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学小学数学

2024-07-28

情感教学小学数学(精选十篇)

情感教学小学数学 篇1

一、寓情于境

打开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教学的艺术在于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例如, 我教小红排队应用题。小红左边有5人, 右边有5人, 一排共有多少人?我首先以故事开头, 问到:“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接着说到:“好, 下面我就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一天, 猪妈妈带着10头小猪娃娃过河, 谁知猪弟弟说什么也不肯下水, 猪妈妈只好把猪弟弟驮在自己的背上, 刚到对岸, 猪妈妈数了数只有9头小猪娃, 猪妈妈吃了一惊, 怎么猪弟弟不见了?众猪娃望了望妈妈背上的小弟弟哈哈大笑起来。”学生们也笑了。我顺水推舟, 进而发问:“同学们笑什么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妈妈漏掉背上的猪弟弟了。”“好了, 现在请同学们解答上面的应用题。看谁和猪妈妈一样, 粗心大意漏掉小红一人。”同学们马上迁移嫁接, 片刻96%的同学计算准确 (5+4+1=10) 。

二、融情于新

新, 即新奇。这里指利用学生本已熟知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挖掘, 展示其新鲜的形象, 以此满足学生强烈的新奇感。例如, 在教学“圆锥体的认识”时, 教师设计演示卷削铅笔头成圆锥体这个学生熟悉的操作活动, 让学生非常感性地认识到了切削成的部分就叫圆锥体, 并且自然地认识了这个圆锥体和原来的圆柱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过操作, 唤起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这样, 学生从旧知中意外地发现了新奇, 会乐于探求新知。

三、引情于趣

在教学中, 教师要特别重视课始的引入, 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其学习愿望, 在每堂课开始短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迎接新知。为此, 我在教学时, 总先设计些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的“开场白”, 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这一教学中, 关键就在于从二维平面到三维平面的过渡,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立体概念, 我这样提问:“三根火柴可以搭成一个三角形, 那么六根火柴 (要都用上) 最多可搭成几个正三角形呢?”这一问题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他们纷纷进行搭练。结果有不少学生搭成了四个正三角形组成的三棱体。这样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学生们顺利地克服了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过渡的难点, 轻松地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

一节课进行到一半的时候, 也是学生最疲倦的时候,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还注意在课堂上引入游戏进行教学。例如, 我经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做“邮递员送信”“摘桃子”“给小动物找家”“登山比赛”等兴趣盎然的教学游戏。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巩固了知识。

四、激情于疑

“思起于问, 源于趣。”在教学时, 我也常利用新的知识冲突, 巧设悬念, 以疑激情。例如, 在教“三角形内角之和”时, 承接前一课时的内容, 让学生通过观察露出的角去判断被遮住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我是这样设疑的:“为什么看到了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就可以直接判断被遮住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呢?学习了本节内容, 便可解答。”这一个充满悬念的问题, 容易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怀着渴望解疑的心情来探索新知, 从而实现了“无疑———有疑———无疑”的认识过程。

五、导情于动

动手操作, 帮助学生丰富想象, 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 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例如, 在进行“长方体认识”的教学时, 我组织学生一起撕开用硬纸片折成的长方体, 比较证明长方体对应面面积相等。拆开用木棒搭成的长方体框架, 比较证明长方体对应棱长度相等, 然后再将它们还其原貌。通过这样“撕———拆———装”这一系列活动的操作, 使学生在动态的教学中很自然地认识到了长方体的特征。再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定理时, 我在课前准备三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 在课堂中分组去验证。学生先动手测量出各个三角形的类型, 再把每个角撕下来, 拼在一起后测量结果。各组动手验证后, 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果。这个定理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动脑归纳, 学生很轻易地就掌握了所学知识。

六、陶情于美

揭示数学知识的内在美, 勾画出的境界, 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 在数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 师生通过共同探讨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通过180°的旋转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归纳时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图形的和谐美和色彩美, 公式的抽象美,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为美的情操。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篇2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它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认识活动交织在一起。它是主体对与其有意义的客体满足与否所产生的心理体验。

