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

2024-06-21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精选十篇)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 篇1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新时期更加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综合性很强, 其内容覆盖着多门学科, 不仅涉及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宗教等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知识, 而且还涉及教育科学理论知识、自然科学常识, 以及现代高科技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同时, 思想政治课还要重点介绍党和政府所制定的现行路线及重大政策, 因而它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思想政治课在对学生实施以国家意识形态为核心内容的、普遍的、常用的文化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教育, 扩展学生的知识容量的同时, 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很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的宗旨。

因此, 作为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师, 要看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独特价值, 要认识到我们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二、教师要研究新课程

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要上好新课程, 首先必须对新课程有一定的了解, 要研究新课程。新课程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全新的, 在它面前没有老教师, 大家共同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都是零起点。因而教师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研究。要了解高中政治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具体内容、评估要求、基本框架和特点等, 了解新课程新在何处, 使自己通过教学实践逐步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逐步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了解本学科领域的新科研成果, 不断吸收新知识。

三、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做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师

教师的成长, 观念更新是前提。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 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 必须具备以下观念。

1. 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第一, 教学相长。这是一句老话, 为很多教师引用了很多年, 但简单的道理后面蕴涵着难度极高的操作实践。承认学生是独立的个体, 学生具备的思想、知识、情感、人格是独一无二的, 教师的思想、知识、结构不是完美的, 这种差异空间的客观存在, 只有在教师意识到并在意识上重视, 才能在对话中以互相尊重的学习态度, 互相聆听, 相互促进。

第二, 亦师亦友。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达到的境界。传统的师道尊严, 盲目扩大教师的身份地位, 很多教师的口头禅是“学生就是学生”, 这在一定程度反映出教师观念上没有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 当然也有教师对学生过于袒护, 教师的个人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因此, 亦师亦友的境界被认为很难达到。实际上, 只要教师博学、多思, 加强自身修养, 放下架子, 学生自然会尊师。而在对话中以平等的思想交流, 交出话语霸权, 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 自然会有朋友交心般的愉悦对话。

2. 建立现代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 生活即课程, 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 这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的有机构成的时候, 它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局限于教科书的范围内, 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 是很难实现课程功能转变这一课改的重要目标的。

四、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目前, 思想政治课倡导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学导式教学

学导式教学法提倡学生自学, 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 其本质特征是:教学重心从“教”移到“学”上, 学生自主地、直接地、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课堂上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由学生主动进行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活动, 个体和群体相结合, 变“讲”堂为“学”堂。这是对传统习惯的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同步教学和学生被动依赖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彻底否定, 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启发而“不启不发”乃至“启而不发”的“启发与注入并存”的重大突破。

学导式重视学生学的方法与理念, 强调以自学为主体的“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 学生直接从教材中获得知识, 掌握学法, 形成学力, 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能力和品行得到生动活泼的开发。学导式同时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关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基础之上教师的恰当指导。

显然, 学导式既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法, 又是适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的指导思想。

2. 情境陶冶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有:开展情境表演, 如小品进课堂;运用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文学典故以及漫画等材料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通过音乐渲染情境等。

3. 合作探究教学

新世纪由于知识的爆炸性增长, 知识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要求人们进行终身学习。如何学习将比学到什么更为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求教师改变老一套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更多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 在教学活动中, 要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让学生自主参与, 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索, 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种教学过程中, 特别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 倡导小组合作式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 尽可能地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 教学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种艺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定位自身的角色, 理论联系实际, 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中融合各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和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初探新课程下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篇2

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全国教育教学工作者都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界要向国家培养第一流的人材。每个教学工作者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上好优质课。

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在课程条件下,一节课是否是优质课,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加以判断。从理念层面要:

主要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如何,主要看学生学的自由度,能动度,时间度和创新度。自由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目标,方法进度及对结果的评价多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能动度就是看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还是消极被动的;时间度就是看学生有没有自学时间,自学时间有多少;创新度就是看这节课中学生是否有创新。

小组合作学习效度如何,主要看小组的选题是否科学,分组是否合理,是否互赖互动,是否有预设有生成。所谓选题科学,就是所选主题符合重要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这四个标准,否则就没有探究价值。合理的分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每人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互赖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都是小组成功所需要的和不可取代的。并且因为每个小组成员的资源,角色以及责任不 同,他们共同努力。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互动强调的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支持。

