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2024-05-31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精选十篇)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1

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发展的现状

一个国家在发展中要想够构建一个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 是任重而道远的, 同时, 法治社会的形成, 又需要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主体树立全面的法律意识。公民树立全面的法律意识, 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无疑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我国在法制化社会的建设过程中, 一直重视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发展情况需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传统法律意识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驾齐驱

我国自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来, 在法制建设方面, 一直秉承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理念, 在社会意识的塑造和影响下, 我国的法律意识的建设也注重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认识,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我国公民自身对法律的认识还存在很强烈的片面性, 大部分公民对于法律的认识虽然已经逐步在向科学的法律意识观念靠拢, 但是, 不可否认, 对于法律事件的评价和认识, 很多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科学。

法制是一种外在制约力量, 这种外在的制约力量是对公民认识和行为的一种外部规范, 从客观上来讲, 这种外部的力量并一定能够完全契合人们的主观认识,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 传统的法律观念和认识在公民的思想认识中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二) 各类部门的法律意识发展不平衡

我国公民对于法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 首先就表现在公民对先发的法律意识不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是一切法律制度的基础, 宪法在国家法律中的地位是基础性的也是关键性的。但是, 公民对于宪法的认识往往低于普通法, 在对法律的认识中, 往往会忽略宪法的核心地位作用。其次, 从公民对法律的具体意识情况来讲, 公民往往对于刑法的意识更为明显, 谈到法律或者是触犯法律, 公民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判刑”, 对法律对民商事活动以至社会生活的全面调整和对公民合法权益的全面保障作用没有充分认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三) 公民对现行法律总体上持肯定态度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对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一直放在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 法制观念在公民思想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加深, 就目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具体情况来看, 公民对于现行法律的运行基本上持肯定态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中,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人们的思想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对于法律问题的评价, 公民往往是感性和理性并行的, 在公民的理性思想意识中, 对于法律的认识还是比较认可的。

二、如何构建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

法治社会的发展需要公民树立全面的法律意识, 不仅要守法, 更要懂法, 会用法, 社会的发展, 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于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培养公民树立健全的法律意识, 这就需要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从多面的工作角度出发。具体分析, 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一) 强化对公民法律知识的宣传

宣传, 是思想灌输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够科学, 一个关键的原因, 就是公民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比较欠缺, 现实生活中, 人们对于问题也有自身的判断标准, 但是对于涉及到法律的相关问题, 由于不懂得法律知识, 缺乏法律意识, 就有可能走上歧途。因此, 强化公民的法律意识, 首先比较重要的一个途径, 就是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这种宣传途径有很多, 作为国家的立法部门, 可以在法律条文的制定过程中加强对法律条文内容的宣传, 通过媒体加强对社会公民的宣传。

(二)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制度

从国家的角度出发, 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 除了要丰富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 最重要的就是法律的实施, 而法律实施的效率则依靠于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以及守法观念的升级。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制度, 首先就要做到有法可依, 这就对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提出了要求。国家在不断发展, 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民有法可依的标准, 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 要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的相应法律法规, 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来健全法律制度, 更好的推进公民法律意识的建设。其次, 在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之都的过程中, 还要注重完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规定要求。在社会的发展中,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共鸣的权利与义务也要不断变化。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制度, 也要明确公民的权利义务, 保障公民在生活中行为的规范, 能够在社会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三、结论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完善的法制制度是支撑, 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过程, 既是我国法治社会完善的过程, 同时也是公民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未来我国社会的发展, 要更加注重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提升公民对法律认识, 国家要强化法制建设, 不断完善我国的法制制度, 同时, 在法律运行中, 还要注重强化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宣传, 不断提升公民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认识能力, 通过这样的途径, 更好的提升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司海林.论公民的法律意识[J].法制与社会, 2013 (1) .

如何培养和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0%左右,这群人的法律意识得不到提高,其他30%左右的人口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识提得再高也不能根本提升我国的法治水平。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而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的基础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民众具备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现在我深感我们的这个基础层次太低有待提高,如今它成了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的症结所在。当然普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们必须充分重视普法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

第二,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有助于提高我国基层法院法官的办案质量和民众的满意率。

如今,基层法院的法官常被指责办案质量低,当事人满意率低等。我感觉近年来的司法改革已使法官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能老把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法官,其实导致这样的结果当事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我国基层法院特别是郊县或比较偏僻的地方的法官接触的当事人普遍法律意识比较低:他们中不乏法盲,言行举止无不表现出对法庭、法官的害怕,完全不懂其实法院也是他们主张要回自己权利的地方,打官司是一件丢脸的事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观念之中;他们中也不乏刁民,无视法庭,完全不遵守法庭秩序,甚至随意在法庭上侮辱法官或动手打人,还有拒不签字等等。我深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的法官实在很不容易,一方面其作为法院系统中的一名法官他受着错案追究制等一系列法院内部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另一方面在如此一群几乎没有法律常识的当事人面前运用法律断案阻碍重重。暂且不说其听不懂法言法语要费力地一遍遍解释,一些和他们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相背的法律准则他们完全听不进,情绪一激动就导致当庭谩骂法官甚至动粗。在这种环境中办案的法官还何来威严感和职业荣誉感?所以要提高法官的办案质量,要提高当事人的满意率,提高法官素质是一个方面,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同样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当事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对法官素质的提高还会有自然的促进作用,因为法官在有着很强法律意识的当事人面前也不敢乱来。

第三,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和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优化我国的法治环境,提高法律工者的素质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因为后者涉及的面要广得多,正因为面广所以普法也是困难重重。我们可以采用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先努力提高法

律工作者的素质再逐步提高整体民众的法律意识。我感觉近年来由于司法改革的原因我国的法律工作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强调提高这一小部分人的素质的同时我们不能对民众的法律意识采取太过听之任之的态度。一味强调法官、检察官素质的提高而对民众的法律意识持放任态度必然会使两者之间产生落差而不匹配。就算有了高素质的司法工作队伍也很难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所谓“秀才碰到兵,有理说不清”。打个比方,就好比一个身体单薄的人你给他吃再好的补药也没法改善他的体质,因为他的现有体质根本没法吸收你所提供的补药,所以要让补药起作用必须要使其体质达到一定的标准。我国现在的司法改革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探讨都是建立在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法治环境中的,在一个民众法律意识比较低的环境中是很难实际操作的,这样在这些地方谈司法改革就显得其改革意义不是很大。要想使司法改革收到更大的成效,那么我们必须要重视普法,要尽可能地把普法提到与司法改革同样的高度,这样才能有助于两者协调而发挥各自最大的效用。

第四,普及民众法律常识、提高民众法律意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视。

要让百姓去主动吸收枯燥乏味的法律常识似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需要运用法律常识去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才会主动去了解,既然主动学习有困难,那么我们就应当用宏观调空的方式来被动灌输。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构想:

