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内容

2024-08-28

三个内容(精选九篇)

三个内容 篇1

一、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类

王荣生曾对课文内容作了三个分类:定篇、知识、活动。他说:“定篇即构成文学和文化素养现实所指的经典作品;知识即当做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策略、态度学习的例文或样本;活动即可利用其所涉及的事物引导学生从事与之相关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的选文”。上述案例中,教师所定位的教学内容里的“理解复杂情感”“解答学案中提出的问题”“诗中文化传统”就属于定篇范畴;“归纳诗歌意象”“以‘三美’说新诗”“以朗读带解析”“比较古今送别诗”就属于知识范畴。简而言之,定篇侧重于教师教教材,知识侧重于教师用教材教,活动则侧重于学生习得后的生成,从这三个角度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类,可以为之后确定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二、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类后需要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1. 从体式出发确定侧重点

李海林认为:“学生用一篇课文来学习时,目的应该是掌握阅读这一类文本的基本方法,而教学意义上的‘类’,只能是‘体式’的,而非‘主题’的”。这与叶圣陶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说法是一致的。所以,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要从体式入手,研究各类体式文章的“阅读特点”。

2. 根据课文的核心价值确定教学内容的侧重点

什么是课文的核心价值?王荣生曾举过一个例子:教授小说《七根火柴》时,许多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要教的是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王荣生却认为这是一篇“革命现实主义”小说,核心价值是主题,教学重心要放在引导学生深刻地感知和理解小说的主题上。可见,课文的核心价值有时要跳出该体式文章常规的“阅读特点”,强调该文特有的“个性”。因此,确定教学内容要注重两个侧重:如果课文能典型地具有该体式文章的“阅读特点”,那么就该归入“知识”范畴,教学内容要侧重于文体特点;如果课文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那么就该归入“定篇”范畴,教学内容要侧重于文本特点。

三、根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强调学情。

1. 分析各年段学生学情

高一学生对“知识”的要求尚能应付,对“能力”的要求却难以招架;高二学生对各体式课文能作出初步的、片面的判断,但提供不出判断依据;高三学生面对旧识和新知,无法类化信息。因此,根据对学情的分析,我们必须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变化,教学时不能“温故照旧”。

2. 针对学情宏观建构各学段课程目标

三个内容 篇2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1.“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

《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中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第二,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中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中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中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2.“专业知识”部分

《标准》从中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目的在于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中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中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中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初中和高中衔接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中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中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中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第三,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中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学教师应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中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

3.“专业能力”部分

《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中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

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中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中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

第三,关注中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体现中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中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中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是考虑到中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对中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中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

十四个领域是: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第五,教育知识; 第六,学科知识;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 第八,通识性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 第十,教学实施;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 第十四,反思与发展。

第一,职业理解与认识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第二,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2.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3.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4.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第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2.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3.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4.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第四,个人修养与行为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2.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3.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4.勤于学习,不断进取。5.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第五,教育知识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2.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3.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4.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5.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6.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第六,学科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3.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3.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3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4.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确定阅读教学内容的三个维度 篇3

当前,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讨论,不仅言之者日众,而且有逐渐深化的趋势。这体现在:从探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到探讨这节课和其他课之间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从着眼教学内容本身,到着眼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关联;从分析教学内容,到上溯教材内容和课程内容,从课程论的宏观视野来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等等。在种种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对于一线教师,一线课堂而言,其中有一个问题开始日益凸显,那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具体到一篇课文,那就是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

在我国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一篇篇包含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诸要素的课文,在确定究竟应该“教什么”方面往往显得颇为茫然。要么什么都教,面面俱到,要么想教什么就教什么,任意为之。这种盲目随意的阅读教学“其弊也久,其害也深”。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内容、方法、途径等应有“一定之规”,“教什么”也应该有一定的规定性。然而,这种规定性到底是什么,学界似乎还没有定论。对于“定规”的无所适从,必然导致对阅读教学内容的无所适从。本文试图从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性、不同层面内容的关联性和教材结构化三个维度对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性问题作些探讨,就教于方家。

一、从目标与内容的统一性看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育目标具有层级性,通常分为“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个层级”[1]。它们是在不同层次上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其中,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结果的预期,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支配、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

既然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设,那么,确定一篇课文“教什么”,显然必须首先弄清课文的学习结果类型。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学习心理学领域有很多研究成果,如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习结果)理论、乔纳森的七类学习结果研究、安德森的两类知识学说。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是现代学习心理学关于学习结果分类研究之集大成者,他将人类的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五种类型,并揭示了各类学习结果所需要的心理机制和学习条件。

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白杨礼赞》的学习结果可以作这样分类[2]:

1.能说出本文所描述的事物和所表达的思想。(言语信息)

2.能分析课文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智慧技能)

3.能正确朗读和书写“楠木”“坦荡如砥”“一望无垠”等字词。(动作技能)

4.能用“四遍八步读书法”阅读课文。(认知策略)

5.能选择阅读抒情散文作为自己的课余消遣方式。(态度)

这是否意味着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上述五类学习结果应该等量齐观呢?回答是否定的。加涅就曾认为,在五类学习结果中,智慧技能“在学校学习中占核心地位”[3]。同样,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智慧技能也应该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语文学科并非是知识性学科,而是实践性学科,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始终是其最基本的任务。语文学习既以智慧技能为要,课文学习则更是如此——这里的学习结果虽涵盖了五种类型,但分析、理解和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智慧技能无疑是核心。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紧紧围绕并有效突出这个核心,并努力为学生学习这项智慧技能提供必要的引导、支持材料和相关活动。

二、从学科不同取向看教学内容的确定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课程目标,其基本来源不外乎是“学科的发展”、“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习者的需要”,相应地,该学科教学内容的基本取向即是“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当然,现代课程由于考虑到人的经验的整体性,往往把三种取向加以整合,但在整合前,我们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考虑的三个基本取向,具体到语文学科,也是如此。

从学科知识取向出发,作为教学内容的语文知识是指应该或已经纳入到语文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的语识(与“语感”对应)。从阅读教学角度看,阅读是对某一特定文体进行解码、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是一种文体思维的活动,因此阅读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文体教学,阅读能力更多的是指某一类文体的阅读能力。也就是说,把小说当作小说来教,教小说应教的知识,把诗歌当作诗歌来教,教诗歌应教的知识,这是小说类、诗歌类课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具体来说,小说类课文阅读教学中,叙述视角、叙述方式、故事、情节、结构、人物等是核心课程内容;诗歌类教学中,分行、押韵、节奏、韵律、结构、意象、语言变异等是核心课程内容。

从学习者经验取向出发,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的学习者经验因年龄和学段不同而有差异。对起点能力较低的学生,应该把字词辨别、词义理解等基本阅读技能作为主要内容;对起点能力稍高的学生,应该把语言感受和理解的一般规则(句法规则、修辞规则、逻辑规则等)作为主要内容;对起点能力较高的学生,应该把篇章构思和表达的高级规则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同样一篇课文,如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小学低年级学生学这篇课文,可以把课程内容确定为了解分行的形式(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辨别)、诗句的朗读(发音的辨别)、识字写字和词汇;小学高年级学生学这篇课文,则把分析理解诗句意义和结构的一般规则作为基本内容;中学生学这篇课文,则主要学习鉴赏课文的意象运用、构思技巧、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等。