现在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许多学校的学科教学,尤其是自然科学,只集中在认知目标上,而忽视情感目标,甚至把二者对立起来,这显然是错误的。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在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无疑,在教学指导思想和方向上,加强了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心理学认为,所有心理事实都无一例外地被包括在这两个方面之内:一是结构的方面,即主观的方面;二是功能的方面,即认知方面。从主观角度看,全部心理事实,即最低级的以及最高级的东西都是情感;从认知角度看,所有心理事实都是智慧的,即最高级的以及最低级的心理事实都是以掌握某些真理作为其内容。正如心理学家布鲁姆所指出的:在某些情况下,要讲清楚是用情感目的来作为认知目的手段,还是用认知目的来作为情感目的的手段,是不可能,这实际上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也许,公正的说法:我们同时追求这两个目的。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一方面,认知决定着意向的强弱,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情感不强烈,意志薄弱时,就难以激发他们智慧的火花。只有把认知和意向这两个客观过程有意识地统一起来,才能获得相得益彰的学习效果。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更新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全国教育科学“八五”重点课题《学习困难学生的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造成学习困难的三大因素之一,“学生情感上的障碍,如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抱负水平低,坚持性差,情绪波动大等等,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端正教育思想,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实施愉快教育,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2.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情感教学:小学数学之‘蹊径’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隐性教育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高尚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的进行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处于陕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首先教师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到学生中去,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的想、大胆的说、大胆的做。其次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手势等Y-,~来激励感化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我们知道中央电视台有个综艺节目叫“幸运52”,主持人运用自己那情绪化的语言,幽默的表情、手势使在场的观众为之沸腾。教师的在课堂上也应该适量的采用一些表情、手势,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教师的手势即能渲染课堂气氛,又能成为教具。如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中《除法的认识》一课当中,教师讲授时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八只鸭子,接着用手势象征性的拿出两个放一堆,再拿出两个放一堆……。学生看到教师这样夸张性的手势,自己也不由自主的跟老师一块做起来,课堂气氛及其活跃。再次,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积极的影响学生,以陶冶学生相应的情感。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的利用课堂上的情感目标、情感体验,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知欲强烈;同时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从而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趋向情感化、生活化

在生活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去商店卖虾条,该拿多少元、卖多少包虾条,是一清二楚。可是当学生计算数学题时,却一时想不出6里面有几个2。这时为什么呢?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生活性、情感性。情感与认知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客观规律。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认知越深刻,情感也越深厚;认知越肤浅,感情也越肤浅。另一方面,情感对认知活动又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也就是说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起到积极的、发动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与抑制作用。例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时,教师出示课件,录象展示1997年长江发洪水,堤坝冲开了16米的长口,这时雷声、雨声交加,教师讲明长江两岸边火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甲队每小时修2.5米,乙队每小时修1.5米,同学们你能帮助他们干些什么?这时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要用什么东西添!”,“他们要花几小时完成呢?”学生的情感在这危急的时刻得到升华,同时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了,在这样的情感激励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被不由自主的激活,思如泉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了,这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有许多的显性情感因素,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充分的展示教学內容中的显性情感因素,同时要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真正做到情知互动。

三、学生学习的方式以合作、互动为主

如今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情商”,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在1997年出版了《情感智力》一书,对情感智力理论加以诠释。书中主要强调情感智力重点是:认知和管理情绪;自我激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在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而情感教学正能体现这一要领。情感教学的学习方式以合作互动式为主。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以合作为基础,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急于去解答学生的问题,而是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会知识。这种方法有利的提高学生的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和形成坚强和受理性调节的意志。如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只给学生一根线,几个圆片,及测量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在小组中学生自己在交流时会找出记录员、操作员、及组长。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氛围,教会了学生尊重他人,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又让学生学会团结他人,学会合作与竞争,产生时间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冲破了传统的教学样式,给学生尽情表达的,与人交往合作,积极参与决策,自觉参加活动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宽松友好的人际关系等,其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注意一定要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互相竞争中得到进步。可以进行小组评比,奖励小红花、小五星等方式激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荣誉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浅淡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篇4

小学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学生从小养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且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我谈谈本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用积极情感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 数学教学不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 更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记》中所提出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反复证明。若师生情感相投、彼此亲近,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提高。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必须学会用正态的情感熏陶学生。

