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2024-09-10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精选十篇)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1

一、激发兴趣, 唤醒学生思考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 一些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 进而产生认识的渴望。教师要充分寻找“兴趣点”, 以趣激思, 唤醒学生的思考意识。

1. 挖掘教材内容的趣味性。

教师若能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 结合教学目标抓住时机, 有意识地展示有利于学生学习模仿、概括的教学内容, 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活思维。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时, 引导学生分析“赤壁之战为什么能以少胜多”的原因, 这是理解课文的关键问题, 也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根据各自的理解,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互动中, 自始至终兴趣盎然, 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问题, 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 教师也可利用插图,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如教学《王二小》一课时, 先引导学生观察三幅插图:第一幅, 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第二幅, 鬼子迷路;第三幅, 王二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在学生充分观察插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们想看看故事的结尾吗?由此,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猜想, 为后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利用教学媒体的趣味性。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发挥电化教学特有的“生动形象”、“声像同步”等优势, 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唤起求知欲,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 教师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片, 让学生观赏桂林山水的多姿多态, 从一座座拔地而起形态万千的山来引导学生用一个“奇”字概括这个特点;从一座座山排列着, 一个个山峰耸立着, 真是奇峰罗列, 引导学生用一个“险”字来概括这个特点, 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的意思;接着, 可以启发学生想象出桂林的山的“秀”, 像翠绿的屏障, 似新生的竹笋。这样, 学生既学得有趣, 又学得生动。

二、设疑问难, 促进学生思考

疑难问题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 问题解决的过程便是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设问, 不断生成问题,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有效提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要在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设计围绕课文内容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 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 首先出示填空题:小女孩第 () 次擦着火柴, 看到了 () , 因为 ()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全文, 完成填空, 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为什么我们擦燃火柴时看不到小女孩所看到的这些景象呢?”让学生在思考中去探究和发现,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

2. 布置悬念。

教师要善于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置悬念, 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 在积极的思考中达成教学目标。如教学《虎门销烟》一课时, 先在黑板上板书“林则徐”和“鸦片”, 要求学生把二者联系起来说一说, 并把学生的回答归纳为:林则徐销毁鸦片→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接着提出问题“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讲述虎门销毁鸦片的过程的?”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从课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由于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思考价值, 学生乐于思考, 积极参与, 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3. 有层次性。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结构, 要把科学知识的内在顺序与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有机结合, 遵循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认知路线,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年”的来历》一课时, 在学生自读、自学课文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汇报, 把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整理并有顺序地呈现出来:年是怎样的一种怪兽, 对人们有何危害?白胡子老头儿是用什么办法把“年”兽赶跑的, 说明“年”害怕什么?后来这一风俗又是怎样演变为“过年”的?然后引导学生有顺序地阅读课文, 分析问题, 在思考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

三、营造环境, 激励学生思考

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 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因此, 教师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先板书“小壁虎”, 问:“同学们见过小壁虎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出示几幅小壁虎的图片进行介绍:“壁虎, 外貌像蜥蜴, 对人完全无害, 全世界的壁虎有750种。他们头大个小, 足趾大都伸展且有吸盘, 喜欢夜里爬在墙上静候蚊蝇, 尾巴有的尖长, 有的短钝, 有的是球形。”介绍后板书“借尾巴”。接着让学生读课题后问:“读了课题后, 你有什么疑问?”当学生提出疑问:小壁虎不是有尾巴吗, 为什么还要借尾巴呢?它向谁借呢?这时, 教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来读课文, 就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求答案了。

四、给足空间, 保证学生思考

思考是一个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这段时间往往是学生心理活动最活跃的时候, 也是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教师要针对问题的难易, 留给学生充足地思考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 提高思维能力。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结合教材问学生:课文中说“我的心像刀绞一般”, 真的是刀在绞“我”的心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进而提出问题:“那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呢?请同学们细细地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 用心研究这个问题。”学生经过认真读书思考后, 在教师的引导下, 思维经过了三个层次的不断深入:战友被烈火焚烧的痛苦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像刀一样在绞“我”的心时还有担忧、无奈和绝望→这是多种复杂的情感纠缠、撞击“我”的心, 使“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 抓住了学生思维和情感上的焦点, 给出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 用心去体会,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五、方法导引, 助推学生思考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篇2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制订探究计划、实行探究活动、记录观察现象是学生探究活动的一部分,但是探究的结果、效果如何,学生在探究中是否还存有不科学的做法?这些都需要在交流活动中得到展示和检验。虽然学生在交流前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活动,对需要交流的问题有初步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但还不足以使学生将探究获取的信息、想法积极有效地向他人传递,达到资源共享,提升分享与交流水平。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够引导学生实行有效的交流呢?我认为能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 氛围,使学生乐于交流。

