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人的护理

2024-08-12

中风病人的护理(精选十篇)

中风病人的护理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住院治疗中风病人90例, 其中男49例, 女41例;年龄42~82岁, 平均年龄56岁。所有病人均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3], 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 且意识清醒, 智力正常。

1.2 评价方法

(1) 病人于入院时及情志护理干预2周结束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量表 (SDS) 评定其情绪状态。将SAS标准分>50分判定为有焦虑症状, SDS标准分>53分判定为有抑郁症状。 (2) 病人于入院时及情志护理干预2周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对护理满意度≥90%为满意, 60%~90%为较满意, ≤60%为不满意。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其中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 SDS、SAS评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2。

2 结果

表1显示, 中风病人情志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满意度评分比较提示情志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表2显示, 护理干预后病人SDS、SAS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早期实施情志护理干预, 可降低中风病人负性情感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注:干预前与干预后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P<0.05。

注:干预前与干预后SDS比较P<0.05;干预前与干预后SAS比较P<0.05。

3 讨论

中风是常见内科疾病, 中风病人患病后, 社交能力下降, 加之躯体功能改变, 导致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临床观察显示中风病人负性情感 (焦虑、抑郁) 普遍较为严重。以上临床资料显示, 做好中风病人的情志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及自我认知, 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通过长期护理工作观察, 总结出要做好中风病人的情志护理应做好以下几点。

3.1 首先要做好做好心理疏导

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 常因活动能力的丧失或减退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这种消极心理不利于病人的治疗及康复。要帮助病人摆脱悲观情绪, 通过勤巡视病房, 深入了解其思想情况, 尊重、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并给予精神鼓励, 以便取得信任, 舒其情志。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而心属火, 肝属木,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得知“喜”可以制“怒”, 因此可向病人讲一些愉快的事情, 可使病人心情愉快、舒畅,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 营卫通利”[4]。

3.2 进行周密的生活护理, 创造温暖的感情氛围

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 病人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 得到精神的安慰和生活的帮助, 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 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年轻的偏瘫病人, 面对未来, 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 为此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 只有这样, 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 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通过组织文娱活动, 提高生活乐趣, 使瘫痪病人在一起相互启发, 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 消除自卑心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在喂药、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翻身时, 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 这些都有助于病人形成良好的心态。

3.3 护理工作要循序渐进

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 要逐渐使病人理智地对待残疾, 鼓励其实现自我,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循序渐进的由药物治疗转为康复训练,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残疾的程度。鼓励中风病人根据病情坚持主动锻炼或被动锻炼, 量力而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重新踏入社会做准备。

3.4 积极加强健康教育

中风病人仍有复发的可能, 积极做好健康教育, 做好二级预防, 有助于减少或减缓中风病的再发率。通过和蔼可亲的语言介绍中风的相关知识, 并为病人提供有关脑中风疾病的宣传资料, 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 使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疾病, 还可以请恢复较好的病人做现身说法的义务宣传, 以增强其康复的信心。

3.5 督导家庭、寻求家属支持

家属的陪伴、照顾、鼓励可以减轻病人情志不舒状况, 可以满足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护士除了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外, 还应加强对其家属的心理疏导, 解除家属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情绪, 以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脑中风后的康复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对其情志护理十分重要, 强调护理工作具体化, 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 增加护患交流, 密切护患关系, 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同时可促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情志护理, 使中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以改善中风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脑血管意外发生率,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全荣.中风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7) :137.

[2]黄爱萍, 王文风, 包太成.心理护理对中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0) :10.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试行) 〔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 19 (1) :55-56.

长期卧床的中风病人家庭护理 篇2

1.医疗问题

长期卧床的病人,大多为高龄,或中风时大脑损害严重、或属中风再次发作,或伴有严重的心肺疾病,要按医嘱定时给予服药。在曰常活动,特别是在家庭康复治疗时,要多注意病人的反应,如出现头晕、头痛、心跳加速、出冷汗和其他明显的不适时,应停止所有活动,让病人平卧休息,并测量病人的心跳和血压,隔30分钟复测一次。

无论在任何时候,如病人出现病情加重的表现,如神志不清,不能讲话,肢体不能活动,头痛剧烈,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心前区剧痛或心悸等,要及时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急诊。

2.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对长期卧床、特别是有慢性肺部疾病的病人,要训练患者掌握腹式呼吸,和适当的咳嗽动作,让分泌物能尽量咳出。当病人咳嗽排痰有困难时,让其侧身卧位或坐起,并协助拍打背部。

有的病人饮水会呛咳,或吞咽困难,容易得吸入性肺炎,在进食和喝开水时要特别小心,让病人细吞慢嚼,不要同时进行其他活动以免分散注意力。也可给病人配制糊状食物。当出现呛咳时停止进食,并尽量让口中的食物吐出。必要时可请医护人员插鼻饲管进食。