从本质上说,探究学是一种发现学习,具有深刻的问题性,广泛的参与性,丰富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探究活动。探究学习的深度如何,主要看学生有无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的数量是否多,质量是否高。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说明教师善于启发;直至学生问的问题使老师都即时答不上来,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我们传授的知识,教给的方法,培养的能力以及价值导向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依标施教”,就是根据课程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是因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一个课程标准可以编写多套教材,我们在教学中所依据的不可能是“多套教材”,只能是唯一的课程标准。一节优质课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实质。二是坚持体现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人文性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生活化,个性化,有地方特色等,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所谓综合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一节课本身应体现综合性,可以是相关知识的综合,可以是教学目标的综合,也可以是看问题的角度综合,等等。所谓开放性,就是要求教师教学思想是开放的,目标设定不仅限于教学内容的完成,而是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 养等多方面入手;教学内容的开放,改变学科教学的单一性,体现社会学科的综合性;教学结尾是开放的,一节课结束时应在总结,升华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从操作层面看:

主要看学生是否做到:联系阅读,主动问答,自主讨论,自评互判。联系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相关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并影响并非智力因素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就是学习,没有阅读就没有学习。所以,一节课是否优秀,我们要看学生是否进行了阅读,而且要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否围绕目标,对相关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互相贯通,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主动问题是指学生自主、积极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主动问答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自主讨论是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选问题,并就这一问题自由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以解决问题或生成新的问题的活动。充分调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评互判,自评的目的是全面认识自我,发现优点,鼓起信心,认识不足,反馈调节。互判是通过学习活动发现伙伴的优点,以此相互认识,相互激励,相互提高。这四个环节,不一定面面俱到,根据教材有机地、灵活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就是一节好课。

要看教师是否做到:引人入胜,精导妙引,结尾无穷。

引人入胜,“引”指的是“引出课题”和“进行指引”,“入”是让人处于某种状态或境界。“引”是手段,“入”是目的,体现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引人入胜指的是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教师根据教学目 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对某一课题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或境界的教学行为。精导妙引就是一节课的进行中,教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法,对学生的阅读,问答,讨论,评判等学习活动,给予精心指导,巧妙引领的教学行为,其目的就是掀起学习高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尾无穷指的是一节课的结束阶段,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升华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内容或问题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并使学生在课后主动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行为。如果开头的艺术是为将学生更好地引到教学胜境之中,以求收到最佳效果的话,那么结尾的艺术,就是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篇3

关键词:沟通师生感情;有趣的教学方式;学科实践

从事教育事业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多年里我不断地总结探究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在不断的学习摸索中,我认为从以下几点着手能提高学生上政治课的兴趣,变“要我学成我喜欢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盼望上政治课而不是一听到上政治课就烦就感到枯燥乏味。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高效开展教学奠定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的交流与互动。此外学生也会将教师视为朋友,在产生心里障碍时及时与教师沟通,帮助自己消除心中的抑郁和烦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进师生感情,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学校的学生打工家庭的孩子的比较多,经常父母打工在外不在家,学生的心里问题很多,初中的学生处于青春逆反期,自尊心强有自己的主见,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想法,热爱关心他们,关注他们心里健康,走进他们的心里解决他们心里的疑惑,成为他们的朋友,建立信任感,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让学生喜欢,吸引学生成为他们的朋友,增进师生感情为上好一堂政治课打下良好基础。

