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的认识

2024-07-16

中学地理教学的认识(精选十篇)

中学地理教学的认识 篇1

但是,只要是有一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知道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它不仅能为学生带来 功利的几十分 , 使学生能够考上一个重点高中或理想大学,而且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濡养学生的心灵、 塑造学生的人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言之,中学作文教学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廓清认识,寻求相应的解决之道。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写作教学在艰难探索了半个多世纪之后,重新面临着深重的困惑和焦虑 ,由批判 ‘八股 ’ 精神建立起来的现代 写作教学 , 而今‘八股’遗风尤炽;两千七百多课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造就的依旧是大 量语句不通的学生 , 几乎所有写作上成功的人都不承认是受益于写作教学。

“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科研的一大薄弱环 节。写作理论不接地 气 , 不能与中小学的 写作教学结合 , 不能真正指导写作教学;中学写作教学地位尴尬,至今没有独立、 系统的教材,而成为阅读教学的附庸;写作教学改革看似轰轰烈烈,但大都是局部的、一招一式的改变 , 至今不得 ‘ 现代化 ’ ‘科学化’之门而入。

“有人将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概括为六无:学科无地位、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训练无序列、教师无方法、学生无兴趣。” (以上见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方案》)

对此,笔者深有同感。根据自己多年一线 教学经验和思考 , 笔者对这“六无”试做简要阐释。 “学科无地位”,是指中学语文教学没有专门的写作课,多数学校的作文教学基 本上是可有可无 , 大多是借考试写一下,或因拖太久了不好意思了写一下;“课标无细目”,是指义务教学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高 中语文课程标准 , 对作文教学没有详细目标和具体要求;“教学无课本”,是指没有专门的中学写作教材,写作从属于阅读教学,甚或连从属阅读教学都不可得;“训练无序列”,是指整个中学阶段,作文训练缺乏科学的序列和完整的体系,基本上都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更不存在层级递进式的训练模式;“教师无方法”,是指我们的绝大多数教师只有在大学学到的大而化之、 华而不实的写作理论,而没有解决学生写作实际问题的科学指导方法;“学生无兴趣”,是指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作文兴趣,不想写甚至害怕写作文,只是在迫不得已时才 应付一下 。 应该说 , 这 “六无”确实就是我们面临的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

但是,笔者以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最大最可怕的现状还不是六无乱象,而是作文教学的散漫无序和沾沾自喜杂交而成的空壳化和浮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文教学缺乏整体规划。既没有明确而科学的作文教学目标, 也没有具体的合理的作文教学步骤。基本上是随心所欲,散漫而为,想到哪里就搞到哪里。三年下来,甚至六年下来,就会发现,原来除了那种四不像的文体和无病呻吟的做派外,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上什么都不会,反而原有的一点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气丧失殆尽。

2 .作文教学缺乏训练体系。每次写作文,基本上是备课组长想一个作文题或备课组老师临时商量出一个作文题,这样一来,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可能有一个一贯的科学的 作文训练体系吗 ?即便是初中和高中教材后的作文训练,也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写作学逻辑性可言的话题式训练,而且很多话题是交叉甚至重合的。

3 .教师作文写作技巧传授破碎化。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还是很认真且有着自己的思考的,并且不少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作文教学技巧。但很可惜的是,教育大环境和教师自身水平和能力使然,很少有老师能将自己研究出的诸多写作技巧系统化,只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把写作技巧教给学生,学生得到的写作技巧必然是破碎化的。而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从一年级代到三年级的老师少之又少,千个老师万个法宝,如此,学生得到的写作技巧不唯破碎,而且混乱,其结果可想而知。

4 .学生作文一味功利化 。 现在学生写作文,乐于短平快,要不花时间、不深入思考、不真情体验,就能够写出得分很高的文章。于是八股文化 (比如散文的三板块构思) 的作文、修辞 (尤其是开头结尾的排比段,每段开头的“是”字比喻句等) 堆砌的作文和引用 (特别是通篇引用经典作品) 成篇的作文泛滥 成灾 , 而老师还经常将之作为范文,学生亦因此而沾沾自喜。当然,学生写作文一个最大最直接的目的, 就是要得高分,这无可非议。但不要忘了,如果把这当做唯一目的,忽视了整个写作活动尤其是写作过程对人写作能力培养、思维品质形成、心灵世界濡染等深层次的作用,那将是一场灾难。

二.几代教育者的探索

近代以降 , 不少有识 之士 、 杰出人物尤其是其中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为攻克我国母语写作教学难题殚精竭虑,百折不回,取得了非凡成就。

一代先驱梁启超、陈望道、 叶圣陶、夏丏尊等人共同扫荡了作文教学中的“八股”遗风,使作文教学从“为功名”向“为文章”回归,为创建现代的写作教学思想作出了卓越贡献。从此,中国现代作文教学开始走向了正轨,并随时代变迁而有所发展。然而可惜的是, 这种发展并没有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和成果。

1978年3月 , 吕叔湘先 生在 《人民日报》 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 他说: “十年的时间 ,2700多课时, 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应该说,吕老的批评是尖锐而中肯的,震动了中国整个语文学界,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此,中国语文学界进入了声势浩大的改革阶段。受此大背景影响,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也迎来一个黄金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学作文教学出 现了一波改革浪潮 , 呈现体系众多、流派纷呈的可喜局面。最初一批作文教学改革者信奉的是 “文体中心论”,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规范、 模式、套路、程序等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提纯固化,并在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他们的作文教学基本思想是建立在模式、 “模仿”等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们可以将这一阶段的作文教学改革称为“文体中心,模仿为主”。 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钱梦龙的“模仿—创造训练体系”、 杨初春的 “ 快速作文 教学法 ” (“五步四法两课型”)、陈功伟的 “表格—模仿教学法”、林永山的 “作文套路教学法”等。

此后,中学写作教学与训练的改革 趋势是走 出 “ 文体中心 论”,呈现出两个基本“走向”: 一个是走向“心理学—思维学”方向的教学改革,即注重学生的总体素质———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 “走出文体,走向思维”。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常青的“分格训练教学法”,刘朏朏、高原的“‘观察—分析—表达’三级训练体系”, 章熊的“‘语言—思维’训练教学法”等;另一个是走向写作学方向的教学改革,即注重写作过程的教学和训练,我们可以称之为“走出模仿,走向过程”。其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周蕴玉、于漪的 “‘文体为维、过程为经’体系”, 中央教科所的“文体—过程双轨训练体系”等。

90年代,中学写作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是走出中学写作教学单调、枯燥的模式,走向对学生作文的趣味性的培养,为学生作文提供心理动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走出枯燥,走向趣味”阶段。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是中央教科所的“兴趣作文教学法”,“广义发表作文教学法”,刘定成的“集体作文教学法”,张坚固的“下水演示作文教学法”,张成钰的“互评互改教学法”,王评的“立体化作文教学法”,林一平的“口头作文教 学法”,烟台地区“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体系”,四川师范大学“多媒体中文教学法”等。

平心而论,这些改革都为中学作文教学 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 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带给我们的参照与启示,已成为语文教育尤其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笔宝贵财富。 但不能不说,这些作文教学改革方法和体系的提出,大都基于对写作教学的某一方面的认识,而没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解决中学作文教学的痼疾。

