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安全文化

2024-08-01

培育安全文化(精选十篇)

培育安全文化 篇1

从2009年至2011年, 洛阳石化连续三年未发生报分公司级以上事故, 圆满实现了“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开展三年, 企业连续安全生产“三连冠”的目标, 也为企业“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初, 中国石化在全系统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我要安全”主题活动, 洛阳石化高度重视, 制定周密方案, 把活动作为提升安全管理、培育安全文化的强大动力, 在洛阳石化范围内利用多种形式, 采取多种方法, 不断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积极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督导、全方位介入”的活动氛围, 形成了“安全管理人人有责, 安全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强化, 安全技能进一步提高, 安全行为进一步规范。

一、完善制度, 夯实安全文化建设基础

作为“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2009年起, 洛阳石化每年的第一次领导班子会议除了内容是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外, 总经理还要与领导班子成员及副总师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 在全洛阳石化范围内还逐层逐级进行安全生产责任书的签订, 进一步明确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全体员工人人签订安全承诺书,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 一级带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全方位安全责任体系。

根据企业实际, 洛阳石化制订完善了《领导干部带班管理规定》、《装置检修后交付生产前HSE条件节点检查确认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 从源头堵塞了生产上的管理漏洞;细化执行《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十大禁令》, 形成了《洛阳石化安全生产禁令40条》, 同时还修订、制订16个安全管理制度, 使安全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制定下发《施工项目“三位一体”责任制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主管部门、项目所在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齐抓共管的“三位一体”安全责任制, 有效控制作业风险, 减少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着适宜性、科学性、规范性原则, 企业共制定标准化操作作业指导书990个, 修订完善制度50多个, 收集规范记录150多个。机关各部门还组织整理规范了40项分公司级业务流程和60项处室内部业务流程, 以标准化促进精细化。

三年来, 企业坚持发现隐患、避免事故奖励制度。据统计, 2011年共发现未遂事件3000余起, 奖励金额50余万元, 调动了职工认真巡检、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为装置安全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以人为本, 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涵

“为了我和他人, 为了家庭, 为了企业, 我承诺:尽职尽责、保证安全。”这是洛阳石化各车间班前会上安全宣誓活动的誓词。而为了使宣誓的职工从内心深处认同自己的誓言, 许多车间还专门制作了誓词板, 在誓词板上粘贴的正是职工自己的“全家福”或者“全班福”合影照片。

“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启动后, 洛阳石化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 强化“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氛围, 运用多种方式, 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和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消除思想上的麻痹和懈怠, 巩固“我要安全”观念, 丰富安全文化的内涵。

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感悟安全, 洛阳石化利用手机平台开展了“手机短信嘱安全”等特色安全活动, 在职工中掀起了自编短信提示安全的时尚。“事故就在一瞬间, 做事要把安全念。谨慎考虑要全面, 多少教训在眼前。幸福只与安全连, 美好生活每一天。人生不是电影片, 想看几遍就几遍”等等一线职工自创的安全短信, 饱含着石化员工对生命和安全最为朴实的解读。企业将职工创作的18条优秀短信通过手机, 发送给各个岗位的员工;手指点击之时, 传递的是浓浓的亲情和暖意。

“老公, 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平安归来……”“妈妈, 在装置上巡检, 您可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如果可以, 我愿用我的生命换你的平安健康!”“家书抵万金”, 这些滚烫感人的话语, 出自洛阳石化员工和家属的“安全家书”, 使广大职工受到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三年间, 企业设计、印制“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宣传画12000份, 发放张贴在各生产装置显著位置;利用企业电视、报纸、局域网三大媒体, 开栏目、设专题、造声势, 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同时, 组织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征文, 收到职工征文200多篇。“关爱生命远离硫化氢”箴言警句征集活动, 收到职工编撰的箴言警句1000多条。“我要安全”职工漫画比赛及巡展活动, 收集到漫画作品150多幅。36家单位、6000多名职工参加了“我要安全”签名承诺接力活动。

三年中, 洛阳石化还先后组织了6次安全知识竞赛, 近2万人次参加。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翔实、题材新颖多样的活动, 广大职工活动目标明确, 活动内容明了, 活动要求明白, “我要安全”入脑入心, 真正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

三、齐抓共管, 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环境

安全是石化企业永恒的主题。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各个方面、所有活动、一切时空过程中营造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 使全体员工在这个氛围中, 行为被潜移默化地规范在所崇尚的安全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三年来, 洛阳石化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努力营造“人人想安全, 人人保安全”的良好环境。

党委组织部、党委办公室在企业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中先后开展了“讲安全、讲效益, 争当安全先锋、争当增效先锋”实践活动和“党员身边无事故”、“党员身边无违章”主题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党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表率、当先锋, 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保障安全生产。

安全党委宣传部实施了文化引导的九项工程:设计制作了“我要安全”系列招贴画;举办“我要安全”活动主题新闻赛;举办“我身边的安全故事”等征文;开展“‘我要安全’你我他”电视专访, 定期播出安全知识动漫片举办电视安全知识讲座, 定期拍摄播出“我要安全”电视形象片开展“我要安全”手机短信征集展示组织广大美术、绘画爱好者, 围绕洛阳石化安全生产禁令, 创作40幅漫画作品, 并制作成电脑屏保程序, 方便职工随时观看、学习, 为职工学习、掌握、遵循安全生;;;产禁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团委以“我要安全, 青年当先”为主线, 相继开展“争当安全先锋”宣誓活动、“查陋习, 反违章, 排隐患, 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 编印发放《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风采录》、组织开展了“警钟长鸣”安全未遂事故宣讲活动、青年安全知识技能挑战赛、青年安全技能挑战赛和青年安全文化论坛、QQ空中课堂活动、安全动漫作品创作大赛、青工安全知识技能挑战赛和争创“五好”青年示范岗竞赛等系列活动。

工会持续开展“五面流动红旗”竞赛活动, 月度安全卫士和年度十大安全卫士评选等, 组织举办职工消防安全技能运动会, 进一步强化了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特别是在女工中组织开展的“我要安全”家书朗诵比赛, 反响热烈, 感人至深。

与此同时, 各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 安全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2009年至今, 洛阳石化通过“我要安全”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建设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 激发了广大职工保安全的内在动力, 为确保安全生产, 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企业连续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

