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

2024-07-27

人格理论(精选十篇)

人格理论 篇1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一) 人格结构。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 人格是一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在他早期理论的描述中, 我们人类的心理结构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主要是被压抑的欲望和本能冲动, 由于压抑的作用而不能进入意识;意识则是我们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也是我们心理存在的表层;前意识则介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 受压抑的强度不大, 较为容易进入意识。后来, 弗洛伊德在其《自我与本能》 (1923) 中, 提出了新的人格结构理论, 即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包含着原始的本能冲动与能量, 纯粹按照“快乐原则”追求本能力量的释放和紧张的解除。自我是本我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它按照“现实原则”支配人的行为活动方式。超我指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理想、社会戒律和规范, 它按照道德的“至善原则”指导、控制人的行为, 监督本我, 督促自我。

弗洛伊德喜欢用形象的马与骑马来形容他的潜意识和意识、本我与自我的抽象理论。在这里, 马是本我, 是潜意识, 而骑手则是自我, 是意识。若就赛马而言, 那么, 规则与裁判, 大概就是超我了。因此, 这三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就非常重要, 涉及成功与失败, 涉及一个人心理健康或精神错乱, 因为三者之间的冲突, 往往是许多心理病症的重要起因。[2]

弗洛伊德认为, 有强壮的自我才有健康的人格, 而自我强壮指能协调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 即能审视外在的现实和内在的体验, 然后选择能够满足需要, 但又不违反道德禁忌的行动时, 自我就是健全的。这观点为多数精神分析学家们所接受。

(二) 人格动力。

弗洛伊德认为,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能量系统, 其中操纵人格结构运转和作用的能叫做心理能。这种心理能来自于本能。人的全部行为都受无意识本能的支配, 一个人在心理上干什么取决于本能在人格各部分中的配置和流动。本能在人格三大系统中的分布和转移就构成了人格的动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本我、自我、超我在一般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自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执行着管理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职能, 即同时要满足外部世界、本我及超我的要求和需要, 使三者相互协调。但事实上, 三者并不总是协调的, 自我无力同时满足内部和外部的需要, 这就会产生焦虑。[3]焦虑一旦产生, 与之相联系的心理能量得不到有效的释放, 个体的心理状态就处于不平衡中。于是, 个体总是千方百计地消除紧张以达到平衡。正常情况下, 自我如果不能以合理的方式消除焦虑时, 就会借助非理性的方式。这些非理性的方式就是自我防御机制。自我的防御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压抑, 即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去; (2) 投射是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上; (3) 反向作用即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有意识地做出相反的举动; (4) 否认, 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拒绝承认那些使人感到痛苦的事件; (5) 合理化指采用歪曲的推理使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 (6) 认同是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 也称自居作用; (7) 退化指个体发展到相当阶段后因遭到挫折而重新倒退至较原始的发展水平; (8) 升华指本能的欲望冲动转化到被社会所容许或赞许的目标和对象上去。

上述一系列防御机制都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等三个对象的心理举措和防卫手段, 其目的就在于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 保持人格结构的平衡。弗洛伊德认为, 自我的重大任务之一就是为了缓解和防止焦虑, 保持人格结构的平衡。[4]

(三) 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所有的人的人格发展都源于婴幼儿时期心理性欲发展的变化, 一个人人格的发展和适应都源于力必多能量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 每个儿童都要经历几个先后顺序的发展阶段, 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经验决定了他的人格特征。他按力比多能量贯注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把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官期、潜伏期、两性期。

1. 口唇期 (0-1岁) 。

这个时期儿童主要通过吮吸、咀嚼等口腔活动来获得性的满足, 口腔一带成为其获得快感的中心。如果这个时期性的满足不适当, 就会形成口腔类型的人格。弗洛伊德认为, 成人乐观、开放等积极人格特点与悲观、被动、退缩等消极人格特点都可以由这个阶段偶然产生的事件引起。

2. 肛门期 (1-3岁) 。

这时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 儿童对肛门粪便的排出与克制都能得到快感。如果出现停滞现象, 成人后可能形成“肛门排泄型人格”和“肛门滞留型人格”。

3. 性器期 (3-5岁) 。

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出现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此时期的矛盾冲突不易解决, 因而产生滞留现象的机会很多, 这乃是造成日后许多不良行为如侵略性人格和异常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4. 潜伏期 (6—11岁) 。

这一时期儿童对性器兴趣消失, 实际上是儿童的发展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某种精神力量压抑的结果。但是, 这只意味着儿童的性活动暂时被潜伏起来, 并不意味着它的中断或消失。

5. 两性期 (11-14岁) 。

潜伏期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从这个时期开始, 由于性器官已趋向成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开始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和满足。[5]

以上各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的矛盾冲突, 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 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过度满足, 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 就可能产生迟滞现象, 也即固着作用。另外还有一种与固着有关的现象是退化, 即指个人寻求回到早期的满足方式, 即较早的欲带点 (即某一发展阶段力比多在身体特定区域兴奋和满足的中心) 。儿童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迟滞现象则会相应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学说十分重视个体生殖器官成熟的前三个阶段, 这三个阶段均在五岁前, 因而弗洛伊德强调五岁之前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 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个体终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6]

二、弗氏人格理论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启示

(一) 将“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统一起来。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 不能完全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社会道德、法律规定都在限制个人, 人必须克制本能冲动以适应现实生活, 否则, 不但享受不到快乐, 反而得到痛苦的结果。在弗洛伊德眼中, “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原则, “现实原则”只是修正了“快乐原则”, 二者是可以互补的。而教育关键要在“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中求得一种协调, 这样才能做到既使儿童的本能得到尊重, 又使儿童遵循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才能培养出个性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个体。[7]

(二) 重视早期教育, 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弗洛伊德强调五岁之前是人生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 强调儿童早期经验对个体终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种早期经验既不是知识的学习, 也不是严格的道德训练, 而是父母、教师和社会给予儿童的高品质的爱。[8]弗洛伊德确信一个概念:一个接受充分爱的人, 将来必是人格健全, 能爱人、有独立感、肯负责的自我实现型人物。那如何正确地实施爱的教育, 以获取健康人格呢?弗洛伊德认为爱应尊重儿童的本性, 表现为关心而不是强迫屈从, 应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让儿童在自由中成长, 教师或父母只是从旁边予以必要的指导。[6] (P63) 弗氏的人格发展理论及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均表明:早期教育不仅可以有力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而且对人格的形成、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我们要重视在学前时期就对儿童进行人格教育, 主要通过父母来对儿童的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儿童的影响如何主要在于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健康融洽的母子关系是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来源, 人们以后寻求友爱、情爱及性爱都源于早年与母亲形成的依附关系, 都是为了重温从母亲那里体验到的爱抚。[9]

(三) 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 注意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提出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可逾越性, 任何一个阶段没有处理好, 都将会影响成人后的人格发展。弗氏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的发展的阶段性、可预测性就启示我们可以采取教育的方式对儿童人格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培养, 并且应针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以满足儿童早期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应的生物性的需要。

(四) 培养儿童合理选择使用防御机制的能力。

据各项研究表明, 心理健康水平高低和自我防御机制成熟与否存在正相关, 即常用成熟防御机制的个体都有一种健康的人格。同时, 有学者认为:“防御机制的转变并非单纯是外显行为 (症状) 的改变, 而是引起了观念上 (动力学) 的变化, 比单纯的症状指标更能说明问题。”因此, 把培养成熟防御机制以获得健康人格作为儿童人格教育的途径来探讨, 无疑更具动力学的意义。[1] (P39) 我们认为, 成熟防御机制并不局限于特定几种, 只要是既能减轻内心痛苦, 又能适应外界环境的防御机制就是成熟的。这就启示我们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人格中固定下来, 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减少应激。

这里所说的应激为长时期的不良慢性刺激。范伦特认为, 持续时间很长的外界生活应激 (如患精神病或其它慢性病的父母) 往往会有利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阻碍防御机制的成熟, 并使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固定下来。所以,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 要注意防止长时间的慢性刺激。

2. 给予适应的社会支持。

范伦特认为, 有无社会的支持与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有重大关系。具有同情支持、爱护关心与通情达理特点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儿童, 很少动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并能够善于处理各种冲突和应激, 对自己充满信心, 也能够对自己的得失有一正确的认识。当然如果保护支持过度, 则也会影响防御机制的成熟。

3. 进行成功的榜样学习。

在个体生活的关键时刻, 需要与一些人建立亲密关系, 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或作为认同的对象。这样的人容易动用成熟防御机制, 又促进新的人际关系的发展。用班杜拉的理论来看即是进行成功的榜样学习。

参考文献

[1]林碧烽, 张晓荣.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教育的有益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3) .

