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

2024-07-17

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精选十篇)

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 篇1

1 辨证要点

久泻迁延不愈, 倦怠乏力, 稍有饮食不当, 或劳倦过度即复发, 多以脾虚为主;泄泻反复不愈, 每因情志不遂而复发, 多为肝郁克脾之症;五更飨泻, 完谷不化, 腰酸肢冷, 多为肾阳不足。

2 分证论治

2.1 脾虚泄泻

大便时溏时泻, 迁延反复, 完谷不化, 饮食减少, 食后脘闷不舒, 稍进油腻食物, 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 面色萎黄, 神疲倦怠, 舌淡苔白, 脉细弱。治法以健脾益气为主, 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处方组成:党参15g、炒白术15g、扁豆10g、苏梗10g、橘皮6g、砂仁6g、茯苓10g、神曲10g、煨姜6g、葛根10g。方解:脾喜暖而恶湿, 脾虚积湿, 湿胜则泻, 故以党参、葛根益气升清, 鼓舞脾胃;白术、云苓、扁豆健脾渗湿, 煨姜温中祛寒, 橘皮、木香理气滞, 砂仁、神曲醒脾和胃, 使脾胃健运, 气机流畅, 苏梗载药上行。诸药合用, 补气中气, 渗利湿浊, 行其气滞, 恢复脾胃受纳和健运之职。加减:腹痛、大便有黏液, 加白芍10g, 和阴缓痛;伴有血液, 加槐花6g、地榆炭6g, 凉血止血;兼有脱肛者, 可用补中益气汤并重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升清、健脾止泻;若脾阳虚衰、阴寒內盛, 可用附子理中汤以温中散寒。

2.2 肾虚泄泻

黎明之前脐腹作痛, 肠鸣即泻, 泻下完谷, 泻后则安,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舌淡苔白, 脉沉细。治法以温补脾胃、固涩止泻为主, 方用四神丸加减, 处方组成为:补骨脂10g、肉豆蔻10g、吴茱萸10g、五味子5g、白术10g、诃子肉10g。方解:“五更泻”内经称其“肾泻”, 年老体弱及阳虚内寒者多患此证, 多由脾肾虚寒、火不生土导致肠失固摄。历来成方, “四神丸”最为合适。方中补骨脂补肾助阳, 肉豆蔻温胃厚肠, 吴茱萸暖脾散寒, 五味子收敛止泻, 加白术健脾化湿, 诃子肉涩肠固脱, 使阳气来复, 脾运得健、腹泻可止。加减:腹胀后重者可加木香6g、陈皮15g、槟榔5g, 以理气滞, 除湿气;有食滞者加焦山楂15g;若年老体弱、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者, 可合桃花汤 (赤石脂30g, 一半入煎, 一半冲服, 干姜6g, 粳米30g) 固涩止泻。辨证时应注意肾阳虚者可有五更泄泻, 但有五更泄者并不一定都有肾阳虚衰, 故不可滥用四神丸治疗五更泄。

2.3 肝郁泄泻

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每因抑郁恼怒, 或情绪紧张之时, 发生腹痛泄泻, 腹中雷鸣, 功窜作痛, 矢气频作, 舌淡红, 脉弦。治法以抑肝扶脾, 方用痛泻药方加减, 处方组成为白芍10g、白术15g、防风6g、苏梗10g、橘皮15g、木香3g、神曲10g、云苓6g。方解:方中白术健脾补虚, 白芍养血柔肝, 防风升清止泻, 苏梗温中祛寒, 橘皮、木香理气醒脾, 神曲、云苓消食利湿, 使肝不横逆, 脾得健运, 气机条畅, 清浊自分。加减:泄泻甚者重用白术20g;肠鸣明显者重用防风15g;泄水样便者可加升麻以升举脾阳;口苦微干, 苔薄黄者加黄芩6g, 以清肠热之;口淡苔白者加炮姜3g, 温中散寒;气郁化火, 见舌质红绛、苔黄腻而干、口渴烦闷、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者, 可加藿香6g、黄连6g、葛根12g, 以泻肝理脾、清解郁热;若久泻不止, 可加酸收之品, 如乌梅、柯子等。

除采用中药治疗慢性腹泻外, 还可选择或结合针灸、艾灸等治法治疗。针灸时选穴:三阴交、足三里、天枢、大肠俞。其中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腧穴, 起到健脾化湿、调整脾胃的作用, 其又是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 可补肝益肾、健脾化湿而止泻;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 “所入为合”, “合主逆气而泻”, “五脏六腑之气皆秉于胃”, 可调节中焦, 升清降浊, 与三阴交共同健脾和胃, 益气和中, 恢复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正常功能;大肠为“传导之官”, 天枢为大肠之募穴, 主“泄泻, 水利不止”, 与大肠俞一起“俞募配穴”, 共治大肠腑病, 调节大肠气机, 恢复其正常传导功能。配穴:肝气郁滞型配期门、行间、阳陵泉, 脾肾阳虚型配气海、关元、中脘、脾俞、肾俞。治疗方法:根据不同证型采用补泻手法。肝气郁滞型:泻期门、行间、阳陵泉, 余穴平补平泻, 留针30min;脾肾阳虚型:针刺用补法, 脾俞、肾俞、大肠俞并用温针灸, 关元、气海温和灸, 余穴平补平泻, 留针30min。其中温针灸是在针刺得气后, 将针留在适当深度, 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10次为1个疗程, 每治疗1个疗程休息1周。

艾灸治疗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协调阴阳, 脏腑功能得以恢复, 泄泻得止。艾灸主穴选双侧足三里 (隔姜灸) 、中脘 (隔姜灸) 、神厥 (隔姜灸) , 脾虚加天枢 (隔姜灸) , 肾虚加太溪 (隔附子灸) , 中气下陷加气海、膻中 (隔姜灸) ;肝气乘脾灸足三里 (隔蒜灸) 加针刺阳陵泉、期门 (泻法为主) 。每穴5~8壮, 2周为1个疗程, 可根据治疗效果调整方案, 但行艾灸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皮肤, 预防烫伤。