二、上课要运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

说起课上让老师头疼的问题,是课堂纪律,课上总会有学生走神,还有的睡觉,还有坐不住的叽叽喳喳说话,有些学生进入逆反期,就是和老师对着干起哄闹,这边不讲话,那边又讲话,如果训斥他们骂他们,他们就不好好上课,师生关系会越来越糟糕,你越发火,他们越烦上你的课,如果给班主任汇报他们就上课睡觉,不听课对抗这样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就没了,那么如何上好政治课呢?我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吸引他们而不是控制他们,让学生高高兴兴地上课,我在讲保护环境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播放环境优美的图片,插入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学生边听音乐,我边跳蒙古舞蹈,然后我又邀请班里的男生女生共同跳舞,在歌手声中孩子们感受到美好的环境带给人类的益处,课堂气氛融洽,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他们喜欢我愿意配合我上好政治课。再有初中学生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但坐的时间不能太长,我就让他们四人一组,选出小组长对自己周边环境的污染危害,进行讨论,让小组长记录每个组员讲话,小组长总结得出结论,老师组织大家发言得出结果,这样教师“从台前走到幕后,即尽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我成为他们的帮助者,影响者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喜欢上政治课,还有政治课本上有很多小品漫画,让学生上讲台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了尊重和满足,台下的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领会了知识点,教了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在上政治课中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一会看书,一会儿讨论,一会儿听课,一会儿表演小品,要变换学生的坐姿,课间中,播放音乐,结合教学内容,搞比赛,辩论模拟以法院现场审判,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使孩子兴趣盎然,乐此不疲,从而采用多种方式教学,能让学生喜欢上政治课,从而愉快地在课堂上接受了知识,高水平的教师能用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力,让学生高高兴兴地上好课,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多种形式教学,寓教于乐,从而能上好一堂政治课。

三、课堂上保持微笑

老师要穿鲜艳的衣服,得体的举动亲切的笑容让人感动很有亲和力,在课堂上不能训斥学生,有问题单独谈话保留孩子的自尊,他就会把你当朋友,经常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课上多表扬学生,和學生积极互动。课下多和学生交流,玩耍,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爱玩什么。

四、联系实际,深入学科实践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任何一种本领都应具有的精神,学习思想品德也是一样。我在教学中结合种种实例,做到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以社会为依托为学生讲解知识,我在讲法律的公正公平这一课时,我联系了北屯农十师法院的负责人让我们的学生听一堂,审判实例,法院的庄严,肃静给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法律的尊严,人都要守法遵法护法,爱法,自从上了那一堂真实纪实的案例与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更浓了,课堂纪律也更好,学生能自主学习,我模拟了法院审判的程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分析讨论辩论,从而真正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从而让学生爱上政治课,喜欢上政治课。

五、课堂亮点

课堂亮点,即一堂课的高潮部分,教学高潮,需要教师创设教师高潮情景,并由师生共同参与,我在上《合作与竞争》的道理讲清楚了,引发了学生的共鸣,通过课堂表演,掀起教学高潮,巧妙设悬念,引发教学高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统一。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复习课 篇4

复习课是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和体现, 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 而是要把学来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思想觉悟方面的收获予以总结, 使之升华, 最后达到知识、觉悟、行动相统一。与此同时, 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几年来的教学体会归纳如下。

一、明确复习目标

作为教师, 首先要读懂考试说明, 了解考试的知识范围、能力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基本题型、试卷内容比例、题型占分比例等, 最重要的是要分析考试说明与往年的不同之处。

在复习每课每框之前, 教师要把复习目标明确地展示给学生, 如哪些是重点掌握的知识, 哪些要求一般了解, 哪些需要理解等。使学生复习时能有的放矢。

二、系统掌握知识

教师要根据知识特点, 特别注重对课本知识的深刻理解、把握, 立足教材, 全面精读, 吃透教材, 采用“模块”的形式将课本知识重新整合, 并把各框、各节的知识点整理出来, 按照互相联系的顺序排列, 形成各级系统的知识体系, 这样就能很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内在联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归纳知识, 使之条理化, 系统化,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降低记忆难度。

如:我把初中所有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心理健康包括的内容有: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会交往与沟通、亲子之间等;道德教育包括:做负责任的好公民、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选择有希望的人生等;法律教育包括:走近法律、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守法护法健康成长、生活在法律的保护中、关注人身权利、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等;国情教育包括: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一些相近易混的知识可用列表方法进行记忆, 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如:一般违法与犯罪两者的区别和联系用图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分阶段提出不同的复习要求

明确目标后, 教师在总复习的全过程中要保持复习的连贯性和层次性。我把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重点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记忆, 初步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教材的知识点较为分散, 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复习时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要求学生按框、按课扎扎实实地复习。教师要从上课提问、学生命题作业、目标测试、单元测试等多种途径的反馈信息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共性问题要做到精讲, 以点带面。同时, 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做到愿学、乐学。尤其要调动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和试卷评语等形式鼓励他们。总之, 复习过的知识点, 必须准确掌握, 要求学生过基础知识关, 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打好基础。这一阶段不急于进行综合练习。

