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

2024-07-08

我国儿童(精选十篇)

我国儿童 篇1

1. 离婚率逐年攀高,单亲家庭儿童的照顾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的离婚率每年都在攀升,原生家庭的解体意味着儿童必将会缺失父亲或母亲的齐全照顾和爱护,伴之而来的还有生活质量下降和精神状态难以调适。严重情况下,单亲家庭儿童甚至可能因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导致行为失当,走上犯罪或残害自己的道路。

2. 家庭贫困导致贫困儿童大量存在。

由于儿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家庭贫困的儿童极易陷入贫困状态。我国目前的贫困儿童绝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这些儿童往往因为生活贫困而面临失去受教育机会、中途辍学、发育不良、疾病不治等问题。

3. 农民工进城造成大量留守儿童。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农民进城打工,于是他们的子女一般都留给家里的老人带。与父母聚少离多,留守儿童不但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父母的关爱,还不得不忍受着孤独和对父母的思念。

4. 家庭暴力给儿童身心造成创伤。

对于一些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家庭而言,他们的子女被暴打、辱骂是家常便饭,这些儿童从小就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而在国外,家庭暴力必然受到法律的强制制裁,严重者甚至会剥夺施暴者对儿童的监护权。

5. 残疾儿童。

或因为天生残疾,或因为后天意外生病、事故残疾,残疾儿童的生活、学习都存在困难,甚至有些残疾儿童会遭到父母的狠心遗弃。这些无处可去的残疾儿童要么在街头行乞,要么会被送到儿童福利院。遗憾的是,送往儿童福利院也不意味着幸福的开始,大多数儿童福利院的服务资源无法跟上残疾儿童的正常生活需要。

二、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制度性缺陷

现行的儿童福利制度的雏形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虽有发展,但大体并无大的变化,始终带有典型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时代发展,其局限性逐渐突出。就目前而言,它凸现的问题主要有:

1. 服务对象覆盖面狭窄,功能定位低。

首先,其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三无”(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孤儿、弃婴和残疾儿童。这种规定导致儿童福利总开支的95%都用于扶助在全国特殊儿童总量中占比20%的城市特殊儿童,反映了在我国儿童福利制度也存在城乡二元分割,造成了严重的不平衡,有失社会公平。其次,目前的儿童福利制度的功能仅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需要和医疗救助需要,具有补助型福利特征,在塑造矫正儿童人格、提高生活满意度、培养个性丰富精神生活等方面存在缺位。

2. 儿童法律难成体系,效率低下。

目前,我国与儿童权利相关的法律有《未成年保护法》《民法通则》《反家庭暴力法》《收养法》《母婴保健法》等。这些法律的特征在于:偏于综合性,缺乏操作性、专业性、体系性;各个行为主体的责任不明确,权责边界模糊;当出现违法行为时,缺乏有震慑力的惩罚措施。

3. 体制机制单一,忽视社会参与。

目前的儿童福利机构都由国家建造,并由政府出动资金和人力来承担照料困难儿童的责任,忽视了民间组织与社区的力量,未能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在跨专业的配合度上也存在欠缺,机制、体制单一。

4. 事后介入为主,缺乏预防措施。

从政策和具体作为而言,我国目前儿童福利制度都在强调原生家庭照顾儿童的责任与重要性,缺乏早期干预。由于传统家庭教育模式往往因以“棍棒出孝子”为基础理念,而充满了各种暴力管教。而相应地,我国另一个重要的传统家庭观念是,认为儿童隶属于父母,因此公权力很少关注家庭中的儿童处境,只有发生明显对儿童成长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政府才会介入进行事后干预。这种处理方式,不但难以抚平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创伤,而且所耗费的人力、财力远高于预防所需。

5. 儿童福利机构的运营和管理缺乏监管。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各地陆续有了各种类别和功能的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有儿童福利院、婴儿岛、孤儿院、救助站等。但由于儿童福利机构对外界而言相对封闭,其运营状况和管理机制更难为人们所知。加上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监管儿童福利机构运营状况的部门和体制,也无专项监管法律,这些儿童福利机构相当于在无任何社会监督和权力监督的情况下运营管理,存在着相当高的各种道德风险。

根据以上陈述可知,我国的儿童问题具有多样性,且目前的儿童福利制度自身有着多重缺陷,因此急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革。

三、完善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议

为与目前的中国经济、社会大环境体制相一致,针对目前我国的主要儿童问题及儿童福利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的改革思路应该是,以政府为主力、配合以社会力量建立覆盖全体儿童的积极的福利制度来取代传统狭义的补救式儿童福利制度。在新制度内部,应以家庭儿童福利政策为核心,儿童福利机构充当托底辅助作用,并通过加强立法、引入社会力量合作、建立监管机制来为制度提供运行依据和支撑。

1. 建立普遍的覆盖所有儿童的家庭津贴与服务制度。

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建立覆盖全体儿童的家庭津贴与服务制度对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凡是具有一名以上儿童的家庭,无论其所在地归属于城镇还是农村,都应享受到相对公平合理的津贴与服务。大体而言,津贴和服务标准应根据当地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定;享受对象应该根据家庭状况分出不同待遇层次,可按普通家庭、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特殊儿童家庭等给予相应的津贴和服务。津贴和服务的内容应包括:(1)政府在社区设立家庭问题咨询中心,为家庭中夫妻、亲子关系问题,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提供解决方法。(2)将家庭赡养系数纳入考虑,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对拥有子女的家庭实行优待政策。(3)对于单亲家庭、双职工家庭、父母一方失去劳动能力家庭提供财政补贴以资助其购买家政服务,项目包括保姆、小时工、接送儿童上学等。(4)在社区中兴办便民服务网点,鼓励邻里互助,为家庭和社区的特殊儿童提供设施便利与服务,如为上学的儿童提供早餐桌椅、为残疾儿童提供业余教育、志愿者陪伴、司法救助等。(5)对于有患病儿童的家庭,应鼓励用人单位为其父母提供假期服务。(6)利用政府购买或发挥政府带头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并完善领养服务、家庭寄养、日间托育服务、扶助单亲母亲、法律救援等支持性的服务。

2. 制定以保护儿童权利为中心的法律体系。

首先,应明确立法理念,为儿童福利事业确定正确的方向。这一理念即构建多元责任主体的儿童福利体系,促使国家各级政府、社会、个人都参与到保障儿童权利、增进儿童福利、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事业中来。其次,划定各级政府、社会、个人在儿童福利事业中应履行的义务和权责范围。再次,确定儿童福利事业中主要负责运营管理、监管、评价的部门和组织,并给出基本硬件设施、人员服务要求的一系列规范和评价标准。最后,还应根据社会不断新出现的儿童问题,适时增补儿童权利保护法律的内容,如增设大病或残疾儿童的康复保障制度、家庭早期干预机制、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的教育保障机制等。

