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2024-07-23

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精选十篇)

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篇1

一、精心选材,体现严谨治学态度

以外语教学方式方法为主题的《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将这种整合梳理的繁杂工作,系统而完美地展示到读者面前,这样辛苦而专业的工作成可谓“含英咀华”“博采众长”。为了能够将科学而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与经验介绍给每一位读者,作者斟酌再三,反复推敲,将浩繁众多的相关文献逐一筛选,最终确定将具有创新意识、优美文笔、详实案例、实践指导价值的篇章选入作品之中。在无数的资料中选择数十篇优质文献,其过程的繁琐与枯燥可想而知,然而作者的坚持、认真、严格在整部作品中一览无余,而作者的丰富学识、严谨态度、精妙构思也处处可见。

二、注重文化,展示新颖的研究思路

作者历时多年,潜心治学,将文化背景作为研究的主线之一,寻找到问题研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并以此为契机进行系统而漫长的研究。文化背景差异是导致读者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这种困难在某些时候读者无法自查自觉,所以要想真正掌握所学的该种语言,读者就必须掌握一项重要的工具———多元思维,只有具备这种多元思维,读者才能够摆脱母语文化的无形束缚和限制,站在所学语言的文化基础之上进行思考和分析,给予这样的逻辑和判断。作者将“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作为重要的篇章进行描述,并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案例。作者深知“学习语言并不是语法、句式、单词之间的简单拼接,更需要读者站在该种语言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感悟,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有所了解,从而真正学习到此种语言的真谛”。因此,在文化背景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以风土民俗、自然地理、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内容渐次展开,逐步向读者进行阐述和描绘,使得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并逐渐影响其思维和心理,完成与所学语言的无障碍交流。

三、整合方法,突显文献整理能力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虽然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是内在的原则和规律却是相似的。作者在学习了解众多的思想源流和派别主张之后,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炼出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具体操作性兼顾的有效方法,为读者提供了简便、实效、有趣的学习工具。以目标为导向,以文化背景为基础,以读者兴趣为主线,该书将小组学习、浸入式学习、兴趣学习、任务驱动学习、情境学习等诸多方法,逐一介绍给读者。本着让读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书中将每种学习方法的核心概念、学习主张、理论基础、操作方式等详加说明,帮助读者解决面对众多理论学说与主张无所适从的尴尬与困惑和了解每种方法背后的本质主张与诀窍。

四、语言凝练,昭明文字表达水平

以不拘泥于形式,不彰显于痕迹的笔法,生动而有效地将教学方法与经验介绍给读者,是这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另一特点,这些方法避免了以往单一而枯燥的“工具书”式的书写风格。为了表达自己对外语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博采众家之长,将胸中万千话语凝练为笔端数行文字,言简意赅地呈现于读者面前。这种“点评”文字和体会心得有众多的点睛之处,可谓是妙笔生花,随处可见。

这部《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给读者的启示和引导不仅仅局限于一次语法句式的规则说明与帮助,其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于为众多读者提供学会学习的路径,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篇2

语用失误与外语文化教学

成功的交际不仅要求语言使用者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而且还需要运用此文化的`语用规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产生大量语用失误而导致交际失败.因此,探讨语用失误的界定及分类,分析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教学策略.对于日常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 者:曹锦萍 CAO Jinping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安阳,455002刊 名:安阳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5)分类号:H319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篇3

关键词:校园外语文化建设;外语文化素质培养;动机强化理论;第二课堂;外语学习

2004年教育部决定全面启动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以来,全面推进外语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其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成为众高校外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因此,近年来众多高校都在改革外语教学体制,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提高外语学习效率。不少高校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如何真正使外语学习自觉地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却做的很少。高校扩招,学生的外语水平更加参差不齐,而且众高校外语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外语教育更应该把目光放在第二课堂上,建设好校园外语文化,营造良好的外语学习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语文化的熏陶,进而更自觉主动地进行外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一、英语学习动机调查

加强校园外语文化建设,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外语的渠道,是大学外语教学深入开展的必要途径。那么怎样建设校园外语文化呢?影响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对此,笔者对南昌航空大学2005级在校300名本科生进行了题名为“影响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最主要因素”的问卷调查,问卷具体从正确的外语学习动机、灌输式教学、对外语知识的渴求及其他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正确的外语学习动机影响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占70%,灌输式教学占12%,对外语知识的渴求占10%,其他情况最少,只占8%。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第二课堂学习外语的能动性,影响着校园外语文化的建设。

校园内最主要的实践形态是校园宣传活动,笔者同样对南昌航空大学2005级在校本科生做了另两个题名分别為“你最喜欢的校园宣传形式”、“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你学习外语的正确动机”的问卷调查,如下图,其中图1字母A代表黑板报和校园书刊,B代表校园媒体(广播,影视等),C代表一些课外外语活动(外语文化节、外语文化晚会、英语沙龙、英语辩论赛等),D代表其他一些形式;图2,数字1代表正强化,数字2代表负强化:

