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2024-07-16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精选十篇)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随机选取了150例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年龄范围在4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61人;按照心功能的分级标准对150例患者进行分级判定,其中Ⅱ级患者96例,Ⅲ级患者39例,Ⅳ级患者15例;全部患者在入院后经过了病史调查、心电图以及心脏超声等检查后,确诊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同时证实150例患者当中并无高血压、心室肥厚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合并症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以及心功能级别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吸氧、利尿、强心、解痉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措施,然后按照组别不同进行分别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20mg;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内容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6d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连续进行10个疗程的治疗。

1.3 中药汤剂组成(单位为g)

红花6、制附子9(入药前先煎)、桂枝10、川芎10、桃仁10、白芍10、枳壳10、炙甘草10、当归15、干姜15、茯苓15、黄芪30。如果患者水肿的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加入防己、泽泻、五加皮等;咳喘严重的患者可以加入桔梗、五味子、白果等;心悸严重的患者可加入远志、麦冬、柏子仁等;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还伴有心绞痛的患者可加入瓜蒌、薤白等。成药后每日1剂,熬制时可分为2次,早晚2次进行口服[1]。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体征状况良好,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改善2级以上;改善: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患者体征有效恢复,心功能改善1-2级;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分别治疗后进行比较

研究组75例患者显效25例,好转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5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33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5%。通过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的左室收缩、舒张的末期内径以及射血分数进行比较

经过临床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左室收缩与舒张的末期内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小,射血分数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冠心病指的是通过动脉粥样硬化等一些原因形成的冠状动脉狭窄,造成了冠脉供血的不足,进而引起的心肌功能障碍或者器质性的病变,因此冠心病又被成为缺血性心脏病,发病人群多为老年人。随着近几年来人口呈现出来的老龄化趋势,冠心病的发病几率也在逐年上升。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冠心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在心肌功能方面将会造成严重的运行障碍,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造成较高的致死与致残几率。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脘腹肿胀、心悸气喘、肢体发生水肿以及口唇呈现紫色等,发病原因至今尚未清楚,但是一般情况下认为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内分泌功能紊乱以及年龄增长等因素相关。

本次研究采用的西医药物为盐酸曲美他嗪,属于新型的口服代谢类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对于肾上腺素以及血管紧张素有良好的对抗作用,能够降低血管内阻力,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另外,曲美他嗪通过抑制线粒体内部的酶活性运动,以此来降低心肌耗氧量,进而改善心肌氧的供给平衡。再通过代谢的功能机制,使由心肌缺血引发的细胞内算中毒情况减弱,减轻心肌灌注引起的损伤,该药物目前主要应用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

在中医学的理论当中,冠心病被归纳为“胸痹心痛”的范畴内,为心、肺、脾、肾等脏腑虚弱所导致的疾病,尤其以心气虚、心阳衰的几率最大。气虚阳衰可以导致气血瘀滞、水湿内停,一般的临床表现症状为胸背疼痛、气短乏力等,一般会针对性选择温阳化饮以及活血行气等治疗方法。

另外,中医的脏腑理论当中认为,心属火,肾属水,心阳至肾,可以温阳肾功能;肾脉于心,可以滋润心功能,达到水火共济的效果,进而维护人体日常的生理活动。在本次研究当中使用的中医药方当中,制附子可进补心阳与肾阳,达到回阳救逆、温肾助阳的效果,干姜能够去除体内寒症,使血管脉络畅通,这两种药剂合用,能够加强对身体的进补效果,温润脏腑;在现代的医学研究中发现,黄芪的提取物当中含有多糖类、皂苷类,以及多种氨基酸与微量元素,患者服用后能够增加身体机能的免疫能力,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人体的耐缺氧能力;桂枝能够扩张血管,调节身体局部微循环;川芎能够祛风止痛,活化血运;桃仁以及红花配合使用,能够增加活血化瘀的功效;当归是活血补血的中医良药,经过现在科技工序对当归进行提取,发现提取物富有抗缺氧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茯苓能够滋润脾脏,强化祛痰清肺的效果;白芍与赤芍相配使用,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水气,散除淤血;枳壳利于身体呼吸通畅,理顺呼吸系统;炙甘草能够起到提高身体机能、缓解胸痛胸闷的作用。这些中药联合使用,能够补充体质、滋润脏腑,起到健脾宁心的作用。因此可见,利用中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不仅疗效显著,还能够调节因此类疾病引发的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2]。

