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产业

2024-08-11

生态城市产业(精选十篇)

生态城市产业 篇1

1 已开展的工作

1.1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组织保障

北京市将推进住宅产业化作为建筑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施工和提升住宅品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作思路,采取奖励措施,政策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发布了《关于推进本市住宅产业化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住宅产业化工作。2011年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民用建筑节能规划》,将住宅产业化目标任务提升为建筑节能工作的一项约束性指标。2013年发布了《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将推动住宅产业化的相关工作列为实施绿色建筑的重要任务。北京市建立了住宅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领导小组,负责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推进产业化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工作。

1.2 发挥示范带动,推进项目建设

自2008年开始,北京市启动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工作,开展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试点示范。通过试点工程实践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为主,其它体系为辅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技术路径,为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提供了管理经验和技术支撑。

北京市以保障性住房为重点,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实施落实,纳入实施产业化计划的项目已累计超过600万平方米,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小区的整体推进。

通州马驹桥公租房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8万平方米,共计3004套的公租房,综合应用了预制装饰-保温-承重一体化外墙板、叠合楼板、楼梯板、阳台板、空调板等,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保障性住房产业化项目。昌平区回龙观住总万科金域华府项目,实施产业化面积16.16万平方米,获得奖励面积3314平方米,是目前在建最大规模的普通商品住宅产业化项目。

1.3 坚持技术创新,完善标准体系

自2008年起,北京市持续开展了“住宅建设工业化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研究与示范”、“公租房户型设计标准化、室内装修产业化和结构装配化”等二十余项住宅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成套技术的研发工作。加快健全和完善产业化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已发布实施《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建筑设计规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等四个北京市地方标准。发布实施了《北京市混凝土结构产业化住宅项目技术管理要点》等一批技术管理要求和导则,为住宅产业化的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

1.4 整合行业资源,加快产业培育

北京市坚持科学规划,在北京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投资建设了产业化构件生产企业。加快产业纵向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了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集建设开发、科技研发、设计、生产、施工和运营管理为一体的住宅产业化集团。同时加大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建设。

1.5 加大宣传普及,提升能力建设

通过各种媒体途径设置专栏或专题,广泛传播住宅产业化的科学知识,提高住宅产业化社会认知程度;连续多年参展中国国际住宅产业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组织住宅产业化国际高峰论坛等会议。依托试点工程,通过公益讲座、现场观摩会、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政府管理部门、开发企业、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构件生产企业管理者和技术骨干开展培训及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公益讲座和技术培训,提升产业化工人专业能力和水平。

2 在保障性住房中加快推进住宅产业化

近日,北京市发布《关于在本市保障性住房中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若干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保障性住房实施产业化是绿色建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纳入绿色建筑行动统一管理”,2014年起,凡纳入本市发展规划和年度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的公租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应率先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至少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通过分类实施产业化方式循序推进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实现“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产业化建设”100%全覆盖。

《指导意见》同时提出将积极扶持和培育若干家集设计研发、施工安装、生产制造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以对北京市实施绿色建筑行动和产业化形成有力支撑。创新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EPC)总承包模式等一体化招标模式,以适应全产业链建设模式,降低采购成本,为企业减负。

《指导意见》在全国首次提出“装配式装修”的内装工业化要求。干法施工、工厂化制造、现场装配,将大大减少施工现场的垃圾、噪声,降低污染,提升装修质量,便于后期维护管理。二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结合实际,应用适合的工业化结构体系,确保工程质量。三是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四是推广应用工业化部品部件。

3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近期,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委等部门正加紧研究在商品房中进一步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同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规模布局的调研工作,全面梳理京津冀区域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现状和规模,支持建设若干家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使生产能力适应住宅产业化建设的需要。加强市场培育,积极培育集设计、生产、施工、安装于一体的大型全产业链集团企业或联合体。

生态城市产业 篇2

加快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密市次中心建设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已全面拉开序幕,新密市市作为郑州重要组团,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郑州的发展将直接辐射、带动新密市。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上级各项决策,持续深化“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格局,扎实深入推进“五个体系”建设,奋力建设“四区两城”,一系列谋划部署,契合了郑州的发展要求、发展方向。在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我市产业质态持续向好、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民生福祉明显增强、政治生态不断优化,新密市跃升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73位,区域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我们在更高水平上谋划发展、在更高层次上融入区域发展战略蓄积了新的能量、增添了新的动力。站位全局,展望未来,全市上下一定要主动顺应时代特征、国内外发展趋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要求,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机遇意识,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持续深入谋划、完善思路举措,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敢担当、有作为、走前列,不断开创新密市发展新的局面。

新密市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有优势,也有基础,关键在于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抓好三大着力点:一是挖掘新密市市的区位优势,凭借交通区位优势,打造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城市创新力、创业力、创造力,全面提升新密市市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筑产业新体系,夯实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建设的产业基础。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河美”的生态新密市。

新密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首先要重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让新密市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发挥“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为河南和中原城市群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其次,新密市最大的优势是紧邻郑州,郑州是我国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要以“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理念,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因此,新密市可以借着郑州发展交通的机遇,大力开发交通路网建设与完善。未来,新密市将成为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一环。

要顺应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大势,瞄准前沿领域,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扶持引导,优化要素保障,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积极培育发展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坚持把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和培育发展新优势结合起来,坚持把产业开放和本土制造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世界经济长远发展的动力源自创新。总结历史经验,我们会发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的活力和创造力,科技进步造就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是历次重大危机后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复苏的根本。因此,在顺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同时,我们要注重加入创新的力量,帮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顺利进行。为新密市未来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发展动力。

近年来,新密市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新密市建设。先后建设山村道路60多条、300多公里,道路两旁栽树种花,使整个山村公路变成了条条彩带。积极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49个贫困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吸引了四方八方的游人。农家院带动当地发展是一大特色,采摘园拉动是脱贫的重要形式,旅游帮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发展旅游是新密市“生态+”扶贫的重头戏。在省级贫困区尖山,4年多来,先后建成伏羲大峡谷、三泉湖2个4A级景区,神仙洞、羲皇圣地等森林公园,各地游客不断,年接待超300万人次,年旅游收入以30%以上的速度递增,尖山有500多户农民由此走上富裕路。在该市南部,山区苟堂镇的湖水游,西南平陌镇的水乡游、西部牛店镇的玉石山风光游,都直接或间接帮助了当地困难农民致富。发展旅游让脱贫攻坚插上了翅膀,让贫困农民迅速实现了小康。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经济发展道路并不相悖,未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密市次中心的建设,同样要坚持这样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继续走下去。

绿色城市与生态休闲产业 篇3

“牡丹江森林覆盖率达到62.3%,全市共有1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赵清是本次分论坛的首位演讲人。在赵清看来,因为有了“绿色”这一核心竞争力,牡丹江才能在边疆城市中脱颖而出。

在之后的演讲中,添柏岚亚太区副总裁兼执行董事司徒威宁从企业角度阐述了品牌与经营的关系。作为全球户外用品的先行者,添柏岚的鞋子用了很多回收材质,在没有进入中国市场前,添柏岚就在内蒙古的科尔沁种树,十年间共种了百万棵。“我们坚信品牌要与绿色休闲有机地结合在一块,以此提升经济价值,同时提升消费者生活质量。”司徒威宁表示。