(1) 教师的教态和语言要自然、亲切。教师的教态及语言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教态是无声的语言, 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关注的目光、一个关爱的手势和一个亲切的微笑, 都能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距离, 使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更是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秘籍。教师运用亲切的教学语言教育学生, 学生做对了, 用发自肺腑的语言加以肯定;学生做错了, 用充满人情味的语言进行指正。这样, 学生自然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尊重, 自信心、自尊心会不断增强, 结果便是学习兴趣自然会增加, 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学习成绩自然会上升。

(2)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世界上没个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这些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环境氛围的学生, 智商不同, 思维方式不同, 心理素质不同, 行为方式也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各自的特点, 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究和解决问题。如:在解应用题时, 有的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指定的方法去做;有的学生就不会, 他会想出不同的解法。总之, 只要是正确的, 老师就要肯定, 但是一定要告诉学生哪一条路是最近的, 让他们学会如何高效率地做好事情, 这样, 不仅让有差异的学生各有所获, 又让学生们懂得如何在同一条件下多元化地解决问题, 从而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3) 教师对学生应及时鼓励, 有针对性地评价。评价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不管是课堂提问还是做作业或其他数学活动, 教师都要善于利用评价的力量, 从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所采用的随机的、激励性的评价, 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 老师也不是简单地对知识进行“对”与“错”的判断, 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 尽量给予学生鼓励, 以适应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保护学生求知的热情, 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多创设一些可以触发情感的环境, 使学生被这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 激励, 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启迪学生的思维。

(1) 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诱发学生情感。小学生的心理与成人不同, 在他们接受新事物时, 生动形象的情境往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它可以诱发学生的共鸣, 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教学任务创设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注重学生的具体生活和直接经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 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数学是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的。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比如“统计”一课以班级的图书角为例, 图书管理员要分类统计故事书、科幻书、指导书、游戏书的数量, 进行登记注册;班长要统计每一周有多少学生在学校吃午餐, 向总务处老师汇报;学校统计春游、秋游有多少学生参加, 等等。这些我们都是尽量让所有的学生帮忙统计, 将数学问题和生活紧密结合, 使复杂的书本知识变得不再遥远, 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态变得轻松。

(3) 开展探究性学习, 通过自主探究体验到情感。探究性学习重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在探究过程中, 以情感为动力, 以解决问题、完成课题为载体, 让学生既参与复杂的认知活动, 又深刻体验复杂的情感历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譬如, 学习“数的认识”时,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数。同学们能说出很多, 有的说自己家电话号码或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有的说自家的门牌号, 有的说汽车、摩托车牌号……数学学习与身边生活的联系, 使数学知识生动起来, 鲜活起来, 久而久之学生就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

动手操作也是自主探究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 注重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铅笔有多长”时, 我先让学生估计老师发下的铅笔有多长, 等学生利用之前学过的厘米的知识估计出来时, 再让他们实际测量, 然后提问:“米和厘米是我们长度大家庭里的成员, 今天有一个新成员要加入, 它和10厘米相等。我们一起邀请它出来好不好?它是……”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 开放课堂, 探求新知。接下来我就完全放手让孩子们分小组用米尺测量, 并从米尺里找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米和分米的关系, 从而对身边的物体进行估计、测量。整节课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去探究。学生通过这节课的自主探究学习, 牢牢地掌握新知识。

情感教学小学数学 篇5

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还要有情感的交流。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是任何一个学科都无法回避的。但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似乎始终沉迷于理性的光环,而忽略了情感的融入。殊不知,只有以“情”才能育“情”,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热爱,甚至认知与情感的和谐发展都是在教学中实现的。

一、情感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概述

情感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发展,根据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高尚的情操,以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学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使学生热爱数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安排了小学数学的四个学习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还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作出阐述。这就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智力的培养,而且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 ;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而且要以高度的热情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情感体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用合理的策略实施情感教学,从而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二、小学数学情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与以前的教学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教学虽然有较多的情感交流,但在情感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

(一)教师重知不重情

在现实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从认知角度考量教学,只注意对教学内容讲解的清楚和准确,并没有考虑教学的情感性和趣味性。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和兴趣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这说明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积极的情感教学,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教师忽视“数学文化”的挖掘