培育安全文化 篇2

构建青年安全文化 培育本质安全青工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特别是在创建工作开始,煤电公司团委结合实际,从抓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层层召开团的工作会议,大讲抓青年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帮助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提高认识,增强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公司青年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规划,明确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工作措施,从理念灌输、技能提升、氛围营造、行为养成、安全监督等环节抓起,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逐步建立符合青工队伍特点的安全理念体系,利用多种形式搞好青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建立符合企业安全需求和青工实际的安全监督体系,完善青年安全监督岗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青工岗位业务需求的素质提高体系,不断增强青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打造团的安全工作品牌,建成一套基础化、程序化、科学化的青年安全文化系统,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了青年安全工作理念征集活动,在广泛讨论、修改、完善的基础上,确定了平禹煤电公司青年安全工作理念:“以人为本,服务为重,安全生产,青年当先”,并在广大青工中逐步形成了共识。

汶南煤矿大力培育安全文化 篇3

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汶南矿狠抓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成立了安全文化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小组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四个层面,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指导矿井安全管理实践。

通过对制约安全工作的要素分析,汶南认为,管理漏洞是最大的危险,投入不足是最大的缺陷,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违章蛮干是最大的祸端。为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自律意识,汶南矿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板报、演讲赛、知识抢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氛围,使“安全第一”成为全矿上下的共同价值观。

汶南矿以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线,通过强化管理、强化培训、强化正规操作和规范岗位行为,使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明确了各自的安全责任,提高了搞好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能力。在安全业务技能培训方面,着力抓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考试,开辟了技能操作教学基地,每周举办一次专业技术人员专题讲座,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建立了安监员档案、培训档案、“三违”人员档案,使培训制度化、系统化,提高了培训效果。建立了技术人员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在“科技兴安”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强化了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落实。2003年,在对各专业不安全操作行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汶南煤矿各工种岗位规范》一书,明确了102个岗位工种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实行了程序作业管理。

汶南矿狠抓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坚持用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让制度说话,努力使制度成为员工的行为习惯。他们建立健全了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岗位区域安全联责和职工安全联保制度、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监督监察监控制度、群众性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并实施了区队安全程度评价,创新了隐患排查机制。为消除职工疲劳作业的现象,规定采掘工每月出勤不得超过25天,每天在工作面工作时间不准超过8小时。

蔚州矿业:精心培育安全文化 篇4

一、提升安全理念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前提

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的灵魂, 提升安全理念是创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前提。蔚州矿业公司坚持以人为本, 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现场广播、宣传栏、内部刊物、公司网络等宣传阵地, 广泛、深入地宣传《安全生产法》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普及安全文化基本知识。大力倡导“安全无小事、小事当大事、事事抓落实、确保不出事”和“职工生命高于一切、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理念, 并通过在施工现场悬挂“安全第一、生产第二”、“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等宣传横幅, 丰富了安全文化内容, 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二是发动职工参与安全文化建设, 自下而上地广泛征集安全生产格言, 经过层层筛选、提炼, 汇编成册印发给职工学习。同时开展安全亲情教育, 用安全家书的形式纠正违章。三是通过举办安全理念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和安全月系列活动, 潜移默化地教育渗透, 有效解决了部分员工思想不解放、观念不转变等消极现象, 实现了对安全文化建设从怀疑、观望到认同、支持、全力执行的转变。

二、完善机制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保证

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 蔚州公司首先健全党政正职负总责, 班子成员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努力促进管理重心下移, 提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落实安全文化工作责任的主动性和员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二是提升工作标准。通过教育培训、组织自查、走动管理、强化考核等手段, 提高广大员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通过促进员工良好职业行为的养成, 实现职业行为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三是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对安全文化工作的考核奖惩力度, 坚持奖优罚劣。针对工作不落实、组织推动不力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严肃责任追究,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大力开展以“三式管理”为核心的安全文化建设

近年来, 蔚州公司全面推行教练式指导、裁判式检查、交管式考核, 为破解安全管理难题, 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提供了可靠保障。各级管理人员严格执行标准, 现场纠正错误, 指出安全隐患, 明确落实整改的责任人、措施及时限, 并对隐患问题进行责任追究。分解细化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开展了“安全内业六化管理”、“四项整治”、“五查五反思”、“争当知识型安全矿工”等活动。同时, 将准军事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抓“三违”等工作纳入“三式”管理体系当中, 相互结合、有机融合, 使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 使企业安全生产保持了平稳态势。

四、以青年员工为重点, 创新安全文化建设

蔚州公司针对青年员工较多的特点, 从青年员工特点出发, 创建了不同形式的安全文化教育活动。一是发挥手机短信沟通快捷、便利的优势, 广泛开展“安全飞信传理念、送祝福”活动, 传播安全管理的新思路和新理念, 发送安全生产警示语、小建议和关怀语。二是开展青年大讲堂“安全我能行”专题授课活动, 组织青年岗位能手、“五创优”青年班组长和优秀岗员轮流上台为广大员工传播安全知识、交流安全经验、展示安全技艺。三是开展“青年安全文娱传播”活动, 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

五、将安全文体活动纳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重要内容

培育安全文化 篇5

给职工的安全行为增加一种约束力量。并定期召开职工家属座谈会,使单位、职工、家庭三元联动,同心合力共保安全。第三,建立了24小时职工安全提醒卡制度。提醒卡由职工随身携带,分班前、班中和班后三个时段设定99个不同的问题,由职工回答,让每一名职工每一天都受到99次细心的叮咛,都得到99次充满爱心的呵护。第四,大力开展亲情化安全教育活动。运用“亲情牌板”、“全家福”等各种具有“人情味”的宣传教育形式,开展“家队安全活动”、召开安全座谈会、定期向员工家属发出安全承诺书等特别关爱法,使职工在的情感交流中受到深刻的安全教育,进一步区队安全教育平台。另外,针对一些违章现象容易反复出现、同时出现的问题,我们开展了“违章指数”竞赛活动,针对现场交~容易流于形式的问题,我们进行安全隐患市场化结算等活动。这些富于个性的安全活动,给区队安全文化建设注入了活力,为安全管理打开了新的局面。

