行研讨, 逐步完善“三个模块、三个结合”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组织教师统一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 每门实验课都由主讲理论课的教师总体负责该实验课程的建设。注重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合理衔接, 使实验课与理论课内容融汇贯通, 避免课程间内容上脱节或重复的现象, 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体系完整、科学, 基本技能熟练、扎实,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依据培养方案重新构建了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体系,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三个方向。

按照实验教学内容, 将现有实验课程分为理论课程实验和实验课程二大类。理论课程实验即与理论传授同属一门课程的实验课程, 如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等课程的实验;实验课程即单独设课、单独计算学分的课程, 如动物医学综合实训等实验课程。每门实验课程, 完成既定的生产技能, 并有利于构建动物医学整体实践技能体系, 并且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较多,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教师的在研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有效对接, 加大创新力度,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在研、科研项目,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奥鸿杯”等竞赛, 让学生较早地了解科研、接触科研, 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和参与科研的能力,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获奖8项、“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6项, 其中辽宁医学院黄涛教授指导的“畜牧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在2008年6月份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五届“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苏玉虹教授指导的“辽宁省种猪氟烷基因多态性研究”在2009年10月份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第九届“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开放式运行管理。开放前组织教师根据实验教学条件, 跟踪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 结合企业生产需要, 拟定具有补充性和扩展性的实验室开放项目, 然后组织学生自主选择项目,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完成实验项目。2009年至2011年共开放20个实验项目, 参与学生267人,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培养创新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广、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加强与行业企事业单位联系, 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到行业生产一线去, 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组织毕业生到行业企事业单位实习, 指派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定期驻场指导。一方面增强了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专业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保证上述改革方案的顺利进行,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组建三个教学实验小组。第一小组负责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实验教学, 第二小组负责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 第三小组负责落实研究创新性实验。

2 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创建了以实验室教学主导、科研创新平台引导、临床 (生产) 实践基地相结合的“产学研”实验教学模式, 搭建了多学科、多层次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2008年, 在畜牧兽医学院院长、畜牧兽医实验教学中心主任苏玉虹教授的带领下, 成功申报《畜产品质量与安全工程》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进行肉品品质及遗传质量控制研究、饲料与畜产品质量调控及食品安全控制、动物产品卫生监控技术和肉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四个研究方向的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开放实验平台。

积极引导、组织教师依托实验室实验条件积极申报国家自然基金, 科技厅、教育厅等教研、科研项目。近5年来, 教研方面, 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课题5项、中国高校学会课题2项、辽宁省教育厅教改项目9项、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9项、“十一五”期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5项;科研方面, 主持及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40余项、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这些教研、科研项目、专利的获取, 极大地促进了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为实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辽宁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除加强校内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建设外, 还积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以实习基地为平台, 以生产实践为手段, 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目的, 构筑了多地域、多层次、多类型和多项目的校外科研实践平台。“十五”和“十一五”期间, 先后与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沈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鞍山市千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葫芦岛市饲料办、营口市饲料办等多家单位签定了“校市合作”、“校县合作”等不同形式的校地合作协议, 先后与辽宁金实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凯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沈阳市春华动物药品集团公司、希望集团锦州市强大饲料有限公司、济南赛恩动物药品有限公司、辽宁禾丰牧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城分公司、辽宁省辽宁绒山羊育种中心、本溪市种鸡场、大连市种鸡场、营口绿洲生态养猪场等28家农牧企业或公司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和校企产学研合作协议, 构建了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辽宁学院畜牧兽医学院向各地方和企业提供了“科技顾问”、“义务咨询专家”, 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 既可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学实践基地, 每年安排学生毕业实习, 又可承担企业的科研委托项目, 实现产学研的合作与共赢。

法学本科教学实践环节改革 篇5

1、现行法学教学实践环节的弊端现行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从国家教育部的学科规范要求直到各法学院校的教学计划,都很强调法学教学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有关这方面的具有实际操作性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模式设计,致使理论与实践处于相对脱节状况。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1)实践环节缺乏科学的、系统的理论作指导。目前法学本科教学几乎很少研究法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实际上任何一门专业均应研究这个问题,即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应从哪几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去培养。(2)实践环节单一,主要只靠毕业前的两三个月毕业实习。全国各法学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毕业实习,有些院校安排在本科教学的第七学期,有些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场所一般安排在法院、检察院系统或者法律服务机构。这种毕业实习是必要的,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司法工作的实践过程。但其缺陷是,毕业实习前大多数学生对人民法院、检察院及法律服务的机构设置及工作程序并不了解,加之毕业实习时间有限,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地了解一下。这不符合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所具有的渐进性、反复性规律。(3)除毕业实习之外,三年半的教学中一般不再安排实践环节,使理论联系实际处于自发状况,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缺乏系统的、有计划的教师指导,大大浪费了时间。少数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利用假期自己联系到相关部门去实习,但也只能感触一些较零散的知识,而大多数学生则没有这样的认识和条件。(4)有些法学院校结合个别相关课程,也搞一些实践活动,如法庭审判观摩或者组织学生自己搞一些模拟法庭,但并未有意识地、系统地将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强制性地纳入教育计划和要求的范围。