同时还应该考虑社会生活经验这一方面。首先,语文学科的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直接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直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其次,语文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发展,而人总是社会的人,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因此,在编制课程内容时,就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社会的发展,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终身受用。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当综合考虑学科知识、学生状况和社会需求三方面的情况。具体到一篇一定文体的课文阅读教学,应该考虑从这篇课文的文体出发,围绕“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的实际情

况和社会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

三、从教材结构化看教学内容的确定

课文,从进入教材的方式看,有四种基本方式,分别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4]。这意味着并非“所有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都开发为语文课程内容”,“能够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对其中某些角度的观照。而“某些角度”到底是哪些角度,体现在不同语文教材中,其具体所指往往是不同的。在一套教材中,某一课文之所以形成“这些”角度而非“那些”角度的观照,其原因来自许多方面。其中,这一课文以什么方式进入,和教材中哪些要素组合,组合的关系如何,是至为重要的原因。作为教学文本的课文,当其独立存在时和单元结构化存在时,其教学内容指向是有差异的;当其以“这种”单元结构化方式存在时和以“那种”单元结构化存在时,其教学内容指向也是有差异的。同一教学文本因其存在方式和组合方式而形成的这种差异为我们考察课文教学内容的取舍与变异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以《雷雨》为例。这篇课文在人教版、语文版和山东版三套新课标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同时出现,但组合方式显然不同。具体情况是:

人教版:《窦娥冤》《雷雨》《长亭送别》《哈姆莱特》(第四册第一单元)

语文版:《雷雨》《窦娥冤》《哈姆莱特》《城南旧事》(第四册第三单元“人生如舞台”)

山东版:《祝福》《雷雨》《高老头》《窦娥冤》(第四册第三单元“洞察世道沧桑”)

这种组合方式的不同体现了三种版本教材在《雷雨》这篇课文教学意图上的差异。人教版的教学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从矛盾冲突、人物语言等方面掌握欣赏话剧的方法。语文版以“人生如舞台”为主题,意在使学生在戏剧的学习与欣赏中认识和把握人生内涵。山东版的编者寄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该单元的学习来洞察世道,应对生活。而这种教学意图的不同,显然也规定了教学内容的基本指向。如,人教版的教学内容显然主要在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上,关注的是戏剧“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的问题;语文版的教学内容则强调通过掌握戏剧欣赏的方法来认识、把握人生;山东版则把关注点放在揭示《雷雨》所反映的人文内涵上,侧重于思想道德、社会经验的理解(这似乎已有些偏离语文的主要任务,对此持保留意见)。

以上例子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该孤立地研究单独的一篇课文。在单元结构化已经成为各种语文教材普遍采用的课文组合方式的今天,在考量某一篇课文“教什么”的时候,应该“瞻前顾后”,看到这篇课文的前后都有些什么课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课文形成了怎样的一个单元,这个单元具有怎样的目标设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一篇课文的实际教学内容应该包含“定”与“不定”两部分。所谓“定”的部分,主要是由两个因素来决定。其一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语文学科是能力型学科,这使得语文教学偏重智慧技能的掌握,比如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教师要为学生学习这些能力提供必要的引导、支持材料和相关活动内容。其二文体的内在规定性。阅读能力总是指某种具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离开具体文体的把握,不可能形成真正的阅读能力。因此,任何课文的阅读教学,都是对这篇课文作为具体文体的理解、把握的过程。

“不定”的部分也主要由两个因素来决定。其一是学情状况和社会需要。从因材施教的角度看,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情感态度、起始能力、求知需要,不同的阶层、群体的不同社会需求,都会影响教师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的取舍;其二教材结构化特点。同一课文在不同教材版本中,因其存在方式和结构方式的不同,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理应有所侧重。

注释: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何更生:《用任务分析理论看课文“教学什么”》,《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

[3]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王荣生:《语文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从三个角度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古今中外优秀散文作品,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探索作品的丰厚意蕴,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进而培养鉴赏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修养”的教学要求。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给予散文足够的重视, 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散文教学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觉得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散文教学, 从三个角度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

一、感受散文的情感之真

《文心雕龙》云:“情者, 文之经, 辞者, 理之纬。”情感的真实是散文的生命。只有发乎内心的语言, 蕴含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的文章才能迸射出真实的激情, 读者读罢才能产生思想的震动和情感的共鸣。而对于散文的阅读和教学, 只有把“感受文章真实的情感”放到首要位置, 师生才能踏着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的林荫道, 如沐春风, 一路走去。而当下的散文教学, 往往存在着教师偏重于散文的形式分析, 而忽略散文蕴藏的情感的不良倾向。例如教学郁达夫《江南的冬景》一文, 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画面之美, 品味郁达夫散文语言质朴清淡的风格, 同时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感悟郁达夫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要通过学生玩味语言、推敲文本、细细体悟才能感悟到。假如没有郁达夫对江南冬景的一种爱, 再浪漫的诗情画意的冬景都是多余的, 教学始终要扣住“情”, “辞”才会和“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我们知道, 对于任何一个阅读的个体, 都存在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彼此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我们直感直觉中的世界, 一个是表现作者想象中的世界。而散文实现的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是把作者的见闻或感受直接告诉读者。正是散文取材于现实, 情感是从大量的生活积淀中衍生而出的, 所以其流露出的情感才显得那样的厚重深邃。而教学中, 我们只有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托, 找准解读和品味“表现作者亲见亲闻和真情实感”的情感基点, 引领学生主体性地走入文本中, 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感受, 才能真正“情动于中而现于外”。

苏教版课外阅读选文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作者以温婉舒缓的笔触抒写出一种怅惘和惋惜之情。时间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 但是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形象地把它描绘出来, 为我们捕捉到时光流逝的痕迹。“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准确表现时光悄无声息地消失……正是这样立足现实, 写出对生活和人生的真实感受, 我们才感受出:时光一往无前, 转瞬即逝的态势和面对匆匆而逝的时光欲留不能, 欲追不及的惋惜和怅然。现实的时间, 真实的生活体验, 教学中如果从这里出发, 引领学生去体味和感受, 自然会产生惜时而作的感受。而《荷塘月色》一文呈现的是作者经历现实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给自己带来太多的磨难和艰辛“颇不平静”荷塘上的情绪状态。虽然文中作者用艺术的工笔为我们描绘了迷人的朦胧月色美景和月下荷塘, 但是也难以消解因生活艰辛和现实的残酷给自己带来的无助与迷惘之情, “快乐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正是这种心境的真实外现。也正是这份真实, 才能感染学生, 打动读者。

二、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散文是一种自述行为, 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同时也是一种可以“铿锵得像诗, 雄壮得像军歌, 生动曲折得像小说, 活泼尖锐得像戏剧的对话”的文学体裁。而散文的阅读则是通过精炼传神具有造型美、自然深沉具有含蓄美、畅达和谐具有节奏美的语言对文中的思想和情感进行体验和认识。我们知道, 文学作品涉及“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要素, 而被誉为“美文”的散文, 在教学确定内容时, 其重点是开发作者、文本和读者, 以文本为依托找到作者和读者思想和情感沟通和共鸣的契合点。其中把对优美语言的品味设定为教学的一个内容应该是很好的切入点。“体味散文精准的语言表达是散文阅读的重要途径, 语言不是概念, 是情感;语言不是思想, 而是情思。”“为了使散文的情感更能够打动读者, 作家一般要采用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 来增强散文语体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散文的教学内容, 重点在于对语言的品味和感悟过程。”从这个层面上看, 对于一篇具体散文的解读, 如果能够引领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走进散文世界, 通过情景相依相生的意境围筑, 整体感受文本, 这样既可以感知物象外观的艺术描绘, 也可以通过其外象深入到内部感受其传神的内蕴, 进而品味倾注文中的作者的真实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 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