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离不开作文教材的支撑。而且近些年,确有一些语文专家和几家出版社有意进行了写作教材的改革,但情况并不能令人满意。不管是人教版初中、高中语文教材,辽宁版初中语文教材、开明版初中语文教材,虽然都将中学语文教材分为 《阅读》 和 《写作口语交际》 两大部分,有意识强化了作文教学,但是作文附属于阅读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 ,而且理念陈旧 , 没有科学的训练体系,因而作文教学依然处于“教学无书、训练无序”的尴尬境地。而其中对写作思维的介绍,大都停留在表层, 且缺乏可操作性。最终,这些教材成了师生们眼中的“鸡肋”,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困扰。有胆气的老师 ,干脆就自己出题目 训练 , 而不用这些教材。

三.廓清认识上的迷雾

(一)中学作文教学认识的迷雾

1.基本任务的模糊——忽视教学基本任务和学生认知心理,把学生习作等同于作家创作。

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本质上都只是基 础教育阶段 。那么, 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一定要体现出基础性,中学作文教学当然也不能例外。对于中学生而言,作文的基础性就是体现在能写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最基本文体的文章,会写书信 (含申请书、倡议书等) 之类的实用类文章。因为这些和小学必须掌握的请假条、借条、收条、领条等条据写作,正是伴随人一生的基本工具,必须熟练掌握。

可惜又可笑的是,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我们现在中学作文教学看不清自己的基本任务,或者看到了,也因为不是“合时宜”、高大上之类的东西而有意忽视它,结果造成基本任务定位模糊,把中学生习作混同于作家创作,要求学生写出什么“主题新颖深刻”的、“内容丰富新鲜”的、“情感真挚自然”的 、“语言优美传神 ” 的 、 “谋篇匠心独运”的文章。看看, 这都什么呀?这还是中学生的常规作文吗?这不是对作家高水准文学作品的要求吗?我敢说,即使是优秀作家,也不一定能每次都达到这样的高标。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考试专家、写作理论研究者、中学语文教师,对此还在津津乐道,逢训练、逢考试必要求,逢文章、逢开会必鼓吹,大有不把每个学生搞成文学家誓不罢休之势。 悲哉!

不可否认,学生中确有少数热爱写作或有写作天赋的人,但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一生也仅仅需要实用的基本写作———基本要素具备、文从字顺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我们有什么理由置他们的需要于不顾,而用针对极少数人的标准要求他们呢?这样做的结果是,忽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学生的认知心理,违背了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意愿,使他们望作文而生畏,害怕甚至痛恨作文; 老师自己也是费力不讨好。何苦来哉?对那些热爱写作或有写作天赋的学生,出于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我们大可以进行个别激励和辅导,让他们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并获得一些写作的成就,为今后的创作打下一定 的基础。但要记住 , 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出具有相应写作能力的合格的中学生,而不是培养作家或文学青年。在这点上,我非常认同黄厚江先生的观点。

2.基本目标的模糊——忽视作文基本范式,一味强调“个性写作”。

明确了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其基本目标也就清 楚了 , 那就是培养学生写出符合三大文章体裁基本规范的作文,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作文“入格”。

具体而言,记叙文要做到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的起因 、 经过和结局“六要素”具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情节相对集中完整,人物形象有一定的形象性, 如果是高中生作文,文中能根据需要夹叙夹议,或在文章结尾恰当议论深化。记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杜绝通篇概述式的流水账或事无巨细的详尽罗列。要突出描写的地位,较熟练进行环境描写 (包括社会 环境和自 然环境)、 人物描写 (包括外貌 描写———含肖像、情态和服饰描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其中,较集中的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风俗习惯描写和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要突出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摒弃冗长的对话描写和大段的独白描写。布局谋篇以最常见的顺叙、倒叙为基本规范。

说明文要 能根据表 达需要 , 准确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布局谋篇, 即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时空交错顺序、事理逻辑顺序和生产流程顺序),并在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 能恰当使用记 叙、描写、议论 、 抒情等表达方式,更好地为文章主旨服务。高中生要具有撰写科普说明文的能力。

议论文要写得中规中矩。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观点要求正确 、鲜明 ,并力求新颖深 刻 , 避免因刻意求新求深而哗众取宠或无限拔高。议论文的论据在准确、典型的基础上求新颖,杜绝胡编乱造或张冠李戴。论证应严密充分,力避以偏概全、强词夺理和以例代议,高中生应努力提高进行因果论证的抽象说理能力。 例证应强化“证”的色彩,即在概括交代例子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分析上,不能搞成例子的堆砌。 布局谋篇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范式,而不能率性随意。

以上这些说的是三大文章体裁的基本规范,做到了这些,学生作文就真正“入格”了,其文章基本写作能力就具备了。以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认知的加深和情 感的变化 , 他们自然会在这些基本范式的基础上进行自我突破和创新的。这是写作的基本规律,只有先“入格”,才能后“出格”,正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可是,我们一些所谓的作文教学专家和很多一线教师,却在此问题上犯迷糊,认识不到写作的基本规律是一定要先“入格”,置中学生作文的基本规范于不顾,大谈特谈“个性写作”。在学生基本的文体规范不具备的情况下,放任甚至更多的是误导学生,使学生作文时随心所欲,率性而为,结果写出来的都是一些“四不像”文章。而且,学生最初作文缺乏规范,坏了基础和习惯,以后纠偏都没有办法。笔者是高中一线教师,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可以说深受其害;因纠偏少慢差费而又备感无奈。所以,在此笔者呼吁,在学生作文没有“入格”之前,我们的专家和老师,还是不要误导学生“个性作文”吧,那会害学生一时 (高考) 甚至一生的!

3.技巧认识的模糊——忽视学生的积累和体验,一味强调甚至无限夸大技巧作用

中学生写作,本质上就是一个将自己的“存货”———积累的素材、经历的事件、情感的体验、 稚嫩的思 索———倒出来的 过程 。 存货多,自然倒得欢 ;存货少 , 自然倒得痛苦。所以,中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多搞一些 存货,存货多了, 自然就不怕写作文了,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需要倒存货,即根据不同的写作要求,将自己积累和体验的东西,有选择地写进文章之中。也就是要指导学生搞好“写什么”的工作。应该说,这才是写作的根本。

可是,我们现在太多的中学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几乎都在舍本逐末,一味强调、无限夸大写作技 巧的作用 。 每类文章都有不同 的写作技巧, 什么拟题的技巧,布局谋篇的技巧,开头的技巧 ,结尾的技巧 , 过渡的技巧,回扣的技巧;选用材料的技巧 ,深化主题的技巧, 升华情感的技巧;使用比喻的技巧,使用排比的技 巧,写 “是 ” 字句的技巧,话题分解的技巧等等,名目之多,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搞出了100多种高中生作文技巧,可谓技巧派集大成之作。

技巧之于作文,当然很重要, 有时可以起到点石成 金的作用 。 但要记住,这个“重要”是建立在学生有“存货”的基础之上的, 否则,再多再妙的技巧又有何用? 正如射击,你教他这样的姿势那样的妙招,甚至一枪毙命的绝招, 可是没有枪没有子弹,又有何用? 所以,中学作文教学,还是首先给学生枪和子弹,再教他一枪毙命的绝招吧!

