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教学思绪

2024-07-12

语文教学教学思绪(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教学思绪 篇1

叙事之一: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1. 博览群书——做一个博古通今的读者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结合,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资之深, 则左右逢源”。为让老师顺利通过学科知识关, 开学伊始, 学校为我们精挑细选试卷和教材, 发到老师手中。我如获至宝, 会做的让我有成就感, 不会做的在寻找答案中也体验到了获取新知的喜悦。有了丰富的语文素养做铺垫, 课上教学让我更有了底气。

读书, 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学校为拓展教师的文化视野, 只要是对教师的成长有用、对教育教学有益的书籍, 都为老师们精心备上。我们将苦读与反思换化成惊喜与力量呈现在课堂上, 精彩教学就这样脱颖而出。当我踏着白纸黑字的阶梯, 把读的、教的、感悟到的记下来时, 我发现, 就是那些方块字达成了我专业素养的提升, 化成了教学的结晶和印记。读书活动, 让我具有了高雅的品位, 敏锐的审美感知力, 同时也带领学生进入了美的圣地。

2. 书声琅琅——做一个优秀儒雅的朗读者

做一个优雅的朗读者, 是水仙老师的追求。学校邀请朗诵学会等有关专家为我们精心指导朗读, 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中, 我们于声情并茂的朗读中, 品出了星空月朗, 襟怀若谷, 潺潺而流的美妙境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 我的课堂朗读, 为静止的语言文字赋予了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的唐风余韵, 宋词风骨, 流水淙淙, 学生的身心得以滋养。在每周晨读的故事会上, 我和同伴们一起绘声绘色地朗读, 如扑面而来的春风, 似淅淅沥沥的春雨, 使学生获得了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在学科知识逐渐提升的同时, 我心中涌动着一种感激, 一种做一个优秀儒雅的朗读者的骄傲。

叙事之二:在“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中成长

3. 明确研究主题——激发研究热情

明确主题是“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 “上课—说课—评课—总结”是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的教研四部曲, 由于教研主题不明确, 研讨中教师们往往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随意性比较大, 缺乏针对性和深入的研究, 总感觉收获甚微。而“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 是把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梳理, 找出具有共性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 使教研活动更贴近教学实际。例如:在《语言表达的艺术》这一单元的“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中, 教研组成员一致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串问串讲感悟不深, 学生不能品出味道的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在研读文本上下的工夫不够, 自己没有读出味儿来, 怎能教出味儿来?因此, 把“研读文本, 品出味道, 营造高效课堂”确立为研究的主题。正是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增添了我研究的热情, 加快了我专业成长的步伐。

4. 章节知识专题讲座理清教学思路

章节知识专题讲座是“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的基础环节, 它使我更加明确某一单元、某一教学内容在本学科、本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更加理顺了我在教学中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及教学策略的运用。例如《杨氏之子》一课, 以往教学是把逐字逐句对译作为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通过“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 使我了解到《杨氏之子》一课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篇文言文, 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为第四学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 应将朗读、体会孩子回答的巧妙作为教学重点, 不必逐字逐句的对译。这一教学思路的转变, 正是我从章节知识专题讲座中所获得的, 它将我所习惯的局部思考引向整体思考, 延伸了思考的范围和高度, 为我在备课准备及教学实践中找准了方向, 理清了思路。

5. 典型课例分析——实现课堂高效

典型课例分析, 是“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 它是融汇教研组集体智慧于个人教学之中的体现。例如我执教文言文《杨氏之子》一课, 在备课、说课过程中, 组内教师群策群力, 出主意、想办法, 在组内教师“观课”后, 大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分析得失原因, 寻找根源, 通过反复“磨课”, 使我终于明确了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语言的艺术。通过这样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验证、反思、再研究的过程, 使我在发现问题中反思、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为今后同类教材的教学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对促进我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同时, 也为组内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6. 章节知识检测和质量分析——促我不断思考

章节知识检测和质量分析是“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的最终环节, 也是评价“案例分析型教研活动”的重要环节。针对活动前夕“章节知识讲座”环节拟定的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本章知识与能力检测。这既是对本次教研活动的评价, 又是对我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通过检测与分析, 使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 每一次检测后, 它会牵引我不自觉地陷入思考与反思中。

叙事之三:基础过关我在做

7. 习题研做——令我豁然开朗

2009年8月我从大学毕业, 人们认为中文本科师范生任教小学语文, 在知识方面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可问题就出在此, 我甚至对于教材的很多知识点都是陌生的。可是究竟该如何着手去补充本学科知识的欠缺呢?学校组织的“教师基础知识过关”活动为我搭建了一个快捷有效的学习平台。

