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2024-07-26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精选十篇)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病人中男17例, 女3例;年龄60岁~70岁, 平均66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 阻塞性肺气肿病人;慢性支气管炎平均20年, 阻塞性肺气肿平均8年;病人此次病情加重平均16 d;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 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共9例。

1.2 实验室检查

20例病人末梢血液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18例;15例动脉血气检测, 结果均有不同程度低氧血症。14测血红蛋白, 亦有程度不同下降;肺功能检查16例则有不同程度阻塞性通气功能减退, 有5例心电图改变, T波低平。上述病例入院后经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治疗及心理护理, 病情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26 d。

2 护理

2.1 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维护室内温度、湿度适宜, 避免空气污染, 如有害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等。

2.2 控制感染

全部病人入院时均合并感染, 因此使用抗生素前及时留取痰液, 送痰培养加药敏试验, 注意痰液必须从深部咳出, 咳痰前可给予3%过氧化氢溶液 (H2O2) 含漱2次或3次, 再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 以防口咽部细菌污染, 并立即送检。在应用抗生素时要了解药物的性质, 注意药物半衰期, 不宜过早溶解。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及痰液性状的变化, 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 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

2.3 疏通气道

对呼吸困难者可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重症病人吸氧时应严密观察, 若吸氧后病人较安静, 意识好转, 发绀改善, 心率减慢, 说明有效。若呼吸减慢变浅, 可能出现二氧化碳 (CO2) 麻痹, 应调节氧量, 或加用呼吸兴奋剂。病人呼吸困难无改善, 且出现意识模糊及精神症状应考虑肺性脑病早期, 及时向医生反映, 采取相应措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病人, 应鼓励多饮水, 酌情补液, 以利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畅通。超声雾化湿化气道是帮助排痰最有效方法, 以1 μm~5μm雾粒为宜, 雾粒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有效地降低痰液黏度, 促进痰排出。痰液黏稠凝滞气道阻塞明显者可先行导管吸痰。

2.4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时注意事项

①注意呼吸是否合拍, 若通气量足够, 病人呼吸应和呼吸器一致。通气量不足, 可能有痰液阻塞或肺内有严重并发症。②按时给病人翻身、吸痰、叩背以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畅通, 如呼吸道不畅常见于连接管道漏气, 痰流阻塞, 致气道阻力增大。③定时观察呼吸频率, 送气压力及机器运转, 防止漏气及脱落, 以及吸氧浓度。④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并记录, 如病人出现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应考虑氧中毒可能, 以及有无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

2.5 用药观察

由于年老体弱常服多种药物, 但因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下降, 对药物耐受性差易造成药物蓄积中毒等不良反应。输液病人应控制输液速度, 过多、过快可引起肺水肿, 导致心力衰竭, 静脉注射氨茶碱应缓慢。

2.6 心理护理

对老年病人应加强心理护理, 帮助病人消除悲观情绪。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 引导其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 如气功、太极拳、户外散步等, 有助于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能力, 为病人创造有利于治疗、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2.7 康复期护理

老年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篇2

观察要点

1.根据老年人特点,评估生命体征。

2.营养状况。

3.二便情况。

4.活动能力。

5.自理能力下降程度。

6.休息与睡眠状况。

7.心理需求。加强药物反应的观察。9.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 10.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l.掌握老年疾病特点(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起病隐潜、病程迁延、恢复缓慢;易出现合并症)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2.加强防护,增加巡视次数,查找不利于老年人行动的因素,防跌倒、防坠床,保证病人安全。

3.根据生理、病理特点及对营养量的需求,合理选择与搭配老年病人的饮食。

(1)一般每日总热量宜限制在6.3—8.4KJ(1500—2000cal)、情况特殊可适当增减,避免热量过剩。

(2)一般每曰需要蛋白为l—1.5g/kg体重,优质蛋白应占总量的30%以上,但肾功能差的老人不宜过多。

(3)限制脂肪、碳水化合物。选用一些含不饱合脂肪酸的植物油,一般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控制在150一250g。

(4)给予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E,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抗衰老。

(5)适量的无机盐,如每日食盐量不超过8g,患高血压者应控制在5g以内。

(6)补充足够的水分,但对患有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老人,应谨防水分过多。

4.进餐时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给予指导和帮助。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井协助其做好餐前准备。

(2)按照病人的口味、习惯,调配饭菜的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3)食物加工要细软,便于老人咀嚼及易于消化,并给予适量的纤维素。

(4)进食时嘱老人细嚼慢咽,每餐不宜过饱。喂饭时,宜慢,以免呛喳。

5.加强皮肤护理。水温以35—40℃为以宜.选用弱碱性浴皂。冬季洗浴后可用油脂护服,防止干燥和痛痒。衣裤宜宽松、柔软、透气吸湿性强。对卧床老人应重点预防褥疮。

6.做好二便护理

(1)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2)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指导或协助病人用双手顺结肠方向按摩腹部。

(3)及时为老人提供方便排尿的场所和便器。

(4)积极对因治疗,改善病人排尿器官功能。

(5)对顽固性尿失禁病人,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7.为病人做好晚间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8.注意观察药效、副作用,保障给药安全。保证给药途径,合理地应用和保护静脉。

9.根据评佔的心理状态及需要,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1.老年病人认识到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向他们介绍有关健身知识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调节情绪,增加健康生活的乐趣。

2.做好卫生保健宣传,使病人主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3.进行饮食指导,使其了解食物的营价值状况,选择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4.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进行耐心讲解,告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误服、错服。

5.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理解老人,使老人感到宽慰,促进疾病恢复。

老年内科病人护理常规 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执行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特别护理及一、二、三级护理

3.病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在18-22℃为宜,相对湿度为50-60%。

4.按医嘱给与饮食,宜少量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5.保证老年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入睡前避免声、光、寒冷刺激,睡前不饮咖啡及浓茶。

6.做好心理护理,维护老年病人的自尊

7.鼓励能自理的病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经常变换体位,活动四肢,预防肌肉萎缩,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8.老年人因齿龈萎缩,牙齿脱落或安置假牙等,影响口腔卫生,每日需2次清洗口腔,预防感染。

9.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过度,不宜勤洗澡,由于皮肤变薄、弹性缺失、感觉迟钝、血流缓慢应防止压疮、跌倒和烫伤的发生。

10.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对进行输液病人必须根据病情控制滴速。

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设专人护理,避免意外伤害、迷路及走失。

3.饮食应加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卵凝脂及维生素的摄入。中、重度痴呆患者进食时,喂食速度要慢,每次的量要少,让病人充分咀嚼,防止窒息发生。