(二)认识迷雾的根源探究

以上认识迷雾并非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与生俱来就有的,也不是他们就真的想这么去认识,而是有着几方面的根源。

1.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缺失和模糊。

课程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宪法”,其权威性不容置疑。但我们遗憾地看到,除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作文的目标和要求还比较务实,比较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外,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就显得笼统和模糊。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更是极尽拔高之能事。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写作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中涉及文体方面的要求最为明确的表述是:“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表达 方式 。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写记叙性文章,做到内容具体充实; 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应该说,这样的表述还比较到位。

再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目标和要求的表述:“书面表达要观点 明确 ,内容充实 , 感情真实健康 ;思路清晰连贯 , 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 、 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 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 鲜明、生动”。可以看出,基本上没有对高中生作文文体规范提出明确要求,更遑论体现出高中生作文与初中生作文相比在层次上更进一步的要求了。

当然,最让人头疼和恼火的还是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试以湖北省高考 作文评分标准为例 。 基础等级50分,其中,“一等” 的要求是“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笔者以为,能达到这些要求,就已经很为难学生了,可是还有要求更高的发展等级。发展等级10分,分四个层面:“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4材料丰富5形象丰满6意境深远;3.有文采7词语生动 , 句式灵活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9文句有意蕴 ; 4.有创新 , 10见解新颖 , 材料新鲜,构思新巧⑾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⑿有个性特征。” 发展等级的这些要求太高,大多不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纯粹是评价作家文章的标准。

按当前中国国情,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高考 (职业教育是被人们有意忽视的一块),有这么一个高标准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能让老师、学生和作文教学专家怎么办?那就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向这个标准靠拢,舍此别无他途。因为这是要命的指挥棒啊!

2.教材训练体系的不完善。

教材作文训练,是对课程标准和教训目标的具体落实,其质量直接决定着中学作文教学的成败。所以,完善的教材训练体系,对中学作文教学至关重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独立、训练体系完善的作文教材。而现在被广泛使用、影响最大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 《语文》 (七- 九年级) (通称“初中语文教材”) 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必修1- 5) (通称“高中语文教材”)。这两种教材,都有意识地将作文独立出来,专章编写,应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一是并没有改变作文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附属品的尴尬地位,二是训练体系不完善,更加重了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困惑。

无论是初中语文教材还是高中语文教材,作文训练都是“清一色”的话题训练。其中,初中教材除了“七下”有三个单元是按照文章学的要求编排,分别训练了 “ 叙事要完 整 , 六要素 ”、 “写人要抓住特点”和“描写要生动”外,其他的都是话题训练和比较含混的模糊要求。虽说初中课程标准在文章学方面的要求比较到位,但教材训练体系跟不上, 一切等于零。

高中教材虽然不少单元有相关的文章写作规范,如“记叙要选好角度”、“写事要有点波澜”、“学习立论的角度”、“学习和选择使用论据”、“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等,但一是每个单元都是以诸如“心音共鸣” “人性光辉”“直面挫折”“美的发现”“学会宽容”等话题展开, 大大淡化了训练的体系性;二是初中阶段没有以文体为核心的严格文章范式训练,高中这些规范要求也就踏空无效了。

3.教师“瞎子摸象”式的探索带来的负面影响。

面对新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目标及要求的缺失和模糊,以及教材训练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 我们的老师是非常无奈的。但我们的老师又是非常敬业和可爱的, 因而他们在这样的 艰难困苦中 , 仍在进行艰难的探索。我们有理由要向他们报以崇高的敬意。

但是,情感毕竟不能代替理智,恕我直言,我们很多老师是在积极探索中学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但大多是“瞎子摸象”式的探索,是本末倒置,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情景作文教学法”、“快乐作文教学法”、 “兴趣作文教学法”等,本质上都只是在培养学生即时的、短期的作文兴趣,而不是培养学生如何写好几种基本类型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的即时写作兴趣,只是写作动力的一个方面,连长久的写作动力都说不上。写作动力也不等于写作能力,有动力不一定有能力。试问, 平时作文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即时写作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写作状态,那考试尤其是高考怎么办呢? 没人也不允许有人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是不是高考作文就不写了? 再说了,学生连几种常规文体的文章都不会写,就算你激发出他天大的写作兴趣又能如何?充其量让他欲写而不能、备受煎熬罢了!

再比如,有老师专门研究作文的某一块儿的写作技法,什么 “巧妙开头30法”,“文章结尾15妙招”,“拟靓丽标题秘笈 ” 等等。笔者不否认这些技法的积极作用,但使用这些技法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有话可说并且知道几种常规文体的文章怎么写。

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还是少来些“盲人摸象”式的探索好!

四.解决问题的新思考

问题发现 了 , 病因探明 了 , 剩下的就是要解决问题。

首先,对于我们教师自己无法解决的根源性问题,应该发出呼吁,让相关部门的权威们听到我们的声音。

一是希望教育部组织专家 (最好有相当比例的一线教师,而不能都是那些脱离教学实际、高高在上的所谓权威们) 对课程标准涉及到中学作文教学的部分重新审定,以期符中学生认知心理和中学作文教学实际,尤其对几种伴学生成长和一生的基本文体,要有明确要求, 初中和高中还要有层级高低的明确规定。比如高中生写记叙文,就应该要求“能写较复杂的记叙文,情节有一定波澜,能进行多种描写, 能恰当议论抒情或夹叙夹议”等, 以示比初中学生“写记叙性文章, 做到内容具体充实”的要求更进一层。

二是希望教材出版机构尤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人力编写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和文章学规律的成体系的教材。比如初中阶段的写作教材,就应该训练学生写好最基本的记叙文、说明文、 议论文和简单的书信,同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尝试短小的诗歌和简单散文的写作。高中阶段的写作教材就应该训练学生写好较复杂的记叙文、较复杂的说明文、 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和较复杂的书信,同时可以让有兴趣的同学尝试诗歌 (包括古诗词曲等体裁)、 小说、散文的写作。

三是希望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专家深入教学一线,深入课堂, 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认知心理和写作状态,研究出受师生欢迎的“接地气”的写作理论和作文技法,以期对中学作文教学有真正的指 导作用 。 不要搞那 些 “ 看上去很 美 ”、 实际上无 用的 “高大上”的东西。

四是希望国家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和各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制定者,按照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制定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要把过高甚至是要求作家的标准强加 到所有考生身上 。 只有这样,才能既客观真实地检验出学生的作文水平,又对初高中作文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其次,对于我们一线教师能够自己解决的中学作文教材问题, 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探讨, 科学研究,以期找到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能畏首畏尾, 无所作为。

我想,在学生作文的准备阶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帮助学生搞好素材的积累,提高学生“存货量 ”。 那么 , 究竟如何 帮忙提高 学生的 “存货量”呢?关键就是要引导学生把经历过的事和接触到的素材固化成自己的东西。学生经常说自己写作文时没有材料,老师也说学生缺乏作文素材,果真是这样吗?其实,学生自打有记忆开始,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加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真不少。 写作文时觉得无材料可用,关键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众多的素材缺乏梳理归类,就像有很多东西却胡乱地堆放在仓库一样,匆忙之间要找某件东西,当然找不到,那你再多的东西也相当于没有。所以必须将素材按来源和内容清清楚楚地归类,要用时顺手拈来,就相当于你增加了自己的“存货量”。对于记忆深刻的素材 ,可在笔记本上归 类后 , 作上摘要或提示;对于记忆不深的东西,应该下一点苦功,记录在笔记本上。

二是对所记素材缺乏深入思考,没有对内容进行提要和观点的归纳。这点应该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忽视了的。因为学生接触的素材,基本上都是具体的、 直观的、形象的,仓促之间能准确辨明其内涵并恰当使用,还真是一件难事。所以,平时应该引导学生对非观点性的素材进行抽象思维训练,提炼素材蕴含的道理或观点写在素材的下面,辨明其适用的话题并标注清楚,尤其要搞好“一材多向” (同一材料可根据需要提炼出多重内涵和多个观点) 的训练工作。如此,素材的使用率就会成几何倍数提升。 这是不是 相当于提 高了学生 的 “存货量”?