四、职工行为标准化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体会到,客观环境与人的行为是影响安全生产结果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我们以井下文明生产和定置化管理为突破口,全面创建精品工程,达到人育环境、环境育人的和谐统一。第一,彻底治理环境面貌,提升环境品质。从整治作业环境脏乱差入手,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规定,大到轨道、风水管码放,小到工具包、工作服悬挂、食品袋管理,都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在卫生区域内确保不出现直径大于5厘米的浮矸。严格的制度约束人的行为,职工按照文明生产的要求,以岗位作业标准化为目标,全面实行定置化管理,所有物料定置、定位、定人管理。达到了工作现场直线、方块、平面相结合:风水管、电缆、风筒一条线,物料摆放豆腐块,巷道喷体光滑面。生产现场井井有条,工作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第二,规范职工行为标准,提高职工素质。我单位职工整体文化水平比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员工总数的70%。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以职工准军事化培训管理为契机,本着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原则,大力推动职工行为标准化。从禁止穿破旧工作服入手,制定了职工行为标准,对职工的服装、行走、仪表、语言等细节都进行了规范和考核,职工整体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使职工认识到既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又要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确保自己体面的工作。这些工作落实以后,我们欣喜地看到,环境越好的地方职工行为越规范,职工行为越规范,环境面貌也越好,人改变了环境,环境熏陶了人,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单位的文明形象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安全文化是一个大题目,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大事业,其形成、发展、进步有其自身的规律,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努力,正如一位历史学者讲得那样,一百个想法可能导致一个行为,一百次行为可能形成一个习惯,一百个习惯才有可能积累一点文化。基于对安全生产的无限忠诚与渴望,我们决心哪怕是仅有百分之一的回报,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因为我们笃信一位哲人的话: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

文化创意人才培育 篇6

WPP集团成立26年来,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传播服务集团。我们的营业额达660亿美元,收入近150亿美元。WPP在107个国家设有2400个办公室,拥有153000多名员工(包括联营企业)。WPP运营公司包括博雅、伟达、智威汤逊、奥美,华通明略、传立、特恩斯和伟门等等。

中国市场以及英国本土之外的市场,对WPP集团来说非常重要,是WPP集团效益不断增长并将继续增长的核心。

1989年,我们乘坐火车从香港到广州,沿路透过车窗看见工人们正以人力铺设从香港到广州的又一条通道。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潜力——未来的增长潜力,一定来自于世界的这个地方。

1987年,WPP旗下的智威汤逊开始进入中国;1989年,WPP集团董事会在中国召开;同年,WPP并购奥美;从此,集团在中国的业务不断增长。今天,WPP集团大中华区的员工已经达到12000名,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年增长25%,在中国的收入达到11亿美元,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已经包括广告、媒体投资管理、消费者洞察、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品牌塑造和视觉识别、医疗保健传播、直效营销、数字营销、促销和关系营销,以及专员传播等等。

有人问我为什么关注医疗保健传播,其实我们可以借此看出中国大经济背景、增长转型、市场消费需求转变以及未来三年WPP集团的进取心。

从经济背景看,中国的年复合增长率计划是7%,“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提出7.5%的目标,实际完成11.2%,增速明显。“十二五”规划期间,中国政府希望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逐渐淡出,希望处理本国高储蓄率问题,期望结构一个安全的保障网;此外,中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广告传播(包括医疗保健传播)不仅反映了转型期中国消费市场来自消费者和职业人士两方面的需求,同时属于政府大力倡导的重点发展领域。且根据调研,无论广告传播还是更具体的医疗保健传播,它们目前在中国的绝对规模都还远没有达到理想目标。

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是9%,中国年复合增长率计划是7%-9%。我们认为,广告传播未来三年的增长应该在10%-15%之间,也就是前者的两倍,而WPP的增长应该高于行业的普遍水平。

雷曼兄弟破产后,世界经济危机来袭,首当其冲受影响的是西方国家。中国所受影响相对滞后:2009年下半年受到波及,2010年下半年已得到恢复。因此,2011年WPP中国业务的年增长达到25%,未来应该会有年1个亿的增长。

邓小平先生南巡讲话后四年,WPP在中国本土召开集团董事会。中国“十二五”规划开年,我认为中国经济奇迹还会继续下去,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不仅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也为WPP的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二、

当然,WPP的发展以及全球传播业的发展需要人才。

怎样的人才属于广告传播领域的优秀人才?传统广告业与现代广告业的人才需求已经非常不同。就传统眼光看,广告业优秀人才的核心素质通常包括:创意能力、规划整合能力、战略眼光以及客户管理能力等。但在当今这个时代,除了上述能力之外,广告从业人员还需要具备杰出的技术能力,尤其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能力,需要具备全球眼光。这是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核心是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化营销;当我们对客户的分析和挖掘越深入,收集大量数据并对此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的任务就越突出。此外,由于经济和文化背景不同,世界各地的营销传播市场各有特点,即便中国市场也存在地区差异;因此,能够有效地跨地区、跨国界实现管理运营,亦成为今天传播领域优秀人才的重要必备能力之一。

WPP非常明白拥有顶尖人才对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来说意味着什么。WPP每年将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人才投资,以2010年为例,WPP全球收入190亿美元,其中有110到120亿用于人才投资,资本投资仅3.5亿美元。也就是说,我们用于人才的投入是WPP资本投入的25倍——培育文化创意人才,对WPP来说非常重要,这是WPP人才管理的核心和基石。

人才何来?在营销传播行业,通常获得人才的方法是从对手手里挖人才。但15年前,WPP创造性地实施奖学金人才培训计划,从高中生中选拔培养与WPP业务密切相关的广告、公关、消费者调研三大领域的后备人才,帮助有志于传播业的年轻人获得接受培训、迅速成长的机会。16年来,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传播营销机构复制WPP的这个模式。2011年,我们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再一次创造性地在中国上海开办了全球第一个WPP学院。

中国现阶段面临人才供需的挑战,尤其是在营销和传播领域。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同类市场,人才流动的频率非常高,这说明中国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专门人才非常短缺。且据有关方面预测,在未来5到10年内,这个问题将更加严峻。作为中国乃至全球领先的传播营销集团,WPP真诚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在这一领域建立具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团队。

一年前,WPP总部接到一个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在中国,帮助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发营销传播方面的课程。短短十个月以后,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WPP学院,50名新生已经开始了为期3年的高等艺术教育课程训练。我们希望到明年的这个时候,WPP学院能够拥有150到200名学生。

我们举办WPP学院的目的,首先在于开发市场营销领域的培训和教育项目,培养专门人才,服务于中国乃至更大的全球市场。WPP希望专业领域招募的人才对营销传播行业有热情,充满兴趣;有足够的聪明和学习、工作动力;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并且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在职业品质方面训练有素。

同属服务领域,相对于投行和管理,传播领域的行业人才水准和职业水准还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我们希望通过WPP学院这样的培训与教育方式,提升传播领域的总体服务水平。