4.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加强体育锻炼。对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5.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多饮水、预防呼吸、泌尿系统感染。

6.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通过心理护理,社会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老年心肌梗塞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无并发症者绝对卧床休息1天。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减轻焦虑,第2-3天可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四天可协助病人离床站立,逐渐在室内缓步走,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卧床休息应延长。

3.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为2-4l/min,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4.安置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并密切观察变化,每日行全导心电图1-2次。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5.如心前区疼痛不能缓解者可遵医嘱给予度冷丁或安定肌肉注射。6.给予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切记饱餐。7.行溶栓治疗的病人注意观察又无出血倾向。

8.保持病人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9.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又无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如出现并发症则按并发症护理常规处理。

老年心瓣膜病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及心血管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和活动。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4.预防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对症护理。针对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6.保持大便通畅。

7.预防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帕金森氏病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及神经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轻者可下床活动,严重震颤和肌强直者应卧床休息.3.给予高热量半流质、多食水果、蔬菜、鼓励病人独立进食。有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4.观察有无胃-食管返流症状,及时吸出口腔内的返流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大量流涎者,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症。5.长期卧床者,防止压疮发生。

6.注意观察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药物副作用。

7.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加强主动运动,每天活动各关节2-3次。必要时,提供日常护理需要。

老年痛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3.饮食护理

(1)

避免进食含嘌呤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肉类、豆类、菠菜等。(2)

饮食清淡,戒烟酒。

(3)

指导病人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柑橘、各类蔬菜。

(4)

补充大量水分,每日液体摄入总量需达2500-3000ml,使尿量每日达到2000ml以上。4.病情观察

(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间隔时间。(2)

受累关节又无红、肿、热、痛,功能障碍。(3)

又无痛风结石的体征。(4)

监测血、尿酸水平变化。

(5)

又无过度疲劳、寒冷、紧张、饮酒、饱餐等诱发因素。5.注意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患部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6.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7.健康教育

(1)

指导病人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生活有规律,以消除各种心理压力。(2)

教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

(3)

鼓励病人定时且适度运动,每日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种类以散步、健身运动等有氧运动为宜,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耳聋病人护理常规

1.避免和减少环境的噪音刺激。

2.保持睡眠、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舞剑、打太极拳。3.饮食清淡,避免浓茶、咖啡、戒烟酒。

4.给病人佩带适当的的助听器,以改善听力,帮助其进行语言交流。5.加强两耳卫生,切记挖耳朵,防止耳朵进水。

6.老年人必须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7.加强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消除病人的精神心理障碍,尊重病人。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1.合理安排饮食,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多食含钙较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小鱼、虾,以防骨质疏松;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防便秘;要适当控制进食量,少食过甜和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防肥胖。

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居室安静、清洁、空气通风,温度适宜,以促进睡眠。3.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注意活动的量与活动强度,避免骨折的发生。

4.保持病人稳定、乐观的情绪,鼓励家属理解关心病人,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更年期。5.出现潮热症状的病人,尽量采用多件式穿着方式,以便潮热时脱掉。学会控制对潮热的反应,如淋浴、用冷毛巾或冰块、幻想冷却的方法。

老年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常规

1.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指导病人控制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时体重下降5%-10%。戒烟酒,睡前勿饱餐。3.睡眠时,取右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

4.遵医嘱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APA)治疗。

老年便秘护理常规

1.找出便秘的原因,尤其是因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对症治疗。

2.多食含纤维速多的食物,如粗粮、芹菜、水果、适当增加饮水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

3.生活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适当活动,卧床的老年人,可给予被动活动。5.每天用双手顺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腹部(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按摩)2-3次,每次10-20回。

6.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已取得老年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7.必要时使用小剂量缓泻剂、开塞露通便及灌肠。

老年人用药护理常规

1.评估老年人服药能力,采取适当的给药途径、辅助手段和观察方法。

2.了解老年人的用药史,尤其时曾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病人对药物了解的情况。

3.规范适当的用药时间即付药间隔。给药的方式尽量简单,配合病人的能力及生活习惯。4.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种类、名称、服药时间、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方式,使其可以正确复述。必要时,采用书面的形式。

5.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别包好,写清服药的时间,以免造成误服。6.加强药疗的健康指导,是老年病人可以正确服用药物。

老年神经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经系统的症状、对刺激的反应、说话、肢体活动的能力,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血氧、体温、脉搏。3.皮肤完整性 4.吞咽功能评估

5.出入量;摄入的食物和液体以及排出量 6.有无呕吐。头痛等并发症的先兆 7.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护理措施 1.入院须知 根据病情和医嘱行等级护理 3 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5.正确及时用药 6.指导功能锻炼

7.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翻身、拍背两小时一次,保持皮肤清洁,会阴护理,口腔护理。

8.防坠床、防褥疮、防误吸、窒息、防便秘。健康教育

安全警告:为辽防护您在恢复的关键时期发生意外: 1.您床旁的围栏应伸起

2.您将被叮嘱卧床休息,如您的吞咽功能存在障碍,您将不能进食。(1)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坐起->床沿活动双脚->扶下床活动.(2)进食时病情许可可半卧位,卧向健侧,不疲劳为度,鼓励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活动,防便秘。

(3)对进食困难,吞咽困难,呛咳等病人嘱禁食,防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4)对偏瘫病人进食时食物放置健侧舌后部,易于吞咽,每次量少,动作要慢,不能催促病员。

(5)禁食病人置鼻饲,鼻饲呈半卧位,确保胃管在胃内,鼻饲前温开水冲洗胃管,插入胃管长度适宜,防胃管打结或返折,鼻饲液应营养丰富并充分搅拌成勻浆,以防堵管,鼻饲用具沸水消毒,清洁卫生,防污染。

(6)便后温水清洗肛周,擦干,小便后温水清洗,手纸柔软,质地要好。(7)大小便失禁者保持皮肤及床单清洁干燥。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T、P、R、BP、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否有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

2.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4.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但避免对流,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日一次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

5.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护士必须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歇给氧和给氧的流量,给氧的器材的选择。

6.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7.呼衰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药,禁用吗啡、地西泮、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8.留取痰液、脓液、血液标本时按常规操作,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标本容器要清洁干燥。

9.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10.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志 2.生命体征

3.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 4.呕吐物、大便。5.各种引流管和引流液

6.皮肤、甲床、颜色、肢体温度。7.周围静脉充盈 护理措施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危重患者或行特殊治疗与检查的病人应卧床休息。