[2]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与体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3]倪海.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其贡献[J].理论月刊, 2002, (10) .

[4]张华东.健康人格的基石——平衡[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2) .

[5]龙燕.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J].科教文汇, 2006, (1) .

人格理论本土化刍议 篇2

人格理论本土化刍议

鉴于西方人格理论夹带有数量可观的术语混用,同中国大众的习惯性观念明显地不相容,故有必要提出人文社会科学术语“本土化”的.问题.人格理论需要“本土化”,理由有三:任何科学术语特别是常用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要遵循“习惯性优先原理”;应该重视人文社科知识“本土化”的呼声;要使人格理论被亿万大众接受并应用,人格理论“本土化”势在必行.术语“本土化”是现代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并可能引发人格理论研究的一场革命.

作 者:王秉翰 WANG Bing-han  作者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 刊 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2(4) 分类号:B84-06 关键词:人格理论   术语   本土化  

人格理论 篇3

关键词: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人格教育;智力落后儿童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70—03

一、前言

智力落后是否必然导致人格障碍?英国心理学家Brand[1]认为智力发展对人格发展水平起决定作用。在他提出的智力与人格发展合璧的双锥体理论中,特别重视智力一般因素的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何华国认为智力落后儿童(以下简称“MR”儿童)人格发展有一些共同特质,如高焦虑、消极、固执、缺乏信心、拒绝、退化、压抑等。但是,智力不是在导致人格障碍的唯一因素。教育、训练、外界环境等影响下也会导致人格发展水平的不同。此外,智力损伤程度与人格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损伤越重,对人格的影响越明显[2],而损伤程度较轻的MR学生人格水平相对较高。李祚山[3]曾采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和《内田—克雷佩林心理测验》测查MR儿童人格水平,结果发现两者测查出健康人格比率分别为68.83%、38.98%。虽然样本较小,但至少表明MR儿童发展出健全人格的可能性。

考虑到MR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帮助其发展出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而针对其人格发展的可能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也应该重视起MR儿童的人格培养工作。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蕴涵着丰富的人格教育思想,它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积极性解释,MR儿童教育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本文便试图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入手,为MR儿童人格教育寻找理论依据,并尝试探讨相应的人格教育对策。

二、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学形成于19世纪末,以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为代表,在广泛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精密的临床观察基础上,不断发展,成为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人格理论主张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对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具体内容如下[4]。

(一)重视“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自我”是对自己的不断反思,是协调“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三者关系的关键。弗洛伊德指出,人不可能完全依靠本我,一味按照自己的欲望行事,他们需要充分发展自我,依靠自我接受社会道德、法律规定的限制,这样才可以适应现实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超我,否则,会遭受心理上的挫折。埃里克森认为自我过程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并且在个人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他强调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建立自我同一性需要有效整合个体以往经验与当前经验,不断进行自我修整,自我提高,这样才可以调和内心活动与社会规范、道德任务的矛盾,从而达到同一性,使人格向合理方向发展。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们都认为,只有具有健全自我的个体才拥有健康人格,获得完善发展。所以要充分发展自我,培养真实的自我。

(二)人格发展是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大多数精神分析研究者都是从社会文化角度来探索人格的形成,认为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和自我等多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霍妮指出人在后天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下,既可能使自身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也可能发生阻碍导致潜能异化发展。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渐成说中,把人格发展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强调人的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三)人格发展的十五大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理论是进行人格教育的一个关键理论,由弗洛伊德首创。该理论认为自我的防御机制是其一大功能,依靠它可以解决本我,超我和外界现实的相互矛盾,从而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自我防御机制有十五种,每种机制都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功用,此消彼涨,使人的心理平衡或失衡。一般而言,能使用成熟防御机制的个体便拥有健康人格。

三、对MR儿童人格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具有可塑性,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与发展的,个体在人格形成过程中是主动的。显然,这对MR儿童人格塑造有积极促进意义。

(一)MR儿童人格具有可教育性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把导致人格障碍的决定性因素归于内在的心理矛盾冲突,这就弱化了另一影响因素,即大脑损伤造成的智力落后的作用。在他们眼中,大脑损伤是有限的,未损伤部分在数量上仍占绝对优势,通过功能补偿,同样可以发展出形成健全人格所需的神经机能。如普通儿童的人格教育一样,只要方法得当,其人格也能健全发展。但MR儿童的大脑损伤使得他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水平、理解能力受到限制,对他们的人格教育肯定存在一定难度。智力落后的程度可能会影响人格健全发展与异常发展的机率分配。轻度MR儿童受大脑损伤的影响小,人格发展健全的几率大;重度MR儿童受影响较大,几率相对较小,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丧失。人格会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豐富逐渐发展,趋于完善,后天因素起关键作用。

(二)培养健全自我是MR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

精神分析学家强调自我在人格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MR儿童人格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健全自我。自我一方面对个体内在本质进行调控,一方面随时关注着与外界的相互作用,通过不断调和心理矛盾冲突,建构起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机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最终实现本我、自我、超我的平衡状态,即形成了健康人格。张福娟[2]等曾利用《缺陷儿童人格诊断量表》对MR儿童人格特征与正常儿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人格因子方面,适应性和分化性因子发展较差,自我发展性因子较好,该结果可以支持MR儿童通过发展自我来塑造其人格的做法。

(三)外界因素,尤其是早期经验对MR儿童人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精神分析学家们眼中,外界因素对人格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R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人格各因子也不断发展或退化。如果能够处理好内在与外界的矛盾冲突,各因子成熟水平会越来越高,人格发展越健全,否则,就可能发生异化。早期经验影响巨大,许多人格障碍的形成都可归因于童年时期的不良经验[5]。MR儿童被确诊后,即被突然贴上标签,从周围人中区分开来,童年生活中种种不良刺激,如父母的失望、老师的冷落、同学的歧视,社会的排斥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消极印记,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其个性被压抑以及消极情绪的产生。

(四)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MR儿童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培养成熟防御机制是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能否使用成熟防御机制是心理有无疾病的一个标志。成熟防御机制的获得就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MR儿童由于认知水平较低,易于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但他们并不是不具备发展成熟防御机制的条件,而是因为没有得到有效指导,没有途径来建立自身的有效防御机制。即使是心理健康者,也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他们更多时候能自我控制,并主导自己使用成熟防御机制。MR儿童也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却难以持久,也相对缺乏自我辨别、自我控制的能力,这需要外界干预与帮助。

四、MR儿童人格教育对策

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为MR儿童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支持措施,有意识的促进MR儿童的人格发展。