在随后进行的高峰对话环节,国家旅游局副巡视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邓宗德,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国庆,肇庆市人大副主任黄三和,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共上海佘山镇党委书记姚建峰,五大连池市德都天然苏打水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峰,围绕着“绿色城市与生态休闲产业”这一话题,进行了思想交流。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作为嘉宾主持,参与了这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邓宗德多次参与由《小康》杂志主办的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本次论坛上,邓宗德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将绿色与休闲自然嫁接,休闲就具备了一定的先天条件。

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国庆对此深有体会。池州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示范区,全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0%,城市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空气质量365天都是优良。从打造休闲城市初始,池州就坚定走绿色休闲之路。如今池州已经享用了绿色休闲带来的益处。

在肇庆市人大副主任黄三和看来,休闲与全民息息相关,现在可提出一个“家庭休闲”的概念——不一定去旅游,不出门亦可休闲养生。

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松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共上海佘山镇党委书记姚建峰则向与会者介绍,在上海的远郊,有一片6000多亩原始森林,那就是上海佘山旅游度假區。度假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生态休闲。

五大连池市德都天然苏打水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峰则认为休闲是养心养身,“空气好了,吃的东西跟着就好了,人们身心也就愉快,这就是绿色与休闲最真实的状态。”

生态城市产业 篇4

1 白城市桑树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1.1 科研状况

1.1.1 选育的优良桑树品种

目前已选育出6个, 其中引进选育4个;当地野生桑树选优2个。引进选育的4个桑树优良品种是桲椤桑、龙桑一号、辽鲁11、铁把, 这4个品种是经过5年栽培试验和抗寒、抗旱、产叶量、生长量、养蚕成绩等各项指标测定从近30个引进桑树品种中选出适合我市栽培的优良品种, 这4个品种适合轻盐碱地和较好的立地条件上栽培。当地野生桑树优选的2个品种是向海一号、同发一号。这2个品种是从向海沙带上通过近百棵野生桑树调查, 选出的叶大、两个一雌一雄优良品种, 与引进的桑树品种作比较其抗寒、抗旱性最强, 适合在沙地上栽培。

1.1.2 选育的优良桑蚕品种

目前已选出适合我市饲养的家蚕品种2个, 分别是春蕾×镇珠和871×872。这2个蚕品种是经过3年的饲养试验, 从引进的6个桑蚕品种中选出的抗性强, 产量也较高的优良品种, 适合在我市饲养推广。

1.1.3 总结了适合我市特殊气候的桑树栽培技术

1) 桑树的嫁接技术:

形成了一套适合白城当地的桑树袋接新技术, 已在全市推广应用。

2) 向海一号桑组培技术:

为了加快向海一号桑繁育, 我们开展了组培技术研究, 成功组培出了向海一号桑苗, 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3) 桑树的播种育苗技术:

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整地方式、播种时间、播种方式在内的桑树垄播、床播等播种育苗新技术, 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4) 桑树建园技术:

白城市干旱的气候条件, 桑园适合用成品苗建园, 可大大提高建园的成活率。桑树栽植密度以0.5 m×1.3 m (隔两行栽两行的方法) 为最佳。

5) 桑园管护技术:

关键是桑园的合理施肥和桑园的及时灌水。①桑园的合理施肥, 就是根据桑树的不同生长期进行施肥, 主要是芽期追肥、生长期叶面肥、采叶后基肥。芽期主要追施尿素、硝氨等速效肥;生长期主要喷施含多种元素肥;采叶后主要施有机肥做长效基肥, 采叶后施肥能及时给桑树补充越冬需要的养分, 提高抗寒性。②桑园的及时灌水, 就是根据我市干旱的气候特点, 在桑树生长期及时给桑树补水, 主要是早春及时灌萌动水、生长期干旱及时灌水、秋季灌水。由于我市气候干旱, 冬季雪少, 树木易发生早春干旱现象, 比如枯稍等, 因此早春要及时给桑树补水。经过几年的试验, 早春灌水在4月的上中旬为宜, 促进桑树萌发;秋季灌水时间不得晚于10月末, 否则桑树越冬时细胞含水量过高易产生冻害。

6) 雨季植桑技术:

试验证明, 桑树适合雨季栽植, 一年生苗成活率好于二三年生苗。这项技术不仅解决了我市春季干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 延长了桑树造林时间, 也充分利用了等外苗。

7) 生态桑林造林技术:

生态桑林采用实生桑造林, 造林方式为人工投苗的机械造林, 合理密度为1 m×3 m或3 m×3 m, 并采用当地野生桑树播种育苗的优良苗木。

1.1.4 桑蚕产品开发成果

我市这方面的成果还非常小, 目前成形的产品只有本单位开发的桑叶茶, 洮南桑叶含片公司开发的桑叶咀嚼片。这两个产品对降低血糖有一定的作用。

1.1.5 正在开展的桑树科研工作

1) 科研工作:

本单位桑树研究工作自1998年至今一直在持续进行, 目前正在开展果桑、饲料桑的品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2) 产品研发工作:

本单位目前正在研制桑椹系列产品和开发桑饲料产品。

1.2 生态桑产业生产状况

1.2.1 桑林面积

白城市生态桑林面积最大的在永茂林场, 现有桑树面积近100 hm2, 目前都已全面挂果, 桑树的长势良好, 桑树成为该林场今后造林的主要品种。我市成片桑园面积最大在洮北区易少福处, 桑园面积20 hm2, 桑树管理和桑树生长情况良好。

1.2.2 养蚕数量

2011全市养蚕近30张, 易少福桑园养蚕20张, 在林海、清山个人养蚕近10张。

1.2.3 生态效益

生态桑园的效益主要体现在养蚕和卖桑叶。养蚕效益现在1张蚕的收入能达到1000元, 单位面积桑园的养蚕量还没达到标准。生态桑林的效益还没有形成, 早期的生态桑林已进入结果盛期, 缺少加工技术和加工产业。洮南桑叶含片公司每年以1元/kg大量收购桑叶, 不养蚕的桑园可以靠卖桑叶取得效益。此外, 吉林省林业厅对生态桑产业给予高度重视, 将其纳入荒漠化治理工程, 并对永茂林场给予资金扶持。

2 白城市桑树生态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2.1 单位株数不够, 导致产叶量低, 比较效益不高

现在养1张蚕收入虽达到了1000元, 但1 hm2桑园的效益却不足1万元, 根本原因就是单位面积桑园的株数不够, 导致单位面积产叶量低、养蚕量不足, 养蚕的效益不高, 养蚕的比较效益上不去。如果是标准桑园, 1 hm2栽桑12000~15000株, 按单株最低产叶量0.5 kg计算, 卖桑叶的效益在6000~9000元/hm2;按单株正常的产叶量0.75~1 kg计算, 单位面积的比较效益就超过了玉米。

2.2 缺乏加工产业的支撑, 使资源优势不能变成产业优势

就永茂林场近100 hm2的桑林来说, 现在已全面挂果, 除了人工采摘桑果鲜食外, 根本没有经济效益。100 hm2桑林, 到盛果期大约每年可产桑果10~30万kg。由于缺乏后续加工产业, 影响了生态桑产业的经济效益。

2.3 蚕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

生态桑产业是一个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桑树除了进行必要的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等正常培育管理外, 还要对树体进行必要的修剪工作。养蚕需要的技术性较强, 从蚕舍消毒、收蚁、喂养、除沙、防病到眠中处理、上蔟结茧, 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产量下降, 而一旦蚕体染病, 就可能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3 我市发展生态桑产业的几点意见