3. 增加早期干预机制,尽早从源头上避免或削弱儿童问题的不良影响。

在这一方面,我国可效仿发达国家的家庭儿童政策中的预防性措施,将儿童福利领域的预防分为四个层次:初级预防的目的在于为儿童提供普遍服务,增强其自我权利保护意识,增加其教育、发展机会,并增强家庭对子女的抚育功能。二级预防为有困难的家庭及其儿童提供支持性服务,旨在遏制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三级预防为身陷长期、严重困境的家庭及其儿童提供应对危机的服务。四级预防负责尽量降低各种恶行事件对儿童的不良影响,属于事后补救性质的工作。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之前一直把重心放在事后处理上,今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增加早期干预,建立起四级预防的机制,尽早减少儿童问题的不良影响。

4. 引领、组织社会力量加入儿童福利事业。

这不但有利于合理利用广泛丰富的社会资源,还有利于增强儿童福利的跨专业合作,促进儿童福利事业取得更好成果。日本的社会组织就在儿童福利事业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1998年成立的“儿童虐待反思协会”以漫画的方式向志愿者介绍儿童虐待与制止儿童虐待工作的正确做法;各地社会组织还经常组织联系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儿科医生,及时处理被举报的虐待儿童事件。我国可借鉴日本的做法,通过为与儿童工作相关的社会组织提供适当的优惠政策或补贴,引导并组织其加入到儿童福利事业中来。

5.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监督,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

它是保障儿童福利机构合理、规范运营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首先,国家应通过立法建立起健全严密的行政监督体制,明确规定监管部门的职权与责任,确保儿童福利机构保持自身的福利属性。其次,在儿童福利院的设施与管理规范方面,应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价机制,如专业的儿童福利社会组织、儿童医院、幼儿教育学校等都可授予评价资格。最后,政府应敦促儿童福利机构建立并完善信息网络,使得公众明确捐款流向、国家拨款去向及儿童收养流动状况。

参考文献

[1]成海军.社会转型时期的儿童福利问题及未来政策定位[J].中国民政,2003,(9):22-23.

[2]刘寒.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孤残儿童福利供给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论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 篇2

摘要:随着进城务工潮的出现,留守儿童现象越发社会化。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监护的缺位和其他委托监护人对他们的监管不到位所引起的,进而导致对留守儿童的受照顾权,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以及发展权等权益受到严重的损害。同时,对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之间的矛盾,很容易使其在生理、心理、学习以及行为举止上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监护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人身和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诱因,进而留守儿童监护问题成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儿童权益保护

一、我国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成因

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招致产生监护问题的原因概况包括以如下方面:

1.缺乏有效的亲权监护制度

我国对监护制度规定的太过模糊化及形式化,以至于我们对监护的定义比较模糊。相关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的资格规定不够明确,会招致留守儿童在父母监护缺失的境况下,留守儿童没法获得高质量高素质的监护,这就会使得留守儿童无法健康成长。相同地,因为大多数的留守儿童来自农村,其文化素质广泛偏低,还要加上陈旧的传统观念,何谈给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2.对监护人资格规定不明

我国现有的监护方式有:法定监护,委托监护,指定监护这三种监护方式。委托监护是对留守儿童实行监护的主要形式。我国把委托监护称为监护委托,是指“监护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情况下,委托他人实施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的情形”。其区别于其他监护方式,是因为委托监护的设立或者变更,并不发生监护设立或监护变更的效力,也就是说监护受托人没有监护权。

二、对我国留守儿童事实监护责任的分析

因为我国的留守儿童监护存在着诸多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彻底分清谁来承担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及他们的合法权益应如何保障这些问题,才可能使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权益得到保障。

1.国家对留守儿童承担必要责任

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确切规定了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是他们的父母,可是,因为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得不到有效地照顾,可能他们的合法权益会遭到外部侵害。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国家公权力的介入,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承担必要的责任。

2.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监护承担主要责任

从法律层面上,父母是留守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基于这种法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父母要对孩子行使和承担照养,管理,监督,教育以及保护的权利义务,且这些权利义务是不能放弃的。

3.父母以外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承担有限责任

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外出务工,所以只能将孩子交由其他监护人代为监护,但是这种监护是有限的。因为,我国只规定了在留守儿童的双亲死亡或丧失监护能力的情况下,才会由其他监护人代为监护,这种监护被称为委托监护,它是建立在监护人和受委托人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基础上达成的,可以说这种委托关系也是一种合同关系,它不会因为监护人转移而取消因留守儿童给别人招致侵害而需要承担的责任。

4.学校对留守儿童承担有限责任

学校不承担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就算承当,也是承当过错责任,这就表示惟有学校有过错,才需要承当过错责任。学校是是留守学生的被委托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中规定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接受教育且缴纳相应的费用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部分监护责任委托给学校。学校就要履行其教育职责而且也要管理和保护学生。所以,当务之急是确定留守儿童和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规范两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有利于明确留守儿童双亲与学校的各自职责。

三、解决我国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对策

通过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所折射出来的种种问题,都反映出了我国在法制社会进程上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当下问题不断出现,没法当即处理,我们只能在不竭探索的道路上慢慢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途径。

1.改善我国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制度

现今我国留守儿童严重缺少法定监护且其他监护方式有着严重不足,比如,代理家长”制的推行、相应的农村优惠政策的施行等等,都是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而制定的。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对待留守儿童监护问题的解决一直只停留在政策的制定上,却迟迟未立足到立法角度。应该从立法的层面上,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彻底地保护,这样就能够在现实运行中对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产生帮助。

2.构建适合现实情况的监护制度

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需要去外面打工,他们对子女的监护义务由他人代替行使,这些代替父母行使监护义务的是被委托监护人。可是,在现行法律规范中未明确规定被委托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有什么,什么人可以担任留守儿童的被委托监护人等问题,再加上享有监护义务的委托人和受托人不受法律限制,会让监护情形处于恶劣情况。所以,被委托监护人履行相应的义务是否受到法律约束,我们无法确定,在此种境况下,刻不容缓以法律形式肯定留守儿童的被委托监护人的资格及监护职责。

3.强化对留守儿童的国家监护体系

按照《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我们应该把对留守儿童履行的职责看作是自身的必要职责,国家也更应该平等地对待留守儿童的法律地位,将留守儿童的事看作是整个社会的事,从而切实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所以就要把对留守儿童的监护纳进国家监护体制中。

4.建立留守儿童的监护监督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的监护监督机制,首要目的是:1.为监护人及被委托监护人提供咨询;2.监督监护人及被委托监护人的监护活动;3.当监护人及被委托监护人侵害留守儿童的利益时,撤销他们的监护资格等。

参考文献:

[1]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1):29.

[2]王秋香,欧阳晨.论父母监护缺位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学术论坛,2006(3):137.