(2)尿路感染:老年人常有前列腺炎、尿路结石、膀胱炎等问题,要及时在医院处理。平时要保持足够的饮水量,尽可能选择病人习惯和方便的排尿方式,保持小便通畅

3、预防褥疮

长期卧床的病人,在床上不能自由移动,并习惯于躺一边,身体重量压在骨突部位,容易产生褥疮。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白天和晚上都必须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不能拖、拉、推病人以免损伤皮肤。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特别是背部、臀部和足跟,发现瘀血或破损,要及时处理。

每天用清水或肥皂擦浴两次。皮肤出现红斑的部位用少量酒精按摩,然后扑上爽身粉。腹股沟处和会阴部的皮肤,大小便后必须清洗擦干,并扑上爽身粉。保持床铺的清洁、平整,软硬适中。

4、大小便的问题

(1)排便问题

长期卧床的病人易出现便秘,要逐渐进行训练,排便的最好时间是饭后不久,特别是早餐后。如果情况许可,不要强迫病人改变以前的排便习惯。

鼓励病人多做床上运动,特别是腹部的活动和自我腹部按摩。常吃含有粗纤维较多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以及清淡易消化的食品,饮食上有足够的水分。大便干燥、便秘时可喝点蜂蜜,吃些香蕉。

若便秘多曰仍不能解决,病人觉腹胀、烦躁时,可请医师开导泻药服用;或戴手套将大便挖出。

(2)排尿问题

中风病人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中风;护理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噼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其病情变化迅速,病程较长,恢复较慢,易留下后遗症。临床上除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处,加强危重病人的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情绪、饮食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练,对减少患者的合并症,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曾收诊的100例中臟腑和中经络患者的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女性43例,男性57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34岁,其中中脏腑患者16例,中经络患者84例,首次发生中风患者79例,复中者21例。

2 护理措施

2.1 急性期的护理 中脏腑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患者病情重,而且复杂,随时有发生生命危险的可能。急性期对病人的护理着重于生命体征的观察,针对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措施。

2.1.1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取下义齿及佩带物,痰涎雍盛者,及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阻塞气道而窒息。

2.1.2 神昏病人眼睑常不能完全闭合,因眼结膜长期暴露而致干燥,甚至发生角膜馈疡。每日用1%的硼酸或生理盐水洗眼一次,涂上硼酸软膏再用纱布遮盖,或带眼罩保护角膜。

2.1.3 做好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口腔,防止口臭、口垢和口腔糜烂。如果病人有张口呼吸时,可用生理盐水浸湿纱布覆盖口上,以防咽喉干燥和异物刺激。

2.1.4 预防褥疮发生 床铺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污物。每1-2小时翻身按摩一次,翻身动作要轻、柔、稳,切勿拖、拉、擦而使皮肤受损。患者的骨头隆起部位易受压,如腰背部、骶尾部、骰骨大转子、外踝、足跟处。可在易发生痔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海绵垫等,以减少局部受压。

2.2 一般护理 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护理人员重视饮食、信心对患者的影响。

2.2.1 生活起居 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中风初期尽量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帮助病人饮食、起居等日常所需。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在病床上加置床栏,防止坠床。在病人活动时,一定有专人陪护。中风病人病后多虚,极易感染风邪,特别注意为病人保暖,在护理操作中尽量减少掀动被服次数和裸露肢体时间,并随天气变化为病人增减衣服。

2.2.2 饮食护理 饮食因素对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中风病人多因过食肥甘或劳倦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郁化热、蒙闭清窃,流窜经络而卒然发病。中风病人的饮食原则就以清淡,少油腻、低糖、易消化新鲜米面、蔬菜水果为主,饮食不宜过快、过饱,达到七分即可。细嚼慢咽,可适当选用玉米、花生、大枣、桂圆、甲鱼、蜂蜜、核桃、萝卜、冬瓜、芹菜、木耳、山楂等食物。

2.2.3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病人再现的各种不良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使病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3]。中风病人由于活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烦燥不安,悲观厌世的情绪。护理人员宜耐心的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了解大喜、大悲、大恐都有引起再次中风的可能,使病人情绪稳定,早日获得康复。

2.3 功能锻练 通过全身合理的运动,达到促进患肢功能重建的目的[2]。锻练原则是先被动后主动,先小量后大量,先床上后床下。注意局部与整体的结合,循序渐进。先做平衡训练,扶病人在床上坐,再下地坐椅子,然后扶拐站。进行屈伸运动时,屈伸关节要有规律性,做到完全伸展,尽量弯曲。锻练时间不宜过长,活动量不宜过大,不要急于求成。鼓励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动作,如穿衣、洗脸、吃饭时自持筷子。并耐心将每件事分解成若干小动作,使分解动作熟练后,再进行完整的动作,连贯性练习。失语者必须早期进行语言训练,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可以简单的从数字开始,现练单词、短句,直至恢复语言功能。功能恢复可配合针刺穴位等方法,如半身不遂者针刺手三里、肩井、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陖泉、足三里、内庭等。失语者针刺濂泉、哑门、承浆、大椎等穴。

参考文献

[1] 晏勇.中风病人的护理方案浅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1):202.

