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框架理论

2024-07-31

认知框架理论(精选八篇)

认知框架理论 篇1

当今世界,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商务翻译在对外商务交流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商务翻译的好坏、正确与否往往影响到公司乃至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甚至会决定双方商务活动的成败。

商务翻译具有与普通翻译不同的特点, 如文体正式、用词严谨、专业术语特色鲜明等。当前有关商务翻译的书籍及对商务翻译的讨论一般多集中在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翻译上, 如马会娟认为:“如果没有专门知识, 有时即使每个单词都认识, 也不能保证翻译准确无误。”的确, 如果不懂专业知识, 想做好商务翻译是不可能的。但是, 只靠专业知识, 同样不能做好商务翻译。商务翻译作为翻译学科的一个分支, 同样具有翻译自身独特的特点。那种认为只要掌握了商务知识就可以做好商务翻译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我们认为, 商务翻译应该是在掌握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再结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才能完成。

实践中我们发现, 商务翻译中译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语义翻译错误。商务翻译涉及的因素较多, 单靠语言分析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对语义的理解除了具备语言知识外, 还有赖于译者的认知知识。只具备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不足以完成商务翻译。此外, 对语义的理解还应该“自下而上” (bottom-up) 和“自上而下” (up-bottom) 相结合, 任何单方面的处理都是不全面的。林克难曾引用基拉里 (Kiraly) 指出:“翻译既是看得见的社会交际活动, 又是一种隐蔽进行的认知活动。”正确理解和表达语义应是商务翻译的重点。“语言交际中, 仅用抽象的词典语义是无法完成言语理解的, 受话者必须通过自身的语义框架 (semantic frame) 来理解言语。供理解言语的语义框架就是一组丰富的百科知识。”认知框架理论可以为我们正确识解商务翻译中的语义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认知框架理论与商务翻译的语义识解

传达意义是商务翻译的首要功能, 语言的意义不是在于语言本身, 而是在于由许多认知活动构成的框架 (frame) 之中。“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是一种信息结构, 编码于人类的心智之中。”我们是通过激活大脑相关认知域、知识框架, 再经过整合 (integration) 而获得意义的。

在人类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认知和文化模式建构起来的概念, 依附于语言符号而使其成为意义, 这是人对经验概念化的结果。一个词标识一个概念, 同时激活了一个框架;框架是这个词概念所预设的知识体系, 具有逻辑结构层次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扩张;框架里的知识要素与激活框架的这个词概念之间关系密切, 知识要素之间也可能具有某种联系。Fillmore最著名的框架释例是“商业交易框架” (commercial event frame) 。该框架由买方、商品、钱和卖方等角色组成。在选取不同的视角时则选用不同的动词。视角依赖于凸显 (salience) 原则。动词buy凸显“买方”关于“商品”的行为, 此时“卖方”和“钱”是背景;动词sell则相反。动词pay则凸显买方、钱、卖方之间的关系, 以“商品”为背景。根据这样的概念, 我们可以对一系列词语的意义、用法及语法结构进行对比描写。因此, 人们利用“框架”表达这种结构化的认知, 而场景正是在这样的结构中所呈现或所记忆的。框架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 研究人类如何通过词语的意义, 在大脑中搜索相关的概念框架, 激活与这个框架紧密相关的成分。在此过程中, 框架理论把语义的产生看作是对框架成分的填充。

认知框架理论主张从理解者的内部即心理认知过程来探索语言在概念框架中的形成和理解, 这与主张从理解者的外部环境去研究语言意义的产生和阐释的语境理论是迥然不同的, 前者对语义的形成更具解释力。认知框架对词语、单句, 甚至语篇都具有表述能力。

1. 词汇语义

交际过程中, 我们所经历的各种事件首先在大脑中形成情景框架, 然后以事件模型的形式成为结构化的背景知识, 并且随着交际的增加背景知识会不断充实更新。意义不可能完全是字面上的, 背景知识和百科知识使得词汇具有了意义。不参照词汇所在的框架, 意义无法实现。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框架中具体含义不同。比如, 若Vice President出现在“国会”框架中, 决定了其含意为“副总统”;出现在“大学”框架中, 则为“副校长”;出现在“公司”框架中, 则为“副总裁”, 职位均较高。但如果Vice President出现在“投资银行”框架中, 却是个很低的职位, 相当于“客户专员”, 受Director、Managing Director的领导, 一般MBA毕业2年后即自动升为该职位。“没有独立于人们丰富的细节知识和强有力的认知程序的意义。”翻译时如果不考虑词汇所在的框架, 势必导致误译。

词汇激活框架, 某些特定的词汇和结构激活人们头脑中对应的框架。由于不同民族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活环境, 两种语言中看似对等的表达式, 可能各自拥有的框架成分不完全相同。比如汉语中的“荤菜”和英语中的meat dishes, 二者所激活的框架成分是不完全同的。“荤菜”在我们头脑中激活的是“用鸡鸭鱼肉等做成的菜”。但meat dishes在英语中激活的却是“动物的肉做成的菜 (不包括鱼类和禽类) (flesh of animals used as food, excluding fish and birds——Th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有时我们同外国客商一起吃饭, 点菜时出于礼貌往往要征求外商的意见。如果外商说:“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don’t order meat.”意思只是不要吃猪肉或牛肉, 点鸡鸭鱼虾之类的菜, 他们是很感激的。

同时, 由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人们所经验的事物会有所差异, 这些差异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进而决定了框架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特性。中国人和西方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不同, 对词义的界定和理解也就可能不同, 所激活的框架可能出现差异甚至截然相反。汉语中的“金鸡”对中国人激活的是“吉祥、幸福”的框架。金鸡为传说中的一种神鸡。据《神异经·东荒经》记载:“盖扶桑山有玉鸡, 玉鸡鸣则金鸡鸣, 金鸡鸣则石鸡鸣, 石鸡鸣则天下之鸡悉鸣, 潮水应之矣。”后来就有了“金鸡报晓”的美称。但现代英语中, cock激活的是“男性生殖器”框架, 是一个贬义词。因此, “金鸡牌”鞋油, 翻译为英语就不能译为Golden Cock, 而要顺应英语的文化框架, 译为Golden Rooster, 才能为英语国家的消费者所接受。

针对具体词汇, 大脑通过联想 (brain storming) 激活一系列概念, 激活的概念要远远多于词汇本身的意义, 具体的意义要根据表达者的意图和认知期待以及该词语所在的具体框架进行取舍、选择。

2. 句子语义

商务翻译过程中, 如果不考虑词语所在的情景框架, 一味拘泥于词语的概念意义, 结果往往造成翻译不确切, 给人不知所云之感。我们来观察下面几例:

例1.After their interview, he compared not their experience but their statistics.

误译:面试过他们之后, 他比较的不是他们的经验而是他们的统计数据。

例2.搞这个合资公司是个好主意, 但问题是能否保证它可以得到足够的订单。

误译:It is a good idea to organize this joint-venture company, but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enough orders can be secured for it.

例3.用户对贵方的包装意见很大。

误译:End-users have a lot of opinions about your packing.

例4.在双边贸易中, 我们要共同反对营销腐败。

误译:In bilateral trade, we must make joint efforts to oppose marketing corruption.