WPP集团亦将从WPP学院办学项目中获益:WPP大中华区12000名员工乃至全球员工有机会参与课程开发和教育投入;我们正在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师资共同开发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将来有机会覆盖WPP所涉及的传播市场,成为在传播服务领域最为领先的品牌课程;中国的WPP学院教学模式成熟后,我们期望将其推广到全球其他地方。

WPP学院强调文化底蕴的培养,专业课程由不同领域的WPP高管担任,我们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早期阶段就享有与本领域专业人士接触和互动的机会;高年级学生进入WPP相关企业实习,学生有条件尽快适应企业环境,以准备接受企业和市场的严苛筛选。

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合作的WPP学院,是我们在全球唯一的人才培养学校。非常感谢上海国资委、上海教委、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在政策机制、时间空间以及资金方面的全力支持。在与WPP集团有业务往来的107个国家里,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如此重视创意人才的教育,没有一所院校如此看重传播营销人才的培养。

我们非常荣幸拥有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这样诚挚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办WPP学院。我们期望并肩合作经营,为中国高端文化创意领袖人材培养做出具体贡献。

本文由《创意设计源》编辑部根据Martin Sorrell(苏铭天)爵士同名演讲整理,奥美中国企业传播部审核

图片提供: 奥美中国企业传播部

Martin Sorrell (苏铭天)爵士

WPP 首席执行官

Martin Sorrell 爵士于1985年成立WPP, 并一直担任首席执行官。如今,WPP是全球最大的广告和营销服务集团。

WPP旗下包括一些业务领域中最杰出的公司,为客户提供如下服务:广告,媒体投资管理,消费洞察,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品牌塑造和视觉识别,理疗保健传播,直效营销、互动营销和互联网营销,以及专家组和传播。

WPP在107个国家设有2400个办公室,拥有153000多名员工(包括联营企业)。WPP集团的跨国公司包括智威汤逊(JWT)、奥美集团(Ogilvy Group)、扬•罗必凯(Y&R)、格瑞广告(Grey)、传立(Mindshare)、尚扬(MEC)、竞立(MediaCom)、Kantar(包括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和特恩斯(TNS))、伟门(Wunderman)、博雅公关(Burson-Marsteller)、伟达公关(Hill& Knowlton)、凯维公关(Cohn& Wolfe)、朗涛(Landor)、扬特品牌同盟(TheBrand Union)、G2、Fitch、The Partners和WPP Digital(包括24/7 Real Media)。客户包括《财富》世界500强之中的354家企业,纳斯达克100强之中的60家企业,以及《财富》e-50强中的33家企业。2010年,WPP的收入和营业额分别为144亿美元和660亿美元。

Martin Sorrell 积极支持国际商学院的发展,担任哈佛商学院、IESE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和印度商学院的顾问委员会成员。Martin Sorrell 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包括哈佛商学院校友杰出成就奖。 2000年1月,Martin Sorrell获得爵士身份。

高校网球文化培育探索 篇7

一、网球文化审视

网球文化, 是指观赏和参与网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 是网球运动的理论知识、技术、战术、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网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 其实质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网球文化既包括网球参与者的观念文化, 也包括网球参与者的行为文化;既包括意识形态的软文化, 也包括物质形态的硬文化。就网球运动自身的特点而言, 网球文化至少包括网球竞技文化、网球大众文化、网球休闲文化、网球民族文化、网球产业文化5个方面。

(一) 网球文化的演进

网球文化是伴随着网球游戏的创立而产生的, 也伴随这项游戏的升华而完善发展形成的文化体系。最初在法国宫廷产生, 带有一种宫廷气息的纯娱乐健身性的象形文化。随着现代网球运动的传播、推广、充实、完善, 分阶段地逐步形成组合性的现代网球文化的当代体系。以1912年国际网球联合会创立于巴黎为标志, 世界各国网球赛事频繁展开, 表现为以竞技性为本体特征的跨国网球文化初步形成, 规则与竞赛制度文化建立并走上国际化轨道。随着这种文化性 (文化、知识、智慧、科技、人文、修养、素质、道德品位、制度创新) 的不断发展、演进, 世界性网球。文化形成完整体系, 物质与精神的社会价值观加速提升, 使网球文化成为一种艺术化、国际化、产业化、人文化多元素交融下的高水平竞技文化。

(二) 现代网球文化的维度特征

从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历史来看, 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界认为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面:器物、制度和观念。笔者认为可以把网球文化分析得更细致一些, 分为七个维度:器物、规则、技术、风俗 (风格) 、战术、理念和语言。各个维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始终处于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三) 现代网球文化的内涵

1、从贵族专利到平民化

网球运动起源于贵族交际娱乐的主要工具。但第二次大战后, 网球运动已经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 逐渐平民化, 同时日趋职业化。19世纪网球运动在欧美已经非常盛行, 目前美国大约有二千多万人参加网球运动, 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网球俱乐部。瑞典虽然只有八百多万人口, 却有一百多万人参加网球运动。网球运动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2、运动中身心的高度统一

网球运动不只是简单的身体运动, 而是智力与体力兼备的体育活动。首先表现在它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运动, 由许多富于变化的技术动作构成。譬如:握拍方法有四种, 即东方式、西方式、大陆式和双手反握拍法;发球有上旋球、下旋球、侧旋、前冲及大力重球等, 以及在比赛中的截击、高压球、挑高球、放小球等技术的运用, 构成了网球运动丰富的技巧性。其次, 运动中全身心的投入也是其他项目所无法比拟的, 网球运动中除了注重控球的技术与力量, 即控球的精准外, 也极具战术性, 在比赛时无论单打还是双打, 皆需要运用各种战术配合。精准的控球, 可使对方产生防守上的漏洞, 出现时间差, 趁对方在反应不及时或回防不到位的情况下造成了极佳的得分机会。

3、永往直前的精神

网球比赛没有时间限制, 职业网球运动员男子五盘三胜制的比赛中往往要打满五盘, 需要4-5小时的比赛时间。女子是三盘两胜制, 比赛中跑动场面大, 很多网球比赛是在3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下进行, 运动员的体力消耗较大, 根据规则必须连胜两分才算取得胜一局。要连胜两局才算胜一盘, 否则便要无休止地打下去。对抗激烈、多数比赛又是在露天进行, 既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往往在比赛进行到最后已经不是谁的技术比较好。特别是在实力不分彼此的时候, 谁的意志力能撑到最后就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意志力薄弱的若不能突破自己的障碍, 则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二、高校网球文化的培育