2、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需要更新教育理念针对现行法学教学体系中实践环节的弊端,应该强化实践环节、更新理念。第一,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这一认识论规律作为一种普遍规律,也是法学教学的根本指导原则。实践教学环节是法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把这种实践环节作为强制性要求,纳入教学计划。第二,实践环节贯穿于法学教育的全过程,而不能仅局限于教学过程的某一个阶段。若仅在毕业前安排实习,其它时间不注意实践环节或者把实践环节不落到实处,其结果只能是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第三,针对学生在法学学习的不同年级段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差异,实践环节应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即大体分为感性实践阶段和理性实践阶段。我们认为,大学本科一二年级的实践活动是属于感性实践阶段,大学本科三、四年的实践活动应属于理性实践阶段。两个阶段的实践环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实践是理性实践的基础,理性实践是感性实践的升华和目标,因此也不能在教学中忽视两阶段的内在联系。第四,实践教学模式应该是立体、多面的,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同时实践模式应该是互动的,而不应该是静态的,要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学习之间的互相促进,法学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全面地与国家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建立普遍联系,创造多维实践场所。这种立体、动态的实践教学模式应全面地体现在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学习逐渐深入社会,从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等方面投入社会实践,建立多维实践模式。第五,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使理论教学不再是纯理论,而在理论教育中大大加入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案例,从而增强理论与现实的对照,强化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内容。

3、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模式设计根据上述教学理论,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设计如下教学实践环节:(1)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大一学生的实践属于感性实践阶段。该阶段实践的目的在于树立学生的法律专业观念,培养专业兴趣和习惯。大一学生如果不能牢固树立专业观念,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将直接影响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因此大一学生的实践应着重于如下形式:1.安排不少于五次法庭观摩活动,组织学生去法院旁听案件审理或者组织学生旁听高年级学生的模拟法庭。2.组织学生围绕专业理想信念等内容进行演讲及一般性题目的辩论比赛,从训练口才、思辨能力方面培养其专业兴趣。3.组织学生召开几次专业认识恳谈会,树立其正确认识和信心。4.鼓励大一学生参与高年级学生组织的相关实践活动。5.深化教学,采用大量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学生接触更加真实的实践实例。6.邀请法学专家和实务方面的知名人士举办讲座,辅之我院法学教师讲座。7.在老师带领下,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树立其良好的人格和职业道德素质。(2)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二年级学生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实践的内容应和其课程内容相结合,围绕着课程内容来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但从全局观念来看,该阶段的实践仍处于感性实践范围,但比大一的实践已上升到更深的层次。大二学生的实践应着重如下内容和形式:1.针对其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深入研读与课程相关的法律条文及相关司法解释,弄清法理知识和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同时设计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并写出书面的分析意见,定期组织学生举办案例研讨会。这项活动应分散在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应在教学计划中体现此内容,并要求教师在填写教学日历时,就本课程设计相应的实践模式。2.组织学生成立专业知识兴趣小组,每个月各兴趣小组将其活动内容撰写成专题,在学生班级中进行交流讨论一次。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应由专业教师指导。通过专题的讨论及编写专题报告和专题发言,使小组同学在写作和口头表达能力均得到锻炼。3.带领学生旁听法庭审判活动至少五次。教师在组织旁听活动之时,要与法院审判人员联系、沟通、了解案件的基本事实以及双方争论的焦点。在学生旁听之前,带队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作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该案例事实需要哪些形式的证据来证明、该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哪些法律条文及司法解释等。在此基础上,使去旁听的学生有备而来,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4.带领学生到监狱、看守所、劳动教养场所和少管场所,使其与被改造对象犯罪嫌疑人、被教养人员、少年不良行为者进行亲身接触,增加其对国家司法的权威、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以及社会阴暗面的亲身感受。以往许多法学毕业生,因未从事司法工作,从未到过这些场所,实在是一种知识的缺憾。5.组织学生到各主要行政执法部门去实际观察执法活动、旁听行政处罚听证会,如公安、城建、税务、工商、物价、环保、土地等;组织学生到行政执法机关,与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座谈,听取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实践经验。增加学生对行政法律本身及行政实施过程的了解,同时增加学生学习行政法、经济法的自觉意识。这是传统教学实践中不曾有过的形式。6.在大一基础上,继续开展专题演讲、辩论活动,并使演讲、辩论的内容注入更多的专业知识特色。7.要求学生动手,主动收集疑难案例、焦点案例,由教师参与,集中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剖析、讲解,帮助和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3)大三学生的实践内容及形式。大三学生的实践内容与大一、二相比,应当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理性实践阶段。其标志是:法学专业知识在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再是零散的、无序的状况,而是学生经过理论学习、思考和感性实践,已能够将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一定融合,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但这个阶段的理性实践,应为理性实践的初级阶段,应当是学生主动实践与教师的具体指导相结合。针对这一特点,大三学生的实践模式应这样设计:1.在大一、二基础,组织学生举办模拟审判,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选择典型案例,就案例的事实及法律运用问题,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去组织。案例中的当事人角色和司法人员角色,由学生自行安排并扮演。让学生根据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创造性地设计自己应承担角色的任务。教师在其间只起引导作用。模拟审判,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既存在事实的证明和证据的运用问题,又存在法学理论和法律条文的运用问题,在法律运用上既有实体问题又有程序问题。同时还体现了审判中不同角色的语言表达方式,现场应对的逻辑思维,仪态仪表等问题,是一种很好的综合能力培训。2.带领学生深入劳改劳教场所,对被改造对象进行普法教育和帮教活动。这和大二学生去劳改劳教场所主要是参观不同,大三学生到劳改场所,是运用所学知识和靠自身的品德修养,帮教被改造人员。这一活动,应在寒暑假或五