第二,帮助学生寻找恰当倒出心中 “ 存货 ” 的方法 , 解决 “心明口不明”的问题。在作文时学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明明自己有很多鲜活的事例和丰富的积累,换句话说,就是自己有很多“存货”,为什么憋得脸红脖子粗,作文就难产写不出呢?这就涉及到思维如何明晰化的问题了。大脑的工作特点是略形取神, 也就是说大脑存储东西具有相当大的模糊性,只有当与具体的知觉行为发生联系时,才由模糊变清晰。比如再亲的人,其具体形象在我们大脑存储时,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形象,你想在大脑中清晰呈现其形象是不可能的,但是当你与照片、真人等发生直接的知觉接触时,大脑模糊的图像立马会和眼前的实像印证,辨别出这就是某某人。所以我们经常会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反映的就是思维的模糊性情景难以轻易转化成明晰性表达的思维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也不是没有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及时将已经“意会”的素材清晰地再现出来 ,可以口头复述 , 也可以笔头记下。同时加强片段作文训练,尤其是描写和例证方面的训练。训练多了,学生也就 “心明口也明”了,也就可以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了。

第三 , 搞好作文 激趣工作 , 使学生乐于写作,即使达不到此目标,至少要使学生写作文不反感。作文激趣分临阵激趣和永久激趣两种情况,不要只注重临阵激趣,而忽视了永久激趣。这方面我们的作文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研究实践得很多,且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故不再赘述。

最后,探索出能够全面解决问题的中学作文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方法千个师傅万个法宝,每个人都有自己一套搞法。 但要搞出具有一般规律性适合推广的东西,用现在时髦的字眼儿来说,就是普世性的东西,却是一件犹如“九天揽月,五洋捉鳖” 般的难事。笔者根据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建模—创新” 立体作文教学法,或许对广大中学语文同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该作文教学法由两个基本元素、四个层进步骤和一个核心训练方法组成,是一个全方位的立体训练模式。两个基本元素就是 “建模”和“创新”:“建模”就是引导学生在大量“模仿”的基础上,建构几种常见文体作文模型 ; “ 创新 ” 就是在学 生作文 “出彩”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写作特长在布局谋篇、叙写说理和行文风格上有 自己的鲜明特点 。 四个层进步骤就是“模仿———建模———出彩———创新 ” 四个层层 深入的环节。一个核心训练法是指“一经二维”作文训练法,即 “以思维运行为经,以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为维”,针对每一种建模的文体进行常规和创新训练。

“建模”的准备阶段是“模仿”。“模仿”并非一个新名词, 而是一个老掉牙 的术语 。但是 , 我们不要因此而讳言“模仿”。其实,深谙文章学的人都知道,写作的第一步就是模仿,甚至可以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写作。笔者本人可现身说法。记得我写的第一篇优秀作文叫 《记我的钢笔》。 我读初中时,文革刚结束一 年 ,家中经济条件极差,好不容易买了一只钢笔,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一次作文课上,我的初中恩师邹志鑫先生出了一道作文题:“记我的××”,要求写一篇写物的记叙文。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写,邹老师说了,我们不是刚学了吴伯箫的 《记一辆纺车》 吗?可以依葫芦画瓢嘛!记得当时我脑袋似乎灵光一闪,将课文 《记一辆纺车》 用心读了两遍,大体上模仿其构思,甚至比喻的句式等,很快就完成了一 篇习作交了上去 。 后来听说老师到乡里开会,将我的习作带去展示,结果我的这篇模仿之作大获好评,老师回来后又狠狠地表扬了我一番。当时心里那个乐啊!后来,我们是每周都写一篇作文,有一段时间走到极致,每天一篇作文,都难不倒我。因为我通过不断地模仿,找到了作文的门径,渐渐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和风格。后来读大学要写论文,也是一样,我找了一本国家级刊物,研究了几篇文章的格式、观点和论据等,就自己写出了中规中矩的学术论文。

当然,这模仿并不是只搞一两篇就可以了事,而要有量的积累。我的经验是每种文体都由老师精挑细选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文章,交给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和讨论,弄清这些文章选材、立意、 布局谋篇等方面的道道,然后进行模仿,写出自己的文章。等学生能够像模像样地写出某种文体的文章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 “建模”了。但当学生不具备自我建模的水平和能力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便不可取代。

说到“建模”,可能会有人心生排斥,认为这是“八股”搞法。 其实这种 观点是错 误的 。 作文 “建模”是针对不同文体的特征和其内在的逻辑性,而建立的一般性思维模型。说白了,就是一个行文的基本逻辑框架,绝不是起承转合 都有严格 规定的 “ 八股文”。记叙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其变式思维模型有两种基本形式: 1倒叙结构 模型 : 结局———开端———发展———高潮 ; 2插叙结构模型:开端———发展 (插入交待相关 人和事的 背景) ——高潮———结局。议论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论点———论证——结论。 当然,如何提出论点,中间如何展开论证,又有很多道道。说明文的常式思维模型是:说明对象及特点———时空流程 等顺序展 开———归结对象 的意义和 作用 。 散文的常 式思维模 型是 : 对象 (人、事、物、景) 的触发———叙写挖掘———点睛升华。可能又有人会说了,你这不就是过去陈旧的“文体中心论 ”吗?我说是 , 又不是。说是,是因为这些模型的建立,离不开不同文体的内在逻辑;不是,是因为这里的建模是从思维角度出发的。而且,过去的“文体中心论”固然有其缺陷,但也不能完全否 定其价值 ; 思维中心论和主体兴趣论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有所附丽才能达到目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离开具体的文体做载体,空谈思维训练和兴趣激发,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

“创新”的基础阶段是“出彩”。所谓“出彩”,就是在学生 “建模”后写文章,在文从字顺的前提下,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有亮点,或选材或立意,或构思或行文,或思想或情感,或描写或议论,或语言或风格。能够出彩,应该是中学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而且只要指导训练 到位 , 是一定能够达到的 。而“出彩 ” 的更高形式就是“创新”。这也是我们国家、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一直挂在嘴边的时髦字眼儿。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毋庸置疑,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创新”其实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创新行动。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创新行动,因为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学生作文也是如此,我们只能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有创新行动。因为能够在写作实践中创新的毕竟只是少数有天赋或有兴趣的人,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写作天赋或写作兴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他们去“创新”?这种完全违背学生实际和天性的做法,是不是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初衷?而对于少数能在写 作实践中创新的学 生 , 我们应该呵护他 们,因材施教 , 力争让他们开出创新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在以上“两因素”“四步骤” 的作文教 学过程中 , 必须以 “一经二维”作文核心训练法做支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一种建模的文体,进行常规和创新训练。“以思维运行为经”,就是以不同文体行文的逻辑思路为构思红线,贯穿全文;“以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为维”,就是一手抓材料和议论抒情体现的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的呈现,一手抓语言表达的文从字顺和生动形象或严谨深刻。当然,这在写作训练中的具体操作还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老师们用实践说话。