首先,我们应当完善我们的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质,使碰到法律问题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有效地获得法律援助。这样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法律常识。同时基层法院在碰到典型案子的时候要适当作一些相关的法律宣传,扩大影响面,对百姓起一个警示作用。基层法院具体的承办法官也要主动承担起法律宣传工作,基层法院特别是派出法庭很多案子往往是调解结案的,此时法官应当有针对性地给予一些法律上的教育,使当事人以后能有所受益。简而言之就是以点带面,通过法律工作者来带动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

其次,电视、报纸等各新闻媒体在加大法律宣传工作的同时,要适当考虑大众化问题,要吸引民众的目光,如果太过专业化恐怕还是不能达到法律宣传的目的。现在案件聚焦、法律与道德、社会方圆、东方

110、终极对话、今日说法等节目都是比较好的节目贴近百姓生活,希望能充分发挥这些节目的作用。

再次,希望演艺圈能多产出一些国产法律类影片,电影的影响力往往比刻意的宣传要有效得多,像《秋菊打官司》那样成功的有关法律的影片实在太少了,我们的老百姓不能再把今天的法治环境理解成秋菊打官司那个年代的样子了,可我发现很多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的观念还是停留在那个年代,我们需要新时代的法律影片来刷新老百姓头脑中的打官司概念。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像《失控的陪审团》等,引进国外优秀的法律类片子对于文化层次比较低的老百姓

而言效果恐怕不会很明显,国外的片子往往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像打造《英雄》等国产大片一样来打造一些高质量的法律影片来刷新我国民众的法律观念,唤醒民众的法律意识。

最后,我建议我们现在的中小学都应该开设法律课程,其内容应该是实用且贴近生活的,比如有关刑法、民法、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有关内容,可以以案例形式把有关法律理念零零碎碎地慢慢传授给他们。不能把法律课程只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法律课程也应该纳入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中,甚至要作为中考高考的内容之一,让大家充分重视法律。大学才开设法律课程太晚了,要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法律意识,同时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生动的案例和相关法律常识回到家往往就充当起法律宣传者的角色,一人受教全家受用。我认为这是普法比较有效的途径之一,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考虑这个建议。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3

【关键字】法律意识;法制建设;重要性

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之后,我国对于法律的关注也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党和政府多年来不懈的努力,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这个层面上看,我国基本已经脱离了“无法可依”的局面,但是只有法律被社会公众所认可和接受,并且选择信任,闹之余尊重的时候,法律才能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出现。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以及价值分析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法制现代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单纯的法制现代化并不等于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法制只能作为法治的开端,法制现代化只能作为依法治国的必要基础对待。依法治国不仅仅要求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加要求政府的严格执行,以及公民自觉自愿的遵守。如果公民不能从自觉自愿的角度出发遵守法律,即便是国家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来迫使人民遵守法律,那么这样的法律也只能是缺乏生命力的,被動的执行,至少会形成阻碍法律本身成长的速度。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在展开法制体系和环境建设的时候,都更多关注法制体系本身,而忽视了法制现代化的实际适用效果。所有的法制体系构建都必须立足于其服务的社会环境,着力于解决环境中的问题,而如果我们建设的法制体系背离了中国社会群体的心里现状和社会现实环境,就会失去其价值。

为了实现法律自身的价值,首先应当进一步澄清公民法律意识的概念。法律意识是产生于法及法律现象,是人们对法及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并反作用于法及法律现象。从认识层次的角度看,法律意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其中前者是对法和法律现象的感性认识,表现为一个相对较浅的层面,是人们基于自身利益而对法律形成的感知,是一种自发而朴素的认识。而后者则是对法及法律现象的理性认识,是系统化的认知提升。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法学观,即立法的本质是国家政权阶级以国家的名义制定利益分配规则并且确保遵守,这一点映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即立法是为了人民之间分配利益、解决纠纷和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工具。因此可以说,对法律的遵守来源于法律心理,而对于法律的建立则来源于法律思想体系。

法律意识当然首当其冲地会应当到立法和执法群体,但是从公民的角度看,其法律意识同样也是法制完善不容忽视的重要动力。只要公民对法律保持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可,法律的存在才具有实际价值。但是公民对于法律的认可和遵从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活动中学习并且形成的,并且每一个公民在面对事件的时候都会存在困境选择,这个选择过程中,守法的成本作为一个因素而存在,而选择的结果是遵守法律还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必然依赖公民的法律意识。从这个角度看,法律意识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因素。

二、培养公民法律意识的相关建议

前文中以及提及,法律意识由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个层面共同构成,并且作用于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生活选择之中,成为维护社会的诸多微观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想要实现法律本身的价值,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成为了必由之路。

从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角度看,在允许的情况下,从小抓起无疑是最优选择。对于青少年而言,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体系,还有诸多细节正在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而有所修正,如果能够加强法律意识的灌输,其效果必然要比成年之后的学习要具有更优的效果。针对于这一个问题,有几个方面的重点应当注意。

首先,从社会领域的法律意识渗透不容忽视。虽然对于青少年而言,其所接触的社会更多局限于校园环境,但是生活环境中的信息获取总量同样不容忽视,耳濡目染的渗透,其效果通常要比认真的灌输学习不在以下,更何况其生活环境中的诸多人,无论是家长还是朋友,都会成为其行为修正的范本。考虑到青少年阶段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社会范围的普法工作,对于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而言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价值。

其次,在校期间,增加必要的法律学习,即便不是系统性的学习,对于法律意识,尤其是深层面的法律思想体系的形成,其意义之大不容否认。这是青少年客观、体系化认识法律的重要渠道,对于青少年形成完整的法律意识,甚至于形成完整的基于法律环境的价值观都有积极意义。

最后,在展开法律意识的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不同群体的受众所对应的不同行为方式和特征,以及获取信息的不同渠道,想要展开行之有效的法律意识建设,无论是面向青少年还是社会环境中的不同成年群体,都应当有的放矢,才能获取良好效果。区分受众行为和语言特征,选择群体常用的信息获取通路,都是优化法律意识建设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我国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分析 篇4

“周杰车祸门”事件, 发生在2009年6月2日凌晨4:00, 周杰驾驶无牌奔驰车与出租车相撞, 出租车内3人受伤。在撞车事件发生后, 周杰称为避免群众拍照, 他在事故发生十几分钟之后离开了现场。在之后的调查中, 其律师更称其在媒体报导之后主动承担责任, 因此并不构成交通逃逸罪。而周杰在接受《今日说法》栏目组采访时亦表示:他并未意识到自己“逃逸”了。

姑且不讨论他说这话的目的, 单从周杰的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明星的法律意识也可见一斑。那么,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又如何呢?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而又将如何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呢?要想了解就须从公民法律意识的概念、意义等要素着手。