从图1可以得出,校园宣教活动的形式主要有黑板报和校园书刊、校园媒体以及一些课外外语活动;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正强化是激发他们学习外语正确动机的最主要形式。因此,在校园宣传活动中,应当采取各种正强化的手段,如采用美感、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正强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正确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伍新春,2004),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逐渐建设校园外语文化。

二、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实现

1.外语黑板报和校园书刊。黑板报是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宣教活动的传统阵地。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外语黑板报在激励学生外语学习的动机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策划、引导好黑板报的宣传教育工作。第一,要有组织领导,可成立由师生共同组成的外语黑板报小组,分校、班两级——校级黑板报小组由学校政教处或团委负责牵头具体开展活动;班级工作小组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开展活动。第二,要形成制度,外语黑板报和校园期刊要定期编排或出刊。一周或一个月出一期。第三,要突出主题,每期外语黑板报和校园书刊都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突出宣传主题,强调师生共鸣,要符合班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阅历层次,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第四,要有检查和评比。对外语黑板报或校园书刊的设计,内容和参与度进行检查、评比,对设计美观、立意新颖、广泛参与、影响大的外语黑板报和校园书刊进行表彰,组织参观和借鉴,激励学生外语学习的能动性。其中,外语黑板报和校园书刊的设计如同商品包装,是他们的门面,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有着重要影响。醒目新颖的版面设计往往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来阅读和观赏,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能更好地关注黑板报和校园书刊上的外语内容,提高他们学习外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动机,使校园文化得到培养和浓化,从而达到校园外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设计活动中,可组织美术教师或有关专业人士对参与设计的师生进行培训,提高版面设计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其艺术性。

2.校园外语广播和影视传播。校园外语广播和影视传播是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充分利用它们在校园活动中的作用。首先,广播和影视有声有像,便于感官接受,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其次,它们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多方面要求;再次,它们呈现的知识信息具有新、活的特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从中学习外语的动机。

校园内的外语广播和影视传播,宣传面大、影响范围广,学校要有组织、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心理成长特点的、内容向上的外语节目播放。还要注意外语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外语教育。在开展校园外语广播和影视传播期间,校宣传部领导应该定期对其评价、审查,对于内容比较丰富、实用并且形式比较新颖的播放给予奖励。

3.加强学生课余生活中的外语活动。各高校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社团等群众性组织的作用,在校内培养和建立外语文化中心,积极地培养校园外语文化宣传力量。可以积极组织外语角、外语文化节、外语文艺晚会、外语沙龙、外语辩论赛等各类活动,活动可设奖励制,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在校园第二课堂自觉能动地进行外语学习,从而能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外语文化,进而更加促进学生外语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其中,为了加强课外学生外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学生外语学习动机,进而更好地建设校园外语文化,学生外语协会的建立也是必要的。

三、结语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正确的外语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校园外语文化的建设,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斯金纳的学习动机强化理论中的正强化相对于负强化更能激发当代大学生外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所以本文以斯金纳的学习动机强化理论中的正强化观点为依据,从学生最喜爱的校园宣传活动形式的开展为铺垫,探讨和研究了增强学生外语学习正确动机的一些实践形态,进而构建校园外语文化。校园外语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外语教育的内涵,扩大教育的外延,是提高大学生外语文化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The Behavior of Organisms:An Experimental

Analysis[M].Amazon:Libarary of Congress,1938:457.

[2]Burrhus Frederic Skinner.Contingencies of Reinforcement:A Theoretical

Analysis[M].Amazon:Libarary of Congress,1969:209-308.

[3]Dornyei, Z.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CUP,2001:105.

[4]Van Els,T.et al.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M].Edward Arnold,1983:136.

[5] 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M].合

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06.

[6]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37.

[7] 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99-210.

[8] 余江敏.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曲靖

师范学院学报,2001,(1).

[9] 张日新.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篇4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 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 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 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 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在他的《语言》 (language) (1921) 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 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2) 语言是一面镜子, 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 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 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3)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

2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 我们与西方社会的跨文化的交际与日俱增, 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但是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 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 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 在这里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2.1 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 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 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 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 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 讲究个人空间, 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 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 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 婚姻状况, 儿女, 职业, 甚至收入, 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 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2.2 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 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 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 要拜访某人, 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 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 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 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 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2.3 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 在与人交际时, 讲求“卑己尊人”, 把这看作一种美德, 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 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 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 当他们受到赞扬时, 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 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 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 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 会感到非常惊讶, 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2.4 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 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 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 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 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 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

3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正因为东西方文化有差异, 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视这些文化差异,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文化冲突。

首先, 教师应该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 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的注释, 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 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 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 这种方法比较灵活。而且,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 讲解主要涉及的英美国家的主要知识, 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其次,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 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 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 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同时, 在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 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英美人的风俗习惯, 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最后, 教师可以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 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 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 (Rosenshine&stevens, 1986) 。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 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4 结语