中学历史教学历史观的整体认识 篇2

发布时间:2017-09-15 20:35 浏览:138 次

宏观历史观因为其所涉及的广度与深度,要求我们在充分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的前提下,科学地辩证地整合文明史范式下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这是我们进行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

历史学不仅是人文科学与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而且还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早在1934年,吴晗就说过:“我们不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史学家,我们希望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上的健全公民。但在中学或大学时期应当给他们以充分的关于国家和民族的常识。”陶行知曾两次请著名史家翦伯赞给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学生讲中国史,为的是“给他们以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知识”。

历史教育所要给学生的有两样东西:知性与德性。所谓知性,就是给学生以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作为他们今后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必要的历史资源。这就一方面要求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历史知识的准确性与系统性,这与史料史实有关;另一方面要求历史教育必须在总体认识与全局把握上具有深刻性与内在逻辑性,这与历史观有关。所谓德性,就是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体系,让他们崇尚真善美,这与历史教育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中学历史教学所涉及的历史观有如下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我们在整合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使用的方法论与认识论。这些历史观名词不新鲜,却是指导历史教学历史研究与历史学习的最重要史观。湖南省历史特级教师汪瀛老师指出,所有的历史观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以宏观历史观的立论也应该是唯物史观。如果说宏观历史观是一个概念,那么我们所认识的下列的历史观,就是在这个概念下的内容,也是必须在校本研修与历史教学中使用与整合的史观。

(一)、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进程一般指在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下,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主要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③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此外还包括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教育普及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重要的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现代化模式是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有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前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④双重任务模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实现民族独立后应尽快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民族独立和现代化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双重任务。

(二)、全球史观(或者整体史观)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西欧国家主导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而言之,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来观察历史与历史现象。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另外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几个阶段。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范式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这是一种全新的、从下而上地看待历史问题的一种态度,更多地关注“小人物”对历史发展的重大作用。社会问题的核心就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近代西方国家在社会发展中提出的要解决的五大社会问题,即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收入维持、医疗健康服务、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这些问题恰巧以细致的方式来解释历史上的那些偶然之中的必然。

(五)、生态史观

生态史观是一种主张从地理环境的宏观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放大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1957年日本学者梅倬忠夫在《文明的生态史观》一文中指出,生态学的“演替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归纳出了动植物自然共同体的历史规律,人类共同体的历史不是也同样可以用演替理论为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总结出其规律吗?”作者认为种种人类生态学现象的存在,是能够再进一步上升提炼为哲学观念的。这一观点表明,我们可以看到生态学的历史观的根源之所在。他试图将世界划分为两类地区,然后从生态条件的差异解释其文明发展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生态史观在日本学术界被誉为“战后各国思想界相继提出的最重要的世界史模式之一”。实际上就其基本观点来看,只是传统的地理环境学说的继续,有着明显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倾向,但又不可否认其对整体史观的进一步完善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

生态史观认为,战争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真正使一个辉煌的古文明彻底消亡的原因,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破坏。当然,战争和其他方面的诸多因素,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人类创造的农业文明使地球上出现了一个个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由于古代人不可能像现代人这样认识环境与其支撑的文明之间的关系,古巴比伦文明、地中海的米诺斯文明、腓尼基文明、玛雅文明、撒哈拉文明等,一个个随着人类早期农业对土地的不合理的利用,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学的原因最终消亡了,那里原来充满绿色底蕴的土地变成了黄色的沙漠。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古文明的衰亡还证明,某一地区的社会文化与环境组成一个具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中,人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反之,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变化了的环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地区的文明的时候,文明便衰亡了。历史证明,古文明的衰亡往往发生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较为简单、文化比较单

一、文化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

透过文明的生态史观看现代文明,现代文明孕育着深刻的危机,温室效应加剧、臭氧层耗损、酸雨现象等。这都迫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化来挽救支撑人类文明的环境,这种新文化就是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核心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文化。在人类对地球环境的生态适应过程中,人创造了文化来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文化以促进文化的进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尖锐化,为了使环境的变化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化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调整自己的文化来修复由于旧文化的不适应而造成的环境退化,创造新的文化来与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

(六)、革命史观(或阶级斗争史观)

“革命史范式”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规律,以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按照这一理论框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争取民族独立以反对帝国主义,争取社会进步以反对封建主义,是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以此作为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和参照系。革命史观虽然是以革命为基调、为主线、为主要内容,但不能把中国近代史仅仅看作是一场革命史,更不是“以农民战争为主线”,这也就使人们在观察历史的时候,用一种观点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历史。

(七)、唯物史观

理论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存在最本质的是生产方式,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人口素质不起决定作用,但能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思想观念,如政治、法律、哲学、科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理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一种既得力量,它所表现的是人们对于那些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自然对象和力量的关系,它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活动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我们评价历史现象时生产力的标准是最后的标准。

理论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和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社会在其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在阶级社会中和阶级消灭之前,上层建筑都有阶级性。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是国家政权,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也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

理论四:阶级、国家、革命、民族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权力机关,为了维护权力机关,就要征收赋税,按地域而不再以血缘的标志来划分国家统治下的居民,革命的根本问题时政权问题;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落后民族以武力征服先进民族而最终被后者同化。

理论五:矛盾问题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要分清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相互转化;坚持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分析要从个性之中归纳共性,从共性之中分析个性;分析矛盾要具有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理论六:事物(事物及社会)的量变与质变

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而当量达到一定程度就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又会引起新的质变。

理论七:否定之否定理论

事物(历史及历史现象)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历史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坚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信念。

理论八:关于人类的认识论

历史上的真理,是通过实践检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理论九:评价历史人物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 篇3

关键字:现实 问题 重视 阅读 兴趣 方法 积累 写作

受学习条件、教学理念等因素影响,中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着知识面窄、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这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最迫切的任务。

一、在实践问卷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学生读课外书的气氛不够浓厚。在“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一项中,经常阅读的只占42%,偶尔阅读的占44%,每天都读的学生只有8%;在“看电视与看课外书你更喜欢哪一种?”一项中,回答电视占79%,课外书30%,都喜欢29%;在“你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大概是多长呢?”一项中,读书半小时左右的学生只有14%。

2.绝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阅读课外书的积极作用。在“你觉得读课外书有益处”一项中,回答“扩大知识面”占55%。

3.学生的阅读习惯整体欠缺。在“课外阅读时你采用哪种读书方法”一项中,回答有“写感想,写批注”的学生仅占26%。

4.学生自由阅读的客观环境尚不太理想。有35%的学生认为目前“功课太多”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家长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一项时,回答“支持”的占57%,回答“不支持”和“从不过问”的分别占5%和77%。

