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传统

2024-06-12

西方文化传统(精选十篇)

西方文化传统 篇1

一、节日起源

中国长期以来处于封建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中, 传统节日具有浓厚的农业色彩, 主要是由岁时节令转换而来的;而西方文化由于长期受基督教的影响, 传统节日的起源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我国古代长期以农为本, 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 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时、二十四节气, 形成了以节日为主的传统节日。勤劳的中国人民为了更好地生存, 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而农业的发展与天气密切相关。古人云“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在古代, 春节、清明节等都是重要的农事节日。人们通过丰收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 祭祀日月星辰, 庆祝五谷丰登,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大多与宗教有关, 如情人节 (纪念一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 、复活节 (纪念耶稣复活) 、万圣节 (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道者) 、圣诞节 (纪念耶稣诞生) 。在西方, 人类社会早期的节庆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但后来由于基督教等宗教的兴起和普及, 由于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取代了农业经济, 敬奉土地乞求丰收的传统节庆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宗教意识衍生出来的节日。

二、节日习俗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庆祝活动, 这一点中西方都相同。但中西方的节日风俗却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中亦能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而西方国家传统节日则主要以玩乐为主题。

中国讲究饮食, 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文化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的民族特色在于, 饮食文化不仅仅是关于饮食本身的文明成果, 而且内化为一种具有信仰、禁忌等文化意义的民族心理, 成为文化的隐喻象征符号体系。这种隐喻和象征性在节日风俗的饮食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

春节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 除了拜年, 贴春联等习俗外, 饮食也是一项重要的习俗。全国各地习惯各异, 较为一致的食俗有糖瓜, 饺子和年糕。元宵节是我国各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又如端午节的粽子, 中秋节的月饼等等。可以看出, 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的。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长寿为目的, 主要通过饮食来实现, 即“民以食为天”, 所以节日习俗不仅以饮食为主, 并且以特定的节日食品作为这些观念的最好注解。

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快乐为目的, 除必须的饮食营养外, 更主要的是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认为人生来有原罪, 必须通过信仰上帝, 参加宗教仪式和不断忏悔等才能赎罪, 从而得到行令净化和快乐, 因此西方的节日习俗不仅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而且注重宗教仪式后的一种身心季解脱式的愉悦和快乐。

如西方最重视的圣诞节, 每年的圣诞前夕, 各教派的教堂都要举行礼拜仪式, 由教堂的圣诗班为大家演唱颂诗。许多家庭也有在圣诞节前夕进行祈祷、齐唱颂歌的习俗。人们在圣诞之日汇集在广场, 围着拜访在那里的高大圣诞树齐唱颂歌等活动。还有热闹非凡的圣诞晚会。还有世界闻名的狂欢节, 从规模上仅次于圣诞节, 可称得上世界上最大的传统节日。狂欢节里, 人们要狂乐三天, 尽情地吃喝、歌舞、恶作剧, 不分种族肤色, 不分富贫贵贱, 全都汇入了欢腾的海洋。在复活节期间, 伦敦要举行盛大的化装游行;感恩节期间, 美国的乡村市镇举办规模庞大的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等。

三、节日色彩

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传统节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喜欢红色;而西方崇尚白色。

红色, 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红色源于太阳, 古人认为“日至而万物生”, 阳光下万物繁茂, 生机勃勃, 令人振奋。我们的祖先在祭、祈过程中, 对阳光有一种本能的依恋和崇拜, 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喜庆的日子比如春节, 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它还象征美丽、漂亮, 如指女子盛妆为“红妆”。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原是一个贬义的词, 是“火”与“血”的联想, 它象征残暴和流血, 象征着激进和暴力革命, 也象征着危险与紧张。

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禁忌词, 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 西方为白虎, 西方是刑天杀神, 主萧杀之秋, 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在中国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 象征着死亡和凶兆。而在西方, 白色的象征意义着眼于其本身色彩, 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等。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 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纯真、无邪正直、诚实幸运、吉利。比如提到圣诞节, 我们想到的皑皑雪景和门上的白色雪花饰物。

透过节日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生活状态和宗教信仰的差异, 以及思想理念及价值取向的差异;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融合。认识西方的历史与文化, 克服文化差异, 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产生,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达到更有效的融合, 为更好地开展国际交流提供一个窗口。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已的传统节日, 节日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 经常有关于传统节日的文章。从对这些文章的学习中不难发现, 中西方在节日上有许多的不同, 这主要是由于文化底蕴的差异造成的。

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 篇2

——简论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

杜杨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南充637131)

摘要:生育文化在人类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有着类似的精髓,如重视人口繁衍、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传统生育文化的诸多理念至今仍然值得借鉴,不应简单地将其斥为“封建”、“愚昧”而加以全盘否定。

关键词:生育文化;中华;西方;祖先崇拜;上帝崇拜;繁衍;伦理

生育文化是指人类在婚育繁衍方面形成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制度和道德等。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而生育文化在人口再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医疗水平都很低,人类的夭折率高,平均寿命短。同时,自然灾害、猛兽、战争、饥荒等天灾人祸常使得人口剧减。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曾经辉煌的民族由于没有顽强的生育文化而相继灭绝。现存的民族经过长期摸索各自建立起了有自身特色的生育文化,这些生育文化支撑着民族的持续发展。本文将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作简要分析。

一、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

中华家庙、祖宗祭祀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早在夏商时期,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祖先祭祀仪式已经形成。没有子嗣(或者子嗣夭亡),祖先祭祀就会结束,香火就会断绝,这就代表着家族不能持续存在。扎根于每个家庭的祖先崇拜将个人责任与利益跟繁衍高度挂钩——养育孩子一方面是对祖先尽义务,另一面关系到自己身后的祭祀——,并且上升到宗教的高度,奠定了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的儒家学说接续了祖宗崇拜的文化基因,进一步认为“孝”首先意味着生育传嗣、延续香火,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深入人心。

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西方也有过顽强的生育文化,其生育文化的建立和衰亡对其民族及文明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此不作深入探讨,仅着重论述基督教兴起后西方的生育文化。从公元一世纪开始,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并在后来成为了欧洲的主要信仰。基督教创造出“三位一体”的宗教观念,以此维系着源自犹太教的“一神论”观念,从而保持着以上帝崇拜为根本的宗教信仰。基督教的教义中多次提到了上帝要求信众“生养众多”,虔诚的基督教徒认为生养繁殖是上帝创作的计划,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生儿育女是教徒的使命。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祖先崇拜,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根基是上帝崇拜。

二、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似之处

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均博大精深,不仅涉及到直接生育,还涉及到一系列与生育相关的社会道德和伦理。尽管两者在形式上的表现有很大不同,但其思想内核有很大的相似之处。11作者简介:杜杨,男,1984年9月出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汉互译,中西文化对比。

(一)都高度重视并鼓励人口繁衍

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均把人口繁衍放在重要地位。《礼记·昏义》提到:婚姻是“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强调了生育的传宗接代的目的。《孟子·离娄》更是明确提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此可见,在中华传统生育文化中,生育传嗣在某种程度上是“孝”的最高体现。基督教的经典《圣经》多处提到“生养众多”,例如,“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 ”(《圣经·创世记1:28》)、“你们要生养众多,在地上昌盛繁茂”(《圣经·创世记9:7》)、“我要眷顾你们,使你们生养众多,也要与你们坚定所立的约”(《圣经·利未记26:9》)。基督教坚决反对同性恋,认为“这本是可憎恶的”(《圣经·利未记18:22》)。另外,《圣经》中明确指出上帝将胎儿也视为人——“那造成我在母腹中的,不也造他吗?造我们在母胎里的,不是同一位吗?”(《圣经·约伯记31:15》),因此基督教反对堕胎。基督教对同性恋和堕胎的坚决反对起着鼓励人口繁衍的作用。

(二)都注重家庭伦理,反对淫乱

家庭在生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生育对家庭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中西方的生育文化不约而同地注重家庭伦理。由于淫乱会严重影响生育能力,降低生育质量,中西方的生育文化都坚决反对淫乱。中华的传统生育文化可以浓缩为两句话: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强调的是利益和精神激励;“万恶淫为首”是通过将“性”局限于夫妻而保护生育器官(当然也起着维持社会道德的作用)。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庭关系得到大力提倡,而淫乱行为则受到普遍唾弃,一些大家族甚至会以私刑严惩本家族内有淫乱行为者。基督教各派均遵循的《圣经》十诫均也把“孝敬父母”和“毋行邪淫”放在重要地位。基督教的教义也对夫妻关系做出了规定,如“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因为丈夫是妻子的头,正如基督是教会的头;„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圣经·以弗所书5:22-28》)。