[3]叶仁荪,曾国华.国外亲属抚养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业经济研究,2006(5):7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 篇3

一、关于研究内容

1. 留守儿童个性发展的研究

个性 (Presonality) 又称为人格, 是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 在不同背景下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性。它标志着一个人具有的独特性, 并反映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交织[1]。表现为个体在适应环境时在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等方面的整合。

许多研究都发现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由于其长期缺乏亲情教育和家庭教育, 养成了他们独特的人格特征。例如, 孔克勤、常青通过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作业测验三种不同测验工具对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较偏激、易猜疑、孤独、内向、缺乏自信、容易悲伤、自觉不如别人。从性格类型来说, 留守儿童性格不稳定、不适应类型占了38%, 稳定、适应但是消极适应类型的占了18%[2]。张鹤龙[3]、李立靖[4]的研究认为: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有近一半的“留守孩子”存在性格缺陷, 表现为冷漠、内向、孤独、自卑、焦虑、神经过敏等。范方、桑标通过调查分析归纳了留守儿童的主要人格特点:一是乐群性低, 比较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 易心烦意乱, 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 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 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 忧虑不安;六是冲动任性, 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 心神不定[5]。

另外, 一些研究者通过对照研究, 发现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特点还存在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和认知差异。例如, 任彩霞的调查研究发现, 与同龄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较为内向, 情绪较不稳定。在所有的留守儿童中, 小学、初中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突出, 个性发展出现偏差, 暴露不良性格特征, 主要表现为攻击型性格和畏缩型性格两种性格类型[6]。赵红、罗建国等通过对照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在内外向、神经质、行为、智力与在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合群、幸福与满足及总分方面都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差异。另外, 留守儿童男女两性之间在内外向、神经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合群及自我意识总量表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7]。周宗奎、孙晓军等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做了调查研究发现, 从不同角度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认知和评估是不一致的, 学校校长和教师一般认为留守儿童有比较多的人格问题, 对他们各方面的评价都较差;但从学生的自我报告结果来看, 其主要问题仅集中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非留守儿童, 而在个性、学习等方面与其他儿童没有显著的差异[8]。

2.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研究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其社会性发展也有许多的问题。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社会认知、品德行为等方面。

大量研究都普遍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是留守儿童亲子关系发生变化和亲情教育严重缺失的直接原因, 认为长时间的亲子分离松散了留守儿童的家庭观念, 使其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 无法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 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指导和帮助, 严重影响了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

一些研究通过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对照研究, 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社交技能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存在明显差异。张鹤龙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表现出更多的交往困难、独立性差、坚持性差、不能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特性, 即社交技能发展水平较非留守儿童要低[8]。肖富群的研究结果认为: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基本上是正常的, 但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父母长时间的“不在场”影响到了留守儿童与同辈群体的交往, 他们的朋友数量明显没有非留守儿童多, 而且也明显地减少了他们与亲戚之间的交往次数[9]。

留守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与其不能很好地遵守社会规范也存在密切关系。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再加上没有亲情与信任保障下的安全感, 导致其不能较好地遵守社会规范, 出现了一系列的品德问题和行为问题, 甚至出现了违法乱纪的行为。许多研究结论在这方面都比较一致。然而陈新花、李珍连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她们对广西龙州县金龙镇的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个案访谈, 发现留守儿童的独立性很强, 不仅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 锻炼了其生活自理能力, 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并且由于父母外出, 他们经常要参与家里的一些重要决策, 表现出了干练果断的优秀品质[10]。这是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这个社会弱势群体。

3. 留守儿童情绪发展研究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留守儿童处于父母亲情相对缺失的背景下, 他们体验到了更多的心理冲突和压力, 容易产生消极和否定性情绪。大部分研究都表明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和忧虑是留守儿童的“代表性”情绪体验。如高文斌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且具有年龄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 抑郁水平表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11]。

但在对社交焦虑的研究上, 研究者们却得出了不相一致的结论。张顺、王良峰等对安徽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交焦虑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社交焦虑发生率为17.1%, 高于非留守儿童的发生率1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这种差异性有待我们深入细致地去研究, 去验证和考察。

4. 留守儿童学习研究

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研究比较广泛, 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学业求助行为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较多的研究, 但结论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 根据李金涛的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成绩优秀者仅占10%, 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都处于中等偏下[13]。据四川省农村调查队2004年2月对达县等地区的调查, 结果也发现, 45.7%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 (每学期均有不及格科目) , 39.3%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 11.5%的学习成绩较好, 而成绩优秀的仅占3.5%[14]。不少研究者指出, 许多留守儿童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机不足, 学习习惯不好, 不能完成家庭作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督促与鼓励, 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动力不足, 没有成就感, 成绩一般;只有少数自控能力较好的留守儿童能够刻苦、认真学习, 成绩优异。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并没有显著影响。据张宇辉对河南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研究, 大约27%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 59%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良好, 仅有14%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1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2001年进行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的状况研究”也发现, 父母在家的学生与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 儿童的学习成绩与父母是否外出打工没有明显的关系, 并且留守儿童在学习信心和学习效能感上都略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16]。

这种研究结论不相一致的现象, 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 使用多种研究方法, 全面考察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从而得出较全面客观的研究结论。

二、问题与展望

1. 研究视角应扩大化、综合化, 主客观相结合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社会特殊群体, 大多数的研究仅仅从儿童自身的性格心理特征出发, 缺乏全面性, 应结合其父母或其他抚养人的心理特征来全面分析由主观原因所引发的问题。

在客观方面, 在关注留守儿童父母外出, 亲情缺失的同时, 也应关注在家所接受的不同的教养方式的影响。留守儿童开始留守的时间、留守时间的长短等也应作为相关因素列入研究之中。

另外, 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 它涉及到社会学、家庭学、人口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 研究应综合化, 进行跨学科研究。

2. 研究方法应多元化

在研究方法上, 研究者们从个案描述性分析到实证性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但由于中国的疆域辽阔, 故而研究者们尽管发放了大量的问卷来调查, 但仅仅在量上进行分析, 得出的结论的代表性是不充分的, 因此, 在研究中应将质性研究引入进来, 深入到实际情境, 收集真实的资料, 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剖析。此外, 在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横向对比研究的基础上, 还应引入对留守儿童的纵向研究, 在发展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使问题更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3. 干预措施应积极化

我国儿童社会福利现状的反思 篇4

与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儿童社会福利的对比分析

儿童是家庭的瑰宝,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基石,社会的明天。中国是世界上儿童数量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儿童与社会、国家与儿童、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儿童的关系,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

为所有儿童提供一个安心、安全能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和社会参与的健康成长环境,是儿童福利的核心部分,而儿童福利政策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政策保障。1959年《儿童权利宣言》会议对儿童福利作了如下定义 :凡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 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均称之为儿童福利。

儿童福利政策是实现儿童福利的政策保障,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涉及的对象为所有儿童;第二、对儿童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条件的保障;第三,为儿童提供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自我、参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的保障。

根据安德森的理论,西方福利国家明显地分为三种制度类型。第一种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在此模式中,公共福利的责任范围较窄——主要是针对穷人,大多数人主要依靠市场来获得保障,代表国家是美国和英国。第二种是欧洲大陆传统模式,其前提是就业和贡献相关联的公共社会保险计划,代表国家是德国。第三种是“社会民主”模式”,主要是指斯堪的纳维亚制度,它与其他两种制度有着明显区别。

瑞典福利橱窗中的--儿童社会福利

瑞典最早颁布《儿童福利法》,促进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瑞典政府充分考虑到儿童发展的需要,通过推行父母保险、儿童津贴、家庭津贴、各种医疗保险和福利服务,为所有家庭创造了一个适宜照料儿童的社会环境,为儿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以优厚的亲职假给付(也有译为“父母津贴”,“亲子假”)与普遍的公共托育服务著称。