上述译文之所以出现翻译错误是因为: (1) 译者对源语认知框架的构成和背景的了解十分有限, 不懂所激活的意义会远远超过词语本身的概念意义。 (2) 不知道如何运用情景框架来灵活处理词义, 不善于进行比较复杂的推理和整合。因此只知道照搬这些词的最基本的概念意义, 而不知道如何根据词语所处的框架或者词汇所激活的框架来识解恰当的语义。

对上述情况, 我们可以认知框架理论来准确得识解语义。比如, 例1的框架为interview (面试) , 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个情景框架:面试官在面试一些求职者, 面试官会问及他们的工作经验 (experience) 。假设有求职者回答自己以前做过海尔彩电的销售经理, 面试官对他感兴趣的话, 很可能接下来会问对方在过去的一个月/一季度/一年里售出多少台海尔彩电。通过在大脑中搜索相关的概念框架, 激活与该框架紧密相关的成分, 就会识别出statistics在这里的确切语义应为“业绩”或“工作成绩”。例1的恰当译文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面试过他们之后, 他比较的/看重的不是他们的经验而是他们的业绩。

认知框架理论把语义的产生看作是对框架成分的填充。例2中的“订单”在我们大脑中激活的是决定合资公司成败的条件框架, 没有订单也就不可能有合资公司的生存, “问题”填充进这一框架中的含义应该为“关键、最重要的一环”。而question激活的是“疑义、疑惑”这一框架, 显然不能填充进“订单”所激活的框架成分中。因此, 这一框架中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地译为the (key) point is…。针对例3这一情景框架, 用户对产品要么满意、要么不满意。通过情景再现, 我们会在自己的大脑记忆库中搜索到“不满” (complain/complaint) 这样恰当的语义表达。但译文中的opinion激活的却是“看法、观点”这样的框架成份, 根本不能填充进上述框架。同样, 例4中oppose也不可能填充进“营销腐败”所激活的框架成份中, 能够填入该框架中的似乎应该是“与……做斗争、制止” (combat/fight against) 。所以3个例句语义贴切的译文分别为:

例2.It is a good idea to organize this joint-venture company, but the point is whether enough orders can be secured for it.

例3.End-users have a lot of complains about your packing.

例4.In bilateral trade, we must make joint efforts to combat marketing corruption.

框架中的各个角色关系密切, 提及框架中的任一角色, 就可激活整个框架。我们根据被激活的框架来理解词语表达的意义。因此框架决定语义, 语义与框架密不可分。

3. 语篇语义

语篇是一结构完整、话题明确、语义连贯的有机整体。根据认知框架理论, 语篇的各成分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能彼此产生联想意义, 框架之外的成分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不应出现在语篇之中。框架理论把语篇意义的产生看作是对框架成分的填充。如果所有的成分都得到了填充, 语篇就是完整的, 否则就是残缺的。下面是一则初学商务翻译者的译文:

Last week more than a million IBM stockholders took a nightmare ride.IBM had been sliding all year recently hitting 10-year lows.But after the company announced last Tuesday that it would, among other things, slash another 25, 000 jobs;the stock took a historic dive.On Friday it hit another new low.Big Board officials camped out on the exchange floor to prevent chaos.

译文1:上周一百多万IBM的股民们作了一场噩梦之旅。一年来IBM的股票一直在下跌, 而近来已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但是自从该公司上星期二宣布, 在其他许多事情当中, 将再裁减25000万个工作之后, 公司的股票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滑坡。星期五, 价格又降至新低。大股东的官员们在交易大厅宿营, 以防出现混乱。

应该说, 这种“残缺”的译文反映了商务翻译初学者的认知状况。下面我们讨论如何运用认知框架理论将译文框架成分填充完整:

在本语篇中things激活的是“措施框架”, 即IBM公司为防止股价进一步下跌所采取的多种措施, 因此, 在译文中things应译为“措施”。“裁减”在汉语中的框架成份应该为“员工、工作人员”而不是“工作 (jobs) ”, 那么在译文中就应该寻找合适的搭配来填充这一框架。Big Board为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俗称, 这要依靠译者大脑中丰富的背景知识储备。officials为Big Board (纽约证券交易所) 的框架成份,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这一框架中, 没有“官员”这一语义成份的位置, 所以恰当的框架成份应该为“工作人员”。“股票交易大厅”这一工作场所框架不允许“宿营”这一成份的存在, 我们还要考虑“股票交易大厅”的情景框架, 即白天工作人员自然是坚守工作岗位的。框架决定语义, 所以camp out在本语篇中的确切含义应该为“日夜守候在 (交易大厅) ”。经过上述分析, 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语义恰当的译文。

译文2:上周一百多万IBM的股民们作了一场噩梦之旅。一年来IBM的股票一直在下跌, 而近来已跌至10年来的最低点。但是自该公司上星期二宣布, 作为措施之一, 将再裁减25000万名员工之后, 公司的股票经历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滑坡。星期五, 价格又降至新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们日夜守候在交易大厅, 以防出现混乱。

我们发现, 当源语体现的认知框架与译语的认知框架一致时, 译者头脑中的背景知识很容易被激活, 因而其认知框架就能轻松自如地加工和理解源语的语义。如果译者本身的生活经验、知识面、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有限, 当源语认知语境中的框架与译语不一致时或在译语的认知语境中根本不存在时, 译者在认知推理过程中则无法激活与源语对应的认知框架, 或不能找到相关的认知框架, 从而导致理解失败。因此,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须不断地充实自己各方面的框架知识。

三、结语

将认知框架理论用于商务翻译, 能够较有效地解决在商务翻译中最容易出现的语义错误。如果译者的背景知识还不十分全面, 就要有意识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身的百科知识。同时要进行必要的推理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和联想思考能力等方面的认知训练。当然框架理论不是万能的, 对于商务翻译中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衔接的处理、搭配问题等等, 还需要其他理论的配合使用。

摘要:从事商务翻译除了要具备商务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掌握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商务翻译实践中, 译者往往受源文概念意义的影响而造成翻译中的语义错误。运用认知框架理论可以较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词语所属的具体框架决定词语的具体语义, 通过分析框架成份即可识解词语的具体语义, 从而避免误译。

关键词:商务翻译,语义错误,认知框架理论,识解

参考文献

[1]马会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2]林克难:翻译教学在国外[J].中国翻译, 2000 (2)

[3]Fillmore C. J. Frame Semantics[A].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C]. Hanshin: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1982

[4]Jackendoff,  R.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mputational Mind[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7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 篇2

翻译认知过程中的隐喻框架

翻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译者积极的思维认知活动.本论文从莱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和福柯尼耶(Fauconnier)和特纳(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出发,试结合认知心理学和隐喻认知理论模式探索性描述译者的翻译过程.

作 者:严苡丹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理论界 英文刊名:THEORY HORIZON 年,卷(期): “”(9) 分类号:H059 关键词:翻译   认知心理学   隐喻框架   概念隐喻理论(二领域模式)   概念整合理论(多空间模式)  

象似性理论框架下的英语构词认知法 篇3

【关键词】象似性 认知语言学 词汇教学

一、概述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框架之一,它是依据“现实—认知—语言”这一基本出发点而得出的结论。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必然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论证的,有理据的。象似性理论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形式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揭示了语言现象和人的认知与思维之间的本质联系。本文拟定借鉴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将对英语构词法,包括对词的结构(含语音)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并依据距离象似性、拟音象似性、标记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隐喻象似性等进行分析,旨在积极寻找和着力解释词汇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的对应性象似关系,把外界的关系、人类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方式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描述清楚,加深对语言的理解,从根本上提高语言能力和运用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语言学习额投入与产出比。