本次研究结果充分显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着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遏制病情的发展,增强患者人体机能,加强对病情发展的抵抗能力,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 将150例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西医中常规性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进行配合治疗。两组均将6d分为1个疗程,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通过10个疗程的系统治疗,研究组75例患者显效25例,好转4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5例患者显效16例,有效33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65%。对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张大程,毛利荣.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8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6):866-867.

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篇2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常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本研究通过卡维地洛联合常规治疗与普通常规治疗的`疗效对比,评价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的门诊或住院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49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LVEF<45%。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7.6岁。其中男性30例,女性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7例;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2例。凡合并β受体阻滞剂过敏,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60次/分,静息状态下动脉压低于90/60 mmHg,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起搏器永久置入,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者不纳入本试验。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前述常规治疗病情稳定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初始剂量3.125mg,2次/d,每2周倍增一次,直至目标剂量,目标剂量为25mg(体重<85kg)或50mg(体重>85kg),2次/d,若随访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视情况调整目标剂量为其最大耐受剂量,不良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停药。两组每隔2周随访观察一次,共随访7月。

2讨论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3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参麦注射液;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经临床研究,阿托伐他汀和参麦注射液对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本文就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与国际心脏病学会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相符[1]。男48例,女25例;年龄45-75岁,病程8个月-8年;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之前,均合理饮食,戒烟戒酒;给予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治疗方法。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127),每次20mg,每天晚餐前1次,疗程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四川升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264),50ml参麦注射液加入250ml的5%葡糖糖注射液静脉注滴[2],每天1次,疗程1个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活动量未限制,运动后无心悸、气促或心绞痛等症状;有效:活动量稍受限制,活动后出现轻微心悸、气促或心绞痛等症状;无效:活动受限,无法进行体力活动。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所有数据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取(χ ±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以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37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36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LVEF、hs-CRP、6min步行距离及TNF-α明显改善,治疗组患者LVEF、hs-CRP、6min步行距离及TNF-α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37例患者,1例心悸,1例血压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36例患者,3例心悸,1例头晕,2例血压下降,2例血压下降,不良反应率为22.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 论

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为慢性心力衰竭,呈进行性发展,发展到后期,易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据临床医学研究证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与心室功能不全、左室重塑等有关,使患者hs-CRP、TNF-α水平升高,加快了冠心病心力衰竭发展。阿托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抑制患者体内生成炎性因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功能,阻挡心肌缺血损伤呈进行性发展。参麦注射液属中药注射,由红参、麦冬等配伍而成,起到益气固脱、养阴生津及生脉等功效,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功能,同时也可以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

在本组研究中,治疗组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可见,两药合用起到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肌新陈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功能,避免心肌损伤,稳定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显著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苏军,刘春富.阿托伐他汀和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12,10(22):852-854.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60~76岁,平均68岁,冠心病患者均为心力衰竭型,有血脂异常者12例,合并高血压者17例,慢性心力衰竭按NYHA分级,Ⅰ级24例,Ⅱ级12例,Ⅲ级6例,所有病例均依据临床病史、生化检查、CT心脏检查确诊。

1.2 临床概述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老年冠心病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由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出现动脉系统灌注不足、肺和(或)体循环静脉淤血的各种症状与体征,左心衰竭时有端坐呼吸、咳嗽频繁、疲乏无力、心悸表现,右心衰竭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紫绀的临床表现,此外患者还可有胸部闷胀、疼痛、呼吸短促、头晕症状。按NYHA分级,Ⅰ级为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乏力、呼吸困难,Ⅱ级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1.3 方法

我们采取全方位的规范治疗措施,具体为:

1.3.1 宣传教育

进行疾病宣传,告知患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间的联系,令患者充分休息,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负荷。