第二阶段:把握好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系统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观点。

这一阶段要将各框各课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起来, 把握好知识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把某个知识点与其他的知识点有意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注意知识的综合运用, 利用材料把初一、二、三的知识综合归纳运用,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第二阶段做好这方面的训练培养, 才能为下阶段热点题材的复习打好基础, 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如:中学生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这个问题的观点与多个单元的知识有联系, 如七年级的“学法用法, 依法自律”;八年级的“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珍惜受教育权”;九年级的“培养世界的眼光”“保护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树立理想, 承担使命”等。这一问题的观点贯穿三个年级的内容, 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通过教师的分析, 学生更易于掌握课本的知识, 把握教材的内在联系, 答题时才能融会贯通, 灵活运用, 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三阶段:把热点与知识点紧密结合, 强化练习与讲评, 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首先要进行时政热点训练。要及时掌握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分门别类进行训练, 并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训练,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其次, 要注重挖掘乡土材料, 密切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 如本区的城乡清洁工程等。

这一阶段注意讲练结合。复习课的讲要少而精。通过全面系统复习后, 教师重点讲学生认识模糊的知识和重点、难点内容。学生的练是教师讲的发展, 是讲所不能替代的, 也是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环节。因此, 教师应根据讲的内容设计各种题型, 反复训练和强化, 直到学生巩固理解知识, 使之转化为能力, 这才是提高复习课质量的有效方法。

第四阶段:回归教材, 查缺补漏。

这一阶段, 离中考已经很近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对课本的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进行回顾, 适当降低难度, 让学生对考试充满信心。另外, 还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注意对薄弱易错知识进行再盘点, 使学生达到最佳状态。

四、注重解题方法的掌握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 也都要有法可循, 考试复习也不例外。

政治科的复习时间较少, 又要联系每年的热点, 学生开始会感到茫然, 所以特别要讲究方法, 不然难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平时考试出现的题型在讲评时就把答题的方法贯穿其中, 但这还是不够的, 在总复习阶段, 需要把答题的方法分类教给学生。比如:选择题的答法, 材料分析题的答法, 案例分析题的答法, 特别是近年出现的活动探究题的答法, 都要分门别类教给学生, 让学生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规范的答题方法, 而不是凭自己的感觉去答题。方法得当, 既可以减轻学生复习的负担, 又能起到最佳的复习和答题效果, 从而考出理想的成绩。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 篇5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真实体验,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感情的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随着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出笼,在当前音乐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的掌握。如何上好音乐课,上好一节音乐欣赏课,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每位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理解力不同,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短暂的四十分钟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内涵和音乐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下面我就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看法,与音乐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教师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重要保障 现在初中音乐课本中的欣赏内容都是古今中外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教师除了对作品反复钻研,认真掌握之外,教师扎实、全面的基本功更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在上七年级音乐欣赏课《牧童》时,老师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歌引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对比了不同风格的《牧童》,让学生体会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音乐风格之后,然后教师用竹笛演奏了中国风格的牧童曲,接着又用吉他演唱了外国牧童风格的流行歌曲,让学生通过老师精湛的表演切身体会各种风格、题材的艺术作品,达到情感的共鸣。

二、联系学生、学校实际,认真开发校本教材是上好音乐欣赏歌的重要举措

我国中小学课程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这导致学校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设计和开发符合本学校特点的课程及其相应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对现有教材的一个良好补充。比如在民歌欣赏中,结合地方特色选择高台民歌《十绣红军》、《十七大精神就是好》等改编、新创作的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曲,由于曲调大多选择本土民间小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听过、唱过,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学唱,让学生们学习家乡民歌、亲近本土文化,感知乡土文化的魅力,引导学生建立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正确、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是提高音乐欣赏课质量的重要保证