罗杰斯曾说过:“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个体发挥创造性的基本条件。”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禁锢的课堂中,又如何能产生创新思维的萌芽呢?在课堂上,教师应设法创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开放的氛围,儿童的想象在其中会变得敏感,会设想出感官所不能表达的东西;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交流机会和气氛,构建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实现心与心的互动。因而在指导学生交流时,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尊重学生,自愿选择。让学生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首先要让他们明确交流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科学问题就是没有目标,而没有目标的探究始终停留在感性知识阶段,而不能够上升到理性——形成概念。而科学问题的提出应该是让学生从活动中提出来的,而不是在老师的追问下“逼”出来的“我想研究……为什么……”或者“我想研究……怎么样……”等脱离学生实际体验的问题,长期这样的话,学生就会对科学问题产生厌倦或依赖性,失去了交流的动力。在引导学生整理归纳科学问题时,也应该把握主题要小,对于“是什么”的问题,所观察的对象要具体;对于“为什么”的问题,所解释的现象要简化,不要变量太多了。其次,不要要求所有的问题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每一个学生的知识面是不同的,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不同问题的适合也是不同的,因而要心中有数,不强求。最后,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多注重内向的孩子,鼓励他们多参加、多发言,建立他们的自信。

(二)掌握教学技巧,鼓励每位孩子积极发言。人都不愿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出自己的迷乱,小学生尤其如此。所以,当学生的表述有困惑时,应晓之以理;

当学生思维一时转不过弯时,也不可“强按牛头喝水”,而应顺势引导,用揣摩的口气、商榷的口吻,引出学生想要交流的话题,又不着痕迹地化解学生的尴尬,并给予即时的激励,如热情的话语、赞许的目光、亲昵的动作,来增强学生交流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的理解、思维水平发展的基础上,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交流的最佳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交流得到持续提升和完善。

(三)重视交流,区别对待,分年级定目标和要求。三、四年级学生的各种水平(比如说表达水平、记录水平)不可能达到极大的水平,所以,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表达不准确、辞不达意等情况,让别的孩子产生理解岐义或疑问。教师的注重点应该在提升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掌握基本的交流方法,只要学生能够将研究的成果比较清楚的表达出来,水平就得到了锻炼。同时,教师一定要给表达者和倾听者交流的时间与机会,这样,既能够解决倾听者的问题,使他们从同学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又能够让表达者有补充、完善的机会,他们的表达水平也会在这种交流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进步。

(四)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外部环境。合理设计和编排课堂座位,利用座位的变化适合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的变化,改善学生对周边环境的弱视心理,激发对周边环境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对整个教学环境的创设意义重大。例如,圆形排列法、会议式排列法、小组式排列法、U形排列法等方式比秧田式座位排列有明显的优势。变学生单行单坐的座位形式为小组式排列,也便于师生、生生之间多角度交流,使得课堂气氛宽松,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成效明显。另外,课堂教学情境的营造、科学教室的有针对性布置、班级交流氛围的创设等都能够丰富学生的交流。

(五)当好组织者,适时引导、调控。小组讨论时每个组要有组织者,每组的组织者要选择行事公平的孩子担任,切忌让少数“小干部”一手包办,反对组内的“独断专行”,不能让少数孩子的意见以点带面;交流时不但要重视组内的交流,还应重视组与组之间的横向交流。小组讨论后要实行汇报,汇报是学生之间交流的一个过程,这个交流一定是双向的,切忌一组少数孩子说,绝大部分孩子只有听的权力,要鼓励大家即时地提问、提建议,小组的汇报员说完后,能够适当给其他组孩子提问、提意见的机会,这样,既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又使孩子之

间增强横向的交流。

(六)当好参与者,深入参与、启发。学生开始讨论后,教师要深入下去和学生一起讨论,激发他们讨论的热情和情趣,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自信力。要营造一种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攻关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就在我的身边。学生意见分歧时,教师适时的点拨,不但解决了学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迸射了学生的思维。在师生共同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解决所讨论的问题。引导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表述自己的观点。不但要鼓励学生讲思维的结果,更要讲思维的过程和方法。这样能够诱导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继承发展到思维的培养。从而更快地掌握创造思维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水平。师生要认真听取发言人意见,切忌一棍子打死。即使是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也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让其讲完,然后再慢慢引导,最终寻求准确答案。在解决问题后,还可实行“个性体现”,让学生表达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看法和观点。

二、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善于交流。

(一)学会倾听。加拿大教育专家安尼福来斯特曾说:“你的教室将很少有完全的宁静,分享和交流是轻松气氛的关键。新的发现和感受到的新的成功所带来的强烈的喜悦会引导学生产生急切倾听下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抓住关键处,听懂别人的意思,并认真地吸取别人的见解,调整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在合作中让学生理解到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分歧时,既要坚持自己的,又要吸取别人的意见,体现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具体说就是:

1、培养学生“倾听”的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倾听”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要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认真地听,要明白“倾听”是尊重别人的表现,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当别人说的内容自己知道时,不要急着接嘴,而应在别人说完后再举手补充。当别人说得不够流畅时,要耐心地给予鼓励。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实行“换位思考”,多想想如果是自己在说的时候,希望有怎样的听众,在班上形成“倾听公约”。

2、培养边听边记的习惯。

仅仅用耳朵来“听”,是一种肤浅的过程。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听”,还要培养学生“会听”、“爱听”、“听懂”,在“听”中有更多的收获。边听边记,是一

种“听”的好习惯。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笔来记——记观点、记疑惑、记要点、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3、培养边听边问的习惯。