[2] 解薇,蒋世祥.中风病人护理的体会[J].光明中医,1994,(06):30-31.

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中风病人的影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112例中风患者,符合中风的相关症状,并已通过行头颅CT、MRI确诊并已排除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根据MMs E量表排除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以及有严重原发精神疾病的患者[4]。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7~74岁,平均(60.1±13.4)岁,脑梗死37例,脑出血19例;观察组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44~69岁,平均(54.6±12.3)岁,脑梗死33例,脑出血23例;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并发症、性别、年龄、文化教育程度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的基础上,根据其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状况及后遗症中又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状况。

1.3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发生率,见表1

2.2

对照组及观察组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有语言障碍、行动障碍后遗症的发生率,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有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1,2,3,4]

(1)焦虑不安:中风以发病急为特点,多数患者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而出现焦虑不安、烦躁的情绪,表现为失眠、沉默寡言等,尤其是出现偏瘫、语言障碍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愈发严重。

(2)恐惧:部分患者起病后会一直处于担心病情突然恶化、疗效不佳、预后不好或者时刻有生命危险的恐惧状态。

(3)沉闷抑郁: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及其对生活的严重影响,患者对生活已丧失信心,甚至会有自己被生活遗弃的心理,易产生不愿与外界沟通的沉闷抑郁状态。

(4)易激惹:部分患者发病后感情脆弱、易伤感,对周围人的言语及行为较敏感,易发怒或伤感,甚至会有较偏激的想法。

(5)依赖性重:起病后,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对家人和护理人员产生依赖,缺乏独立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情绪上也依赖家人及医护人员的安抚。

(6)自暴自弃心理:少数患者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或疗效不显著,再加上疾病在经济上和精神上带来的沉重压力,使患者产生悲观、消极和自暴自弃心理,对治疗及生活失去信心。

3.2 心理护理措施

(1)护士在患者入院后了解其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心理状态及生活习惯等,并热情地主动与病人交谈,说话要有耐心,态度要和蔼,热情、详细地解答病人的每一个疑问,让病人看到康复的希望,缓解其焦虑情绪,并让他们认识到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当病人出现负性情绪时,应及时主动安慰病人,或给患者欣赏一些旋律优美、节奏舒缓的轻音乐,降低其孤独感,缓解其抑郁和烦乱的情绪,促进患者心理上自我调整[5]。

(2)向病人进行中风的相关知识的宣传,讲解应进行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目的等,并将检查结果告诉患者。对于出现语言沟通障碍、躯体运动障碍的患者进行相应的专业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如练习眦牙、噘嘴、弹舌、鼓眼等,每个动作重复5-10次,由简单到复杂重复训练发音,直至大致恢复。运动功能训练前先给予活动部位用适宜力度做向心性肌肉按摩10分钟左右,训练动作由简单到复杂,次数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练习站立、协助行走、徒步行走,并配合日常生活练习,如梳头、洗澡、更衣、系扣子、拿筷子、大小便等,直至可在扶持下行走或独立行走。

(3)与病人家属积极沟通,争取获取家属的支持与配合。通过多种方式向家属讲述中风的病因、性质、病程等相关知识,说明心理干预治疗的目的及方法,耐心听取家属的意见,鼓励家属参与其中,和医护人员一起给予病人心理支持。

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给予特殊的心理干预护理后,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19.6%)显著低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2.9%);且后遗症中有语言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率(21.4%)也显著低于予以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5.7%)。针对患者心理特点制定的特殊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抑郁的发生概率,改善中风病人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东云,王晓华,景永红,张秀华.中风中经络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9):1463-1464.

[2]杨桂先,吴凯玲,刘伟.中风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2012,10(4):300.

[3]高慧清.研究中风的临床及心理护理体会[J].医学心理(下旬刊).2010,23(5):192-193.

[4]陈秋敏.脑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705-1706.

给中风病人送礼礼仪 篇5

1、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

2、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

3、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4、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5、饮食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6、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中风瘫痪病人的家庭康复

家居改造:首先要进行家庭居室的布置,室内要保证充足的阳光,经常通风,温度适中,房间要尽量宽敞,家具要少些,地上不要太滑,给患者留下较大的活动空间,另外患者的床要大一些,高矮适中,有利于翻身、起坐等训练。

防寒保暖:要注意患者的防寒保暖,气温变化较大,要随着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被褥,刮大风下大雪时老年人不要冒寒外出。