小学数学课本中有“数学天地”“数学乐园”“数学角”等关于数学文化内容的设计,但教师很少在课堂上讲,甚至不讲。教师注重的是对教学内容中数学专业知识的讲解,对于数学文化的挖掘几乎没有。而数学文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去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然而教师对数学文化教育的忽视使学生缺乏了这一部分的情感体验。

(三)教师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剥夺”学生的主体身份,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成绩而教学。我看过一则案例 :一位教师在教学《图形的拼组》时,因为课前没有安排好小组,所以在学生拼一拼的活动刚开始教室里就乱糟糟的。老师生气地叫停了学生活动,以自己在讲台上展示的方式完成了这节课。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可想而知。现在的教师多数是为了自己的“教”而教,不能真正做到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在这种失去自我主体性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不会有兴趣可言的,更不会去热爱数学。

三、情感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重视情感教学的实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享受数学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情感环境,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指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诱发探索性的思维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感受,愉快参与,真正地享受课堂。

1. 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使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贴近,提高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在教学《分与合》时,我以中秋节送月饼为主题创设情境,要求学生帮我把五个月饼分给两个好朋友,看看谁的方法多。因为问题情境来自生活,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2.创设故事情境

生动活泼、富有激情的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从而更主动地探索知识。在教学《7 的减法》时,我创设了一个关于“孙悟空摘桃子,送桃子”的故事情境,要求学生帮孙悟空算一算。学生们特别感兴趣,并在自然而然的探索和讨论中获得了新知识新能力。故事情境的创设必须以学生熟悉和喜欢的人物和事物为主题,从而引起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的兴趣。

3.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激起一种积极的探索性思维活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质就是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需求,把自己当做一个发现者去学习知识。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以直接创设问题情境 :一位老奶奶今年刚过完第 18 个生日,你知道她今年有多少岁?让学生由对问题的好奇而引起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发挥数学魅力,增强学科吸引力

数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充满无限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数学自身的魅力,就一定会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

数学的图形、结构、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美的因素。如果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是美的,而不是无休止的问题,学生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持久的、执着的追求。在《认识图形 2》学习之后,我用一节课让学生拼图,他们拿着课前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种美丽的图案。我将拼图制作成 PPT课件给他们展示出来,让他们观赏自己的创作,同时我给他们展示生活中的图形,池塘、花台、摩天轮……学生们被这些图形的美折服,小眼睛都不愿眨一下。

2. 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

让学生发现数学的神奇需要教师将这种神奇创造出来。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我先给学生出示了长方形支架,随后我将长方形支架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们被这个神奇的变化吸引住了,“长方形怎么就变成平行四边形了”。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能时常带着疑问或感到奇妙,他们还能不喜欢数学吗?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制造一些悬念,展现数学的神奇,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妙趣

数学妙趣的魅力就在于它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吴正宪老师曾用数学的妙趣给学生们上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有许多有趣的问题 :“数学家索菲愿意和你做朋友吗”、“别小看它——小数点”……讲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立体模型,圆柱、球体……教室的四周挂满各色纸条 :“数学迷宫”、“车轮为什么制成圆的?”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老师精心导演的“数学小知识”的介绍,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三)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新知

教育家赞科夫说 :“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教师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用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知识。

1.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语言传递为主、以直观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引导探究为主、以情感陶冶为主的各种教学方法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灵活应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更好地掌握知识。

2. 适时应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提高学生积极性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魅力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幽默的言辞、灵活的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同时适时应用幽默教学语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笑声中领悟教师语言蕴含的知识。

3. 渗透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爱上数学

激励性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它反映了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成功心理和向往心理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应用激励性语言评价学生,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激励性语言,如“鼓励式语言”“赞赏式语言”“期待式语言”等。在课堂上对于学生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独到的见解、一回勇敢的尝试、一次进步的努力,教师都应及时评价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爱上数学。

4. 教师丰富自身学识,引发学生“爱屋及乌”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把讲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当教师把讲课当成一种享受时,学生也会把听课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就可以把教师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学生。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要具备渊博的数学知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陶行知先生说 :“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要一面教、一面学,不断提升个人魅力,而教师这种个人魅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的培养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培养