3 预防与调摄

在对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时, 药物治疗固然是一个重要方面, 患者的饮食习惯也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慢性腹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 对人体有极大危害。《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 入五脏则瞋满闭塞, 下为飨泄”。《素问·举痛论》指出:“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飨泄”。因此腹泻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不饮生水, 不食生冷瓜果, 不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可结合食疗健脾益胃, 居处冷暖适宜, 起居有时, 并注意精神调养, 加强身体锻炼。

4 结论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治疗局部病变也必须从整体出发, 采取适当措施。慢性腹泻病位在肠, 但与多脏器有关, 治疗时应通过辨证分型, 给予相应治法, 以达到扶正祛邪、调理胃肠道的作用。中医治法多样, 在治疗疾病时不应拘泥于某种治疗方法, 应辨证论治, 给予患者最有效、伤害最小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在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明·赵献可.《医贯·论泄泻》.

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 篇2

1慢性胃病的治疗当以“和”为先

胃痛为中医内科常见的疾病,在人群中发病率甚高,中医药治疗近期疗效虽然显著,小少病情反复、辗转就诊者,有的多呈“坏病”之象,究其根源,误药、误食、劳复者居多。《内经》云:“必优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深入探讨致病因素,防范于未然,也是防治胃病的措施。祖国医学经典医藉及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如“木郁之发,民病胃腕当心而痛”(《内经》);“形体劳役则脾病……脾既病,则胃小独行津液,故亦从病焉”(《脾胃论》);“饮食小节,而生于胃肠”(《难经》)。

临床上重视脾胃的调理,是治疗胃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治疗上小外补其小足,以助升降;纠其发作,以益气举陷;调和肝脾(胃),以复气机顺行。调其偏盛,扶其小足,贵在调和。小论虚、实、补、泻均应以护脾顾胃为首要。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用药应注意升降调和,补勿太腻,攻勿太过,寒勿过凉,热勿过燥,紧紧抓住治疗慢性胃病宜健脾调和这个法则。

2和法的具体运用

和解剂是和法的具体体现,其组成特点是攻补兼施、寒热并用以达到和解表里、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之目的,在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就其慢性胃病而言,即指现代医学的各种胃炎消化h}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吸收小良综合征、胃神经官能症等。临床上运用和法治疗,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扶正祛邪的要方。《伤寒论》98条云“……胸胁苦满,默默小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作者应用本方加黄连、积壳、炒白芍、佛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小和、肝胃郁热证型,效果较好,经30例3个月的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3.6%。而慢性浅表性胃炎虽然症状表现有轻有重,但多有胃腕小适,食少伴嘈杂、恶心、口苦等症,与小柴胡汤所治之证相似。“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小必悉俱。”可能是该方对肝胆脾胃气机具有综合调理的结果。症见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叶酸苦水,甚则干呕呢逆,胸胁腕腹胀痛者,属少阳热盛,痰湿中阻,治宜清胆和胃,除湿化痰,方选稿苓清胆汤加减。若胃腕腕胀痛加佛手、郁金、香附以行气比痛、若胸闷苔厚腻加苏梗、蕾梗、白寇、以芳化湿浊。

2.2调和肝脾①疏肝理气:适用于肝气郁结,如因情志小畅,出现胸胁腕腹胀满疼痛,或暖气、呢逆、饮食小思、苔白、脉弦等症,此乃肝郁气滞。治疗当拟四逆散加味。若胸胁胃腕痛甚,不能屈伸转侧,乃肝经脉络因郁而滞,加佛手、制玄胡、青皮、香附以行气活血比痛。若口苦、心烦易怒为肝郁化热,宜加桅子、黄连、龙胆草以清肝解郁;若泛酸、呕恶者合左金丸加苏叶;若腹胀、食少者加焦三仙。四逆散为调和肝脾的基本方,主治阳郁气滞、肝胃小和之证,临床上表现腕腹胀痛,泄泻脉弦等以拘挛性为特征。②理脾调肝解郁:适用于肝郁脾虚气郁滞之证,拟逍遥散加减。使用该方其辨证要点为胸腕胁肋胀痛,食欲小振,头昏,脉弦而虚。若胃腕刺痛为脉弦涩者加丹参、香附、玄胡、降香、理气活血;若午后发热、脉弦数者加桅子、丹皮、黄连以清肝解郁;若呕血、黑便,形体消瘦,面赤为肝热动血,原方去生姜、薄荷、加三七粉、无花果、炒茜草、白岌以凉血比血。逍遥散配伍得当即补肝体,又助肝阳,气血兼顾,肝脾并治,立法全面,故为调和肝脾之名方。

2.3调和胃肠适用于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而致心下痞满,恶心欲叶、腕腹胀痛肠鸣下利等症,半夏泻心汤为其代表方。临床上半夏泻心汤一般以胃腕痞塞小通,但满而小痛,按之濡为特点,除《伤寒论》所述症状外,《金匾要略》提出“呕而肠鸣”,《备急千金》又提出“老小得,水谷小化,腹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小安”。可知其证以心下痞满和呕叶为主,兼有肠鸣下利。但从临床运用看,虽无叶利,但以心窝部痞满为主,凡辨证属中焦虚寒并见,寒热夹杂均可采用。有时小见心下痞满,而以有痛嘈杂为主证,亦可应用。若胃痛甚加炒白芍、佛手、制玄胡,吞酸加牡蝠、炒吴茱英;胃火盛加蒲公英、无花果;肝脾气虚腕痛者加羌活。作者从2010年自今在该方的基础上筛选出10味纯中药组方,由党参、黄连、无花果、法半夏、炒白芍、制玄胡、干姜、砂仁、佛手、甘草等组成,治疗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吸收小良综合征等总有效率为 94.7%,小失仲景法度,并有所创新,且收效非常满意。