朱自清的《春》一文, 作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形象描绘, 写出一种美好和希望。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借助丰富的想象力, 使所写对象飞腾而起, 在奇思妙想中, 创造了气象万千风格个别的画面, 把读者引入如诗似画的境界, 获得了无穷的美的享受。而《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下来”, 使叶子和花就有了“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的感觉……本是一片宁静, 但是突然蝉声和蛙声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宁静。形象的语言, 栩栩如生的描绘, 远近结合, 开合有度, 动静相承, 形神兼备, 形象地表现出“宁静”与“热闹”相互迭生的情绪, 而这和作者当时的心境是暗合的。教学中欣赏清丽的文词, 聆听“梵婀玲”上渺茫的歌声, 感受如诗如画的意境。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教学, 引导学生细细咀嚼, 咬文嚼字, 揣摩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情韵, 学生自然会产生如饮仙露琼浆之感。

三、明确散文的取材之广

作为最贴近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记事的, 写人的;抒情的, 议论的;写自然景物的, 写心理活动的;回忆往事的, 表达理想和愿望的……总之, 有什么样的见闻引发作者心灵的触动,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散文。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设定的时候, 应该让学生明白:学习一篇具体的散文就是通过解读和感悟的过程, 培养自己独立阅读更多散文的能力;写作主体的人生经历不同, 对问题审视的角度也不同, 他可以“思接千载”, 所以创作出形式不同的作品, 题材自由, 形式多样, 不拘一格。教学中只有“授生以渔”, 学生在感受具体文本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很好的抽身, 不为教材所囿;才能从教材的点上进行适度的引申和拓展。

结语

散文, 因为其真, 所以感人肺腑;因为其美, 所以沁人心脾;因为其广, 所以我们可以览古今, 知中西。而散文教学应该关注散文的情感之真, 语言之美, 取材之广。当然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对文章体式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这样, 确定的内容才能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才能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摘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探讨确定散文教学的内容:第一, 感受散文的情感之真;第二, 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第三, 明确散文的取材之广。

关键词:情感之真,语言之美,取材之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三个内容 篇5

华政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很不确定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己选择、确定作文课教学内容,教师固然拥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作文课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适宜的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说,即便是适宜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很难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率,随意甚至怪异的作文教学内容,当然更是雪上加霜。作文教学应该有一条底线,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恰当。如何确定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这对当前的语文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有人对作文教学内容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贴近学生的实际,二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三是体现科学性,四是具有可操作性,力图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构建“体系”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就是一个“体系”,审题——选材——构思——修改,这又是一个“体系”,更换一些名词,引进一点似是而非的理论,作一番包装,很可能被冠名为“作文教学新体系”„„这一切其实只是作文训练的序列设计,与体系相去甚远,更不用说是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能够遵循某个序列实施教学的教师可能也不在多数,作文课之前寻找作文题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教学流程呢,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指导学生审题,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对学生是怎么写的,则很少顾及。

结果是学生视作文为畏途,越写越怕写,越写越无话可说,瘪芝麻榨油,痛苦不堪,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凑足字数,勉强交差。而教师心目中“好作文”的标准,偏偏又是选材新颖,见解深刻,描写生动,构思独特,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富有独创性的作文标准,用之于作家是恰当的,用之于学生则是典型的无理取闹。因为,作文教学也是一种教学,既然是教学,就脱不开传授与训练,而内容、形式富有独创性的作文是没法传授,更没法训练的,只有知识、规范、技能,才具有可传授性,而知识、规范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又必然扼杀学生的独创性,要求整齐划一的操练生成不拘一格的精品,就像要求流水线出产创新产品一样,无疑是痴人说梦。

训练不成,有些老师走向另外一条路途——催生。自由写作、头脑风暴,是催生,情境作文,生命作文,也是催生,提倡个性写作、创意表达,还是催生。但催生也有催生的尴尬,因为考场没法催生,有的考生乃至作家确有文学创作才能,但考场作文却惨遭败绩,偏偏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是越来越势利,语文素养可以不理不问,面对高考却不敢不低三下四,这就是新时期以来的各种作文教学实验大多偃旗息鼓,应试作文训练却依旧枯藤死缠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作文教学必然是一条悠长的暗胡同,不知何时能现曙光。在不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依旧充斥课堂的今天,我提出判断作文教学内容是否恰当的三个标准,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标准之一:能让学生乐意去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是否乐意的问题,如果行为主体处于被动状态,不惟情绪消极倦怠,效果也往往要大打折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强调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生对作文没兴趣,甚至本能地排斥作文,当然写不出好文章;要让他们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写,以写作为乐,享受写作。当学生把作文当作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他们作文的长进也就可以期待了。陈晓华老师喜欢利用自己班主任地身份,设计突发情境,激活学生的写作激情。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陈老师说:“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春游„„”学生异口同声。“这„„安全是个大问题,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因此我建议,取消这次活动。”这时,教室里群情激愤,吵吵嚷嚷,有些人站起来,有些人敲打桌子,有些人脸胀得通红,有些人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你们为什么要去?总要以理服人吧?那就请你们把理由写出来吧!”陈老师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的作文题,此时的学生,带着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希望,带有些许悲壮,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写下了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塞的作文。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趣味作文教学,在“好玩”二字上做文章,他经常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开始写作后,当他喊“停”时,要以竖排为单位,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头一位同学,老师喊“开始”后,每个同学就把别人的文章续写下去,此过程不断循环,直至把文章写完。这样的作文课,新鲜,刺激,富有挑战性,学生自然很有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很多,一般有命题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比赛激趣、评讲激趣、评语激趣、修改激趣、发表激趣等,大凡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内容,都应该值得肯定,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被激发出来了,作文教学也就基本成功了。标准之二:能让学生有东西写。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自以为无话可说,没有东西可写。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笨手笨脚的新媳妇呢?作文教学如果能够拆除学生这样一道心理障碍,可谓功德无量。一般教师满足于布置作文题,作简单的审题指导,至于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与无奈,则视而不见,这样的作文教学,根本不可能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两大积累,一是知识积累,一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广泛阅读。学生生活单调,阅历较浅,只有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丰富的素材,到时候才能想得到,写得出。生活积累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在作文时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对身边的人物,司空见贯的生活,总是感到没东西可写。这主要是平时对生活缺少观察,缺少思考,缺少发现。观察认识生活,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要从留意身边的世界做起,观察身边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同时,也要做观察社会生活的有心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不管是春游、参观、乘车、散步,还是看电影、逛商场,只要时时留心,都不可能没有收获。学生的脑海里有了这两种积累,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名言警句涌现出来,才会有事可记,有情可抒,有理可论。仅有积累还不够,要真正有东西可写,还必须具备联想、想象能力。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不善于联想、想象,再多的积累也