在學习中,情感和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在各科教学中不能忽视情感的培养和教育。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学校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为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目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所谓责任感,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完成学习任务时产生的一种情绪。当一个学生有高度的责任感,他就会对完成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认识,并时刻督促自己认真努力地去学习。因此,我利用教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及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创设机会,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及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同时,通过介绍数学史,介绍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介绍我国数学领域的伟大成就,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因此,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这样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二、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了求知欲,哪里就没有学校。”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中,就可以知道,作为一个教师,要能充分认识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努力学习。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提了两个问题:

①车轮是什么形状?

②为什么车轮始终是圆的?

学生感到很奇怪,也产生了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个个都学得很认真,从课后反馈的信息看,这节课教学效果很好。

再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部分时,是这样进行的:

①4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②2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③1个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

前两个问题,他们不费多少力气就回答出来了,第三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虽然也有人说“半个”,那这“半个”究竟怎样表示呢?这样,让他们带着疑问去学习,他们会学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事实正是如此,因此,对这节课的知识理解透彻,掌握得很好。

三、表扬激励,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不管是谁,在自己取得成绩之后都会感到非常快乐,这实质上就是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必然影响他的后续活动,激励他继续努力。因此,当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或取得了一些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我们作老师的,都要给予肯定或表扬。实践证明,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特别是被打入“冷宫”的后进生,更是如此。

例如,我教“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时,先复习了长方体中面的特征,再引入表面积的含义,接着叫各人尝试练习,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用简便算法“(长×宽+长×高+宽×高)×2”或“(长×宽×2+宽×高×2+长×高×2)”计算,只有个别同学根据定义先求出六个面的面积再相加,我分别给予表扬,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学习数学的热情更高,这实际上就是成功感在驱使他们。

四、理解信任,培养学生的自信感

小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小学生,都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心理,希望大人能理解他们,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作为一个教师,要充分理解他们,信任他们,千万不能往他们身上“泼冷水”。

有一次,我放手让他们自己组织了一次“数学课外活动”,效果挺好,从“口算竞赛”到“找朋友练习”,从“学具制作”到“数学猜谜”,多姿多彩,事后问他们的感受,他们都说:“非常感谢老师给了我们锻炼的机会”。

五、关心爱护,培养学生的自尊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那颗稚嫩的心更要多加呵护。由于受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许多学生被打入了“冷宫”,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冷嘲热讽。其实,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极大地损害了师生关系,如此下去,定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篇7

一、关爱学生, 在呵护下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敬业爱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 所以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工作,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工作中在生活上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为学生奉献一片爱心。同时, 以心换心, 也要呼唤学生对教师的爱, 产生对情感的共鸣。学生喜欢上了自己的教师, 被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对教师的讲课水平佩服不已, 进而使学生由爱教师转向爱教师所教的数学学科, 对这门学科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学生从想学到乐学, 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朝夕相处中引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教学中, 师生不是父子关系, 而是朋友关系, 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降低自己的身份,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师对学生要倾注爱心、和蔼可亲, 课堂的民主气氛要浓, 促进师生心理的和谐统一,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

1. 教师要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 自身要有积极的情感表现。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必须是学生的情感楷模, 用自己的美言善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用自己乐观向上的心态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亲近教师、信赖教师, 使教师成为学生生活上、学习上的贴心人。

2. 平常的学校生活中, 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 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 征求他们的合理建议。

对于有过错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他们, 不可带着有色眼睛看待这些学生, 学生毕竟还小, 不能使学生产生自卑感, 让学生抬不起头来, 对这些学生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要耐心地说服, 真诚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平常教师要多参与学生的活动, 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 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习上热心地引导他们, 有困难帮助他们, 使他们常常感受来自教师的温暖。有计划地进行家访, 加强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联系。