(三)都重视男女分工

由于生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女性是人口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兼顾物质再生产),男性是物质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协助人口再生产)。在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中,男女分工都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在传统中国,社会普遍推崇“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即男性通常在外为家庭获取财富,女性在家料理家务以及养育后代。《圣经》中也提到了上帝对男女分工的要求。

三、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的意义

(一)保证了民族的持续发展壮大

在物质条件差、大型天灾人祸不断的古代,许多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的民族都彻底灭绝。在这种情况下,华夏民族和欧洲大陆的各民族不但没有灭绝,反而得到了发展壮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方的传统生育文化功不可没。顽强的生育文化使得中西方的民族在历经多次灾难后仍能得以恢复元气甚至更加壮大。

(二)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

在中西方生育文化中,家庭伦理道德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家庭是社会的基础,规范家庭伦理道德有助于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父慈子孝是华夏传统的家庭观。这种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子女的父母的孝敬扩展到全社会就是孟子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助于形成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基督教教义中也规定了家庭关系硬和睦,并认为应将其扩展到全体基督教徒之间的相互关爱。

(三)奠定了中西方文明的根基

人口是文明的基础。也是文明的载体。奥地利裔英国经济学家F.A.哈耶克(弗里德里克·A·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1988)提到:“我们可以做人口稀少的野蛮人,也可以做人口众多的文明人。如果将人口数量减少到10000年前的水平,人类也保不住文明。实际

上,即使将已获得的知识储存在图书馆里,如果没有足够的人从事广泛的专门化和劳动分工所要求的各种工作,人们也不能够利用这些知识。”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分别支撑着中国和欧美人口的持续发展,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和欧美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人口长期居于世界第一位,其经济、科技、文化也长期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发明大大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儒家学说等中国传统人文学说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长城等古代建筑至今仍举世瞩目。华夏文明也曾遭到多次破坏和蹂躏——如五胡乱华、金灭北宋、元灭南宋、满清入关等——但都没有被彻底征服和摧毁,传统生育文化所带来的人口优势是关键因素之一。

虽然欧洲长期处于黑暗的中世纪,也历经战乱、瘟疫的巨大破坏,但其顽强的生育文化使得其文明得以延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欧洲的人文与科技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基督教生育文化仍然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坚持,欧洲各国人口尤其是英国人口得到快速增长。人口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移民和开发新大陆成为了可能,大批以英裔为主的欧洲人大量向美洲、澳洲等新大陆扩散,并且繁衍出庞大数量的后代。工业革命后,西方文明开始在全球占有主导地位,英语也由一门不起眼的地区方言发展成为了世界语言。当然,必须说明的是:人口是文明的必要条件,而并非充分条件。没有足够的人口肯定无法产生和传承辉煌灿烂的文明,但是单凭大量的人口而没其他条件也难以产生和传承辉煌灿烂的文明。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深入探讨。

四、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

不可否认,传统生育文化中也有一定的糟粕。而且,时过境迁,其中的某些内容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因此,有人将传统生育文化贬为“封建糟粕”、“愚昧落后”而全盘加以否定,还有人片面放大传统生育文化的糟粕之处,声称中华文化天生愚昧落后,这些都是有失公允的。应该以历史的眼光客观地看待传统生育文化,充分肯定其为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的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华传统生育文化的核心思想,例如其大力提倡的重视家庭责任、父慈子孝、反对淫乱等观念对现代中国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西方世界在这方面有着惨痛的教训。二十世纪,西方世界的女权运动兴起,最初以追求男女平等、反对基督教禁止离婚的戒令、主张婚姻自由为主要诉求,这些诉求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女权运动逐渐走向极端,演变成了“性解放”风潮,对生育文化等传统宗教文化全盘否定。性解放主义者反对一切道德伦理约束,反对男女的分工,鼓吹性与婚姻分离、淫乱不该受到谴责,还大力主张娼妓合法化、同性恋合法化。性解放动席卷欧美,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性解放运动既导致西方社会离婚率剧增、大量家庭解体,又使得性病数量大大增多,同时还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社会道德,间接地导致了盗窃、抢劫、贩毒等犯罪现象的加剧、社会治安恶化。另外,性解放运动使得欧美多国的生育率急剧下降,导致了后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欧美国家被迫大量地雇佣移民(而移民的大量涌入又导致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目前,西方社会已经开始对性解放运动进行反思,不少有识之士发出回归传统生育文化的呼声。

西方世界已经为全面否定传统生育文化而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其深刻的教训值得中国吸取。我们应该客观、理性地对待传统生育文化,要摒弃其糟粕,但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吸取其精华并使之在现代社会发扬光大。

五、总结

殊途同归,生生不息。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虽然在具体表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具有类似的精髓,同时都为各自的文明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在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西方传统生育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和理性地对待中国文化,也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我国传统文化对西方关系营销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关系营销;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人情;面子

西方关系营销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源于北欧的诺丁服务营销学派(Nordic Services Marketing)和产业营销学派(Industrial Marketing and Purchasing)。它们倡导关系导向,但并未采用关系营销这个概念。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一词是1983年由贝瑞(L.Berry)在一篇服务营销的会议论文中首先引入文献的:“关系营销就是提供多种服务的企业吸引、维持和促进顾客关系”。随着这一概念的提出,关系营销理论得到了不少西方学者的潜心研究,并取得了辉煌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是一个包含多民族文化系统的大系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从周代开始奠基的,周代在社会结构、制度层面建构了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理性主义的崛起,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观念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到秦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大力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措施,基本上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统一的汉民族文化。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关系营销的影响,也主要集中体现在儒家思想对我国顾客和商家的影响上。尽管最近几年来,我国在国际商务和对外文化交流方面日益开放,但儒家文化仍然有着很高的地位。儒家文化强调对权威的服从和推崇良好的家庭关系。这也就是说,在生意对生意的关系中,私人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由于社会生活和商业生活常常混淆不清,这就为关系营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文化基础。所以,我们在运用西方关系营销策略要达到某种预期的经营目标时,应尽量考虑到儒家文化或者说孔子学说对中国商家和顾客产生的影响。下面分几点进行讨论。

一、儒家文化中的“亲缘”关系对关系营销的影响

孔子学说把中国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归结为血缘关系,认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并且,把本没有血缘关系的朋友、君臣关系也加以拟血缘化,如:朋友之间往往以兄弟姐妹相称。这种模式一直沿传至今,中国人在现实中进行人际交往并形成一定的关系,正是这种“亲缘”关系的外推。

费孝通(1985)在“差序格局”中指出,中国社会关系是按照亲疏远近的差序原则来构建的。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相互联系中,一般关系越是靠近亲缘的核心,越容易被人们接纳,也就越容易形成合作、亲密的关系;越是远离亲缘的核心,就越容易被人们排斥,就会形成疏淡的关系。这样,中国人就存在一种特殊性的“私德”,在行为上表现为内外有别,对圈内人讲情谊,尽义务;对有可能成为或希望其成为圈内人的圈外人,也会施以人情;对无关的圈外人则循礼而讲利。

所以,基于此种文化规范,我国的商家们通常在相同的条件下不愿与陌生人做生意,认为陌生人没有圈内人可靠和值得信任。因此,我们在推行关系营销时,最好是能找到合适的中间人来介绍和联系生意的双方。另外,我国商人还喜欢提前知道他们将与谁会面,会面人和他们有过什么关系或者有无可靠的圈内人做介绍。这样,我们就应该提前为对方提供尽量多的信息,并告知对方自己的想法和希望,以尽可能地使对方把自己归入圈内人的范围。

二、儒家文化中的宗法等级思想和礼制对关系营销的影响

儒家文化确立的宗法等级思想和礼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按照该学说,人们必须遵从所谓的“礼”这种行为规范,思想上必须树立严格的心理位差,要遵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的关系纲领。孔子特别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说,非礼勿动”,明确指出表现心理位差的礼是一切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从西汉董仲舒开始,更是将等级制度严格的“三纲”作为整个封建社会的纲领性思想。历朝皇帝也将儒家的宗法等级思想及与之相适应的礼制大力推崇。致使现今中国社会还多多少少地受到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

这种环境下,等级制度在我国企业内部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公司企业改革的力度不大,还一味奉行最近几年在西方国家盛行的奉承体制。结果是对上级的个人忠诚得到了保护,而窒息了自下而上的革新。所以,我国企业的决策制定依然是从上到下的,基层管理人员基本没有提出建议和意见的资格和勇气,主管被视为高层,享有相当的权利。所以,要与我国商家建立关系的时候,应尽可能地与对方的高层打交道,因为决定关系质量的决策权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高层手中,这一点对于关系的建立、维护和发展非常重要。当然,以秘书和助理经理身份出现的“守门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高层的决策,我们也不可小觑这些“守门员”的作用。总之,与西方国家相比,制定决策和发展关系的权力在我国更集中在中上层,我们要始终与贸易方的中上层建立良好的交易关系。