不可能变成源流活水,为我所用。在作文教学中,既要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的训练内容,也要有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某种情境之中,某种契机之前,启开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

标准之三:能让学生写有长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每一节作文课,都应该让学生比不上这一节课要好一点,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激发写作兴趣、指导观察积累之外,还得在怎样写方面多动脑筋。否则,学生一味兴致勃勃地在暗胡同里摸索,走得通走不通各听天命,不仅有违作文教学的本意,也与课程道德严重背离。快速作文大家杨初春老师,就曾用添加因素法帮助学生审题,用顺乎天理法指导学生构思,效果不错。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题“尝试”,运用添加因素法审题,在原题上加“炒菜”“下海”“打工”“当小先生”“当小保姆”“写稿”等新因素,原题即可变成“尝试炒菜”“尝试下海”“尝试打工”等等,也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一次成功的”“一次失败的”“一次痛苦的”“一次不该尝试的”等新因素,这样,题旨明白了,内容具体了,自然也就有东西可写了。“天理”即天地万物之规律。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条理性、顺序性和排列组合规律,如“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过去、现在、将来”“古、今”“中、外”“城、乡”“晴天、雨天”“白天、黑夜”“早晨、中午、黄昏”等等。文章构思顺着这种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条理和规律,往往既快又好。如“家乡风景美如画”这个题目,可以按“白天、黑夜”的顺序写,可以按“晴天、雨天”的顺序写,也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还可以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等等。按照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本身的条理性和规律性构思,思路通畅,层次清楚。方法的指导与让学生自由表达并不矛盾。文无定法,并不意味着为文无法。定体则无,大体则有。用僵死的框框让学生作填空式的的写作,必然戕害学生的灵性,但一味地否定作文知识的指导,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如何将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研究性有机融合,逐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准,应是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

三个内容 篇6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公民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080-02

“就结构而言,价值观念包括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价值规范等要素”[1],党的十八大从三个维度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由价值目标、评价标准、价值规范所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国家层面侧重于昭示社会主义国家的应然价值目标,社会层面侧重于阐扬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个人层面侧重于界定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并且每一层面内部的诸价值理念之间都存在紧密的逻辑关联。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之内容结构析解

价值目标,即价值观念所指向的理想状态下的应然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立足于国家层面,侧重于昭示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价值目标。

所谓“富强”,即富足而强盛,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经济价值目标或物质价值目标。物质需要是人的诸多需要中第一的和最基本的需要,无论是生存、享受抑或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富足而强盛是社会主义国家物质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富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将会失去物质基石。直言之,“富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性和优先性的价值目标。

所谓“民主”,本质即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政治价值目标。手段性民主与目的性民主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鲜明特征。作为目的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使人摆脱奴役、压迫、统治的状态,保证每一个人都能支配自己的命运,成为自主、独立的自由人。作为手段性民主,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经济自由,提高经济增长率;能够促进思想解放,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创造生气勃勃的良好环境;能够为不同利益群体提供协商沟通的平台,有利于疏导和化解矛盾。

所谓“文明”,即文化发展的积极成果和进步状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文化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经济上富强、在政治上民主,更要在文化上进步。文明在社会主义国家诸价值目标中处于灵魂地位,对其他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撑的作用。社会主义文明能够巩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成果;能够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提供源源不断的理念支撑;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实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和谐[2]。

所谓“和谐”,即相互包容、协调运作的平衡状态,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和谐是涵盖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的内在精神的全面的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只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3],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良序运行,才能为社会主义政治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思想混乱,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总之,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证,文明是灵魂,和谐是本质。它们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之内容结构析缕

价值取向,即价值观念所具有的价值评判和选择的倾向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立足于社会层面,侧重于阐扬了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

所谓“自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充分尊重社会主体的独立人格,使每个社会成员能够按照自己所固有的内在本性去支配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社会主义自由是形式自由与内容自由的统一,不仅包含形式上的意志自由,更包含使这种意志指向真正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内容自由。

所谓“平等”,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给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同等程度的追求各自利益和幸福的权利和机会,同时也有义务为这些权利和机会的创造与维持做出自己的贡献。就自由和平等二者的关系来看,自由是平等的前提,只有社会充分肯定和尊重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由人格和自主权利,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平等则是自由的限定和约束,自由的发展所带来的现实的差别、对立和冲突客观上要求平等进行调节。

所谓“公正”,是指社会主义社会要合理设置社会角色及其权利和义务,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使每个社会成员得其所应得。就自由、平等与公正的关系来看,自由和平等是社会公正的基础,只有在自由平等的社会才会提出社会公正问题;公正则是自由和平等的合题,当自由和平等出现冲突时,需要公正为了平等而适当地限制自由,防止不平等超过合理的限度,同时也需要公正为了自由而反对平均主义式的平等,使自由和平等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和微妙的平衡。

所谓“法治”,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和法律规范,切实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制尊严,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以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就法治与自由、平等、公正的关系来看,法治是保障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性约束力量,它使自由在合理的制度阈限内释放,使平等变得更加规范真实,使公正真正得到彰显。

总之,自由是前提,平等是约束,公正是平衡,法治是保障,各价值理念之间相互关联、彼此牵制,构成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之内容结构剖微

价值准则,即价值观念所包含的对人的活动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于个人层面,侧重于界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规范。

所谓“爱国”,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对自己的祖国要忠诚热爱,对其前途命运应深度关切,并在这种感情支配下形成相应的思想观念体系和社会实践行为。所谓“敬业”,就是社会主义公民秉持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恪守职业操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诚信”,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有的诚实无欺,讲求信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所谓“友善”,就是社会主义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要以友好和善良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彼此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与人为善、关爱他人。

就个人层面而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体现了公民个人对待祖国、对待职业、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等方面应当树立的基本道德规范,容涵了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各个方面,与2001年党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相贯通,体现着一定的承继性。

总之,爱国是公民道德规范的灵魂,统领着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敬业是公民道德规范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诚信,既是做人之本,也是职业道德的支柱;友善则是公民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道德规范。

参考文献

[1]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542.

[2]徐娇.浅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逻辑结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06-308.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10-25(1).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西方道德教育与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结合研究”(〔2014〕第373号)。

三个内容 篇7

构建“体系”似乎不是什么难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这就是一个“体系”, 审题———选材———构思——修改, 这又是一个“体系”, 更换一些名词, 引进一点似是而非的理论, 作一番包装, 很可能被冠名为“作文教学新体系”……这一切其实只是作文训练的序列设计, 与体系相去甚远, 更不用说是科学的作文教学体系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能够遵循某个序列实施教学的教师可能不在多数, 作文课之前寻找作文题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教学流程呢, 正如王荣生先生所说, 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在写之前, 指导学生审题,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对“怎么写”只有原则性的引导或要求;二是在写之后,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 这一阶段主要解决“写得怎么样”的问题, 对学生是怎么写的, 则很少顾及。