学校给每一位语文教师配备了一本《新题型题库》, 希望通过做题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习题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在知识上的缺欠, 有很多是大学阶段都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我根据教学工作所需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试题研做, 不仅解决了教学工作中出现的知识不足的问题, 而且还提升了自己的学习力。随后, 学校又按学科给教师发了一套《小学毕业升学必备》卷, 让我再次感受到升学考试立意之高、题型之新。参加工作之前所做的各类题都是为了自己的考试成绩, 而现在做的每一道题为的却是怎么样能把我所掌握的知识最大限度地教给学生。这套试卷让我了解更多题型, 一张试卷就涵盖了小学六年期间学习的知识点, 做一张小升初的试卷就等于多梳理一遍小学语文全学段的知识结构, 这无疑为我们新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提升自己知识水平创设了最佳途径。

8. 全段教科书——指引我的教学方向

为了教师更好地开展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研究, 学校还为教师准备了一套全学段的教科书。刚工作时我的教学主要侧重于本册书的相关知识教学, 由于没有本学段其他学年的教学经验, 所以对于本学年段的知识结构体系没有系统的了解, 不知道学生之前学到了什么程度, 以后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阅读全学段的教科书后, 自己也渐渐把握了教学的方向。

思绪飘飞忆当时――网络语文的魅力 篇2

思绪飘飞忆当时――网络语文的魅力

江苏 昆山 ●李雯婷

每天,走进教室,总想着给孩子们一堂完善的课,可是怎样的课堂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呢?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已经走进中小学课堂。我和同事们在备课时,有争执的烦恼,也有默契的微笑。每一堂课,撰写教案,从初稿到最终定稿,我们争论过,我们沉默过,我们不眠过……但我们最终达成了共识。下面是教学《猴王出世》的体会。

一、集思广益,设计日趋成熟

1. 利用网站 扫除“盲点”

一开始我们的想法比较简单,只是想着解读文字,理解文本。因此课堂开始是这样设计的:

(1)同学们,我们已学过《将相和》《史记》《草船借箭》《三国演义》《景阳冈》等课文,今天我们学习吴承恩的《西游记》。先从第一回开始:

师板书:猴王出世

可是《猴王出世》是一篇近代白话文,语言生涩,篇幅又很长,这就形成了学生的学习“盲点”。学生很难理解。于是在新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制作了一个学习专题网站,增加了课前预习板块:

上课之前,我要求学生先登录网站,浏览《西游记》和作者的介绍;听孙敬修评书;再自己读读课文,根据网站上的解释,了解课文讲了什么,想一想文中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大意。

2. 细茗语言 上出“特点”

语文就是要对文字“咬文嚼字”。为了细品文字、感悟形象,大部分教师都设计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哪里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可是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全面,不能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全文。于是我设想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问题,找到文章的另一个支点:吴承恩是用什么方法,把石猴的形象写得那么生动呢?这样不仅解决了 “写什么”,而且解决了“怎么写”。

我的课堂,是仅仅抓住“猴王”来进行的。第一部分教学时,我让孩子进网站看动画片断。由看图片改为观看视频,是因为视频更有视觉冲击力,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石猴出世的神奇。这样的教学设计层次更分明,对石猴“神奇、自由、顽劣”这一特点的感知也更丰满。(板书:神奇自由顽劣)

二、妙用整合,两者水乳交融。

根据《猴王出世》的略读性,多媒体网站的功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1. 与“媒”相依首尾衔接,接出了圆满

在版块一“课前浏览网站 走上河滩留脚印”中,学生对故事有整体的把握。在版块三“课后凭借网站 分享‘泳’中乐趣”中,学生课后读《西游记》,感受悟空成长的过程,品悟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在互动平台上交流阅读感受。

孩子们凭借网站,看看介绍,听听评书,再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互联网上畅游美丽的文字丛林,在文本中玩穿越,与悟空零距离接触,兴之所在,乐在其中!

2. 与“媒”相依突破重点,突出了

形象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石猴从出世到称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读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学论文 )为了解决这个重点,我通过“起:趣入网站触经典;承:阅读提示理脉络;转:细品语言悟形象;合:互联网上说悟空”四步走逐步展开教学过程。教学中有四个亮点:

(1)“形美以感目”――看视频感形象。在理解石猴的无私时,让学生欣赏水帘洞动画片段,通过体会水帘洞是个洞天福地,去感受悟空有福同享、慷慨大方的品质。(板书:勇敢无私聪明)这些视频以生动鲜明的声像效果激发对石猴形象的进一步解读。

(2)“语美以感人” ――互交流共学习。学生基本了解后, “互动”这个平台供每位学生自由快速地发表自己的学习成果,师生、生生之间构成一个多维互动的交往空间,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学习氛围。