1.3.2 减轻心衰症状

使用利尿剂和扩张血管的药物如消心痛、硝酸甘油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搏通等减轻心脏负担,收缩性心衰使用利尿剂氢氯噻嗪12.5-25mg,1-2次/d,依临床反应逐步增量,密切观察血压和心律变化,同时对于伴有心跳快的房颤的心衰病人服用地戈辛以减慢心跳次数,注意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初期不宜使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免增加心脏对氧的消耗,使心脏缺血加重。

1.3.3 辅助用药干预

小剂量开始使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减慢心跳次数,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预防心脏猝死,还可使用美托洛尔,起初6.25mg/次,一日2~3次,以后视临床情况每数日至一周增加6.25~12.5mg/次,一日2~3次,使患者心室率维持在65至75次/min左右,收缩期血压>90mm Hg,舒张期血压>60mm Hg。对所有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每日100mg,过敏时可服用波立维,以地抑制血小板的集聚,降低血液粘度,预防冠状动脉狭窄的病变进一步发展。

1.3.4 其它用药干预

有血脂异常者在上述治疗后,进行降脂治疗,针对不同血脂异常针对性用药,他汀类用于胆固醇过高者,苯扎贝特用于甘油三酯过高。

1.3.5 生活干预

饮食宜清淡,禁烟酒,尽量避免或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补充蛋白质,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多选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类如青菜、根菜类等烹制后食用,不宜经常饱食,肥胖者控制体重。此外对于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采取心理引导,消除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4 疗效判定

治疗8周后,进行X线、超声心动图、心-肺吸氧运动试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将规范治疗前后血压值、心脏指数、动脉硬化指数及射血分数(EF值)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冠心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性别、吸烟,肥胖等等都会促发疾病的发生,而心衰是多种心脏病发展到后期的一种病理状态,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在心梗以后常常会逐渐进展为心衰,如果不注意控制、延缓心衰的发展,症状常越来越重。引起心衰“流行”的主要因素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人数增多,使更多冠心病存活患者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在第四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及心脏交叉学科论坛上,有专家指出心衰已成为一个流行性疾病,我国有近500万心衰患者,约占全球四分之一,成年人心衰患病率约为0.9%[2],心衰是一个综合征,由不同临床表现的征候群组成,如果能够做到早诊断和早干预,不仅可以改善预后,使患者获益,还可以减少医疗负担。

实践中我们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其目的不但要减轻心衰症状,延缓病情的进展,而且是为了预防冠心病的进一步发展,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我们依据临床病情,在利尿、扩张血管等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诊治,从结果来看,很好的改善了患者各项心脏功能指标。在基础措施上我们采取控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降低心脏的负荷,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容易出现低氧血症,而且对负荷的心律反应低下,应积极吸氧(2-4L/min),同时需要对病情掌握准确,对一些原发基础疾病进行控制,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等等,去除诱因对控制老年心衰有重要作用。在用药的选择上,老年患者病情特殊,需要针对性区别用药,利尿不当易引起失水及电解质紊乱,因此用量要小,对脑动脉硬化者应加强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是否用于心力衰竭一直有争议,但现代临床研究认为β受体阻滞剂可拮抗心脏代偿机制中交感神经兴奋性,并能抑制心力衰竭进程的恶化,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小剂量使用美托洛尔进行观察治疗。有研究也表明,磷酸肌酸是维持心脏细胞功能的重要能源,可以抑制5-核苷酸,并降低AMP的降解,进而降低心肌过氧化,因此规范治疗时可使用磷酸肌酸钠辅助治疗,提高患者心脏功能[3],此外尸检资料显示,心衰的冠心病人普遍心脏缺镁,因此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用药时也可适量使用镁制剂,有效预防心衰。范治疗时既要注意针对性,也要注意治疗的全面性,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原因复杂,伴随疾病较多,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4]。对血脂异常者应调脂治疗,其它如合理的生活规律、科学膳食、疾病宣传、心理辅导等等也必不可少。

综上,合理规范的治疗方案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及预后,延缓动脉硬化过程,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萍;吴少琼;王丽娜;循证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07):122-123.