二、学界的研究概况

象似性最早由美国哲学家、符号学家皮尔斯(Charles S. Pierce)于19世纪提出,他认为人类符号的过程有一个由具体临摹到抽象指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形成了三种互相区分又互相联系的记号,即icon,index和symbol。根据象似符的复杂、抽象程度及各种相似特征,他又将其分为映象符(imagic icon)、拟象符(diagrammatic icon)和隐喻(metaphor)。海曼(Haiman)将皮尔斯的象似性简化为映象符和拟象符。他进一步将拟象象似性分为两种:成分象似(iconicity of isomorphism)和关系象似(iconicity of motivation),并且把关系象似进一步划分为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象似性研究在我国学界开展已十多年,研究的学者也算不少。近年来,研究层面也逐渐铺开,包括概念探讨、理论构建、实证研究等。其中关于理论指导意义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句法和语篇层面,语音层面象似性的探讨也初见端倪。但将象似性理论同英语构词法结合起来,并把这种认知词汇的教学法应用于词汇教学的尝试目前仍比较少。根据这一现状,我的研究就拟定在这一方面,即象似性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法的结合。

三、语音象似性与拟声构词

乌尔曼(Ullmann)将语音象似性分为直接拟声和间接拟声。直接拟声是用语言形式直接模仿自然界或人类声音,体现了现实世界与符号本身两者的象似性,是使语言表达生动逼真的一种修辞手法。所谓的间接拟声是指词中的一个音素或音素组合使人产生某种语义上的联想。直接拟声主要广泛体现在拟声词(onomatopoeia)上,如chuckle,chatter,giggle,bubble,yeep,cuckoo,roar等等。间接拟声中某些音素能表示特定的象征性含义,使人产生联想,如下表。

四、距离象似性与派生构词

距离象似性被定义为语言成分之间的距离反映了所表达的概念成分之间的距离,即语符距离象似于概念距离。如果概念上的距离约靠近,在思维时就越容易把他们放在一起加以考虑,用来表达他们的符号也就越容易一起出现,从而在距离上靠得更近。

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来自于身体对世界的感知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紧密的语符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当属名词和数量概念的关系。一些表示计量的词根就容易与那些表示数量的前缀结合成词。如下表。

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语符合概念之间的联系,就是表示方向的前缀倾向于同表示动作的词根结合成很多词汇。如下表。

五、隐喻象似性与复合构词

复合词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尽管不同,但在特定上下文中很少会有误解,因为不少复合词的语义是通过隐喻象似性引出的新的语义。隐喻象似性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利用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即通过隐喻转义来实现词语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联。如下表。

以下是短语中隐喻象似性的若干实例:

①Old people——senior citizen , the longer living (两者之间在“年老”上存在着象似性)

②A stupid child——a slow learner (笨的人反应慢)

③Blind——visually retarded (瞎的人视力存在障碍)

④Opium——black stuff (其共同特征是黑)

⑤Cocaine——doctor white (其共同特征是白)

⑥radio electrician——radio doctor (电工和医生的相似之处在于:将坏了的东西修理)

⑦die——to join the silent majority (死了的人就不再说话了)

⑧slum——culturally deprived environment (贫民窟是很脏很乱的地方,即没有了文明)

总结

象似性理论为英语的词汇教学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一改传统的枯燥词汇教学法。一旦能成功把象似性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中,那么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和兴趣都会大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晓敏. 语言象似性解析[J]. 读与写, 2008 (10) : 51-52.

[2]王寅. 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J]. 山东外语教学, 2000 (3) : 42.

[3]周妞. 语言符号象似性之语用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 71-73.

[4]王春艳, 刘素华.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 (3) : 66-67.

[5]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寅. 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 5) :36-38.

[7]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认知框架理论 篇4

味觉是人类的基本感觉之一, 它对人类感知世界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 味觉词语的汉外对比研究逐渐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其研究主要聚焦于“酸、甜、辣”这三个味觉词, 且研究主要从认知隐喻、语义、文化和语言类型学四个角度出发, 而专门对比研究中外味觉词“苦”的很少。鉴于此, 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对英汉味觉词bitter和“苦”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促进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词。

一、研究背景

王银平 (2010) 、莫丽红和白解红 (2015) 从认知隐喻的角度分析了英汉味觉词“苦”;刘一双 (2009) 对中韩味觉词“苦”从构词、语法机能以及引申用法等语义角度进行了对比。汉外味觉词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 但鲜有从框架语义这个角度进行比较的。本文从框架语义这个角度切入, 探讨英汉味觉词bitter和“苦”的异同点, 并分析其存在异同的原因。

本文中英语bitter的所有义项基于《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2009) ;汉语“苦”的所有义项取自于《新华字典》 (魏建功2014) 。其次, 借助语料库收集例证, 英文的语料选自BNC语料库, 汉语的语料选自CCL语料库。

二、框架语义理论概述

“框架语义”的概念是由Fillmore及其助手提出的。在该理论背景下, 词义是用框架来描写的。框架是一种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 要理解词语的意义, 就必须先具备概念结构即语义框架的知识。

Fillmore指出:“框架语义提供观察词语的一种特别方式, 同时也努力描写一种语言新词的产生和已有词语里新意义的增加, 或将一篇文章中各部分的意义组合到一起, 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意义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框架是一种多维概念结构, 是由一系列概括性概念范畴组合而成, 而这些范畴有各种相应的详细说明, 概括性概念范畴也被称为“概念槽”, 详细说明也被称为“填充项” (李福印2008:220) 。

框架元素是一个框架的参与者, 是代表图示场景的中心概念角色 (Fillmore 1985;2006) 。例如, Fillmore (1977) 所提出的商业框架中, [SELLER]、[BUYER]、[GOODS]以及[MONEY]都是框架元素。

三、研究结果分析

bitter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概念主要为以下6种:

(1) one of the four basic taste sensations, not sweet. (四种基本味道之一, 非甜的)

(2) people argue very angrily or fight very fiercely.激烈的, 挖苦的, 充满敌意的

(3) someoneisbitterafteradisappointingexperience or after being treated unfairly.怨恨的, 愤愤不平的

(4) a bitter experience makes you feel very disappointed. (经历或感觉) 令人非常失望的, 痛苦的, 心酸的

(5) (of weather conditions) extremely cold and unpleasant.严寒的

(6) very difficult to accept or bear.难以接受的

“苦”在《新华字典》的概念侧显主要为以下9几种:

(1) 五味之一,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 与味甘和甜相对

(2) 感觉难受的

(3) 病痛

(4) 为某种事所苦

(5) 有耐心地, 尽力地

(6) 使受苦

(7) 贫困

(8) 悲痛忧伤的情感

(9) 不愉快经历

(一) bitter和“苦”框架语义共性

bitter和“苦”都是基于人类最初对事物的体验与感知。基本义项都是与“味甘”相反, 表示味觉苦。

1.激活味觉框架

Cocoa beans have a bitter flavor. (可可豆很苦。)

有一些人不能品尝出食物中的苦味。

“可可豆”以及“苦味”, 都是该框架的填充项, 表示与甘相对。

2.激活视觉框架

She looks bitter, angry and bewildered. (他看起来痛苦、生气和困惑。)

由于一直碰壁, 他整天愁眉苦脸, 垂头丧气。

该框架提取出了一系列与视觉有关的框架元素。在这一语义情境中, 该框架的填充项是angry与bewildered, 都是不好的情绪, 同时look是视觉框架, 因此, bitter给人的就是一种不愉快的视觉感受, 这激活了英语中的视觉框架;“苦”用作形容词, 激活了视觉框架中“表情, 神态, 情绪”等要素, 且句子中的填充项“愁眉、垂头丧气”与“不愉快”相关联。

3.激活经历框架

Bitter experience have thankfully induced new attitudes. (惨痛的教训可以启发新的态度。)