一、国庆长假期间进行。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帮教劳改人员,同时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好方式。3.组织学生,面向社会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以大三学生为主,可吸收低年级的积极分子参加,配备专门教师带队,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比如,参与报社的读者书信回答,在相关节假日提供街头口头咨询,利用寒暑假到农村边远地区进行普法宣传等活动。4.组织学生到公、检、法机关与经验丰富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座谈。让学生事先进行讨论、收集他们想了解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事先送相关机关,在相关机关实务人员做了准备后再进行座谈,会起到较好的效果。5.由教师带队到本省、本市的立法机关,与立法机关和职能部门立法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让学生从立法者的角度来了解立法者的工作特点和法律的深远作用。6.组织学生由专业教师带队参加全国、全省、全市大学生辩论比赛,发起组织本市法律专业辩论比赛,通过对比,刺激学生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驾驭理论的能力。(4)大四学生的实习内容与形式。大四学生是本科的最后一年,此时学生要学习的专业课均要完成,学生的实习属大学本科教学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理性实践的高级阶段。大四学生的专业知识应更加系统化。通过三年的实践活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大大提高。大四学生的实践活动,应集中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作者认为大四学生的实践形式应在如下几个方面:1.大四学生是协助教师组织大

一、大二学生实践活动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不仅能锻炼其组织能力、工作协调能力,同时也运用了自己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应使大四学生更深体会其处于大

一、大二时期间的有些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价值。2.大四的毕业实习是列入教学大纲的实践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实践活动,也是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实践活动。为了使实习不流于形式:一是选好实习场所,有些学生错误地选择企业实习,其结果是给企业义务帮助干活,与实习要求严重脱节。二是教师要与实习部门的领导讲明实习的内容和目的,要求实习指导人员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过硬的实务知识。三是学生实习前应有实习目标和计划,实习中要有实习工作内容、实习感想、实习收获的记录,实习后要有实习总结。同时实习结束后,应有实习经验交流。3组织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综合性包括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解,也是科研活动的初步实践。我们要求毕业论文要有实践价值,要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性。

教学实践改革 篇6

关键词:改革 实践教学 培养 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园艺教育教学、生产、试验、推广脱节现象严重,重学历轻技能,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讲台上种田,黑板上修剪”与实际脱节的实践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求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把培养实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实践教学是园艺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深化,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園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

园艺专业理论教学通过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能够实现对“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新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深化理解园艺理论知识,促进实践技能的提高。以就业为导向,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条件。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把设计园艺实验项目和组织实践教学与专业实际生产相结合,制订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如传统的园艺实践教学内容过分集中于“产中”环节,仅是从园艺作物育苗、建园、产中抚育管理,直至园艺产品收获的生产过程,而产前的市场预测,市场调查,综合效益分析以及产后的市场销售、贮藏、加工、运输等内容涉及较少,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不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此,改变过去单一的“产中”实践教学模式,在加强“产中”过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增加园艺产品市场调查、产品发展预测、产品营销、产后深加工等实践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从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针对性。调整传统课程体系的教学顺序,对传统的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教学安排上,遵循“多实践,早实践,三年实践不断线”的原则,使实践课与专业课齐头并进。设置实践课程模块,形成基本专业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明确各教学环节的目的要求,规范技能训练过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与实施,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