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了解需要持之以恒, 与时俱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其文化背景, 使他们知道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这样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才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宋莉.跨文化交际法中国英语教学模式探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篇5

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方面,人们总是认为只要把语音、语法和词汇学会,就算是掌握了这门语言。其实这只是掌握了语言的形式。近十几年来,外语教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顺利、有效地与人进行交际。

文化在语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的,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国的语言反映的是一国的文化。一个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人,即使他有着漂亮的英语语音知识,完全掌握了英语语法,词汇也背了好几千,与那些native speakers 交流起来,肯定还会许多障碍。因为他只掌握了语言的躯壳,而没有掌握语言的灵魂,即它所反映的那一国的文化和在该文化浸淫下的该国国民的文化特征和行为习惯。

由于对目的语(target language)国家的文化不了解而造成误解的情况比比皆是。如中国人习惯了“民以食为天”,见面总是问“你吃了吗?”,而在英美人士看来,这样的问题可不是那么让人舒服的。他可能会理解为你以为他没钱吃饭。再如中国人有一种“明知故问”式的打招呼方法,“您上街哪”,“正忙着哪”,可在英美人士看来,这纯属废话,甚至还可能有误解:我是正忙着,你只会光顾着说废话,也不帮一把。又如听说某人生病了,中国人的反应总是:真的吗?生的什么病啊?严不严重啊?可英美人士只会说:“I’m sorry to hear that.”。中国人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没人情味,人家生病了,你sorry 一下就算完了,殊不知在英美人士看来,生的什么病可是别人的隐私,怎好随便打听?

由于文化差异,加上交际双方缺少跨文化交际知识,因而中国人的谦虚,可能被英美人士视为“虚伪”;英美人的干脆,则可能会被中国人视为“冷漠”;中国的热情,可能会被视为“繁琐”、“没有诚意”;中国式的关心,会被视为“多管闲事”。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在外语教学的时候,既要传授语言形式,又要教学文化知识。学者们对文化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本文所说的文化着重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探讨“交际文化”(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和“知识文化”(cultural knowledge information)。所谓交际文化,指的是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到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如黄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在西方人看来,它不过是一条挺长的、混浊的河流罢了。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上对交际文化重视不足,教学中偏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忽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应用,导致学生经常犯错误。

现在,随着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以及加入WTO ,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在英语教学中加大对交际文化的传授,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成了摆在全体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但要在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教材是很重要的。现在使用的人教版英语教材,课文内容大多是介绍英美国家的风俗人情、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生活方式等,并且还设计了大量的操练。这对学生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状况是极好的材料。教师在讲授这些课程时,不能机械、刻板地只讲授语言知识,而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比如介绍Christmas 时,可顺带介绍Thanksgiving Day、复活节(Easter)、万圣节前夕(Halloween)等西方重要节日,并比较中国自己的节日。谈到狗,可说说东西方对狗的不同态度:在西方,人们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man’s best friend),如lucky dog 就是一个很好的词; 而在汉语中,“狗”总是用于贬义,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头军师、狗腿子、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

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中英语教学要侧重提高阅读能力,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恰当选择一些好的课外阅读材料以作为补充。在平时作阅读训练时,不要停留于只讲解答案,应对所做阅读练习的材料中的跨文化因素进行挖掘,使学生既得到阅读能力的训练又得到交际文化知识。比如我们最近做了一份完形填空练习,内容涉及美国社会的child care and working mother 的关系问题,由于我在平时上课时给学生介绍了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过中美在照看小孩方式上的差异,如美国法律规定父母不能把未成年孩子单独放在家里,法院有权剥夺不称职父母的监护权,所以有工作的父母在有小孩后,只好一方做出牺牲,或者去雇用保姆,或者邻居间互相协作,或者请社区、教或其他义工组织帮忙等,而中国父母一般要么把小孩扔在家里,要么雇保姆,还有很多人则是把孩子扔给了爷爷奶奶。有了这样的知识储备后,学生做起这篇完形填空就得心应手了。在阅读理解学到chairperson 这个词时,我让学生比较了chairman这个词,比较了人称代词he/she 和they, 又给学生介绍了女权主义(feminism)、平等(equality)及Ladies first等西方思想。此外在介绍body language 时, 我还让学生比较了中外手势语。我在带学生参加市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时,担任评委的外籍教师都谈到了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模仿西方人说话时常用的一些手势语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注意运用正确的语言知识,对于教师来说,这无疑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对它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有四个学科,即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语言学和传播学。作为教师,平时应注意积累这方面的知识,在让学生做操练(尤其是操练对话)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说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场合的话。

总之,教学中既注重语言形势又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该语言,顺利进行交际,还有利于防止由于交际障碍而导致的交际摩擦(conflict),有利于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书目:

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年版

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1期

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版

杨连瑞、汤成雄、胡士田主编:《英语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

章兼中主编:《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外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外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历史。新型的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更应适时、合理地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相关的历史背景及文化知识,从而使学生把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研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学科称为跨文化交际学。它是一门在传播学理论基础上与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学以及社会学等相互交叉而发展起来的学科。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恰当地运用文化知识与异文化成员进行有效而得体的交际实践的能力。从宏观上看,它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合作、相处的基本能力;从微观上看,它是提高外语教育、跨文化学习、咨询和培训的终极目标。

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 competence),即跨文化交际能力(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文秋芳教授指出,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交往的扩大,当今的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敏感的文化意识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在有意识地扩充学生的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已成为新时代外语教学的重任。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文化教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来构建一种合理的跨文化教学体系。

(一)文章背景知识的教学

文章背景知识的介绍是导入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进行背景知识的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同时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欣赏。例如,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How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时,教师可以把美国的教育体制同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比较。美国的大学体制实行的是学分制,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科目,不同的科目学分不同,学分修满即可毕业拿到文凭和学位。而在中国,尽管各大学也实行学分制,但学生学习的专业是固定的,其所学的课程及教材也是固定的,只有把规定的这些科目全部学完,测试及格才可以拿到学分顺利毕业。

(二)词汇的文化教学

在语言和文化相互渗透的过程中,一些词汇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因而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外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区分这类词的意义及内涵。比如,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雪莱的《西风颂》热情讴歌了西风的和煦与伟大;但在中国人眼里西风多代表萧瑟、别离。比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王安石的“西风昨夜过圆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而“东风”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即是“春天的风”,是温暖的、受欢迎的。比如,朱熹的《春日》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李白的《落日忆山中》中,“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等诗句。在中国,有成语“如鱼得水”, 比喻好像鱼得到水一样,形容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此词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英语中表达此意的动物不是“鱼(fish)”,而是“duck”(鸭子)。通过剖析这些词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三)源自历史典故的文化背景教学

从历史典故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有利于学生跨文化知识的集聚。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遇到历史典故时,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它的来源和隐喻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汉语的历史典故多出自“四书”“五经”、《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例如,在中国,有成语“如鱼得水”,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而英语历史典故成语往往源自《圣经》、希腊或罗马神话、莎士比亚等的名著。例如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源于拿破仑军队大败于Waterloo),a Pandora’s box(潘多拉盒子: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通过讲授历史典故的文化背景,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这些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解,而且他们的跨文化知识也得到了积累。

(四)价值观的取向

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不同文化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种思想倾向于集体主义,认为群体利益与目标高于个体利益与目标,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和谐,即集体利益重于个体利益。在语言上表现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枪打出头鸟”等。而西方人的“天人相分”思想侧重个人主义,故美国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创造性和成就,突出个人奋斗和自我发展。个体主义在语言上的表现有:Everyone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Everyman is nearest to himself(每个人都最亲近他自己)等。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认识和掌握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外语教师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层次上要适时地开拓思路,积极创新进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地运用语言;才能切实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邬姝丽,周英莉.高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国外语教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2).

[2]浅谈英语教学中语言规则的学习和运用.http://www.docin.com/p-299243945.html#,2009(2).

[3]廉运杰.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有效沟通.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6).

[4]张卫东.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2013-11-8.

本论文为河北传媒学院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308。

作者简介:

贾存爱,河北传媒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张淑红,河北传媒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房丽颖,河北传媒学院外语系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李海棠,河北传媒学院外语系秘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篇7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三项:第一, 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第二,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 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所谓世界观, 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 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 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看, 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西方文化认为, 人应该主宰自然, 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 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 人是万物之中心。 与此对应, 东方文化认为, 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 人与自然紧密相关, 人类不是改造自然, 而是适应自然, 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 所谓价值观, 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 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 因此, 价值观是构成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础。 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 什么行为好, 什么行为不好, 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人们很难把握住它, 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 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假设一个小孩看见邻居家的果树上结满苹果, 而不去摘吃, 问他为什么不摘别人家的苹果, 他会怎么回答呢?如果是信奉基督教欧美的小孩, 他就会回答:“我不能去摘, 因为上帝在看着我。 ”如果是中国、日本等东方的孩子, 那么一定会回答:“那是人家的东西, 我们不能要。 ”西方人受基督教的影响, 认为自己是上帝之子, 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受上帝的监视与庇护。 中国人大多数不信上帝, 但我们亦有自己的道德准则。 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 ”意思是说, 金钱和地位, 这是人人所向往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他们, 君子不享受;贫穷和下贱, 这是人人所厌恶的, 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它们, 君子不摆脱。 诸葛孔明曾说:“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 ”另外,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这样的古训, 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会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们。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 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 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 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 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 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 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 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 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 换言之, 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 我们设想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 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 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 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 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 不需要社会、 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 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描写。 例如:“我姐姐是一名大学生”、“天安门广场很大”等句子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 然而, 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 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 例如, 同样是接待顾客, 不同国家的商店, 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中国:您买什么? (或 “您要点什么?”) 美国:Can I help you? / 我能帮助你吗?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 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做要帮助的对象。 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 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 往往会产生误解。 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做是体态语的代名词, 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单纯的体态语。 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 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 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 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 这些都是非语言交际的因素。 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 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 这说明, 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 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 非语言信息弄不好就会产生误解, 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 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 被人拍下来, 结果被驱逐出境;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 点了菜以后, 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 服务员自认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 把小狗带至厨房, 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出发, 将外语教学看做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恰当。 80年代中期,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 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 19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 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 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 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 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 然而在这些方面, 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 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产生相当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束缚着教师的手脚。 中国学生, 从小学直到大学, 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 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 就可以应付考试, 但是, 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中国人跨文化交际的问题点归纳出来如下: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做外语学习的全部。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不但传递信息的能力很弱, 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弱, 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 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 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 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 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综合语言能力较强, 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弱, 缺乏社会技能。 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 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 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 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 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 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 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他的语用失误, 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 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在中国, 人们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比较低,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学习外语的问题。 他们认为, 只要会外语, 剩下的凭常识、按习惯就可以解决。 然而, 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 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 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 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 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套外语, 有的时候套得对, 有的时候则会套错。 有些人将跨文化交际等同于外语的听、说、读、写四会能力。 四会能力当然很重要, 它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基础, 但是它远不是问题全部。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 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与不同的对象,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 如何表述一个思想, 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如何说”、“不说什么”, 有时候比“说什么”更重要。 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 并不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 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又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 把语言看做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及外语的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6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 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做人———重新设计、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一直在倡导“To know (学知识) , to do (学做事) and to be (学做人) ”。 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 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摘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 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 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 近年来它引起一般人的关注。在中国, 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的浓厚兴趣, 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也引起了人们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外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岑建军.难在今日功在千秋.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2) .