他形影相吊, 只有苦涩的回忆, 伴他熬过了一个个清冷的晨昏。

bitter在此语境下是形容词, 是对experience属性的描述。

经历框架具有“经历的人, 经历的事, 经历的结果”等框架元素。

填充项如induced new attitudes可以让人联想到不好的经历, 激活了bitter语义框架中作为形容词“令人非常失望的, 痛苦的, 心酸的”的语义。汉语中的“苦”概念槽同样是经历, 通过句中填充项“形影相吊, 熬过, 清冷的晨昏”的描述, 激活了“苦”语义框架中“艰难和悲惨的时光和经历”。

苦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味道, 当人们有一些艰难的不好的经历, 都会联系到bitter或“苦”。

4.激活心理感知框架

Losing the match was a bitter disappointment for the team. (输掉这场比赛对这个队来说是一件伤心失望的事。)

为什么公司的效益一直提不上来, 我感到非常的苦闷。

该框架包含“生气的, 悲伤的, 忧郁的, 苦恼的, 令人不快的”等框架元素。句中的disappointment的填充项跟“令人不愉快”的框架元素相联系。在汉语中“效益提不上来”与“忧郁的, 苦恼的”框架元素相联系。人们内心感到痛苦、悲伤, 都会跟味觉词“苦”相联系, 英汉语中的“苦”都是被用来描述精神上的痛苦。

(二) bitter和“苦”框架语义不同点

1.bitter的个性

(1) 激活斗争框架

It was the scene of bitter fighting during the war. (战争期间激烈的战斗场面。)

A bitter dispute broke out between 1845 and1848.激烈的辩论从1845年持续到了1848年。

fight激活了斗争框架中“斗争的程度, 斗争的场面”等框架元素, 激活了bitter语义框架下“争论或争斗的激烈”。bitter是一种很刺激味觉的感受, 形容争辩的程度是很抽象的, 但是用bitter能够使抽象变得具体。这主要跟英美国家人们的性格有关, 他们的性格比较开放, 喜争强好胜, 重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中国人则相对温文尔雅, 不善争辩, 且比较好面子, 怕伤了和气。

(2) 激活情感框架

a bitter sorrow (极度悲伤)

The defeat was a bitter pill for the team to swallow. (这个队伍很难接受比赛的结果。)

pill激活情感框架中“抵制的, 反感的, 令人难以接受的”框架元素, 激活bitter语义框架“令人难以接受的”语义。“苦”因为是一种刺激的味道, 因此也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从味觉框架投射到事物难以接受的框架。

(3) 激活天气框架

The desert is a place of bitter cold by night. (沙漠是一个晚上寒冷的地方。)

Outside, a bitter east wind was accompanied by flurries of snow. (外面, 刺骨的东风伴着阵阵小雪。)

bitter这一词在语境中的概念槽是天气, 用于描述天气的寒冷的程度。根据句中填充项“heat, cold”的成分提取其所在天气框架中的“小雨, 暴雪, 炎热的, 寒冷的”等框架要素, 其中“十分寒冷的”激活了bitter语义框架作为形容词的语义“刺骨的”。

2.“苦”的个性

(1) 激活程度框架

他兢兢业业, 勤学苦练, 入伍两年后, 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挑山工白天是劳苦的, 但是却有愉快的夜晚。

他对贫苦不幸的下层人民表示同情。

虽然家里穷苦, 但他们永远高兴地生活。

该框架提取的“辛苦劳累”等框架要素, 激活了苦语义框架的“辛苦”这一框架语义。而贫苦和穷苦的语义是被生活状态框架下的“贫”和“穷”的框架元素所激活的, 表示“穷困”的语义。

(2) 激活心智框架

经过亲戚们的再三苦劝, 她最终决定放弃去西部支教。

对于每个来访者, 他都苦口婆心地说服、开导。

“苦”在这个语境下是副词, 激活的是心智框架, 用来表示做某事的态度, 因此激活的是“苦”语义框架中“耐心地, 尽力地”语义。

(3) 激活疾病框架

今人不善乘船, 谓之苦船;北方人谓之苦车。

“苦”用作名词, 激活的是疾病框架“疾病名, 药物, 病痛”等框架元素中的“病痛”元素, 激活了苦语义框架“病, 病痛”语义, 但是在现代汉语中不是很常用。

(4) 激活宗教框架

只要背诵大悲咒和净土咒就可以让他脱离苦海。

道教追求长生, 佛教追求苦空。

这里的概念槽是佛教, 填充项是大悲咒、净土咒。激活的是宗教框架中的“信仰”元素。

(三) bitter和“苦”框架语义差异原因分析

1.英语bitter的框架主要从味觉框架通过隐喻映射到视觉、天气以及心理感知框架, 其中心理感知框架通过转喻映射到情感框架、斗争框架和经历框架。

2.汉语“苦”的框架也主要从味觉框架通过隐喻映射到视觉、疾病、宗教、经历以及心理感知框架。心理感知框架通过转喻认知映射到经历和程度框架。经历框架通过隐喻映射到心智框架。汉语中“苦”有“贫穷”的含义, 汉语中的“苦”也表示“费劲心思的”和“在消极的背景下积极昂扬的状态”。如“苦口婆心”“苦劝”“享受在后, 吃苦在先”等, 这主要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关。

古代许多中国人信仰佛教。在佛教中, 苦是四圣谛中的第一圣谛。佛教的观点认为众生的痛苦可分三种:苦苦、行苦和坏苦。而这在英语中是没有的, 因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们信仰大多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宣扬的并不是人生皆苦的观点。“良药苦口”则是跟中药有关, 虽然苦, 但是能治百病。

结束语

本文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对bitter和“苦”进行比较分析, 阐释了关于bitter和“苦”的不同语义框架。结果发现“苦”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从整体上呈现出大同小异的关系。相同点是都以人类对味觉认知体验为依据。英汉味觉“苦”的基本义都激活味觉、视觉、心理感知以及经历框架。不同点为:英语bitter激活情感、斗争和天气框架;汉语“苦”激活程度、疾病、心智以及宗教框架。民族文化、经济基础以及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bitter和“苦”的不同。要想明确了解“苦”的具体概念, 就必须将其放到具体的框架背景中去分析。

摘要:运用框架语义理论对比研究“bitter”和“苦”, 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大同小异的关系。认为二者拥有味觉、视觉、心理感知和经历四种共同的语义框架。疾病框架和宗教框架是汉语“苦”所特有的, 且通过心理感知框架隐喻映射到经历、心智和程度框架;bitter所特有的是能够通过心理感知框架转喻映射到情感、斗争和天气框架。

关键词:框架语义理论,bitter,苦,原因

参考文献

李福印.2008.认知语言学概论[M].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20.

刘一双.2009.浅析中韩味觉词意义对比---以“苦”为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5) :228-230.

莫丽红, 白解红.2015.英汉基本味觉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甜”/“Sweet”“苦”/“Bitter”[J].南华大学学报, (5) :109-113.

魏建功.2014.新华字典 (11th ed.) [Z].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银平.2010.英汉味觉词“苦”的认知隐喻[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6) :53-56.

Fillmore, C.J.1977.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C]//P.Cole&M.Sadock.Syntax and Semant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 59-81.

Fillmore, C.J.1985.Frame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Quadernidi semantic:222-254.