(3)“音美以感耳”――曲萦耳触情感。学生在平台上交流时,我还设置了背景音乐《美猴王》。孙楠的演唱雄浑有力,美妙动听,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提供给学生想象的支点,使学生无拘无束地遨游在想象、表达的.世界里。

(4)“词美以感心”―― 诵词组悟形象。从一只石猴变成美猴王,从齐天大圣到西天取经的孙悟空,孙悟空一路走来,经历了蜕变。我们在最后深化对悟空形象的理解时,出示了描写悟空形象的成语,让学生诵读,如: 不避艰险、明察秋毫、等,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彰显大语文教育的宽广视野。

3. 与“媒”相依解决难点,增强了信心

理解词语意思,读懂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这些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的。所以特地在网站设立 “词语注释”的内容,把难理解的词语单列出来。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借助注释来读通句子,理解文本内容,消弭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畏惧心理。

学生在网络织就的神奇世界中兴奋地破译语言的密码,走进了古风扑面的经典。感谢网络,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是何等地叱咤天地、跳脱鲜活;感谢网络,将声形色文巧妙糅合,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感谢网络,为语文添上双翼,遨游于现代教育的万里晴空!

语文课:让“思绪”涌动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 关注学情 思绪 思维素养

新课程实施之后,语文课堂教学是越来越热闹了。问题一个接一个,掌声一阵又一阵,讨论之后是探究,探究不足活动凑,学生的情绪是空前高涨,整堂课学生都不歇着,大有“想要安静也难”之势。可以这么说,我们语文老师在搞活课堂这一点上弹精竭虑、高招迭出。然而,透过“活跃”的表象来审视语文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情绪”越发激昂的同时,“思绪”却逐渐被冷落一旁。“课改搞了,课堂好看了,语文教学更空了。”可见,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兴奋点”在“热闹、好看”上,而不在“语文的味道”上。

“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学生的“思绪”上。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过一句十分精典的话:“思绪比情绪更重要。”情绪是外显的,而思绪是内隐的。正因为思绪具有内隐的特点,所以它往往跟“安静”、“沉默”等课堂情境连在一起。在我们语文老师眼里,课堂上的“安静”与“沉默”不就是“冷场”吗?这样的课堂怎能经得起别人的评价?其实,教师有这样的想法,骨子里还是“语文课就要上得热闹好看”的观念在作怪。尤其是公开课,执教者为了让课经得起别人的“看”,更是在“热闹”上动足了脑筋。“我们希望老师不要经不住课堂上的沉默,因为,只有气氛活跃,而没有屏神凝思和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笔者很欣赏一些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后这样要求学生:“同学们,不要急于举手和回答,仔细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就这个时候,教室里没有如林的小手,没有争先恐后的抢答,只有一片宁静,只有学生微皱的眉头和眨巴的眼睛。如果这也算是“冷场”的话,那么,这样的“冷场”“冷”得有价值。

《人民教育》2004年第5期上有这样一段对话,记者:“那么多外地老师听课,你不觉得让学生看十几分钟的书,课堂处于空闲状态,没表现出你的精彩来?”执教者:“难道只有我讲才算精彩吗?学生的大脑处于活动状态,眼动,脑动,手动,心动,整个思维没有闲着呀!”好一句“整个思维都没闲着!”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已经很少见到让学生静下心来看书的情景了。殊不知,这静静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可我们的语文老师总在“看书”环节上草草收兵,急于分析,忙于讨论。可见,我们的许多语文老师“用在语文上的心思少了”。

重视“情绪”,实质是重视教师的“教”;关注“思绪”,实质是关注学生的“学”。“热闹”的课堂,我们时时刻刻看到的是教师本身,他用无形的绳子牵着学生,教师表演着,他陶醉于自己的表演之中,得意于学生的“密切配合”之中。思绪涌动的课堂,教师退到了学生的后面,他的教学焦点一直聚集在学生身上,他能不时地让学生“屏神凝思”。“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思绪涌动的语文课堂并不拒绝“情绪”,只是在这“情绪”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激荡,情感与情感的点燃。

语文教学毕竟不是“娱乐秀”,只求开心,不求内蕴。语文教学如果过分追求所谓“激动人心”的东西,会使学生因过度兴奋而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语文教学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放在首位。“不管运用何种形式组织教学,也不管课堂模式如何花样翻新,不管课堂现象是‘沸沸扬扬还是‘波澜不惊,表面上的热闹是次要的,学生的思维紧张地活动却是主要的。”要做到让学生“思维紧张地活动”,语文教师就得设计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真问题”。“真问题”牵引的语文课堂,终究会让学生在“沉默”中爆发。