音乐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艺术,音乐欣赏课不能停留在单纯的以讲解为主上,仅仅追求听觉感官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音乐需要,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听觉,动静结合来满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需要,已成为一节优质欣赏课的重要保证。随着多媒体电脑制作日新月异,可以制作视频音乐、动画等,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比如在教学校本教材二胡曲《奔驰在千里草原》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视频将美丽的草原风景和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生活习俗与背景音乐结合,让学生通过速度的变化和风格的转移,来体会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加能全面、深刻地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四、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参与,是上好音乐欣赏课最有效的途径 “告诉学生,学生会遗忘,做给学生看,可能会记住,但让学生参与,他们就完全能理解了”。让学生参与到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实践创作,去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实现音乐新课程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这样对音乐作品及知识的记忆和应用也很灵活。如欣赏《卡门序曲》a乐段中的顿音记号,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其作用,c乐段的《斗牛士之歌》用了更形象的斗牛动作,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中,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快乐,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有效地运用学科综合的艺术来推动音乐欣赏课的进程 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创新与实践成了摆在音乐教师面前最突出的问题。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使音乐欣赏课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音乐课应适当地融入舞蹈、美术、古诗词、文学等多门学科内容,形成一种多种学科交叉的模式。欣赏课可以利用文学作品故事背景描述,如在《渔舟晚唱》中可以让学生听后思考作品描述的意境;还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想象到的画面;如在银屏乐声中通过动画让学生选择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整体音乐素质。

如何上好初中思想政治课 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教学仍然处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僵化教学轨道上。上课教师讲空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喊出了“政治课没法上了”的哀叹。那么,该如何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上好思想政治课呢?

一、巧设情景、形成互动,培养学生参与兴趣

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就需要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对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巧设情感,情感色彩是十分鲜明的,结合国际时事、国际人物、事件,充满激情的赞扬与批判,带动学生的情感,形成师生互动,从而达到学生自愿参与学习讨论的最佳效果。这就需要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精髓,同时要精心设计教学,收集丰富的教学资料,包括文章、图片、视频等。创设情景的方法有:

1.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增强有益于提高学生素质的信息量,减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提高素质的信息量。目前,许多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大部分实行全封闭管理,学校条件差,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室都不具备,学生甚至常年看不到电视,看不到报纸,看不到有益的图书,学生整天就是跟课本打交道。放假回家虽能看上电视,但缺乏正确的引导,看到的只是电视中的武侠打斗片或青年男女拥抱接吻的镜头。这种情况下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只能是空谈,学校特别是政治教师要给学生订一些报刊,并引导、激励学生课后多读,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收看电视。主要是为学生搜集时政材料(注意材料的针对性和可读性),对每个热点问题给出一到两个提示问题(联系所学知识),这种情境创设的特点是不需要教师的直接参与,既节约了课堂时间,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效率;既可使课堂所学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得到内化,也可使即将要学的知识在课前就得到预习。同时,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得到了增强。

2.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在授课过程中,结合课本内容及时抓住了当前的时政热点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同时增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3.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开放性学习的较好形式。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二、引導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个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师务必在教授课程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而,政治课教学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条件。

1.指导学生学会发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初中政治课程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要把学生看做主动学习的对象,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设置问题陷阱,引导学生去发现;教师还可以多提供给学生与时事相关的感性材料,从感性材料人手,让学生发现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多参与讨论,在讨论活动中学会发现。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课堂教学是“学会发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牢牢把握这个阵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培养策略,学生的发现能力就会得到有效培养。

2.指导学生学会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重要的表现就是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思维的主动性又表现在主动探究和遵循学习规律,由形象思维活动上升到抽象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一味的把教学内容、要点、联系全盘托出,完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而应尽可能给学生置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并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逐步形成创新思维。

3.指导学生学会参与。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组织学生开展砸究性学习,注意引导学生的广泛参与,努力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也着意于利用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如本人曾就农村环境的现状让学生作一调查。学生通过调查发现:现在农民们的衣食住行有了亥大改善,家家都盖了新房,而且打扫得千干净净。但走到附近的河边或田头,却发现各种垃圾杂乱、污秽不堪,河水变脏变臭。到了农忙季节,农田里的稻草成了焚烧的对象,烟雾缭绕……针对此种情景,学生感触极深。学生提出了保护农村环境的种种措施。如必须重视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意识教育:专人负责上门处理生活垃圾;治理整顿河道;参加义务劳动;对于稻草,学生建议通过科学方法进行回收、加工和再利用,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已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建议。尽管有些建议不成熟,但这对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浅析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篇7