“倾听”的过程,也应该是提问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能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听别人说完后举手提问,教师应该预留有提问的时间。第二种是马上举手提问,将自己不懂之处即时地提出来。教师应对提出问题的同学即时的给予鼓励,让更多的孩子有提问的意识。

4、在倾听中培养敢于置疑的精神。

老师也好、同学、专家也好,他们的观点都不是权威,要鼓励学生敢于置疑、善于置疑,而且敢于将自己的疑问公诸于众,让大家来讨论、甚至争论。

5、巧妙利用学生的倾听注意力。

现代心理学已证实,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其注意力保持的时间长短及注意点分布情况也不同。教师只能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特点,强迫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做法是徒劳无效的。教师设计精辟简洁、新颖有趣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跟着自己一步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另外,还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探究活动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提示、去突出、去强化,比如老师有意识地将嗓门压低轻轻地说,学生反而越听越集中注意力,不得不在此逗留片刻、思索片刻。这样便不知不觉地延长了注意时间,提升了倾听质量。

(二)、学会表达。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也是个人实际水平的标志。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用简练的语句,准确地表达自己探究中的所思所想。即陈述前对自己的观点略加整理,陈述时力求表述明白、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同时,善于对他人的观点或认同、或补充、或争辩。

(三)、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在倾听他人交流的同时,学会客观地分析、辨证地思考,对他人的发言要有明确的评价。经常问自己:他的阐述准确吗?一定是这样吗?我们的为什么和他的不同呢?如果有不同发现要即时补充。通过倾听评价他人的交流,对照自己的思考方法及思考过程,从而持续地修正自己、提升自己,让学生感受到我要向别人学习。

(四)、学会反思。反思是对自己思维实行再理解和检验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矫

正、持续提升的过程。善于在众人观点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思考,能够完善已有观点或生成新的观点;是否需要对表达者的发言实行补充,是否需要生成新问题做进一步思考、探究,是否产生一定的体验或形成经验。

三、使用多种方式,使学生深入交流。

1、语言交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交流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在交流中学会准确地与他人沟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获得准确的理解,促动思维水平的提升。

2、文字交流。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有限,但他们的文字表达水平比较突出,能够让他们通过文字的形式将交流的内容表现出来,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观察记录单、科学记录本、观察报告、观察日记、小论文等,同样会有惊奇的发现。

3、图片交流。当对某个问题、某个现象用语言和文字都不足以表述清楚时,图片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表达水平、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分析问题的水平的局限性,一张图片会协助他们解决很多的问题,哪怕是一张随手几笔勾画的简图,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网络交流。时代发展了,网络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资料、图片等等堪比百科全书,方便、快捷也不比其他的交流手段逊色。在学生的学习空间里,不可能忽视它的存有。网络视频、网络电话、网络聊天等等让孩子们畅快展示。当然,学生自控水平不强,在采用这种交流方式时,应该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可行的组织、管理的办法。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3

[关键词]数学 思考 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40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内容增多,并且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会感觉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他们就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如果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将会影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探寻和总结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提问,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前提问,引发思考

新课改实施以来,各地出现了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先学后导、翻转课堂、自主探究等,这些教学方法一经推广,便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我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先学后导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上课之初,向学生提出和该节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并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这些问题能让学生自主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能经过思考,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学生就自主完成了一部分的学习内容,并且能牢固掌握知识;如果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仍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直接请教老师或同学,向他们寻求帮助。通过老师或同学的点拨和讲解,学生就能够很快地解决问题。这种“教师设问——学生思考——学生寻求问题答案——学生反问——教师解疑”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时,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多边形,所以对其并不陌生。但是数学教材呈现的多边形较抽象,学生对其感到十分陌生。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图形才是多边形?(2)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多边形?这些多边形分别有什么用途?(3)多边形的内角和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关系?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引导,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学习多边形的知识,并且能将生活和数学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学习了生活中的数学,还掌握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不仅解决了教师布置的三个问题,还总结了不同多边形的内角和变化规律。学生说,他们是通过割补法总结出的多边形的内角和规律,也就是把每一个多边形能被分割成多个不同的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个以前所学的知识来推出不同的多边形的内角和,总结出计算公式是(n-2)×180°。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课前提问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深入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课中提问,推进课堂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结合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来设计教学任务,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且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大家再将这些观点进行讨论、验证、提炼、总结,最终形成结论。最后,教师再和其他学习小组一起点评该小组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告诉学生:“所谓公倍数,就是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然数中,如果它们有相同的倍数,那这个数就是它们的公倍数。因此,我们可以看出2和3的公倍数就是6、12、18……而最小公倍数则是所有数中最小的那一个。”这样的讲解枯燥乏味,小学生较难以理解,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并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体育课报数的形式进行课中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教学顺利开展。

首先,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倍数?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能够很好地回答,但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报数。

(1)报数为2的倍数的学生站成一队;报数为3的倍数的学生站成另一队。

通过这个活动的设置,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倍数的概念。

但是这个时候,有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老师,我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我应该怎么站?”

(2)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站在中间,他们分别是6,12,18,24……

然后,教师可以提出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公倍数?

这时,很多学生开心地笑了:站在中间的学生就是2和3的公倍数。

接着,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学生很容易找到了2和3的最小公倍数,即6.