尤其是母亲友好型福利政策,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尤其是工作母亲的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亲职假,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需要制定适宜的政策。良好的儿童福利制度无疑是提高女性就业率与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使得瑞典享有先进国家中甚高的妇女就业率与生育率。

瑞典将儿童福利作为福利的重心之一,将福利深入儿童成长的方方面面,根据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制定针对性不同的福利制度,同时注重普惠性、人性化。采取国家干预的方式,基本上由政府承担儿童照顾及家庭支持的责 任。国家支持的母亲友好型儿童福利政策。表现出公共提供、平等普及、充分配合父母工作需要等明显特征。这不仅有利于瑞典的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而且是建立在增进男女平等的基础上,对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有重要作用。

日本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特色

日本自二战后开始对儿童社会福利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经历了从“补缺救助型”到“普惠型”的巨大转变。在此过程中,既有社会发展变迁的影响和需求,也蕴含着从“保护”、“救助”到“自立支援”的社会福利观和儿童观的转变,更贯穿了从“家庭育儿”到“社会育儿”育儿理念的改变。着重体现出带有东方传统儒家思想色彩的以家庭为中心的理念,家庭内的父母切实承担起各自应负责任与义务的企业社会理想型家庭模式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以“家庭基盘的稳固充实、个人自立为指向的福利政策理念”。主要包括:

1、强调以家庭为主体的福利政策

2、推行以地方政府(都道府县)、地方公共团体、企业、民间团体等多元化供给的福利模式

3、以对“儿童自立生活援助”为儿童福利事业

核心家庭的特点是对亲属网络的依赖性小,独立性灵活性大。这种家庭模式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也削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使得正处于育儿期的年轻父母难以直接得到来自长辈的育儿指导和帮助,其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家庭育儿功能低下各类儿童问题突显90年代后日本社会儿童厌学、暴力行为不良情绪不稳,抑郁甚至于自杀等的比例不断上升,就是体现之一。

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的现状及反思

总体来说,我国的儿童福利制度从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儿童福利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政策体系,内容涉及儿童的抚养、教育、医疗、保护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儿童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等基本权利。这些政策对推动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我国仍处于福利补缺型,有很多漏洞和不足。

以艾滋病儿童的救助为例,目前我国对艾滋病儿童的救助人处于最基本的生存和最简单的医疗服务。主要有照顾者的照顾意愿与照顾能力, 收养、寄养、集中供养、小家庭养育、社会助养五种不同类型养育模式。同时,政府部门对这些儿童的养护模式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因为中国现阶段没有健全的儿童福利政策法规及服务体系。对于此部分儿童,各地方,各部门各行其是,养育和服务标准和策略各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些儿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养护和服务造成了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和管理的混乱,同时也对儿童也造成经济坏的影响。

目前中国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分散在不同部门之中, 各种不同类型服务之间缺乏协调和整合, 而且中国16岁以下少年儿童总数多达一亿之巨, 儿童数量比美国和整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数量都要多。单亲家庭儿童、患病儿童、残疾儿童、孤残儿童、留守儿童、自闭症儿童、服刑人员子女, 其他各类困境儿童与脆弱儿童的数量巨大, 但纳人国家保护视野人数有限。主要问题包括

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分散,缺少统一规范,而且实际的、可操作的内容不足,政策的适应性不强。儿童福利政策执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不顺,多头治理,缺乏协调、整合机制和问责机制。现行儿童福利政策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个人、企业、社会团体、慈善机构、宗教组织等社会团体的力量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针对孤残流浪等困境儿童的福利和保障政策偏少,且层次较低。

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现状分析 篇5

关键词: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3-0091-03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明显地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十余年以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其发展状态如何?应当给予怎样的评价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在1997年到2006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的论文数量、作者单位、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性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清晰展示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并力求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二、样本、变量与指标设定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论文样本来自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学术期刊上发表的414篇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类论文,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是1997年到2006年。抽样标准是依据我们对学前儿童游戏及其研究的理解:学前儿童游戏是发生在学前儿童个体和群体之间或者成人(包括父母与教师等)与学前儿童之间的游戏活动;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指对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特征、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关系、游戏影响因素以及游戏实施策略的研究。因此,凡属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符合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概念界定的论文均纳入样本的范畴。

在分析变量上,本文作以下设定,具体指标为:

1作者单位。共分为8类: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国家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民间研究机构、其他(包括港澳台地区和国外学者个人和机构),未标明作者单位。

2研究主题。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我们将研究主题具体细化为: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历史、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与特点、游戏与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游戏的环境创设以及游戏的组织与指导五个主题。

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从理论研究、经验总结、实证研究和历史研究等纬度提出,具体分为以下方法:理论研究方法(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经验总结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等、实验研究方法、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

4研究规范性。规范性是指研究是否符合基本的研究程序,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评估。第一,是否有理论预设;第二,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第三,是否有文献述评;第四,是否有参考文献。

三、统计结果分析

在确定样本、变量与指标体系后,本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以下统计结果:

(一)研究主体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在1997年到2006年内学术期刊上所发表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表明,近10年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发表的论文数量呈增长趋势,见图1

对所发表论文作者所在单位的统计表明。学前儿童游戏的研究主体主要来自高校和幼儿园,其中高校在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成果发表的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是研究的主力军,见表1。

(二)研究主题

通过对所选取论文在研究主题方面的统计,可以大致了解近10年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所关注的主要内容。统计显示,在研究主题上“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和“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和指导”的研究占全部论文数量的近四分之三。相比之下,环境创设的研究最少。仅占论文总数的4.6%。

(三)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上运用最多的是理论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分别占41.8%和37.2%。采用实证研究法的研究比较少,一共占12.8%。见表3

(四)研究规范性。研究规范性是指研究是否符合基本的研究程序。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统计表明。在全部论文中含有对前人成果的文献述评的文章仅占17.4%,含有理论假设的仅占15.7%,含有问题意识的论文占66.1%,另有56.0%的论文没有参考文献。见表4

(五)结果分析

1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快速发展。

自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游戏地位、作用、以及游戏的指导等作了较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后,学前儿童游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领域。十年来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研究队伍、研究方法,以及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机构的出現和建设方面。从论文统计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学前儿童游戏研究主体分布在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各级研究单位;研究角度从教育学领域向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领域延展。研究方法也体现出了多样性和科学性以及多学科性的特征。在研究成果方面,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刘焱教授所著的《幼儿园游戏教学论》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幼儿园游戏及教学的专著,对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同年,曹中平教授的《儿童游戏论——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三维视野》出版,该书从三个纬度系统地介绍了游戏特征、动机、功能、发展、材料、分类以及指导和评价。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焱教授所著的《儿童游戏通论》,以多维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儿童游戏的特征。以上著作对中国学前儿童游戏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另外。一些学前儿童游戏的实验研究成果、教材教师用书、资料汇编以及译著的问世。不仅丰富了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的理论研究。而且对实践也起着积极导向作用。推动了展示了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工作的发展和现状。

1998年,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下设的五个专业委员会之一的“游戏与玩具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带动和促进了学前儿童游戏的工作开展。该组织定期对所成立的游戏基地成员进行培训和召开会议,在思想上、观念上对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重要导向和保障作用。随着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成果的不断丰富和质量的提高以及研究机构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正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