认知框架理论 篇5

基于标准和学生认知心理框架下的教学设计是指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发展点,以激发学习胜任力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推进学习目标达成的一个互动性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依据学的情况不断调整教的行为,使之不断适应学的行为,它是以推进成功的感受阈为目标,不断促进学习者自主和有效建构的过程,它是合作背景下的协作性学习.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心理,确定适合的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在目标的导引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适合学习对象有效建构的学习目标,每一个目标对应确定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内容对应适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推进思维的深刻发展,以此增进体验性探究,真实洞悉认知对象的内涵.在促进认知建构的同时不断领悟承载的学科方法,促进学科能力的发展,并取得发展意向的提高,这就是基于标准和认知心理有效建构的教学设计.《电容器的电容》是高中物理基于器件讲述物理概念的课节,它也是基于探究形成物理概念的课节.如何形成可操作、可测量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导引下对教材怎样进行“加减法”,如何实施有效探究,学习目标导引下的教学过程如何最优化,教学评价如何与学习目标呼应,基于该课节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下.一、电容在不同教学模块“课程标准”中存在的形式与价值分析

电容器的电容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先后在三个教学模块的五个教学单元中出现.分布如表1.从表1可以看出,电容器的电容在高中物理不同教学单元、在不同学习阶段,学习目标呈现如下的递进关系.(1)起始阶段是认识电容器,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通过“电熔焊”认识电容器是储存能量的元器件.教学目标为认识这一层次要求;

(2)认识和分析含容电路的结构特征,理解“等电势法”分析含容电路,知道电容器在稳恒直流电路中起隔断直流的效果.教学要求属于应用层次,是认知目标的深化;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在“隔直流”的基础上深化“通交流,且随交流电频率的变化容抗减小”这一认识.它是深化认识电容器充放电的课节;

(4)综合运用电容器决定式C=分析实际电路,理解因电容变化导致非电学物理量改变,从而达到控制电路物理量分配的效果.是对第一层次目标深化理解的课节;

(5)通过电磁振荡实验的探究,感知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和电感线圈中电流的变化实现电场能和磁场能的相互转化,进一步认识电荷与电场能对应,电磁波的频率是由电容和电感共同来决定,是对“通交流”学习目标深化性理解的课节;

(6)发展性目标.主要是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在研发开设的校本课程中通过电子线路的介绍和操作性实验,认识电容器可以实现旁路、耦合、滤波、振荡、相移以及波形变换等特性.这些校本课程的开设无疑深化了对电容器充放电特性的理解.从上述递进学习目标的要求看,学习方式上是从体验性实验探究到逻辑推理,层层递进,深化对电容器功能的认识.只有完成上述环节的学习,学生才能对电容器的电容有清晰而全面的理解.因此说有效教学的前提就是从系统的角度上解析“内容标准”,既要尊重学科自身的逻辑,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心理,诊断学生的已有认知.二、生本化学习目标的制定

制定学习目标要从学段的视角审视该内容对应的“内容标准”在各教学模块的地位,分析它在各教学单元中的角色.分析“内容标准”形成课节学习目标,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有效解读教材,形成师本化理解的课程,从学段的角度对该认知的角色进行厘定,解构该课节中的结构,分析课节内在的逻辑关系,明晰编写的意图;其次要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从形成该认知需要的铺垫性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视角分析,这样制定的学习目标才会真实地贴近学生,学习目标才会在课堂上真实地实践,这是形成生本化学习目标的前提.《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电场”中的《电容器的电容》作了如下阐述:“观察常见的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从认知发展角度看这是学习电容器初始阶段内容标准的要求.对电容器元器件的认识需要经历如下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认识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结构,知道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为此“课程标准”的“活动建议”指出“使用闪光灯照相.查阅资料,了解电容器在照相机闪光灯中的作用”.通过行为操作来体验和感受电容器的作用,体验电容器是通过充电和放电达到电能储存和释放的元器件,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始阶段学习目标表述为:

(1)通过对具体电容器实物的观察,认识各种类型电容器的用途和电容器的结构,知道电容器是由金属极板和中间绝缘的电介质组成;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特征,深化理解电容器的功能;

(3)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C=、单位C=,并学会用定义式进行简单地计算,理解Q-U函数图像的意义;

(4)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基于标准的教学是指如何把课程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与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对应,目标的表述才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与可评估性.三、学习目标关照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部分环节的设计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电容器充放电的特征,有以下四种方式.第一种是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呈现,这是模拟性的实验,动画设计得再好也是作秀的实验演示而不是体验性的探究.它只是为追求课堂认知点学习高效,以认知学习为唯一目标的教学,远离了“以物究理”的学科特征,是无效的教学.第二种是以演示实验为主导的机械性探究.通过演示实验增强了电容器充放电实验,有效形成了表象,但它忽视了学生真实的体验性探究.学生的观察是基于教师操作而非学生真切感受到的体验,问题是外在加给的而非源于自我的追问.对充放电的机理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是被动接受性质的“授导型”学习而非自主学习.第三种是基于体验为目标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进入探究实验室,介绍电路结构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明确观察对象是灵敏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并根据这一情况实施分析.这种设计的目的是想通过实验现象引发对现象有意识观察和对具体细节的追问,以此促进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真实的发生,凸显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开放的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真切感受充放电这一现象,对现象的求解是自主学习的发端.当然对教材提供的实验电路进行必要的改造是实施真实实验的重要方式,直接指出电阻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防止充放电电流过大而损坏电源,如图1所示.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往往用发光二极管来替代电流表,即在电流表处采取并联一红一蓝的发光二极管来显示正向充电和逆向放电时有无电流这一现象.第四种层次的教学是将传统的实验探究和教材“做一做”中的“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相结合,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对邻近探究实验小组进行分工,一组用操作性的实验器材,另一组采取电流传感器通过计算机观察来呈现,如图2所示.这一做法的目的是用传统的电容器充放电实验进行体验性探究,而采取“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用于佐证和检验,引发学生对电容器充放电机理的思考,真切把握电容器充放电只是电源上积累的电荷向电容器两个极板的转移,不像其他电源那样电路处于导通状态,实现电中和,这是深化理解充放电的必经阶段.从实际教学后的访谈和教学成效的比对性分析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探究主体的探究性教学易于有效形成认知,教师授导为主的演示性实验尽管节约教学时间,有利于问题的定向研究,实验过程有序且能递进性地形成实验结论,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都是教师包办,没有学生真实参与的教学只是教师实验的展示而非学习行为.尽管有“分析和论证”,但这种分析要么是教师基于实验直接讲述的,要么是在教师主导下对具体问题的师生问答,而不是基于学生眼中的物理现象对问题追根究源的任务驱动,是被动性的学习.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第二个环节处理表现在对“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探究性教学的设计上.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是形成电容器电容决定式C=的最佳方式,是本课节的教学重点.要注重探究教学的如下环节设计.(1)“提出问题”.通过与容器容积的类比提出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尊重学科知识特性的前提下实施的类比性教学,这有助于猜想的目标集中.实验探究并不是在无序的状态下、散乱状态下的猜想.(2)“猜想与假设”.能从类比的角度猜想出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有平行板正对面积和板间距,但对于极板之间介质的种类,由于容器容积大小的决定因素中没有这一对应量,学生在猜想时必定会缺失.教学的有效性是体现在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形成“与介质种类有关”这一猜想.从教后反思看,对电容器极板间绝缘介质的作用、极板间的电场引发介质的极化从而形成电容器储存电荷这一事实必须给予必要的解释,才能形成“绝缘介质的种类决定了电容器耐压值的高度”,而耐压值的高低是由电容器储存的电量而形成的,由此形成“电容还与极板之间介质的种类”有关这一事实的认识,最终形成有效的猜想和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和“分析与评估”.该实验是在明晰的探究目的下,基于多变量必须事实控制变量法下的有序探究,为此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的介绍、实验变量及其控制方法,明确有序的因变量和谁为主导的自变量就成为事实有效探究的关键.具体教学中要强化如下环节的教学.①静电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②实验条件的控制.探究的对象是已充电的平行板电容器,在不漏电的前提下保证两极板的电量不变这一前提.同时要指出实验要尽快实施,减小因空气漏电带来的偏差.③有序探究.列表法突出实验控制的变量和研究的问题,突出物理现象与逻辑论证的关系,这是有效形成实验结论的关键,为此基于下列表格的探究是实践有效教学的重要设计:

认知框架理论 篇6

【关键词】质、量原则中荚电影命名认知框架激发方式

有时同一电影中英名称差异非常之大,很难单纯从翻译角度找出深层原因,以电影Sabriea(中文名《情归巴黎》)为例,无论如何意译也不可能将原文的不带相关隐喻义的人名变成一个主谓陈述:又如Water world(中文名《未来水世界》),无中生有的“未来”二字并无建立在原名基础上的时态依据,其出现实与翻译无关,究其源,是中文命名者在中文认知框架下对原电影内容作出的再归纳,也即在中文电影认知框架的作用下对电影进行了重新命名。

和一般事物名相比,电影名称多一项功能,它必须能回答潜在的受众“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的提问,也即它必须能直接归纳电影内容或间接地通过电影名激发受众产生相关联想,让受众自己形成对电影大致内容的想象。质、量原则本是格赖斯提出的语用合作四原则中的两个原则“质”指人类交际中言论的真实可信度,“量”则是相关言论内容的详尽程度。电影名称为了顺利实现其吸引受众观看电影的根本目的,就必须在质、量两个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即分别表现为对电影名陈述电影相关内容的真实恰当程度的要求,以及对电影内容涉及对象与元素所作说明的详尽程度的要求。通过比较同一电影的中英文名称可以发现,中英文语境中电影命名在“质、量”要求上不同,相对来说,中文电影命名对“量”的要求高于对“质”的要求,而英文的电影命名却相反。

试对比以下两组电影的中英文名称:

第一组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星尘情缘Stardust;飞越情海Beyond the sea:人生遥控器Click;变形金刚Transformers;变身辣妹The hot chick;决胜21点21:致命紫外线UItraviolet;夺宝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

第二组:爱的大风暴BIaze:盖世奇才CharIie wllson、s war:大都会传奇New Yorkstories;大爱晚成Last chance Harvey;陌路狂杀The strange r:亡命天涯The fugitive:超级大骗子Big fat liar:爆笑梦之队Funnypeeple。

可以发现,第一组中电影中文名比英文名多出了一些与电影剧情类型、涉及到的情节元素或相关特征的概括,如提示电影类型的“恋恋”、“情缘”、“情海”意味着它们是爱情剧:“人生”、“金刚”、“变身”则分别是电影中遥控器的控制对象、会变形主角的整体特征和年轻热辣女孩的主要经历:而“决胜”、“致命”、“奇”则是命名者对电影中主要情节或人物最重要的特征的概括。电影中文名对英文名所作出的这种衍生补充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中英语用环境中对电影名称在“量”上的不同要求,也即对于电影名称,英语环境下只要求提供少量的电影相关因素,它们可以是情节、人物、场景、重要的时、地、物的细节等中的一到两种,主要回答这部电影与什么相关:而汉语语境对“量”则要求大于英语语境,除了相关因素外,还倾向于将电影内容进行类化处理,同时兼有对主题特性作出的一定评价,如电影Sabrina的中文名“情归巴黎或新龙凤配”直接告诉人们它是一部有完满结局的恋情剧,Water world中文名加“未来”二字突显其科幻片的属性,可见对于中文电影名称来说,电影的所属类型也是表述相关内容的重要成分。

在第二组中,中文命名者在英文名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造,增加了一些程度很高的限定性评价用语,如中文中“传奇”就比一般的“故事”更要求故事性,意味着有离奇、吸引人的情节。相对于此组中英文电影名称的平实,它们的中文名可说是在用一种较夸张的方式对原电影内容进行重新陈述,所附加上的成分特别是“大”、“狂”、“亡命”、“超级”、“爆笑”等的修饰作用都很强,但是否真正确切恰当则不一定,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在中文的语用环境中人们对带夸张性限定修饰语的电影名称的习惯性要求及对这些欠准确的夸张修饰法的宽容。电影Thest ranger也曾按字面直译成“陌生人”,但其对国人的吸引效力明显不及“陌路狂杀”,就与这种轻“质”重“量”的要求相关。

英文电影名“质”实,中文电影名“量”丰,二者的差异反映出了两种语境中对电影的解读与理解习惯的不同,源头则是中英电影认知框架及其激发方式的差异。根据认知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表述都受相关心理认知框架的制约。请看下面的例子:

人鬼情未了Ghost;修女也疯狂siste ract;绝地战警Bad boys:八月迷情/把爱找回来August rust:触不到的恋人The lakehouse:一线生机Stay:黑客帝国the matrix:单亲插班生about a boy:国家要案State ofplay:勇闯夺命岛The rock:网络惊魂The net:雪海追凶Whiteout;桃色风云Wag thedog。

倒中英文名只提供一到两个与电影相关的元素,且它还不一定是主要的元素,对于不同的受众来说,这样的元素可以激发的想象是无限且各异的,故不同受众在此元素基础上展开的关于电影可能具有内容的想象几乎是无任何限制的。它们的中文名称则为受众提供的是一个思路框架,在此基础上人们基本上能正确判断出影片的所属类型,并能提前感知可能出现的情节。以The lakehouse为例,湖边的屋子可能与童年、艺术相关,也可成为凶杀等犯罪活动的场所,任何内容类型皆有可能,其中文名《触不到的恋人》则不然,从片名中就可以知道影片类型及这对恋人相爱却无法相依的主要情节,让人未看电影已先感受到了影片的悲情意味。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英文电影名称的认知理解思路是不同的:中文电影名为受众提供一个想象框架,英文电影名则为受众提供一个联想起点。中文重已知偏整体,以点通类,先求同后求异,通过把特定电影名称套入已有的电影类型框架中分类后再用特征加以区别,中文电影命名习惯上包括与电影内容相关对象以及对电影类型或主要情节或重要特征的概括即本此。正因为中文电影认知理解框架采用整激体活方式,故对“量”要求高,且有了整体性框架的限制,其可能出现的个体误差自然要小,就能包容有欠确切的夸张性修饰语。英文语境则相反,重未知偏个体,它由点激活点,不求同只求异,通过对特定电影名称提供的某一相关元素展开无限定的差异性联想生成电影认知,因“量”大必然会对想象空间有所限制,相关的修饰限定语也会影响受众展开自由联想,遑论不恰当者,故它轻“量”重“质”,为其旨在激活个体联想而后对之又无法限定之故。

中文语境中电影认知框架与激发方式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文电影名称中某些成分的复现率,如港台的电影命名的趋同倾向。最明显的例子是电影Toy story(中文名《玩具总动员》)获成功后,“总动员”在电影动画片中文名称的流行,有:虫虫总动员A bug’s life:海底总动员Finding Nemo:汽车总动员Cars:星际总动员WALLE。这么多的“总动员”统统与英文名甚至电影内容无多大关系,只是提示受众,它们和那个很好看的《玩具总动员》是一类的,因为随着一些比较受欢迎的电影的流行。它们名称中的一些元素自然也成了某一种类型电影的整体认知框架的激发元素,实际上是新形成的激活中文电影整体认知框架的元素在电影命名过程中的运用。港台电影译名的媚俗化也部分与此相关。如中文电影名《精子也疯狂》Made in America因媚俗遭到批评,但命名者目的是让受众由此联想到曾热卖的《修女也疯狂》将新片与卖座片并提,以此吸引观众罢了。