[2]齐淑芬;老年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02):16.

[3]卞爱琳;磷酸肌酸钠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B型利钠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03):519-52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5

【关键词】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6-0163-02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的发生易导致病患肺心病死亡。由于病患呼吸无法通畅,其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均无法正常开展,进而导致病患的死亡。为了探究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患应采取的科学护理对策,文章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42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42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患,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依照随机方式将42例病患分为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均为21例。在21例常规组病患中,男13例,女8例,年龄范围为39~82岁,平均67.3±2.3岁。在21例综合组病患中,男15例,女6例,年龄范围为38~83岁,平均67.6±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1.2.1 常规组护理方式

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

1.2.2 综合组护理方式

对综合组病患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具体操作为这么几点。

(一)病情观察护理。对病患呼吸、生命体征状况实施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呼吸衰竭表现,并实施针对化处理措施。若病患呼吸较长,且频率较快,则需考虑酸中毒可能[1]。若病患呼吸节律不齐,则可能为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与此同时,需注意观察病患的排尿、排便状况,以此帮助了解病患的心肾及体液平衡状况。若病患的每日尿量少于400~500ml,那么则表明可能为肾衰竭。如病患的尿液混浊或出现血尿,那么则表明出现了肾功能损害。询问了解病患的排便状况,若出现便秘问题,则需应用开塞露治疗,避免因便秘造成的心脏负担过重。

(二)合理给氧。由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为严重及持续化的缺氧。针对于此,需加强对病患的合理给氧护理,其浓度应为30%左右。在给氧处理中,需注意持续低流量,每分钟流量应为1~2L。若发现病患出现睡眠颠倒、多动、注意力不佳等现象,那么则可考虑其存在肺性脑病。一旦发现此状况,则需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给专科医师,不可自行做停止吸氧、氧流量调节处理[2]。

(三)心理护理。病患在治疗中心理上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如焦虑不安、精神紧绷等。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注意加强心理护理,并注意沟通技巧。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病患的疾病诉求,采用面部表情、行为给予病患响应。在病患逐渐将话题扯远时,需注意应用适宜的语言促使病患回归正题,在与病患沟通时,充分发挥出语言的治疗性作用及价值。

(四)饮食护理。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患由于长时间的卧床休养,其日常活动量较少。因此病患的消化功能较弱,食欲不佳,身体必需的营养无法得到充分补充[3]。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注意向病患及其家属讲解说明日常饮食重要性,指导病患补充高热量、高蛋白类食物,鼓励其多进食新鲜蔬果,保持营养均衡,保持每日水分的充分补充及正常排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的临床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研究其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患的临床症状缓解及住院时间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综合组病患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常规组,且两组存在差异极为明显化,P<0.05。由此充分表明,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患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3.讨论

肺心病主要是指:病患的肺组织、肺动脉系统出现原发病变,使得其肺动脉压力升高,右心负荷量加重,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厚,最后导致病患心脏功能不全。在肺心病发展至后期出现的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病患呼吸功能障礙导致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病理性变化。

针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疾病,加强其护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极为重要[4]。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注意始终保持一个认真、严谨的态度,保持高度责任心,面对突发状况需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处理,熟练掌握专业护理技能。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加强与病患的交流沟通,积极与病患建立好良好的信任关系,增强病患对于疾病治疗的配合度,进一步提升治疗有效率及预后效果,延长病患生命,提升其生存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综合组病患的临床症状缓解、住院时间均要少于常规组,且两组存在差异极为明显化,P<0.05。由此充分表明,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患实施综合优质护理,可获取较好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进一步地全面提升病患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娟.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121-122.

[2]蒲佳毅.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347.