[2]陈祖福.教学与教材研究, 1997 (3) .

[3]赵悦.跨文化交际障碍及对策.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 (4) .

[4]范红, 李晓莉.“负语用迁移对外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的正面影响”.清华大学学报, 2001 (5) .

外语教学与外语文化 篇8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文化导入,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教育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现象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日益显出其重要性来, 但是, 如果我们留意就不难发现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 我国许多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青年学者, 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 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他们始终显示不出东方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比如, 当他们与西方学者谈论中西方戏剧时, 后者能够侃侃而谈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而前者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元曲怎么用英语表达和解释, 不知道关汉卿有哪些作品, 更谈不上评论其作品了;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道教 (Taoism) 的真谛时, 我们的学者却不知道“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怎么译, 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更有甚者, 为数不少的中国大学生不知道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Confucius, 还有闹出把Mencius (孟子) 译为“门修斯”的笑话。有关学者把这种现象贴切地称为“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我国一些大学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就语言学语言, 没有树立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的理念, 忽视在外语教学中加大文化含量, 造成学生文化知识贫乏。二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加大了文化含量, 却存在着片面性, 即往往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 却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以至于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显示出不平衡的趋势, 西方文化在交流中逐渐取得优势, 而东方文化则有失去自我特色甚至有被同化的危险。我们应当明确, 跨文化交际绝不是仅局限于对交流对象的“理解”方面, 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的“文化共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 而且在某些情况下, 后两者对于成功交际更为重要。显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阻碍了跨文化交际, 也影响了个人乃至民族形象。

二、文化导入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从反面证明了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 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密切结合是语言学习规律的客观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并对文化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学习一种语言就意味着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社会文化。胡文仲指出, 围绕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即从属关系 (language teaching with cultural dimension) 、并行关系 (culture teaching as a parallel to language teaching) 、融入关系 (culture teaching as as integral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 这三种观点有一点是带有共性的:即在进行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 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语言的结构规律是在语言交际实践中完成的。不掌握语言的结构规律, 就无法进行正确的交际;没有文化内容, 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交际。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 就会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在交际过程中常常还会造成语言的误用。

当前我国许多专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达成了共识, 即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一门必修的公共课, 必须是一门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 重在以英语语言知识与使用技能、学习策略、文化素质为内容的教学体系。他们提出外语教学要着重“语言知识”“使用技能”“学习策略”“文化素养”四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素养”占有重要的位置, 可见在外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外语教学要达到引导学生能够较好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就必须将外语教学与文化导入有机结合起来。张占一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和文化知识背景在语言教学中的功能的角度将文化分成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所谓知识文化, 指的是当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 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它包括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知识;所谓交际文化, 指的是当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 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 (即引起偏差或误解) 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身势语等。那么在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的内容是什么呢?一般认为, 文化导入的内容主要包括:1.词汇文化。将词汇的学习与文化背景联系起来, 即采用“文化渗透”法来实施词汇教学。这也是跨文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如, 中国人喜欢用“仙逝”来回避“死”, 用“发福”来回避“发胖”, 而英语中用“pass away”和“put on weight”来回避这类令人尴尬的词汇, 显然他们有着同样的文化意识。又如汉语中的“个人主义”, 它对应的英语词汇“me-first mentality;egoism; (of philosophy) individualism”充分反映这一词语在各个文化语境与语义层面的含义。2.篇章文化。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有关节日的英美文章, 可以把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从节日起源、过节装饰品、食物、节日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比较, 以便学生对西方宗教知识和中国民俗有一定的了解。3.交际环境文化。只有了解双方的交际文化, 我们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 又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当受到称赞时, 中国人习惯说“哪里哪里”或“不敢当”以示中华民族谦虚的美德, 而西方人则直接说“Thank you”或“I’m glad...”4.非语言交际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 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例如, 在中国, 观众和听众鼓掌的同时, 表演者或发言人也鼓掌的汉语意义是表示谢谢, 而在西方则被认为是不谦虚。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含量偏低的状况, 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呈现出苍白的中国文化底蕴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大缺陷。要真正克服中国英语教学的上述缺项, 就应当把中国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系统引入和加强中国文化教育, 使英语与中国文化接轨, 使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与基础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呈同步增长之势,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平等交流意识, 进行平等的跨文化交际, 让世界了解中国, 使英语自然负载有中国文化的丰富内容, 让世界分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教育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2]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 1997.