结果是学生视作文为畏途, 越写越怕写, 越写越无话可说, 瘪芝麻榨油, 痛苦不堪, 抓耳挠腮, 苦思冥想, 凑足字数, 勉强交差。而教师心目中“好作文”的标准, 偏偏又是选材新颖, 见解深刻, 描写生动, 构思独特, 这种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富有独创性的作文标准, 用之于作家是恰当的, 用之于学生则是典型的无理取闹。因为, 作文教学也是一种教学, 既然是教学, 就脱不开传授与训练, 而内容、形式富有独创性的作文是没法传授, 更没法训练的, 只有知识、规范、技能, 才具有可传授性, 而知识、规范的传授, 技能的训练, 又必然扼杀学生的独创性, 要求整齐划一的操练生成不拘一格的精品, 就像要求流水线出产创新产品一样, 无疑是痴人说梦。

训练不成, 有些老师走向另外一条路途———催生。自由写作、头脑风暴, 是催生;情境作文, 生命作文, 也是催生;提倡个性写作、创意表达, 还是催生。但催生也有催生的尴尬, 因为考场没法催生, 有的考生乃至作家确有文学创作才能, 但考场作文却惨遭败绩, 偏偏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是越来越势利, 语文素养可以不理不问, 面对高考却不敢不低三下四, 这就是新时期以来的各种作文教学实验大多偃旗息鼓, 应试作文训练却依旧枯藤死缠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 作文教学必然是一条悠长的暗胡同, 不知何时能现曙光。在不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依旧充斥课堂的今天, 我提出判断作文教学内容是否恰当的三个标准, 以就教于广大同仁。

标准之一:能让学生乐意去写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做任何事情, 都有一个是否乐意的问题, 如果行为主体处于被动状态, 不惟情绪消极倦怠, 效果也往往要大打折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强调学生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生对作文没兴趣, 甚至本能地排斥作文, 当然写不出好文章;要让他们写出好文章, 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自觉自愿地写, 以写作为乐, 享受写作。当学生把作文当作一种生命的内在需要, 他们作文的长进也就可以期待了。陈晓华老师喜欢利用自己班主任的身份, 设计突发情境, 激活学生的写作激情。在一堂“议论文写作训练课”开始时, 陈老师说:“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此刻你们心里最期待的是什么?”“春游……”学生异口同声。“这……安全是个大问题, 再说我们的学习也不能耽误, 因此我建议, 取消这次活动。”这时, 教室里群情激愤, 吵吵嚷嚷, 有些人站起来, 有些人敲打桌子, 有些人脸胀得通红, 有些人趴在桌子上直生闷气。“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你们为什么要去?总要以理服人吧?那就请你们把理由写出来吧!”陈老师巧妙地将话语引入正题, 在黑板上写上“我们为什么要春游”的作文题, 此时的学生, 带着自己的意愿, 带着自己的希望, 带有些许悲壮, 带着不吐不快的激情, 写下了他们情感激荡、浩气四塞的作文。上海大学李白坚教授提出的趣味作文教学, 在“好玩”二字上做文章, 他经常发给每位同学一张纸, 开始写作后, 当他喊“停”时, 要以竖排为单位, 每个同学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头一位同学, 老师喊“开始”后, 每个同学就把别人的文章续写下去, 此过程不断循环, 直至把文章写完。这样的作文课, 新鲜, 刺激, 富有挑战性, 学生自然很有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式很多, 一般有命题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比赛激趣、评讲激趣、评语激趣、修改激趣、发表激趣等, 大凡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教学内容, 都应该值得肯定, 学生的写作兴趣真正被激发出来了, 作文教学也就基本成功了。

标准之二:能让学生有东西写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 是他们自以为无话可说, 没有东西可写。巧妇尚且难为无米之炊, 更何况是笨手笨脚的新媳妇呢?作文教学如果能够拆除学生这样一道心理障碍, 可谓功德无量。一般教师满足于布置作文题, 作简单的审题指导, 至于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与无奈, 则视而不见, 这样的作文教学, 根本不可能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 无疑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首先必须丰富他们的两大积累, 一是知识积累, 一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主要来源于广泛阅读。学生生活单调, 阅历较浅, 只有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积累丰富的素材, 到时候才能想得到, 写得出。生活积累主要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学生在作文时存在这样一种心理现象, 对身边的人物, 司空见惯的生活, 总是感到没东西可写。这主要是平时对生活缺少观察, 缺少思考, 缺少发现。观察认识生活, 是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要从留意身边的世界做起, 观察身边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喜怒哀乐, 观察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观察周围景物的变化……同时, 也要做观察社会生活的有心人。社会生活千姿百态, 五彩缤纷, 不管是春游、参观、乘车、散步, 还是看电影、逛商场, 只要时时留心, 就不可能没有收获。学生的脑海里有了这两种积累, 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景、名言警句涌现出来, 才会有事可记, 有情可抒, 有理可论。仅有积累还不够, 要真正有东西可写, 还必须具备联想、想象能力。作文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 不善于联想、想象, 再多的积累也不可能变成源流活水, 为我所用。在作文教学中, 既要有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的训练内容, 也要有联想与想象的教学指导,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在某种情境之中, 某种契机之前, 启开思维的闸门, 令滚滚才思流于笔端。

标准之三:能让学生写有长进

作文教学, 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主要目的, 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每一节作文课, 都应该让学生比不上这一节课要好一点, 这就要求教师除了激发写作兴趣、指导观察积累之外, 还得在怎样写方面多动脑筋。否则, 学生一味兴致勃勃地在暗胡同里摸索, 走得通走不通各听天命, 不仅有违作文教学的本意, 也与课程道德严重背离。快速作文大家杨初春老师, 就曾用添加因素法帮助学生审题, 用顺乎天理法指导学生构思, 效果不错。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题“尝试”, 运用添加因素法审题, 在原题上加“炒菜”“下海”“打工”“当小先生”“当小保姆”“写稿”等新因素, 原题即可变成“尝试炒菜”“尝试下海”“尝试打工”等等, 也可以在原题前面加上“一次成功的”“一次失败的”“一次痛苦的”“一次不该尝试的”等新因素, 这样, 题旨明白了, 内容具体了, 自然也就有东西可写了。“天理”即天地万物之规律。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条理性、顺序性和排列组合规律, 如“春、夏、秋、冬”“东、南、西、北”“过去、现在、将来”“古、今”“中、外”“城、乡”“晴天、雨天”“白天、黑夜”“早晨、中午、黄昏”等等。文章构思顺着这种天地间万事万物的自然条理和规律, 往往既快又好。如“家乡风景美如画”这个题目, 可以按“白天、黑夜”的顺序写, 可以按“晴天、雨天”的顺序写, 也可以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 还可以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 等等。按照天地宇宙间万事万物本身的条理性和规律性构思, 思路通畅, 层次清楚。方法的指导与让学生自由表达并不矛盾。文无定法, 并不意味着为文无法。定体则无, 大体则有。用僵死的框框让学生作填空式的的写作, 必然戕害学生的灵性, 但一味地否定作文知识的指导, 同样不是科学的态度。如何将游戏性、趣味性、知识性、研究性有机融合, 逐渐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准, 应是语文教师探究的课题。