2.4和里缓急,温中补气虚劳里急而腹中痛,按之则减,是虚荣内损,中气虚寒,肝木乘脾之故,运用建中汤治疗。建中汤是由桂枝汤发展而来的一个调和营卫、调和阴阳的和法处方。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而建中汤“是方甘与辛合而生阳,酸得甘助而生,阴阳相生,中气自立。是故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尤怡《金匾要略心典》)。临床运用黄茂建中汤治虚性溃疡,收到满意效果。辨证要点,胃痛处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减,脉多虚弦,舌淡苔薄白,符合运用本方。若泛酸、嘈杂加砂仁左金丸;若叶清水者加干姜、草范、半夏;腹胀纳少加砂仁、厚朴、神曲;胃痛明显加玄胡、炒川械、佛手。服用汤剂症状改善后改用散剂,用黄茂建中散(原方)加海缥峭、川贝配成散剂,以巩固疗效。

2.5分清上下,辛开苦降,分消行滞脾胃者仓凛之官,水谷之海,无物小受。邪气易袭而盘踞其中,脾胃因升降失常,气机奎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食、痰、气、火亦相因而生,邪正交击,郁于中焦则腕腹痛满,其治疗宜分消上下,辛开苦降,拟小陷胸汤合一加减正气散。其痛甚加香附,玄胡;若湿甚,胸闷苔厚小化加苏梗、白范、草范、红范。运用分消上下,行气化湿,能调整脏腑之问升清除浊的功能,而使人体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正常状态。

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 篇3

[关键词] 中药;雾化吸入;慢性单纯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 R76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1-114-02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可逆性炎性疾病,随着城市中大气污染的日渐加重,各种有害物质对鼻腔黏膜造成持续有害性刺激,慢性单纯性鼻炎发病率逐渐上升,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来采用中药制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165例,以探究中药制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治疗的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16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上入选标准,其中,105例患者采用中药制剂雾化吸入治疗,定为治疗组,男55例,女50例,年龄18~73岁,平均(39.2±3.5)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4.2±1.3)年。60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定为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9 ~ 74岁,平均(39.5±2.9)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3.9±1.5)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季节、患病环境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病史方面,均有急性鼻炎史并在一定时期内反复发作,有长期物理化学刺激史或有全身性慢性病;临床症状方面,流涕,多为黏液性或者黏液脓性,鼻塞,间歇性、交替性,常伴有头昏头痛以及嗅觉减退等,发音多呈闭塞性鼻音;体格检查方面,下鼻甲肿胀有弹性、表面光滑,黏膜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并对血管收缩剂反应比较敏感,鼻道分泌物较多、黏液性或黏液脓性。以上入选标准均符合《耳鼻咽喉科诊断学》[1]中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排除对所用药物过敏者,有严重心、脑、肝、肾及精神等疾病者,不能按时随访或依从性不佳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法,成分:苍耳子、白芷、辛夷、防风、黄芩、鱼腥草、川芎、桔梗、茯苓、藿香各100 g , 薄荷、甘草、细辛各30 g,将以上药剂在生理盐水中浸泡后提取药液,将药液注入超声雾化器雾化罐中(仪器采用上海合力医疗器械厂生产的 402型超声雾化仪)经鼻吸入,2次/d,10~15 min/次,6 d为1个疗程,1~3 d后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案:庆大霉素8万U加于500 mL的0.9%生理盐水的注射液25支,30 mg地塞米松,数滴浓薄荷水,将药液通过超声雾化器雾化经鼻吸入,2次/d,10~15 min/次,6 d为1个疗程,1~3 d后进行下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1.4 判定标准[2]

痊愈:流涕、鼻塞等症状消失,鼻道清晰且分泌物消失,鼻腔黏膜及鼻甲均正常,患者自我感觉通气良好,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流涕、鼻塞等症状明显改善,鼻道分泌物较少,鼻腔黏膜及鼻甲基本正常,患者自觉鼻通气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鼻道不清晰且分泌物较多,鼻甲依旧肿胀及黏膜充血。以痊愈率和有效率合计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的数据用SPSS 19.0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单纯性鼻炎是一种可逆性炎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下鼻甲肿胀光滑有弹性,鼻腔黏膜神经功能紊乱、充血、血管扩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研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CHB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②符合2005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抗病毒治疗标准[3];③近3个月内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和抗病毒药物。排除标准:①甲、丙、丁及戊型病毒感染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肝损伤;②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恶性肿瘤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全部患者均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 自愿参加本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研究对象96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8例。观察组中, 男性33例, 女性15例;年龄21~ 55岁, 平均 ( 36.2±7.5 ) 岁;病程1~11年, 平均 ( 3.5±1.2 ) 年;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28例, 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20例。对照组中, 男性34例, 女性11例;年龄20~ 54岁, 平均 ( 35.8±7.0 ) 岁;病程1.5~13年, 平均 ( 3.9±1.3 ) 年;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25例, 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2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HBV DNA复制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10mg/片) , 10mg, 口服, 1次/d。不给予其他抗病毒及调节机体免疫的药物。持续48周 (其后继续服用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增加拉米夫定 (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 0.1g/片) , 100mg, 口服, 1次/d。持续48周 (其后继续服用药物治疗) 。

1.2.2 检测方法

分别于用药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抽取肘静脉血, 抗凝, 离心分离出血清, 进行如下指标的检测:①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ALT) 、总胆红素 (TbiL)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的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检测;②血清IFN-γ、IL-17: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 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有限公司, 使用意大利SEAc全自动ALISEI型酶标仪检测;③HBV DNA定量:采用Roche Light Cycler荧光定量PCR分析仪检测HBV DNA, 试剂购自上海申友生物有限公司, 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1.3 随访