起居有节:过节期间杂事较多,如探亲访友、采购东西等,要劳逸结合,按时作息,防止过度劳累。

重视心理疏导:这是家庭康复措施中的重要环节。中风病人由于偏瘫或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暴躁。家属应多给予些爱心和理解,满足其心理需求,尽力消除病人的悲观情绪。家人说话时尽量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措辞谨慎。要给病人以足够的信心和力量。

清淡饮食:切莫大吃大喝,尤其是过油、过甜、过咸的食物,对心脑血管极为不利,要尽量少吃。有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的人更要少吃。尽量少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高盐食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并戒除烟酒。

坚持合理的康复锻炼:原则上每周锻炼应在3次以上,每次锻炼的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注意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它包括饮食动作、洗漱动作、更衣动作、大小便自理训练、洗澡、家务劳动及外出散步等,在训练中必须有人照顾。

礼物

1.鲜花

基本上除了哮喘病人、对花粉过敏的病人之外,鲜花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项大众选择。美丽的鲜花代表了美好的祝愿,能够令病人的心情愉悦,有利于康复。一般多选择百合、康乃馨、兰花、粉玫瑰等清雅、寓意又好的种类。

2.牛奶

牛奶是个好东西,对于刚刚做完手术,无法进食普通餐饮的病人来说,牛奶是很好的流质食物选择,能够补充蛋白质、钙等成分,满足病人能量和营养所需。但是对于患有胆囊炎、消化道溃疡、半乳糖症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胃大部切除术后的病人而言,牛奶非但不能起到正面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或是引发其他症状。因此要了解清楚病人的病因,再选择是否可以送牛奶。

3.燕窝

护理干预对中风病人康复的影响 篇6

【关键词】 中风康复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119-01

1 护理干预概述

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科学理论,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护理干预中,干预措施的类型主要由患者的健康问题在重要性方面的排序来决定,实施护理干预的护士再详细地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病人在康复方面的潜力以及护士本身的实际能力来确定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的措施主要涉及详细了解病人各方面情况、创建一个适宜病人康复治疗的环境、对病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管理及应用处方药等等方面。在执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时候,将被护理患者介绍给其他已经康复成功的成员,在出院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等措施也是护理干预中极为有用的方法。

护理干预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病人预防并发症,通过一系列干预手段来调节或恢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功能,从而帮助病人达到预订康复的目标。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临床护理干预和社区护理干预两大类。其中,临床护理干预主要针对正在住院的病人,或者有明显的不适、症状、体征需要门诊检查、确诊、转诊的患者,从而需要临床护士的护理干预;而社区护理干预则主要倾向于在病人出院后,回到社区后仍然有身体上的不适或心理上的障碍需要解决,需要求助于社区护士的帮助,社区护士对病人采取的护理手段。

2 中风病人康复治疗中护理干预办法以及影响

诱发中风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有先天性脑血管病变、外伤性脑血管病变、高血压(血压食品),动脉硬化性血栓栓塞、颅内小血管病变、全身动脉炎性病变影响脑动脉、多发性大动脉炎、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感染性动脉炎等几种主要的原因,其中结节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系统红斑狼疮等等一类免疫性疾病也有可能引发中风。概括起来说,诱发中风的根本性原因就是血液流变异常导致血液浓缩、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动力异常导致血压过低;以及放射病导致的血液成分异常的一些继发性因素。

由此可见,很多的疾病都有可能诱发中风,在日常病患中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虽然目前在国内外医学界中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中风的彻底根治还是需要在各方面的积极探索。而针对中风病人的患病特点而提出的护理干预,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类:

(1)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病患的食物种类以及每餐摄取食物的量。首先是强调低脂肪、低热量,要忌肥腻、忌辛辣,以保证每日每餐饮食的清淡。同时在给餐时可以分多次配给,保证人体生命活动必须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能够有效的得到吸收。

(2)护理人员在护理干预治疗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和调整也是帮助病人康复的有效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坚持每天与病人谈心,向他们介绍一些成功康复的病例,这样能够排除病人的疑虑,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对于那些情绪沮丧低落的患者,设法转移其注意力,保证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3)引导病人做一些锻炼肢体平衡性和协调性的活动。这些康复运动应该从简单到复杂,从近端到远端来逐步完成,逐级增加运动幅度,加大运动量。其引导者可以是护理人员本身,也可以请患者家属帮忙完成,主要的是要每天坚持,按时按量完成。

(4)对患者进行传统的中医针灸也是护理十预中治疗中风的一种办法。针灸可以每日一次的频率进行,并根据患者自身的恢复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此法可以帮助患者的淋巴循环保持顺畅,从而幫助患者的生理系统顺利地进行运转。

要观察以上所述的护理干预办法对中风病人康复产生的积极影响,可以将患者分为两组,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一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在治疗周期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即可看出护理干预对治疗中风的影响。通过多所医院在对中风病人的临床治疗中治疗人员发现,将药物治疗与护理干预中的饮食搭配、心理辅导、运动复建和针灸治疗等方法相互配合是取得更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及临床实践告诉我们,在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护理十预在对病患的治疗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此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中风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永妹.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9(8):170.