一、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法律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的现象的思想、态度、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它主要包括:人们对法的产生、本质和作用以及发展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理解、解释、态度和情绪, 对自己和他人权利、义务的认识, 对人们行为的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生活中人们通常所说的“法律观念”、“法制观念”等与法律意识相近。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是公民作为“现代化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是推行法治理念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可靠支撑。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公民法律意识的重要作用及现实意义, 注重塑造和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高司法、执法水平和公民自觉遵纪守法、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 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是正确适用法律的思想保证, 是公民守法的心理基础。第一, 法律意识在完善立法工作, 促进有法可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二, 法律意识在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中的外在表现, 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三, 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依法办事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法律是我国工人阶级和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利益的体现, 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和要求。第四, 从法律的监督角度来看, 依法治国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第五,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公民守法的思想基础, 公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才能提高守法的自觉性, 包括积极行使自己所享有的权利, 正确履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法律意识是守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条件, 是守法品质的关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司法实践, 使我们体会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其公民的法律意识的强弱, 将直接影响国家的法制建设。由此, 我们可以推断:只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涨了, 依法治国之“船”才能真正地高起来。现今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之“水”的现状又如何呢?

二、目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中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长期以来不重视法律的倾向使我国的法治进程受到很大影响, 进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法制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法律观念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基础薄弱, 加上传统观念的影响, 与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 且由于法律意识本身发展所具有的复杂性、多样性, 加上教育不到位, 公民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观念、权利意识淡漠, 公民法律意识层次仍然不高。所以,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的同时, 还存在一些问题, 并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并存

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早已成为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法律意识, 在国家法制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受传统习惯的影响, 我国公民在心灵深处还存在一种对诉讼的偏见和憎恶, 在解决家庭、乡邻、朋友、部属之间的冲突时, 人们更是不愿意诉诸法律, 这种观念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二) 法律意识大多处于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的阶段, 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律理论

我国公民中的绝大多数人, 对法律现象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做到的。他们或者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 或者通过参加旁听某一案件的审理来观察法律的作用, 并以自己内心确认的道德观念来评价该案的处理是否公平, 从而推及整个法律是否合乎公平正义。加上他们很少进行过专门的法律知识学习, 法律认识能力难免带有感情色彩, 他们对法律的评价也难免带有片面性。此外,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法律事实由非法律专业人员操持, 一些法律教育和司法实践往往偏离甚至背离法律, 加上公民中文盲、半文盲的大量存在, 使我国公民中绝大多数人的法律意识处于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的层次, 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初始状态。

(三) 各类部门法律意识发展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宪法意识弱于普通法律意识;2.民商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重刑法、轻民商法是我国的历史传统, 这种传统到今天仍有很大的影响;3.诉讼法意识弱于实体法意识。

(四) 崇尚西方社会的诉讼法律观念, 但又难以摆脱传统法律意识的束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西方国家的技术、文化、思维方式等不断传入我国, 特别是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应对现代化社会生活时, 人们从西方社会中获取了经验。但几千年来, 中国的老百姓都处在服从、隶属国家和各种“衙门”的地位, 公民作为独立主体的法律意识十分淡薄。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无端侵害时, 总是采用“和为贵, 忍为高”的方式处理, 宁可委曲求全, 也不愿走向法庭。即使是诉诸法律了, 关心的也是审判结果, 忽视审判的法律意义。

综上所述, 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容乐观。那么, 导致这一严峻形势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三、导致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严峻形势的原因

一个民族法律意识的形成, 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渐进的过程, 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同样是由长期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因素所形成的。

(一) 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人们崇尚“皇权”、轻视“法制”;重视家长制和宗族制,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 旧观念、旧意识的影响更为严重。

(二) 市场经济发展滞后的影响

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状况看, 市场经济仍不发达, 特别是在农村,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 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自由散漫, 不愿接受严格的法纪约束正是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 这种经济条件成为影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决定性因素。

(三) 群众对旧法制的仇视心理带来的影响

千百年来, 法律都是压迫和控制人民的工具, 它给我们的遗产, 是群众对法律的仇视和不信任的心理。工人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前, 一切革命工作都在突破旧法律中进行的, 夺取全国政权后, 我们又彻底摧毁了旧法体系。这一切都造成了群众较强的仇视旧法的心理, 进而可能造成轻视一切法律的心理, “这种心理继续到革命胜利以后, 那就是很不好的现象了”, 然而这种“很不好的现象”长期得以延续, 而且难以很快改变, 这就成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培养和提高的严重思想障碍。

在充分了解其概念、分析其成因之后, 我们的工作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上, 找到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法、途径。

四、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的方法、途径

(一) 端正指导思想

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指导思想, 应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结合以德治国, 以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为前提, 以增强法律意识为核心, 以提高法律能力为着眼点,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民为本, 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准则, 激起公民把法律当作一种追求个体利益的资源, 让他们坚信唯有通过法律才能更好地获取某种利益或保护即得的利益, 让他们在实际的法律运作中感受到“还是信仰法律好”, 感受到法律值得尊重和崇拜, 甚至让他们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这种法律实践中。

(二) 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普法工作主要是对涉及公民工作、劳动、生活的新法律法规要及时宣传, 对与公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深入宣传, 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法律法规要反复宣传。要注意针对性, 既要“授以鱼”, 更要“授以渔”, 着力于公民运用法律能力和水平的提高。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形式将法律精神和法治理念传播于全社会。要经常不断地运用各种典型实例, 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有益的实例, 向社会各个角落进行传播。提高全体公民学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 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使每个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升华于这种法治氛围之中。

(三) 重视法学教育, 开展法学研究

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发达与否, 与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是否繁荣有直接的关系。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法律人才又是宣传、传播、深化法律意识的使者, 法学研究则是培养健全的法律意识的重要条件。社会在不断发展, 法律也需要发展, 人们在运用法律来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在法律实践中, 一些新经验、新思想也需要及时总结、推广, 这些都离不开法学研究。而研究的成果, 又通过法学教育使一部分人先行接受, 然后又通过这些受教育者用各种方式向社会传播、推广并付诸实践,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四)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内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在文化建设上要注重发展多种形式和多层教育, 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弘扬正气,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思想道德上, 要用科学思想和理论武装全民,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建设要努力培养“四有公民”, 并且要在全体公民中广泛进行“道德规范进万家”和遵纪守法宣传活动, 普及法律常识, 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 使群众懂得公民的权利、义务和与自己工作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 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 进而达到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全民法律意识的目的。

总之,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笔者认为只有将这些方法、途径付诸于实践, 并非只是“纸上谈兵”, 那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 并且进一步推进我国法制社会的进程。

摘要:法律意识, 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态度、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是社会法律现实的组成因素。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加以分析, 将有助于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出发, 有针地性地搞好普法教育活动。那么, 如何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本文将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的现状和成因分析为线索, 阐述加强公民法律意识的现实意义, 对如何培养和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法律意识,依法治国,普法教育

参考文献

[1].全国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教育活动读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3.