嘱患者每月门诊随访, 至少随访1年, 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 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必要时复查血清学指标。

1.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①基本治愈:临床自觉症状消失, 肝功能检查正常, 病毒复制标志消失, 各项保持稳定1年以上;②好转:主要症状消失, 肝功能检查正常或稍微异常, 病毒复制标志消失;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将基本治愈、好转计入总有效率。观察组随访12~16个月, 平均 (13.9±1.1) 个月;成功随访46例, 其中基本治愈13例、好转27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随访13~16个月, 平均 (14.1±1.2) 个月;成功随访47例, 其中基本治愈7例、好转29例、无效11例, 总有效率77.08%。两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 (P值>0.05) ,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2=4.29, P值<0.05) 。

2.2 实验室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后的各项实验室指标如表1所示。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P>值0.05) 。治疗3个月、6个月时,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 (P值<0.05或P值<0.01)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值<0.05或P值<0.01) 。

注: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P值<0.05, #P值<0.01;治疗3月时,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值<0.05;治疗3月时,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值<0.05, &&P值<0.01。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 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的恶心、 (胃肠) 胀气, 未影响继续治疗;2例患者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 停药后很快恢复至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观察组中, 2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 2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 均未予处理, 未影响正常治疗;1例患者出现轻到中度白细胞减少, 停药后叶恢复至正常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8, P值>0.05) 。

3 讨论

CHB是一种世界性疾病, 目前全世界约有2.8亿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中1/3出现肝损害的临床表现。CHB治疗的目标在于最大限度、长期的抑制或清除HBV,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延缓肝硬化的发生[4];其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 以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 只要有适应证, 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既往曾采用干扰素治疗, Meta分析显示:HBeAg阳性的CHB患者HBV DNA转阴率为37%, HBeAg转阴率为33%, HBsAg转阴率为7.8%[5];但干扰素停药后病情容易复发, 5~8年复发率超过50%, 因此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 CHB的治疗临床多使用核苷 (酸) 类似物。阿德福韦酯是5’-单磷酸脱氧阿糖腺苷的无环类似物, 在细胞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阿德福韦二磷酸盐, 通过与自然底物脱氧腺苷三磷酸结合, 以及整合到病毒DNA导致DNA链延长, 进而抑制HBV DNA多聚酶的活性[6]。Marcellin等研究[7]显示, 每日给予CHB患者阿德福韦酯10 mg、30 mg和安慰剂, 治疗48周, 血清HBV DNA分别下降了3.52、4.76和0.55 log10拷贝/ml, HBeAg的阴转率分别为24%、27%和11%。拉米夫定在体内代谢生成具有活性的拉米夫定三磷酸盐, 它既是HBV聚合酶的抑制剂, 亦是此聚合酶的底物, 掺入到病毒DNA链中可阻断HBV DNA的合成[8];但拉米夫定三磷酸盐不干扰正常细胞脱氧核苷的代谢, 对人体DNA聚合酶α和β的抑制作用微弱。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表明, 每日口服100 mg拉米夫定, HBeAg 血清学转换率较高, 1~5 年后HBeAg 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2%、29%、40%、47%和50%, 且长期应用可以减轻炎症, 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率[9,10]。

CHB被认为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 HBV的清除主要依赖于激活的非特异性炎症细胞及其所释放的细胞因子, 其中Thl/2细胞对此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Thl细胞主要分泌IL-2、IL-12、IFN-γ、TNF等, 介导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主要分泌IL-4、IL-5、IL-6和IL-l7等, 调节体液免疫反应。其中, 细胞免疫在抗HBV感染中具有核心的作用。基于此, 本研究选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两个指标作为观察的对象。研究表明, CHB患者的IFN-γ水平降低、IL-l7水平升高, 即细胞免疫降低, 而体液免疫略增强。经过有效地药物治疗, 治疗3个月、6个月时,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或P<0.01) ,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这与江华[4]、Chang TT等[10]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 ADV和LAM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可见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 显著恢复了患者血清IFN-γ、IL-17的水平, 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比较适合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 (ADV) 联合拉米夫定 (LAM) 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临床疗效及其外周血IFN-γ、IL-17的影响。方法:选取CHB患者9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ADV,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增加LAM, 治疗48周。分别于用药前、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总胆红素 (TbiL) 、γ-干扰素 (IFN-γ) ;白介素-17 (IL-17) 、HBV DNA定量。随访1年, 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77.08%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 。治疗3个月、6个月时, 两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 (P值<0.05或P值<0.01)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值<0.05或P值<0.0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7%、8.51% (P值>0.05) 。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 显著恢复了血清IFN-γ、IL-17的水平,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比较适合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γ-干扰素 (IFN-γ) ,白介素-17 (IL-17)

参考文献

[1]Du J, Wang L, Han J, et al.Serum soluble death receptor 5concen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s associat-ed with liver damage and viral antigen level[J].Clin Bio-chem, 2012, 45 (10-11) :845-847.

[2]Kim BK, Revill PA, Ahn SH.HBV genotypes:relevance tonatural history,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J].Antivir Ther.2011, 16 (8) :1169-1186.

[3]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329.

[4]江华, 沈丹, 曹红, 等.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L-18的检测及其意义[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9) :1021-1023.

[5]Zhai S, Zhang L, Dang S, et al.The ratio of Th-17to Tregcells is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cute-on-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failure[J].Viral Immunol, 2011, 24 (4) :303-310.

[6]Zhang WJ, Cai SP, Fan ZP, et al.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efovir dipivoxil in combination with bicyclol for the treatment of seni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Zhonghua Shi Yan He Lin Chuang Bing Du Xue Za Zhi, 2011, 25 (6) :453-456.