最后,教师可以提出第四个问题:有没有最大公倍数?

学生通过讨论和现场的模拟实验,发现没有最大公倍数的说法。

三、课后提问,升华知识

通过课前的提问和课上的问题探究,学生已经能掌握课标要求的重难点内容,并且对思想方法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反思和归纳。反思的问题有很多,如有没有更好的解题思路?自己在预习和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弯路?能不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拓展?学生思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掌握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的过程,更是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升华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完“小数的乘法”之后,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以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其实这样做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步入了数学教学的一个误区。数学教师应注重引领学生跳出“题海”,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后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利用小数的乘法来帮父母记账吗?要求学生和父母一起记录一些生活开支。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并且还能运用自己所学的“小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效果很好。

总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进行思考,只有思考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1] 程垭君. 小学数学“数学思考”目标实施综述[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16-19.

[2] 赵冬臣.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王媛. 小学数学教师“三阶段”提问策略对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合作交流 篇4

一、让交流由!肤浅走向深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 产生学习的根本动力是问题。叙述没有问题或者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就不会主动地进行深入的思考, 这样的学习就只能是表层的和形式的。课堂上学生交流质量的高低, 能否深入的开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 是否具有思考性。因此, 教师既要善于设计一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问题, 给学生的思考提供方向, 也应善于设计一些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的小问题, 以“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为例, 我们来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首先, 教师让学生说说对三角形的了解, 之后再让学生利用手中的三角形 (一个或两个) , 通过折折、剪剪、拼拼, 看能发现什么?学生独立操作后进行交流。

生1:我发现三角形能分成两个三角形;

生2:我发现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3:我发现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一个正方形;

……

教师及时表扬学生善于思考, 用于实践, 然后启发学生还想研究三角形的哪些问题。当学生说出想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 教师又让学生交流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初步设想, 最后让学生分组探索。学生在交流时提出了丰富多彩的、富有创意的思路和想法。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 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开放的, 交流是充分的、热烈的。通过交流, 学生不但经历了知识的探究过程, 而且领悟了“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交流不再是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而被迫应答, 而是展示自我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在交流中思考者, 体验着。

此外, 教师的角色不要只局限于讨论的组织者, 教师要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 和他们一起学习, 并指导他们发表自我见解, 或者以自己的发展暗示诱导学生发言,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培养学生的发言习惯。

不切实际的流于形式的小组学习会给学生错误的理解, 以为乱哄哄、热热闹闹就是小组学习, 产生不良的小组学习行为。另外, 传递出一些不良信息, 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给一些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 真正的学习过程在这里被歪曲了。

二、培养意识学会合作

首先, 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互动交流的首要环节, 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要学会在组内耐心地听完同伴的发言;要听清楚同伴发言的要点, 操作时也要听清楚小组分工要求;要听得进同伴的赞同和表扬, 也要听得进善意的批评和反驳, 从而为合理的表达做好准备。事实上, 从课堂观察中可知, 学生比较多地注意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却不重视倾听同学的发言。而倾听是对发言者的尊重, 只有热情倾听他人的发言, 才能是发言人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

其次, 要学会表现。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 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索问题。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指导。

第三, 要学会思考, 任何小组合作学习, 处理好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关系都极为重要。教师必须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 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不同个体的独立思考。

三、掌握技巧, 合理调控

在合作交流之前, 教师虽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精心设计, 但要是合作学习始终真正富有成效, 仅仅预先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为此, 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组织及时发现, 合理调控。

当学生在合作时, 教师不应等待, 不应观望, 更不应干自己的其它事情, 而应深入到小组当中去, 了解学生合作的过程、讨论的焦点等, 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 担负起更大的管理和调控的职责, 为学生进行进一步更严密的思考指明方向, 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实现学习资源超价值利用。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5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五个要素:一是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和互动;二是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三是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四是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五是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效果的关键。它能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它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不断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意识,这样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

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有关的数学知识。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提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呢?

1、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数学问题的情境创设是把数学问题以历史事件或现实生产生活的实例且带有趣味性的问题融入数学教学中,以境激情,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的知识点,形成有趣的数学问题,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做个数学游戏,讲一个数学故事或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个数学问题的悬念,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这时,再经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自主学习的欲望自然就高了。创设的情境只有让学生心里产生疑团,内心发生需要时才是成功的。

2、多渠道开展数学问题的兴趣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所表现出的特殊积极的个性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通过开展有关数学问题的各种兴趣活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开展兴趣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学好数学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数学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增强了记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得以提高。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还能获得成功的愉悦,这就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学习动机。

3、要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方法。

这里的“先学”,不单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等。

“后教”,不是教师照本宣科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即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已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达到“兵”教“兵”的目的。

“当堂训练”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进行的。一般不少于15分钟,分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着重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课堂上所学的重点难点。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例题,找出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它给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大量时间和空间,这是洋思中学致胜的法宝。

二、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了解数学,产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记忆力,兴趣是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式地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了解数学的学科魅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想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自主探究学习呢?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的尝试,我总结出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

(1)明白知识就在身边,从生活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给出的例题,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感兴趣的事进行改编,然后进行教学,让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数学都是生活中常见、熟悉、关系到自己的,学习后又能把这些知识拿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他们很快会明白学数学知识是很有价值的。