对网球的认识过程以及对网球文化的理解都是共同进行的。网球的三个认识过程是从主观的角度出发, 分成三个阶段, 首先是对网球的初步印象即表象认识。它是领先与技能掌握的。“其次是对网球技能的掌握过程, 即形式认识过程”。从技能掌握的角度又分为泛化、分化、巩固与自动化四个阶段。最后是对网球更深的理解, 能够做到人球合一, 无论胜负做好自己并赞赏对手的内心感受, 即思想认识。下面对高校网球教学不同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实践。

(一) 运动员与观众应建立良好的个人修养

对于喜欢打网球的人来说, 网球场是一块充满乐趣与挑战的地方。蓝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悦目的场地、文明的交往。打网球为无数陌生的朋友搭起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而绿色的小球则充当着交流的使者。网球场是竞技场, 总会有激烈争斗与拼杀在此上演, 但同时人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另外一种安详与和谐, 它们来源于运动员与观众所具备的良好的行为素养, 来源于所有参与者发自心底友善的态度, 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 这是打网球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他既包括尊重球拍、球网、球等等。球员品行的优劣是烘托球场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 也是球员个人形象的重要因素。

(二) 掌握必要的网球礼仪与规则

网球最初是一项贵族绅士运动, 他讲究各种礼仪, 带有英国浓烈的绅士文化, 运动员和观众只有了解必要的网球礼仪和规则, 领略他的文化内涵, 才能真正享受这项运动所带来的特有乐趣。任何不文明的言语和行为都与他的精神背道而驰。比方说, 当你的球滚入正在打球的邻场时, 此时若贸然进入拣球, 会被视为不礼貌, 且存在被误伤的可能, 应等其结束击球后快速入场拣球或请其将球传出。比赛时观众应尽量避免在场边走动否则不仅不礼貌而且被认为是意外阻碍从而影响比赛的进程。练球时当你击球出界或还击下网, 你的练习伙伴因此损失了一次继续练习的机会, 尽管你不是有意如此, 但是也应该向对方说声对不起。作为观众, 掌握网球规则是很有必要的, 只有这样才会对场上所发生的有所了解。尊重裁判、尊重对方球员, 观看比赛期间不要接打手机、大声讲话、来回走动等等。

(三) 成立高校网球协会

时下高校出现的网球热, 同学们大都是出于自己一时爱好, 赶时髦或者刻意追求运动时尚, 学生对于网球的学习也受到场地设施和师资等的限制, 只限于通选课和一般的学习, 因此, 对网球技术推广及网球文化的普及极为不利。继1991年复旦大学成立了首个大学生网球协会以来, 普通高校建立网球协会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目前, 国内已有近百所院校成立了大学生网球协会。校园成立网球协会可以加强协会成员之间的联系。互相切磋技艺、增进友谊, 网球协会的成立更利于推动网球运动与其文化的发展。网球运动的教育意义参与其中的人们思想和精神的结晶, 也就是网球文化的核心部分——网球精神文化。具体来看, 就是网球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谦虚自信、团结合作和健康审美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素养。这些网球精神财富也正是我们今天的体育教学和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具备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基本要素。因此, 我们在网球课教学过程应当结合教学实际, 既教书又育人, 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全面素质教育的得力阵地。

(四) 利用赛事推广网球文化

网球协会可以定期在校内组织一些水平较高的同学进行比赛, 也可以与友好学校组织友谊赛, 赛事期间可以出几期简报点评赛事、介绍网球知识、规则、礼仪, 既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发展, 又普及了网球文化。网球协会以及体育老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中观看, 观看过程中可以从运动员、裁判、以及观众等, 多角度来介绍网球相关知识, 告诉学生哪些可以做, 哪些不可以做, 使学生既欣赏了比赛又增长了知识。由此可见, 高校网球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在高校中的营造和蓬勃发展对现行提倡的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在高雅网球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 网球文化深厚内涵被同学们所认识, 无论从运动到休闲、从生理到心理从社会到环境, 他独特的魅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所崇尚的生活方式之一。网球文化也正在悄悄地走进校园并且深深地根植于高校校园的沃土。

摘要:网球作为一项有着百年历史的运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使得这一原来的贵族运动走向了普通人群, 同时也走向了大学校园。但大多数同学只是追求一时的运动时尚, 并不知道网球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体育活动。本文拟浅显介绍网球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培植的方法, 使得这一运动在大学校园能够健康开展。

关键词:网球运动,文化培植,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家领.网球文化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重要性.体育博览 (研究版) , 2011, 第四期.

[2]季敦山, 周剑飞.对高校网球教学中网球文化教育的研究出处:运动精品 (学术版) , 2011, 第7期.

[3]王梨.高校网球文化建设.体育科学研究, 2011, 第22期.

[4]肖姗.网球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影响.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010, 第3期.

培育茂密的文化之林 篇8

完善体系, 健全企业文化建设机制

企业有文化, 团队才有灵魂, 员工才有精神, 事业才有发展。成熟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不断融合浸润、科学发展的过程。为此, 我局在实践中注重健全“三个体系”, 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健全领导体系。企业的文明程度是这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社会发展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从这一认识出发, 我局建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挂帅,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全体员工广泛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落实了“一岗双责”制, 采取党政一肩挑、交叉任职等方式, 培养“一把手抓两手”能力。目前, 全局基层单位80%的行政一把手都从事过政工工作。在企业改制中, 做到了“两不减少”, 即企业文化建设人员不减少、经费不减少。

健全工作体系。主要采取“三抓”。一是抓规划, 制定了《红石林业局企业文化建设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二是抓考核, 下发了《考核细则》, 建立了企业文化评价、考核和动态管理体系, 使经济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同步推进。三是抓责任制, 年初签订的经营合同中明确规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做到两个指标一起下, 两个责任一起落。

健全组织体系。我局本着“共创、共建、共享”的原则, 努力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合力。党委把创建重点放在领导、协调、指挥上;行政把创建重点放在科学经营、文明生产上;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把建设重点放在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支持公益事业、构建和谐企业上, 形成了“联动促进、和谐共建”的组织格局。

营造和谐, 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我局在“为国效力, 为民造福”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 秉承“忠诚做人, 和谐创业, 奉献绿色, 造福人间”的企业精神, 努力营造和谐文化, 不断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营造和谐的干群关系。在领导班子中开展“进职工门、知职工情、解职工难、暖职工心”活动, 搭起干群之间的“连心桥”。2008年元旦前, 员工反映有个小区没有路灯, 担心孩子晚自习回家不安全。我局立即投资6000多元, 不到三天就为这个小区安上了路灯。员工说, 照亮的是回家的路, 温暖的是百姓的心。金融危机袭来后, 木材市场低迷, 资金紧张, 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困难。我局认为, 越是困难的时候, 越要凝心聚力, 把员工利益放在心上。2008年, 为员工增加工资、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对员工健康体检等共拿出资金2980万元。“两节”期间, 发放补助金、临时救助金31万元。2009年, 又拿出4500万元用于棚户区改造、集中供热改造和俱乐部改造, 建设安居工程、温暖工程、文化工程和亮化工程。