三个内容 篇8

在拥挤的地铁上乘客各自低头看手机刷屏已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 人们读新闻、逛淘宝、打出租、看微博、聊微信宣告着移动互联的时代已来临。据《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4) 》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4年1月,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8.38亿户, 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达67.8%;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 占总网民数的八成多, 手机保持着第一大上网终端地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2013年, 美国久负盛名的《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收购, 不仅震惊了整个传媒业, 也标志着美国数字化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全面侵蚀。在移动互联时代, 传统媒体的确面临着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其一, 传统广播电视等媒体依靠稀缺资源形成的优势受到冲击, 凭借互联网、新媒体等为传播媒介, 视音频等内容生产的门槛不断降低, 人人即是信息的生产者, 也是传播者, 如微博、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常用方式。其二, 一直以来, 传统媒体都依靠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 依托内容竞争, 但内容免费提供, 并且从未形成一个依托内容价值本身为基础的完善的内容交易体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 媒介性质的改变、受众生活习惯和接受信息模式的改变, 传统媒体将引来一次新的变革。

无论是第一媒体报纸还是今天的第五媒体手机, 传统媒体的内容质量和对受众需求的把握仍是媒体发展过程中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媒体资产 (以下简称“媒资”) 。引入版权的概念, 即带权限的节目和素材内容, 是当今各大媒体的核心价值, 是媒体在合作与竞争的环境中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源。媒资管理, 在国际电视资料界特指影像资料管理, 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媒体的内容资产管理、解决音视频内容的储存和再利用问题。媒资管理是媒体产业化的核心要素, “再利用”或“资产增值”是媒资管理的核心词汇, 通过二次甚至多次开发, 历史的节目和素材将能够实现其更大的商业价值。2006年, 重庆广电集团启动建设了媒资数字化网络平台和完善了媒资管理系统框架。近年来, 集团积极致力于推进媒资的内容管理, 一方面对媒资进行数字化存储管理, 另一方面, 实现节目素材的再利用, 以期提高现有媒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内容为王提升原创节目价值

内容是媒体生命之源。在信息革命的时势推动中, 各类选秀、真人秀, 和歌唱类等节目风起云涌, 掀起了一波波收视率之争的滚滚硝烟, 新媒体更是以不可抵挡的优势, 强势进驻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博弈之中, 商业利益是各家媒体竞相追逐的制高点。各家传统媒体纷纷推出微博、微信等, 打造自己的全媒体平台, 为持续发展打开渠道。重庆广电集团以新媒体中心和广播电视网络台为两翼, 以渠道与技术并重, 内容仍是其发展的根基。

从搜狐、腾讯等新闻资讯类APP的定位和发展来看, 在移动平台上, 依然坚持强调新闻原创性。现如今, 移动互联的内容来源一方面为自媒体用户自己生产的内容, 另一方面, 网络新媒体的内容也来自传统媒体。目前, 国内制作了在节目创新上成绩突出的代表性栏目, 如歌唱类节目《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 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新之处如“转椅”的设计, 导师和选手的亲切互动, 怀旧情绪与激烈竞争的冲撞感, 符合当今社会的文化需求心理。第一季的中国好声音卖了12家视频网站, 网络版权共卖出两千多万。2013年, 搜狐视频更是以近亿元的价格拿到了《中国好声音》第二季的独家网络播出版权, 仅此就实现了2亿元的广告收入。

多年来, 重庆广电集团倾力打造了一批品牌节目, 如《直播重庆》、《天天630》、《拍案说法》、《雾都夜话》、《冷暖人生》等, 不仅在重庆地区有一定影响力, 有的节目也走进了央视和全国不少地区的屏幕。2013年, 重庆卫视被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评为全国卫星频道品牌十强, 《奇迹梦工厂》被评为“TV地标” (2013) 省级卫视最具创新影响力栏目十强。近年, 重庆卫视还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综艺类节目《大声说出来》、《约会渝美人》, 力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创新。

从媒资管理角度来看, 优质的原创节目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在国外, 在“艺术画廊”的网页上, 英国BBC公司的资料销售价格为每分钟2000~2500英镑, 法国最大的音像资料馆基地INA销售价格一般为每分钟2340欧元, 在国内, 新闻影片资料的销售价格为每分钟1500元, 1979年前的影像资料价格为每分钟2400元, 1949年以前的资料为每分钟9000元, 国内电影纪录片的起步价为每分钟1500元, 实际成交价为每分钟3000~8000元, 珍贵资料达每分钟10000元以上。可见, 在移动互联时期, 广电媒体更需要利用自身优势, 以内容为王, 打造原创精品节目。

3 市场为基加强版权管理

媒体内容资产在本质上是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知识权益, 版权清晰是节目资料成为资产的必须条件, 对广播电视媒体而言, 要进行媒体内容的市场开发就必须进行版权清理。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所传播的内容除自采的新闻外, 其他的节目内容几乎都包含他人的权利, 需要依法解决与各类权利人的版权关系。浩瀚的节目和素材资产已经成为广电媒体发展的战略资源, 内容资产作为研究的前沿领域, 更需要加大力度挖掘其核心价值。在国外, 这些资产备受众多媒体的重视, 国外媒体机构对节目资料的版权开发收益已占总收入的20%~30%。相比之下, 我国保存的节目资料数量并不少, 但大部分只限于在媒体组织内部使用, 版权开发收益还不到1%。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 传媒产业经营的深入发展, 媒体的节目版权开发必然成为媒体发展变革的关键环节。

内容资产的版权是节目资料的核心价值。版权管理系统作为媒资管理系统的有效配合, 主要在于实现盘活无形资产, 实现版权价值的目标, 并对历史资料及有价值资料进行版权的清理和回溯。节目资料的版权交易, 通常以“有偿授权使用”为主要方式。这种交易方式保证了节目资料的所有者能够重复使用这些节目资料, 并且在法律上保证了节目资料所有人的利益。节目资料最终要转化为内容资产, 必须要通过售卖、交易来实现, 根据其本身的特点, 作为无形资产的节目资料室一种特殊的商品, 这个特殊商品价值的最终实现要通过交易来完成。节目资料的价值实现, 其实质就是节目资料的版权交易。以香港TVB台为例, 其独具特色的“窗口时限”版权经营模式, 使其能够通过对电视节目的全流程版权管理实现其版权权益, 将超过45000小时的电视节目在全世界进行开发并获得收益。

媒体资产版权开发是集团发展的必然要求。纵观国内各大电视台的版权开发, 中央电视台、江苏广电、上海文广都已逐步开展基于版权经营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据统计, 重庆广电集团 (总台) 目前拥有丰富的库存节目资料。约10万小时的历史节目素材是集团的核心资产之一, 对节目资料的收集、保护、开发和利用, 关系到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是集团珍贵的财富。数字媒体资产的版权开发可以促进电视媒体内容产业链的变革, 促使一次投入、一次产出的定制模式向重视文化产品持续价值和衍生价值的整合营销模式转换。在信息时代, 版权管理平台的建设将进一步增强成本意识、提升媒体内容资产精细化管理的水平, 实现版权管理的目标, 将节目的再利用收益最大化。

4 立足资源重视数据分析

2012年3月, 美国政府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 甚至将大数据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 正逐步意识到这隐藏在数据山脉中的金矿, 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各种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美剧《纸牌屋》的热播正是大数据实践的成功案例, 美国视频网站Netflix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显示, 喜欢BBC剧、导演大卫·芬奇和演员凯文·史派西的用户存在交集, 于是, 打造了同时满足这几个要素的电视剧《纸牌屋》, 并大获成功。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这样评价: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 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移动互联催生大数据的媒介实践。“信息经济时代”与“信息爆炸”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 既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渴望, 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海量信息时缺乏有效辨识和利用的焦虑。于媒体而言, 信息是根本, 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源。这就意味着, 媒体不仅要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 也需要盘活已有的数据资源, 在移动互联的时代为媒体自身的发展赢得先机、保持核心竞争力。