2存在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看到十几年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目前研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研究主题:关注实施环节讨论,对游戏本质特征研究不足。目前国内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很大一部分是对游戏实施——包括组织、指导、评价的研究,对游戏本质特征研究较少。游戏实施过程的研究。离不开对游戏本质特征的研究。对学前儿童游戏本质特征的研究,可以看到影响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自身因素及其与时间、空间、器材等外部变量的复杂关系,而对这些因素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正是游戏科学化实施过程的重要基础。目前国内已

有少量的学术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论文对学前儿童游戏本质特征进行案例和实验研究,但这些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未成系统的初步发展阶段。

(2)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不够。目前我国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以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研究为主,并且研究有两种倾向。第一倾向于运用理论研究法,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的解读和诠释,常见于对游戏功能、作用或意义的解读,缺乏对复杂真实的学前儿童游戏现象的深入了解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发展。第二,倾向于对幼儿园游戏实践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論提升。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是社会科学中的重要方法,但缺乏实证研究,可能使理论研究陷于思辨之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经验难以提升和推广,应用研究由于缺乏实证支持而难以对理论产生实际影响。

(3)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跨学科研究能力有待提高。跨学科应该是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特点之一。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众多的学科,都可以为理解、接受和探究学前儿童游戏现象提供基础性概念工具和理论框架。但是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在所统计的论文中含理论假设的仅占13.3,这从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理论基础薄弱的特征。单一学科特别是单一的教育学科对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支持力和针对性非常有限。比较国外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国内对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借鉴较为欠缺,对所借鉴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运用中显得比较生硬,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4)研究规范性不足。上文的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在问题意识、理论假设、文献述评和参考文献的引用等方面都有较明显的欠缺。虽然从纵向发展角度看,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的规范性在不断加强。但比较国外研究所体现出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学科意识。国内研究在规范性上差距依然较大。论文中极少的理论假设以及在对前人成果的文献述评、问题意识的明确性和参考文献等方面所体现出的不足,说明国内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不仅需要加强研究问题上的规范性,更重要的是要发展研究逻辑上和方法上的规范性。

(5)研究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虽然近些年来学前儿童游戏研究队伍发展较快,但总体看,仍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国家研究机构和独立的、非政府的研究机构发展缓慢,如上文统计显示,来自国家研究机构和民间机构的学前儿童游戏研究为零;学前儿童游戏研究队伍总量偏小;高校研究者和幼儿园研究者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与合作、研究主题有偏缺、实证的研究方法运用还不够。要繁荣和发展我国学前儿童游戏研究,还需要政府、社会和研究者们长期共同努力。

四、结语

初探我国儿童福利发展模式 篇6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是未来的希望。他们的茁壮成长能为祖国带来美好与希望。但是, 目前我国这一特殊群体面临十分严峻的窘境。虐待、遗弃、家暴、流浪、性侵等事件频频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就在前几天海南小学校长带六名女学生开房被判处十三年半有期徒刑有了结果, 不禁让我们感概儿童的生存状况是不是到了濒临危险的地步。类似的案例还有东莞的一位母亲, 两个孩子都有脑瘫, 母亲在照顾两个孩子很多年以后, 心力交瘁, 最后把两个孩子溺死。年仅10岁的鹏鹏被亲生父亲用橡胶管、皮带等工具“严厉教育”3小时, 导致鹏鹏背部、胸部及腿部皮下大面积淤血, 最终失血性休克死亡。一个15岁的孩子不堪父亲常年施暴, 将睡梦中的父亲打死了。两岁留守女童守奶奶尸体7天染败血症而死亡。2011年7月7日深夜, 长期被继母关在家里二楼阳台上的7岁女孩童童饥饿难耐, 从二楼阳台翻墙逃走, 跑至小区便利店偷饼干吃。被当地小区居委会找到时, 童童头发蓬松、衣衫褴褛, 长期被继母关在阳台过着动物般的生活, 已经被饿的皮包骨头。

二、我国儿童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 家庭原因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 常常因为小事而体罚孩子, 甚至出现了很多虐待孩子的现象。出现了家庭虐待之后, 政府也没有相应的机制。另外, 农村地区父母因为常年外出打工无法照料孩子, 造成了七、八十岁的老人养育两三岁留守儿童的状况。这就会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一种摧残, 无法享受到完整的父母关爱。第三, 重男轻女思想在某些家庭特别严重, 因此造成了遗弃女婴的现象。还有一些婴儿一出生就是残疾, 父母直接把刚出生的婴儿抛弃甚至是直接掐死。

(二) 教育原因

我国传统的教育一直是体制教育, 它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 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地方学校把学校的升学率当成重或单亲孩子或残疾孩子在学校受到了其他同学的歧视。我们中之重, 过分讲究学习成绩。另外, 有些老师的素质不高, 对待孩子是采用区别对待原则, 把孩子分为优等生和差等生。学校对单亲家庭孩子、留守孩子没有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一些父母双亡的孩子或单亲家庭孩子或残疾孩子在学校受到其他同学歧视。还有一些学校在不断实施着害孩子的示范。我们有很多领导干部到学校讲课, 让小孩儿站着听。学校还让许多小学生讲冠冕堂皇的空话, 这样的公共教育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恶的示范。

(三) 社会原因

我国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工没有被城市认同接纳, 他们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 这使得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不能正常上学, 医疗没有保险。此外, 我们还在用一种非常古老的理念来管理现代社会。社会管理不是一般的机关管理, 这个观念转变不了, 导致现在出现了许多不满的社会情绪。第三, 儿童生存的社会环境差, 流浪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这些特殊的群体受到社会严重歧视, 使得他们得不到社会的关怀, 心理产生扭曲。

三、探索我国儿童福利的发展模式

(一) 家庭寄养模式

儿童家庭寄养是指经过规定的程序, 将民政部门监护的儿童委托在家庭中养育的照料模式。我国传统的儿童寄养方式主要集中在福利院等专门的机构, 弊端就是使孩子的身心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儿童养育方式的研究探索中发现, 家庭是最适合于儿童成长的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因为儿童尚处于智力、心里未成熟的状态, 由于儿童的这种特殊性所以需要特殊的照顾。家庭寄养模式是由一个家庭照顾几个儿童, 并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非血缘关系的亲情纽带。将部分孩子寄养到社区的家庭中, 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神, 能使儿童在生理、心理、情感、教育等方面得到全新的抚育, 是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

(二) 发展社区儿童救助中心模式

有一个特殊群体叫流浪儿童, 这些儿童有些因为家庭贫困失学, 有些因为父母双亡后独自流浪, 他们在流浪中生活非常艰难,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关爱。建立社区儿童救助中心, 给流浪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居住场所, 使得他们有“家”的温馨, 它是家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救助中心可以聘请老师给他们讲授知识, 培训技能另外, 还可以在孩子生日的时候为孩子办个生日聚会, 一些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每月去社区儿童救助中心看望孩子等, 使他们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

(三) 民间救助机构介入模式

目前我国儿童福利工作主要还是依托政府的儿童福利院, 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效率低。由于目前公办的社会福利机构无法满足需要, 建立民间救助保障机构成为全新的抚育模式, 它是一种集中看护、疏导、教育于一体的亲情化的救助方式。政府应当鼓励创建民间救助机构, 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 应当不断完善儿童救助政策,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边缘群体, 加大对儿童的救助。

参考文献

[1]关颖.城市流浪儿童的家庭问题和社会干预[J].青年研究, 2008 (2) :17-22.