3.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治疗饮食,通知营养科,指导病人少食多餐,饮食易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禁食患者应给予口腔护理,大便失禁病人应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清洁,以防湿疹及褥疮,黑便及呕血是必须正确评估出血量并记录,保持床铺及病人身体的清洁。

5.各种抢救物品,危重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等测其生命体征并记录,维持有效循环血量。6.遇有HBsAg阳性者做好床边隔离,其用物、引流液及排泄物按传染病消毒处理。7.转外科急诊手术做好本中转工作 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保健知识。

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4.特殊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取得配合。

老年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定时测量体重、身高和出入量 3.药物的作用和毒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根据不同疾病,安排休息和活动

3.熟悉饮食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疾病给与不同饮食。饮水量也根据疾病而定。4.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安定情绪,愉快接受治疗。5.发现病情变化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相应护理 6.注意口腔、皮肤和会阴护理,以防感染。7.准备无误的做好各种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标本采集。

健康教育 加强卫生宣教,使病人懂得疾病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检查、治疗,并定期复诊 1.按疾病给予饮食指导,如热量、水份、钠、钾摄入量的范围,和选择方法。2.指导适当的活动和休息。

3.进行用药指导,说明药物作用的原理和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4.慢性疾病患者指导自我管理,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的应对措施。5.给予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心态。

老年糖尿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高血糖症状:多饮、多食、多尿。

2.低血糖反应:心慌、出冷汗、脉速、饥饿、乏力。

3.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极度口渴、多饮、多尿、虚弱、纳差、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烂苹果味、甚至昏迷。4.监测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5.监测血糖水平:随机、两点、四点、七点血糖等。6.监测实验室结果:血电解质、尿酮、血酮、血气分析等。7.血压、心率、尿量、皮肤颜色和温湿度。8.基础体重值,每周测体重。

9.个人卫生情况:皮肤、口腔、会阴部。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按时提供糖尿病饮食,经常检查病人饮食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纠正。2.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活动。

3.熟悉降糖药的分类及作用,按时执行口服降糖药的给药。准时执行其他给药。4.按时注射胰岛素。应用胰岛素必须做到计量准确,进餐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5.做好血糖的测试和记录,血糖偏高着嘱多饮水。6.准确做好相关功能试验及血、尿标本送留。

7.一旦出血低血糖反应,立即测血糖,迅速给病人服甜食或糖水,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掌握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区别及抢救要点。

8.对有微血管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病人,应设法促进周围循环,抬高患者,避免袜紧鞋硬,避免碰伤,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

9.进行心理护理,多于病人沟通,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太在乎和太不在乎两种偏激态度,对并发末梢神经病变,疼痛剧烈者,做好心理疏导和看护,严防病人有过激行为。

健康教育

1.解释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危险性。2.讲解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3.向病人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饮食指导。

4.讲解运动的重要性,如何选择和进行运动,运动时注意事项。5.讲解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6.示范正确抽吸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指导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7.指导病人皮肤、口腔、足部保健。8.讲解吸烟的危害性,指导戒烟。

9.指导病人和家属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方法,10.讲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要点.11.指导自我监测血糖和自我管理.12 指导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保健.13, 出院指导:服药指导正确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等.嘱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及3-6块糖块.老年肾脏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水肿.2.高血压

3.肾区疼痛及肾绞痛.4.尿路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5.排尿异常:尿失禁、尿储留。

(1)尿量异常:若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100ml为少尿或无尿。

(2)蛋白尿(3)血尿。(4)管型尿。(5)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急性肾炎、急性肾衰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疾病期需要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可适当活动,但应合理安排生活,以免病情反复。

二:饮食:急性肾炎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限制水的摄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水肿者限制水的摄入;肾功能不全者优质低蛋白、高钙、高铁、高维生素、低磷饮食,限制植物蛋白摄入量,尿少者限水、钠、钾盐摄入量。三:对症护理: 1.水肿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液量,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2)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如血压低,要预防血容量不足,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摔倒;如血压高,要预防肾脏缺血、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发生。(3)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4)用利尿药时,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和水、电解质情况。2.尿异常的护理

(1)向患者交待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容器要清洁,送检要及时。

(2)如有血尿时应分清是初始血尿、全程血尿还是终末血尿,以协助诊断,同时观察血尿的量和颜色。

(3)大量血尿时,应卧床休息,并注意观察血压和血红蛋白的变化,遇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4)适当多饮水,以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健康教育

1.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2.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指(趾)甲,保持个人卫生,长期卧床者,应注意预防褥疮发生。

老年心血管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情绪,心理状态。

2.注意病人面色、神志、呼吸、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脉搏。3.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有无毒副作用。4.观察病人进食、睡眠、排泄情况。

5.注意病人口腔,皮肤的清洁,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口腔粘膜及皮肤破损。6.注意病人出入量的平衡,观察体重,尿量。

护理措施

1.根据病人及护理等级,病人卧床休息或下床活动。2.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3.给予低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宜吃的过饱过快。

4.遵医嘱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尿量、体重并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5.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6.注意病人口腔、皮肤清洁,保持床铺整洁,预防褥疮。

7.使用洋地黄及降压药的病人,注意观察其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8.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病人教育

1.告诉病人等级护理的意义、要求以及遵医嘱的重要性。2.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常规治疗方法。

3.指导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的副反应。4.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浅谈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篇3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272-01

前言: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而呼吸系统疾病是普遍老年人经常出现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较为复杂,极大地威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怎样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这成为了当今医院所关注的课题。

1浅析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患者在护理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出发,通过医患、护患的行为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唤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乐观情绪和信心,保证患者处于接受诊治的最优生理和心理状态。患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患者在人群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医务人员应该重视这类老年患者,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关心、尊重、照顾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使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

1.1详细地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应全面收集资资料,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状况如包括患者的不适症状、生活自理程度、患者对患病的态度、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心理情绪反应、家庭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系统等,以了解有无恐惧、焦虑、孤独、抗药、抑郁等易发心理问题,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1.2多与老年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建立彼此间的信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不仅是全面准确地收集资料的基础,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是减轻和消除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的重要措施之一。良好的服务态度,细心的陪伴也是减轻老年人孤独感、无用感的重要方式,通过关怀减轻其不良情绪。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要尊重患者,积极主动与患者交谈,并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树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积极乐观的面对自己的疾病与健康状况。呼吸系统疾患的老年人,由于长期反复住院,对护理操作都很了解,加之老龄、体弱,像静脉输液等操作会有一定难度,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娴熟的护理技能,提高各项护理操作的一次成功率,使患者有充分的信任,也是建立良好护患沟通的基础。

