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统计

2024-08-03

失业统计(精选五篇)

失业统计 篇1

关键词:失业,统计,建议

一、针对现行失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工作时间”定额低

我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美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在调查周工作内少于15小时。法国定义的失业时间标准, 是指在调查周工作内不满20小时。这样比较, 显然我国规定的失业时间标准太低, 一周只工作1小时, 其收入显然是不能维持个人的正常生活。

2.统计范围狭窄

(1) 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失业人口的标准是按照常住人口登记的, 而每年农村的流动人口就有数千万人次, 如果不统计这部分人的流动率, 将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2) 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统计。我国的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70%, 这一群体的失业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反馈, 失业统计的数字就是不准确的。因此, 在进行统计过程中要注意这些问题。

(3) 年龄界限僵化。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与国际一致, 规定为男16~50岁, 女16~45岁, 在这个年龄之外的人都没有统计进去。这使得城市登记失业的人数与实际的失业率数值偏差较大。

3.失业指标设计不完整

(1) 反映内容不全面。就业不足的统计是指有工作的意愿, 但是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足20小时。按照这一标准, 我国就会出现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情况, 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隐性失业, 即形式上就业而实际上并未就业。

(2) 失业指标设计不合理。我国的失业率指标和失业人数, 是按照性别、年龄等进行区分的, 缺乏广泛而深入的指标体系。实际上, 我国地区间的发展速度不同, 失业水平不同, 但是失业统计指标缺少这些数据支持, 这就使得失业统计的价值大打折扣。

4.失业率统计在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时效性。我国失业统计资料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 这样计算不能反映真实的失业情况。发达国家的失业率, 如英国、美国是每年调查一次, 我国与此相比显然存在差距。

(2) 登记失业不完善。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仅仅局限于当地的就业机构, 这就不能将失业群体比较全面地统计、计算其中。暂时失业、下岗人员、未及时统计就业的人员就会被遗漏, 导致数据结果与登记存在误差。

二、我国失业统计制度的改革措施

1.有效界定失业的口径

(1) 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仅仅用1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是否失业的定额太低, 建议按照正常的工作时间来进行定额, 也就是按每周工作5天, 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 应把调查时间限定少于13~14小时定为失业的标准。

(2) 放宽年龄的界限。应把60岁或65岁以上退休人群纳入统计标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适龄退休人员都有继续工作的意愿, 也具备这种能力, 因此, 应放宽统计失业的年龄。

2.统计失业的具体操作方法

(1) 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制度。建议在城镇实行全面的失业抽样统计制度, 采用住户抽样的制度, 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佳的统计结果。在农村实行对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者、乡镇企业者进行抽样调查, 计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准确的失业率, 可以通过计算隐性失业的方法来推算失业人数。

(2) 检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检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好处颇多, 这样可以使数据统计更完整, 便于在宏观上进行指导, 避免出现疏通不准确和因失业人口过多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区别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的小区内居住时间是半年以上, 或者是居住时间不满半年, 或是个人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可以通过以时间期限、地理范围为抽样标准, 抽取管理得比较完善的、规范的小区, 以此统计其流动人口的失业率, 再通过观察比较对本地区的失业人口现状进行指导。

(3) 利用互联网统计数据。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 流动人口信息随时记录在案, 可通过互联网上登记的失业指标进行抽样调查, 这样既可以免去重复登记的困难, 也可以全面了解各个县区乃至全国范围内失业人口的现状和比重。

(4) 对隐性失业人口做补充登记。我国农村和城镇普遍都存在隐性失业人口, 他们的工作方式多样, 但是效率低下, 工作地点和工资水平不固定, 部分农村地区的边界产出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可见, 这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估算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

例如, 估算隐性失业人口时, 可以采用有效工时推算法。有效工时是指占总工时的比重。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估算。一是抽样估算法, 就是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 用抽样得到的结果来推算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这项工作需要由国家的权威部门来完成。国家统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就曾在1994年用这一方法估计当年的失业人数为1.1亿, 其隐性失业率为25%左右。二是国际对比法, 就是在产值比重相当的历史条件下, 找出一般劳动力的劳动比重标准, 再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标准与之相比较, 多出来的就是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三是模型推算法, 利用模型可以使抽样的方法具体可行, 这可以作为日后农村抽样结果的理论依据, 为进一步统计失业工作奠定基础。