二、运用科学的生产实习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是培养园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

生产实习是园艺专业学生必须参加的专业课教学实习,是园艺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环节。运用科学的生产实习方法进行实践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现场观察,亲自实际操作,以此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保证。实习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严格组织教学方案。如:实习教师在实习前应先安排学生进行短期培训,讲述实习过程中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原理、操作过程,并通过讲授实习目的、学习特点、实习注意事项等进行实习前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定期总结、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生产实践知识的理解程度、接受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要严格按要求指导学生总结实习,提交实习报告。学生通过对生产实习的总结、归纳,体会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指导和实践操作对理论学习的促进,从而帮助其完成理论知识向生产实践的跨越。

三、建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是培养园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园艺教育最重要的质量要求和显著的特征,教学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园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园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目前,园艺教育教学、生产、试验、推广脱节现象严重,重学历轻技能,没有形成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要改变“讲台上种田,黑板上修剪”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建立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是一项重要措施。园艺专业教学的各项实习学习只能在实验实训基地完成。如普通园艺学教学实习、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实习和园艺设施学教学实习等重要教学内容必须在实验实训基地完成。普通园艺学教学实习包括园艺植物生物学特性的系统观察、树种品种识别、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调查、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实习包括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育种程序分析、育种方法和手段的实际操作训练;园艺设施学教学实习包括园艺设施类型、结构与建造、环境调控、设施植物生物学调查等,这些园艺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实践只有在实验实训基地才能完成。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实验实训基地是体现学生在学校学习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体现学生将来能否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场所。学生和教师在园艺实验实训基地实践成果的不断产出,能够体现园艺职业教育的先进性和典型性。建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加大对实验实训基地的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立教学实验实训基地,结合“早实践、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园艺专业教学特点,为技能培养创造有利条件,使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四、拥有专业技能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园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能力与水平是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一支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观念、掌握职业教育技能的优秀教师队伍是办好职业学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好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建立技能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没有高素质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园艺专业教师要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亲身体验相关农业生产过程,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鼓励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自我提高,开展理论教师和实习教师互帮互学活动。专业教师是职业学校与社会沟通与联系的纽带,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与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链接点。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实践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学校要重视教师的社会效应,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园艺专业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过硬,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利保证。

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篇7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践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 又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还要了解现代企业的运作情况、最新技术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在对机械类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学校应该对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给予高度重视, 要在政策上对引进“双师”型教师给予必要的倾斜, 并要求所有的在职专业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科在进行双师型队伍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是:

1. 积极营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形成的环境

学校首先是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优先引进双师型教师, 其次是针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政策, 鼓励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根据中山市实行中职学生双证毕业的规定, 逐步要求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和相应的执业资格证双证书上岗。目前, 我校机械专业教师中绝大部分都有教师证和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 如数控车和数控铣技师或高级技师、数控车和数控铣高级工、CAD绘图员高级考评员、数控车和铣高级考评员、高级工程师等。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 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对于机械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该从多个方面着力。一是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学习和技能竞赛;二是聘请企业或学校的知名专家、教授来校作兼职教师, 通过积极开展应用技术项目研究和专题讲座等形式, 重点带动青年骨干教师成长。聘请的专家、教授既解决了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 也为教学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技术项目, 为学校开展产学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学校要根据属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结合相关企业和学校自身的实际, 积极引入一些企业的技术开发、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项目, 在政策上鼓励专业教师指导部分优秀学生去参与和完成, 从而让更多的教师真实地了解企业与产品, 增强教师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使得学校的双师型教师不仅拥有两个本本, 更是确实拥有两种技能, 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结合, 以及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这样做最显而易见的效应是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使学生有可能获得系统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岗位适应性训练与培养。

二、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载体, 是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核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 机械类专业的教学改革仍然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根据教育文件和机械行业的实际需求制定教学计划, 设置课程, 并突出学校的专业特色。

1. 设置对应课程模块

目前,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趋势, 是根据职业的要求设置若干课程模块,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 选取不同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 同时, 有些课程模块还对应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通过这些模块学生可以获取“数控车、铣技能证”、“钳工技能证”、“普通车操作技能证”、“焊工操作技能证”、“电工技能证”和“高级CAD计算机设计”等技能证, 以培养学生本专业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同时开设计算机办公软件、中级和高级CAD软件设计和考证、MasterCAM软件设计与数控加工、Pro/E模具设计, 以培养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为实践辅助的能力。我校将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程改为“思政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创新教育模块”等四模块。“思政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创业从业相关方面知识的教育等方面的课程, 包括《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职业生涯规划》等。专业基础课模块是学生学习机械专业所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如《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工程材料》、《机械英语》、《机械设计》、《机械制图》等, 这类课程作为重点专业基础, 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 并为学生以后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打好基础。“专业技能模块”是将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模块,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不同种类的专业技能, 并从中考取相应等级的技能证书,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创新教育模块”主要为当今高新技术和信息课程, 如《现代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机电一体化》、《特种加工》、《机械新技术》等,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专业高新技术和专业新动向, 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使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 有机整合各个教学环节