1.3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状态,有助于恢复健康

努力减轻老年患者的焦虑心理,焦虑心理人人难免。有些患者焦虑形之于外,容易觉察,有些则埋在心里很少外露。焦虑是对当前及未来情况的担心,是各种因素导致的思虑过度的表现。此时护理人员就要靠敏锐的观察力来判斷分析,了解患者焦虑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使老年患者处于积极、放松的心理状态。如有一位老年患者见其他的患者都已陆续出院,心里很急。护士应以劝导的方式与老人进行沟通,称其恢复健康迅速,给老人点信心,这位老人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其恢复健康。

1.4减少老年患者的抗药情绪,并为患者建立科学地锻炼方案

有些患者长期打针吃药,感到厌烦,对药物疗效产生怀疑,担心药物的损害,有的甚至将药扔掉。此时护理人员应劝导他,矫正患者不正确行为,态度要温和,语调要平和,耐心地讲解,每次服药都要亲眼看着他,鼓励他把药服下,这样他感觉到了他在被关心、被重视,纠正其抗药情绪,以使治疗措施得以真正落实。除此之外,要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和预防感冒等引起呼吸系统疾患发作的诱因,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如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适度锻炼、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其次,协助患者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健及康复方案。同时,应注意帮助患者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2探析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措施

做好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是病房的护理,病房也是老年人生活的地方,一定要保持环境的干净整洁,室内的温度最好是保持在20℃左右;能很好的通风、沐阳;在冬季的时候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病情的加重;更要注意的是刺激性气体的吸入;第二是保持呼吸道的畅通,临床上,咳嗽其实是一种反射性的保护功能,咳嗽将痰液排除,能够保持呼吸的畅通。对于排痰困难的患者应该给予帮助:在患者的背部适力的扣拍,借助外界的震动力,促使痰液从较细的支气管引流到大气管内以顺利的排出;第三是呼吸气的训练与指导,调节呼吸肌的功能能够改变呼吸困难以及运动能力下降。主要是调节腹式呼吸和缩唇吸气。通过调节腹肌主动的收缩与舒张来加强膈肌的运动量,用以提高通气量,减低耗氧量;缩唇吸气主要是为了增加吸气时支气管的内压。方法:起初的训练最宜半卧式、膝屈曲,立位的时候上半身略向前倾斜,放松腹肌,使舒张和收缩自如,尽量放松全身的肌肉,平静呼吸。呼气时缩拢嘴唇,并收缩腹肌,使肺内的气体慢慢经口呼出,然后再用鼻子吸气使腹部慢慢的鼓起来;第四是药用观察,因为老年人病症较多,通常服用多种药物,无形中就损伤了肾脏的功能,也降低了耐药性,反而会造成药物中毒等不良反应。对此,对患者进行输液时一定要控制速度,过快、过多都可能导致肺水肿而引起心力衰竭,在静脉滴注氨茶碱的时候应该放慢速度。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也会增加,这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带来了严峻地挑战。因此,医院必须为老年患者提供更为优质地护理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并且须有一定的耐心,这样才能做好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薛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措施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7)

[2]凌艳娟.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实践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 2009(01)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老年呼吸系统患者65例, 其中男47例, 女18例;年龄60~82岁, 平均67.8岁, 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病程:慢性支气管炎平均23.5年,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8年。合并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糖尿病31例。

1.2 实验室检测

60例患者末梢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52例。45例动脉血气检测, 均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39例测血红蛋白, 也有程度不同下降。肺功能实验47例, 均有程度不同的通气功能减退, 有17例心电图改变, T波低平。上述患者入院后经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治疗, 病情好转出院, 平均住院时间25 d。

2 护理体会

2.1 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维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避免空气污染, 如有害的烟雾, 粉尘激性气体, 根据情况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流通新鲜。

2.2 控制感染

患者入院时都有感染, 因此, 应用抗生素前及时留取痰液, 送痰培养+药敏实验, 非常重要, 注意痰液必须深部咳出, 咳痰前可给予3%H2O2水含漱2~3次;再用生理盐水漱口2次, 以防口咽部细菌污染, 并立即送检。应用抗生素时要了解药物的性质, 注意药物半衰期, 不宜过早溶解。用药期间应仔细观察痰量和痰液性状的变化, 以确定抗生素的效果, 痰量多时应记录每日痰量。

2.3 气道疏通

对呼吸困难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重症患者吸氧时应严密观察, 若吸氧后患者安静, 神志好转, 紫绀改善, 心律减慢, 说明用氧有效。如若呼吸减慢变浅, 可能出现CO2麻痹, 应调节氧量, 根据医嘱加用呼吸兴奋剂。患者呼吸困难无改善, 且出现意识模糊症状, 应考虑肺性脑病早期, 及时向医生反映, 采取相应措施。痰稠不易咳出时, 应鼓励多饮水, 补充体液, 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超声雾化湿化气道是帮助排痰最有效方法, 以1~5μm雾粒为宜, 雾量小能使药物均匀而缓慢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 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 促进痰排出。痰液黏稠壅塞气道, 阻塞明显者, 可先行导管吸痰。纤支镜下吸痰可以吸出痰栓。

2.4 应用呼吸机

辅助呼吸时要注意观察①注意呼吸节奏是否一致。通气不足时, 可能有痰阻塞;通气足时, 患者呼吸与呼吸机一致;②定时观察呼吸频率, 送气压力及机器运转, 防止漏气及脱落, 以及吸氧浓度;③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并做相应的记录, 遵医嘱测血气, 调节机器参数;④定时给患者翻身, 拍背, 促使痰液流出, 保持气道通畅, 达到有效呼吸。如不畅可见于痰液黏稠阻塞气道, 使气道阻力增大;也可见于管道连接处不紧密, 出现漏气现象。

2.5 药物观察

由于老年体弱, 患者多器官功能下降, 肝肾解毒排毒能力下降, 易出现药物蓄积中毒现象, 因此定期化验抽血检查肝肾功能, 遵医嘱调整用药。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对于输液患者, 注意调节滴数, 防止速度过快, 发生肺水肿以及左心衰竭。

2.6 饮食与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有营养不良情况, 食用含磷和抗氧化高的食物, 以增强膈肌力量, 提高免疫力。加强心理护理, 克服悲观情绪, 参加集体活动、联谊、交流保健经验, 是一个好方法[2]。平时多锻炼, 如散步、太极拳、气功、深呼吸等, 都不错。

2.7 康复期护理

在疾病缓解期, 注意保暖, 防止感冒。鼓励患者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戒烟戒酒, 改善呼吸功能, 提高生命质量[3]。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吴海燕, 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焦虑水平评估及对策.四川医学, 2008, (01) .