三、传统文化塑造出的“人情”社会对关系营销的影响

中国人的“人情”是建立在儒家文化的亲缘关系和由之外推的拟亲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现代人注重“人情”自然是古代文化传统的遗风,但更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中国是“人情”的社会,中国人在处理问题时考虑最多的是感情因素,而相对来说缺乏理性。

中国的“人情”包括3种含义:人之情感;人与人之间进行社会互动和交往时与对方交换的资源(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人与人交往相处所应遵守的规范准则。也就是说,在中国,“人情”是亲情、感情、物质和行为规范交织在一起的混合体。由于感情成分的介入,中国人的“人情”交往一般采用“非等价交换”原则。即一方希望在交往中由于“人情”的付出而获得更大的回报,但当获得预期回报时,又觉得对方的回报多于自己的付出,感觉反而又欠了对方的“人情”,于是又要把多得的“人情”还回去,这样循环反复,往往不可能“平账”。这种“人情”现象是基于中国人的“不欠”和“回报”心理而产生的。因此,中国的“人情”既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维持彼此关系的资源,是连接相互关系的纽带。

在中国充满“人情”的营销环境中,商家们一般不是完全按照西方完善的市场导向做生意,而是夹杂了一些“人情”在里面。贸易双方的交易,可能不是“等价交换”,而是在一方“让利”给对方的条件下成交的。这种“让利”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是送“人情”给对方。对方接受了此“人情”,将来在贸易中必然会以其他形式“回报”回来。其中的微妙关系,是西方商人无法理解的。所以,我们在和中国商家或顾客做生意时,要巧妙地运用“人情”的给予和取得,来维护交易双方的长期关系。另外,我国生意场上的“人情”不仅仅指利润的让渡和价格的折扣等等物质方面的互换,我们还可以通过与贸易方的高层或直接接触的顾客进行“感情交流”,而使对方感觉到“人情”的存在,继而能帮助我们顺利地展开关系营销,赢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

四、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对关系营销的影响

在我国,“面子”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心理结构,从古至今,它具体地调整着中国人相互关系的方向和程度。爱面子是中国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交往双方爱“面子”的程度、给不给“面子”或“面子”是否给足,往往是相互关系和谐与否的重要条件。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是一种普化现象,体现了中国人的自尊,其实质是中国人自我观的体现。这种心理也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伦理的渗透、维护祖宗心态(不给祖宗和家人丢脸)的外显和追求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这里强调“面子”的自我拥有一面,并不是忽视他人给予的一面,自我的拥有还需要通过他人的给予才能得到切实的实现。所以,中国人的“面子”正是由以上两个要素相互交织构成的。正是由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塑造了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所以中国人往往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给自己“面子”多少来判定对方对自己的接纳程度,并对彼此的关系进行认知和评价。

鉴于中国人“面子”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具体运用关系营销时应对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虽然现今通过直销这个媒介,商品生产和服务产业的工业化允许既使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生产商和顾客也能达成“一对一”的关系,并且,信息技术让“一对一”的关系营销计划在我国能够得以实施,而避免了对媒介和商标这些基层结构的昂贵投资。但是,这种纯粹的关系营销方式忽略了品牌和商标给要“面子”的中国顾客所带来的安全感和身份象征。所以,在认为顾客对我们无比忠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对我们的品牌、商标和企业形象进行投资,以使老顾客感觉到消费我们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有身份和有“面子”;另一方面,我们在与生意伙伴打交道时,要尽量为他们留有“面子”,给不给“面子”直接影响到生意伙伴的满意度,而生意伙伴的不满意是导致我们与其关系中断的重要原因。据研究,我国生意人之间的分歧往往不是因为是非和利益问题,而是因为面子问题。生意场上打交道的目的、期望值等各不相同,处理好彼此的“面子”问题可以增进和改善生意双方之间的关系。而面子的核心就是尊重,所以,要想和生意伙伴保持长久的彼此信任的关系,就应在生意往来中将对方的位置摆得比自己高一点。

参考文献:

1.付路阳.关系营销.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2.张新国.关系营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德)Thorsten Hennig-ThurauUrsula Hansen.关系营销.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4.廖文斌.关系营销:企业生存之本.商业研究,1999,(12).

5.张钦成.关系营销:市场营销新概念.中国经贸导刊,1999,(6).

6.李艳娥.共赢——关系营销的核心理念.经济师,2001,(6).

7.常志有.关系营销若干问题的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0,(5).

8.乐国安.当前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9.郑全全,俞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周梅华,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硕士生导师;曾庆春,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差异概谈 篇4

婚姻观是价值观的一种, 从婚礼可以看出中西方人对于恋爱、婚姻的价值取向以及中西方文化在婚姻方面的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中西方保持各自的婚姻文化特点。

二中西方婚姻观差异

1. 择偶方式不同

中国人传统的择偶方式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西方一向盛行自由恋爱, 第三者无权干涉。当今社会, 中国人以自由恋爱为开端, 最后步入婚姻殿堂的也不少。

2. 对结婚的看法不同

在中国古代, 结婚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 侍奉公婆。在当代, 这种情况也不少见。在西方, 结婚是为了找个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 从而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交上获得满足。

3. 对离婚的看法不同

在中国, 有时夫妻双方即使出现感情问题也不会立即离婚, 他们会顾虑对子女、家庭等的责任, 不轻易离婚。而在西方, 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 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误, 他/她会做第二次选择。

4. 婚姻关系不同

中国的婚姻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的影响, 尤其是婆媳关系。西方的婚姻, 父母很少干涉。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

1.中式婚礼的传统吉祥习俗

中西方在婚礼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传统习俗有“三书六礼”“三叩九拜”的礼节。六礼分别为: (1) 纳彩:这是议婚的第一阶段, 男方请媒人提亲后, 女方同意议婚, 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婚, 礼物是雁, 取象征顺乎阴阳之意, 后来又发展了新意, 说雁失配偶, 终生不再成双, 取其忠贞之意。 (2) 问名:是求婚后, 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 准备合婚的仪式。 (3) 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 又叫“订盟”。这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古俗, 照例要用雁, 作为婚事已定的信物。后发展到用戒指、首饰、彩绸、礼饼、礼香烛, 甚至羊、猪等, 故又称送定或定聘。 (4) 纳征:订盟后, 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 是成婚阶段的礼仪。这项成婚礼又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后来, 这项仪式还采取了回礼的做法, 将聘礼中食品的一部分或全部退还;或受聘后, 女家将赠男方衣、帽、鞋、袜作为回礼。 (5) 请期:送完聘礼后, 选择结婚日期, 备礼到女家, 征得同意时的仪式。

2.西式婚礼也有传统的吉祥习俗

(1) 新娘抛花球:谁接到就象征她快要结婚了。 (2) 新郎抛袜圈:同样谁接到就象征快要成新郎了。 (3) 新娘要戴手套:手套是爱的信物, 在中古世纪, 许多绅士送手套给意中人表示求婚。如果对方在星期日上教堂时戴着那副手套, 就表示她已答应他的求婚。 (4) 婚戒要带在左手无名指上。 (5) 新娘要戴面纱:新娘的面纱象征着青春和纯洁。 (6) 新娘穿白色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 白色就象征着欢庆, 白色也是富裕、快乐的象征。后来则加强了圣洁和忠贞的意义, 形成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而再婚的女性, 可以用白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如粉红或湖蓝等, 以示与初婚区别。 (7) 结婚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 (8) 结婚蛋糕特别定制。 (9) 蜜月旅行:一般西方在举行完结婚仪式后, 就会与亲朋好友告别, 去度一个只属于新人的蜜月。

三传统中西式婚礼的大致特点

1. 西式婚礼

穿洁白的婚纱、笔挺的西装、蛋糕香槟、抛花球……简洁神圣的西式婚礼, 让那些追求小资情调的, 梦想成为公主、王子的新人们十分心动。

在西方的教义里, 两个人的结合是上帝的旨意, 因此婚礼必须是圣洁的, 代表纯洁的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 白色的婚纱、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白色的婚车……一切白色的花卉都会成为西式婚礼上最受欢迎的装饰物。

2. 传统中式婚礼

大红花轿、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队、拜天地、掀盖头、凤冠霞帔状元服……中式婚礼上, 传统的喜庆与热闹, 把吉祥和祝福以最热烈的方式送给一对喜结连理的新人。虽说中式婚礼听起来有些老套, 可如今却是个新鲜玩意儿。

中式婚礼讲究“天地人和谐”的哲学, 以及人们祈福迎祥的心理, 在中国传统意义上,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 还是两个家族以及社会关系的事。需要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 引起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士的重视。所以, 又叫“人前婚礼”。

以情动人, 感谢父母、答谢亲朋好友, 是中式婚礼上的一大重点, 喝“多子汤”、饮“和睦酒”、吃“团圆饭”、敬“父母茶”等情节, 让到场的每一位宾客都感动至深。而新人也会因此感受到婚姻的庄重和家庭的责任。