真正有张力的语文课,总是有张有弛,动如脱兔,静若处子,那股无形的力量如磁铁一般牢牢地“攫”住学生的心。学生的内心“热”起来,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整个课堂教学洋溢着师生的生命活力。在新课程的引领下,我们期待语文课上,“思绪”如岩浆不息地奔涌,如禾苗执着的拨节,“会心的微笑”如春花般在学生的脸上绽放。

以慢制快——语文教学思绪之三 篇4

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学习,特别是语文学习,需要有一个咀嚼、吞咽、反刍、消化、吸收的过程。在教学中,对某些重点词语,需要细嚼慢咽,缓缓品味,细细琢磨,慢慢揣摩。由于文本留下了不少空间,还需要学生用积极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去填充。中华语文,语义含蓄,蕴意深邃,有许多不言之意,弦外之音,以及正话反说、一语双关等语言现象都需要学生反复揣悟。还有一些语句,含义隽永,文字背后,字里行间留下了不少意味、意趣,也需要学生去领悟、体会。有时文章结束了,作者意犹未尽,情犹未了,文中绵绵的情思,悠悠的韵味,还在延伸,都需要引导学生去品悟。这些都说明,学习语文快不得,急不得,欲速则不达,心急事难成。学习时狼吞虎咽,囫囵吞枣,导致消化不良,学生所得甚微。还有可能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下,有学者提出“舒缓渐进式”的教学主张。对教学颇有针对性。舒,舒心,心里很舒坦,身心很舒爽;舒,舒展,如一棵树,舒枝展叶,郁郁葱葱。学生展开胸怀,放开视野,自由发挥,这是一个多么理想的教学状态!此情此景,教学放慢速度,学生入情入境,去体会中华语文之美妙,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慢”“缓”,不是迟缓,不是慵懒,也不是消极的停息,而是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有序可循,循序渐进。表面看是“慢”,其实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每一步未必所学甚多,而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有人说,“慢”是一种艺术。因为慢,才有节奏感;因为慢,才可能品出韵味,显出韵致;因为慢,才有可能让学生快乐地、自由自在地学习。反之,节奏快,转换快,必将打乱“序”,跨越“序”,使教学飘浮虚夸,语言训练难以落实,语文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所以,教学要转换思路,先求“慢”,夯实基础,缓缓前行,随着学段的升高,由慢到快,逐渐提速,即使如此,也应有慢有快,快慢适度,这样,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反之,由快到慢,不得不慢,慢变成了停顿,变成了高度兴奋之后的抑制,导致教学的被动。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舒缓地学习,不懂之处要停下来问,不会的要反复地练。教师则要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纠错,适时补漏,而不是跨越式、跳跃式地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慢”中适当引出“快”。例如在高段,默读要有速度,每分钟不得少于300字。习作要有速度,要求40分钟能写出400字左右的作文。写字也要有一定速度。此外,还要求学生思考有一定速度,能敏捷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当前,教学中形式主义盛行,五光十色的包装遮蔽了语文的本色。教学中一味求快,追求“高效”,以为课件可以取代一切。例如,为了求快,用字幕取代教师板书,用音频取代教师的范读,用视频取代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唤起形象。表面看来,一切都很合理,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合理的“替代”,恰恰缺失了教师的现场示范和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这是任何最先进的课件都无法替代的。