(2)在活动中总结规律,从活动中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活动中的教学。”教育家苏霍姆林提出:“教师要把人类的智力财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他们的心灵中点燃求知的欲望和热爱知识的火种。”固我们要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都是自己亲自动手找规律的。这样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新知识,同时因为这个结果是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得出的,不是教师强灌给他们的,所以不易遗忘,记忆深刻,同时促使学生想更深层次地去学习数学,总结出更多的规律,乐于探究数学。

(3)融洽师生感情,促进学习的兴趣

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两者都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丢掉其中任何一方都无法使教学活动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据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某个教师而对他所任学科毫无兴趣。尤其是初中学生这方面的表现特别外现,我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同样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在两个班教学,其中一个班我用微笑的脸、表扬、肯定的语言进行教学,这堂课在轻松、愉快、和谐中顺利完成;而另外一个班,我板着脸孔,粗声粗气地对他们说话,这堂课在沉闷、压抑中进行,到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一个亲切和信任的目光,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一个肯定表扬的手势,都能使学生萌生积极愉快的感觉。相反,教师过分严厉的批评,凶狠的目光,斥责的声调会使学生望而生畏,产生一种压抑,甚至恐惧、害怕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良心境,用积极姿态,满腔热情地进行教学,用自己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以饱满的热情去学习数学。

2、用赏识的方法看待学生,让学生乐于自主探究

赏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赏识是期待、宽容、理解和尊重,赏识是语言,但比语言的表现力要强得多,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欣赏,能帮学生树立自信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课堂用赏识的语言激励学生,激发自主探究的动机。在教学中,运用赏识、表扬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一一加以肯定,学生可能会因为教师的一句话而使阴霾的心情云收雨霁,使平淡无奇的日子绚烂缤纷,甚至可以发迹他的一生,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赞美之词,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即使说一句:“回答正确”“你真棒”“真爱思考”“好口才”等一句简单的话而产生对老师、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进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究知识。

3、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种学习、探究问题的情感中,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动力、明确方向。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首先要使学生在脑海里产生问题。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克服过去课堂教学以课本和教师为中心,偏重讲授灌输,忽视情感交流和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倾向,努力营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参与探索,发展学生的研究能力。传统的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对于一些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层层揭示,步步把关,教师几乎是把知识咀嚼得细细的,才喂给学生,生怕学生消化不良。特别是有的教师还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也都不厌其烦的一一解释和交代。老师这样’精耕细作’学生还会有什么问题呢?剩下的只是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完成作业罢了。试想,学生心目中没有问题,又如何去培养其解决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呢?

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置疑问

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发探究反映。巧妙的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心里产生问题。疑惑的产生激发了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

2、设置障碍

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设置障碍,造成一时的困难,也能促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研究知识。如在教学生学过相似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后,我把学生分组,特地安排了一次数学活动。要求利用太阳光测量学校一些建筑物的高度,同时建筑物的周围有一些靠得比较近的建筑时,看看学生如何处理墙上的影子与物体间的关系。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较大的争论,有学生很想当然的认为地上的影子+墙上的影子=物体在阳光下影子,有人不同意。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促使他们将物理科与数学科整合起来解决问题。

3、留出空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如何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有效对话 篇6

了解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指南针

教材的结构设计是为教材的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因此,了解教材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可以使学生与教材进行有效对话时不偏离方向,从而尽快掌握文本的大概内容。

例如,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的总体结构设计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上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如果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了这些隐性知识,再去跟教材对话,就会感觉思路清晰,道理明了,就不至于通读教材后感觉什么也弄不清,甚至觉得教材中有些内容前后重复,学着没啥意思,进而厌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学生称为“先后再终法”。

一种是“先试后定再导终评法”,即“学优生”开学前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自己尝试着开发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目标结构、框架结构与内容结构的整体设计),并形成书面材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笔者的邮箱里,笔者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写上方向性指导语,然后回复学生,让其重新通读教材,试着二度开发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形成新的内容,在开学前一周发给笔者过目。开学后头两节的课堂上,笔者根据掌握的信息引导学生构建并敲定教材整体结构设计,用来引导学生今后与教材文本开展有效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若发现不当之处,师生随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交流并调整完善使其合理化,等到学完教材内容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评析此方法的利弊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归纳。

另一种是“先看后证再导终评法”,即教师在放假前先简单构建好下一学期的教材整体结构设计材料,待放假时发给“学困生”,让其在假期里边通读教材边看教材整体结构设计材料,同时思考教材的内容如何体现在老师发的材料里,并写出书面证明材料,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笔者的邮箱里,笔者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写上方向性指导语,然后回复学生,让其重新通读教材,试着二次举例证明教材的整体结构设计,并形成新的内容在开学前一周发给笔者过目。后面的做法同第一种一样,故不再叙述说明。