(一)在充分满足本我发展的基础上,重视MR儿童自我发展

正确看待MR儿童的本我水平相对高的事实。首先,从满足他们本我需求入手,利用他们对食品、衣物等物的喜好,逐渐引导其形成健康自我意识。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消极同一性产生。如学会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认知自己的兴趣,学会稳定情绪;尝试正确选择与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遵守社会规范。其次,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日常行为、言语、神态等方面注意让MR儿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给他们布置难度适当的任务,保证他们顺利解决阶段性任务,并且对阶段性完成情况进行积极评价,以提升其对自身的评价。第三,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他们掌握一些成功解决心理冲突的实用方法,能更深刻的认识自己,知道如何扬长避短。由于MR儿童认知发展迟缓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细致。

(二)防止不良家庭环境刺激对MR儿童的消极影响

在MR儿童人格尚未发展完全时就应该着手其人格塑造工作,尽量防止童年期由家庭因素产生的不良影响。首先,父母需要详细了解优生优育知识,了解智力落后的病因、症状,对子女今后出生及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要做周全考虑。一旦发现有异常表现,要冷静的正视事实,及时调节心情,防止把自己的患得患失心理强加于子女身上。其次,教育智力落后子女时要保持平常心态,不能把子女看作是累赘,或是溺爱、放纵、同情子女。也不能因子女智力缺陷或者年幼,就忽视其心理感受。第三,父母教养方式、夫妻关系、家庭气氛都会对MR儿童造成影响,父母要善加处理。不责骂,不讽刺,不轻视子女,有利于他们保持自尊心与自信心。夫妻双方相敬如宾,和谐相处,能让子女受到积极情绪感染;保持家庭民主、愉快、健康的氛围可以增强子女对生活的信心。总之,家庭是最容易对子女人格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环境,父母要尽量减少家庭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因素。

(三)学校是有计划培养MR儿童人格的场所

学校是培养MR儿童人格的重要场所,是初步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始。在这段时期,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第一,教师要尊重、支持、关心、爱护智力落后学生。要满怀热情和期望,平等的对待和关爱他们;给予合适的期望值,设计合适的成就目标,进行适当评价;积极为他们创造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第二,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精神环境。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生活;树立榜样,捕捉每一个闪光点,引导班风、学风朝气蓬勃的发展。第三,有意识的把人格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设计体现出人格培养目标,通过设计、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有意识的或潜移默化的培养其健康人格。第四,提高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弗洛伊德认为要解决儿童的人格问题,就必须对教师做系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可见,教师自身人格素养对MR儿童人格发展有较大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以德服人。也应该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知识,这是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方便指导学生家长采取合适的人格教育策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与MR学生家长密切配合,互相交流学生信息,商量最优化的人格教育方式。

(四)促进MR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成熟发展

帮助MR儿童学会使用成熟防御机制。首先,通过人格测验、日常观察等方式对MR儿童防御机制特点进行初步了解。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哪些防御机制可取,哪些不可取。第二,开展MR儿童人格教育时,要善于把握分寸。结合其心理承受能力,具体情境等因素,适时适度地对他们进行指导与教育,防止产生过多的不良刺激。第三,矯正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对已经形成的不成熟防御方式,要采取措施促使其逐渐向成熟防御方式过渡,防止它们在人格中固定下来。针对具体的不成熟心理特征,制定心理治疗策略,并与物理治疗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其进步之处,积极巩固已取得的进步并持之以恒。

当然,整个社会大环境对MR儿童人格教育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应理解、关心和帮助MR儿童。有关部门要采取法律措施来帮助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维护其尊严,这样才更有利于MR儿童形成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C.Brand,Egan,I.Deary.Intelligence[J].Personality and Society.1997.

[2]张福娟,刘春玲,等.MR儿童人格特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6,19(1):19-22.

[3]李祚山.MR儿童人格发展特征的研究[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74-80.

[4]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5]林菁.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1(2):133-137.

The Personality Education for the Mental Retarded Based on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ANG Jiao-yan

(Nanjing Technical College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Jiangsu,210038)

Abstract: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 which has not been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 The main idea is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not the critical reason for the abnormal personality.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is the co-effect of self,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By controlling the psychology, the influence of the well environment and nurturing, the personality could b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is knowledge, the article suggests some educational methods for forming personality of the mental retarded.

Key words:psychoanalytic personality theory;personality education;the mental retarded students

关于创新人格特征的理论阐述 篇4

20世纪50年代以来, 人们就一直不断地在研究一些典型的创造者的人格特征。创造者有不同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创造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质。科学家与发明家不同, 哲学家与艺术家不同, 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不同。综合起来, 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其一, 是对科学界和艺术界等已做出突出成就, 或者被公认为有创造性的人进行研究;其二, 是专家和公众 (老百姓等非专业人士) 认为的高创造性者应该具有的品质。

Bar r on (1958) 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不拒绝混乱或不对称, 独立判断, 容易接受新事物。Roco (1993) 研究了30位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突出创造的被试, 并对他们的人格剖面图进行了评估, 发现对创造力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包括智力、求知欲、创造性想象、灵活性、观察能力、职业热情和坚持性。多数研究支持, 高创造性的科学家通常都比普通人表现得更加开放、灵活、有动力、有雄心, 虽然他们常常缺乏社交, 但当他们真正和人接触时, 总是表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傲慢自大、自信, 而且不友善。

Roy (1996) 用卡特尔1 6人格因素量表对51名艺术家和51名非艺术家做了调查。结果表明, 和非艺术家相比, 艺术家表现得更加内向、独立, 而且头脑敏感 (t ender-minded) 。Richardson (1995) 以21 8名巴贝多的 (Bar badi an) 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学生 (平均年龄18岁) 为对象, 考察了领域定向和创造性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 艺术领域和科学领域的被试创造性表现比较相似, 然而也存在一些差异。和科学领域学生相比, 艺术领域学生表现得更加独立, 更喜欢变化;科学领域学生则表现得更加独断专行。总的来说, 艺术家大多是:好想象, 容易接受新思想, 内部动机强烈, 神经质, 感情不稳定, 缺乏社交。

以上是两种最有代表性的高创造性群体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 (Robert J·St ernberg) 列出了高创造力个体可能具有的七种人格特征:能容忍模棱状态;具有克服障碍的意志;具有自我超越的愿望;受内在动机驱动;具有适度的冒险精神;希望得到认可;具有为获得认可而工作的愿望。

我国学者蔡华俭、桑标等 (2001) 对创造性的公众观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发现:公众认为高创造性者的特征主要涉及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公众对高创造性者的特征的认识与专家的认识存在广泛的一致性, 但在广度、深度和具体项目的重要性上存在不少差异。

差异性研究证明, 高创造性个体确实表现出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 但是, 个性之间有共性, 各类创造人格中亦必有共通之处。了解这些“共通点”, 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是特别必要的, 因为在发展的早期, 孩子们的创造性人格并不是以专业化的形式出现的, 而这时又恰恰是需要教师、家长发现和格外珍惜的时候。有鉴于此, 心理学家在研究各类创造人格的同时, 也研究一般性的在各类创造者身上所共有的人格特质。

朱永新等在总结了中外学者在创新人格特征方面的研究后, 认为:“创新人格特征就是创新者所具备的人格特征。”

由于人格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而创新更是涉及多种心理活动的艰巨复杂的劳动。所以对于这个问题, 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们都尚未给出一个明确答案。但是, 理论研究中的不定论并不影响教育者在实际的创新人格教育实践中进行大胆地摸索。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些观点, 拥有创新人格的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他们拥有浓厚的求知兴趣, 不仅能够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 并设法寻求新的解决途径, 而且能够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并展开思考。

(2) 观念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他们能够在同样时间内形成较多的观点或想法。

(3) 思维具有灵活性。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激情, 可以轻易摆脱惯性, 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式, 根据不同的信息修正自己对问题的认识, 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4) 认识具有新颖性。他们思想活跃, 能够经常提出不同寻常且又可以被人们所接受、认可的观点。