学习老年性疾病预防的心得体会 篇5

庆丰站点——陈敏

在社区工作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将近一年,发现自己接触的老年性患者比较多,因此对老年性疾病及预防关注的较多。通过对网络信息及文献的查阅,发现心理调节在老年性疾病的预防中作用显著。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以及肿瘤等是老年人最可怕的疾病,老年人通常最关注的也往往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疾病。然而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老年人的上述疾病均可以追溯到一个共同的源头——心理失调。心理失调才是老年人最可怕的疾病。

心理失调是指心理活动过激或不足,或心理活动的异常表现。然而,心理失调是如何影响心理活动而引起种种疾病的呢?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活动的中枢,其中下丘脑又是植物神经中枢,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脑垂体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内分泌,进而影响全身的活动。因此,心理活动影响了下丘脑内分泌功能。

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同志,在离、退休前不仅在单位是人事活动中心,在家庭也是生活的支柱,生活有规律,精神有寄托,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他们固有的、熟悉的模式进行。然而,离、退休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变化,导致了情绪的改变,过去有规律的生活被打乱,单位以及社会活动减少,使老年人产生了很大的失落感而变得郁闷、多疑、焦虑,甚至脾气变得暴躁、爱生气。开始回忆往事,爱发呆想心事。由于离退休后没有了上下班时间的约束,得过且过,特别是随着机体某些器官功能的退化,更使一些老年人产生了老了不中用了的想法,心理压力或负担日趋加重,时间久了必然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系统失调,如此恶性循环,各种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如老年性失眠,老年性神经官能症等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疾病。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应该及早防止可能发生的心理失调。因此,老年人的心理调节,使其保持晚年心理平衡十分重要。

在心理方面,要完成角色转变,把离、退休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变消极为积极,要科学安排离、退休后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调整心态。

在行为方面,离、退休老年人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生活环境,自觉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从紧张而有规律的工作环境中解脱出来,积极主动选择新的生活、工作方式,如坚持学习,练习书法、绘画,写诗著文等,保持愉快的心态。坚持按时从事你的新选择,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保持和发扬按时做事,并讲究质量,自我充实生活,保持精神愉快。

总之,新陈代谢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老年人不应只看到机体客观上衰老的一面,更不应沉溺于哀叹之中,而应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尽可能的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消化系统疾病;夜间低血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117-01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系统功能衰退,神经敏感性差,自觉症状不明显,夜间低血糖反应不易早期发现,如果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不能及时纠正,将会导致患者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1]。本科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有15例夜间并发低血糖。现将其预防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15例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62~86岁,其中慢性胃炎4例,消化性溃疡3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下消化道出血2例,胃癌1例。15例住院患者糖尿病8例,有消化道手术史2例,合并有心、肝、肺、肾系统或其他系统疾病5例。入院首次血糖4.3~8.6mmol/L。

1.2临床表现15例患者夜间出现低血糖,其中8例患者有症状,症见不同程度的大汗、头晕、心悸、眼花,四肢厥冷,有明显饥饿感,随机血糖监测结果2.2~3.7 mmol/L,7例无低血糖症状,测得随机血糖结果3.0~3.7 mmol/L。

1.3治疗方法12例患者给予50%葡萄糖60ml静脉推注,3例给予10%葡萄糖250ml+50%葡萄糖40ml静脉滴注。15例患者低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复测血糖5.0~18.6mmol/L。

2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2.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活动情况和意识情况,随时注意有无嗜睡、饥饿、发抖出汗、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等症状,老年患者反应不够灵敏,出现低血糖时往往没有较为明显的体征和症状,尤其是在夜间经常发生无警觉性低血糖,进而直接进入昏迷状态。所以夜班护理人员应当警惕,积极主动巡视病房,准确掌握病人病情,特别是糖尿病患者,以及合并有心、肝、肺、肾系统及其他系统疾病、年龄大、近期食欲不振或者有腹泻症状的病人应当实施严密观察。对于老年患者,应加测睡前血糖,如果发现血糖指标在6mmol/L以下时,要即时处理,如口服高糖、含化水果糖或静脉推注、输注高糖等。

2.2血糖监测血糖监测是最可靠也是最常用的病情监测手段。应当告知病人夜间血糖监测对于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治疗和护理预防的重要性,夜间血糖监测主要在0点、3点、5点时分。定时监测血糖,以便及时发现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的患者,防止发生低血糖昏迷。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且伴有肝、肾、心、脑等关键脏器病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能对血糖指标进行过分严格的控制,应采取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给出的相关控制指标标准进行控制:餐后2h的血糖指标低于11.1mmol/L,空腹血糖指标低于7.8mmol/L。

2.3心理护理低血糖症状发生起病急,易在短时间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治疗期间,不但要重视对病人的躯体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对患者实施充分的心理调节,主动体贴、关心病人,构建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通过和病人的交流,及时发现病人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合病人的生活背景、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等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引导病人正确看待疾病、积极预防、保持乐观、配合治疗,减少夜间低血糖发病的机率。

2.4药物指导应警惕一些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会导致血糖降低,发生低血糖反应,如降压药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降低;复方降压片﹑心得安,可乐定可增强磺胺类降糖作用,导致低血糖。这也是诱发老年糖尿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2.5饮食指导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由禁饮禁食刚开始能进食流质饮食时,患者由于害怕进食后再次引起出血、腹痛等症状,所以进食量减少,同时医嘱又停了部分输液,尤其是高糖组液等,易发生低血糖,因此,应积极鼓励老年患者饮食流质食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2]。

2.6重点交接班针对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夜间护理,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重点交接班,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收集病人的最新病情和治疗资料,对病人病情保持动态观察,要了解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等,患者有急性胃肠炎、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热量摄入不足、食欲不佳的,都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对这些病例应当实施重点观察,严格做好睡前血糖监测,以预防夜间出现低血糖。

3结语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在夜间出现低血糖病症时,可能引发急性心脑疾病,倘若发现得不及时,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抢救处理,存在危及生命安全等恶性的后果[1]。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护理预防工作,对于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的所有诱因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病人的最新资料,及时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沟通,并保持对病人病情的动态观察,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药物护理等多个层面做好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以做到对夜间低血糖的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理。通过以上干预措施,2014年2月至7月期间,我科老年患者夜间并发低血糖者仅有2例,可见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夜间并发低血糖时出现不可逆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田月华.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夜间并发低血糖的预防护理[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9):63.

[2]吴国京,麦一峰,罗威,等.动态血糖监测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睡前血糖和夜间低血糖的关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4):323.