把重点字、词、句的品析作为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抓手

字、词、句是作者思想情感及观点得以表达的重要载体。因此,以重点字、词、句的品析为抓手,夯实基本功,有助于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开展有效对话。教师在引导学生课前预习教材时,要让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或借助互联网首先解决自己弄不清的字、词的基本含义;要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结合整体内容及主题对主题词、关键词和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品读的基础上旁征博引,进而加深学生对这些字、词、句的理解;在课后的作业设计中,要设计一些与此对应的简单变式练习题来巩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通过这些跟踪性引导,教师就可以看出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的实际情况。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是什么”中“文化”的内涵与内容时涉及“意识形态”这个关键词,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不清它是什么意思。笔者就在预习指导材料里写道,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并记下“意识形态”的解释并认真体会。等到上课再问学生什么意思并举例说明时,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对答如流,同时笔者让学生关注这个词,因为在《哲学生活》中还要与它打交道,到那时会理解得更深刻。在课后的变式练习题检测中,几乎没有学生做错练习题。

用好教材插图蕴含的信息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加速器

用好思想政治3(必修)《文化生活》中生动形象、丰富鲜活的插图蕴含的信息,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文本解读中解放出来,顿悟其中的道理后重新回归文本,领会真谛。这样不仅能唤醒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用好教材插图蕴含的信息去解读教材文本的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技能,还彰显了教材插图资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有的价值,为加快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拓宽了渠道。

如,笔者引导学生在活用教材第32页关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插图“第27届悉尼奥运会会徽、第28届雅典奥运会会徽、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时,除了借助三幅插图让学生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外,还借此机会让学生根据会徽的异同点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上升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并加以简单理解,为学习《哲学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铺路,同时提醒学生是否可以用“舞动的北京”这一方中国之印的设计理念、材料、颜色、書写“京”字的创新等信息去理解教材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的传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途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等有关知识时,学生说:“它太有价值了,肯定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教材的文本资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它,用一腔热情去运用它,让它在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有效对话的路上走得更快。

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生长素

要想实现学生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来加工、转化、处理、理解教材文本的内容与精神,使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作为建构新知识的生长素,让学生有选择地调整或丰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生活》中对文化的理解时,针对学生原有的认识——“文化”即“文明”或者“文化”即“人们的受教育程度”,笔者这样引导学生:“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文化跟日常生活中说的某人有‘文化’或某人很‘文明’一样吗?为什么?”学生踊跃发言,急着用原先对“文化”的理解来作答。笔者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文化生活中对“文化”的界定跟他们原先理解的“文化”不是一样的,进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有效地建构、丰富他们的知识,调整和完善他们的认知结构。

依托远程教育资源精心链接材料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启动器

学生解读教材要能钻进去,又能爬出来,才能深刻理解教材。可问题是教材不但是专家浓缩的精品,抽象性强,而且提供的信息资源有限,甚至有时这些信息资源年代久远,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学生在此基础上对教材的解读往往是表面的、肤浅的,不可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与升华。因而需要通过查阅资料拥有丰富、翔实的信息资料,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素材精心加工处理,才能真正实现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现在的学生手头没有适合需要的资料,恰好远程教育资源能帮助教师为学生解决这一难题。远程教育资源中,有丰富的flash动画、视频资源、图片,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这些资源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走近并理解了教材文本,实现了与教材文本的有效对话,从而让学生轻松掌握了学习的内容。

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民族节日”时,由于教材对它的形成、功能及作用的介绍不足百字,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笔者就通过远程教育链接上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视频资源、图片及专家解读,让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通其义”。这样的链接诱发了学生的灵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并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思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学生与教材的对话,进而达到了先走近后理解,最终拓展、强化教材解读的目的。

独立自主地进行综合探究是实现学生与教材有效对话的关键点

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学习时,知识被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致使学生误解甚至曲解教材的本意。因此,为实现学生与教材的有效对话,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教材先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合作探究,最后自己独立完成综合探究。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知识与能力主要是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形成的。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习动机、认知结构、能力水平、意志等方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教材的解读持有不同的观点、认识,甚至出现曲解教材的本意。这些问题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还不能很好地解决时,就需要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认识与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在老师的引导下交流、互动,依靠集体智慧共同合作探究获取新认知,这是学生个体再学习、再认识、再顿悟、再提高的必经过程。在合作的时候,经过小组伙伴的信息交流与启发,形成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就会为自己进行独立自主的综合探究作理论准备。

在别人的帮助下对知识有所理解是浅层次的学习,也是不扎实、不牢靠的学习,要想彻底理解教材的真正意义,就必须静下心来,依据小组合作的收获,检验一下自己能否独立自主地对相关知识进行正确的综合探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实现与教材的有效对话,才能实现和原创者心灵上的对话。

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多元解读 篇7

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多元化解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也是每位身处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新课程的道路上必须面临的一个难题, 它不仅需要我们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潜心钻研文本, 读出文本背后蕴涵着的层层深意, 更需要在课堂这样一个处处充满意外的现场中充分地关注学生, 用足够的教学机智去捕捉那瞬间迸发的灵感。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解读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 浅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在“孰是孰非”中凸显目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孩子们会各抒己见。作为首席的教师要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与到谈话中去, 发表自己的意见, 特别是在那些反真假、善恶、美丑的是非问题上要旗帜鲜明地加以褒贬, 高度明确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在“尊重学生”的倡导下讳疾忌医, 否则只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与开拓视野、深化认识、陶冶情操的康庄大道渐行渐远。

