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

2024-08-25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精选十篇)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1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可以从侧面反映出高职教学的水平和教育教学对于计算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要对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以期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水准。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做到提升专业的计算机水平,成为社会应用性的专门人才至关重要。通过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一些现象的探讨,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些问题。比如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规范考核标准、教师素质的提升、课程改革的开展等方面。我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急需大量的高端的应用性的人才,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同时需要对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为一个强调的方面,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会使他们不至于在高职校园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培养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时候,就需要对这样的专业教学进行合理的展开,必要时候就需要进行一些改革,使人才培养工作做到位。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方向指引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应该对于方向问题进行把握,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程有不同的发展方向问题,因此就需要及时把握好计算机专业自身的发展方向问题。一些课程的开发需要结合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也要到位,教学内容要紧跟技术发展的要求,可以反映计算机技术的前沿的东西,要勇于将一些落后的课程去除掉,做到有所取舍,对于素质教育教学和理论教学也应该做到发展,着眼于学用一体,实践教学,使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工作有序展开。此外,教学方法也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中不能再一味的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要适当的进行调整,转变被动的授课方式,可以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手段,采用一些实训室授课和工作室授课,以企业专家学者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带动教师们提升专业素质,让学生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和客观。由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些新的授课方式也应该同时被引进来,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和设计,选择适当的教案和影像资料,多媒体授课也要结合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要使教学生动的展示出来,这样写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都是我们急需引进的东西。此外,实践环节也是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高职正因为不同于一般的理论型的大学,是因为他培养的学生是高等技能型的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进行培养的,不是为了进行学术的研究而培养学生的。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授课就需要学生们针对性的进行表现,以实践为主进行教学内容的表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出发点,让他们具有在企业实际做项目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带动学生们完成不同的实践案例和项目,明确学习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得出每门课程的学习要求,避免出现盲目性的学习和授课,保证教学质量。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质量保证要求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 篇2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这种不正常局面应该尽快得到改观。

我院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的尝试,有些收获。

笔者认为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计划灵活安排,创造良好开端

以往在讲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时,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数制转换等,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

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往往在几个星期的理论课讲完后,学生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兴趣。

有鉴于此,在教学计划上,可根据实际,灵活安排,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而不必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

如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时,可选取一个实用或典型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导入到教学内容的开头,先行教学,至于枯燥的理论,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适时穿插进行。

如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工资表”入手,通过讲解“工资表”的功能、应用方法,并上机操作运行,以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内容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的,是有实用价值的,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起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开好头、起好步。

二、授课讲究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授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能否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充分注重实践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着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教学中学习观念的转变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首要问题。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看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创造教育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作为一名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创新,就必须让所有学生充分展示他的个性,使他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他以充分展示的机会,不压制,不打击,不欺骗,使学生各尽所能、各展其才。

这样,才能使教育教学活动,活泼而又赋予创新意义。

要做学生的朋友,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是人机交互以技能操作为主的教学,我们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是技能学习的真正主体,利用这个教学特点,让他们意识到你是今天学习的主人,实验结果来自于你的努力,老师只是“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老师的演示操作仅仅起着指导作用。

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就应以此理念要求学生,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让他们产生“断奶”的痛苦,从而去寻求学习的方向,使自主学习的观念渗透到其内心中。

三、课后强化训练,娴熟操作技能

“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娴熟的操作技能需要大量的训练作前提,而课堂的练习是宝贵且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大量的时间来强化训练。

1.充实实验例子,强化训练

加强训练是培养学生熟练操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自我测试光盘》是与教材相配套的CAI课件,具有题量广、可随机抽题、能自动评分等特点,而且操作环境与考试的环境非常相似。

因此,应将《自我测试光盘》作为学生课后训练的重点内容之一。

高职计算机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理论

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都对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仍旧存在很多影响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解决能够对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与重视的课题。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及学生特点

在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高校计算机教学也应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状态中。但长期以来,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

1.教与学的目标没有明确提出;

2.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更新较慢;

3.教学手段传统落后,难以达到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4.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弱;

5.计算机师资力量不强,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这些情况已经引起了高校的重视,也做出了初步的调整改革,但现今计算机教学状况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要求。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高院学生也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结果:

1.普遍缺乏自觉学习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2.学生缺乏自信,对计算机课程有畏惧心态;

3.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也不愿在课余时间主动去实践;

4.在进高校学习前,由于各地计算机普及程度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准也参差不齐。容易有水平高者厌学、水平不足者畏学现象。