二、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阅读能力是学生一项主要的语文能力,是学习、吸收知识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长久坚持,学生综合语文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很大提高。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

1.要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就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中阅读的兴趣。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活跃语文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观器官,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融情入景,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其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如:成语接龙、名句欣赏、佳作欣赏、读书心得交流、作文比赛、诗文朗诵比赛等这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最后,分层教学,不同要求,让每个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内容和体裁的课文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和提高。

2.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首先,教学生学会由浅入深地阅读。当今社会中,阅读既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学习活动,也是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阅读的基本过程是认读——理解——吸收,这三者中认读是基础,理解是核心,吸收是结果。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就道出了阅读的真谛,“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前一句话是说读文章第一遍要快速阅读,只求了解主要内容,后一句是说读文章要下苦功,“钻”进去才能读出来,有收获。这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应先通读全篇,得其大意,再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新颖深刻的词句,最后再通篇领略。不注意整体性阅读,就不可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总之,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内容——思想——语言”的反复过程,如果按照这个方法去读,一定能读懂,读通,读出味来。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教师应该适时地分类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有效的阅读技巧指导。在阅读中积累阅读技巧,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技巧方法,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进行问题的解决。阅读既有深度,又要有广度和速度,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如泛读法、速读法等,其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现代阅读必须谙熟兼备的综合技巧。

3.要重视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古至今,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学好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一环。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一定要重视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重视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同时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作品开展广泛阅读,强化积累,增强语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使学生得到经典熏陶的同时,会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也为学以致用打下坚实基础。

4.要丰富学生写作实践。学生阅读文章一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二是习得写作经验,实现“得法于阅读,用法于写作”。因此阅读教学时教师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写作训练。尽管语文教材作了很多安排,但我认为还很不够,教师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设计,为学生尽可能多提供展示积累和学习成果的平台。

总之,阅读教学中只有注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掌握方法,重视积累,广泛阅读,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阅读教学才真正落在了实处。

对中学政治教学方式的认识 篇4

一、给予学生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只有让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自我发现学习的乐趣, 才能让教师的教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因此, 教师不要把知识按部就班地讲给学生, 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给予学法的指导。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 还要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这样会使学生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而终身受益。

1. 掌握答题的技巧

学生除了努力学习扎实自己的知识积累外, 还要注意答题技巧。比如: (1) 做客观题时要做到:一审题干, 找准关键词;二审题支, 善用排除法。 (2) 做主观题时要做到三点:一审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找准、找全“题目”, 为正确答题做好信息支撑;二审设问, 明确设问指向和设问间的关系。不同的设问知识、答题技巧和方法是不同的; (3) 规范做答。答案要回归教材, 要用政治术语, 要条理化、要点化, 不要随意涂抹答案, 保持卷面整洁。

2. 关注时政热点话题

这是基础知识的再现, 又是综合能力的提高。像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经济发展、民族问题等, 把时事热点和焦点问题落实在平时的学习上, 发现和挖掘与教材的结合点, 学生会形成思维迁移, 容易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获得知识的能力。比如, 近来出现的“毒奶粉”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的曝光, 让老百姓对食品质量出现恐慌心理。针对这些事件, 教师可以结合政治教材, 从下面角度让学生进行分析: (1) 政治学角度。我国的国家机构的形状、国家职能;正确对待公民的义务和权利。 (2) 经济学角度。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反映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体现, 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毒奶粉”“染色馒头”等没有使用价值, 因此, 就不能在市场销售, 实现价值。

3. 提高听课效率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大家都在听教师讲, 然而学习的效果却有差距, 所以,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教给学生听课注意的方面, 提高听课学习效率。 (1) 听课要注意力集中, 全神贯注, 不能有开小差、走思的现象, 这样才能跟上教师的思路。 (2) 做好预习, 对要讲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在课上听讲才能不盲目, 做到心中有数, 有针对性地去听。 (3) 课上听讲要做到五到。眼到:看教师的板书, 标注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知识的总结、脉络;看教材, 把看到的和教师讲到的对上号。学生不能不能埋着头听课, 这样就是“闭门造车”。耳到: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表达和讲解的方法、技巧。口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是单向的, 要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学生要大胆向教师请教, 提出质疑, 善于发现问题, 不能被教师牵着走, 这样的学习是被动的, 因此,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去说, 对不会的问题要说出来, 或者小组进行讨论。手到:俗话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的记忆力有限, 在课上记住的知识, 时间长了容易遗忘, 做好笔记, 能及时进行巩固、复习。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多方面的, 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 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 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 协调活动, 培养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写作、速记的能力;有助于把教师概括总结的知识提纲挈领地记下来, 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料,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心到:只有经过探究、思维的学习过程, 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才能称为学到了, 因此, 课上听讲, 要用心去思考, 把教师的讲解在看、听、记的同时去探究理解。

二、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阶段是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等各种因素存在着思想认识的模糊。比如, 拜金主义缺乏协作和艰苦奋斗精神, 缺少责任心和使命感。学生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大学, 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 学习没有变成他们的自觉需要。这些不良的思想品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 我们要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质量不仅仅是具体学生与学科的质量, 应首先看其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个性心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我们要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环境、任务、特点和规律, 通过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 带动和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政治教学应注意的学习兴趣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助力, 尤其是政治学科的抽象特点, 学生对理论的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式, 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语言生动、幽默的表达;开展课外活动;进行演讲比赛等。

中学地理教学的认识 篇5

我认为,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在中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除具有“益智” 、“明志”功能、传授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要通过历史教学告诉学生什么是气节,什么是人格,为什么人要有“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为什么要热爱祖国……这些关于做人的道理越早告诉学生,教育效果就越好。另外,通过历史教学,逐步教会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总结、提炼能力,为今后他们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我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侧重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求自己每一堂课都精神饱满,热情洋溢。让学生每一堂课都能切实感受到,老师热爱历史,敬业乐业,这种热情能创造出一种课堂氛围,感染每一个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欣然投入历史学习当中。其次,重视导入。我认为,教师必须从一上课就吸引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导入得当,就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导入可侧重前后知识的联系,通过复习自然过度;也可援引相关时事,通过古今对比,切入正题;甚至可以不拘一格,讲个典故、笑话,把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无论导入方式如何,原则是恰到好处,最佳境界是要能够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毫无造作痕迹。再次,教学内容既力求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适当拉开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即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探索未知领域。

第二,注重备课。

在备课方面我力求做到“六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案、备作业。我特别注重的是备教案和备学生。我的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分两份:一份详细教案,一份提纲式教案。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最主要的部分是把全部教学内容都详尽地写下来。为准备详细教案,通常要参考教材、教参之外的许多历史教材、研究论著,无论讲中国史还是世界史,都同时参阅中外学者的著述。有一个对教学内容的高屋建瓴的认识,还只是驾驭课堂的第一步。提纲式教案主要包括板书、教学线索和教学设计等内容。之所以注重备学生是因为教学是复杂的双向活动过程,只有掌握学生实际,才能根据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教法,确定难点和能力点,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感到内容和形式贴近,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备学生的具体做法是,教学进度各班基本一致,但要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调整教案,即每个班的教案在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都有所不同。比如,在有些班,有些史实让学生自己讲,重在提问,组织讨论,启迪思想;基础较差的`班则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作业和复习的指导;若班级中学生水平差别大,则知识与能力兼顾,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其实,备学生是对教师最大的挑战,也是当教师最大乐趣和最高境界之所在。