3.针对不同行业应有不同的统计标准

在现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 如在调查范围、调查频率上与国际保持一致和接轨。针对不同的行业, 制定不同的失业、就业标准, 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在对失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从而实现对失业问题有效解决的宏观指导作用。

4.继续加大调查统计的频率

现阶段我国对外公布的统计结果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 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具有滞后性, 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不大。我国针对流动人口失业情况的调查, 通常其调查对象是在该地区居住时间少于半年的流动人口, 时间界定也是不明确的。因此, 建议可以每个季度都进行一次调查, 以最新的统计数据来对失业人口和社会问题进行更好的指导。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现行失业统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改进我国失业统计制度的相关措施, 以期和国际接轨, 在失业人口统计过程中得出更加真实、有效的第一手数据。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14.

实行失业抽样统计论文参考 篇2

一、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发布,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

5叶世芳.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J].统计研究,,(3).

完善我国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失业人口 统计体系 完善措施和建议

我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统计为接近13.5亿人,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和调整和转变,失业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失业人群也将逐渐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如何合理的解决失业问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而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必须准确,保证这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失业的相关概念

在进行失业统计之前,一定要明确失业与就业之间的界限。在经济学上失业的定义就是劳动力处于闲置的状态,劳动力运用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的生产劳动。而失业人口就是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劳动岗位,在寻找或者等待劳动机会的群体。有效的分类就是:(1)因劳动合同的终结或者中结,当下正在寻求有报酬的岗位的人;(2)没有受雇工作过,正在找工作的人;(3)已经退休的人员,想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工作,在找寻有报酬的工作的人;(4)当下没有工作,但准备在一定的时期后开始新工作的人;(5)暂时的被解雇,但没有得到薪金的人。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失业人员的定义是,户口为非农业的成年人,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并在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中心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

2.我国现行的对失业人口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在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改进,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事业统计的体系中不包括三类人群:农村户口的失业人口;老年人口;城市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首先,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只对城镇的失业人员进行统计,而对农业户口的失业人员采取忽略的态度,但事实是不做统计的失业人员占到社会失业人口的一大半,这样使得我国的失业队伍表面上开起来很小,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劳动力占到国家人口总数的70%,由于现在农村耕地的减少,生产方面对技术的要求提高,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闲置,这导致农民工市场的泛滥,形成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下我国的劳动力拥有的平均耕地面积是4.2亩,而根据当下的生产力水品来计算,应该拥有的耕地面积应为8亩,这就代表我国农村需要将1.5亿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另外,根据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导向,农村今后每年会增加五百到六百万的过剩劳动力。 其次,在老年人口的方面,我国劳动法限制是男至60岁,女至55岁,这种规定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已经需要进行改变,超过规定年龄的人口不进入失业统计的范畴,这样将失业人口的规模进一步的缩小了,国际上在失业人口这方面只限定了年龄的下限,没有上限,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劳动能力可以维持的年龄已经超过的规定的年龄。再者,曾经在国有企业工作过的下岗之后,并没有纳入失业人口的统计范畴,下岗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必经的过程,这部分人只是从原先的单位领取所谓的救济金,基本的生活费用,根据我国的研究表明,在下岗的职工中,大约有75%需要再就业,因而他们也应该纳入失业统计的范畴。

3.改进现行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有效措施

失业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国家问题,关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只有做好就業的相关工作方可杜绝社会不和谐声音的出现。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统计制度和手段,能够为政府及时而准确的提供相应的数据。

3.1建立系统科学的统计体系。

在户籍方面应该打破原有的套路和限制,建立两套的统计体系:城镇的失业率登记以及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城镇的人口由劳动部门进行统计登记,所统计的范围应该是在城镇居住和工作的所有人口。至于抽样调查可以由统计部门策划实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统计范畴应该拓展到农村。抽样调查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周期较短的特点,对于提升失业统计数据的准确和真实有重要的意义。城镇方面的失业人口在登记过程中需要的经费较少,而实用性较强。

3.2将年龄的上限去除,对下岗的失业进行有效的统计。

对失业者的年龄上限可不作限定。在国外对失业通常规定年龄下限,退休后曾经工作并继续寻找工作者仍算失业。显然我国这样的规定会缩小失业人口的规模。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整体改善,人均寿命延长,劳动能力丧失的年龄大大推迟。所以,取消失业年龄上限,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下岗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已经成为失业问题中的突出矛盾,失业登记不应该再排除他们。他们中有的已经实现了再就业,有的通过各种形式正在寻找工作。对于他们中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应该和其他失业者一样,纳入失业登记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2]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李洪升.对我国现行失业统计的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4).