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十分重要。

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师资力量建设

高职院校对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保障,高职院校应当对当前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客观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力量做出建设和完善。首先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学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完善,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其次是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当引起重视,包括对教师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上的培训以及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保证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重视教材的选择以及课外知识的扩充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材选择与更换的及时性应当引起重视,同时教师也应当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发展与提高为出发点做好新教材的备课工作。同时教师应当依據互联网等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的媒体扩充自身的知识量,从而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作出一些必要的扩展,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够与时俱进,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快速的结合。

3.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学工具方面,教师可以选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

三、结语

计算机应用水平之所以成为衡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是由于计算机应用带来的便捷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各个层面和各个行业,而只有计算机应用能力达到一定水准的高校毕业生才能熟练地利用这种工具,使得计算机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因此为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的就业率水平,学校要积极改进提升教学软硬件设施,并且积极联系促进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活动,将纸上谈兵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以培养更多优秀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潘珍.小议影响计算机有效教学的因素[J].成才之路,2008.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探讨 篇4

1 要重视计算机基础教学

尽管计算机基础课作业一门公共课, 但学校有些分管领导或非计算机专业教师经常有这种观点“这门课可有可无”因为这门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 这就导致了对计算机基础课不重视, 后果是凡是计算机基础课被安排到最差的机房, 电脑稳定性差, 坏机多而使得部分学生无机子用, 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多媒体教学时不配投影仪, 教学效果差, 使得代课教师恼火, 教学任务无法很好的实现, 学生有意见。我是经常教计算机基础课的老师, 对这种现象是深有体会, 也深感痛心。其实早在1997年, 教育部就曾颁发文件指出“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应该达到如下基本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中的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这给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2 教学方法要得当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专业教学中提倡“项目教学法”, 觉得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能把教学内容传授与学生, 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叫理实一会化。这种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项目是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能由学生独立完成的、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小任务。

2.1 项目教学法须满足以下条件

该项目过程可以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能将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该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完成过程比教师讲解实例要难些, 尽量结合其它学科, 有一定的综合性;学生能独立地在短时间内完成, 遇到困难能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自己克服;有明确的评分标准, 可以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学习结束后, 师生共同总结学习方法。

在高职类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与原始项目教学法的思想是一样的: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 以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为根本。

2.2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如我们在讲授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内部函数应用时, 先讲常用函数的作用及格式, 再设计一个好的练习项目。

函数种类:Sum (求和函数) 、Average (求平均值函数)

Max (最大值函数) 、Min (最小值函数)

设计了“制作全班期中考试成绩总表”的项目, 该项目有以下优点:

学习该内容正值期中考试结束, 学生们很想知道自己的分数和排名, 对该项目有极大的参与热情;“成绩总表”的统计用到了教学内容的全部函数;在制作过程中, 要用到已学过的排序、设制条件格式等操作, 刚好巩固复习了旧知识;该项目要求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实际的项目中,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Excel的实用价值, 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软件学习的兴趣;有准确一致的答案, 易于评价。

项目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首先, 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内容并尽可能自然、有机地结合多项知识点;其次, 项目的难易度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最后, 项目要被大多数学生喜爱, 并可以用某一标准 (正确答案、美感等) 公平准确地给予评价。当然, 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 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培养方向 (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是培养其它能力或是复习以往知识) 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项目实施前的引导要精练清晰。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前, 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引导主要包括对新知识的讲解和对项目具体实施的解释。

项目活动团体的确立要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项目是由学生独立完成, 还是分组合作来完成,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笔者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对于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 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 则要分组合作完成, 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 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当然, 独立完成项目和分组合作完成项目在培养学生能力上各有优点, 笔者建议, 项目的确立应着意考虑学生的培养方向, 以便灵活多变地确立活动团体, 更全面地提高学生能力。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 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 因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上例中, 在进行排名时, 一名学生用“排序”法把学生总分由高到低排好了, 但名次代号的输入, 他认为1、2、3……60顺序手工输入很麻烦, 可更好的办法又没有想到, 于是向老师请教。笔者了解这名学生接受能力较强, 便用“类比法”进行提示:星期一到星期日你用什么方法输入, 这里就用什么方法输入。正如所料, 该学生一点即通, 轻松解决了难题。笔者在实践中得出: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 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其创新能力。

项目总结必不可少。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索钻研的过程, 为了能学众人之长, 项目完成后的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应包括思路总结和技巧总结。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 找到自己理论上的不足。技巧总结中, “一题多解”是应该极力推荐的, 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 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这样, 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 全面吸收整个项目活动的精髓。

3 注意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在教学中实行因材实教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5

