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造机场

2024-06-07

填海造机场(精选四篇)

填海造机场 篇1

一、填海造地的国际法律依据

目前, 填海造地主要的国际法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岛屿的认定条件, 不仅篇幅少而且概念化, 远不足以成为填海造地的国际法依据。一种方法是修改和完善海洋法公约, 但是国际条约的修改历来案例很少, 且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历经数十年, 至今尚存有多方争议, 某些海洋大国至今尚未加入该公约。所以修改和完善海洋法公约是不现实的。另一种方法是本文所提倡的, 应由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起草编撰一部联合国填海造地公约, 该公约草案可采取在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方式, 凡属联合国会员国都可以投票。这样, 不仅沿海国有投票权, 内陆国也有投票权, 按照简单多数的原则, 该公约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后, 采取开放式签约, 待达到条约生效条件后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 以此作为填海造地的法律依据。

二、填海造地公约需要解决的问题

填海造地公约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要明确填海造地中“地”的法律地位。按照国际法基本原理, 人工填附并不能形成国家领土 (陆) , 所以“地”并不具备国家领陆的法律地位。从实践上看一些国家填海造地是在该国的内水部分, 但是填海造地“地”的法律地位是否完全等同于内水也不尽然。如在内水, 外国舰船可以紧急避险, 但在领陆就不存在这方面情况。还有一些国家的填海造地发生于领海, 存在着外国舰船无害通过领海, 而在填海造出的“地”上就不可能存在无害通过的情况。所以就要解决在填海造地的“地面”上, 填海造地国都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而其他国家又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2. 填海造地产生争端的解决办法。虽然一些国家的填海造地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甚至争议, 但从本质上讲, 填海造地争端还是发生在沿海当事国之间, 特别是相对海域国家在海域面积不足400海里, 即不足两个国家各自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或者海域面积不足24海里, 即不足两个国家各自12海里领海的情况下, 如果一方填海造地, 海域面积相对缩小, 如果按照平分海域面积的原则, 另一方的海域面积也相应缩小, 将会侵犯另一方的利益, 争端在所难免。在这种情况下, 通过海事法院来解决, 但在这种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必须是争端双方认可, 从实践上看成功案例不多;再者, 海洋法公约先天不足, 所以通过填海造地公约明确在填海造地方面的纠纷由当事国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

3. 填海造地公约需要建立填海造地面积额度制或通过法律明确各个国家统一的填海造地的额度或填海造地面积的上限, 该额度可考虑有关国家的领陆、领海面积、人口、经济实力等综合因素来统一制定, 并建立填海造地额度交易平台, 核心意思是有一些沿海国家拥有填海造地的额度, 又不准备或没有实力进行填海造地, 其额度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有偿转让, 而另一些国家需要填海造地但额度有限, 则可以出资购买。

4. 建立填海造地公示制度。填海造地国际公约通过后, 可建立相应的公约委员会, 负责该公约履约情况的监督执行和经过联合国授权的填海造地事项的国际管理部门, 有关国家在填海造地立项后, 要向该机构申请登记备案, 该机构则应以书面形式定期向国际社会公布, 有关国家填海造地工程应实行国际社会的招投标制, 重大工程各国联合施工, 特别是填海地中的公共用品项目更应当采取这种方法。通过公示制度, 要向国际社会表明填海造地的用途。比如, 民用、军用、科技、公共用品等分类情况。还有应当明确公示填海造地的填充物, 比如, 土石、混凝土、金属材料、垃圾等分类。填海造地的资金来源也应当适当公示, 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对填海造地方面的贷款应适当限制。

5. 填海造地公约还应当建立退地还海机制。首先公约要明确确立退地还海的理念, 把退地还海列入国际环保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地还海的面积应当折算到退地填海的面积当中去, 有关国家在填海造地时, 对退地还海部分要有一定的比例, 要明确退地还海的时间限定, 要明确永久性填海造地与非永久性填海造地。

三、参与填海造地立法对我国的意义

上世纪80年代始, 我国陆续进行了一些填海造地工程, 大多是商业开发项目, 有的是在我国内海湾, 有的相距对岸国家甚远, 虽引起的争端不多, 但由于国内和国际相关法律欠缺, 填海造地也出现了某些无序现象。近来, 我们国家在南中国海我方岛礁上进行吹填工程, 一些国家竟无端猜忌无理指责, 这固然有对国际法的不同理解和国家现实利益的不同立场, 也和我方在工程初始阶段的透明度不够有关, 我们应该认真地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在学界有一种说法:我的领土我做主, 这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从国际法角度上看, 即使是主权的领土, 也不能不受限制地做任何事情, 正如在享有主权的领空也不能随意排放温室气体一样, 应从法制和法治的前提下, 去解决现实问题, 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立法问题。在国际法立法方面, 我们国家总的来说是处于“补课”阶段, 许多国际条约公约, 我国是以加入方式成为签约方的, 我们国家由于历史原因, 在国际法立法方面的话语权很小, 使我们国家利益没有在国际法框架内得到充分保障, 而时下受世人关注的填海造地立法问题给我们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上文提到填海造地不宜采取谈判订立条约形式, 应由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主导进行, 这样就能充分发挥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应力争成为该项公约的首倡国家, 并利用联合国大会发展中国家成员国占多数的有利条件, 力促公约草案通过, 继而率先签约, 使联合国关于填海造地公约成为中国在国际法立法方面的代表作之一, 使其符合中国国家利益, 体现中国权利义务的条款成为该公约的主项。