[4]刘娜.我国失业问题的统计问题和改进.统计与预测,2004,(3).

[5]潘文荣.对我国失业统计的探讨.统计教育,2005,(2).

作者简介:黑萍艳(1974-),女(回族), 工作单位:同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失业统计 篇4

从经济学的角度,影响就业(或者失业)的因素很多。不论是从宏观层面上还是观层面,以及中央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都会对其产生巨大影响。我国经济在2008年经历了罕见的考验,GDP依然保持9%以上平稳较快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009年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2009年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因此,如何客观合理地分析影响我国城镇失业率的诸多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预测、分析、研究模型,已经成为许多学者专家的重大研究课题。本研究课题涉及以下五个方面:

(1)分析了近年来我国有关的统计数据并结合一年多来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数据,寻找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或指标。

(2)建立主要因素与城镇就业率的数学模型。

(3)对某一因素进行分行业、分地区、分就业人群角度,尝试建立比较精确的数学模型。

(4)利用此模型对我国就业前景进行仿真并对未来我国失业率做出短期的预测。

(5)根据建立的模型和相关统计数据,提出一些建议及应采取的措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2 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2.1 符号说明

X1:进口数据

X2:出口数据

X3:房价走势

X4:M2同比增幅

X5:CPI走势

X6:PPI走势

X7:外汇储备数据

X8:消费者信心指数

Y:失业率

A:矩阵系数

Δ:误差矩阵

SΔ:残差平方和

apj:单元j的输入总和

δpj:第p次训练误差

dpj:第p次训练j神经元的期望输出

Opj:第p次训练j神经元的实际输出

ωi0:为第i次网络运行时的初始权值

θ10:第i次网络运行时的初始阈值

ωi0-1:第i-1次网络运行结束时的权值

θi0-1:第i-1次网络运行结束时的阈值

m:隐含接点个数

yj:原始拟合输出值;

D:确定性系数。

η:学习因子

yjΛ:反规范化后的拟合输出值;

yΛ:输出层各单元的多个建模样本均值;

在国家统计局、新浪网等较权威的网站,收集了大量资料以供本文选择数据使用。最后,以经济学原理为主要理论来源,以实际数据走势或规律为主要背景,整合出影响城镇失业率的各个因素。如表2所示。

考虑到上述各因素所用数据均为同比增长率,现把2008年1月到2009年6月的失业率转化成同比增长率并列表,如表3所示。

2.2 首先考虑国民生产总值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

通过分析表1可以得出经济增长和失业率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

2.3 外贸进出口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

从表2中提取进出口数据与同期失业率的同比增长幅度进行比较,并有EXCEL图表向导得出相应的走势图,如图1所示。

分析图1走势情况可看出,在总体趋势上,进出口增减幅度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

2.4 CPI、PPI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

同理,在表2中提取CPI、PPI走势数据,并与相应失业率的同比增长幅度进行比较得出相应的走势图,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CPI、PPI同比增长率与失业率成负相关关系。

2.5 房价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

由房价和失业率的同比增长率数据经EXCEL图表向导得出相应的走势图,如图3所示。

由增长率走势图可分析出,房价增长率越来越低,而失业率同比增长率则越来越高;当房价增长率急剧下降时,失业同比增长率急剧上升。可见,房价增长率与失业率成反向比例关系。

2.6 M2对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影响

从中短期分析可以发现,失业率和M2之间是线性相关的关系,如图4所示。

综上所述,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或就业率)的主要因素有国民生产总值、进出口、房价、M2、CPI、PPI、外汇存储数据和消费者信心指数等。

3 建立失业率与主要因素的数学模型,仿真得出结果

3.1 建立数学模型

构建该模型必须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也就是说,影响该模型构建是否准确是由各影响因子来决定的(即自变量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自变量时要尽量把各影响因素都考虑进来。由于城镇失业率受进出口,房价、M2,CPI,PPI,外汇储蓄数据、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因素影响。因此,考虑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就业率的各因素X作为自变量,Y代表城镇失业率,则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Δj~N(0,σ2)表示误差,它们为独立同分布的正态随机变量;k表示变量个数。此模型用矩阵表示如下:

其中,a0=b,使用以上矩阵符号,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Y=XA+Δ

估计值为:Y=XC,

残差平方和为:SΔ=Δ'Δ=(Y-XC)'(Y-XC)=Y'Y-2Y'XC+C'X'XC

该式中每一项都为一个数字,不是一个矩阵。对C求偏导可得:

令上式等于0,得正规方程为:

C的期望为:

可得出:C为A的无偏估计。

利用2008年9月到2009年4月之间的数据求出模型中的系数矩阵A,再将各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见表1)带入模型中求出整个时间段(18个月)的失业率,最后将模型求出的失业率与实际的失业率进行比较,以用来检验该模型的误差大小。

3.2 结论

由以上模型计算出的失业率与实际失业率的比较如图5所示。

图中纵坐标表示失业率,横坐标表示时间,两条曲线分别用来表示实际的失业率与预测的失业率,从图中不难推算出对失业率的预测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说明本文的预测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4 模型及算法评价以及关于另一种智能控制的方法的介绍

4.1 模型及算法评价

本文的新颖之处在于用统计计量学原理对数据整合分析归纳得出影响失业率的主要原因;在分析各主要因素过程中用到了经济学的诸多原理,模型是由线性到非线性,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误差。

4.2 对于另一种方法的介绍

受篇幅限制,简单介绍下另一种智能控制的方法,并做了仿真。这种方法的计算量较上种方法更大,建立的模型也更加精确。

智能控制原理的方法就是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先把整个系统模糊化得出相应的模糊系统,再运用神经网络控制理论中的典型模型———BP神经网络,就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因素建立相对于计量统计学建立的模型更为精确的数学模型。

部分程序:

摘要:影响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宏观方面以及微观方面。主要使用了计量统计学原理构建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以各主要因素为输入,以失业率为输出的数学模型(多输入单输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对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前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Matlab数据拟合的方法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所构模型及算法进行评价和优化,分析误差,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作出城镇失业率的预测。最后简单介绍了通过智能控制原理的方法(将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相结合)来进行预测的方法,并将两种方法加以比较。针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仿真结果,就如何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计量统计学,多元回归

参考文献

[1]储琳琳,郭纯生.浅析BP神经网络算法的改进和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2009.

[2]王玲.基于MATLAB的数据曲线拟合[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5).

[3]关治,陆金甫.数值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希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国勇.智能控制及其MATLAB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失业统计 篇5

摘要:由于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长期遭到西方许多国家的猜度和质疑,实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与国际一致势在必行。通过对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系统比较,剖析我国当前就业和失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其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就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导致不少工人下岗,更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业界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关注。近些年来,国内文献对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工资总额和劳动报酬等指标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数仅局限在对现有指标定义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缺乏对国际常用指标,如工作时间、就业获得和损失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统计角度研究来源数据之间的一致性问题。有关失业的测量,国际上主要由失业登记制度和失业调查制度两部分构成。我国公开采用的失业测量指标是登记失业率,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显性失业(即公开失业),却不能很好的反映隐性失业,所以也就不能反映我国的真实失业率水平。

出于统计方法陈旧、指标体系欠科学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统计结果难以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斯基(Rawski,Thomas G2000)在《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一文中,通过对中国经济统计资料的重新核算,发现数字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对我国的统计数字提出了质疑。随后,西方《经济学家》、《金融时报》、《商业周刊》等主流媒体也纷纷炒作,指责中国统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研究所在其研究成果《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中,根据德尔菲法统计得出中国2001年城镇失业率为7.1%,而并非国家统计部门所公布的3.6%。

由此可见,我国就业和失业统计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加以改进就无法同国际接轨,也就难以进行国际比较,了解我国的真实国际地位。

针对我国就业和失业统计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将从国际比较出发,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统计指标和方法人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指出我国就业和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就业和失业统计指标的重新构建提出一些建议性思考。