3.1 发展生态桑产业要加快资源的培育

生态桑产业是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化的完美结合, 不仅体现生态效益, 还要体现其经济效益。

现在洮南的桑叶含片公司每年加工量都受到桑叶产量的限制, 达不到足量生产。因此加快资源培育才能促进生态桑产业的发展。加快桑树资源培育要本着自愿发展、因地制宜的方针, 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切实做到新建桑林或桑园保质保量, 发展有序。保质保量一是要从单位面积的保存株数上做文章, 养蚕品种桑园每公顷保证1.5~2万株, 养蚕实生桑园每公顷要保证2~3万株;生态桑造林每公顷要保证1000~3000株。二是要从培育管理上做文章, 保证桑树的长势良好以保证产量。此外, 我市加快桑树资源培育还要解决老桑园株数不足, 质量差的问题, 结合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及时的补植和加强培育管理, 提高老桑园的产量和收入。

3.2 发展生态桑产业要加大加工产业的开发力度

永茂林场近100 hm2的桑树资源, 却产生不了规模效益, 因此加大加工产业的开发力度是提高生态桑产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只有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才能确保生态桑产业可持续的发展。加工产业可以开展桑饲料加工、桑叶茶、桑枝养菌、桑葚等多种形式产品开发项目;养蚕产茧的同时, 也可开展生蚕加工、生蚕出口等多种形式开发, 同时加工产业的发展可带动食品业、医药业、畜牧业的发展, 从而促进白城市的经济发展。白城市乃至干寒地区生态桑产业发展必须要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才能解决好桑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促进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3 发展生态桑产业要通过招商引资, 引进技术、引进人才, 做大做强产业链

桑蚕产业在南方主产区技术娴熟, 规模效益较高。因此引进技术、引进人才, 开发利用桑树资源, 完善产业链条, 尽快提高生态桑产业效益, 带动产业发展, 同时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一个生产技术平台和学习机会, 克服传统的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 才能促进生态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订阅《中国蚕业》

《中国蚕业》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蚕业科技期刊, 面向蚕业生产和科研, 实行普及和提高相结合, 服务于全国蚕丝业战线。主要刊登栽桑、养蚕、蚕病、蚕种、制丝、蚕业经济、蚕桑副产品综合利用和野蚕方面的科技文章以及有关茧丝绸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辟有技术体系建设、热点聚焦、综述、科学试验、产业论坛、技术与经验、质量标准、成果推介、栽桑养蚕、市场观察、名优企业、蚕丝文化、世界蚕业之窗等栏目。内容丰富翔实、通俗易懂, 融科学性、实用性、技术性、指导性于一体。本刊的主要读者群为从事蚕丝业的科技工作者、生产部门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大专院校的师生。

《中国蚕业》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重要检索刊物及数据库的收录期刊。

《中国蚕业》为季刊, 大16开, 全铜版纸彩色印刷, 季中月15日出版, 单价10元/期, 全年4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28-54) , 亦可直接向《中国蚕业》编辑部订阅。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论文 篇5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人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篇6

关键词 城市生态化;生态城市;城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F29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1--02

要想使城市生态化,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就要遵循自然的发展鼓励,做到可持续发展。在对资源的开采和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补充上已经开采的资源,只有這样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想要早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必须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自然界中,没有任何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而,人们要能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这样才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基于此,将对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城市生态化的发展道路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我国在城市建设上有2个选择。一是走向传统工业的道路,这样所有的生产方式都不会改变,只要合理的进行微调就可以;二是全面进行传统工业改革,探索出新的生态发展道路。而第一种选择是存在危险的,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案,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将会走许多弯路,人类的生态危机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只会加剧生态建设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选择第二种方案,将会使我国面临巨大的挑战。因而,城市生态化的建设必须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这样才能防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的反复出现,这也是现行的最有效方案。人类要想摆生态城市的建设,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这样城市生态化的建设才势在必行。而要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加强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宣传,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普及生态化城市建设的作用,倡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观,从最基层做起,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同时,这也是建设生态化城市最关键的一部。

在制定城市生态化的发展过程中,要能够制定合理的计划,并积极行动起来,有效实施这个计划,将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贯彻到整个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并设立城市生态化机构,使部门能够积极地交流沟通,研究出合理的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计划,开发出先进的生态技术,并能应用到建设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使用率,维护绿色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时,要能加强立法,让人们能够做到有法可依,遵法守法,这样才是对生态建设的保障[1]。

2 针对生态化城市建设的研究

在生态化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想使城市具有生机活力,就要表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具有吸引力的城市,使人类的本能可以充分发挥。这样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贴近自然,在建设时也能与市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形成一个互帮互助的城市发展氛围,人们也会感受到平等和谐的社会城市。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在发展的同时能够兼顾建设的利益,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建设的数量,还可以提高质量。同时,可以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只有从不同的层次研究生态化城市建设,才能合理建设生态化的城市[2]。

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相比,现代化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具有威慑力和影响力,它做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了其方法,这样就使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不在受到制约,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保持生态的发展和平衡。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和变化,协调城市的建设。将现代生态化建设做到健康、舒适,使人们能够接受这样的建设。而在此过程中,生态城市的建设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且环境优美,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城市又具有多种特征,如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和整体性,这都与传统的生态城市建设不同。因而,只有遵循其生态建设的原则,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此外,要限制城市人口,使城市能够容纳合理的人数,使城乡之间的人口平衡,这样才能建设生态化城市,而在对城市的规划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城市的经济问题,也要维护其生态系统的稳定,要能够使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能将城市废弃物回收,以免污染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改善被污染的环境,助推生态化城市建设计划的继续实行。

3 对于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提出的策略

在城市生态化建设的起步初期,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及时的形成生态价值观,激发人们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建设其工程过程中,要能做到示范性,加强生态化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要对城市建设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其功能应用到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为建设阶段打下基础。然后在建设阶段,要重视对社会经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改善,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生态的构建和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提升人们的保护生态的观念。最后在成型期要能使人们自觉参与到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效地管理、研究,实现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在这一过程中,生态城市不可以形成僵死的状态,而是要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和行政管理,引导人们寻找切实的解决方法,实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建设已经开始,在研究中,要针对不同城市因其发展水平,做出不同的计划,从而使城市建设不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每一环节中,也要考虑其建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此时要将基础环节与中心环节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从实际发展情况入手,这才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最高境界[3]。

4 结语

只有采取合理的城市生态化建设方法,城市的建设才能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生态化的城市不能离开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计划,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

参考文献

[1]袁凤军.建设森林生态城市 改善昆明市人居环境[J].林业调查规划,2012(3):14-25.

[2]余合泉.更新城建理念 建设生态城市——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建设及其启示[J].中外建筑,2013(2):13-78.

[3]刘娟.建设生态城市[J].经济视角,2013(2):33-56.