但将来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还需要扩展已有研究内容或问题。比如, 创造性人格特征是领域定向的结果, 还是这些人选择该领域是因为他们具有这些人格特质?创造力和智力是一开始就发展不同步还是到某一年龄以后才开始分离?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考察影响儿童早期创造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可以包括发展的、认知的和家庭的、社会的等各种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叶清.大学生创新人格特征及其培养.教育学术月刊.2010.11

[2]徐恩芹、刘美凤等.创新型人才的核心特征.人才开发.2005.9

[3]转引自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9. (1)

人格理论 篇5

毋庸置疑,人格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某种意义上,性格等同于人格。面对相同的一件事,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决定与选择,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不同的人格。而正是这些不同的决定主导了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人格之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格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在整个心理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人格心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心理学其他领域提供了基础知识。比如,心理咨询、教育心理学,司法教育学等等。不仅如此,心理学也为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理论与应用性知识,如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除此之外,人格心理学还能够帮助人们自我探索、自我完善。人格心理学能事每个人了解自我,理解他人,完善自己,塑造健康人格。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新老资本主义国家为争夺殖民地而拉帮结派,扩军备战。而在心理学学术界也是一片争论,结构主义与机能主义激战正酣,行为主义蠢蠢欲动。就在这时,在奥地利,一位犹太人在心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革命,创建了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永远都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的心理学流派——精神分析。这位叫做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被尊为人格心理学的鼻祖。众所周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也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尽管他们后来与弗洛伊德产生了严重分歧,甚至于为此而绝交。但他们的理论都受到了弗洛伊德的深刻影响,所以也将他们当做精神分析学派的重要成员。尽管精神分析学派(主要是弗洛伊德)的许多观点不仅当时,甚至至今都无法被人接受,但精神分析学派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巨大影响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与实践都值得在人格心理学史上大书特书。他们的理论像星星一样照亮后来人前行的脚步。下面我们就具体的对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格的思想、观点进行分析研究。

首先要谈的是人性哲学这个主题,弗洛伊德主张人性本恶。我十分反对性恶论,我坚定地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是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让我们追溯历史,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交,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让弗洛伊德对人性产生了怀疑,于是他更加坚定了人性本恶的错误思想。

关于人格动力。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他将本能划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并认为所有与生命的维持、发展和延续有关的本能都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具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其中性本能是主要成分。我赞同生本能有正向的、积极地、建设性的作用这一观点,但不认同性本能是主要成分。弗洛伊德之所以如此重视性对人的影响与他从事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作为一个精神病医师,他在接触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后,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在接受他的催眠或者自由联想法治疗时都会涉及到性。可毕竟这些患者都在精神或心理上有残缺,而大多数人却没有精神疾病或者说就算有也尚未达到需要专业的治疗的地步。而显然弗洛伊德也无法证明他们的性本能。至于弗洛伊德的死本能,我认为那是不存在的。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是用以解释某些黑暗的、具有破坏性的行为,如人与人之间的对抗,攻击及杀戮等。我认为这些并非人的本能,这些现象的产生只不过是因为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心理失衡。为了满足需要,实现心理平衡的恢复,人们才做出了这些举动。

人格成因。在遗传与环境哪一个对人格发挥更大作用的问题上,精神分析学派更倾向于遗传。关于遗传因素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家族史或家谱法、双生子研究和收养研究也有力的证明了某些人格特质确实受到遗传的影响。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尤其是教育对人格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我认为,个体的人格主要是取决于遗传还是环境因人而异。我们可以将个体依据他们对环境的敏感程度划分为敏感型和迟钝型,迟钝型的人对环境的刺激作出的反应冷淡,他们的人格一直受到遗传的束缚,很难突破。

人格改变。弗洛伊德对此持消极的态度,他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我认为人格通过教育、治疗是可以改变的。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关于人格理论的向度。对于吉尔和兹戈尔提出的九个理论向度,精神分析学派都有自己的观点:

1.自由论——决定论。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不能觉察这种力量,是“决定论”的支持者。而人本主义学着罗杰斯则持相反看法,对于这个问题,我赞同罗杰斯的观点,我相信人类精神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使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是“自由”的。

2.理性——非理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我赞同认知心理学派的观点,相信人是理性的。

3.整体论——分析论。整体论主张将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作为一个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主张这种方法。虽然说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还是更应该坚持整体论,毕竟人格是作为整体而存在的。

4.遗传论——环境论。这个前文涉及过,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

5.可变性——不可变性。弗洛伊德一直非常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经形成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再也不会发生变化。我不认同他的这种观点,我认为人格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总是会变的,许多人格特质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拥有这些人格的人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即使已经步入青年,仍然有改变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6.主观性——客观性。对这个的争论精神分析学派很少涉及。7.主动性——反应性。对这个向度的争论主要是由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者展开的。

8.均衡性——不均性。弗洛伊德持均衡性的观点,他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

9.可知性——不可知性。这个问题是从哲学延伸出来的。作为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之一,世界的可知性与不可知性也是历来为哲学家们所争论的。在心理学层面上主要是行为主义学派与现象学派的争论。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等四则 篇6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均是以自我渐成为中心,把个体从摇篮到坟墓的人格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个核心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1.5岁);

第二阶段:自主对怀疑(1.5-3岁);

第三阶段:主动对内疚(3-6岁);

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歲);

第五阶段: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12-18岁);

第六阶段:亲密对孤独(18-30岁);

第七阶段:创生对停滞(31-50岁);

第八阶段:自我完善对失望(51岁以后)。

仰八脚效应(出丑效应):才能平庸者固然不会受人倾慕,而全然无缺点的人,也未必讨人喜欢。最讨人喜欢的人物是精明而带有小缺点的人。此种现象仰八脚效应。

高曾制约学习:在制约学习历程中,原来的制约刺激,经制约束习达到取代非制约刺激的作用之后,即可进一步将该制约刺激当作非制约刺激来用,与另一新的制约刺激配合,从而建立高一曾次的制约学习,密为高曾制约学习。

罗嘉思的人格自我论:

(1)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形成,是个人在其生活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所得经验的综合结果。

(2)积极关注:个体根据直接性经验与评价性经验形成自己观念时,对别人怀有一种强烈寻求种极关注的心理倾向。

人格理论 篇7

关键词:本我,自我,超我

1、引言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最独特和颇受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他的思想细腻, 大胆且深邃, 在其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 劳伦斯对人际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索。故事的大背景是英国工业革命, 小说的主人公保罗 • 莫瑞尔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他的母亲莫瑞尔太太婚后生活并不如意, 后来又遭受到长子去世的打击, 便将所有的希望都转移到保罗身上。因此, 保罗与母亲的关系异常亲密, 在这种亲密之中甚至滋生出不同寻常的依赖, 以至于他缺乏爱别人的能力, 他也因此备受折磨。本文致力于从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理论角度解读文本中主人公的自我, 以揭示主人公人性扭曲的内在心理根源。

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是文学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以分析人的潜意识而闻名, 并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格由“本我” (id) 、“自我” (ego) 和“超我” (superego) 组成。本我是无意识的, 基本上由性本能构成, 只受自然规律即生理规律的支配, 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理性, 是意识的结构部分, 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按照“现实原则”协调本我与外界的关系;超我代表社会道德准则, 是理性化的自我, 作用在于以“道德原则”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 使人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弗洛伊德认为, 在通常情况下, 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 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 就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2、保罗的人格结构