一、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的界定及比较

有关就业与失业统计的指标,可以进行比较的方面很多。但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LO)所提出的标准,本文将主要从人口活动状态的分类、就业和失业统计三个方面进行。(一)国际劳工组织(ILO)对人口活动状态的分类国际劳工组织通常将人口分为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劳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口,是指总人口中已经参加或要求参加经济活动的人口,即从事经济活动的全部就业人口,加上要求从事经济活动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失业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总人口中除去经济活动人口的其余部分,包括劳动年龄内(16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未参加或不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它实际上是除失业人口以外的各种不在业人口。

(二)西方发达国家有关就业与失业指标的比较

根据第13届国际劳工统计大会通过的《关于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失业及不充分就业统计的决议》(1982,日内瓦),就业被界定为在参照期内从事任何一种工作以获取薪酬或利润(或实物报酬)的人员,或者在此期间生病、休假或产生争议等理由而暂时脱离工作岗位的人员。决议还规定凡在家庭企业或农场从事无薪酬工作至少每天1小时以上的人员,应被包括在就业统计中。国际劳工组织将失业者界定为

年龄以上(通常是16岁及以上)的所有人员。

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就业”的明确定义,与其近似的是“从业”的概念是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和经营收入。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地统计年鉴上所用的“从业人员”实际上就是统计意义上的“就业人员”,是通过国家统计局的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辅之以城镇劳动力情况调查制度和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方案搜集汇总得到的。有关失业通常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已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员。由于我国城镇就业与失业人员只包含城镇中非农业户口,失业登记的统计范围也基本上仅限于户口在本地的城镇人口。加之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的统计口径不同,因此我国的失业率只能是一种不准确的估计。

在西方发达国家,在进行就业度量时,往往不只采用单一的就业率这一指标,而是结合其他指标(见表1)全面反映就业的真实情况。对于失业的统计,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基本上是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所制定的标准所进行。同时,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也表现为一些差异。有关具体情况如下(见表2)。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就业与失业统计方面有所差异和分歧,但是总体上讲来,这些国家基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可供国际比较的体系。反观我国对就业与失业的统计体系,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基本上依然采用过去的统计体系。虽然近些年来很多学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和措施,但是不成系统,难以做到与国际接轨。

二、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主要缺陷

通过国际比较,不难看出,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指标体系的欠缺和统计方法的不科学,下面将逐一列出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中的缺陷,为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统计体系改革明确方向。

(一)就业与失业统计口径的欠科学

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的年龄口径不统一。我国将劳动就业年龄规定为:男16—60岁、女16-55岁,同时规定登记失业年龄界限为:男16—50岁,女16-45岁。参照国际劳工组织或其他大多数国家的统计标准,通常只有年龄下限规定(16岁),而没有上限规定(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除外)。随着人们生活、医疗条件的改善,我国的人均寿命已经超过70岁,有些城市甚至已经超过80岁(如上海),而对劳动就

没有纳入就业统计之中;同样,部分年届退休,身体健康良好,有劳动能力并有工作要求的人(符合我国失业的定义),却没有包含在失业人口中。

(二)就业与失业统计范围过窄

我国现行的就业与失业统计还存在几大“死角”,主要是农村、非正规部门和国企下岗人员都没有或不完全纳入就业与失业统计之中。仅就我国城镇就业与失业而言,通常以“城镇就业率”和“城镇登记失业率”替代,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就业与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它是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城镇从业人数和登记失业人数主要来源于传统管理部门数字和自愿登记失业数据。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没有把农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统计范围内;也没有把城镇常驻人口中全部失业人口包括进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9亿农村人口,官方统计农村有5.614亿劳动力,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统计,中国农村2004年就业不足人数高达1.6亿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28.5%。

(三)“工作时间”定额过低

在我国的调查就业与失业统计中,用“1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界定就业和失业,显然太低,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就业与失业的情况。按照国际惯例,就业统计范围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工作时间累计取得的报酬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人,失业统计的范围与之相反。有关就业统计时间标准,通常规定周工作时间35至40小时。而对于失业,美国规定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即为失业。按照5天工作周计算,要求每天工作至少不少于3小时。对照上述标准,我国用“1小时”工作时间界定就业与失业明显有着不合理性。