生态城市产业 篇7

一城市智慧发展的契机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1.中国已进入城市社会/城市时代

统计数据表明, 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社会和城市时代, 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 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 城市已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创新创业的中心。最近一件事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城市智慧发展的走向和重心, 那就是2015年12月2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是自1978年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后, 时隔37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再次召开。这次会议明确了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 也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提供了指导。

2.中央城市工作会指明智慧发展方向

经过几年的探索大家都认识到, “智慧城市”的核心在城市, 智慧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 不能仅做信息系统的智慧和智能化, 而是需要通过智慧城市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这次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扭转了以前30多年粗放式的城市高速发展和城镇化发展路径, 会议上提出了以下两点。

(1) 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城市是有自身发展规律的, 原来我们更多注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并且是相对隔离地在进行。现在我们认识到城市的自身发展规律, 包含了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到运行这样一个循环体系。这个循环体系要求我们在做智慧城市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建设和运行, 在做建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城市未来运营的模式以及与前面设计的协调。

(2) 城市发展要做好五个方面的统筹:从城市工作全局性方面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从城市工作的系统性方面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从城市发展持续性方面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从城市发展的宜居性方面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从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方面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了下一步城市发展的方向, 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 提出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着力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 要立足国情、集约发展。同时提出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 特别是把互联网、云计算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持和布局,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释放城市发展的新动能。着重强调加快智慧城市的建设, 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分割, 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与城市管理的结合, 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 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 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 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也提出, 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打造城市运行的超级大脑。同时着重提出, 要破除条条块块间的信息墙,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尤其要把城市的建筑、街道、管网、环境、交通等方面实时的运行状况用数据反映出来, 构建城市综合性管理数据库。以前, 我们开展一些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更多是基于城市的静态状况, 基于现有的调研情况、现有数据和对未来初步预测;我们设计完, 经过半年或者是一年以后, 这个数据状况就发生变化了, 而且城市的数据是实时运行的。所以李克强总理提出, 要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 这样一个非常明确的城市管理的新方式。要以人为本, 开展“互联网+城市”行动, 通过智慧化推进城市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也明确了重心。

3.城市智慧化发展的需求

另外, 从30多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 城镇自身也在呼唤智慧的发展模式。我们看到了中国很多城市存在的空荡荡新区和新城, 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性不足导致桥梁坍塌、市政设施的损毁, 贫富差距的扩大等。这些迫使我们对现有城镇发展方式进行思考, 从复杂巨系统的角度认识城市, 从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循环体系角度看待城市。要从空间扩张、交通主导的城镇发展方式向城市协调发展方式转变;从注重硬性资产到注重软性资产和资源开发;从目标导向向重视问题导向的发展方式转变。我们的现状需要呼唤智慧的发展模式, 需要正视现存的问题来创新发展。

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得失思考

综上所述, 城市是一个生态体系, 城市自身也需要一个健康持续的发展体系。像人一样城市也有生老病死, 很多城市已经出现了老和病的特征, 居民不满意、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的现象都曾出现, 城市需要二次开发和重新崛起。所以我们要从城市的健康体系和健康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城市的智慧发展。

4.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4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召开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同时, 在会议上审阅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协调工作小组的工作分工和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从国家层面第一次统筹了各个部委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以后智慧城市建设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重点。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困境

从最近几年的试点建设, 到促进智慧城市的全面展开, 再到国家围绕新型智慧城市进行统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观察、调研和实践, 也在思考地方政府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城市, 应该怎么来做, 怎么解决他们的问题和需求。

首先, 我们观察到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设是促进城市的智慧发展, 除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和服务方面外, 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扩展。智慧城市要促进产业、民生和城市管理, 在产业方面更多地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在民生方面更多以人为本, 提升百姓生活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 给他们安全感和幸福感。在城市的管理和治理方面, 要更多地通过智慧城市从管理城市转变为经营城市, 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 促进城市高效率地管理和运转,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模式有一个重新的变革。

其次, 我们也观察到智慧城市与“双创”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引擎,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智慧城市”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了目前新型技术发展的两大风口, 通过“互联网+驱动产业创新与转型”, 通过大数据的整合与应用、数据的开放和深度的挖掘使大众创业变为可能, 所以很多地方城市和政府提出来不仅要做智慧城市建设, 同时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把数据进行整合, 构建大数据, 构建数据的挖掘、开放, 促进“双创”和产业园的发展, 促进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

风口——智慧城市与“双创”为产城融合发展提供引擎

同时我们观察到智慧城市依然面临三大难题。

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三大难题

第一个难题是如何消除信息孤岛。信息孤岛是智慧城市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 我们看到在技术层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评估的体系, 在建设层面各个部门的系统孤立建设, 条块的分割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的机制, 管理方面部门实现横向协调比较困难, 管理机制需要创新, 这是信息孤岛的问题和瓶颈。

第二个难题是如何实现安全可控。这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痛点, 因为我们都知道智慧城市实际上是有很多信息的整合, 可以说未来通过信息和数据来说话, 在这个过程中, 要在核心的软硬件设备、关键的技术、运营管理的平台、标准体系、人才团队、数据资源等这六大方面都要实现安全可控, 这个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第三个难题是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运营。智慧城市要促进城市的可持续运营, 目前来看可持续运营能力差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一个要害。我们要构建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是一个能不断地持续演进的体系。类似一个人一样, 它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要具备大脑和神经系统、要有心脏等器官、要有循环系统、要有血液和造血机制, 尤其是在血液方面就是要有资金和人才。造血机制和运营模式目前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痛点和难点。对一个城市的智慧发展来讲, 只有建立了“造血机制”, 打通了城市的“经络”才能实现城市有机体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方方面面, 包括了从保障体系、基础设施、智慧建设与宜居, 智慧管理与服务, 智慧产业与经济等, 覆盖了城市的方方面面, 应该说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全盘统筹, 因为智慧城市已经不单纯是IT系统, 不仅仅是做信息化项目, 也不可能是政府的全面统管, 更不可能是单一的企业能独立完成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构建和筹备:第一就是打造产业生态圈, 第二要在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中融入智慧产业, 第三要从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地方政府的智慧建设。

以上是我们观察到的一些智慧城市建设的全国状况和地方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也做了一些地方的实践工作, 下面把一些实践和思考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三基于PPP模式的智城市产业生态圈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的解决之道要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 不单纯是IT系统, 还涉及复杂多样的系统, 涉及很多的条块, 解决政府无法全面统管的问题。智慧城市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 政府投入巨大但又不能仅靠有限的财政投入;要融入智慧的产业, 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做项目;智慧城市很多短期回报低, 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的项目, 需要寻找和创新商业模式。智慧城市的解决之道是要寻找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1.PPP模式是智慧城市的解决之道

我们看到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政府主导转向了市场主导, 现在智慧城市参与主体包括了运营商、投资机构、科技地产、专业设备厂商、系统集成商、IT厂商等。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所需资金巨大, 涉及政府、企业单位和市民家庭等多元主体, 涵盖投融资、建设、运营、监管等过程。未来5年, 投资机构将逐步成长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力, 根据专业机构分析和预测, 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的投入为70%, 市场为30%;到2020年, 预估政府的投入只有20%, 80%要靠市场的投入。我们目前正处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由政府主导转向以市场主导为主,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从国家层面、从地方层面都提出了智慧城市的PPP建设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的协议保证双方或者是多方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在保证社会资本适当盈利的基础上, 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最终实现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多方共赢的模式。PPP模式解决了几个难点。

智慧城市需要全盘统筹

(1) 投资市场化的问题。原来传统的模式更多是一种政府投资, 流程一般是申请预算、招标、建设, 存在的问题是资金有限、周期长、建设质量难以保障持续。PPP模式因为有落地合资公司持续的建设管理, 通过特许经营的模式解决了投资的市场化问题, 不仅是财政投资, 更多要吸引社会资金的注入。