以慢引快,有慢有快,快慢有致,这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艺术。

回家思绪诗歌 篇5

下班,回家仿佛我又回到了从前,空挡屋子,没有声音。

加班,到家已经是22点多了不敢,打开被子,心里很凉。

我强忍着拿起被子,我的心砰砰。

我怕发现什么东西,类似于留言。

仿佛回到了从前,回到那个揪心交我心痛流泪的时候。

我是怎么出来的,我不想去回首不想再一次堕落下去。

我好害怕,害怕明天的`裁决。

我好害怕,担心。

曾经在青岛即墨利群商场以纯服装店看上个衣服,

要价2千多打完折扣是1千8百多,

很适合我身,当时在上学,也就没买。

去年工作了,我就想买回那件衣服,跑了很多的商场,

都没有那件,甚至连同样的款式都没有看到。

回想很遗憾,很喜欢却没有勇气,

虽然我试穿过,但终结错过了。

我很主动,我不会堕落

每个经历,每个个体,每个群体,

都是一张干净平整的大白纸,

你不主动去折叠绘画,就有别人去折叠绘画,

你就不配能拥有。

我很坦然,也很珍惜

佛说,前生500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

今生的在一起乃是三世之前的约定。

信任,让思绪飞扬 篇6

偶然的一个机会,讲授《送东阳马生序》。它是一篇赠序,作者宋濂通过介绍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经历,勉励晚辈马君则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我所任教的八(二)班是一个特殊的集体,问题百出:上课睡觉者有,顶撞老师者有,口出污语者有……引得上课老师头疼不已。所以我总在寻找机会,能够从思想深处给他们以触动。基于本班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種种恶劣态度,在教学“研讨与练习三”时,我让学生就“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这一问题说说看法。我让他们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在小组讨论,我突然发现王××的见解很独到。于是,新型的课堂理念不由得让我“信口开河”——“可以引导大家学习这一问题吗?”虽然扭捏,但他依然站了起来。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尊师重道这一节内容”,此语一出,其他学生虽面露“嫉妒”,但因为我在场,他们就安心听了起来。“‘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说明了什么?”

“求师的坚决。”虽然声音很小,但总算有人附和。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说明老师很有学问,但也很严厉。这位老师就像我们的英语老师。面对这样一位严格的老师,作者怎么做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几乎是异口同声。“这些举动表现了作者对老师的虔诚和恭敬。”

“那当老师发怒时,作者是不是像我们中的个别同学一样也生气,也发怒,甚至顶撞老师呢?”我要的就是这样,我这样想。

“不是,而是‘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看看古人对待老师的态度,再看看我们,我觉得我们应该向老师们说一声‘对不起。”学生个个低着头,尤其平时淘气的几个孩子,昔日的嚣张跋扈不见了踪迹。

“大家再说说,为了我们八(二)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老师?”“尊重老师”“认真听课”“态度恭敬”“不要顶撞老师”……看到他引导下的课堂有了生气,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我一阵窃喜。

没想到给了他一次信任,他居然能回报我一份惊喜。原来,有时学生的“大讲特讲”也会收到异样的效果。

语文教学教学思绪 篇7

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散文:构图与凝神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经典名篇《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我校吴定刚老师是这样讲的:他首先让学生齐读,先整体感知。然后指出本段在由静到动地描写,让景物的几个特写镜头和谐、有序地构图。画面给人一种淡雅、恬静、朦胧的美感,而这种美又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充满了张力,这可以从对形态各异的白花的描写中体现出来。吴老师提问时机智、轻松、幽默的语言打开了学生思想的闸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他非常注重这篇散文“构图当中的变化美”。有意思的是,他还用各色粉笔当堂做画,荷叶、荷花、流水、月光、柳树等一组景物在他的笔下幻化出清新淡雅的意境。形象生动,“神”也就“凝”起来了!

而青年教师屈宝川在讲授本课时,首先就用大屏幕投影:“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荷塘月色》中的修辞之美。最后,学以致用,他安排了一个“随学随练”的环节,要求学生至少用刚学过的两种修辞方法写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片段。给出了三组词,其一如:“阳光、流水、天空、沙滩、绿叶”让学生即兴作文,然后进行现场点评。有的学生语言轻松幽默,想象合理,文采斐然,听课老师被学生的惊人的想象力所惊诧,不时露出欣慰的笑容。

二、文言文:架桥与激活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我是这样问学生的: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的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古诗:玩味与迁移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学生在把握形象与体悟情感的时候往往捉摸不定,常常由于对古文文面的生疏,导致对内容的误读。这就需要学生多读,多玩味,多琢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知识的迁移。

如宋代苏舜钦诗《初晴游沧浪亭》:“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落花阶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这是高二的一次段考题目。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时候出现误读,如:看到“时有乳鸽相对鸣”就答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的情感。

王金泉老师讲解这首诗时就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点拨,逻辑严密,玩味透彻,并不断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使得这首平白的古诗生动起来,富有趣味性。他首先提出读诗要注意的五点要求:一是读作者;二是读注释;三是读诗题;四是读作品;五是读要求。读作者的时候结合时代,分别对应着谈。确定这首诗为写景抒情诗,然后分析乐景还是哀景。最后明白了诗人所描写的沧浪亭之景表达了一种闲适之趣,从意象到意境,分析很具体。后两句是“以动衬静”,“相对鸣”是为了衬托“花阶静”的,是真正的“鸟鸣山更幽”!而对前两句中的“弄”字,王老师也用心琢磨了一番,他指出宋代诗人做诗很喜欢用“弄”字,如张先《花仙子》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如苏轼《水调歌头》中“起舞弄清影”等,欧阳修也有“夜深江月弄清辉”一句,这些都有同工之妙,写景状物,神韵毕现。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为“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最后,王老师还进行知识进一步的拓展迁移:将这首诗与戴叔伦《题三闾大夫庙》、朱熹《观书有感》及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进行比较,由点到面,由特殊到普遍,跳出本诗谈本诗,收到了绝佳的教学效果!