[2].宪法.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1.

[3].王树安.轮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云南省临翔区人民法院刑一庭, 2009.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篇5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是法律规范、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立法、执法、司法等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关于法的知识、情感、评价与行为倾向的有机综合体。其中法律情感是社会主体对于法的稳定的情绪体验,如对于法的尊重、亲近、关切还是蔑视、厌恶、冷漠等。在知识、情感、评价的基础上选择守法还是违法等就是社会主体的法律行为倾向。法律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现代与传统之别。现代法律意识是符合社会客观规律和时代需求的法律意识,是先进的法律意识。

一、调查目的:

现在,我国已进入了法制社会的时代,公民的日常生活不仅涉及到经济,还涉及到文化和伦理道德等多方面,而所有的这些都必须用法律来调整。通过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的社会调查,了解现今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状况(尽管每个地区各有差异,但也可大致了解),意识也希望通过了解,能加强和增进公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的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调查程序:

此次调查主要用的是问卷调查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当场收回。

三、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1.您对我国法律了解多少?

A非常多——7——15.56%

B很多——15——33.33%

C一般——17——37.78%

D少——6——13.33%

2.您认为我国法律执行状况如何?

A非常好——19——42.22%

B很好——16——35.56%

C一般——9——20%

D差——1——2.22%

3.您觉得影响我国法律有效执行主要原因是?

A 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15——33.33%

B 执法机关执法不严——9——20%

C 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17——37.78%

D 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4——8.89%

4.您认为我国法律完善程度如何?

A比较完善——24——53.33%

B基本完善——17——37.78%

C不完善——3——6.67%

D很不完善——1——2.22%

5.您觉得法律能维护您的切身利益吗?

A 能,我对法律非常有信心——25——55.56%

B 不能,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6——13.33%

C 现在还不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会逐渐完善——10——22.22%

D 说不好——4——8.89%

7.您认为法律与道德哪个重要?

A法律——23——51.11%

B道德——22——48.89%

8.您在日常生活中,会自觉遵守法律的规定吗?

A 严格遵守——25——55.56%

B 大部分遵守——14——31.11%

C 有时会——2——4.44%

D 对法律规定不了解——4——8.89%

9.当您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偷正往路人口袋里偷东西,您会

A明哲保身——10——22.22%

B及时告诉受害者——17——37.78%

C报警救援——20——44.44%

D不知道——0——0%

10.对于一个跟你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向您借钱,答应两个月后还,您会要求他写借条给您吗?

A 关系那么好,不用写——17——37.78%

B 应当写——17——37.78%

C 写不写都无所谓——11——24.44%

D 说不清——0——0%

11.如果发现干部违反规定多收费,您通常

A忍忍算了——11——24.44%

B向上级部门反映——25——55.56%

C不交——8——17.78%

D到法院去告——1——2.22%

12.您认为打官司的行为

A值得鼓励——16——35.56%

B斤斤计较——4——8.89%

C正常——25——55.56%

13.您认为打赢官司主要靠

A金钱——9——20%

B律师——5——11.11%

C与法官关系——1——2.22%

D法律——30——66.67%

14.你最想了解哪部法律

A宪法——21——46.67%

B刑法——8——17.78%

C民法——7——15.56%

D劳动法——9——20%

15.你认为对你最有帮助的法律是

A宪法——20——44.44%

B刑法——5——11.11%

C民法——11——24.44%

D劳动法——9——20%

分析如下:

第一题从整体上评估被调查者的法律意识程度,以便迅速掌直接把握被调查者实际情况。从第一题的回答情况来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仅有13.3%的人认为自己了解的法律知识少,相反,有33.33%的人认为对我国法律了解比较多。

第二题从法律的执行程度出发,调查公民对现形法律的满意程度。从问题的答案来看,大多数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有20%、2.22%的人认为一般和差,说明我国法律执行状况还应该继续改革深化,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题延续第二题对执行状况的考察,深入研究当前我国法律执行不足的具体原因。从调查结果看来,认为“一些领导干部不守法”的人最多,占37.78%;其次是“法律本身没有足够的权威”,占33.33%;“执法机关执法不严”,占20%;“多数人对法律尊重不够”,占8.89%。就整体而言,说明我国封建法律意识残余还大量存在,“官比法大”、“情比法大”的思想依然存在,还有好多人对法律关心较少,缺少主人翁意识。

第四题调查我国公民对法律完善程度的认识,以评估其法律意识。调查中显示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我国法律比较完善,近四成认为基本完善,只有少数人认为不完善和很不完善。这同时也反应出我国立法工作做的比较令人满意。

第五题将法律与公民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切身利益出发,调查公民对法律信心度的认识。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调查者对法律充满了信心。当然也有13.33%的受调查者认为法律不能不能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法律越来越成为有钱人和有权人的代表和工具,这说明了我国法律在现阶段确实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还有很多值得有关部门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六题调查公民法律意识的来源。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学校和家庭所占比重最大,都占到28.89%。来自社会和其他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分别占22.22%和20%。说明家庭和学校是我国公民获得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社会及其他方式也占一定的比例。这要求我国应继续加大在家庭学校的宣传力度,同时,拓宽现有方式,积极寻求新方式向公民普及法律知识。

第七题研究道德和法律的重要性。其结果显示认为法律重要的占51.11%认为道德重要的占48.89%。可见结果不容乐观。法律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道德在我国公民的心中还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公民心中还根深蒂固。

第八题从公民生活出发调查公民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法律时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法律的占55.56%,大部分遵守占31.11%有时会占4.44%,对法律规定不了解占8.89%。虽然严格遵守的占大部分,但不遵守的和不了解的也大有人在。

第九题主要调查当公民面对紧急情况时做出的反应。此项结果不容乐观,明哲保身者占了22.22%,说明我国公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传统小农思想仍有一席之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麻木思想愈演愈烈。

第十题主要调查公民的契约意识程度。当朋友向自己借钱时认为应当写的不足四成,大多数人都有不用写和无所谓的思想。就此问题而言,我国公民契约意识不强,相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相距甚远,这对我国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利。

第十一题主要调查当发现领导干部违法时,我国公民的反应情况。此项调查结果也不容乐观。只有一半的人能向上级领导举报,利用法律渠道去法院起诉的仅占2.22%,而有24.44%的受调查者采取“忍忍算了”的消极心理。我国公民对的法律意识比较消极。

第十二题直接从诉讼出发,通过调查公民对诉讼的态度以间接判断公民的法律意识。结果显示有过半的人认为打官司正常,35.56%的受调查者认为打官司值得鼓励,然而有8.89%的受调查者认为打官司是斤斤计较,虽然比重不算大,但同样能反映出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亟待提高。