(2) 运营市场化的问题。传统模式更多地通过政府自建、自我运营的发展模式, 存在的问题是技术人员不足, 流动性比较大, 技术更新比较慢, 运行效率比较低。新的运营模式是通过专业的PPP的公司市场化的运营, 因为它要实现适当的盈利, 要对城市的资源和资产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开放, 所以通过市场化的模式来运营发展, 它就要有一个专业的团队, 有专业的保障, 这是运营市场化。

(3) 机制市场化的问题。传统模式更多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 每个部门考虑自己的小条块, 协同也比较困难, 共享基本上是靠行政手段, 没有行政的强制措施共享基本上难以实现。新模式是靠政策引导之后市场来驱动, 通过投资来协同, 通过资金来调动各个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提出一些明确的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及协同的需要, 市场推动的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市场化机制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通过PPP模式打造智慧城市资源整合的运营发展模式。在业务模式上, 通过投资来建设智慧城市, 通过拉动投资及产业发展来建设智慧城市;在盈利模式上, 通过智慧城市实现运营服务, 同时通过一些园区和土地开发转让收益投入到智慧城市中;在运营模式上, 通过把各种智慧的服务, 比如说智慧政务、平安城市、教育、交通、环保、城管、医疗、金融、社区等服务, 以运营式的、持续发展式的方式来考虑建设和运营。当然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来投入建设, 可考虑购买服务或采用其他形式, 总之是考虑可持续建设发展模式而不是传统的交钥匙工程。合作模式上, 我们可实现通过北大医疗、北大资源, 以及金融和信息产业, 把合作伙伴体系整合起来投入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业务模式、盈利模式、合作模式、运营模式方面, 实现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目前, 我们安徽淮北和河南林州做了PPP模式建设的实践, 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尤其在安徽淮北市, 政府把全面的智慧城市建设委托成立的当地平台公司——淮北智投来统筹, 同时现在也在推动从新高度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这个过程中, 实现了智慧城市运营体系的落地, 即通过和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地方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地方智慧城市投资有限公司, 这个公司负责当地智慧城市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等整体统筹服务, 实现了对智慧城市总体工作的详细的调研、设计、管理、运营。专业的业务和项目则转由专业的公司来建设, 每个项目、每个专业公司都考虑到投资市场化和运营模式的市场化问题, 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把资源注入进来。对政府内部信息化项目、公益性服务性项目和公共服务性项目, 实现了投资、运营、收益模式的详细梳理,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采取特许经营等形式解决了资金和公共服务或社会资金适当盈利的发展的方式, 实现了从项目的规划到融资到建设、再到偿还这样一个全流程式体系, PPP模式能够很好地把这个流程串起来。

2.产业生态链的打造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打造了三个生态链。

(1) 打造了智慧城市的产业基金生态链。首先通过引导性的基金、财政和主要国有企业的基金, 找到基金和生态链的伙伴, 结合外面的银行和资本, 构建智慧城市产业基金, 打造产业基金的生态链, 打造资金的池子。

智慧城市运营公司产业生态链

(2) 在这个过程中, 成立地方平台的运营公司打造产业生态链。由于有地方政府、运营公司、基金公司、地方合作伙伴等, 构建了智慧城市的运营平台, 统筹考虑推动当地智慧城市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整体建设, 会实现对城市深度的挖掘和服务痛点的挖掘, 构建本地的综合服务及运营服务体系。可以建设科技园和“双创”园区, 引入小的创客和中小企业, 推动城市“双创”的发展。同时引入一些优秀的资源和产业, 比如说引入北大或方正集团相关的资源, 开展产业化落地。

(3) 打造一个智慧城市科技园生态链。打造“双创”产业平台, “双创”园区平台, 这个平台不仅仅是园区, 更多是平台体系, 是一个信息产业孵化的平台, 是一个“互联网+创业”的平台, 是一个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 也是人才聚集效应的平台, 从这个角度打造产业人才资本整合的科技园, 是城市非常需要的。

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与生态圈建设

我们通过PPP实现了智慧模式从传统模式向运营服务模式的转变, 实现了通过集聚核心的平台和行业信息服务的伙伴商, 深度挖掘城市的服务和运营点, 与相关的合作伙伴一起开发运营, 科技孵化, 实现智慧城市真正的落地和产业的发展。通过PPP模式, 充分地发挥了从顶层设计到行业解决方案以及运营服务、科技园孵化, 包括基础设施集成、终端设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全方位的体系, 与各行各业优秀合作伙伴和厂商整合, 共同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通过这样的整合和发力, 打造地方智慧城市的样本, 从而推动智慧城市全面、持续地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城市和政府包括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都纷纷在打造智慧城市的生态圈, 比如说方正集团、华为集团、中电科、中兴通讯、同方集团、软通动力等, 都在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圈。带着这样一个产业生态圈来为城市做全面的服务和能力支撑, 而不仅仅是去拿一个项目,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 智慧城市实现了一个发展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升级。

四以理论与实践结合, 践行智慧城市“政产学研”联合发展

我们也在筹备能力体系, 为更好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 推动城市智慧可持续发展, 方正集团联合北京大学于2015年成立“北大方正智慧城市研究院”, 对内整合相关智慧城市研究实验室和课题团队, 对外联合相关“政产学研”机构, 联合共建智慧城市专题研究中心, 以PPP模式城市合作为抓手, 创新推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以效益为目标, 通过资源整合的平台体系来推动建设。

智慧城市业务基于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通过大数据中心、地理空间共享服务平台, 部门共享服务平台、城市可视化平台和运行指挥中心, 推动构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构建管理、交通、金融、教育、平安、云计算、物联网、医疗、公安等城市全方位业务体系。在智慧城市总体架构上, 我们建设从感知层到网络尤其是城市物联网、大数据, 再到应用支撑、垂直行业的体系, 打造了一个顶层设计加投融资规划, 和项目管理监督以及数据的服务运营、全流程服务支撑能力, 和合作伙伴一起推动城市全方位的提升。

核心能力是从城市管理方面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 从金融方面提升金融服务的流程, 打造平安城市, 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加快行政效率, 服务社区智能化服务和管理, 平衡教育资源, 改善医疗状况等。面对城市目前要着重改善的问题和难题, 开展能力建设和解决方案。

从城市的全方位体系出发, 我们对内整合北大和方正的内部资源, 构建城市精准控制、智能控制系统, 提升社会基础设施等内部资源整合度。对外, 我们和城市以及合作伙伴、金融体系协同和合作, 智能化管理和提升生活服务的便利性和便捷性。最终实现让城市更智能、让生活更便利, 促进城市更好、更智慧地发展, 提升城市发展的水平。

生态城市产业 篇8

关键词:生态经济联系强度,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

区域相互作用即横向区际联系可强化或削弱空间差异。对于一个区域能否融入更广阔的外部经济空间, 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至关重要, 因此对区域联系进行量化研究是区域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1]。区域生态经济联系是一个综合概念, 包括区域间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资金移动、劳动力迁移、信息交流等。区域生态经济联系强度的大小即相互作用的强弱, 可直观地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人员、资金、货物、信息等联系量来表征。区域是一个耗散结构的开放系统,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

本文基于区域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模型, 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引入区域生态经济系统, 测算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城市间生态经济联系强度及隶属度, 为城市生态经济的空间组织、城市实体发展方向、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提供科学依据。