吴定刚老师在讲《迢迢牵牛星》时对“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向学生提出疑问:既然河汉又清又浅,那牛郎织女为什么还是很难相见?诗人这样写用意何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进行思维的发酵,最后顺势得出本诗结论:封建礼教的权威权势,更反衬出了牛郎织女的悲哀。同样收到了纲举目张的教学效果。

四、作文:积累与发散

我始终认为:作文是阅读产下的蛋,是缩短学生心与手的距离。作文教学一直在困扰着广大师生。写作基础好的同学潜移默化就能从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获得教益。相反,有大部分同学就是被这个“瓶颈”卡住了,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思想苍白。除了教育学生多读课外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教师有意识地从写作的角度讲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教育他们如何将“吃下去的五谷杂粮”进行深加工,再提炼出“具有丰富营养的蛋”非常重要。即:有意识地从教材中帮助学生积累材料,再通过发散思维进行深层整合,活学活用。纪念中学的语文老师们在这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下面以我听到的几堂课为例。

吴亚军老师在这方面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我细心领略过他的几堂课,受益颇丰。如他在讲《罗曼·罗兰》的时候不去详细分析文本,而是直接解决一个问题:罗曼·罗兰其人其事可以论述哪些话题?然后学生看书讨论,各抒己见,从文本找出论据来论述自己的观点。适当点评,学生回答都有板有眼,各有道理。在讲《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也发问:其人其事可以论述哪些话题?学生回答各有千秋:一是人生的价值与姿态;二是抉择;三是坚守气节;四是使命;五是人格尊严;六是谈高贵;七是谈信念信仰;八是磨难;九是做人的底线等等。学生谈一个就分别从课文中找出原话来论证。如谈“抉择”的时候学生就找到文本中原话读到:“他已兵败被俘,恰值英雄末路,在元军的押解下,云愁雾惨地颠簸在崖山海面。无一丝一毫的张惶,在这生与死的关头,他坦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但见,一腔忠烈,由胸中长啸而出,落纸,化作了黄钟大吕的绝响。”这样的课堂做到了阅读与作文的两不误,实为一箭双雕之举!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思维的发散与集中训练,学生在作文中自然就不会觉得没事可写了。吴老师还在作文教学中用学生范文具体讲解段落间如何用连词让文章的逻辑关系贯穿起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吴红玉老师在教《我很重要》时也紧紧围绕“变奏点题法”让学生展开思维发散,直击作文,目的性很强。这个切入方法也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苏轼《自评文》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渊,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如是……”我相信:经过长期的有意识的训练,我们的学生中也会涌现出一个个的“苏小轼”的。

总之,我们进行课堂教学,在解读文本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意识地融入作文教学之中。让思想在文采中尽情飞扬。让形象在画面里大放异彩。教学能臻此境,庶几可矣。

摘要: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锤炼学生大胆、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散文、文言文、古诗、作文教学四个维度进行剖析, 立足于课堂教学, 立足于中山纪念中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案例, 对学生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做出一点探索, 期能抛砖引玉。

语文教学教学思绪 篇8

一、有法可循:以随时而练打造课堂“迁移场”

新课改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尽量拓宽学生的写作实践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课文为范例,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迁移, 或想象结果, 或补充情节, 或抒发感想等,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增强习作意识, 将自己在课内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效迁移, 让学生感觉到:原来作文也是有法可循的, 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为例, 笔者针对教材中的文本特色,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语言实践训练点 (摘录部分) :

二、互动生成:以随机而写打造课堂“对话场”

阅读是一种“对话”。在学习中, 学生会对作品的情节、人物以及文本思想等产生不同的感受和想法, 教师应鼓励学生去独立地思考, 以随文练笔的形式记录下学生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与作品人物及作者的心灵交流, 这往往是学生情感的爆发点, 更是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内化点。

例如, 在学习《海伦·凯勒》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凯勒的不幸和顽强, 我在教学环节中开展了随文练笔的策略, 如:针对第一小节中的“失明”和“失聪”一词, 请学生想象:她看不见什么?听不见什么?才一岁半的小海伦, 就这样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 其实, “隔绝”, 不仅仅是隔断了颜色, 也不仅仅是隔断了声音, 还隔断了什么?此刻, 你好像听到海伦在说些什么?让学生以简短的文字将自己在学习中的所感所想写下来,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想象, 也能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海伦·凯勒的不幸。再比如, 在课文的二至五小节, 可以让学生就“沙利文教小海伦学会了什么?给海伦带来了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好旁注, 进行组内交流, 体会海伦·凯勒的喜悦;在课文的第六小节, 可以让学生以“海伦学说话, 难在何处”进行批注式练笔, 体会海伦的艰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随文练笔”正是以学生自主对话的形式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提供了有利的平台。一个个生动的描写、一次次心灵的对话, 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 也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