四年级的孩子读了《皇帝的新装》后, 一位老师问学生:“在文中, 你最欣赏的人是谁?”一位小女孩举手说:“我最欣赏那个小男孩, 因为只有他敢说真话。”另一个孩子接着说:“我最欣赏那两个骗子, 他们那么聪明, 知道大家都不肯说真话, 想这样的办法挣到钱。”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们议论纷纷, 有的扑闪着大眼睛等待老师的称道。这位老师示意大家安静, 然后不紧不慢地说:“孩子们, 这两个骗子用他们的聪明给皇帝做新衣, 天真的孩子说出实话后, 大家心里会怎么想?”孩子们稍稍思考后, 说:“原来真的什么都没有。”“的确是骗子。”“竟敢欺君, 看我怎么收拾他。”……老师接着说:“骗人的聪明真是不堪一击, 最后会被人们看破、痛恨, 那你说, 这样的人你还喜欢吗?”“不会!”……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观点产生偏差的时候, 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语言加以引导。我觉得这一过程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对学生一个错误认识的纠正, 其意义更在于: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使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实现了语文课应有的基本功能。

二、在“孰优孰劣”中寻求突破

肖川先生在《我的教学主张》中提出的第六大主张是“重要的是理解的质而不是知识的量。”为此,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元化, 关键的是学生感悟的层次、表达的好坏、问题提出的优劣。

两位老师执教《棉花姑娘》,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第一位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读这句话时声音应该怎么样?速度应该怎么样?学生讨论、练习之后均能大声快速地读好这句话, 并且知道棉花姑娘心情着急。第二位老师引导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如果你是棉花姑娘, 身上有病, 你会觉得怎样?”生:“我想让医生来治病。”师:“是啊, 你会‘盼’望医生来治病。”<板书生字“盼”>师:“那就就大声地盼望着读。”学生读了以后, 老师又继续问:“除了大声说以外, 棉花姑娘还会怎么说?”生1:“难过地说。” (齐读) 生2:“很着急地说。” (女生读) 生3:“哭着说。” (男生读) 师小结:“难过地说、着急地说、哭着说, 正好说明了棉花姑娘十分盼望医生来捉虫。”

赞科夫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班级能创造一种推心置腹的谈话气氛, 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反过来说, 只有学生把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都展露在课堂中进行碰撞, 才能使感悟和思维表达更加优化。显然, 上例中的第二位老师做到了用巧妙的提问, 为学生创设了与棉花姑娘推心置腹的谈话氛围, 不露声色地引领孩子们在设身处地的感悟中进行文本的创造性解读。那么在课堂现场中, 我们怎样抓住那些稍纵即逝有价值的问题呢?笔者以为能开启学生有效思维的问题应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有较大的覆盖面。留给学生充足的分析、想象、感悟的空间, 使思维具有广度。2.有较强的穿透力。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深度。3.有较高的探究性。避免那些简单的情节重复的提问。4.有一定的趣味性。保证孩子们乐于探究的积极性。

三、在“孰主孰次”中体现价值

语文课程自身的特点重情趣、重感悟、重体验。因此, 就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映, 我们在评价中除了要尊重他们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允许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的同时,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因根据文本本身的特点分清主次, 强化文本的主流目标, 体现文本的价值。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8

在课堂上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的学习特点,改变传统观念,在教学中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积极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一、合理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中,情境的有效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

1. 运用多媒体手段,设置学习情境,触动学生求知的欲望

在学习之初,教师要运用一切可利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自主学习做好“热身操”,给学生一个形象直观的学习对象,触动、刺激学生求知的欲望,促进其主动思考。

如在讲授《卧看牵牛织女星》时,我们可以利用有关的地理知识课件和天文知识图片,先让学生对银河系和牵牛织女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2.结合文本环境,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由于时间和地域的变化,一般来说,文本环境与学生现在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出让学生能跨越时空隧道的情境,引起其探究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能身临其境,亲自去体验、主动去参与。

如让学生把《木兰诗》和《一根火柴》改编为课本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展开心灵的对话,面对这种穿越时空的设定以及新颖的活动方式。学生对文本学习的热情自然会大大高涨,他们就会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习储备来主动学习,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3.利用学习心理,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地学习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特别是在导入新课时,学生思维的机器尚未运转,教师就要善于在课件中利用启发式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把他们引入教学情境。一石能激起千层浪,成功的问题情境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还能留给学生很多想象的空间,他们会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寻求答案。

如学习《背影》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出一组问题:“背影”与家庭背景有何联系?“背影”反映了什么主题思想?课堂中,学生自然会带着这些疑问到文本里的语段和点睛之笔中主动寻找答案,通过讨论交流,交出比较理想的答卷。

二、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特别重要,一般来说,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学生是不可能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的。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浏览法”“设疑法”“五步、十步教学法”“朗读法”等学习方法,逐步减少统一性,为学生思考、探究、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鼓励他们运用自己觉得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与交流,并不断优化,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应时时注重指导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他们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和成效的学习过程。

三、发挥评价激励功能,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9

一、引导迁移

迁移, 可以引旧促新, 拓展新知, 也可“举一反三”、“举三反一”.通过类比推广, 使不同内容融会贯通, 这是发展学生智慧的需要, 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需要.