营造和谐的林农关系。一是本着“兴林富民、共建共荣”的原则, 深入到辖区内各厂矿企业、乡镇村屯, 召开联谊会、座谈会, 同农民交朋友, 宣传林业法律法规, 力求企业利益、农民利益和周边厂矿利益统筹兼顾。二是为农民办实事。批洲林场吸引了90多户农民到林场安家落户, 并在靖宇县政府的帮助下, 全场所有街道都铺设了水泥路面。我局主动和二道甸子镇帽山村结成了共建文明帮扶对子, 出资两万多元为他们建文化活动室, 还在启动仪式上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送上了各种书籍。这些举动村民们看在眼里, 暖在心上。启动仪式结束后, 帽山村的党支部书记组织村干部召开了表决会, 村干部带头承诺每人退耕还林三亩地。在村干部的带动下, 现在很多村民已经开始在超坡地上栽树了。三是为农民做好事。去年春防期间, 我局机械化扑火队在红石镇鸭绿沟村一带巡护, 发现一个农户家的苞米楼子起火, 而当地农民和这家农户都上山种地去了。情势危急, 扑火队员全力扑救, 保住了这家农户4万余斤玉米。这事令村民非常感动, 村书记代表村民送来了“为民扑火, 排忧解难”的锦旗, 并自发组织了义务防火巡逻队, 帮助我局做好森防工作。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我局在员工中举办了“树立荣辱观念、争当创业能手”演讲赛, 开展了道德模范和创业先锋评选活动;在单位之间开展了党政工青妇接力赛, 培养团结意识和协作能力;在居民区举办了家庭运动会, 鼓励大家打开家门, 露出笑脸, 敞开胸怀, 和睦相处。编印了《文化手册》, 进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汶川地震期间, 员工踊跃捐款60多万元。

创新载体, 拓展企业文化建设领域

建设学习型企业, 提升文化力。我局先后聘请了22名专家学者给员工讲课, 派送了180名中层干部赴江苏、上海等地学习考察, 举办政治理论、法律知识、计算机、新闻写作等培训班30余期, 受教育3200人次。我局加大与高校办学的力度, 先后与东北林业大学、北华大学建立了产学研基地。我局组织承包员工到其他林业局学习考察, 开展技术培训, 使他们掌握专业技术和产品信息。目前, 已有815名员工从事种植、养殖、采集、工矿加工和商贸服务。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我局建文化广场三个, 在中心文化广场安装了大屏幕;投资800多万元改造电视台、局域网络;拆除了机关的围墙, 建成开放式休闲公园广场;创办了《红石林区报》、红林信息港, 成立了文学、摄影等10个爱好者协会。每到重大节日和生产淡季, 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008年举办了为期5天的“凝心聚力”主题演唱会。2009年, 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 举办了广场演唱会, 上万人欢聚一堂, 唱响“为绿色而奉献”的宣言。

打造旅游文化, 扩大影响力。我局所属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是东北满族文化的发祥地, 是东北抗日联军杨靖宇、魏拯民等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我局积极挖掘本地区的文化资源, 采集白山松水间的山歌小调、民风民俗, 整理伐木、放山等森林文化, 努力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完美展现红石旅游文化的魅力。我局大力开展旅游宣传, 提高森林公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造长白山生态旅游、萨满文化、红色故园等特色旅游品牌。目前, 已在此拍摄了《静静的白桦林》、《关东金王》、《杨靖宇》等电视剧和电视风光片《印象红石》。我局还创建了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页, 出版了《林莽风情》, 与《旅游纵览》杂志社合作出版了《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增刊。2008年, 共接待游客33988人次,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培树先进典型, 增强带动力。我局退休工人赵希海义务植树20年, 植树18万多株, 价值上百万元, 全部献给了国家。赵希海荣获了全国绿化奖章, 被评为“2007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2008年被评为吉林省首届环保人物、首届道德模范。我局组织员工向赵希海学习, 把局义务植树日命名为“希海植树日”。在赵希海的带动下, 涌现出了一大批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的典型人物, 有44人被评为省市劳模。

培育科室文化打造优秀团队 篇9

临床业务科室作为组成医院的基本元素, 科室进步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发展。科室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兴衰。科室管理怎样与医院发展的大目标相一致, 怎样提高科室这个团队的合力, 如何通过高效管理促进科室的进步与发展, 加强临床业务科室建设成为医院管理中一个永恒的课题。本文试从科室文化建设的角度, 探讨加强科室团队建设、促进科室进步的思路。

1 临床业务科室的特性及管理

1.1 临床业务科室的独立性

一个临床业务科室是一个独立单元, 不仅专业技术各具特色, 而且具有各科室的个性, 不同的科室不仅会有不同的目标和追求, 还会有不同的风气、习惯、做法。

1.2 临床业务科室的中层性

临床业务科室处于医院组织结构和医院管理工作的中间层, 要贯彻医院的各项决策, 完成院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要服从医院的整体规划设计, 服从院领导的统一指挥, 服从医院的整体利益, 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各科室必须在医院总体要求下寻求发展。

1.3 临床业务科室的团队化发展趋向

现代医院业务科室的发展正越来越呈现出团队化的趋势, 主要基于以下一些影响因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 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 单靠个人的力量实现医学知识的开发利用和技术进步是很困难的, 要求通过强有力的团队协作, 增强技术攻关和创新能力。二是重点学科的发展要求整体提升学 (专) 科发展水平。一个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水平不仅是医院技术实力的综合体现, 更是医院形成强势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重点学科建设需要干事业的人忘我工作才能完成, 要通过强有力的凝聚力, 把所有参与重点学科工作的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和激发出来, 要有氛围、机制保证[1]。

1.4 现代医院管理普遍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加大了科主任的管理责任, 科主任是科室行政与业务的最高领导者, 全面负责与本科室有关的业务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科主任不同程度地拥有行政领导权、业务决策权、人事管理权、经济分配权、医德医风奖惩权等权力。科主任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较高的学术技术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而且要具备带领团队、训练每个成员按照确定的思路去执行的能力。要学会提高每个员工对团队及其目标的了解和认识, 促进每个人进一步提高, 从而达到团队的整体提高。