根据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将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进行重组。建立模块化、分层次、一体化的实践应用训练体系, 使机械专业学生不断强化实操技能。我校的机械专业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分为冷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模具设计、机电技术、汽车维修、工业产品设计等实习环节。上述环节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关联。三年中以机械加工、机电控制和产品设计为训练内容, 围绕机械加工、金工实习、CAD/CAE, CAD/CAPP/CAM/NC和机电控制应用进行实训, 最后通过毕业设计来形成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体系。

三、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实践教学既包括硬件的设施设备、教师等, 也包括软件的教材、实践基地的操作规范、教学内容、考核办法等。学生的各项实践能力培养最终都要落到实践教学体系及其教学过程中去。

1. 开发核心实训教材

核心课程实训教材的开发也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训教材建设一直是中职教育的薄弱环节, 因为每个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繁多, 各层次要求也不尽相同, 并且各校基本上都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实训课程, 差异性较大, 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的实训教材。学校将根据数控和模具专业建设的要求, 从关键实训教材入手, 重点规范实践操作, 开发了《Pro/ENGINEER WILDFIRE》、《数控加工实训》、《模具CAD/CAM》、《模具数控加工技术》等教材, 这些教材不仅在校内得到应用还通过科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机构面向全国发行, 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设, 增强了学校的辐射能力。

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举办具有专业特色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制定一至三年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 实施“科学普及工程”, 主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 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精神。以科普类社团为基础, 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各类科普讲座、英语、数学、制图方面的竞赛;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实施“科研立项工程”, 使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进入各类科研实践过程中, 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技能竞赛。对于具有创造力的项目直接立项, 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积极倡导变就业为创业的理念, 健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创业机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应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启发式教学,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多年机械专业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激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成绩评定方法, 例如通过考勤、提问、作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评定学生对一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程度;二是妥善引导, 例如开办各种类型的讲座、组织社会调查和实践等活动,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三是注意培养师生感情, 消除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 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随着社会的进步, 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多变。因此我们只有认真地研究机械专业的教学方式, 掌握教育的规律, 科学地运用教育规律, 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机械人才。

四、建立相应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既是开展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 又是组织实践教学的基本平台。原有的完全按专业条块分割的校内外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基地, 无法为学生实践提供专门的平台, 同时也存在资源无法共享、专业交叉难等问题。为此, 有必要打破实践教学对校内基地与校外基地进行“两条线”建设管理的传统思路, 整合校内外资源。

1. 校内基地的建设要注重实用性与前瞻性

机械设备的购置必须考虑到实用性与前瞻性, 尤其是前瞻性。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购置先进的设备, 投入大量的资金, 这也往往成为学校望而却步的原因, 但是买一批便宜的已经快要被市场淘汰的机器更是一种浪费, 是误人子弟, 倒不如购置先进机器供学生和教师进行实操的同时开展以机养机工程, 对外承接业务, 利用先进的机器加工, 甚至可以打破体制的限制, 利用学校的设备和人员开办校内工厂。

2. 以就业为导向建立校外基地

校外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是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满足教师进修实践的需要, 但是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可以通过邀请企业专家来校和到企业去实地参观的方式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文化, 经营与发展的规划, 让学生提前为自己的就业方向定好位, 实习实训的时候可以根据学生的志愿和意向来安排, 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江红, 马银忠, 陆媛.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

[2]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王吉军.实验课程与实验教学模式研究[G].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5) .

[4]孙咏梅, 晏群.加强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室科学.2008, (1) .

[5]袁军堂等.推进教育创新,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J].中国大学教育, 2003, (8) .