[3]章丹飞.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198-19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2 年5 月~2015 年5 月4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自身意愿进行分组,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 例。 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 患者年龄62.4±5.6 岁, 男12 例, 女8 例, 病程2.7±1.5年, 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者5 例, Ⅲ级者11 例, Ⅳ级者4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年龄65.1±5.3 岁, 男11 例, 女9 例, 病程2.5±1.6 年, 心功能分级为Ⅱ级者6 例, Ⅲ级者10 例, Ⅳ级者4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病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吸氧、利尿、扩血管、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醛固酮抑制剂进行治疗, 如患者对血管紧张抑制素耐受力低下, 可改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治疗时间为1w。

1.2.2 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新活素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50033;剂型:注射剂;规格:0.5mg/支;生产单位: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静脉推注, 首次剂量为1.5μg/kg, 而后予以0.01μg/ (kg·min) 维持注射, 治疗时间为1w。 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血压等进行观察, 若有异常要及时停止治疗。

1.3 效果观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心输血量、左室射血分数进行调查,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同时调查患者临床表现, 并根据上述情况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1.4 评价指标显著:患者治疗后心功能评级在Ⅱ级以上, 患者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表现消失;有效:患者心功能评价较比之前提升1级, 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表现减轻;无效:患者心功能无改善, 症状也无改善, 甚至死亡。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采用t值检验, P<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情况调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心输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1例, 治疗有效的7例, 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5例, 治疗有效的8例, 总有效率为65%,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并发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病原因主要为, 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 患者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脏泵血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本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机体内的炎性因子、神经内分泌、心室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1]。本病在临床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 包括利尿、扩张血管、强心等方式, 但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 患者治疗后病情改善并不明显[2]。

新活素是DNA重组技术合成的一种生物制剂, 其与心室心肌细胞中产生的内源性多肽具有相同的作用机制, 其原因主要为新活素的氨基酸序列与心室心肌细胞中产生的内源性多肽相同[3]。 新活素在进入机体后能够与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鸟苷酸环化酶受体进行结合, 同时还能够与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鸟甘酸环化酶受体结合, 提升血液中内环磷酸鸟苷的水平, 缓解痉挛的平滑肌。 内环磷酸鸟苷还能够起到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压力的作用, 有效改善房室压力, 减轻心脏负荷, 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4]。 此外, 新活素在进入体内后能够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进行抑制, 降低体循环阻力, 起到利尿的作用,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5]。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心输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且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1 例, 治疗有效的7 例, 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5 例, 治疗有效的8 例, 总有效率为65%,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 我院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基本相符, 进一步证实了新活素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能够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6]。

总之, 新活素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缓解患者病情,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摘要: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4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自身意愿进行分组, 一组为试验组, 一组为对照组, 每组20例, 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心输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1例, 治疗有效的7例, 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5例, 治疗有效的8例, 总有效率为65%, 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P<0.05。新活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关键词:新活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利尿

参考文献

[1]吴冠兴.新活素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临床医学, 2014, 34 (02) :36-38.

[2]唐珍泉.新活素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T-pro BNP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5, 21 (05) :144-145.

[3]蔡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1) :72-73.

[4]游崇进.曲美他V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9 (21) , 453-454.

[5]邹建龙.例曲美他V联合地尔硫卓治疗心绞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22 (2) , 65-66.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8例,全部患者均经冠脉造影证实确诊冠心病,试验组64例,男36例,女28例;年龄43~70(61±8)岁;病程0.5~20(2.6±2.8)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31例,Ⅲ级33例;对照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41~70(61±8)岁;病程0.8~10(2.4±1.6)年;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5例,Ⅲ级40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及合并基础西药治疗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基础西药治疗,并维持西药治疗方案,不再加量。试验组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每天3次,对照组维持西药治疗方案。

1.3 检测指标

心脏彩超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每分心排血量(CO)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检测治疗前后电解质、肝肾功能的变化。

1.4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心功能(NYHA)达到Ⅰ级或心功能提高2级为显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者为有效;心功能无变化或恶化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疗效

试验组心功能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分析

2组F S、S V、LV E F和试验组C O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试验组LVEF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试验期间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2.8%),其中口干1例,恶心1例。服药4周后2组未见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损害。