[2]鞠青, 张小亮, 陈晨等.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4-23.

[3]罗柳妮.中国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研究一一以湖南省某县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 2010.

[4]王孟楠.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08.

[5]官群.关注中国农村特殊教育:重点、热点、难点、盲点[J].中国特殊教育, 2009 (2) .

论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完善 篇7

关键词:儿童保护,缺失,完善

一、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也是世界上儿童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据统计, 在我国13多亿人口中儿童将近有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础, 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前途与命运。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儿童保护, 目前, 我国对儿童保护的适用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婚姻法》等, 这些法律都对儿童权益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 为维护儿童的权利提供制度保障, 儿童的保护现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缺失

我国现有保护儿童免伤害的法律, 虽对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行为主体在儿童保护方面的责任有原则规定, 但大多是纲领性的, 过于笼统抽象, 没明确具体规定违反该项法律、侵犯儿童权益的行为主体应承担的责任, 又没明确规定忽视和虐待儿童行为的认定标准、究责程序、惩罚办法, 另外, 这些法律在儿童保护中缺乏可操作性, 不能有效地预防和保护受虐待或被忽视的儿童。实际生活中出现儿童被虐待与被忽视问题时, 常常不知由哪个部门主管、应按何种程序介入, 采取何种措施解决问题。主要存在的缺失包括:

(一) 在法律层面上, 现行儿童保护制度散而空

在实际处理儿童虐待案件中, 我国有关于儿童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类法律当中, 但并无一部专门法律, 对儿童的权益进行规定和加以保护。我国其他法律、法规中虽然有涉及儿童保护的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分布在不同类型的立法当中, 至今也形成一部专门的针对儿童保护的系统法律。如果要保护受虐儿童的合法权益, 其受到伤害的程度必须要达到法律规定的界限, 否则, 法律不能予以追究。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对于儿童的保护是维持社会治安的法律机制而非特定的儿童保护制度。

(二) 从在办案的程序层面上, 没有特定的程序

由于没有一套儿童保护专门程序性的法律规范, 所以, 没有其特殊的办案程序, 无法对儿童实施有效的保护程序。一般只有虐待致人死亡或重伤之后, 案件才会进行公诉, 否则一般的案件都采取调解的方式解决, 大都采取教育、警告的形式。情节稍重的处以拘役或罚款。这种处理并不具有威慑力, 并且受虐儿童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家庭中生活, 其以后成长环境的健康也并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 在案件报告受理层面上看, 缺乏强制报告制度

儿童虐待案在我国属于自诉案件, 不告不理, 这就经常导致受虐情况被忽视或发现较晚, 受虐儿童的亲人往往对虐待的真实情况予以隐匿, 其他可能发现并报案的人员, 如老师、邻居等发现虐待情况后, 往往只会选择与其家庭进行谈话沟通, 很难对虐待儿童者有强制措施。只有当这种虐待行为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之后才会采取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动。

(四) 在机构设置层面上, 缺乏专门的单位处理儿童权益保护问题

在生活中, 对于一些常见的打耳光、罚站等行为在立法上根据现有法律很难给出惩罚, 既不能说是故意伤害罪也不能说是虐待罪。即使有报案人报案时, 可能会报给居委会、妇联、教育局或者公安局, 但最终有权对虐待案进行处理的, 只有公安局。但公安局只能处理后果严重的案件, 对于情节轻微, 不构成犯罪的, 公安机关无法立案侦查, 追求虐待人的法律责任。

(五) 在社会层面上, 缺乏对受虐儿童的替代性监护制度

在一些受虐儿童案件中, 剥夺监护人监护权是保护儿童的必要措施, 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国家替代性监护制度, 受虐儿童依然处于不健康的环境中, 难以逃脱受虐处境。另外, 对于在国家或私人经营的儿童看护机构, 在预防性侵害、性虐待以及受害儿童的康复与重返社会, 以及对由国家负责照看的儿童进行定期检查方面, 仍欠缺相关立法。

三、完善我国儿童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 完善民事立法, 加大民事保护力度

未成年人虽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但其具有民事权利, 未成年人的民事权利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我国的《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构成了未成年人民事法律框架, 但这些法规过于笼统, 不便操作。

(二) 加大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应当切实实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责任制和监督机制,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纠。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大处罚力度, 对那些违法行为要实行从重打击, 决不能手软忌器, 姑息养奸。

(三) 改革刑事法律,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目前我国保护儿童方面的法律多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 要想使中国的受伤害儿童得到有效的保护, 必须改变法律和政府角色缺位的现状, 建立有效的中国儿童保护制度, 健全预防和干预虐待儿童机制。建立保护儿童的专门政府机构、针对儿童群体的法律保护程序、强制报告制度及儿童庇护所, 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 政法部门要竭尽自己的职责, 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努力实现将儿童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社区对儿童状况的监护制度, 每个社区对自己所管辖区儿童家庭状况要有一定的了解并及时掌握他们的状况, 特别是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离婚儿童等困境儿童。境。

(五) 严格招师标准, 家长适时关心

学校要严格招师标准, 提高教师的自我素养, 加强对学校教学的日常监督管理。家长要注意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 不要因为忙于工作或是沉迷网络, 使得孩子缺少关爱,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要健全完善婚生子女推定制度、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

注释

1张贵周.浅谈儿童保护制度之完善[J]法制博览 (中旬刊) , 2013 (10)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儿童权利公约>.

浅谈我国儿童视唱练耳教学 篇8

视唱练耳的基本任务是:“组织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 训练其积极地将听觉运用到创作与表演实践中去。”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听觉的艺术, 人类早在在婴儿时期就对声音敏感, 对音乐表现出兴趣, 并有一定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2-6岁的儿童, 具有惊人的音乐成长能力。他们可以唱歌, 进行节奏的探索, 还对乐器演奏表现出兴趣。在此期间, 儿童将由感知、接受音乐, 变为体验、发展音乐。适时、适当地引入视唱练耳的教学, 将对儿童音乐才能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

1. 观念问题

儿童时期是听觉发育的黄金时期, 在进行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时候, 一些家长往往只是重视“看得见”的音乐课程, 例如一些乐器的学习, 歌唱的学习。考级是他们学习音乐的目标, 越短时间越快达到最高级别——十级, 成为很多琴童乃至琴童父母的最大愿望。一些可以发展音乐才能的“隐性课程”, 例如视唱练耳课的教学, 往往被忽视甚至无视。这就是现在我国儿童视唱练耳发展的现状, 很多孩子以及他们的父母根本不知道有视唱练耳这门音乐基础课程, 更别谈知晓其基础的含义。又或者听说过, 觉得既不是唱歌课, 不能让孩子学到发声发音的技巧;又不是器乐课, 不能让孩子学到弹奏乐器的技艺, 长期以来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开展也只是在那些专业音乐院校的附小、附中, 对于社会音乐教育, 特别是针对考级开设的培训机构、兴趣班里, 要么是开设课程了, 问津的人很少, 要么是根本没有开课。幼儿园和小学的音乐课多是以歌唱为主, 视唱练耳部分教学的开展, 也相对薄弱。