摘要: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涉及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与文化素质等各个方面,教学内容应体现出鲜明的基础性、工具性、系统性、实践性及先进性。

针对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与课程学习网络平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非计算专业;教材体系;网络平台

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的整体规划

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以及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的整体规划。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所具备的计算机能力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系统基本组成,计算机基础操作,软硬件的组装,简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常用软件的操作技能等;第二,熟练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比如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软件与电子表格软件、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等等;第三,掌握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基础知识。

包括多媒体技术、系统安全与病毒、网络的基础知识,组建局域网,设置IP地址,收发电子邮件以及常用的数据库软件等。

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

2.1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建设要以调查为基础

(1)新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调查。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中学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

9月,笔者对所在学校新生做了“计算机基础入学测试”调查,主要考核内容是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从试卷中任意抽取80份成绩进行分析,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差,有40人考试成绩为60分以下,比例为50%,大约有一半的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企事业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调查。

60%的单位认为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基础类项目是重要,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办公自动化软件更为重要。

所有的单位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计算机网络能力;但是对于数据库、等级考试以及程序设计等项目并不重视,很多单位比较关注应用系统的开发。

2.2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体系的建设要对具体的教学体系做出考量与评估

(1)根据培养目标设定教学内容。

在建立计算机教材体系的过程中,要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指导,合理设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筛选、归纳企业的生产任务所对应的岗位群,从而确定出本专业需面对的典型岗位,然后再细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与操作能力。

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学到单位所需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技能。

尽量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根据岗位需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2)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学习模式要做到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设定为工学结合,以此来带动专业的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在校内的学习与实际的工作要保持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则要结合企业的实践考核;推广订单培养模式,探索更多先进的教学模式,比如工学交替、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

(3)实践教学是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

计算机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很大程度上学生上机实践的经验决定了计算机知识、应用能力的高低。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上机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多数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课程体现出来。

2.3 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课程有着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的特点,要一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

即只要将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清,并不一定面面俱到,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学生可以自学基础知识。

多练则是指设计大量的实例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课程学习的平台的建设

3.1 建立课程教学网站

课程教学网站的主要作用是展示教学平台资源。

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课件、教学参考内容及相关课程要求,同时也能够体现出课程特色。

它还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公共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网站还具备视频播放功能,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制作成视频,学生可以反复观看,直观学习。

此外,还可以开发课程网站的在线测试功能,学生通过测试可以及时自身掌握知识或技能的程度。

3.2 FTP作业系统

所谓的FTP,即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其基于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利用FTP应用程序实现客户端与FTP服务器的远程文件传输。

只要两台计算机均遵守同样的FTP协议,客户只需登陆到服务器上就能够像拷贝本地计算机的文件一样,将各类型文件从服务器主机上传输至本地计算机上,实现文件传输。

如果上传的作业文件格式为FTP形式,文件的备份与转移、甚至共享均可在网络空间中实现。

此外,FTP支持断点续传,学生与老师均能够方便地上传与下载。

3.3 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学生解决课程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互动平台包括各种论坛、BB平台讨论板以及课程答疑系统等,为学生提供交流渠道。

在这些互动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体需求也有及时的了解,方便、快速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而且答疑的`过程也是累积资源的过程,后续的学习者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得有益的帮助,老师则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4 考试系统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对老师教学效果的检验。

对于一个考试系统而言,具体的题库结构可以设计如下:单项选择:无论从设计数据表还是从评分方面,选择题是较容易实现的一种题型。

主要包含试题内容、四个选项、标准答案等字段。

文字录入:从题库结构和评分角度来说,这是最为简单的一个题型,试题内容也即是标准答案。

文件操作:这种题型由于要在客户端生成较多文件并让考生进行移动、重命名等操作。

文档编排:这种题型的评分需要用到VBA技术,在设计题库结构时,也有一定要求,也就是在试题信息中,要能体现出评分点。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主要有三种题型:程序填空、程序改错、程序编写,这些题型包括常规的“试题内容”、“程序内容”、“运行结果”等字段。

组卷时,需要在考生文件夹下生成相关程序语言的源文件。

总之,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材与学习网络平台建设的过程中,要融合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遵循“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实践为主线”的原则,为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注入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全渝娟,范荣强.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考试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3).

[2]李发海.计算机基础教学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J].价值工程,(4).