[3]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0.

浅析文化差异与外语学习 篇9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作为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是通过人们长时间努力实践产生的, 既包含精神文化, 也包含物质文化, 具有民族性和历史连续性的特点, 分为正式文化和国俗文化两个方面。正式文化指的是政治、历史、文学、艺术、宗教、地理、音乐、建筑、科技成就、思维等;国俗文化则指风俗、习惯、行为模式、生活方式、规范等。除此之外, 文化也包括语言和与语言相关的一些非语言的交际手段。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 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及其他能力与习惯的综合体。文化是知识的总和, 是人们用以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学大师赵元任认为:语言是人跟人互通信息, 用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成系统的行为的方式。 (1) 它是一种自主的、有意识的行为。 (2) 语言是一个人类社会的传统的机构。一种语言的产生, 至少是由成千上万人的共同生活演变而成的大同小异的互通信息的方式。语言是文化的代码,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美国旧金山大学H.Donglas Brolwn在谈到外语教学原理时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是语言的一部分。两者彼此相关, 错综复杂, 如果把两者分开, 语言和文化都将失去其本身意义。

二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和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 严复曾经说:“中之人好古而忽今, 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 西之人以日进无疆, 既盛不可复衰, 既治不可复乱, 为学术政化之极则”, “中国最重三纲, 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 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 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 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 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 而西人众讥评。其于财用也, 中国重节流, 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 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 中国美谦屈, 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 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 中国夸多识, 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灾也, 中国委天数, 而西人恃人力。”严复通过对比, 看出中西两种社会结构和两种精神文化的巨大差异。近代学者如辜鸿铭、张东荪、梁漱溟等从中西语言的差异中也看到文化的差异。哲学家张东荪先生指出:从语言构造上看, 西洋一句话必有主语、谓语, 其语言中盖甚注重主体;中国则主谓语之分别不清, 其语言不注重主体。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语言, 句子的句法、语义信息都反映在形态变化上。每句必有主、谓、中心动词, 句与句很好区别。句中所有的重要词项都必须出现。句子意思完全由句子形式表达出来。汉语的特征呢?王力指出, “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是汉语最重要的特征。句子的句法、语义信息都是隐藏的, 句法结构同交际各方的心理默契密切联系。句式五花八门, 如有大量独词句、流水句。可以没有主语, 没有谓语, 没有宾语。重要的词项往往省略, 句子的界限不清。汉语句子与印欧语句子不同, 突出的一点就是汉语里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关系十分松散。而古代诗文则根本没有标点和分段, 如何理解全靠读者自己。

了解目的语的文化、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熟悉外语国家中的不同文化、历史背景以及各种礼节对外语的学习都具有重大意义。语言对说话者有着很高要求, 但仅仅只会说外语是远远不够的, 只能完成思想交流的一半, 而真正重要的是要学会恰当地使用语言。我国古代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说法, 不但作为子女, 不能对父母亲直呼其名, 即使作为学生, 对老师直呼其名也会被认为是极不恭敬的行为。而在英语语言国家, 在这一点上有极大的不同, 不但儿子可以直呼父亲的名字, 并且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更亲密。这正是由于文化不同所产生的在语域上的差别。文化的差异也会引起联想上的差异。以动物为例, 在中国文化中, 带“狗”字的词多为贬义, 如“狗头军师”等, 而英国人往往在使用关于狗的习语中不含有贬义, 反而经常用其形象比喻人的行为, 如“to work like a dog” (拼命工作) , “Sick as a dog” (病得很厉害) 。中国老百姓最常用的问候方式是“您吃过了吗?”就让外国人不解。中国人请客吃饭常对客人说“今天没有什么菜”, 外国人听了也会不解。即使都讲英语, 文化相近的美国和英国, 因为种族、地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的不同, 在使用语言过程中两国也存在着许多差异, 如停止广播, 英:Close down, 美:Sign off;倒数第二, 英:Last but one, 美:Next to last;要单程票还是来回票?英:Single or return?美:One way or round trip?