PLC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8

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到来,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自动化技术与应用飞速发展的今天,PLC作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可编程序控制器、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主导,已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工业控制器,在各个领域的运用无处不在。伴随着PLC技术的广泛应用,PLC课程己成为各工科院校中电气化、自动控制、电子应用及相关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之一。但从现状上看,普便存在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性实验少,理论与实践脱轨等弊端[1,2,3]。针对这一现状,近几年来,黑龙江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依托电气工程实践平台,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既体现PLC与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结合紧密的自身特色,又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 依托电气工程实践平台构建新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PLC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课程设计仅仅动动笔,写写报告。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我院制定“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即大学生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技师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程师所应具备的设计思想和创新意识。基于此,以我院电气工程实践基地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集“理论学习”、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及“技能训练”为一体[4,5,6],构建PLC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考虑到PLC这门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前后分别开展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全部在实践基地完成,每个实践基地根据实践内容安排配备实践设施。为保证理论与实践统一性,授课与实践均选用日本松下电工FP1系列的PLC,以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内、外环式教学方法。外环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按着理论—实践—理论的原则;而内环则是在每项工程实践课程中遵循教学讲解—实际操作—教学讲解的教学方法。把原有理论授课延伸为理论授课+工程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形成“知识+能力+质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而为实现我院“双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6]。

2 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1 加强实践环节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实践能力能使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对于实践性强的PLC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尤其是强化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是造就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关键。按照我院“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对PLC这门课程做出大胆的改革,采用分段式的实践教学,即在理论授课之前先通过基础实践平台学习,使学生对PLC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兴趣,可以带着问题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学完专业理论课堂授课后,再进行更深一层次的工程实践学习,重在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综合性实践检验,使学生对PLC的学习系统化、实践化。在实践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实践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各基地具体教学内容和相应培养目标下:

2.1.1 电气控制工程实践基地:

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主要通过实物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电气器件识别、工作原理、控制电路设计、安装与配线、故障分析等。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电气控制技术的了解,与PLC的“软”控制形成鲜明对比,使学生对PLC的学习充满期待。

2.1.2 PLC基础工程实践基地:

安排在第5学期进行,主要通过教师应用PLC基本指令对流水灯、天塔之光等进行程序操作,使学生在视觉性的感官认识下,增强学生对PLC学习的积极性,为第六学期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1.3 工业控制工程实践基地:

安排在第6学期进行,学生在完成理论教学的情况下,通过对触摸屏、变频器等综合设计性实践项目的学习,深化理论知识,了解与掌握PLC的典型应用。

2.1.4 PLC应用工程实践基地:

安排在第7学期进行,基地除配有PLC外,还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组态王”软件。通过对组态软件学习,结合自动售货机、交通灯等实践项目,最大程度掌握了由PLC与上位机软件相结合设计的工业生产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经过三个学期,四个工程实践基地的实践学习,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授课环节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使学生对这门实践性较强的PLC课程学习有个较深刻的认识和应用,同时也为第八学期毕业设计和电子设计大赛等提供技术贮备。

2.2 深化实验方式

为提高学生学习PLC的兴趣,创造条件对学生实行“开放性”实验,引进电梯和立体车库等PLC控制模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构思实验内容,编写程序和控制要求,教师仅起侧面辅导和把关作用。实验中心在课外对学生开放,给有兴趣的学生以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种开放性实验方式更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造思维能力。

2.3 丰富教学方法

2.3.1根据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学生专业需要和学生层次不同分别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大纲制定的授课计划。如电气化专业课堂教学54学时,电子信息专业课堂教学36学时。

2.3.2在实践教学中分别采用了渐近式教学法和实践式教学法。渐近式教学法是一种在实践中教授学生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入门到精通的学习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从PLC基础工程实践到PLC应用工程实践,逐渐把知识融合到学生的头脑中。实践式教学法则是在各个实践基地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通过讲、做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习兴趣,并学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通过合理的理论授课与丰富的实践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又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编写配套教材

结合PLC课程的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原有理论教学基础上,添加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课程组先后编写并出版《PLC实验与实践》、《工业控制工程实践技术》和《PLC电气控制与组态设计》教材。教材中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为培养主线,重点放在用PLC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理论知识到综合实践技能,采取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培养方法,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其中《PLC实验与实践》获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工业控制工程实践技术》获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

4 结束语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依托电气工程实践平台,将工程实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原有PLC理论授课延伸为“理论授课+工程实践”的这种教学模式,显著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就业方面及电子设计大赛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吉顺平,孙承志,路明.“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02):122-124.

[2]周力,赵凯,李伟.《可编程序控制器》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2(2):36-37.

[3]袁惠娟.PLC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20):268-269.

[4]束长宝,李新兵,王永华.“电器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教学改革初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6):82-85.

[5]王智朋,文西芹,王其兵等.工程实践中的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5(6):77-79.