[2]陈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2):4226-4227.

中风病人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中风病人100例, 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3];排除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观察组50例, 男28例, 女22例;年龄37岁~75岁 (57.0岁±3.2岁) ;出血性脑血管病1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32例;住院时间19.0 d±2.5 d。对照组50例, 男20例, 女30例;年龄39岁~78岁 (60.0岁±3.5岁) ;出血性脑血管病28例, 缺血性脑血管病22例;住院时间18.0 d±2.3 d。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①护士应首先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人突然出现语言功能障碍、肌体偏瘫, 大多会伴随紧张、焦虑、烦躁及不安等负性情绪, 此时护士应及时主动安慰病人, 并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指导病人制订康复目标, 让病人看到康复的希望, 缓解焦虑情绪, 从而积极面对。对于抑郁的病人, 护士应鼓励其勇于倾诉内心的不快, 并针对问题所在找出症结, 采用心理开导措施化解病人的抑郁情绪。②对病人进行健康宣传教育, 满足病人的认知需求。护士应每天按护理程序给予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讲解各项检查的意义、目的及注意要点等事项, 使健康教育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并将检查报告结果主动反馈给病人。③护士应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获取家属的配合与支持。通过宣传小册、多媒体或讲座等方式, 向家属讲解有关中风的病因、性质、病程等, 说明康复治疗的目的及方法, 强调良好的心态对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应耐心听取家属的意见, 给予病人强大的心理支持, 做到护患配合, 为病人创造一个稳定、满意的治疗环境。

1.2.2 观察指标及标准

病人康复期间接受护理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4]进行测评。随访2年后, 比较两组病人抑郁症患病情况。抑郁症的评定标准, 正常 (无抑郁症状) :指数<50%;轻度抑郁:指数在50%~59%;中度抑郁:指数在60%~69%;重度抑郁:指数≥7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病人随访2年后抑郁症患病率比较

随访2年后, 观察组病人中正常36例, 轻度抑郁11例, 中度抑郁2例, 重度抑郁1例, 抑郁症患病率为28.00%;对照组病人中正常23例, 轻度抑郁15例, 中度抑郁7例, 重度抑郁5例, 抑郁症患病率为54.00%。两组病人抑郁症患病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之一, 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70岁, 其病死率与致残率均较高, 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5]。病人一般突然发病, 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及偏瘫情况, 其生活能力降低, 同时其各种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不仅可影响康复效果, 且会引起疾病的再次发作, 因此对中风病人在康复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2年后, 观察组抑郁症患病率为28.00%, 对照组患病率为54.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在康复期对中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可降低焦虑水平及抑郁症患病率。

摘要:[目的]观察中风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0例, 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 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康复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 根据其心理状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 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评分;随访2年, 比较两组病人抑郁症患病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随访2年后, 观察组抑郁症患病率为28.00%, 对照组患病率为54.0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康复期对中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可降低病人焦虑水平及抑郁症患病率。

关键词:中风,康复期,心理护理,抑郁症

参考文献

[1]黄爱萍, 王文凤, 包太成.心理护理对中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0) :9-10.

[2]程贺军, 罗红艳, 李建.心理干预对中风病人焦虑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4 (6) :1196-1198.

[3]吕瑞妍, 邢饴刚.脑卒中后抑郁[J].新医学杂志, 2007, 38 (7) :424.

[4]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1.

中风病人自我效能感的护理干预研究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 选取在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医的中风病人4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结束后, 最终完成该研究的病人共36例, 对照组17例, 干预组19例。入选条件:①符合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提出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并经颅脑CT或MRI确认;②已度过急性期、病情稳定;③意识清楚、无认知障碍, 可进行简单的沟通;④自愿参加此研究。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 还接受自我效能干预。干预由研究者本人实施, 采取健康教育的形式, 以小组集中授课、课下一对一进行指导的方式进行, 对于偏瘫致无法下床者, 采取床边授课。干预时间为2周, 每周3次, 共6次, 每次约1 h。授课内容包括情志管理、症状管理 (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管理 (饮食、运动、用药) 、常见慢性病合并症的管理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 等方面的知识。

1.2.1.1 协助病人获得自我管理的成功体验

鼓励病人充分利用自身能力进行中风病管理, 并获得成功体验和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信念。多数病人对中风病自我管理知识缺乏, 通过采取健康教育的形式, 向病人及其家属传达中风后病人所必需的自我管理知识, 协助病人有效进行自我管理。内容包括饮食管理、日常生活活动管理、症状管理、常见慢性病合并症的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此外, 根据病人康复现状设定阶段性目标, 确保每个目标的设定都基于病人身体现况、较易于实现。每一次小目标的实现, 病人都会获得一次成功体验, 并及时给予评价反馈, 有利于增强病人进行自我管理的信心, 并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1.2.1.2 为病人提供丰富的替代性经验