2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是打造优秀团队的重要途径

现代医院的科室管理不能停留于一般业务管理, 而是要建立起基于科室全体员工认同的命运共同体, 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员工的潜能, 从而提高科室的整体工作绩效。一个科室是一个天然的有形团队, 这个团队应当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共同价值观。要实现科室的团队目标, 需要依靠群体的力量, 需要以共同价值观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为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

科室中的成员要在一系列问题上形成共识:共同的发展战略、共同的规范规则、共同的处事方式、共同的感受理解、共同的思想见解。文化是一个组织的核心, 是组织内部理念的一种表现, 是组织内部成员对人、事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种共同而又根本的理解, 这种理念可以使组织的每一个员工以一种共同的方式去理解各种不同的情况[2]。文化管理就是要塑造员工共同的思想和行为, 形成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科室团队。

科室文化是科室在长期的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 为全体员工所奉行和遵守的价值理念、经营哲学、共同信念和行为准则。科室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管理行为, 充分尊重人的价值, 重视人性的完整和现代人需求的多样性, 利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达到管理目标。科室文化是一种渗透于科室一切活动之中的无形的东西, 是科室的灵魂所在。

优秀的文化对科室团队具有许多有益的作用:

(1) 凝聚作用。科室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一个命运共同体, 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使全科人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2) 激励作用。优秀的科室文化一旦形成, 并形成良性发展, 就会在科室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使员工产生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和进取心, 激励员工与科室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3) 约束作用。医院和科室倡导的价值观、理念和成文的规章制度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习惯等, 对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起着有力的规范和约束作用。

(4) 导向作用。科室文化把员工引导向一个预定的目标, 将使科室逐步培育成为一群有着共同价值观、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单位。

(5) 融合作用。对员工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 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合于团队之中。科室文化中的共同价值观念, 一旦发育成为习俗化的程度, 就会产生强制性的规范作用。这种强制性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 员工不会感到文化的强制力量, 而是会极自然地与文化要求的行为和思想模式保持一致。这种强制对于新来者, 他会感到文化强制的巨大力量, 如果与医院文化不相适应, 他会感到不习惯和不自然。这种间接并无具体执行者的文化强制是最为隐含的一种机制, 也是力量最强的一种强制。

(6) 辐射作用。一个科室的文化不仅对本科室员工发挥作用, 还对医院其他科室或其他医院的相关科室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具有极强文化力的科室将会影响和带动医院其他科室的发展, 促进科室间的相互协作和团队精神的培育, 对医院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3 科室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每个科室都会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 关键要在“建设”上下功夫, 努力培育先进的有利于科室进步和团队发展的文化。

3.1 确立科室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明确的目标定位是科室文化建设的基础, 不同的科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3], 关键在于科室要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目标, 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 让员工有共同奋斗的方向和愿景。

3.2 培育共同价值观

价值观是医院员工在岗工作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基础, 任何组织的成功都是共同的价值观对员工的维系。在医务人员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环境中, 每个员工个体都会有各自的价值观, 但作为一个群体, 必须有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科室内部大多数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 是一个科室的价值评判标准。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是要将科室内不同员工在岗工作时的不同行为趋向、为人处事哲理统一在一个价值观体系中, 并给以心理约束和行为规范, 从本质上开发人的潜能, 着眼于提高员工的内在素质, 形成共同的行为方式[4]。共同价值观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科室管理者要明确提出所倡导的价值观, 并在科室管理实践中逐步为员工所接受, 当大多数员工都认同了这个价值观时, 即形成了共同价值观。

3.3 开展科室文化设计

要系统设计一个科室的文化体系, 提炼出以核心理念为主体、包括宗旨、理念、基本信念等内容的科室理念系统, 明确倡导什么, 反对什么, 并在长期的医疗工作和管理实践中不断强化, 将之逐步培育成一种群体意识。

3.4 建立起一系列规则规范

一个科室要有一系列制度和规则, 用以规范员工的行为, 将需要员工共同遵守的东西明确化、有形化, 让员工明确要遵守什么, 如何遵守。临床业务科室在制订本科室的制度规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将贯彻医院精神贯穿始终。科室是医院的组成部分, 科室文化是医院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医院的管理措施只有贯彻于所有科室和每一个管理环节, 才能形成优秀的医院文化。因此, 落实医院的制度规定是制订科室各项制度的前提, 要将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底, 努力培育执行力文化。二是要体现科室倡导的价值观和理念。许多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 或与所倡导的理念相矛盾, 缺乏可行性和权威性, 导致贯彻不力, 进而也失去了制度的意义。三是要有利于培育创新精神。临床业务科室是一个业务单位, 不断学习掌握世界先进医学知识和技术是其主要特征, 因此, 创新是一个业务科室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体系。

3.5 培育人文化的工作氛围

要努力营造一种进取、创新、和谐、有活力的科室环境和团结、协作、关爱、支持的人文氛围, 使员工身处其中而感到有自豪感和归属感。要将强化团队合作精神与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相结合。临床业务科室既要强化团队合作精神, 也要倡导个性化发展, 鼓励每个成员追求个体发展目标。科主任要了解团队内部成员的真实想法, 乐于倾听不同的声音, 对每个人进行个体化管理和培养。通过对员工的真实能力和工作潜力的评估, 为每一位员工安排合适的工作并确立具体目标, 帮助团队成员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科室团队目标相一致, 从而实现个体与团队的共同进步。

3.6 科主任在科室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

科主任是科室团队文化的设计师。作为科室领导者, 是科室规则的制订者。要能提炼和设计好优秀的科室文化。科主任是先进理念的倡导者, 要运用理念先导, 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倡导、引用和向员工灌输新的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科室的价值理念, 做员工思想的引领者。科主任是科室团队文化的带头执行者。要发挥好领导示范效应, 身体力行, 做科室所倡导的价值观的带头实践者, 将所倡导的价值观贯穿于领导活动和管理工作之中。科主任要做科室文化的强力推行者, 下决心推行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体系, 使之为员工所认同和执行。

参考文献

[1]甄继革, 彭霞, 洪跃辉, 等.浅议医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6, (5) :45.

[2]韩光曙.医院的安全文化与医疗安全[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3) :129-131.

[3]杨亚萍.试论当前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途径[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 (10) :51.