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放射介入治疗 篇7

1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介入治疗

近年来,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引起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常见疾病有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腺癌以及恶性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等。患者出现黄疸时多已属肿瘤晚期, 加上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体质差等因素, 多无手术机会。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PTCD) 是临床上对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较多PTCD操作过程中胆管穿刺这一步是在X线引导下进行, 有一定的盲目性。特别对于经验尚不丰富的操作者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才能完成, 这样增加了治疗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 老年患者常常难以耐受。近年来, 我们开展超声引导下胆管穿刺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其有以下几点优势: (1) 穿刺准确性高、并发症少; (2) 超声清晰动态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程度及走行, 为穿刺部位和路径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3)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区分扩张的胆管及周围的重要血管, 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 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超声引导下PTCD常在数分钟内完成。主要过程如下: (1) 超声仔细检查上腹部, 确定要穿刺的靶胆管及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巾, 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至肝包膜; (2) 嘱患者屏气后将穿刺针循穿刺导向指示线迅速进针穿入肝组织直达靶胆管; (3) 拔除针芯, 用空针抽吸, 如能抽吸出胆汁则确定针头在胆管内 (或注入少量造影剂, X线下可见胆管显影) ; (4) 插入导丝, 拔除穿刺针, 穿刺点皮肤切开一小口, 扩张管扩张穿刺道后沿导丝置入外引流管, 拔除导丝, 将外引流管在皮肤上固定, 并接上外引流袋; (5) 为了保持胆汁内引流和正常的胆盐肠肝循环,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且预后生存期>3月的情况下可置入胆道内支架。

PTCD在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方面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操作时间短。老年患者耐受性差, 随着操作时间的延长,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快速增高, PTCD常可在数分钟内完成, 快速、简便, 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 安全性高。随着超声技术和导管技术的发展, PTCD良好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 肝出血、胆源性腹膜炎等PTCD并发症已较为罕见;除此之外, 对于不能耐受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 或ERCP风险较高的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如合并严重的心肺疾患、胃毕式Ⅱ式术后等) , PTCD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替代方法。对于因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原因而烦躁不安的患者, 术前使用安定肌注或静推使患者保持安静、平稳呼吸状态, 行PTCD亦是成功率较高且非常安全的手段, 可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3) 并发感染率低。由于PTCD属于无菌操作, 其术后并发感染率较低, 特别是对于肝门部及肝门部以上部胆道梗阻的老年患者, PTCD可能更加安全。

合并腹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是PTCD的重要禁忌证。相对于青壮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 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机体代偿能力较差, 出现腹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 且更难纠正, PTCD机会相对较小。

2 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介入治疗

我国是肝炎大国, 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分别居男、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的第3和第4位, 大多数老年患者发现肝癌时已是中晚期, 无法手术。全身化疗疗效低, 不良反应大,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是最常使用的方法。TACE治疗有以下优点: (1) 损伤小, 安全性好; (2) 定位准确, 疗效发生快而确定; (3)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多伴有其他重要器官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 机体耐受力低, 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能力差, 较易出现并发症, 所以对于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更应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注重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近3年来共完成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300余例, 疗效满意, 兹将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1 TACE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由于老年人血管壁弹性差, 股动脉穿刺后局部血肿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故动脉穿刺一般不选择传统的血管穿透法, 而采用改良穿刺法, 即仅穿透股动脉前壁, 见到动脉血后即固定穿刺针, 逐步置入导丝和导管;操作结束后局部压迫止血时间要相对延长5~10 min。 (2) 老年患者髂外及髂总动脉迂曲较多见, 有时会出现导管无法顺利通过, 所以对于老年患者, 我们建议在进导丝和导管时都应在X线透视下完成, 先进导丝, 用导丝头端反复尝试, 顺利跨过血管迂曲部位后再循导丝跟进导管。 (3)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代偿能力较差, 所以造影剂用量要尽量少, 能达到诊断目的即可, 同时尽量选择非离子碘造影剂, 减少过敏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2.2 尽量超选择栓塞化疗

将导管插入肝总动脉或肝固有动脉后行肝动脉造影, 确定肝脏肿瘤大小及动脉血供情况。对于单发肿瘤者, 应将导管尽量超选择至该肿瘤供血动脉的最远端后再栓塞化疗 (对血管较细者可使用微导管) , 如果该单发肿瘤有多支肝动脉分支供血, 亦应分别超选择;同样, 对于多发肿瘤者, 也要分别超选择至每个肿瘤的供血动脉, 分别栓塞化疗。超选择栓塞化疗可将栓塞剂和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 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的作用, 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 有效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

2.3 化疗药物的使用

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 化疗药物对其肝肾功能的损害较青壮年患者严重, 故化疗药物应适当减量使用, 正常剂量的2/3~3/4即可, 对于>75岁的老年患者, 化疗药物用量最好不超过正常剂量的1/2。

2.4 结合免疫调节治疗

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由于高龄、合并肝硬化等因素, 肝脏储备功能不足, 代偿能力较低, 且栓塞化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进一步抑制, 易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加重甚至肝功能衰竭、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患者生命。免疫调节剂胸腺肽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保护患者的骨髓, 促进损伤的肝细胞恢复,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保护患者的骨髓、促进损伤的肝细胞恢复、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用法:胸腺肽1.6 mg于TACE 治疗时经导管肝动脉内灌注, 此后每周2 次皮下注射1.6 mg, 维持4~6周。由于胸腺肽价格较贵, 对于不能负担胸腺肽治疗的患者, 亦可使用香菇多糖, 疗效亦较为肯定。

3 老年肝脓肿患者的介入治疗

老年人肝脓肿发病率较青壮年人明显增高, 其原因考虑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年老、体质差、免疫功能低下; (2) 合并糖尿病, 且血糖控制不理想; (3) 胆汁排泄不畅, 常合并有胆囊炎、胆石症等胆道疾病; (4) 肠屏障功能减退。老年肝脓肿患者常缺乏典型的肝脓肿症状和体征, 如右上腹痛、肝区扣痛等, 可表现为仅有畏寒、发热的无痛性肝脓肿, 容易漏诊和误诊。所以, 对于有糖尿病或胆道疾病的老年患者, 出现发热 (或伴右上腹不适) 时需高度警惕肝脓肿的可能。腹部B超及上腹部CT是主要的诊断手段。