第三. 努力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考试要求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机尚未成熟。比较现实的做法是,上好传统课型,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可以在传统的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型中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比如加大设问力度,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讨论等;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比如:我每个学期都要选择两到三个问题深入下去,补充适量材料,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组织辩论。通过讨论,既加深了学生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组织这种课,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引导或帮助;再次,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以鼓励为主。

第四,注意锤炼教学语言。

我相信,一个老师有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他的教学效果一定不同凡响。在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历史事实,必要时象评书演员一样振振有辞亦无妨。但历史并不是故事或演义,所以在形象、生动的同时,我还追求语言的准确和科学。第三,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在运用史实说理时,我通常能够侃侃而谈,有条有理,令学生折服。另外,我要求自己具备初步的双语教学能力。既然历史是人文科学,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应努力扩展学生的视界,从语言角度对东西方文化阐幽发微。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目前只停留在双语教学的最低层次,即简单渗透层次,比如上课时可以用英文写出关键字,必要时运用构词法知识,分析词根、词缀,讲解词源,并且说出该词的引申义。我知道,要完全做到以上几点,必经长期的学习积累。凡是听课看访谈类电视节目,我都非常留意学习他人的语言风格;另外,自己也经常有意识地扩大阅读,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每堂课结束后,我都会回味一下语言运用上的得失,及时校正。

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中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认识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59-01

问题解决教学能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提高辨别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创设适合学生思维的情境,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类比等技能,让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问题解决课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编制习题,做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现我结合自己的问题解决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合理的选题,做到少而精

问题解决教学不同于新授课,它是以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类型,故要达到较高的训练目标,教师在选择习题时要注意题目的质量,即题目的难度和深度,这是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要求。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题目做到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要有代表性,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还应便于情境、设问、立意等方面的多种变化,从不同角度使学生对知识与方法有更深的理解。所以问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不但要注意到知识点的覆盖面,还要让学生能通过训练掌握规律,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二、问题解决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根据心理学原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较长或很长时间,一节课只能集中30分钟左右,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把一节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心设计成二三个问题并设置一定的情境,加以提问,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能促进课堂的高效发展。如两家旅行社同时推出不同手段的优惠活动,我们应该选哪家合算。学生对于此类问题比较感兴趣,课堂上就能及时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此类推教师可以马上提出相类似的问题:两家商店同时搞促销,选哪家买需要的物品比较划算。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风趣感人的语言、整洁规范的板书、科学严谨的推理、生动活泼的教法、激情洋溢的教态,就能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形成一个和谐而热烈的信息交流环境,就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

在同一个班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在问题解决教学中,习题的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分层处理,既要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重视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否则,将使一大批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虽然起点低,但效果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困生感兴趣,好生也能有所收获,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精神,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作是主体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应该是由参与欲望、参与过程、体验成功组成。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的习惯,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例:我国现行个人收入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800元的部分不收税,超过800元但低于1300元的部分征收5%的税,超过1300元但低于2800元的部分征收10%的税……问小王月收入1160元,应缴税多少?问题1:当月收入大于800元又小于1300元时,写出缴税y(元)与收入x(元)的关系式。问题2:某人现缴税19.2元,那么他本月工资多少?问题3:据报道: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个税征收起点将提高到1500元,现小张月收入2600元,若实施新标准后,他可以少缴多少税?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深刻,将数学问题移到实际生活环境中去解决,学生的兴趣会空前高涨,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超乎想象的提高。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认识浅议 篇7

一、开展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 计算机教学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 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的方向发展, 这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 已渗透到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包括生活、工作、教育、军事和文化等。为了适应这个潮流, 我们必须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基础知识, 具备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预测等能力, 使其能在信息社会中, 对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感到不陌生, 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与愿望, 具备生存能力与竞争能力, 不被社会所淘汰。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学计算机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建设我国信息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计算机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从国家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 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指示, 现代化的教育也已把信息科学作为青少年培养的必备素质。因此, 计算机教学是普及计算机知识, 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 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现代信息技术从根本上动摇了现有的教育基础, 催生出适应信息社会发展, 为信息社会服务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 将我国的教育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计算机教学观念的转变

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网络技术的运用, 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更新了人类的认知工具, 改善了认知环境, 也使传统的教学观念就受到了冲击。比尔·盖茨说过:“你的工作场所和你关于教育的观念将被改变, 也许被改变得面目全非。”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习技能的掌握, 学生被动地学习, 没有探究思考的意识, 导致学生高分低能。新课程改革明确了中学计算机教学是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方向, 为促进中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 从“授人以鱼”转变为“授人以渔”, 从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指导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学会学习, 能够自主建构学习过程。

三、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学计算机教育不仅要重视文化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计算机学科的特点, 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一)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了解我国计算机研究的历史, 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领先地位, 自主计算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尤其是中国软件行业的发展等, 对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使学生学好计算机这门课程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时代的喜好往往会对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教师要通过计算机教学,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机实验过程中, 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 注意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按时查杀计算机病毒, 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 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同时, 要保持机房的整洁, 要遵守机房的各项规则。

(三)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通过计算机学习是现代学习的一种途径, 但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信息世界, 在网上, 各种信息良莠不齐, 有的学生更是迷恋网络游戏。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Internet进行学习, 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计算机教师的一项教育职责。教师不妨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 播放优美动听的音乐, 使学生能够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 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从而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四、强化实践操作是提升计算机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中学计算机学科的学习离不开上机操作, 我国发达地区中学的上机实验操作课时数与授课课时数之比达1:1, 我国“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规定对于计算机较多的学校, 学生上机操作时间一般不低于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实践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 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 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不能搞“纸上谈兵”。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调动了多种感官, 积极进行思维的一系列活动, 培养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谈对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识 篇8

一、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教学设计和课后再学习的方式, 充分发挥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着实能增强语文课堂的效率。说到教学中的反思, 必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元素组成, 然而为什么要进行语文教学反思呢?

首先, 少部分教师对教学反思的意识还停留在“一节课上完”, 完成了上课的任务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不会进行深入思考课程背后出现的问题, 如课堂上学生为什么会表现成这样、自身的行为是否需要改进等。其次, 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反思的行动缺乏主动性。教学反思并不是机械式地回忆教学的实践过程, 而是需要教师将带有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应用到课堂中去。最后, 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理解不够到位。教师应该切实关注教学理念怎样能够落实、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怎样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教材内容把握的是否得当、怎样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等一系列问题,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改进,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

中学语文的教学反思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且这3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的过程, 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 教学活动需要精心的课堂设计, 扎实的备课内容。课前准备是课堂的关键环节, 有一个好的课堂效果是在课前准备的基础之上。我们中学语文备课既要求实实在在的吃透教材, 又要求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运用教材、审视教材, 例如我第一次讲解文言文中虚词“之”, 用法有很多种, 由于我备课不充分, 课堂上被一个学生问住了, 最后整节课学生都在窃窃私语, 注意力不集中, 很失败。所以, 上好一堂成功的课, 备课是关键。其次, 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目光及态度, 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准确把握学生的反馈信息。最后, 如若在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 课堂中能解决的, 应当及时调整, 坚决不带着问题继续授课。课堂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课后应不断思考并进行记录, 到解决为止。