主要观察临床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过程。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结果以表示,并且P<0.05为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占60%,有效18例,占36%,无效2例,占4%,总有效数48例,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5例,占50%,有效16例,占32%,无效9例,占18%,总有效数41例,有效率82%;观察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结果无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生活压力也在逐渐增加,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现代的医学模式也在逐渐的改变,护理工作已经成为整个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不可代替的一部分,护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心理情绪,好的心理情绪可以更好的接受配合治疗,治疗效果会更好,坏的心理情绪可以让患者更难接受治疗,治疗效果会降低。胺碘酮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的安全性很高,而且胺碘酮还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因此可以更好的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心力衰竭又叫心肌衰竭,简称为心衰,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胺碘酮(Amiodarone)是III类抗心律失常药,有轻度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经过本次研究数据,使用胺碘酮和综合性针对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效果好于使用胺碘酮和常规护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胺碘酮和综合性针对护理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治疗无效人数少于使用胺碘酮和常规护理,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临床上应用胺碘酮对患有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使用综合性针对护理比常规护理的效果更好,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和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129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5例)。6周后进行心功能疗效、超声心动图指标观察,并评估其安全性。结果 心功能疗效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和79.7%,对照组分别为33.8%和73.8%,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2组LVEF、FS、SV和CO与试验组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P<0.01),试验组LVEF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芪参益气滴丸,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

参考文献

[1]范利,尚延忠,武强,等.治疗老年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4):363-364.

[2]李征云.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6例分析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1):2666-2667.

[3]邵剑明,徐敏敏,陶谦民.胺碘酮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1(6):46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5月-2008年5月我院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6例,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部分患者在外院经冠脉造影证实,部分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一直正规的服用降血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所有患者排除心脏瓣膜病、外周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或其他系统严重的疾病(例如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利尿剂、盐酸贝那普利片、倍他乐克、地高辛、硝酸酯类、他汀类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餐后30min单独口服,每天3次,服用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采用多普勒超声对其进行检测: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VEDVI);(2)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测6min步行距离[2],以及利用Holter记录24h内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以ST段压低≥1mm、持续≥1min作为1次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治疗后6个月心功能和心肌缺血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6个月治疗组LVEF、6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LVESVI、24h内心肌的缺血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本研究中无失访的患者,无因非心血管事件意外死亡的病例,所有的患者服药均有较好的依从性,未发现与麝香保心丸有关的不良反应。

3讨论

麝香保心丸改善心功能的机制可能是:(1)麝香保心丸能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以及由于缺血引起的细胞内的酸中毒,保护线粒体的功能,增加心肌的收缩力[3],从而改善心功能;(2)麝香保心丸能减少自由基和内皮素的释放,保护内皮功能[4],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表明麝香保心丸能明显的改善冠心病引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能改善心肌缺血,并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未发现与该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笔者认为麝香保心丸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靠的中成药,尤其在康复治疗中疗效显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摘要: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观察治疗前后2组心功能情况和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VESVI)、6min步行距离、24h心肌缺血发作次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麝香保心丸能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

参考文献

[1]罗心平,施海明,范维琥,等.麝香保心丸的基础与临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9):79-81.

[2]彭雯,张秀娥,成蓓.6分钟步行试验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4):32-34.

[3]于榕,盛美萍,江文德.麝香保心丸对家兔急性心肌梗塞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1):1-3.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4年6月—2010年6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86例, 其中男105例, 女81例, 年龄46岁~73岁。符合1979年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参照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1]。剔除标准:收缩压<90 mmHg, 严重感染, 严重肾功能不全、酸中毒,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或呼吸衰竭。

186例患者随机分为磷酸肌酸钠组与常规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组90例, 男51例, 女39例;年龄47岁~73岁;病程2年~7.5年;按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 Ⅱ级33例, Ⅲ级48例, Ⅳ级9例。 常规治疗组96例, 男54例, 女42例;年龄46岁~72岁;病程1.8年~7.6年;按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36例, Ⅲ级51例, Ⅳ级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用药方法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抗心衰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磷酸肌酸钠 (吉林英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 每日1次, 12 d为1疗程。