四总结

改革开放后, 中国打开国门, 接受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 同样, 西方也被中国文化深深地吸引。随着时代进步, 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包容异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当今中国婚礼有举办西式的, 进教堂宣誓交换戒指;有举办传统中式的, 上花轿, 拜高堂;也有选择中西合璧, 如在婚宴上新娘会换好几套礼服, 既有婚纱也有旗袍。另外有些娶了中国女子的外国人会要求举办传统中式婚礼, 要求骑着白马, 迎亲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闹地去迎接新娘。真可谓“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随着世界越来越趋同, 中西方人的婚姻价值取向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中西方保持各自的文化特点, 给全世界人民带来全然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

摘要:本文通过中西方婚姻观念的对比, 阐述了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 并透过婚礼这种形式, 对中西方婚姻价值观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中西方婚姻观,中西方传统婚礼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西方文化传统 篇5

论文摘要:西方形式主义司法有其独特的文化成因,根源于实证主义法学,判例法、法典化及司法的困难促进了司法的形式主义。中外形式主义司法在解决纠纷中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西方的形式主义对我国司法的改造有重大启示。

一、西方形式主义司法的特点

法治是西方的产物,早期的法治是以形式主义的法治为特点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必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司法审判在早期的权威性也是以规则的平等适用为前提的,即形式主义的法治传统(本文指的是形式理性化的司法)。“判决应当非常公允:不能对富人是一种判决,对穷人是另一种判决;也不能对你的朋友是一种判决,对你的敌人是另一种判决。”

对于纠纷究竟是用一套相对地与日常生活常识相分离并事先结构而成的规范体系来统一地把握处理,还是立足于常识并根据一个个纠纷的具体情节情境给予完全个别化的把握和处理?纠纷的处理,可以分别用“同样案件同样对待”和“不存在两个相同的案件”来表达的两个侧面或范畴,尽管两者存在深刻的内在矛盾,同时也无法以一个侧面来完全否定另一侧面的价值意义。所以在实际上,任何文明的纠纷处理样式恐怕都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包含这两种价值,并对两者之间的矛盾作出某种调整性安排。但是,强调哪一个侧面或以哪种价值为主,却能够导致不同文明的纠纷处理样式或制度安排出现重大的差异。西欧文明强调的是前者,而极为重视后一种价值则是中华文明的特征。与发展和运用一套相对独立于日常生活常识的规范体系这一必要相联系,在西欧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专门从事这种规范体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法律家职业;相反,传统中国社会中由于用于认知、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日常生活常识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是相互重合的,中国古代的司法官吏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查清案情,一方面要有官员伦理方面的“常识”,也就是明了做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要有一些关于当时当地风土习俗人情等方面的“地方性常识”。有了这些“常识”,对于州县官查明案情可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清代的律学教育中将经史、方志、档案等书籍置于其中的原因了。在这种情况下,极不容易在给予其业务内容以肯定性评价的前提下发生对法律家职业的社会需要。而且,在西欧法的演变过程中,因为认知、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日常生活常识的相对分离,法律家更容易强调法独立于伦理道德的性质,并发展出一套外观上“中立”于一般伦理道德的特殊程序、技术和有关知识。作为法律职业的律师正是据此来保障自己谋生的基础,同时又向社会主张自身存在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相反,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认知和处理纠纷的范畴体系与伦理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合为一体,纠纷的认知和处理由社会所公认的道德伦理上优越程度不等的主体所主宰,因而不太可能承认某种主体以“中立”的程序或技术为根据来主张自己介入纠纷处理过程的正当性。[!--empirenews.page--] 在现代西方法治的历史上,有一个压倒一切并包容一切的问题,即法律中的形式问题。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形式仅仅意味着一种法律制度的特殊的标记:追求一种具有普遍性、自治性、公共性和实在性的法律。形式的观念认为,作为普遍性、自治性、公共性和实在性规则体系的法律的核心,即使不能充分决定,也可以限定官员和私人可以做些什么。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是由韦伯创造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范畴,是他用来分析经济、法律等社会制度合理化发展过程的工具性概念。形式合理性指的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合理性。韦伯认为近代法律发展是一个法律形式化的运动过程,“法治”就是伴随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类型。形式合理性的法律代表了高度逻辑化的普遍性思维,是一种体现“制度化”的思维模式。这种制度化的思维在立法上要求制定逻辑清晰、前后一致、可以适用于任何实际情况的完备的体系规则。它具备以下五个特征:“第一,每一项具体的法律决定都是某一抽象的法律命题向某一具体事实情境的适用;第二,在每一具体案件中,都必定有可能通过法律逻辑的方法从抽象的法律命题导出裁决;第三,法律必须实际上是一个由法律命题构成的没有漏洞的体系,或者,至少必须被认为是这样一个没有空隙的体系;第四,所有不能用法律术语合理地分析的东西都是法律上无关的;第五,人类的每一项社会行动必须总是被型构为或是一种对法律命题的适用或执行,或是对它们的违反,因为法律体系的没有漏洞性必须导致对所有社会行为的没有漏洞的法律排序。”韦伯提出的有关形式合理性的上述五项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其一,法律的合逻辑性。这要求成文法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能组成协调统一的体系,这在微观方面要求每一法律内部各个法律规范之间能互相配合、没有矛盾、没有空白,在宏观方面则要求一个社会的全部法律能配合成为一个协调、完整的体系。其二,法律的预见性。这要求法律不但能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对将来产生的问题也应尽可能预见到并加以规范。其三,法律的可预测性。即人们可以通过法律的规定预知行为的法律后果,破除一切神秘因素或法律之外的因素来影响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法律行为后果的预测,这要求法律本身应当尽可能明确、详尽,同时尽可能做到抑制司法人员的主观随意性。其四,法律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可操作性要求法律不流于抽象的原则,而能为人们提供可操作的标准和程序。有效性则要求所制定的法律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效果,不只作为一种摆设。这些是对法律规则本身所提出的最基本的形式要求,且不论法律规则的内容如何、是否公正,这些形式特征是现代社会立法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西方形式主义的法治,不仅包括法律自身的形式合理性,还要求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即司法必须依据实在法进行,“据法司法”;法对实质合理性的追求应当以司法的形式合理性为前提、司法应遵循正当程序的要求、司法中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行使。司法的形式合理性对于法治秩序的建构而言是极为重要的。正如美国学者庞德所言:据法司法是指“根据权威性律令、规范(模式)或指南进行的司法,这些律令、规范或指南是以某种权威性技术加以发展和适用的,是个人在争议发生之前就可以确知的,而且根据它们,所有的人都有理由确信他们会得到同样的待遇。它意味着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律令可以保护的范围内所实施的是一种非人格的、平等的、确定的司法”。韦伯也提出:“司法的形式主义使法律体系能够像技术合理性的机器一样运行。这就保证了个人和群体在这一体系内获得相对最大限度的自由,并极大地提高了预言他们行为的法律后果的可能性。”富勒教授也指出,法治的另外一个美德实质上也仰赖形式规则和对规则的遵守。如果法官和其他官员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行事,那么他们就给了规则治理下的人们一个按法律要求调整其行为的公正机会,从而避免了不守法可能导致的相反法律后果。在现代法律制度中,形式规则之所以枝繁叶茂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不诉诸形式规则,就无法充分实现许多实质性的公共政策目标。这些目标既包括诸如国防、邮政服务等传统目标,也包括公共福利、公共卫生、环境控制、公共教育、社会保障。至少在三重意义上,要实现此类宽泛的公共目标,就必须运用形式规则。首先,一般来说,为了有效执行这类复杂而盘根错节的目标,精微的社会组织形式不可或缺,而如果不具备将必需的结构、程序、职能制度化的规则,这些形式就不可能存在。其次,就对保障公共信任和合作而言,规则及其实施过程的可预期性、统一性和公开性必不可少,而这种信任和合作对这类目标的实现是必需的。再次,这些规则必须是形式规则,原因之一至少是,它们必须要由下级的官员来实施,而低强制形式性的规则是公众更不能容忍的㈣。从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司法的形式理性对于保障人类自由、提高司法的预见性等的作用。当然在人类司法史上,这种严格的司法形式主义也曾经导致法官机械、僵化地使用法律,成为“自动售货机”似的裁判者,但笔者以为司法形式主义并不是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祸端,法律本身缺乏实质理性、司法人员思维僵化才是其中的主要原因。[!--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二、中外形式主义司法的简单比较