填海造礁:捍卫海权 篇2

在2014年南沙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前,驻守南沙海域的解放军部队只能依靠钢筋混凝土修建的礁堡作为据点。其条件之艰苦、设备之简陋,是现在南沙大规模填海前无法想象的。不过,经过多日的工程修筑,解放军已经在南海海域建立了一系列“岛礁堡垒”,极大地加强了对中国南海领土领海的控制力度。

解放军填海造“南沙第一大岛”

中国自2014年6月起,积极进行南沙群岛永暑岛填海造陆工程,永暑“礁”不但变身永暑“岛”,其最新面积从0.081平方公里已逼近1平方公里(0.96平方公里),从一个会随潮水淹没的礁石,一举超过台当局实际控制、面积0.5平方公里的太平岛,成为“南沙第一大岛”,也是南海诸岛第5大岛,仅次于永兴岛、东沙岛、东岛、中建岛。而根据拟定的建岛方案,在永暑礁可兴建一座南北长约25.5公里,东西宽约6.9公里,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的大型人工岛。

最近一年来大陆大规模填海扩建南海多个岛礁,包括赤瓜礁、华阳礁、南熏礁及其附近海域,均出现大批工程人员,施工进展极迅速。其中隶属海南省三沙市的“永暑礁”由于地理位置险要,且有较大礁盘,周边70公里半径也没有密切靠近的敌占据点,因此成为本轮填海工程的重点建设岛屿。

据悉,永暑岛位于南沙群岛中部,九章群礁和尹庆群礁的中点,距大陆约740海里,据海南岛榆林港560海里,地理位置重要。1988年大陆决定在永暑礁建一座有人驻守的海洋观测站,随后搭建一个直升机平台、一个4000吨级码头、一座2层楼房和一个500平方米蔬菜棚,约可容纳200名解放军海军驻守。

据大陆军事专家透露,作为大陆在南沙的行政与军事指挥中心的永暑岛,最后面积将达2平方公里,并将兴建大型军用机场,待赤瓜礁等造陆工程完成后,就可划设“南海防空识别区”。解放军之后将在此部署“红旗-9”型防空导弹和“鹰击-62”反舰导弹,并且扩大驻防战机、快速登陆艇和快艇部队,加强应对越南、菲律宾等国。

原本在南沙群岛中,仅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等4个岛屿,可供大型军机起降。1988年中越在南沙赤瓜礁发生海战后,越军、菲军皆加强对占领核心岛礁的维修和建设。一旦南海有事,解放军在南海作战,战机从海南起飞,需要近1000公里才能飞到。

永暑岛距离南威岛约110公里、距离马来西亚约550公里,距离菲律宾约550公里,此距离是大陆目前所有主力战机全程火力打击范围,永暑岛未来建成的空军基地将能使大陆实质控制南海空域;歼11如果从赤瓜礁起飞,也可以将整个南海纳入作战范围。所以大陆目前积极在赤瓜礁兴建军用机场。如果和其他礁石上泊地结合起来,那将构成一个难以对付的海空军基地。

“六大堡垒”助解放军固守南海

除了永暑岛外,解放军还在南薰礁、华阳礁、东门礁、美济礁、渚碧礁进行了填海造陆工程,这“六大堡垒”将帮助解放军加强南海海域的控制力。

由于南沙距离中国大陆有1000公里的路程,造成中国战机长久以来都难以在南沙上空进行持续的巡逻。为此中国在2014年年初开始在赤瓜礁、东门礁等岛屿填海。在南沙局势日益复杂的今天,这将对中国有效控制南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是中国最大的一块海洋国土。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岛屿的地位愈加突出,因而导致某些国家无端挑起对我国一些岛屿主权归属的争端。南海海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航道资源和油气资源,是世界四大油气资源聚集中心之一,它的石油地质储量大概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的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南海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尤其是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在近200多年间,南海海域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

解放军在南海作战,特别是南沙地区作战一个先天的劣势就是这里距离祖国大陆太远。即使战斗机从海南起飞,也需要近1000公里才能飞到,以前中国空军和海军装备的歼10、歼11等飞机的作战半径还不到2000公里,无法飞赴南沙作战。即使飞到了也因为航程的问题,无法有效巡逻和战斗。

自1988年赤瓜礁海战结束以后,越军、菲军、马军加强了对占领核心岛礁的维修和建设。比如:马军对弹丸礁机场跑道进行了翻修,新建停机坪和栈桥式小型码头,并对部分岛礁的雷达、通信设施进行了维修。越、菲、马继续频繁出动舰机赴南沙活动,加紧进行海区测量,并重点监视无人礁滩,以防止他方占据。比如:菲军派舰艇飞机前往黄岩岛侦察巡逻,菲军在该岛秘密修建了7个“主权”标志物。这些国家还经常举行以南沙为背景的演习。越南军队每年都进行以支援南沙作战为背景的演练。