定位受众需求是媒体内容管理的落脚点。在浩瀚的媒资数据中, 通过数据分析方法, 挖掘和创新已有节目素材的价值。“注意力经济”最可行的前提是吸引数量庞大的受众, 在新媒体时代, 一个好的创意不仅需要一支专业的团队, 还需要更多的受众的参与。一个切合实际的好创意能够让数据信息产生新价值。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对节目素材的开发和应用, 在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发现符合受众需求或与此相关联的数据信息, 甚至可以引领受众需求。比如购物网站淘宝网, 谙熟分析用户的选购喜好, 能够针对不同用户推送特定的商品信息。另外, 部分音乐电台已经实现智能编曲, 能根据一个人的日常点播数据分析其听歌爱好, 推送同类型歌曲。历年来, 重庆广电集团积累了丰富的节目素材资源, 即一笔信息量庞大的数据库, 因此, 重视大数据分析研究, 将能为未来节目的制作打开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鹤, 杨玲.全民移动互联时代来临.人民网.

[2]刘晓燕.数字媒体资产版权开发的重要性.青年记者, 2012.

三个内容 篇9

一、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综述

从30多年来的诸多改革成就可以看出,过去我们对中学写作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革新,在各种“写作模式”间兜圈。往往以一种“我认为好”的方法取代“不好”的方法,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但几十年的事实证明,单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做文章,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写作教学的困境和难题。目前的新课程实施,重心又大都集中在《课标》的解读和理念的更新方面,但所谓新目标新理念实际上必须由教学新内容来支撑来体现。

我国语文课程的写作教学内容开发近于阙如,语文教材(写作教材)对写作教学内容的呈现问题重重。这给语文教师带来极大的负担,也造成了写作教学中的严重问题。徐江在《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中认为:“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1]。”一语中的,可谓尖锐而深刻。

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出发,建立了语文教育反思与研究的全新框架。他在《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等专著中梳理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等有关概念,使人们开始认识到“教什么”的确是个大问题[2]。写作教学方面,他特别从我国作文教学大规模施行的5类“文章体式”入手,反思了我国当代中学写作教学的取向和内容状况,给人极大的启示。作为一种整体思潮,近年来,李海林、刘大为、徐江等也先后对语文教学的知识状况提出问题。在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马正平、潘新和、李乾明等对中国写作教学史的梳理和写作本质的阐释,推动了写作学的独立与成熟,有助于我们从更高层面宏观审视中学写作教学。

从2006年开始,“写作教学内容”研究渐渐受到关注,并显示了一些进展的迹象。马豫星的《返归“作文”的本真———“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在写作教学内容和形式何者更重要的老问题上,开辟了一条新思路,他区分了写作主体的三种活动层面———社会语文活动层面、语文学习活动层面和学校教学层面,并据此把“写”区分为“写作”“习作”和“作文”三种形态,然后指出,就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作文”而言,“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3]。该文所论的“写作”就是排除了前两者而采用了狭义,特指学校教学层面上的“作文”。潘新和教授更是大声疾呼,要求改变“失真”的写作教学现状。

2006年,李海林教授在《语文教学通讯》中组织了相关讨论,其中马正平的《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个什么体系?》一文明确提出,“非构思写作状态和境界”是中小学写作教学的终极目标,但在教学内容上,重点不应该放在让学生自发、自由进行“写作实践”与阅读上,它们虽然是写作能力生成的必要和重要途径,但确实是“非教学行为”,只有“通过写作知识进行写作能力的转化[4]”才是教学的合法路径。郑桂华、王荣生的《写作单元样章》预测,“从言语方式的角度入手进行写作教学,可能是一条很有前途的道路”[5],并以此为方向进行写作教学知识的开发和教材的编制。2008年以来,叶黎明与荣维东博士的一系列论文代表着中学写作教学课程化的努力。2009年《语文学习》第9期,李海林和荣维东的《作文教学的突破口:写作知识重建》一文细分写作课程知识的三种类别,强调“在课堂这样的环境里模拟出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形成真实的写作任务、写作环境、写作成果和真实的读者”。虽然尚未展开教学内容的确定,但“让写作成为一次真实或仿真的生活”,已经代表写作教学整个哲学视野与立场的变迁。

在上述学术成果的平台上,中学写作教学正面临着重大转型。我们的实践与研究立足教学实际,正是对一节节中学写作课应该“教什么”及其有效性的探讨,是写作课程建设的起步,抛砖引玉,应该有长期的后续努力。

二、我们的研究与结论

我们曾对当前“中学写作教材”进行微观分析得出结论: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内容,不少属于“文章要素”“写作要素”与“背景要素”,是“文章学”的视野,其作用在于引导人们对文章或作文本身进行认识,不能担当起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练习的重任。由此可以明确,我们过去更多关注写作结果,而不是写作过程,但学生恰恰需要的就是有关过程指导的程序性知识。

那种“以文为本”的写作训练模式只在文本层面找训练办法,总是先把有关写作方法讲给学生听,再引导他们去读范文来“悟”,企图通过“悟”来获得与典范文章作者一样的写作本领,却不把目光投向写作主体层面,没有实在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学生写作的复杂性,因而往往无效。

“文章学”与“写作学”的区分提醒我们,“写作学”要以“写”为研究对象。中学写作课程所需要的知识,显然不仅仅是人们对作文的认识,例如对文章的认识,对文学的认识等。作文教学所需要的,不是这些关于作文的“对象知识”,而是关于“人如何开展写作活动的‘主观的知识’”。例如说明文写作,不能光讲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有几种说明方法”、“有几种说明顺序”,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写。只讲“是什么”的知识概念,而不教“怎么做”是无效的。

同时,必须注意,人的写作活动并不是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立体的系统中进行。在这里涉及写作的主体———作者,写作的目的任务、环境条件,还涉及“为谁而写”“写给谁看”“写成什么样子”等有关问题。人的写作行为是在上述诸因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交叉作用、多向反馈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写作教学,写作教学确实需要重大调整,首先是教学内容的调整,其次是写作教学的各个部分内部关系的调整与重构。“人本位”则是基本哲学立场和理论视野。写作教学教什么?不是教学生“认识文章”,而是教学生“写文章”。因此,我们倡导的“人本位”的写作训练以人(写作者)的写作行为、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

从“文本位”到“人本位”,昭示着全然不一样的立场:从人对写作的需要出发,立足人如何写作的行为过程,让写作者获得合适的写作路径。经过实践,我们提出了“人本位”中写作教学内容开发的三个维度,概述如下:

1. 真实的写作———必须关注学生写作的动机和功能

写作是一种情境性的活动,而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言语活动就是作者或说话人不断地适应语境、生成语言的过程。但当前的情况是,许多学生写作文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交流,是人和人交流的重要形式,只感到是一项作业,难免沉重苦痛。