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由于其方法简便、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已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认可, 成为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法, 传统的手术治疗已不常用。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的步骤与PTCD相似, 较为简单、容易: (1) 术前仔细行B超检查, 确定穿刺点、穿刺方向和深度; (2) 穿刺针在B超引导下穿刺进入肝脓肿腔内, 拔除针芯, 置入导丝后拔除穿刺针, 穿刺点皮肤切开一小口, 扩张管扩张穿刺道后沿导丝置入外引流管, 固定外引流管, 抽尽脓液后接上引流袋; (3) 术后用广谱抗生素溶液 (或根据胆汁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 冲洗脓腔, 每日1~2次, 一般冲洗1周左右, 2周后可拔管。

结合近几年来我科对老年肝脓肿患者的治疗经验, 我们认为对老年肝脓肿患者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 提倡早期穿刺置管引流

老年肝脓肿患者特点: (1) 因免疫功能低下, 机体反应差, 以及糖尿病等引起的血管神经病变, 其临床表现常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致; (2) 易合并败血症、感染性休克、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较高; (3) 对全身使用抗生素反应差, 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大。所以, 对于确诊肝脓肿的老年患者, 在肝脓肿液化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尽早行肝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 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2 治疗基础疾病、维护肠屏障功能

(1) 肝脓肿患者的内毒素血症会加重肝肾功能负担, 可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储备能力相对不足, 所以老年肝脓肿患者肝肾功能损害更为常见, 而口服降糖药物常有肝肾功能损害的不良反应, 所以对于以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的老年肝脓肿患者建议暂以胰岛素控制血糖, 亦有利于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 (2) 对存在胆道感染的患者, 可同时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NBD) 或PTCD充分引流胆汁。 (3) 老年患者肠屏障功能减退, 肠道细菌移位进入门静脉及肝脏, 是肝脓肿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改善肠屏障功能有利于肝脓肿尽早恢复和预防再发。常用的药物如维生素C、有益菌、谷胺酰胺和精氨酸等。维生素C对氧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降低肠黏膜通透性, 可抑制肠道细菌移位;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抑制肠道致病菌的过度生长, 改善肠道内环境, 维护肠屏障功能的完整;谷氨酰胺和精氨酸亦对肠屏障功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 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患者。实验组中, 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24例;患者年龄在65~78岁, 平均年龄为 (68.14±2.63) 岁;患者病程在1~10年, 平均病程为 (3.47±1.66) 年。实验组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23例 (46.00%) , 哮喘14例 (28.00%) , 慢性阻碍性肺疾病13例 (26.00%) 。对照组中, 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65~77岁, 平均年龄为 (67.81±2.09) 岁;患者病程在1~10年, 平均病程为 (3.72±1.25) 年。对照组疾病类型:慢性支气管炎24例 (48.00%) , 哮喘15例 (30.00%) , 慢性阻碍性肺疾病11例 (22.00%) 。两组患者在例数、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药物治疗方案: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 (1) 慢性支气管炎:口服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各500 mg/d, 每日1次[2]; (2) 哮喘:0.2 mg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 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 每日3~6次;0.2 mg茶碱控释片, 给药方式为口服, 每日2次; (3) 慢性阻碍性肺疾病:50 mg/250μg舒利迭 (丙酸夫替松/沙美特罗干粉剂) , 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 每日2次。

1.2.2健康教育:临床人员应该给予老年患者呼吸疾病的健康知识普及, 向患者说明每一样药品的治疗作用, 让患者能够自觉主动的认识到按时按量服用的必要性;多给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决心。

1.3评价指标:本组对照实验将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为有效、显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有效:患者的血常规指标趋于正常, 肺部啰音改善;咳嗽、咳痰、喘息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无效:不具备有效和显效的任何一个条件, 临床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3]。

1.4统计学方法:本组对照实验所产生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采用 (n, %) 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卡方检验;采用均数±平均数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当P<0.05时, 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临床治疗有效率这一评价指标上, 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阻碍性肺疾病等, 这些呼吸系统疾病均具有呼吸道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等病理特点, 在临床上多表现为长时间咳嗽、咳痰、喘息等[4]。呼吸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 绝大多数患者的发病主要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天气骤冷骤热, 吸烟等均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作或病情加剧。就目前而言, 临床多采用对消炎、抑制痰液分泌、加快痰液排出的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 保证呼吸道的通畅, 力求为患者减轻痛苦。

药物治疗是现阶段老年呼吸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案, 具有疗效稳定, 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短期疗效可靠。本文建议, 在老年患者的药物治疗中, 应该高度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让患者能够遵医嘱、按疗程服药, 减少因个人因素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用药方案以及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措施。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 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增加健康教育, 目的在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96.00%) 显著高于对照组 (82.00%) , P<0.05, 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 一方面要提高临床给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对症治疗;另一方面, 也要重视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坚持遵医嘱用药, 巩固和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关键词:呼吸疾病,老年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付孝庭.分析呼吸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治疗用药[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4, 8 (22) :137.

[2]李晋静.阿奇霉素与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1 (2) :824.

[3]余启勤.浅析呼吸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治疗用药[J].医学信息 (中旬刊) , 2010, 23 (3) :514-515.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宁安市兰岗卫生院自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101例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做回顾分析, 其中男70例, 女31例;最大84岁~54岁, 病程时间最长为5年, 最短为10个月。

1.2 分析老年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原因

1.2.1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各个器官功能和心态都会发生退化, 由

于鼻黏膜开始萎缩, 气管和支气管弹性开始降低, 气管内黏膜纤毛功能的反射功能减弱, 使毛细血管腔变得更加细小, 同时由于肺功能的退化, 使分泌物和异物容易大量滞留, 造成气管和支气管的堵塞。

1.2.2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 老年人肺活量明显减少, CO2的排

放量仅仅为成人的一半, 一个70岁的老人每分钟对体内的送氧量仅为2L, 相当于一个年轻人送氧量的一半;而一个70岁的老人, 肺活量也只有青年人的一半。

1.2.3 身体其他器官的退化, 容易造成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 心脑血

管疾病等慢性病, 这些慢性病会使老年人身体素质下降, 抵抗力低下, 容易患上肺炎, 气管炎等慢性疾病。

1.2.4 外界因素的影响

由于化学气体, 烟尘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气污染, 对老年人的气管和支气管造成刺激, 引起肺纤维组织增生, 严重影响肺的清除功能, 使异物滞留, 细菌大量繁殖, 造成肺部感染。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设备

设备采用SHW-I型医用雾化器, 由广西柳州市凯发工业产品研究所提供, 配套气源为医用氧气。

1.3.2 治疗方法

根据老年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原因, 宁安市兰岗卫生院采用沐舒坦行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人呼吸道疾病, 具体方法为:治疗期间只使用沐舒坦15mg配以生理盐水10m L稀释后行氧气射流雾化吸入 (流量为6~8L/min) , 2次/d, 10d为1个疗程, 在此期间, 不做其他祛痰和镇咳药物的使用, 对有明确感染的可视病情配合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进行配合治疗。