保罗的人格在在他与米丽亚姆和克拉拉的关系上面体现的尤为明显。他与米丽亚姆的关系体现了他的超我。保罗与米丽娅姆是一种心灵的沟通, 一种柏拉图式的恋爱。保罗渴望把这种激情同肉体上的激情融为一体, 而在与米丽娅姆的交往中, 他的这种渴望受到了抑制。米里亚姆从小受到的教育是绝不可以失去童贞, 她爱保罗这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她把委身保罗视作基督一般的自我牺牲, 她不能完全的交出自己, 这也就意味着她不能完全的接纳保罗, 这让保罗备受折磨, 好像自己热情的火焰无处可去, 只能在体内灼烧自己。事实上, 保罗也对童贞非常的羞怯, 他需要有人把他带出这个困境, 而米里亚姆, 一个比他更羞怯的人, 是绝不可能救赎他的。相反, 在米里亚姆面前, 日渐膨胀的欲望使得保罗加深了自己的罪恶感, 这是本我同社会的反抗, 但在与米里亚姆的爱情中, 他最终败给了社会, 而他的自我也就只能到别处去寻找实现, 保罗精疲力竭了, 除了离开, 他别无选择。在与米里亚姆的感情中, 保罗克制了自己的本我, 以至于自我发生了变化, 人格产生了扭曲。内心的火焰在米里亚姆这里没有得到宣泄, 为他的热情找到出口, 这成了他在当下首要的需求, 而克拉拉 • 道斯抚慰了他的焦躁不安。

保罗与克拉拉之间的关系则反映了保罗内心的本我。本我是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潜意识构成部分, 这些强烈的发自本能和欲望的非理性冲动, 一味追求满足。在米里亚姆那里得不到满足的本我在克拉拉这里找到了归宿。一想到克拉拉, 他就浑身发热, 好像有一团活生生的东西, 一个新的自我, 一个新的意识——本能与冲动。克拉拉是个有夫之妇,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这肯定是违反了超我的原则, 但是他内心的欲望如此强大以至于让他可以忽视社会的眼光。与克拉拉在一起, 他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在经历过一段疯狂的岁月之后, 他的本我得到了宣泄, 自我得到了平衡。可是很快, 这种平衡又被打破。克拉拉满足不了他的精神需要, 他们更像是肉体上的伙伴, 但却从未走进彼此的心灵, 他们的灵魂是分离的, 也是孤独的。渐渐的, 内心的空虚开始压过一切, 过去的欢愉甚至开始成为一种负担, 保罗又开始受到了束缚, 内心又尝到了痛苦, 当他冷静下来再次审视这一段关系的时候, 社会的准则开始起作用, 最终他出于罪恶感和责任感把克拉拉还给道斯, 这里的罪恶感和责任感都是超我的外在表现。

3、本我与超我的碰撞

保罗的本我与超我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碰撞, 而保罗自身也在两股力量之间苦苦挣扎。在与米里亚姆的感情中, 他的超我压过本我, 但在压抑了一段时间之后, 他离开了米里亚姆;在与卡拉拉的关系之中, 他的本我胜过超我, 然而当自我得到平衡之后, 两者又再次失衡, 他又选择了离开。其实, 他的人格与他的母亲有非常紧密的关系。保罗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矿工, 粗鲁暴躁;母亲莫瑞尔夫人则出身上层社会的中产阶级家庭, 受过良好的教育, 温文尔雅。两人婚后不久, 因性格、志趣的差异, 常常争吵打闹, 夫妻两人形同陌路。当然, 这里还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 在维多利亚时代, 女人总是或者说是只能依附于男人, 她的父亲、丈夫和儿子。莫瑞尔太太对于上层的中产阶级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 可她的丈夫在她看来是个没有上进心的男人, 当她发现丈夫不能让她过上想要的生活之后, 她便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将自己的所有热忱都奉献给了儿子, 儿子们也都积极回应了母亲, 而保罗对母亲尤其体贴入微, 关心着她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 保罗成为了莫瑞尔太太的工具, 她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行地加在了保罗的身上, 扼杀了保罗的个性。更重要的是, 莫瑞尔太太还诱导保罗鄙视父亲, 这也为保罗的恋母情结埋下隐患。父亲对于儿子而言应当是个伟大的存在, 可以说每个儿子小时候都是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 在自己心中都对成为怎样的男人有些许期待, 可是莫瑞尔太太剥夺了保罗的这份期许, 也使保罗丧失了男子气概, 使他丧失了去爱人的能力。

保罗起初并没有发现这一点, 只是一心的想要回报母亲的期待, 尽管可能这份回报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掺杂了什么其他的因素, 他只深情地告诉母亲:“有了你, 我决不会结婚——永远不。”后来, 他却只能对她抱怨:“你活着时, 我永远也遇不着合适的女人。”这时, 他已经发现了母亲对他的影响, 虽然他也曾经反抗过, 可最终还是难逃母亲的影响, 以至于最后他甚至希望她能够死去。

另一方面, 保罗本我和超我的碰撞还有其社会历史的原因。维多利亚时代, 女人的地位不高, 只能依附于男人, 而社会对女人的童贞特别看重, 它要求人们学会克制。保罗和米里亚姆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他们都是那个社会的受害者。在最好的岁月里, 他们都以自己想要与爱人有身体接触为耻, 不止米里亚姆, 保罗也尽力回避着与米里亚姆的身体接触。劳伦斯认为这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他在小说中写道:“他 ( 保罗) 认识的许多很好的男人都像他一样, 被他们自己的童贞所束缚, 无法解脱。他们对他们的女人极其敏感, 宁可永远不拥有她们, 也不愿对她们有一丝一毫的伤害和不公平。”莫瑞尔太太深受这种环境的影响, 为人特别冷静和克制, 保罗自小就佩服母亲的这一点, 认为母亲是圣洁的, 当他对米里亚姆有渴望的时候便也更觉自己的龌龊。

4、结语

正如保罗所料到的那样, 在他母亲去世之后, 他才真正摆脱了束缚。米里亚姆又找到了保罗, 想要安慰他受伤的心灵, 但是却被保罗拒绝了。可能他对刚获得的自由感到茫然, 也可能在经历过这些之后, 他终于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结尾处, 保罗紧握双拳, 紧闭双唇, 尽管四周黑暗笼罩, 他仍坚定地向前走去, 把过去抛在了身后。

参考文献

[1]Lawrence·David.Sons and Lover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4.

[2]冯季庆.劳伦斯评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3]胡亚敏.理智与情感在现代文明中的撞击——读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9, 03:35-38.

[4]罗艳.本我与超我的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及其人学基础 篇8

一、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是陈秉公教授在当前教育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被列为当代中国三大教育学派之一, 它的核心是“教育的本质理论”和“教育的目标理论”。

1、教育的本质理论。

陈教授认为, 教育的本质是“人格建构”, 教育的本质和根本职能可用四句话来进一步展开说明, 即“反省人的存在, 开发人的潜能, 塑造完全的人格, 建设完全的文明”。他认为, 仅仅就教育来论证教育的本质, 永远说不清教育的本质, 因此他用“人类生存哲学及其图型”来论证教育的本质, 令人信服。

2、教育的目标理论。

陈教授认为, 完全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种完全人格必须是集多种人格力量和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的。多种人格力量指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多种人格特征主要包括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超越性等现代精神品质。再进一步抽象就是集“真、善、勇、美”于一身的完全人格。陈教授说:除了“真、善、美”, 人类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 那就是“勇”。“勇”包含了进取性和意志力两大特点, 缺少了“勇”恐怕是举步为艰。只有“真、善、勇、美”齐备了, 而且互相联系、互相包含、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才是完全人格, 才会促进人的全面进步。

二、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的人学基础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是以陈教授原创的“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为人学基础的。该理论具体阐述了人格动力结构及运行机制, 具有填补学科知识空缺和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完整的人性前提的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

该理论认为:人格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 “三级结构”指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包括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发展需要力、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和人格行为选择力。