写作也是一种对话行为,任何文章的主题、材料、内容和话语口气,不仅受作者的影响,也必然受读者存在的影响。高明的作者就是处处想到读者的存在,从而决定自己的写作选择何种语言表达和修辞方式。读者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成熟的高级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具体时空背景下,必须注意到读者的存在,并根据这个现实,进行文章主题、材料、内容甚至语气、措辞的选择。

“为何而写”的提问,超越“写什么”“怎么写”,是更为紧要的一个问题。只有当学生面对着自己的写作对象时(当然是他愿意与之交流的对象),他的表现欲才会增强,他的思路才会以相应的方式打开。言语功能只能在交际中实现,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开始重视写作过程中的动机和功能。

2. 具体的写作———写作是“文体意识”的运行

“文体感”作为写作主体对文体产品长期接受和应用的一种心理积淀,是写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写作行为的“内在尺度”。因此,就初学写作的学生而言,作文教学中最为首要的门径、手段和技巧不在开放和创意,而在文体意识的逐步孕育和文体感的培养。紧扣具体的文体分别训练,学生才能较好地应对各种文体的实际问题,才不至于面对题目茫然不知从何处下笔,写出“四不像”文章。

一段时间来,“淡化文体”成为一种倾向,高考作文要求也一再规定“文体不限”,最终导致学生文体意识的贫乏。这里的关键,不是文体该不该教,而是教什么样的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是根据“表达方式”分类的,脱离生活,远离交际情境。这些分类不是真实的文体分类,只是“教学分类”,是“练习性文体”。实际上,学生写作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表达方式,也不是主要内容,我们实际上写的文章,要么是“新闻”,要么是“通讯”,要么是“报告文学”等等,是写具体的文体,不会写抽象的“记叙文”。

根据新课程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我们不妨考虑采用立体式写作教学,就是以需要为原点,文体为经,生活为纬,根据写作的环境、目的、能力等因素,把中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划分为几个相互联系的板块,每个板块的教学侧重培养一大类文体的写作能力。这里的实用文体也就是学生写作的几大领域:基于社会交流的实用文体,基于人生发展的文学文体,基于学习探究的论文文体,基于信息素养的网络文体。

3. 反复的写作———重视过程指导与“修改”“重写”

我们在中学写作教学实践中,由于诸多原因的制约,写作过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为学生在规定课时里的“动笔写”,或者读几篇范文作简单点评,教学也就成了“命题—动笔—批改—讲评”的四步曲。其实,写作的“写”只是作文全过程的一个阶段,不妨称之为生成阶段,而此后的反馈阶段更重要。写作作为一个复杂的认知与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修改”占有重要地位。有人甚至宣称“写作就是重写”。

作文不应该只是给老师读,而应该拥有更多的读者来对这篇作文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评价也不是最终最完善的定论,学生在充分考虑教师的意见后,可以提出认同或不认同的见解。作者在这个反馈过程中的收获不仅仅是听到了肯定的或否定的意见,不仅仅是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作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向交流建立了一个思维平台,促使作者不得不思考各方面的意见并作出判断或提出疑问,这样,自然就会有利于作者思辨力的提高。

这里所指的“修改”是一个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创造的过程。它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作者基于对修辞环境(包括题目、读者和目的)的清醒认识,运用评判思维来对内容和形式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还包括了作者对文体、样式以及遣词造句的熟练把握。

既然修改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占有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究竟以什么为原则来进行修改呢?如何实际操作修改的过程呢?修改的基本指导原则当然还是具体的修辞环境,也就是写作活动所涉及的题目、既定读者和写作目的,这三个要素及其互动决定了写作修改。不同的修辞环境对内容、形式、风格甚至遣词造句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三、我们的构想与思考

只有建立在“真实”“具体”“反复”这三个维度上,课堂写作教学内容开发才能逐步逼近写作教学的本真,逐步形成一种科学有效的现代写作教学内容体系。在这“三维”观照之下,我们采用一种分步骤、有序循环推进的教学策略,把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分解成几大部分逐步落实:策略解读—例文分析—借鉴运用—修改重写—与你同行—真实写作—发表交流,形成一个有效的链接,促使“知识”向“写作能力”的转换。

怎样把体系化的作文知识转化为真实的生动的写作能力呢?这里包括以下几种能力训练转化途径。

1. 从例文中归纳出作文思维操作模式,进行写作思维规律的概括。用写作思维操作知识对作文例文进行写作思维、写作行文、写作措辞的示范分析。

2. 学生学习教师的分析方法,进行文章的行文措辞的分析实践,理解文章是怎样运用这些写作思维的。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单项实践,理解规律。学生模仿教师的示范,运用写作思维操作模式进行文章的立意、行文措辞的练笔实践。

3. 在现实生活情境的引进或模拟后,让学生进

行自由写作,注意写作思维操作模式对写作行为的影响,使学生对写作思维操作模式有一种依赖性。

4. 根据写作思维操作模式———这些思维原理规律,制定文章评价系统,让学生运用这些标准对自己或别人的文章进行自评与互评。这样,通过自评与互评过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 通过大量的课外写作实践的布置与督促,将学生的作文发表进行激励。

以上5个步骤是一次写作教学的基本程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删调补。

(课堂作文教学的全程设计略)

我们探讨了中学课堂写作教学内容系统的建构设想,虽然没有完全建立起新型的内容体系,但是与传统的写作教学内容对比,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 言语运用性。传统中学作文课是以语言为核心的静态知识的传授, 而我们这里注重“言语”为核心的动态的交际过程。旧的写作知识内容以语言学、文章学、文学等学科知识来支撑和组合, 彼此之间缺乏严密的联系, 而新内容是以言语表达作为主体, 将文章学、思维学等知识纳入写作过程中, 这种“互动性”的作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对某种“活动”的参与来激发学生, 使写作成为言语运用的亲身实践。

第二, 情境性与建构性。过去的写作知识以陈述性知识为主, 通过单元短文展示、知识介绍等, 将学生看做“知识的仓库”, 讲究逻辑性、完整性、系统性, 全面完整地灌输写作知识;而新内容则以程序性知识为主, 注意在具体运用的情境中来呈现, 构筑了知识通向能力的桥梁。我们力求体现当前新的知识观, 强调学习过程和个体建构的过程, 强调学生自主实践。

第三, 言语智慧与创造性。我们认为, 学生的写作活动, 既是一种相应教学目标下的学习行为, 也是学生运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独立创造的行为。学生摆脱了“习作”“练笔”的命运, 不再是过去那种被动的, 机械的作业。学生通过写作去表达思想与看法, 这是个学习过程, 不是简单的模仿, 而是思想的参与和创造。

第四, 关注“动力策略”。即在作文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作文心理动力———积极性、主动性的培养, 从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种作文的心理动力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写作的热情兴趣, 二是作文的成功感、成就感。

我们的课题在展开的过程中, 才发现困难之大, 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绝非凭几人之力可以胜任, 我们只是进行了一个初步的规划与思考, 并没有触及中学写作教学具体内容的遴选与教材编排, 这些工作有待于我们长期地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J].人民教育, 2005 (9) :37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19

[3]马豫星.返归“作文”的本真—“怎么写”比“写什么”更重要[J].中学语文教学, 2006 (11) :40

[4]马正平.作文教学有没有一个体系应该是个什么体系[J].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2006 (4) :6

上一篇:过程氧化下一篇:饲用有机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