三、共生共长:以随然而为打造课堂“生命场”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以见缝插针的形式开展随文练笔, 让学生利用自己在课堂所学的表达技巧来吐露自己的心声, 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样可照, 有根可寻, 学生自然写得轻松、写得愉快。

例如, 在《清平乐村居》一文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根据文中“溪上青青草”“莲蓬”两词以及课文的插图, 想象一下当时夏季勃勃生机的情景:

生1:哇, 清澈见底的小池里满是活泼的鱼儿, 他们正在水中尽情地追逐嬉戏, 好不热闹啊!看, 田田的荷叶, 像一片绿浪, 荷花更是千姿百态, 有红的、白的、紫的, 微风徐来, 清香阵阵, 真是惹人喜爱!

生2:清澈的小溪边满是绿油油的小草儿, 伴随着乡间的虫鸣鸟叫声在阳光下欢乐地跳起了舞蹈, 旁边的垂柳也在微风地吹动下开始舒展着嫩绿的手臂, 婀娜的身姿倒映在水中, 迎风起舞, 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生3:艳阳高照, 明晃晃的一大片豆田;鸟语蝉鸣, 一群小鸡正在快乐地生活着;莲叶满池;穿着绿色衣服的青蛙在莲叶上面跳来跳去, 还唱着欢歌。

……

瞧, 随文练笔为“读写不分家”开辟了一片“芳草地”, 有效激活了学生自身积累的语言, 让学生有话可讲、有情可达, 课堂成了一个和谐的“生命场”。

读写结合, 历史悠久。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开展形式多样的“随文练笔”是实现以读带写、读写结合的全面写作训练方式。我们教师应当善于捕捉机会, 巧妙设计, 选择好“随文练笔”的有效落点, 就一定能让学生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随文练笔的开展可以课本为轴心, 打破阅读课与作文课的界限, 读写结合, 相互促进, 是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的有效举措。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 从随时而练、随机而写、随然而为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策略, 以期能以“随文练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随文练笔

参考文献

[1]陈小燕.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J].语文世界.2015.1:100

思绪 篇9

是什么在此时撩动了我的思绪

飞起若湖边的柳絮

我常走在白桦林的路上

那里隐藏着我的梦想

还有那只百灵鸟

它的歌声在树林外悠扬

悠扬

述说着季节的欢笑和哀伤

稚鹰飞过牧场

牧人, 青草和牛羊

长长地一串梦想

狠狠地努力

早早收场

伤胫折骨的泪水在夜色里默默流淌

松开青春的行囊

收捡起迷失伤痛的过往

去相信

一杯杯年轻的陈酿

都是追梦不悔的力量

鹿茸还未长长

湖泊里倒影着白云们游过的遐想

轻轻一跃地出场

怯怯地张望

远方

谁在久久地为我鼓掌

收起失落的脸庞

听这掌声回荡, 回荡……

荡向我那夜夜入梦的小小村庄

有笛声飘过柳塘

送来涓涓荷香

因为年轻

我们笑看月落风长

五月潮涨

架一水乌篷

我要乘风起航

远方站立的高高山岗

是身后有眼神久久凝望

扬起我的风帆

与那目光相向

这是我的脸庞

年轻, 自信, 眉宇高昂

前方层层恶浪

我是舵手, 是方向

我是父亲的汗水, 母亲的白发, 是希望

我是离家的旅人, 去摘取梦想

愿你万岁

青春里不灭的阳光

玫瑰在眷恋的手指发丝间歇息了芬芳

请为我留下你身后的足迹

请记忆下我的肩膀

我将为你把前方的灯塔点亮

亲爱的朋友

是命运让我们邂逅在这样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

爱情唯美而苍凉

就将那些依旧年轻的诺言

写在沙滩上

让海鸥撷出这风平浪静的海港

让浪花漩涡伴它成长

栀子弥漫悠悠的香

年轻的我们在来时的路口挥手

为年轻说出一句再见

再见勇敢的相恋

我走在白桦林的路上

那里曾经隐藏着我的梦想

还有一只百灵鸟

它的歌声在树林外悠扬

悠扬

述说着季节的欢笑和哀伤

窗外的风翻乱了我的书页

是什么在此时撩动了我的思绪

教育思绪录 篇10

⊙我们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还要教给学生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

⊙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 只有当知识创造出财富, 并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才能改变命运。