1、人格需要力。

人格需要力是人格结构的基础层次, 它是存在于人格的潜意识之中的需要和欲望的力量。它与生俱来, 随人格发展而发展, 给人格的行为提供原始能量和大致趋向, 是人格行为选择的基本动力源泉之一, 支撑人类面对环境压力, 顽强拼搏, 追求目标实现。人格需要力包含三种人格力量: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和发展需要力。其中, 每种人格力量又包含三种欲望。生存需要力包含食欲、性欲、安全欲;归属需要力包含爱情、类群情、尊严情;发展需要力包含求知欲、成就欲、完美欲。

2、人格判断力。

人格判断力指存在于意识和自我意识之中的决定人格行为选择的理性力量, 是人格在满足需要和完善自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体力量。它是人格结构的关键与核心, 是人格发展程度和水平的主要标志, 决定人格行为选择, 基本是后天环境影响、教育和个人努力的结果。它在人格结构中, 属第二个层次, 包括四种人格力量: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其中, 前三种存在于意识之中, 主要是认识人格结构与环境的关系, 作出外向行为选择, 而反省力存在于自我意识之中, 主要是认识自我的人格结构, 作出内向行为选择。四种人格力量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规定, 共同构成了人格判断力的系统结构。

3、人格行为选择。

人格行为选择指人格在外界环境挑战和压力下, 为了生存和发展, 在人格需要力与人格判断力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对行为的选择, 是能动的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的活动。它主要有四种类型:程序性行为选择、表现性行为选择、真理性行为选择和不行为。人格在外界环境的挑战和压力下, 时时处处面临行为选择, 并通过行为选择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人格行为选择对人格的起伏盛衰和命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影响。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对人格结构的剖析, 使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的, 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就必须使“三级结构八种力量”均衡发展。因为人格判断力是人格结构的关键和核心, 不仅决定人格动机行为, 而且影响制约人格需要力, 并可通过后天的教育、环境影响、个人努力形成, 所以完全人格教育把人格判断力的四个组成部分作为最重要的人格力量来培养。

此外, 按照“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 人格需要力包含“三种力量九种欲望”。这三种需要力与“人类的生存哲学”又具有统一性, 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力, 需要进行生产实践, 处理好人与自然地关系;为了满足人的归属需要力, 需要进行社会关系实践, 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力, 需要进行人格塑造实践 (教育是其根本途径) , 处理好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从这一理论出发, 反思人类的“生存哲学”与基本生存理念, 我们发现所有的实践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而这正是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的终极目标。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以“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这一系统理论为人学基础, 就更能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更具说服力。该理论在教学实践领域的推行, 必定会为21世纪的中国培育更多的具有完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加速中国复兴的脚步。

参考文献

[1]陈秉公:《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及其知识系统建构》, 《江汉论坛》, 2011 (3) 。

人格理论 篇9

一.超我压抑下的危机

布拉德利对爱情的追求并不是一步到位的, 而是经过了一个萌发、高潮和转折的过程。布拉德利在其情感的萌发阶段选择去克制, 试图从柏拉图式的爱情中寻求满足感。这种高尚的精神恋爱的产生是由于受到了“超我”的管制。依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超我是道德化、理想化的自我, “超我是每一个道德约束的代表, 是追求完美的倡导者”, 超我依据道德原则活动。超我的主要职能是“抑制本我的不容于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 特别是性欲和攻击行为, 因为这两种行为最受社会谴责。”

布拉德利而言, “超我”对其的管制一方面源于社会道德的要求, 另一方面源于其本人的道德坚守。首先, 布拉德利作为一名成熟理智的知识分子, 深知自己与20岁朱莉安之间的这种老少恋是不被社会所接受的。正如他自己所坦言“现实世界拒绝这种爱情, 因为它像犯罪一样———荒谬!”其次, 布拉德利是“崇拜沉默的信徒”, 他认为, 沉默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力量。因此他选择已沉默回应自己内心对朱莉安的爱。

“从发现自己爱上朱莉安那一刻起, 我就清清楚楚地认识到, 我千万不能对任何人宣布我的爱情。对这一点, 我的认识之快甚至连一秒钟都没有延误。”

此外, 布拉德利还是一名清教徒, 传统、拘谨而墨守成规, 对自身有着严格的道德要求。因此, 老少恋对他来说是一种禁忌。这一点可以在他对妹妹前夫的第二次婚姻的态度上得到体现:“这个丈夫将老妻换成个年轻姑娘, 却未受到任何惩罚, 我感到这是对我的侮辱。”因此, 虽然爱已萌发, 但他仍选择克制。

“超我”的管制使布拉德利沉浸于柏拉图式恋爱的快乐中。

“你的存在足以令我快乐, 我的快乐就只是因为你!我是多么骄傲啊, 能与你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

与此同时, 布拉德利在待人处事和创作状态方面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爱上朱莉安之前, 他愤世嫉俗, 对人冷漠, 而现在却想与所有人都和睦相处:对好友阿诺尔德的作品不再吹毛求疵, 并决定认真读其作品以避免片面的评价。对其妻也不再避之不及, 而是宽容以待。另一方面, 布拉德利之前虽有写下旷世奇作的决心, 却无奈于才思枯竭, 而朱莉安的出现在他身上激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灵感。

这一切改变均表明朱莉安是以一种意料之外的形式呈现的布拉德利期盼已久的突破, 是其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的开端。然而, 在此之前, 布拉德利不得不接受一些严峻考验。这种“超我”管制下的状态看似完善却危机四伏, 是一种没有经过磨练的“完善”。要想形成完善的人格, 必须经过危机的考验。一个最直接的潜在危机就是人的本性中不可抑制的“本我”对“超我”的冲击。

二.本我侵袭后的痴狂

在强烈情感的吞噬下, 理性的寒光渐渐被扑灭, 布拉德利打破了沉默, 不再满足于精神恋爱, 对朱莉安从精神需要转向肉体需要。这种转变是本我侵袭后的后果。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有先天的本能、基本欲望组成, 如饥、渴、性等, 它和肉体联系着, 肉体是它的能量的源泉。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不顾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客观现实的环境, 追求本能的快乐时它的唯一目的。

布拉德利的本我发展经历了从潜伏期到爆发期两个阶段。首先, 即使在“超我”这一道德卫士的捍卫下, “本我”的力量也并未泯灭, 而是蓄势待发。

“之后, 我的幸福感也随着肉体的紧迫感家居二发生了变化, 仿佛有磁力, 或绳索、铁链, 先是轻轻地牵动, 而后拉紧, 最后死死拖曳着我。当然, 肉体的欲望是从一开始就有的。”

“今天, 我的高尚丝毫未减, 我的幻想丝毫未增, 可我的意志却有点忙乱躁动了。”

由此可见, 本我的非理性特质已经冲击了布拉德利的超我, 其道德感正在弱化。从表面看来, 布拉德利从超我管制下的高尚转变为本我支配下的世俗, 似乎是在退步, 但实则不然。人非圣贤, 任何人都不能越过“本我”的诱惑而拥有完善人格。本我的侵袭对布拉德利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是他最终实现成长与救赎的催化剂。

虽然“本我”是布拉德利成长的必经之路, 但是任凭本我支配自己的行动必然会种下恶果。弗洛伊德认为“当本我完全统治个体时, 就会导致个人只追求自身的快感而不考虑社会、他人的利益, 最容易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布拉德利在“本我”爆发阶段的行为及其后果正印证了这一点。首先, 一方面为了使朱莉安接受自己, 另一方面为了使自己与朱莉安的恋情不那么荒唐, 布拉德利隐瞒了自己的真实年龄, 将58岁说成是46岁;随后, 在两人的恋情暴露后, 他不顾友谊, 无视阿诺尔德的恳求, 也不念亲情, 将濒临精神崩溃边缘的妹妹托付给外人照顾, 执意与朱莉安私奔。最后, 在得知妹妹自杀的消息后也没有立刻回头, 而是选择先和朱莉安发生关系。本我的侵袭将超我管制下那个有理性、有道德、与人为善的人变成了一个疯狂、对他人漠不关心的人。