三跨文化交际所引起的失误与原因

普赖特 (J.B.Pride) 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这样说道, “任何一个社会中的成员, 他所必然掌握的东西一定会比他语言的正规的或结构的特点多得多, 他必须懂得所有与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关的知识, 也就是包括对语言行为制约在内的社会加在人们举止行为上的约束。”这一段话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交际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 包括会话、辩论、讨论和演说等。狭义上说, 讲课是交际的一种, 广义上讲, 书信、便条、广告、新闻报道、科学论文也是一种交际。交际活动受限于语言环境, 具体的情景相同, 使用的语言也会不同, 交际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使用语言, 从而表达出特定社会目的的活动。什么是得体的交际?就是要做到有能力在不同的情景对不同的话语有一定理解, 这就需要交际者在文化、社会、文学、科学方面有着大量的知识储备。语言交际功能具有普遍性, 由于文化差异造成了各语言社团在语言使用上的巨大差异, 为跨文化交际带来不少困难。“Thank you”的汉语对等词是“谢谢”, 但是如何在社交场合用“Thank you”却颇有学问。在受到别人祝贺时, “Thank you”是英语中最常用的答话, 但汉语则会说“过奖过奖”“惭愧惭愧”等一类的客套话来应答。如果我们不会用“Thank you”而按汉语直译, 来一句“You Flatter me”或“I feel ashamed”作答, 那就显得很不得体。当然中国人在受到外国人赞扬时, 如果按照英美人习惯回答“谢谢”, 心理总觉得不踏实, 总认为这样回答显得不谦虚。如果中国人听到外国人讲“Thank you.”“Thanks a lot.”之类表示感谢的话时, 应该回答“You are welcome”, 有些人想表达“没关系”“不用谢”之类的话, 但却使用了英语“Never mind”。“Never mind”常用于对方表示歉意, 而自己不介意的场合, 是安慰对方的客套话。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是不了解英语本族人的语言习惯, 误用英语的表达方式, 而用母语的语义和结构套英语表达。

忽视文化差异往往会造成语言的误用, 甚至会闹出笑话。语言所表达出的意思, 不只是主观愿望所反映的问题, 它还与社会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想使语言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必须既掌握应用语言技巧, 又了解其蕴含的深层文化差异, 这样才能知道在什么场合下该说什么话。如英美人就相当忌讳有人当面问他们买东西的价钱, 如果对一个外国人开口就问“What a beautiful shirt you’ve bought!How much did it cost?” (你的裙子很漂亮, 花了多少钱呢?) 这句话中国人听来可能很自然, 但如果到外国人耳朵里就会变得很不舒服。这就触犯了他们西方文化习俗中的禁忌。正如大家所熟知,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虚心使人进步。当我们听到别人赞扬时, 虽然心里很高兴, 嘴里也会说:“不行不行”“差得远了”诸如此类的话。但如果外籍老师夸奖学生, 说“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你的英文棒极了!) , 如果回答“No, my English is still far from perfect.” (我的英语还有很大的差距呢!) 之类的话就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 正确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谢谢) 这样的用语。东方人一般比西方人更看重谦虚的原则。与外国人交往时, 如果总以自己国家的文化为中心, 不仅容易造成交际失误, 同时也很容易伤害到彼此之间的感情, 从而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距离。如果一个中国人问美国人“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啊?) , 美国人就会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 似乎暗示着他是去一个不该去的地方。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常有“礼貌错误要比语法错误更难使人宽容”这样的说法。另外, 说英语的人都知道, 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体重和私人的事都是不礼貌的, 尤其是初次见面。

四文化差异与外语学习

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B.W.Robinett在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一书中这样说, “语言作为社会的工具, 它的使用直接反映出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作为外语学习者, 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在语言的习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提升外语能力, 只着眼于听、说、领会是不够的, 还要学习一些外语的应用原则, 否则同操目的语的外国人进行交际时, 就会频繁地出现语用失误, 会产生误解。语言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想对其充分地理解, 熟练地掌握, 必须要熟悉与其有关的社会背景。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做到熟练掌握语言的形式, 充分了解其使用规则, 还需要做到在实际交流中准确、有效、恰当地运用这些知识。前者反映的是语言能力, 后者反映的是交际能力, 两者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没有了语言能力, 交际能力就会变成无源之水。但是, 有了语言能力, 却不知道在什么场合下使用, 那么自然也无法运用自如。同样, 脱离社会情景的句子可能只会有语法意义和字母意义。

在外语学习和外语研究过程中, 必须与使用该种语言的国家的近代历史和生活联系起来。其中包括研究该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 这一原则适用于任何一种外语学习。

摘要:不同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导致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外语语言学习中加强文化差异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外语学习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59

[2]王秉钦.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二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7