[3]张玉珍,谢建平.非计算机类专业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编写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5).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思考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胡志平(1969- ),男,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电子学院计算机中心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学及管理。(湖南永州425006)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24-02

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是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从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努力改变教学现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规范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做一点有益的工作。

一、确定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是多元化、多层次的,既需要大批优秀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应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必要求学生掌握深奥的理论知识。明确了这个目标,我们才不至于丧失自己的办学特色,迷失自己的办学方向,才不至于出现一方面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而我们培养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又不能令用人单位满意的尴尬局面。

二、努力改变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不合理的现状

1.调整课程开设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计算机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计算机教学要求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择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应该反映计算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什么课程应该开、什么课程不应该开,恐怕很多学校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虑。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开设一定要体现“实用”的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面面俱到,使学生学习的知识过多过杂,其结果是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材方面,必须避免同一本计算机教材连续使用多年的情况出现。对于教材中过时、落后或者没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一定要舍弃。我们的教材通常都是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即注重讲授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和体系背景,而忽视了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突破和发展。教材的选用应以学用结合为主要着眼点,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自己制定教学大纲和选用合适的教材。另外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他们的教材更新速度比较快,一般计算机教材每年都会更新一个版本,编写教材的人员会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加入其中。

2.大力改进教学方法。目前,在教师中以自我为中心、以课程为主、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的仍然大有人在,这样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常常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是昏昏欲睡。对这种现象,我们的老师往往归咎于现在的学生不懂事、不爱学习。事实上,对于那些“爱学”的学生而言,知识也仅仅是从教师的教案转到了他们的笔记本中而已。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各种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这是教育学中“建构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已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工作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的观念。

我们主张教师讲课要“精讲”,就是在学习内容上围绕当前和将来的应用精心选择,坚决舍弃那些现在用不到、将来也用不着的内容,突出“技术应用性”,而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在教学中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主要讲清课程的要点和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具体内容让学生自学。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要少而精地将知识点讲授清楚,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尽量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问题,将问题引入课堂;老师在讲课当中也要经常注意学生的反应,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授课行为。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加强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性,而且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3.加强上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高职院校的办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所以要特别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彻底改变只注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教学的做法。

计算机课程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实践教学无论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机操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使教师把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所以,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保证上机实习课与理论课有合适的比例,另一方面教师应高效利用每一节上机课。如在课前对上机实习做出明确安排,明确每次实习的目的、任务、内容与要求等;课后要求学生写出上机实验报告。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上机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4.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典型应用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精心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形式新颖、趣味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能力、简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学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进行描述的,如果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和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除此之外,多媒体辅助教学还有助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扩大认知的空间领域,特别是扩大教学规模,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优秀教师授课,这些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众所周知,教师的业务素质如何,对教育质量的高低、教育任务的完成和教育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首先,教师应该通过在职学习、参加进修和培训等方式来加深专业理论知识,使自己能始终站在本学科的技术前沿。专业知识不深必然影响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念。其次,教师应该具有丰富的与本专业有联系的知识,能够将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糅合和相互渗透,以便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与信心。再次,通过刻苦锻炼,教师应该具有较强的教育能力。包括全面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发挥教育艺术、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具有缜密的思维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把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独立完成教研任务的教研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在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学反思、教师间相互学习探讨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工作。

四、规范考核方法

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我们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比如:通过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白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法非常有助于学生踏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考完就忘记。当然平时成绩是由多次小考和作业等成绩构成的,这样做学生平时的压力要大一些,但是有了平时的扎实基础,期末时就会相对轻松些。此外,书本的知识只是考试的一部分,为了鼓励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上机/实验课也要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好的考核方法对于学习一门课程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谭浩强.对高职教学和教材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3-10-08.

[2]赵智.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6(35).

[3]谭浩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新阶段[J].计算机教育,2003(12).

[4]戴裕崴,华国祥,李玉峰.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和实施[J].高等职业教育,2003,12(2).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篇7

在科技进步的同时, 计算机人才所应具备的种种能力也应该随之提升。目前, 对于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来说, 英语一直是一个大问题, 这也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新技术未来的发展。所以, 我根据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探讨出几种教学方法, 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渡过难关。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可以说,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 同学们忽视英语。大多数的同学认为, 这个专业的重点是设计程序或者是数据库。加之英语的基础过弱, 词汇量不多, 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只是应付及格而已。所以, 同学们忽视英语这门学科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其次, 是教材落后, 因为目前我国的计算机英语教材编排简易, 内容老旧, 而且规划不系统, 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有限, 使同学们缺少了更深层次掌握知识的机会, 也减少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最后, 是教学进程与教学目标不一致。大学英语的整体教学目标是:第一, 掌握基本的词汇以及短语;第二, 能够阅读理解以及翻译文章, 并能分出结构层次;第三, 具备进行专业英语对话的能力。但是, 目前传统死板的英语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单一, 以做练习题来完成对英语知识的考查, 这就难以到达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改进方法