在本能的渴求下, 为了自身欲望的满足, 布拉德利心中只有对朱莉安的痴狂。欲望与现实的冲突在本我满足后达到了高潮, 布拉德利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现实。隐瞒年龄、妹妹自杀、好友死亡等这一系列现实因素使他渐渐从本我的迷乱状态中抽离出来, 也为布拉德利最终为自己的享乐行为负责埋下了伏笔。

三.自我调和下的释然

布拉德利对朱莉安的爱恋就像一种文学幻景, 因布拉德利的超我变得神圣、高尚, 又因其本我而变得热烈、痴狂, 然而最终还是要回到现实。布拉德利所面对的现实是:自己与朱莉安私奔间接导致妹妹普利西娜自杀身亡, 而朱莉安在获悉这一噩耗后痛苦万分, 并在得知布拉德利在年龄问题上撒谎后而离开。这是布拉德利为自己的享乐所付出的代价。在这残酷现实前, 布拉德利的自我选择了勇敢面对。“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 调节本我与外界的冲突, 遵循现实原则。“对本我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延续性控制限制, 快乐原则遭到压抑, 所以人是不自由的, 但人对自身的约束正是人实现自由的途径, 所以这个阶段是人追求真正自由与快乐的阶段”。布拉德利也正是通过“自我”这一阶段的作用而感到自由与释然, 实现了成长与救赎。

布拉德利的成长主要表现为对朱莉安的爱情的升华和作品的完成。布拉德利对朱莉安的爱恋, 在超我阶段虽然超凡, 但因缺乏现实的根基而危机四伏;在本我阶段, 这种恋爱又因不受控制而具攻击性, 最终酿成了严重后果;而在自我的调和下, 布拉德利对这份感情不再患得患失, 原谅了朱莉安的不辞而别, 坦然接受了这场恋情的结局。如果说之前超我管制下的爱是柏拉图式的, 那么现在这份爱则是超柏拉图式的。即使朱莉安已离开, 他仍旧发表这样的告白:“我对你的爱纯粹而彻底, 它高于一切, 亘古不变。”布拉德利的另一个直观且意义深远的成长就是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著作。写作的愿望贯穿小说的始终, 在爱上朱莉安之前宥于缺乏灵感, 之后由于在超我和本我控制的极端状态下而荒于写作, 这一愿望只有在“自我”调节下的平和状态下才得以进行。布拉德利对朱莉安的爱恋过程是一场修行, 虽然爱情没有修成正果, 但这场爱的体验给予他无限灵感, 帮助他完成了旷世奇作, 使他完成了作为一个作家的成长。

布拉德利的救赎则是受责任心和负疚感的驱使, 主要表现为对妹妹普利西娜之死和好友阿诺尔德之死的救赎。无依无靠的普利西娜因哥哥与朱莉安私奔, 感到绝望而自杀, 布拉德利对此负有间接责任。而好友阿诺尔德却是被妻子蕾切尔所谋杀, 起因是布拉德利因不满蕾切尔诋毁他与朱莉安之间的爱而讲阿诺尔德出轨之事告之。布拉德利认为追根究底是他对朱莉安的爱导致了两人的死亡。因此, 当蕾切尔诬陷自己为杀人凶手时, 他也没有为自己辩护, 一方面他把这当作是对他没有发誓保持沉默的一种惩罚;另一方面, 他希望通过审判以及监狱的苦难和折磨去弥补自己所犯错误, 完成自己对身边的人的救赎。最终, 在完成作品后, 布拉德利因癌症病死狱中, 死亡以另一种方式对其生命中的罪恶进行了最后一次清扫, 为他的救赎画上了句号。

自我的现实原则是布拉德利在经历“超我”和“本我”的撕扯后最终选择直面现实, 在经过客观的自审之后, 发现自己在对朱莉安的爱恋过程中走向了歧途, 却也因此得到了成长, 并通过救赎完善了自己曾经破碎的人格。

四.结论

九型人格理论在蘑菇管理阶段的应用 篇10

入职初期,新进员工表现出的工作能力、专业素养及个人品质和特质,是领导者日后分配工作的重要参考。但是,不同人格类型的新进员工在这一时期会因对信息及人际关系的依赖、对压力的感知和适应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这些表现并不能全面代表员工的自身素养和能力。甚至,在尚不健全的新员工导入流程下或某些企业文化下,新进员工短期内会表现失常,无法胜任本应胜任有余的工作。认知领域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告诉我们,人们对他人的最初印象往往会决定对其的总体看法,而看不清对方的全面品质。一旦主管在新进员工入职初期对其产生了固定的印象,将会影响管理者日后用人的合理性以及公平性。直接管理者的用人决策应充分考虑到人格类型对此的影响。因此,从九型人格角度有区别的实施蘑菇管理、慎重进行人才评估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1 传统蘑菇管理与现代蘑菇管理

蘑菇管理理论是指组织或个人对待新进员工的一种管理心态。传统意义上的蘑菇管理指新进员工常常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岗位,只是做一些打杂跑腿的工作,有时还会“被浇上一头大粪”,受到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组织或个人任其自生自灭,初学者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因这种情况与蘑菇的生长情景极为相似,故称之为蘑菇管理。

随着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传统蘑菇管理逐渐发生变化。新进员工在入职之初会接受到组织提供的多方面入职导入帮助,如:进行新员工培训,传达企业文化及组织结构等信息;建立师兄制度,即由本部门一名老员工作为新进员工的师兄,帮助其尽快熟悉工作内容达到岗位要求;举办新进员工欢迎仪式,增强员工归属感等。此外,组织通常还会为员工做好后勤辅助,如:提供环境良好的办公位,先进的办公设备,并从制度上明确岗位的职责权利。组织从土壤和肥料方面为“新生的蘑菇”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我们称之为现代蘑菇管理。

无论是传统蘑菇管理,还是现代蘑菇管理,新进员工能否在入职之初顺利通过蘑菇管理周期的考察,是决定未来能否脱颖而出得到领导关注和重视的关键一步。即使后者为新进员工提供了一些“养料补给”,但是与传统蘑菇管理一样,新进员工往往不会被分派重要的工作,组织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评还停留在招募环节。直接主管甚至不了解该下属的基本情况,更无从谈起其擅长的领域和工作。因此,一般而言,新进员工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在分配任务时,主管通常会把程序性或操作性强的工作分配给新进员工。然后,关注其完成任务的结果及期间出现的关键事件。在此期间,新进员工如何应对环境及人际交往的压力,是否妥善完成既定任务,处理突发问题的水平以及能否表现出专业素质及高效工作能力,就是组织关注的重点。

2 九型人格理论

九型人格理论作为一种精妙的性格分析工具,透过千差万别的行为表象,揭示了人们最深层、最本质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该学说从上个世纪60年代传入欧美地区,应用范围极广,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九型人格将人们分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九种类型。

2.1 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认真负责,原则性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强。关注规则,注重维护质量和高标准,关注细节。厌恶拖泥带水或浪费,擅长指导他人改进工作方法,正确且高效率地做事。

2.2 给予者

给予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热心周到,喜欢取悦别人并且占有欲强。愿意满足他人的需要,希望获得他人的认同和好感,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烦恶客观规则和条件,常依赖主观印象和感情处理事情。

2.3 实干者

实干者能力出众,负责,目标感和执行力强。注重外表形象。重视结果而非手段,追求成就感,并由取得的成功和声望来寻求认可。讲究效率,喜欢竞争,对工作狂热,不怕犯错,敢于大胆尝试。但是不太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2.4 悲情浪漫者