1 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

城市体系是相互作用的城镇集合体, 空间相互作用是先于城市体系而存在的地理概念。没有相互作用就没有城市体系, 因此城市空间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相互作用。引力模型是描述城市空间作用最为重要的函数形式之一[2,3]。随着计量与理论革命的开展以及区域科学的兴起, 引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距离衰减效应”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经验研究当中。20世纪90年代, 国内一些学者如王德忠等[4]、李国平等[5]、周一星等[6]、陈彦光等[7]在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定量研究中广泛应用了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本文将某区域j接收到区域i向其辐射的生态经济梯度量的实际值称为生态经济联系强度, 用Rij表示。人力资源投入、生态资源投入和经济总量投入是产生生态经济联系的必备要素, 基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构建计算公式:

undefined;undefined

式中, Rij为i与j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度;Fij为i与j城市生态经济联系隶属度;Pi、Pj分别为i与j城市人口规模;Eli、Elj分别为i与j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ni、Enj分别为i与j城市国内生产总值;Dij为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 (城市体系空间分布不如交通网络发育, 因此取交通距离而非城市间的直线距离[8]) 。

2 研究区概况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边缘, 即吐鲁番盆地以东、黄河以西的走廊区域, 南有祁连山, 与青海省相邻, 北至内蒙边界, 沿兰新铁路贯穿河西走廊全线, 介于37°17′—42°48′N, 92°12′—103°48′E之间, 总面积达28.5×104km2, 占甘肃省总面积的66.9%, 是一个宽20—120km不等、长约1000km的呈西北—南东走向的狭长地带。行政区划包括兰州七里河区、西固区和永登县, 河西走廊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和嘉峪关5个市, 共有23个县 (市、区) 。

该产业带处于西北交通咽喉, 具有“承东启西, 连南济北”的相对区位优势, 铁路有陇海、兰新、兰青、包兰4大干线交汇, 公路有西兰、甘川、甘新等8条干线横跨全境, 辐射全国, 有20多条航空线, 与周边省区有着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 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建设以兰州市为中心, 沿线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等城市建设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以点促面、以面建带、点面带结合, 最终将形成能带动河西经济快速发展、辐射西陇海兰新线甘肃经济段及陇东南的新增长轴线。

3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采用Costanza R等[9]研究方法, 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干扰调节、水分调节、水分供给、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弃物处理、授粉、生物控制、庇护、食物生产、原材料、遗传资源、休闲和文化17类;将陆地生态系统分为森林、草地/牧场、沼泽湿地、河流/湖泊、荒漠、冻原、冰川/裸岩、耕地和城市9类;将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区域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地、河流/湖泊、耕地、冰川、荒漠和城市共7种生态系统类型, 耕地面积统计依据文献[10]、冰川面积依据文献[11]、河流/湖泊面积依据文献[12]统计计算, 其他面积统计计算依据文献[13], 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见表1。

在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的山地—绿洲—荒漠复合系统中,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山地>绿洲>荒漠的格局。表1说明, 荒漠面积比例较大, 绿洲和工业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低。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属产业带工业城市, 其排序居后位;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分两部分, 一部分位于山区, 一部分位于沙漠区, 由于其山区面积较大且草地面积达279.13×104hm2,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苏干湖和小苏干湖总面积达4350hm2, 加之草地面积达98.6×104hm2, 故酒泉市总价值居首位。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森林面积33.13×104hm2 (为研究区森林面积最大的县域) , 草地面积123.57×104hm2 (仅次于肃北县) , 故张掖市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居前位;天祝藏族自治县降水较丰富, 森林面积16.53×104hm2, 草地面积51.73×104hm2, 故武威市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较高。

4 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度现状评价

由于数据一致性和可获得性等原因, 选取1997年为时间断面, 运用上述模型测算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城市间生态经济联系强度及其隶属度见表2。产业带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度整体偏低, 60%的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度低于平均水平 (0.0666) , 城市间生态经济联系强度的排序为:金昌—武威>酒泉—嘉峪关>张掖—酒泉>武威—张掖>兰州—武威>武威—酒泉>金昌—张掖>兰州—张掖>兰州—酒泉>金昌—酒泉>兰州—金昌>张掖—嘉峪关>武威—嘉峪关>兰州—嘉峪关>金昌—嘉峪关。城市间生态经济联系强度两极分化显著, 极值比达50.2172, 标准差为0.0577, 变异系数为0.8648。金昌—武威、酒泉—嘉峪关、张掖—酒泉城市间的生态经济联系量占产业带总联系量的47.18%, 而兰州—嘉峪关、金昌—嘉峪关、武威—嘉峪关、张掖—嘉峪关城市间的联系量仅占总联系量的2.68%。

注: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统计年鉴1998》、《中国公路里程速查详图》;括号内数据为城市生态经济联系隶属度。

对比分析各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度, 运用SPSS16.0软件, 以欧氏距离平方为间隔尺度, 采用最短距离法对其进行聚类 (图1) 。结果表明 (表3) :金昌—武威、酒泉—嘉峪关、张掖—酒泉属生态经济强联系型城市 (Ⅰ类) , 其值介于0.1484—0.1651 之间, 生态经济联系量占产业带总联系量的47.18%;武威—张掖、兰州—武威属生态经济较强联系型城市 (Ⅱ类) , 其值介于0.0980—0.1174之间, 生态经济联系量占总量的21.54%;武威—酒泉、金昌—张掖属生态经济联系属过渡型城市 (Ⅲ类) , 其值介于0.0651—0.0740 之间 (均值为0.0667) , 生态经济联系量占总量的13.91%;兰州—酒泉、金昌—酒泉、兰州—张掖、兰州—金昌属生态经济较弱联系型城市 (Ⅳ类) , 其值介于0.0284—0.0443之间, 生态经济联系量占总量的14.70%;兰州—嘉峪关、金昌—嘉峪关、武威—嘉峪关、张掖—嘉峪关属生态经济弱联系型城市 (Ⅴ类) , 其值介于0.0033—0.0129之间, 生态经济联系量仅占总量的2.68%。

河西走廊星火产业带生态经济强联系型城市组的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均较小。较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El值) 与GDP, 西陇海兰新线与国道过境且城市间相距较近是Ⅰ类城市生态经济联系强而稳定的主要因素。城市生态经济联系最紧密 (0.1650) 为金昌—武威, 金昌是重化工、建材和其他辅助工业配套的现代工业城市与武威以酿造业、轻化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存在产业优势互补, 加之武威较高的El值、便捷的交通使其作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战略支撑点城市, 具有广泛的人力资源、生态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流动与联系。酒泉—嘉峪关次之, 嘉峪关属新兴工业城市, 其绿洲结构紧密, 林网、渠系发达, 水资源利用效率高, 发育度远高于其他农业绿洲, 但其El值很低;酒泉是具有悠久农业开发历史的典型中游绿洲, 土地利用程度较高, 农业耕作集约化, 水利设施完善, 绿洲城镇化水平较高。两者区域性交通枢纽的位置及酒泉较高的El值强化了产业带西段的生态经济联系, 推动了酒泉、嘉峪关和玉门城镇群的融合发展和优势互补, 形成产业带西部的经济增长极。与Ⅰ类城市组相反的Ⅴ类城市组, 其标准差最小, 变异系数最大。距离衰减定律、工业城市较低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工农业城市间不协调的生态经济联系是导致其为弱联系型城市组的主要原因。城市生态经济联系隶属度最小 (0.0032) 为金昌—嘉峪关, 地域面积小且荒漠面积比例较大使其El值较低, 加之两城市人口较小且相距较远, 制约了资源的流动与协作。