一、初中政治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系统

专业知识是任何一科教师必备的。作为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本身已经具备了教书育人的专业知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组织者,是学校教育必备的重要力量。“学高为师,道高为范”,教师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具备了精湛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学生的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教师除了具备原有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不断补充新的知识。思想政治的学科特点更要求政治教师及时了解国家国际的最新时事,对本学科知识有了全面系统的掌握,能够正确预见本学科的发展现状,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这样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教材,在知识的传授上就能够做到深入浅出,运用自如。

教师需要具备的几种专业知识。林崇德在《有效教师的核心素质之教师的专业知识》中指出:教师要具备本体性的专业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还有文化性知识等。本体性知识是教师的必备的专业知识,也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课堂上教师能否把教材讲透、讲清,学生是否能够把握教材都与教师对专业知识把握程度有关。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所得,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总结,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教师还要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师只有熟谙教育学才能够把课本知识教好,熟谙心理学才能够充分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教学。

教师还要具备文化性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视角仅仅停留在专业知识方面,还要把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相邻的学科知识都要学习,一直有政史不分家,文政不分的说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还要有历史、文学的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平时的日常积累,需要教师不断地阅读相关书籍,从中得到自己的知识体系的提升。

教师需要不断读书形成自己的知识背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如果你想有充裕的时间,那你就要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有关的科学著作,要每天读,哪怕一天读两页也行。那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的学习的智力背景。”读书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想做好教师,做好自己,唯有不断读书,每天坚持读书,才能有自己的智力背景,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深得学生的喜爱。

二、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花心思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是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决定的,优秀的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于接受乐于学习,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展现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既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是课堂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内容深刻而不迂腐,课堂教学内容尽量生活化,多关心当今时事,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政治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一节课下来,学生感到政治课上得既有趣又生动,还期待着下一节课的到来。思想政治学科本来给人以枯燥之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多下功夫,变看似枯燥的政治课为活泼生动。学生喜欢教师,就喜欢上这门课,有了兴趣,学生就亲近教师,有利于课堂教学,同时还有利于把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对于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

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是要善于利用课本,把课本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授,善于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到政治课就在我们身边。能够联系生活,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教材的生活化具体化,教师在课前就要做好充分准备,制作好课件,课件要尽可能多涵盖知识面,但又要突出主题,让学生学得开心学生深刻。

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就要舍得花时间,不断努力。这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种知识背景,在平时的读书中积累自己,积淀一种文化底蕴,教师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又建立起独特的风格,这样就会使你具有你自己的个人魅力。有个人魅力的教师一定是学生心中崇拜的教师,在这样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定很活跃,心情一定很舒畅,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愉悦,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高效的政治课堂。

三、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灵鸡汤

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除了要做好对书本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灵鸡汤,初中学生是处于青春期,思想容易波动、激动、冲动,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多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把学生的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扼杀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学生的心灵鸡汤,要求政治教师要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这样有利于和学生的心灵沟通。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进步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好书,还要育好人,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政治教师是做好学生德育的第一责任人,教师要善于利用这样的媒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多向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的宣传教育,多给学生树立人生的价值榜样。教师也可以从反面例子入手,列举当今的一些社会反面的例子,给学生以警戒,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思想政治教师在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协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而这些角色的胜任需要政治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学生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等,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胜任政治教师这一角色。

摘要:上好初中政治课,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和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上好政治课,教师要具备自己的知识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独特的教学方法;做好学生的心灵鸡汤。

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 篇8

一、安排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摇篮。作为教师,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意识, 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思想、锻炼语言能力的平台。实践证明, “说”与“想”是分不开的, 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是有直接联系的, 发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学生, 往往具有较好的思辨能力。 笔者认为, 每节课前设置5分钟语言实践活动, 可有效地使学生放松情绪, 同时, 可培养学生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胆量和信心, 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语言实践环节中, 学生要站在讲台上, 面对其他同学, 讲故事, 讲自己身边的事情, 或者针对网络、电视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发表观点, 总之, 就是要“说”。经过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训练后,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了, 同时对周遭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明显上了一个台阶, 思辨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所讲述的内容包罗万象, 其语言丰富多彩且具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思维活动异常活跃。活动还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课程以这样的形式开始, 可以让学生尽快放松心情, 避免产生倦怠和抗拒心理, 顺利进入后面课程的学习。