当观察到与自身情境相似的榜样获得成功时, 由此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有利于增强观察者的自我效能判断[5]。因此, 在干预过程中, 每周安排干预组病人集体讨论1次, 为病人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并鼓励有成功体验者现身说法, 为其他病人树立正性榜样。此外, 在为病人提供榜样示范时, 认知示范伴随技能实施比单纯认知示范更能提高效能信念和成就[5]。因此,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 将结合理论讲授、技能操作演示、讨论等多种形式, 使病人获得更多的直观体验, 从而激发病人学习的兴趣。

1.2.1.3 指导病人避免负性情绪

心情是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积极情绪能增强自我效能感, 负性情绪则降低自我效能感, 情绪反应越大, 对自我效能信念的影响越大[5]。由于中风病的突发性, 患病初期病人多情绪低落、难以接受, 尤其伴有运动、言语等功能障碍时, 病人会由于担心瘫痪、残疾而表现为焦虑甚至抑郁。《黄帝内经》曰:“悲哀忧伤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 应及时对病人的负性情绪进行调节, 尤其是指导病人进行自主调节。如鼓励病人通过与病友、医护人员、家属聊天, 收看娱乐节目, 散步等来分散其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 同时获得一些愉悦的情志体验。此外, 通过中风相关知识的学习, 使病人能够正确认识中风, 明确自身在疾病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

1.2.1.4 为病人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和家庭支持有利于提高慢性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6], 改善其生活质量[7], 且与其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8]。因此, 研究者建议干预过程中每位病人始终由其固定的家庭照顾者陪同学习。干预过程中不仅向病人传授相关自我管理知识, 还应使家庭照顾者充分认识到家庭成员的支持对提高病人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在病人康复过程中, 要求家庭照顾者给予适当协助, 但不能完全代劳;随时指导、督促、鼓励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增强其自我效能信念。

1.2.2 测评工具

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6项目量表[9]:该量表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orig等人设计, 目前已被广泛使用, 经检测其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该量表包含2个测量指标:症状管理自我效能 (管理疲劳、疼痛、情绪低落等症状的自信心) 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 (在总体上管理所患疾病, 如锻炼、按医嘱服药等的自信心) 。

1.2.3 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收集均由同一名调查者进行, 首先由研究者对其进行培训, 使其明确研究目的、意义及调查问卷的填写方法, 但不告知其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对于符合研究条件者, 在调查者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 开始对其自我效能感测评。随后干预组进入干预阶段, 为期2周的干预结束后, 对两组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自我效能感测评。问卷填写完毕, 调查员需检查资料的完整性及真实性, 检查无误当场收回。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比较和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感各维度评分差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效能感各难度评分差值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3 讨论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会影响其对行为的选择、努力的程度与坚持性、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等[10]。中风病人在度过急性期后面临着长期的康复训练任务, 包括运动功能、言语功能、情志反应、吞咽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多方面, 此外还要改变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 管理合并的其他慢性病。自我效能感的强弱决定着病人在上述自我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本研究针对中风病人制订了自我效能干预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病人症状管理自我效能感和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感评分的增值分别高于对照组 (见表2) 。可见, 干预组经过自我效能干预后, 自我效能感增强更明显, 说明此干预方案能有效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干预过程中, 多数病人表示非常需要类似的健康宣教课, 可以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 面对中风, 不再茫然无措、被动地接受, 而能主动应对。因此, 针对中风病人的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 并且干预时间较短, 可能对结果造成一定影响, 可进一步增加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进行研究, 观察其远期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慧蛟, 万丽红, 黄月友, 等.脑卒中患者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1) :10-13.

[2]钱文茹, 李森龙, 钱满芹, 等.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12) :1439-1440.

[3]刘亚芳, 江华, 王秋华.中青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康复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2A) :449-452.

[4]Robinson-Smith G.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stroke[J].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ursing, 2002, 34 (2) :91-98.

[5]郭本禹, 姜飞月.自我效能理论及其运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8:72-74.

[6]Gallant MP.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chronic illness man-agement:A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research[J].Health EducBehav, 2003, 30 (2) :170-195.

[7]Lynch EB, Butt Z, Heinemann A, et al.A qualitative study of qual-ity of life after stroke: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relationships[J].JRehabil Med, 2008, 40 (7) :518-523.

[8]王莉莉, 关富龙, 朱仁英, 等.社区慢性病病人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5 (8A) :2061-2062.

[9]Stanford Patient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Evaluation Tools:Self-Efficacy for Managing Chronic Disease 6-Item Scale[EB/OL].http://patienteducation.stanford.edu/research/secd6.html.