教学实践改革 篇9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工程制图》课程既有理论又重实践,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实践环节不可或缺。如何能够既保证有效的实践环节,又不会占用太多课时,两者兼顾呢?为此,笔者做了一些尝试,期望与同行交流。

根据图纸制作模型

在土建制图课程中,当学习完画图、读图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提供几套房屋建筑施工图,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按照图纸制作房屋模型,而且这几套图纸都有相应的实物,如我校的收发室、实验室等,可以实地考察。到课程结束前完成,并安排一次课堂答辩。

学生对依照图纸制作模型并不陌生,学生也有兴趣,这也是开展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初衷。这次手工制作特点是所用到的图纸是学生正在学习绘制和阅读的图纸,而且没有现成的材料,没有制作步骤,一切需要靠自己。

在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结构都要参看图纸,图纸中的线型、符号、尺寸等的重要性这时就突现了出来,不仅使学生学会读图,更让他们明白了一张简洁、清晰、表达正确的图纸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在以后的画图过程中就会重视每一条图线、每一个符号,这不仅使学生重视该课程的学习,而且培养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等工程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素质。此外,由于是四五名学生一起分组制作,制作过程需要分工、协调、配合,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一次锻炼和培养。房屋的某些构造在制作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开动脑筋,钻研思索,最后攻下难关,这不仅对他们的意志是一次考验,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图1所示是其中一组学生制作的我校实验七号楼的模型。

学生的感悟:“我们可能不是做得最好的一组,但在我看来,我们却是最棒的一组。”“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协作。”“这次活动让我们加深了对于专业和课程的理解,用上了平常学到的知识。”“只要我们有目标有梦想,成功就离我们不远。”

看到学生制作的精美模型,看着他们从内心发出的感悟,作为教师也觉得有成就感。教学实践环节不仅仅使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加强,更是提升新型人才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所必需的。

尽管制作模型给单一的课堂教学增添了色彩,且学生收益颇丰,但还是占用他们大量的课余时间,有些材料、工具还需要一定的资金花费。所以,目前这种活动只在个别班级进行试点,如果能形成一套成熟的运行模式,则可在各个班级推广。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设计竞赛

目前,全国及各院校都会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为配合全国大赛,一般各院校首先在校内举行一次选拔赛,比较好的学生再参加北京市赛和全国赛的选拔。2010年,我校的机09-3班汽车专业有9名学生在学习之余参加了北京市的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分别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并且在随后的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有一组学生获得了二等奖。

他们设计的是高处逃生的安全装置等几个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除考虑这个装置的优异功能外,还要考虑图形如何表达,在现有加工条件下怎样获得零件,如何既能保证功能,又能使成本低廉,这是一个设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所以,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竞赛,一般都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在这方面有特长或有兴趣的学生。对他们而言,是带着问题学习,学到的东西自然扎实,并能够深刻理解。

当然,这是一个高端的实践活动,虽说不能普及到每名学生,但参加这项活动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除了让优秀者脱颖而出,这些学生对周围同学的正面影响,对改善学习风气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我校机2009级共4个班,机09-3班上学期的考试及格率是最高的,考试平均分也是最高的,这当然与参加竞赛的这几名学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另外,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活动对制图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汇集前沿的技术和最新的设计理念,这些都会给教学活动一个方向性的引导。

学生在课外参加设计类竞赛活动,不仅不影响课堂教学,还给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由于实际操作中需要理论指导,因而增强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形成了优良的学习风气。

尝试工程制图教学从实践开始

从众多实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因此,针对实践性较强的工程制图课程来说,可以尝试从完成某一实际工作出发,学习工程制图各部分内容。

以机械制图为例,可以从一个学生较常见的,而且包含的零件种类比较全面的部件开始,如一个简单的一级减速器。减速器中有普通零件、标准件(螺纹紧固件、键、销、轴承)、齿轮,零件类型比较全面,有箱体类、轴类、盘盖类零件等。

在讲课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减速器的模型,说明其工作原理;再拆下每个零件,介绍各零件的作用,分析其构型。然后,交代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作业与授课内容相配合,几次大作业可以是减速器中的螺栓连接;测绘零件可以选择主轴、箱盖或端盖等,根据专业或课时的不同,选择时应有所区别;画装配图自然就是减速器了,为避免学生在测绘时抄袭后面组画装配图中的零件图,组画装配图的减速器可与测绘用的减速器在型号或构型上有所区别。

这是教师授课的一种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方向比较明确。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工程理念,这对工科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实践出真知,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工程制图课程来说,实践环节更是不可或缺。在授课时间与授课内容有矛盾时,实践环节也不能缺少,只是需要我们变通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方式,目标同样能够实现,甚至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朱建国.论工程图学教育中几个突出的问题[A].图学教育研究[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袁世先.机械制图[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教学实践改革 篇10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通信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整个专业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中实践教学是把课本中抽象的理伦内容变成直观的波形和数据, 可以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验证和补充,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消化理解。

2 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高频电路容易受干扰, 要想得到满意的结果, 调试过程需要细致耐心, 观测结果、记录数据需认真仔细。且与学生以前所学过的其它实践内容相比较, 难度大了很多, 导致一部分学生最后得不到的清楚正确的实验结论, 教学效果不理想。现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2.1 实验室设备配备及创新