3. 换位思考, 对学生多一些尊重, 多一些理解。

教师要立足于为学生服务,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 上体育课后, 活动量大, 学生疲劳, 本节数学课往往精神不振, 教师要体谅学生, 尽可能把课讲活讲好, 吸引学生, 让学生克服疲劳, 振奋精神。双休日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宜过多布置;每天早上的第一节课, 学生容易疲倦, 注意力往往不集中, 教师要加以理解, 千方百计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在学习与生活上主动帮助学生。当学生生活上有困难时, 教师要主动送去关心和帮助, 尤其是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改错的勇气, 让他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5. 教师要用饱满的激情, 愉快的心情授课, 和颜悦色, 循循善诱, 春风化雨,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优转差, 因材施教, 在分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人无完人, 小学生在智力、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 教师要正视差异的存在, 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以科学的方法去开启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智慧,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他所属的那个层面上积极进取, 力争成为佼佼者。

这样,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巩固学过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四、善于设疑置难, 在冲突中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心理学上曾经这样认为, 呈现给儿童的学习材料既要和已有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 同时还要有足够的新颖性这样才能引发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学习。毫无疑问, 我们在教学中, 教师就是要依据教材特点, 巧妙地设置悬念, 提出难易适中的新颖的有吸引力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再通过引导学生合理分析, 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 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句来表情达意。这样, 通过师生的一问一答, 学生的合作交流, 就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教学也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寓教于乐, 在竞争中升华学生学习情感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在开展数学活动时, 合理适当地穿插一些趣味性强的小游戏, 在思维训练时引入竞争机制, 可缓解数学课的单调乏味, 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我常让学生做的游戏有击鼓传花、开火车、夺红旗、中高年级的数学智力竞赛等。如在教学奇数和偶数时, 让全班学生按座位挨个数数, 数到偶时, 就大声念数, 数到奇时, 这个学生就双手击掌, 错了的学生在后面的学生念错时抓住机会补救, 通过念或击掌救活自已。这样既有趣, 每一位学生都能参加, 在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气氛中, 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巩固了知识。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情感, 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 同时又打造了高效课堂, 这样既有好的教学效果, 又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发展。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就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学认为,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人有喜怒哀乐, 小学生更不例外, 他们对学科有偏爱, 对教师也很挑剔, 有的敬佩, 有的喜爱, 有的敬而远之, 有的心存不满或厌恶, 或多或少带有褒贬的感情色彩。所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篇8

1. 认识小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有一种观点:人的成功, 智力因素的作用仅占20%, 而80%则是情感 (情绪) 的作用。情感是人心灵的核心.情感教育, 不是解决简单、直接、表面的技术问题, 而是一个情感习得、激发与交流的过程;情感教育, 容纳了从“情景”步入“情境”的教学模式, “情景”就现实场景而言, “情境”则展现了现实基础上的广阔、深邃的思考空间, 情感发展的天地.就这个意义上讲, 情感教学从整体教学系统的高度把课堂教学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说直观教学是遵循一般认识规律的初级教学方式, 它改变了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教学而代之以感性认识入手达到理性认识, 对于基础教育中的小学教育来说, 面对的对象是6岁-12岁阶段的孩童, 其心智尚不健全, 在感知事物时满足于事物的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 具有明显的随意性与情绪性;其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 有意注意还不完善, 常常容易被活动的、鲜艳的、新颖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其记忆不是靠理解, 而是靠反复背诵来实现;其想象力非常丰富, 想象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 以表象为素材;其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帮助, 还很难掌握较抽象的概念, 等等.所以, 针对小学生的心智特点, 可以认为, 小学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更加具有启蒙的现实意义.

2. 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情绪是感情的外在表现,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情绪活动总是在互相影响、互相感染的.教师的面部表情、言语动作, 甚至衣着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比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 教师揭示课题后, 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234”, 问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经过计算, 回答是肯定的.这时老师夸张地大声说:“现在我和你们比一比, 看谁不用计算就能迅速判断任意一个自然数能否被3整除?”比赛结果, 总是老师获胜, 这使学生急于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3. 人文精神的情感教育

新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的整合, 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文内容, 教师应努力去挖掘, 建构起人文精神的体系, 使学生从小受到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素养.例如, 在教学“圆周率”时, 我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导圆周率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并激励同学们要从小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培养顽强的意志和创新能力.简单的几句话, 使学生深受感动、启发.同时让学生明白, 数学与现实、知识与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篇9