学习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英语, 提高自身的能力。所以, 我们可以通过教学与时间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来提升同学们的英语能力、理解以及翻译能力。以下是几种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教学方法, 望能达到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提升同学们学习水平的效果。

(一) 座谈式教学模式

独角戏的教学方法使得坐在下面的同学会不知所云, 时常溜号。为了避开这种学习模式的弊端, 应采用座谈式教学方法, 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通过一次次的平等交流而变得更加具有亲和力, 让同学们可以在无压力无困扰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并使英语与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 从而将其用到实处。由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 单凭简单的书面知识无法满足对其的理解, 我们可以应用PPT或者视频进行更加完美的讲解, 帮助同学们更加牢固地记住所学知识。

(二) 互动式教学模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同学们对英语更加感兴趣, 才能义无反顾地去学好英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不当的学习方法不但使学习变得枯燥, 而且效率低下, 所以, 老师应该通过与同学进行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例如,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玩“写单词”游戏来活跃课堂环境。这种互动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改善课堂气氛,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的意识以及潜能, 进一步提升学习英语的效率。与此同时, 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同学的积极回答, 老师的赞许以及肯定可以增加同学们在今后学习英语生涯中的自信。

(三) 模块式教学方法

模块式教学方法主要分为词汇模块、阅读模块以及翻译模块。词汇模块是一种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 摆脱以前的死记硬背, 让同学们不再恐惧害怕学习英语词汇。老师可以采取联想方法或者音标法等帮助同学们加强对英语单词的理解记忆,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1.memory是记忆的意思, 可以将其引申到计算机专业中就是内存。2.micro为微型的意思, 在computer前加上前缀micro, 组成新单词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其实英语单词间也是有相互关系的, 这类学习方法可以降低同学们背单词的辛苦, 还可以大大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阅读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掌握文章重难点的方法, 提升同学们的阅读速度以及理解能力。为了可以较好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就应该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在多数的科技类文章中, 主旨句一般在文章解释性段落的段首或者段尾。所以, 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去理解描述性段落, 这样可以有侧重点的进行文章的阅读, 达到了提高文章阅读理解力以及阅读速度的理想效果。翻译模块要求老师教会同学们从语法角度分析, 将复杂繁琐的句子划分为简单易懂的句子。老师在讲解文章的时候, 选取典型的例子做翻译练习, 并讲解翻译的技巧。在多次的翻译练习中, 不断总结翻译中多次出现的错误, 采取老师与同学相互点评的方法, 活跃课堂的气氛, 加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束语

我们要不断协调教师与同学们之间的关系, 不断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方法, 为达到英语教学目标, 为更好地学习英语而努力。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内的信息科学技术也不断更新, 但是我国在研发高新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着种种局限性, 所以大多数的高新科技都是由国外引进来的, 而这些国家所使用的语言, 英语占据着主导地位, 所以在研究学习这些科技时会碰到语言带给我们的限制, 并制约着对科技的下一步创新。本文深入的研究了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总结出几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帮助同学们增加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升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英语能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高职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究 篇8

我院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已开展多年, 但从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来看并不理想, 出现了学生不愿上、教师不愿教的状况, 其原因有多个方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问题: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现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像专业课如程序设计语言、网络组建、系统安全管理等可操作性强, 专业英语通常基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对比较枯燥, 加上大部分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又不需要参加等级考试, 没有压力就没有了动力, 专业英语的学习变成了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平时不预习不复习, 只在期末考试前临近突击, 完全达不到课程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程安排的问题:学院对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和实训课安排课时较多, 而专业英语安排课时较少, 通常仅安排30课时, 从而影响了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 学院在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时间方面不够合理, 通常开设在大二第一学期, 这时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还不够全面, 难免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捉襟见肘。

专任教师的问题:由于专业英语自身的特点, 它的教学既属于语言教学范畴, 又要兼顾专业知识, 所以学院安排的专业英语教师不管是从基础英语教师转型而来的, 还是从计算机专业教师中挑选出来的, 都有他们自身的局限性。前者英语授课能力很强, 口语好, 英语语法讲解透彻, 但由于缺少专业知识, 对专业文章的讲解翻译常不能透彻明了;后者在专业知识方面确实能给学生正确的引导, 但英语水平有限, 通常不能流畅地解析语言类问题, 在讲解英语语法句子结构上不能胜任。