在形式法范式下,司法对纠纷的解决机理可概括为:(1)司法权获得独立性地位,司法机关是主要的纠纷解决机关。司法权不再是政治权力的运作形式,而具有独立的品质,体现为司法与立法分离,司法权与行政权分开行使。(2)司法判决的逻辑结构为演绎式的,即将普遍性的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案件事实之上。通过三段论的推理来实现法官的权力,体现对纠纷的解决。(3)程序在司法活动中获得高度重视。法律程序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程序获得司法活动的中心地位,一方面与形式法范式的性质相吻合,另一方面也是架构规范与事实的通道。形式法范式不仅仅限于法律规则的一般化和体系化,它还意味着“从立法至司法的每一个法律实践环节都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形式法范式中的司法程序不仅仅是判决结论作出的一种事件决断方式,还是司法是否获得合法性的前提。判决是否有效,程序本身成为一种评价标准。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有无形式主义的司法?肯定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形式化司法,但如果从司法的确定性及可预见性来说,尚存在形式主义司法的影子。在中国古代“形式主义”的司法只存在于极其狭小的范围内。按照日本学者滋贺秀三等的研究,在刑事司法中存在形式主义司法,因为刑事司法由于涉及“重盗命案”等情形,依法审理的可能性较大,依律审理的依据更为充分,判决的可预见性更强,因此中国一直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说法。另外,在现代民事案件的类型化处理中,如当事人第一次起诉离婚,法院的普遍判决不准离婚的做法。

与西方形式化司法解决纠纷相比,我国在纠纷解决上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审判程序意识的普遍缺失或弱化,即“重实体、轻程序”,这种传统迄今仍未改变。二是个案的非形式化处理,不管在民事案件还是在刑事案件中,主要是由于民事法律的不完备造成的,同时还受到法官素质的影响。三是纠纷解决依赖着非同质化的司法队伍。虽然我国司法队伍的学历层次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中级以上法院,基层法院法官的同质化较差。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纠纷解决不能影响法治的进程,专业化的司法与纠纷解决应一并得到重视。英美法系法官由于司法的困难,促进了司法的专业化建设。普通法司法当中对司法意见的要求使得法官必须尽可能阅读更多的判例,积累尽可能多的经验。而我国司法目前对说理论证的低要求没有对法官的高度专业化构成挑战。更有甚者,基层法官的功能偏重于解决纠纷而非实施规则的事实也削弱了对法官专业化的要求,因为运用法律只是解决纠纷的手段之一,而且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乡土中国。因此探讨我们为何没有出现法官专业化的原因,法官的责任在于解决问题而非实施法律恐怕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我们之所以没有出现法官的专业化,是因为我们不需要法官的专业化,还是因为我们的司法难度不够,不需要专业化?我们不需要在判决书中说理论证,因为我们的司法不是要实施法律规则,而是要解决纠纷。当然这是大陆法系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国更为明显。但是反观世界各国,纠纷的有效解决无不以司法独立和司法权威为前提,不然,纠纷难以有效排解,或者是在“运动式”司法的作用下压下去,到一定时候又要浮上来。提高司法的专业化是司法独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如果司法的说理性不够,技术性不强,司法何以服人,又如何才能独立?但当前基层法院司法目标的价值取向又对提高司法的技术含量和专业化造成了障碍,这种障碍和价值取向又是由我们的国情和传统所决定的。这种司法的悖论将成为传统与变革之间的永恒话题。[!--empirenews.page--](二)中国传统司法的弊端在于,中国讲求司法(解决纠纷)的实质合理性,但忽视了司法的实质合理性需要有司法的形式合理性为前提。没有形式合理l生的纠纷解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或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使纠纷得到解决或解决得不错,但不能排除“人治”的干扰和破坏,而会给极端不理性的司法提供机会,反而可能导致司法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能预见性。中国与西方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追求司法的实质合理性,但由于司法手段、形式、程序、目标等方面的限制程度不同,从而使东西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和发展方向,并且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不过,殊途同归,中国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目标上与西方的法治并不矛盾,中国的实质价值取向的司法与后现代化国家的司法在价值追求上是一致的。但是应当看到,中国法治土壤的贫瘠,司法形式化程度不高,在这方面的缺陷需要加以补正,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中国司法在既缺乏西方国家那种形式理性传统基础的概念和知识系统作为司法产生的演绎前提,也缺乏西方国家法制现代化的漫长历程中因法律进化和范式变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情况下,就决定了中国司法需要反思西方经验进而构建中国自己的概念逻辑和话语系统,从中获得启示而建构中国的法治方案。

(三)中国在解决纠纷中,在法律体系不完备,内容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借鉴判例法体例,建立我国的判例指导制度。我国本来就有判例法与制定法相互为用的传统,两者的结合是中华法系的特点与优点。从判例法的发展历史看,汉以前是简单援引阶段。由汉朝到唐朝,逐步形成了因案生例的判例形成规则和例优于律的判例法适用的普遍认识,是判例法的成熟阶段。到了明清时期,判例法不仅植根于制定法,其本身也纳入制定法的范畴,无论地位与价值均超过历代,是判例法的发展阶段。民国时期,判例也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上判例法的道路,既由于悠久的制定法传统,又由于国家没有及时对判例进行汇编,还因为中国古代司法判决的结构与风格也阻碍了遵循先例原则的出现。我国现在虽然没有建立强制性的判例法制度,由于受两审终审的影响,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仍然有不言而喻的约束作用,最高法院公报刊登的案例实际上已经发挥了指导作用。建立判例指导制度,既可以弥补成文法的缺陷与不足,又可以促进法律的统一适用,实现形式化司法。这样还可以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发挥司法能动性,积极解决纠纷;提高司法能力,遏制司法腐败。采用这种制度,有如下优点:一是适用的范围全面。凡是在司法中发现存在缺陷或漏洞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建立判例指导制度的方式进行弥补。二是适用的规则明确。判例指导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判例引申出来规则,这些规则是现实审判经验的总结,有着明确性、确定性和同等条件下的适用性。三是体系的开放性。由于司法实践是不断变化的,用来发挥指导作用的判例也是不断发展的,即判例指导体系是开放的,有着时代性。四是发展的渐进性。判例指导制度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渐进的,它服务于纠纷解决的实际需要,有着不断积累和完善的属性。

传统与西方的交融 篇6

关键词:武满彻   音乐风格   现代音乐  民族性

一、武满彻创作的阶段

纵观武满彻的音乐创作,可以用两个时段来概括,一是从前卫性风格到保守性风格的转变时期,另一个是全音阶性的旋法、和声音响、调性回归时期。

在早期音乐的创作中他就尝试着印象派音乐、序列音乐、偶然音乐等各种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在这些领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早期钢琴作品《UNINTERRUPTED RESTS》,用点描手法,及踏板、哑键的运用以及之间的对比处理,从中营造出了丰富的色彩与空间的张力变化。而对音色的敏感与细腻的表达,对结构形式自由的高度追求,乐思的复合化及多层面的展示等,体现出了德彪西对他的影响。 此外梅西安创作中数字象征和自然主义的运用以及色彩的追求和他的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的神秘宗教主义氛围,也深深吸引着武满彻。

中期音乐创作中受到了约翰凯奇的哲学观念影响,约翰凯奇是对东方传统音乐制作的崇拜者,当武满彻遇到约翰凯奇时,他重新审视了自己曾经想摆脱东方艺术的哲学观。在他早期音乐避免了日本音乐创作的元素,认为这才是现代音乐化的表现而现在意识到了音乐传统的价值。音乐有着深刻的日本传统文化,经常对秋天、雨水、庭院以及一系列的对自然和自然景观进行深刻的描绘,从而令人产生一种用无休止的永恒之感。在速度中追求缓慢的进行,自由化节奏节拍,流动性强、音色细腻都是武满彻音乐语言的特征,使人们重新回到“听”这一朴素的行为。

在晚期的音乐创作中,其作品体现出来了调性的冋归,音乐中蕴含的是幽静、深长的音乐风格。和弦的进行接近传统的思维,而且旋律是决定了和声的发展方向。泛调性的思维方式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横向旋律的线性运动也更加明显。声部之间更多的是平稳的平行进行。整体音响更加平静。同时,作品材料中有时明显包含大小三和弦结构,长气息旋律线条等体现出协和的调性因素。例如,作品《雨树》和《面朝大海》开始追求一种和谐的音响效果。

二、现代与传统的双重性《弦乐安魂曲》

武满彻的第一部以纯音乐形式来创作的作品《弦乐安魂曲》可以说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其中也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响,这部作品从音响效果上来听是无调性的,和弦与旋律是不能够稳定的建立在某个特定的调性框架之中的,节奏上也是比较复杂多变的,明显的展现出了现代音乐的特点,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和声都是由基本的音列以及它的变形所构成的,从而形成了不协和的无调性音响。但是这部作品也有它的传统的特征,体现在乐曲每部分的尾声部都带有华彩的乐句,而且整部作品的结构还是相对遵照古典音乐特有的形式,体现在乐句上的简单运用,曲式以ABA的结构构成,较清晰,声部更加的细化,而且传统的变奏重复的手法也相对明显,且开头与尾声间的材料的一致性更说明了,作者要在“传统”音乐里塑造“现代音乐”的蓝图。