二、重视案例教学, 渗透德育教育

课程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经济常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注意对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于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生动化, 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例如, 在讲授《感受责任》时, 笔者运用了三聚氰胺毒奶粉的案例, 展示了很多受害婴儿和受害家长的图片, 学生受到很大的震撼。然后, 笔者引出责任问题:责任包括哪些?有的学生说:等我们长大了, 我们有责任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说: 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我们有责任保护祖国。有的说:当在街上遇到有困难的人们时, 我们有责任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说:当好朋友犯了错误时, 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和宽容他们。……通过启发式的教学, 更容易让学生从身边的事例中了解什么是责任。对话式的交流方式, 让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 使学生愿意主动地认识和接受事情的本质。同时, 使用案例教学,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社会生活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初中政治课是德育的园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言传身教, 用自己的行为去引导和影响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德育中, 如果单纯地用道理向学生灌输, 学生可能会排斥;而案例比理论更直观和明确, 易于被学生接受。 例如, 笔者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的时候, 讲了一个故事:一个漆黑的夜晚, 一个盲人一手拿着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 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您自己看不见, 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道理很简单, 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 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 不会误撞到我, 这样, 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 这么多年来, 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 为别人引路, 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 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 使我免受许多危险。”故事让学生明白了关心别人其实也是关心自己, 互相帮助的精神是每个时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配合教学任务, 开展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 以此加深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同时增强其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如教授《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保护》时, 笔者要求学生分成若干组, 回家问父母和亲戚在以往的消费过程中是否有过买到假货、被商场强制消费、 在消费中没有得到尊重的经历;然后, 调查自己家周围的商场是否张贴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相关制度。每一组都要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 并通过PPT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的活动设计, 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环境及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学生为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就会自觉地思考身边的事情和问题, 就会把政治课学习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途径, 政治课学习就会成为自发和主动的行为。假期里, 教师还可以安排一些课题, 让学生自由分组、自主选择,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相应的课题。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 篇9

一、立足《历史课程标准》 (后文简称“课标”) 、把握学情、明确目标、精心备课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对于历史教育工作者来说, 要想在课堂上讲出彩, 课前就必须备好课。《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对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 可以归纳为: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既要着眼于初中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 又要考虑学生今后成长和发展所应具备的价值观、是非观、道德观等综合素质;既要注意历史课堂教学组织的系统性、完整性, 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状态, 改变他们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既要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 又要介绍并训练他们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既要考虑自己如何教学生学会历史知识, 又要兼顾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行为和活动组织, 要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历史, 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鉴于此, 教师在备课时, 首先要理解“课标”, 然后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再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这是上好一节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下面, 就怎样备好一堂历史课, 说一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1. 备“课标”与教材。

(1) “课标”是历史教学的指导性文献, 而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在备课时, 教师要准确理解“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 主要包括历史知识、历史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 (2) 分析、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在准确理解“课标”的具体目标要求后,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具体目标所指向的领域, 分析、选择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

2. 备学情。

学情即学情分析, 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 成绩如何等。我认为在进行学情分析时, 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从历史基本知识的角度, 明确分析“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和“学生需要教师指导解决什么”。 (2) 明确分析预测出多数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 明确分析预测出学困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内容。

3. 备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具体目标指向领域、结合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选择、确立下列教学目标, 即备通过本课题学习, 学生达到的目标要求, 如: (1) 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如掌握最基本历史知识、历史事件、人物、历史现象、主要文明成果 (点) 、初步掌握基本线索 (线) , 提高阅读、观察、历史情景的想象力等。 (2) 了解、体验、认识、掌握知识或方法产生过程的目标。如学会具体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事物, 认识其地位与作用的能力、了解时序、体验历史呈现方式等。 (3) 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认识、解决问题类的能力目标。如学会陈述历史, 即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与方法;学会理解和判断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评价的方法等。 (4) 用文本的人文、情感、思想等教育类目标。如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继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

4.