第十三题继续深入研究十二题中关于法律诉讼的问题,调查公民心中打官司胜利的重要条件。其中66.67%的受调查者认为法律是打赢官司的重要条件,其次便是认为金钱是打赢官司的重要条件,占20%的比重,认为律师和与法官关系是打赢官司重要条件的分别占11.11%和2.22%。这也体现出了现在社会上还大量存在着不和谐的因素,我国还并没有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

第十四题调查公民最想了解的法律。结果显示想了解宪法的受调查者占

46.67%,居于首位,其次是劳动法占20%,刑法占17.78%,民法15.56%。说明我国公民对宪法了解的兴趣较弄,但同时也呈现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

第十五题延续第十四题的研究,调查公民心中认为最有帮助的法律。结果依然是宪法居首位,占44.44%,体现了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的地位,其次是民法占24.44%,劳动法占20%,刑法占11.11%。我国应继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面对普通公民,投其所好,多样化宣传。

四、总结:

总的来说,法律,现代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可我国是一个传统法律意识极浓的国家,在传统的法律意识里,法律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十分有限,权利意识非常淡薄。主要表现在:

(1)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2)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

(3)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应用意识

针对以上的现象,我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此来提高广大公民法律意识:

1、营造一个大家都积极参与的学法守法的舆论氛围

2、应让有关部门编写出通俗易懂的普法宣传教材

3、建立一支专业的普法队伍

4、有关部门在普法教育上还应适当投入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6

一、我国慈善事业概念模糊问题

需指出的是,由于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正处在急剧转轨之中,现行意义上的慈善概念仍带有旧体制痕迹下非自愿或半自愿的特征。因此,目前在中国理论界关于慈善事业的概念很难有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这种模糊性的慈善事业源于慈善组织的多样性,尤其是官办慈善组织所占据的主导地位,也是导致中国慈善事业步履维难的要因之一。中国人慈善意识的普遍缺乏,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形成现代财富观与现代慈善观。出于怕露富、怕惹麻烦的财富安全方面的心理,不少富人不愿公开真实姓名和身份捐赠。企业则存在着以宣传的功利性为目的而非单纯的回报性、责任性的捐赠心理,个别人还把慈善当作谋取社会政治资本的手段。许多普通人则不知去哪里捐赠、如何捐赠、因对捐赠真实去向的怀疑而不愿捐赠等等。

总之,慈善理念混杂,财富价值观与慈善价值观多元化,慈善文化缺失。这根源于国家对慈善、慈善事业概念的定位不明确,慈善组织民间化、组织化运作的偏离,以及对慈善的社会宣传和引导不够等。我国公益慈善基金占比不到0.1%,这与我们国家的地位不相匹配,也有愧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二、在慈善基金的运行监管中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国一些公益慈善基金的运行监管中存在着以下现象:一是背离慈善基金的公益性本质和捐赠人意志,违规运用资金,置慈善基金以高风险状态,并使得大量的公益慈善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二是慈善基金会内部组织规范缺失、外部监督主体弱化,导致基金组织高层管理者权力过于集中且缺乏必要监督;三是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缺乏透明度,造成基金会内部管理的无计划、高成本和低效益。

三、政府观念和职能定位偏差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很多领域政府让位于市场,实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双重调节。但我们发现,即使只在公共产品和服务领域,政府仍然有些力不从心。从横向看,各项措施尚未覆盖全社会的弱势群体,从纵深看,个别措施即使达到了广度的要求,保障力度也非常有限。

四、慈善制度的缺陷

1.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体系。有关捐赠行为的税收优惠非常笼统;对非公募基金的发展、慈善投资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规定则是空白。过低的免税比例严重抑制了捐赠者的积极性,也是造成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2.公益慈善组织的用人和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由于慈善活动的非盈利性,加之政府监督主体缺位,因此对基金会的高管层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基金会运行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因此,在慈善组织中频频出现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公益文化土壤的贫瘠

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物质逐渐发达的同时,不少人的精神家园却渐趋荒芜,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似乎离人们越来越远,国内企业和个人的自愿性捐赠还非常不足。而以企业和个人名义命名的私募基金发展缓慢,偶有名人成立的私募基金会出现,便有媒体竭力吹捧,难免炒作之嫌,舆论更关注的似乎是名人本身,忽视甚至背离了慈善基金成立的初衷。

六、突破环境因素制约,

促进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1.扭转政府观念偏差,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近年来,遵循“精简高效”、“转变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等原则,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相当进展。为此,政府部门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对政府职能客观定位,对政府能力合理估计,对政府权利适当限制,让出部分公用和公益事业领域,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既放权,又放钱,通过税收优惠和其他制度安排鼓励和引导慈善组织在收入分配领域的作用,以部分地减轻政府的负担。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慈善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公益慈善事业的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形成完整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同时改革和完善与慈善捐赠相关的法律条款,为发展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a.通过慈善事业基本法的制订,明确公益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督机制、慈善捐赠的主体,明确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推进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形成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层次的法律框架体系。规范和简化社会团体、民办非盈利组织和基金会的登记手续,提高办事效率。

b.尽快出台与公益基金的慈善投资和扶贫贷款等行为相关的法律制度,通过免税等措施鼓励慈善基金探索资本运营和保值增值的新途径,实现公益基金的可持续发展。

c.改革目前的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法,一方面逐步提高公益救济性捐赠的免税比例,激发各类主体的捐赠积极性;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七、文化市场的培育

在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和公益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完善的法律体系为公益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示范引导和制度约束,通过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同度来改善法律执行的效率和效力。

1.政府应积极引导和广泛宣传,从创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中来。

2.要特别强调大众传媒在舆论导向上的重要作用。报刊杂志、大力宣传扶贫济困、诚信友爱、乐善好施、奉献社会和他人的良好风尚,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价值观和公益观,自觉加入公益事业中来。

3.大力发展志愿服务组织(义工组织),培养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弘扬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引导更多的主体参与志愿服务;以社会救助、优抚助残、环境保护、法律援助等为重点服务领域,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常性和制度化。

八、引导和培育慈善组织的健康发展

1.按照国家鼓励、社会参与、民间自愿的方针,大力培育城乡各类慈善组织,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慈善活动,促进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

2.改革公募慈善组织的用人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用人制度改革将具备强烈责任心和正确的公益价值观、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公募基金会的管理层中来;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提高慈善组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加强自律和他律,完善监督制衡机制,规范慈善组织的管理和运营,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强化多重外部监管机制,通过慈善组织内部组织机构的规范、规章制度的完善等措施,对慈善组织管理者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指标和激励约束机制,逐步改变目前的监督主体弱化甚至虚置的状况,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慈善事业是对政府公共支出不足的有益补充,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无疑起到安全网和减振器的作用。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政府的观念和行为最为关键:一方面要彻底转变“全能政府”观念,让出部分公用事业领域给慈善组织,从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从道德层面对公益文化的发展积极引导,并辅助于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及慈善组织监管体制的完善等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慈善事业在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7