2. 教材问题

我国现在比较通行的儿童视唱练耳教材, 难度比较大, 适合低幼儿学习的合适的教材不多见, 知识的编排和讲解多是沿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教材模式, 单音、音组、音程、和弦的听辨, C大调学完后后学a小调, 而后是G大调、e小调等等, 这样知识的垒砌造成年龄较小的儿童学习起来, 望而生畏, 出现一些困难。

3. 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儿童的天性是玩, 但由于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编排趋于专业化, 也就造成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方式、方法的专业化, 即传统的教学模式, 听辨加视唱。重复的听辨加之不断的模唱, 使儿童的热情与兴趣在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中消失殆尽。视唱是以“音准”、“节奏”为终极目标, 认为只要是音准的视唱加之没有错误的节奏就是视唱完美演绎的标准, 殊不知其在拥有“技术”的同时, 同样需要“艺术”。

二、改变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窘境

针对以上三点, 要改变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的窘境, 首先就要改变其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改变原有的观念。只有纠正了“视唱练耳”不重要的错误观念, 才能使这门课程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否则, 一切也只是纸上谈兵。其次是加强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编著。改变了以往的观念, 没有合适的教材, 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 加强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编著, 十分必要。再次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正视儿童视唱练耳的地位作用, 改变对它的看法, 编著合适的教材, 最后还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使儿童视唱练耳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 改变观念

正视视唱练耳在音乐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使人们可以真正认识理解它, 不仅是要靠音乐教育机构的支持与扶持, 还需要靠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如果连音乐教育工作者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更何况其他人?所以当务之急, 就是要让教授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师以及教授音乐相关科目的教师, 尤其是给儿童进行考级辅导的教师, 在教授声乐、器乐技能的同时可以兼顾传播视唱练耳重要性的使命。使琴童家长得以明白视唱练耳的学习可以促进声乐或是器乐的学习, 同样具有陶冶情操的审美价值, 具有提高人的素质的价值。音乐教育工作者有能力也有义务消除人们因不了解视唱练耳而产生的误解。

2. 加强、加快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建设

目前, 市面上的儿童视唱练耳相关教材、音响资料比较丰富, 在包装精致、印刷精美之余, 更应以丰富的教学内容作为填充, 以适应儿童的身理、心理发展为编写宗旨, 就像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 “按照儿童自然的认知规律, 采用五声音阶教学序列, 从少数音级开始, 数目逐渐增加。”下行的小三度更易于被儿童掌握。而固定唱名法的引入应该在掌握了首调唱名法之后等等。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顺序的同时, 还要兼顾趣味性, 教材的编写要突出孩子的特性, 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去开展教学内容的设计。教材的编写不宜过难, 过繁, 简单而又有乐趣是吸引儿童的关键。

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还要以涵盖古今为目标, 我国历史悠久, 音乐文化也相当发达, 在视唱的编排上既要突出我国的民族特色, 传统音乐文化, 又要包含其它国家、民族优秀丰富的音乐作品。通过大量的不同国家、地区的优秀的视唱内容丰富儿童的音乐教学。如此编写的教材才更能体现陶冶情操的价值, 通过学习, 可以使儿童接触到“博”、“大”、“精”、“深”的音乐教学内容, 从而提高全民的音乐素质。

3.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 引入新型教学设备

以专业音乐教育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来教授儿童视唱练耳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两者的受教育对象的音乐学习的水平是不一样的, 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教学内容上, 还表现在教学进度上。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让儿童学会聆听音乐, 听懂音乐。好的听辨习惯的形成, 将会对一个人终生受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初期“无纸化”教学, 也就是不利用书本去教授儿童音乐, 去识谱, 去认知一些音乐知识。这点对于儿童学习视唱练耳的初期比较适用, 儿童通过模仿教师的活动便可进行视唱练耳的教学活动, 建立感性的音乐认识, 至于识谱那是建立在感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以体验式的方式首先开始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学活动, 不会使孩子感觉沉闷。奥尔夫打击乐器同样是教授儿童节奏的有利工具。通过轻松活泼的游戏活动由浅入深的教授节奏, 通过这些小乐器发出声响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 亲身参与节奏的实践活动, 使儿童更乐于接受。奥尔夫教学法强调重复, 但又非单一的重复, 在这种重复中又包含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一来, 可以巩固教授的音乐知识, 二来, 可以训练儿童的听觉更加敏锐, 分辨其中细微差别。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主张用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 感受音乐, 这点对于儿童学习视唱练耳来说, 非常重要。通过肢体动作可以使儿童掌握节拍律动, 节奏速度, 精确演绎节奏时值等等。

柯达伊教学法强调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歌唱是儿童的天性, 通过歌唱的方式表现音乐是他们最自然的状态。在儿童视唱练耳教学中应重视歌唱, 通过歌唱来学习视唱练耳的相关内容。

以上三种音乐教学法都对我们的儿童视唱练耳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可以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同样, 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的出现同样给儿童音乐教学活动带来新契机。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设备, 可以把声音图像相结合开展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 也可以让儿童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 改变单一教学用具钢琴一统天下的局限性。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听觉发展最快的时期, 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儿童视唱练耳课程帮助儿童发展听觉, 陶冶情操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通过改变不重视视唱练耳课程的观念, 加强儿童视唱练耳教材的编写, 以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用具, 可以给儿童视唱练耳教学翻开新的一页!

摘要:视唱练耳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但在实际的儿童音乐教学实践中往往得不到重视, 本文就其现状及原因加以分析, 并提出三点构想, 包括改变原有观念, 加快、加强儿童视唱练耳教材建设和改变单一教学模式, 引入新型教学设备, 以促进儿童视唱练耳的教学和发展。

关键词:儿童,视唱练耳,改变

参考文献

[1]秦德祥:《元素性音乐教育》,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9年。

[2]蔡觉民、杨立梅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

[3]尹爱青, 曹理, 缪力编著:《外国儿童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

[4]杨立梅编著:《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

[5]黄瑾编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的完善 篇9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及问题

生活实践中, 我国留守儿童监护的类型主要有单亲监护和委托监护, 其中委托监护又可分为隔代监护和寄养监护。

(一) 单亲监护

单亲监护是指由儿童父亲或母亲一方履行监护职责的监护方式。这种方式相比其他监护方式存在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都可能会使孩子性格的发展不均衡;此外, 监护人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负担, 面对孩子时往往会缺乏耐心与精力, 影响其监护质量。

(二) 隔代监护

隔代监护是由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承担抚养义务的监护方式, 是委托监护中最常见的类型。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长辈常会溺爱和放纵孩子, 使其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受托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他们抚养孩子的观念多停留在吃饱穿暖等生活基本问题上, 只重“养”而不重“教”;隔代监护的监护人自身就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老年群体, 精力和体力状况使他们对孩子的监管往往力不从心。

(三) 寄养监护

寄养监护是父母将孩子委托给亲戚朋友或者托管机构照顾的监护类型。存在的问题有:第一, 留守儿童对亲情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 情绪消极,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第二:父母的委托大都是口头形式上的, 与受托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很不明确;第三, 现有的托管机构大都是私人成立的, 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 托管环境也没有统一标准, 存在很大隐患。