三、传统与西方在日本音乐中的并置《十一月的阶梯》

为尺八和琵琶而作的《十一月的阶梯》是他第一部尝试结合东西方乐器的作品,他运用了日本民族艺术中特有的对时空的理解方式,结合西方音乐技法、同时融入传统音乐要素。作品由11个段落构成,其中的“段”指音乐作品中的各个变奏。这里运用的手法也是多样的,覆盖了传统中尺八的演奏和现代微复调的运用,东西方的交融也从音色、和声等方面体现了出来。武满彻也挖掘独奏乐器组和管弦乐队二者各自的音响特征。这部作品作曲家是以一种自然而然的方式向听者陈述其乐思,开始时不间断的尺八颤音,不时的打击乐带来一种凄清冷寂的感受,仿佛人迹罕至的台阶,顿生凉意,管弦乐仅在开始结尾中间几处作了陪衬,其中尺八的地位更为突出,表现了一种境界,苍凉悲切,如同一位长者对往事的追思,断断续续,意境深奥,使人在聆听中折服。作品在现代作曲技法上,运用了勋伯格的音色旋律原理,管弦乐部分发出的音簇音响从本曲的第一小节起就不断出现,音簇,这个精密的设计也体现在作品里,这也应和了日本传统美学的思想,曲子中的不协和音响是受到了梅西安音乐的影响,在音色发生大的变幻时也是有固定的音高的,伴随着杂音,从而形成了所为的“音流”现象,这是受到了西方传统美学严格组织的影响。

四、结语

音乐的结构框架是西方音乐所重视的,是抽象、复杂的,而日本音乐则是主张音乐本身的要素,是具体的、鲜活的。而武满彻认为在他们两者之间是不存在具体界限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其实他是反对强制性的把东西方对立起来,坚定的认为两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并且也可以很巧妙的相互融合在一起。武满彻通过自己的音乐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存在深层交融的可能性,也许这就是武满彻音乐真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志斌.武满彻的生平与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2,(03).

[2]董立强.武满彻《弦乐安魂曲》的创作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04).

[3]许志斌.论武满彻中期创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01).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篇7

很多学者认为建筑受文化的影响,建筑的风格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将中西方的文化与建筑作对比,找出其中渊源。

1 审美观点的不同

例如中国人与欧洲人在建筑审美观上的不同,中国人崇拜自然,在不能合理解释自然现象的时候,中国人拿出“天神”来做解释,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上天的力量,后来很多思想学派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这也成为很多修行者地终极目标,他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然的附属人类应该服从、顺应自然,在审美上认为自然的就是美的。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大规模的建筑群,如宫殿、陵墓等,常常会依山伴水,曲径通幽,利用山势起伏自然形成建筑物的错落排列。建筑物一般不高,但却种植有高大的树木。尤其是寺庙里类的建筑,更是常常刻意隐藏于林木之中。

2 地理环境的不同

笔者认为,这里还有地理环境的因素,中国的中部地区是由长江、黄河两条河流灌溉的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合农业耕种。定居中国的人类逐渐形成了农耕民族。只要尊崇季节气候的变化,按时播种、收割,他们就可以丰衣足食。中国人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相当满足,于是养成了他们崇拜自然,臣服于自然的观念。由于中国总的来说是风调雨顺,一场灾害通常很快就会过去,这时候,人们会以为是自己的祈求的到了回报,这就更助长了这种自然观的形成。

欧洲的自然环境要恶劣得多。欧洲平原稀少,山地居多。此外,欧洲大陆一直被冰雪覆盖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是农耕,连畜牧都十分困难。因此,定居欧洲的人类以狩猎民主为主。在他们心目中,自然界很容易被具体到了每一只羊、鹿、狼或豹的身上。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与自然界战斗,并取得胜利。任何向自然界的祈求都不会得到回报。人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是人类永远无法改变的,甚至无法认知。另一方面,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在欧洲人心地植下了人与自然势不两立的观念,养成了欧洲人好斗、好胜的欲望。既然自然界强大恐怖,又与人类对立,那么,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改造都是无尚光荣的。这也正是欧洲园林、建筑刻意标榜人为因素的原因。

3 自然的不同

我们从自然观的角度来做进一步的分析,古代中国有数不清的如四大发明这样为世界科技作出卓越贡献的成就。但是如果按学科来看,古代中国的主要科学成就都集中在应用领域,例如制造业、建筑业等;而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成就相对贫乏。我读过一本介绍数学发展历史的书。对数学贡献最大的是欧洲人,同时,书中也介绍了巴比伦、埃及、印度、阿拉伯等国家的数学成就,却对中国的数学成就只字未提。由于前文提到的中国人对现有的自然界颇为满足,也就失去了改造自然的兴趣和动力,认为应循天命,知足常乐,这种思维方式蔓延开来,就造成了中国人普遍满足于问题在表面上得以解决,而对于隐藏于表象之下的事物内因缺乏兴趣,懒于对问题刨根追底。所以古代中国对于自然界的研究始终都只停留在肤浅的客观观察阶段,极少有人把观察结果抽象总结成理论,也就是经验更多,理论则缺乏至极。更不要提用理论来指导改造自然了。虽然我们有宏伟的长城,有神奇的都江堰,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石窟,但那一本著作可以将其总结成实用并精确地理论。我们已经提到过中国人的自然观过于崇尚自然,于是心甘情愿的臣服于自然。这种自卑,带有奴性的思想也使得中国人很轻易的屈服于“权威”,不敢有创新思想,尤其是那种把自己放到与权贵平等地位上的思想。而欧洲在文化上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上,民主制度终于战胜专政制度;科技上,完成了工业革命,这一时期近代科学形成了,并以加速度向前发展。科学在越来越大的规律上应用于生产过程,对自然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进、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提出、电力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钢铁、机器制造、化工等新兴产业部门的崛起手生产体系的全面更新,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互动的全新面貌。由于欧洲国家特有的开放得性格,外扩领土的强烈欲望和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其在建筑形式上博众家所长,去其所短,并保留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在内存品质上有新技术、新材料、先进的理论基础的保证,增加了外观的多样性及复杂性。民主制度由于保障了方向正确,和调动了多数人的积极性,其效率远不是专制制度可以同日而语的。

我们研究了两种自然观对欧洲和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都已经是历史了。孰优孰劣我们不去做公断,只有因为了解不同自然观在历史上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更有利我们发展的自然观。观察这两种自然观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到一个事实,就是人类的野心有多大成就就可以有多大。人类是能够战胜自然的。这也是典型欧洲人的自然观。随着欧洲文明的胜利和广泛输出,我们中国人也普遍接受了欧洲的各种思想,比如马列思想,和我们正在学的自然辩证法,都是欧洲人创立的。中国人的自然观也普遍发生转变。例如,人定胜天的观念在中国就很有争议。如果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这个词组显然是语法和逻辑错误,但现在连高中地理教学都会经常讨论这个话题,请大家记住,人定胜天并不是一定不正确。“人定胜天”不是说人类谁便怎么样做都会战胜自然。战胜自然还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并且可能还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4 结语

现代建筑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中自然观对建筑的影响是直接而必然的,人与自然应该形成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包括:地方性,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本,让自然做功,和显露自然等几条基本原理。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其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景观设计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然要遵循自然辨证法。同样,我们也要保持建筑中的文化因素,让建筑有生命,由内涵,有气质,能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与设计准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西方文化传统 篇8

一、对科学探究的认识1.探究

《牛津英语词典》中的定义,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辞海》 (1989年版) 的解释, “探究”则指“深入探讨, 反复研究”。[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 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 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 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 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 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2]

2.科学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科学探究就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科学探究也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之所以这样表述, 乃是由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本质上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之处。[3]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中对于科学探究有这么一段论述:“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还涉及到科学探究的认识, 如科学探究的特征。”从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发现, 科学探究既是过程, 也是方法与能力。

3.施瓦布实验室探究三水平体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探究作为一种科学教学方式, 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 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4]

施瓦布提出的实验室探究的三种水平:最简单的水平, 学生根据实验手册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方法进行实验, 以发现他们从书本中得不到的联系。第二种水平, 实验手册只提出问题, 而把方法和答案留给学生。该水平教师 (教材) 引导的少些, 具有较强的开放性。第三种水平, 问题、方法、答案全部留给学生。学生面临的是“原始的现象”, 问题、方法等要自己研讨得出。[5]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科学探究指的是培养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表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是指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有选择地学习, 能独立自主地参加学习的全过程, 会调节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他们不再是现成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欲望、自主意识、自学能力、探究精神。