1.3 观察方法 用药前后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 仪器采用美国ATL公司HD13000彩色多普勒诊断仪, 探头频率P3-2超宽步相控阵心血管探头。受检者取左侧卧位, 采用左室长轴切面测舒张期室间隔厚度 (IVST) 、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 (PWT) 、舒张末期左室内径 (Dd) , 左室重量 (LVMW) 采用Devereux公式[2] 计算。测量每搏量 (SV)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并记录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 用药前后进行血、尿、大便常规, 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

1.4 心功能疗效标准 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LVEF、血压、心率变化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指标比较 (见表2)

2.3 心功能疗效

磷酸肌酸钠组显效54例 (60.0%) , 有效27例 (30.0%) , 无效9例 (10.0%) 。常规治疗组显效36例 (37.5%) , 有效48例 (50.0%) , 无效12例 (12.5%) 。两组显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不良反应

在使用磷酸肌酸钠过程中出现恶心、胸闷1例 (0.11%) , 对症治疗症状消失。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细胞无明显变化。

3 讨 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3], 心肌缺血所产生的心肌损伤使部分坏死、心肌顿抑或心肌冬眠状态, 严重和长时间的心肌缺血造成心肌不可逆的损害, 致慢性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致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是引起心衰的重要原因, 因此,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是治疗慢性心衰的一种方法, 对于如何评价检测心肌能量异常, 在基层医院往往缺乏一种简单、无创性手段。慢性心衰患者中心肌内磷酸肌酸浓度降低, 磷酸肌酸浓度与三磷酸腺苷的比率下降幅度与临床表现、心功能有关[4]。本研究通过静脉注射磷酸肌酸钠, 提高心肌中磷酸肌酸浓度, 改善心肌代谢达到治疗慢性心衰的目的。结果表明, 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 LVEF明显增加, 左室重量减轻也优于常规治疗组, 磷酸肌酸钠可以使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左室退缩, 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从而可降低病死率,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应用磷酸肌酸钠过程中, 只有1例出现恶心、胸闷, 且症状较轻, 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对肝肾功能、血细胞无影响。磷酸肌酸钠组心率减慢, 但心率减慢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磷酸肌酸钠对心率影响较少。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 磷酸肌酸钠组血压降低较常规治疗组明显 (P<0.05) 。

本研究显示, 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充血心力衰竭, 疗效显著, 可使心室重量减轻, 血压有所下降, 不良反应少, 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摘要: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对心室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186例冠心病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常规治疗组、磷酸肌酸钠组。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磷酸肌酸钠组在常规治疗基础注射用磷酸肌酸钠1 g加入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盐水静脉输注, 每日1次, 12 d为1个疗程。结果 磷酸肌酸钠组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优于对照组, 血压有所下降, 对心率无影响, 不良反应少。结论 磷酸肌酸钠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佳, 对左室有逆转作用, 副反应少。

关键词:磷酸肌酸钠,冠心病,心力衰竭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1076-1098.

[2]Wallerson DC, Dereux RB.Reproducibilility of echocardiographicleft ventricular measurements[J].Hypertension, 1987, 9 (2) :116.

[3]陆再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篇10

【关键词】: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临床护理 ;病情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47-01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是造成肺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患者无法保持呼吸顺畅,组织和细胞代谢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造成患者死亡。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艰难,紫绀、痰液稠密,意识不清楚等。本文回顾分析80名于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80例,男患者45名,女患者35名,年龄均在48至82岁之间,临床表现为咳痰、呼吸困难等。心电图和胸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有肺心病和肺气肿。80名患者中有3名患者患有并发性脑病,其他77名患者患有合并性呼吸衰竭。

2临床观察

2.1神经精神症状及体征 患者对缺氧最敏感的是中枢神经,出现较为轻度缺氧时主要表现为:智力减退、定向力有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缺氧严重的患者表现:精神萎靡不振、整日嗜睡、表情麻木冷淡,或者出现神情兴奋、情绪浮躁等。当二氧化碳潴留时,就会出现头脑昏迷、神志不清。护士根据若发现上述不同症状,要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医生做出及时处理措施[1]。