一、教材内容与课程结构改革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 教材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法学教材内容的主导方向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 法学教材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法学教学效果的好坏, 法学教材质量的优劣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法学基础课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教材内容应该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 围绕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展开, 能提供给学生很多思考分析的机会, 让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责任, 而不只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当前, 教育部审定的法律基础课教学大纲规定, 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这些内容都没有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 与公民生活实际联系不强, 只是理论和知识的传授,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在再次修订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2005年起, 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科, 取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名称可以看出, 在这门课中, 思想道德修养是主体部分。从大纲的规定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占了六章, 而法律基础的内容只占两章。从课程结构上看, 法律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小, 重要性被淡化。这反映了我国教育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 但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 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相悖的。在课程改革之前, 法律基础课是单独一门课, 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现在法律基础的内容被压缩到一门课程内容的四分之一章节。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体验, 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见成效。因此, 按照现行的大纲, 公民意识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很难进行, 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 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课时量。

二、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创新

不论教学内容如何调整, 好的教学方法对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授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是知识灌输型教学目标下的产物。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教学, 必然要求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诚然, 一定的讲授式教学对于公民价值的认知目标是完全必要的, 但也要注意调整优化讲授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加重要的是, 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才能走出教学困境, 取得更好的成效。我认为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 目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采用多种方式, 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 它的重点不是知识的灌输, 而是思维和意识的训练。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意识, 这势必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公民意识教育重在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和责任意识、程序意识等。而启发式教学侧重于开启学生的心智, 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潜能, 这恰好能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需要。

2. 专题式教学。

公民意识教育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脊梁”。针对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纷繁庞杂、重点小突出而困扰教师的教学的这一现实问题, 我认为, 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整合教材的内容, 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中心开展专题教学。法律基础课并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法律知识为评价标准, 而是衡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强弱。这就决定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法律专业课有很大不同, 法律基础课可以把教材内容进一步整合, 围绕核心提炼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重点, 进行专题式教学。目前, 有的教师尝试采用专题式教学, 但是往往就是一些专题的拼凑, 没有中心线索贯穿其中。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专题式教学, 应紧紧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核心展开。这样, 在课程结束时, 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轮廓体系, 才能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

3.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非常有益。它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思考和分析问题, 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意识等。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好方法。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死板的法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 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研究, 亲自体验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大学生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 已经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学习分析能力, 使全班性的广泛的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 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然要涉及权利义务等一系列法律关系, 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不同的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分析, 并且进行比较学习, 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因此, 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更加容易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三、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公民意识教育必将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形式。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上述特点和规律, 决定了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必然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水平, 才能应付新的挑战。

1. 教师自身要牢固树立公民意识。

教师自身牢固树立公民意识, 才能保证公民意识教育正确的方向,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基木原则,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因此, 学校要尽量引进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校教师公民意识的培训。

2. 教师要了解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和学生的实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民主法治的进步, 我国公民意识近几年来有明显加快的发展态势。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突出、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 教师应广泛关注社会动态和学生周围的事情, 从现有材料中挖掘有关公民意识的鲜活的“第一手”教学资源, 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帮助学生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和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要积极进取, 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

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 从理论法学到应用法学、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国内法到国际法等都有涉及, 还涉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 我国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加速推进, 法律实践日益丰富, 公民行为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在具体的法律知识中挖掘公民的价值, 要把最新的立法、法律实践和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带到课堂, 自己必须首先学懂吃透。而且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 学生可能提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疑问, 教师要全面准确地回答, 就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 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夏利民, 李恩慈.法学教育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2]黄蕾.在法治社会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公民法律意识培养 篇8

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主流意识形态或理论体系作为其发展的理论源泉, 同理, 一种主流意识形态或理论体系也需要有支撑其流行的本质特点。 (1) 在当代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推动我国法治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或理论支点, 而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就是支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活的灵魂。但是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概念范畴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宏观背境下, 所以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仅要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更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法治理念。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背景下去构建法律意识的概念就不仅要考虑法学的理论和法的现象, 同时也要考虑现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综合因素 (2) 。

二、现阶段我国公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观背景下, 把握和理清现阶段公民法律意识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对之进行客观的内在逻辑分析, 才能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法律意识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现阶段法律至上性的意识还没有在公民法律意识中成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3) 。

(一) 立法质量原因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律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最有效的方式是制定一套完善且切实可行的公民权利体系。然而目前我国在一些根本的法律制定上缺少完备的公民权利体系的规定。第一, 公民权利体系没有充分的覆盖性, 而且法律在价值理念上轻视公民权利而重视政府权力。第二, 立法关机在制定法律时, 缺少全面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类, 导致颁布实施的一些法律留下权利保护的漏洞和权利体系划分的逻辑混乱。第三, 我国现有的法律条文形式上是保护公民的权利, 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很难起到保护公民权利的目的。

(二) 司法原因

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 使得司法机关与地方党委和地方行政机关之间权力地位关系亦不清晰, “官本位”思想令一些官员认为司法机关就是党的下级组织或者是行政部门, 随意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职权干预司法判决, 导致司法机关无法独立行使自身职权, 损害了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 妨碍了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

(三) 经济体制原因

现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还缺乏与市场经济法治精神相适应的公民法律意识。这主要体现在:第一, 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是完全开放的市场经济体系, 一些领域没有为每个公民提供自由发挥自身才能的公正、平等的机会;第二, 调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对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不对等;第三, 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关系方面, 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予以规范。

(四) 传统文化原因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 残留在公民意识中的传统文化的糟粕仍然阻碍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因为封建制度中的社会基本结构是家庭而不是公民个体, 家庭的首要伦理原则就是“孝”, 衍生到国家层面就是“忠”。在长辈面前要“孝”, 在上级面前要“忠”。个人的权利义务完全是由所处的身份和地位决定的, 全部行为都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格局中被限定。

三、如何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法律意识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政治条件 (4) 要建立健全行政和法律运行机制, 把国家各项权力纳入到宪法和法律的调控范围内, 保证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至上性, 确保一切权力的运作都在法律的监督下进行, 促使公民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意识和依赖意识。国家机关以及工作人员应起到依法办事的模范带头作用, 特别是党和国家政府机关的领导干部要更加重视培养自身良好的法律意识。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并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机制, 保证国家的各级党员干部在法律的监督下公开地行使自身职权和履行自身义务, 杜绝一些行政部门办事人员的落后思想, 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一) 提高立法质量, 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法制保障

首先, 应继续发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完善立法机关的代议制。其次, 制定全面完善的公民权利体系, 切实维护好公民的每项基本权利并落实到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再次, 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 应当对社会实际情况作全面调查研究和科学分类, 把现实中公民的各项权利需求尽可能纳入到法律当中。立法机关制定出的法律条文概念应当准确清晰, 内容应当具体详实, 逻辑应当严谨。最后, 社会主义法律的价值理念应当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 (5)