二、认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具有轻个体重集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 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性, 看重人的自由, 看重个人价值, 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人遵奉的信条。苏格拉底, 古希腊“三哲”之一, 是柏拉图的老师。关于如何“教”他们各有一则经典对话流传下来, 我们来比较一下。东西方传统文化有些什么差别, 我们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因材施教,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 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 促进每个人的发展, 是科学求实的, 是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但孔子作为老师的权威身份, 他用权威的口吻教诲学生, 用灌输的方式告诉学生, 只许他人接受, 不容他人怀疑。《论语》通篇是“子曰”, “告诉”是孔子最常用的教育方法, 整个《论语》中看不到一处学生与孔子的争执、辩论, 更不用说设置情景, 让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据说,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之间曾有一次关于“什么是爱情和婚姻”的对话。苏格拉底没有像孔子哪样权威地直接告诉柏拉图, 而是先设置相关情景, 让柏拉图自己去行动, 并通过行动的结果促使其自我思考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 如果学生思考的结果是错的, 他也不直接纠正, 而是设置另外的情景引导学生再思考 (再发现问题) , 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中国的传统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继承, 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 不注重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科学探究只有知识是不够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质疑的精神, 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 鼓励学生在与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用、学以致用、重整体的观念是东方的直觉的经验思维。东方的直观、经验思维与西方的重理论、重实验和实证分析的思维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方思维具有直觉的、经验的、整体、模糊的思维特征, 西方思维具有分析、逻辑、实证、抽象、精确等特征。西方在发明和掌握了形式逻辑、数学思维工具和实验科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严密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人没有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和形成逻辑体系, 使科学发现只能停留在经验直觉的层面上, 中国文化传统往往具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思维的传统。

三、理性实施科学探究的策略

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 科学探究在我国实施受到传统文化 (当然还有考试制度等其他方面) 的影响, 全面快速推行, 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 我们应该采用逐步过渡, 理性实施的方式。

(一) 分批、反复培训———突破传统, 提升理念

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 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我们知道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不是控制课堂, 而是如何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学生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是这种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然而突破传统, 改变教学观念这一问题, 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可真难啊, 因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的,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我们总自觉不自觉地认为:课堂的一切都要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教师失去对课堂的控制就意味着教学的失败。因此理念的转变和提升, 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我们不能期望老师们一培训就会, 一会就懂, 一懂就能实施,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师, 分批、反复地进行培训。

(二) 分段、亲历过程———培养兴趣, 学习技能

学生的科学探究我们应分阶段进行, 开始可以安排一些观察、测量、绘制图表、制作, 通过报刊书籍、网络等收集和处理数据等简单的探究活动, 以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基本技能, 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然后可安排一些科学主题式的科学探究, 课题要小一点, 以重点训练学生提出问题、通过简单实验等收集数据、解释数据、提出假设、作出结论等综合性的探究技能, 使学生认识探究的内涵。在学生对探究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 就可以安排有关控制变量, 建立模型、设计实验等难度较大的活动。包括完全的和开放的探究, 以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数量也应由少到多。

对于学生的科学探究应重视学生兴趣的开发, 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对结论放宽要求, 不要统一答案, 允许不同结论, 鼓励每一位学生。

(三) 探究、传授互用———适时适度, 取长补短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为主, 但是也不能排斥教师传授的作用。探究教学能够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 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传授式教学也非一无是处。传授式教学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传递大量的知识信息, 能够培养学生自律性和自省力。在一堂科学课中探究和传授可以并存, 在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存在传授, 两者并不矛盾。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探究与传授的运用要适时适度。当探究的问题过于难时, 需要教师在一些知识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支架时, 教师可以进行一些传授;在一些操作性技能的学习中, 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性的传授;当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时, 可以采取讲授式教学;对于一些史料性的知识, 讲授往往会更加生动活泼。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3]罗星凯, 李萍昌“.科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组.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inquirylearning.htm.

[2][4]陆璟.探究性学习.惟存教育———探究学习.http://www.being.org.cn/inquiry/tanjiu.htm.

西方文化传统 篇9

关键词:中西方茶文化,传统文化,英语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频繁。中国在英语人才的培养上一直非常重视。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学科, 它所容纳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其中茶文化是英语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中西茶文化差异为视角, 开始英语文化教学, 势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 以及语言驾驭能力, 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都会有所促进。

1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1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语言作为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首先, 语言是用来记录人类发展历程的载体, 是文化流传至今的工具。语言作为媒体符号的一种, 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也是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往今来, 人们的生活与语言紧密相连。在英语系统中, 将红茶称之为“black tea”, 直接翻译成中文, 实际上是“黑茶”,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是由于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 由于最初红茶从中国福建武夷传入英国的时候, 这种茶叶的外表颜色是黑色, 故将其称之为“black tea”, 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到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 英国人重视茶叶本身的颜色, 而中国人则重视茶汤的颜色。所以说从语言能够看到一个国家文化的发展情况, 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准。

1.2 文化是语言实现价值的载体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标志, 而文化则是语言价值得以实现的载体。中国文化是经由语言记录, 语言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语言记录拥有具体的记录内容, 这些内容包括情感、事业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中国文化必须要借助语言才能够表现出来。同时, 人们在进行交流或者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 都是通过语言实现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创造出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以茶文化为例, 它具有巨大的包容力, 不仅可以吸纳众多外来文化, 为自己所用。而且也可以被其他文化所吸纳, 实现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发扬。

总之, 文化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 离不开文化的辅助, 恰当辅以文化背景, 学生们的语感、语境才能够更好。

2 中西方茶文化差异

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 目前世界各国的茶文化都是由中国茶文化衍生、发展、变化而来的。在茶文化从中国传播到西方国家的过程中, 受到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影响, 中西茶文化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下面针对这些差异进行具体分析:

从中西茶文化差异来看,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饮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方面的不同。

首先, 中国人饮茶非常简单, 一般都是清茶一杯, 不会添加任何辅料, 有些考究的人, 会使用专门的茶具, 在煮茶、泡茶的顺序上十分讲究。随便什么时间, 约上几个好友, 围坐一起, 品茗畅谈, 这就是最为简单的中国茶文化的应用方式以及社交礼仪。当然,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 每个民族或者地区的饮茶方式各不相同, 并且各具特色。我国少数民族饮茶, 往往会加入一些奶、糖等辅料一同饮用。汉族居民则是以“清饮”为主, 汉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 因此“清饮”是中国大部分人饮茶的方式。如果追溯我国茶文化的起源, 最初发于神农, 而后兴盛于唐代, 在宋代得到更加的普及。在唐宋时期, “煮茶”是最为流行的做法, 到了明清两代则以“泡茶”为主, 由于中国人热爱“清饮”, 所以对水质要求很高。最后, 中国人饮茶并没有固定的时间, 一般都是闲暇之时, 兴致所致。

其次, 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人饮茶以“混引”为主, 喝茶的时候, 会将奶、糖等辅料加入茶汤, 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辅料。另外英国人热衷“红茶”, 英国人每天都会喝茶, 喝茶已经成为了他们一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是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 也是英国人生活品位的象征。从这些内容来看, 茶文化传入英国之后, 在形式与内容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它被赋予了鲜明的西方特征。英国人也会邀请朋友一同喝茶, 但是与中国人不同, 英国人会准备各种点心, 与茶品一同食用, 他们将其称之为“茶会”。英国茶文化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方茶文化, 英国人对茶的坚持, 主要是体现在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人际交往需求等方面。

最后,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在茶道精神的体现上也存在很多差异。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因此中国的茶文化包容了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内涵以及文化思想。集中体现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内涵。它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核心,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茶道内涵极为丰富, 当代茶道精神以“和”为核心, 倡导和谐、平和, 以和为贵。而西方茶道精髓与中国则完全不同, 他们比较重视饮茶的形式, 将饮茶视为品味的象征。

3 中西茶文化差异下的传统文化英语教学策略

3.1 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我国教育体系中引入英语教学是在20世纪后期, 英语教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脱离文化背景的语言教学, 是架空的教学, 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在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教学后, 学生基于中西文化的差异, 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英语词汇的内涵, 同时在语境、语感也会越来越好。以英国为例, 英国是西方国家中茶文化发展最快速, 体系最完善的国家, 正是因为英国人热爱饮茶, 视茶为时尚、最健康的饮品, 因此茶叶自传入英国以来, 就迅速得到了普及和发展, 进而形成了非常具有英国特色的英式茶文化。而中国作为茶的发源地, 自然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拥有四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 其中蕴藏了太多传统文化内涵, 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从世界范围来看, 即便是英国, 其茶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也难免会受到中国的影响, 红茶在英国大范围普及, 英国才演变成今天以红茶为主的品饮文化, 而英语作为英国人的母语, 在以整个文化背景为基础的发展条件下, 茶文化的渗透, 必然会带给英语巨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将中英茶文化作为媒介, 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以及语感、语境分析能力等等, 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借助这个契机, 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内涵,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 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 在理论教学与文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巨大提升, 才能够不断成长为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3.2 茶文化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中的落实