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 篇7

一、认知语言学理论概述

虽然语言普遍地只是被看作是人类之间一种交流的工具,但是其认知能力和方法尤为关键,它也是连接各类语言学之间的一个锁链。 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和方法,可以体现出其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的环境特征。 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方法有很多种分支和分类,例如认知语义学、框架语义学、认知语法、构式语法等。

对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 乔姆斯基( Chomsky)提出了几个基本假设。其一,语言是一个自足的系统,它具有数学的特征,其自足性使其可以基本脱离范围更广的认知系统加以研究。 其二,语法( 尤其是句法) 是语言结构的一个独立部分, 与词汇和语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其三,如果意义在语法分析范围内,那么,最恰当的描述方法是通过建立在真值条件基础上的某种形式逻辑[1]。

在认知语言学中, 人们对于语义的理解极其重要。正如 《 认知语言学杂志》( Journal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在1990 年首刊编者按中所述,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向将语言视为“ 组织、处理、传达信息的工具”,即语言最重要的是语义。 所以,语言研究的认知方法主要侧重于语义[2]。 其中,框架语义学虽然并不算其分支中最热门的理论,但是,它在理解语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二、框架语义学的基本理论

( 一) 核心思想

在人们理解词汇和句子的过程中,即在理解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时,必须以理解它所适应的整个结构为基础,理解它所存在的概念结构,当这样一个概念结构中的一个概念被置入一个文本或交谈环境中时,该概念结构中其他所有概念都自动被激活。 那么,基于对框架语义学的应用,人们在词语所激活的语义框架中理解词语的意义,并且,通过对真实场景的反复体验,人们会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图式[3]。 因此,框架是人们在大脑中形成的一种框架概念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结构[4]。

( 二) 哲学基础

框架语义学是由菲尔莫尔最早提出的自然语言语义学的一个具体路向[5],并以经典主义哲学及皮亚杰( J.Piaget) 的楗构论为思想基础。 同时,语义又是非自主的,是和经验紧密结合的,那么,语义是以经验为基础的[6]。所以,框架语义学又属于经验主义语义学( empirical semantics) 的范畴,它源自经验语义学传统,而不是形式语义学( formal semantics) ,它与经验之间相互联系,并不代表割裂[7]。 因此,框架语义学是以经典主义哲学、建构论以及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语言学理论思想。

( 三) 理论目标

框架语义学作为一种理论思想,为词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具体且便捷的方式,也为描述新词语创生、旧词添加新义,以及将语篇中各成分的意义组配成语篇整体意义的原则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8]。 因此,框架语义学的理论目标就是在结合语境以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同时,帮助人们理解词义、句义以及语篇的含义。

( 四) 理论方法

菲尔莫尔认为,框架语义学中的“ 框架”并非是在现实中的实体,而是一个概念意识上的原型,它可以充分解释真实情景与词语使用之间相互适应的复杂性,并且受到特定语境的影响[9]。 因为语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如果要理解一个单词的含义,就要运用联想的方法,进而掌握与这个单词有关的知识,了解与之相关的同一框架或交替框架的词汇的含义,并且熟悉其语境,理解一个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含义。

在借助于框架语义学理解语义的过程中,许多多义词都可适用于多个不同的框架,同样的,一种事实经常可以在不同的框架中进行阐述,一个情景可以用两种相对立的方式框定[10]。 因此,语言的框架结构还应该是灵活可变的。

三、框架语义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影响

框架语义学主要是描述语义和句式结构的理论,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对于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在词汇语义研究方面。 例如,陈勇提出,在框架理论的指导下,词汇的同义现象应被分为框架之间的同义、同一框架内的同义这两种情况。而李春华和李勇忠则从认知功能的角度出发,以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框架转化在建构意义中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毛海燕以汉语框架网络知识库为基础, 研究英汉词汇对比的程序和方式,构建了一个特殊的词汇语义对比模型,并且对该模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性应用[11]。 类似这类研究都使框架语义学对于语义理解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使人们对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解更为深刻, 也为语言学中语义语境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阐释词汇、句法和语义现象的同时,框架语义学在编撰字典和创新语料库等方面也有所运用[12], 同时,它还有助于第一语言习得、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 双语框架语料库可被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单词及其语义框架。而语义框架提供的背景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单词及其他新知识的效率。教师则可使用语料库里的有关信息来编写练习,以弥补教学软件的不足[13]。

框架语义学作为认知语义学的一部分,是人们理解词义的过渡和桥梁,它以概念框架结构为基础,使人们在理解及表达语义的同时, 对其框架中相互联系的概念、范畴及背景知识也有所了解。

四、结论

框架语义学在语义认知方面的重要作用被广大学者所认可,在应用中帮助人们更有效率的理解词义和句义,除此之外,在其他多个方面也都显示出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就认知功能而言,人们认为,框架语义学对语义的认知具有过渡性意义。认知功能系统重视概念框架的系统和过程的对立统一,它们同样重视概念结构及丰富的百科语义知识[14]。 而就冗余信息的消除而言,权威的语义学方法重视简洁性,而框架语义学使描写的简洁性得到提高。 换句话说,那就是通过了解一件事情的起因, 我们可以间接了解与这个概念相关的其他方面[15]。就改善增强人们的创新联想思维而言, 通过框架语义学,在学习一个单词的过程中,人们根据这个单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连串词汇,促进了记忆的加深和扩展。

尽管框架语义学在认知语言学方面被广泛应用并予以重视,但它仍有几点不足,需要进行一定的深入研究和改善。 现如今, 我国对于框架语义学相关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意义方面,尤其是关于词汇、语句的意义的研究, 而对于内容丰富的语言学其他领域涉及较少,例如对于部分语言翻译的研究就比较有限[16]。

由此可见,框架语义学的实践研究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功,但仍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突破,并且,该理论的研究对象多数在英语词汇方面,汉语及其他语言方面涉及不多,所以,就目前来看,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具有局限性和单一性的。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人类语言的重要理论思想一直广为人知, 本文通过对其分支框架语义学的阐释,我们更是了解到,框架语义学就像是一座连接认知和语义的桥梁,帮助人们改善学习新知识的效果和效率,使人们充分发挥联想思维,结合生活实际、背景知识和语言环境,从而使学生对于词汇、句子以及概念的理解更为明了和深刻。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5][6][7][8][10][15]邵军航,杨波.认知语言学基础[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陶明忠,马玉蕾.概念语义学——格语法的第三阶段[J].当代语言学,2008,(1).

[4][9][11][16]史凡.浅析当前框架语义学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10).

[12][13]潘艳艳.框架语义学:理论与应用[J].外语研究,2003,(5).