(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经济基础

首先, 要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保证每个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团体拥有公正、平等的市场参与机会, 确保这些市场主体能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确保市场主体的资格, 不应当以市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或其他因素作为标准, 而应当以财产责任形式和组织形式为标准 (6) 。其次, 维护市场次序, 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关系方面, 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 尽快弥补法律制度的空缺,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建立切实有效的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机制。再次, 完善市场宏观调控体系, 在宏观层面政府应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 加强市场引导作用和监督惩处力度。

(三) 加强司法公正性, 为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供法治环境

首先, 理清司法机关与党委和地方行政机关的关系, 摆脱司法机关从属于其它国家权力机关的尴尬处境。这包括严禁党和政府的办事人员和干部违法干扰司法活动;确保司法机关在人事方面、财政方面不受地方财政的支配;探索独立的人事、财政体系。其次, 建立预防司法腐败的体制机制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一是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构是提高司法效率和预防腐败的关键;二是外部监督机制, 如建立人民陪审制度和在保证司法独立的前提下发挥党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再次, 提高司法效率, 即建立及时高效的司法运作机制和程序, 降低诉讼参与人参与诉讼的时间和财物成本的体制机制。最后, 保证司法公正也应保证司法人员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建立国家级的司法考试制度和相对完善的司法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 改善法学教育, 为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提供法律理论支持 (7) 。

首先, 应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法学教育中, 既不能只重视理论研究, 又不能专注于法律技术的训练, 两者应当相互结合。其次, 整合法学教育资源, 实行法学教育机构的强强联合, 节约国家的教育成本, 为国家的法律人才提供良好的、优质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再次, 法学教育方法和内容应当与时俱进、科学合理, 老师和学生之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在方法上应重视案例的作用,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发现和解决理论问题的能力。最后, 拓宽普法教育的传播途径, 采取从下而上的互动教育方式, 避免政府主导的填鸭传播方式, 大力发挥新媒体和新传播手段的作用, 建立公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和学习方式。

在党的带领下,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相信,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我国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摘要: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 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公民法律意识是认知主体对法治进程的系统理性的主观反映,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公民法律意识, 推动公民法律意识的快速发展就成为实施“依法治国”战略不可或缺的内容, 更是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现状,完善

注释

1 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 卓泽渊.法理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9.

3 刘旺洪.法律意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4 愈中.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探索, 2002, (2) .

5 杨春福.自由·权利与法治[M].法律出版社, 2007.

6 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思考 篇9

法治意识, 是指作为独立主体的社会成员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法治的心态、观念、知识和思想体系的总称, 是符合法治社会建设要求的法律意识, 是人们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看法以及对法律规范的认同的自觉程度最高的一种意识。

法治意识是与法治社会对应的法理学范畴, 它所反映的一种基本态度是民族意识在法律和基于法律自身的认知过程, 体现在对法的本身和功能的方法和确定、依赖的程度。法治社会能够得以实现是因为法治意识, 因为只有所有人有对社会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 有了社会公正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 这个价值判断使遵守法律的的人按照法律的规则办事, 才能形成一定的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 中国正在进行社会转型, 导致在法律制度层面上不可避免地在社会结构变化中联系其他关键要素的变动。通过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来了解中国变革的规律, 公民法治意识的薄弱导致有许多问题的存在。

(一)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

1. 公民权利意识匮乏。

公民自身缺乏法定权利知识, 造成消极的态度来看待法律, 但没有认识到其实法律也给予了公民许多的权利。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合法的权利, 更不知道如何使用, 不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怀疑法定权利的真实性, 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实现自己现实利益的法定权利实, 所以, 定然会使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受到阻碍。

2. 法律本身及司法是存在问题的, 这导致公民缺乏对法律的信仰从而尚未形成其应有的权威。

我国的众多法律法规并没有成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他们不懂法, 对现代法律中所蕴含的价值没有认同感, 更不信仰法律, 所以表现出了对法律的疏远、规避和不认同。我国社会生活重视政策而轻视法律, 使社会公众更加认同政策决定, 而藐视法律。法律行为的公正形象一旦处于被动, 人们就产生不了完善的法治意识。现代法治的真正实现, 将使人们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实施恰当的法律行为。

3. 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西方法律思想完成了其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而中国传统儒家礼法思想却无法很顺利地完成这一转变。“‘人治’观念强调管理者的‘德性’, 主张‘贤人政治’, 认为治理国家的好坏在于‘圣君清官’, 漠视法律的地位和作用, 把法律视为帝王君主实现统治的工具, 这就极大地阻碍了法律权威的确立和法律意识的形成。”[1]纵观中国社会发展改革历程, 也许问题的实质在于儒家礼法思想中,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过于纠缠。与此不同的是, 在西方法律史上道德与法律的界限随着法律技术化程度的提高, 两者之间逐渐形成了相对清晰地界限。

(二) 我国公民法治意识培养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治是我们不可动摇的历史选择。在法治传统缺乏的前提下推进国家法治现代化, 其本身就具有挑战性。除了正视我国在公民法治意识培养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如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法权意识与法律适用失衡等现实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理性地分析产生相关瓶颈因素的社会历史原因或主客观作用机理。

1.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当西方文化冲击我们的时候, 我们这个民族必须同时摆脱千百年来业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心理惰性和麻木愚钝的精神状态。这就导致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历程, 相比世界上任何古老的民族必然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内心冲突的、异常曲折艰辛的精神历程。由于伦理与法律规范相混淆, 在纲常伦理支持下封建专制的合法性更显着著, 在西方社会意识中产生的宗教相异, 立法文化中不可能出现一种判断标准和正义标准, 因此就不能生成具有法律至上理念的法制意识。

2.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决定。

“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现实的基础, 每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2]中国独特的统一的社会形势是由其一元的社会结构决定的。即使古代社会存在某种具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集团, 其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也无法得到延展, 人们只能选择一种在礼法范围内的合乎伦理道德的途径去保护自己。这是因为, 封建帝制高于一切, 不能产生具有公平地分配和调整各种利益的工具性价值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

3. 我国社会法律生活的失调。

“虽然中国制定了很多的法律, 但人的实际上的价值观念与现行法律是有差距的, 往往情况是, 制度是现代化的或近于现代化的, 意识则是传统的或更近于传统的。”[3]根据哈特对法律规则的内部观点和外部观点的理论剖析, 人们对法律内在规则的认识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接受并运用的意识状态, 对外在规则的认知或观点是一种从主观上接受却又静观其变的行为状态, 而通过理性的观察所得到的规律可以推测出偏离法律规则都将受到惩罚。