二、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城乡差别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问题的根源

2010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达2.6亿, 流动人口群体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基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教育、医疗、福利及就业制度的不平等导致农民工收入不高且很不稳定, 农民工大都无力承担子女在城市生活的各种费用, 所以不得不将孩子留守在农村。

(二) 法律政策滞后于社会发展

我国现行的监护法律规范较为滞后, 缺乏现代监护规则的人文关怀和人本定位, 没有专门条款对留守儿童实施有效的保护, 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又缺乏针对性, 保护力度也不够。

(三) 缺乏对托管机构的有效监管

托管中心普遍存在场所简陋、餐饮卫生条件差, 安全设施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收费不规范、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托管儿童的人身安全没有保障。托管行业由哪一个部门来负责管理, 目前尚不明确, 入行几乎没有门槛, 托管市场成为监管盲区。

(四) 社会对于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和保护

社区或村委会对留守儿童关注较少, 对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况缺乏了解, 不能及时对他们进行引导和督促;网吧, 台球厅等娱乐场所为了经营利益而任未成年人自由出入, 使留守儿童较易接触到各种不良信息。

三、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制度的对策

(一) 完善相关法律, 强化立法保障

对留守儿童加强保护必须要完善立法。首先必须明确委托监护的资格和职责, 其次要明确托管机构的责任范围, 要以法律形式确认托管机构的法律地位, 并明确发生事故后的赔偿标准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加大对恶意行为的惩罚力度。

(二) 加大执政改革力度, 统筹城乡发展

一是拆除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制度壁垒。政府在改革中要逐步拆除就业、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壁垒, 减少农民进城成本, 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 使进城务工人员享有与城镇居民在实质上平等的政治身份和社会权益。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耗或就近转移。此外, 需增加财政投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保障制度;介入公权力, 设立专门托管机构, 加强对托管机构的监督。

(三) 整合社会力量, 加强舆论监督

村委会等基层社会组织应及时更新留守儿童的资料, 积极配合监护监督人的工作, 监督受托人职责的履行情况, 并定期向相关机构和留守儿童父母反馈信息;媒体也应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的舆论导向, 净化社会环境, 引导留守儿童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四) 优化监护人的管教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文化程度, 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素质教育, 提高监护人的法律意识和文化修养, 优化管教水平, 用法律约束监护人的行为。

四、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 是“三农"问题的衍生。要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问题, 必须从法制建设、资源配置、舆论监督、社会工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完善, 才能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8-02-27.

[2]郭文静.未成年人监护的若干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0312.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 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144-01

从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打开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到这些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中国出现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人口转移浪潮。伴随着农民工问题的出现,“农村留守儿童”及产生的相关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分类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口转移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60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我国的人口转移也即人口流动主要是指农村的青壮年流动到城市务工,青壮年劳动力占人口流动的70%以上,普遍出现了人口结构的“386199”现象,也就是“留守家庭”问题。(《人口研究》2004)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学界有很多说法。但是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应指所有3-17岁的儿童,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一年以上,而由父母一方或托付给祖辈,亲戚朋友或同辈照顾监护的儿童。

对于留守儿童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监护类型,李庆丰把留守儿童监护分为三类: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自我监护,这种划分忽略了单亲监护类型。(2002)笔者认为应将其分为五类,在高亚兵的基础上增加一类,自我监护。一共就是分为五类:单亲监护,上辈监护,隔代监护,同辈监护和自我监护。

二、留守儿童问题

伴随着父母外出务工产生了许多的问题。比如父母“赚了票子,丢了孩子”,“鼓了钱袋子,误了孩子一辈子”等各种说法。由于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老家的孩子们,所产生了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教育问题方面,心理问题方面,生活及发展问题方面。

(一)教育缺失,单一化。

首先关于家庭教育,这是孩子接触到最早的影响最为长久的一种教育方式。亲子教育的缺失,对于孩子来说本来就是一种缺陷。再说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孩子们接触到的最为正规的教育,老师对很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监护人和在外务工的父母。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很多老师也是无暇顾及到孩子各个方面的成长。最后,社会教育,社会是最大的学校,从我们出身到死亡的那一刻,我们都处在社会中受其影响。良好的社会治安,纯正的学习风气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度方面,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等制度方面的不完善,才导致很多家长想把孩子带身边而不能。(2006)

(二)心理失衡,问题化。

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的现象,而更应该关注其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父母外出了,孩子的求助对象就变化了,心里有什么想法,学习有什么困难却不知道应该向谁说。久而久之,性格就会变得胆小,内向。再者,由于缺乏关心和与年龄成长的心理辅导,很多农村的留守儿童会渐渐产生一种自卑心理,而这些随着时间的沉淀,会造成孩子在人格上的缺陷,价值观念的错误。因为性格执拗,思维偏激,从而导致人生价值观的错误而误入歧途的案列,真的值得父母,社会,政府深思。

(三)生活发展,守旧化。

孩子现在的生活状况及以后的发展前途,与学生期间的经历及形成的人生价值观,人生态度等密不可分。一般来说,双方父母的外出务工的家庭生活条件会稍微好一点。但是,家里的经济条件的改善可以弥补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缺位所带来的损失吗?另外,由于监护人忙于家务农务,对于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存在很多缺失。再者,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意识里面,产生一种“读书无用论”。最后,父母教育观念的错位,部分父母给孩子灌输的观念就是,读书就要上大学,学习成绩不好,浪费钱,还不如早日出身社会挣钱养活自己。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措施

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父母外出务工,但其根本原因是农村经济落后,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因此,我们不能杜绝父母外出。要正确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父母,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出发,多位一体的,全面的来解决留守儿童产生的相关问题。

首先,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发展农村经济。人才是每个地方发展的关键。要发展农村就首先得解决农村人才技术的问题。另外政府应该给予地方一些政策偏向,给予地方发展现代农业,招商引资以技术,人才和资金上的支持。其次,逐渐减弱甚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并对医疗卫生,教育等保障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逐渐消除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分化。再者,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正确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陪伴子女与经济上面,应该理性的选择。尽量不要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尽量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工作,关心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学习。另外,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所在学校,老师之间的沟通,以及时的掌握孩子的成长发展情况。最后,学校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以弥补父母在孩子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缺位。学校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不同,开展相应的心理课程。以对其思想,价值观,人生态度,处事方式,身心发展变化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学校老师也应该加强与孩子父母及监护人的联系和沟通,学校寄宿制度,对于缓解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也有一定作用。通过寄宿制度,老师也更能在学习和生活上面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参考文献:

[1]《人口研究》编辑部,焦聚“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人口研究,2004.4。

[2]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7期。

[3]王秋香,欧阳晨。论父母监护缺位与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问题[J]。学术论坛,2006年第10期。

[4]黄勇。《“留守小队”,寄宿制还是代理家长制,留守儿童怎样回“家”》。《中国青年报》,2007年7月11日,第2版。

[5]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评述[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胡枫,李善同。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影响--基于五城市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9年第2期。

上一篇:InSAR技术下一篇:古典风景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