认知诊断理论述评 篇8

摘要:心理与教育测量经历了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为了更好地应用于心理与教育测验,认知诊断理论作为新一代测量理论的核心,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背景、概述、评价等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一个简要述评。关键词:新一代测量理论认知诊断理论认知诊断模型心理与教育测量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先后出现了经典测量理论(CTT)、项目反应理论(IRT)、概化理论(GT)等。近年来,认知诊断理论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新一代的测量理论的代表。一、认知诊断理论出现的背景1.1标准测量理论及其特征Mislevy认为,统计测量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标准测量理论(Standard test theory)阶段和新一代测量理论(Test theor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阶段。CTT、IRT、GT都属于标准测量理论。CTT的核心概念认为,观察分数(X)与真分数(T)是一种线性关系,他们之间相差一个误差分数(E)。其数学模型为:X=T+E。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形成了传统信度、效度、项目分析等原理与方法。IRT认为,潜在特质影响人的外在行为反应,通过对被试在测验中的行为反应可以对潜在特质进行界定,依此获得被试的特质分数,从而用来预测、解释被试的项目和测验反应。IRT通过数学函数来拟合项目特征曲线,建立了各种模型,来确定被试潜在特质和项目反应的关系。GT引入了因素试验设计,应用了方差分量模型等统计工具,并对信度进行了推广,从而达到对误差方差进行控制,提高测验“信度”的目的。1.2新一代测量理论的提出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和应用,使心理测量学家逐渐认识到,传统的测量技术,只能给出一个笼统的分数,而只测验不诊断,或者只诊断不做下一步的改进工作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国外许多教育学家主张,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实施应该以认知心理学对学习过程的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1993年,Frederiksen N等出版了《新一代测验的测验理论》(Test Theor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一书,由此正式提出了新一代测验理论的概念。强调测验应同时在两种水平的研究视野下进行,即能力水平和认知水平。Nichols(1995)认为传统测量理论无法提供有效的信息,以便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诊断和评价,因此,他提倡将认知科学与心理测量学结合,发展新的方法,他将这种新的诊断评价方法,称为认知诊断评价。二、认知诊断理论的概述在新一代测量理论中,认知诊断理论被视为核心,它是认知心理学与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一)认知诊断的含义认知诊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认知诊断是指测验所得的分数与内部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包括了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中的应用。而狭义的认知诊断仅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所测技能或特质的掌握程度对被试进行分类。(二)认知诊断理论的两大基础认知诊断理论的两大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与心理测量学。心理测量学是所有测量理论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诊断理论也不例外。从测验设计,项目编制,测量过程到最后的数据分析,都离不开心理测量学背景的支撑。认知心理学是认知诊断理论的又一重要基础。认知心理学将其各种研究方法,心理学上对学习过程和记忆过程机制的研究。对测量任务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策略、加工过程与成分等各认知变量做认知分析,形成测量任务的心理模型。认知心理学不仅将模型的构建引入了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同时也使测量理论更加具有心理学的特性,使得测量结果更加科学和可信。(三)认知诊断理论的基本模型认知诊断模型是指一种对认知结构具有诊断功能的计量模型。通过模型,通过评估被试的能力水平,模式化其认知结构,对其进行诊断,从而可以定量地考察被试的个体差异和认知结构。目前,已开发的认知诊断模型有40余种,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从这些已经开发的模型中可以看出,认知诊断模型主要以其中两个作为基础:分别是线性逻辑斯蒂克特质模型(linear logistic trait model, LLTM)和规则空间模型(rule space methodology, RSM)。其它模型正是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代表性的有:统一模型(unified model)、融合模型(fusion model)、DINA模型(deterministic input, noisy and gate model)、NIDA模型(noisy inputs, deterministic, and gate model)。不同的模型是针对不同的测验而开发的,應用于不同的测验研究。LLTM和RSM作为认知诊断模型的基础模型,具有其开创性,是经典代表。LLTM将测量学和认知科学相结合,开创了认知诊断研究;RSM将诊断被试的认知结构变成了现实,并创造性地提出了Q矩阵,为随后的大多数认知诊断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统一模型、融合模型以及DINA模型、NIDA模型都是针对之前模型的不足而提出的,各有其优点,其中融合模型被认为是一个很成功(highly successful)的认知诊断模型。三、主要应用及评价(一)认知诊断理论在国内外研究中的应用认知诊断理论提出已久,国内外学者对其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下是多年来学者们进行的认知诊断理论及其模型在测验中的应用研究。国外学者的有关认知诊断理论的研究有,Fisher(1973)分析了学生“计算”中各认知属性的难度;Carpenter(1990)等人对抽象推理测验中项目难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Piswanger(1975),Fischer 和Formann(1982)等人用LLTM模型做了跨国或跨种族的项目功能差异研究;Tatsuoka等(1990,1995,1997)运用RSM模型对具有9个认知属性的“分数加法”的掌握模型进行诊断和诊断后补救研究;Kikumi, James 和Curtis(2004)等比较了20个国家中8年级学生的数学成就,并用规则空间技术测量学生在23个具体知识和加工过程中各分技能(属性)的掌握情况。我国近年来有关认知诊断理论研究有:余嘉元(1995)用RSM模型研究初二学生不等式解答中的认知错误;戴海崎、康春花(2001)、刘声涛等人(2004)运用LLTM模型对影响心理旋转及影响瑞文测验项目认知难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戴海崎、张青华(2004)运用RSM模型研究了文科生对描述统计领域知识、技能的掌握模式;辛涛、Tatsuoka验证了运用RSM模型对完全不同的两套试卷进行等值分析的可能性;刘声涛、戴海崎(2007)以认知诊断理论为基础,以几何类比推理测验为研究对象,以认知策略诊断为目的,研究了更能引发被试规则构建策略或选项剔除策略的项目特征。(二)对认知诊断理论的评价1、认知诊断理论的特点和优势认知诊断是当代测验发展的新阶段、新生命,对测量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认知诊断理论实现了测验的“诊断”功能。认知诊断理论相较于标准测量理论来说,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诊断”。基于标准测量理论的测验研究只能说明被试在某一特质上在测验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其评价结果也往往是概括性的描述,而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测验研究可以指出被试具体掌握或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或技能,甚至可以诊断被试作答错误的原因,提示被试的内部心理结构,对其能力倾向和知识缺陷进行分析,为被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其次,认知诊断有利于提高测验的内容效度。标准测量理论编制的教育和心理测验,主要依据项目的统计特性来编制测验,对被试内在的知识结构重视不够,难以对测验的内容效度进行分析。认知诊断依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编制测验,测验的内容效度能得到保证。2、认知诊断理论的难点和不足首先,测验应用不足。到目前为止,对认知诊断理论有一定了解的人相对较少,而对其进行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测验被开发的也比较少,而且这些测验目前还主要应用于研究领域或小规模的实践领域,大范围的应用和社会上的应用还不多见。其次,模型开发困难。认知诊断模型的开发建立不仅需要依靠丰富的认知心理学知识和测量学基础,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统计学和数学基础,这对于许多心理学家和测量学家来说是较大的挑战。同时,不同的模型是针对不同的测验分析实践开发的,已经开发出来的模型也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认知诊断理论的实践和应用所遇到的困难是巨大的,但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不言而喻的,研究者需要加强多学科技能的培养和结合,同时吸引各领域研究人才的参加与合作,确实推动认知诊断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参考文献:[1]辛涛,焦丽亚.测量理论的新进展:规则空间模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9).[2]Frederksen N, et al.. Test theor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tests. Hillsdale NJ:LEA,1993.19-39.[3]Nichols, P.D., Chipman, S.F.,& Brennan, B.L. Cognitively Diagnostic Assessment. Hillsdale, NJ: Erlbaum.[4]刘声涛,戴海崎,周骏.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的源起与特征[J].心理学探新,2006,(4).[5]涂冬波,蔡艳,戴海崎,漆书青.现代测量理论下四大认知诊断模型述评[J].心理学探新,2008(2):64-68.[6]余嘉元.运用规则空间模型识别解题中的认知错误[J].心理学报,1995,(2):196-204.[7]康春花,戴海崎.采用LLTM作测量与认知结合研究的初步探讨.心理科学,2001,(5):569-572. [8]辛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业评价:测量理论的价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6-62.[9]刘声涛,戴海崎.诊断认知策略的几何类比推理测验题的特征及其编制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7,(2):69-73.[10]陈瑾,徐建平,赵微.认知诊断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2):20-2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认知框架理论】相关文章:

佛教理论框架04-29

概念框架理论05-25

审计理论框架07-29

认知评价理论06-27

认知神经理论06-13

论文的理论框架范文05-26

情境认知理论论文05-11

情境认知理论论文05-11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08-11

审计理论框架研究论文07-03

上一篇:子宫体注射下一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