[7]Marcellin P, Cadranel JF, Fontanges T, et al.High rate of adefovir-lamivudine combination therapy in nucleoside-na?v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France: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in1730patient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0, 22 (11) :1290-1296.

[8]张静, 徐维家, 王青, 等.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HBV DNA含量变化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06, 27 (12) :1081-1082.

[9]Li XD, Wang L, Liu Y, 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s/subgenotypes in1, 301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 North China[J].Chin Med J (Engl) , 2011, 124 (24) :4178-4183.

按摩治疗慢性鼻炎的方法 篇5

三、揉迎香穴。用两只手的食指按住迎香穴(在鼻翼两侧旁开一点,指压有酸麻感),顺时针转36圈。配合意念:鼻腔已通透。

四、推擦印堂穴、阳白穴、丝竹孔、太阳穴。用两只手的中指按住印堂穴(两眉之间中点),食指、无名指辅助,依次向阳白穴(眉心向上一指半处)、丝竹孔(眉尾处旁开一点)、太阳穴推擦 36次。配合意念:头脑清凉,鼻腔舒适通达。

慢性鼻炎治疗方法研究 篇6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疼痛;护理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230-0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疼痛在老年人中很普遍。据估计,有25%~50%的社区老年人经历慢性疼痛[1],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却未得到适当的治疗。因此老年人对护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护人员应将改善老年人的疼痛作为己任,而护理人员在此工作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1 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普遍性

疼痛是与存在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或情感经历,是个体的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同时经历的感受,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因此,处理患者疼痛成为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习惯于用生物学医学模式对待疼痛的护理人员往往只看到药物效应,而忽略护理因素本身对疼痛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护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慢性疼痛是老年人晚年生活中經常存在的一种症状。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约80%患者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较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易诱发疼痛。许多老年人常年都生活在各种疾病的慢性疼痛之中,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大大增加了全社会的负担。因此,老年人慢性疼痛已经成为一个应当关注的普遍性社会问题。

2 慢性疼痛的护理措施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尊重患者人格,相信患者主诉,根据不同症状,使用科学方法可以减轻疼痛[2]。处理疼痛首要目标是控制和解除疼痛。应注意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层面[3]。

2.1 常规护理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各有差异,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转变心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入院及接诊工作,告知病房作息时间,探视陪住制度,查房制度,病房环境、生活设施使用及疾病治疗的相关计划。协助医师进行体格检查,配合医师做紧急处理,并做好记录,遵医嘱指导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工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对即将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病情及康复程度,与患者制定具体康复计划,包括出院后注意事项、药物、饮食、功能锻炼及复诊时间等。

2.2心理护理

认知疗法 是心理治疗的一种,通过分析患者对某种疾病及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其进行该疾病正确认知的重建,可以使患者改善对疾病的看法,从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向着有利于疾病康复的方向发展[4]。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认知疗法的基础知识。与患者讨论慢性疼痛对情绪、疾病康复、生活质量等的影响,了解患者对慢性疼痛的认知情况,鼓励患者说出自己对慢性疼痛性疾病的认识,对存在误解的地方予以正确引导,使患者正确认识慢性疼痛性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2)根据患者的情况帮助患者重建正确的认知。依据患者的特点,针对性地为患者修正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建立积极健康的疼痛观,使患者在心理及行为上逐渐树立一套正确的慢性疼痛疾病认知观,增强对医护人员治疗的依从性。

分散注意力 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可使其疼痛处于抑制的状态,从而减轻其疼痛的感受强度。如可组织患者参加聊天,阅览,下棋,打牌等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对于缓解疼痛、减轻焦虑和抑郁均有良好的疗效;再如给患者打针时与其边交谈边注射或者为其轻柔的局部按摩,都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对减轻注射及疾病所致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放松训练 是指肌肉的放松及精神的放松两种,两者互有影响,精神紧张时,常伴随着肌紧张,而肌紧张又伴随着精神紧张,从而形成恶性性循环。因此,只有两者完全放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让患者多听悠扬、舒缓曲调的音乐,松弛神经,引导患者先行做有节律的深呼吸,通过自我意识集中注意力,放松全身各部分肌肉,对减轻疼痛强度、增加耐痛力具有良好的作用。

3 结论

总之,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已经成为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疼痛继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之后成为生命第五大体征。护理人员要学会经常评估老年人的慢性疼痛,熟悉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法,利用各种护理措施使患者改变对疼痛的反应及态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Geriateics Society Panel on Persistent Pain in Older Persons,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The management of persistent pian in older persons [J].Am Geriatr Soc.2002,50:S205-224.

[2] 高莉莉,高海莲.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腹痛评估及原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 (9) :704.

[3] 腾莉. 心脏手术后患者镇静镇痛措施的必要性及护理[J].天津护理,2004,12 (5) :250 - 251.

[4]姜红,翟英,连伟.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829-4830.

作者简介:

独活寄生汤治疗耕牛慢性跛行研究 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全部病例系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兽医门诊部收治的病牛, 共244例, 其中公牛101例, 母牛143例。年龄最小1岁, 最大13岁。门诊检查所有病例均有跛行, 肌肉、筋骨、关节疼痛, 屈伸不利, 难起难卧, 站立不稳, 行走不灵, 遇劳加剧, 甚至有肿胀、麻木等症状。病程3~30d。随机分为治疗组124例, 其中1—3岁9例, 4—6岁23例, 7—9岁42例, 10岁以上50例;对照组120例, 其中1—3岁9例, 4—6岁22例, 7—9岁41例, 10岁以上48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 (P>0.05) , 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机械、外伤引起的骨折、肌肉损伤。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化裁治疗, 方药组成:独活30g、桑寄生45g、秦艽30g、防风30g、生地 (或熟地) 45g、杜仲40g、怀牛膝40g、桂心30g、当归40g、白芍40g、赤芍40g、党参60g、川芎40g、茯苓40g、甘草20g, 共为未, 开水冲调, 候温灌服, 每日一剂, 随症加减, 偏寒重者加川乌30g, 或附子30g、细辛15g;偏湿重者去熟地, 加苍术40g、防已45g、木瓜50g, 薏苡仁80g;偏血淤剧痛者加乳香、没药35g;偏肾虚者加枸杞40g;病久者加蜈蚣5条。