(四)统计调查方法单

一、指标设计不完善

我国目前所公布的“从业人数”和“就业率”大多是传统统计管理部门和部分抽样调查综合的结果,调查方法传统、单一,指标也不能全面的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同样,对于失业统计,我国在名义上参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标准,采用两套口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人数”、“调查失业率”。可是在实际操作和使用中,我国只是采用“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这使得我国的失业统计无论是调查方法还是指标设计上过于单一,必然导致失业统计结果偏低。据上海劳动部门估计,每年上海不去劳动部门登记的失业人口约

2万人。另据一份抽样调查报告,在3000名失业人员中,未去劳动局登记的失业者占25.5%。

三、改进我国就业与失业指标改进的思考

鉴于以上所列举的我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无法准确反映我国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现状,我国应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本国就业与失业统计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和完善符合我国实际的就业与失业统计体系。

(一)科学、合理界定统计口径

第一,对就业与失业“正名”。我国要同国际进行接轨,首先要在就业与失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上接轨。将我国所使用的“从业人员”和“待业”、“停薪留职”“下岗”、“在职失业”、“剩余劳动力”等不规范或有争议的用语分别采用国际规范性术语“就业人员”和“失业”来替代。考虑到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还可以分别采用“城镇失业”和“农村失业”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定义,切不可将农村视为失业的绝缘区。第二,放宽或不限年龄上限。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与失业人员只有年龄下限,没有年龄上限。我国过去所设劳动年龄上限受一定的历史条件限制,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现在可以考虑将我国就业与

一致。

(二)拓宽统计范围

我国劳动就业与失业统计覆盖范围狭隘,主要表现在:农村几乎成了统计的“真空”;改革中的国企统计有失公允;城镇中的非正规就业统计还没有规范。农村人口中存在大量“隐性失业”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有学者提出应用边际劳动生产率函数进行推算,也有学者(戴昌钧教授2008)建议结合耕种面积、人均农业生产资料和土地肥瘦等可测数据建立模型进行推算。还有学者建议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前,失业统计要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即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也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针对国有企业改革中遗留的“在编不在职”的怪现象,国家和企业统计部门应加强这一部分人员的就业与失业统计工作,实行跟踪调查和再就业登记工作,建立统一信息化管理,防止重复计算和漏等现象。针对非正规部门和非正规就业,有学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住户调查方法、产业活动单位调查法和劳动力调查法。最后一种方法主要采用问卷形式进行,有着覆

织(ILO)确认为调查非正规就业的最合适的方法。

(三)提高“工作时间”定额

如前所述,国际惯常按照工作时间的1/3来确定就业与失业,按照我国周工作时间40小时计算,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确定为13或14小时作为就业与失业的标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物质财富还不甚丰裕,普通劳动者1小时/周的工作时间所得根本无法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用此来界定我国的就业与失业不能真实地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状况。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思路:(1)根据全国的CPI指数和当地的消费水准测算出一定时期内由各地(省、市)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生活标准(可用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替代);(2)以同类在岗职工同期的平均工资收入除以总工作时间(扣除法定节假日)计算出劳动者的单位时间收入(采用美国等西方国家劳动生产率原子论计算方法);(3)在前两者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物价、地域等因素得出劳动者家庭生存所必需的工作时数。通过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工作时间”定额来进一步界定就业与失业。

(四)改进现行统计调查制度、完善统计指标

调查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的方式、方法,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基本上原有制度的沿用,远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时代的要求。要真正客观体现我国就业与失业的状况并进行国际比较,必须改进这一调查制度。

首先,我国应以抽样调查法作为就业与失业统计的主要方法,辅以登记调查等其他方法。在实施抽样调查方法中,要实现各类机构(包括官方和民间)的通力合作,借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经验,加大抽样的比率(美国为1:1600,我国当前为1:18238)。

其次,加大调查频度,完善统计方法。目前,我国公布的就业与失业统计数据是以年计的,这对实时的就业与失业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可以借鉴OECD国家通用的x—12 ARIMA数据模型,根据就业人数及其他就业数据的季度调整推算误差,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实时修正。

再次,增设就业与失业统计指标。例如:增设“城镇不充分就业”统计指标;“农村失业”统计指标;“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指标;“城镇隐性失业”和“农村隐性失业”指标等。甚至在不同区域、不同产业和不同行业间设立二级指标,作为就业与失业统计的有益补充。当然,就业与失业指标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整个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理论与方法论指

上一篇:智能楼宇节能案例分析下一篇:加固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