培育学校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篇10

学校精神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为谋求生存和发展, 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 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 反映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文化传统、学术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就其内涵来说, 它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 是一所学校在各种环境下得以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 是激励全校师生为实现美好目标积极进取的精神动力。学校精神文化不仅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 也是学校群体成员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总体表现。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高层次, 它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高度。

我们的做法是:确立核心价值理念, 做到“四个到位”, 着力培育和谐的精神文化。确立核心价值理念即确立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我们提出“以人为本, 把学校建成展现生命价值的绿洲”的教育理念, 努力让教育走向“生本”, 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的教育;走向“师本”, 为教师发展创设优良的环境;走向“校本”, 提升学校品位, 形成学校特色。与此相应的办学理念为“银杏植心灵, 创新育人才”, 即让亘古的银杏融汇年轻学校的朝气活力, 以银杏正直、坚韧、厚实、奉献的品性浸润师生心灵, 激励师生走向创新。

“做银杏人, 育创新才”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号上, 而是我们做到了“四个到位”, 力求把我们的理念植根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扎实抓好“学校精神”建设。

1.目标激励到位。我们制定了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三维”发展目标, 将宣传学校各阶段的奋斗目标与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激励师生员工为实现学校的美好愿景勤奋工作, 建功立业, 在劳动和创造中去实践学校精神文化所蕴涵的理念和价值。

2.学习宣传到位。学校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精神力量, 要在师生员工心底扎根, 很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宣传教育。我们通过报告会、讲座、团队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 通过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媒介, 从理论上强化对师生头脑的武装, 从视听上不断传播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 使之深入人心, 逐渐成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3.实践锤炼到位。学校精神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只有在实践中反复锤炼, 逐步形成、发展和升华,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的策略是“三关注”。关注过程, 让学校精神文化在活动中培养, 在教改中提升, 在评价中导航。关注个案, 提高师生的认识, 内化学校精神。关注细节, 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流露出师生的价值观念, 为我们提供真实宝贵的教育资源。

4.榜样示范到位。有意识地培养典型, 树立身边的榜样, 可以使学校精神文化的理念和价值形象化、具体化, 使师生员工有学习追赶的目标, 进而增强理念和价值的可信度和感召力。为此, 我们深入开展了“四雅”教师、“三满意”职工、“五心”教师、“创新儿童”“银杏娃”等争先创优活动, 通过评比表彰树立身边的榜样, 发挥先进人物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表率作用。为了使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扎实有效, 我们制定了“鱼洞四小干部爱岗敬业考核评价体系”, 力求让每一名干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成为实践学校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的楷模, 成为弘扬学校文化的领军人物。

加强环境建设, 营建和谐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 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 有较强的直观性, 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 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生命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 它既是学校生命文化的物质载体, 也是学校生命文化的重要形式, 更是一种看得见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一种外显的直观的文化, 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场所与设施, 又是陶冶师生情操的无言之师。

我校的环境建设竭力遵循文化性、优质性、独特性、整体性、超前性、艺术性等原则, 做到“三精”。精心规划, 建设健康、生动、向上、创新的校园环境, 努力使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花草、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师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塑造自我的阵地。精心建设, 力求融校园、家园、花园、乐园为一体, 集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于一身, 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 一砖一瓦皆可育人, 让每一面墙壁充满文化, 让每一面墙壁育人”的充满艺术氛围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精细管理, 让每一株花草不折腰, 让每一样公物不乱跑……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舒适和优雅, 感受到学校文化艺术气息, 那么学校的文化才是真正的从根部渗透与散发。

走进鱼洞四小, 高大苍劲的银杏树与郁郁郁葱葱的金叶女桢相映成趣。巨大的学校标志与顾明远先生题写的办学理念在绿色的长廊上熠熠生辉。校园内橱窗是绿色的, 运动场是绿色的, 课桌是绿色的, 柔美的校园音乐也是绿色的……浓郁的绿的气息, 是生机, 是活力, 是新世纪四小人的精神在闪光。

优化学校管理, 重构和谐的管理文化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认为现代学校管理文化应该是一种观念文化、制度文化、执行文化和评价文化的综合体现。

观念文化, 是代表学校的目标信念、哲学伦理及价值观, 是管理精神世界上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学校要找准突破口, 抓住切入点, 培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及其指引下的管理理念。我们经过认真的挖掘, 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银杏植心灵, 创新育人才”的办学理念, 确立了“以人为本, 激发潜能”的管理理念, 树立“管理是支持, 教育即服务”的管理思想, 充分体现学校管理的科学性、人本性、均衡性、持续性、开放性、创新性, 为学校和师生的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制度文化, 通常以国家或政府机关所颁布的与学校及其成员直接有关的法律、章程、守则和规定体现社会对学校在文化方面的要求。学校制度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一部分, 对师生的发展起到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作用, 所以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应借鉴隐性课程实现的机制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内在机制,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在四小, 一本以银杏叶为封面的《学校管理集萃》像一位无声的老师, 阐释着公平与正义。与其说它是约束师生的校规校纪, 不如说是最忠诚的关怀者和最热情的教导者。

执行文化, 就是把执行作为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执行文化的核心是所有有利于执行的积极因素都予以肯定而科学的利用, 所有不利的因素应予以立即排除。在四小, “执行决定成败, 执行力就是创新力, 执行力就是发展力”的理念深入人心。“能干的人最快乐!”“凭实绩说话。”“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四小执行文化时时激励和鞭策着每一个四小人辛勤耕耘、精益求精。

评价文化, 是指一所学校在一定的条件下, 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价值或意义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观念、价值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为了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发展和管理的功能, 我们确立了“评价为了发展”的理念, 通过评价让“至真自新, 求实尚美”的清风吹拂校园, 让一批名师脱颖而出, 让鱼洞四小走向了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与文明同行, 倡导和谐的行为文化

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 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如果能用文化来审视这些行为, 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 那么, 这所学校离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培育学校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做起, 从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做起, 从落实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做起, 从发挥干部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做起。我们倡导师生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上下楼梯时, 右行礼让, 脚步轻轻;师生们见面时, 真诚地点头微笑;当别人偶有失误时, 多一份理解与宽容;当别人陷入困境时, 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一个个看似不经意的细小举动, 其实就是谱写学校文化中最和谐的音符。我校开展了“与文明同行, 让梦想起飞”的主题活动, 争创“四雅”教师、“三满意”职工、“五心”教师、“文明处室”“特色文化班级”……就是为了倡导先进的学校文化, 通过定标、实践、评标来引领、规范我们师生的行为, 培养与学校文化协调一致的行为文化。

上一篇:反射运动下一篇:触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