对照组:阿斯匹林10~30g/次、消炎痛1mg/ (kg·次) 、强的松0.2~0.4g/次, 2次/d。

两组病例, 加强护理, 不能出圈, 更不能使役, 给予易消化的草料。

以上3d为一个疗程, 中药量为300kg左右成年牛, 牛犊视体重减量, 并水煎取汁灌服。

2 临床观察及疗效判定

2.1 临床观察

对患畜随时观察记录起卧、疼痛、强直、跛行等症状改善所需时间, 治疗天数, 有无药物毒副作用, 治疗6个月后的复发情况。

2.2 疗效判定

显效:服药一个疗程, 跛行、疼痛症状全部消失, 功能活动正常, 随访6个月未复发。有效:服药2个疗程, 跛行、疼痛症状大部分消失, 正常活动无影响, 但劳累或天气变化时有轻微疼痛, 功能活动有一定影响。无效:服药2个疗程临床症状和体症无变化, 甚至加重淘汰或改用其它方法治疗者。

2.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x2检验。

3 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 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经t检验, 差异极显著, 治疗组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 经t检验, 差异极显著, 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比较X 2=11.9、P<0.01。表中 () 内数字为百分数。

由表2可以看出,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经检验差异极显著。

治疗组未出现任何毒副作用, 对照组有32例出现了毒副作用, 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 反刍次数减少, 饮食减量, 有22例减少了三分之一, 有12例减少了二分之一, 停药3d后, 有24例恢复正常, 余8例7d后恢复正常。随访治疗组, 治疗后没有复发病例, 对照组有16例复发, 改用独活寄生汤治疗, 痊愈后并无复发。

5 讨论

慢性跛行属中兽医学的“久痹”范畴, 病因比较复杂, 内伤外感均可致病。腰为肾之府, 膝为筋之府。本病以肾虚为本, 气血亏虚, 阳卫不固, 腠理疏松, 营卫空虚, 复因跌仆闪挫, 或感受风寒湿邪, 致气滞血淤, 痹阻经脉, 肌肤、关节、经络受阻, 不通则痛, 而成痹。圈舍潮湿, 役后雨淋涉水, 厩舍年久失修, 夜受贼风侵袭或夜露风寒, 气候剧变, 为其发病的诱因。久痹不愈, 更致肝肾气虚, 气血不足而成本虚标实之证。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所说:“腰痛, 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 风寒湿热痰饮, 气滞血淤闪挫其标也, 或从标、或从本, 贵无失其宜而已”。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之功, 主治痹证日久, 肝肾两虚所致的腰膝疼痛, 关节屈伸不利, 或麻木不仁等症, 疗效显著, 为历代医家推崇治疗痹症之名方。方中独活、细辛、防风、秦艽祛风除湿;桂心温散寒邪, 通利血脉, 对于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之证, 能呈宣痹止痛功效, 这一组药在于祛邪。寄生、怀牛膝、杜仲补肝肾, 强筋骨;党参、茯苓、甘草补气实卫;当归、地黄、芍药、川芎养血调营, 共呈补肝肾、益气血, 这一组药在于扶正。全方配伍, 扶正祛邪, 标本同治。方中桂心与怀牛膝、当归、川芎等活血药配伍, 有温通血脉之力, 此即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之理。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研究 篇8

关键词:慢性喉炎,金嗓开音方,超声雾化,音频疗法

慢性喉炎是临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主要是指喉部黏膜发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患者常表现为喉部分泌物增多、声嘶、喉部烧灼或刺痛感等, 病情容易反复发作, 临床上往往难以治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 临床治疗该病的方法主要有超声雾化吸入、音频疗法、微波理疗以及喉腔滴药等。我院对慢性喉炎患者应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联合音频疗法治疗, 获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喉炎患者124例, 西医诊断均符合《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中关于慢性喉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 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具有声嘶、干咳或咳黏痰、喉部干燥、不适、疼痛等典型症状;排除合并肺部感染、喉部肿瘤及糖尿病等患者, 排除过敏性体质者, 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 排除不能配合治疗与疗效评价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2例, 观察组中男39例, 女23例, 年龄18岁~65岁, 平均年龄 (50.97±3.35) 岁;病程0.5年~13年, 平均 (6.71±2.65) 年。对照组中男36例, 女26例, 年龄20岁~65岁, 平均年龄 (51.19±3.42) 岁;病程1年~12年, 平均 (6.85±2.74) 年。2组的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方法

2组患者忌辛辣刺激食物, 予以戒烟戒酒, 嘱患者保持声带充分休息。对照组予以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30 m L生理盐水稀释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 1次/d, 7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金嗓开音方治疗, 基础方: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石斛10 g、金银花20 g、蝉衣9 g、加翘9 g、木蝴蝶15 g、前胡9 g、藏青果9 g、苦杏仁 (去皮) 7 g、胖大海9 g、桔梗12 g、山慈菇9 g, 每日1剂, 由我院中药房自动煎药机煎取药液300 m L, 分装成2袋, 分早晚2次服用。应用音频电疗仪进行电疗, 频率为2 000 Hz, 电极为4 cm、4 cm以及10 cm。采用双层无菌绒布将电疗仪包好后, 置于患者的颈部, 设置电流为30~35 m A进行电疗, 20 min/次, 1次/d, 7 d为1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声带肿胀、声带充血以及声音嘶哑的改善情况, 并采用量化评分进行评价, 按照无、轻、中、重度以0、1、2、3分进行评价, 得分越高则表示症状越严重。同时观察2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的声嘶、干咳、喉部不适及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 发音恢复正常, 经喉镜检查显示声门闭合良好, 且声带色泽恢复正常;显效:干咳、喉部不适及疼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发音基本恢复正常, 存在轻度声嘶, 喉镜检查显示声门基本闭合, 声带略微发红;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存在声嘶及发音不正常现象, 喉镜检查显示声门闭合较差, 声带仍存在轻度充血、肿胀症状;无效:临床症状以及喉镜检查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的声带肿胀、声带充血及声音嘶哑评分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2.3 2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治疗期间1例 (1.61%) 轻度耳鸣, 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未影响临床治疗。对照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χ2=0.233, P=0.629) 。