1.3.3 疗效标准

(1) 显效, 用药7d后, 咳嗽、气喘等症状有明显好转, 听肺部ā音明显减少; (2) 有效:用药7d后, 咳嗽、咳痰整正传有好转, 肺部ā音有减少, 但未见明显; (3) 无效:用药7d后, 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没有减轻的迹象甚至严重。

2 结果

通过沐舒坦行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治疗老年呼吸道疾病, 101例患者有63例患者明显见效, 有35例患者疗效缓慢, 2例患者无效, 其整体有效率达62%。

3 讨论

沐舒坦所含有的活性成分为盐酸氨溴索, 其能够作用于气管内分泌细胞, 对气管内液体的黏性和分泌液体的量进行有效的调节, 使液体分泌量增加, 同时使肺泡黏液的溶胶层纤毛的运动量增加, 增加气管壁弹性, 有利于促进气管内痰液的稀释和排除。另外, 沐舒坦中含有能够促使肺泡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 使肺泡表面的张力降低, 同时降低黏液的黏度, 能够促进气管内纤毛区痰液的输送速度, 提高抗生素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产生分泌物的浓度, 具备一定的消炎作用, 同时具备一定的抗氧化功能[2,3]。

采用沐舒坦行氧气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就是将药液进行雾化, 形成直径为l~5nm的微粒, 使患者直接吸入呼吸道内, 由于其细小的颗粒, 能够迅速发挥药效, 用量少, 见效快, 避免了口服和注射等方法, 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看到疗效, 也不会产生由于通常口服或者注射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不对对患者造成影响, 通过对气体交换质量的提高, 实现肺功能的改善。

摘要:目的 为了了解基层医院在老年呼吸道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选取宁安市兰岗卫生院自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101例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做回顾分析, 对老年呼吸道疾病的特点和治病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患者病情和治疗过程的回顾, 我们发现, 基层医院在针对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的诊治中, 采用沐舒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极佳。讨论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情况, 采用沐舒坦对老年呼吸道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基层医院,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诊疗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小丽.老年人呼吸道疾病的特点及预防[J].山西医药杂志, 2006, 35 (4) :310.

[2]任小平, 杨茁.老年呼吸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 5 (4) :222-224.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篇10

内镜介入在老年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包括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ERCP) 及相关技术、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术 (EUS-FNA) 、EUS引导下晚期肿瘤的射频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术、EUS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术、超声内镜下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内镜下硬化剂或套扎术、内镜下止血治疗 (注射、热凝、球囊压迫等) 、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endoscopic mocosal resection, EMR) 和黏膜下剥离术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巨大肿瘤的姑息术等。放射介入在老年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主要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venous shunt, TIPS) 、经皮穿肝曲张血管栓塞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s embolization, PTVE)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PTCD)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hepatic artery chemotherapy embolization, TACE) 及经皮经肝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肝脓肿等技术。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目前介入治疗的适应证较前扩大, 并发症明显降低, 并开拓了许多外科原来不能手术的患者。如消化道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 既往只能依靠手术诊治, 目前已完全可在内镜下诊疗, EMR或ESD既切除病变, 又保证了器官的正常功能。晚期胰腺癌可以进行EUS引导下晚期肿瘤的射频消融, 放射性粒子的植入治疗及EUS引导下腹腔神经节阻滞缓解疼痛。晚期肝门部胆管癌选择ERCP及PTCD进行介入治疗, 达到退黄的目的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心肺功能差的老年患者, 消化道巨大梗阻性肿瘤选择EMR或ESD方法行减瘤手术。近年来开展的精准TACE进行超选择栓塞化疗治疗老年肝癌患者大大地降低了对正常肝细胞的损害, 有效维持肝脏正常生理功能, 更加精确地栓塞肿瘤滋养动脉以更好地杀伤肿瘤细胞, 降低了异位栓塞的发生率。十二指肠乳头腺瘤, 可以行内镜下EMR术, 大大减少了并发症和手术创伤等。

虽然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手术, 但仍具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和技术难度。因此, 应严格掌握各种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关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 操作难度和风险相对更大, 特别是对于凝血功能较差、肝硬化、心肺功能较差及神志障碍等老年患者。操作之前详细了解患者病史, 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症状或体征, 也丝毫不能放过, 或许循此可管窥到整个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对疾病影像、病理生理要有深入理解, 全面评价患者的整体情况, 不应盲目行事, 否则事倍功半。如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病死率极高, 会给器官和功能退化的老年人带来致命的打击, 如果治疗前不进行充分地评估患者整体情况, 盲目介入治疗, 可能会加速患者的病情恶化。因此只有充分评估, 抓住时机, 积极给予合适的介入治疗才能使患者转危为安。 其次, 由于老年疾病的特殊性, 介入医生应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 这些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比如老年患者由于耐受性差, 乳头旁憩室及胆胰肿瘤比例高, 使得ERCP操作难度大大增加, 如果ERCP操作者经验缺乏, 极易产生并发症, 给老年患者雪上加霜。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技术水准能最大程度减少操作相关并发症, 而使老年患者获得最大的收益, 即事半功倍。鼓楼医院近年来ERCP诊治了179例老年患者, 其中包括了1例103岁女性患者, ERCP总成功率为95.5%, 并发症发生率为6.7%, 病死率为1.7%;国外报道老年人ERCP并发症发生率为7%~11%, 病死率为4%[1]。而>80岁患者胆总管探查手术的病死率达9%, >90岁患者腹部手术的病死率高达12%~21%[2,3]。因此应加强介入医生的规范化培训, 同时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优化组合治疗方案, 如ERCP联合PTCD或小肠镜治疗Roux-Y术后黄疸患者, ERCP联合EUS治疗胰管结石或假性囊肿患者等。

鉴于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特殊性, 介入治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进行创伤较大的手术治疗的患者是一种较为安全、创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获益较大的理想选择诊治手段。未来随着医学科学与介入技术的发展, 规范化的介入治疗必将使越来越多的老年消化疾病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 Fritz E, Kirchgatterer A, Hubner D, et al. ERCP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patients 80 years of age and older compared with younger patients[J]. Gasrtointest Endosc, 2006, 64 (6) :899-905.

[2]Hacker KA, Schultz CC, HellingTS, et al.Choledochotomy for calcu-lous disease in the elderly[J].Am JSurg, 1990, 160 (6) :610-613.

上一篇:传承与保护模式下一篇:党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