4.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缺失。

所谓的道德资本, 从内涵上, 它指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 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的主要手段, 能够有助于创造剩余价值, 以此来实现经济物品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价值符号。“一个不懂得遵守法律的人, 不可能成为一个践行道德的人, 法律意识是道德素质的基础部分, 公民法律意识的养成有利于道德素质培育。缺乏包括法律素质养成在内的道德素质培育是不全面的。可见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对于道德素质提升起着重要作用。”[4]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和培养, 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想道德方面的精神生产, 需要公民道德教育的积极跟进, 以促进社会道德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三、提高现代公民法治意识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全会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 绘就了“法治中国”的路线图。这体现了中央对于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方面不可替代作用的深刻认识, 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迈上新征途。

(一) 确立法律权威, 确保司法独立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2012年11月8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 树立法律权威是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坚持依法治国的权威是公民法治意识的基本表现, 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公民必须要尊重法律、依法、用法, 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司法的独立, 用制度来确保司法独立, 用法治事实告诉公众法律在社会中至高无上的事实。我们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 正确处理党法关系、政法关系、民法关系, 以确保司法独立。

(二) 加强法治教育, 培养法治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之中。培养以提高公民法治意识为核心的法治文化, 是推进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实施依法治国是在法治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大力开展学校普法、社会普法等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逐渐提高公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1. 大力开展学校法治教育, 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为达到社会化目的将学校设立成学习教育机构, 学校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学生拥有较高的法治意识以及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 对我国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战略和推动中国法制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整个公民的法治意识。

普法宣传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使广大人民群众熟悉法律知识, 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已权益的意识。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基数众多、法制意识相对薄弱的国家, 普法宣传对提高全民族法治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拓宽公共治理渠道, 引导公民依法有序参与

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民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 也是提高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更是社会善治的基础。

1. 提高公民依法参与公共治理中的意识。

提高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是指让公民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治理活动中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在公共治理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依法参与公共治理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参与有利于促进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政府形象。

2. 在公共治理中培养公民法治的自觉性。

公民法律自觉就是公民要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自觉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 不违反法律, 不触犯法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福利也继续分化。公民是依法参与公共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对自身利益和影响公共政策有生力量表达。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的会议精神, 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和各项依法治理工作, 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发展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及培养[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梁治平, 等.新波斯人信札[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 篇10

一、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目前我国公民权利意识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公民未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向所有人全方位地开放, 公民的权利意识迅速增长, 并呈现权利意识逐渐自觉化的状态。但是仅仅有权利意识的自觉化是不够的, 因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法治的基本要求就是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树立全社会共同的法律信仰。就现状来看, 我国公民还没有完全确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法律信仰缺失。究其原因, 与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法律文化有关。古代人民热衷权势, 对法律视若无物, 认为法律不过是当官的人的驭民工具。在现代社会, 这种狭隘的法律思想仍然存在, 阻碍了公民权利的正常实现。主要表现在:一方面, 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 受传统思想影响, 公民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 认为“息事宁人”才是上策, 这种忍让的背后, 是权利的放弃;另一方面, 一些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 把自己的本职工作, 把应该给群众办的事情当成是对群众的施恩, 认为群众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

2. 公民维护权利的能力不强。

当今社会, 越来越多的公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 以及自己的权利主体地位。但是, 日常生活中很多公民不知道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该如何来维护权利, 原因之一是公民自身文化水平的较低。目前, 我国公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民主法治建设, 但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很多人并没有完全、充分地理解法律赋予其的权利。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公民, 当其自身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 这些人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 这不仅不能保护其权利, 反而触犯了法律。由此, 受认知、实现能力的限制, 公民对实现自身权利常表现出2种方式:一是不知道如何维护权利或迫于压力不敢去维护权利而选择沉默, 二是对权利的实现缺乏理性认识而可能采取非理性手段。这2种方式都不利于形成健康、完善的公民权利意识, 不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 公民争取权利的主动性不强。

我国公民习惯等待法律赋予权利, 不习惯积极主动地争取权利。改革开放以来, 公民的权利意识有所提高, 一些公民开始向政府提出新的权利要求。但由于受历史文化等传统因素的影响, 这种主动争取自己权利的现象并不普遍。而在西方国家, 公民往往会根据需要, 主动向政府或社会提出新的权利要求。

4. 公民常常漠视他人的权利。

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权利意识虽然逐渐在提高, 但由于基础薄弱, 起步又晚, 整体上的法律素质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公民权利意识多数停留在维护自己的权利阶段, 对他人的权利漠不关心, 忽略了权利意识是由2个方面构成的。没有认识到行使自己的权利必须以尊重他人的权利为基础这一规则, 这样, 公民随意行使权利可能会滥用权利以及侵犯他人的权利, 最终造成自己的权利和他人的权利都无法实现, 甚至整个权利体系都无法正常运行。

二、培养公民权利意识的措施

1. 大力发展民主政治。

民主制度的充分发展是我国公民权利意识发展的政治基础。民主制度越健全, 公民的权利意识也会相应越健全。所以, 要强化公民的参政能力和激励公民的参政意识, 努力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在政治实践中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要鼓励公民积极参与政治活动, 普及公民参政的基本知识, 让公民了解政治活动的运行过程和规则, 成为政治活动的主体, 通过参与政治活动, 公民获得政治知识, 积累政治经验, 提高政治技巧, 提高民主意识, 最终具备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政治能力。同时, 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还可以发挥公民作为政治主体的作用和能力, 体现自我价值, 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人翁责任感和政治成就感, 塑造公民独立、健全的人格。在参与政治活动的过程中, 无形中培育了公民当家做主、积极行使权利的意识, 促进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

2.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要摒弃封建传统观念, 驱除传统观念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和制约, 培育公民的主体意识, 培养公民正确的权利观念, 让公民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 感受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由和尊严以及能力和价值。公民的主体意识增强之后, 会积极投身于政治、经济活动之中, 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 形成自己的观点, 并与他人观点进行良性互动, 最终形成比较理性、民主的社会权利观念, 从而促进公民权利意识的提高。

3.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

提高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是增强公民权利意识的根本途径。公民的权利意识与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呈正相关, 公民的文化教育水平越高, 学习、理解法律知识的能力也就越强, 在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就能够选择合法合理的方法, 以最高效的方式来维护自身的权利。

4. 对公民进行权利意识教育。

首先,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来源教育, 让公民明白权利属于公民个人, 明白公民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其次,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认知、权利主张、权利要求教育。最后, 要对公民进行权利救济教育, 让公民了解司法救济是公民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保障。

5. 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是公民追求社会正常秩序的精神理念, 是公民无法直接感知的, 但是它却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规范、指导着公民的行为。外在的法律不是万能的, 它的效力是有限的, 只能调整人的外部行为, 不能调整人的思想, 只有把法律内化为公民的信仰,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要建设法治社会, 使整个社会形成“依法办事”的优良法治传统, 必须要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

上一篇:施工签证下一篇:期刊发展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