3 讨论

慢性喉炎属于咽喉黏膜以及声带炎性病变, 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吸烟、饮酒以及长时间用嗓等引起, 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 多采用消除疾病诱因、饮食控制、戒烟忌酒、声带休息配合药物治疗等[4]。常用药物治疗方法为抗病毒或者抗生素类药物局部或全身应用, 短期疗效显著, 但往往难以彻底控制病情, 停药后容易复发。

祖国医学认为, 慢性咽炎属于“喉痹”、“喉喑”等范畴, 主要是由于风寒湿邪侵袭, 导致肺气失宣、肺热内蕴以及气血不调, 而热灼津液可致痰液蕴积, 从而导致声门受阻, 继而出现声嘶、声门水肿充血之证[5]。故当治以活血化瘀、行气化痰及散结开音之法。本研究金嗓开音方中熟地黄、山茱萸、石斛可滋补肺肾, 濡润声门;金银花善清热解毒, 配以蝉衣、连翘等可疏风除热、利咽消肿止痛;山慈姑可化痰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木蝴蝶、前胡及杏仁等配伍可清热解毒及祛痰平喘, 辅以胖大海、桔梗利咽开音。上述诸药配伍共奏滋肾阴补肺、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利咽开音之功效。音频疗法是一种新型物理疗法, 能够通过音频刺激咽喉部肌肉与黏膜, 从而缓解局部肌肉痉挛症状, 有效提高声带的张力, 促进声带功能的康复。同时, 音频疗法还具有有效改善局部淋巴回流以及血液循环、抑制神经兴奋等作用, 用以治疗慢性喉炎可起到镇痛、消炎等效果, 从而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4]。本文观察组在常规雾化吸入抗生素类药物的基础上, 予以音频疗法及金嗓开音方综合治疗, 总有效率达95.16%, 相比于对照组的82.26%显著提高;且治疗后声带肿胀、声带充血及声音嘶哑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证实了该综合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治疗后除1例发生轻度耳鸣外, 未见其他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金嗓开音方、超声雾化联合音频疗法综合治疗慢性喉炎, 能够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和消退, 可提高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较少,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赖非云, 朱凤霞, 李志辉, 等.超声雾化加音频联合喉腔滴药治疗慢性喉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1) :65-66.

[2]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1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27.

[4]徐晖, 祝威.喉腔滴药、超声雾化联合音频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3) :739-740.

桂枝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研究 篇9

关键词:慢性湿疹,桂枝汤,临床疗效,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

湿疹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的皮肤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后迁延难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主要表现为瘙痒及红斑水泡等临床表现,慢性期会出现表皮细胞间隙的水肿,存在不同程度的棘层的肥厚和淋巴细胞倾润。外源性的因素主要是由气候及环境条件、外在的理化因素的刺激相关,内源性的因素与系统性疾病、情绪、精神等因素有关[1,2,3]。作者的临床经验对慢性湿疹病因病机进行了多年的潜心研究提出了湿疹发病机制关键在于营卫失调所致,认为导致湿疹的病因虽有不同,但最终都可能影响到了营卫功能,以致营卫失调成为共同的病机。立法以疏风解表,调和营卫为治则,制定以疏布卫阳,疏布营血,疏泄邪气为基本治疗作用的桂枝汤加减方主方治疗方案[4]。目前普遍认为与Th2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相关,Th1/Th2失衡是湿疹的重要机制之一[5],因此本研究探讨桂枝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情况,并为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确诊为湿疹的患者10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6.25±10.23岁,同时纳入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科检查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42.48±9.6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6]对湿疹的诊断标准进行制定。

1.3 纳入标准

(1)符合本病诊断标准;(2)年龄20~60岁;(3)过去的1个月内没有服用过抗组胺类药物;(4)依从性强,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

1.4 排除标准

(1)年龄<20岁或>60岁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的患者;(2)有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严重的系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患者;(3)不愿意接受本临床研究,依从性差的患者。

1.5 方法

1.5.1 两组治疗用药

治疗组予以桂枝汤加减方为主,桂枝10g,白芍18g,黄芪30g,葛根10g,当归18g,鸡血藤20g,防风10g,荆芥10g,浮萍10g,白茅根15g,地骨皮10g,乌梢蛇10g。中药一剂/d,每剂水煎2次,取汁300m1,分早晚二次温服,150m1/次。

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即:盐酸赛庚啶片+西替利嗪片+西咪替丁片联合疗法。盐酸赛庚啶片,2mg/次,1次/d;西替利嗪片10mg/次,1次/d;西咪替丁片200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外用糠酸莫米松软膏。

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并随访4周,观察复发率,判断疗效,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1.5.2 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固相夹心法(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25的浓度水平。

1.5.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疗效标准》: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SSRI)。SSRI=(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100%。临床痊愈:积分减少>95%;显效:积分减少>70%且<95%;有效: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积分减少不足30%。(以临床痊愈、显效及有效的例数合计为总有效例数。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收集的数据资料均妥善存档,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湿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白细胞介素-7水平的比较观察受试者白细胞介素-7水平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慢性湿疹患者白细胞介素-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慢性湿疹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白细胞介素-25水平的比较