5 结语

生态城市产业 篇9

城镇的实质是由社会、经济、自然三类异质性德系统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相生相克、 互为因果耦合而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在全球产业链逐渐完善, 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城市已超出城市承载力为代价换取当下的经济收益。 因此, 一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随之而生。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亚妮茨基 (O.Yanitsky) 于1981 年首次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 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 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良性循环。 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在20 世界80 年代提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和建设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城市思想。生态城市的理念即符合可持续发展长远的价值观, 又提供了实现解决现实城市问题的路径。 颜京松和王如松 (2004) 认为生态城市是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传统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的模式。挖掘城市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 耦合生态型产业 (经济) 、生态环境 (自然) 和生态文化 (社会) 三大子系统而成的一类城市。

二、生态城市与旅游产业集群

从理论角度分析, 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解析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生态学” (Ecology) 是由德国生物学家Harckel在1866 年 《普通生物形态学》一书中创立的。 生态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和谐理念都有很多相同之处, 而生态城市的特性之一是和谐性, 用生态学原理来解释和谐理念的规律对发展生态城市的意义重大。其生态位理论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主要说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一个种群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王兆峰 (2008) (2009) 利用生态位理论来研究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策略, 认为旅游产业集群生态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旅游资源生态位, 集群管理生态位, 旅游产业集群环境生态位。所以, 从生态位理论角度来看, 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与生态城市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机制, 都是要实现在目标系统中, 各组织、各主体功能协同、统筹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主要包括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程度相适应、协调, 要求以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可持续发展承认资源环境对经济系统和生命系统的支持作用, 认为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环境保护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内容、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可持续发展依旧强调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也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 所以, 很多学者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姬梅 (2012) 分析了西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选择。

从实现路径分析, 按照生态城市建设主体及组织形式的不同, 发达国家发展生态城市的主要组织模式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式、社会参与式及社会推进式。 而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都是由政府主导, 其建设模式主要有:自然型、园林型、滨海型、节水型、循环型、紧凑型、旅游型 (生态旅游型) 、宜居型、政治型。 由于国内经济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资源、生态耗损速度却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因此, 生态城市的发展更多的依赖政府政策主导、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旅游生态城市是生态城市发展的模式之一。 Stephen (1992) 从土壤、 植物、 动物、 水、 噪声等五个方面研究旅游发展对自然环境生产影响, 认为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生态环境同时存在消极和积极两种作用。西藏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认识已达成共识, 旅游承载力也是有限的, 而旅游业对西藏经济的促进作用又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 要实现旅游与经济和谐发展, 旅游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紧要迫切的。

三、以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

从旅游资源角度出发, 西藏独特区位优势, 赋予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 (GB/T8972-2003) 国家旅游资源类型可分为10 个主类, 35 个亚类, 165 个基本类, 西藏的旅游资源包括了10 个主类, 34 个亚类, 110 个基本类型。

西藏有影响力的资源分布较分散, 此处的有影响力资源是指在国内外都要具有知名度的旅游资源, 分布在西藏的各个地区, 因为西藏幅员辽阔, 到某个旅游景点旅游势必会在所在城市停留消费, 从而会带动景区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丰富该地区的旅游产业链, 形成以景区为依托的旅游产业集群, 所以, 在西藏区内发展旅游生态城市是可行的。

从区域经济发展角度分析, 2012 年, 自治区实现全区生产总值 (GDP) 701.3 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80.41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1.65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8.98 亿元; 旅游业总收入为126.48 亿元。 第三产业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4%, 旅游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3%, 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Julie Jackson (2005) 旅游产业集群能够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强化区域产业的分工和协作, 促进区域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内聚力和促进区域间旅游和谐共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是能实现城市经济的发展的。

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 旅游业是实现社会建设、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产业。旅游业是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 就业是社会建设的基础, 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同时旅游业也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这些作为公共服务又反过来作用于旅游业的发展。

四、基于生态城市的西藏旅游产业集群的构建策略研究

(一)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角色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有自下而上的市场推动型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型模式。对于经济欠发达但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 政府推动型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化模式应是较好的选择。 舒小林 (2011) 在研究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出制度环境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重要产业环境。做好区域旅游定位、完善政策法规、提供公共服务、区域形象策划与宣传、行业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引导。

西藏要发展基于生态城市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其政府除了履行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的基本职能之外, 还要考虑生态规律, 运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来规划城市。 将城市建设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相联系, 集群的发展要以生态可持续为更根本目标。在集群形成初期, 政府的主导作用较明显, 加强产业扶持力度,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在成长阶段, 政府要协调产业间的统筹发展, 注重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成熟阶段, 集群已处于高效运作阶段, 政府主要负责维持稳定和监督; 在衰退阶段, 政府的职能是促进集群再发展, 或实现产业转型。

( 二) 实现经济发展、 文化传承、 生态保护的完美对接

西藏旅游业发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国内外旅游者进藏旅游, 这是为世界展现西藏民族文化的契机, 要大力发展、发掘民族文化, 使其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认知;另一方面, 因为有更多的人知道民族文化的特色, 也会促进文化保护的力度, 降低因保护不当、或重视不够而造成的文化遗失。

西藏旅游业发展有利于生态文化的传递。构建生态城市的第一步是从思想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然后将这种生态文化传递给区域内的组织和个人。根据意识-动机-能力的架构 (Venkataraman et al.1997) , 旅游企业如果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而这恰恰又能迎合消费者需求, 那么企业就有动机去增加环境保护的投入, 就使得企业比竞争企业更有能力在满足消费者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实现点-线-面的发展路径, 实现企业、产业、社会和谐发展。

(三) 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是任何组织发展的源泉。 因为西藏的独特性而不能照搬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 而应该立足于区域自身的特点, 寻求适合的发展道路。 西藏的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及人文环境决定了西藏旅游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就要求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要刚柔并济,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旅游参与模式的创新。西藏旅游的发展程度不高, 区内很多地方因为交通不便利的原因致使开放程度也不高, 民风淳朴, 当地居民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这种往往是建立在心理契约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 西藏的旅游业会出现实践先行、制度随后的模式, 所以不能拘泥于已存在的固定的发展模式, 而是要不断完善灵活的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一种民间组织, 是连接政府和企业的桥梁, 是旅游企业自愿参加的, 所以企业会对协会有高度的认同感。 协会必须正确定位, 才能真正代表旅游行业集体利益, 因为旅游产业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 所以, 才更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构建旅游集群内部和谐发展的局面。

品牌构建模式的创新。现在西藏旅游的宣传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进步, 布达拉宫、八廊街、大昭寺、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旅游景点的名气逐年上升。但景点与城市或地区的联系紧密度却不高, 区域内景点在以后的宣传中应该以城市 (地区) +景点的捆绑式宣传, 达到塑造城市品牌的同时塑造旅游景区品牌。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温室效应、雾霾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逐渐在反思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付出的惨痛代价。发展与保护同时进行已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模式。旅游产业作为西藏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 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可能性, 应该倡导城市与产业的和谐发展。文章在阐述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了生态城市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联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西藏,旅游产业集群,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Julie Jackson.Developing regional tourism in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ctivating business clusters in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Tourism Management, 2005 (02) .