建立和培养良好的数学情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更新观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过程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 发展能力, 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最终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如何从小养成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稳定的、积极的数学情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情感上的障碍, 如缺乏学习兴趣, 求知欲望, 坚持性差, 情绪波动大等等, 必然使其学习行为消极化, 乃至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强化其惰性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支配下, 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因而不断地产生学习困难。”因此, 广大教师首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端正教育思想, 消除低估、削弱情感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的偏差, 从认知、情感两个方面全面确立教学目标, 实施愉快教育, 切实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和教学质量。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要创设这样的情感氛围, 首先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为此,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要树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观念, 教态要亲切, 语言要和蔼。 (2) 教学要民主,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 不能偏爱优等生, 对学困生漠不关心;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3) 采取鼓励性的及时评价, 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提问、做作业和其他数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微小进步, 要及时给予肯定。

三、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

要创设愉快乐学的心理情感, 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 彻底摒弃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条件激发、巩固、发展学生的兴趣, 保护他们学习的良好情感和自信心, 使他们不断增强学习的成就感、成功感, 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在这方面, 一些教师实施愉快教学, 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 值得学习。例如: (1) 根据小学生求新好奇的心理, 设计新颖问题导入新课,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2) 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 抓好直观教学, 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具体性。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拟直观、图表直观、语言直观。 (3) 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 强化观察、制作实验活动, 让他们多种器官并用, 丰富感性认识, 提高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4) 根据小学生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 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而且有益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巩固学习兴趣, 保持旺盛的情感状态。

四、建立探究创新的心理情感

要建立这样的心理情感,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为学生增设“疑问”和“悬念”,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 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 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两个问题: (1) 探究的问题要科学。现在一些教师对探索性问题把握程度不够, 不是过于简单了, 就是过于难了。 (2) 不断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障碍, 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 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动力。他们在探索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 也会产生种种情感。对此, 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 一方面, 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点拨, 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架桥”, 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 强化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 要用直接或用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 从中受到激励, 坚定克服困难、夺取胜利的信心, 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总之, 要想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只有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激励 篇10

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 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 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 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 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 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达到这种作用, 教师要做很多工作,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 就是以情感人, 以心育人。

一、以责任之情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华罗庚曾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 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 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 数学比例的协调美, 数学语言的逻辑美, 数学方法的技巧美, 数学形体的对称美, 数学习题的趣味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 教学“数的认识”时, 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帮老师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再如, 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 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 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 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 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同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每个孩子, 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 智商有高有低, 但人的尊重需求, 是与生俱来的。对于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 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 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 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 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 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 变嫌弃为喜爱, 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 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 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 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 使他们有机会体面地表现自己, 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例如, 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 忘了在百位上进位, 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 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 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 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学生一看, 五个数位我还做对四个呢!只有百位上忘了进位了, 以后应该认真些。这样做, 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 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 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让学生喜欢上他所上的课

教师身体力行一次胜过说教一万次, 学生喜欢上数学课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位教师。正是因为他们喜欢这位教师, 才给了他们更大的兴趣去听这位教师去传道、授业、解惑。所以教师本身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 所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同样,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 有利于情商的调动, 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 要有幽默, 要有笑声……”因此, 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 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 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 这样做, 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 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 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 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 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 轻松的课堂也能帮助教师建立一个亲和的课堂, 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四、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 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 我们应当了解学生不做作业的情况, 多给学生一些宽容, 这种宽容可以诱发学生的一些情感, 从而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完成作业。宽容带来的效力是巨大的, 即使在第二次, 他还是没有做完作业, 但是你会发现已经有了一些量的改变, 他做的作业已经比第一次的强了好多……

数学教师一般不做班主任, 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 主动接近学生, 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老师的期待, 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 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 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 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 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 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学生的优点, 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 要用“缩小镜”, 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 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 教师处理的时候就要在宽容的基础上注意方法的问题, 同样的话, 不同的说法, 得到的效果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 这是正常的, 我们要多给他们一些宽容, 他们毕竟还是孩子。

教师是爱的使者,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 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 学校瞬间成为乐园。”让我们用热情、诚恳的胸怀,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 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吧!

上一篇:肝储备功能检测下一篇:电视艺术的参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