悲情浪漫者真实、敏感,个性,情绪化,感情丰富,具有艺术气质。创造力及自我表现欲强烈,做事高标准。行事大胆,冲动,不怕失败,喜欢冒险。情绪低落时,表现在外的可能是深度忧郁和古怪的习性。

2.5 观察者

观察者聪明、客观,分析能力强、不容易分心,善于思考事情的本源,是不倦的学习者和实验者。他们重视隐私而且敏感,总是在情感上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喜欢独立作业,不喜欢受到严密的督导。

2.6 怀疑论者

怀疑论者谨慎,实际,忠实而负责任,恪守本分,立场坚定。善于建立联盟,重视忠诚和团队合作。擅长负面思考,时时保持着警惕,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厌恶冒险。在采取行动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2.7 享乐主义者

享乐主义者天真、乐观,机智迷人,追求快乐、自由,多种选择。善于提出新见解。重视人际网络,擅长带动团队的整体情绪。但是容易冲动,不愿做出承诺,总是希望拥有多种选择。专注力无法持久,不善于贯彻始终。

2.8 保护者

保护者自信、强势、负责,意志坚强而且豁达。冲动、率直,没有圆滑的处事手段,习惯先行动后思考。他们越是面对困难,越能脱颖而出。喜欢权力和控制,愿意保护和帮助弱小者,然而也因此易受责难,多处树敌。

2.9 调停者

调停者随和,温顺,包容,擅长回避冲突、奉行折中主义。心思周密,喜欢顺其自然,重复熟悉的解决方法。很难分清事情的主次,常被不重要的事项分散注意力。逃避自己的需求,不维护自己的立场,害怕风险和改变,不愿做出决定和承诺。

3 蘑菇管理环境下九型人格的表现

由九型人格理论我们发现:不同人格类型对压力感知度、信息依赖度、快速反应能力、人际关系偏好均有明显差异,并由此影响行为偏好。人格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但会影响个体短期内接触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时的表现,进而影响管理者对员工能力的判断。因此,蘑菇管理阶段,管理者要结合新进员工的人格类型及工作实际综合进行人员评估。

3.1 从人际关系角度

人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人的注意力焦点,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第二型的核心价值观是明白及满足他人的需要,帮助他人,其注意力焦点是被需要被认同。因此,重视领导和同事的认同;第九型的核心价值观是维持和谐,避免冲突,喜欢顺其自然走程序化路线。在蘑菇管理考察时期,这两种人格类型的新进员工如果感受不到新环境对他的接纳,就很容易士气下落,工作效率下降,影响他实际水平的发挥。

3.2 从工作内容角度

第三型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成就,其注意力焦点是目标,希望获得成就而被认可;第七型的核心价值观是追求快乐、自由、刺激。二者共同点是注重追求工作的挑战性、享受成就感。在蘑菇管理周期内,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新进员工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被安排完成较为简单、程序性的、琐碎的工作,无法快速获得展示自己的舞台,很容易产生壮志难酬的情绪,进而引起流动率增加,浪费管理成本。

3.3 从压力及信息角度

第一型的核心价值观是守规矩,有原则,高标准,注意力焦点是对与错。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以及对工作质量的高标准使其在有压力的工作环境下踌躇不决。第四型的核心价值观是内心的感受能被人了解,希望通过自己的独特性获得别人的认同,但是第四型对于压力感知度较高适应力却较差。即使该类型新进员工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入职导入,但如果被有意地置于压力较大的工作环境,没有足够的人脉获取相应的内部信息,那么对第四型人无疑是种煎熬。第五型的核心价值观是获取更多信息和知识。较为木讷不擅交流的第五型如果获取不到较多的信息,做决定是艰难的。第六型的核心价值观是安全,其注意力焦点是潜在危机和危险如何处理。怀疑主义者本身就有些优柔寡断,在复杂而茫然的环境中更可能举棋不定,难下决断。

3.4 从领导方式角度

第八型的核心价值观是权力和控制。虽然越困难越能激发斗志,但是因不善于做全面的思考和主观冲动,在蘑菇管理阶段通常又不会得到领导者的把关和帮助,因而常常在初期就产生一些摩擦或问题。容易由此影响领导者对其定位,看不到第八型的闪光点。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但是没有优劣之分。新进员工在蘑菇管理初期,表现出来的部分负面性格因素往往会影响他们能力的发挥。但是管理者根据他的性格特质合理配置,就可以把劣势变为优势。因此,直接管理者在此阶段需要酌情考虑人格类型对新进员工工作的影响,善于发现员工在主导人格类型影响下的闪光点。

4 给组织和新进员工的建议

蘑菇管理定律的确实存在性告诉每一位新进员工,切不可浮躁怯懦,眼高手低。对组织而言,必须要排除迷雾,慧眼识人。在九型人格理论基础上,组织与个人都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

4.1 组织

在新员工入职之初,可以通过较为成熟的九型人格测试工具进行测试。比较普遍使用的是美国学者唐·理查德、里索等开发的144道题测试,还有一些学者开发的108道题测试等。但由于九型人格探索视角是潜意识领域,科学量表设计难度大,量表测试的信度和效度比较低。因此,书面测试得出的结论主要作为参考。如果需要得出更准确的结论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面试。在基本掌握新进员工的人格类型的前提下,考察蘑菇管理期员工的表现,可以提高组织判断的准确性。

此外,在蘑菇管理开始之前,一定要先明确新进员工所在岗位需要的最主要的能力和品质是什么。制定“人格-岗位”优先匹配表,例如,售后服务职位优先匹配二号类型。一般而言,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时会与用人部门负责人在岗位所需能力和品质方面达成一致。但是,在蘑菇管理阶段,有必要重新明确这一点,提醒考察者要拨开迷雾,合理授权或指导新进员工开展工作。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培训、轮岗等工作丰富化的手段,为新进员工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好的掌握工作技能创造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设置的蘑菇管理考察期时间不宜过短。时间过短,一是对新进员工的认识可能停留于表面的第一印象,对其工作能力的认识则较为泛泛。过早的对新进员工委以重任,等于揠苗助长,容易导致新员工适应不良以及易产生难以控制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蘑菇管理的考察期也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导致员工流出。

4.2 个人

新员工,尤其是刚由学生角色向社会人角色过渡的新员工,在蘑菇管理期的感受会比较深刻。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新员工对自己的期望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认识需要经历实际工作的考验。经过蘑菇考察期,可以消除新员工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蘑菇考察期是对新员工心态的一种历练。新员工,无论是九型人格中的哪种类型,如果能够在蘑菇考察期较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踏实工作,韬光养晦,就会在未来的职场中收获发展的机会。同时,把蘑菇管理期视为一个机会,认真处理工作中的小事、琐事、平常事,在平凡中做出成绩,等于获得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

总之,蘑菇管理是一种特殊状态下的临时管理方式,管理者要把握时机和程度,被管理者一定要诚心领会,准确定位。九型人格作为人才筛选、任用的参考标准,还要综合考虑知识技能、个体心理健康程度、社会化程度、文化价值观等其他因素。

摘要:蘑菇管理是入职初期组织管理新进员工的一种方式。此阶段新进员工的表现是管理者配置人才的重要依据。文章以九型人格理论为基础,从组织角度分析蘑菇管理阶段新进员工的表现,以提高组织配置人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为新进员工度过蘑菇管理阶段提供建议。

关键词:蘑菇管理,九型人格,人才配置

参考文献

[1]高德葆.办公室心理学[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7(06).

[2]李建设,杨群,付波.九型人格与领导者的沟通艺术[J].领导科学,2009(34).

[3]夏士岚.大学生入职初期面对蘑菇管理定律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上一篇:药物合成下一篇:神农尝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