[2]颜京松, 王如松.生态及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目的和目标[J].现代城市研究, 2004 (03) .

[3]龚绍方.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初探[J].中州学刊, 2007 (07) .

[4]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09.

[5]申远.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生态城市产业 篇10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 软件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服务外包是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产业分工不断细化、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服务外包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 具有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双重特征[1]。

“十一五”以来, 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总销售收入、合同接包金额和执行金额、产业出口等各项指标均位居于全国前列。虽然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是江苏省13城市各自的发展水平和现状各不相同, 而且各市盲目效仿, 造成重复投资, 恶性竞争等后果[2]。

生态位理论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持续发展的理论,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本质上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具有一般生态系统的基本属性, 可用生态位理论进行分析。本文借鉴生态学用于旅游产业或其它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 将区域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看作整个生态系统, 各个城市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看作子系统。如果某城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子系统所拥有的生态位越大, 那么该城市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竞争能力就越强, 反之, 就越弱。

1 生态位态势理论

我国学者朱春全 (1997) 提出了生态位态势理论。任何生物单元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 都以一定的状态存在并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 即包含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因此, 生态位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生物单元的态, 如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是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二是生物单元的势, 即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 如能量和物质变换的速率、生产力、增长力、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环境的能力[3]。

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可以看作其态和势的综合: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态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当前的状态, 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过去的发展中积累的结果;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势指的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 它决定品牌未来的走向。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态位态和势的结合就是其生态位的宽度, 即生态位的大小, 体现了某城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计算公式[4]为:

其中, =1, 2…m, =1, 2…n, Nij为城市i的j项指标的生态位, Sij为i城市指标j的态, Pij为i城市指标j的势, A微量刚转换系数。

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表1)

根据生态位理论, 某物种的生态位包括内生态位和外生态位。内生态位与外生态位是指生态元在环境供给和竞争资源条件两个维度所占据的位置。内生态位具体指的是物种生存必须占据的由环境提供的基本条件, 如果不能提供这些条件, 物种就无法存活, 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由于这种生态位主要来自物种内部的生物学要求, 而不涉及物种竞争, 故称内生态位。外生态位是描述不同生物单元在生态系统中, 相互竞争而形成的资源占有和分配关系[5]。外生态位理论认为, 物种在与其有相同资源利用谱系的物种进行竞争时, 如果该物种对外界资源的利用能力越强, 其占有的生态位宽度就越大。

根据内生态位和外生态位的概念和“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的启示, 并充分借鉴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中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分析, 本着科学性、数据易取性、整体性、可比性、代表性原则, 本文构建了包括6个维度45个指标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内生态位是指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形成和存在必须具备的基本环境条件, 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维度,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外生态位是指不同城市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整个系统中, 相互竞争而形成的资源占有和分配关系, 是支持该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包括人才资源、资金资源、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四个维度, 是该区域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

3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

3.1 指标说明及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江苏省政府及各市政府公布的2011年官方数据, 当数据有冲突时, 以最高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为标准。

(1) 城市区位指数是反映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性的指标, 便捷的地理位置可以使软件服务外包产品更容易接近消费市场, 会增强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包括自然区位优势度、交通区位优势度、经济区位优势度、政治区位优势度、文化区位优势度。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协会:http://www.china-citynet.com

(2) 其他数据来自:

a) 《江苏统计年鉴2012》B1-B16, E3-E6

b) 中国江苏国际服务外包网A1, C1, C2, E7-E9

c) 中国软件和服务外包网C1, C2

d) 江苏科技统计局D1-D5

e) 江苏统计局F7-F9

f) 南京服务外包网E1-E2,

g) 中国苏州国际服务外包网F1-F6

h) 中国无锡服务外包网F1-F6

i) 中国常州服务外包网F1-F6

j) 宿迁市服务外包网F1-F6

k) 各市政府网站、统计网站、政府经济公报F1-F6

l)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网A2

3.2 初始数据的标准化

由于指标量刚和单位不一致, 所搜集的数据大小以及代表的意义也不相同, 所以在进行权重确定之前要对要研究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标准化的方法很多, 本文选择商法标准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aij为第i个城市第j类指标;amaxij为第j类指标中i个城市最大值。对于逆向指标用其倒数来代替其本身的数值:xij=aminij/aij。

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 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本文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在信息系统中, 信息熵是信息无序度的度量, 信息熵越大, 信息的无序度越高,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反之, 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所以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与1的差值[5]。对m个样本的n个评价指标信息熵的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对由公式 (2) 计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如下处理:

则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值表示:

其中, k= (1nm) -1, 因此, 某项指标的信息效用值为:wj=1-ej。于是, 第j项指标的权重为:

首先按照公式 (2)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 然后将标准化后的数据带入公式 (3) (4) 和公式 (5) 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2。

4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

4.1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

将根据公式 (2) 标准化后的数据, 代入公式 (1) , 计算得出每个城市每个指标的生态位, 然后在将计算的各指标生态位的值代入公式 (6) 得到某城市的综合生态位 (见表3) 。

其中, i=1, 2…m, j=1, 2…n, Ni为城市i的综合生态位, Nij为城市i的j项指标的生态位。

4.2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

由表3所示, 江苏省各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综合生态位平均值为0.2809, 最高为苏州市的0.8282, 最低为连云港市的0.0946, 最高城市为最低城市的将近10倍, 说明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整体发展说平还较低, 且各城市发展水平相差较大, 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若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需要综合考虑各城市的优势加大连云港等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的发展, 以缩小发展差距, 获得均衡发展。

从整体来看, 社会经济环境生态位和资金资源因素综合竞争力相对来说发展水平较高平均值分别为0.3514和0.3496, 社会经济环境竞争力各城市差距较小, 但是资金资源因素生态位的差异性却较大, 偏差值达到了0.0717, 相关部门应该协调各省市在资金投入方面不断缩小差距, 鼓励投资较低的城市制定相关的政策吸引资金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 同时加大政府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投入。

基础设施环境和市场资源因素综合竞争力相对来说较低, 平均值分别为0.2909和0.2962, 且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这两个指标各城市竞争力相差较大, 方差值分别达到了0.0885和0.0946, 这说明在决定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核对市场吸引力方面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大, 这也是造成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资源因素和技术资源综合竞争力最低, 平均值分别只有0.2336和0.2211, 这不仅是江苏省独有的特点, 也是整个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拯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和技术是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 不断培养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 也可以不断提升技术发展水平。

在人才资源方面南京的竞争力水平较高甚至出现了人才过剩的状况, 但是其他城市却存在人才紧缺的困境, 因此其他城市需要制定相关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政策以提升人才资源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本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文章基于生态位理论和产业竞争力理论建立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力大小进行了测评和, 但本文是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研究仅限于现状的分析, 今后可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研究各城市产业特色及客户需求的差异化研究不同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差异化定位及发展策略。

摘要:文章基于内生态位理论、外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由基础设施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人才资源环境因素、资金资源环境因素、技术资源环境因素和市场资源环境因素6大维度45个变量组成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理论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及生态位测算公式对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生态位进行了测评, 对13城市的6大维度及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和分析。

关键词: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生态位测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蔡璟.镇江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 2010:12-13.

[2]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J].2009-2012, 3-4.

[3]娄策群.信息生态位理论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 2006 (9) :23-27.

[4]张光明, 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 1997, 16 (6) :46-51.

上一篇:地铁区间隧道下一篇:自动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