(一) 从旧到新.

在新知的教学中常用到迁移, 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教师要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抓住知识的衔接点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进位加) ”时, 教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 而是充分发挥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 发现得数是10, 与原有知识发生了冲突时再让他们摆小棒探索算法, 通过由此及彼的迁移, 学生学得轻松.

(二) 触类旁通.

在教学中可引旧促新、拓展新知, 还可把当前内容与以前所学进行类比、推广.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 教师设计了以下提问:今天我们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谁能说说应怎样计算除法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触类旁通, 把以上几种除法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来思考.利用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使不同内容互相沟通, 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需要.

二、引导对比

数学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必要的比较, 使学生弄清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一) 学习新知时, 比出优化

在教学新知识时, 由于学生思维习惯、思考方法的不同, 学生的解题方法各有特色.这时, 教师要通过比较评出更优化的方法, 更简洁的解法.

如“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一课时, 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把所选择的方法进行比较, 让他们说说选择的理由, 比一比谁的说法更简洁, 谁的方法更灵活.在比较的过程中, 学生的口算方法得到了优化, 数学思考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

(二) 出现错误后, 比出问题所在

学生的学习过程, 有时就是“试误”的过程, 上课时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了新知, 但在完成练习时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错误, 其错误思路各有不同, 成为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错误的与正确的对比, 把错误的和错误的对比, 通过对比找到问题所在.在不断比较中, 完善和建构起新的认知网络, 学生数学思考能力也得到了深刻发展.

三、引导反思

“反思催生智慧”, 重视对“错误”的反思是促进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 反思学习方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会了哪些蕴含数学思想的方法.

(二) 反思成败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 篇10

一、抛砖引玉, 问出精彩

小学生的性格还处在天真活泼阶段, 他们的思维跳跃性强。因此, 枯燥的数学课堂气氛会使小学生产生厌倦感觉, 不利于其课堂听课效率的提高。在数学课堂上,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跃性思维, 将其引入课堂的知识思考上, 让学生问题问得更有意义, 并在问答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讲解时, 由于本节课涉及加法、减法、分数、公倍数以及公因数等内容, 因此, 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困难。怎样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挖掘, 是本节课的讲解重点及难点。教师可以使用有效的引导语言进行讲解,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例如:同学们, 谁能计算出3/4+2/5 的答案呢?大家可以看:4 与5 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这道题我们该怎么去进行第一步的思考呢?问题的创设只为了引出学生们的有效思考, 让学生们顺着教师的思路去思索分式的运算技巧。学生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 会进行约分、通分以及公倍数等知识的串联, 进而在向教师提问的过程中, 进行了旧知识和新知识的串联, 让学生的问题与思考更有意义。数学知识虽然变化复杂,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都是围绕着固定的知识体系进行的演变。在进行讲解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这样才能使学生问出精彩而有意义的问题, 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不吝鼓励, 提升自信

农村的学生具有固有的传统的朴实性格, 并且由于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因而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存在着不敢提问或者是不会提问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的吸收,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 要在数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适当及时的鼓励, 培养其敢想敢问的性格, 并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详细耐心的讲解, 让其在此过程中树立足够的自信心, 并在问题的思索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一课, 本课综合了加减乘除所有知识的应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逻辑分析难度, 特别是括号里的运算顺序常常是小学生学习的弱点。因此, 在课堂上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使其大胆发问。例如:“同学们, 30+20×4- (20-9) =?一题中, 有谁不会做么?哪里不懂的可以向老师大胆提问。”学生提问之后, 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耐心而正确的解答, 并给予对方足够的鼓励语言:“你真棒!敢于向老师提问, 希望你下次努力。”“你问的问题很好, 证明你真正去思考了, 老师相信你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教师的语言及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 在课堂上要注意评价的语言及语调,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放下心中包袱大胆提问。

三、扩大视野, 增长见闻

近年来, 随着社会进步, 乡村经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但由于城乡差距, 农村学生在生活阅历上略显少于城市学生。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因此, 乡村教师应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 在课堂上多对学生进行课本以外的教育, 在教学思想上与时代同步, 扩大农村学生思维范围, 增长学生的日常积累。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 进行知识的讲解后, 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课本以外的知识, 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问题内容可以不拘泥于数学知识范畴。例如, 在例题的创设上, 可以适当引入现代知识。比如:某公司IT精英每日午餐花费35.23 元, 晚餐平均消费63.77 元, 求其每日餐饮费用共计多少元?此类问题创设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问题中存在的疑问, 适当增加一些“IT”“餐饮”等名词的解释, 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 扩大对城市生活的认识, 拓展他们的见闻, 有效拉近城乡学生的差距, 并通过对精彩世界的解读, 充分激发乡村学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欲望。

四、结束语

数学课堂上, 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思想, 只将注意力放在数学知识的传播上, 而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农村的学生与城里的学生一样, 都是生长在蓝天下的祖国的未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不能将教育重心只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上。在日常的教学中多思考、勤实践, 提高自身素养, 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教学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渭灿.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要求及维度[J].现代教育科学, 2013 (04) .

[2]章世倩.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1 (07) .

[3]孙波.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质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4.

上一篇:在线远程学习下一篇:第二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