备创新支点, 即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与策略。

5. 备教学评价。

(1) 依据教学目标, 以“当堂检测”为主要形式, 设计教学评价, 验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体现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具体、可操作性强。

6. 备教学方法与媒体。

(1) 依据教学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如从自主学习、问题探究、情景体验等。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ppt教学课件。

7. 备课堂教学过程中活动的设计。

(1) 依据教学目标、并且按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或者多个活动。 (2) 教学过程体现一个相对完整的活动流程, 禁止以单纯的知识演绎代替活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要紧凑、环环相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活动, 要着重突出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 通过丰富而生动的史事,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 立足备课, 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堂让人叫好的历史课, 教学过程无论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课还是课堂小结, 应该是一个完美的过程。而这一过程, 更重要的则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笔者认为要上好一堂出彩的历史课,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的教。

(1) 教师要严格按照备课从事课堂教学, 当然, 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偶发事件, 教师应视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进行处理。 (2) 教师应使用普通话, 语言简练, 表述科学规范;历史专业素养要高, 应用历史专用术语表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能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基本能力, 学会基本方法,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堂调控能力强, 关注全体学生;杜绝知识性错误。 (3) 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课件适用有效, 且使用熟练;多种媒体交互使用实施“创新支点”, 突破教学难点;多种媒体交互使用突破教学重点。 (4) 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体现活动建构教学论的基本主张和程序, 即“构建动场—自主学习—交流探究—综合建模”的基本程序。 (1) 构建动场。利用历史影像、文字、遗址遗迹、历史故事、猜谜等方式创设情境等, 情景要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2) 自主学习。根据学情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制定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找史料—获信息—分析评价—反思运用”等步骤, 经历“识记—理解—运用”, 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过程, 完成自主学习。 (3) 交流探究。各学习小组对难点、疑点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然后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等有效手段, 适当引导点拨, 突破教学难点。 (4) 综合建模。结合历史时序性特点, 联系综合史实, 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反思。

2. 学生的学。

(1) 全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通过创设情景、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学习活动呈现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师的引领下, 学生能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对于疑点及难点问题, 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搭建的平台进行合作探究;学生能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总之, 我个人认为好的历史课应该是让大多数人 (观众) 叫好的历史课;好的历史课应该是再现历史的历史课;好的历史课应该有骨、有血、有肉。所谓“骨”是指正确的历史观点, 即主流思想, 不走极端;所谓“血”是指有效的手段, 即利用自身优势, 结合现代手段呈现历史;所谓“肉”是指丰富的材料。有骨而无血肉谓之骷, 有骨而无血有肉谓之常, 有骨血而无肉谓之柴, 有血肉而无骨谓之疯;三有则谓之完, 课为完课, 令人玩味。好的历史课还应该是影响学生志向及志愿的历史课。正如古人所云:“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好的历史课, 还应该是留有空间的历史课。一是指历史教师的课还有自我改进的空间, 即有形的空间;二是指历史教师留给学生发散的空间, 即无形的空间。不管怎样, 在新课程下, 作为一线历史教育工作者, 应与时俱进, 积极投入历史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 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正做一名更加适应时代潮流的传道、授业者。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如何上好初中政治课程 篇10

关键词:创新;德育;情感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初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它为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時代性、思想性、理论性和政治性,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能够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由于初中生本身所处的年龄阶段思想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思想政治课能为学生指明方向,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作为本学科的教师则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教学工作,尤其是研究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目前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厌烦,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一味地给学生讲政治,理论性强,课堂氛围死气沉沉,教学模式单一,大部分教师采用“一言堂”,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境、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率。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课一直被看做是一门副科,教师、学生、家长都忽视其学科的重要意义。而思想政治课与学生的思想、品行等道德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思想政治课不是单纯地给学生一味灌输政治思想、价值观、是非观,而是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生活中最简单的尊老爱幼、不乱扔垃圾等等,这都是学生具备道德素质的表现。

三、用情感促进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枯燥无味、概念性强,学生都不喜欢上,而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就需要教师自身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喜欢听自己上课。情感是人特有的属性,而师生情感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关爱的,同时也会对教师产生信任,从而促进师生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李永现.浅谈如何教好初中思想政治课[J].学周刊,2012(09).

[2]陈玉兰.初中思想政治课如何渗透道德教育[J].中学时代,2012(24).

(作者单位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蒙古族中学)

上一篇:中心兴趣下一篇:国家工程中心