中风病人的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49例, 女41例, 年龄43~76岁, 平均年龄 (59.62±4.33) 岁, 所有患者均经MRI及CT等影像学检查, 同时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其中左侧偏瘫54例, 右侧偏瘫36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45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静脉滴注神经细胞营养药物, 同时给予患者有效康复训练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 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有效交流, 从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同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从而为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 具体操作如下。

1.2.1 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

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测, 同时加强对患者口腔, 皮肤等基础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不同时期的病程给予患者优质康复护理;医护人员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 从而做好心理护理干预;辅助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训练。

1.2.2 心理护理

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后, 生理功能的受损、活动受限等会导致患者出现强烈的自卑、焦躁等不良情绪, 因此医护人员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 对于出现语言障碍患者, 医护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熟悉患者手势语表达意思, 保证患者正常生理需求的满足;对于不同心理障碍患者, 医护人员要给予不同方式的心理护理干预, 如害怕家人抛弃等情绪患者, 医护人员要在对患者进行劝解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劝解, 使亲人共同参与进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中;对于害怕成为家庭负担患者,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可寻找治疗后康复情况较好患者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 从而促进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康复训练时效果较好时, 医护人员要给予患者真诚的鼓励, 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刺激患者康复信心。

1.2.3 功能恢复护理

早期功能恢复对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 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康复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 亲自示范给患者家属正确的体位摆放及翻身方法, 使患者能够随时接受康复训练。在患者进行训练时,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 对于一些简单动作, 引导患者自己完成, 减少其对他人的依赖性, 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康复情况适当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可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协助患者下床、坐下或站立, 开始下床时鼓励患者扶着床沿小范围移动;增强患者正立位置的耐受;对于病症严重患者, 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缩短患者卧位时间, 同时对患者进行桥式训练、被动训练, 辅助按摩、翻身训练等, 避免患肢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为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刺激患者感觉器官, 可采用读报、听音乐及看电视等形式对患者进行刺激, 提高患者注意、记忆及思维能力等, 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 严禁操之过急, 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循序渐进。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4个月后对两组患者ADL评分及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观察及评价。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相较治疗前ADL、HAMD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28.69±6.67) 、 (6.39±3.11) 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经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 (28.36±5.33) 、 (11.25±3.65) 分,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风是老年患者常见病症, 随着老年化进程的推广, 心肌梗塞、中风及癌肿等已经成为导致老年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中风后患者多伴随偏瘫等并发症, 患者运动功能受限, 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状况, 患者社会交际能力明显下降, 因此在患者康复期给予有效的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及生理护理等对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时, 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对于康复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接受培训, 对康复训练中常用知识进行讲解与培训, 如患者采取体位、肢体训练、患者手语表达等, 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 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中, 可将一些简单已操作的基础护理方式告知患者家属, 从而使患者在出院后亦可接受有效护理, 从而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 给予患者早期康复治疗, 活化大脑休眠状态下突触, 突触发芽并再生, 从而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重组, 该研究中, 两组患者接受为期4周护理干预后, 患者ADL、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 (P<0.05) , 由此可知, 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阶段, 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 同时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 有助于促进患者生理及心理情况的改善, 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 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学杂志, 2010, 45 (2) :187.

[2]陈丽仪, 郭元琦, 凌楠.针灸为主综合干预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4, 22 (3) :560-561.

[3]王秀兰.中风偏瘫康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12) :65-66.

[4]付春爱, 李子富, 高燕, 等.针刺配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偏瘫1 20例[J].陕西中医, 2008, 29 (10) :1371-1372.

中风病人的护理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中风恢复期病人100例, 男54例, 女46例;年龄40岁~87岁。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方案。具体如下。

1.2.1. 1 症状护理

(1) 半身不遂。观察病人四肢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活动的变化。根据疾病不同阶段指导协助病人良肢位摆放、肌肉收缩及关节运动, 减少或减轻肌肉挛缩及关节畸形。尽早指导病人进行床上的主动性活动训练, 包括翻身、床上移动、床边坐起、桥式运动等。遵医嘱选用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如中频、低频治疗仪、艾灸治疗、穴位拍打、中药热熨等。 (2) 舌强语蹇。建立护患交流板, 与病人达到良好沟通, 从病人手势及表情中理解其需要, 可与病人共同协调设定一种表达需求的方法。无法用手势及语言表达的病人可利用物品或自制卡片, 对于无书写障碍的失语病人可借助文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病人及亲属双方的要求。训练有关发音肌肉, 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 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 再做舌部训练, 还有唇部训练, 指导病人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 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 然后指导病人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 来纠正发音错误。进行字、词、句训练, 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病人“单词—词组—短句”发音。从简单的单词开始, 然后再说短句:阅读训练及书写训练, 经过1周~2周时间训练, 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 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3) 吞咽困难。对轻度吞咽障碍以摄食训练和体位训练为主。对中度、重度吞咽障碍病人采用间接训练为主, 主要包括:增强口面部肌群运动、舌体运动和下颌骨的张合运动;咽部冷刺激;空吞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等。有吸入性肺炎风险病人给予鼻饲饮食。 (4) 便秘。气虚血瘀证病人大多为慢传输型便秘, 可教会病人或家属用双手沿脐周顺时针按摩, 每次20周~30周, 每日2次~3次, 促进肠蠕动。鼓励病人多饮水, 每天1 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 克服长时间如厕、忌努挣。饮食以粗纤维为主, 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 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 戒烟酒, 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 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热秘病人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 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气虚便秘病人以补气血, 润肠通便饮食为佳, 可食用核桃仁、松子仁, 芝麻粥适用于各种症状的便秘。遵医嘱选用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如穴位按摩、耳穴贴压等。 (5) 二便失禁。观察排便次数、量、质及有无里急后重感;尿液的色、质、量, 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感。保持会阴皮肤清洁干燥, 如留置导尿, 做好留置导尿护理。进食健脾养胃益肾食物, 如山药、薏苡仁、小米、木瓜、南瓜、胡萝卜等。遵医嘱选用以下中医护理特色技术, 如艾条灸、穴位按摩、中药贴敷等。