现在高校高频实验室都配备有高频实验箱, 实验课程大部分都在实验箱上进行。实验箱上一般配有高频实验所需的直流电源、频率计、低频信号源和高频信号源、相应的实验板和自行开发扩展接口等模块资源[1]。

在教学使用中发现, 实验箱的信号源部分由于诸多原因造成性能不够理想、输出不稳定或不出波形, 影响教学。为此, 就需配有独立的高频信号发生器、超高频毫伏表、示波器 (带宽40MHZ以上) , 最好配有数字存储示波器, 便于教师讲解演示。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和学生一起, 把试验箱上提供的单元电路分别惊醒内部电路的分拆和改造, 自制部分合适的模块电路。在实际动手操作和调试方面留有学生参与的空间, 并让部分同学参与简单的设备维护够工作, 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2 学生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方法

高频实验相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实验而言, 难度较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前, 没有充分的预习, 和理论知识联系不上, 只是照着指导书按部就班的操作, 能得到实验波形和数据但是不知道结果正确与否。二是有些学生实验中不仔细看指导书、不认真听教师讲解, 电路连接存在问题或仪器使用不熟练等原因而调不出波形, 得不到实验数据, 导致最后放弃亲自动手操作, 在做实验的时候只是看着别的同学操作[2]。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解决学生仪器使用不熟练的问题, 以示波器为例, 学生做物理和电子技术等实验时已经使用多次, 但是还有同学操作不熟练, 不知道有些功能怎么用。所以说首先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示波器等相关的教学辅助仪器, 特别强调是熟练, 让每个学生都有信心, 实验仪器都会熟练使用, 只要电路连接正确就能得到实验波形和数据。其次是必须要求提前预习实验内容, 仔细看实验指导书, 认真听教师讲解, 不能盲目动手操作。在实验课的时间安排上, 尽量做到讲完理论内容马上就做实验, 学生学了理论内容是对所学知其然, 有了实践结果就知其所以然了, 这样才能起到强化理论知识的作用。另外, 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耐心指导, 及时提醒也是特别重要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真正达到每个实验要求达到的实验目的, 这样才算真正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几点管理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也非常有效。把实验成绩分成三个部分, 预习报告、课堂中的实际操作、实验报告[3]。上课之前先检查预习报告并提出相关问题, 根据预习情况给予成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根据动手能力和表现情况随时给出课堂表现分数;规范实验报告的书写, 根据书写实验报告的要求和实验结论、分析、心得体会是否详细、真实、准确等情况给予实验报告分数, 坚决杜绝抄袭现象。三者的综合, 是该学生本次实验的最后分数。第一次实验特别重要, 必须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操作, 只在一旁观看的或者不认真的操作的, 不予通过, 直到学生自己真正认真正确完成实验内容方可离开教室。这样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态度会格外认真仔细。

2.3 实践内容的改革

2.3.1 重新编写实验教材

很多高校的实验教材是生产实验箱的厂家提供的, 根据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 从新编写的实验指导书包括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3]。其中验证性实验基本涵盖了高频实验课程中的经典内容, 如调谐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振幅调制与解调等。验证性实验内容中增加实验原理的说明, 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设计性实验, 在原有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箱上的扩展资源, 外扩自行设计的面包板或印刷电路, 为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灵活的安排实验内容。考虑到学生设计、安装、调试方便, 我校采用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和创建大学生创新中心等办法, 使学生有时间有空间真正动手操作, 同时也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综合性实验, 加入小课题、小项目、和小产品的制作和研究。

2.3.2 增开课程设计

在学期末增加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自行查找相关资料, 结合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 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 并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分析和仿真, 经过老师确认后到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去制版, 电路板制作完成后, 通过测试, 电路最终达到设计要求, 可以制作组装成产品。课程设计由教师提出相关要求或学生自己选定题目, 由学生查找资料、设计制作、书写设计报告, 答辩等环节组成。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都能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小产品, 教学效果特别好。通过原理电路设计、电路板设计、安装, 单元电路调试及系统总调的设计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掌握高频电子线路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的设计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熟悉电子线路设计和开发的整个过程, 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基础。

结束语

本文针对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实践教学的情况, 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 在实际应用教学效果较好。

摘要:总结以往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几点改革方法。通过开发改进实验设备、重新编写实践教材、更新实验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课堂管理、增加课程设计等改革措施,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马英.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利弊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6, 5 (2) :41-42.

[2]黄翠翠, 孙丽华.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经营管理者, 2008, 9:171-172.

上一篇:情境口语下一篇:林业生物资产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