为了能够促进英语教学效率, 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教师必须要将文化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 设计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设计, 学生在文化情境中体悟英语词汇的内涵和使用方法, 语言驾驭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会因此而进步。

首先, 英语教师要以中西文化的差异作为基础, 将中西文化比较分析, 学生从中体会到不同文化的不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由于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 导致交际风格以及行为模式也存在巨大差异, 以茶文化为切入点, 将中国与西方国家茶文化的不同展现给学生。上文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已经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文化认知结构, 掌握双方语言体系中交际规范、词汇使用方法以及句法之间的不同, 进而解决很多实际交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比如:以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差异为例, 英语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 有意识的将这些具有差异的茶文化只是引入课堂, 如“听力教学”, 新词汇结合茶文化背景进行介绍, 像black tea, soft drinks等词汇充分反映了英国人的饮茶习惯以及生活习惯, 通过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 让学生了解英国人的语言习惯, 从而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英语词汇和使用方法。这样在听取“听力材料”的时候, 才会更准确、更快速的理解对话的意思,

其次, 在英语传统文化教学的时候, 教师必须做好文化导入设计, 由于英语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 属于外来文化, 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吸收, 需要一定的媒介和桥梁, 因此文化导入就成为了文化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英语教育领域的相关学者提出:文化导入分为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个层次是语言知识结构的导入, 在导入这个部分的时候, 教师要注意消除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认知障碍, 将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传递给学生。第二个层次是系统地导入文化知识, 以课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 将重点、难点有条理地归纳;最后一个层次是导入广泛的文化内容, 包括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传统等等。这些内容丰富了英语文化教学课堂, 使学生摆脱了枯燥乏味的知识理论学习, 尤其是各种传统民族文化的引入, 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比如:茶文化中有关饮茶习惯的对话和文学段落等等。“dish of tea”这种短语, 在英国都非常常见, 还有成语“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这一句体现了中国茶文化对于英国茶文化的影响, 也肯定了中国茶叶在世界范围内所带来的影响。正是因为茶文化发源于中国, 而茶叶也是从中国进口的, 虽然目前茶叶已经十分普及,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 西方国家依旧将茶叶视为比较珍贵的物品。它也象征着一种财富。而“all the tea in China”就是代表一大笔财富的意思。

结束语

基于中西茶文化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 会使英语教学效率更高, 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完善学生的语言结构, 文化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 本文针对茶文化差异下的英语传统文化教学进行了几点分析, 希望能够对相关的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甄秀玲.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6 (5) :24-26

[2]郭丽杰, 金月.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的重要性[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 (23) :12-13

[3]莫小满, 王晓惠.教学技能大赛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英语广场.2016 (2) :24-25

[4]王璇.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英语广场.2016 (2) :45-45

西方文化传统 篇10

关键词: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地理环境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运动作为衡量一国国力的重要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可以说, 从一定程度上讲, 社会发展的情况决定了其体育的发展现状, 也就是说社会生产方式与发展同体育文化的发展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发展来看, 社会本身即是一个艰苦、长期的发展过程, 因此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发生演变。在这个过程当中, 不同地域、民族的体育文化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 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体育文化模式。而伴随着历史的不断演变, 我国体育文化在长期的传播与交流当中, 我们可以发现其源于古罗马、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竞技思想的体育文化存在着一种互补与突出相融合的矛盾。在当前这个特殊的时期, 分析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与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对立与统一就一定会广泛引起广大业内人士及体育爱好者的关注,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进行具体剖析, 以期于不断完善我国民族体育文化, 增强全体人民的体育文化意识, 提高全民体育水平, 增强国际间的文化合作力度, 促进全球体育事业共同发展[1]。

1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分析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是当前世界文化体系当中的两个重要的体系, 它们与历史发展同步, 虽然才者分属于不同的两个体系, 但从整体上来讲, 二者的关系是并列且平等的。当前,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及世界贸易往来不断加剧, 国际间的合作及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在近代中国史中, 由于广大西方列强的不断对外侵略扩张 (这当中我国是最为主要的阵地之一) , 从而使得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开始处于正面交锋之状, 且这种斗争与冲突在不断加大。因为这两种文化存在的环境与文化本体的差异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 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来源于五行、八卦、阴阳、天人合一等理论当中, 与此相反,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大多与其哲学发展相一致, 遵循的是外在分析, 侧重于在自然斗争指导之下的发展与形成;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是现代医学、科学实验等相关科学的综合运用, 而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偏向于重视自然和谐与人体自身先天性的统一性;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崇尚的是形体美与阳刚力量, 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更加注重抽象、内涵、节奏等方面的美感。

其次, 以竞技为最终目的的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是运动的健美性、公开性、惊险性与竞争性, 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育系统, 它非常注重人体自身的全面发展, 却对在竞争过程当中的道德因素较为忽视, 从整体上来看, 以竞技为目的的西方体育文化它过份强调了一种冒险与激进;与西方竞技体育文化有所不同, 礼仪性、表演性、娱乐性一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 它将个人修养摆在了重要位置, 削弱了长期存在于体育运动当中的竞争性, 形成了以追求长寿、健康为主要目的且具有一定内敛性格的体育模式[2]。

最后, 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将其侧重点归结于体格之上, 从体育层面上来讲, 它提倡的是从人体体格的培养, 通过不断的肌肉运动, 进而实现形体塑造, 来帮助达成理想人生;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则是通过体育锻炼, 达到由表及里、以外达内之效, 进而塑造出理想人格, 它实则是一种人格倾向的表达。

2 关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相互间的互补分析

一般而言, 丰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人文气息, 才能孕育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它的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变异、选择、积累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社会存在, 因此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在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融汇的同时, 也势必都会吸取各自文化理念当中较为精华的部分。它们之间的互补, 认为最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 在长期的发展与整合过程当中, 西方竞争理念已逐渐被东方国家所认同,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也不断被西方国家所接受。从实际情况来看, 现代社会发展与西方竞技体育当中所突显的竞争理念存在一定的吻合性, 因而这种观念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也慢慢被接受与认可, 进而运用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当中。蕴藏于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当中的健康观、生命观以及与此相匹配的保健体育当中包含了丰富的人体科学内容, 可以对人民各类保健活动可以进行科学指导, 因此它也正慢慢走入西方国家视线当中。

第二, 二者对其优秀的运动项目都有所移植, 比如来源于西方国家的足球、篮球等项目早已被国家所接受, 受到广大民众一致拥戴, 而我国传统的武术、气功等项目还不能开始逐渐西化, 打破了传统西方竞技体育一支独大的局面, 为体育文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提高了其多样性与丰富性。

第三, 都有对伦理及道德观层面上的追求。

3 关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当中存的矛盾的主要作用

由于历史发展与思想观念的差异, 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二者并不是一个整体,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既有整合也有矛盾, 但这些矛盾的存在却具有不寻常的意义,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 矛盾可以维系不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世界上在发展过程当中唯一从不曾中断的文化, 这与频繁的外部、内部交流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虽然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间的交流时间还不长, 但由于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因而二者定会不断的磨合与碰撞, 二者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可吸取精华, 因而可不断拓宽其自身发展的空间范围与领域。

其次, 矛盾可调节不同区域间的体育事业发展, 保持体育发展分布均衡化。社会发展的不同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使得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事业发展也不平衡。而存在于不同地区域间的发展矛盾则可有效调节这一现象, 它的方式表达在于吸取对方教训及经验, 融合对方发展精华, 相互补充。二者只有存在着冲突与互补的现象, 才有相互影响的可能, 西方与东方的体育对话不仅是二者自身发展的需要, 而且可以不断丰富世界体育体系的形式与手段, 拓展体育结构及功能的外延。

综上所述, 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关系存在互补也存在一定的冲突, 在其各自的发展中, 不仅会从不同程度上改变各自传统的体育属性, 而且由于二者在某些方面的契合还会产生不同类型的体育文化, 引发体育文化变迁。此外, 由于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同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的层次及水平上存在着巨大差别, 从而导致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巨大冲击, 当此之时,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体育文化的冲突, 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有必要做出一定的调整, 确保其发展与西方体育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相契合, 找寻到二者发展的共同点、相似点, 加大吸取西方竞技性体育文化中较为科学的部分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的力度, 唯有如此才能减少因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冲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确保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可以平稳、健康。

参考文献

[1]王智慧.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体育文化实力的维度解析与提升路径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1 (4) .

[2]姜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化与弱竞技化研究——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J].湖北体育科技, 2012 (6) .

上一篇:民族小学识字教学浅下一篇:网络时代的创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