教学模式的问题: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等同于语言的教授, 又由于课时有限, 对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通常专业英语教学会停留在传统的读记生词、阅读课文、翻译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的授课方式上, 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使得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改进的措施

1.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师的选择和培养对保障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重要。无论是挑选英语基础好的计算机专业教师, 还是让基础英语教师从事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 学院都应加强专任教师的培养。要求基础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应用能力, 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定期有计划地进行计算机专业知识培训;而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应加强英语语法知识和翻译课程的培训, 提高其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 逐步胜任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

2.课堂上传统的粉笔板书能够很好地讲解词汇、知识点或句法结构, 但是速度慢、涵盖内容少, 而且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参与性, 使课堂教学中教者沉闷、听者乏味, 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法, 用图片和注释帮助学生理解英文内容, 如将计算机硬件设备插图、运行过程原理表示图与专业词汇句子对应起来, 将静态或动态的形象生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有兴趣去记忆专业词汇并理解句子。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专业工具。如使用word软件中的英语助手、金山词霸或翻译通软件等查阅陌生词汇、词组或固定搭配。安排适当课时数来进行项目化教学, 将专业英语的理论教学与专业知识的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可以引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典型任务,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内容中来。如让学生安装英文版软件, 利用软件来完成某个任务。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不仅能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也给教学质量带来了保障。

3.课程开设的时间应安排在学生对专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 通过大一大二的学习, 学生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知识, 将专业英语安排在大三是比较合理的。高职生英语基础较差, 要学好专业英语就要多花时间, 高职院校应适当增加专业英语的课时。另外, 教师要想在有限的学时里让学生学好该课程, 教学内容上也应有侧重。基础英语学习任务是解决学生最基本的语言交际问题, 专业英语所要解决的是学生学科背景下的英语专业知识。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延伸, 在不能兼顾听、说、读、写的情况下, 基于能执行软件中的英文指令、看懂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英文材料为目的, 应把重点放在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要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重要的是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1) 计算机专业英语涉及计算机相关知识和汉英两种语言, 它结合了词汇、语句、段落和文章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教会学生科学的单词记忆法, 可采用词汇分类法, 如合成词、派生词、借用词来记忆单词。教师在讲解专业词汇或半专业词汇时要作适当的说明解析, 一个专业词汇往往只有一个词义, 而一个半专业词汇在不同的领域场合词义可能完全不同。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准确选择词义而不偏离语义。

(2) 计算机专业英语句子的特点有:在表述定义, 阐述客观存在的事实、现象和过程时多用陈述句;动词多采用现在时;上机操作指导、设备使用说明等多用祈使句;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被动语态用得较多;计算机运算过程极为复杂, 人们在描述原理和阐述规律时需要精确的逻辑思维, 表述时大量使用非限定动词短语、并列关系或多种主从关系的长句。综合以上特点, 教师在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时, 要适当讲授阅读翻译技巧, 要分析结构复杂句子的主干部分, 将复合长句断句, 把长的复合句转变为简短的简单句, 被动句转换成主动句, 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避免逻辑上的混乱。

(3)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文章一般由主题陈述、主体部分和结尾段落组成。主题陈述中表达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位于开篇部分, 是用来描述概念观点或整篇内容的, 常以复合长句的形式出现在段首或段尾, 因此教师可采用精讲的方法来讲授结构复杂的长句。主体部分是主题陈述的扩展, 段落中由概括整段的主题句和发展句组成, 教师把握主题句的分析, 学生则主导解析发展句;对于连接性段落, 学生可在教师帮助下采取查读法来阅读。而重申全文主题的结尾段落可由学生来分析, 以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课堂讲解时教师要有侧重地讲解重点和难点,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速度和效率。

4.要实现教学目的, 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应完善考评机制。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 要加强学生学习的一贯性, 重过程轻终结, 采用过程考核的模式。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 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译情况进行评分, 作为平时成绩;为保证课堂教学内容能及时被消化掌握, 教师可在课后布置课外阅读或笔译作业, 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视作业完成的质量计入到考评成绩中;为突出高职学生的应用技能, 还可以在任务驱动和项目化教学中根据学生运用计算机英语知识完成操作时的表现来进行成绩评定。合理的多样化过程考评机制有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保障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效果。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作为高职专业英语教师, 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不断努力实践探究更好的教学方法,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适应岗位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文玲.浅谈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J].中国科学教育, 2006 (15) .

[2]范丽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英语改革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0 (11) .

[3]牛丹梅, 陈永刚.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分析与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5) .

[4]谢凌云.基于校企合作的外语专业大学生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2 (12) .