1.2.1. 2 健康指导

(1) 生活起居。调摄情志、建立信心,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戒烟酒、慎避外邪。注意安全, 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压疮、防烫伤、防走失等意外。 (2) 饮食指导。风痰瘀阻证:进食祛风化痰开窍的食品, 如山楂、荸荠、黄瓜。食疗方:鱼头汤。忌食羊肉、牛肉、狗肉等。气虚血瘀证:进食益气活血的食物, 如山楂。食疗方:大枣滋补粥 (大枣、枸杞、瘦猪肉) 。肝肾亏虚证:进食滋养肝肾的食品, 如芹菜黄瓜汁、清蒸鱼等。食疗方:百合莲子薏仁粥。神智障碍或吞咽困难者, 根据病情予禁食或鼻饲喂服, 以补充足够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 如果汁、米汤、肉汤、菜汤、匀浆膳等, 饮食忌肥甘厚味等生湿助火之品。注意饮食宜忌, 如糖尿病病人注意控制葡萄糖及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高血脂病人注意控制总热量、脂肪、胆固醇的摄入等。 (3) 情志调理。运用语言, 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病人, 家庭温暖是疏导病人情志的重要方法。通过戏娱、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病人某种兴趣、爱好, 以分散病人注意力, 调节其心境情志, 使之闲情逸致。在情志调护中护士要善于运用《内经》情志治疗中的五行制约法则, 即“怒伤肝, 悲胜怒;喜伤心, 恐胜喜;思伤脾, 怒胜思;忧伤肺, 喜胜忧;恐伤肾, 思胜恐”。同时, 要注意掌握情绪刺激的程度, 避免刺激过度带来新的身心问题。

1.2.2 评价方法

(1) 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测量表:评价内容包括症状管理、角色功能、情绪控制、与医生的沟通等共6项, 均采用1级~10级评分法, 1分表示“毫无自信”, 10分表示“非常自信”。有研究显示, 自我效能得分≥7分时完成某项任务或行为的可能性增大, <7分时实现的可能性较小[5]。本研究将得分≥7分定为高自我效能水平, <7分为低自我效能水平。 (2) 脑卒中影响量表:该量表共59个条目涉及8个维度:体力、记忆与思维、情绪、交流、日常生活能力、移动能力、手功能、参与。计分方法:每个条目的回答分为5个等级, 分别为1分~5分, 除了第3个维度情绪维度的第6题、第8题、第9题为反向计分外, 其余条目都是正向计分。最终将8个维度的总分分别经过公式转换获得百分制得分, 8个维度的总分为总体生活质量, 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3]。转换公式:每个维度得分= (实际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 / (该方面可能的最高得分-该方面可能的最低得分) ×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小结

中风 (脑梗死康复期) 病人护理康复的最终目的是克服残疾所造成的障碍, 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和负担。早期进行肢体康复训练, 可加速脑侧支循环的建立, 促进病灶周围组织或健侧脑细胞的重组或代偿, 发挥脑的“可塑塑性性””[[44]]。。中中风风 ( (脑脑梗梗死死) ) 中中医医护护理理方方案案是是国国家家中中医药管理局在综合了全国各地中医护理的精髓, 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而形成的。本研究应用该中医护理方案, 病人在自我效能、生活质量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说明该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实施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屈月红.脑卒中患者偏瘫的早期康复锻炼[J].上海护理, 2002, 2 (3) :17-18.

[2]张锦玉, 吕探云, 王君俏.脑卒中居家照顾者负荷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23) :75-77.

[3]Duncan PW, Wallace D, Lai SM, et al.The stroke impact scale version 2.0.evaluation of reliability, validity, and sensitivity to change[J].Stroke, 1999, 30 (10) :2131-2140.

上一篇:稠油处理下一篇:高三生物有效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