2.2呼吸 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和节律以及深浅度,每当患者出现缺氧严重时具体表现为呼吸非常吃力、呼吸时浅时快。当二氧化碳潴留时,患者呼吸就会变浅变慢,以致呼吸中枢紊乱,呼吸渐渐减弱以至慢慢停止和呼吸迅速增强,两者交替出现。

2.3皮肤 患者皮肤具体出现潮红、表皮多汗、浅表静脉充盈,通过治疗后这些症状就会减退,显示二氧化碳潴留已基本得到缓解。患者四肢末梢湿冷、肤色苍白,这种症状可能是低血压,休克或代谢性酸中毒。末稍循环衰竭时可出现紫绀。

2.4心率、血压 患者出现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时,就会表现出心博出量增加、心率增速、血压上升;当呼吸出现衰竭、到达一定缺氧程度时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心律紊乱,甚至心跳骤停。当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预示休克出现;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神智清晰,意识明朗,皮肤呈现红润状态,出汗量明显减少,说明患者病情已经向好的方向转化。

2.5痰液色、量 咳痰、咳嗽状况表现:若痰色呈现黄色、多而且稠说明患者病情在加重;若痰色呈白色, 痰量少而稀,这就说明患者的病情在向好的方面转化;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极度困难、颜面严重发绀、大汗淋漓、心情烦躁不安、血压上升、心率加速、呈窒息感[2]。说明患者病情在恶化。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则可能是气道被痰液阻塞所致,需要马上吸出痰液,关键时可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措施。

2.6尿量 尿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组织水肿消退,反之减少甚至无大便。应每月观察出入水量并做好记录。对患者大小便状况进行密切观察,反映心肾功能和体液平衡主要是尿量。少于400~500ml/d尿量提示肾衰竭,应每日观察记录出入尿量,肾脏被损害的表现为尿混浊或血尿。大便通畅与否,直接加重或减轻患者心肺负担, 上消化道出血呈现柏油样大便。

3 临床护理体

3.1 一般护理:

由于患者呼吸道具有一定的病症,所以需要时刻保持病室的安静和空气新鲜。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决定患者的体位,比如,昏迷的患者头要转向身体一侧,以免器官被咽喉分泌物堵塞了;氣管切开后进行插管的患者应该保持仰卧位。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身体反应。

3.2 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引起通气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在护理中,应该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通畅。另外,还应该鼓励患者多咳嗽和进行深呼吸,以及每两小时翻身一次,同时还需用手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促使患者体内细支气管内的痰液流入到大气道,以便于进一步的排出。而对于患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借用吸痰器帮助吸痰[3]。进行操作前,应该给患者及其家属讲清楚吸痰的目的以及相关操作,使得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吸痰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缓慢进行抽吸,减少对呼吸道黏膜的损害,每次操作的时间不能超过15秒,以免加重患者的缺氧。在操作中,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反应和痰液的量、颜色等,及时改善措施和更换患者体位,保证吸痰操作安全有效的进行。

3.3 心理护理: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的反复发作,长期的进行治疗,极易出现疑虑、烦躁等消极心理,有的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利用专业的心理护理知识对其进行疏导和劝慰,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宣讲相关的健康知识,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给予他们信心,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锻炼和积极的配合治疗。

3.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肺心病合并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时间的卧床,日常活动较少,导致他们的消化功能极其低下,食欲也不是很强,使得患者不愿进食,得不到营养的补充。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系统的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有关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每天保证充分的水分补充,正常大小便等。

4 小结

4.1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排痰无力、无法对呼吸道黏液进行排除等,由此可见,护士在进行护理时注重对患者顺畅呼吸道的保持,改善通气功能,合理给氧,纠正二氧化碳潴留是抢救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关键所在[4]。

4.2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大部分年龄较大,体质差,身体免疫力低,因此对护理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做到严谨、细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耐心,对突发情况要能快速反应,冷静处理,对基本抢救常识要能熟练操作。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愈率,延长患者的生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莹莹.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J]. 现代医药卫生,2010,03:453-454.

[2] 杨莉明. 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38例临床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6:128-129.

[3] 侯玉玲.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44 1991-1992.

上一篇:分散配电、混合配电下一篇:高速公路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