试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 篇9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 直接工作在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 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师讲解、演示, 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以不适合学科课程特点, 使得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重视。特别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基础理论不扎实,实际操作不够硬。既不能独立承担软件项目开发,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同时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较差等特点。所以, 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 应从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模式、计算机教学模式和高职学生特点方面入手。

2 高职院校计算机改革方向分析

2.1 计算机课程教材选取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计算机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学的特点。计算机教学要求课程的开设和教材的选择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内容应该反映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教材的选用应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 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同类大学和国内优秀大学的做法, 在计算机教材选用上遵循以下标准:

1) 教材内容新颖丰富。

选择教材内容全面、实例丰富、讲解细致、图文并茂。注重反映计算机技术的新发展,具有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想,每年都会更新教材版本, 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加入其中,使内容具有先进性。

2) 适应学生需求。

教材引入了近年学科的最新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同时,综合社会上相关人员需求的要求和特点,对知识进行了细化和延伸。

3) 注重能力培养。

实例选题恰当,易于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创新能力为主,以案例式操作步骤指导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4) 结构布局合理。

课前导读、教学目标、课堂讲解、本章实验、课后作业等布局合理。

2.2 改进教学方法,探求高效课堂

2.2.1 激发学习兴趣

当前,高职教学主要还停留在教师单方面的授课上,学生动脑动手少,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多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系统地去完成任务。例如在动画课中结合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或以开发项目为中心的方法,将学生以小组协作方式组成团队,各自拿出小组设计的作品。在小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会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会在互相协作中找到团队精神,也会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在往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威客网等众多的网络资源中公开竞标相关项目,为学生的设计提供实践的舞台。学生在与社会联系的过程中,培养了丰富的的实践经验。

2.2.2 主题训练,培养创新

我们在传授新知识时,多以优秀案例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在欣赏优秀案例的过程中从形式的模仿到学生作品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的模仿,到自己的在创作,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还可复习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在认识。

2.2.3 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式学习

基于网上资源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的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性的探索,再利用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络技术支持下的交互环境中的协作、自主学习,通过主动探究活动以获取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其具有的三个主要特点

(1)开放性:

学生的素材获取广泛,资料和案例的共享性。

(2)实践性:

学生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在实践中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交互性: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通过网络咨询,通过网络向其他专家请教,从而获得指点和帮助。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获得大量亲自参与探究的机会。从而来培养他们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收集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上面几种教学模式引入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理解分析信息、运用表达信息和自主创造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优越的网上教育资源优势和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3 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 应该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继续学习的能力为目标。我院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入学新生,根据自愿原则参加学校组织的摸底考试、问卷调查,根据考试成绩、个人爱好的不同,对学生分层次。这种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习也更有主动性和目的性,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采用开放性实践教学方法,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实践项目和课堂作业,比较详细地列出评价的内容和步骤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实践项目中体现自我的价值。同时允许学生在自愿情况下组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完成老师实践项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既可以提高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达到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创造学生们互相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 转变教师观念,加强自身能力素质

为了使学生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就业时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能力提升,以应对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要保证在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利用各种学习环境要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当前所学知识建构的目的。同时应选择具有新知识的教材,传授给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应对社会对于具有新知识性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建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是质量和特色。随着高职教育的观念更新与模式转换,教学改革是一种必然。我们也要不断增加与各学科、各专业相关知识教学的学习,注重应用,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更新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3“讲练结合、重在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的应用

“讲练结合,重在实践”的教学模式符合讲、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线,教室和实验室的界线。由于计算机课程操作实践性比较强,而传统的教学“2+2”或“2+1”模式,即先进行2学时的理论讲授,紧跟2或1学时实验的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今天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要求。根据我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积极性培养的需求,我们提出了“讲练结合、重在实践”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对老师的讲解和演示进行巩固和强化,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有力的平台。

3.1 教学目标调整

教学的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基本职业道德、就业能力、特色教育为模块组建。其中职业能力为重心,同时兼顾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实现具有职业能力与学历证书特色的教学体制。根据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就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定。

3.2 教学环节的调整

讲练结合、重在实践的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实践的具体化。针对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割安排,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隔时间长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 通过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的合理调整配置,让学生在理论课后及时的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

3.3 保障体制的完善

高职保障体系主要包含:“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验设施是实现讲练结合、重在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因素。

3.3.1 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按照教学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应重点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建立符合学校特色的师资建设制度,建立具有“双师型”的政策和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3.2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的硬件保证。要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的需要进行实验室的建设。教学设备应和与目前社会需求同步。同时实验室应具备面向全体学生的开放性和服务性。同时要具有校外实践基地,注重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以有利于实践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讲练结合、重在实践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一方面即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有及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针对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相对薄弱的现状,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对脱节的现状,提出的一种创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的一种全新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学信, 王加力.浅议高职教育的任务和教学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3) .