⊙教师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 但是, 读书却是教师成功的重要因素。大凡名师无不是博览群书者。

⊙一个无法成就自己的教师, 也就无法成就学生。一个很容易被学生超越的教师, 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

⊙任何人都有梦想, 年龄越小梦想越多。如果学生不把学校当作追求梦想的地方, 那么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最需要充满智慧的教育往往不是体现在学生做对事情的时候, 而是当学生做错事情的时候, 我们教师如何教育他们。

⊙教师只有蹲下来, 跟学生站在一条平行线上, 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 教师讲的话才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 学生也才能够爱听。

⊙欣赏一位教师的一句话:“我不能保证你考试分数比别人高, 但是我可以保证你比别人更优秀, 比别人能够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有智慧, 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有效果, 在发展中就能够积极主动。所以, 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应该是每个教师奋斗的目标。

⊙要教育好学生, 必须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 必须尊重学生。教师尊重学生, 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师生彼此尊重才能达成师生彼此的理解和了解。

⊙我们在教学中之所以强调要传授给学生最基础的学习内容, 是因为越是基础的学习内容, 越具有长远的发展价值。可以这么说:基础性也就意味着发展性。

⊙有人说精英教育就是要培养一种贵族精神。那么, 什么是贵族精神呢?这些人提出贵族精神有三个标准颇有启发性:第一是教养与品位;第二是责任感;第三是自由。

⊙没有错误的课堂是失败的课堂, 因为学生的错误是课堂很珍贵的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好这个资源。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出错之时, 就是教师出彩之时。

⊙好的教学质量来自好的教学, 好的教学来自好的教师, 好的教师来自好的教研。好的教研, 收获的是教育智慧, 提高的是教育教学能力, 发现的是更广阔的教育教学天地。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学校教育要给每个学生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帮助, 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发展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而且也是学校教育的内在要求。

⊙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倾注爱, 也要注重将爱倾注到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之中, 让家长能够积极配合教师搞好教育工作, 因为决定学生 (孩子) 最后命运的往往不是教师, 而是家长。

⊙新型的师生关系决定了教师是学生无可替代的“学习伙伴”, 是互相成就的“成长伙伴”。因为任何一个教师的成功都是学生成就的结果, 而任何一个学生的成功也都是教师成就的结果。

⊙教师最需要听的课是随意性的、即兴发挥的课, 精心设计的课, 虽然能够体现执教者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 但是学生是被执教者牵着鼻子走的……这种课值得听吗?这种课能让人欣赏吗?

⊙学生成才自然是对教师最大的肯定:名师没有高徒, 名师的地位值得怀疑。遗憾的是在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中, 是不是出了高徒, 并不重要。如今很多学校有评名师的做法, 可就是没有评名学生的做法。

⊙我们每个教师或许不能改变中国, 但是我们每个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 改变自己的学生, 并使自己的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有的教师都尽力而为了, 这不就改变中国了吗?这不就使我们的中国日益强大起来了吗?

⊙我们过去有一个提法是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实, 更完整、更完美的提法应该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

⊙欣赏这种概括:我们的教育问题总根源是“等级”与“平等”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方法问题总根源是“放养”和“圈养”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理念问题总根源是“自我”和“他我”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思维问题总根源是“创造性”与“模仿性”的问题。

⊙一个人在小学阶段如果能够遇到一个好教师, 比他在大学阶段遇到十个好教师更重要。因为人在小学阶段身心各方面还处于朦胧状态, 教师对其影响比较大;而人在大学阶段身心各方面已经成熟定型, 教师对其影响已经比较小。由此可见, 对小学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其意义特别重大。

⊙如今的大学和一些重点中学都办在远郊, 而这些学校的教师都住在城市中心。每天, 学校的校车将教师拉到远郊上课, 上完课后又将教师拉回到城市中心。于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 久而久之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的冷漠……比这种冷漠更可怕的是:它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很有必要将“因材施教”改为“因人施教”, 因为“材”有“才”之义, “材”是教育的终点, 而不是起点。教育的起点是“人”, 是普普通通的、存在个体特点的学生, 通过施教达到教育的终点———使人成材。另外, “材”会被误解为教材, 误解为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进行施教———或许“因材施教”包含这层意思, 但一定不是最主要的意思。

⊙我们要培养既能“接球”, 又能“发球”的学生, 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中国传统教学往往只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 学生习惯了“接球”, 而不知道如何“发球”。“接球”是对别人思路的一种被动的回应与延伸, 而“发球”更多依赖的是自己的主动思考与需求。会“接球”的学生不一定会“发球”, 但是会“发球”的学生获得的是自主发展。

上一篇:JavaWeb技术下一篇:绍兴鲁迅故居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