三、反思的策略

(一) 语文教学反思不宜面面俱到

针对一堂具体的语文课进行反思, 开始我是从教学中的语句是否合适, 教学态度是否足够端正, 教学环节是否安排合理等这些方面去进行反思。事实上, 这样在宏观上的效果不够明显。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 我自己的教学反思从整节课过度到这节课的某一部分、某一环节来进行反思。用板书设计来说明问题, 近几年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许多现代化的授课方式走进课堂, 但是在实际上, 没有任何一种方式能替代板书。究其原因为, 板书具有直观性、长时间性、灵活性及示范性。所以, 把每一节课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来反思, 其效果异常明显。

(二) 教学反思选择了某一个对象, 待其有所改进后再做进一步调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学反思就好似打水井, 只有在某一个问题上用力挖掘, 才能真正的寻求到解决的方法。反之, 淡出挖掘、到处取水, 终不得见水。同样以板书设计来说明问题, 在认识到自己在板书的设计环节中存在问题后, 我每上一节课都刻意的注重自己的板书书写、设计, 一段时间后, 板书的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三) 评别人的课也是对自己课的反思

作为一名站在中学语文教育一线的教师, 日常的听评课也成为了一种教学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听评课是一种极其具体、直接、有效的方法, 能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有一句话说:“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彼此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 我有一个思想, 彼此交换以后, 每个人就是两个思想。”所以, 虽然日常教学任务特别繁重, 但我们仍必须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听评课, 这既是对其他老师的尊重, 又是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在总结分析其他老师的课时, 要与自己的课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

小结

语文教学反思是值得语文教学者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其的重要性。中学语文教师如果可以做好、做细教学反思这项工作, 就会上好每一节课, 同时使自己迅速的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莫莉.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问题与建议[J].语言文学研究, 2012. (12) :78-79.

[2]李艳容.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探究[J].教师观点, 2012, (25) :81-82.

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篇9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 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 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 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 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 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 以画龙点睛的揭示, 引导学生去感悟, 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 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 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 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 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 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 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 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 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 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 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

2.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

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 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 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 “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 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让学生动起脑筋, 边想边练;练好了, 也明白了。“懂”了原理, 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 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 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 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 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 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 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 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 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 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 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 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 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 促进机能完善, 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 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 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 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 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 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 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 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 甚至厌倦的心理, 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 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 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 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 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 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 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 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 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 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 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体育教学的素质教育实施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 许多理论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探讨。

摘要: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 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和特点的认识 篇10

国家教委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要求等方面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认真学习新大纲,把握新大纲的精神,切实贯彻执行新大纲,必将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然而,很多人对英语教学目的的认识陷入误区。他们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说几句装配好的现成的套话。《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规定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打好初步的基础,应包括打好口语和书面语两方面的基础,要求学生切实掌握英语的语音、语调和拼读技巧;掌握基本句型和习语;掌握基本语法知识和一定量的词汇及其用法;掌握词的变化规律和一般构成规律;掌握阅读技巧以形成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言语能力(speech compe-tence)。

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各自的特点。英语两种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相差甚远,两种语言的形态、结构也有很大差异。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难点多,形成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困难多。所以,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国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构,这样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这样才能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当前初中学生学英语,由于使用新教材,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增强。但有的学生的听说能力范围只限于书本上的话,每堂课,老师都会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给学生播放教材录音、教材中的对话与文章,在学生基本都背诵出来的情况下再听录音,大部分学生都听得懂,以至让学生有种自己听力很好的错误认识。然而,把书上的话稍加变动,学生便听不懂,说不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语法问题没有解决。

语言能力源于语法知识。语言能力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的内容。理解在先,表达在后。语言的理解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没有充分的理解,便不可能产生有效的表达。这一特点也就决定了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我经常与英语成绩不好的学生聊天、沟通,询问他们觉得英语哪些地方最难,而大部分学生都会说语法最难。掌握一门外语的关键是弄通和内化这门外语的结构,而掌握语法是通向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

针对体校学生自身的特点,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的相比又有一定的差别。大部分体校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又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充分重视英语教学目的和特点更显重要。为了打好初步的基础,对中学生来说,必须学好英语的语言结构,而英语的语言结构的理解与掌握又与语音、语法和词汇息息相关。因此,对体育生的英语教学要注重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授。在语音方面,要注重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在词汇方面,要注重学生单词的积累与灵活运用;在语法方面,要注重讲解与练习的结合。只有把所学的东西真正理解并综合运用,才能形成组词成句、组句成篇的能力。

二、对中学英语教学特点的认识

从京师同文馆开设英语课算起,在我国正规学校里开设英语课至今已有了25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国外外语教学流派虽然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但我们在接受国外外语流派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在开阔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根植于我们的社会制度、教学目的、英语本身的特点、学习的特点、教师有特点、教学条件等因素之上。这些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五项。

(一)在进行语言教学的问题,挖掘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英语教学和我国中学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担负教育和培养双重任务,即通过语言教学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通过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四化、严守纪律、助人为乐等优秀品质。在低年级,教师要树立学生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其学英语的兴趣;随着教材内容的丰富,教师应把课文的思想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对学生进行自然、合情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品德方面也受到良好的熏陶。

(二)精讲语言知识、通过假交际手段培养学生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师讲语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语言结构以利于语言操练。课堂上师生用教过、学过的语言材料传递没有信息差的假信息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这种操练的传递的信息虽然没有什么价值,但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学生“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上师生说英语,创造了使用英语的条件。这种方式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不同阶段略有侧重。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口头训练,又要重视笔头训练,二者应有机结合,综合训练,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学生在学英语时,口语和书面语应几乎同时出现。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均衡、协调发展很有好处。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的综合训练,口语能力和书面能力的综合训练,是语言教学成功的关键。

(四)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要尽量多用英语。教师说英语即为学生提供了听的机会,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也为学生创造了听说的条件。但在教学过程中必要时可以使用汉语。有时还可以采用英汉夹杂的办法讲课。如讲抽象词、复杂的语法规则,用英语讲学生就很难接受,尤其是对体校生来说;用汉语讲既可节省时间、分散难点,又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为了实现原则上用英语讲课的要求,教师可以采用非语言手段引导学生听懂英语。在学生整个学英语过程中,母语对英语的干扰和促进作用是极为明显的。排除其干扰作用,发挥其促进作用,这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五)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时刻都在起作用的因素。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重点、关键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方面。教师本人的品德、素质,如语音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书写的规范程度等方面,对学生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教材。课堂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权性,使学生乐于参加言语实践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操练语言,成为课堂的主人。认识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特点,会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目标更加明确,行为更加自觉,操作过程更加合理,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对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锦林.探求语法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恰当位置.国外外语教学, 1992.1.

[2]贺善镛.试论模糊理论和外语教学.外语学刊, 1992.1.

[3][美]Rod Ellis Trcia Hdage.二语习得研究与课堂教学——RodEllis访谈录.国外外语教学, 1994.1.

上一篇:非生产劳动与市场化下一篇:庭院果树园艺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