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 篇10

1 认清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以适应职业教育的需求

就目前情况看,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仍不能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水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手段与硬件设施相对落后;师资队伍尚不稳定;学生素质和不同专业之间存在差距;课程设置呆板落后;思想认识跟不上发展趋势, 所有这些弊端都远远不能满足职业学院的“以职业为导向”的思想。为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能成为职业院校各个专业的有利工具, 用这个有利的工具去促进各个技能的发展, 必须理清思想, 正确确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性。确立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面向21世纪职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地位和基本目标, 提高教学水平的要求。在高职院中基本上每个专业均已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但要想使计算机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应用掌握水平跃一个新台阶, 首先要在授课教师中提高对计算机教学重要地位和基本目标的认识。显然,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 使人们传统的工作、学习、生活及思维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会使用计算机进行读和写, 不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思维、工作和学习, 将成为新世纪的“文盲”,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 若不能很好地使用计算机将无法掌握最先进、最有效的科学技术。因此, 计算机如同数学和外语一样, 已经成为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作为教师必须花大力气搞好计算机教学工作。因此, 首先要统一认识, 明确教学目标, 即: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论, 学会必要的指法及一种汉字输入技术;学会一门计算机语言, 掌握基础的软件,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进行读、写的能力, 通过网络获取有利的信息和数据;培养学生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学习相应课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使之真正的成为基础和必备的素质, 成为一个专业的基本工具。

2 合理配置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更新课程内容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和普及, 现在各行各业的工作都依赖计算机这个基本工具。职业院校的学生将来多数是以最终用户的身份使用计算机, 要求教学内容也随之更新。计算机基础的概念非常广泛, 应该随着科技发展的脉搏, 首先通过调研现在和以后对计算机的要求, 合理设置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和内容。教学应领先于应用, 而不能落后于应用。把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使计算机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的核心标志之一, 也是实现计算机教学基本目标的重要保证。然而, 就目前情形来看, 绝大多数的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设置均不科学, 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极大程度地束缚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与普及。因此, 根据实际情况,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结合培养目标, 基本工具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等基本操作, 同时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可以增开和不开某些课程, 例如会计专业可以多开一些会计软件等。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专业既要考虑普遍性还要考虑自己专业的特殊性, 加强与计算机教师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 共同探讨使自己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置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 同时还要加强教材方面选订的交流。

3 改变教学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

并不是所有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都感兴趣, 但大多数学生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都知道计算机的重要性。所以首先,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 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 而要做到这点, 就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了。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 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 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 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 积极引导学生思考, 启发创造思维。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是发展的灵魂。教师在‘教’的过程中, 应以创造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 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 并要注意到思维的求同性与求真性, 防止思维绝对化和僵化。再次, 合理的安排理论与上机实验的课程设置比例。一般来说,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基础课大部分是《计算机文化基础》, 内容以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 2003为重, 还有配合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网络基础和Internet等等, 计算机语言课程一般有C语言、Visual Basic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等等, 这些都是实践性特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处理: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 又不能只讲解不上机, 要合理安排理论和上机的比例, 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师上的理论课一来可以为学生理清一些逻辑, 讲述一些原理;二来可以总结学生在上机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最后,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同时把网络引入到课堂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手段发生根本的变化, 把教案改编成多媒体课件脚本, 然后根据课件脚本制作出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 就是教师的学习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程。做一个课件并不是容易的, 一个课件要凝聚教师的教育思想、业务水平、现代教育技术操作的基本功等。在多媒体技术应用实践中, 教师不仅制作课件的技术要越来越熟练, 而且还要提高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 并能处理简单的电脑技术问题。

实践证明: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要灵活多变, 目的明确, 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 美观实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特点, 给他们设计一些较感兴趣的作业, 精讲一些他们所关心的内容, 深入到学生中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更好地搞好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 只要我们加大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 注重培养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高职计算机教育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分析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形势, 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方面包括现代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的改革看法, 找到方法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素质教育,非计算机专业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委员会等.首届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

[2]素质教育专翅[M].沈阳:沈阳出版杜, 1998, 1.

[3]陈周海.浅谈计算机教学与素质教育[M].

[4]李进忠, 徐彬.试论高职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J].

上一篇:特色自觉下一篇:园林设计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