解决南海问题,无非是采取稳妥的和平方式或是激进的非和平方式。南沙群岛虽然有着相当的重要性,但是南海问题急不得。因为中国海空军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航母没有形成战斗力,舰上连常驻的战斗机中队都暂时没有,依旧不具备长时间的海上巡航和作战能力。这也意味着中国虽然有能力通过闪电式的打击,在周边国家做出有效反应之前迅速夺回部分岛屿,但要实现长期有效控制却非易事,而且出现岛屿反复易手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对中国的国家威望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次,周边南海国家正在整军备战,越南向俄罗斯购买了6艘“基洛”636型常规潜艇,和12架苏30战斗轰炸机。越南军队以苏27战机为防空力量,以S-300防空导弹为掩护,以苏30战机为海上突击手,以携带超音速导弹的导弹艇依托岛礁。再配以潜艇部队和岛礁上的岸基超音速反舰导弹,即使中国的瓦良格号航母编队开到南沙,已不一定可以轻取越南海空军。

而一旦出现大规模冲突,中国即使出动辽宁舰也受限于舰载机滞空时间问题,无力对抗南海周边国家的海空联合编队的战术。所以,填海造陆无疑是最能提升南海控制力的军事手段,事实也证明确实是有效的。就在2015年2月4日,菲律宾媒体称中国在已经实际控制的黄岩岛海域撞毁3艘菲渔船,菲律宾对此除了抗议外已经无计可施。

如果从战略角度对中国在东海与南海岛礁扩建行动进行一体性观察,可以发现一系列岛屿构成一条半月形外海防御链条,改变了南海曾经除了大西北基本没有什么防御纵深的局面。

这条岛链的存在,加强了中国的战略纵深,回旋余地和预警时间都可得到明显改善——中国似乎用陆权的方法扩大海权,走出了地缘政治的一条新路。

石楠:不能直接依赖填海造地模式 篇3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石楠认为, 未来澳门特区发展, 不能再直接依赖填海造地模式。澳门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源有限, 但中央不可能一直同意让澳门填海, 因此澳门不能一直以填海造地来增加土地空间及寻求发展, 重点应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提高效益, 当中就涉及新城与旧区的整合问题。旧区当中有很多有价值的文化及历史, 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完全把旧区单纯作为土地资源来利用, 而应考虑到其本身的文化价值及历史意义。

五幅填海造地工程蝸行牛步 篇4

根據建設辦公開的新城填海規劃,整個工程分五部分:A區約138公頃,東面為興建中的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規劃用作商住社區、基礎設施、水岸公園;B區約47公頃,規劃用作道路基建;C、D區分別為33及59公頃,主要規劃為商住社區;E區為73公頃,主要規劃為社區公共設施、交通基建設施、商住社區及多元產業用地。由此來看,350公頃填海造地工程,涉及全社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澳門未來的持續發展。

按照原計劃,第一幅填海造地,預計將於明年完成填土工程。2012年7月10日,建設辦發出A區填海工程的招標公告,同年底以18.768億元判給工程,施工期990天,按合約,工程應該於明年底完工。但是,目前時間已過去約一半,位於澳門半島以東、連接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五區填海中面積最大的A區填海工程,至今未見大規模施工,填海土地是否需要沉降,工程是否會延期,造價是否會有變,是否會變相違反“價低者得”的原則?目前不得而知。如果工程不能夠按期完工,2016年底,港珠澳大橋通車,可能會影響連接澳門,影響澳門的整體社會形象。

去年1月16日,建設辦發出E1區填海工程的招標公告,4月12日開標,問題也由此出現。這個招標公告,與A區填海工程的主體內容完全相同,最重要的判給標準是:在技術評審得分,等於或超過總分65%的標書中,報價最低的競投者獲得判給工程。在這項工程的競投者中,其中兩家符合技術評審條件的競投者,報價同樣最低,都是4.56億元。由於招標公告並無規定在出現這種情況時如何處理,去年7月,建設辦“對本公開招標作出不判給承攬的決定”,宣告有關招標程序消滅,並已得到劉司長、行政長官同意。但是,有關的兩家競投者都認為自己應該中標,不願放棄,建設辦變得“冇符”,時隔一年多,遲遲不公佈判給結果,於是,有關的兩家競投者,分別向中級法院提起司法上訴,上訴所針對的實體是行政長官。

建設辦於今年3月12日發出“路環–九澳隧道建造工程”的招標公告,主要的判給標準仍然是技術評審入圍後“價低者得”,與A區、E1區填海工程的判給標準相同,但是,其中已列明當最低造價相同時的解決辦法。從這個後知後覺的行為來看,建設辦作為政府重要公共工程的實施部門,在招標過程中出現上述問題,其中多方面的不足是明顯的,值得認真反思、總結檢討。

上一篇:医院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下一篇:正逆向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