观察受试者白细胞介素-25水平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慢性湿疹患者白细胞介素-2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与慢性湿疹比较,(2)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与慢性湿疹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慢性湿疹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注:与对照组相比,(1)P<0.05

3 讨论

湿疹是一种发病于表皮即真皮层的非传染性皮肤病,可以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糜烂、水泡等炎症性反应。多发病于过敏性体质患者,由于机体受到外界的刺激或由于慢行系统性疾病等引发[7]。可伴有剧烈的疼痛或者瘙痒,且症状迁延难愈,给患病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影响着正常的工作生活[8,9]。

本研究探讨桂枝汤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及炎症反应情况,初步探讨了两者与湿疹之间的关系,为湿疹的发病机制做了一定的基础性探讨,结果提示,慢性湿疹的表达升高,炎症活动参与了湿疹的病理过程,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探索性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Lee SS,Tan AW,Giam YC.Cyclospori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a retrospective study[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14,33(3):311-313.

[2]李领娥,白艳秋.皮肤科疾病中医外治法简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3):190-191.

[3]Eyerich S,Eyerich K,Cavani A,et al.IL-17 and IL-22:siblings,not twins[J].Trends in Immunology,2010,31(9):354-361.

[4]Piskin G,Sylva-Steenland RMR,Bos JD,et al.T cells in psoriatic lesional skin that survive conventional therapy with NB-UVB radiation display reduced IFN-γexpression[J].Archives for Dermatological Research,2004,295(12):509-516.

[5]Tjioe M,Smits T,Kerkhof PCMVD,et al.The differential effect of broad band vs.narrow band UVB with respect to photodamage and cutaneous inflammation[J].Experimental Dermatology,2003,12(6):729-733.

[6]赵辩.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698.

[7]Silva SH,Guedes A,Gontijo B,et al.Influence of narrow-band UVB phototherapy on cutaneous microbiota of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J].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Venereology,2006,20(9):1114-1120.

[8]Novak N,Bieber T,Leung D Y.Immune mechanisms leading to atopic dermatitis.[J].Journal of Allergy&Clinical Immunology,2003,112(6Suppl):128-139.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乙肝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78例, 女性74例;年龄19~51岁, 平均26.5岁;病程10个月至12年, 平均7.5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双环醇片进行治疗, 每次25mg, 3次/天。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疏肝健脾汤进行治疗, 药物组成为:炙必甲、枳壳、党参各15g, 茵陈6g, 六月雪、白芍、薏仁各12g, 茯苓10g, 郁金、黄芪、板兰根各20g, 柴胡、丹参及蒲公英各25g。以水煎服, 每次200mL, 2次/天, 分早晚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 (GGT、AST、ALT) 复常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肝区无痛感, 肝脏肿大回缩或稳定, 肝功能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肝区痛感减轻, 肝脏肿大明显改善, 肝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肝功能、肝区痛感有所减轻;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 治疗组患者治愈、显效、改善及无效例数分别为38、15、19、4例, 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愈、显效、改善及无效例数分别为26、13、23、14例, 总有效率为81.5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GGT、AST、ALT复常率比较

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GGT、AST、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停药3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GGT及AST、ALT持续复常率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n (%) ]

[n (%) ]

[n (%)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76例患者中有1例呼吸道感染, 2例皮疹, 1例下肢酸痛, 1例腹泻, 共5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76例患者中有2例呼吸道感染, 1例皮疹, 2例下肢酸痛, 1例腹泻, 共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5/76, 6.58%) 与对照组 (6/76, 7.8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医学理论认为, 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与湿热疫毒侵袭人体密切相关, 毒邪侵袭、内因正虚而导致机体正邪相持、毒邪蕴伏日久之势[3,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多表现为脾肾阳虚、血络瘀阻、肝郁气结、肝胆湿热或肝肾阴虚、肝郁脾虚, 治宜疏肝健脾、解毒祛邪[5]。

西医临床尚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 通常采用干扰素、双环醇片及拉米夫定等药物延缓疾病进展[6]。本研究使用的对照药物双环醇片又称为百赛诺, 具有保护肝细胞、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凋亡等作用, 同时可杀死HepG2细胞, 阻止HepG2.2.15细胞增殖或分泌HBeAg、HBsAg DNA, 从而发挥抗病毒作用。该药服用方便, 无严重副反应, 但单独使用疗效不佳。

疏肝健脾汤由炙必甲、枳壳、党参、茵陈、六月雪、白芍、薏仁、茯苓、郁金、黄芪、板蓝根、柴胡、丹参及蒲公英等药物组成, 其中白芍、枳壳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郁金、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薏仁、白术及党参等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板蓝根、茵陈、蒲公英具有解毒祛邪的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炙必甲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理气、疏肝解郁、解毒祛邪之功, 与双环醇片合用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治疗, 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72/76, 94.74%) 显著高于对照组 (62/76, 81.58%) , 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治疗6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GGT、AST、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停药3个月后, 治疗组患者GGT、AST、ALT持续复常率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5/76, 6.58%) 与对照组 (6/76, 7.8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 促进转阴,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向晓玲, 蔡杰, 杨云.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36 (12) :904-905.

[2]廖静, 熊炬.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6) :1655-1656.

[3]叶黎军.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12, 24 (5) :182-183.

[4]石晓峰.小柴胡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4) :203-204.

[5]周建英, 张启顺, 柳盛.苦参素与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医药产业资讯, 2006, 3 (17) :84-85.

[6]李明华.苦参素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16 (31) :142-143.

[7]王世其.干扰素α-2α联合中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 2010, 16 (3) :140.

上一篇:颈肩综合症下一篇:原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