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探究 篇10

一、文化语言学对韩国语教学的人文性的影响

1. 文化语言学里的人文性因素

人文性作为语言的一种属性, 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不同的语言研究对语言的人文性有着不同的理解, 其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汉语语言学家试图将汉语的特点与独特的汉民族人文精神联系起来;而西方的人文性研究强调对语言、文化及思维之间关系的探索。本文从中西方对人文性理解的差异入手, 分析双方研究方法的不同, 以促进两种研究更好地发展。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载提出的“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主张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文化语言的人文传承使命。任何语言发展都要获得自身民族文化的给养, 反之, 它也是对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最好反映。所以我们在语言文化的研究过程中要至始至终的注意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 保持自身文化传统的有序传承。这也就是帕尔默所提及的传统文化的维度。

2. 文化语言学与韩国语教学的人文性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他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 这种理论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 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 在韩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高校的小语种教学在兼顾学科特点的同时也要保持人文性。具体表现在教师针对韩国语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和认真研究教学的同时, 也要扩充课堂内容的人文信息量。当前高校教学普遍存在着功利主义, 实用主义思想。这种氛围下很多外语教师只讲考试题, 考研题以换取学生短时间内的卷面成绩。可从长远角度来看, 丧失人文性的外语专业课堂不但很难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僵化学生思维而影响学生就业能力。成为只会被动应试不会主动学习地的新“书呆子”, 因为没有人文情怀的大学生不能严格意义上称为知识分子而更应被称为“知道分子”。所以作为高校外语教师, 特别是小语种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一定要扩展学生的人文思维。从而使高校课堂里走出来的学生饱含更多的人文气质和专业素养。

二、文化语言学与韩国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

1. 文化语言学里的跨文化交际性因素

语言的力量。跨文化交际被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在无意识形态下习得的, 孩子们在进入正式学校学习之前就有熟练使用本族语言的能力, 他们学习语言规则与词汇, 但对语言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其对世界的认识并无意识, 直到需要在不同语言间交流或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时候, 人们才发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不仅如此语言能力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显而易见, 不懂彼此的语言, 就丧失了最有力的交际工具。语言差异在交际初期就可能造成交际失败, 而能在不同种语言间构筑桥梁, 缩小语言差异的能力是交际成功的基本条件, 这也就是翻译和口译人员在各行各业的跨文化交际中始终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语言体系差异越大, 文化差异也越大, 沟通也就越困难。

同时, 语用与跨文化语言交际。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不自觉地使用着一套讲话规则, 即语用规则。这种不自觉地规则指导讲话者如何参与对话并进行交际。如在吃饭的环境下, A问“有盐吗?”B应在回应的同时将盐递给A, 而不见简单的回答“有。”与语言规则相比, 语用规则很难掌握。各类工具书对语言规则, 如语音语法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 而语用规则是在文化规范的背景下, 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使用语言有效交际的规则。正是由于这种不自觉性, 当明确询问不同文化下人们的语用规则时, 很难得到明确全面的回答。在用于跨文化语言交际中, 不同文化间语用规则的差别是重点研究的对象。将本国的语用规则使用到别国语言中, 就会产生语用失误。以上的分析说明了一个问题就。那就是是语言作为一种沟通平台, 如果想达到良好的就留效果就必须站在对方的视角下换位思考才能取得沟通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文化语言学与韩国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性

一个人, 其语言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其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两个方丽, 高水平和地道的语言表达取决于他们的文化素养。常用的语言形式毕竟是有限的, 但它所负载的文化内容却是无限的。因此, 越是高层次的语者表达, 其负载的文化内容就越丰富。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语言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是语言学更趋成熟的标志之一这样, 人们便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推动作用, 这就对教师的外语语言功底和文化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具体点说, 它要求教师除具备较为扎实的外语语言功底的基础外, 还应该掌握自己国家和交际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学、宗教、风俗、习惯和人们的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知。

教学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性在各个层面都可以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中找到理论的依据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在教学过程中也是提高跨文化认知能力的重要一步, 进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体现, 从而为达到成功的课堂跨文化交际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文化语言学的观点来阐释课堂款文化交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也为语言学习与教学服务提供了多元化的思考模式.

摘要:在多元文化背景共存的时代里, 中国高校的外语教学也必须将语言文化因素纳入教学的视野。在教学中融入交际文化和换位思考的理念, 强调外语教学的人文性和跨文化性。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观点出发, 对当前高校的韩国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并通过文化语言学背景架构下的相关理论对当前高校韩语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从而为当前正在发展的韩语教学模式提供多元思考模式。

关键词:文化语言学,韩语教学,人文性,跨文化交际性

参考文献

[1]刘国辉.言语礼貌、认知期待、语言文化规约[J].外语教学.2005 (2) .45-47.

[2]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

[4]纪玉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构建思路[J]外国语, 2002

[5]杨自俭.谈谈语言和语言学[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2.2.

[6]徐晓飞、房国铮.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1I1.教学探索, 2011.

上一篇:突发环境事故下一篇:语文教学地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